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柴静《看见》读后感

柴静《看见》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能够在读一本书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它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

有幸拜读了日本教育学佐藤学博士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为佐藤学博士的平易、务实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为他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批判所震动,阅读《静悄悄的革命》,给困惑中的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启示。

思考:教师的角色

1、守望者。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让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教室维持秩序的管理者,因而,我们的教室要么是寂静、沉闷的,要么听到的只是学生们齐声的高呼“是”、“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个体的参与。我们常常呼喊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不是一句空话。就拿数学教学来说,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参与,从这种个体的参与中获悉个体差异。长期以来,一直只存在着重认知理解,轻情感体验,重共性统一,轻个性差异的发展。对于学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是多元的。每个个体根据自己的已有生活经验、人生阅历、思想深度等对同一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想,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真不应该做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教室维持秩序的管理者,应该成为关注每个个体的守望者。我国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所以它应该是一个个性的教育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心灵。“守望”即包含着对每个个体的尊重。

2、倾听者。回想我们的课堂,常常埋怨孩子们不接应,不愿回答。阅读《静悄悄的革命》,似乎让我找到的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倾听。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因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重要行为。而学生能倾听源于教师的倾听。《静悄悄的革命》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像这样的精辟之言让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是啊,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呢?特别是我们年轻的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想着自己该说些什么话,该怎样把学生引到自己要走的路上来,该开展哪个活动,对学生的发言没有耐心听。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的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这个提示,让我意识到: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学生虽需要鼓励,但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许多时候,我们急于完成“教教课本”的任务,将时间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担心学生会走向自己没有预设的那一条路上,于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发言,心安理得地做一个骄傲的传授者。

3、导演者。《静悄悄的革命》中指出:“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精力集中在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一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让学习活动更为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作为教师,一堂课,课前教师得认真研读教材,结合教材实际、学生实际,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学设计用怎样的具体任务以诱发学生的学习,组织怎样合理、有效的活动,让活动成为引令学生学习的实体。在这一环节上,教师成为了导演者。而走入课堂,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主体,改变原来的教学理念,重视倾听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理解“无论什么样的学生的发言或行动,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因此,课堂掌控在教师手中,教师就是课堂中的导演者。教师只有做到了“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学生才能“用教科书学,而不是学教科书”.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个性的课堂、多彩的课堂。

当然,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说到最终还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改变,就如《静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师所说:“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的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也像他所说:“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也不再觉得痛苦了。”等到我们有了小林老师的那种切身体会时,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是异彩纷呈的课堂,我们的教室一定是“润泽的教室”!

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它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既然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起码可以从自己的课堂改变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静悄悄的革命》是我看的第一本有关教育理念的书籍。书是由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在2000年5月份完成,十余年后我再读到这本书依然被书中一些高屋建瓴的理念所震撼,书中提到的学校要成立“学习共同体”,教师间要相互开放课堂,开诚布公的研讨,集体教研。这些正是我国十年课改的主旋律,十年课改,我们都得以成长,又一次的被佐藤学先生的远见所折服!

通览全书,第三部分最让我心向往之,曾几何,我梦想着自己的课堂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快乐园地,学生能全员参与,全心投入,收获知识,增长能力,但理想与现实似乎总隔着千山万水。课堂上不管我有多殷勤切切、长袖善舞,总有部分学生目光涣散,无动于衷。书中佐藤学先生也提到这种现象,他认为这样现象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要创设“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学的课程”,创设以“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登山型”的课程。书中列举一些日本学校所进行综合学习的课程的实践,像“寻找大淀最漂亮的地方”、“了解羊栖菜”“海洋中的生命……”学生们兴趣高昂,连老师都很“愉快”!在这样的主题探索中,学生学习到了“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应该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需要我们去为之奋斗的,当然也是我们目前难以企及的。但《静悄悄的革命》已悄然为我们点燃了理想之灯,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且行之。

《静悄悄的革命》不是由上而下的变革,而是由内而外的改变。当然我们不可能读完一本书后就立刻茅塞顿开、华丽变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相信只要我们多读书、勤思考、真实践,今日的理想之花定会在明天华然灿放!《静悄悄的革命》如微风拂过,吹起一池涟漪。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篇一:《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心得

七台河市第二小学 刘淑阳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撰写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倍受我们青年教师的关注。此书封面设计简单,正如书名一般?静悄悄?,毫不张扬。轻轻打开书本,静静地阅读,更感觉平静、淡定,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和读者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静静读来,收获颇丰。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由?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改变教学——学校改变?;?设计课程?;?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五部分构成。佐藤学博士从观察者、推动者、研究者的角度,对这场自下而上的,由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和介绍,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观点和做法。

日本的文化传统和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这本书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也很契合。当今社会大环境的急剧变化正在引发着日本的教育的?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教授指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读了这些话,我理解了这本书命名的原因。认真读完《静悄悄的革命》,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别是以下两点,更是极赞同佐藤学的观点。

一、润泽的教室

作为青年教师,更关注课堂里的革命。佐藤学在书中对教室的阐述让人心生向往:?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是啊,?润泽?,是多么让人心生憧憬的词语,我仿佛来到春雨后盎然的草地,仿佛闻到滴着露珠的玫瑰的芬芳,仿佛触摸到了女子滋润丰盈的手背。教室是润泽的,那一定是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教室是滋润的,那一定是丰富的,有暖阳,有清风,有山泉,有明月,更有鸟语花香。 润泽的教室里,老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润泽的教室里,孩子如沐春风,似承雨露。如此的教室,令人心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了人文的关怀和极大的尊重。在这样的教室里呆久了,那无论是肌肤还是心

灵,都是水灵灵的,一个个被润泽的老师和学生,都享受着这里的空气,因对方而收获着,都滋滋润润地成长着。很是赞同,这也是一直以来追求的课堂。

二、学会倾听

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

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能从中听到心灵的声音。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的确如此,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总之,《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很有借鉴意义,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胸怀一颗尊重儿童的心,多一点坚定,多一点信心,多一点实践,多一点思考,从小小的个体开始,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篇二:《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早就听说过《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却一直没有机会走近它,寒假得以如愿。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先生。看到?革命?两个字首先想到的是轰轰烈烈的运动、革命烈士的壮举,然而这里的?革命?却是?静悄悄?的,原来作者将日本当时正在进行的那场教育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他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认真读完书后,我不禁为日本教师们的敬业精神以及他们的研究钻研精神所感动。在这本书中,佐藤学先生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日本目前教育教学中的课程观、教学观、师生互动观等;同时,作者也对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对课程的认识中所显现出来的问题做出了深刻的批判,并且,也为现代学校的改革,尤其是中小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许多实用而深刻的建议。

佐藤学先生参观了许许多多日本及国外的中小学,正如书中所说?我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洋

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可是,作者却发现在这些不同的教室里进行的教学,却是大同小异的。因此,作者以此为切入点,向现在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质疑,而这些质疑对我们反思正在进行的新的课程改革也可以说是很有帮助的。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组成,而在这四个要素中,我们以前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宰性的作用,学生都要服从教师的安排,这是我们现在所摈弃的观点,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这是好的改变,可是现在好像所有的活动都集中在学生身上,特别强调学生的?自己解决?、?自己决定?等,这是与我们所推行的课程改革所不相符的。也就是佐藤学先生所提出的?虚假的主体性?占据了我们的课堂,在课堂上,学生真的发挥出他们的主体性了吗,教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为什么会产生?主体性?神话这样的现象呢,佐藤学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在教学中,老师们有没有深刻思考教师是否能够尊重每个学生微妙的个别差异,是否能够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在热闹的课堂中,学生是否真的明白了,还是只是敷衍。我们必须象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教学必须建立在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克服‘主体性’神话的基础上?,就是要考虑教师、教材和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考虑孩子的经验,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抛接球?活动。

佐藤学先生在书中还提出了要让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在教室中要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提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要千方百计的促进交往,并且从?學?这一繁体字的结构,说明了学习的象征意义,揭示了学习的本质。学习就是和文化遗产的交往,就是教师或家长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这一字体体现了对以孩子为中心的交往的支持。所以在我们的教室里,正是要构筑这样的一种关系,即学生在交往中共同成长的关系,而能触发和支持这种关系的人就是教师。为了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教师要积极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室的引导下,班里的孩子互相学习,积极与老师进行互动,成为佐藤学先生所提倡的交响乐团式的教学。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例举很多事实,让我看到 ?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希望我们能够学习佐藤学先生的这种钻研务实的精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中真正落实教改精神,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篇三: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曹志英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是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力作,由李季湄老师翻译,长春出版社 2003 年出版。本书以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为主线,结合课堂实践揭示这种课程形态为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引发课堂和学校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书中很朴实的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实际问题并进行认真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书中又深入浅出地阐述现代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正如李季湄教授所说“读罢此书,完全被作者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精辟入里的批判所震动。”

我读的是前言部分。有这么一个故事:当学生在妈妈的陪同下去学校时,怎么也不肯进教室。他说:“学校里不快乐”。当小林老师问其他同学时也得到了同样的答案。第二天小林老师把自己的诗写在黑板上时又引起了孩子们说:“小林老师太温和”的声音。读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了我自己,在我身上也有着这样的问题。方法严厉了孩子就太“死”,稍微松一点孩子就太“活”。因此我往往把握不好这一点,不能把两者融合起来。在佐藤学先生看来,在“润泽的教室”里,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边倾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在课堂上,老师倾听的不仅是学生发言的内容,更是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不仅听他们的有声语言,还认真倾听那些可能更有价值的无声的语言。在这样的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老师即使在对教室中的全体学生讲话,他也从心底里意识到,是在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交流。“润泽的教室”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最充分的尊重和满足,而这正是教育人性魅力的最好体现。

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快乐。这是我们新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就多了。对于后进生,虽然自己没有从人格上歧视过他们,但除了提供一些学习上的帮助外,很少走进他们的生活与心灵,不是自己做不到,而是在行动上的缺失。以前,比较注重别人的看法与评价,喜欢自己的淡定与从容,但我想没有方向感的淡定与从容终究会演变成颓唐与平庸。我扪心自问,一个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我做到了吗?我觉得自己相距“好老师”还很远很远很远,我没有对学生付出像母亲般的关爱,我在教学上依旧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没有给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学习的幸福感?? 作为教师的我要好好反思自己的工作

积极完善,努力让孩子们感到学校的快乐!

