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4500字红楼梦读后感

4500字红楼梦读后感

《亲密关系》读后感4500字。

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中外经典名著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读过经典名著的人都知道,每个人在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心得体会,这时候,我们不妨坐下来好好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亲密关系》读后感4500字,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刚刚读完艾弗洛姆的《爱的艺术》,发现自己在这一领域果然是所知甚少,所以接着便看了这本研究亲密关系的经典书籍。几近400页的皇皇巨著,凝结了众多科学家毕生的心血,我能理解其中万一便实属幸运。(pS:书的每一章都有非常好的总结,我就直接摘录了,有预感会非常的长)
part1:关系的要素
亲密关系至少在六个方面与更加随意的关系有着区别:了解、关爱、依赖、互动、信任和承诺。亲密的产生并不绝对需要这其中任何一个因素,但大多数有意义的关系都包含这六个因素。
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归属需求是人类与朋友、亲密伴侣保持固定关系的驱动力,当其满足或者稀缺时,满足马斯洛需求的动力学理论。
孩子与主要看护人之间的关系会产生三种不同类型的情感依恋。安全型的孩子与其他人的关系快乐而充满信任;焦虑矛盾型的孩子则紧张而不独立;回避型的孩子对他人心存疑虑。不同的依恋类型直接影响其成年后对亲密关系的看法,同时,成年后的亲密关系经历也会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情感依恋类型。
关于性别的差异,作者强烈地反对《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一书中过分强调男女差异的思想。作者认为尽管男女有别,但相同远远多于差异。大多数文化倡导男人占据主导地位,发挥工具性,女人热情,发挥表达性。然而,这种鼓励男女专长的结构是有缺陷的,双性认同的人能够拥有更好的亲密关系。(并非双性人,这里指的是即具有男性性格特质,也具有女性性格特质的人,只是哪个占主要而已。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另一种性别的性格特质,只是文化的倡导使得大多数人专注于其中之一罢了。)
亲密性存在着回报,也存在着成本。人们可能会担心暴露,失去控制,遭到遗弃。那么为什么还要去冒险呢?
因为我们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需要彼此。
part2:关系是如何开始的呢?
亲密关系必然始于吸引,而且是相互的吸引。我们会被那些其出现对我们有着回报性的人所吸引。有两种类型的回报会影响吸引力:某人带来的直接回报(行为、特性或可以得到的外部的回报);某人的出现与这种出现带来的积极的体验之间的回报性的关联。
接近提供了社交的机会,但不能决定社交的品质,我们从我们周围的人当中选择朋友或仇人。与远方的伴侣保持关系通常比伴侣近在咫尺的关系满足感要少,这是因为远距离的交往提供更少的回报,但需要更大的成本。
除了熟悉、相像以外,美貌是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广泛的定势思维让我们假设貌美的人同时也具有其他性格上的美德。人们倾向于与外表般配的人结成一对,外表吸引力起着过滤作用,人们据此选择能够接纳他们的最有影响力的伴侣。
另外一方面,人们是不愿意冒被拒绝的危险,我们喜欢那些很有可能接受我们的人,而很少约请不太肯定能接受我们的人。确实,多数人都在将外表吸引力乘以回报喜欢的可能性,计算着对他人的拥有的渴望。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则关于郎才女貌的文章,颇合这里的情景。中国古代婚姻流行郎才女貌,这种婚姻往往是令世人歆羡的。然而,作者从理论上论证了其实这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婚姻,逻辑如下:假如男子只有才华非常突出,女子只有外貌非常突出,他们的相爱和婚姻是因为各自看上了对方的才华和容貌,那么在他们结合的时候确实的是般配的。然而,随着男子的才华与日俱增,女子的容颜渐渐衰老,两人的价值便有了巨大的差距,这时候男子便可轻易休掉这女子,再娶另外一个与其才华般配的女子。时至今日,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郎财女貌模式渐渐地取代了过去的郎才女貌,但是,这种新的形式依旧逃不出这一逻辑,因为男子财富的日渐增长和女子的年老色衰,悲惨的婚姻成为了大多数,不得不引人深思。
part3:我们如何思考自己的关系呢?
当我们第一次遇见别人时,刻板印象和首因效应(使得我们对关于别人的最初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在形成整体的印象时有着特别的影响力。第一印象会影响我们对后续信息的选择和理解,通常会表现出确认性偏见。
亲密关系中,经常有各种各样的角度来解释同一件事情,人们常常会犯归因错误。幸福的伴侣会形成积极的幻觉,强调伴侣的优点而将缺点最小化。在建立关系的时候,人们常常带有如下不利的信念:异见是有破坏力的、心有灵犀很重要、伴侣是不会改变的、性生活每一次都应该是完美的、男性和女性是不同的、伟大的爱是自然发生的等等。相信这些的人不会努力解决问题,只是避免问题。结果与较为灵活的人相比,他们的关系成本高、自己对伴侣的投入少。
我们试图影响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这称为印象管理,一般有如下四种策略:用迎合来寻求别人的接受和喜欢、用自我推广来寻求尊重、用威胁来表现自己的危险性和恶意、用恳求来表现无助和有需求。
part4:我们是如何与自己的伴侣交流的呢?
总体上可以分为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
非语言交流又包括面部表情、凝视行为、身体语言、身体接触、人际距离、准语言。非语言的准确度预示着关系的满意度,不快乐的配偶往往不善于非语言交流,尤其是丈夫。对非语言的不敏感性使一个人成为一个不爱给予回应的伴侣。
语言交流,表现为自我表露,也就是向彼此表露关于自己的个人信息。这种交流服从社交渗透理论,随着关系的发展,自我表露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增加。
交流不当的影响在不幸福的关系中是很明显的,苦恼的伴侣在表达自己意图时是有困难的。他们倾向于东拉西扯,交谈常常不切主题。他们也不善于倾听别人,往往令人不快地打断别人,在别人所说的话中挑错。最糟的是,他们表现消极的情感,以批评、轻视和自卫的方式说话。他们也会对彼此如石墙般地沉默,双方陷于交战状态。
那么,正确的交流准则有哪些呢?
1、说我们想说的。在抱怨时,有技巧地聚焦于特定而具体的行为上,而不是对方的性格上。
2、积极倾听。努力理解伴侣,将伴侣发出的信息加以意译,以确保她的意思,也可以通过询问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来评估其准确性。
3、保持礼貌和冷静。快乐的伴侣会避免延长消极情感互动的时间,但有时候这很难做到。在这一方面,定期会面来解决问题也是有帮助的。
4、尊重和确认的力量。即使双方有不同的看法,伴侣们也应该通过交流对对方观点的尊重和承认来认可彼此。
part5:相互依赖
相互依赖理论的社会交往经济学认为,人们寻求的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回报的关系。
科学家将人们对当前关系的预期定义为比较水平,当当前关系得到的结果高于比较水平的话,人们感到满意,反之感到不满意。另一方面,将其他关系可以得到的结果定义为替代者比较水平,当当前关系的结果高于替代者比较水平,那么他们就会依赖现在的伴侣,反之则会离开现在的伴侣而投入到新的关系当中。因此,按照上述两个维度,关系可以分为如下四种类型:幸福而稳定、幸福而不稳定、不幸福但稳定、不幸福而不稳定。
part6:爱情三元论
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元论认为,亲密、激情和承诺结合在一起能够产生8种类型的爱,其中激情被认为是最为可变和最难于控制的。
亲密和激情结合就形成浪漫的爱,是一种当人们恋爱的时候在脑海中的体验。亲密和承诺结合就形成友伴的爱,是和将与之牵手终生的人之间的深切的友谊。
一般地,人们结婚以后浪漫的爱情开始减少,有时候会很迅速。为什么呢?
浪漫和激情涉及到幻想、新奇和唤起,每一个因素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友伴之爱非常令人满足,比浪漫的爱情也更为稳定。
写到这里,想起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问答。问题是:恋爱半年,女朋友觉得没有了开始时的新鲜感,怎么办?获得一万多点赞的高票答案如下:一直认为,所谓新鲜感,不是和未知的人一起去做同样的事情,而是和已知的人一起去体验未知的人生。这不正暗合艾弗洛姆关于爱的能力的理论吗?人首先要将自己的人格发展到具有创造性倾向,才能具备爱的能力,才能爱人。
part7:压力与紧张
亲密关系中存在一些共性的危害因素,诸如害羞、嫉妒、说谎甚至背叛。
害羞之人为社会不认同而苦恼,也不善于交往。习惯性害羞的人更担心负面的评价、自信心不足、社交能力差;所以他们担心别人对自己会作何感想,但又没有能力留下好的印象以避免别人的不赞同。可笑的是,由于这种胆小羞怯的举止,这些人反而给别人留下了他们希望逃避的负面印象。
嫉妒,当人们面对自己所珍视的关系输给真实的或想象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他们就会体验到嫉妒感,这是一种综合了伤害、愤怒和恐惧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嫉妒分为两种类型。当关系受到真实的威胁时,个体会产生反应性嫉妒。相比之下,当伴侣没有做错,个体的怀疑没有事实依据的时候,会产生怀疑性嫉妒。
谁容易嫉妒?对某一关系依赖性较强的人会更嫉妒,感觉不适合或者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让伴侣满意的人会更嫉妒。
谁令我们嫉妒?不是所有竞争者都是平等的。在我们所关注的领域方面超越我们的对手才是特别令人苦恼的。对女性而言,最具威胁力的是外貌吸引力,对男性则是领域性的权威地位,这种嫉妒可以从进化论中找到源头。
通过引起伴侣嫉妒以期改善关系常常反而使伴侣最终离开自己,实际上,是存在既无利于也无害于自己关系的方式对嫉妒做出反应的。为了将嫉妒保持在可控水平,我们首先要摒弃嫉妒是真爱表现的观点。嫉妒并不是出于对伴侣幸福的考虑,其本质是自私的。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控制嫉妒的人对自己独立行动和生存能力都有着较强的自信。
说谎,多数是自私自利的,少数是善意的。事实上,随着关系亲密程度地加深,伴侣对对方欺骗自己的判断准确性逐渐在下降。人们通常不善于识破别人的谎言,所以说谎者的谎言大多数都能得逞。然而,即使未被识破,说谎对亲密关系却会产生破坏作用,说谎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行为。
背叛是我们所信赖之人对我们做出的伤害行为,使我们痛苦地意识到伴侣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爱并尊重我们。背叛者常常认为自己的行为不会带来什么后果,也无关痛痒,但受害者却不这样认为。原谅意味着放弃对别人的错误行为报复的权利。如果背叛者对自己的行为道歉,同时受害者也能够对背叛者产生移情作用,这时原谅就很容易发生。
part8:权力
权力的来源。从社会交换的角度来看,权力是对有价值资源的控制。传统上,一般认为男性的权力来自金钱和地位,而女性的权力来自爱与性。
权力的过程指的是权力表达的方式。语言的使用也许是权力表达的微妙方式。比如,打断某人的讲话通常与拥有更大的社会权力相关,在社会生活中,男性打断女性比女性打断男性的情况更可能发生。
权力的结果。权力的结果具有不同的水平。支配权力指的是决定谁做决定的权力;执行权力指的是被授权以后的行为权利。很明显的是,即使在今天,异性恋关系中女性占主导地位仍是社会所不接纳的。传统认为男性是主动采取行动的角色,女性则是回应的角色。丈夫和妻子在平等或丈夫占主导地位的婚姻中比在妻子占主导地位的婚姻中会感觉更舒服自在。
part9:冲突
冲突常常发生在亲密关系中,一般分为四大类:批评、不合理的要求、拒绝和累计的愤怒。同样面对冲突,幸福伴侣和不幸福伴侣有着截然不同的归因方式。不幸福的伴侣做的是维持烦恼的归因:对伴侣的负面行为强调的是坏处,做出内部的、稳定的、普遍性的归因,却将好处大打折扣,将伴侣的积极行为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和特定的因素。
冲突一旦产生,要么被协商,要么被升级。
升级指的是将问题泛化、责备对方、人身攻击、命令增加及威胁。处理冲突的时候,许多伴侣会陷入一种困境,即要求/退缩的循环,一方就某一问题接近伴侣,而该伴侣的反应是避开问题或回避对方。
一个好的争吵,公平的且尊重对方的争吵,可以促进关系的亲密性。将冲突看作是对自己和伴侣进行更多了解的一个机会,一种增强彼此间关系的方式是完全可能。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时代迷雾中的人性——《封锁》读后感4500字


