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民国大人物读后感600字

民国大人物读后感600字

读《民国大学》有感。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读《民国大学》有感”,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怀念民国教育

——读《民国大学》有感

曾秀琴

民国,是一段不长的历史,却对现代中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从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短短的三十八年时间,史称"民国".

这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岁月。军阀混乱、日军侵略、国共战争,战争的阴云一直笼罩着神州大地,人民生灵涂炭,国家四分五裂,经济一蹶不振。就是在这么悲凉的环境中,民国培养了无数的大师,为新中国贡献了一大批经天纬地的栋梁之材。

近段时间在读《民国大学》一书,书中的文章都是民国的教育大家、文学大家、经略大家、各行业的翘楚写的,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民国风味。这些大师们讲述的都是亲身经历,他们有的以校长身份写办学思想、写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有的以教师身份写校长办学、教师治学、学生追求学问;有的以学生身份回忆当年校长、教授风范,回忆校园生活,还原民国开放、自由、勇于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的大学风气。用书中的观点概括,即,"校长是可以作主的","教授是可以治校的","学生是可以不听话的";校长像校长——有自主办学权,有思想,有公心","老师像老师——有学术自由、治学自由,有本领,有骨气";"学生像学生——以追求学问为天职";"学校像学校——鼓励师生学术自由,勇于追求真理,也欢迎旁听生来听课学习,真正是没有围墙的开放的大学","图书馆像图书馆——藏书全体开放,欢迎所有人都来读书".

这样的民国教育之风范,才是教育应该追寻的前途。

我们今天的校长,也应该像蔡元培一样,用智慧、用公心、用思想、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办学,敢于"举贤不避亲,举贤亦不避仇",只要你有真本事,只要你能真正做个好老师,就敢聘用你。

我们今天的老师,也应该像李大钊一样,用骨气、用良知、用人格、用本领去治学,去教学,追求学术自由,并且教会学生勇于追求真理。

我们今天的学生,也应该像当年北大学子一样,以追求学问为天职,并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继承"五四运动"之爱国精神。

我们今天的学校,也应该像民国的北大一样,打开门办学,只要你想听课,都无任欢迎你进入课堂听讲;不管你是北大的"正取生"还是"偷听生",只要你肯交作业,教授一定会认真批改并辅导。

……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曾经深深地刺痛了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良心,也刺痛了社会发展的敏感神经。

是啊,我们今天的教育,国家已经投入了够多的钱,设施设备现代化了,崭新的教学大楼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教授老师们的学历也一年比一年高,义务教育早已实现了免费,再加上整个国家是国泰民安,经济腾飞,这么好的环境,为什么教育质量竟然还比不上战火纷飞的民国,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吗?

难道仅仅是教育的责任?

社会有没有责任?

家长有没有责任?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有没有责任?

教育是个系统的专业工程,同时亦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和千家万户幸福的大事,教育出了问题,不仅教育自己要反思,全社会都应该反思。我们每个人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到底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或者是做了哪些损害的事情?比如说,社会是否真正做到了尊师重教?教育的价值是否真正被体现?

我想,关于教育,想说的话还有很多。

但我今天,只想遥想民国当年,怀念民国教育;也好好想想,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老师、做家长、做公民。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剑桥民国史》有感


读《剑桥民国史》有感

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史,我的了解其实不算详细。除了中学阶段能熟背"三民主义"、西安事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之外,对于这一段血雨腥风、民族求存的浩荡历史,我总觉得了解得不够深入。其实一国之国民如果不对本国之历史有过深刻的认识和反思,我想,是不足以称得上一国之国民的。所以,借此机会,能对中华民国(1912-1949)有一次具体的了解,也是必要且有益的。当然,我也想结合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edX中的一门哈佛《中国》公开课的学习经历简略讲讲那段中华民族屈辱与抗争的历史。

首先,为了真实地理解中国近代,我们应该理清楚关于20世纪初的中国究竟处在怎样的现实之中。从政治上看,"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称呼始于20世纪。虽然我们的文明历史有"上下五千年"之久,但是古时的历朝历代均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朝代"和皇帝的年号。今天是"明"的天下,明天可能就改朝换代,成了"清"的子民。同时,新上任的皇帝会牢记上一个朝代最后一任是如何昏庸无能,丢掉了整个天下和自己的命。因此,新的朝代总会实施休养生息、减赋轻徭之政策,直到将来的某一人皇帝再次受到骄奢淫逸的召唤,历史不断地重演。君王在变,年号在变,可是有什么维系着所有天下人的不变的政治信仰和意识吗?这个问题很难讲清,毕竟过去我们的身份认同不是"国家",而是类似"龙的传人"这种基于遥远历史的观念。

19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了,英法百年战争强化了民族国家的意识,而由于地理和文化的差异,我们很少受到大规模的侵略和压迫,于是这种意识并不强烈,直至1840年。随着英军的到来,不仅轰开了"大清国"的国门,也让人们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国家"会被拖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于是,许多有识之士诸如戊戌六君子、孙中山之先辈想尽种种办法求存。进入中国的不仅仅有科技和先进武器装备,也引进了许多新思想和不同的政治体制供当时的人们参考。到了1912年,"中国"才真正出现在世界上,成为第一个共和政体的国家。

当然,这个"中国"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用到了一个新的、不同于封建的政治制度——共和制。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共和"?

