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出梁庄记读后感

出梁庄记读后感

出梁庄记读后感通用4篇。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纵观世界上的伟大人物,他们无不是书籍的爱好者,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对于这个作品,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出梁庄记读后感通用4篇,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出梁庄记读后感(篇1)

让农民工有尊严的活着——《出梁庄记》读后感1500字:

文/左春会。手捧《出梁庄记》这本厚重的书,至始至终以悲悯的情怀阅读作者用心书写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打工者的亲身经历。本书以梁庄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的打工者为素材,描写打工者的工作环境、生存状况、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作者对梁庄人在西安、南阳、内蒙古、北京、郑州、南方、青岛7个城市如何吃、如何住、如何爱、如何流转,以及他们与城市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怎样思考梁庄、想不想梁庄、是否想回梁庄、怎样思考所在的城市、怎样思考自己的生活等做了用心的采访和详实的描述。

书中呈现出的农民工的冷漠、无奈、忧郁、模糊和逆来顺受的神态,是梁庄人真实的生活及精神写照。尽管生活和工作环境恶劣,但为了生计、他们默默承受着,有时候无心抗衡、无力抗争,最终只好正视现实。

羞耻是农民工唯一能够被公众接受和重视的一种方式,呼天抢地的号啕、破旧的衣服、乞怜、绝望的表情和姿态,他们在种种场合表现出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狭窄,精神麻木,没有未来,只关注自己的生活,不关注其他事物,无不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到心酸和悲痛。

让农民工有尊严的活着,让他们的精神独立则是当今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成功、富裕、高雅、平等,这些对农民工而言仍然是一种向往,可望而不可及。现实让农民工的心灵扭曲,让农民工的精神发育不良,让农民工在各大城市不停的流转。他们天真、被动、无思、安然和神情愚钝等都是现实生活附加给他们的另一种精神状态。

在内蒙古打工的向学的相亲过程,从介绍、见面、送彩礼到结婚,前后总共十四天。因为脚步匆忙,农民从腊月二十开始相亲,到正月初十前定下来的婚姻,有的实在太夸张,让人匪夷所思,有的先后只需四天时间。对此我们除了觉得悲凉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它。或许婚姻对类似于这样的农民工而言仅仅是一种仪式,一场游戏,一个必完的任务,至于婚姻的结果如何,他们似乎没有过多的期望和考虑。

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梁庄人的心中或许在走出梁庄前都埋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梦想,但现实又让他们心中铸就的梦想化为泡影。奢华、高雅的生活永远只是他们心中的一种期盼,他们只与粗糙的生活、空荡、寒酸有过多的交集,让他们内心深处无形产生一种卑微感和苦恼感。在此,让我们静下心重温一下梁峰的独白:“姑,你不知道,我在这儿,就是打工。厂里人永远不会给外地人机会。你干得再好,没人提拔你,你永远不可能是个车间主任。他们本地人有三险,我这外地人,啥也没有,就个干工资,有啥指望。”这段文字透视出农民工的万般无奈,期待有朝一日有一个华丽的转身对于他们而言永远只是一种莫大的奢望。

回梁庄治病又透视出农民工的另一种悲情,农民工的希望犹如一个火花,在人生中闪现一下微弱的光亮,就会稍纵即逝。现实造就了农民工性格的孤僻。即使他们生活在同一村庄同一场景中,彼此却完全隔膜。

梁庄年轻的打工者,对所遭遇到的事情朦朦胧胧,并不愿意去深究,对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更是很少去考察,他们关注的只是自身,这样的懵懂和单纯反而使他们能够生存下去。

中国有成千上万个像梁庄一样的村落,人们经受着和梁庄相同的命运,不只是分离、思念和死亡,而是家园的丧失,这几近分崩离析的生存立即呈现出它的残酷性。

“每个生存共同体都有这样的哀痛,温柔的、哀伤的、卑微的、高尚的、逝去的、活着的,那棵树、那间屋、那把椅子,它们汇合在一起,形成那样一双黑眼睛,那样一种哀愁的眼神……”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描述的:“在他们的脸上,有一种被自觉认同了的命运属性。农民被局限于一个无形但却有明确界限的围墙之内,这围墙是几千年的历史累积而成的,牢不可破。农民自觉退让,围墙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坚固。”

梁庄所呈现出的这一切,是时间、记忆和历史的积聚。梁庄外出打工者无法战胜疏离、劳累和孤独所带来的摧残性忧郁,无法战胜无用感、无根感和自卑感,“宏大耀眼”对他们来说可望而不可及,“支离破碎”才是他们要面对的。惟愿那座横亘在梁庄人心中的“围墙”愈来愈低,让梁庄人看到希冀的同时,不断铸就心中的梦想,让他们的梦想成为现实始终是我们所召唤的、所期盼的。

出梁庄记读后感(篇2)

一直有边读书边笔记的习惯,但整本《出梁庄记》读完,猛然发现未有一条划线标记或半点文字标注,可我一直读的津津有味呀,是什么原因让我对一本爱不释手的书却没有发现可圈可点之处呢?《中国在梁庄》让十年未曾返乡的我似乎亲眼所见般感受了如今家乡的气息,熟悉的老人和陌生的叫不出名字的小孩组成了如今的乡村,小孩们的父辈我们的发小大多散落在外各自奔波,接着下来的《出梁庄记》就成了青年一辈的真是写照。才发现没圈没点皆因置之书中对号入座,还一不小心将各个发小都对号入座了。

至今离乡打拼三十年以上的中老年民工在我们村子亦有不少,这辈人大多在我们年幼甚至仍未出生之时便出门讨生活,他们的经历大多都是我们从父母口中得知,或认识或不认识,只知道陆续有这辈人举家外迁,之后大多断了联系,从此同祖兄弟天涯陌路,老死不相来往。

中国有几亿的农民,他们背井离乡,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可是究竟什么才是更好生活?散落在外住在纷乱复杂的握手楼甚至是棚户区,舍弃了亲情,吃着没营养的快餐喝劣质酒水饮料待到存够起房的钱后回乡起房,最后一夜回到从前,从零开始依旧过着从前辛苦的打工生活甚至是不如以前的打工生活!几乎所有乡村里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走出去,好像外面的世界就是天堂般美好,可真正只有走出去的人才明白--其实对于不同的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的命运。但如今却是父辈仍未退休而我辈又在复制父辈的道路!

历史毕竟不能绕开任何一个年代的人,青年一代需要成家立业,需要稳定的家庭生活环境,而现实给他们的只有两条路,一是结婚生子后父母或爱人回家带小孩,自己承受着亲情分离之苦;一是艰难的留在城里,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小孩的成长,承受小孩非户籍的待遇,和自己小孩长大后回忆不起儿时玩伴究竟是谁的痛苦。留了下来却让他们成了无根的一代,让他们自幼年起就学会了防备、猜疑、孤独、冷漠等现在为社会所痛恨的一切陋习!

生来就是农民,长期远离土地,离开生与长的村落,徘徊在城市的边缘,就算有了城里的房子,也不敢算作是市民,没了土地作保障,住在钢筋水泥林立的城市哪怕稍作休息就是手停口停,出门要钱,住家还得给管理费。城市发展的越来越快,为外来人设置的壁垒却越来越高,哪怕你在城市生活几十年,没有公章的证明,城市就压根没觉得你来过,但当你要办理一个证明时,却发现诸多条件使得你不能办理。长此以往,十年后将是老年民工大规模落寞回乡之时,曾经的城市建设者将会被无情的近乎残酷的推回乡村,留下来的年轻人继续在这里承受离谱的房价直至被城市压榨完最后的价值,终将在房龄到期之时不知被推向何处?因为那时我们已无家乡!

