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读书笔记:理解孩子从画画开始。

孟子曾说过:“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中外经典名著。当我们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可能也会改变我们对事物以往的看法。为了避免忘记读这本书时所感触到的思想,我们最好写一篇读后感。那么,现在你是否对写读后感而一筹莫展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读书笔记:理解孩子从画画开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书笔记:理解孩子从画画开始

最近我们家萌宝有事没事开始自己练着涂鸦了,虽然经常画出来的画面都是线条和团状的,但是她会很认真的告诉我哪个是“鲸鱼”,哪个是“雨伞”什么的,还会描述一小个片段的故事给我听,我就会觉得好神奇。所以当我看到这本《理解孩子从画画开始》的时候,就如获至宝,感觉我如果不用她说,也能理解她要说什么,她会不会觉得我这个老妈真好,真懂她,脑补她拥抱我的画面,哈哈,内心万分窃喜。于是带着这种欣喜的想法从头到尾看完,才发现看完了以后,没有那种“原来是这样”的感叹,却隐约有一种不忍的伤痛,可能跟作者是儿童绘画心理学家的身份有关,她接触的大量的孩子都是有过创伤的,所以里面的案例就会有不少的伤痛故事在里面,但是还是想分享给大家,希望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周围,看到孩子的画作里都是很少伤痛,积极成长的。

作者诺拉?罗德里格兹是欧洲知名儿童绘画心理学专家,她在书中据说是用了76个真实案例(具体我没数)帮我们从画作的各个角度分析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对外界交流的态度。主要描述的是2-12岁(书面宣传上说是2-14岁的,我自己感觉就是2-12岁的居多)的孩子,从各个年龄的角度,从画面的整体性到局部细节的观察,去发现一个孩子的内在故事,还是很值得2-12岁,有兴趣的家长阅读去了解的。

对孩子而言,他们画出的符号代表着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和体验,是一种他们对自己身体和外界环境的探索过程。作者从画人物画的角度,按孩子成长的年龄表述了各个阶段的基本作画特点,如下:

一岁半至两岁的孩子:

当孩子第一次拿起画笔,能在纸上画出线条时,他们往往一下子就能把纸涂的乱七八糟。他们尝试着画线条,但却无法控制,甚至都没有看着纸和笔,纯粹是因为挥舞着笔的动作能给他们带来欢喜。(这些场景各位宝妈是不是都似曾相识,捂嘴笑)。但是,如果孩子画出来的线条有力度,有基本的形状,还表达了一点点情绪,这样的画便具有了观察的意义。

两岁至两岁半的孩子:

两岁左右,孩子正经历着一个重要的改变,开始形成个性的某些方面,并在涂鸦中有所表达。这一阶段的孩子,主要通过使用各种各样的弧线,努力地一步步结合人体的身体部位,最终画出整个人体的形状。这正是孩子无法压抑自己探索外部世界渴望的表现。

两岁半至三岁的孩子:

从比两岁大一些开始,孩子能够用圆圈来代替人的脑袋,能用几条线画出人体的轮廓和四肢,这样他们就能把自己画出来,也能画其他人的样子;而给画取的名字,无非就是“宝贝”“爸爸”“妈妈”,或是对其他人的称呼。

三岁的孩子:

到了三岁,孩子经历了更多的变化,身体也有了发育,获得了更多技巧和能力,受到了不同大人对自己的不同对待。他们的好奇心、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欲望渐渐被唤醒。(前面说的我女儿的绘画经历正好就是这个阶段的,发展还算良好,嘿嘿~)

从出生起,孩子对自身身体形象的认识就在不断发展,直到用画笔创造出这个形象。从这种意义上讲,绘画就是孩子认识身体构造和外界关系的反映,就是他作为一个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成长历程的体现。他们画涂鸦、注意控制笔画,学会为画出的东西取名字,另外也能够画诸如车子、山峰或太阳等其他事物。当然,大人可能并不认为他们的这些涂鸦就是车子、山峰或太阳。(就像我女儿告诉我事鲸鱼、是雨伞、是什么小姑娘的时候,我也是要想象半天,哈哈)