共和(republic),其拉丁文为res publica,牛津字典的解释是"非君主制的政治制度均为共和制".事实上,中华民国尝试了一系列的共和制度。列举如下:

1912年至1915年:共和立宪制

1915年至1916年:君主立宪制

1916年至1924年:议会共和制

……

造成如此多种制度不断更替的原因有如下。第一,国家领导人的个人因素,基于不同历史条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通常,引入这些制度的人也有他们的见解,许多专家的意见也不统一,所以应用在中国的情况也各有差异。第二,一些外国的专家顾问也有自己的利益驱使,有意造成对中国政体的影响。第三,鉴于中西方之间巨大的不同因素,相同的制度在两处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

接下来,我想谈谈在阅读中的几点看法。作为上海人,我很关心民国时期上海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情况。在我的感觉中,租界首先公共设施非常先进,能用到自来火、自来水等等。毕竟有许多外国人在此地居住,并且由外国人负责管理,许多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都用于此。还记得外白渡桥的事情。

在2007年年底,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收到了一封寄自英国一家设计公司的来信,信中说,外白渡桥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在已到期,请对该桥注意维修",并"建议检修水下的木桩基础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可见,一个管理严格的组织不仅对在自己管辖职责内的事务负责,而且对只要是自己曾监管过的事务,一并要负责到底。我想这不单单是组织的责任意识,也是现代公司的法规理念深入人心的表现。这件事对于我们当下的各项管理都有重要的启示。

除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且介亭杂文》名字取"租界"两字各一半为名的轶事之外,在民国年代的租界里,有项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规定,即"治外法权"."原告为中国人(不论是个人或是中国政府的部门)和被告为条约港口的外国国民的一切争端,都由有关国家根据该国的法律判决。"这样的条款无疑蔑视中国的法治权和司法权,更是让外国人可以肆无忌惮地逃离中国的法律约束。"外国罪犯在领事法庭上所受的待遇,不像在他国内所受的那样严厉,这无疑伤害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感情。但是,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来说,更严重地损害中国主权并具有深远意义的行为是,中国当局不能直接对条约港口的外国个人或商号进行限制、管制。"除了对外国人个人行为无法约束,就连组织或公司,中国政府也无权监督。"在治外法权的掩护下,武断的外国新闻界常常毫无限制地对中国和中国人进行吹毛求疵和不怀好意的批评。"

从一正一反两方面,不难看出租界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是揭示当时中国与外国势力利益冲突的前线。对于这样一段历史,我们如今应当辩证地看待,为的是以史为鉴,珍惜现在国家有尊严地发展、人民有尊严地生活,牢记使命、不忘先辈。

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忘记我们的历史是绝不应该的。历史是我们的根,历史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历史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国家的命运。一个不了解本国历史的人会缺失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体系和观念,而这一点在今天尤为重要。我想,这学期能有机会重新回顾这段道不尽的历史,并不会随着学期的结束而终结。恰恰相反,我对于我们始源的探究和理解才刚刚开始。拥有大量网络资源的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这些前所未有的机遇,了解过去、审视过去,才能反思当下,继往开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

"不知来,视诸往。"面对历史,我们该虚心求教的还有很多。

读《民国秘史》有感 (500字)


民间是一个风范十足的年代,文人与太师挥动衣袖带不走那满目的狷介与风流。民国是一个动乱迷失的年代,当国武夫的野心萌动,说不尽乱世小民的痛苦与哀愁。

惊涛拍岸,乱世出枭雄。北大教师中的授课声业已远去志摩的诗,玲玉的戏,良友画册上的柔美的面容渐已模糊。武昌城头的隆隆炮声,护国军中的猎猎战旗,五四青年的声声呐喊,证明了这是民主主义的世纪。这边征尘不断,那边军阀混乱,凋零了国家的元气,涂炭了大好山河,那处的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商女的欢歌盖不住黎明的嗟叹!这些情景都出自于《民国秘史》这本书。

无论怎样推敲,造成民国那种局面的主要原因都归于一个词:政府腐败。

如果清政府不腐败,岂会签订一条条上栓辱国的条约?外国列强也不会将黄金白银成火车的拉走。如果清政府不腐败,各大小军阀岂会连年混战,勾心斗角,争夺地盘?这些都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有力证据,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费正清说过:最伟大的民族不是自傲,而是善于反省。

国家富强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因为祖国的明天是靠我们这辈人来建设的,我们是未来的主人,未来的建设者,为了祖国明天的宏伟蓝图,为了不被别国欺负,奋发学习吧!

六年级:jy666888

读《民国十家》有感


读《民国十家》有感

读《民国十家》上册第二章

——王国维:依依残照 独拥最高层有感

作者:叶璐

畅钟老师的作品《民国十家》里面介绍了许多著名的民国大家,读此书,必须要细细揣摩其中的用语用词,因为要想读懂这本书,和做学问一样,只能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方能领会,领会之后,还要学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由此引申出来的许多感想与思考,必须再经过通读与精读才能得到答案,这个过程虽然工程量略显繁杂,但是最后得到的知识确是非常珍贵的。

从本章标题"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可以看出,王国维是一个悲剧性学者,在当时"革命主义"与"实用主义"等理念弥漫全国并被大多数人接受之时,王国维注定是孤独与无奈的,没有人可以理解他的学问与研究,于是纵身昆明湖。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他的巨大的学术贡献。书中分别从学术成就、学术研究思想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让我们对王国维有了一个全面立体的认识。

记得在介绍学术成就时,老师引用了陈寅恪在1904年所作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中的话,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若就彼此所是非者言之,则彼此终古末由共喻,以其互局于一时间一地域故。呜呼!神州之外,更有九州;今世之后,更有来世"这句话一开始很难看懂,但是我回想在课堂上畅钟老师曾经向我们提出过学习要求:消化之吸收,本质之了解,观念之包容,自由之表达。所以我想用历史的维度去看待这句话的背景,我体会到了,陈寅恪对王国维学术成就的评价是很高的,他明白王国维的痛苦,因为自己的思想太有超越时代性了,虽然在当时来说,不为世人所理解,但是这种学术思想的造诣必然为后世所接纳。

