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500字欣赏。

和书一样,观看电影或者视频也可促进人的成长,作品中有非常打动人的地方,让我们感慨万端,在看完后,对于作品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那么该要如何写好观后感呢?或许你需要"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500字欣赏"这样的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11月初的时候,由岩井俊二导演的爱情电影《你好,之华》正式上映,由周迅和秦昊等主演的阵容更是吸引了大批网友的关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因为一封信而引起的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网友们对这部电影都有怎样的感受呢?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晚上闲来无事,看了日本导演岩井浩二的电影《你好,之华》。这是一个很平静的故事。没有歇斯底里,没有狗血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表白,整部电影就像是一个人以旁观者的角度讲了一个故事,从之南的死开始,到每个人对她死讯的释然结束。

青春时期的感情真的很简单,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使双方开心或是难过好几天。那个年纪所谓的恋爱,大概就是,课余时间偷偷约会,也要打着去自习的名号,牵个小手都要暗暗准备好久,跟喜欢的人说一句话,都要脸红好一会,跟别说接吻了。

之南跟尹川的感情很纯洁,也很美好,可还是走到了尽头。之南遇人不淑是造成她死亡的直接原因,但更多的是她自己。她是一个要强的女孩,在夫家受了家暴自然不愿意让娘家人知道,一方面是怕父母会担心,另一方面则是千百年来那句:家丑不可外扬。如果之南在第一次被家暴就能报()警或是求助亲人朋友,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张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渣男,家里贫穷完全可以一边打工一边蹭课,毕竟大学很自由。可他却因为向往美好而毁掉了美好。他对之南是愧疚的吧,娶了她配不上她,只好毁了她,真是令人切齿。

这部电影太平静了,每一个镜头都压抑着很重的感情,或轻松快乐悸动,或悲伤难过愧疚。这些感情的流露都很克制,导演试图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讲故事而已,毫无疑问,他做到了。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晚安。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范文1800字


近日,由岩井俊二导演,周迅和秦昊等主演的爱情电影《你好,之华》正在各大院线火热上映中,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去看呢?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剧情丰富,扣人心()弦。网友们是怎么评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和朋友在这个寂寥的冬夜去看了《你好,之华》,观众不足十位,很适合安静地欣赏。一部平淡温情、波澜不惊又带着少许遗憾的文艺片,就像手里那杯渐渐喝至寡淡的红茶,温度却刚刚好。

名为《你好,之华》,但故事的主线却是以之南而展开。主角仿佛不是之华,亦不是死去的姐姐或者年少时的暗恋对象,侄女和女儿仿佛也不在中心点的位置,更不用说其它人。或者应该说,每一个人都像主角,但又不是。

没有能猜到下一幕的标准的流程剧情,也没有激烈的冲突和主线。但总有某些吸引人的点始终贯穿着。我以为我会不耐烦,却渐渐看得更专注。

姐姐之南的悲剧,在于他被胡歌饰演的张超当猎物捕获了。张超,家境不好,又想当明星,典型的眼高手低,沦落到在大学食堂打工。看到之南这么出色又美貌的女性,顿生占有欲,要把她抢过来报复生活对他的所谓不公。他不爱之南,只是想捕获一个猎物。偏偏从小优秀的之南,像绝大对数的中国女性一样,她所受的教育里,没有如何防止坠落和被捕获这一课。而且乖乖女,最容易通过爱上坏男孩来释放自己被压抑的天性。

一旦和这种猎手生了孩子,被捕获的女性人生就无限下跌了。一次次被家暴,最终抑郁自杀。

唯一让我想落泪的一幕,是之南的女儿对妈妈的前男友尹川说:如果你是我爸爸就好了,以前日子过得很苦,但我总想,那个以妈妈的名字写书的人,总有一天会来带我们走的。

其实之南是有机会止损重新开始的。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有发现走错路之后,立刻离开止损,重走另一条路的决绝与勇气。最终,自己丢掉了性命,也让一儿一女那么年幼就成了孤儿。

只是结束时片中每个出场角色都好像褪去了负面的情绪,各自笔直的前进了。就连逝去的之南也鲜活起来,虽然在这影片里,她一开始就从世间败退谢幕。但剧终时她唯一留下的东西,仍然是曾为命运斗士的期望之证。

