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1500字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1500字

读《恩宠与勇气》有感1500字。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在阅读作者的作品过程中,书中的描述让人欲罢不能,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读《恩宠与勇气》有感1500字》,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读《恩宠与勇气》有感1500字

辉辉

曾经伙伴们推荐这本书时,自然会有人问起崔雅最后战胜了癌症了吗?当我听到答案是"没有"时,我心中有一丝失望升起,但转念想想,在失望的背后依然存在那么强的吸引力,故事一定很特别!

故事以崔雅和肯两人美好的爱情故事为背景,以治疗崔雅癌症为主线,描述崔雅和肯在一起五年之中,他们与癌症的搏斗和自身生命修炼的经验。

肯对第一次见到崔雅的感触是:"一触钟情,我们几乎没谈上一句话。从她打量我的光头的表情,我知道她对我绝非一触钟情。我呢!就像大部分人一样,觉得她相当漂亮,却对她毫无所知。但是当我搂住她的时候,我觉得所有的距离和界限都消失;我们似乎合一了。那种感觉就像我们已经在一起好几世了。"如此妙不可言的爱情,令世人生羡。但命运总是很戏剧,婚后第十天崔雅诊断出乳腺癌。如此从封顶跌入谷底的颠倒,无人不为之痛惜。从此走上抗癌之旅,多么艰辛的挣扎,很多家庭同样有过深刻的体悟。崔雅为了给其他受同样苦难的癌症患者更好的帮助,她希望自己深刻地体会所经历的一切,以至后期经历灭顶之痛也尽量不用止痛药,保持清醒的状态觉知大脑中的肿瘤缓慢地破坏所有正常的机能,一点一滴地吞噬侵蚀,然后把这点滴感受记录下来,描绘了一张有关抗癌、死亡过程的明确地图,让肯用在其他病人身上,也让肯对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更有悲悯之心。真是令人深感震撼的慈悲之举。也正是有这样的愿望,使崔雅更加有勇气面对无常的挑战。

崔雅说她喜欢有人提醒她"你会为那些发生在你身上的好事而感谢神,却从不为那些看似不好的事而感谢神;这就是你最大的错误。"是的,只有那些所谓"坏"的事情,才能让你长出完美的翅膀,磨出利如刀锋般的觉知。崔雅说:"这次火灾让我看到我已经不再像从前那么强烈地被所谓的"坏""事所干扰了。得癌症到现在五年了,我不断地和好消息、坏消息以及不确定的未来搏斗。从中我学会随波而流,不抵抗,允许事情以原貌呈现,然后静观其变。"

肯总喜欢说,我们在自己身上所下的功夫,无论是心里或灵性上的,都不是要设法除去生命之海的波浪,而是要学习如何冲浪。在饱受威胁的情况下,我学会许多冲浪的技巧。

崔雅与病魔搏斗中学会了从容面对未知的一切,清醒地与死亡生活在一起,珍惜每一个当下,恰如崔雅引入的一段很美的话:"这些开在我窗下的玫瑰,和以往的玫瑰或其他更美的玫瑰一律无关;他们长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它们与今日的上帝同在。它们没有时间的概念,只是单纯的玫瑰,存在的每一刻都是最完美的。然而人类不是延续便是回忆;他不活在当下,回顾的眼睛总是悲叹过去,轻忽周遭种种的富饶,他总是踮起脚尖望向未来。除非他能超越时间活在当下的自然中,否则他不可能快乐、坚强。"原因很简单,一切源于恐惧。