故,沿着陈寅恪的思路我们,书中向我们阐明了两个要点,帮助研究王国维的生前之学问,其一为采用史学研究之方法所得之诸种;其二乃于史料之外之义理思想以及中国文化之境界层面之研究抑或是文学创作。在王国维之考证(考据)之学的文学音韵考证中,我想介绍一下关于王国维对于"环玦"的研究,因为这里最能体现王国维的研究风格,书中是这样阐述的"王国维最初以为"环"者乃一玉而成,后发现有三种玉器共组成之环,随定义其初始"环者,乃三玉而成",缺一、二玉者,即为玦。后期人们为了贪图方便。环、玦皆一玉而成。"从中可以看出,王国维治学的精致,如此细微入里的研究态度,怎么会做不好学问呢?反观如今的学术氛围与治学态度,与王国维时代的学者相差甚远,所以无论在什么时代,做学问也好,做任何事情也好,都要保持一颗踏踏实实的做事态度与精益求精的做事热情,这样坚持下去,日复一日,方能有所得。

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要随波逐流。在"尔雅及说文解字之补注"中的关于尔雅论的介绍一文中:发现王国维与孔国安之"正言"之解不同,与王念孙的"尔乎雅"之见也不相同,看来做学问时,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自己新的认知与见解,才是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这样才能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学习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同一个老师授课,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听课,但是为什么有的同学什么也没有学会,但有一些同学却能紧跟老师的步伐,发掘出自己独一无二的观点或是想法,并可以自己去论证,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因为在听讲时,他们学会积极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课后一定是自己有下苦工功去钻研品读书本,从中学会并且深化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所以,要想不落窠臼,就必须学会独立思考。

在考证之学的第二部分讲到"史学",我印象很深的是被认为是精华之作的研究殷周制度论的部分。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制度变迁之巨者以商周之间为最。书中讲到"周以前之历代都城,大都居于东方,微周独起于西方,灭商而分封诸侯,此乃中国真正之分封制度之始。其所分封者,既有同姓,亦有异姓。其所订立之王位传承,确定了嫡子继承制度".畅老师列举了现代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专制的开始,他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的确,我们要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这是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书中介绍说这一做法:一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礼法的确立,二是为道德、人伦之规范从此而来,你会发现,在读这一篇文章中,王国维的论证非常翔实,让人肃然起敬,再加上畅钟老师的注解,更是加深了读者对于历史的理解。从这点出发,我们知道了中国社会的道德、礼法、人伦规范合为一体并且最后走向人们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我认为的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很重要,它有利于树立我们的独立人格与精神品质,如果社会没有礼法,那就是秩序混乱,法律从何谈起?所以,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要重视知识的内化过程,看待历史事件时候,不要局限于用现代的眼光评价之前的事情,要注意,这里绝不是后人所称的阶级对立的关系,而是上述所论证的关系。正如畅钟老师所言:"王国维于两千余年后重新还历史以真相,当是其史学研究之最大贡献之一。"

在义理之学这部分的学术成就中,我想强调一个书中的观点:王国维并不是完全采用西方诸学之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化。因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义理之学包括两个方面,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掌握"二重证据法",这个不是研究法学的,是王国维先生研究学问的方法,其中,主要研究的对象集中在叔本华、尼采和康德身上,并著有很多作品,必须说明"而尤为重要的是,王国维将中国文化中的"直观""悟性"之概念内嵌于"自由意志"之中,方才是中西文化汇通之重点。"这里略显生僻,我也不是十分理解其内涵,但是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研究绝对不是用西方的学术研究方法的,用畅钟老师书中的话说"因为中国文化本来就是"体不二用,德智一体"的,如果单纯的用西方语境会破坏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虽然有利于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但是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就是一种消解与割裂。"所以我们要牢记自己的研究方法,王国维先生的研究方法虽有瑕疵,但是他最后重新踏上了彻底抛弃的西方哲学语境式的解读,使得中国文化的魅力重新大放异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立足于自己的文化根基,才会有所收获,强基固本的重要性由此体现。

在戏剧研究方面,王国维也有很大贡献,"至北齐,始有乐舞之中加进故事情节,如《兰陵王入阵曲》、《踏摇娘》(畅注:或为中国第一个反家庭暴力之戏剧),此乃中国戏剧之真正开端。"

在王国维的文学评论中,尤其注意到了一点"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是肤浅的,因为王国维认为艺术之本质,乃在于超脱于生活,乃在于忘却利益之关系、知识之樊笼耳!畅钟老师认为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当然有一方面来源于老庄哲学,另一方面又来自于康德和叔本华之观点,因为康德讲到知识之局限问题,叔本华谈到意志乃世界之根本。王国维这就是融合了中西两派之思想,建构其美学体系,进而推之于文学之评论。综上所述,"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很浅薄的说法。

在文学创作方面,王国维颇有造诣,在"言志"一类中,其中的《咏史二十首》我很喜欢,因为讲到了伏羲氏和班超,这也是为什么罗振玉肯倾囊相助于他的原因了,话说罗振玉可谓是王国维一生中的贵人,因为经过了罗振玉资助,王国维才能在东文学社学习日文,接触并且研究叔本华、康德的哲学。并且在文字音韵考证上也是经过了罗振玉的指导。所以说,朋友是很重要的资源,因为结交到好的朋友会让自己得以升华,会让自己越来越优秀。

唐代韩愈提出"性分三品,情分三品"之说,所以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性情与德才的差别,通读完本章内容,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其实每个学者要想拥有流传千古的作品,首先得是个好的人,人品和品行决定了作品的气质。

谢谢大家!

