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南方谈话读后感1000字

南方谈话读后感1000字

茶之情——《南方有嘉木》读后感1000字。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我们上高中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中外经典名著。每次阅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体会到书中人物那终身百折不挠的精神。为了以后回想起当初阅读时的感想,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茶之情——《南方有嘉木》读后感1000字”,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茶之情——《南方有嘉木》读后感1000字:

掩卷之后,我热泪肆流。《南方有嘉木》最后两章的描写给予我情感上最大的冲击后,又戛然而止。一切的人我是非,此刻在杭天醉的离去和忘忧的诞生中似乎已经落下了帷幕,在生与死的轮回中,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

《南方有嘉木》,书名取自陆羽《茶经》的开篇语: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是一本注定与茶有密切联系的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从同治三年到中华民国十七年杭州一家叫忘忧茶庄三代人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生活经历。杭九斋的软弱与无奈,杭天醉的善良与寡断,杭嘉和的隐忍与迷茫,杭嘉平的自信与骄横……,一个个人物的遭遇即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剧。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忘忧茶庄中的人们也在经历着自己感情生活上的坎坷。兄弟间难舍难分之情,恋人间生离死别之情,朋友间肝胆相照之情,主仆间的相依相守之情,夫妻之情,婆媳之情,母女之情……这种种的情字围绕着茶构筑着人来人往的世界,人如一片茶叶,上下沉浮,甘苦参半,生不由己。

茶,为嘉木,集天地之精华,用它那平和、包容、温暖的品性抚慰着苦难中人们的感情世界。茶的世界里,有的人找到了信仰的归宿,有的人实现了灵魂的救赎,有的人发现了生命的诗意,有的人堕入到罪恶的深渊,而更多的人把茶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成为生活中的期盼与希望,岁月滚滚,一路走来,有茶相伴。

同时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法,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女性人物,如:果断坚忍的林藕初、爽朗明快的沈绿爱、自卑懦弱的小茶、胆小聪慧的嘉草、文静内敛的叶子、理智势力的方冷西、天真纯洁的寄草......她们都好像是一杯茶,不同的茶,不一样的感情。人生如茶,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读书笔记无论是属于哪一种茶,忘忧茶庄的女人们都经受了水与火,生与死的历练,呈现出属于自己人生旅途的那杯茶,绽放出独特的茶香、茶味……需要读者慢慢去回味。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更迭,茶赋予了我们更多的想象与感情寄托,却一直未曾远离我们,守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而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圣陆羽的喃喃自语,犹如茶的馨香,从远古悠悠传来,沁人心扉,沐浴在茶的温情中......

静静地,喝上一杯茶,读那一本书,在这太平盛世中享受生活的乐趣,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啊!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南方高速》读后感2500字