吴香

《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本并没有多少大理论、大叙事的书,但其中却隐含着最真实的教育哲理。它的确是一本好书,作者以通俗的语言解决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迷茫和困惑,读这本书让教师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课程改革。读着读着你会感到它与我们有许多的共鸣之处,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是学生成长之宝地。而这恰巧与我这学期的小课题研究相关。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过多地追求课堂上小手如林地争抢发言的热火朝天的场面,似乎只有那样的课堂才能显示出教师的水平和学生的能力。却忘记了缺乏静思默想的发言往往是最肤浅的理解,最没有深度的表达。同时造就了一批思想的“懒汉”;培养了一批只知道表现而不善于思考的追求虚荣的幼苗。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拥有怎样的课堂呢?读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我们的课堂教学追求的不该只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作者在《在静悄悄的革命》中写道:“这种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学会相互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用心倾听,更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老师一个问题出来,学生立即展开思索、讨论,然后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在交流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的脑子里只装着自己的见解,却没有用心倾听其它同学的回答,这样的学习,就显得不够全面、缺乏主动。课堂中的热烈发言固然重要,但“在教室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以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就得丰富起来”,这样,学生的发言才会有深度,有广度,从而形成自己的想法。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中,也何尝不是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班级学生们研究问题或是讨论问题看似非常热闹,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相互倾听,教师更应该善于倾听,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犹如是在“与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悦的”,由此可见倾听的确非常重要。所以说学生要学会相互倾听,教师更要学会倾听,特别是面对表达不畅的学生发言,教师更应该耐心地倾听,不但要去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更要懂得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教学进度而忽视某些学生的发言,以至未能与他们的想法产生共鸣。语文课堂非常注重人文性,有许多东西往往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如果我们教师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即用心倾听他们有声的发言——回答问题时的表达,也用心倾听他们无声的发言——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个眼神,那么一定能真正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也成了我现在要一直努力的目标。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周丽娜

这两天,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应该说教学过程还是比较顺畅的。但是,我始终觉得课堂里似乎缺了点什么。究竟是什么呢?好像是一种氛围。对,是缺少了一种融洽的、自然的、符合真实生活的交际氛围。可是,我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可亲,对学生以正面鼓励为主,怎么会有不够融洽的感觉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当反反复复地想过后,我一下子醒悟了,原来是站的位置出现了问题。课堂中的我,尽管态度亲切,可是始终把自己当作教师,站在讲台边上,和学生进行远距离地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被一个个小脑袋隔开了。真实生活中可不是这样交流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是近距离的,这样才能倾心相诉,侃侃而谈。是呀,只有空间距离的缩短,才会使心灵距离缩短。否则,交际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果然是这个原因!今天,在课堂上我调整了自己和孩子们的距离。我走到孩子们的中间,课堂氛围真的变了。在和婷婷交流时,我弯下身子认真地倾听她的发言;和小丽交流完时,我用手轻轻地拍拍她的肩膀,微笑示意她请坐。同学对同学进行朗读评价的时候,转过身去真诚地面对其发表看法??真神奇,课堂氛围一下子变得融洽了。我和孩子们之间,心更近了;孩子们和孩子们之间,心更近了!

课堂气氛,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它影响着群体的集体精神、群体的价值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良好的课堂气氛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本身具有课堂效果的“助长”作用。日本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润泽的教室”概念,揭示了课堂中的师生和生生关系。在“润泽的教室”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不会因此受到忽视,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教师的行为决定了课堂氛围,而这种氛围又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间信息交流和整体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积极行为对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感受,乐于接纳学生的意见,善于启迪学生的思维,积极赞赏鼓励学生。 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距离的控制,教师的肢体语言呈现都是十分微妙的,它们无形地影响着课堂氛围。教师走近学生,俯下身子让自己的目光与学生平视,细心地倾听,娓娓而谈,平和地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此时,教师淡化了角色意识,和学生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使得课堂氛围融洽而和谐,口头表达过程展开充分,目标有效达成。正是由于空间距离的拉近,才实现了心理距离的拉近。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陈志英

当我拿到《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我就在想这个日本学者伊藤学给书取这样一个怪异的名字,大概是因为作者所指的革命,是指作为教育者个体的观点,理念上的革命,因为改变自身的认识理念是最难的事,所以冠之以“革命”,而这个革命最主要发生在自身,所以又谓之“静悄悄”。 本书对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对我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颇受启示,下面只是攫取一些片面的、印象最深的感受。

前言里,小林班上的学生,对于“学校不快乐”的呼声,对我很有触动。而对佐藤学教授提到自责的情绪和自厌的念头我也感同身受。坦白的说,我现在就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感受。无论是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容易焦虑。总觉得这样也有问题,那样也有问题。尤其是在课堂上,倘若出现一时的沉默或者学生无法说到自己预设的内容,总是担心完不成教案,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觉得那是教学工作的失败。然后就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给学生提示甚至答案,偶尔有几次,还会因此对学生发脾气。然后学生们虽端端正正坐着,却一言不发。

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之后,发现自己仍然在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了解他们的看法,而不是在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还没有向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方式转变。反思这十年多来的教学,班中常常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善于倾听,常常是草率发言,对于这些学生,我却忽略了培养他们倾听的能力,正如书中所说,有不会倾听的学生,是因为有不会倾听的老师。我自己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在学生还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不断地再想,接下来的环节是什么呢。看似在听学生的回答,其实已经忽略了他们的回答,以及回答背后所传递的信息,包括他们思想的起伏波动。

看来,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让自己和学生学会倾听,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学会了倾听别人的诉说,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只有倾听是一种理解,在努力听懂、理解之后,才能做出积极的反应,给予正确的评价。只有建立了这种谁都能安心地表现自我、相互学习的环境,自己才能摆脱焦虑,学生也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不快乐的。

看完《静悄悄的革命》,我对自己说:埋怨声中,我们永远看不到绿色教育的一线曙光。所以,首先要润泽自己的心态,克服焦虑。然后再努力润泽自己的课堂和教学,努力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用本书封底的话来说: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同样,自我调整和自我改造的过程也将是在不断的触动和感悟中完成的。

读《静悄悄的革命》

冯琼娟

读这本书,受益匪浅。

我读书,喜欢囫囵吞枣,很快速地浏览,所以常常可以很快地读完自己喜欢的书,但当读完,只记得大概,至于细节,忘了。可是读这本书,我发现只能彻底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因为按以往的读书方式阅读,居然不行,读不懂。你看,“这种教师的活动可以作一个大致的区分,主要表现为两种活动方式。一是与每个学生应对的活动,一是与学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认识相互激荡回响的活动。”什么意思?回过头再读,一连读了三四遍,还是不懂。那就放着,一知半解吧,继续读。于是又看到了两个词:“服装裁剪”“交响乐团”,不禁莞尔,对作者深深佩服。这本书,既有深奥的理论,又有贴切的比喻,对比,很形象,读来通俗易懂。最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浮躁的、肤浅的读书方式,让我回归了学生时代细致、字斟句酌的阅读方式。再说得严重些,它改变的其实不只是我的阅读方式,还有我的学习态度,能让我终于定下心来读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深层次的东西。

边读着书,我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把书中的事例与我们的现实相比,然后感叹,国情不同,教育也就有太多的不同了呀。

课堂教学应该如何进行?针对教科书上“一幅豆大闭着眼睛跑下山的插图”,教师提问“豆大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在跑啊?”作者的想法是“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怎么会问这样没水平的问题。”读到这里,我也在想,教师这样提问为什么就不好呢?体会人物的心理,感悟人物的品质,不是我们时下很流行的做法吗?为什么在日本就被认为是“没水平”呢?课堂教学该如何进行?我迷惘了。

还是我们的新课标提得好啊。一位原田老师带领学生研究蒲公英,“为了不引起同年级其他老师的注意,他们把30多个牛奶盒并排放在了教学楼边美工室的里侧墙跟”,因为“同年级的同事们有暗定的‘齐步走’框框”,而最后的结果是,“听说还没等这些蒲公英开花,已通通被校长拔掉了”。我想,这样的事情,这么多的阻挠,在我们这里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我们同事间既没有“齐步走”的框框,也不用遮遮掩掩来研究,更不会有学生的心血被毁的下场。因为我们的新课标正鼓励着学生,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是一门必修课。看着日本这样的事例,我庆幸呀。

书,不厚;内容,不多,但很丰富,值得读,好好读。因为,这本书常读,常新。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范文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当教师以来困惑的问题,《静悄悄的革命》为我解开了长期以来的困惑,让我知道了未来的教学我该怎样去走。作者佐藤学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这本《静悄悄的革命》是他通过20年来,每周走访全日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校进行改革,实地考察、观摩所写的一本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著作。

可能是翻译的原因,看这本书的确是扔了看,看了仍,反反复复。但是每次看,确实能从中获益匪浅。

佐藤学先生在书中提倡的是一场教育改革,他把这一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他所说的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萌生出来的,是根植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作者所追求的教育就是通过在学校实施“创造性活动、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如他在书中谈到: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互相探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互相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令我吃惊的是他居然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这种理想在学校的实施变成了现实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我可以说这是我读到的最有可操作性的教育专著。在这本书中佐藤学先生凭着丰富的深入学校的经验巧妙的将教育理念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对于目前我们正在探索课程改革的基层教育研究人员来说,他工作的方法与作风是那样令人肃然起敬;他提供的经验是那样的丰富和及时;他对问题的剖析是那样的深入和透彻;他提出观点和提供的案例是那样的发人深省!

有许多观点和案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小 林老师开始了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实践的案例:原田老师——从蒲公英的学习开始与学生的气息绝妙地息息相通的案例。一个个都是那样的鲜活生动、引人入胜。然而案例中作为代课教师的原田老师只能偷偷地与学生进行那种心灵的沟通,她与学生、家长息息相通的交往结晶——蒲公英还没等到开花就通通被校长拔掉了的结局使我深刻感受到改革的艰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渐在自己的脑海中扎下根的时候,我开始试图将自己的课堂转变为我理想中的开放的、个性的、多彩的课堂,但在许多次的尝试中,我也如作者一样有这样的发现:相对低、中年级而言,高年级的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教室里能自主参与小组讨论交流的同学不到四分之一,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有想法,却不愿交流,另一半同学表现出观望、漠然的态度,那神态让人看不见他想交流的意愿。这样寂静、沉闷的课堂,让我茫然,疑惑......我不知老师们是否也在这样的茫然、疑惑中努力地探寻着、摸索着——如何去引领学生的个体参与?如何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如何去构建一个异彩纷呈的课堂?日本的教师也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切与我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是何等的相似!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热闹闹,我们就认为是好课堂。就如《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所讲,产生这种“主体性的假象”有着若干原因,但更主要的就是教师意识,教师是否耐心地倾听学生。有时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不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我们教师心里就很急,就直接或间接地把答案给孩子,所以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就容易陷入一种“齐步走”的框框中。当然,课堂中的热烈发言也很重要,但倾听是前提。“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认真回想自己的教学课堂,我的教学课堂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班上一些抢着发言的孩子,他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一味要表现自己,结果没有用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看似热闹的课堂,却不能真正达成目标,这样的学习,就显得表面和片面,同时其他同学好的经验或方法也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倾听是一种基本素养,是一种礼貌,做为教师更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要会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只有教师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取得教学相长,达到一种灵敏中的寂静状态,让“静中求活”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意境。我们的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人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与心灵的互动,心灵的相互启迪。我们所要培养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人,长期下去学生是会有创新意识的!

当然,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说到最终还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改变,就如《静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师所说:“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的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也像他所说:“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也不再觉得痛苦了。”等到我们有了小林老师的那种切身体会时,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是异彩纷呈的课堂,我们的教室一定是“润泽的教室”!