本专栏专为畅钟先生的学生开设,文章并经过畅钟先生审核,欢迎转载,但需著明作者与出处。

读《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有感


读《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有感

余佳

尊敬的各位前辈、亲爱的书友们,大家好!我叫余佳。今天跟各位分享岱峻的《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该书还原了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在抗战爆发后南迁至李庄的历史,从描写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的学者入手,以人写事,由点到面,绘就民国学术人物群像,铺陈民国学术历史,谓之"为山坳上的学术殿堂立碑,为凄风苦雨中的学人塑像。"

本书作者岱峻在前言中说道:"衣冠之谓,亦指代文明。《左传》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民国历时甚短,仅三十八年,极盛期即战前的"黄金十年".成立于1928年的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关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无愧民国政府的美服贵冠。" 较之自己先前的几部作品,作者说道 "如果说《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是各有侧重的群雕,眼下这本书则是一座座独雕;如果说《李济传》是全传,是整本戏,这本书里的十二篇文章则像短篇小说写人记事的‘横切面’,是十二出折子戏。"

如作者所言"学术史也是学人的历史",作者独立成章,破费笔墨写傅斯年、李济、胡适、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等名噪一时的学术精英,呈现了战时的世事多艰,南渡时流离颠沛,北归后潜心治学,局势已定后的人物走向。笔墨流连间,潜藏着诸多中国学术史之奠基做出突出贡献的"非典型"学者,他们或因意识形态差异、或因饱受打压而不为人所知。该书致力于人物整体形象的塑造和时代风貌的全面展现,有别于当下很多挖掘名人的趣闻轶事、过份渲染趣味性的的书,避免了繁杂琐碎或者泛泛而谈。通过再现中央研究院南迁的历程和学人们在李庄居家治学的情景来梳理民国历史,作者岱峻重视考据,他查阅中研院的档案,整理罗萼芬、李光谟等人的口述;访谈过梁思成之子梁从诫,逯钦立的夫人罗筱蕖等等,获得大量第一手的珍贵资料,该书后附有八页注释,一共285条,涉及文章多为档案、日记,以及书中学者后人的回忆文章,还插入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展现了学者们在李庄居家治学的图景。一口气读罢全书12篇文章,"至情至性"的傅斯年,"龙性难驯、多怀激烈"的女书法家、古文字学家游寿,干练有抱负却悲剧收场的曾昭燏,美丽多才的林徽因,专注勤勉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兄弟,一众人物形象鲜活立体,跃然纸上,酣畅淋漓之余,联想到"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一响彻民国的口号,陷入对"大师之后再无大师"的思考: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聚集了传统学术之大成;民国时期大师备出,构建了现代学术体系;窃以为或许这与当时国家时局纷乱,政局不稳不无关系吧,没有过多政治因素的介入,学者们可以在相对的自由和民主的研究环境下得以潜心研究学问。

中国的历史不断在经历朝代更迭,历代的文人学者们也尝尝会面临国家与个人的前途抉择,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研院的学者们不少选择留在大陆,如陈寅恪、梁思成夫妇等,也有冲破阻力、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钱学森、邓稼先,不论是因为文化认同感和故土归属感,还是肩负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责任和担当,正是他们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为新中国的文化科教事业奠定了基础。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铭记他们的精神,感受他们的信仰,疾驰向前时能不忘回望那一群沉吟思考、笔耕不辍、上下求索的身影。

读《北平组曲》有感:极致美丽的民国


极致美丽的民国

——读《北平组曲》有感

题记:

这是一本描述美好爱情故事的小说,这也是一本重现风云激荡民国时期的历史小说,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以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学良和他的发妻于凤至为原型。

生活在和平时代,安稳的生活,丰富的物质,让我们陷入俗世的庸碌生活中,失去了去做梦造梦的激情。

但在我的心里,却存在着一个理想国。在那个国度,我总是渴望亲近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极致的美丽却有充满着令人绝望的悲剧感的时代。

他们的爱情故事在钢琴声中开始

难以形容的钢琴声从里面传出来,旋律在一瞬间电光火石般击中了他。

“不曾把剃刀拿到手里,你就不了解生命的银丝,有多么易断。”他是从小便手握剃刀的人,荒唐的生死让他无法相信世界上一切已给出的,让人心安的答案。除了战场,他只有在酒醉中,在女人的呻吟和潮红的脸颊上确定自己真正的活着。

以及,在今天的钢琴声里——

一位少年将军,有最快的马和最利的枪,一骑绝尘,往复冲杀,迎上快枪利剑、赴蹈刀山火海,城上木石纷纷而下,墙后羽箭破空而来……他纵横决荡,指挥若定,所向披靡,将千万人的洪流撕开一条口子。

没有血路,他走过的地方便是一条血路,不顾危险,因为他自己就是对手最大的危险。

死亡随时可能降临,而将军从未如此深刻确知的感受生命。

这既是关于战争的,最大的秘密。在最合适的时候放在最合适的战场,再胆怯的士兵也不会畏惧死亡。

顾思宁几乎毫不犹豫的相信演奏的人是一位和他一样少年得志而艰辛自知的马上青年,有笔直挺拔的腰身,光芒闪耀的肩章,鼻孔踹着热气的栗色战马,身后伴着玉一样的女人。一种冲动让他忍不住轻轻推开了门。

然而他愣住了。

琴凳上坐着的是一位穿着墨绿色旗袍,仪态轻盈的年轻女子。

“那不美满的,在这里完成:不可言喻的,在这里实行;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

起初,对于风流多情的的华北少帅,陆方妮是排斥的:

她要请求父亲解除婚约,然后好好挑个俊生生的,与她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少年郎,买一座对堆满书的小阁楼,再放一架钢琴就足够,任它外面天塌地陷,你死我活。

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熟悉的北平,熟悉的亲人朋友在带给陆方妮短暂的温馨后,时局的动荡,与政治人物的牵扯都让她动弹不得甚至遭受被侮辱的待遇。可是顾思宁的真诚袒护却让她早已在心里加持的厚厚防护有了一丝裂缝,甚至决定在他由于维护亲密战友被父亲关禁闭的时候去救他:

或许是感激他的仗义出手,或许是见不得人被这样误解,或许是她说不清的理由。

战友的失去,让陆方妮看到了这个强硬少帅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她惊呆了,一幅难以置信的画面冲进她的眼睛:身边的男子双手捂着脸,大滴大滴的泪水从