《南方高速》读后感2500字
今天下午6点至8点之间,阅读了科塔萨尔的短篇小说《南方高速》。读完之后,立即生起了向科塔萨尔致敬的心情,不愧为短篇小说大师啊,刚刚读完之后,就让我回味无穷,甚至有几分激动。
这篇小说是科塔萨尔短篇小说集《万火归一》中的一篇。这本小说集我买回来已经有三四年了。记得当初买它的时候,是受了余华的影响余华对它的评价挺高的。但是买回来之后,一时读不进去,就束之高阁了。
这回能拾起再读,要感谢莫言的推荐。莫言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外国文学》杂志上读到这篇小说的。那时他负责收发报刊工作,私自截留了一位学员订阅的《外国文学》,读完立即就喜欢上了,莫言说:那时还没有复印机,我用了三个通宵,将它抄在一个硬皮本上。
能让莫言用三个通宵抄录的小说,必然魅力非凡。为了这个,我上周把这本书找出来,塞进随身的包里,准备阅读,但在日复一日的穿梭奔忙中,还是未能静心阅读这篇篇幅不短的短篇小说。
今天下午,陪孩子学英语,终于找了个安静的地方,下决心读完了这篇小说,读完之后就是一阵激动。
想当初,莫言读完这篇小说之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阅读它时心情激动不安,第一次感觉到叙述的激 情和语言的惯性。莫言随后还据此写下了自己的模仿之作《售棉大路》。莫言说,科塔萨尔的《南方高速》让他找到了叙述的腔调。莫言说:找到叙述的腔调,就像乐师演奏前的定弦一样重要,腔调找到之后,小说就是流出来的;找不到腔调,小说只能是挤出来的。
可见,莫言喜欢这篇小说,主要还是学习科塔萨尔的创作技巧,而我的感动却并非在技巧之上,而是在人心之上。晚上我上网搜着浏览了莫言的《售棉大路》,感觉到莫言的确是模仿或者是抄袭了科塔萨尔这部小说,但也不能说是抄袭,因为那时的莫言刚刚出道,他要抄也只能抄个皮毛,科塔萨尔深刻的小说哲理和细腻的小说情感是他抄不来的。与《南方高速》相比,《售棉大路》太小儿科了。
简而言之,《南方高速》的故事大概讲的是,许许多多的车辆堵在一条高速公路上,而且这次堵车旷日持久,数天之内人们几乎原地不动。大多数时候,人们除了能偶尔往前蹭三五米外,只能一天天地无奈地苦等。在这个过程中,前前后后的车子的主人相互认识,共渡难关。这些人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夫妇,有单身,有健康人,有病人,他们前后十多辆地形成一个临时微型社会,他们一起评论社会焦点话题,一起四处寻找饮水和食物,一起照顾病人甚至巧妙隐藏自杀或生病而死的陌路人。最令人陶醉的,还是一辆标致牌汽车里的工程师与一辆王妃牌汽车里的姑娘发生了缠绵悱恻的爱情。然而这一切令人焦虑或者也可以说是令人幸福的时光终将结束,公路拥堵的问题解决了,车队仿佛从一场无休无止的昏睡中苏醒,渐渐恢复了力量,然而,公路的疏通果真是一件令人畅快的幸事吗?紧接着,小说令人伤感的高潮和结尾到来了
标致车工程师伸出左臂寻找王妃车姑娘的手,刚刚触到她的指尖,看见她脸上涌出一个微笑,带着难以置信的希冀,他想着他们将到达巴黎,洗澡,吃饭,酒足饭饱;他们将一起喝白葡萄酒,然后接吻,身上是薰衣草和花露水的味道,然后在明亮的光线里真正认识彼此~~~
然后,随着汽车的加速,工程师怀着柔情与迷惘向左侧寻找王妃的眼睛。随着不断提速,队列自然已无法保持平行,王妃领先了一米,工程师瞥见她的后颈和依稀的侧影,正赶上她也回过头来找他,发现工程师越来越滞后便露出惊讶的神情。而他们原先因为拥堵而临时结成的团队也随之解体,不复存在。
不复存在!不复存在!不复存在!小说高潮过后,结尾部分便都是巨大的伤感了
工程师还期待着队列的进退变化能使自己再次追上王妃,但随着时间分分秒秒地流逝,他明白那不过是徒劳,团队已经无可挽回地解散,一切不再重现,那些日常的聚会,琐碎的事务,陶奴斯车里的临时会议,黎明时的恬静里的王妃的爱抚,孩子们和他们玩耍玩具汽车时的笑声,修女手捻玫瑰经念珠的形象。
这期间,还有惊心动魂的一刻:当西姆卡的减速灯亮起,工程师抱着一线荒唐的希望减慢了速度,刚一按下手刹便立时冲出车外,向前跑去他是想在车流中徒步追上王妃啊,可是很快地,后面的喇叭声大作,他不得他回到自己的车里,驱动自己的车子继续往前走。
在其后的行驶中,无奈的工程师不时用手摸摸王妃给他的吉祥物,一只绒毛小熊,小说写道:很荒唐,他竟然念念不忘:到了九点半该分配食物,要探访病人,与陶奴斯(一辆车)和阿丽亚娜(另一辆车)上的农夫一起考察情况;然后是晚上,王妃会悄悄走进他的车内,星光或云层,生活。是的,应该这样,这一切不可能就这么一去不返。
在高速公路拥堵期间,工程师他们这个团队里有两个年轻人,出于好玩,做了一面画有红十字的三角旗,绑在工程师车子的天线上。在小结的结尾部分,这个细节派上了用场:(读后感)
天线上绑着的红十字小旗在疯狂地飘摆,车流以时速八十公里的速度朝着渐行渐增的灯火驶去,却没有人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匆忙,为什么要在夜间公路上置身于陌生的车辆之中,彼此间一无所知,所有人都直直地目视前方,惟有前方。
小说就这样结束了,却把读者的魂勾走了,让人若有所思,总觉得科塔萨尔还有很多话要说。
我感到,这部小说看似有些虚幻,有点荒诞,但它却以无处不在的象征和暗示,揭示了我们生活中的某些真相。
我们中间绝大多数的人,不都是行进在一条高速公路之上,或自觉地,或被裹挟着,一路向前,一路向前吗?可是我们到底要去哪儿?哪里才有真正的更大的幸福?愉悦、满足、幸福,常常伴随着忧愁、焦虑和种种不满,发生于昨天了;当我们向着明天追寻着不可知的来日的幸福之时,过去的愉悦和幸福却在一瞬一瞬地烟消云散,这是多么悲凉的情景。我们那逝去的岁月,那里头包含着痛楚,但何尝不蕴蓄着喜悦。
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我还想到了普鲁斯特的长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想到了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对过往美好岁月的详实记录和纤毫再现,可同时也隐含着巨大的悲伤和难言的痛楚。
这篇小说一时半会儿是说不清说不完的。小说是细节的艺术,去一字一字、一行一行地读它,去触摸那些细节,才可能会有更深切的感受。对于我来说,天线上绑着的红十字小旗在疯狂地飘摆,这个细节,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这个红十字小旗,是一段很忧愁但也很开心的生活场景并非虚幻的实实在在的证明,真应该永远收藏起来,因为它已经成为无价之宝~~~