针对如何克服恐惧,崔雅引入下面有关佛化教育的一段文字,我感觉很受用:"从佛家的观点来看,人类的存在有一些本质是超越文化的,其中之一就是全人类都在受苦。所有人看似安全的家中皆有一个秘密,那就是我们有很深的恐惧……因为每一刻、每一刻我们都有可能死亡。不论是快是慢,不论因病而死或老死,死亡的那一刻是突然的,我们只要想到那一刻就非常恐惧,而且这恐惧是宇宙性的,不因文化而产生差异,伊努特人如此,澳洲人也如此。因此觉察与逃离这份恐惧~这个企图平衡自己的动作一直在进行。觉察恐惧的本身就是一种无惧。我们一旦觉察到它,并且安住于其中,就是让自己去感受那份战栗、体会那令人发抖的滋味,然后就无惧了。逃离恐惧或恐惧自己的恐惧是懦弱。这是我们心智不断演出的一场戏……演着演着,突然有一刻你发现有一种觉察是包含了恐惧与无惧,还有喜悦与信心。因此如果你能安住在那份恐惧中,就可能发现喜悦和信心,而喜悦和信心又是来自你发现自己竟然有一份无法被摧毁的觉察力。因此最根本的事实是,恐惧与无惧结合在一起就能带来信心和喜悦……人性本善指的是这份根本的喜悦和根本的信心。如此我们就能从内疚和罪恶感中解脱了。放下罪恶感,放下内疚,放下谴责,不再认为自己犯了什么错;不再寻找问题加以修正,而是去滋养自己与智慧……觉察别人身上的恐惧与无惧,并且帮助他们觉察自己的恐惧,发现自己的无惧,这就是慈悲。"!崔雅做到了,崔雅真的做到从容面对死亡,与死亡共处,在死亡中得到解脱。当然,这样伟大之旅,绝对是离不开陪伴者肯的坚强支持。作为重病或慢性病患者的陪护者来讲,这本书更是不可多得的科普级教材,很好的心理疏导之书。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爱,需要勇气――读《简爱》有感 (1500字)


《简爱》是我读书生活中最喜爱的一部外国小说。懵懂无知的自己满怀少女的情怀静静地走进简爱的内心世界,了解她的喜怒哀乐,心路历程多了份成熟和感悟。

简爱,个子不高,身材瘦小,相貌平平,正如人群中并不出众的自己,没有华丽的外貌,得不到那虚荣的满足后的骄傲和窃喜。莫名的喜欢简爱,那个善良、倔强的女孩。或许,从简爱的外貌上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藉此安慰平庸的自己。作为女子,谁都渴望自己成为耀眼的珍珠,焕发自信的光彩和炫耀的资本,但未必人人都能光芒四射,有平庸,才有出众;有贫寒,才有富贵;有卑微,才有自大;有美好,才有丑陋;有善良,才有凶恶。世间的万物总是有对立的,才显得多姿多彩,勾织着生活这张最繁琐复杂的网,包罗着万象。

出生贫寒的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舅父母家,从小就受到了舅母和舅母家孩子的责打欺凌,佣人的冷嘲热讽,备受歧视和摧残。尤其在红房子所受到的虐待,更是来自肉体的屈辱和内心的恐惧,在不幸的童年生活中留下挥之不散的阴影。孤儿院严厉的教规,恶劣的环境,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苦生活,深刻的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人情的冷暖。好友海伦的离世,如花的生命就此凋零,过早的体会到失去亲友的生离死别的哀痛。《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是作者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她年轻美丽的姐姐、多才多艺的弟弟和文采飞扬的妹妹相继在病魔的吞噬下失去生命,作者也在历尽千难万苦后终于寻觅自己的爱情,可悲的是刚刚开始享受生活的甜蜜和温情就得病离世,这是家族的无言悲剧,也是文坛的巨大损失。沉重的生活,沉痛的心情,自己不禁热泪盈眶,感慨生命的脆弱,生活的艰辛,过世人解脱后的自由和轻松,存世人伤心后的无奈和辛酸。

简爱孤身一人应聘来到桑恩费尔德庄园,成为这里的家庭教师,邂逅了这座庄园的主人罗契斯特,从此改写了她的人生。她的第一次爱情告白叩响了罗契斯特的心扉,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成为不朽的经典对白:我告诉你我非走不可!我回驳着,感情很有些冲动。我们是平等的至少我们通过坟墓,平等的站到上帝面前。简爱冲动、慷慨激昂的话语句句敲打人心,字字铿锵有利,表现出一个内心丰满、有血有肉的简爱,她渴望平等和尊严,希望活的有价值,在和不公的命运抗争,敢爱敢恨,不屈服、不退缩,大胆的争取自己的幸福的权利,欣赏简爱的勇敢坦诚,惊讶她的执着和勇气。

