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一个接一个的读后感

一个接一个的读后感

《抑郁: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记》读后感1500字。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抑郁: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记》读后感1500字”,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最初选中这本书,我是被其书名上大大的两个字抑郁所吸引,当时我刚拿了二级证,对心理咨询技能方面的实操书籍十分感兴趣。我很想知道,抑郁的症状是什么,需要运用什么具体方法去治疗。读后我才知道,这并不是一本专门介绍抑郁的书(在微信读书上,这本书的书名和简介与内容不太符合,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是作者几十年心理咨询,近500个个案综合整理后的结晶。

在心理咨询中,根据保密原则,除非对方允许公开或保密例外,求助者的信息是不得对外公开的。基于此,这本书虽为手记,里面的每个个案却是经过糅合加工的,是作者结合自己的咨询经历,选取一些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易发生的情绪困扰写出来的,有现实,也有虚构,书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个案,十分贴近生活,很多情绪困扰我们也有,只是没有文中每个个案那么严重,而且我们也懂得自我调节和化解。

本书像一本短篇小说集,用七十多个章节写了十个故事,一个故事一个个案,涉及职场、家庭、婚恋等各个方面。对故事中每个个案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出现的身心困扰,产生的社交影响,作者从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利用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人本主义等各种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解决,这些不论对初入行的咨询师,还是一些需要解决日常心理困扰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实用的。

同时,作为新手咨询师,我们还能从这本书里体会到身为实践派咨询师的不易,对心理咨询能帮助到求助者的概率有一个更准确的把握,不会盲目乐观,也不会过于悲观。

本文作者周振基,一名从业几十年、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咨询师,经手个案近500个,可他却说心理病因的50%~60%来源于外界条件和遗传的因素,有40%是由个人因素决定的,是病人自身的问题,作为心理咨询工作者,即使我们在咨询或治疗中可以做到没有任何失误,也已经掌握并较好运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技术,所能收到治愈效果的来访者,也只占所有来访者的40%。他坦然承认,在他的500个个案中,真正能够收到效果,并且来访者通过咨询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模式或认知方式的,可以说只占到30%左右或者更少。

个体心理问题或心理疾患是由诸多因素导致的,有客观外界条件和遗传因素,例如所处客观、自然环境或幼年经历的创伤性事件,或者是遗传的人格因素;也有个体主观因素,例如个体的认知角度、思维和行为方式、社会适应不良行为方式等。心理咨询所能做的,也许只是协助求助者接受客观,改变主观。

书中所记述的最后一例内源性精神病性抑郁作为咨询师的失败案例写出来,警醒每一位心理咨询工作者不论我们这些专业工作者经验有多少,必有自己的盲区;我们必有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咨询中时常会跳出一些埋藏在我们心底、我们认为早已不存在的致命观念,例如对来访者的轻视,例如不能够真正站在来访者的立场上体会他(她)的情绪情感,例如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左右了咨询过程等。我们必须认识到,心理咨询工作者也是人,是人就不能逃脱人类的弱点,区别仅在于我们应该可以更理性地看到存在于自身的问题、弱点和缺陷。做不到这一点,就会有愧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称谓。

助人自助。

突然很认可我的一位心理学老师所说的话,那些被治好的病人,即使不找咨询师也能自愈,如果被你治好了,并不能说明什么,你只是运气好,碰到而已!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读后感


《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读后感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人人拥有阳光心灵

每一个人都在寻求更好的发展,那就不但需要强健的体魄,也要一颗非常阳光的心。

题记

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好好地阅读了《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对心理咨询一窍不通的我,原本以为书中记载的都是一些枯燥的心理理论,真正接触到这本好书后才发现,书中都是作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写下的一些手记,它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心理问题,也有很多当事人的曲折故事。

毕淑敏以其独特的作家视角和心理医生的洞察力,恰如其分的语言,形象生动的词汇,描绘出当事人的感受、困境、矛盾,内心的种种挣扎,从她的行文中可以感受到每位来访者的真实感觉,如身临其境。书中的当事人,有成年人,也有学生,这让我想到在现代社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也十分紧迫。读完这本书,我心中减少了对心理咨询的粗浅认识,也学到了心理咨询的一些些知识,在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应该更有底气了。我仿佛触摸到了打开孩子们心灵之门的钥匙,心觉温暖。

