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活法》读后感

《活法》读后感

佛法即活法读后感。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佛法即活法读后感”,感谢您的参阅。

篇一:佛法即活法--释果宁讲座记要

佛法即活法

----释果宁法师 2010年7月3日星期六 现在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但得到财富的人们幸福感却不断下降,因为人类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也在积累危机。

一流的国家贡献文化、价值、智慧;二流的国家贡献财富、技术;三流的国家贡献产品、资源、劳动力。

人们要学会求合存异,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人类的一切努力,目的只有三个:爱、生命、死亡。

爱:小一点,爱家人、家庭,在单位爱团队;大一点,爱社会,爱民族;再大点,爱人类、爱法界众生。愛:中间有个心字,告诉我们,愛,不是口头说说,是要用心的。 生命:你善待自己吗?牺牲了身体,牺牲生命,牺牲一切,去追求金钱、地位,但身体呢?你认为这个身体就是你吗?就像这个房子,你在房子里,是房子的主人,但房子不是你。要善待你的身体。

死亡:看不到死亡,就看不到人生的真相。前两个是哲学问题,死亡是宗教问题。现在的人们,拥有越多,也就越恐惧死亡。

生命取向:生命只有2个方向,一个朝内,一个朝外。

朝外 朝内

方向 英雄、国君、领导 高度、深度、广度 获取 名利权 身—心—灵—性

积累

追求

满足

本质

需要和欲望是不同的,人所需要的其实很简单:吃饱、穿暖、有房子住、生儿育女。超过需要的都是欲望:大房子很多套。房子属阴,人属阳。房子太大,人少,阴阳就会不平衡,所以,房子够住就好,要那么大干什么?

身:每一天,我们要感受自己身体的存在,你的身体,伴随你那么多年,多关心他。 心:儒家范畴。

灵:神灵,道家。

性:万物本源,佛性。

心静国土静,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

心平则气和,气和则血顺;知己者智,识人者慧。

想想我为家做了什么?为国家做了什么?曾经我认识一位老板,企业办得非常成功,可是,在我这里大骂政府,说哪位官员如何刁难于他,哪位官员又如何受贿。。。我问他:中国政府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解决了56个民族的矛盾问题,解决了外部国际的和平问题,你能说不伟大吗?感恩政府吧,他很不容易。

人要学会向内走,不要一味地向外冲。学会感恩。

人生有2个工具:科学技术、教育和传统文化。

幸福是什么?是快乐吗?快乐这个名称已经告诉你了:乐,很快就过去的。

孔子说过,理想的国家:足兵、足食、民信之。现在,我们的国家不缺兵和食。中国人、事 征服、拥有 需要、欲望 生存 圣、贤 幸福、真相 内心的宁静、快乐 升华 结果 忙、躁、动 闲、静

的2次地震,尽管损失严重,但,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人心在凝聚,在灾难面前,中国人的心,还是和政府站在一起的。

下面讲讲儒家、道家、佛学各是讲什么的。

儒家:人之所需,入世和治世的哲学,强调人要有所作为,有承担的勇气;强调责任和使命,要实现自我价值。

圣人:心能转境;凡人:心随境转。圣人的聖字:就是管住自己的耳朵和嘴巴。如果我们只是外在的学习圣人,控制自己做圣人,会很累。人生有八风:利、衰、苦、乐、称、讥、毁、誉。听过苏东坡的“一屁过江”的故事吗?自以为得道,其实差得远了。

儒家只有承担,没有超越,所以很累。

孔子一生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治国,到处推销他的治国之道,结果一败涂地。第二件是教书育人,结果留下千名学生,千古留名啊。

45岁之前,要做加法,45岁之后,要做减法。所以,45岁之前,学儒学,半部论语治天下!

左肩酸痛者担当家庭,右肩酸痛着担当工作、团队,两肩都酸痛者,则很容易变成“两院院士”:医院和法院。

道家:出世的哲学:无为、顺应万物。

道德经可归纳为两句话:顺应天地为道,顺应社会为德。

学习超越,40多年学道;超越自我,做到无我,放飞心灵。

庄子的智慧在于顺,但难懂,变成道教,追求“仙”——有点偏。

儒家的有(色),道家的空,是为二分法。

佛教,从印度传来,已经深深烙下儒家、道家的印记。

佛法=人(有、色)+弗(不足、空)=色+空=不二法门

儒、道、佛三家智慧的集合:面对当下的境界,全然地扮演好当下的角色,故事是宗教、文化传承的载体,所有文化开始于神话。

哲学是科学之母,宗教是哲学之母。

活在当下,面对提起(承担)、转身放下,把心安住在当下,活在当下。凡事在迷与悟之间,悟:我与心同在。

对外掌握作为的艺术(儒)

对内享有无为的艺术(道) 禅,艺术人生

人生可用7来形容,色:7色,音乐:7音,事:开门7件事,周:7天,

忙:心亡也,

闲:日在门里,心回家了。

身体,每7年全部更换一次细胞,心灵,每7年更新一次。

生命的不同阶段:

0-7岁:道生一

出生时只有一个感觉体,没有判断。多接触大自然,给予的阳光教育避免阴暗面,因为正在形成潜意识。

3岁看大,7岁看到老。此间的教育最能影响一生。

不要先给工具,要先给知识,给文化。什么是文化:当你把所学的所有知识,全部

忘光,还留在你脑海里的就是文化。

学习:

1) 自立----哪里倒下,哪里起来。不要责怪绊倒你的石头或凳子,学会自己爬起来。

2) 敬畏----学会对长辈的敬畏。一个家,有了长辈,才有一家的团圆,才有凝聚力。

一个单位,团体也一样,同样需要对领导者的敬畏,团队才有战斗力。

孝道是根,孝顺孝顺,孝而后顺

7-14岁:一生二

头脑的产生,性别的产生,自我感产生

7-14岁间,尽可能和同性玩,同性相吸

用人之道:一德,二识(胆识远见),三学(谦和),四才(学历)

学习:

1) 学感恩----任何人为你做事,感谢别人。喝爱心水。

2) 学惜福----不完美有遗憾同样感恩。人生的故事要去品。

知道,知者进道

接受就是超越,怨恨只能伤害自己,不会伤害他人

3) 学自律----太容易满足的人就没有激情,富贵,会至人于死地。

丰富的物质+残酷的竞争=把孩子变得孤独,痛苦。

物质的上升-----人性的毁坏

*教育三方面:父母教做人,学校教知识

*教:孝加上文字,就是说,把孝道写成文字,给孩子们读,就是教。往头脑中灌输知识。育:心灵的教育

人必须有心灵的家园

14-21岁:二生三

自我完全形成(父母不能再用你的权威了,再用,就会伤他),排诉心,逆反心形成。我们要去尊重他,可以建议他人如何做不可强迫他;这阶段,性别完全形成,异性相吸,不要压制恋爱,正确引导。最美好的爱情就是此间。

建立自信----来自父母的赞美,认可。

学习:

1) 奉献和分享----多参加社会活动(自愿者,义工,社区服务)

2) 懂得珍惜----学会爱,先学舍

21-28岁:三生万物

人充满欲望,野心,抱负,生命能力达到顶峰

必须要经历风雨,见世面

磨练意志,去鼓励他。

充满自信,自信是成功的保障。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不要和其他孩子比。

儒家认为:我们总被自己的所得所累,成就家被家所累,成就国被国所累,成就财富,被钱所累,这些,都是没有超越的结果。所谓的高人,就是成就后再超越。

学会:忠诚、踏实、成就未来

28-35岁:人法地

责任感成为原动力,要有承担的勇气。什么叫做聖:你的耳、你的口,稳稳坐在王上—

被你管的牢牢的,就是圣!