生活总是眷顾善良、真诚、不屈的人们,孤傲的罗契斯特结束了长达十三年不幸的婚姻,疯狂的妻子一把火烧掉了庄园,葬送了自己,从此那毛骨悚然的狂笑声销声匿迹。郁郁寡欢的罗契斯特自此残缺,腿脚不便,眼睛失明,遭遇破产。简爱意外的得到叔父不菲的遗产,她却把遗产平分给自己的表兄妹,得到了亲情的温暖。她重返庄园,找到了苍老了许多的罗契斯特,她义无反顾的表达了自己的爱。某一天,散步在风和日丽的田园,罗契斯特模糊地看到了妻子简爱的身影倍感欣喜,视力逐渐恢复,同时拥有了属于他们的爱的结晶,成为幸福的家庭。作者给予主人翁最圆满的结局,赋予积极向上的人们更多的力量和信念。爱,不需要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没有金钱的爱,才是跨越虚荣和贪婪的爱。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再苦再难也不能卑躬屈膝,也不能卑微,更不能轻视自己、自暴自弃。爱,需要勇气。当爱情来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可以像简爱那样大胆的去追求幸福,去维护自己的尊严,得到平等的爱。

失意时走进简爱,从她自强不息的韧性中得到启迪,学会乐观和坚强;得意时走进简爱,感念生活的美好,学会珍惜和谦逊。与众不同的简爱,不同于其他书中的女主人翁,没有姣好的面容,没有婀娜的身姿,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光坏的笼罩,但瘦弱的外表,坚定的眼神,果断的话语,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依然塑造了一个勇往直前、爱憎分明的少女,赢得了自己的爱情,增添了自己的人格魅力,让读者由衷的喜欢她的淳朴和真实,坚持不懈的生活态度。

六年级:丹枫迎秋

勇气,智慧与好奇心 (1500字)


最近,我迷上了一套叫《查理九世》的奇幻、悬疑、推理小说。这是一本十分吸引人的小说,这里面有着4个可爱又聪明的小孩,他们在一只小狗的带领下,变成了世界冒险协会中,年龄最小但是却是最出色的。

《查理九世》讲的是一群在育林小学四年级二班的班长尧婷婷、问题儿童墨多多、慢动作扶幽和四年级留级生小霸王虎鲨(特注:其实真名是胡沙,但因为他长得太壮,又会欺负人,所以,他便逼着大家叫他虎鲨。大家无力反抗,只能顺从。)对了,除了这四个小朋友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物查理,它的使命就是带领多多他们进入诺亚方舟。这本书有好几册,但让我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还是《查理九世-黑雾侏罗纪》,还记得看这本书时,最后的一个镜头让我感动的不得了。接下来,我跟大家说说我的感受。