四岁的孩子:

一些情况下,孩子在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心有恐惧和对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存有疑问,所以这时的童年是充满戏剧性的。孩子不断地在自我世界和与家人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寻找平衡,并尽可能地使这种平衡稳定和长久。绘画作品能为我们提供很多参考,如谁是孩子最依赖的人,他们的家庭问题是什么,他们最为哪些家人担忧,等等。

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毫不费劲地得知或找到孩子心中存在冲突的地方:当孩子生气时,内心充满怒火,下笔时会很用力;当孩子感到丧失希望时,某些部分的笔画就会轻弱很多;尤其当他们感到孤独时,通常会在纸面靠左的边缘位置画上一个小小的人物,或者画着看起来像是要摔倒了的倾斜人物。如此种种。

五岁至七岁的孩子:

这个成长阶段,也被叫做“高能阶段”,是孩子积极运用前几个阶段已积累的能力和本领的时期。他们渴望凭借一己之力,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展现出自己能与兄弟姐妹相抗衡,甚至与父亲相抗衡的竞争力。正是通过竞争力的较量,孩子越来越了解自己所拥有的潜能,可以越来越准确地判断自己能否掌控人生路上遇到的事物。也就是说,这是孩子不断实现准确自我评估的阶段。(自我评估阶段原来这么早啊!惊叹~)

七岁以后的孩子:

七岁以后,孩子对自己的角色、在家庭中的地位、与朋友的关系都已经有了明确的概念,也知道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这一点,我们能从画中人物周围的点缀看出来。例如,这时的孩子会画不同样子的头发,来对人物的性别加以区分,还能通过很多装饰和细节,展现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地方。

以上就是孩子慢慢长大的人物画,但是从整个画像的主要分布区域方面我们又能解读到什么呢?

这张图被划分为四个部分:页面中间这条垂直线代表着现在。也就是说,所有画在居中区域的事物象征着孩子对周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认知。所以当我们拿到一幅儿童画作时,先不用看画面内容,而是先假想出一条正中的线把整幅图分成两部分。左边表示过去,但左上方与左下方有所区别;右边表示将来,但右上方与右下方同样有所不同。这样,每个区域就有了特定的象征意义。

当然,所有的分析都要以孩子的真实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如果一个孩子过去经历过一些对他影响很大的事情,很有可能会在纸面中心画一个庞然大物。

然后在画纸的某个特定区域的一般含义是什么样的呢?一般情况下,

集中在右上方,代表孩子信心满满;

集中在左上方,孩子可能心存焦虑;

集中在右下方,代表孩子想要独立;

集中在左下方,孩子可能缺乏信任;

集中在中央,情况较复杂。

作者为此举了个例子,

阿历克斯,九岁。他在家受到父母过分的宠爱,有交友困难。他的父母、老师及其他照顾他的人应当帮助他扩展交际关系。画纸的下方是情感区域,而这里画中只有一片空白,透露出阿历克斯的情感是封闭的,这也正反映在阿历克斯的日常生活中——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

另外,我们也能从其他元素的结构上,分析他的性格。比如,画中他着重画的是这只小鸟,鸟儿飞往的方向很明显;而画太阳和大树树冠的力道相对较弱。

在儿童绘画里,树冠与孩子大脑的功能,如理解、思考、想象等的发育有关。如果树冠十分薄弱,表明孩子的大脑仍处于混沌状态,对他人的情感依赖性强。占据右上角的是太阳,代表的是前往未来的脚步,力道较轻暗示着他对未来感到迷茫。

书中具体的内容还很多,我就大致介绍下这些整体的部分,比如“人物画的独白”啊,具体介绍还是很细致的。

然后还有全家福的部分,以及最后的自由绘画部分,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买来看看,对帮助我们了解孩子还是不错的。