《静悄悄的革命》(优质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900字

今天,有幸拜读了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书。

印象中,似乎从未如此认真地让自己静下心来细细阅读一本书,更别提这类看似深奥、专业且无生动故事情节的书了。在读书方面,我一向是粗枝大叶,囫囵吞枣。但是读到书中“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语言~倾听学生的发言这一小节时,却让我深深为之动容。

书中谈到,对于一名老师来说,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细细品味下来,却获益匪浅。在大多数孩子眼里,老师似乎一直以高高在上、先知先觉的姿态出现在面前,让他们敬而远之,难以靠近,甚至于在老师面前不敢动,不敢言。那么,如果想让其与你心之相通,是否应该走到学生中去,蹲下身来,与孩子的双眸对视,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呢。

从学生时代一路走来,自己也是有一些亲身体会的。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人,而且是学习成绩相对比较好的,大多数学生则成了听众,年级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

我们不妨跟学生说一些譬如“你比老师的思路还清晰啊”,“你的回答有点儿幽默呢”,“原来如此”之类的话,来引起孩子的共鸣共感,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当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时,便会发现,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其优点与特长,这时,我们是否应该适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呢;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如用爱去感化吧,做一名忠实的听众,让其敞开心扉;对于成绩差些的学生,我们不是一味地责备与讽刺,当他们做错题目的时候,不轻易下结论,也听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因势利导地予以纠正和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独特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说得真好!

当我们还在抱怨现在的孩子难管,什么事情都不愿跟我们沟通时,你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跟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有没有真正放下所谓的“权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讨论每个问题、每件事情呢。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终其一生,陪伴,倾听,理解,包容,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一堂必修课吧……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范文


从书声朗朗到议论纷纷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学习状态,然而这种情形在小学最为常见,随着年级的增长,这种盛况似乎不复存在。

读了《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我仿佛窥探到了这种情形的原因。小学生对事物较为新奇,敢发表自己的言论,会说出心中的质疑,慢慢的,在课堂上不知所措。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我们的,我们有时过分追求内心想要的答案;有时过分追求掌控课堂,关注进度,从而忽略一些较慢的学生,甚至认为他们不专心听讲,或故意为之;有时我们过于追求形式主义,会在教学中利用一些手势或者行动表达他们的意见,比如说“同意他的回答的同学请举手”之类的语言,这看似高效的课堂活动可能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本就缺乏自信的学生,他们会通过其他孩子的行为来衡量自己的答案,同意人数过多则还好,如果是同意人数较少或是哄堂大笑,那么这个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或者是就此沉默。因此,我们应学会等待,或者用恰当的言辞去鼓励孩子,尤其是那些较慢的孩子。

说到倾听,不得不说我时常会犯下的错误,我以为倾听学生的语言就是对他的回答加以解释或者是重复,以此达到和学生共鸣的效果。直到看了这本书,才发觉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书中是这样叙述倾听的:“倾听不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倾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感共鸣。”简而言之,就是从内心深处倾听,让学生知道你的倾听不是敷衍了事,而是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以赞美的言语回馈,以鼓励的眼神答复,育人于无形之中,让学生也慢慢的静心倾听,而不是固执己见,忽略他人的想法,错过精彩的言论。也许,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等待发言,以自身的行为示范倾听应该怎么做,默默的倾听,关切的注视,不急于打断,不机械的重复,让学生各抒己见。我们所做的就是懂他,知音难觅也得寻觅,情感上的共感共鸣是最好的倾听。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从内心深处倾听,彼此成为知己,高效的课堂便会逐渐形成。

关于《静悄悄的革命》的读后感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以上所引出自《静悄悄的革命》,作者佐藤学,一名做事态度极其认真的日本人。刚拿到手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反应是:“估计这又会是一本充斥教育理念,生涩难懂的书籍。”因此一直将这本书放在家中,书本上都落上了灰尘。寒假过半,想起有读书笔记的任务,故选一暖洋洋的午后,准备读读该书。拿起这本书翻了几页,然后就停不下来了。我的感受是等你真正开始读这本书之后,你会被佐藤学先生的认真、朴实,尤其是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一针见血的批判所震动。

比如,对虚假主体性的质疑。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有不少人为学生主体性摇旗呐喊,但常常不自觉地走向另一个极端,佐藤学先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主体性”神话。这种“主体性”神话的观点把“学生”的要素推到了极致,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其他要素。佐藤学先生认为,教学是由“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在这四个要素中,不能活生生地割裂,不能凸显其中一个因素或加以夸饰。

虽然佐藤学先生是对日本的课堂进行观察后总结的“主体性”神话,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样的吗?作者这段话让我会心一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几个地方(中国、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等儒教圈的国家)在把‘主体性’绝对化的同时,其教学的状况又是世界各国中,被大一统教学形式最顽固地支配着的地方。”你看,佐藤学先生揭露得多彻底,切中时弊,让人读来酣畅淋漓。

当然,佐藤学先生描述完“主体性”神话现象后,同样批判了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育中的形式主义。

最典型的,例如“手势”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以游戏里常用的“石头、剪刀、布”的手势来表达意见。如果对前面的同学的发言表示赞同,就举出“布”的手势,反对的话就手握拳头出示“石头”,要提问时就举起“剪刀”。这种形式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比比皆是,如经常是在订正作业时请学生说对的举手,还有一些五花八门、挖空心思的手势。原先我们总以为这样可以活跃气氛,调整课堂节奏。但是作者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认为,“手势”在操作上对学生产生了制约,要知道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对于每个问题的思考也是不同的,对于某个问题的判断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对”或“错”来表达观点,也就是说应该允许产生其它的想法或答案。

应用“手势”教学还有个更大的问题是:应用此方法的教师似乎有一个牢固的信念,认为思考或意见都应该清楚、明确地表达出来,而对于那些踌躇不定的、没有把握的发言往往不被重视,这种发言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其实学生在认识和表现事物的同时,其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因为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发自不确定的语言,在教学中价值最高的也许恰恰是这种模糊的多义的意见。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摆脱原来的那些形式主义,根据学生个体不同的特点,允许教学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教师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课堂上的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说到“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佐藤学先生解答了我困扰一年的问题。我们班的发言大多集中于特定的几个人身上,而这几个人的发言的内容多较草率、没有经过思考,但是课堂的气氛又得靠她们进行调动。佐藤学先生对倾听的剖析让我拨开云雾。大多数教师(包括我)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看法,而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于是,比起擅长发言的学生来,那些在学生上不多言语,然而善于倾听的学生尽管应该被评为优秀,但在这些学生的成绩单上却常常被写上“更加积极发言吧!”。其实,对那些不多思考就草率发言的学生,倒是该写上“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

佐藤学先生发现许多课堂中老师看似倾听,其实是听而不闻,或者是用一些点头、微笑与发出声响来表示自己在听,但却是无心应对。他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说,课堂对话,好比师生在玩棒球投球练习。如果学生投偏了、投差了的球老师依然能准确、漂亮地接住,那么学生就会力求投得更好。而现状则是老师不但没办法接住学生的球,还要学生去替他捡球。希望我们不仅能够准确、漂亮地接住学生的球,还能够看出学生投出差球背后的问题。

最后引用作者的一句话“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我将以三年为单位,以学生身心润泽的程度考察我的劳动。我有足够的时间去赢得缓慢而确实的成果,缓慢而确实的人生体验。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篇一:《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静悄悄的革命》是一本好书,在文中欣喜读到佐滕先生的许多精辟之言,对照日常教学,有许多共鸣之处,浅谈自己的体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文中精辟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

我认为:学会相互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更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在我们的平常课堂中,学生发言热烈,一个问题出来,学生展开思索、讨论,然后争先恐后的回答,在反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而没有用心倾听同学的回答,这样的学习,就显得片面、欠主动。课堂中的热烈发言固然重要,但倾听是前提。其实,我的课堂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班级孩子们研究问题或是讨论问题看似异常激烈,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相互倾听,我认为我们的教师更要学会倾听,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要会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做到不轻易下结论(如:回答错误、不当等),以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宜用委婉的语气,因势利导的开导与纠正。同时,让每个孩子也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与结论,这样使每个孩子都能打开心扉,让他们的差异得到关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块最短的木板,使较差的学生也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精辟之二: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教师面对的、处理的是一个一个的单独的生命体,因为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个性和差异,教师要关爱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相互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实现等距、等高、等爱,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与在意。学会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学会与学生交朋友;学会赞赏你的学生;学会向他们请教等等,这将都是你成功教学的法宝。

精辟之三:要充分的重视开头,这是宝贵的经验之谈。

好的结果总需要好的开头,没有好的开头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开头决定了一切。有时在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是为了其它什么,往往是快速开场,忽视了开头的重要性,一心只想着完成任务,只想看到好的结果,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事倍功半。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教育学生做事要持认真的态度,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心急,一定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注重学习的过程,还要重视开头,不管结果怎样,都是可以的,不过这里的结果怎样都行,不是指有始无终的学习,而是指经过认真研究的、学习的、努力过的,直至最后出现的结果,结果的好坏、成功与否不是衡量学习的标尺,而学习态度、学习的过程、持之以恒的毅力、方法的选择,才是最值得注重的。

【篇二:《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静悄悄的革命》作者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他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走访了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习班和学校进行改革。在学校里他推进构建教师之间互教互学的合作性同事的关系;在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方面推进由监护人参与授课的参与学习实践。他提出了未来学校的形象学习的共同体,从内部推进对学校进行的改革。

李季湄先生于2011年夏天在日本考查期间,受日本著名小学馆出版社的编辑朋友的推荐了解到这本书,粗略阅读后就决定把其翻译出来。因为他被日本教师们的敬业精神、被佐藤学先生的研究态度所感动;被日本同行所碰到的与我们共同的实际问题及他们认真、朴实、讲究实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所吸引;被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的课程观、教学观、师生互动等所启迪;被作者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鞭辟入里的批判所震动。

读这本书给人一种轻松之感,这里的课堂是轻松的,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不是教师一人在讲台上声嘶力竭的表演,学生在老师的牵动下完成一个个教学目标;学生怎样的生成也出不了教师预设的圈子。

在这本书中认识的第一位老师是小林老师,他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能做出美味佳肴的教师;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

六年级毕业考试前夕,我无意中发现一名叫张雨的女学生的书桌上写了一张字条:最讨厌的事是上学,最大的愿望是离开这所学校,心中不禁一惊,我想:我们究竟给了孩子怎样的教育呀!在学生眼中的学校没有快乐,似乎成了魔鬼。其实,这种学校不快乐的呼声每个年龄段,每所学校都存在,而且越是一些重点学校的学生表现越强烈。面对学校不快乐的呼声我们多数老师感到束手无策。因为学生的快乐的涵义与教师所追求的快乐的涵义是不同的。小林老师对此情况采取了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的实践,其第一步就是培育班上的学生能向同伴直率地要求帮助的学生。小林老师努力营造一种学生能够安心学习的氛围,它能使教室的关系变得融洽。以学习中我们能和谁交往、学习中我们怎样与物接触等,作为所有教学的中心主题,来培育与人交往、与物交往的学生,从而培育相互学习的关系打下基础。在教室里,学生的父母、亲人、社区公民都可以参与学习,在小林老师的教室中,通过活动持续地向相互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挑战。他认为:判断自己的工作好不好,只能看每个教室里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我想这样课堂对于真正培养学生的素质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求助,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多么重要呀!细想当前中、小学生,包括我在内在这几方面都是非常欠缺的。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世界的潮流,怎样切实培养学生求助、倾听、交流、合作的能力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篇三:《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作文】

革命?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革命?为什么又是静悄悄的?刚拿到这本书时不仅让我产生这样的疑问。是教学的改革?是教师的改革?是课堂的改革?怎么样的改革?这一些列的假设开始埋藏于我的心间,也埋藏于这本神秘的书名后。带着这样的好奇我翻开了第一页。在书的序中写到: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本书的作者佐藤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简洁的文字解释了这本书名背后的含义,也粗略的对我的疑问作了一些解释。但这样的一个改革过程它又是如何从一个教室里萌生出来?又如何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更深层次的探究与疑虑使我开始往下翻阅。

作者提到要改革必须深入底线,触及最原始动力即教师、学生!作者在书中这样写到:在想观察什么之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当我看到这些句子时,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惭愧几乎同时产生。我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教师?我做称职了吗?