DODO冒险队和亚瑟(他们的投资方,是大船王,非常有钱,详情请看11册和12册)在亚瑟的私人海滩玩耍着。多多和扶幽以为能潜水到海底世界游玩(虽然多多是个旱鸭子,但他在亚瑟的指导下,还是简单的学会了几种潜水方法)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海盗王虎鲨(自创)却要他们陪着他玩海盗游戏,正当扶幽和多多心不甘情不愿之时,救星尧婷婷大人出现了!她双手叉着腰,大声吼道:亚瑟要带我们去潜水了,赶快给我去换潜水服!男生们高兴的立刻抛下手里的充气刀和游泳圈,撒气脚丫子跑到更衣室换了衣服,就连查理也跃下沙滩椅,迫不及待的跑了过去(因为细心的亚瑟也帮查理准备了一套宠物潜水服。)下海后,才玩了不过十几分钟,危险就来临了:一大群青色怪鱼哗啦啦横冲而来,这些怪鱼十分的奇怪,亚瑟感觉不对头,他按住多多,示意他不要动,多多当然也懂,他努力可是自己,突然,一只黑漆漆的庞然大物摇头摆尾的冲破水流,向大海深处呼啸而来。多多忐忑不安,看着庞然大物慢慢接近,墨多多觉得自己的血液都快凝固了,他手足无措的挥动着手臂,嗡嗡嗡多多周围的水波被声呐震动的涌动起来,深海怪气势汹汹地张开大口冲了过来,亚瑟为了保护多多,被咬伤了。扶幽帮助多多逃了出来。上了岸,亚瑟至今昏迷不醒,小伙伴们十分着急,私人医生说:想要救船王必须找到血清。结果,小伙伴们下了海,然后,莫名其妙的被吸入了虫洞,到了一个几千年后的恐龙时代(其实是一个人工创造的小岛)他们在这里救了一个名叫苏格拉底的小伤齿龙,然而,它和白垩纪晚期的恐龙完完全全不一样,他能说话,有智慧,有主见。在第十个镜头,它的哥哥恺撒把他们逼到了火山深处,最后他们才得知,这是人为的一个小岛,岛上除了他们,所有的事物都是虚拟的,科学家说只要把苏格拉底放到熔浆里,就会放了多多他们,但多多他们那里是见利忘友的人,他们是不会杀了苏格拉底的。在文章的最后,科学家让火山爆发,恺撒和苏格拉底叫翼龙把多多他们送到了安全的地方,苏格拉底用爪子在空气中写了一行字,查理用发声器度了出来:我们和人类相比,我们有许多优势,但为什么我们却活不下来,每次我都好想问问自己,这次,我终于真的了,我们输的只是时间。最后写道:好可惜,不知道巧克力冰欺凌是什么味道,不能和你们一起上学了,对不起。婷婷哭了下来。火山的岩浆已经流过来了,恺撒吼道,翼龙们拖着小伙伴飞了起来,虎鲨大声叫道:不!苏格拉底!恺撒!只见,苏格拉底背过身,留下了眼泪,在石头上写下了一行字。

几个月后,小伙伴被亚瑟带到国际博览会。刚进去,只见几根伤齿龙羽毛的化石,令人惊奇的是羽毛下有一个石板,查理用多多的声音翻译到:婷婷、多多、扶幽、虎鲨、小狗我想念你们。苏格拉底。

是啊,为什么恐龙比人类聪明,强大,但却不能活很长时间,那是因为,它们需要时间来进化。我希望长大后,美丽的地球上再也看不到血腥的屠杀,人类与其他生物能和平共处。人类属于地球,但地球并不属于人类!

六年级:懒得想

读《骆驼祥子》有感-信念与勇气


信念,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因为信念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目的地,但方向有了,却不一定能够到达,这时便需要的是前进的勇气。

祥子,一个朴实的名字,也曾代表一个朴实的人。当他刚进城时,他便拥有了信念,他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新车,信念赋予了他勇气,他的强壮能 干使他在几年内便拥有了新车,但好景不长,他的车在一次拉客时被兵缴了。他的信念让他没有放弃,但后来一切的阻挠,虎妞的狡诈,恶毒让他彻底失去方向,时间就如恶魔慢慢撤去了祥子天真

.朴实.努力奋斗的品质,却为他覆盖上了一件丑陋.空虚.堕落的外衣。祥子是不幸的,但这不能成为他失去信念的理由。只是他没有真正的勇气与更坚定的信念。

我似乎也曾有这么一位朋友,虽然是在小学便认识的。曾经,我们俩都是班里的好学生,都有自己美丽天真的愿望,也就是我们眼中的信念。从小, 我们俩你追我赶,互相竞争,互相,也创下了班里许多的第一。正当我们都正辉煌时,班里一些不想要学习的同学开始与初中的一些人交往,学了一些不良习惯,和他们一起打架等做一些不良行为。而他也正是他们其中一位的朋友,在他的朋友的怂恿下,他开始吗慢慢走向弯路,染上了许多坏习惯,学会赌博.吸烟。我为他感 到十分惋惜曾有一次我劝阻他,他却不听,反而怂恿我加入他们的行列。就这样,我失去了一位曾与我针锋相对,相互竞争,相互进步的挚友。

