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作文500字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作文500字

读《北平组曲》有感:极致美丽的民国。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作品中的情节,读了以后让人不断地回味!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读《北平组曲》有感:极致美丽的民国”,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极致美丽的民国

——读《北平组曲》有感

题记:

这是一本描述美好爱情故事的小说,这也是一本重现风云激荡民国时期的历史小说,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分别是以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学良和他的发妻于凤至为原型。

生活在和平时代,安稳的生活,丰富的物质,让我们陷入俗世的庸碌生活中,失去了去做梦造梦的激情。

但在我的心里,却存在着一个理想国。在那个国度,我总是渴望亲近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极致的美丽却有充满着令人绝望的悲剧感的时代。

他们的爱情故事在钢琴声中开始

难以形容的钢琴声从里面传出来,旋律在一瞬间电光火石般击中了他。

“不曾把剃刀拿到手里,你就不了解生命的银丝,有多么易断。”他是从小便手握剃刀的人,荒唐的生死让他无法相信世界上一切已给出的,让人心安的答案。除了战场,他只有在酒醉中,在女人的呻吟和潮红的脸颊上确定自己真正的活着。

以及,在今天的钢琴声里——

一位少年将军,有最快的马和最利的枪,一骑绝尘,往复冲杀,迎上快枪利剑、赴蹈刀山火海,城上木石纷纷而下,墙后羽箭破空而来……他纵横决荡,指挥若定,所向披靡,将千万人的洪流撕开一条口子。

没有血路,他走过的地方便是一条血路,不顾危险,因为他自己就是对手最大的危险。

死亡随时可能降临,而将军从未如此深刻确知的感受生命。

这既是关于战争的,最大的秘密。在最合适的时候放在最合适的战场,再胆怯的士兵也不会畏惧死亡。

顾思宁几乎毫不犹豫的相信演奏的人是一位和他一样少年得志而艰辛自知的马上青年,有笔直挺拔的腰身,光芒闪耀的肩章,鼻孔踹着热气的栗色战马,身后伴着玉一样的女人。一种冲动让他忍不住轻轻推开了门。

然而他愣住了。

琴凳上坐着的是一位穿着墨绿色旗袍,仪态轻盈的年轻女子。

“那不美满的,在这里完成:不可言喻的,在这里实行;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

起初,对于风流多情的的华北少帅,陆方妮是排斥的:

她要请求父亲解除婚约,然后好好挑个俊生生的,与她赌书消得泼茶香的少年郎,买一座对堆满书的小阁楼,再放一架钢琴就足够,任它外面天塌地陷,你死我活。

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熟悉的北平,熟悉的亲人朋友在带给陆方妮短暂的温馨后,时局的动荡,与政治人物的牵扯都让她动弹不得甚至遭受被侮辱的待遇。可是顾思宁的真诚袒护却让她早已在心里加持的厚厚防护有了一丝裂缝,甚至决定在他由于维护亲密战友被父亲关禁闭的时候去救他:

或许是感激他的仗义出手,或许是见不得人被这样误解,或许是她说不清的理由。

战友的失去,让陆方妮看到了这个强硬少帅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她惊呆了,一幅难以置信的画面冲进她的眼睛:身边的男子双手捂着脸,大滴大滴的泪水从

指缝间不断的渗出来,他哭得浑身颤抖,仿佛无力去呼吸,就像是一个失去了母亲的孩子。在此之前,她从未见过,也无法想象一个男人如此悲伤,即使他刚刚经历了生命中最为残酷的怀疑和背叛。

眼前这一身风流,也在战场上披坚执锐、纵横决荡的男子,归根结底,其实才多么年轻。

她怎能没有一点心疼。

陆方妮,原本只是一个以音乐为最高信仰的高雅女子,在命运罗盘无章法,或许冥冥中有指引地转动下,她被迫或许是痛苦又甜蜜地承担起了责任。以音乐为武器奏响了北平组曲。

“音乐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我崇敬并渴望接近这样顽强又神秘、知性、坚韧的女性。没有鲜花点缀的生活,没有小桥流水的闲适,她受到了生活无情的压迫。

她的缪斯,起初是恋人。

那个有着神秘悲剧气质的少帅,那个统领华北全军的坚强男人。

她用关怀与贴心为恋人奏响了温馨的乐曲。但当与恋人分离,一下就是二十几年。在这孤苦又操劳的日子,神性的缪斯又一次拯救了她。

那是她赖以生存的北平,那是她自小依赖的土地,那是祖国广袤的包容,令她乐思泉涌。音乐超越了国界,奏响在异国的土地上。

内心久久难以平复。从来没有如此深入地体会到这样澎湃激涌的理想主义精神。她,是属于北平的,她对北平,这片饱受战火侵袭的古老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和爱护之情,她把这种复杂的感情揉碎了,掺着生活的磨难所给予她的泪水,用渗出鲜血的手指谱写了这支悲壮的乐曲。

文中的陆方妮,作为从欧留学归来的音乐家,致力于向中国学子传授西方音乐艺术。

为什么在中国这么长的文明历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音乐理论,我们的传统歌曲只停留在红歌上,我们的流行乐团一直想要走向世界,一直引进西方元素,但没有特色 而一些烂俗却上口的歌曲在民间流行。禁不住让人怀疑,中国真正的音乐艺术哪里去了?