作者还提到课堂追求的是用心地相互聆听的教室而不是追求发言热闹的教室。回想起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孩子们热烈的回应,如果大家没有回应便会觉得制定的目标没有完成,便会直接给予提示或者答案,随后加上一句听明白了吗?知道了吗?以此继续下一环节。久而久之这样的回应造成孩子们不管有没有在聆听,不管是在听还是不在听全然惯性的回答是明白了知道了的局面。这不由的让我开始深思这个问题。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和创新的机会。因此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安心发言的环境氛围是多么的重要。在《纲要》语言领域中也这样提到:创设一个幼儿想说愿意说的氛围与意境。让幼儿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现在回想作为教师就必须自始自终保持愿意倾听的态度,学会等待,学会给学生时间,并及时给予回应。以保护幼儿自尊心和培养自信心。

书中还提到:教学是多种思考相互呼应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应每一个学生的活动。分组活动时,教师要走到需要帮助的学生前,倾听他的想法和了解他的思想。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交互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了师幼互动这一教育的基本形态,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内在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外显教育手段于教育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表现。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还有许多观点和案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小林老师开始了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实践的案例,原田老师,从蒲公英的学习开始,与学生的气息绝妙地息息相通的案例,一个个都是那样的鲜活生动、引人入胜。然而,案例中作为代课教师的原田老师,只能偷偷地与学生进行那种心灵的沟通,她与学生、家长息息相通的交往结晶蒲公英,还没等到开花,就通通被校长拔掉了的结局,使我深刻感受到改革的艰难。

在看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鼓舞着我促使我开始行动,就从最基本的倾听出发,从和幼儿建立同一视线上交互目光的关系出发,在班级中也来开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以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新路。

【篇四: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从群共享中下载了《静悄悄的革命》。仔细拜读后,发现日本的教师和我们很相似。它其中提到的虚假的主体性,悬在半空的主体性深有同感。他所倡导的润泽的教室正是我们现在在努力的目标,它里面提到的一些教师的惯用语在我身上也能找到。不同的是他们反思研究后的成果,我们远不可及。

日本发达的原因就是政府、社会、百姓对教育重视,日本课改的实施早于中国十余年,80年代初期,日本就有一大批的学者致力于教育改革,那时的中国恢复高考不久,进入90年代像佐藤等一大批教育家、学者拥有了自己的教育理论,并在全世界加以推广,我们也喊上了素质教育的口号,但是致力于理论研究的中国教育家却是教育政治家,出了几趟国门就在研究室里硬生生地搬抄了欧洲的教育体制,当日本特色的教育思想在全世界林立的时候,我们终于醒悟,回过头把陶行知先生的理论进行深刻的研究与实践,新世纪伊始所谓的课程改革的精髓内涵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这样的吻合,远的不说孔子是万师之表,还有老子、孟子等真正的古代教育家的思想被外国人借鉴,却被我们现代的教育家忽略不见,幸亏还有个陶行知可以标榜,这岂不是中国教育家的悲哀!

从《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我发现佐藤学先生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就是通过在学校实施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如,本书中对学的描述特别的意味犹长。并且作为一个日本人,他通过实践居然成功了。从这本书中,我感觉到,佐滕学先生,他该是怎样一位朴实、认真、讲究实效的学者啊。他流连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口边,坐在一间间教室里,将一切收纳于胸,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静悄悄的革命,并精辟地论述:静悄悄的革命。

在《静悄悄的革命》中,佐藤学先生提出要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构建以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登山式的课程,实施以应对为中心的教学,开展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性学习,营造相互倾听的教室。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源于佐藤学先生对学习一词有深刻的认识。

佐藤学先生特别强调老师的倾听。这一点倒是和我博文中提出的要听懂听清学生的回答,不曲解,有差不多意思。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多说更重要。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是的,学生之间的倾听,在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其中教师要相机介入,引导学生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学生的相互倾听始终伴随着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倾听。那种仅仅接收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有利、有用的信息的假意倾听,实际上心里是容不下学生的,甚至扭曲了学生的真实的想法。

很多年前我遇到过一个曾是舟山中学的某一届全省理科状元,跟此人聊天很带劲,你问什么,他答什么,言简意明,从不王顾左右而言他。我也曾不止一次比喻和此人聊天就象打篮球,相互之间的传球,球飞得过来,接得住。巧得是佐藤学先生也把倾听学生的发言比喻成接住学生的球,他说未能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如果持续的话,那些投不好球、投偏球的不生就会变得讨厌投球,甚至还会讨厌他们自己。结果,仅仅只有那些擅长事先了解教师棒球手套情状况的学生,才能瞄准教师准备好的手套位置把球投过去。当然,明确地控制教学的进程是教师必要的工作,而在此这上首先让教室里的投球成为愉快的事情,不是更加重要吗?再说深一步的话,不擅长接球的教师,应当专心一意地正面对学生,去接信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而不是以为只有按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

这种以倾听为基础的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就是佐藤学先生所言的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既包含了量体裁衣般的学生个性,又包含了交响乐团般的相互作用,息息相通的润泽的教室才能生成。佐藤学先生务实、深刻的观点让我油然而生钦佩之情。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实施这些尚有难度,我们肯定有更大的困难。但是,他给热爱教育事业的精神,告诉我们当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启发我们多去关注在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不应该视而不见的问题,促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反省、改进。在我们没有力量改进很多的情况下,哪怕改进一点点,也是我们的进步。

【篇五:《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静悄悄的革命》2003年1月出版,而我开始读它已经是八年以后的今天了,深深的遗憾。如果八年前就曾遇到它,相信今天自己前行的脚步一定会更从容一些。

佐藤学先生根植于教学的文字质朴、凝练。读它时,有一种让这些触动心灵的文字烂熟于心的冲动。书中文字讲述的那场革命令是如此的令你熟悉,那些发生在异国他乡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今天,就在你的身边。这也正是我对这本书如此爱不释手的原因,这场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根植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行的革命。令人由衷地迷恋。

我观察的出发点是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的。在想观察什么之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如佐藤学先生所说,他把自己当作学习共同体中一员,把自己融入到教师和学生中去。没有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这才是扎扎实实地做教育研究。这样的研究对今天身处课程改革中的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意义。

感谢翻译这本书的李季湄教授,让我们能置身于异国的这场静悄悄的革命,能真切地感受来自别人的压力,这应该能为我们更好的投身到自己的革命中去储备能量。

不同的国度共同的实际问题

读《静悄悄的革命》,我知道我们今天的课堂上的困惑,异国他乡也曾有过,只不过是在十几年前,或者还要早。

对日本的课程改革,我知之甚少。因为在《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先生对日本许多学校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证,让我满怀着探秘的心情又读了水原克敏著的《现代日本教育课程改革》。也谈不上读,厚厚的一本书只能说是粗略的翻了翻。先读读这句话吧至1990年代之后,对于未来的预测变得十分困难了。在此之前,我国一直实行追赶型现代化的路线。视美国为模范,以赶超的的方法不断的致力于课程的重建。而今天,已发展到日本的教育被当作榜样的时代了(《现代日本教育课程改革》)。不知你读后的心情。压力、敬畏是敬业的日本同行留给我的印象,无论日本在我的心中曾是一个什么概念。谁也不能否认,我们已远远的让人落在了后边。教育是来不了半点浮躁的,没有了扎扎实实,急功近利是做不了教育的。

让我们跟着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谈到的一些今天同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一起反思吧。

关于主体性神话在书中佐藤学生是这样说的教学是有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在这四个要素中,最近的倾向可以说都集中在学生这一要素中。特别是重视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的新学力观提倡以后,学生自主地设定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形式等,均被树立为理想的教学形态。这和我们的现状是何等的相似。这种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不正在我们的教学中上演吗?在许多时候,尊重学生的主体已经成了衡量我们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特别是在那些评优课、公开课上。我们是否也在思考教育已经成了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

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的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倾听的教室佐藤学先生的话让我深感惭愧,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管他们的回答是否是思考后的结果,惧怕课上的冷场,都曾是自己课堂上的真实写照。那些鼓励积极发言者的小星星、小卡片不也在许多不同的课堂上飞舞吗?只有学生发言热烈的课堂才能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差不多已经成了我们错误的共识。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佐藤学先生以自己深入课堂的实践向我们讲述他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每一位身处课堂改革中的教师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在来自实践的呼吸中憧憬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室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化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

还记得初读这段话时难以抑制的内心的激动。润泽的教室是多少教师的憧憬,这样的教室是不会滋生暴躁、浮躁之气的,置身这样的教室中学生也会自然的拥有一份安全感。润泽的教室应该是一种境界吧,达到这样的境界单单拥有激情与教学的技术是不够的,佐藤学先生在以对应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和紧接其后的三节中用他的智慧借助一些真实的案例深入浅出的向我们阐述了他的观点。这些观点多我们的今天的教学都是有指导意义的。不管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还是有关服装裁剪式教学以及交响乐团式的教学都会让我们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特别是对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的介绍,那种和学生息息相通,能够和学生产生共鸣的教师是多少家长和孩子所渴望的?这让我想到了身边的几位同事和远方的几位朋友,生活在他们教室里的孩子是何其的幸福。

我认为,要让学校改变,至少需要三年操之过急的改革,对学生、对教师都没好处三年虽然说并不漫长,但今天的社会、家长向教育要立竿见影的实效,谁会有耐心给我们改变的时间?那种生活在夹缝中的滋味相信有太多的人品尝过,不说也罢。

相互开放教室改革的第一步。相信佐藤学先生的阐述会让那些以课堂是自己的私人空间为借口拒绝别人走近他教室的人脸红。要想让那些虚掩着的教室的门真正的打开,形成一种合作性同事关系需要的是时间,也不单单是时间。

《静悄悄的革命》对身处课程改革中的我们意义是深远的,虽然两国的国情、教育传统不同,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它对我们的指导意义,特别是佐藤学先生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批判会时时提醒我们引以为戒。最后我想说,如果你的案旁还没有这本书,就想办法找到它吧。

【篇六:《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以往也读过一些教育类书籍,诸如《课堂实录》、《案例分析》、《如何听、评课》等,这些书籍由于和自己的课堂教学相切入,读的时候很轻松。有些技艺、技法甚至可以直接拿来主义,在短时间内的确能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但随着见识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发现自己的那些所谓技能越来越来单薄,无法解决教学中的一些本质问题。如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让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如何让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一切的一切让我困惑不堪,职业生涯陷入瓶颈。

《静悄悄的革命》是我看的第一本有关教育理念的书籍。书是由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先生在2000年5月份完成,十余年后我再读到这本书依然被书中一些高屋建瓴的理念所震撼,书中提到的学校要成立学习共同体,教师间要相互开放课堂,开诚布公的研讨,集体教研。这些正是我国十年课改的主旋律,十年课改,我们都得以成长,又一次的被佐藤学先生的远见所折服!