时代迷雾中的人性——《封锁》读后感4500字:

故事以吕宗桢与吴翠远的萍水相逢为中心,刻画了遭遇封锁,被迫停下的电车中的百态,整体略显压抑的笔调勾勒出了在时代迷雾中挣扎的人性,淡淡的伤感与无奈渲染透了身不由己的麻木与寂寞,细腻的笔触刻画出微妙的心理变化。本文将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力图洞察文字背后的人性。

小说从电车司机的视角中悄无声息地开始,他眼中的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无穷无尽,这就像被甩不掉的牛皮糖黏住了眼睛,让人心里腻而烦。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是令人绝望的,“然而他不发疯”,对这种无奈到令人绝望的工作仍保持这种态度的唯一解释,就是麻木。可以说小说是在“麻木”中展开的,但人性本身永远会抗拒这种悲哀的状态,停车的摇铃声打破了这种单调的“麻木”,也“切断了时间与空间”,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切不断与扯不破的却是笼罩在每个人心头的时代巨幕。

视野转向电车之外,马路上的人飞奔着,太太们希望能够进入商店,无助地哀求,收获到的只是冷漠地紧闭着的铁门。张爱玲在这里写到:“铁门里的人和铁门外的人眼睁睁对看着,互相惧怕着”。他们并不在乎是否有老人与孩子需要帮助,时代的重压下,人性变得神经质,冷漠就像渗进岩缝中的松油,荒凉与悲哀在对视中慢慢铺开。

电车中的人知足到可怕,“虽然设备简陋一点,和多数乘客的家里的情形比较起来,还是略胜一筹”,读到这里仿佛内心被狠狠地揪了一把,生生地疼。这是怎样的一种荒凉,生活的贫瘠让内心荒芜,窗外的世界竟无法给车里的人带来丝毫的触动,人类原本好奇的天性已然被“司空见惯”四个字磨平了,还是麻木,令人恐惧的麻木。“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重重地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口涎顺着人们的衣服缓缓流下去,不能想象的巨大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当这样的力量作用于血肉之躯,不被压垮,哪怕苟延残喘恐怕也值得庆幸,时代的迷雾让每个挣扎在其中的人喘着粗气。

乞丐的唱腔压不住这种可怕的沉寂与静默,为生活所迫,他们悠长的强调“从一个世纪唱到下一个世纪”,仿佛这苦难也一个世纪接着一个世纪地永无尽头。感情似乎是无坚不摧的侵入者,乞丐的悲哀带动了身为同乡的电车司机,他跟上了乞丐的唱腔,虽然表面面具式的冷漠已经刻入灵魂,但我相信此时的众人心里也在轻轻唱和。