图画是孩子最沉默的表达,画面里蕴藏着孩子最丰富的心理倾诉,所以赶紧放下无力的说教,拿起孩子的画作细细品味吧。作者:韦君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读书笔记5000字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读书笔记5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第一部分:作者小传

小约瑟夫·奈(JosephS.Nye,Jr.,1937~),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新功能主义和相互依存理论的重要代表。相继受教于普林斯顿、牛津和哈佛大学,先后任哈佛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教授、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主任、国防部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部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

约瑟夫·奈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但以地区一体化和国际相互依存最为突出。他指出,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存,指的是国家间或不同国际行为主体间以相互影响为特征的状况。相互依存具有三个特征:相互依存的交往要付出代价;相互依存不一定都是互利的;相互依存不一定都是对称的。相互依存理论直接促进了国际关系研究的自由国际主义(理想主义)的复兴,催生了新自由主义。

第二部分:书评

现代的经济决定政治理论往往认为历史冲突是必然发生的,但是许多冲突的发生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而许多理论往往难以解释所有事件的发生。这时候对于不同政治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就非常必要了。本书主要通过几个实例写明了历史事件发生的不同因素之间的关联,描述了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不仅仅是政治关系,同时还包括经济、文化等互相联系的作用。

书中首先指出了国际政治的框架构成:一个政府主导着与它交往的绝大多数政府行为,如古罗马帝国;以封建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制度,如中世纪的法兰克王国;由相对有内聚力的国家组成,无一个更高政府凌驾其上的无政府国家体系。第三种被作者认为是最符合现代社会的范例,由《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始,现代民族的概念逐渐代替了旧时的君主国家。

而在现阶段,任何一个国家试图与其他国家交往都需要协商。不同国家间的交往并不是铁板一块,其中不仅包含国家军事、经济实力的对比,更包含跨国间的联系、国际政治等不同因素,而这两者在现代分别构成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和相对较流行的自由主义两种不同的国际政治理论。

本文试总结、分析书中的几个经典例子,体现这些理论国际政治中应用的范例。

一、雅典和斯巴达

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特点的存在使得各城邦之间各自独立发展,但频繁的商业交流以及导致了各国之间不可避免的摩擦、冲突。从古典时代起,不同城邦之间就为争夺商业,土地,奴隶爆发过一系列战争。而雅典和斯巴达在前4世纪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可以说是古代希腊世界的一次世界大战。雅典因民主制度,商业经济的日益发达实力增强,为对抗波斯人的威胁建立了提洛同盟。雅典为了维持同盟,禁止加盟国退出,并向他们收取高额军费补贴。而斯巴达作为陆上大国,军事实力极强。

双方战争的起源城邦埃皮达姆努斯爆发内战,其中的民主派向城邦科西拉求救,被拒绝后前往科林斯,并获得帮助。科西拉人占领了其殖民地,导致科林斯的宣战。

雅典为了维持和平派出了舰队,引起了科林斯的恐慌。紧接着雅典进攻叛乱的帕提蒂亚地区并导致了斯巴达的担忧,最后全面战争爆发。经过数十年的战争,雅典战败。

当时的雅典其实有许多选择,但这个本应维持和平使自身得到发展的城邦却导致了结果的滑坡。有一条外交基本定律,即一个国家对绝对安全的追求会导致绝对不安全。例如,当一个国家军事力量变强时,另一个国家也会担心自身受侵害,从而试图增强军事力量。而对方为了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又不得不增强自身的力量。这样最终的结果是双方军事力量越来越强,使得双方的关系反而不安全。

书中还提到了著名的囚徒困境,而雅典和斯巴达正是这场战争中两个不知所措的囚徒。他们的每一步行动对本国而言看似是最佳的,但最后却导致大战爆发,以至于双方国力大减。之后,这类困境也常常被用来类比许多相当多的局势,包括一战前的协约、同盟阵营对峙场面,以及美苏冷战爆发时的局势。双方都未试图先发动这一场对抗,但由于彼此的不信任,而且双方都考虑到如果对方先采取行动,局势会对自身不利,才使得他们都开始了行动。在国际关系中,达到对双方均有利的帕累托最优时很困难的,更多的是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及对现有国家间关系的不信赖,而首先看似不合理地发起攻势。