当今的学校里,专职心育教师的还是很少,还不能满足学校心育工作的需求;许多从事心理教育的老师渴望自身专业素质能得到进一步提高,他们凭借着一份热情,无私地投入这份工作,渴望自身工作能得到领导、同事、家长、社会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心育的方式方法如何更好的、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孩子《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这本好书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老师们在教育工作上的心灵之窗,让我对心理学这门枯燥的课程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学习到的知识可以用在生活和工作中。

毕老师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我跟着她的故事,心被她的文字2024、语言轻轻地拨动:我明白了老师要定时开展心理教育,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疏导;小学生的心理不像成年人,需要我们去挖掘,我们应走进他们的心灵,进行填补和删减;站在讲台上时,我们的身份是教师,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时,请忘记教师的身份,把自己当成她的父母、哥姐,让他们信赖你,愿意与你倾诉;找准心理教育的切入点,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更多关注的不应只是现象,而是追寻问题的源头;不能泛化,认为孩子一错皆百错,一好便是光环照耀,万事皆好;在姿态上与学生平等,与学生对话时,要弯下腰来,与孩子平视,用我们的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尊重与关爱心理咨询可真是一项科学工作,我们要学会用科学的助人知识来帮助求助者,使他们认识到困扰的原因所在,帮助他们调节情绪,从而改正不良行为,达到恢复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阅读完这本书,心中已洒满阳光,保持身心强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愿所有人健康、平安、快乐!

心理咨询读后感


读完《毕淑敏的心理咨询手记》再看这本,就发现专业和业余的区别了。在毕淑敏的书里,很多都是问题非常严重,然后咨询师灵机一动忽然找到一个突破口,然后解决问题。而这本书里描写的那些案例,都很平常,解决起来都很困难,咨询师也没有什么把握,只能准寻一些根本性的原则,尽力而为之。感觉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资深的咨询师,心理咨询并不是像小说一样,有那么多有趣的故事,有那么多奇迹,其实也很平淡,甚至枯燥。很多问题咨询师也很难解决,因为很多心理问题其实也都是社会问题,不是每个人都经过心理治疗都可以康复,这里面的问题太复杂,有的要治疗,有的要吃药,有的根本就解决不了,心理医生和生理医生一样不是万能的,有很多问题心理医生也没有办法。

书里面很多地方很有启发,读的过程中我随手遇到精彩的地方,就加一个书签,后来感觉太麻烦,就干脆把书签撕开,读完以后书里插了好多撕开的书签,这也是我第一次为一本书把书签都撕坏了。 最后盘点一下,把夹书签的地方都再读一遍,然后把感觉最经常的都记录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任何个体的心理问题都是家庭问题的暴露形式。 老年痴呆症心理医生治不了但是作者说,老先生患病是不幸的,但是他又幸运地有了个孝顺的女儿。而这个孝顺的女儿,其实又是他的爱心换来的。病魔是无情的,但是与人类的美好情感作战,它永远是个失败者。 弗洛伊德的一句话:“本能欲望永远随着挫折的增加而高涨,一旦情欲的满足过于容易,它便再无什么价值可言。” 热恋中的男女可谓是天生的表演艺术家。双方为了取悦对方、博得好感,都竭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可爱之处,对自己的不足与缺陷多加注意,献给对方的是最完美的形象。 婚姻关系可谓是人类关系中最微妙也最难处理的一种关系。两个原本陌生,没有任何关系的人,只因情投意合,便共同构筑了一个婚姻的城堡,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禁锢在了围城之内。可是,再幸福的人也需要面临现实。

女心理师咨询手记的读后感800字


女心理师咨询手记的读后感800字

这本以婚外情为案例的书,令我感触很深。

虽然我并不是一个已婚的女人,但在读这本书时,感触很深。可能它里面有些故事触及了我的内心。

该本书里的人物角色分别是何梦瑶(女心理咨询师)、林云漠(何梦瑶的师兄,是一个博士生导师,与何梦瑶有着缕缕情丝但又是永远的心灵上的朋友)、李岑岑(美女主播)、杨洋(二十多的青年)、许菲(杨洋的女朋友)、方心怡(林云漠的女学生,爱慕着林云漠)、豆豆(何梦瑶的儿子)等等。

这本书时我在学校的图书馆偶然看到,便将它借来看。最近的我对心理学方面上的书籍特别感兴趣,虽然我的专业是护理,但是我内心想以后去考心理咨询师。但是,我的口才并不好,这令我非常苦恼。