这片子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每一个人心底都有一片坚不可摧的圣域。然后各自为了这片不可侵犯之处而探求、而尝试着去努力。就好比之华的婆婆,一个已经老态龙钟的老奶奶,还会用英文跟人交流修道院与凡尔赛宫。还会不小心遗落下口红。

想起以前跟好友聊过的:每个人自幼都抑制不住的以为自己应该被上天青眼有加,特殊对待,然后终有一天要从梦境中清醒。重新面对自己存在如蝼蚁这个事实。

或早,或晚。

但蝼蚁亦有浩瀚的爱和尖利的恨,心底亦有万壑千岩,在这一点上,被上天宠爱的或被背弃的,都将十分平等。然后,在认知自己可笑的微渺之后,变成方寸间的舞者。每天重复着汲汲营营的求生,然后从磨砺道路的间隙里搜寻着缥缈微光,用来修补维护自己的圣域。在心底焚起弥天大火,持续燃烧着不肯平庸不愿磨灭的骄傲,持续着与卑污的世界战斗终生。

贯穿全剧的,是那些信件,不管是情书还是问候,都是用书信交流。我很羡慕那些还喜欢写信的人,也羡慕还能见到情书的人,心理年龄越来越大的我,反而更喜欢这种老旧的生活方式。在这个信息超载的时代中,看到用邮寄信件的方式来进行沟通,便想起木心的《从前慢》:从前车马很慢,邮件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尽管,那些些无处安放的小心思,平静又寡淡。但于当事人而言,那就是一场盛大的波澜。整部影片的铺陈,更像是特意让我们站在旁观视角。不需要共情,也不必难过。就默然的,接受着我们生命中每一个人的潦草而过。

就像故事的最后,我们不管得没得到想要的,活没活成喜欢的样子,都学会顺其自然得过且过了。毕竟啊,像张超说的:人生不是你随便扒拉扒拉就能写清楚的。

被拒绝的经久痛苦,放不下的无尽折磨,所托非人的致命代价,不仅是在电影里,不是在听别人的故事,这明明是自己的故事。可我仍相信书信里传达的爱,哪怕最终仍是无缘,哪怕需要漫长的等待,哪怕心仪的人竟从来就没有收到!哪怕多年后,只换来晚辈的泪水,只剩下满满的记忆与空空的信笺。

散场后,与友在街边吃馄饨,不约而同慨叹,周迅真的开始老了,你看她的鱼尾纹双下巴都出来了,已不是那个精致的周公子了。可是忽而又想,除了她,谁能更合格的去演绎中年之华呢?她曾经鲜活精灵,但不能驾驭沉重和松弛,现在她年龄够了,能载重了,也够松弛了,这是她最好的时代。也是我和你的。我这样对朋友说。

我们都曾经想要活成最好的样子,却忘了接受现在的样子。生活固然不尽人意,却仍要匍匐前行。如此,看似稀松平常的日子也有了它的意义。我们需要这样的夜晚,需要一些暖来填充这个冷寂的冬夜在与好友看过一场貌似无味的剧之后,我还能熬一个夜写一篇影评。在经年之后,在我耄耋之年记忆力严重衰退之后,我仍会念念不忘:噢!那一晚,我与她看过这场剧,它是冬夜里浅浅的温润又柔和的一束光,告诉我:

我们爱过的人,终不负众望。

《你好,之华》观后感250字


《你好,之华》观后感

刚刚从影院出来,仍然沉浸在影片的故事情节中。好久没去影院观影了,昨天查找最新影片,《你好,之华》于11月9日正式上演,立即网购了电影票。
这部影片由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编剧并执导,是一部日本版的故事,由周迅领衔主演的一部情感片。我喜欢周迅的演技,她磁性的声音非常有穿透力。
该片讲述了由书信往来引发的往事纠葛,而通过关键人物之华(周迅饰演)揭开三代人故事纠葛。片头比较沉重,以葬礼作为开场,拉开了故事情节。
所表现出的错过,不如说是失去和遗憾的故事。而我们所有人不也都处在失去和遗憾的人生历程中吗?影片大部分都在追溯之南的过往,而看完后我一直在想的却是之华,和她写信时沉静而悲伤又覆盖了对这个故事所有的感触。此片有很强的带入感,老式的房屋院落,浓浓的亲情,很自然地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眷恋及归属感,偶在梦中。叹息人生无常,难免错过;命途中注定有太多物是人非,愿你活成最好的样子。