35-42岁:人法地

使命感成为原动力,学会忍,成就你的气度,智慧,胸怀,心量容天下

以上只要实现,没有超越,四十二岁后,要用道家思想—超越。

35岁以后就要有禅的智慧。

42-49岁:地法天

信念成为原动力:有了信念:不会再为金钱,权力所累,用信念超越自我的执着。有

了权力要学会善用;有了金钱,要学会善用。生命,渴望灵性,要有超越。

无德而有才,威也。

儒家还是物质的,道家更升华为精神的。42岁以后努力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49-56岁:天法道

信仰成为原动力,信仰是用世界上所有物质包括生命都无法交换的,所以,才有共产

党员不畏严刑拷打,才有人体炸弹。

信念可以战胜一切,而信仰可以超越一切。

五十知天命,儒家求有为,道家求无为。人生三大课题:爱、生命、死亡。一个不爱

自己的人不可能爱别人,所有家教是为了解决死亡的问题

人类有2个工具:1,科学技术:(现在人太自大,就臭了)向外认识世界2,宗教信仰:向内认识自我,今后的战争是宗教之战

宗教教人超越死亡,人们将会“圣战”

超越不放弃是更大的承担

人生需要三个朋友:35岁需要律师朋友;42岁需要医生朋友;49岁需要信仰朋友。人生金字塔:

灵性生命 精 神 生 命

物 质 生 命

你是否在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

56-63岁:学会放下

不要做总经理了,做个董事长吧。需要你做的就是2件事:方向、控制。犹如唐僧,找

个孙悟空做总经理,做事情、找资源,都是他的事情。

63-70岁:彻底放下世俗的羁绊,回归无染的童心

眼中没有批判,只有祝福和爱 超越信仰

天下有三危:得少而多宠;才下而位高;无功而受禄。

人类把握了时间,但失去了空间;

所有的事物,有得必有失;

不要迷恋科学技术,人类已经被科技束缚;

信仰和宗教也是工具,不是目的;传统文化也是超越自我的工具,目的地是自我、

真我。

70以后:常养圣胎,自主生死

0岁的童心,叫无知,70岁的童心,叫丰满,死亡是最丰满的、最美丽的绽放。

生命是一个通道,一个工具,关键是你用这个生命走向哪里,是升华,还是堕落?年龄在上升,心灵是否卡在什么地方了?

迷或悟 ?

篇二:《佛法即活法》选段(释果宁)

众生无相的真实

佛教中的最后一个山门,叫作无相门。

无相,源自梵语animitta,有无形无相之意。《大宝积经》云:“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 《金刚经》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很久以前,一座山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一个小徒弟。有一天,山上来了一位达官贵人,为庙中捐了很多财物,老和尚热情地接待了他。 不久之后,山上来了一个书生,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饿得几乎晕倒。老和尚见此状况,马上叫小徒弟将他扶进庙里,同时吩咐端上最好的茶,准备最好的斋饭。

小徒弟心中不解,为庙中捐了那么多的财物的达官贵人自然有资格喝最好的茶,吃最好的斋饭,而如今,一个不知从哪儿来的“叫花子”,师父为何还如此厚待他?于是,书生住在庙中的时间里,小徒弟从来都是冷言相对,并经常瞒着师傅,将馊掉的斋饭端给书生。

书生告辞后,老和尚用泥巴塑了一尊菩萨像,然后叫来小和尚,告诉他这是自己用千金请来的菩萨。

于是,小徒弟每天认真地给菩萨上香,虔诚地念经。

一个月后,老和尚又将那泥菩萨削琢成一只猴子,放回原处。小徒弟发觉菩萨变成了一只猴子,吓了一跳,当然也不再去上香了。老和尚问起此事,小和尚惶恐地回答:

“师父,那菩萨变成一只猴子了!”

于是,老和尚拿过猴子,再次削琢,一尊菩萨塑像又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小徒弟的面前。老和尚用棍子在小徒弟的头上敲了一下,慢慢念经,不再理他。

老和尚的敲打终于使小徒弟顿悟。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不过是一团相同的泥巴而已,只是被塑造成了不同的表相。

相,恐怕是世界上最能影响我们的东西。我们往往执著于我们所认识到的那个“相”,慢慢迷失了自己,迷失于世界,迷失了那无形无相的道。

如何提起,如何放下

佛殿之中,弥勒菩萨面向山门而坐,代表佛教的山门对众生敞开,无论是谁,无论贵贱高低,都会笑脸相迎。在弥勒菩萨面前,一切平等,众生平等。

那么,弥勒菩萨的快乐,来源于何处呢?

他的快乐,源自提起与放下的智慧。

在由布袋和尚转化而来的弥勒菩萨的传说中,弥勒菩萨有一个很重要的动作,那就是将布袋提起和放下,以此度化众人,解开烦恼。弥勒菩萨的布袋,拿起来放下去,便代表了提起和放下。有人向他求解烦恼之术时,他将布袋往下一放,告诉你要放下,因为放不下,才会引出许多无端的烦恼。然而,看似非常简单的两个动作,却有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只能在烦恼和虚妄中度过一生。因此,弥勒菩萨才会“笑天下痴迷之人”。那么,到底什么才算是提起和放下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位师父叫两个弟子下山化缘。师兄弟两人来到一条小河边,正要过河,突然发现河边有一个姑娘,因为水流太湍急了,不敢过河。大师兄看到这个姑娘面有难色,就走过去,毫不犹豫把姑娘抱起来,从河上走过去,放下她,转身就走了。

之后,小师弟也过了河,并追着师兄问:“师兄,师父说了,男女授受不亲,你今天怎能抱一个姑娘过河?这样不是犯戒了吗?”

大师兄回过头,只说了一句话:“师弟,我早就放下了,你为什么还抱着呢?”

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像那个小师弟,没有提起也没有放下,因此生出无限的烦恼。而那个大师兄,面对柔弱的姑娘,首先提起的是大丈夫应该有的英雄本色,他必须帮助姑娘。而到了对岸,如果他还继续抱着姑娘,或者和她说话聊天,那他就是放不下。事实上在我们的

生活中,提起与放下是同时的,这个大师兄在提起男人本色的时候,放下的是和尚的角色。而过河之后他将姑娘放下离开,提起的是和尚的角色,放下作为英雄和男人的角色。而小师弟则不然,在过河之前既想提起和尚的角色,又要提起大丈夫的角色,不敢去抱这个姑娘,犹豫着是抱还是不抱,是帮还是不帮,忘记了佛门的无住无相。着了相,将自己束缚在一个尴尬的角色中,枉生出众多烦恼,却又一事无成。

你的心还在别处吗

我们此刻坐在这里,人在这里,心在吗?

心在,便叫提起,身心合一。这便是禅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当下。安住当下,活在当下,很自在,心无任何挂念,心只在这里,没有漂浮出去。而弥勒菩萨要给我们的智慧,正是这样一种面对当下的境界。 很多人恰恰不是如此。人生的烦恼,其实就是我们无法放下,我们无法面对当下的境界。我们的心,要么停留在过去,回忆过去;要么在展望未来,担忧未来,让自己的生命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在虚幻的世界中消耗掉。

为什么弥勒菩萨能快乐地提起与放下?因为他看懂了自己。每次提起,提起的都是我们的责任,而放下与责任无关的事情。我们在人生中要面对太多责任,面对妻室儿女,要提起丈夫与父亲的责任;转身面对员工,就要提起企业家老板的责任,成就自己的事业。要承担这

些责任,就要放下儿女情长。转身很关键,就像那位大师兄,转身就要放下,多思考一步,放不下,就会心生烦躁,烦恼随之而来。 懂得放下的人是智慧的,因为放得下,就会获得自在。很多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边处理事务,一边牵挂着家里的亲人,身心分裂,无法全然地安住当下,因此无法专注地处理自己的事务。他的身心被分裂成两块甚至很多块,所以感到自己心很累,很疲惫。

有很多人错误地理解放下的概念,认为佛教中所说的放下就是逃避,放弃一切。而事实上,提起与放下的智慧并不是消极和逃避,而是要人们学会专注地扮演好当前角色。提起与放下的智慧就是专注,即专注于当前所处的人物和事件上。专注才有效率,心无杂念,才会摆脱烦恼,获得成功。这也正是弥勒菩萨的智慧和快乐:该提起就提起,该放下就放下,在提起和放下之间学会完美地转身。只有学会专注的智慧,才能拥有自在、快乐的人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和尚要出门远游,但日期一推再推,已经过了半年了,还迟迟不肯动身。

方丈问他:“你出门云游,为什么还不动身呢?”

篇三:稻盛和夫读后感

稻盛和夫读后感

稻盛和夫读后感

通过看这本书,也让我化解了内心的一种焦虑情绪,让浮躁的心变得沉静起来。此前我一直担心自己转换行业,进入兴趣的行业是否能够成功。这种担忧与焦虑使我左右摇摆,徘徊不前。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我肯付出努力,甚至付出超出任何人的努力,那么我一定会有所收获。只要我选择的方向与宇宙的意志相一致,只要我的内心保存着善念。想到这些,我不再为未来能否养活自己感到担忧,不再为自己可能比周围的同学落后很多而焦虑。因为我知道,只要全力以赴的工作,就一定能够收获幸福!工作,蕴藏着美好人生的一切元素!