公事房的人的谈话平淡无奇,却有着深深的世故的烙印,“敷衍上头”、“不会做人”……一个社会的疲沓似乎总是从公事人员开始的;而他拿着扇子装腔作势、不懂装懂地胡乱解释医科学生的简图,更让人反胃。

中年夫妇表面体面,却生怕手中的熏鱼弄脏了西裤,失了体面事小,多花钱却事大;丈夫对医科生简图评价可谓啼笑皆非,但没人关心,也没人懂,他太太关心的只是别把裤子弄脏。生活但凡有一点点“越轨”之处,总会被现实的恶浪打回冷漠的哀伤中,无知中的情感总是那么无力,让人心酸。

吕宗桢对面的老头子虽然被寥寥几笔带过,却别有深意。他手里玩着核桃,头也像个核桃,而他的小动作却代替了思想,因为在这样的悲哀中,思想也显得太沉重,只要物质富足,哪怕没多大意思,也足够了。

医科学生保留了些许的希望,他修改的人体骨骼简图成了众人眼中的笑话与口中的谈资,但他似乎并不在乎,周围的人早已跟不上他的脚步。

寥寥几人,张爱玲已经将一个城市中人的状态完全展现了出来,哀伤、冷漠、麻木、可怜、艰难地维护着随时可以抛却的尊严、苟延残喘地喘着粗气……时代迷雾中的人在字里行间爬了出来,诉说着他们的悲苦与无奈,映射着整个时代的空虚。

人性的深刻性必然要求表现的深入性与集中度,吕宗桢与吴翠远成为了张爱玲笔下的这个焦点。

角落里的吕宗桢有着一肚子的不如意,这种不如意是岁月积沉在他心底的。像他这样的人,作为这个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可谓数不胜数: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些小钱,对日复一日的生活,特别是婚姻感到厌倦,渴望刺激与改变却又恐惧世俗的眼光,这样的矛盾体正是整个时代纠结的缩影。吕宗桢的出场便是在对太太的抱怨中,这些无厘头的不满其实是对整个生活状态的忍耐,只不过,他没有勇气反抗!连饿了也需要“决定”,这是怎样的软弱与空虚,拿出包子,吕宗桢竟然有耐心去认报纸印在包子上的铅字,这种玩笑性质的事在“吃”面前显得更为可笑,因为“吃”已经成了这个时代中最大的诉求,无聊与空虚充实着这个“老实”人,他带动着所有人阅读着毫无意义的文字,打发时光也不愿思考片刻,“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也许痛苦的本身便是对自己毫无价值的一生的反省,只不过这样太累太痛,不如远远地逃开。

吴翠远也同样带着不如意,众人眼里的“好女儿”、“好学生”却被这些社会价值紧紧地套牢。她很平凡,尽管衣着得体,有着“模棱两可的美丽”,但依旧“唯恐唤起公众的注意”。翠远一直是默默的那个人,始终带着莫名的自卑,两头受气,读了很多书却被认为不如找个有钱的丈夫来的实在,与吕宗桢相比,她才是那个真正与这个迷雾般的时代格格不入的人。或许她的反抗也只能是在批改带有些许血性的作业时的一时感慨,她能碰触到的真实几乎不存在,才会对每一份看似平常的真实那般地关照,无论怎样,她都有着与整个社会撕不破的隔膜,“翠远不快乐”。

董培芝的出现让这两个永远不会产生交集的人短暂地联系在了一起,透过董培芝我们可以洞悉吕宗桢的心理,他恨董培芝看上了他的大女儿,打心眼里看不起他这位清寒而心怀大志的表侄,宁愿背上调戏妇女的恶名也不愿和表侄产生任何瓜葛,这种极端的反感来源于诸多的不如意,甚至包括对太太的不满。

吕宗桢坐到了吴翠远边上,他对她的第一印象并不怎么样,“他不怎么喜欢身边这女人。她的手臂,白倒是白的,像挤出来的牙膏。她的整个的人像挤出来的牙膏,没有款式。”很明显,她只是他用来逃避董培芝的手段,整个人被伪装地没有一丁点特点。而吴翠远本身开始也并不为吕宗桢所动,一点笑意也没有,刻意维护着那份不知从何而来的矜持。这是虚伪与虚伪的交锋,和周围别的事物一样,没有一丁点的真实,这样的开端,或许本身就是一个玩笑。

吕宗桢并没有停下来,他开始搭话,不得不说他很有一套,带着恳切的语调慢慢攻破了吴翠远的心理防线,但她仍要坚守那份矜持与正经,虽然开口,不过表面敷衍,但她并不知道吕宗桢从一开始也不过是敷衍,先前说了什么他也早就忘了。董培芝离开了,吕宗桢也恢复了正经,原本交集到了这里也就该结束,但真正的转折正是从这里开始。

董培芝膝上摊着的练习簿吸引了吕宗桢的注意力,接下来的细节很能反映两个人的微妙心理变化,吕宗桢误以为她仍是一名学生,但吴翠远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应,虽然仍保持着距离,但明显已经开始慢慢接受身边这个“冒昧”的男子。从学历聊到工作,两个人的距离一步步拉近,当聊到生活的时候,吕宗桢面对这个萍水相逢的人,毫无顾忌地释放自己的压力,一吐生活的不快,接下来的吴翠远做了一个聪明女人最擅长的事——倾听,带着激烈内心变化的倾听。

吕宗桢很快将生活的不如意归咎于他的婚姻,责怪他的太太不同情他、学历低、脾气差,至于当时娶她的原因,他也毫不忌讳地解释为年轻时的她很漂亮。一个懦弱的男性的灵魂到了这里暴露无遗,在我看来,全书最具戏剧性的情节就发生在这里:面对吕宗桢的抱怨,吴翠远竟然没有一点的不悦,而是表示了理解和同情。其实吴翠远内心明镜般的透彻:“她知道他们夫妇不和,决不能单怪他太太,他自己也是一个思想简单的人。他需要一个原谅他,包涵他的女人。”所以甚至可以认为,这里的吴翠远是在迎合这个萍水相逢的男人,至于她为什么选择这样,可能并不是出于礼貌,而是吕宗桢的抱怨触动了她自己的内心伤痛,即女子教育的问题。

接下来的情节依然是戏剧性的,两人同时探出头去张望,脸庞异常接近,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击碎了所有的虚伪,整个交集在这里出现了那么一点点的真实,张爱玲在这里的描写可谓“神来之笔”:“宗桢和翠远突然觉得他们俩还是第一次见面。在宗桢的眼中,她的脸像一朵淡淡几笔的白描牡丹花,额角上两三根吹乱的短发便是风中的花蕊。”之前的虚伪做作在这一瞬间都仿佛不存在了,两个人身上被社会贴上的标签都被撕了下来,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男子,她也不过是一个单纯的女子,“他们恋爱了”。

恋爱中的人总是毫无保留,他们好像都找到了那个知心的人。终于,吕宗桢提到了婚姻,他依然很直白,说明自己并不会离婚,只是希望娶妾,时代套在他身上的其实一刻也未忘记。吴翠远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了,但她着实觉得眼前的男人是可爱的,他激发了她内心一直不敢表露出来的反抗欲望,“气气他们也好!气,活该气”,这和吕宗桢对他太太的态度如出一辙,但她自己也并不知道的是,她其实也与吕宗桢一样,永远逃不出时代的套子。