花了两天的课余时间,将这本书看完。今天刚刚去还掉,但是在我脑海里最深刻的情节是何梦瑶和林云漠之间的纠葛。他们两个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是,婚姻和爱情是不一样的。婚姻是平淡的,爱情是扰人心房,欲罢不能。(w w w . f w s i r . c o m)书的结局是他们成了永远的朋友,不存在秘密,可这样的友情存在吗?这样的友情是真正的友情吗?掺杂了丝丝情的友情,会永远不会变质吗? 这是无可考证的。

其实,我无时不幻想着我未来的家庭生活,会有一个怎样的老公,怎样的孩子。它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由我编织着。

曾经的我,一直都渴望被爱。可是,那时的我懂爱吗?没有丰富的阅历,可以说,那只是我情感的寄托,我只是怕孤单。

但是,现在习惯了孤单的我,还渴望被爱吗?

我想说,每个人都希望着被爱,不是吗?只是现在,那种渴望并没有那么强烈。有种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想法。老实说,我的争强好胜心是有的,只不过被我深深掩藏在内心。

现在的我,只想好好学习,拿到文凭,然后在职读本科,一点点读上去,我不希望我就此放弃,真的不甘心。

很多人说,护理这个专业很累,很辛苦,但是无论再累再辛苦,我已经无法回头。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吧!

《做人做事心理咨询全书》读后感


《做人做事心理咨询全书》读后感

在大学中我有了更多的时间 ,于是便可以读更多的书。原来我便一直喜欢读书,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不止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可以让心灵得以徜徉于书中的世界。当然了我不会向梁先生所说的那些不会辨别,不会审视的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我会好好的辩证的分析。今天我要分享的便是《做人做事心理咨询全书》。

这是一本养性的书,其中包含了做人的12条简单的法则。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便是品行道德,正如选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老师放的《对话》短片中李开复先生模拟招聘时所最看重的一项准则。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便是品德,如若没有品德,便真的与禽兽无异了。在社会中,一个人没有好的品德只会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带来伤害,所以只有品德过关一个人才会真正的拥有价值,才对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带来贡献。

在《做人做事心理咨询全书》这本书中就讲了做人的最基本的一些品德修养。它详细的说明了一个人应该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与别人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在社会中各种角色的定位。

首先,它介绍了人我之间的博弈术。因为人与人之间总是会有交集的,谁也不可能独立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要清楚人和我之间总是有纷争有合作,虽然社会竞争将日益激烈,但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更好地处理事情,生存与社会中。当然了,不只要有合作的意识,还要学会如何合作,恰当的合作才能相得益彰,否则只能南辕北辙,事倍功半。而且要不以自己的好恶分辨别人,现在很多人判断只凭自己的喜好,这往往是不正确的,加入自己的喜好会影响公正客观的评定,是不可取的。它还告诉我们要学会赞美别人,好的暗示和及时的称赞会使你与别人更融洽,也会提高工作效率。

接着,它介绍了进与退的哲学。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能够顺顺利利的完成每一件事,都会遇到坎坷与挫折。虽然古语说要锲而不舍,但有的时候,要学会退一步,也许你会发现,退一步海阔天空。因此,我们要懂得进与退的哲学,不要遇到挫折就以为的前进,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一条巷子走到黑,这样也许会把自己逼入绝境之中。要适时地进,适时地退,拿得起放得下,这样才能更好的生存。

其次,它讲了弱者与强者的博弈。作为弱者,要学会让三尺,以柔性美德与强者共处,要懂得以弱胜强,保持一种低姿态的智慧。随话说枪打出头鸟,做人要低调。而如果处于强者地位,要懂得扶助弱者,给弱者以生存的机会,要宰相肚里能撑船,君子不与小人斗。只有这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之后,它讲的便是要一虚一实,虚实结合。告诫我们要警惕假装的诚实,诡计都是不动声色的。当然要学会对待敌人相时而动,欲擒故纵,这样才能制敌而胜。当然了,做人不可锋芒毕露,三思而后行,不要轻易亮出底牌,让敌人看不清你的虚实,这样才能最终取得胜利,达成目标。

当然,成败总是伴随人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的面对失败与成功。这一点与学会进退有点相似。我们面对失败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要坚持正确的道路和前进方向。但同时,如果发现事不可为或事情本身有问题要学会放弃,有时放弃也是一种前进。要学会面对失败与成功,我们才会成熟,才能更好的生活。