二、20世纪的国际体系

其中,德意志地区的分裂问题被作者一直提及。应该有几个讲德语的国家?这个问题的回答从维也纳会议设定的37个,到所俾斯麦希望保持的“小德意志”,保持2个国家,到希特勒希望的一个,盟军在解放西欧后所希望的3个,到两德统一后的两个。但作为一个欧洲中心的强国,这样的设定其实是有违欧洲均势理论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两德统一进行初期曾遭到了苏联,英国等因中欧分裂有特殊利益的国家的反对。英国因德国统一而受损的利益远超民主德国政府垮台对于苏东阵营的削弱所带来的好处。

笔者想到德意志地处欧洲的中央地区,在三十年战争到普法战争这一阶段一直处于相对分裂的阶段,一直作为法国,奥地利,俄罗斯等国的缓冲地区,使得各大国在这一地区可以有自己的缓冲地带。而这一地区一旦出现一个统一的普鲁士,无疑极大地对欧陆均势造成较大的破坏,俄国,法国均会认为自身安全会受到一定威胁。

此章提及的反事实推演也是历史分析中一种常用手段,笔者在模联学术课上接触过数次此类历史研究方法。读到这里,笔者想起了本尼迪格森的《虚拟的历史》,该书关注了一些历史事件的细节并进行了合理假设,试图关注历史事件必然发生的另一种可能。《虚拟的历史》中也描写过希特勒在发动二战前的国际局势理论并进行了适当反事实推演。不过,反事实推理在此书内只是略写,在此不展开说明。

三、均势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世界上,和平不是历史的主流趋势,人类历史以来没有战争的年数占比十分小。在近代,国家维持和平很大程度只是为了维护自身独立而不是和平本身,因为发动战争有一定的风险。在战时各国权力的界定,不仅以资源,人口,动员能力计算,同时还要考虑到该国的软实力。均势作为一种平衡政策,很大程度上维持了这种和平。各国间为了自身安全,在均势扮演的地位就不同。如英国著名外交理论:“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

各国在关键时刻常常对其他国家实力了解不正确,导致对局势的误判。比如说美国在一战中根据均势理论应该加入工业产值较弱的德奥一方,最终却加入了协约国,因为它认为德军的军事能力更加强大。同时,日本在二战期间认为歼灭美国珍珠港内的海军便可以毫无阻拦地拿下东南亚,却没有考虑到其背后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中国政府在20世纪初在世界油价上涨时,误认为俄国经济稳健,在签订经济条约时便没有那么强硬,只是在世界油价跌时只能以部分让利来维系双方的经济合作。

而且,有时意识形态,即国家内部的政治哲学使得它违背了对外政策,倒向了自己不应站在的立场一方。比如阿尔巴尼亚曾经在文革时期就社会主义的问题与中国陷入争论,导致国家关系恶化,但这其实是不符合它的地缘政治利益的

在一战前,德国维持着一个较脆弱的均势体系。但普法战争后俾斯麦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和互相制衡逐渐变得僵化。三个分析的偶然要素:人、国家、国际体系在一战前的分析十分适用。当然,一战爆发的偶然性本来就十分强,德国可以选择将塞尔维亚事件演变成一次地区危机,或是只和俄国开战,或是只与俄法双边开战,或是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参战。任何一种情况的发生都可能导致战局的反演,而不是一战导致的数千万生灵涂炭。战争,其实并不是不可避免,许多时候偶然性让国家铤而走险。