除了强调全力以赴的投入工作,我还看到一个富有智慧的稻盛和夫。他的智慧表现在他对每一天的态度。即便建立了如此庞大的公司,他仍旧不刻意为公司定立5年或者10年等长期目标。而他更重视的是尽全力投入当天,当今天很好的投入以后,第二天自然到来,再继续以全然的热情投入其中。因为,当计划没有实现时,一个人难免产生消极的情绪,而竭尽全力于今天,则更容易让人创造奇迹,让人感受到幸福与喜悦。这种活在当下的思想,让人容易体验到快乐!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句古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句话里暗含着太多的哲理。当一个人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时候,无私的精神更容易从他身上得到展现。而不问收获,同时也是一种最佳的放任思想,只问耕耘,则是最佳的吸引状态。这可以说是深刻的融合了吸引定律的思想精华。不问收获,不等同于不要收获,而是相信收获会自然而然的获得。就如我渴望从事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工作,但是却又担心这样会挣不到钱,养活不了自己,但是牢记这句话,使我相信,只要我勤肯的付出努力,就会获得巨大的回报。我突然意识到,过去自己有太多的限制性信念,尤其是关于工作与成就。我意识到性格存在的不足后,总是觉得以我现有的这种性格,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获得巨大的成功,但是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无论此刻我存在多少问题,但只要我对工作拥有极大的热情,尽全力投入其中,借由不断反省,我就能够突破自我的种种限制。

学习了吸引定律,深入了解了灵性成长以后,我过多的投入精力于如何改善自我,化解各种情绪等问题。妄求通过化解各种负面情绪来达到成就事业的目的。但是,我渐渐的意识到,我找错了方向,或者说如果我的目标更多的是成就事业,那么我忽视了真正重要且最为直接的方法。我感受到,自己在接触灵性成长等知识后,过多的在意自己是否情绪良好,虽然控制情绪的能力的确增强,也能找回一些能量,但是同时我也发现,为了让情绪变好,我有种降低自我标准的倾向。

另一方面,学习了吸引定律,好似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幻觉,那就是我只要懂了吸引定律,就可以轻松的创造奇迹。但是,现实不断的教训我,也让我发现,学习吸引定律以及心灵成长的知识,作为一个渴望成就事业的人来说,并不意味着他可以少做一些事,一切都等待上天给他安排好,相反他仍旧要做那么些事情,仍旧要刻苦努力,甚至付出比常人多出数倍的艰辛,只不过在付出这些的同时,懂得这些道理的人,应该在心境上

更能够控制得好,能够尽量保持正面乐观积极的态度。而真正借由吸引定律的原理创造奇迹的人,恰是那些全力以赴,全神贯注,付出比常人多出数倍努力的人,他们的努力获得了能量的支援,他们的付出获得了神灵的帮助,他们的思想获得了神灵的启示,如此才会创造奇迹。

从书中,我还看到了一个令自己感动的实例。那就是要如何面对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的态度。虽然新世纪思想等等,都在强调要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我渐渐明白事情确实有适合与更适合之分,但是喜欢与兴趣确是可以培养的。更重要的是,当眼下的工作并非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我们要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它。稻盛和夫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也让我看到了一种希望。他在刚刚工作时,未来几乎没有什么希望,而与他同去的那些应屇生都纷纷跳槽了,只有他留了下来,虽然这并非他所愿意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了换一种心态去面对工作。在一个尚不具备条件转换行业,转换工作的时候,即使当下的工作枯燥、无趣,甚至看不到什么意义,他仍旧应该全力以赴于其中,踏踏实实的干下去。这看起来是一种愚的表现,但事实上恰是这种踏实的作风成就了稻盛和夫。

对于面临找工作,同时要完成课题的我来说,我更加清醒的意识到,这种踏踏实实的作风的重要意义。尤其当我对课题缺乏兴趣时,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我都要尽全力完成它。在过去,我觉得很多工作都没有意义,或者说即使做好了,也看不到获得巨大成就的希望,但是我从他的身上看到,只要坚持踏踏实实的工作,不断的积累,起步时再小的工作,再无意义的工作,到后来积累起来也一定是一项伟大的成就。稻盛和夫的书,对于当下浮躁的人来说,真的是一剂定心丸。告诉我们扎扎实实、稳步积累的工作的重要意义。无论当下的工作是什么,无论我们喜好与否,只要我们选择在当下投入这样的工作,就需要尽全力将其完成,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结合佛法的理念,我想到坚持不懈的艰辛工作就是一种戒,利用持戒方能生定,进而得慧!在追求成长与灵性提升的道路上,我选择借由全力以赴于工作,来达到未来美好的境界。身居其位,便谋其政!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吧。当然,不要忘记适时反剩今生既然来到世上,必然有其特定的目的。放下为了自我感觉良好而选择的享受,为了创造美好的世界承受更多的痛苦吧,这才是宇宙的意志,而痛苦也将随着创造的不断拓展,逐渐化解,由苦变乐。

拓展阅读: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活法》是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先生在晚年所写的,他在本书中回顾了几十年来的经营心得,呈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这本书不仅把目光投向个人的活法,而且把视野扩展到国家、社会乃至人类的文明。对于我,一个以目前的能力不可能去影响国家、左右社会的小人物而言,读此书只是为了改变自己。

人生的目的在哪里?你为何来到这世上?或者浅显点:你为了什么活着?或者再浅显点:你相信什么?记得在小些时候,曾有一个答案让我为之振奋:相信自己。对!我也曾经把它当成激励自己的信条。但是,我也的确为了这四个字迷茫过。这句豪言壮语,在你迷茫时竟显单薄的很。我凭什么相信自己?是曾经小小的成功吗?它在如今的挫折里被淡化。是相信自己无限的可能吗?在有限的生命里,无限又是什么?

那么,人又为了什么活着?为了自己活着吗?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活着,那样站起来是一,躺下去还是一的活着,生命岂不就变的可以如此的被轻易抛弃?在梦想被无限化的童年,那句为了自己精彩的活着是如此充满力量与诱惑。而稻盛和夫却说: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这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难以表述我看到这句话时的震撼。恍惚间,我才发现一种所谓的虚无,一种所谓的冥冥,掺和着虔诚与感恩,竟然能如此的释怀。

人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人该如何去面对?在生活与工作中该如何安身立命?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话题。《活法》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人生的意义在于提高修养,磨炼灵魂。说得真好,人活着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修养,把人生各种不幸都当成是对自己的考验。经历一次考验人格就得到一次升华,就会获得一笔莫大的人生财富,从而使得自身修养不断得到提升。有时经常觉得工作压力大,有许多的担忧。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很大的自信。我会把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化为动力,发挥自己最大的热情,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着就是幸福的,工作着就是快乐的。当我们真正能做到付出最大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一心一意坚持做下去,不骄不躁,不断净化灵魂,并做到自省自戒,我们将会变成另一个脱胎换骨的自己。另外,作者还告诫我们要感谢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可是我们都在追求什么?房子再大也不算大,越大越好;车子再好也不算好,牌子越亮越好。我们早已迷失了自己,却浑然不知。心怀感恩,这是最基本的美德,然而也需要我们去一遍遍重温。如果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够做到行善积德,心怀感恩,可以想象,这个世界将会是多么的美好。

于是,相信自己又充满了莫虚有的力量,纵然只是相信莫虚有的灵魂;于是,可以极其认真的对待每一天,因为曾经怀着如此的执著跌跌撞撞来到这个世界;于是,可以拥有睡也想、醒也想、持续强烈的愿望,因为可以笑对最后的一秒,带着坚强、平和的心,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鉴真东渡传佛法》读后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盛,全世界瞩目,而在历史当中,中国的佛教也相传甚远。

今天我读了《鉴真东渡传佛法》。里面讲了日本国的两位僧人荣睿和普照邀请大唐高僧鉴真到日本国弘扬佛法的过程,那将要渡过无边无际的日本海,鉴真说:传扬佛法,何必怜惜生命!这个为了佛法连生命都可以放弃的僧,真是值得人们的赞颂。

那时,他已经55岁了,经历的磨难有很多,并且一连四次与成功擦肩而过,与失败告终,第一次,官府认为他们勾结海盗,不许出海。第二次和第三次,他们遇上了飓风,所以不得不返航,第四次,被官府发现,押送了回来。俗话说:事不过三。可是,鉴真东渡都已经过了四,经历过的建新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可是他们仍然没有放弃。

第五次航海,在海上又遇到了巨大的风浪,船迷失了方向,不久,干粮吃完了,淡水也没有了,日本僧人荣睿患病不治而死,鉴真的得意弟子也死于病患之中,鉴真由于悲痛万分,加上旅途辛劳,使他眼病突发,双目失明。