《有匪》读后感1000字


因为最近热热闹闹的小颖一搏要出演这部小说,于是热热心的翻来看了一遍《有匪》。嗯,喜欢女主的武侠剧,有那种大大的少女梦想,自己一边这样写着,却不由自主在笑着,每个人都想过自己当主角吧。其实谁又不是呢?人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呢,剧本导演都是自己,够过瘾的。

思绪一飘,又扯远了。嗯,还是说小说吧。

《有匪》,画了一个连绵几十年的卷轴。其中的故事像是曾经在众多涉及武侠、江湖、君臣的影视作品里看过,有迹可循。但笔者却还是生生写出了不一样曲折婉转的情节,一步一步引人入胜。这次小说看得比较慢,前前后后一周吧,主要是因不舍太快读完,舍不得跟故事里的阿翡、谢三公子、木小乔、李晟、杨瑾告别,笔者写得太好了,人物刻画入木三分,让读者跟着故事的跌宕起伏,心情也喜乐忧愁。

故事的开始,是一个在混乱不怎么太平的年代,于夹缝中求生存的匪寨里娓娓道来;故事的结尾,也是主人公们回到最初的寨子,过着热闹、安宁、幸福的生活。像是慢悠悠画了一个圈,让人觉得圆满。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来处与去处皆是同一处,期间旅途的过程才是人生特别之处。所幸的是,阿翡在走出原生的家族,一路坎坷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到最终承认自我,最终实现了成长的蜕变;她那份对谢允不离不弃、至情至性的感情,让南刀真正活了起来,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侠。普遍而言,大众接受侠客,但更接受深情不改的厉害侠客,所以书里的阿翡,既爱恨分明、行侠仗义,又天资聪慧、一往情深,最重要的是人家武功了得,最后可成为了一等一的高手,武侠的世界谁能不爱这样的呀?