或许一开始只是想把它作为一本小言来读。但当那些宏大又细微的各种情结一一展开柔韧的触角把我的缠绕起来。

正如文中顾思宁送陆方妮的一枚琥珀。几万年前草木的芳香,完美地保留在凝固的液体中。这不仅喻指他们之间的永恒爱情,也有对民国那动荡时期的追忆。

“有一天我们人都不在了,它还会一直保留着这个夏天里草木与日光的芬芳。”

很难想象当时的盛况,那永不熄灭的革命之火,那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那曾被炸毁的卢沟桥;从北伐战争到淞沪会战,从珍珠港事件到日本投降,一个人的命运,一代人的和解,背后都烙着一个民族的伤痕。一帧帧如同黑白影画,无声无息地推进,又无声无息地隐没在世纪的角落。

过去,还不到100年。

文中多次表现了陆方妮内心的挣扎。从到底嫁不嫁政治人物,到是否放弃音乐事业她从一个理想主义的少女,在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种种苦痛之后,在无数次的挣扎,绝望中站起来了,成为了坚强独立的女性。

文章曾描写她担任指挥家时的外貌。清瘦,短发,眼眸却如一片宁静的海,有着极致的美丽。

红叶阑珊,似水流年

走进那个年代的风华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读《民国大学》有感


怀念民国教育

——读《民国大学》有感

曾秀琴

民国,是一段不长的历史,却对现代中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从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到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短短的三十八年时间,史称"民国".

这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历史岁月。军阀混乱、日军侵略、国共战争,战争的阴云一直笼罩着神州大地,人民生灵涂炭,国家四分五裂,经济一蹶不振。就是在这么悲凉的环境中,民国培养了无数的大师,为新中国贡献了一大批经天纬地的栋梁之材。

近段时间在读《民国大学》一书,书中的文章都是民国的教育大家、文学大家、经略大家、各行业的翘楚写的,可以说是原汁原味的民国风味。这些大师们讲述的都是亲身经历,他们有的以校长身份写办学思想、写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有的以教师身份写校长办学、教师治学、学生追求学问;有的以学生身份回忆当年校长、教授风范,回忆校园生活,还原民国开放、自由、勇于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的大学风气。用书中的观点概括,即,"校长是可以作主的","教授是可以治校的","学生是可以不听话的";校长像校长——有自主办学权,有思想,有公心","老师像老师——有学术自由、治学自由,有本领,有骨气";"学生像学生——以追求学问为天职";"学校像学校——鼓励师生学术自由,勇于追求真理,也欢迎旁听生来听课学习,真正是没有围墙的开放的大学","图书馆像图书馆——藏书全体开放,欢迎所有人都来读书".

这样的民国教育之风范,才是教育应该追寻的前途。

我们今天的校长,也应该像蔡元培一样,用智慧、用公心、用思想、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办学,敢于"举贤不避亲,举贤亦不避仇",只要你有真本事,只要你能真正做个好老师,就敢聘用你。

我们今天的老师,也应该像李大钊一样,用骨气、用良知、用人格、用本领去治学,去教学,追求学术自由,并且教会学生勇于追求真理。

我们今天的学生,也应该像当年北大学子一样,以追求学问为天职,并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继承"五四运动"之爱国精神。

我们今天的学校,也应该像民国的北大一样,打开门办学,只要你想听课,都无任欢迎你进入课堂听讲;不管你是北大的"正取生"还是"偷听生",只要你肯交作业,教授一定会认真批改并辅导。

……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曾经深深地刺痛了中国教育工作者的良心,也刺痛了社会发展的敏感神经。

是啊,我们今天的教育,国家已经投入了够多的钱,设施设备现代化了,崭新的教学大楼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拔地而起,教授老师们的学历也一年比一年高,义务教育早已实现了免费,再加上整个国家是国泰民安,经济腾飞,这么好的环境,为什么教育质量竟然还比不上战火纷飞的民国,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吗?

难道仅仅是教育的责任?

社会有没有责任?

家长有没有责任?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有没有责任?

教育是个系统的专业工程,同时亦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和千家万户幸福的大事,教育出了问题,不仅教育自己要反思,全社会都应该反思。我们每个人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到底做了哪些有益的事情?或者是做了哪些损害的事情?比如说,社会是否真正做到了尊师重教?教育的价值是否真正被体现?