住在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始终觉得难以融入它,但又离不开它,一代代人前仆后继地选择离开了故乡,去更大的城市,去寻求所谓的发展。人,总是要抗争一下,才能找到答案和结果。每每想到诸多社会现实,感叹社会之时,总有一种深沉的无力感袭来!

出梁庄记读后感(篇3)

翻悦己,他们真真是标题党。但都很吸引人去看。其中最好的一个是:离了婚,照样幸福(你可以用全部的生命再爱一次)。还有亲爱的别担心,坏爱情,带来好成长;寂寞,是为内心强大做准备。这些恐怕都是女人很喜欢的励志的话。也是女人可以去教育别人的话。

但是今天我想记下的不是这些,是对打工青年的一点点思考。

梁鸿和张彤禾的书,最近很火,都是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只是《打工女孩》更是一个旁观者观看,《出梁庄记》更以特殊身份融进他们的生活。其实这些人都有和我相似之处,就是我们不属于不是自己城市,但又离不开自己生活的城市。

《出梁庄记》到处透着一种愁苦,。它荣登了很多读书榜的第一名,但在我的阅读坐席里,却不能排在前五名。看似十分客观地描述这些进城的农民,甚至把大段的自白还原在纸上。我还是觉得太梁鸿的眼睛看这群人了。在人物杂志采访的照片里,我本以为她年纪较大,她自己说到未到40,如何如何,原来她才是个30几岁的小女人,何以倦容如此呢。略加一想,她的生活背景,或许她和所有出梁庄者有一样的心情。只是职业更体面,消费会更高,知识更丰富,而内心都有着一种不属于这里的心情吧。

中国有几亿的农民,他们背井离乡,为了自己更的生活。可是究竟什么才是好生活?

拿到更多票了?花费也更多了。享受更多教育了?似乎没有体现出教育的意义。生活更体面了?廉价的时尚品和廉价的集市的物品,有本质的区别吗。见更多是世面了?所谓世面到底又是什么?

居住更糟糕了,食物更糟糕了,交通更费力了,亲情有阻隔了。朋友也变少了。

但是许许多多的人还是选择离开了故乡,去更大的城市,去寻求所谓的发展。人,都是不甘生来如何便如何。总是要抗争一下,才能找到答案和结果。

出梁庄记读后感(篇4)

特别好的纪实文学作品,相比柴静的《看见》一书,这本书的关注点更集中:梁庄和它外出务工的人,梁鸿描写、叙述他们的健康、工作、家庭和精神世界。

这些河南人以自己的村庄为圆心辐射出去,流连在中国的天南地北。幸运的人,能够致富,成为同乡艳羡的对象,但太少;不幸的人,早早健康受损,不得不回到老家;更有甚者,在哪个阳光照不见的小角落横死他乡;而更普遍的情况,夫妻两人在厂里打着没日没夜的工,在灰尘、重金属和硫酸里损耗着自己的青春,没有保障。小孩们坐在家里望眼欲穿,青春期的少年们没有足够的支持。背叛、酗酒、吸毒、逃学,这些字眼在别人看来是新闻的事,反复地发生以至于麻木。有些具体的痛苦,那个瘫痪在家的大丈夫不得不面对的一切日常问题,都很难想象。

但是还要努力生活下去,出梁庄便成了新的本能。城市也许是一座巨大的绞肉机,但在家务农更是一条死路,所以前赴后继地出走,即使遍体鳞伤,心里仍怀有一丝希望。

却还是想落叶归根,死也要回到家乡—这只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还是身份认同迷茫、城市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一件件具体的事情让他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冷漠面孔,在一个地方打了十多年的工,却不知道小镇的名字,然而,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城市从来没有热心地接待过他们,不热心,甚至于不顾死活。

他们怎么办呢?不禁想到在这个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人都想更聪明,良好的教育愈加重要,体力活的地位越来越低,但农民工也有求知上进的权利,问题是他们有没有可能?有没有机会呢?也许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关注是改变的第一步,我们不能忘记他们,这个世界是如此大,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措手不及,每个人都需要陌生人的存在。他们不只有一张面孔。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出梁庄记》读后感:让农民工有尊严的活着


让农民工有尊严的活着

——《出梁庄记》读后感

文/左春会

手捧《出梁庄记》这本厚重的书,至始至终以悲悯的情怀阅读作者用心书写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打工者的亲身经历。本书以梁庄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的打工者为素材,描写打工者的工作环境、生存状况、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作者对梁庄人在西安、南阳、内蒙古、北京、郑州、南方、青岛7个城市如何吃、如何住、如何爱、如何流转,以及他们与城市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怎样思考梁庄、想不想梁庄、是否想回梁庄、怎样思考所在的城市、怎样思考自己的生活等做了用心的采访和详实的描述。

书中呈现出的农民工的冷漠、无奈、忧郁、模糊和逆来顺受的神态,是梁庄人真实的生活及精神写照。尽管生活和工作环境恶劣,但为了生计、他们默默承受着,有时候无心抗衡、无力抗争,最终只好正视现实。

羞耻是农民工唯一能够被公众接受和重视的一种方式,呼天抢地的号啕、破旧的衣服、乞怜、绝望的表情和姿态,他们在种种场合表现出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狭窄,精神麻木,没有未来,只关注自己的生活,不关注其他事物,无不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到心酸和悲痛。

让农民工有尊严的活着,让他们的精神独立则是当今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成功、富裕、高雅、平等,这些对农民工而言仍然是一种向往,可望而不可及。现实让农民工的心灵扭曲,让农民工的精神发育不良,让农民工在各大城市不停的流转。他们天真、被动、无思、安然和神情愚钝等都是现实生活附加给他们的另一种精神状态。

在内蒙古打工的向学的相亲过程,从介绍、见面、送彩礼到结婚,前后总共十四天。因为脚步匆忙,农民从腊月二十开始相亲,到正月初十前定下来的婚姻,有的实在太夸张,让人匪夷所思,有的先后只需四天时间。对此我们除了觉得悲凉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它。或许婚姻对类似于这样的农民工而言仅仅是一种仪式,一场游戏,一个必完的任务,至于婚姻的结果如何,他们似乎没有过多的期望和考虑。

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梁庄人的心中或许在走出梁庄前都埋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梦想,但现实又让他们心中铸就的梦想化为泡影。奢华、高雅的生活永远只是他们心中的一种期盼,他们只与粗糙的生活、空荡、寒酸有过多的交集,让他们内心深处无形产生一种卑微感和苦恼感。在此,让我们静下心重温一下梁峰的独白:"姑,你不知道,我在这儿,就是打工。厂里人永远不会给外地人机会。你干得再好,没人提拔你,你永远不可能是个车间主任。他们本地人有三险,我这外地人,啥也没有,就个干工资,有啥指望。"这段文字透视出农民工的万般无奈,期待有朝一日有一个华丽的转身对于他们而言永远只是一种莫大的奢望。

回梁庄治病又透视出农民工的另一种悲情,农民工的希望犹如一个火花,在人生中闪现一下微弱的光亮,就会稍纵即逝。现实造就了农民工性格的孤僻。即使他们生活在同一村庄同一场景中,彼此却完全隔膜。

梁庄年轻的打工者,对所遭遇到的事情朦朦胧胧,并不愿意去深究,对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更是很少去考察,他们关注的只是自身,这样的懵懂和单纯反而使他们能够生存下去。