最后,我们要正确对待富与贫的问题。有时也许你已经很努力的奋斗了可还是没有富裕,请千万记住:贫穷不是罪过。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得到了回报,就足够了,知足常乐。如果你富裕了,也不要自鸣得意,要试试帮助别人,因为任何人都会联系在一起,也许有一天你会得到他们的帮助。

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坚信,这些都会成为我人生路上宝贵的财富,指引着我一步一步的前进,是我能创造出属于我的美好未来。

《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读后感


《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读后感——成长之路

洋桔梗儿

情感幼儿园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我们所有人都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在做这些决定或者存储这些决定,但我们确实在做这两件事情。这些早期决定构成了我们的“核心信念”或“个人逻辑”。塑造你的性格的,并不是发生在你生活中的事情,而是你对于那些事情和环境做做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决定。其中的很多决定都是你在5岁之前的童年阶段做出的。想象你开车出去兜风,而掌握方向盘的是一个5岁的孩子。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以这种方式过着成年人的生活。你可能会惊讶的发现,你的内在孩童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力。”

_______《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前年这个时候也就是2015年的7月,是我刚刚开始在南京生根的第一个月份,成年人的时间都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那么截至到今天,在这个新的城市,我已经度过了两个单位的时间。心路历程也可以长篇大论地来说,但那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唯一有意义的只有两个字”觉察“或者五个字”不断的觉察“,如今我很庆幸跳出了习惯了30年的舒适圈让我的眼睛看到了更多的风景,让我的心境经历过了更多的磨练,如果没有反复的自省以及不断的觉察,我又如何能够绕过情绪之河?然而自省与觉察必然是理性而系统的,自省与觉察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习得,从而得以贯穿已历经的岁月去发现!去看到!

生活总是不断给出问题,回头去看,这些问题就像是我高三的时候学数学,我很努力的想要学好,我很努力的做题,可是永远是,除非我做到一模一样的题目,否则只要题目稍微变幻一下,我必死无疑。生活给我出的题目也一样,我还停留在”情感幼儿园“阶段,深陷在小时候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中,因而错失掉可能会给我带来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数百个选择。这些问题遍布我生活的各个组成部分:工作、婚姻、育儿、社交等等,问题千种万种,而我会的永远只有从小到大的那唯一一招,尽管这一招已然那无力解决任何问题。

于是我想回到我的小时候,去探探究竟······然后我回想起离得稍近的一个场景:那是我上高中的时候,记不清是高几了,有一天我与母亲又爆发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频率相当之高的一场战争,我记得我在房间满怀委屈,一边哭一边收拾好了行李,准备来一次离家出走作为我的“反击与报复”,但我迟迟没有行动,好像是在等什么······不过很可惜,我并没有等来任何安慰和道歉,我小小的心房里装满了委屈,父亲在堂屋旁敲侧击以及恐吓,父亲说,只要我敢走出这个门,就会打断我的腿,我记得非常清晰,我当时的心情,有点害怕,怕父亲真的会打我,又有点庆幸,似乎我并不能确定我有能力开始走出这个家门之后的生活,而父亲的威胁正好给我了我一个不敢走出门去的借口。为什么我当时没有勇气走出去?我在害怕什么?

我害怕的是:1.我不行,我没有能力,我不能对我走出去之后的行为负责;

2.虽然我很生气,很委屈很受伤,但我还是害怕我的行为会伤害到 我的父母;

而在我成人之后,我无数次遇到类似的压力,几乎无一不是同一种处理模式,我永远只敢活在自己的想象里,却不敢真正的踏出那一步,踏出那道”门“。譬如工作,我不是没有想法,但我总是对自己的想法没有信心,直到另一个人将他变成现实,我既偷偷懊恼,又不禁沾沾自喜,在别人的成果里窃取一点点属于自己的信心,我永远在想象里觉得自己可以,却又总是不敢踏出那一步,我真正害怕的是”独立“是害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像是一个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小鸟,明明厌倦了父母的翅膀,却又害怕离开了熟悉的羽翼而无所适从。工作如此,生活如此,婚姻也如此。

有了如此清晰的觉察,内心除了如释重负之外反而更多了一种力量与希望。觉察之后,我希望是改变并对此充满信心,放下压力、尊重自己。我很想抱抱小时候的自己,那个小小的瘦瘦的小女孩,她的脸上挂着一点怯怯的笑容,忽然有点想哭,于是我蹲下来,紧紧地紧紧地抱着她,这既有力又有温度的拥抱告诉她:“你很重要!”

读后感《《抑郁: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记》读后感15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一个接一个的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