四、集体安全制度的失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希特勒、墨索里尼正是利用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与不统一,利用这个空隙一次有一次地有限度进行了扩张,先后吞下了一块块地区,使得大国对其实行了绥靖政策,尤其是意大利,获得了与其国力不相符的巨大利益。但最终,冲突的不断增大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笔者想到国际联盟初建立时的英法美之间利益的冲突和博弈,使得威尔逊总统提出的十四点计划仅仅是理想,无法成为现实。大战结束一开始,英法美之间就对如何对待战后的德国产生了重大分歧。法国在1923年更是违反了国际条约,悍然出兵占领鲁尔工业区,在当时法国作为三强国之一没有多少反对声音,完全是在英美的压力下才撤军的。有了这样的先例,或许可以理解之后为什么30年代英法不肯制裁意大利或日本了。它们对于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起到的作用并不起到过高的期待,在与自身利益如大危机时宝贵的他国市场发生冲突时,自然会选择消极对待,导致这种秩序的失败。

五、冷战

冷战中,美苏的政策往往不是互相遏制彼此的。其实,两个大国之间的利益点并不完全重复,但在双方的势力范围发生冲突时,摩擦就发生了。作为双方势力的交叉点,比如希腊,土耳其,朝鲜,越南等地,成了双方对抗的主要目的。波兰,东欧,租借,东亚,德国,原子弹,地中海及近东都先后成为双方问题的集中冲突点。在双方中有一方在某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时,另一方即担心自身会落后,不得不参与其中。不仅想起电影《金刚》中的片段:美国情报人员向一位议员要求探测某一个神秘小岛起初被拒绝,但一听到“苏联人已经在进行探测了”,就无奈地同意了——即使这个岛并不显得有价值。在冷战的背景下,任何一方对于自己身处不利的恐惧推动着它们进行行动。

正因为这些地区恰好处在冲突地区的边缘而非中央,它们恰好是影响均势点的地方。意识形态的冲突也使得双方都希望输出革命,即让更多的国家采用自身的制度。双方都认为对方要世界霸权,从而最后走向对抗。但到了最后十年,双方的政策都开始缓和,两个大国的过度扩张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核武器的威慑在整个冷战过程中作为毁灭性的武器虽一直未被应用,却导致了彼此的核威慑。而另一方是否会冒险发射核弹成为双方都关注的问题,并开始要求自身具有“反打击能力”。

笔者想到美国建立的对自身有利的联合国框架,其实无法对局势有绝对的控制力。尤其是在二战结束初期,英联邦下属许多个国家,按大会一国一票的原则,它们在联合国框架内拥有巨大的话语权。而毕竟美国也只有一票,苏联加上白俄罗斯,乌克兰在内,仅有3票。但从军事实力上来说,英国远逊美苏。而这样三股势力并存的不稳定“动态平衡”,最终以英国1947经济危机的爆发,以及以色列问题等投票中英联邦成员不再和英国保持同一立场,导致英国实力骤降。而美苏集团都不希望看到一个拥有如此多庞大殖民地的大英帝国的延续,所以都并不支持其在中东实行的政策,使得在50年代初演变成了美苏两极对峙的局面。

六、干涉和地区冲突

干涉被定义为影响主权国家的外部行为。这类行为可以包括宣传、经济援助、派遣军事顾问、有限的军事运动,或是全面战争。而面对地区干涉的世界道义者认为这样的干涉只要是“正义的”即可。但是,这类定义有四个例外,包括先发制人的干涉,平衡上一次干涉,拯救大屠杀,分离主义带有代表性时,国际上认为这些情况下被认为可以进行干涉。而“民族自决”的口号,因为其指明对象含糊不清,到底怎样算一个民族?所以在大多数地区这样的希望依然只是空想。而这时强权便成为了评判结果的唯一尺度了。

笔者想起《民国纪事本末》中提到民国时期“在那个时代,谁都可以声称自己代表革命,说对方是反革命,而最后取得胜利的那一方即是革命者。”因为当时的内战本质上是军阀的私人矛盾。这与世界上战争的道义的难判断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不管动机,手段如何,道义没有一个合理的评判,反而是最终的结果决定了一切。而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设立是为了确保各国的行动具有合法性。