陷入爱情当中的女人总会选择不顾一切地体谅对方,翠远也一样。她哭了,“她简直把她的眼泪唾到他脸上。他是个好人——世界上的好人又多了一个!”吕宗桢要了她的电话号码,她依然希望保留一个女性在爱情中的尊严,她只会倾听,不会选择用言语去打动爱人,也并不愿意让他把电话记在纸上,因为“她的电话号码,他理该记得。记不得,他是不爱她,他们也就用不着往下谈了。”而这些,在我看来,吕宗桢是不可能体察到的。

通行的铃声让这二人之间原本凝固的时空重新开始了流动,吕宗桢离开了,这对于翠远来说,等于这个人死了,因为如果从此再无联系,便和未曾见过一样。他坐回了原来的位置,态度很明白:“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众生百态的声音与画面很快填充了两人间的距离,时代的洪流淹没了恍如迷梦一般的经历,只剩下刚刚的交谈,还回荡在耳畔。

吕宗桢回到家,回到了那个刚才在他口中一无是处的地方,他依然尽着他的本分,他也只能这样,最后的纠结后,他屈从了,就像那乌壳虫那样,没有打给电车上萍水相逢的她。

毫不留情地说,《封锁》中体现的人性是自私与虚伪的,但这些让人痛心的“利己主义”与“逢场作戏”是在时代迷雾的压抑中游荡的。吕宗桢是这样,抱怨了已经得到的一切,倾吐了自己的不快,实际上却越不愿意舍弃分毫;吴翠远也并不高尚,她只是压抑,而这份压抑借助吕宗桢的嘴被表达了出来。众生可以为了面子胡说八道,也可对别人的痛苦视而不见,吕宗桢不过是在合适场合出现的一个抱怨者,吴翠远也不过是一个被压抑很久的共鸣者,两人的相遇只是一个并不好笑的玩笑,一个梦一般的回忆。

并不能说整个过程一丁点的真实也不存在,我愿意相信在吕宗桢和吴翠远完全退下伪装,释放自己的不快时,那一瞬是真实的,至少他们在那一瞬变得单纯,与时代错位的单纯。不能说仅凭这次相遇,双方就深深相爱,其实两人都是带着赌气的心理为寻找到了同病相怜的共鸣者而欣喜、安慰,只是这份欣喜与安慰是不是爱情,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时代的迷雾封锁了诸多的可能,也封锁了人性的深处的渴望,人在这种力量面前显得无助又无奈,但终归希望还是存在,只要环境改变,那份人性中本初的、最宝贵的情感还是会毫无顾忌地迸发,这恰恰是全文最令人感动的!作者:傲沧

读书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4500字


读书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4500字:

“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别的人可以依赖,只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

“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而你一无所知。”

这是关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那个纯情女子的故事,一段缠绵悱恻却让人听得心疼的故事。故事里的女主在童年时开始暗恋搬到对面的邻居作家。她那情窦初开的小花缘于作家的一个温柔眼神;她那优秀的成绩缘于想要向优秀的作家看齐;她的沉默寡言缘于每日每夜幻想的作家的瞬间。他成了她的整个童年。她会因为作家不舍得搬家,她会因为作家整日呆在家里遐想关于他的一切,她会不顾家人的劝阻,一心来到作家的身边寻求与他的邂逅.......

然而三番五次的“偶遇”和欢愉,作家却始终认不出她,认不出她是曾经的那个邻家小姑娘,认不出她是那个将第一次那么天真又毫不犹豫的交给他的傻姑娘,认不出酒吧里买醉的女子也是她!她知道留不住爱自由无羁绊的他,她欢喜的想要为他生下孩子就像这样可以留住另一个他一样,她为了偷偷生下孩子断绝一切关系,就这样在贫民窟忍受着一切身体与精神的凌辱,她为了那怕再有一次的留在他身边片刻的机会,放弃万人的追逐,放弃伯爵夫人的席位......然而她的孩子死了,她什么都没了,她也要死了。而这一切,他一无所知,他不知道他们之间有什么故事,他甚至不知道她是谁!

这是要有多大的热诚,才能做到如此深沉的爱啊!也许是作家对女主的心理描写太过细腻,这样娓娓道来却不带任何责备的语气,让人听的实在心疼。一个人内心到底要多坚定,多热枕,才能用一辈子的代价来孤守心爱之人,即使这个人甚至不记得你是谁?我想一般人从未经历,也实在做不到吧。一个人的恋情,一个人的地老天荒,太过苦涩,也太过伤人,你会觉得,这应该是这个女人呕心沥血的血书吧!

于我而言,听这个故事本身,除了感动,就是心疼。世间真会有如此痴情之人吗?我从不相信那些狗血的言情剧,可茨威格小说里的人物让你读来如历历在目,是那么清晰,那么痛彻心扉。发现自己现在真像个老人家了,总是看到一些颇有深意的文字或者某个电影桥段就会嗓子眼难受。尤其记得听到故事最高潮的那段,当女人和作家再次相遇,一夜欢愉之后的早上他竟然用钱来打发她。四目相对,怒目而视的眼神却始终没能让他认出她。那一刻她的眼泪再也没能忍住,她拿起包就夺门而出。就在这时,他的管家看到了她,一个几十年前的管家在擦肩的一瞬间眼里放出了光,他认出了这个邻家的小女孩,他竟然认出了她!就是那么一瞬间的眼神,管家懂得了她。而他,多少个同床共眠的日夜,他始终不认识她!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落下。

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怎样的爱才能将守候一生的秘密藏下?即使她死去,她从未怪他,她希望他依旧自在的活着,她希望自己的死不要让作家有丝毫的负罪。她只允许自己死后这封信能给某个陌生人看看,好倾诉下自己这一生守候的秘密,守候的爱。她就像一片羽毛轻轻的来过,死去也不过是轻轻飘过,而他都还没注意到曾从身边飘过的这片羽毛!

《家庭女教师》是从两个小女孩的视角来展开故事的,两个女孩发现她们的女教师最近心情很不好,但又不知道为什么,于是她们想尽办法探听女教师不开心的原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们偷听到了女教师和表哥的对话,原来女教师和表哥两人互相喜欢,可是她有了他的孩子,表哥却假装不知道并极力回避。在她们的小脑袋里实在想不通女教师怎么会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哪呢?是因为不能带孩子来她们家所以想念孩子吗?孩子是表哥的吗?可是他俩没有结婚怎么会有孩子呢?如果有孩子表哥怎么会不知道呢?就是带着这样的一串疑问,她们假装不知道一切,然后继续乖乖的学习做作业,想要这样取悦老师让她开心,可是这又会有什么用呢?表哥说因为考试要静心所以要搬离她们家一段时间,父母都说好。只有老师每日发呆以泪洗面,也不像往常那样带她们出去玩了。

两个小女孩变得越来越疑神疑鬼不相信大人了,她们知道父母总是在她们来时停止嘴里正说的话,总是在有些时候刻意打发她们去看书睡觉。她们开始肆无忌惮的偷听别人对话,并觉得这没有什么错。日子久了,母亲发现了女教师的不对劲,有一天吃完饭母亲找女教师要聊一聊。知道真相后的母亲,破口大骂女教师并决定不再留她。可是当孩子们问起怎么回事的时候母亲却什么都没有说。两个女孩知道女老师要离开了决定用所有的攒下的钱给老师买东西,结果第二天一早发现女老师不见了,只留下了一封信,母亲打发了她们去上学,后来被通知的表哥匆匆赶来看了她留给他的那封信。女老师到底怎么样了呢?故事里始终没有说。而这两个小女孩从此发生了改变,她们再也不相信父母甚至任何人了。这件事之后的她们再也不是从前的她们了。