我想,关于教育,想说的话还有很多。

但我今天,只想遥想民国当年,怀念民国教育;也好好想想,今后,我们应该怎么做老师、做家长、做公民。

读《剑桥民国史》有感


读《剑桥民国史》有感

对于中国的近现代史,我的了解其实不算详细。除了中学阶段能熟背"三民主义"、西安事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之外,对于这一段血雨腥风、民族求存的浩荡历史,我总觉得了解得不够深入。其实一国之国民如果不对本国之历史有过深刻的认识和反思,我想,是不足以称得上一国之国民的。所以,借此机会,能对中华民国(1912-1949)有一次具体的了解,也是必要且有益的。当然,我也想结合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edX中的一门哈佛《中国》公开课的学习经历简略讲讲那段中华民族屈辱与抗争的历史。

首先,为了真实地理解中国近代,我们应该理清楚关于20世纪初的中国究竟处在怎样的现实之中。从政治上看,"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称呼始于20世纪。虽然我们的文明历史有"上下五千年"之久,但是古时的历朝历代均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朝代"和皇帝的年号。今天是"明"的天下,明天可能就改朝换代,成了"清"的子民。同时,新上任的皇帝会牢记上一个朝代最后一任是如何昏庸无能,丢掉了整个天下和自己的命。因此,新的朝代总会实施休养生息、减赋轻徭之政策,直到将来的某一人皇帝再次受到骄奢淫逸的召唤,历史不断地重演。君王在变,年号在变,可是有什么维系着所有天下人的不变的政治信仰和意识吗?这个问题很难讲清,毕竟过去我们的身份认同不是"国家",而是类似"龙的传人"这种基于遥远历史的观念。

19世纪,欧洲民族国家形成了,英法百年战争强化了民族国家的意识,而由于地理和文化的差异,我们很少受到大规模的侵略和压迫,于是这种意识并不强烈,直至1840年。随着英军的到来,不仅轰开了"大清国"的国门,也让人们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国家"会被拖入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于是,许多有识之士诸如戊戌六君子、孙中山之先辈想尽种种办法求存。进入中国的不仅仅有科技和先进武器装备,也引进了许多新思想和不同的政治体制供当时的人们参考。到了1912年,"中国"才真正出现在世界上,成为第一个共和政体的国家。

当然,这个"中国"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用到了一个新的、不同于封建的政治制度——共和制。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共和"?

共和(republic),其拉丁文为res publica,牛津字典的解释是"非君主制的政治制度均为共和制".事实上,中华民国尝试了一系列的共和制度。列举如下:

1912年至1915年:共和立宪制

1915年至1916年:君主立宪制

1916年至1924年:议会共和制

……

造成如此多种制度不断更替的原因有如下。第一,国家领导人的个人因素,基于不同历史条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通常,引入这些制度的人也有他们的见解,许多专家的意见也不统一,所以应用在中国的情况也各有差异。第二,一些外国的专家顾问也有自己的利益驱使,有意造成对中国政体的影响。第三,鉴于中西方之间巨大的不同因素,相同的制度在两处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

接下来,我想谈谈在阅读中的几点看法。作为上海人,我很关心民国时期上海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情况。在我的感觉中,租界首先公共设施非常先进,能用到自来火、自来水等等。毕竟有许多外国人在此地居住,并且由外国人负责管理,许多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都用于此。还记得外白渡桥的事情。

在2007年年底,上海市政工程管理局收到了一封寄自英国一家设计公司的来信,信中说,外白渡桥的"桥梁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在已到期,请对该桥注意维修",并"建议检修水下的木桩基础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可见,一个管理严格的组织不仅对在自己管辖职责内的事务负责,而且对只要是自己曾监管过的事务,一并要负责到底。我想这不单单是组织的责任意识,也是现代公司的法规理念深入人心的表现。这件事对于我们当下的各项管理都有重要的启示。

除了鲁迅先生的作品《且介亭杂文》名字取"租界"两字各一半为名的轶事之外,在民国年代的租界里,有项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规定,即"治外法权"."原告为中国人(不论是个人或是中国政府的部门)和被告为条约港口的外国国民的一切争端,都由有关国家根据该国的法律判决。"这样的条款无疑蔑视中国的法治权和司法权,更是让外国人可以肆无忌惮地逃离中国的法律约束。"外国罪犯在领事法庭上所受的待遇,不像在他国内所受的那样严厉,这无疑伤害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感情。但是,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来说,更严重地损害中国主权并具有深远意义的行为是,中国当局不能直接对条约港口的外国个人或商号进行限制、管制。"除了对外国人个人行为无法约束,就连组织或公司,中国政府也无权监督。"在治外法权的掩护下,武断的外国新闻界常常毫无限制地对中国和中国人进行吹毛求疵和不怀好意的批评。"

从一正一反两方面,不难看出租界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是揭示当时中国与外国势力利益冲突的前线。对于这样一段历史,我们如今应当辩证地看待,为的是以史为鉴,珍惜现在国家有尊严地发展、人民有尊严地生活,牢记使命、不忘先辈。

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忘记我们的历史是绝不应该的。历史是我们的根,历史造就了今天的我们,历史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国家的命运。一个不了解本国历史的人会缺失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体系和观念,而这一点在今天尤为重要。我想,这学期能有机会重新回顾这段道不尽的历史,并不会随着学期的结束而终结。恰恰相反,我对于我们始源的探究和理解才刚刚开始。拥有大量网络资源的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这些前所未有的机遇,了解过去、审视过去,才能反思当下,继往开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

"不知来,视诸往。"面对历史,我们该虚心求教的还有很多。

读《民国秘史》有感 (500字)