可是,无论是狂风巨浪,还是病魔,最终,还是没有阻挡的住鉴真东渡啊!谁知,那时,他已经是66岁的高龄了。他计划了第六次航海,最终,安全的到达了日本国。

鉴真东渡传佛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即使自己已经年过花甲,已经双目失明,可是他没有放弃过,第一次失败,再与第二次合作,一直到第六次

我觉得,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的一句话,就像是专门为鉴真说的一样: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经典即人生读后感


经典即人生读后感(一):站在智者和勇者面前,我汗颜

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 吕雪明

一口气读完了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虽然因为时间紧来不及细细咀嚼,但是我已经完全被书中深刻的见解和细致入微的描述给深深地吸引了,好像这么多年来自己的心声完全被一个人畅快淋漓地描述出来了一样,现在才知道自己的很多想法只停留在美好的梦想,现在却早已有人实现并做得格外的好,我仿佛井底之蛙一样,在孤陋寡闻里做着梦,而外面的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样作为语文老师,陈琴老师是一位有涵养有文化有底蕴的老师,而自己却显得浅薄得多。同样是上语文课,陈琴老师呈现的是朴实深厚的课堂,而自己却在教学程序里精雕细琢,忽视了学生的存在。

现在似乎忽然醒悟,学生才是我们上课的根本,而教师的表演如果占了课堂的主流,就是再花哨的表演也算不上真正的优质课。而我们的教学却恰恰走在这个主流里无法自拔。

我们用一整年的时间去教两本语文教材,看起来分析得很透彻,学生不会作文不会阅读理解。陈琴老师用相同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几百卷,写下千万言,这是何等的效率?

一百年来,我们是在以教外语的方式教母语的。那种条分缕析,那种掰开揉碎似的讲解无疑是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如果一个孩子读了很多书但是一篇也没有背会的话,就等于把书又还给了作者,蜻蜓点水似的学习不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写作业就无从谈起,所以诵读和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陈琴老师的这个观点我十二分地赞同。

做了十几年的语文老师,现在才领悟到陈琴老师那句话的分量:教人求学问者自己不一定真的有学问,教人读书者自己不爱读书,教人作文者自己不会写作,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想这更是我的悲哀,我一直都在教学生学习,但是自己常常无暇学习,我一直在教学生作文,但是自己却很少写出一篇文章。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的如此,一个会读书的老师才会教书,一个能写作文的老师才能教出好的作文,之前自己做的,真的是太少太肤浅了。用误人子弟来形容自己一点儿也不为过,看着陈琴老师的书,我一边嘘唏赞叹一边觉得汗颜,自己这些年来究竟都在做些什么啊?不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吗?倘若我再不警醒和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真的枉为人师了。

想到那个句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自己苦苦寻觅了很久的语文教学的真理,竟然在这里,我回首得太迟,对这本书和陈琴老师的见解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要是早几年读读,也许就少走了许多冤枉路。老师读书,再教学生读书,这是多么简单但是又至真至纯的道理,我们虽然懂得,却并未做到。老师教学生读书,自己却不读书,老师教学生作文自己却不写文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自己在实行,又有多少同行在一直这样做呢?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自己的确是需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了。

近年来,语文教学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改革,课堂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但是改来改去,学生为主也好,先学后教也好,都脱离不了语文诵读这个根,陈琴老师的素读和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都是我们语文教学最贴近语文根基的方式,我们却抛弃掉了,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

陈琴老师从2007年到2011年的经典素读教学札记尤其让我感动,"厚积总有薄发时"、"留点时间给背诵"这样的好文,从自己的亲身实践谈起,娓娓道来,既朴实真实又引经据典,处处体现出陈琴老师扎实的语文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学功底。陈老师是个有心的人,能在工作之余抽时间记录自己的教学心得,这是所有语文老师所应该学习和效仿的好习惯,我们常常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感触,但是发一阵感慨就过去了,一个没有记录习惯的人就是一个不善于总结的人,一个不善于总结的人怎么能成为一个在教学的道路上有所创新和建树的人呢?我们都没有陈琴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所以没有做出什么成绩,陈琴老师的札记之细致,内容之详实以及态度之谨慎不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师该学习的吗?

此时已经是深夜零点之后了,我很遗憾自己没有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读透陈琴老师这本书,在这个下着大雨的立夏之夜,我坐在电脑前久久不愿睡去,窗外的雨声敲得我第一次没有了浪漫的情怀,只有遗憾和羞惭。觉得有很多话要表达,但是总觉得不能抓住陈琴老师教学精髓之一二,说出来更加显得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所以一遍遍翻阅着相关的章节,我想,如果不是学习前需要交读书笔记这项任务催着,我一定会重新写一篇读后感,好好把自己的想法细细阐述一番,但是我遗憾没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来细细研读这本书,我想,今天就草草交上吧,以后我一定会再来弥补今天的遗憾。

2015.5.7凌晨

经典即人生读后感(二)

聊城中学语文老师 王晓君

自是勤勤恳恳,挑灯补读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橄榄树……

一直钟爱三毛,她对生命价值的追寻和对自我的坚守一度支撑我无助的岁月。只是每次读她,除被她的率性和洒脱感染外,总觉彻骨的悲凉。一生寻寻觅觅,却依旧没有寻找到可让灵魂依托的橄榄树。那深入骨髓的悲凉与无奈总让人揪心的疼。有时看自己,也总觉像无枝可依的小鸟,不知要栖息何处。所以只能不断地去流浪,去寻找,只盼今生可以找到可以寄托的巢穴。

应该说,我很幸运,机缘巧合认识兰姐,继而认识李老师并接触到吟诵。当第一次听李老师吟诵《登鹳雀楼》时,便认定吟诵是一种极其有效的读书方法;回头在网上学习徐健顺老师的吟诵课程,我发现这不仅仅是一种读书方法,更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直到读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我忍不住要拍案而起,这样睿智的思想和精辟的论断,根本是我们教育改革与振兴的必经之路!上下求索,终于有了找到根的感觉。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可不是吗,我那日日魂牵梦萦的故乡就在这!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为一名中学老师,自然免不了接触一些教育理论的书籍,但时间一长就发现,大部分书籍大话连篇、空洞乏味,根本不能借鉴到实际的教学中去。但翻开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我却很快被吸引了。那字里行间透露的丰富学识,那简单质朴的话语蕴含的智慧,那生动有趣的课堂实例引发的思考,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真正的中国读书人所具备的素养。

看陈琴老师写的引子一篇就几乎泪奔。透过淡淡的文字,透过时光斑驳的树影,仿佛看到了那个当年和外婆一起隐于世俗之外的女孩。开垦山林、种菜种麻、施医赠药,看似平凡朴素的生活,却又那么的诗情画意。淡极始知花更艳,偏偏是这隐于世俗的不争勾勒出最自然绚丽的色彩。是怎样的生活过往让一个女子选择隐遁于山林,即使寥寥的几句,也让人感到浓浓的悲伤。或许也正是这艰难的过往,更容易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意义。穿过纷繁复杂的人世,探求生命大彻大悟后的澄明。在有限的生命中,看更多的风景,做更多有价值的事。

陈琴老师总是微笑着,让人感觉那么真诚,如沐春风。不管是在照片上,还是在视频中看到的她,总是面带微笑,娓娓道来。我想这便是真正的大师风采,没有云里雾里的高深理论,也没有似是而非的问题答案;更没有装腔作势的抬高拿架。简单朴素的话语便让人有醍醐灌顶般的觉醒。大道至简,陈琴老师给我的感觉便是她最大程度的将古典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而又那么简单自然的感染身边的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气质,只有长久沉浸在古典文化中的读书人才有。而她在课堂上,每次看似随意的引导都是那么的智慧,信手拈来便是一节精彩的文化课堂,举手投足尽显文化底蕴,不得不让人拜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语文老师,我之前常常困惑一件事:我们的语文教些什么?大部分老师的上课流程是这样的:讲解生字、感知内容、解决问题、强调考点,做课后习题。刚开始没有经验便一一照搬,但时间长了便发现,在这样近乎程式化的课堂模式下,语文课变得乏味无聊,自己教的不开心,学生学的也是兴味索然。也尝试做些改变,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将《论语》、《世说新语》引入课堂。可初中繁重的学习任务根本就没有时间让学生去系统的学习,零星的讲解就像杯水车薪一样,永远填补不了学生在语文知识文化方面的空白。我们学校一位有经验的老师曾很感叹的说道:"数学教的是知识,语文教的是文化。现在的学生都是一群有知识没文化的人。"很无奈,一学期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很多学生可能都没有通读一遍,其实连最起码的语文知识都没有掌握。这样的形式让人心焦,有心改变,却苦于没有方法可循。

《经典与人生》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便是陈琴老师在现代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两方面上找到了契合点,探索出真正应属于中国人的读书方法。字字珠玑,醍醐灌顶!