中国有成千上万个像梁庄一样的村落,人们经受着和梁庄相同的命运,不只是分离、思念和死亡,而是家园的丧失,这几近分崩离析的生存立即呈现出它的残酷性。

"每个生存共同体都有这样的哀痛,温柔的、哀伤的、卑微的、高尚的、逝去的、活着的,那棵树、那间屋、那把椅子,它们汇合在一起,形成那样一双黑眼睛,那样一种哀愁的眼神……"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描述的:"在他们的脸上,有一种被自觉认同了的命运属性。农民被局限于一个无形但却有明确界限的围墙之内,这围墙是几千年的历史累积而成的,牢不可破。农民自觉退让,围墙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坚固。"

梁庄所呈现出的这一切,是时间、记忆和历史的积聚。梁庄外出打工者无法战胜疏离、劳累和孤独所带来的摧残性忧郁,无法战胜无用感、无根感和自卑感,"宏大耀眼"对他们来说可望而不可及,"支离破碎"才是他们要面对的。惟愿那座横亘在梁庄人心中的"围墙"愈来愈低,让梁庄人看到希冀的同时,不断铸就心中的梦想,让他们的梦想成为现实始终是我们所召唤的、所期盼的。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篇一:《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梁鸿女士的《中国在梁庄》是今年我读的第二本记录中国现实的书。我非常感谢梁鸿女士的文字,让我这个几乎一直生活在城市的人,对中国的农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虽然我并不认为梁庄能代表中国。

在梁庄历史的这部分,文革的内容让我深思。在我这1、2年的阅读经历中,关于文革的内容不时出现。而且,每次新出现的关于文革的文字都比前一次阅读到的更血腥更残暴。在本书中,作者的相关叙述详细而生动。通过那些文字,我能感受到巨大的仇恨,更可怕的是:这些仇恨已经事隔了2、30年,却几乎都没减弱变淡。我在通读完全书然后重新再翻阅回顾时,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文革在很多年前就结束了,可是当年做过的那些事并不会因为革命结束了而被遗忘或被当成没发生过。那些欺负人和被欺负的人,在文革结束后仍然生活在同一个村庄里。也许平日里表面上大家都装做没事了,可是仇恨的种子已经埋藏在那些被害人家人的心里,当有机会报复时,按照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观,必然会做到以牙还牙我突然就对部分国人的冷漠和对这个国家的恨有了新的理解。而政府,好像连一句对不起都没说过

在梁庄现状方面,我觉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泛滥并不见得全是坏事。廉价劳动力成本本就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一大优势,而且目前国内存在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和对于技工的需要非常大的现状,如果政府能对这部分不想读书的年轻人进行引导,不仅能壮大技工队伍、提高农村收入、保证我国的劳动力竞争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继续保持优势,对于未来国家的社会安全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是如果真的推行这样的政策恐的话,恐怕会被舆论认为是歧视农村吧。

在书的最后,作者感谢了自己的家人。在阅读这段是时候,我的感觉特别奇怪:其他家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幸,就只有作者家家庭和睦、团结一心、幸福美满我觉得我读到了一种优越感。然后当作者说他的孩子已经喜欢上玩泥巴、喜欢上农村,他的儿子接触到了大自然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了时,我发现我再次读了优越感。对农民的优越感我还能理解,毕竟相对于村里的人来说,作者算是个成功人士;对于城市人的优越感我就无法理解了:在农村里玩泥巴是亲近大自然在城市的沙坑里完沙子就不是?在农村的烂泥地里奔跑是亲近大自然在城市的植物公园里奔跑就不是?相较于农村车到处乱开的状况,城市里的车几乎都在自己的车道里,对于孩子而已不是更安全吗?相较于农村的卫生状况,在城市生活健康不是更有保障吗?身为一个母亲,到底是为什么会感到高兴呢,我理解不了。

无论如何,这是本诚恳的书。考虑到国内现在这种写实的书几乎没有,强烈推荐。

【篇二:《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对于中国来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的一个,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我是在读完梁鸿教授的《出梁庄记》才得知《中国在梁庄》这本书的。《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外延,讲述的是在外打工的梁庄儿女的生活。如果说《中国在梁庄》还算得上是一部人类学范畴的着作的话,《出梁庄记》倒是更接近于访谈记录,而实质上,它也是新浪好书榜中纪实类文学作品排名中的佼佼者。

读完《出梁庄记》,看到梁庄儿女们在广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国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对作为梁庄打工者们的最终归处梁庄,更加感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随着那些平实,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走进梁庄,走进梁庄人的生活,并与梁庄人对话,出来后,我竟然发现梁庄和我的老家是那么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对应的模型。《中国在梁庄》所构建的确实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其具有中国无数村庄所共有的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所占的比重之大是总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读懂中国,就不能少了农村,而对一个具体村庄的考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的视角。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农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女里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而当作者真正走进村庄的时候,当她每天和村里人一起吃饭聊天,以一种亲人的情感进入村庄的时候,她发现作为一个长期离开了乡村的人,你并不了解它。它存在的复杂性,它面临的问题,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机,所蕴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难厘清,也很难理解。你必须用心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笼统的群体,你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幸福。他们的情感、语言、智慧是如此丰富,如此深刻,让人震惊不已,因为这些情感、语言、智慧来自于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鸿教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对村里的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作类似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调查,并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寻找往日的伙伴、长辈,以及那些已经去世了的老人。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陷落,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在农民和乡村那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

在书中,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正如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个消失时,当许多的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孩子,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那个灵魂的归处,纵使它面目全非。所以,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能给我的故乡也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收集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传统,那里的建筑,将这一切组合成一个整体。当若干年后,现在的故乡真的消失在了时代的洪流中,至少还有这么一部笔记,能够给我的子孙后代还原一个故乡,纵然那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故乡了。

【篇三:《中国在梁庄》读后感作文】

《中国在梁庄》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记述了河南穰县梁庄近30年来的变迁,以近似纪实手法呈现了梁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新农村建设的流于形式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道德危机等问题。

这一本书的作者是梁鸿,1973年生于河南省邓州市穰县,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研究。2010年11月,《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好书。10多万字的纪实性乡村调查《中国在梁庄》,是梁鸿分别于2008、2009年间用近5个月的时间深入河南穰县一个小村落,进行调查采访而完成的。在书中,梁鸿通过口述实录、现场调查等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具有典型性的人和人生故事,他们的情感和所面临的问题传达出了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

《中国在梁庄》一书共分八章,通过一个个作者熟知的乡民的口述,分别落实到蓬勃的废墟村庄,今天的救救孩子,离乡出走的理想青年,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闰土,被围困的乡村政治,农民的新道理之忧,乡村的未来梦想等问题上,所有的这些汇集了梁庄的现状,传达出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

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梁庄的留守老人芝婶也明白现在虽然出门打工致富,但是小孩教育成问题。农村的教育素质更低,年轻娃儿们出门跑,不管自己娃们,爷奶们只能管吃饱穿暖,不会教育,那些数学题根本不会解决。老人们知道孙子长期留在自己的身边,给孩子带来父子女分离,家庭割裂,情感伤害等心理问题,但面对忙于在外奔波的子女,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芝婶奶奶也只能用那有啥门,大家都是这样子来冲淡这一切的痛苦。留守儿童不只是梁庄才存在,大部分的乡村都存在这一社会问题。面对一个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两个方案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但我们社会可以试着步步推进。解决这一问题,如加快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大量外流的农民工返回家乡,这样家长在发展家庭经济的情况下,可以照顾,教育子女,充分发挥家庭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在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社会共同努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留守儿童入城难的问题。