民间是一个风范十足的年代,文人与太师挥动衣袖带不走那满目的狷介与风流。民国是一个动乱迷失的年代,当国武夫的野心萌动,说不尽乱世小民的痛苦与哀愁。

惊涛拍岸,乱世出枭雄。北大教师中的授课声业已远去志摩的诗,玲玉的戏,良友画册上的柔美的面容渐已模糊。武昌城头的隆隆炮声,护国军中的猎猎战旗,五四青年的声声呐喊,证明了这是民主主义的世纪。这边征尘不断,那边军阀混乱,凋零了国家的元气,涂炭了大好山河,那处的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商女的欢歌盖不住黎明的嗟叹!这些情景都出自于《民国秘史》这本书。

无论怎样推敲,造成民国那种局面的主要原因都归于一个词:政府腐败。

如果清政府不腐败,岂会签订一条条上栓辱国的条约?外国列强也不会将黄金白银成火车的拉走。如果清政府不腐败,各大小军阀岂会连年混战,勾心斗角,争夺地盘?这些都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有力证据,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费正清说过:最伟大的民族不是自傲,而是善于反省。

国家富强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因为祖国的明天是靠我们这辈人来建设的,我们是未来的主人,未来的建设者,为了祖国明天的宏伟蓝图,为了不被别国欺负,奋发学习吧!

六年级:jy666888

读《民国十家》有感


读《民国十家》有感

读《民国十家》上册第二章

——王国维:依依残照 独拥最高层有感

作者:叶璐

畅钟老师的作品《民国十家》里面介绍了许多著名的民国大家,读此书,必须要细细揣摩其中的用语用词,因为要想读懂这本书,和做学问一样,只能聚精会神,心无旁骛,方能领会,领会之后,还要学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由此引申出来的许多感想与思考,必须再经过通读与精读才能得到答案,这个过程虽然工程量略显繁杂,但是最后得到的知识确是非常珍贵的。

从本章标题"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可以看出,王国维是一个悲剧性学者,在当时"革命主义"与"实用主义"等理念弥漫全国并被大多数人接受之时,王国维注定是孤独与无奈的,没有人可以理解他的学问与研究,于是纵身昆明湖。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他的巨大的学术贡献。书中分别从学术成就、学术研究思想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让我们对王国维有了一个全面立体的认识。

记得在介绍学术成就时,老师引用了陈寅恪在1904年所作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中的话,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若就彼此所是非者言之,则彼此终古末由共喻,以其互局于一时间一地域故。呜呼!神州之外,更有九州;今世之后,更有来世"这句话一开始很难看懂,但是我回想在课堂上畅钟老师曾经向我们提出过学习要求:消化之吸收,本质之了解,观念之包容,自由之表达。所以我想用历史的维度去看待这句话的背景,我体会到了,陈寅恪对王国维学术成就的评价是很高的,他明白王国维的痛苦,因为自己的思想太有超越时代性了,虽然在当时来说,不为世人所理解,但是这种学术思想的造诣必然为后世所接纳。

故,沿着陈寅恪的思路我们,书中向我们阐明了两个要点,帮助研究王国维的生前之学问,其一为采用史学研究之方法所得之诸种;其二乃于史料之外之义理思想以及中国文化之境界层面之研究抑或是文学创作。在王国维之考证(考据)之学的文学音韵考证中,我想介绍一下关于王国维对于"环玦"的研究,因为这里最能体现王国维的研究风格,书中是这样阐述的"王国维最初以为"环"者乃一玉而成,后发现有三种玉器共组成之环,随定义其初始"环者,乃三玉而成",缺一、二玉者,即为玦。后期人们为了贪图方便。环、玦皆一玉而成。"从中可以看出,王国维治学的精致,如此细微入里的研究态度,怎么会做不好学问呢?反观如今的学术氛围与治学态度,与王国维时代的学者相差甚远,所以无论在什么时代,做学问也好,做任何事情也好,都要保持一颗踏踏实实的做事态度与精益求精的做事热情,这样坚持下去,日复一日,方能有所得。

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要随波逐流。在"尔雅及说文解字之补注"中的关于尔雅论的介绍一文中:发现王国维与孔国安之"正言"之解不同,与王念孙的"尔乎雅"之见也不相同,看来做学问时,要学会独立思考,要有自己新的认知与见解,才是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这样才能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学习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同一个老师授课,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听课,但是为什么有的同学什么也没有学会,但有一些同学却能紧跟老师的步伐,发掘出自己独一无二的观点或是想法,并可以自己去论证,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因为在听讲时,他们学会积极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课后一定是自己有下苦工功去钻研品读书本,从中学会并且深化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所以,要想不落窠臼,就必须学会独立思考。