通览全书,第三部分最让我心向往之,曾几何,我梦想着自己的课堂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快乐园地,学生能全员参与,全心投入,收获知识,增长能力,但理想与现实似乎总隔着千山万水。课堂上不管我有多殷勤切切、长袖善舞,总有部分学生目光涣散,无动于衷。书中佐藤学先生也提到这种现象,他认为这样现象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要创设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学的课程,创设以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登山型的课程。书中列举一些日本学校所进行综合学习的课程的实践,像寻找大淀最漂亮的地方、了解羊栖菜海洋中的生命学生们兴趣高昂,连老师都很愉快!在这样的主题探索中,学生学习到了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应该是我们孜孜以求的,需要我们去为之奋斗的,当然也是我们目前难以企及的。但《静悄悄的革命》已悄然为我们点燃了理想之灯,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且行之。

《静悄悄的革命》不是由上而下的变革,而是由内而外的改变。当然我们不可能读完一本书后就立刻茅塞顿开、华丽变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相信只要我们多读书、勤思考、真实践,今日的理想之花定会在明天华然灿放!《静悄悄的革命》如微风拂过,吹起一池涟漪。

【篇七:《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小林老师是有10年教育经验的骨干教师,他主要从事以科学课为中心的教学研究,但是他决定担任一年级的教学,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培育学生的教学。

从中不难看出,小林老师不想被动地等待学生成长,而是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才是教师的职责、学校的职能、教育存在的意义。

小林老师不但有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教育智慧。他的班里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危机,他不但机智地化解掉,并以此作为教育契机,在自己的教室里构筑了相互学习的关系的实践活动,实现了自己的教育目标。

危机来自一个叫彻也的孩子。有一天早上,彻也哭闹着学校不快乐,怎么也不肯进教室。彻也的表现让小林老师大吃一惊,彻也是一个快乐向上的学生啊!更没想到的是好多学生纷纷与彻也相呼应:学校是个令人讨厌的地方!

怎么办?换作是我,肯定是讲道理,用大量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要不,换个角度,从道德入手,讲父母的艰辛,不要辜负父母的殷切期盼等等。总之,看似把问题解决了,其实是压下去了。

小林老师,却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解决办法。他不用怎么办的思维,而是从为什么入手。例如,他试探着问为什么觉得学校不快乐呢?答案是老师太严厉了!小林老师温情地写了一首诗。学生又不满意了:小林老师作为老师还是不够格的、因为小林老师太温和了。小林老师此时明白了一年级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太严厉了或者太温和了都是不够格的。

如果再次换作我,此时此刻肯定又是一番大道理出炉。小林老师却再次让人钦佩。

他认为学生们有这样的想法,根本原因是学生年龄小,看问题从自我出发,与实际生活不相符合。他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关系的实践,他深刻了解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最为频繁、最为紧密的,因此第一步的就是培养班上的学生成为能向同伴直率地要求帮助的学生。围绕这个主题,他把活动与人交往拓展到与物交往;与人交往的对象扩大到学生的父母、亲人、社区公民等。

小林老师的教室体现了一种无论什么时候学生都能向人求助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学生能够安心学习的氛围,它能使教室里的关系变得融洽。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雷夫老师基于信任而创造的第56号教室。

小林老师的努力成效显著,孩子们在教室里的状态极佳,学习气氛轻松意洽。

也许我们有的教师可能会认为小林老师从教的是小学一年级,就应该处处做到耐心、细致。那么,我们能不能学习他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呢?不贸然的从怎么办出发,而是静心地找到为什么,是不是能真正地解决我们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呢?

【篇八:《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最近,我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读过之后,我静下心来想想,对我们有哪些帮助和启发呢?我认为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研究,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去理解学生、倾听学生?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学校如何实际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等等。

首先,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教师不再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中那种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扮演三个重要的角色:学习环境的组织者、儿童思维的评价者、小组活动包括游戏和讨论的发起者。特别是每个学生,我们谁能够达到每个学生的这一要求?通常是极少数学生得到了尊重、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关注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难以或者说难以自始至终地得到了尊重、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关注的学习。我们常常批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学习的兴趣、不好好听讲、不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等等,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何谈润泽的教室?

现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这并非否定教师的积极作用,反而更重要,更需要专业素养。教师要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以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各种引发交往和联系的活动构成了教师工作的中轴。我们既要追求发言热闹的教室,又要追求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我们对课堂上学生不爱发言的这种状况也十分苦恼,认为是学生基础差,自己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等等,其实问题的症结还不仅仅只是这些,作为一种普遍情形,原因有哪些呢?如学生不能够明白老师提问的意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或者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学生胆小,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就养成不发言的习惯;明明知道答案,懒得发言,或者在自己的心里说了;某一次回答错了,老师不经意的批评了,无形中打击了他的自信心等等。

我们首先要理解这种拒绝发言的情形,其次,重新唤回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这种表达应该是真实的表达,我们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倾听是重点。我们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听讲,其实是要求学生倾听老师的讲。教师首先不去倾听学生,如何要求学生来听讲呢?教师不仅要倾听学生的声音,而且要倾听学生未能表达的内在的声音,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边倾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只要我们教师学会了倾听,对于那些上课发言不积极的现象,我们或许多一些理解。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倾听呢?我认为首先思想上要有这种倾听的认识,其次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还要有灵活的教学机智。教师的爱岗敬业、对学生的爱心、灵活的教法就要体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互动上,体现到倾听得到学生发出的和未发出的声音,体现在让学生自立、合作地进行活动,使得各种让学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荡,回响共鸣,形成教室里的交响乐团。

我想作为老师吧,多年来已经有了一种职业的倦怠,不愿意去研究教学,不想上公开课,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教研似乎也只是一种形式,走走过场,要是有上级领导检查工作,学校也只是安排年轻的、听话的教师去应付。作为教师,这样想,危害的只是自己,没有提升的只是自我。而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没有创新教研的想法,没有看过上面的文字,甚至自己都不愿意参加课堂教学的评论,不愿意充实改革学校的教研活动,真是学校、学生的悲哀!

我想作为教师就应该做敢于开放课堂的老师,向自己挑战。作为学校的领导,就要勇于带领学校,使教师成为最好的教师,使学校成为最好的学校!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


《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构建》一书通过对一所小学的实地研究,揭示了教师、学生、日常教学、公开课及教学实验的实际生存状态及其原由,强调应从现实的社会生活出发,对日常教学生活进行有效的改造。

阅览本书之后,我深深感触到,转换教育研究范式,了解复杂而鲜活的教学实践,研究微观的、看似无意义却真实、具体的日常教学生活,是教育研究该做的事情。到日常教学生活中,去探索教育研究转型的另一条可能路径(即从实然的活动出发而不是从应然的理想出发),这是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活动的一个视点、一种方式,也应成为整个教育研究的一种研究范式。

我们说,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是教学的四大要素,在当今社会之中,我国教育界反复强调,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课堂教学多一些互动,多一些精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果真如此吗?其实有些课上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从表面上看是达到了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其实,那只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虚假的主体性,不过是走过场的教学上的形式主义。在一些观摩课中,以往,学生在学习中总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满堂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因此,合作、探究互动的学习方式唱得如此之响,学生果真在学习中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体性吗?有些老师认为,发挥学生主体性就是要少讲,由此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泛泛而读,冠仪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手段想法设法追求学生的活动,在旁人看来,课堂上弄得热闹非凡,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而不顾教学的实效。那么,教师的活动又到哪里去了呢?,因此,本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基础都有差异,教师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式教学,教师的讲要有的放矢,该扶的就扶,该放的就放,力图达到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而不是表面现象的教学上的走过场,不是给一个学生,而是给一群学生上课。在教学中,要提倡一种新的学习观,把教学作为一种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过程。

其次,我觉得,学习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要让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想法,这里反复强调的是自己,即学生的的主体参与,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正如本书中所提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应该是个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其阅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想象必然会有不同,甚至可能完全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也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词语好象,如果要让学生得出它的近义词,则可以用不同的答案来替代,可以是仿佛,也可以是似乎,犹如、如同,可见,我们的老师在设定答案时,不能用答案筐来封闭学生的思想,而应该集中所有学生智慧的火花。

最后,我觉得学校应当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我们说21世纪的学校应当成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在一个学校里,不仅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随着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祖国变得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一个学校要发展,一个学校要进步,作为教师,也要认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在学校里,教师也应该边从事教育边相互学习,甚至教育行政人员、家长和市民也要学习和提高。在学校中,必须要有相互的目标,教师间要形成一种合力或凝聚力,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教师间在相互探讨,相互学习中促进大家的共同成长。我觉得这既是知识经济的要求,更是终身教育的要求。如果一个教师总是沉迷于以往的教学中,对以前的辉煌成就感到很自得,对于新课程目标不加以学习、研讨,那么,她的知识水准、专业水平就会停滞不前,那么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就无从谈起,她的课堂教学也必然是那种灌输式、程序化的、刻板的教学模式。

看完《静悄悄的革命》,我对自己说:埋怨声中,我们永远看不到绿色教育的一线曙光。所以,首先要润泽自己的心态,克服焦虑。然后再努力润泽自己的课堂和教学,努力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这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同样,自我调整和自我改造的过程也将是在不断的触动和感悟中完成的。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

暑假中有幸拜读了日本教育学佐藤学博士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为佐藤学博士的平易、务实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为他的喝彩,为他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鞭辟入里的批判所震动。以下是我的一些读后感。