他又何尝不像骆驼祥子一样,曾经也拥有着天真美好的信念,也拥有着走向成功的勇气,但是他的信念却十分容易动摇,勇气在环境的消磨下消失。从此,这个社会多了一匹害群之马,而少了一个有用之才。

人,最重要的是信念;信念,最需要的是战胜诱惑的勇气。一个坚定的信念能让你在涂中不迷失方向,走了弯路。一股从内心而来的勇气,能让你在途中跨过障碍,躲避陷阱,拒绝诱惑。

毅力与勇气_读《昆虫记》有感700字


在这个广阔无垠的地球上,有着已知的大约一百五十万种动物,其中大约有着一百万种的昆虫。而又有这样的一本书,里面记载的昆虫并不算多。但却是一把开启昆虫世界的钥匙,展现出一幅自然昆虫的生存画卷昆虫记。

昆虫记主要介绍了昆虫为生存而斗争,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无疑勾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有音乐家蝉,聪明的裁缝被管虫,执着的滚食者甲虫,固执团结的松毛虫。。。。。

在描写许多昆虫的习性的语句中,我看到了用放大镜睁大眼睛观察蝉的人,蹲坐在门口看着自家松树被松毛虫在上面慢慢的建小屋,趴在莴苣地里号召全家来为赤条蜂找毛毛虫。一生都在探索昆虫世界的道路上,从不停歇,法布尔,昆虫记的作者,也是观察昆虫的那个人。我猜想他对待昆虫,就好像他描写的雌被管虫的母性一样,对待昆虫犹如对待自己的子女,怀着对子女的关心,对微小生命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记录着昆虫的一生。法布尔,有着探索未知的勇气,在探索路上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想,我也可能会有着这样的勇气,与坚持的毅力。

读完昆虫记,我还有另一本书,读的时候,是真的感受到了百般无聊。笔尖在书本上无神的乱挥。诶,我突然猜想,法布尔在观察那昆虫建房子时一粒一粒的沙子搬着出去,又搬着回来,是否也是那么的无聊,或者是比我还并且别人可是用了一生坚持不懈地做一件事,我不过几个小时干一件事,竟然就快坚持不了灵魂都快飞走了。我拍了拍脑袋,把灵魂从门外的手机游戏里抽了回来。晚上吃饭了,我也完成了一天的任务,我想,若我坚持着,总有一天,我可能也会有着法布尔那样的毅力与坚持下去的勇气。

法布尔每去了解一次昆虫,都会需要几个周或者几个月甚至几年去观察。不知做了多少次测试与探究。探索路上,没有走下去的勇气是不行的,没有支撑勇气的毅力,也是无法走下去的。而在我的人生路上,勇气是车,毅力是油,让我越走越远!

读《教学勇气》有感


让孩子做真正的天使

--- 读《教学勇气》有感

“那堂课有30名学生,可能有29位是想学的吧,但我无从得知。在最后一排的远远的角落里,有一位‘来自地狱的学生’没精打采地坐着,像个幽灵。……此刻,我已经有25年的教龄了,然而面对‘来自地狱的学生’,我犯了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手才会犯的最基本的错误:我完全被他困住了,这个教室中的其他人在我的视线中都不存在了。在漫长又痛苦的一个小时里,我把我所有的注意都投向了这个年轻人,竭尽全力想把他从僵化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但是我越努力,他好像越向后退。在我被‘来自地狱的学生’困住的同时,我忽视了其他学生的需要,使得其他的学生都成了可有可无的人。”

读完这一段话,我发现自己的心被帕尔默深深地触动了。“来自地狱的学生” --- 对我来说,庆幸地是我并没有遇到可以如此来形容的学生。只是,当日复一日地面对着这些调皮捣蛋到让自己有些无所适从孩子们时,我也开始有些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教师这份工作。我还能像当初一样和他们打成一片,陪他们玩陪他们哭和笑吗?我还有能力教给这些孩子们那些我一直在努力教给他们的东西吗?孩子们不是来自地狱,但他们真的是天神赐予教师的天使吗?