听这个故事时,突然就想起了以前读过的萧红的《小城三月》,两部小说真的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茨威格的小说肯定是更早一些,也不能保证《小城三月》没有借鉴它。不过两个故事的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同样是从不经人世的小女孩的角度说起,《家庭女教师》在讲述女教师不幸爱情的同时更多反映的是两个小女孩的心理变化过程,女教师的不幸爱情这件事让她们成长了很多,不过这个成长过程不是快乐的,而是扭曲的----对于人事的不再信任和失去孩童该有的天真。从女教师这一不幸本身来说,应当是对表哥懦弱的爱情的的讽刺和对父母所代表的世俗观念和社会的抨击吧。

《小城三月》从一个天真、稚气的女中学生“我”的口吻来叙事,借一个女中学生的眼来透视翠姨的故事,但读完故事会觉得更多的关注点是翠姨的不幸本身吧。翠姨是一个封建家庭的孩子,但受到我们家新思想的熏陶,也想要过上新思想的生活。她性格沉静,仪态优雅,像一般的年轻女子一样追求着一些时尚的美的东西。但她不同于一般俗女子,她喜欢到“我”家里来和“我”的新派亲友们在一起感受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接受一些新鲜的思想和观念。她偷偷爱上了“我”上大学的堂哥,但却只将爱藏于心底。她不想嫁给母亲给她订下婚约的人,几番挣扎却还是无力摆脱,死亡成了她最后的挣扎和不屈服。她终究死去了,带着她的恋爱秘密到了坟墓里。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死,所有人都只以为她身体不好。我想是哀莫大于心死吧,知道一切都没有希望,才会让一个女子宁愿决绝的选择赶快死去。从《小城三月》里,我看到的是一个柔弱女子在封建恶势力下的苦苦挣扎。

《马来狂人》是从第一人称审视他人的视角展开,所以最初的铺垫很多。先是有大段大段的人物、环境的交代铺排,然后故事的主线才慢慢显现出来。说实话,像我这样不是看纸质书的人,真的就没有耐心仔细听前面的环境描写了,所以这些就听得很快。不过这种一点一点慢慢接近真相的感觉倒是让人兴趣盎然,就像是和主人公一起从好奇大冒险然后接触真相一样兴奋。《马来狂人》讲的是“我”在深夜的船上遇到的一个怪人。是我从最初的害怕到感兴趣、了解、再到体谅这个人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了马来狂人的故事:一个在小镇过着混吃等养老金的医生,因为一个高傲的夫人的造访,变得疯狂,想要为她做一切。而这一切,只是源于一个秘密。原来这位夫人想要这个医生帮她打掉孩子,因为她的丈夫就要回来了,但是做这样的手术是违法的,而且她还那么高傲、盛气凌人,医生没有答应她。

可是她太迷人了,她的那种高傲又恰吸引了他,他想尽一切办法接近她,也想要为她做手术,但是她不理会他。随着时间越来越短,丈夫马上就要回来,这位夫人选择了铤而走险的让一个老女人帮她堕胎,然而失败了,仆人在情急之下叫来了这个医生,可惜一切都晚了,她大出血,却坚持回家不去医院,因为这会暴露,会毁了她的名誉。于是这个医生就和仆人带她回了家,与死神搏斗了一个晚上,她还是死了。这时候的医生突然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明白她的意思,他要替她守住她的名誉,即使是用生命的代价。于是在验尸官来了后,在他的威逼利诱下,死亡原因变成了突发疾病死亡。丈夫回来前,他终于见到了那个女人心爱的,愿意用生命来守住秘密的男人,那是一个年轻的军官,很青涩的男孩模样,他突然就对眼前的这个人恨不起来了,因为那是她爱的人。因为她,把他们两个连接在一起。他突然就懂得她爱他的理由了,他只是羡慕他。

丈夫回来了,他们都逃开了。就是这艘船上逃离的这位医生,在极度压抑的情况下,他终于向路人的我吐露了他的这些心声。然而巧的是,这位夫人的棺材就被这位丈夫放在这艘船上,准备运往这位丈夫的城市。他说他有预感,他还有任务,他要彻底帮这个夫人守住她的秘密。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看到他了。突然有一天,我得知了这个棺材不见了的消息,有人说是太沉掉下大海了,有人说是一个疯子酒鬼撞到了上边,棺材和人一起沉海了。而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听完这个小说,心情无疑又一次沉重了。茨威格笔下的爱情总是那么深沉。一位医生,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守候一位只见过几次的夫人的秘密,从最初的侵犯思想到后来的精神守候,爱一个人然后可以爱她的爱人。她从没有给过他什么好颜色,可却甘愿为了她变成一个马来狂人。这样的爱情,不,或者升华到更深层次的一种感情,真的让人望尘莫及。

《里昂的婚礼》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内乱的城市里,执政者与民众的互相矛盾导致无数个无辜的受害者。里昂和她的妻子就是这样一对可怜的人儿。就在婚礼的这一天,里昂被当成犯罪分子抓到了监狱,妻子伤心的去找政府官员理论,结果也被丢到了监狱。就在绝望之中,妻子从监狱昏暗的光线下发现了并没有死去的丈夫,他们兴奋极了,不能同生但可以共死了。然而唯一遗憾的是,她还没有正式成为他的妻子,所以不能以妻子的身份陪她死去。狱友们商量了片刻,监狱里的牧师为他们举行了简陋的婚礼仪式,所有人在这一刻变得庄严肃穆,地狱也变成了神圣而纯洁的地方。狱友们为夫妻两腾出了一间小小的空间不去打扰他们,这一夜是他们最香甜的一夜。

第二天狱警的声音打破了一切和谐。就这样他们要去赴死了,没有任何痛苦和畏缩,带着花环的女子一脸幸福的拉着丈夫的手走在最前面,每个人都是一副平和的样子,好像他们并不是去赴死,仿佛奇迹就要发生。然而奇迹从不会眷顾任何人,一阵阵的枪响声后,一群人倒下然后被扔到了河里。只剩下那个花环在河水里扑腾了几圈然后重重落下被水卷走,然后这个城市安静如初,就像一切都没有发生一样。

听这个故事,依旧是觉得凄美,当然,故事里对统治者的讽刺可见一斑。但更多给人一种人的渺小无力的失落感,就正如文章最后所说,奇迹并不会发生。人终究没抵得过命运的捉弄。这样的爱情,除了伟大还是伟大吧。茨威格对于人物内心世界刻画的细腻,对环境以及人物性格和生活遭遇的描写,总让人听得揪心难受又欲罢不能。

《普拉特尔的春天》讲的是一个女子因为自己预订的衣服没有到就觉得没有好看的衣服所以没去参加普拉特尔公园的赛马会的故事。可是她又无聊,于是心生一计,她穿着自己的旧衣服偷偷去了赛马会。后来偶遇到了一个大学生帅哥,然后有了一段短暂的、美好的如初恋般的爱情。但是第二天醒来她还是回归到以前做别人情妇的生活。这个故事比较短,听完后给人一种讽刺虚荣浮华人生的感觉。

让我觉得最记忆深刻的一点就是:女子没有去参加赛马会,仅仅是因为她觉得没有可穿的衣服,尽管她有一柜子的华丽艳服。有那么一点点的女生同款气质(出门前总要纠结穿什么,找不到适合的宁愿磨蹭几个小时),可还是很夸张啊,她的虚荣臭美在这里,一下子变得淋漓尽致。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4500字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4500字:

这是一本结合了很多领域、在宏观上讲整体人类历史概观的书,会忽略很多微小生动的细节,但看完《人类简史》的时候,应该对人类史有一个清晰的概貌,而且对一些基础的历史问题会有明确的答案,比如说什么是宗教?什么是帝国?钱的本质是什么?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曾经,野野对于“大历史”的概念是从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开启的,那种以小见大、纵横捭阖的论述方式看看后来无数的模仿者就知道其影响之大。而《人类简史》这哥们的冲击力已经不仅仅是“大历史”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意图就是-作者试图把人类回归到一个物种的位置上去,我们和花鸟鱼虫一样,只是这大千世界其中的一个品类,而已。

在《人类简史》之前,人类史的尺度都是建立在人已经像个人样的基础上,不论是从农业社会还是畜牧社会。而赫拉利认为这不过是一小段历史,人类的历史还要往前倒,倒到我们什么时候走出非洲、什么时候退掉体毛、甚至什么时候和黑猩猩分道扬镳的。今天的人类史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征,我们只承认有记录的人类史,不论是刻在甲骨上的还是印在泥版上的,这最多不会超过万年的尺度。《黑色的雅典娜》的作者提出过一个惊人的观点-雅利安文明是被包装出来的,是被两百年前那个启蒙运动所谓的理性之光包装出来的。因为我们需要一个欧洲文明的源头叫古希腊,古希腊一定是纯洁的,它是欧洲文明甚至世界文明的源头。而当我们说到石器时代的时候往往用“狩猎采集”四个字就说完了,这上百万年的尺度就这样被我们直接略过了,只在万年的尺度上摸爬滚打,这是很有问题的。

作者试图写出一本突破史观尺度的书,但可以看得出万年尺度的人类史主要还是由三种史观所构建:

退步论:

主要属于早期文明,就是雅斯贝尔斯讲的那个轴心时代,无论是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摩诃波罗多》,还是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总的来说就是,原来是黄金时代,然后是白银时代,然后变成青铜时代,反正整个世界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就像孔子说“无从周”,他想象的周朝,秩序井然、人人彬彬有礼不逾矩,那是个非常美好的社会。然后礼崩乐坏,一天比一天差,整天就唉声叹气。整个退步论里暗含一个期许,总得有一天要重整江河。

进步论:

这主要是欧洲的调调,从文艺复兴之后开始,欧洲告别了上帝。我们的命可以hold在自己的手里,不再需要上帝的庇护了。这种史观催生出了新的观点,人类可以不断地探索未知,借由科技的力量、人的理性去亲手造出来一个新的世界。在100年前进步论那是相当深入人心,几乎是全民喧嚣、大家高呼着口号,认为指日可待地可以亲眼看到自己缔造伟大社会。

循环论:

这在东方文化上有着非常深的烙印,无论是印度的吠陀到婆罗门,还是佛教到中国本土的一些文化,都在讲天道轮回的一个观点,它给了生的希望,就是说世界一定是在毁灭中孕育、在孕育中成长、成长中必然毁灭。这种循环论因为科技含量不高,所以被进步论打败。

建立起自己的史观还挺重要的,并不是去站队,一个人的史观可能是30%退步史观+20%的进步史观+50%的循环论,了解不同的史观有助于自己意识的开放性。

书里有一个观念非常有意思,作者认为定居是个巨大的骗局,这真是个让人拍手叫好的想法,赫拉利觉得在原始人类是没有产权这个概念的,定居之后才出现了“产权”。

定居之前,人类过的是信马由缰的生活,那真是天下处处皆为家的生活,哪儿有果子吃、哪儿能逮到兔子,哪儿就是家,环境不好就换一处。

而定居之后,人类从找果子吃变成了种果子,种植的过程可能会有天灾人祸还会被贼惦记着,于是人们开始求神拜佛还要防小偷,人们开始围篱笆,确认产权。

定居让人类的行为和心智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但实际上,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定居之后才成为人的嘛。

从某个角度看,我们仍像上古时代的智人一样,都在朝着“让生活更加美好”的方向奔跑,只是我们跌入了一个叫“努力”的陷阱,当我们抬起头来,远方依然是远方,只是我们不再奔跑。

作者还提及了人类千万年驯化其它物种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彼此驯化的过程,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动物驯化是人和动物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单方面的。它有一个相对可悲的结局,成千上万年的时间里我们驯化了很多动物,把那些桀骜不驯的、野生状态的物种都纳入人的行为版图。我们始终都是以人为中心的,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我们驯化了狗,同时发生的是狗驯化了人。鸡马狗羊鹦鹉,这些动物其实每时每刻都在驯化我们,驯化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结构、驯化我们的饮食习惯、驯化我们的喜怒哀乐。它们驯化通常是两种方式,一种是把人类的某些东西投射在它们身上,这是我们特别乐此不疲的,把这那些小猫小狗叫孩子,把我们很多东西投射给它们。二是我们为动物提供了一些被它们接收的行为范式,反过来讲,它们为我们注入了某种行为范式,比如说喝牛奶,这对人类基因的演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当年李鸿章就是因为看到了大航海时代、贸易通商、挖掘矿藏、大机器生产的世界格局之变,看到了船坚利炮对当时大清王朝冲击的猛烈程度,派出去的官员,到欧洲去访问,回来之后受到那种心灵的震撼,所以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而互联网就是今天我们身处的一个千年大事,它其实也是一种返祖的表现。

互联网的本质是相互链接,这难道不是一种人类返祖的隐喻吗。原始的我们,曾经赤裸在草原上奔跑着,穿越崇山峻岭,叫得出每一个鸟儿的名字、识得出每一种蘑菇、听得懂山川流水,那种自然的状态不正是万物互联吗。

但,定居之后,我们心智模式改变了,这些都听不懂了。

而今天的分享经济也是在召唤我们回到原本那种纯粹的自然心智状态里。因为分享经济的本质是分享那些让人自然真心产生愉悦的东西,并非是我多了一个不好的东西,我把它给你。以及分享经济的意义是万物皆有用,我们曾长期处于一个过度被建构的时代,很多东西都浪费了,不是因为它们没用,而是因为被放错了地方,而分享经济是让所有的资源都流动起来。

互联网让人的底色发生了巨变,因为有太多的偶发性和不确定性,而我们要学会拥抱这种不确定性。

今天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迎接一个悖谬丛生的世界,就是说我们该如何hold住这个世界?今天的我们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西方过去这1、2百年进步主义的路是条条探索都失败的道路。就像量子物理打破了牛顿力学、打破了哥德尔定理,量子物理出现之后几乎把一百年前数学那种狂妄、包打天下的雄心壮志完全瓦解了。那时候的数学家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写出来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本数学书,里面包罗万象,将来人们碰到问题,在这本书里都有答案,或者推演一下,就有答案。物理也是一样的,爱因斯坦的梦想就是能把最后一个定律写完,然后全世界的大学没有物理系、从此物理学家绝种。经济学的《阿罗不可能定理》,政治学孔多塞的《选举悖论》。。。这些都告诉我们顺着西方之前的那条路,特别是我们坚守为正道的罗格斯的那套话语逻辑,推演出来都是悖论,而他们面对这个悖论之后又束手无策。在这种情景下,数学、物理学、经济学、政治学。。。通通都走到了一个历史的交汇点,所以今天西方的学术思想到这里是停滞的。这就很容易理解过去一百多年那些反思西方学术体系、想突破这个硬墙的人把眼睛转到了东方。荣格在理解人类集体无意识、人格构成的时候发现不能按罗格斯的方法,因为罗格斯的基本假设是这个世界一定是干净的、一致的、不矛盾不打架,意思就是讲道理不辩不明。但现在的出现问题是,我们摆道理讲事实也不一定能达成共识。