一、为研究态度所感动

说真的,很早以前就听过佐藤学教授的大名,但对他的书就是没有阅读的欲望,总是以为一名外国教授,又是专门搞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权威,写出来的著作会不会是超现代的,自己看得懂吗?这次因为阅读任务,带着疑问读完这本书以后,不禁为佐教授的研究态度深深折服,务实、坚持、平易、深刻就是我对他研究态度的印象。他作为日本名牌大学的名教授,对行动研究从不马虎,也不搞形式化、表面化。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走访了全日本各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习班和学校进行改革,就如他书上说的一直在积极推进这一静悄悄的革命,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等,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观摩,近20年来一直如此,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20年来他一直坚持做着行动研究,摒弃形式化、表面化的作法,深入学校,与校长和老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种种问题,用强有力的事实来支撑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坚持实事求是,认为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真实交流自己所感受的,会得到意想不到收获,认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的发言或行动,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为此他发现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他为自己最初5年的行动研究的力不从心,充满着自责和自厌的情绪,但通过20年来的坚持,他认为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书本中学到的东西固然重要,但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还是从教学实践和现实中学习,像能够读懂书本一样读懂课堂里的现实。

佐教授还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的现象、问题和案例进行深刻分析,如在谈到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息息相通中,认为与学生息息相通是组织相互学习的教师的基本功,在案例中,他叙述着一个浦公英学习的故事,案例中原田老师是一名代课教师,原田老师是一位能够与学生产生绝妙感觉的教师,但原田老师拒绝齐步走,终于选择与学生同呼吸的方向,作出即使明年会失业也不管了的决定,原田老师和学生一起经历浦公英学习,但当原田老师代课期满以后,没等浦公英开花,全被校长拔掉了,佐教授为之可惜,深深叹息这些浦公英不是杂草,而是学生、家长和原田老师息息相通的交往的结晶啊,批判当前教育没有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缺乏能够发展与学生交往的教师。

反思:对比之下,我在为佐教授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之余,也重新审视自己,尽管自己做课题研究有7年多了,在这几年中尽管一直坚持着,但感觉还是不够深入,有时也会因为自己的局限而感到不安,但很快地用一些困难为借口就放弃继续的念头,平时对自己所带的实验班离成为润泽的教室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课堂上没有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去面对每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000字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渐在自己的脑海中扎下根的时候,我开始试图将自己的课堂转变为我理想中的开放的、个性的、多彩的课堂,但在许多次的尝试中,我发现:相对低、中年级而言,高年级的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教室里能自主参与小组讨论交流的同学不到四分之一,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有想法,却不愿交流,另一半同学表现出观望、漠然的态度,那神态让人看不见他想交流的意愿。这样寂静、沉闷的课堂,让我茫然,疑惑......我不知老师们是否也在这样的茫然、疑惑中努力地探寻着、摸索着如何去引领学生的个体参与?如何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如何去构建一个异彩纷呈的课堂?

打开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我看到了,原来诸多的困惑并不是我一人所有。日本的教师也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切与我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是何等的相似!

读着此书,文中的许多话语引发了我的共鸣,现择取部分话语,与大家共赏之,共析之:他流连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口边,坐在一间间教室里,将一切收纳于胸,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静悄悄的革命,并精辟地论述:静悄悄的革命,即使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效果。读着这些充满睿智与思考、信心与执着的文字,就像喝一杯极品冻顶乌龙茶,甘甜隽永、回味无穷。

从《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我发现佐藤学先生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就是通过在学校实施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如,本书中对学的描述特别的意味犹长。学的简体字上的三点互不相连,道出现在教育的症结所在,以前的学的繁体字的上边,道出了学习应该是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这正好话中的新课改下学习方式的伟大转变。他还在书中谈到: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互相探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即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互相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也就是说,就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令我吃惊的是,他居然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这种理想在学校的实施变成了现实,并取得丰富的经验。可以说,这是我读到的最有可操作性的教育专著。

阅读《静悄悄的革命》,给困惑中的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启示。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撰写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倍受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此书封面设计简单素淡,正如书名一般“静悄悄”,毫不张扬。轻轻打开书本,静静地阅读,更感觉平静、淡定,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和读者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静静读来,收获颇丰。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由“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改变教学——学校改变”;“设计课程”;“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五部分构成。佐藤学博士从观察者、推动者、研究者的角度,对这场自下而上的,由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和介绍,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观点和做法。

日本的文化传统和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这本书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也很契合。当今社会大环境的急剧变化正在引发着日本的教育的 “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教授指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读了这些话,我理解了这本书命名的原因。认真读完《静悄悄的革命》,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别是以下两点,更是极赞同佐藤学的观点。

一、润泽的教室。

作为一线教师,更关注课堂里的革命。佐藤学在书中对教室的阐述让人心生向往:“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是啊,“润泽”,是多么让人心生憧憬的词语,我仿佛来到春雨后盎然的草地,仿佛闻到滴着露珠的玫瑰的芬芳,仿佛触摸到了女子滋润丰盈的手背。教室是润泽的,那一定是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教室是滋润的,那一定是丰富的,有暖阳,有清风,有山泉,有明月,更有鸟语花香。

润泽的教室里,老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润泽的教室里,孩子如沐春风,似承雨露。如此的教室,令人心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了人文的关怀和极大的尊重。在这样的教室里呆久了,那无论是肌肤还是心灵,都是水灵灵的,一个个被润泽的老师和学生,都享受着这里的空气,因对方而收获着,都滋滋润润地成长着。

很是赞同,这也是一直以来追求的课堂。

二、学会倾听。

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

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能从中听到心灵的声音。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的确如此,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第2篇】

《静悄悄的革命》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佐藤学先生的一本专著,一本无论是从封面设计还是文笔描述,都显得那么平实、淡雅的教育专著。初读时我有点不太适应,因为这本书实在不太像是一本教育名家的专著,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高深的理论,但就在这娓娓道来中,我有幸认识了一位位值得尊敬的日本同行:那决心从一年做一次法国大菜的教师,变成每日三餐过问柴米油盐并能做出美味菜肴的教师的小林老师,那自己亲自扛着录像机,一一记录每个教师的教学,倾听教师们的烦恼,坚持与处于教学中心地位的教师们相互学习的加纳校长,那作为著名大学的名教授仍能20年如一日,每周去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养护学校访问,并在7000多个教室里观摩的佐藤学教授等等;也粗浅地了解了佐藤学先生积极推进的静悄悄地革命--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细细读完此书,我很想借用本书译者李季湄老师的一番话表达我的心声--“我被日本教师们的敬业精神、被佐藤学先生的研究态度所感动;被日本同行所碰到的与我们共同的实际问题及他们认真、朴实、讲究实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所吸引;被书中深入浅出地阐述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被作者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鞭辟入里的批判所震动。”在品读中,也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有了些新的思考,现择取部分与大家共析、共勉之。

一、摒弃虚假主体,学会相互倾听。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追寻那种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发言,气氛热热闹闹的课堂,并以此评价教学是否体现学生主体性,但我们又无奈而尴尬地发现,年级越高、表达能力应该越强的学生却变得越来越沉闷了。究其缘由,见仁见智,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给了我们新的启示--我们的教学常常并不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而且师生都没有学会倾听,追求的仅仅是一种虚假主体性的教学,而正因为学生在幼儿园、小学时代过分地被强加以虚假主体性,于是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尽力去反抗小时候被驯服出来的虚假主体性(拒绝发言)。

回想一下,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公开教学,我们的课堂真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吗?我们手里拿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一个个教学环节,想着自己该说些什么话,该开展哪个活动,想着该怎样把学生引到自己要走的路上来。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们习惯于将时间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担心学生会走向自己没有预设的那一条路上,于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发言,心安理得地做一个骄傲的传授者,至于是否有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则变得可有可无。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的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这番话给我以很大启示:善于倾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而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学会倾听,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要会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只有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从而实现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

二、打开教室的门,形成合作性同事关系。

佐藤学先生认为,只有教师间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每个教师都作为教育专家而共同构建一种互相促进学习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学校的改变才有可能。而目前的现状是,不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太多的老师都不愿向同事敞开教室大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大程度上是教师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同时,校内教研活动的过程、效果都受到老师的质疑,常常是开课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准备,课后却只用短短几十分钟议论一下了事,而课前花这么多时间准备往往只是为了避免课后被说这说那。如此一来,教师敞开教室大门的积极性从何而来,合作性同事关系自然也成为空中楼阁。

那么该如何让教师们开放自己的教室,形成“合作性同事”的关系呢?我想,我们有必要改变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目的,使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而是将研讨的焦点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互相谈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才有助于进一步形成同事间真正的互相交流和合作,而不是互相猜疑、各自为政、互相排斥。教师从研讨会上获得乐趣和收益,就自然而然不会再对打开教室的门感到惧怕,就会更为乐意与同事们分享教学的得与失,并在活动、合作、反思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三、以更平和的心态,进行静悄悄的革命。

当今社会,人们要求教育改革的呼声很高,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各地的教育改革实验也开展的如火如荼--其实也不仅仅是我国,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也都在反思自身的教育问题,进行着各种形式的思辨、实践,以期改善本国的教育现状。

【第3篇】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撰写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倍受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此书封面设计简单素淡,正如书名一般“静悄悄”,毫不张扬。轻轻打开书本,静静地阅读,更感觉平静、淡定,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和读者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静静读来,收获颇丰。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由“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改变教学——学校改变”;“设计课程”;“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五部分构成。佐藤学博士从观察者、推动者、研究者的角度,对这场自下而上的,由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和介绍,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观点和做法。

日本的文化传统和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这本书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也很契合。当今社会大环境的急剧变化正在引发着日本的教育的 “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教授指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读了这些话,我理解了这本书命名的原因。认真读完《静悄悄的革命》,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别是以下两点,更是极赞同佐藤学的观点。

一、润泽的教室。

作为一线教师,更关注课堂里的革命。佐藤学在书中对教室的阐述让人心生向往:“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是啊,“润泽”,是多么让人心生憧憬的词语,我仿佛来到春雨后盎然的草地,仿佛闻到滴着露珠的玫瑰的芬芳,仿佛触摸到了女子滋润丰盈的手背。教室是润泽的,那一定是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教室是滋润的,那一定是丰富的,有暖阳,有清风,有山泉,有明月,更有鸟语花香。

二、学会倾听。

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

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能从中听到心灵的声音。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的确如此,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总之,《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很有借鉴意义,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胸怀一颗尊重儿童的心,多一点坚定,多一点信心,多一点实践,多一点思考,从小小的个体开始,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第4篇】

在众多的教育理论书籍中,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以独特的叙述方式,给我强烈的感受。非常幸运能读到佐藤学先生的这本书,首先感谢教研所的朱老师,同时被书中那些日本教师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态度所感动。虽然写的是日本的教育,但却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把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看作是一场革命,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时间是一种文化,而文化的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这本书是教研员朱晓旭老师引荐的,我当时跑遍了整个克市书店都没买到,我非常着急,后来给朱老师说了,是她帮我们"学习共同体"的全体成员每人邮购了一本,那便成了我工作之余最爱不释手的读物,我一口气便把它读完了,非常之敬仰书的作者佐藤学先生,那该是一个怎样朴实、认真、讲究实效的学者?他流连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口边,坐在一间间教室里,将一切收纳于胸,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静悄悄的革命,并精辟地论述:“静悄悄的革命,即使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学习。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效果。”读着这些充满睿智与思考、信心与执着的文字,就像喝一杯极品冻顶乌龙茶,甘甜隽永、回味无穷。