指缝间不断的渗出来,他哭得浑身颤抖,仿佛无力去呼吸,就像是一个失去了母亲的孩子。在此之前,她从未见过,也无法想象一个男人如此悲伤,即使他刚刚经历了生命中最为残酷的怀疑和背叛。

眼前这一身风流,也在战场上披坚执锐、纵横决荡的男子,归根结底,其实才多么年轻。

她怎能没有一点心疼。

陆方妮,原本只是一个以音乐为最高信仰的高雅女子,在命运罗盘无章法,或许冥冥中有指引地转动下,她被迫或许是痛苦又甜蜜地承担起了责任。以音乐为武器奏响了北平组曲。

“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我崇敬并渴望接近这样顽强又神秘、知性、坚韧的女性。没有鲜花点缀的生活,没有小桥流水的闲适,她受到了生活无情的压迫。

她的缪斯,起初是恋人。

那个有着神秘悲剧气质的少帅,那个统领华北全军的坚强男人。

她用关怀与贴心为恋人奏响了温馨的乐曲。但当与恋人分离,一下就是二十几年。在这孤苦又操劳的日子,神性的缪斯又一次拯救了她。

那是她赖以生存的北平,那是她自小依赖的土地,那是祖国广袤的包容,令她乐思泉涌。音乐超越了国界,奏响在异国的土地上。

内心久久难以平复。从来没有如此深入地体会到这样澎湃激涌的理想主义精神。她,是属于北平的,她对北平,这片饱受战火侵袭的古老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和爱护之情,她把这种复杂的感情揉碎了,掺着生活的磨难所给予她的泪水,用渗出鲜血的手指谱写了这支悲壮的乐曲。

文中的陆方妮,作为从欧留学归来的音乐家,致力于向中国学子传授西方音乐艺术。

为什么在中国这么长的文明历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音乐理论,我们的传统歌曲只停留在红歌上,我们的流行乐团一直想要走向世界,一直引进西方元素,但没有特色 而一些烂俗却上口的歌曲在民间流行。禁不住让人怀疑,中国真正的音乐艺术哪里去了?

或许一开始只是想把它作为一本小言来读。但当那些宏大又细微的各种情结一一展开柔韧的触角把我的缠绕起来。

正如文中顾思宁送陆方妮的一枚琥珀。几万年前草木的芳香,完美地保留在凝固的液体中。这不仅喻指他们之间的永恒爱情,也有对民国那动荡时期的追忆。

“有一天我们人都不在了,它还会一直保留着这个夏天里草木与日光的芬芳。”

很难想象当时的盛况,那永不熄灭的革命之火,那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那曾被炸毁的卢沟桥;从北伐战争到淞沪会战,从珍珠港事件到日本投降,一个人的命运,一代人的和解,背后都烙着一个民族的伤痕。一帧帧如同黑白影画,无声无息地推进,又无声无息地隐没在世纪的角落。

过去,还不到100年。

文中多次表现了陆方妮内心的挣扎。从到底嫁不嫁政治人物,到是否放弃音乐事业她从一个理想主义的少女,在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种种苦痛之后,在无数次的挣扎,绝望中站起来了,成为了坚强独立的女性。

文章曾描写她担任指挥家时的外貌。清瘦,短发,眼眸却如一片宁静的海,有着极致的美丽。

红叶阑珊,似水流年

走进那个年代的风华

建国大业读后感:读《建国大业》有感


建国大业读后感:读《建国大业》有感

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

我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湿润,心中澎湃。

解放上海,我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

更有无数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万众沸腾。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踏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明天。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生活更应该珍惜。因为这是用鲜血换来的。

祝伟大的祖国60岁生日快乐!!!祖国,我爱你!!!

读《大学》有感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大雁南飞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协作、互相鼓励、直至实现共赢的过程。它们总是喜欢排成“人”字飞行,在这种结构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动都会给紧随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们顺利完成长途旅行。

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们都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这个集体中来的。这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机遇,一种在履行管理职责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而集体是我们每个人施展才能和抱负的舞台,是走向成功的载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断增强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觉地把个人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里,与之同喜同乐,无私奉献,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体力行去实践。按照日常对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计划,要毫不迟疑地付诸于行动,把自己对做人的点滴领悟,迅速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在运用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收获。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无知是欺骗;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弃;人生最大的法宝是精进;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对人民有益的人,团结携手建设我们的美好明天!

读《开国大典》有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开国大典》有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拉《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让我感到自豪。课文中的阅兵式的场面太壮观啦!各种装备、各种部队、各种颜色,真是气势雄伟,震人心魄!读这部分课文时,我被人们为新中国成立而感到无比自豪的心情深深打动啦。

开国大典刚开始时,*广场就已经是人的海洋,下午三点,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眼光一起投向主席台上。接着是升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起唱着响亮国歌!过啦一会,阅兵式开始啦,开头的是海军两个排,接着是步兵一个师和炮兵一个师。接下来就是一架架大飞机啦,当时人们看到的这么多架飞机,其实都没有这么多架,而是有些飞机飞啦两次的。

当初的军队是多么的少,而现在的军队是多么的强大;以前只有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一万六千四百人,而现在陆、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装,代表了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的所有成分。这次国庆大阅兵规模宏大,场面壮观。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我军威武之师的风采,也让我们知道我国建设发展速度之迅猛。一次次的阅兵,一次次的进步,说明了我国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新时代。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感到自豪;我为祖国的未来而感到自豪。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近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所著《中国大历史》,加深了原有记忆中有关中国古今历史的条线和印象,体会了作者贯通古今中外的视野和心境,以及作者所采用的重点提取综合评判的研究方法,有以下感想、感悟。