人类史上我们就只有两种动作,说话和打架。它们都服从先什么后什么的宗旨,不论是传教士、布道、云游、政治游说、拉帮结派、还是政党营私。这些东西就只为了认同,如果话语不能认同,就开打、打完之后再来认同、认同完再打。所以操纵过去文明史冥冥之中的逻辑就是—我们坚信,存在着一个指路明灯。我们坚信的那个指路明灯跟另外一个族群坚信的那个指路明灯没有办法对话和沟通的时候,那不就得打架呗。到了今天,这个东西已经走到了尽头。

所以我们如何认识在彼此没有共识的前提下怎么合作,这才是未来更大的挑战。现在的商业逻辑是我们有契约、有共识、认同才能合作。将来的问题是,我们不认同,我们怎么合作的问题。就像作者说的,以前是以家庭、社会、国家为单位,但未来是以地球为单位,那就真变成经济命运共同体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文化,当我们用文化视角看问题的时候需要提防过去我们谈及文化时那种捍卫的状态,不管是捍卫自己所信仰、还是捍卫一个自认为是真理和事实的东西,以前我们的文化交流基本上都是捍卫的姿态。而结果就是,越捍卫就越各捍卫各的,最后就变成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为什么捍卫不对,因为捍卫有一个假设,你之所以捍卫它,一定有一个假设立在那儿,捍卫只是举证而已。

未来不再是捍卫那会是什么呢?是上面提到的拥抱不确定性,去掉我们对确定性的追逐,以前大家只相信这个世界有定数,只不过你的定数是耶稣基督告诉你的、我的定数是佛陀告诉我的、他的定数是默罕默德。这其实还是方便之争,关键是咱三最后都相信定数这件事情,这很可怕。我们能不能先放下定数,如果这个世界是无定数,它是不确定的呢。我们要学会拥抱悖谬丛生的世界之前,先得拥抱不确定性。不确定才有可能性,不确定才能为未来的思想重启提供可能。

当我们说未来有没有可能的时候,就已经在指望一种旧式的解决方式。不确定性是不要指望我们一定能够指哪打哪。未来会以一种特别好玩儿的方式呈现-打哪指哪,就是我先打出去,然后过去画个圈。画圈是解释,是我对我的行为赋予有意义的解释,而不是我寻求我做这个行为的意义。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观。指哪打哪的生命观是有图谋的,它总是想为什么而活,为谁而殉道、为谁而受难。这个解释是别人给他的,以及这个解释在数千年当中一代一代被合法化了。可是今天,这个解释已经没有办法承载这个复杂的生命架构。雅思·贝尔斯讲的轴心时代说世界出现了四大文明,这个说法感觉人类好像是突如其来诞生的。我们今天的人类史确实也是这样写出来的,充满着进步主义和以人为本的情怀,不论什么东西,只要服务于人就是唯一的目的。而新的认知结构,未来的人类重启,我们将要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自然主义,我们只不过是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分子而已,普世不再是以人为中心的普世,而是以这个环境为中心的普世。

互联网作为一个可能都不止是千年大事,而是万年级别的大事,正是因为它与“不确定性”紧密相关。互联网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改变了人与物的关系,将一切都连接起来,都彼此嵌入的时候,还原论、两分法、确定性的哲学传统就失效了。互联网连接了我们彼此,让我们和我们的人工造物连接、嵌入、共同存在着,甚至会出现一个新的物种。

简单地说,未来已经到来,只是还没有展开。

除了《人类简史》还有三部曲的其它两本书,《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以及雷·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和凯文·凯利的《失控》都很好看,可以一起看便于搭建出一个对未来的整体框架。

《战国是一部改革史》读书笔记4500字


《战国是一部改革史》读书笔记4500字:

文:彭加勉;本书作者顾伯冲,现任公安部情报中心党委委员、副巡视员。顾伯冲在从政之余,还是著名的历史学者,时事评论员,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很多评论文章。

序言: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改革,2500年前战国时代的改革,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且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改革。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困难。改革,既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也是让当政者如履薄冰、生死抉择的重大课题。

全书共十章。

第一章,波澜壮阔的变法大潮。战国时期的战争目的在于兼并,并将兵以诈立的思想用到了极限。公元前341年,也即是马陵之战后的20年,比如商鞅把个人的交情当做武器,俘虏其旧时的好朋友公子卯,从而赢得战争。战国之前征讨别国,不杀小孩,不捉老人,被认为是人道主义,到了战国时期却被看作笑话。整个战国时期,大概有260万人死于战火,约170万人死于秦国之手。战争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战争艺术的发展,比如长平之战,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尤其诞生了一批关于战争经典著作。周王朝成为名存实亡的家长,秦楚齐燕赵魏韩七个身强力壮的儿子和宋、卫、鲁等二十多个小儿子也是各行其道。战争催生了一大帮文人们,社会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派,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成为中国文人的成才动力和追求的最高境界。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和学术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高峰,之后的2000多年,除了印度佛教闯入,为中国人的大脑贡献了一些营养外,其他各朝各代所谓的思想创造,从根本上说都没有跳出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巨人的圈。天下大乱的春秋战国尤其是东周是最富有思想的时代。中国的额百家争鸣结果强化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从而使中国人失去了一次从自然中解放出来的良机,而希腊思想启蒙运动唤醒了人们的自我意识和理性精神,从对自然崇拜中解放了出来,中西方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方向。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中国变法、新政、革新的母本,也是后来政治家和改革家的蓝本。魏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迅速成为中原霸主长达百年。韩国、齐国、照过、楚国、燕国等国家均在改革方面推出了很多措施,改革成效也各有特点,其中秦国的改革最彻底、最坚决、最全面、全持续,其中商鞅在变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战国是人才的春天,任何地位很低的人士,都有可能被赏识后迅速成为执政大臣,如张仪本。战国既是血腥风雨、战乱频繁的动荡时代,也是怀抱理想、渴望成功的列国游士们实现自身价值最好的时代。

第二章,殊死变革为哪般战国七雄征战不休,弱肉强食,都在寻找使国力强盛的变革,各个国家被逼着变革。秦国作为当时最弱小的国家,东方六国已经走向强盛,秦孝公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彻底最伟大的一次改革,他发掘了商鞅,从而使真正勇武战士走上了最重要的位置,占尽血缘关系的官场裙带渐行渐远。赵武灵王,英武一世,遗憾却因为提前退休引起各个儿子争权夺位。

第三章,道路是核心。战国时期,儒家没有什么市场,墨家在诸侯国也行不通,战国时期使用法家思想作为指针。比如秦国以法家为指针,变法取得空前成功,经济总量迅速上升,军队的战斗力骤然增强。然而,由于法家崇尚暴力、做事比较极端的文化,在乱世是容易奏效的,但在和平年代,注定将引向灾难,秦国后期,秦始皇时代,仍然实施商鞅当年的变法,导致国家走向灭亡。东方六国也是这样,开启变法之际,相信法家,用这一理念进行大刀阔斧改革,但由于很快改弦易撤,慢慢走上灭亡之路,只有秦国始终坚持法家变法道路,持续六世之强而统一华夏。秦始皇统一天下,秦人津津乐道的是对国计民生津津乐道的事,而不屑于仁义礼乐的哲学论证,对人伦关系的要求也远远不如东方六国那样严格,这种事功主义文化,适应了优胜略汰的自然法则。而楚国,敬畏鬼神,屈原满腹经纶,推动变法无奈满朝百官不当一回事,认为他是精神病或患了抑郁症,无奈投江自尽,这一切归于楚国的落后愚昧文化,没有变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齐国威王也曾变法,但缺乏战略眼光,没有统一天下的远大理想,光富国不练兵,骄傲自大,孙子兵法作者孙武在齐国得不到重用,最后只好投靠吴国。