书中介绍了教室里的“静悄悄的革命”即是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的、合理的、反思的学习。这种是创造以相互倾听为基础的教师里的交流;是那些力图实现创造性的、合作性学习的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也是让家长参与学校改革,使相互合作得以具体化的联系载体。创建“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时间活动。作者为我们提出了许多的命题,结合我的感受谈几个触动我的。

一、 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

所谓学习,是作为教育内容的对象世界(物)的接触与对话,是与在此过程中发展的其他学生的或教师的认识的接触和对话,是与新自我的接触和对话。学习是通过创造世界、人际交往和完善自我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作者把通过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学习的特性称为“学习的三位一体论”。

活动的、合作的学习我们并不陌生。这个反思的学习又该如何体现呢?在新课标中建议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回顾自己思考过程的习惯,能在回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自己思维过程中的得和失,并总结经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问一些:想一想,你是怎么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的?你为什么没有能够得到问题的答案?你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回想起自己的教学,更多地是追求那种热闹的,积极发言的课堂气氛对于课堂上一时的沉默,总是担心因此会浪费时间,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总觉得这样的课一定是在设计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参与面寥寥无几便是自己教学工作的最大失败。于是,便总是追求课堂上积极发言,积极响应的热闹气氛,全然忽视了相互间地用心倾听。在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发现大多老师也是如此,好像课堂气氛是否热闹便是一节课成败的标志。于是,往往一个问题的设计造成课堂上的暂时沉默,教师就会很急躁地给予适当的提示,或直接给出答案,随后在一连串的“知道了吗?”“明白了吗?”的询问声,在学生频频地附和声中,满意地继续去上自己的课。如今“主体性”神话的提出,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仔细回味佐藤学教授的话。是的,从表面上看,课堂显得异常活跃,气氛相当热闹,学生是在积极地配合,实际上是教学中的一种假象。教师在无意识中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剥夺了学生创新的机会。

二、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这种“倾听方式”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啊”等共感共鸣。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学生的看法,而并不是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于是比起擅长发言的学生来,那些在学习上不多言语,然而善于倾听的学生尽管应该被评为优秀,但在这些学生的通知书上却常常被写上“更加积极地发言吧”。其实,对那些不思考就草率发言的学生,倒是该写上“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预期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由此可见,看来作为教师十分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倾听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学生间的交往。要做到让学生能竖起耳朵去倾听教师另一角的学生说话,与远处的学生发生相互交流,那必须经过非常耐心的长期的反反复复的努力。其实,学会倾听是一种学习,一种礼貌,一种修养,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然而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倾听,是一种理解。有人说,教育就是不断消除误解的过程。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还是一种等待,给孩子机会,不随便打断孩子,也不轻易做出评价,让他们把话说完,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创成就.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我们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

三、互惠合作的同事关系

教师间怎么形成“合作性同事”的关系呢?必须是所有的教师都开放自己的教室,互相观摩教学、互相“批评”时才能构建起来。同时,改变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目的。研讨教学问题的目的绝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评价,研讨的焦点应针对授课中的“困难”和“乐趣”所在,大家共同来分享。因此,互相谈论这节课哪里有意思,哪里比较困难,学生有哪些表现,并通过相互交谈让学生学习时的具体样子重新浮现出来,这样的教学研讨才是每位教师所期待的。本学期以来我校进行了开放式教学观摩课,还有教学开放周和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我们学校都有专门的摄像师给每位上公开课的老师所讲授的课精心刻录成光碟,这样便于我们今后更好的改进教学之用.在这期间,我们认真准备课堂教学活动,先是同课头老师相互发表对此课的见解和看法,然后相互听课和评课,家长也被邀请参与我们的教学活动,并请他们谈谈对此课的看法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我想课程建设需要的不是僵化的头脑,而是充满活力的躯体,是和同事们合作、亲手共建的快乐感。

读完《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我心情久久难已平静,它也许不是一本能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疑问的书,但应该是一本能引起不满足于操作化教学的教师们心中共鸣的书。书中用作者多年观察和参与的教学改革的案例,呈现出课程改革中的艰辛和努力。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

【第5篇】

教育这一事业的人性魅力何在?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怎样去“倾听”学生、“理解”学生?……这些问题一直是我当教师以来困惑的问题,《静悄悄的革命》为我解开了长期以来的困惑,让我知道了未来的教学我该怎样去走。作者佐藤学是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这本《静悄悄的革命》是他通过20年来,每周走访全日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校进行改革,实地考察、观摩所写的一本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著作。

可能是翻译的原因,看这本书的确是扔了看,看了仍,反反复复。但是每次看,确实能从中获益匪浅。

佐藤学先生在书中提倡的是一场教育改革,他把这一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他所说的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萌生出来的,是根植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作者所追求的教育就是通过在学校实施“创造性活动、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如他在书中谈到: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互相探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互相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令我吃惊的是他居然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这种理想在学校的实施变成了现实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我可以说这是我读到的最有可操作性的教育专著。在这本书中佐藤学先生凭着丰富的深入学校的经验巧妙的将教育理念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对于目前我们正在探索课程改革的基层教育研究人员来说,他工作的方法与作风是那样令人肃然起敬;他提供的经验是那样的丰富和及时;他对问题的剖析是那样的深入和透彻;他提出观点和提供的案例是那样的发人深省!

有许多观点和案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小 林老师开始了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实践的案例:原田老师——从蒲公英的学习开始与学生的气息绝妙地息息相通的案例。一个个都是那样的鲜活生动、引人入胜。然而案例中作为代课教师的原田老师只能偷偷地与学生进行那种心灵的沟通,她与学生、家长息息相通的交往结晶——蒲公英还没等到开花就通通被校长拔掉了的结局使我深刻感受到改革的艰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渐在自己的脑海中扎下根的时候,我开始试图将自己的课堂转变为我理想中的开放的、个性的、多彩的课堂,但在许多次的尝试中,我也如作者一样有这样的发现:相对低、中年级而言,高年级的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教室里能自主参与小组讨论交流的同学不到四分之一,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有想法,却不愿交流,另一半同学表现出观望、漠然的态度,那神态让人看不见他想交流的意愿。这样寂静、沉闷的课堂,让我茫然,疑惑......我不知老师们是否也在这样的茫然、疑惑中努力地探寻着、摸索着——如何去引领学生的个体参与?如何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如何去构建一个异彩纷呈的课堂?日本的教师也在边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这一切与我国教育的现实状况是何等的相似!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热闹闹,我们就认为是好课堂。就如《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所讲,产生这种“主体性的假象”有着若干原因,但更主要的就是教师意识,教师是否耐心地倾听学生。有时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不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我们教师心里就很急,就直接或间接地把答案给孩子,所以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就容易陷入一种“齐步走”的框框中。当然,课堂中的热烈发言也很重要,但倾听是前提。“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认真回想自己的教学课堂,我的教学课堂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班上一些抢着发言的孩子,他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一味要表现自己,结果没有用心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看似热闹的课堂,却不能真正达成目标,这样的学习,就显得表面和片面,同时其他同学好的经验或方法也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倾听是一种基本素养,是一种礼貌,做为教师更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发言,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要会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只有教师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取得教学相长,达到一种灵敏中的寂静状态,让“静中求活”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意境。我们的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人的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与心灵的互动,心灵的相互启迪。我们所要培养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人,长期下去学生是会有创新意识的!

当然,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说到最终还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改变,就如《静悄悄的革命》“前言”中小林老师所说:“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的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也像他所说:“现在在教室里,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也不再觉得痛苦了。”等到我们有了小林老师的那种切身体会时,我相信,我们的课堂一定是异彩纷呈的课堂,我们的教室一定是“润泽的教室”!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3篇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一)

"革命"?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革命?为什么又是静悄悄的?刚拿到这本书时不仅让我产生这样的疑问。是教学的改革?是教师的改革?是课堂的改革?怎么样的改革?这一些列的假设开始埋藏于我的心间,也埋藏于这本神秘的书名后。带着这样的好奇我翻开了第一页。在书的序中写到:现在正在进行的这场教育改革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本书的作者佐藤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简洁的文字解释了这本书名背后的含义,也粗略的对我的疑问作了一些解释。但这样的一个改革过程它又是如何从一个教室里萌生出来?又如何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更深层次的探究与疑虑使我开始往下翻阅。

作者提到要改革必须深入底线,触及最原始"动力"即教师、学生!作者在书中这样写到:"在想观察什么之前,先把自己作为教室中与大家共同生活的一员。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当我看到这些句子时,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惭愧几乎同时产生。我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教师?我做称职了吗?

作者还提到课堂追求的是"用心地相互聆听的教室"而不是追求"发言热闹的教室".回想起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追求孩子们热烈的回应,如果大家没有回应便会觉得制定的目标没有完成,便会直接给予提示或者答案,随后加上一句"听明白了吗?""知道了吗?"以此继续下一环节。久而久之这样的回应造成孩子们不管有没有在聆听,不管是在听还是不在听全然惯性的回答"是""明白了""知道了"的局面。这不由的让我开始深思这个问题。

,这样的做法毫无疑问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们思考的时间和创新的机会。因此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安心发言的环境氛围是多么的重要。在《纲要》语言领域中也这样提到:创设一个幼儿想说愿意说的氛围与意境。让幼儿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现在回想作为教师就必须自始自终保持愿意倾听的态度,学会等待,学会给学生时间,并及时给予回应。以保护幼儿自尊心和培养自信心。

书中还提到:"教学是多种思考相互呼应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应每一个学生的活动。分组活动时,教师要走到需要帮助的学生前,倾听他的想法和了解他的思想。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在同一视线上交互目光的关系是教育的基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了师幼互动这一教育的基本形态,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内在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外显教育手段于教育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表现。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还有许多观点和案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小林老师开始了在教室里构筑相互学习的实践的案例,原田老师,——从蒲公英的学习开始,与学生的气息绝妙地息息相通的案例,一个个都是那样的鲜活生动、引人入胜。然而,案例中作为代课教师的原田老师,只能偷偷地与学生进行那种心灵的沟通,她与学生、家长息息相通的交往结晶——蒲公英,还没等到开花,就通通被校长拔掉了的结局,使我深刻感受到改革的艰难。

在看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鼓舞着我促使我开始行动,就从最基本的倾听出发,从和幼儿建立同一视线上交互目光的关系出发,在班级中也来开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以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新路。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二)

最近,我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读过之后,我静下心来想想,对我们有哪些帮助和启发呢?我认为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研究,怎样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怎样去"理解"学生、"倾听"学生?怎样的教育实践是优秀的实践?学校如何实际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怎样把学校变成"学习的共同体"等等。

首先,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教师不再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中那种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扮演三个重要的角色:学习环境的组织者、儿童思维的评价者、小组活动包括游戏和讨论的发起者。"特别是"每个"学生,我们谁能够达到"每个"学生的这一要求?通常是极少数学生得到了尊重、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关注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难以或者说难以自始至终地得到了尊重、打开了自己的心扉、得到了关注的学习。我们常常批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学习的兴趣"、"不好好听讲"、"不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等等,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何谈"润泽的教室"?