在农村里,照顾孩子都是老人的任务。老人没有劳动力基本上带孩子都是年老的一份工作。老人们的思想十分落后,他们认为,只要把孩子带大了就足够了。但他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面对的情况是怎样。孩子学习上不能教导他们,在发育期间的基本需求也不知道。所以说留守老人对于现代来说是一个十分大的危机。

农民工到外面打工,把家庭都掉下了,对于未来的发展,我觉得这会是一个十分可悲的事情。农民为了生活不断往外跑,但却很少时间与孩子们相处,这很容易会现成一个潜移默化的分离状况。但不到外面打工却不能把基本的生活需要解决,所以在中国最哭的是农民,最悲的也是农民。尽管如此,但所有的农民工都会一个共同的思想虽然身在城市,但永远都是异乡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去的。

有人说过,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村出来的。在作者的叙述中,有着身为一个观察者的平实、清醒、客观,却又时刻让人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对与故土的深情与眷恋。这份纪实文本,从社会学角度看,可能不够高屋建瓴。然而,它确实如此鲜活,如此具体。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沉痛的现实,让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在心中自问:为何我们的农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如书上所说: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篇四:《中国的梁庄》读后感】

周日,到锡市新华书店,随便翻书,《中国的梁庄》深深吸引了我。梁庄是个村庄,河南襄樊平原的一个普通村落,作者梁鸿,从这个村庄走出来的女儿,将这个村庄30年来的变化呈现在我们面前。

农村富了,比过去有钱了,耕地不用牛了,点灯不用油了,有的住上楼房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新闻联播上看到老农民的形象都使乐呵呵的。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千万个农民工的归属感在哪,作者在两年利用寒暑假50多天时间里,通过细心观察,总结出来的点点滴滴,都体现在这本书中。

那些留守在老家跟随爷爷奶奶受不到良好教育的儿童,那些彷徨游荡找不到合适职业的少年,那些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还有老无所依的老人,少数留守在土地上的农民,农民盖上房子的欣喜,外出打工的过年回家的表情,爱的缺失、乡村贪官、一一展现出来,勾勒出了一幅当代农村真实的画面。在作者笔下,梁庄是败落、晦气、毫无精神的,在城镇化进程下,乡村的精神已经被抽干。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在城市化进程的种种危机。我一口气读完了书,却不知道说什么。在许多城里有钱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但绝不是以梁庄为代表的庄园,那里应该是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高云淡,心止如水。有吗?只有在梦里追忆。

中国在梁庄,在书店里突看这本书的名字时,看成了中国的梁庄,为什么中国的在梁庄呢?读完了这本书,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曾经在乡村。当今中国有两张面孔,一张城市;还有一张叫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在乡村,中国的改革进程步伐关键在梁庄这样数以万计的乡村。封面上的几句话说得好: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书中描述的几乎全是和梁庄有关的人和事,作者和我是同龄人,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村里的坑洼、坑洼里的鱼、游泳的孩子,各家的鸡鸭鹅在村中央树林里觅食,泥泞的乡村小路,骑着自行车到很远的集镇上学。不同的是我们村的城镇化进程没有梁庄这么快,外出打工的少。但乡情、乡村文化是同样的。我感叹作者对乡村的这份浓厚的感情,她带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对当前农民状况的疾呼,也是对自我精神的救赎。

乡村模式、生活方式、村落文化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量农名工涌向城市,他们虽然身在城市,永远都是异乡人。我想起了星光大道走红的农民工旭日阳刚组合: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的水,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留在那时光里。这首歌之所以引起共鸣,唱出了农民工的迷茫与悲伤。

梁庄分明是中国当前农村的真实写照,面对不可抗拒的城市化进程,究竟是应该鼓掌欢呼,还是沉默。通过这本书,我有所痛,有所思,对我们的社会、文化,对乡村朴素的淳厚的情感有了更深的思考。

【篇五:《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近日读了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本书的作者梁鸿,1973年生于河南省邓州市穰县,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研究。2010年11月,《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好书。

10多万字的纪实性乡村调查《中国在梁庄》,是梁鸿分别于2008、2009年间用近5个月的时间深入河南穰县一个小村落,进行调查采访而完成的。当梁鸿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发现眼前的景象与记忆有天壤之别:童年时代的坑塘干净,现在却变成了蚊虫的滋生地,梁鸿曾经读过的梁庄小学早已倒闭,小学沦为猪场她决定要用笔去记录农民的伤痛和矛盾,记录当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展示一些问题。

梁鸿在书中所展现的文字却在朴实之中蕴含了别样的细腻与华美,使得这本田野调查式的纪实作品读起来颇有一些散文的气韵,这恐怕和作者本人文学工作者的身份分不开。然而,在这样一种堪称优美的笔触之下,呈现出来的却是残酷而令人无比震撼的现实。书中,作者通过对自己故乡穰县梁庄的实地调查,以及对在村庄生活的亲人、朋友、村民、干部等各色人物的访谈,以一个村庄为样本,为读者清晰地勾勒出了经济大潮冲击之下,传统农村日益破败、消亡、崩解的不争事实,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道德危机等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她的叙述,有着身为一个观察者的平实、清醒、客观,却又时刻让人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对与故土的深情与眷恋。这份纪实文本,从社会学角度看,可能不够高屋建瓴。然而,它确实如此鲜活,如此具体。在作者所记录的一个个访谈之中,我们仿佛能够真切看到坐在她对面的那个农民汉子的身影,从他或她的话语中,体味当代农民的痛与悲,苦与闷,困惑与迷惘,挣扎与无奈她的文字,揭开了经济腾飞之下新农村建设的温情面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沉痛的现实,让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在心中自问:为何我们的农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也许有人并不认同这种悲观的视角,在他们看来改革开放几十年,农村的经济状况从总体上比以往应该更好才是。从绝对收入角度,农民的生活水准是提高了。然而,这却难以掩饰农村与城市相比,在后者充满活力的发展面前日益迟缓的脚步。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只是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需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工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之中,是永远的异乡人;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一年却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漂亮的统计数据背后,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读了这本书,你会惊觉,我们实在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

作者在书中把农民也分成了几种人:

坚守土地的农民:一年到头,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仍然只能混个温饱种地虽然免税了,但是肥料、种子、人工在不停地涨价。种一年地下来,也只是落个原地转。

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失、父母的缺失,留守儿童在这里过着缺乏爱的寂寞生活我就是要玩游戏,读书有啥用,将来还不是出去打工?

留守老人:年迈的身体还要照顾幼小的孙儿,他们浑浊的双眼里饱含着希望六七十岁的老两口,既当爹妈,又当老师、校长,能当好吗?

进城的农民工:虽然身在城市,他们却永远都是异乡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去的。

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如书上所说: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篇六:《中国在梁庄》一书读后感】

今天,又看完了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一书。

这是一本描写现实现在农村的真实生活。看完后,一惊:这也叫作品,在我的内心,只要是文学作品,哪怕是传记、报告文学,它都有在现实上加工的东西,至少给人以惊奇、给人以新鲜、给人以震撼、给人也吸引。可这本书,纯粹就是身边最寻常的事和现象,你从东西南北,那个中国的乡村都能见到,比如,在我生活的川北乡村,这太平常无奇,看完后,想:这也叫书,它就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流水帐嘛。

可一再思:农村的变化真的如此,一深想,让人悲哀!或许这本书没有奇特,就是最大的深刻。

我在农村呆过,不过说实话,二十多年,没在农村亲自生活过了,但六年前,我在乡镇初中教书,我的妻子家在农村,偶尔回去,见到、听到的完全都是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梁庄!不过,我是见怪不怪了,没有作者那种济世的胸怀。或许,我从来没有像作者那样,生活过在农村,但现在离开了农村到了北京,她对农村的变化如此,有如此的震惊和深刻。因为我现在即使在一个县级市里教书,但可以说,或许我从未离开过农村,对它的变化虽有感知,但已经习以为常了,我正如作者所说,我对农村的感觉,是慢慢来的,就像用火慢慢加热的水里的青蛙,到死的危险时,都不知不觉,或许生活在县级的所有人包括人民公仆,都是我这种感受,并未觉得什么,更何况是身在其中的农民呢?