在考证之学的第二部分讲到"史学",我印象很深的是被认为是精华之作的研究殷周制度论的部分。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制度变迁之巨者以商周之间为最。书中讲到"周以前之历代都城,大都居于东方,微周独起于西方,灭商而分封诸侯,此乃中国真正之分封制度之始。其所分封者,既有同姓,亦有异姓。其所订立之王位传承,确定了嫡子继承制度".畅老师列举了现代有一些人认为这是专制的开始,他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的确,我们要从历史的眼光来看,这是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的,书中介绍说这一做法:一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礼法的确立,二是为道德、人伦之规范从此而来,你会发现,在读这一篇文章中,王国维的论证非常翔实,让人肃然起敬,再加上畅钟老师的注解,更是加深了读者对于历史的理解。从这点出发,我们知道了中国社会的道德、礼法、人伦规范合为一体并且最后走向人们的内心世界,这就是我认为的知识的内化过程,这个过程很重要,它有利于树立我们的独立人格与精神品质,如果社会没有礼法,那就是秩序混乱,法律从何谈起?所以,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要重视知识的内化过程,看待历史事件时候,不要局限于用现代的眼光评价之前的事情,要注意,这里绝不是后人所称的阶级对立的关系,而是上述所论证的关系。正如畅钟老师所言:"王国维于两千余年后重新还历史以真相,当是其史学研究之最大贡献之一。"

在义理之学这部分的学术成就中,我想强调一个书中的观点:王国维并不是完全采用西方诸学之方法来研究中国文化。因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义理之学包括两个方面,这里不再赘述。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掌握"二重证据法",这个不是研究法学的,是王国维先生研究学问的方法,其中,主要研究的对象集中在叔本华、尼采和康德身上,并著有很多作品,必须说明"而尤为重要的是,王国维将中国文化中的"直观""悟性"之概念内嵌于"自由意志"之中,方才是中西文化汇通之重点。"这里略显生僻,我也不是十分理解其内涵,但是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研究绝对不是用西方的学术研究方法的,用畅钟老师书中的话说"因为中国文化本来就是"体不二用,德智一体"的,如果单纯的用西方语境会破坏中国文化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虽然有利于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但是对于中国文化来说就是一种消解与割裂。"所以我们要牢记自己的研究方法,王国维先生的研究方法虽有瑕疵,但是他最后重新踏上了彻底抛弃的西方哲学语境式的解读,使得中国文化的魅力重新大放异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立足于自己的文化根基,才会有所收获,强基固本的重要性由此体现。

在戏剧研究方面,王国维也有很大贡献,"至北齐,始有乐舞之中加进故事情节,如《兰陵王入阵曲》、《踏摇娘》(畅注:或为中国第一个反家庭暴力之戏剧),此乃中国戏剧之真正开端。"

在王国维的文学评论中,尤其注意到了一点"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是肤浅的,因为王国维认为艺术之本质,乃在于超脱于生活,乃在于忘却利益之关系、知识之樊笼耳!畅钟老师认为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当然有一方面来源于老庄哲学,另一方面又来自于康德和叔本华之观点,因为康德讲到知识之局限问题,叔本华谈到意志乃世界之根本。王国维这就是融合了中西两派之思想,建构其美学体系,进而推之于文学之评论。综上所述,"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很浅薄的说法。

在文学创作方面,王国维颇有造诣,在"言志"一类中,其中的《咏史二十首》我很喜欢,因为讲到了伏羲氏和班超,这也是为什么罗振玉肯倾囊相助于他的原因了,话说罗振玉可谓是王国维一生中的贵人,因为经过了罗振玉资助,王国维才能在东文学社学习日文,接触并且研究叔本华、康德的哲学。并且在文字音韵考证上也是经过了罗振玉的指导。所以说,朋友是很重要的资源,因为结交到好的朋友会让自己得以升华,会让自己越来越优秀。

唐代韩愈提出"性分三品,情分三品"之说,所以说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性情与德才的差别,通读完本章内容,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内涵,其实每个学者要想拥有流传千古的作品,首先得是个好的人,人品和品行决定了作品的气质。

谢谢大家!

本专栏专为畅钟先生的学生开设,文章并经过畅钟先生审核,欢迎转载,但需著明作者与出处。

读《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有感


读《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有感

余佳

尊敬的各位前辈、亲爱的书友们,大家好!我叫余佳。今天跟各位分享岱峻的《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该书还原了成立于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在抗战爆发后南迁至李庄的历史,从描写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的学者入手,以人写事,由点到面,绘就民国学术人物群像,铺陈民国学术历史,谓之"为山坳上的学术殿堂立碑,为凄风苦雨中的学人塑像。"

本书作者岱峻在前言中说道:"衣冠之谓,亦指代文明。《左传》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民国历时甚短,仅三十八年,极盛期即战前的"黄金十年".成立于1928年的国家最高学术研究机关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无愧民国政府的美服贵冠。" 较之自己先前的几部作品,作者说道 "如果说《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是各有侧重的群雕,眼下这本书则是一座座独雕;如果说《李济传》是全传,是整本戏,这本书里的十二篇文章则像短篇小说写人记事的‘横切面’,是十二出折子戏。"