《你好,之华》观后感200字


《你好,之华》观后感

《你好,之华》黄金与珠宝。一封毕业30年同学聚会的邀请函,重启了他们对青春的回忆和对人生的追寻。这是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每个人生命中都有着各式各样的错过,错过朋友、爱人、亲人、甚至错过自己,导演刻意避开了悲情与悔意的一面,转而表达错过的美好与温情,把一个悲伤的故事讲出了温度。喜欢片子的人物结构,两代姐妹与同一位作家碰撞出截然不同的情感火花,一瞬间恍惚了时空,仿佛回到了从前。缺点较优点同样明显,由于完全没有关于分手、家暴等阴暗面的呈现,让故事的情节线处于间断状态,以至于使人物的部分情感表达没有具体事件的支撑,显得过分单薄,如之南遗书的内容和睦睦在家对尹川那段笑中带泪的对白等。7.5分。ps:演员的表演出奇的自然、放松,观感很亲切、舒适,但有一次明显的口误是什么情况?

《你好,之华》观后感700字


《你好,之华》观后感

影片讲述女主之华在姐姐之南去世后,代替姐姐参加同学聚会,重逢当年喜欢姐姐的男生尹川,随后以姐姐名义给男生写信,机缘巧合的重逢、在信中一探寻一追忆、故地重游的寻找,所有人解开了心结,安抚了意难平的故事。

最大的小惊喜是故事风格,导演淡化了之前作品里的物哀纯爱感,虽然依旧是个非常岩井俊二的文艺片,但增添了少许中国烟火气和点滴幽默效果,观众更喜欢,商业也就更喜欢。例如之华的丈夫见有人给老婆发微信一直很喜欢你时,醋意大发的给手机洗了个澡,随后做了个贴着苹果logo的土电话哄老婆开心,女主似真似假的将丈夫养狗和让母亲住家里视作对她的报复。除此之外,在电影院里引得观众会心一笑的,大多是一些刻意设计的镜头,如飒然发现大家都知道之南是自杀,只落得她一脸懵圈的几秒钟近景。

故事线嘛,千万不要思考其中的逻辑合理程度,例如无甚过人之处人设的张超究竟凭啥从才子男主手里抢走了之南,凭胡歌长得帅?可秦昊和边天扬也不丑啊!再例如男主在明知那是喜欢过自己现在当妈了的前女友的妹妹还发告白微信是啥心态(看电影之前,我就特想知道导演如何在2018的社会环境里给写信找个合理解释,结果出了个人设bug )......

主题没有单一化讲青春爱情,也有对生命感悟,虽然轻描淡写,倒让姐姐去世这个触发事件之后的人物(姐姐的儿子晨晨)反应更合理了......说起来,晨晨这个角色就是用来感悟生命的?

结局值得一提的,是岩井俊二选择了大团圆结局,男主见过之南的女儿,给之南上了柱香,睦睦读过了男主为母亲写的小说,男主和女主也好好的道了个别,这种毫无留白的设计似乎很伤一部文艺电影。但错过了三十年的感情,给了个稳当的着落,满足一下角色和观众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这部作品是我目前看过近年国外导演将自己的故事中国化处理完成度比较高的了,有耳闻导演来中国之后发现中国人没有把信读出来的习惯,特意做了调整,重新设计如何表现人物内心。比较有趣的是,尹川和张超聊天的地方,待拍日版时一定是个居酒屋吧,在大连变成个带炕头的馆子,能把这地儿拍出破败文艺感也是岩井俊二的本事,其实找个大排档效果会更接地气......

周迅首次演母亲角色,整个状态看起来都非常舒服;秦昊的文艺青年也是很有说服力的;张子枫演戏自然无痕迹特别适合飒然/少年之华的状态;演少年尹川的边天扬是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少年顾廷烨(期待他的另一个少年郎角色);不是很懂导演为什么让胡歌一个上海男人演东北人,还是个当年后厨切菜,婚后家暴老婆的男人,他演得很投入了,可看他那双眼睛,还是想喊梅宗主;吴彦姝在《相爱相亲》里演的姥姥让我在电影院里止不住大哭,她的眼睛真的好会演感情。