可一看这本书,我静静思索:这真的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旁观者清啊!

书中说的,我都见过,甚至经历过。

农村,平时真的没了年青人,只有老人和小孩。家境好点的,连小孩都随父母到城里上学,或者到城里上私立寄宿学校,只剩下了老人。有时和妻子回她们农村,只有陌落的房子,很少有人。老人就在路边打打麻将,过着日子,农民的负担是少了,但文化精神生活可怜的少,这才是作者提的最深刻的问题。包括老人的赡养,这也是我在农村见到的最揪心的事。只有每到了过年,乡镇的街上才会有了人气,可年一过,乡村又沉寂下去了。

留守儿童,更是如此。这点,我的体会深些,因为我是教师。

留守儿童,留守学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教,不仅是学习,更担心的心理教育。我常劝说一些家长,留个家长在家,照顾孩子,孩子初中三年,很重要,未来对孩子只有一次,孩子再大点,出去也行,不要耽误了孩子的将来。可家长也有苦衷:不出门打工,虽说现在农村负担少了,但经济来源单一,只有出去打工,才能挣钱,挣钱为了孩子,也知道孩子现在重要,可没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家长也清楚,读书的出路并不明朗,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现实的读书无用论,让家长首先选择的是去挣钱,这是现实,这也是生活。所以,家长都双双出去打工,挣了钱,让孩子有好点的读书环境,可那时已经晚了,可即使孩子读不书了,有了钱,可以让日子过得好点,孩子也可以出去打工,总比,守着孩子教育孩子读书,而且读书,要成就孩子,那是多方面的因素,不是说付出多少就一定能好成绩的,若读不出来,以后孩子既没有了前途,家里也没了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大学生的出路不像原来,可以看到光明和未来的。

每次,我给留守学生的家长谈话,劝其留下来,陪孩子时,说实话,我都言不由衷,因为我也能确定孩子的将来如何,可我一直坚信:读书、教育孩子要靠父母,而不是老人甚至亲威们,他们可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可我找不到更好的说服我自己的理由,让家长能安心留下来。

还记得自己从疆回川时,住在农村时的场景:傍晚,一个院子里所有的老老少少,聚集在古老的核桃树下,一边吃着饭,一边聊天的热闹场面,大人说笑着,小孩戏嬉着,一直到月亮明亮之时,才各自散去;还记得,大人们对各自孩子的学习的重视,那种对读书的神圣感。

生活是该好起来了,但愿它不以失去人的精神家园为代价。

【篇七:《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怀着困惑、犹疑、欣喜、伤感交织的情感读完《中国在梁庄》一书。合上书本那刻,肖邦的钢琴曲在书房流转萦回,凉风从敞开的窗子灌入,雪白的窗纱随风飘动。我的思索随风越飘越远,飘过山川,飘过溪谷,飘过草原,飘落在故乡的河流是的,作者梁鸿笔下的梁庄,让我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也唤醒我对故乡的回忆与留恋。此刻,我有淡淡的忧伤。我知道童年的时光、故乡的岁月,那些日子,再也回不去了。而我现在能做的,仅仅只是通过文字,把它记录下来。为我日后回忆的时候,帮助我暂时回到过去或者留住往昔,帮助我挣扎着反抗时间,有机会重新爬上美好岁月的山坡,看万物在各自的世界里尽情尽性,自由生长。

《中国在梁庄》,是一部田野调查式的纪实作品。本书重点关注农民与土地、留守儿童、老人赡养、乡村政治、农村道德、教育、村里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等问题,作者用了5个月的时间,以访谈、调查的形式,行走在乡村与各色人物交谈,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质朴的文字,使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慢慢浮出历史的地表。由此透视当代社会变迁中乡村的情感心理、文化状况和物理形态、中国当代的政治经济改革、现代性追求与中国乡村之间的关系。一个村庄如何衰败、更新、离散、重组?这些变化中间有哪些与现在、未来相联系?哪些是已经毁灭就永远不会再有,但对我们民族来说又非常重要的东西?

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却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沦陷,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的农民和乡村那里。作者认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只是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须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须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从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中,是永远的异乡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去的。;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但房子是空的,一年也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使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家庭是不完整,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荒凉。我们所看到的经济腾飞的背后、城市繁华的背后、哪些喜人数据的数据背后,是用无数个消失了的村庄换来的。正如作者所言,中国人在20世纪完成的,不过是一个产业资本从形成到过剩的历史进程;而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完成的,则是一个金融资本因产业过剩而异化,并且必然走向过剩的历史进程。梁庄,只是最近三十年被消灭的40万个村庄的缩影。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发人深省。

梁庄的所有这些问题,在生养我的西岸村同样存在。

西岸村在九十年代中期,村子里常住人口多达两千余人,是乡里人气最旺盛的村庄。每天天还没有亮,村子就被从各家各户的厨房里传出碗盆清洗的声音、孩子的哭闹声中惊醒,开始新的一天。早饭过后,年轻人外出工作,老人缝补煮洗,孩子们成群结队游玩。村子逐渐回复平静。夏日的夜晚,村子里的人吃完晚饭后,习惯性地从自家拿着凳子,到村头的晒场上来乘凉。大家大声聊天,谈论各种话题,好不热闹。一些精力旺盛的孩子结伴玩耍,稍微年幼的,在父母的怀抱中入睡。深夜的时候,逐渐有人回去,但是依旧有人躺在腾长椅子上休憩。生活简易纯朴。

村子后山下,有一条河流。河流清澈见底。各种各样的鱼游玩其中。清晨,村里的年轻人挑着水桶到河里装水,女人们提着衣物、瓜果蔬菜到河边清洗。傍晚,河流变成了亲子沐浴场,父亲们带着自家孩子到河里戏水、捉鱼。欢声笑语,一片和谐的景象。而这样的好景不长,大概是我上高中那年,乡里引进了几个项目,工厂依山而建,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河流一旁的土地也被镇府征去搞开发。童年时的河流,如今已经变得狭窄不已,河面上流淌着各种垃圾,白色塑料袋,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发出难闻的气味。经过桥面的人神色冷淡,脚步加快,一些年轻时尚的男女则捂着鼻子,匆匆而过。

2005年市里开展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村庄建设,按照想要富、先修路的思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乡里通向镇上、通向县里、通向市里的公路,实现乡镇公路路路通。西岸村的村民为充分享受到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同时为更好地通过市场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纷纷沿路而建起了二三层的小洋楼,部分村民还建起了商业用的店铺。从2007年到2014年,7年的时间里,公路两旁的水泥结构的新房、商铺,仿似雨后的春笋,在一夜之间破土而出。而与此同时,西岸村就像一座被掏空了的煤窑,一座座老房子枷上了一把把铁锁,人越来越少,走动在小路、田头、屋檐下的只是一些衰弱的老人以及幼童,整个村庄被屋前屋后的荒草、废墟所统治,毫无生气。没有了人气村子,就等于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灵魂的西岸村,将在历史的河流中慢慢消失。