首先,认识素读,这是中国人的读书方式!一直很困惑,为什么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生字词听写了无数遍,同一个题型训练了无数遍,学生还是学不好语文。陈琴老师给了我答案,那就是"一百年来,我们是在以教外语的方式教母语"!作为一名老师,我是多么的无地自容!我们就是把母语一点点肢解后教给我们的学生然后却要求他们全面的把握语文、提升语文素养!现在想想,竟是我们都错了,错得如此离谱。我们总是将语文孤立起来,像解方程式似的解决出现的所有问题,忘记了去扒一扒它们身后的文化。我们中国的文化是一个整体,拿一个字来说,从字音到字形到字义,都是不可分割。所以我们需要的是整体的感知、大量的积累然后才能厚积薄发。而反观我们的教学,一学期下来,学生可能都记不住都学过哪些文章。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都没有掌握,又怎能在考试中做到才思敏捷、下笔如神呢?!中国人就该有中国人的读书方法,中国传承几千年的读书方式不是一个新文化运动就可抹杀。古人采用素读的方法,从开启童蒙,就大量地灌输书籍经典。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幼学如漆"的阶段记背大量的知识文化,而这些积累就像种子一样扎根于孩子心中,在以后的成长中慢慢发芽、成长,直至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最饱满的果实。所以古人几岁便可吟诗作对,而我们现代的孩子十几岁都不知道老子庄子是为何人。厚积而薄发,这才是我们中国知识文化的学习之道。

我们不仅要读,还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来读。陈琴老师说得对,古人的读书以记诵为目的,我们现在的读书则是蜻蜓点水,"雁过无声".这就造成了孩子们的脑子里是空的,没有积累,便永远内化不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多读,也要多记背。另外,学习古人的读书方式—吟诵。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朗读是被肢解的读书方法,我们无法从声音上获得任何的情感表达。而古人却是悟透了中国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在吟诵的过程中便可将其中的情感体会细腻深刻。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全面深刻的体会文字背后的意义和情感,更能帮助孩子记忆,培养读书的乐趣。上周我便在班里进行了《约客》的吟诵教学,孩子前所未有的情绪高涨,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诗的理解很透彻,而且很有成就感。下课还有一个孩子将《约客》吟成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曲调,很惊讶,但也很欣慰。

在正确的方法上探索多样的读书方式。看陈琴老师的教学实录,发现在孩子们素读的过程中会采用多种多样、各种形式的读书方式。多样的读书方式不仅让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兴趣盎然、互帮互助,也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每次看到那些充满灵气的孩子,总抑制不住的激动。这才是孩子应有的天性,是孩子成长的正能量,是我们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未来的花朵。而我们现在大部分孩子,被沉重的课业和升学考试压得成了泥娃娃,丧失了本有的灵动。每次看到他们空洞无神的眼睛,心都会被深深刺痛。没有信念的灵魂无法屹立,没有追求的人生无法精彩。他们的人生该如何书写?

挑灯补读,不坠青云之志

经典即人生。读书使人智慧,经典的书籍更能指引人一生的方向。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是该慢下脚步来,去捧读一本经典,去拣拾那被我们遗忘的宝石。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我想我看到了自己的方向。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国梦需要少年梦。

感谢陈琴老师多年的探索与厚重的馈赠,感谢各位师长在传统文化方面无私的分享与不遗余力的传播。散散而写,虽然很多感动还没有写出,很多想法还无法表达,但却有了自己的正信。像陈琴老师所说"有正信的教师,才不会在表面汹涌的波涛中迷失航向。"所以我相信,自己的脚步会越来越坚定,脚下的路会越来越明朗。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下一步,挑灯补读未完书!

经典即人生读后感(三)

书香教育的宝典——《经典即人生》

大连培根学校杨黎黎

初识陈琴老师,是在2010年的10月扬州"亲近母语"的活动中,当时听到陈琴老师的吟诵,立刻就被震撼了,感觉是天籁之音,将我对国学的认识带入了一个斩新的境界。

因为我当时也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渗透一些国学的教学,但是都不是很系统。得知陈琴老师一直在做"经典素读",很感兴趣,于是就在网上多方面搜集陈琴老师的信息,就遇见了陈琴老师新出版的《经典即人生》这本书,马上买来,如获至宝般地读起来。没曾想,还真是一本"葵花宝典",彻底颠覆了我的语文教学的理念,扭转了我对语文教学的看法,我从这本宝典中获取了语文教学的秘笈,用这些秘笈引领我和我的学生踏着书香,一路走来。

宝典秘笈一:语文教学就是唤醒学生读书的热情。

以前,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也是仅仅停留在考试的层面上,以为自己的语文课上得精彩,学生的语文成绩考得优秀,就是好的语文教学。当然,视野非常狭窄,半年就是一本语文书,外加一些自己编写的语文卷子。但是,陈老师在《经典及人生》引用《朗读书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的话"没有阅读就等于没有教育,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人就不是真正接受过优良教育的人,没有阅读习惯的家庭都会陷入贫穷……"这些文字,像一个个石块般敲击着我的心灵。我们在做的语文教学能够换起孩子的阅读热情吗?我们仅仅一本教材能够满足孩子读书的需求吗?我们依靠这样的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出热爱阅读的学生吗?能培养出终身的学习者吗?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海中闪现,让我冷汗直冒,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要站在孩子一生的角度去考虑呀?于是,我如饥似渴般的丛书中寻求答案——"通过李先生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我们会发现,美国的教育不是压制性的,是唤醒式的,他们在充分尊重孩子的情况下,设法引导孩子爱上真正的阅读……美国的教育让孩子有时间读书,他们的孩子大多是越大越爱读书,能自主的读书。如果以此为标准,我们的教育是彻底失败的,我们给了孩子阅读的技巧,却忘记了比技巧更重要的是唤起读书的热情。我们的孩子没时间读书,孩子们在大量的阅读习题中,把阅读看成了阅读题,把书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鲜明活泼的生活场景读成了一个个问答,成了一个个词语或句式……阅读,应有的感动消失殆尽,阅读,渐渐成了一个民族的硬伤。"这些文字在修正着我的灵魂,在让我重新审视我的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语文教材上,不能停留在语文课上,更不能将考试成绩看成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我必须行动起来,唤醒孩子孩子的读书热情,于是我将语文教学分成了三部分:教材+整本书的阅读+国学经典诵读。在保证孩子语文成绩的前提下,大胆的对我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结果发现,孩子的气质,宇文素养,语文成绩,尤其是读书的热情,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学校的支持。我在欣喜的同时,首先想到的是陈琴老师,是她的《经典即人生》,让我获得语文教学的秘笈。所以在家长会上,我自豪地举起《经典即人生》这本书,自豪的地告诉家长就是这位陈琴老师,将我们的孩子带进书香,让我们的班级浸润书香,让我们的家庭弥漫着书香。

宝典秘笈二:语文老师必须是热爱阅读的老师。

遇到《经典即人生》这本书,遇到一个恩师——陈琴老师,也遇到更多的恩师,因为,陈琴老师在书中开了许许多多的书单,这些书目是我以前不曾阅读过的,但还都是针对我的语文教学的理念的转变,方法的获得。所以,一本本陈琴老师在书中提及到的书,放在我的案头上——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吉姆·崔力斯的《朗读手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克里希那穆提《爱的觉醒》王东华的《发现母亲》《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犹太教育揭秘》,《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危机下的中文》……我如饥似渴地读者,渐渐的,我对教育的认识,对人生的认识,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愈发深刻,愈发有自己的思考。正是陈琴老师的推荐,才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短时间内获得了许多恩师的指点,在与这些伟大的教育者对话时,我也深深体会到阅读对于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如果我没有阅读的兴趣,哪来学习的热情?一个老师如果是一个爱阅读的人,就必定是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他会在阅读的引领下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汲取优秀的教育资源,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受益的是一代人!一个民族!如果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每一位母亲,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像陈琴老师,如此热爱阅读,痴迷阅读,我们的民族阅读危机还会有吗?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本书迁出百本书!