文中举了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以及联合国、超级大国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的例子说明了地区之间政治局势的复杂性。在民族主义、地区冲突等影响因素下,地区冲突的解决都越来越复杂,而且每一方都趋向于强硬,尤其是对于彼此的不信任时,最终只能导致结果的评判,使得许多历史事件难以以单纯的“国家硬实力”判断。作者:徐钰翔

向孩子学习读书笔记


读了《向孩子学习》这一本书,有这样一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题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叙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炎热的星期六下午,一位父亲决定去镇上买雪茄,一上车子,就发现两个女儿已经象女皇般的坐好了,并异口同声地宣布:“我们也要去。”到了镇上,父亲下了车,并告诉女儿,待在车里别走开,临走前女儿请求道:“买一个蛋筒冰淇淋,好吗?爸爸?”,那位父亲没加思考地脱口而出:“我没有钱”。当那位父亲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时候,几乎已经把刚才两个孩子的要求忘得干干净净,父亲打开包装着的雪茄,抽出一支,想点燃它,打了好几下,没打着,这时,小女儿细小却无比伤感且直率的质问;“爸爸,你怎么有钱给自己买雪茄?就没有钱给我们买冰淇淋?”这个问题让那位父亲惭愧而且无法回答,后()悔、懊恼之情溢满了整个心灵。那位父亲郑重的说道:“是我搞错了。我实在是有钱买冰淇淋。要什么味的?”……当那位父亲拿着2支冰淇淋回到车子上时,他吐掉了雪茄,因为此时雪茄的味道已经变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后,那位父亲竟然奇迹般的戒掉了烟。在这个小故事里面,孩子一句无心的话,让自己的父亲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受到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孩子这句无心的话,充分体现了孩子纯真的一面。完全没有恶意,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什么后果,但正是这份纯真让给自己的父亲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也正是这一份纯真给我们读者上了一堂有意义的人生之课。

读完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问:孩子的这份纯真我还有吗?模糊记得孩提时,也曾这么天真,也曾这么纯真。简单的思考问题,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用一颗纯纯的心来对待每一个人。孩提时的我们,就象一张白纸,一片空白,没有受到任何的涂鸦,所以思考问题的方式,往往比较单纯,往往想的比较简单,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也一天天丰富起来,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此时,思考的模式就变的复杂了,没有那么单纯,没有那么简单。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会想前想后,我们会顾左顾右,我们会考虑到问题周边的任何一个小细节,我们会设想问题产生的后果,我们会……瞧瞧,解决一个问题,竟然需要这么多工序,有时顾多了往往会有事与愿违的结果。所以有时纯真点,简单点未偿不是一件坏事。

现在的我们长大了,脑子复杂了,思维空间大了,但往往却丢掉了宝贵的纯真。还记得《国王的新衣》吗?那些愚昧的大臣们,那些胆小的百姓们,明明知道国王什么都没有穿,但是个个都不敢言,只有一个孩子喊着;“国王怎么什么都没穿。”一个纯真的孩子,导出了事实的真相,说出了大多数人不敢说的内心话,象这个孩子一样的纯真你还有吗?

孩子身上具有的许多美德,也值得我们成年人好好学习。比如快乐,成年人往往热衷于竞争,甚至睚眦必报,不如儿童转瞬就能忘记不高兴的事情;比如知足,成年人为了赚钱、升职、买车、买房而烦恼,而孩子却能为一次短途出游、一件新鲜玩具兴奋好几天;比如亲情,孩子最渴望得到父母的爱抚,缠着母亲拥抱,缠着父亲嬉闹,而不少成年人推说公务缠身应酬繁忙,平均每天与家人交流不到10分钟;比如运动,郁达夫有这样的描写:小孩们“都拖着了小小的影子,在这一个午饭之前的几刻钟里,鼓动他们的四肢,竭尽他们的气力”。正因为孩子不要命地疯玩,每天晚上才会睡得那么香,这是养成大肚腩的成年人所不的……孩子身上有太多我们正在失去的东西,正像中国道家学派所说,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就是回归到婴儿的本初状态。有鉴于此,成年人虽然掌控着财政命脉、教育资源,也不必过于趾高气扬吧。