2014年清明节,我回了一趟西岸村,青砖黑瓦老宅子,承载着我整个天真无邪、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可现如今,老宅子里的六间房子已有三间坍塌,院里杂草丛生,堂屋的大梁不见踪影,房顶的瓦片被人揭走远远看去,老宅如同风烛残年的老妇,命数将尽。我瞬间明白了,十年前当家人举家搬迁到镇上时,当我提着笔杆子进城时,老宅子的使命已经完成,属于它的辉煌时光已过去,而昔日那些属于我的欢乐时光同样也过去。

著名学者熊培云曰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故乡。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个个的消失时,当许多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人,我想我是幸运的。当然,我知道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随着县城扩建步伐的加快,故乡也终将难逃消失的命运。但纵然它已经面目全非,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上,回到那个灵魂的归处。

【篇八:《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对于中国来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的一个,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我是在读完梁鸿教授的《出梁庄记》才得知《中国在梁庄》这本书的。《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外延,讲述的是在外打工的梁庄儿女的生活。如果说《中国在梁庄》还算得上是一部人类学范畴的着作的话,《出梁庄记》倒是更接近于访谈记录,而实质上,它也是新浪好书榜中纪实类文学作品排名中的佼佼者。

读完《出梁庄记》,看到梁庄儿女们在广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国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对作为梁庄打工者们的最终归处梁庄,更加感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随着那些平实,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走进梁庄,走进梁庄人的生活,并与梁庄人对话,出来后,我竟然发现梁庄和我的老家是那么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对应的模型。《中国在梁庄》所构建的确实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其具有中国无数村庄所共有的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所占的比重之大是总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读懂中国,就不能少了农村,而对一个具体村庄的考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的视角。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农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女里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而当作者真正走进村庄的时候,当她每天和村里人一起吃饭聊天,以一种亲人的情感进入村庄的时候,她发现作为一个长期离开了乡村的人,你并不了解它。它存在的复杂性,它面临的问题,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机,所蕴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难厘清,也很难理解。你必须用心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笼统的群体,你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幸福。他们的情感、语言、智慧是如此丰富,如此深刻,让人震惊不已,因为这些情感、语言、智慧来自于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鸿教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对村里的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作类似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调查,并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寻找往日的伙伴、长辈,以及那些已经去世了的老人。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陷落,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在农民和乡村那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

在书中,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正如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个消失时,当许多的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孩子,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那个灵魂的归处,纵使它面目全非。所以,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能给我的故乡也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收集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传统,那里的建筑,将这一切组合成一个整体。当若干年后,现在的故乡真的消失在了时代的洪流中,至少还有这么一部笔记,能够给我的子孙后代还原一个故乡,纵然那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故乡了。

【篇九:《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近日,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一部作品《中国在梁庄》。它是作者梁鸿利用假期时间,重返自己的家乡,用时5个月做了一系列客观真实的调查后完成的一部纪实性乡村调查,获得了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好书等各奖项。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朴实。文字很朴实,内容很朴实,纯粹就是乡村里最寻常的事和现象,无论是在哪一个中国的乡村都能见到。她以一种最朴实的方式,用中国在梁庄的形象为缩影,给大家展现了整个中国乡村的现状。

书的主要内容是,当作者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发现记忆中的故乡已改变得面目全非,童年时代的坑塘干净,现在却变成了蚊虫的滋生地,梁鸿曾经读过的梁庄小学早已倒闭,小学沦为猪场等一系列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道德危机等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其实每个人仔细想想,自己的家乡感觉上是经济越来越发达,变得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富裕了,但自己家乡的土地、树木、水塘、河流、建筑、房屋等等难道真的变得越来越好吗?只要每个人慢慢回忆、细细感受对于自己家乡,就会发现自己一直没去注意的乡景与十年前记忆中的乡景真的有着天壤之别:童年时代看到的水塘是干净的,现在却变得浑浊的了,成了蚊虫的滋生地;老家以前有个小学来着,好像现在也关闭了;我们家乡也有个水库来着,以前可是蓄水丰足视之清晰浅绿,倒是现在像个小河了,水中还停留着挖沙机器是的,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乡村的经济状况从总体上是比以往更好了。但是乡村的生存状态,并不见得真的有比以前有所改善。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是父母爱的缺失和教育的缺失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中年的倾巢冲向城市,农村几乎只剩下老人与小孩,这些少年正值身心疯长阶段,处于一个思想萌芽的关键时期,他们却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更无法享受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从小他们就生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怀中成长长大,这些留守儿童生活在这么一个缺失父母之爱的环境里,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这会使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认知水平的欠缺。在这种环境下,能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简单的。有些孩子很无辜的丢失了生命,有些孩子或许自暴自弃,厌恶学习、迷恋网吧、谈情说爱、打架斗殴走上辍学道路,更严重的是走上犯罪的道路。

很多农民在城里辛苦劳动,却买不起房子,也无法带上自己的子女,在这个城市中,他们找不到自己的根,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他们辛苦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一年却没有几天住在里面,不能享受家庭欢乐,被迫跟父母、孩子分离,有些夫妻还得两地分居。离家打工使得他们更本无法给予孩子父母之爱,无法孝顺父母,无法跟与伴侣相处,无法享受一个普通的家庭带来的温暖。他们不但在城市找不到自己的归宿,更失去了自己在家乡的落脚点,他们渐渐迷失。

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隔代教育,道德缺失这些村庄出现的问题正处于一个循环怪圈中,比如农民工问题引起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老人牵动的隔代教育问题,其实,这些本质上就是一个问题经济问题。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始终是农村的剥夺者,农村依旧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充当着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需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工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中,是永远的异乡人;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但房子是空的,一年也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家庭是不完整,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漂亮的统计数据背后,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读了梁鸿的这本书,你会惊觉,我们实在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

诚然,我们必须得看到农村的未来,必须得相信我们的党,相信我们的政府,我家的农村问题会得到解决的,农民也会过上富裕生活的。正如,我们有目共睹的,我国农村的生活水平确实是越来越好了!只能说,政府还需加大对于农村的建设,还需投入更多的财政到农村建设上,制定出更多有利于农村的措。经济基础绝对上层建筑,我国人民仍需继续努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做贡献!让我国经济得到真正腾飞,让人们可以共享劳动成果,让人们的生后水平可以更好!