现在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这并非否定教师的积极作用,反而更重要,更需要专业素养。"教师要深入地观察每个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以诱发学习,组织交流各种各样的意见或发现,开展多样化的与学生的互动,以让学习活动更丰富,让学生的经验更深刻,各种引发‘交往’和‘联系’的活动构成了教师工作的中轴。"我们既要追求"发言热闹的教室",又要追求"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我们对课堂上学生不爱发言的这种状况也十分苦恼,认为是学生基础差,自己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等等,其实问题的症结还不仅仅只是这些,作为一种普遍情形,原因有哪些呢?如学生不能够明白老师提问的意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或者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学生胆小,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就养成不发言的习惯;明明知道答案,懒得发言,或者在自己的心里说了;某一次回答错了,老师不经意的批评了,无形中打击了他的自信心等等。

我们首先要理解这种拒绝发言的情形,其次,重新唤回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这种表达应该是真实的表达,我们的目的不是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倾听"是重点。我们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听讲,其实是要求学生"倾听"老师的讲。教师首先不去"倾听"学生,如何要求学生来听讲呢?教师不仅要倾听学生的声音,而且要倾听学生未能表达的内在的声音,"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边倾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只要我们教师学会了"倾听",对于那些上课发言不积极的现象,我们或许多一些理解。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倾听"呢?我认为首先思想上要有这种"倾听"的认识,其次要有过硬的业务水平,还要有灵活的教学机智。教师的爱岗敬业、对学生的爱心、灵活的教法就要体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互动上,体现到"倾听"得到学生发出的和未发出的声音,体现在让学生自立、合作地进行活动,使得"各种让学生的看法和想象相互碰撞激荡,回响共鸣",形成教室里的"交响乐团".

我想作为老师吧,多年来已经有了一种职业的倦怠,不愿意去研究教学,不想上公开课,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教研似乎也只是一种形式,走走过场,要是有上级领导检查工作,学校也只是安排年轻的、听话的教师去应付。作为教师,这样想,危害的只是自己,没有提升的只是自我。而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没有创新教研的想法,没有看过上面的文字,甚至自己都不愿意参加课堂教学的评论,不愿意充实改革学校的教研活动,真是学校、学生的悲哀!

我想作为教师就应该做敢于开放课堂的老师,向自己挑战。作为学校的领导,就要勇于带领学校,使教师成为最好的教师,使学校成为最好的学校!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三)

《静悄悄的革命》是一本好书,在文中欣喜读到佐滕先生的许多精辟之言,对照日常教学,有许多共鸣之处,浅谈自己的体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文中精辟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

我认为:学会相互倾听,是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倾听,更有利于开展教学活动。在我们的平常课堂中,学生发言热烈,一个问题出来,学生展开思索、讨论,然后争先恐后的回答,在反馈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孩子的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而没有用心倾听同学的回答,这样的学习,就显得片面、欠主动。课堂中的热烈发言固然重要,但倾听是前提。其实,我的课堂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班级孩子们研究问题或是讨论问题看似异常激烈,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的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收不到最佳效果。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相互倾听,我认为我们的教师更要学会倾听,不但要会倾听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要会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作孩子的最佳听众。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做到不轻易下结论(如:回答错误、不当等),以免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宜用委婉的语气,因势利导的开导与纠正。同时,让每个孩子也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与结论,这样使每个孩子都能打开心扉,让他们的差异得到关注,正如"木桶原理"中的那块最短的木板,使较差的学生也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精辟之二: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一个的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教师面对的、处理的是一个一个的单独的生命体,因为他们有着各不相同的个性和差异,教师要关爱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在同一视线上相互交换目光,相互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实现等距、等高、等爱,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的温暖与在意。"学会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学会与学生交朋友";"学会赞赏你的学生";"学会向他们请教"等等,这将都是你成功教学的法宝。

精辟之三:要充分的重视"开头",这是宝贵的经验之谈。

"好的结果总需要好的开头,没有好的开头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开头决定了一切。有时在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是为了其它什么,往往是快速开场,忽视了开头的重要性,一心只想着完成任务,只想看到好的结果,这样做的结果可想而知,事倍功半。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教育学生做事要持认真的态度,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心急,一定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注重学习的过程,还要重视"开头",不管结果怎样,都是可以的,不过这里的"结果怎样都行",不是指有始无终的学习,而是指经过认真研究的、学习的、努力过的,直至最后出现的结果,结果的好坏、成功与否不是衡量学习的标尺,而学习态度、学习的过程、持之以恒的毅力、方法的选择,才是最值得注重的。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600字


夜深人静的时候最适合读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一边读一边反思,当读到“当学生不听讲时,大多数教师是责备学生的‘听讲态度’而极少有教师反省自己”这句话时,不禁想到了自己的教学,这种情形确实存在。

怎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课堂上认真倾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每一名教师应该努力奋斗的目标。

第一、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比如语言魅力,学识魅力,道德魅力,形象魅力等等,教师的魅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课堂上有效地学习,而且对学生的个性、人格的塑造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严师出高徒。教师在课堂上讲的绘声绘色,但是孩子不认真听,在下面干什么的都有,那么教师的劳动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该严厉的时候就必须严厉起来。我一直认为师者严,则学者勤;师者惰,则学者落。

第三、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确实,有时我对学生也没能做出很好的“倾听”的示范。为了赶进度,自己说得多,听得少;或者即使在听,也只重视自己想听到的答案,没有耐心也没有用心去听学生的发言,更不用说通过学生的某种尝试中努力倾听了解孩子的想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和学生都应该学习倾听。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积极地应对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精彩的发言要鼓励,我们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孩子的发言。教导学生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不仅是尊重他人、礼貌、修养的体现,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汲取、善于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思想。

最后,教师课前精心备好课,是让学生认真倾听的前提,只有精彩、有趣的课堂,才能和学生形成互相倾听的共鸣,从而才能改变。

新学期伊始,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我们将站在新的地平线上,珍惜时间、努力拼搏来证明自己、超越自我!让我们珍惜每一个早晨,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让那灿烂的朝阳点缀我们的精彩人生。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800字


【第1篇】

这几天读了日本教育学佐藤学博士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为佐藤学博士的平易、务实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为他的喝彩,为他对教学中的形式主义的鞭辟入里的批判所震动。以下是我的一些读后感。

很早以前就听过佐藤学教授的大名,但对他的书就是没有阅读的欲望,总是以为一名外国教授,又是专门搞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权威,写出来的著作会不会是超现代的,自己看得懂吗?这次因为阅读任务,带着疑问读完这本书以后,不禁为佐教授的研究态度深深折服,“务实、坚持、平易、深刻”就是我对他研究态度的印象。他作为日本名牌大学的名教授,对行动研究从不马虎,也不搞形式化、表面化。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走访了全日本各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与教师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习班和学校进行改革,就如他书上说的“一直在积极推进这一“静悄悄的革命”,“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等,看过数不清的教室,在各个教室里观摩,近20年来一直如此”,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20年来他一直坚持做着行动研究,摒弃形式化、表面化的作法,深入学校,与校长和老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种种问题,用强有力的事实来支撑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坚持实事求是,认为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真实交流自己所感受的,会得到意想不到收获,认为“无论什么样的学生的发言或行动,都有他自身的逻辑世界”,为此他发现“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或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他为自己最初5年的行动研究的力不从心,充满着自责和自厌的情绪,但通过20年来的坚持,他认为“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书本中学到的东西固然重要,但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还是从教学实践和现实中学习,像能够读懂书本一样读懂课堂里的现实”。

佐教授还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化的现象、问题和案例进行深刻分析,如在“谈到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息息相通”中,认为“与学生息息相通是组织相互学习的教师的基本功”,在案例中,他叙述着一个“浦公英学习”的故事,案例中原田老师是一名代课教师,原田老师是一位能够与学生产生绝妙感觉的教师,但原田老师拒绝“齐步走”,终于选择与学生同呼吸的方向,作出“即使明年会失业也不管了”的决定,原田老师和学生一起经历“浦公英学习”,但当原田老师代课期满以后,没等浦公英开花,全被校长拔掉了,佐教授为之可惜,深深叹息“这些浦公英不是杂草,而是学生、家长和原田老师息息相通的交往的结晶啊”,批判当前教育没有创造相互学习的教室,缺乏能够发展与学生交往的教师。

反思:对比之下,我在为佐教授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之余,也重新审视自己,尽管自己做课题研究有7年多了,在这几年中尽管一直坚持着,但感觉还是不够深入,有时也会因为自己的局限而感到不安,但很快地用一些困难为借口就放弃继续的念头,平时对自己所带的实验班离成为润泽的教室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课堂上没有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去面对每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

【第2篇】

在最近这段时间里,我认真拜读了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教授所写的《静悄悄的革命》,佩服他做研究的毅力和执着,能够坚持访问学校、参观教室接近20年,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佐藤学教授在学习班中推行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在学校里推行构建教师之间互教互学的“合作性同事”的关系;在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方面推进由监护人参与授课的“参与学习”实践。

读完整本书,感受颇深的是佐藤学教授提出的“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这一观点,对照着我自己的日常教学,不免产生共鸣之处。

下面我先引用佐藤学教授所说的一段话:

互相倾听是相互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

……在没有“倾听”这一相互关系的教室里,占支配地位的是对他人的漠不关心,因此,相互学习的关系式不可能产生的。

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

教师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作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如果不能建立相互倾听、相互交谈的和谐关系,是无法创设出相互学习的教室的。

曾有特级教师提出:有效地课堂教学从倾听开始。确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是否能真正专心听讲,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发生这些现象:孩子们善于思考,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对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不去专心的听;当一个孩子回答完后,就会有另外的孩子争先恐后地表达不同意见,结果却说得和第一个孩子一模一样;甚至还有孩子看似聚精会神地在听,然而提问时才发现原来他对老师问什么也不知道。而在一些公开课堂上也能听到一些教师为了让整个课堂控制在自己的预设中,难免会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简单的甚至是扭曲的回应,比如:“对不对?”“是不是?”“恩,你说的就是某某意思,是吧。”反思着这一切,我想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的教师和我们的学生都没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洞悉自然地方式;是接受信息的渠道;是净化心灵的艺术;是解除自身疑惑的途径。然而,倾听的习惯也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觉得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回答,倾听学生的心情、态度等。让我们的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着被倾听的愉悦;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激发起上进的渴望。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让他们更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比如可以这样告诉我们的学生:善听的孩子往往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所以我们要养成善听、倾听的好习惯。还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比如可以这样提问我们的学生:“猜猜某某某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想想看他这样说有没有道理呢?”等等。相信只有让学生学会了先听后说,才能真正养成倾听的习惯。

相信《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柴静《看见》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