结局,尹川的故事会写下去,或许,就是《你好,之华》吧。

《你好,之华》观后感1200字


《你好,之华》观后感

你好,之华|当歌者不再吟唱梦想

你好,之华,大概可以翻译成你好,现世安稳,或是你好,平凡生活。

这两个词写出来平平无奇,不过愚钝如我,可是花了好一阵的工夫才想出来,虽然还是感觉词不达意,但却已经耗尽了毕生所学,暂时想不到更好的了。

与之相比,想到之南指代什么就容易许多,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梦想。

可以在前面加个定语,年少时的梦想。

你好,之华|当歌者不再吟唱梦想
顺着这个思路下去,胡歌所饰演的张超,也能找到象征性的意义,残酷现实中不知哪里来的突然暴击。

有点啰嗦,大致如此。

所以《你好,之华》,可以想象成这样一个场景:年少时有些许才华,缤纷梦想,有点建树之后,却是各种横生枝节,梦想被现实的暴击击碎,然后人也变得倾颓,逡巡半生。

你好,之华|当歌者不再吟唱梦想
终于在某一契机下,似乎是按下通往过去的开关,见过了形形色色的故人,解开各种谜团的同时,也不断地打开着自己的心结,终于在重游过梦想开始的地方之后,放下负担,轻装上阵。转过身来,可以面带微笑,轻松地说上一句:

你好,之华。

你好,之华,这句问候乍一听起来简单而安静,简短的寒暄过后,便是告别。眼看着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无甚稀奇,却不知在写完《之南》那本书后,他已经原地踏步,徘徊不前了将近30年。

你好,之华|当歌者不再吟唱梦想
在电影中,年少时的之南自然是美丽动人的,站在阳光下,似乎集聚了所有的光芒;

不过以我这个中年油腻直男的眼光来看,张子枫的之华虽然包裹在不合身和刻意的暗色衣装下,不过也是可爱俏皮,小尹川在心里把这两姐妹分了个高下,然而银幕前的我,却觉得是一样的好。

或许是粉丝滤镜作祟,毕竟从《唐人街探案》始,对张子枫最后的抬头一瞥就念念不忘;也或许是年纪大了,偶尔也喜欢伤春悲秋一下,觉得小时候的物事,不管是曾有过的梦想,还是亲历的平凡生活,都是一样的好。

你好,之华|当歌者不再吟唱梦想
《你好,之华》,对于之南无疑有点残酷,辣手摧花。年轻的时候不明白,为啥一个落拓浪荡子,却能轻易地带走以为是一生挚爱的白月光。如同突然的天降灾厄,命运开玩笑,轻易地击碎梦想;或者生活无常,自己吭哧吭哧努力半天,却不及隔壁不起眼的吴老二,天赋异禀。

后来有人明白了,有人依旧不明白,但是看开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是意外,没有为什么,

不明白,看不开的,日子还是照样过,表面上嘻嘻哈哈,心里却是拧成了团,午夜梦回,翻来覆去睡不着,没来由地捶地板捶桌子,问天问大地。

你好,之华|当歌者不再吟唱梦想
朴树在十年沉寂之后,带来的是《平凡之路》,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所以平平凡凡的之华更多地得到了时间和生活的优待。不过在岩井俊二电影宇宙中,平凡也是带了滤镜的。人到中年依旧不见烟火气,没有生活的零碎只有沉淀的岁月静好,如此有品质的平凡,不知几人能达到。

如果说写信是岩井俊二钟爱的交流方式的话,那么信使能成为电影的主角也就不意外了。在电影中,年少的之华是小尹川和之南的信使,成年的之华又成为了婆婆和扈老师的信使。

你好,之华|当歌者不再吟唱梦想
30年后的再见,之华终于变成了写信的人;拿起笔的动机有点让人不能信服,好老公贡献了电影最为暴躁和歇斯底里的一幕,怒摔手机让我怀疑是不是白天在职场受了什么委屈。

与其把写信看作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倒不如说,是之华的顺水推舟。阳光正好,午后温暖,伏在桌子上,在半旧的稿纸上给30年前的倾慕者诉说衷肠日本导演对待中年妇女果然温柔许多;如此矫情且少女心爆棚的场景,恐怕除岩井俊二一家之外,也没什么分号了。

另外,图书馆管理员好像确实是个好工作,安静事儿少有那么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已列入下一份工作关注名单之中。