宝典秘笈三:读经典的孩子总会厚积薄发。

在研读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的同时,我也在教学中尝试去做。尤其是陈琴老师在书中告诫老师们:"我强调读原著,不可以读减缩版。"所以我也在教学中引导我的学生读原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我们选择无障碍版的四大名著,孩子读得有滋有味。不仅领略四大名著的精彩的故事情节,也锻炼了他们理解,运用文言文的能力。甚至有的孩子将《水浒传》读进心里,活学活用,每逢作文,总能将《水浒传》中的人物描写的方法用上,引经据典,意味无穷。这批学生已经上了初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很好。他们自豪地告诉初中的老师,原版的名著已经读过了,而且文言文的理解程度都比没读过原版名著的孩子高出一大截。我也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经典素读,几乎将初中阶段的诗词全部背完,高中也涉及了一些。孩子普遍反应学起初中的语文不难?我就在思考,素读经典的孩子,终究有一天会厚积薄发的。因为陈琴老师也是在学生经典素读搞了四年后才见成效的。"他的学生由《老子》33章的胜任者有力,自胜者强"会想到"比别人优秀并无任何高贵之处,真正的高贵在于超越从前的自我",由"知足者富"引发精明的哲思:"物质上要知止才不殆,因为五色令人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但是,在精神的世界里,我们应该永不满足……"诸如此类的话,出自五年级的学生口中,难道不是经典带给孩子的对价值观的认识和看法吗?

当然,《经典即人生》这本书中的许多秘笈我不能在这里一一罗列,但是,有许多的秘笈也未必就是在仅此一本的书中获得。值得庆幸的是,也就是这本书,将我的语文教学带进书香教育的世界,我和我的学生在书香中国共产党同成长,我与我的家长们共同打造书香家庭,书香班级。我们在阅读中前行,我们在阅读中成长。"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

朱永新教授的话与陈琴老师的观点是一样的。我将于我的孩子们踏着书香一路成长。

但是,在"经典素读"方面,我们做得远远不够,所以借此次参加"中华经典素读"培训的机会向陈琴老师讨得秘笈,相信,面授的魅力会让我们获得实践经验与方法,让我们的国学和母语教学绽放奇葩!

2014-4-18

《教育即唤醒》读后感


《教育即唤醒》读后感——谈谈后进生的转化

最近读了杨聪老师写的一本书——《教育即唤醒——走近问题学生》,让我对教育这一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

虽然从教已经12年了,但对于教育认识还一直停留在成绩和学生的品行这一层面上,总感觉费尽心思使学生的成绩上来了,学生在班上不犯什么大的错误就是好的教育了,其实,教育还有另一个层面,那就是“唤醒”.《教育即唤醒》这本书中,杨聪老师记录下了他与后进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唤醒学生心灵,使后进生真正爱上老师、爱上学习。

书中《蒲公英的约定》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故事中,让我感叹杨老师成功“唤醒”几乎人见人厌的徐龙的良苦用心,并伤心徐龙的悲惨命运。徐龙短暂的生命,让我深思教育的目的。学校生活不是徐龙的全部,但和杨老师短短一年的相处中,却是徐龙一生中心灵最绚烂的时光。对于学生来说,成绩真的比什么都重要吗?我要说不,学生更需要快乐。我并不否认学生应当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但对于后进生,他们真的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爱护。他们觉得学习吃力,在家长、教师的高压政策下苦苦挣扎,对学习心怀排斥,以至于他们在班上的言行举止都会产生负面的变化,如何能够好学、学好?他们比优秀学生更希望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心灵的释放。所以作为教师,要转化后进生,就要先释放他们的心灵。

《你会遇见谁》中小童的故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幼儿园就被老师定义为头脑迟钝的小童,终于转到城里一所非常知名的学校,爸爸妈妈终于看到了希望。可是,教学成绩重压下的老师,根本没有足够的耐心来关照小童,成绩不理想,小童一次次被老师罚站、羞辱,还常常被为生活所困的妈妈恶语相加,小童对老师、对学习充满了恐惧。后来无奈地转回乡下,由当老师的表叔介绍进入了表叔所在的学校,表叔特意将小童安排进了朋友的班级。亲切的表叔老师给年幼的小童带来一丝希望。经过老师的补课,小童虽然有了一点点起色,但还是没能摆脱老师对他成绩的苛求,老师把他看成是甩不开的包袱……最后,当老师因小童逃课而罚他进办公室时,小童毅然选择了回家,不来读书。幸好表叔决定下学期送走毕业班,就转到低年级来带小童所在的班,才让小童对老师、对学校没有彻底绝望。这真的是一件令人痛心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现实中可能还有存在。教师“唯分论”、过分严厉,而不去关注学生的身心,会使学生感到厌学、对老师疏远,不自信,这将会贻误学生的一生。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最需要教育的对象是后进生,教师如何面对后进生,将决定着是给他们打开一扇窗户,还是关闭一扇大门。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教育是片面的,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学习,即使被老师、家长逼着提高一点点分数,又有什么意义呢?给老师家长带来一时的喜悦,却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了创伤,而且这种提高是没有源动力的,不可持续的。所以,教育需要唤醒,唤醒后进生的喜好、唤醒后进生的心灵,让他们先敞开心扉接纳老师,对待学习怀有快乐,才会有信心去面对,才会取得真正的转化效果。

《鉴真东渡传佛法》读后感600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盛,全世界瞩目,而在历史当中,中国的佛教也相传甚远。

今天我读了《鉴真东渡传佛法》。里面讲了日本国的两位僧人荣睿和普照邀请大唐高僧鉴真到日本国弘扬佛法的过程,那将要渡过无边无际的日本海,鉴真说:传扬佛法,何必怜惜生命!这个为了佛法连生命都可以放弃的僧,真是值得人们的赞颂。

那时,他已经55岁了,经历的磨难有很多,并且一连四次与成功擦肩而过,与失败告终,第一次,官府认为他们勾结海盗,不许出海。第二次和第三次,他们遇上了飓风,所以不得不返航,第四次,被官府发现,押送了回来。俗话说:事不过三。可是,鉴真东渡都已经过了四,经历过的建新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可是他们仍然没有放弃。

第五次航海,在海上又遇到了巨大的风浪,船迷失了方向,不久,干粮吃完了,淡水也没有了,日本僧人荣睿患病不治而死,鉴真的得意弟子也死于病患之中,鉴真由于悲痛万分,加上旅途辛劳,使他眼病突发,双目失明。

可是,无论是狂风巨浪,还是病魔,最终,还是没有阻挡的住鉴真东渡啊!谁知,那时,他已经是66岁的高龄了。他计划了第六次航海,最终,安全的到达了日本国。

鉴真东渡传佛法,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即使自己已经年过花甲,已经双目失明,可是他没有放弃过,第一次失败,再与第二次合作,一直到第六次

我觉得,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说的一句话,就像是专门为鉴真说的一样: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消费即创业》读后感


《消费即创业》读后感

hi,大家好,我是刘丰,《消费即创业》这本书今天读毕,即兴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读后感,顺便聊一下新型商业模式。

其实,我们谁都可以创造出很大的财富和自由,只不过我们把这样的机会拱手让给了别人,我们现在来算一笔账,

假如你的家庭每个月用于洗碗精上的开支是3元,那么全年就是36元,

洗衣液月消费五元,全年消费60元。

洗头用的沐浴露每个月十元,一年就是120元,

洗发水平均月消费25元,全年消费300元,牙膏平均月消费七元,全年消费就是84元,预防疾病平均每个月消费300元,全年消费即3600元,你用于皮肤护理美容方面的消费每个月200元,全年就是2400元,这样估算下来一个家庭平均每年在上述方面的最低消费至少6600元。

你每年在各大商场里消费6600元,商场会给你打几折呢?没有折扣,最多办张积分卡,到年底你只能凭积分兑换一些礼物,基本上没有回报。假设你现在是30岁,按照人口平均寿命76岁来算,你至少还可以活46年,在未来的46年当中,你将要把辛辛苦苦挣来的财富支出去30万元以上,而你却没有一分钱的回报。如果在这46年当中,你影响了一百个家庭,做与你相似的消费支出,那就意味着在未来的46年当中,你做了一个营业额超过3000万元的生意,按照生意的最低回报率5%算,在未来46年的消费过程中,你应该获得超过150万的收益。