一、综合与归纳的方法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样,以“中国大历史”命名本书,作者力图将宏观视野这一观念引导到中国历史的研究里去。由于身在海外,授课对象是异国学子,作者曾怀疑讲述历史知识的意义及实用价值,辗转反思之后,最终决定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在阅读“王安石的变法”、“数字管理还没成熟”、“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等篇章时,我对作者的宏观综合分析法逐渐熟悉并认可,对其通过讲说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朝代有关“政府抽税”的历史演变,论证“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的观点慢慢领会逐步接受。或许这些观点在历史课本、野史小说中早所提及,不敢确定是作者首创或独创,但这种写法确实是第一次跳出政治形态、道德意识去写史,让读者体会经济体制、技术条件等其他因素对于历史、社会、朝代更迭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推进作用。

二、视野与胸怀的开阔

本书自华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国景象作通史串讲,宏观看去全面系统,朝代更迭、烽火硝烟、分合之势、民族聚散等展现的淋漓尽致,五千载烟云换作寥寥数语,千古风流人物化为过眼云烟,其中既有中华血脉的传承,也有脉络发展的足迹。在畅游历史的波澜壮阔中感受世事无常、时事造人,一些大事件,借力于天时地利人和,顺势发生或无可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于危难,问鼎于乱世,有的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有的功亏一篑、遗臭万年。在思想意识推演方面,本书将儒、法、道、墨等各家并举,涵盖佛说禅学、老庄之道、基督天主、伊斯兰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罗万象、交互辉映,争鸣冲撞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光彩。阅读本书既是沉淀知识、开阔眼界和心胸的体验,也是穿越今古,凝练智慧和思想的盛宴,深感受益匪浅。

三、游历与见闻的印证

读史过程中,突然想起“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警语来。比如书中读到“兵马俑的幕后”、“佛教的普及影响”、“初唐的繁荣壮盛”、“西湖与南宋”等篇章时,因为曾经游历身临其境,亲见过、触摸过、聆听过、体味过,感觉就较其他更真实而亲切,旧景、人物、故事都可以对上号,再回味历史品读作者点评时,条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或是丰富或是印证或是异议,更易得到共鸣或形成判断。

四、读史与研史的感悟

本书读起来有些艰难,翻翻停停好多回,一遍读下来,除了对中国大历史进行史实梳理和印象加深外,对于作者的一些新角度、新观点或评价虽然称奇,但体会不足、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或许主要源于我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知识积累不足或视野局限的因素。仔细想来,史实虽已既定、不可逆转,但随着研读之人知识拓展、视野拓宽、阅历丰富、境遇变化,是可以常读常新的。读史的基础在于自身的知识、修养和眼界。同一段历史不同人读或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研读,注定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

历史虽已过去不能重演,但通过对史实史料的认知和对后人评说的解读,仍可启发后人、大有裨益。细细品味、辨识,理解和思考历史,尝试把眼界放得更宽敞,把胸怀放得更宽大,放下身段,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积极当下,勇敢尝试大胆创新,历史必将为今所用、造福当代、影响后世。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财务总部马时佳

近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所著《中国大历史》,加深了原有记忆中有关中国古今历史的条线和印象,体会了作者贯通古今中外的视野和心境,以及作者所采用的重点提取综合评判的研究方法,有以下感想、感悟。

一、综合与归纳的方法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样,以“中国大历史”命名本书,作者力图将宏观视野这一观念引导到中国历史的研究里去。由于身在海外,授课对象是异国学子,作者曾怀疑讲述历史知识的意义及实用价值,辗转反思之后,最终决定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在阅读“王安石的变法”、“数字管理还没成熟”、“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等篇章时,我对作者的宏观综合分析法逐渐熟悉并认可,对其通过讲说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朝代有关“政府抽税”的历史演变,论证“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的观点慢慢领会逐步接受。或许这些观点在历史课本、野史小说中早所提及,不敢确定是作者首创或独创,但这种写法确实是第一次跳出政治形态、道德意识去写史,让读者体会经济体制、技术条件等其他因素对于历史、社会、朝代更迭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推进作用。

二、视野与胸怀的开阔

本书自华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国景象作通史串讲,宏观看去全面系统,朝代更迭、烽火硝烟、分合之势、民族聚散等展现的淋漓尽致,五千载烟云换作寥寥数语,千古风流人物化为过眼云烟,其中既有中华血脉的传承,也有脉络发展的足迹。在畅游历史的波澜壮阔中感受世事无常、时事造人,一些大事件,借力于天时地利人和,顺势发生或无可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于危难,问鼎于乱世,有的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有的功亏一篑、遗臭万年。在思想意识推演方面,本书将儒、法、道、墨等各家并举,涵盖佛说禅学、老庄之道、基督天主、伊斯兰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罗万象、交互辉映,争鸣冲撞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光彩。阅读本书既是沉淀知识、开阔眼界和心胸的体验,也是穿越今古,凝练智慧和思想的盛宴,深感受益匪浅。

三、游历与见闻的印证

读史过程中,突然想起“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警语来。比如书中读到“兵马俑的幕后”、“佛教的普及影响”、“初唐的繁荣壮盛”、“西湖与南宋”等篇章时,因为曾经游历身临其境,亲见过、触摸过、聆听过、体味过,感觉就较其他更真实而亲切,旧景、人物、故事都可以对上号,再回味历史品读作者点评时,条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或是丰富或是印证或是异议,更易得到共鸣或形成判断。

四、读史与研史的感悟

本书读起来有些艰难,翻翻停停好多回,一遍读下来,除了对中国大历史进行史实梳理和印象加深外,对于作者的一些新角度、新观点或评价虽然称奇,但体会不足、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或许主要源于我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知识积累不足或视野局限的因素。仔细想来,史实虽已既定、不可逆转,但随着研读之人知识拓展、视野拓宽、阅历丰富、境遇变化,是可以常读常新的。读史的基础在于自身的知识、修养和眼界。同一段历史不同人读或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研读,注定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

历史虽已过去不能重演,但通过对史实史料的认知和对后人评说的解读,仍可启发后人、大有裨益。细细品味、辨识,理解和思考历史,尝试把眼界放得更宽敞,把胸怀放得更宽大,放下身段,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积极当下,勇敢尝试大胆创新,历史必将为今所用、造福当代、影响后世。