你好,之华|当歌者不再吟唱梦想
不过之华与尹川的通信并没有持续多久,到了电影中段,两人相见,谜题揭晓,重心又回到了尹川的回梦之旅,两人间的鸿雁传书似乎只是为了这段转折,在没有和之南好好告别之前,之华终究还是个信使。

蒙上了岩井俊二的滤镜和蒸汽,把故事放到现实考量,总有些违和。大连也好,日本也罢,倒不如说岩井俊二的故事,只发生在臆想和文艺作品中。从这一点上说,有点像古龙的小说,抽离时空背景,也能立的起来;有时反而落到真实的时空中,反而显得束手束脚。

你好,之华|当歌者不再吟唱梦想
在我看来,《你好,之华》,与其说是爱情物语,倒不如说是一则创作者走过半生的寓言。嘴上不愿意承认,谁还没有当年做过梦的一点执念。兜兜转转,虚耗时光,所谓的天赋异禀,少年得志的聪明人,却更容易早早地钻进牛角尖。有的人会实现梦想,有的人不会,十几岁就能说出的道理,真正懂得却不一定到什么时候。或许只有等到看透的那一天,才会轻松地说上一句,

你好,之华。

你好,之华观后感范文欣赏


《你好,之华》是一部由岩井俊二导演的爱情电影,由周迅、秦昊等主演,讲述了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影片剧情丰富,耐人寻味,网友们是怎么评价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岩井俊二是我最喜欢的日本导演,从知道他要拍华语电影开始,我就一直期盼着,期盼着这部电影快点播出,在它上映的那天,我满怀期待的走进了电影院。

《你好,之华》满足了我一直以来的期待,我很喜欢它,因为它很岩井俊二,干净文艺的城市画景,缓慢的叙事风格,悠长的钢琴曲,以及那些埋藏在时光深处的少年情愫

有人说,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人是一直活在青春里的,那这个人一定是岩井俊二。我很赞同这个说法,因为岩井俊二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在叙说年少,叙说暗恋,以及那些回不去却依然美好或残酷的青春时光。岩井俊二身上仿佛有一种执念,一种对于青春的执念,观看他的电影作品:《情书》,《花与爱丽丝》,《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和《梦旅人》,几乎所有故事都与青春有关,就连这次的《你好,之华》也不例外。

《你好,之华》大概是岩井俊二执念最深的电影,他的执念藏在电影中的每个微妙细节,城市背景的选择,钢琴曲的创作,以及电影角色的设定等等。

《你好,之华》的城市背景是大连,一个美丽的中国北方城市,细细观察你会发现,它像极了日本的小樽,同样的纯净而带着几分萧瑟,像是所有美好或残酷的故事要在这样的城市发生才()合理。

这次的电影插曲依旧是岩井俊二自己亲手操刀的,舒缓而空灵,我明明是看了一场电影,却像看了一场音乐剧,美妙极了。而这样优美的伴乐,总会让人回想起《花与爱丽丝》中美好的少女跳芭蕾舞的画面,美丽极了。

岩井俊二对于青春的执念大部分体现在《你好,之华》的角色身上,他是真正活在青春里的人,所以他歌颂青春,叙说美好,把发生过的年少故事用诗化的镜头呈现给观众看。

岩井俊二制造了一个关于青春的梦境,他游荡在里面一遍一遍的回忆少年心事,这种执念是落魄小说家尹川对初恋女友的执著。他活在有之南的梦境里,三十年来只写了两部小说,都是关于之南,所以在初中同学聚会上见到被大家误认是之南的之华,他不拆穿,他毅然走向前去叫住之华,假意她就是之南,发信息告诉她自己三十多年如初的爱恋,保持与之华的信件来往,在听之华描述鸡毛蒜皮的小事里一遍一遍重温与之南的回忆。