如果这一百个家庭再影响十个家庭,那就等于在未来46年里,你将要做一个超过3亿元营业额的生意,也就是说,你创造了超过1500万元的效益。

可是你却把本该属于我们的财富拱手送给了别人,可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个更好的人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财富,所以现在到了该重新认识消费观念的时候了,要有智慧的消费,即消费即创业,这种消费模式在未来将成为主流。也就是说在未来生活和经济发展中,买产品的人会成为卖这个产品的起点,且能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应有的回报,这是未来商业形态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与趋势。广东有一家非常优秀的做地暖的企业,一百平方米地暖市场,售价126万元人民币,他们按照29999元直接做终端销售。

中间代理商的部分全部砍掉,企业开发了一个像优酷一样的平台,你购买了他们的产品之后就可以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登录其平台,然后你点一下app上的本人在线,在小区或者附近小区想买地暖的人就会看到并向你咨询有关地暖的信息,而你就变成了该产品在这片区域的代理商每销售一套地暖可获得返现两千元,从买一套地暖起,你就开始创业了,这种模式就是消费即创业模式,但随着消费以及创业模式的流行,会有更多认为产品好且喜欢该产品的人自动成为该产品的传播者。未来的DT技术也就是我们说的数据技术和IT技术都已经达到了实现其广泛传播的程度。

消费者通过改变其他消费者的购物观念和购物习惯,组织其他消费者进行消费,产生同自己有关的消费行为,通过更明智的购物来创造财富,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是消费者的连接者。因此可以通过生产消费行为创造出高于平均水平的财富。在消费创业时代,谁能拥有更多的消费者,谁就拥有了无数的利润与商机,谁能拥有更多的用户,谁就是赢家。

重塑传统商业价值分配原则。好的利益机制会激发用户的持续参与热情,既可以帮助朋友同时又能获取一定的收益,获利冲动是一种人性内在的欲望,只是人性的一部分,会有很多人渴望自由,时间付出的同时也能带来一定的利益,这是人性和趋势的结合,必然会成为助推新商业的力量源泉。so,感恩预见美乐家。

此文章为觉醒者刘丰原创,特此声明!

活法读后感


篇一:《活法》 读书心得

《活法》 读书心得

近日,品读了日本作家稻盛和夫作品《活法》,使我感受颇深,他重点对人的心态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只有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建立一种积极、正确的心态,我们的工作、事业才会得到许多的助力。

稻盛和夫曾说:“总是积极向前,有一颗感恩的心,乐观的接受,充满善意,有理想,不惜努力??”。积极的心态是非凡人生成功的起点,凡事总往好的方面想,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每天的人和事,我们的性格将会在潜移默化中变的开朗,充满激情,随之的工作也会取得一定的进展,家庭也愈加和睦而温馨。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我认为还应该具备三种心态:

一是感恩的心态

感恩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感谢公司、同事和家人。我们相聚在一起,不仅仅是选择的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更是一个展现自我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要感谢公司、包括公司的领导、同事,因为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认可才来到了公司,我们入职之初,工作经验缺乏,工作能力不足,感谢公司和领导给予了我们的机会,让我们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同事们在工作中给予的指导、帮助和协助,让我们更好的适应工作和公司,让我们得到了逐渐的成长,更要感谢家人给予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简单的心态

有一句话叫做“活在当下”,理解了这句话,你会活得更健康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力争做到:静下心、沉住气、耐得住寂寞,把工作做的尽善尽美。

对员工个人来说,真正对自己起作用的动力与压力来自自身,不要指望公司领导像小时候的父母和老师那样对自己提各种各样的要求,指明自己前进的方向。如果自己采取懒散的工作态度,那么个人的发展与前途是非常渺茫的,这样的一种局面是我们绝对不想面对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除了努力踏实的工作外,还应该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在工作中我们不但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积极的、正面的工作状态,做好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是敬业

要相信天道酬勤,努力就会有回报,暂时的失败和不成功,是还没有努力到老天爷感动的程度。

领导对员工不会提太多的要求,这并不是说员工的工作可以随心所欲,其实公司领导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员工自己锻炼自己,自己通过个人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毕竟,领导不能代替员工去思考,只有充分的发挥广大员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企业的活力。而恰恰是这样一种宽松的环境带来了员工工作态度上的巨大差别,有的人勤奋认真,有的人自由散漫。但是无论身边有怎样自由散漫的人,他们都不是我们可以懈怠的理由。平时对自己要求严格,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当我们的接到较高任务要求的时候,就容易适应。稻盛和夫能满足IBM提出的在其他公司看来难以接受的苛刻要求,其实是基于其平时他和他的团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平时对自己要求高,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就不会心虚,别人不敢做的高难度工作自己敢做。

一是本书意境悠远博大精深。在阅读时,我只能以自身的工作经历来理解其中一小部分。总结起来,努力勤奋地工作、心怀感恩之心、善思善行、诚恳地反省并约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磨炼心智、提高人格。只有努力做好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才真正体现了人生的意义!

篇二: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稻盛和夫《活法》读后感

读完稻盛和夫的《活法》后,深深被他的哲学观和人生观所折服。其实他的企业经营哲学和生活哲学都很简单,就是不许撒谎,不许给他人添麻烦,要正直,不得贪得无厌,不许只考虑自己的私人利益等等。就是这些简单的理念,帮助了稻盛和夫走向成功,也帮助了京瓷走向成功。而很多精于算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最终在商业世界中慢慢地消失了,甚至成为了商业丑闻的主角。

其实有的时候,做人是很简单的,成功也是很简单的。稻盛和夫谈到他自己的成功时,也说自己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也就是拥有强烈的愿望,推崇高尚的价值观,并执着地对待工作而已。

在本书的第一章里,我很喜欢里面提到的松下幸之助先生的“水库式经营”,他说经营企业就像修建水库一样,使水量不受天气和环境左右并能保持一定的数量。用到企业经营中,那就是当企业景气时要为不景气做好准备,保留一定的后备力量,做到未雨绸缪。这种经营理念在许多企业身上都能够看到。譬如国内的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一直强调要备好棉袄过冬,要事先想到企业可能会陷于危机,具备良好的危机意识,准备充足的现金流,去迎接企业惨淡经营的寒冬。可以说,这种思想对于保持企业的危机感与进取心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当稻盛和夫谈到成功的两大要素时,他列举了乐观与悲观这对矛盾的极致应用。在事情的推敲设想阶段,需要积极的乐观心态,而在设想向具体计划转移时,则应该以悲观的理性分析为主,必须想象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慎重、小心、严密地推敲计划。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只有以乐观的心态去设想问题时,才会放开了去想问题,才能吸收一些看似不可行但实际很有前景的好主意。而在计划阶段,悲观点才能做到布局谨慎,思考周密。很多人就是因为在这两者间权衡不好,以至于错失了很多机会,甚至酿成很多苦果。有的人在设想问题时,以悲观的态度对待之,结果很多本来很好的点子都被否定了,其实它们只是暂时不具备完成的条件而已,将来没准很有前景。还有的人在计划和执行时过于乐观,以为自己资源充足就能做好一切,结果很多细节上的问题都被忽略了,最终导致整个计划

系统的瘫痪。其实这乐观与悲观的应用也是对人心态上的一个考验,能做到适时,适事,适势才是强者。像李嘉诚所说的一句话: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要带点悲观去看待它;光景坏时决不过分悲观,要带点乐观去看待它。这种平衡的思想用我们的古话说则叫中庸。

稻盛和夫先生在做事情时总是坚信锲而不舍必定成功,他认为,哪怕是无能为力的事,那也只是现在的自己无能为力,将来的自己一定能行,用“将来进行时”考虑是很重要的,应该相信自己还有潜能,从而等待机会唤醒、迸发出来。对待困难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无能为力了,而稻盛和夫认为,无能为力只不过是过程中的事,再努力一下没准就能看到好的结果。竭尽全力直到极限就一定能成功。

在第一章里面,我比较喜欢稻盛和夫先生总结出的一个结论:解决问题的答案总是在现场。只有身处一线,亲身感受,并对问题进行层层剖析才能深刻地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说得好,答案总是在现场,一切创意也都在现场。大多数企业不断地进行市场分析,不断地接触顾客不正是奉行这一原则吗?