如作者所言"学术史也是学人的历史",作者独立成章,破费笔墨写傅斯年、李济、胡适、梁思成,梁思永,林徽因等名噪一时的学术精英,呈现了战时的世事多艰,南渡时流离颠沛,北归后潜心治学,局势已定后的人物走向。笔墨流连间,潜藏着诸多中国学术史之奠基做出突出贡献的"非典型"学者,他们或因意识形态差异、或因饱受打压而不为人所知。该书致力于人物整体形象的塑造和时代风貌的全面展现,有别于当下很多挖掘名人的趣闻轶事、过份渲染趣味性的的书,避免了繁杂琐碎或者泛泛而谈。通过再现中央研究院南迁的历程和学人们在李庄居家治学的情景来梳理民国历史,作者岱峻重视考据,他查阅中研院的档案,整理罗萼芬、李光谟等人的口述;访谈过梁思成之子梁从诫,逯钦立的夫人罗筱蕖等等,获得大量第一手的珍贵资料,该书后附有八页注释,一共285条,涉及文章多为档案、日记,以及书中学者后人的回忆文章,还插入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展现了学者们在李庄居家治学的图景。一口气读罢全书12篇文章,"至情至性"的傅斯年,"龙性难驯、多怀激烈"的女书法家、古文字学家游寿,干练有抱负却悲剧收场的曾昭燏,美丽多才的林徽因,专注勤勉的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兄弟,一众人物形象鲜活立体,跃然纸上,酣畅淋漓之余,联想到"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一响彻民国的口号,陷入对"大师之后再无大师"的思考: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聚集了传统学术之大成;民国时期大师备出,构建了现代学术体系;窃以为或许这与当时国家时局纷乱,政局不稳不无关系吧,没有过多政治因素的介入,学者们可以在相对的自由和民主的研究环境下得以潜心研究学问。

中国的历史不断在经历朝代更迭,历代的文人学者们也尝尝会面临国家与个人的前途抉择,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研院的学者们不少选择留在大陆,如陈寅恪、梁思成夫妇等,也有冲破阻力、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钱学森、邓稼先,不论是因为文化认同感和故土归属感,还是肩负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责任和担当,正是他们对学术的执着追求与不懈努力,为新中国的文化科教事业奠定了基础。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铭记他们的精神,感受他们的信仰,疾驰向前时能不忘回望那一群沉吟思考、笔耕不辍、上下求索的身影。

读《把普通做到极致》有感300字


把普通做到极致。看到这几个字,有些人会很茫然,有些人会很木讷,到底什么是把普通做到极致呢?这又应该怎样做呢?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森井在做生意时遇到一位需要含气矿泉水的顾客。这位顾客的解释让森井醍醐灌顶,他开了一个“水吧”。正因为把矿泉水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做到了极致,所有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卖矿泉水”这个事业的确是再普通不过了。为什么人们把“喝矿泉水”当成一种时尚,对他的水吧先是惊愕,继而又是好奇呢?问题就在于他把“卖矿泉水”这件小事做到了极致,还调制了各种各样的水。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

在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乏那些说不出有什么优点的事物,当你挖掘出了其中的新意,建立一套自己的新构想,并且把它做到最独特,最有意思,肯定就会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读《把单品做到极致》有感作文700字


人生存在着无数多种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恰恰是未知性的分支。

有人认为,命运早就决定好了一切。殊不知,每个人都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同样也决定着自己的一切

因此,成功的可能性,往往是握在自己的手里。

成功并不是人生的终点,不过,走向成功的路途却还是遥远的。就像屈原在《离骚》中写的那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成功即是对真理另一种形式的追求。它同样需要你不懈的发掘与探索,需要你的百折不挠,需要你的锲而不舍,需要你的永不言弃。

这些只是成功所必需的内在因素。也许从表面上来看的确很复杂,然而,若是将其转化为成功的秘诀,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

坚持。

是从一本杂志刊物上看到的这篇文章把单品做到极致。很新颖的题目,通俗易懂却饱含哲理的内容,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作者极其用心地列举了四个类型相同的事例。西北湖咖啡馆中的曼特宁,鼓浪屿偏好蓝山的老板娘,楼中店里的云南米线,还有重庆的一家小面馆。几乎是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坚持一种单品,并将这种单品做到极致。

也许有很多人并不理解他们的做法,一生只做这么一件事情,岂不是太过枯燥?

不过,那些尝试过各种职业,却从未坚持的人就真的享受过生活的乐趣吗?表面上似乎是阅历无数,然而最终却仍然是一事无成。

反之,那些把单品做到极致,执着追求简单而坚持的人却一步步走向更高的台阶。他们舍弃了空想与浮华,也因而撷取了丰硕甜美的成功之果。

把单品做到极致。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营销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处世态度。文末就有这么一句话,成功很简单,只要沉下心来耐住寂寞做好一件事。

就像倾尽全力的坚持,往往能成就简单的极致。

读《想北平》有感_读后感800字


北平,就是北京的旧称,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当时的北平正处于十分危急的时刻,老舍先生当时不在北平,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对于一个生于北平、在北平生活了几十年的人来说,北平的一切与他息息相关,他忧心如焚,想念家乡,于是写下这篇散文《想北平》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文中,作者写出了我的北平,他把对北平的感情上升到母亲的地位,他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最独特的表达方式,把自己与北平融为一体,表达出了老舍先生的每一个思念里都有一个北平。

作者实际上不是真正在写北平,而是在写他如何想北平。他不仅在告诉我们在他的心目中北平的样子是怎么样的,他更要向我们分享他对北平的爱。大作家老舍先生深爱自己的母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这一篇文章中,作者把北平比喻自己的母亲,这也足以说明北平在作者的心目中的份量了。