而男主,谢公子,谢霉霉,想得开居士。与阿翡超对立的性格,让故事情节有了戏剧性的效果,他们的相遇也是特别有意思,对谢公子而言,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光,绝望中的一点突然事件,是不知不觉中被人在心底埋下种子,不经允许就自行发芽,而且还就不可收拾的随岁月长成参天大树。阿翡成为他一生挚爱,想想那些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情痴,也就是如此吧。

看了一个写江湖的武侠小说,回想起来却特别觉得这是一个聊感情聊信仰聊人生的故事。聊的是为忠、为义,为情、为恩,为江山、为家国的那份付出与舍得,追逐与坚守,任性与洒脱。戏本的故事应该都是真实生活里人们所向往,或曾有过,或者正发生的事情吧。

后记:

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和平时代永续;愿,对文学的喜爱不灭;愿,

收愿的神仙肯定不乐意一个人动不动就许愿这么多

异国的圣诞老人也不会因为听到愿望就挨个满足吧

所以,就许一个,那就世界永远和平吧!

知敌我之情势_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军争篇1000字


知敌我之情势_孙子兵法读后感之军争篇1000字:

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七篇“军争篇”的第五部分,知敌我之情势。

一、兵法解析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行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意思就是:

事先不了解各诸侯国的正直动向和图谋的,就不能预定外交方针;不熟悉山林、险阻、水网、沼泽等地形的,就不能行军;不使用乡民做向导的,就不能获得有利的地势。所以出兵作战以欺诈取胜,以对自己是否有利来决定行止,要根据敌人兵力的分散和集中的状况,来变化自己不同的战略战术。所以,军队的行动迅速起来像疾风,慢起来像森林那样,风吹过时枝摇而杆不动,攻击和侵略时要如同烈火,坚守和驻守时要像山岳一样不可动摇,难以窥测要像阴云蔽天那样,行动起来要像迅雷不及掩耳。占领和掠夺敌方的乡村城镇,要把资财及时分配补充给自己的军队;打下来的地盘要及时赏给有功者,要权衡利害关系,然后相机而动。先懂得迂直的计谋就能取胜。这就是争夺主动制胜条件的原则。

两军交战,只有知敌我之情势,才能调动军队,争取胜利。因此,为避免腹背受敌,就要先知道诸侯们的动向;为避免遭到埋伏,就要熟悉地形;为得地利,就要任用向导。

要以是否对自己有利来决定行止,要把敌人的近直之路化为迂远曲折,使其利变成不利。而把我方的迂远曲折化为近直,使我之不利变为有利。读后感

·

在战争中要注意隐蔽自己的企图,避开敌人的阻碍,在敌人觉察不到或防守薄弱的地方绕道而走,出敌不意地达到自己的军事企图,以取得胜利。公元前623年,晋文公事晋、齐、秦军救宋,与围宋的楚军在决战时,就是采取了以迂为直的战法打败楚军的。

战斗开始时,晋军为避免与楚军的中军主力决战,令军士把驾车的马蒙成虎皮,先向楚军的右军进攻。楚右军是由盟军组成,战斗力最强,遭打击后立刻溃退。

晋军又故意佯退,诱歼战斗力较弱的楚左军。楚左军又被歼。这时,楚统帅下令撤回楚地,晋文公就这样利用以迂为直的计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古今联想

要懂得以迂为直的计谋。“迂”与“直”本来是一对矛盾体,但在军事战略上,“直”往往最难达到的,双方的注意力都在于此,成了实际上的“直”,“迂”和“直”往往会发生转化。

三、读后感

知敌我之情势!