第四章,既得利益,变法不能承受之重。越是古远,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知识分子,往往不是平民,而是贵族。战国时期,变法从来都是自上而下,较少考虑民意或不考虑民意。很大程度上,变法只要是处理老世族集团和新兴势力之间的利害关系,在政治稳定和国力发展之间取平衡。战国变法的锋芒直指贵族的致命基础土地,比如秦国的甘龙,曾在秦献公时代推行新政,读书笔记但后来主张有度复辟,阻止变法,生怕变革会损害自己利益。中国古代数千年政治制度变更,但权力家族化却绵延不绝,原因在于利益。变革是用革命性手段还是改良的办法,这一争论持续了数千年。归纳这一时期的变革,悟出几个道理:做事不能犹豫不决,做人不能悠游寡断;智慧和道德高出常人的人,命中注定要被非议或污蔑,不必在意;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敢于坚持真理的人才有力量;大多数人才智平平,这些人不是我们事业依靠的力量;做小事,可以和众人商量,做大事,只能自己决断;法也好,道也好,其价值在于背后的志国利民价值,价值永恒,条文和制度随时可变。

第五章,人才行,则变法兴。纵观战国变法史,君王对于变法的成败承担着无可推卸的主体责任,人治社会就是这个道理。世界各国文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比拼的就是领导集团性格与力量的竞争。比如秦国后代七代君王,无一不是英君,开疆拓土,千军万马,何等豪迈。家有犟子不败家,国有诤臣不亡国,秦国历代君王敢于担当,成就大业。而东方六国均未能做到一以贯之秉承开拓精神,导致国家灭亡。周武灵王,梦见女子,于是吴广把女儿孟姚献给他,并听从孟姚遗言,最终红颜祸水。战国的变法在于比拼头头们,而变法的关键在于人才。秦国在选拨人才时出身不限,国家不限,于是很多平民读书人纷纷投靠秦国,比如李斯,秦国重用人才体现态度端正,注重拴心留人,最终东方六国大量人才流入秦国,为秦国统一天下赢得了基础,靠外国人打败了外国人。自商鞅之后,秦涌现出了大量的名相名将,并且都是舶来品,比如张仪、蔡泽、吕不韦,李斯等,大胆启用外籍人士,真正实现了用对手击败对手。

第六章,治病除病根。战国变法的鼻子在于体制,变法彻底的程度,就在于对旧体制的触动。商鞅变法关键在于精准找到变法关键环节,国家体制,并且找到了切入点,军事变革,紧紧抓住名和利两大关键词,不断深化变法,建立了最管用的中央集权制度,最大程度地集中国内资源和财富,最大程度地激发民众的生产力和战斗勇气,从而使秦国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而起初最有资格统一天下的齐国,在春秋时期就有齐桓公、管仲等良好基础,只因为没有发挥优势,不敢出动改革。变法是个系统工程,各个诸侯国之所以失败在于变法的活动停留在修修补补,没有大刀阔斧的魄力,最终导致失败。尤其是政治清明,才能成就霸业,诗经中的《无衣》就是秦国的军摇,反映了秦国军民团结友爱,共御强敌的精神。

第七章,得民心者得天下。河南内乡有一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任何一长变革,首先要解决的是依靠谁,团结谁的问题,唯有藏富于民,让民众享受改革的成果,变法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商鞅变法值得反思,他将国富与富民对立起来,所以秦国一统天下,是以百姓的幸福为代价的,注定走不远,所以商鞅横死,百姓对其却没有任何的怜悯,而秦朝之后没有一个读书人由衷同情歌颂秦朝,没有一个朝代的意识形态肯定秦朝,没有一个暴君公开声明自己要仿效秦朝,秦朝几乎是被所有人抛弃。民心在战国时期,在执政者心里,就是一把扫帚,屋子脏了就拿出来用,平时谁也不会想起。商鞅对百姓严酷到了极致,为了达到愚民的目的,商鞅采取连坐制度实行严打常态化,任用奸人,等级尊卑化明显。以至于在战国时期,百姓整天盼望着打仗,原因是打仗能够改变身份,那时普遍实行军工爵制,这种赤裸裸的人头奖励政策,彻底将秦军打造成为毫无人性的野蛮之师。商鞅认为,战争是让国家强大和稳定的最好办法,也是检验变法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世界史最残酷的一种。

第八章,战略,乱云飞度谁从容。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时而为友,时而为敌,利益决定立场,诚信和道义被彻底边缘化。秦国,对内,采取富国强民、农战基本国策,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战略,这是由范椎提出的。战略之要在于谋大事及兼及一隅,争千秋不争一时,首要的就是善于观大势,谋大事。东方六国一个接一个灭亡,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尤其是以土地换和平,割地求和,只顾眼前,不计长远,最终走向灭亡之路。战国中期,七国之间处在合纵和连横之间的对抗和较量,或扩张,或自保,合纵的代表人物是苏秦,连横的代表人物是张仪,是一种典型的冷战思维,是古代结盟的形式,企图借力打力。

第九章,靠的就是眼光。战国时代的生产力发展,土地的开发利用,个体家庭的出现,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基本条件。秦孝公在求变图存、变法强秦、雄霸天下的路线上,表现出了战场勇略,敢死敢言,救国勇略、明耻感变,冷静清醒,表现出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胆略,直达人生的巅峰,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看准了问题绝不拖泥带水,以超前眼光敢做敢当,看准了问题便以铁腕的执政手段改革,不求多变,而求精变,取得成功。成功的变法这总是用未来的观念做今天的事情,失败的变法这却用昨天的经验做今天的事情。六国输就输在眼光上。养成始终目视前方的习惯,不要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这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至为要紧之处。中国中后期,变法进入深水区,而秦国继续使用商鞅的变法,故而能够真正强大起来。而东方六国患上了变法疲劳症,不敢再变法,僵化思维,失去了求变创新的动力。

第十章。历史并不如烟。秦国嬴政接任后,逐个攻破,把东方六国逐个消灭,统一了全国,并在帝前面加了皇字,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至此,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赢得了胜利局面。中国千年历史的变革,属于社会转型式的变法,只有商鞅变法和戊戌变法,但成功的只有商鞅变法。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国有奴隶社会向封建制度转变的改革,其兴起志强劲,历史之久长,根源之深厚,内容之丰富,成效之卓著,使命之重大,经验之深刻,为中外历史所少有,变法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方方面面,坚决而彻底,奠定了中国秦朝以后的2000年封建时代基本制度和发展模式。中国自夏朝以来五千多年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的分水岭,这一切,源于变法。此后的封建社会两千年,中国社会万马齐喑,死气沉沉,在没有出现一个可以与先秦诸子比肩的大思想家,社会制度也没有出现一次大的创新和变革。秦朝之后的历朝历代,包括张居正改革,王安石改革、永贞革新。庆历新政,康熙、雍正和乾隆等改革,都无法与商鞅变革相提并论。当然,也有人对商鞅变法取反对意见。然而,做一个看戏的人很容易,难的是做一个敢于上台的角色。

中国历代改革家积累了很多经验:第一,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单打一的改革难以成功;第二,改革必须逐步推进,不能操之过急。第三,改革要有妥协精神,争斗到底不符合辩证法。第四,把改革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相信《《亲密关系》读后感45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4500字红楼梦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