【篇十:读《中国在梁庄》有感】

梁鸿以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态度与执念,深入自己的家乡,做以客观真实的调查,书之平易朴实的语言,用中国在梁庄的形象和缩影,映射了整个中国乡村的现状。展书,我们既可随着她步履行走,随着她的眼晴观察,她用心灵感受的大地,让我们观书即以行走在真实的乡村。一本普通的薄薄的《中国在梁庄》她娓娓道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进城的农民工、隔代教育、亲情缺失、乡村政治、生态与发展、新农村之新等等乡村一系列问题,给予我们强烈的心灵震动,与时代产生共鸣。迷失在现代的我们,应该感谢梁鸿,她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也道出了农村人的心声。

《中国在梁庄》梁鸿书之以八章:我的故乡是梁庄、蓬勃的废墟村庄、今天的救救孩子、离乡出走的理想青年、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闰土、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闰土、被围困的乡村政治、农村的新道德之忧、乡村的未来梦想忠实的记录了一次次的访谈,没有任何的弄虚作假,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借助于录音笔,用她的脚步行走在乡村和各色人物交谈,平和的记录自己家乡的现状,映射出了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

和众多读者感触的一样,梁庄真的只是被消灭的40万个村庄的缩影,感觉我的家乡境况和书中写的没有多大差别。虽说父母在我三岁时就举家搬离去了县城,但是每年的寒暑假我是必要回老家的,因为老家里还住着与我流着同样血液的亲人。对于家乡,因为每年回去几次,会去倒是待在奶奶叔叔家多,大概也是很少出去的缘故,在我的感觉中,老觉得家乡没什么变化,但对于故乡的生活状况,总体来说我觉得是越来越好了。但细细想来,对于自己家乡的土地、树木、水塘、河流、建筑、房屋等等难道真的没有变化么?我的故乡其实也存在着类似梁庄的问题,我慢慢回忆、细细感受对于自己家乡,发现自己一直没去注意的乡景与十年前记忆中的乡景真的有着天壤之别:童年时代看到的水塘是干净的,当时清晨奶奶就会在那里洗着衣服,现在却变得浑浊的了,成了蚊虫的滋生地;我们老家以前有个小学来着,堂哥们小学就在那里读的,好像现在也关闭了;我们家乡也有个水库来着,以前可是蓄水丰足视之清晰浅绿,倒是现在像个小河了,水中还停留着挖沙机器是的,从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看,当代乡村的经济状况从总体上是比以往更好了。从绝对收入角度看,农民的生活水准是提高了。但是乡村的生存状态,依然还存在着很多很多的问题。

关于留守儿童父母爱的缺失和教育的缺失,好像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们时不时的在报纸、期刊、电视、甚至网络上可以看到关于这类问题的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中年的倾巢冲向城市,农村几乎只剩下老人与小孩,他们独自恪守着自己的一片天空与大地。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了城市,可不得不留下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留守在老年人身边。而这些少年正值身心疯长阶段,处于一个思想萌芽的关键时期,他们却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更无法享受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从小他们就生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怀中成长长大,在他们蒙蒙胧胧长大过程中,对于父母的认识和沟通在很大程度上或许会很难相处、也或许会造成感情的难以理解,而父母在无法与孩子正常沟通及产生小小的矛盾时,这些孩子或许会产生很大的反感、甚至心理产生排斥。

很多农民在城里辛苦劳累,买不起房子,也无法带上自己的子女,在这个城市中,只能成为远的异乡人;他们幸苦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一年却没有几天住在里面,有些夫妻还得两地分居。离家打工使得他们更本无法给予孩子父母之爱,更无法管教子女。在如今这个不确定的社会里,缺爱的留守儿童很容易形成负面的价值观,在这些负面价值观逐步深入且渲染下,造成群体的统一。总的来说,这些留守儿童生活在这么一个缺失父母之爱的环境里,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这会使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认知水平的欠缺。在这种环境下,能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简单的。有些孩子很无辜的丢失了生命,有些孩子或许自暴自弃,厌恶学习、迷恋网吧、谈情说爱、打架斗殴走上辍学道路,更严重的是走上犯罪的道路。

比如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因儿子外出打工,五奶奶照管着11岁的小孙子,但她根本管不住调皮的孙子。一天,孙子趁她做饭时到河里玩水,淹死了。另有一个老人照看4个孙子,一年夏天4个孙子全部在河里淹死了。再比如,科子家小孩子老打游戏、上网,奶奶说他,他不听就算了,还反过来给他父母告状,说他奶奶的不是。最令人震撼的是一直给人很乖很文静的,学习相当不错的王家少年,因为看了黄碟,杀死了八十二岁的老太又将其强奸;这是多么残酷的乡村图景,又是多么地触目惊心!

虽然很多农民出门打工致富了,但是那些留守在家里的小孩,教育却成很大的问题。中国大部分村庄对于留守的儿童好像都属于隔代教育状态,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我虽在老家待得不多,但我的村庄也是如此。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大部分采用的是这种监护的方式。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再加上祖孙辈年龄差距大,很多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小孩,真是力不从心。

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再加上如今社会就业压力的残酷,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继续学习者只是其中少数。很多儿童在小的时候就想好以后的出路,什么中考后就和父母一样出去打工。比如很讽刺的乡村教育:梁庄小学,教书育人,居然变成了梁庄猪场,教书育人。正如书中所写:教育的缺失、父母的缺失,留守儿童在这里过着缺乏爱的寂寞生活我就是要玩游戏,读书有啥用,将来还不是出去打工?

教育是社会进步,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觉得政府要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取消不公平的户籍制度,农民工同样也为城市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跟市民待遇应该是同等的,他们的子女就也应该在父母所在的城市享受同等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于在农民工集中地区,应该鼓励、扶持专门对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适当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并切切实实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倾斜。家长们也要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学校要加强管理,倾注关爱;地方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写的这里,我看了前面所写的,感觉有点罗嗦,才发觉:什么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隔代教育,道德缺失这些村庄出现的问题正处于一个循环怪圈中,比如农民工问题引起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老人牵动的隔代教育问题,想想,这些好像就是一个问题经济问题。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问题我是不懂,但是还是想表达一下我看书之后的感想。正如我们看到的,当今的中国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还有待高速发展,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个阶段城市和农村出现经济差距是必然的,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我国经济要腾飞,但我国还处于第二产业时期,工业化的发展造成的经济冲击,使得大量劳动力涌入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我国要发展经济,就得有所牺牲,就如沿海经济就比我们中部发达,出现农村平困局面也就不可避免了。但是,经济的发展也不能牺牲农村为代价呀,更不能以牺牲农民工为代价吧。但是社会就是这样了,中国的经济起步了,沿海城市也发达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倒是有待崛起了,农村一直是平困的,更是危机不断的,农村问题更是层出不穷的。所以,政府又得处理农村问题了,政府还是得向农民有个交代的。领导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然后带动后富,这就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的,我们都看到了,中国出现了一堆富二代,也出现了一堆官二代,但农民的孩子依旧过着平穷的日子。

在当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始终是农村的剥夺者,农村依旧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充当着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需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工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中,是永远的异乡人;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但房子是空的,一年也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家庭是不完整,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漂亮的统计数据背后,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读了梁鸿的这本书,你会惊觉,我们实在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

我们当然不能说政府抛弃了农村,政府不是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的政策么。就如,我们高中政治考得最多的就是三农问题、城乡互哺,还有现在的新农村建设问题,这些大概就是我们这些90后有点熟悉的,关于有利于农村建设的政策。但是,我国的农村,我国的农民依旧得充当着我国经济腾飞的牺牲者,现在,以至短暂的未来都是。诚然,我们必须得看到农村的未来,必须得相信我们的党,相信我们的政府,我家的农村问题会得到解决的,农民也会过上富裕生活的。正如,我们有目共睹的,我国农村的生活水平确实是越来越好了!只能说,政府还需加大对于农村的建设,还需投入更多的财政到农村建设上,制定出更多有利于农村的措。经济基础绝对上层建筑,我国人民仍需继续努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做贡献!让我国经济得到真正腾飞,让人们可以共享劳动成果,让人们的生后水平可以更好!

【篇十一:《中国人在梁庄》读后感】

书里有很多我们熟知的农村现象,也有一些我不知道的。

我无法理解那个强奸了老人并将其残忍杀害的高中少年到底是为何这么做,他的内心到底埋藏着怎样的一种力量让他做出这样的事情,是孤独、好奇,还是缺失的人性?