尹川是错过爱情的失意人,他这样做无非是抱着一丝执念罢了,他不在乎对方是谁,他只是想倾诉自己的感情,想他对之南的思念被看见,回忆他们的回忆。

对比岩井俊二的另一部作品《情书》,博子也是那样的人,即使知道爱人逝去多年了,却还是执意寄出了信件,她想要的无非是为自己找到情感寄托和安慰,只是想思念被看见。

而电影里的之华,也是一个执念很深的人,初中时她明明知道自己暗恋的男神尹川喜欢的是姐姐之南,却还是写信告白。三十年后再遇见尹川,尹川把自己当成了姐姐,却还是忍不住和他保持书信往来,书写一件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她想要的无非是弥补初中时代的遗憾,捕捉那个时候仅属于她自己的些些精彩,所以她会以之南的口吻假装不经意的问你还记得我的妹妹之华吗?小心翼翼的去探索自己在初恋男神心里的记忆,这是她对少女时代的追念。

那位被无数人提及,却从未出现的女神之南也活在执念里,她执念于初中时代的美好,和那个时候闪闪发光的自己,所以她珍藏着尹川写给她的信件,一遍一遍的翻阅尹川的小说《之南》,就连留给儿女们的遗书也是她初中时代的演讲稿。之南的青春是美好的,而她喜欢的人也自带光芒,她完全接受不了她爱的人张超是个混蛋,和她被摧毁的伤痕累累的人生,所以她自杀了。

4

《你好,之华》不单单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它还是一个关于人生和生死的宏大命题,而对生死的追问与感悟也一直是岩井俊二的执念,比如在《情书》里女藤井树面对父亲逝去的猝不及防,博子对爱人逝去的耿耿于怀到最后的接受与坦然面对生死,这是生命成长的渐进过程,是岩井俊二一直在学习的事,他也带着观众一起去思考,去感悟。

在《你好,之华》里,岩井俊二对于生死的感悟,移交到了之南的儿子晨晨身上。晨晨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在面对妈妈之南的离世一开始并没有深刻的体验,他只是隐约觉得妈妈不在了,但却不知道这个不在意味着什么,直到他因自己的唐突让奶奶受伤住院,圈养的鸟儿僵硬的死在他面前,他才开始害怕,懂得死是不可逆转的过程,逝世就是永远的离开。

他没办法接受事实,所以用离家出走来逃避,直至之华的陪伴让他感受到爱,感受到家还在,爱还在,才坦然面对了死亡,接受了妈妈的逝去和这个世间的生老病死。

之前有朋友问我,岩井俊二与是枝裕和,我更偏爱谁?我想了想,回答说是岩井俊二,她追问我理由,但却我说不出为什么,只是赌气般的坚持说:就是喜欢嘛,直到看了《你好,之华》,我找到了答案。

岩井俊二的电影是诗,美好的诗,残酷的诗,是枝裕和的电影是平淡而韵味十足的散文,而我爱诗胜过散文,这是我喜欢岩井俊二胜过是枝裕和的原因,即使有时候我并不完全看得懂二人的电影,但那种诗的感觉如此灵动,绕过心间,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你好吗?我很好


近日,由周迅和秦昊等主演的爱情电影《你好,之华》正在各大院线上映,不知道各位小可爱们有没有去看呢?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错过的爱情故事。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评价这部电影的吧!

这是一个告别的故事。

岩井俊二对告别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在他的成名作影片《情书》里,当博子看到单车上回头的藤井树,愕然发现这个和自己的恋人拥有同一个名字的女人,竟然和自己长的极其肖似,大约就是那一刻,博子在心里完成了对故去恋人的告别。

那是一场远赴恋人故乡、对恋人少年时代的发掘,所有属于十几年前那对少男少女的回忆,让博子一步步拨开云雾,清楚的觉知了到在恋人的世界里,当下的自己到底是谁,又身处哪里。面对这些回忆,博子在影片结尾对着雪山大声的问候着恋人,用尽最后一次的思念,告别其中的自己。

回忆是岩井俊二的恋人。

岩井俊二认为回忆是推动一个人当下的一大原动力。过往的回忆,会像一个潜伏多年的病毒,在某个时机,牵连出一串的关系,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解构自己,与此刻的自己告别。

《你好,之华》,也是这样一部用回忆来影响当下,用回忆向当下告别的故事。

电影中回忆的主角是因抑郁症而自杀的姐姐袁之南,她的妹妹,子女,初恋,甚至暴虐成性的丈夫,都在对她的回忆中完成了对各自人生某个阶段的告别。

周迅扮演的妹妹袁之华,少女时代里,身边是白天鹅一样美丽的姐姐,连自己暗恋已久的男生,也是姐姐忠诚的爱慕者。三十年后,之华偶遇当年的男生,她将错就错的用姐姐的名义给这个男人写信,试图用这种方式实现始终萦绕在她回忆里却从未完成过的场景,那些曾被姐姐轻而易举的获取、而她费尽力气也得不到的东西,是多年来与姐姐平淡疏离的情感里横亘的一根针。