随着自己在工作之余一点一点地看完这本书,自己的心也变得越来越明朗。多么美妙的一本书,这是教师能收到的最好礼物之一!帕尔默深入浅出的表达,指引着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孩子们,认识教师这份职业。她说了很多,而我心中也装着不少的想法。

让孩子们做真正的天使!--- 这,是我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

此刻,我还是一个教龄不足4年的人---这是我带一年级的第三个年头。还记得当初刚毕业来到这里,我对一切是多么的充满激情和幻想啊。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着那些可爱的面孔时,我对自己说:他们是你的天使,你将努力和他们一起在校园的天堂里分享每一个快乐的时光。随着时间慢慢流逝,等到现在回头一望的时候,3年的时间已经走过了。不能抹去那些为孩子们取得好成绩而发自内心欢喜的日子,但除此之外呢?那些你一遍遍去解释一遍遍去劝导的孩子,为什么不能真正进步一些呢?我悉心设计的课件,苦口婆心的诱导,他们为什么不能多在意一些?最起码,为什么他们还是一样上课坐不好,吵吵闹闹,下课东奔西跑让自己担心个没完呢?

《教学勇气》让我静下心来,重新开始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先从帕尔默的这段话说起。佛语说,心中有佛,眼中所见便是佛。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教书的动机和方式。我们不该为了潜意识中自我的表现欲而去要求孩子们一起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教书的对象是孩子,所以教书的目的是做一切能让孩子感到快乐、学到知识、找到理想的事情。不能因为教书是我的职业,自己就把一切教学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去。在教学的方式上,帕尔默要求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可怕的言语去填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此外,我们不能将自己平时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教学中去。要学会控制孩子们的情绪,首先需要自己做到最大的耐心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你在为孩子们课堂上的小动作烦恼不已时,你是否也注意到了也许某次自己走进课堂时一个不经意的黑脸也已经吓到了你眼前的这些孩子们?

孩子们是天使---我说这句话,是因为我发现自己需要重新好好认识孩子这个概念。一年级的学生几乎还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调皮、贪玩、打闹等等,其实这些不正是他们的天性吗?我们难道要一直愚蠢地为这样可爱而美好的天性而懊恼不已吗?问题在于沟通协调的技巧和自己的心态。“一般地说,小孩子了解老师的心,比老师了解孩子的心还要透澈。这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一个自由自在的孩子既能用他的机智保卫他的生存,他当然要把他所有的机智用来摆脱暴君的锁链,夺回他天赋的自由;反之,老师是不会去窥探孩子的心的,因为他没有任何切身的利益促使他这样做,所以他有时候觉得让他偷懒或瞎闹一阵反而对自己有好处。”这是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的观点。要真正了解一个孩子的心理是需要非常多的知识和经验的,但孩子的一些普通天性却是可以好好去认识并把握的。他们贪玩,不听话,些许的逆反,我们也许应该考虑给他们更多自由的空间;他们天真极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施展的空间;他们需要被赞美,失落时需要更多的呵护;另外,我现在想,我们应该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他们,这其中就包括多去倾听。

孩子们是这个世界的天使。有多少人长大后怀念孩子时的纯真简单啊!作为教师,让自己努力去做他们的朋友吧。“不可使还不喜欢读书学习的学生对读书发生厌恶的心情,不可使他尝到读书的苦味,以免他过了青年时期还觉得读书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理想”。

要让孩子们做真正的天使。笑着的天使,即使他们在哭在闹,那也是哭着闹着的天使。

爱笑的眼睛(/user1/xishuichangliu/index.html)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恩宠与勇气》有感15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爱心与教育有感15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