在稻盛和夫的经历当中,他要我们牢记有意注意的人生,具备准确的判断能力。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具备准确的判断能力。这给我的启示就是凡事要多用心,要多注重细节,去观察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稻盛和夫先生有一道“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思维方式指一个人的原则和方向,在今天的企业用人当中,思维方式可能不是企业一开始就能看出来的,所以企业招揽人才之初,主要着重人在热情与能力上的显现。一个人有能力,有热情才能为自己所在的公司或集团做出价值。在我个人的观点里,在这两者间,我是觉得热情比能力更重要,因为有热情至少说明你是认同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你也能够为公司的成长而努力工作,如果能力不够,只要你有热情,那么能力是可以在公司的成长氛围中慢慢提升起来的。但空有能力的话,如果你不能付出百分百的的热情,那对公司的作用也不会很大。有些人自恃能力卓越,不会站在团队的角度把一些机会让给其他人,从而带动整体的成长,甚至会不把公司和其他同事放在眼里,结果影响了整体的协作效率。这种人在公司和团队当中也只会起到负面作用。韦尔奇也说过公司里最棘手的人是那些有能力但是却不认同公司价值观的人,这些人现阶段能够创造良好的业

绩,但是却不擅长引导团队成长,不会从公司的利益上去考虑问题。虽然棘手,但是韦尔奇最终的选择还是果断让这些人离开。因为这些人空有能力,对公司和团队缺乏基本的热情。

稻盛和夫先生是一位高尚的企业家,他也主张把对领导者的考核标准中加进更多“德”的比重,不能一味地强调“才”。他强调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然而,他说道,目前的领导挑选方法本身还是存在着问题的,很多组织的领导不是以人格而是以才华和能力作为单一的选拔的标准。与人格相比,现在的人才配置普遍更重视用考试结果和测评成绩表示的能力。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因为能够在纸上显现出来的东西通常比较直观,而人格这些东西却只能靠慢慢去挖掘,因此企业招揽人才之初通常偏向于选取最为直观的办法。他们想,与其重视人格这种模糊的因素,还不如重视才华这种容易直接带来成果的要素来选拔领导。然而小赢凭智,大赢靠德,无德者对整个企业来说最终也将会成为阻碍因素,因此虽然选人之初难以直观地看出一个人的品格,但是在之后的日子里,加强对人思想道德的考核是非常重要的。无德者,难担大任。商界当中,很多一时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就败在“德”字之下。黄宏生、黄光裕等人因为过不了“德”这一关而走偏了,铸下大错。而柳传志、王石这些人因为恪守企业家精神,不违背企业道德而受世人推崇至今。我们的古人一直强调德才兼备,到了现在,这些传统观念都依然是值得我们永远恪守的金玉良言。

当读到第四章的时候,我被稻盛和夫先生那种利他精神所感染了,我甚至一度相信,他的活法,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禅道,是一种无人能及境界。稻盛和夫先生是这么对待利他精神的:为家人工作,帮助朋友,孝敬父母,通过这种虔诚而细小的利他行为一点点地延展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那样的大规模的利他行为。稻盛和夫先生是那么想的,也是那么做的。他主张降低长途电话费,不求利润的最大化,有一定合理的利润就好,让广大国民都能付得起钱,打得了电话。他还为了整体的国民利益而不惜放弃公司产品竞争,把市场拱手让给对手。这种利他境界,我想能够匹敌的人寥寥无几。有人说,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是为自己私利的,但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得到快速发展,资源得到良好配置。其实追求个体的最大利益并不会得到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就像博弈论一样,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往往不如每个人作出让步,为共同的利益而战来得好。

只有追求整体利益,社会资源才会得到最有效的配置。有的人说,人生性就是自私的,当连自己的需求都不能完全满足的时候,怎么去进行利他呢?其实,就如同书上所说,利己和利他总是辩证的关系,利他的同时也是利己。如果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事物,立足于更大范围的个人行为上面,我们就可以发现,小单位中的利他在大单位看来就转变为利己了。当我们帮助同事的时候,其实我们也是在为共同的公司做贡献;当我们为公司做贡献的时候,其实我们也是在为我们所处的社会谋福利。这样一来,既是利他,也是利己。在实际的企业运作当中,稻盛和夫先生是这样诠释他的经营活动的:不要以为只要公司赚钱就可以了,应该也为合作方获取利润,还应该为消费、投资方、区域性利益作出贡献。在现实的商业活动中,我们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宝洁公司设立客户生意发展部,目的就是为了帮助经销商更好地发展。因为宝洁认为,只有经销商发展起来了,自己才能够在他们的帮助之下更好地成长。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阿里巴巴的马云总是向员工强调不要紧盯客户口袋里的5元钱,公司应当帮助客户赚100块,然后自己再从他们那100块中拿5块。想到利他,我又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关于人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现个人价值,第二个阶段是帮助他人实现价值,第三个阶段是为社会带来价值。我想,这也就是利他精神由微至广的一个发展历程吧。

本书中第五章的标题是“与宇宙相和谐”,稻盛和夫先生认为,人生受“看不见的手”所驾驭,第一只手是命运,第二只手是从根本上掌控人生的无形巨手,叫“因果报应的法则”,简单来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命运和因果定律,这两大原理支配着每一个人的人生。他认为,思善事,做善事,就能将命运引向美好。人类一方面受命运的支配,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善事善行来改变命运。可能大家会认为这是迷信,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态度,是心灵上的一种有利趋向。因为这个法则可以不断地去鞭策人们去拼搏进取,战胜困难,同时日积一善,积善成德。三尺之上有神明,不要抛弃对上天、对自然基本的敬畏,这样才能做到自律,做到谦逊,做到布施,做到忍让。有人说自己做了很多善事,平时也很努力工作,可生活却屡遭不幸,为什么做好人没好报,付出之后没有收获呢?其实不是这样,这只是命运一时凌盛与因果法则罢了,只要他不放弃,到时他一定会得到应得的收获的。有的时候,因果报应法则难以被人看清并

轻易相信,是因为人们只用很短的时间来衡量和判断事物。思想、言行作为结果表现出来还需要相应的时间,在两三年这个短暂的时间单位里难以看出结果。这正应了中国的古话:不是不报,时辰未到。长远地来看,诚恳地不吝惜善行的人不会永远时运不济,而懒惰、敷衍了事的人不可能荣华一世。

写到这里,我想也差不多结尾了,但我对稻盛和夫先生的崇敬之情却不会到达尽头。在这里,我以对稻盛和夫先生的一个整体评价来作为我读书笔记的结尾,以此表达我对他的尊崇。在《活法》通篇当中,我读到了稻盛和夫先生是这么的一个人:心态良好,为人豁达,富有原则,公私分明,懂得感恩,为人谦逊,善于自省,乐于进取??当然,还有许许多多我尚未发现的品质,我会努力进行进一步的钻研与探讨的,在此也感谢老师所提供的阅读材料。

篇三:读活法有感

读《活法》有感

《活法》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代表作,被誉为日本21世纪励志第一书。怀着充满崇敬的心情看完了《活法》,我收获颇丰,稻盛和夫一生的传奇故事深深的刺激我心灵的深处,也让我更加的觉醒。的在《活法》中,稻盛和夫追问着:什么是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义何在?人生应有的态度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也从新思索自己的人生,寻找自己目标,让自己活的更加有价值和意义。

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对自己、对家人、对企业、对社会有贡献,就是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活着的价值。牛博网创始人罗永浩说: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改变世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这个世界,要么让世界更好了一点点,要么让世界更恶心了一点点。稻盛和夫的《活法》里指出,通过改变自己,让这世界变的更美好。看完《活法》后,我走出情绪低迷状态,开始寻找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是让世界变的更美好。而改变世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是劳运创造价值。

什么样的活法才是我想要的呢?有价值的活法应该在于乐

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心态;在于充满激情、拼搏奉献的工作态度;在于历经磨练、提升心智的成长感悟。正如书中所说“劳动有苦涩的根,甘甜的果实。喜悦是从艰辛和痛苦中一点一滴渗透出来的。工作的快乐就隐藏在跨越痛苦的另一端。全心全意拼命去工作,度过艰辛与痛苦之后,完成任务时的成就感,是无可取代的喜悦。”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不断地成长。稻盛和夫说: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人生与事业的成果,是由这三个要素“相乘”的结果,而绝非“相加”而来。在工作中,很多工作都是重复性的,工作的激情会随着工作的重复逐渐消失,多数人一开始总是充满热情,到了一定的程度,热情却消退了,缺乏持久的热情。我们要能不断找到工作岗位的价值甚至是使命,才会有持续的热情。工作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让我们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稻盛和夫的《活法》,每一章都渗透着做人的原则及基本的方法:寻找人生的目标,找准定位,脚踏实地的工作,心灵的培养,真诚,创新,乐观,绝不放弃的精神。稻盛和夫说:“活着

就是要修炼自己的灵魂,在死去的一刹那能够无怨无悔,能够为社会有所贡献。”

每一个人,特别是正在迷失自己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像稻盛和夫一样找到自己的活法,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佛法即活法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活法》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