乡土中国大学读书笔记3000字


乡土中国大学读书笔记3000字

乡村社会无疑是中国的传统社会,直到今天还在中国占据主流位置,尽管它已经成为新潮和时代的弃儿,成为追求现代化的心病。我们不喜欢它了,觉得背着这个名字在国际上有点欠地位,脱不了国际大款眼中的土包子形象。可是努力奋斗了半个世纪,我们还是摆不脱这样的纠缠,还在想方设法;个人想脱农皮而脱不掉,国家想脱农皮也常感为难。

因为乡村社会本来就是个稳定的不容易改变、不容易创新的社会;农业的特点是求稳,四季的轮回即可保证农业的运转,四季的轮回立刻带动人民的生活、带动人民的观念跟着轮回。乡村因为不变,所以重视传统,所以重视经验,所以有了老一辈的权威地位。长辈们继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标准,这些旧传统,是足够把当前生活应付得服服帖帖的。后生小辈自然只能唯唯诺诺,专以学传统为务,务必把老者当权威、当老师,只能尊崇不能违反。待过几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着胡须满有把握地数落乳臭未干的后生了;这样的经历,好像复制一般,一批又一批地复制,如同四季的复制。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的观念。不愿意变革、只求稳定是农业社会的思想特征。老人的话就一定是对的,可以成为人生的指针,因为他传递着祖辈们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历经洗练淘出的金玉之珍。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后生要树立正面形象,听话是先决条件,老人的话不对你也不可以反驳,你也不可以顶撞。传统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内容就是无违父之道,且根本不许怀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一怀疑就危险,一危险就可怕,后果是严重的。听话者,善守祖业者,可以得一世英名,说不定还有御赐的嘉奖。退一步讲,就算上辈人的确立错了规矩,你也没有可以顶撞可以反驳的资格,你可以阳奉阴违,但是照顾老人的面子和情绪是顶重要的事情,是严重地关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无可退步的地方。

费孝通称之为长老统治。

说得好像农村简直不需要进化、不需要新生事物一样,那也是不可能的,新变化总会有,只是很慢而已。老人总不希望变,对新事物要反对,要压制。下一辈在遵守祖训的同时总要冒些另类的想法,但是又要顾及自己的名声,养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针锋相对来犯上作乱,必须保持恭顺的妩媚样子。这样,就诞生虚伪,就偷偷摸摸干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赞同,实际反对,表面继承,实际修改,你定你的标准,我做我的解释。看起来祖宗之法还占着神龛享受膜拜,实际上后代的蛀虫们正阴险地一点一点侵蚀它的肌体。也正因为矛盾是靠这样一种温柔的方式来调和,所以变革的节奏缓慢。也正因为变革节奏缓慢,才产生了这样一种温柔的调和方式。

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别说一般无智识的农民大伯不动脑筋地在链条上依次运行,就连高层知识分子、尊显的皇亲贵族也在不动脑筋地跟着运行,这是整个社会的特征,整个社会的内涵。谁能逃逸于空气之外,呼吸于无空气之乡呢?

自汉朝以来,孔子的儒学被统治阶层奉为至宝,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圣经,历代不求变革,唯恐不能洞悉孔子的原意。直到清代,儒家学说老而弥坚,不经历风雨却天天都是彩虹高挂。中国的王朝不断更替,后来者尽管对自己的敌人老辈子口诛笔伐,可是待自己上位,还是诚惶诚恐地照抄原文,用前代的印版印自己的朝廷。一乱一治地复制不停,社会还是老样子,换了姓名不换制度,犹如乡村换个村长,也只会用前人的方式拿锄头。北方陌生的草原民族数度入侵以至淹有全国,本来这一股陌生的力量没有儒家的传统血液流淌,可以不必用前朝的印版,但是他们自己本身也没有印版,于是面对中国广阔的农村手足无措,英雄入彀,立刻从征服者摇身变为奴仆,主动接受中国长者的传统教育,戴精美的中国枷锁,做稳定的中国国君。这一条,为中国史家颇感自豪,因为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超强的魅力:军事上屡屡获胜的暴发户,在政治上、思想上无一不投入中国老当家的怀抱。的确,不求改变的传统中国社会把力图改变的外来野蛮人给改变了,最成功的改变就是把他们也改变得不求改变了。在欧洲,野蛮的日耳曼民族冲跨了强大的罗马帝国,促成了新鲜的封建制度,因为罗马帝国没有像我们这样伟大的农业;在中国,最嚣张的蒙古铁骑也被驯化成温柔的绵羊,因为中国有天下最伟大的农业。

再看看知识分子都干了些什么。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以来,中国思想界虽然也人才辈出各领风骚,但是纵使历史给了这些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时间,也还是没有一个出息得可以和孔子齐名。相比孔子,后世这一切的人才,都只好二流就座。因为这些著作等身的思想家们,其实只好被称作翻译家、训诂学家,他们之中绝对没有革命家;翻译家、训诂学家注重的是准确地反映本来的意思,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当孔子肚子里的蛔虫。孔子思想能够经久不衰,一本《论语》能够在几千年后为我们耳熟能详,正要托这些翻译家的福。为什么不能违背他老人家另起炉灶?为什么两千多年时间不能产生另外一种学说?为什么两千多年时间没有人怀疑孔子的牌位有没有放对位置?为什么再也没有百家争鸣?放入农业社会这个大背景,就不需要再问这么多为什么了,当全社会都用农民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时候,一切的为什么都是危险的,一切的危险都是可怕的,后果很严重。谁还居然会想到这里居然存在一个为什么呢?这么一个传统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自然这是一个需要维持的传统,不能反对的传统。当然,社会在发展,新思想自然也要发生,翻译家们采取的方式正是乡村的后生的做法,小心谨慎地在为孔子作注的时候不着痕迹地掺入自己的想法,明明是自己的东西,就算根本和孔子唱反调,还说最接近孔子的原意。这种一点一点的渗透,有的时候也会骗过他本人,以为自己真地洞悉了孔子的心声,可以为之代言;有这种感觉的思想家,常觉得自己是有大成就的思想家。也正是这样一点一点的渗透,使得儒家学说在缓慢但是不间断地发展,有着越来越丰富而精深的内容;同样是因为这一点一点的渗透,使得革命不能发生,儒家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儒家。