她在信里用姐姐的语气轻描淡写的提及自己,却未料想对方见到她的第一眼,就已经认出她不是姐姐。三十年的岁月,尽管同学会上姐姐的同()窗认不出她是妹妹,但对一个曾经付出真心的男人,眉眼的相似永远只是眉眼,与爱过的那个人无关。

男人找到了她躲着写信的地方,被揭穿的冒名并没有太多尴尬,之华开始淡淡的跟这个男人讲姐姐的抑郁症,姐姐在婚姻中遭遇的家暴,姐姐多次的自杀直到最后一次成功,毫无感情的语调像是在谈论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直到脱口而出的一句:姐姐如果当初嫁给了你,也许就不会这样了,原本似乎是为自己欠妥的玩笑话自嘲的笑容,却突然间淌出了泪。

面对眼前这个多年前让自己对姐姐的情感陷入困境的男人,之华终于用这句话帮自己卸下了一个刻满着内心冲突的面具,那些年对姐姐的爱、对自己的爱、对单恋的爱,让一个被拒绝的小女孩开始活在嫉妒、自责、愤怒、背叛、防御的周而复始中,让她的成长克制而压抑,而这一刻,面对已经永远失去的充满着姐姐味道的回忆,面对眼前这个仍希望通过写作来怀念姐姐的男人,之华哭了,第一次,是作为一个失去姐姐的妹妹,哭了。

她终于告别了那个无法真实面对姐姐光芒的之华,那个对姐姐怀着复杂情感而不得不疏离的之华,那个掺杂着爱慕、嫉妒、抗拒而无法正常表达悲伤的之华,她用酸涩的回忆和眼泪与眼前这个拒绝过自己的男人和解,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与姐姐和解,并告别。

袁之南的小儿子晨晨,面对母亲的突然离去,采取了将自己完全隔离在悲伤以外的防御手段,因为不去想就不会觉得痛。但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在奶奶意外扭伤的恐惧中,在死去的小鸟尸体跟前,小男孩开始不得不面对妈妈真的不在了这件事,给妈妈的纸条系在了八哥的脚上,被放飞在天际,上面写着:你好吗?我很好。《情书》里,博子最后对着漫天风雪哭喊着问候恋人时,也是同样的两句话。

面对丧失,从一开始的不愿承认,到最后对着那个世界的人说出:你好吗?我很好,这大概也是在说,那么,我们回头见。

告别是为了遗忘难以承受的既往,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再见,也是为了永远记住回忆里曾最闪耀的地方。

就像袁之南留给自己儿女的遗书中所写的那段话,那段和初恋男友一起反复修改过的毕业演讲稿中的话:

如果你问我未来的梦想或者目标,我一下子也没法说的特别具体,但是我觉得这样也很好,这恰恰说明,我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我们的人生选择丰富多彩。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走在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上,也许有的人能实现梦想,也许有的人不能。人是有艰难的时候,也有痛苦的时候,在那样的时候,我相信我们一定都会想起这个地方,这个让我们觉得,自己的梦想还有无限可能的地方,这个让我们所有人都平等、尊贵、闪耀的地方。

第一次看岩井俊二的《情书》是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大学暑假,看完不久的一个午后,有个初中女同学来找我,我们当时关系并不密切,也忘记了她为什么会来,只记得她看到我书桌抽屉里那张封面印着中山美穗在漫天雪野中闭眼仰望的VCD,淡淡的说:这个电影很好看,我看了好几遍。

《你好,之华》,没有第一次看《情书》那么惊艳,但周迅的演技自然流畅,小之南的扮演者很美,小之华的扮演者很灵,影片里两位老人的那条线也很动人,总的来说,看一遍,也还是可以的吧。

放一个周迅给影片唱的主题曲《样子》的mv,钢琴是导演岩井俊二,吉他是监制陈可辛。

mv的最后,袁之南留给之华的字条:愿你成为最好的样子。

告别遗憾,成为最好的样子。

喜欢《电影《你好,之华》观后感500字欣赏》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