熟知敌我,才可作出最准确的判断,才有可能取胜!作者:浩瀚

《浮生若茶》读后感1500字


《浮生若茶》读后感1500字:

当劳累一天,下班后瘫躺在床上,我一动也不想动,脑中的挫败感飘来飘去,我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找不到这么辛苦的理由又是什么,心中甚是苦闷。

我边胡思乱想着,边手里随意刷着手机,在偶然间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浮生若茶》,故事讲的是:一个失意的年轻人找到寺庙里的老僧,泪流满面地说他屡屡失意,活得实在没意思,老僧听后,便吩咐小和尚烧一壶温水送过来泡茶。一会儿,茶送了过来。年轻人奇怪地问:“铁观音上好的名茶,怎么一点都不香呀?”老僧马上又吩咐小和尚烧了一壶热水,重新拿了一个茶杯,放了一些茶叶进去,分五次倒满水,每倒一次水,茶香愈浓,等倒满,已是茶香满屋。老僧向年青人解释道,用水和冲泡方法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味道也同。这个故事充分说明如果过温水冲泡的茶水般温馨,舒适的生活,你的人生恰恰是平淡无味的,你的意志会消沉,你的才华和智慧会消失,你的宝贵光阴会不知不觉地流失,相反只有经历生活的艰苦和坎坷,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信心,你的生活才会发出耀眼的光彩,就好比茶叶只有经过烫水的多次冲泡才会有最沁人的芳香。

我是一名护士。在大多数人看来,护士这份职业是伟大的、善良的、无私的化身,而在我看来,护理工作是无比平凡而又琐碎的,需要我们用无限的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来完成每件普通的小事。今年,已经是我工作的第三年了,初来乍到的棱角已经被磨得光滑了许多。起初的工作中有诸多的不适应,也曾向父母抱怨过有多委屈、有多辛苦、有多害怕。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护理工作是简单而有稳定的,在医院上班不会体会到风吹日晒的艰辛,更体会不到做苦力的劳累。但是,护理工作是琐碎的,容不得出任何差错。因为字写错了可以删掉重新写,路走错了可以再绕回来,话说错了可以道歉弥补,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会再有。

护理工作不仅仅是打打针,换换药那么简单,更需要的是严谨和专业的态度,无限的耐心和细心、以及慎独的责任心。三年的工作中,日复一日,有感动也有“伤痕”,这使我当初的热情退却了几分,我不知道我还可以坚持多久。有时候特别羡慕那些在临床一线工作了三四十年的前辈们,读书笔记也曾向前辈们讨教过如何坚持这份工作这么久,有的说是为了生活,有的说是哪一份工作不都是这样的,有的说是理想,还有的说是喜欢看到患者康复的笑容等等。但是我不知道我属于何种原因。

我从事这份职业的初衷是我要护理好每一位患者,使他们减少痛苦,早日康复出院。我小时候体弱多病,医院对我来说是第二个家,所以我就想着我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呢,是不是可以贡献我的一份力量呢?因此我不顾家人的阻拦,义无反顾的学习了护理专业,从事了护理工作。然而现实和理想总是难以平衡,工作后的挫败感一点点吞噬着我的初衷,让我处于矛盾的漩涡。

当我读到这篇文章时,文章末段有这样一段话:“是的,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烈的沸水呢?茶叶在为沸水才释放了它们本身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

正如我们护理工作一样,它平淡无奇,但它事关生命,需要我们用无限的耐心、责任心、爱心、细心、热心去浇灌它。它也同样受之于我们幸福感、成就感。当我们看到护理过的患者康复出院,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时,当他们向我们真挚的说出感谢时,曾经不管多么辛苦都可以化成云烟,这种被需要的感觉,也许正是护理工作的价值。

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发展,现在,护理工作不仅仅需要我们用无限的耐心、责任心、爱心、细心、热心去完成它,还需要我们用无限的热情和新颖的创新更好的完成每一项工作,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从而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我们将会继续与和患者的生命同行,在此努力过程中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

作者: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一科高慧玲

《茶之情——《南方有嘉木》读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南方谈话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