老舍先生还拿欧洲四大古城和北平作比较,并我们对他深爱的北平作了高度的评价,从文中的字里行间,看到了北平比欧洲四大古城都要更胜一筹,同时,我们更看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北平那一种说不出的爱。

北平,这是一座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不计其数的首都,但是对于老舍先生来说,北平却只不过是自己的故乡而已,作者没有着笔去刻画北平的名胜古迹,也没有去重述北平的沉重历史。作者老舍先生在北平生活了几十年,他体会到北平的热闹,也感受到北平的安静,北平有作者几十年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回忆,他用最朴实的语言把他对北平的思念融入到了自己的过去,而作者对北平的每一个回忆,让我们看到了平民化的北平,让我们看到了在北平这个天之脚下的地方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平凡的生活。

读了《想北平》,我们看到了老舍先生在生自己养自己的故乡北平面对危机的时候,他什么都不能做,于是,他拿起笔来,他用自己的灵魂写下了这一篇《想北平》,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北平浓浓的思念之情,他那思乡之情跃然纸上,我不由得赞叹老舍先生的才华出众,他的文笔更是棒棒的、无比尖锐,值得我们发扬和学习!

读美丽的教育有感


读美丽的教育有感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认真拜读了孙蒲远老师写给年轻班主任的《美丽的教育》这本书。首先吸引人的是书的名字。这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每一章节又都有若干个子题目,这些题目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小标题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如:你冤枉过孩子吗?为什么班主任在课间要尽量和孩子们一起玩?学生写作业磨蹭怎么办?为什么不要轻易给孩子打坏分数等等,这些小标题非常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使人一看标题就有想看下去的欲望。

孙蒲远老师在书中用她自己细腻的爱抒写了教育的真谛。教育因爱而美丽,因爱而神圣,因爱而光芒四溢。作为教师,没有人不知道不爱学生的。但是,怎样去爱?怎样用自己的爱来感化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孙老师告诉我们:

一、爱是关注

孙老师在《“爱学生”是什么意思》一文中说道:老师爱学生主要是对学生诚心诚意的“关注”。你要细心的发现他的闪光点,认可他的努力,鼓励他点点滴滴的进步,理解他的苦衷与需求,关心他的生活与学习,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充分发挥他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这样的语言是朴实的,这样的爱是具体的,所以学生能够感受到孙老师的爱,学生能够被这样的爱点燃希望,积极向上。

爱是关注,在工作中,往往会以这样那样的理由忽视了孩子,包括最重要的那些细节上的关注。

二、爱是宽容

也曾读过这样一篇短文:寺庙里的老师父看到墙脚的小凳,猜到小和尚在天黑无聊时偷溜出去玩耍,便搬走小凳蹲在墙脚。那夜,小和尚踩着师父的背翻过了墙,惶恐不安,师父拍拍尘土说:“天凉,多加件衣服。”从此小和尚再也没有翻墙出去。淘气是孩子的特点,是正常现象,犯错误是难免的,你不可能限制他,你要从他的淘气中找寻身上闪光的地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淘气,这时我们的工作就会变得主动和轻松起来,甚至还可以从中得到很大乐趣。

宽容不同于纵容。宽容的前提是理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做孩子的老师,你首先要变成孩子。如果你三十岁,你不可能要求孩子也三十岁,你也曾经有过自己的八岁或者十三岁,所以我们只有“变成孩子”,才能懂得孩子,教育孩子。当然,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不是对学生无原则的迁就和让步,他是以学生认识错误为前提的。对已经认识到错误的孩子的宽容是启发孩子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

在孙老师的班里,上课的时候学生也可以去上厕所,这也许没有什么惊奇的,但让我惊奇的是如果碰到去的时间长了还没回来的情况,孙老师会让另一个学生带着手纸去厕所看看是不是那位同学碰到了什么困难?从这个细节上可以看出孙老师是一个多么宽容的老师呀,在她班里的学生真是感到幸福。孙老师的这种做法让人有些担心的问:您这么宽容会不会让孩子养成一上课就去厕所的习惯?孙老师摇摇头说:“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孩子没有这样,在孙老师的心目中班主任是在用自己的人格来培养学生的人格,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

反思自己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总是以一种挑剔的眼光去审视学生,总关注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甚至常常气极败坏、声色俱厉:“昨天上课迟到,今天怎么又来晚了,下午叫家长来吧!”不能容许学生的反复。再看看孙老师,她的慈眉善目,笑容可掬,是从心灵深处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所以她的学生都愿意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我从中体会到若真想成为学生的良师,就必须让学生从心里接受你。而让学生接受你,在有些事情的处理上就要向孙老师那样放下老师高高在上的姿态,真心对待这生,学会宽容,学会理解。

永恒的美丽 —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


人的相貌如闭月羞花,这是美丽的;人的心灵如窗棂一样纯粹,这也是美丽的可是这些美都短暂的,稍纵即逝的,如果人的外貌和人的心灵加在一起,能成为永恒的,只有居里夫人这一人了!