学习永远是双向的过程,孩子是成人最好的镜子,我们的不良习惯和不雅言语,立刻就会被孩子模仿复制;孩子的纯真和乐观,也无形中熏染着我们。向孩子学习,留住一份童心,不仅是为了使自己更年轻,更是为了孩子的快乐成长。

读完这些小故事,我不禁想起我国伟大的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的这样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校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校”陶先生的这首诗十分形象生动地把他的儿童教育思想表现了出来。在陶先生眼里里,儿童是一个个蕴藏着巨大创造潜能的人。因此,大人必须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向孩子学习。

向孩子学习是一种境界,同样是一种灵感。我们应该感激:因为孩子使我们能共享欢乐,才理解了生活。向孩子学习!让我们满怀着珍惜和感激来学会倾听、学会沟通。相信我们会在这无比美好的时光里,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感到自己的进步。孩子的智慧是无限的,他们会告诉我们生活的快乐与幸福。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和孩子一起走上社会,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感受和谐社会中的人和事。在观察体会中学会欣赏,能用优美生动的词句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抒发对祖国国泰民安的赞美情。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会为他们竖起大拇指,由衷地说道:“你真棒!好样的!向你们学习!”

从家风家教家训说起读书笔记


从家风家教家训说起读书笔记心得感悟:近读誉峰兄编辑整理的《忆历三书》,感慨颇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马氏家族的家风、家教和家训。

结识马家,缘于30年前。那时我和三哥誉炜同在一个团队,誉炜是我的老领导。了解马家的历史,多是从他发表的散见文章里,如《家信》《母亲的手》《四弟》《参军前夜》等。每从《战友报》看到他的文章时,都认真地阅读,感到特别亲切,仿佛听到了乡音,回到了家乡,回想起了童年。我把所见到的他发表的文章都剪贴下来,仔细揣摩他的文章。我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培训,后来陆续发表了一些文章,也受他的影响。他出版《真情》《磨合人生》等一批书籍后,都送我一本,从他的多篇文章中可以了解他的家世,但那些是零碎的。

我从部队转业后安排在保定一家文化单位工作,因为经常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有幸结识了市领导誉峰兄,也近十年了。有机会读到《马家大院》,从此便有了文缘,读到了伯父的回忆录,读到了誉峰兄弟姊妹及侄辈后生的文章、书法、摄影等作品。倍感马家几代人文化积淀深厚,个个成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今又读《忆历三书》,更加印证了这一点。感触很多,一时难以描述,择其一二略述之。

一是勤奋学习。伯父自幼好学,常到学校窗外听课。在家境困难的情况下,其父令他退学,但其母亲全力支持,这是多么伟大的母亲啊。在旧中国,有多少女性会认识到文化的重要?其母可谓高瞻远瞩。这为伯父走向工作岗位,从事文化教员,走向领导岗位,奠定了坚实的一步。伯父在对待子女教育上也是如此。他在家庭会上说,不论家庭有什么困难,凡在校学生,只要自己力所能及办得到,一律供给到高中毕业,能够升学的继续深造…,天下有多少家长才能做到呢?从家庭会、书信往来的内容看,无不谈到学习。正是持续不断的学习,良好的学风,铸就了全家人人成才的基础。

二是敬业奉献。用伯父的话讲,“五子登科,一女成才”,他们个个在行业上有所建树。我接触较多的是三哥和四哥。三哥军旅一生,参过战,抢过险,读书笔记两次荣立二等功,荣获“爱兵政委”称号。在边防部队工作近十年,远离家人,没有鸿鹄之志的人是不可能取得这样成就的。四哥在市长这个岗位上,更是日理万机。搞调研,下基层,天天有活动,没有节假日,夜以继日地工作。市长公务繁忙,不忘学习,勤勉工作,对保定的贡献尤其是对保定文化的重视前所未有,业内无不感慨。