乡村社会有多慢,政治社会就有多慢,思想社会也就有多慢。传统是一切的中心,是人民心中的圣碑,那最有资格代言传统的长老们,自然就是圣人,有不可置疑的权威。乡村的老人、宫廷的老官僚、学院的老学究因为把传统守得最老,所以最为人敬重。整个社会的任意角落,都弥漫传统的触须,稍有反叛即被它缚住,吞入口中,消化于无形。中国社会正是因为借着传统的强大力量,http://i1766。com保持着稳定,可以长期绵延,建成一部完整的,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衰落,有结束的整个过程的封建史,建成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封建史。农业在此立下大功。可以想象,没有19世纪以来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没有西方文化的大获全胜,中国要想在20世纪繁衍出资本主义运动的风潮,繁衍出社会主义的理想,要想发生对于封建时代的全盘否定,那是何等艰难!

当今中国,无可争议已经认可并诚心地接纳了来自西方的新风尚。但是几千年农业文化的滋养,诞生的眩目的光芒,很容易让人骄傲,很有面子。至今人们仍然津津乐道,畅谈四大文明古国的荣耀、四大发明的卓越、文明延续数千年不断的个性,以及汉唐引领世界的风骚,每每有依依不舍的情愫。的确这一切的宣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向心力。但是要警惕自己,别做了翻译家,别迷失在传统的光芒中,思想家一个人的迷失,常常会导致众多人的迷失。要切记:固然我们的传统中有值得骄傲的东西,但是我们的传统中有更多值得惋惜的东西。为什么连绵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仅仅只奉献了四大发明而没有更多?为什么我们那么发达的农业始终催生不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为什么有数千年雄厚基础的大中华帝国会被区区小国轻易超过?有很多会让我们觉得很没面子的为什么呢!要切记:后生可畏!更要培养可畏的后生!

当今中国,正在努力摆脱农业大国的形象,要褪掉农业文明的神光,降低农业的比重,减少农民的成分,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农业文明的背后隐藏的诸多弊病。但是,也许对于农业思维的顽固存在,我们的认识还没那么明确。听话的才是好孩子,这样的思想,起码现在还占着统治地位;在广阔的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思维观念仍然悠悠然、施施然地捋胡须教训着后辈。更重要的是,改变这样的思想,别再让它阻碍新生事物的成长,别再让后辈们只能偷偷摸摸地搞小动作了。

读《大学》有感范文


读完《大学》之后,我的内心踏实了很多,原本复杂烦躁的心慢慢随着阅读被润了一遍。客观地讲,一切单单用文字去解释《大学》这些抽象,虚的文化,我觉得都不能解其味,总是不知道该用什么准确的言语去描述,总也表达不尽对它的理解,我是真的想把阅读这些国学文化的感受一一详细记录下来,一点点滋润我的心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一家仁,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阅读《大学》的感觉是踏实,敦厚的,就像是一位慈爱的老者娓娓道来他生平的智慧,给我们无尽的关怀。

读《大学》后有感


从小学时我们就读了《大学》,它是儒家学派著名经典之一,是由孔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大学》这一著作体现了古人思想的博大,谁又知道,一本薄薄不起眼的书,竟可以影响了中国两千余年。

等我上初中时,我才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篇里面的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之后经常去温习,不也是快乐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应该值得高兴么?别人不理解你,而你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么?

是啊,在生活中我们也要这样,学习要认真,再复习一遍加深印象,而且对学习的事要乐观积极,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而朋友从远方来做客,我们应该热情款待。有些人不理解你,你不应该生气,你要有耐心的告诉那些对你不了解的人,这样才是君子。如果你乐观,什么事都可以解决,所以呢,对待任何事物都要认真乐观,这样才会成就大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也是让我受益的,我觉作文得这句话是提倡学习的方法,意思是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然而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多么有道理啊,学习的同时思考,这样对知识就不会感到迷茫和疑惑,这种学习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还有一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认为,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所以我们不能做小人,小人经常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而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那么,我们是要做小人还是君子呢?

《论语》这本国学经典对我们现代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他能提高我们的品德,在出入社会上也对我们很有益,看完之后,我非常尊敬孔子和他的弟子,他们这一著作体现了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博大精深。这真的是中学生们值得一品的国学经典。

读《开国大典》有感500字


读拉《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让我感到自豪。课文中的阅兵式的场面太壮观啦!各种装备、各种部队、各种颜色,真是气势雄伟,震人心魄!读这部分课文时,我被人们为新中国成立而感到无比自豪的心情深深打动啦。

开国大典刚开始时,天安门广场就已经是人的海洋,下午三点,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三十万人的眼光一起投向主席台上。接着是升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起唱着响亮国歌!过啦一会,阅兵式开始啦,开头的是海军两个排,接着是步兵一个师和炮兵一个师。接下来就是一架架大飞机啦,当时人们看到的这么多架飞机,其实都没有这么多架,而是有些飞机飞啦两次的。

当初的军队是多么的少,而现在的军队是多么的强大;以前只有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共一万六千四百人,而现在陆、海、空、二炮、武警和地方武装,代表了我国武装力量构成的所有成分。这次国庆大阅兵规模宏大,场面壮观。这一切无不体现了我军威武之师的风采,也让我们知道我国建设发展速度之迅猛。一次次的阅兵,一次次的进步,说明了我国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新时代。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感到自豪;我为祖国的未来而感到自豪。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民国大学》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民国大人物读后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