最近,我们学习了《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以美丽为线索,取材了几个关于居里夫人的片段。表现了居里夫人内在美和外貌美的特点。更说明了居里夫人坚定执着,淡泊名利,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读完这篇课文,我真正体会了许多人生的道理。居里夫人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荣获这项奖的人,是经过自己的努力付出才会得的。就如同一粒小小的种子,发芽,生根,结果。所以说这都是成功者必有的优点,我们要发扬下去;居里夫人一生还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可居里夫人并没有享受任何一项荣誉给她带来的欢乐,视名利如粪土的精神,让我不禁想起了三国时期诸葛亮说过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居里夫人的身上更有一种为人类造福,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她为了制造放射性元素镭,把自己美好的青春都投入到了科学事业之中去,她的容貌在渐渐隐退,但她并没有感到几丝忧伤,反而感觉到为人类造福,自己受点伤,值得!

淡泊名利,执着追求,为科学献身的玛丽居里,她这些跨越百年的美丽,会流芳百世,流传至今。

读龙应台《美丽的权利》有感


读龙应台《美丽的权利》一书有感

By Anna Lv AMDream

首次阅读龙应台女士的书籍,她的思维十分理性,下笔的文字犹如子弹,字字珠玑。很久没有遇到一本能让我凝神通读的书了,很久没有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了,很是惭愧。

谈美丽的权利,实则在谈女权,而面对这样的话题,人人都有自己的解读,就连我这样的女子都会有自己的认知,不管是激进派的,保守派的,借用本书的一句话,当我们在谈"女权"的时候,也不过就是在争取充分发展的权利。

才疏学浅的我,抱着一份敬意,分享自己在读这本书的感受。是不是没有对于女权背景的了解,我们就不能参与这个话题呢?在《美丽》这本书里,我的思考一直跟随着龙女士那只急切的笔,亦或是本书里收录的其他读者的文章来寻找答案。代序里她写自己,"毫无选择,而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我什么也不是,只是我自己。我对世界有着超出寻常的好奇;因为好奇,我得以用近乎童稚的原始眼光关照世界的种种,这种眼光往往有意想不到的穿透力。我对人和事又怀着极大的热情,热情使我对人世的山浓谷艳爱恋流连。别人的流连也许以华丽的辞藻托出,我却喜欢简单,总想让自己的文字如连根拔起的草,草上黏沾湿润的泥土。"

《美丽》一书分为三辑,每一辑,都会有一篇主文章,以此引发不同观点的辩论,每一章辑里都有出彩的观点。开篇的一辑下笔之重,引起的争论之多,这里面的说了社会群体里各个年龄层的女性,她们或柔或刚,在依然重视男权的社会里,这些女性的生存现状,以及反映的一些由于观念导致的问题。由"查某人的情书"一文,可以读到,作者作为一名女儿,妻子,儿媳,大嫂,和女人,每一个角色都有许多烦杂的事务等待着她处理,究竟哪一个角色才是属于她自己?或许诸多中国女性有着同样的不解。

女性,我们在分担着社会给予我们的生育责任和家庭责任的同时,依旧要在工作场合发挥自己的作用。我们希望得到认同与理解,而不是处处透着一种被动接受的责任,这些是你应该去完成的事情,这样的态度,让人透不过气,也无法理解,这样的应该究竟从何而来?但我们依然能够理解,男性也有社会价值体系里给予的不能抗拒的压力,所以在家庭里,我们试着分担了繁杂的家庭事务,是出于爱和体谅,也是希望我们可以在同一个平等的位置上,相处与交流。

女性亦可在社会中,找到自我的社会价值,在《美丽》一书的第二辑星洲风波中,我们看到的女性理性探讨社会问题的可能,并且是从批评的角度出发,而批判有时候并不是不好,是出于希望得到改正,做的更好的关切之心。作为一个宽容的人或国家,我们要肯定真实的批评,合理的自我审视,适度的做出改正,善于接纳帮助自己成长的不同"声音".

最后一辑,以"啊,上海男人!"为主导,跳脱出了之前略显强硬的行文风格,转而舒缓俏皮了一些,上海男人作为地域特色化的一列分支,总被传闻得略显"娘娘腔",而旧时上海女子被形容的"嗲兮兮"得风情,现如今也是少有显见。于此同时国内的青少年成长问题也开始凸显,大家觉得男老师少女老师多,教育环境导致现在的男孩子越发的"温柔",女孩子越发的"勇猛",于是家长们开始担心,男生是否缺失的某些男性气概,而女生是否又太过男性化?这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或许是我们越来越重视男女平等问题的引线。

这本书写在1985年,而放在今日的中国,又完全没有距离感,有些问题依然存在,但可贵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女性开始发现自我,愿意为争取人性的平等发展的权利而努力。还是引用本书最初吸引我的一段话作为结束吧,"所以,当我们在谈女人处境的时候,我其实同时在谈男人的处境,因为,如果女人觉得自己被双重负担压得透不过气,如果她觉得丢失了性别和自我造成了心灵和情感的残障,如果她的女人角色使她疲惫不堪,力不从心,那么与她共处的男人,下厨也罢,不下厨也罢,怎么可能生活在幸福快乐中呢?"

2016年4月17日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北平组曲》有感:极致美丽的民国》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跨越百年的美丽有感作文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