三是公道正派。在乡友的交谈中,乃至我的亲历中,他们兄弟公道正派,乐于助人。甘愿作人梯,培养部属成才。三哥所带的部属中,成才者众多,他们无不感激部队,感激遇到了好领导。他们一家正派做人,公道处事。办事坚持原则,洁身自好。这与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伯父说“给子女留下万贯家财,远不如留下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因为精神的遗产是无价的传家宝。”他在家庭会上指出:“即使是在全家每人工作于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遇到碰壁或挫折,而决不可失误,只能是兢兢业业,从积极出发,遵纪守法,听从指挥,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换取报酬和荣誉,脚踏实地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也都是这样践行的。

四是忠厚孝道。伯父在23岁那年,得知其祖母病危,在他父亲不同意的情况下,毅然决定返乡尽孝。从此,成为他人生命运转折的前奏。伯父老年迁居省城后,子女竞相孝道,也纷纷迁往省城。伯父的话讲,四哥做的最好。三哥在边关戍边,利用开会、出差或专程看望父母更令人感动,深深地教育着晚辈。他写了多篇祭奠、回忆父母的弘文,寄托着无限的哀思,读后很受教益。

愿马家的家风、家教和家训代代相传,愿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家庭去学习和借鉴,愿中华大家庭的良好家风传播更广泛、更久远!作者:我的卧虎湾

《森林的孩子》读书笔记


第一次参加漂流活动,第一次收到来自书友的快递,还是比较兴奋的,精美的书皮,有爱的活动,开始走进老生的这座森林世界里。

全文分小孩子篇和大孩子篇,小孩子的篇章里,从夏,秋,冬,再到春,每一个季节的篇章里都可以寻找到小时候的乐趣和感慨。

在春的的篇幅里,最喜欢的就是蜗牛先森了,在这里,仿佛看到儿童时被大孩子调戏的情景,还有蜗,龟,蜓,蛇,狐,枭,雀,凤,马,这么多寻找到的小伙伴,就像我们从出生到现在,走了一路,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会是过客,只是一道曾经出现过的美丽风景,也有的伴随我们,一路行走。

在读完秋的篇幅里,最让人值得深悟的就是“桥”了,特别是里面这两句:走到桥中央,忘记了方向,就像我们现在这个尴尬的年纪,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出发,去向何处,去做什么,久而久之,便会一直原地踏步,就像老生所说,去回,去回,一直都在无限循环。

还有“月”中的这一段:左手就是右手,右手不是右手,月亮醒着的地方,月亮睡着的地方,你看见的不是你看见的,你看不见的是你看见的,多么朦胧又有深意的一段话。

在冬天篇幅里的“年”中,老生用:孤独的,沉默的,忧伤的,愧疚的,疲惫的,微笑的,来一一阐述了这个让人团聚的节日,从小时候的快乐到现在的疲惫,读书笔记都是一个年龄段对于节日不同的认知了。春姑娘的出现,让老生手下那支调皮可爱又幽默的文笔复苏了,有散落天涯的蒲公英,黑白分明的石子,有怕忘记的诗词,和三生也画不完的可爱模样,还有睡不醒的觉的和醒不来的早晨。

正如老人谚语所说,春困秋乏在适合不过了,就如老生所写:春眠不觉晓,不如春眠醒不了,这是一个种满困意的季节,也是一个种满希望和爱的季节。

在翻阅大孩子篇幅的时候,仿佛跑错了森林,来到不属于自己的那片森林世界里,想要永远都停留在那种无忧无虑的时光里,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聪明的我们,是否已经开始寻找属于自己想要的时光或人或物呢,是否已经找到最初的方向,努力奔跑呢,是否已经走出迷茫,追求想要的生活呢。

最后,以老生所有的一句话做个结尾,也许,最聪明的方法是最笨的方法,祝福所有聪明的笨人们,可以早日找到你想要的,愿我们都早日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读书笔记:理解孩子从画画开始》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