作者在书中写到了他北漂的哥哥。我被她哥哥的经历所震惊了,迫害他哥哥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整天打着为人民服务口号的地方。纵使他哥哥为了谋生违法乱纪地去当黄牛,那也不意味着他可以被随意地贩卖给黑心窑厂被残忍的剥削。

我记得曾今有一个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过一个他自身的经历,他说他当时刚刚去北京教书,买了一套房子,他从老家请了熟识的人来帮他装修。有一天,那个兄弟出去买材料,因为由内而外都散发着一种农民工的气质,所以他就被公安带走了。如果不是那个老师及时发现,想必那位老乡也会被送去一些黑心窑厂当苦力吧!

如果一个社会会让人们莫名其妙的消失,那么这种恐慌感应该会造成大动乱吧!纵使这种莫名的消失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是由于通讯的不发达或是科技的落后,但是究其本质,还是社会与制度内部的腐朽。

现代,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人口都开始大了规模的流动,这种流动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的劳务输出带来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而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也被一种无尽的孤独感所吞噬,他们的那种不归属、不存在感也许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

我的家乡在安徽宁国,经常听我妈妈说我们那边的农村人都很富有。这种富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土特产的种植,二是政府征地所赔付的补偿金。

今年大旱,听说南极的山核桃都旱死了,因为农民为了提高山核桃的产量,把山核桃周围的其他植物都砍掉了,所以一旦遇上大旱,土壤根本留不住水。现如今,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鼓励农民在主要的经济作物周围也要适当的留出一些空间给杂草。

也许现实就是要在一次次教训中不断地进步吧,纵使我们知道生态与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也不愿一开始就主动去遵循那一套规律,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也许只有毁灭才能带来重生。

作者最后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有没有可能,农民不进入城市沦为贫民,在他们祖辈生活的地方,也能够过上幸福、团圆、现代的生活?

希望有一天,这种可能能变成现实。

【篇十二:《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梁鸿女士的《中国在梁庄》是今年我读的第二本记录中国现实的书。我非常感谢梁鸿女士的文字,让我这个几乎一直生活在城市的人,对中国的农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虽然我并不认为梁庄能代表中国。

在梁庄历史的这部分,文革的内容让我深思。在我这1、2年的阅读经历中,关于文革的内容不时出现。而且,每次新出现的关于文革的文字都比前一次阅读到的更血腥更残暴。在本书中,作者的相关叙述详细而生动。通过那些文字,我能感受到巨大的仇恨,更可怕的是:这些仇恨已经事隔了2、30年,却几乎都没减弱变淡。我在通读完全书然后重新再翻阅回顾时,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文革在很多年前就结束了,可是当年做过的那些事并不会因为革命结束了而被遗忘或被当成没发生过。那些欺负人和被欺负的人,在文革结束后仍然生活在同一个村庄里。也许平日里表面上大家都装做没事了,可是仇恨的种子已经埋藏在那些被害人家人的心里,当有机会报复时,按照中国人传统的道德观,必然会做到以牙还牙我突然就对部分国人的冷漠和对这个国家的恨有了新的理解。而政府,好像连一句对不起都没说过

在梁庄现状方面,我觉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泛滥并不见得全是坏事。廉价劳动力成本本就是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一大优势,而且目前国内存在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和对于技工的需要非常大的现状,如果政府能对这部分不想读书的年轻人进行引导,不仅能壮大技工队伍、提高农村收入、保证我国的劳动力竞争力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继续保持优势,对于未来国家的社会安全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是如果真的推行这样的政策恐的话,恐怕会被舆论认为是歧视农村吧。

在书的最后,作者感谢了自己的家人。在阅读这段是时候,我的感觉特别奇怪:其他家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幸,就只有作者家家庭和睦、团结一心、幸福美满我觉得我读到了一种优越感。然后当作者说他的孩子已经喜欢上玩泥巴、喜欢上农村,他的儿子接触到了大自然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了时,我发现我再次读了优越感。对农民的优越感我还能理解,毕竟相对于村里的人来说,作者算是个成功人士;对于城市人的优越感我就无法理解了:在农村里玩泥巴是亲近大自然在城市的沙坑里完沙子就不是?在农村的烂泥地里奔跑是亲近大自然在城市的植物公园里奔跑就不是?相较于农村车到处乱开的状况,城市里的车几乎都在自己的车道里,对于孩子而已不是更安全吗?相较于农村的卫生状况,在城市生活健康不是更有保障吗?身为一个母亲,到底是为什么会感到高兴呢,我理解不了。

无论如何,这是本诚恳的书。考虑到国内现在这种写实的书几乎没有,强烈推荐。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叶瑞

对于中国来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的一个,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我是在读完梁鸿教授的《出梁庄记》才得知《中国在梁庄》这本书的。《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外延,讲述的是在外打工的梁庄儿女的生活。如果说《中国在梁庄》还算得上是一部人类学范畴的着作的话,《出梁庄记》倒是更接近于访谈记录,而实质上,它也是新浪好书榜中纪实类文学作品排名中的佼佼者。

读完《出梁庄记》,看到梁庄儿女们在广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国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对作为梁庄打工者们的最终归处——梁庄,更加感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随着那些平实,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走进梁庄,走进梁庄人的生活,并与梁庄人对话,出来后,我竟然发现梁庄和我的老家是那么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对应的模型。《中国在梁庄》所构建的确实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其具有中国无数村庄所共有的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所占的比重之大是总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读懂中国,就不能少了农村,而对一个具体村庄的考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的视角。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农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女里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而当作者真正走进村庄的时候,当她每天和村里人一起吃饭聊天,以一种亲人的情感进入村庄的时候,她发现作为一个长期离开了乡村的人,你并不了解它。它存在的复杂性,它面临的问题,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机,所蕴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难厘清,也很难理解。你必须用心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笼统的群体,你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幸福。他们的情感、语言、智慧是如此丰富,如此深刻,让人震惊不已,因为这些情感、语言、智慧来自于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鸿教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对村里的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作类似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调查,并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寻找往日的伙伴、长辈,以及那些已经去世了的老人。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陷落,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在农民和乡村那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

在书中,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正如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个消失时,当许多的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孩子,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那个灵魂的归处,纵使它面目全非。所以,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能给我的故乡也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收集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传统,那里的建筑,将这一切组合成一个整体。当若干年后,现在的故乡真的消失在了时代的洪流中,至少还有这么一部笔记,能够给我的子孙后代还原一个故乡,纵然那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故乡了。

中国在梁庄教师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教师读后感

其实我并不是很在意什么梁庄,无论它在河南还是河北、湖北,也无论它叫梁庄还是李庄、陈庄。因为它们都一样,都在以一种快得让人不知所措的速度衰败着,然后有一天突然消失,除了杂草丛生中那一点点的断垣和年青一代梦醒后那一点点的惆怅,于中国它们仿佛就从未存在过。

我可以把寻求的目光放在梁庄的历史,它的人它的物上,我可以去深刻挖掘那条臃肿的河和那个被改为养猪场的梁庄小学,我甚至可以跳到梁韩两大家族纠缠的历史里看他们所谓的勾心斗角,一直到我洞穿它们的一天。可这些有用吗?等我出来的时候,这个中国早已消失了千千万万的梁庄,惊人的相似里是对个体永无止境的令人疲累的追赶。毕竟我也不是空身一人在这条路上走啊,我的脚上沾着的是我故乡的泥土,那也是我小时候跑遍踏遍的泥土。而当我读《中国在梁庄》,或者更早的时候,我已经发觉脚底的重量越来越轻,因为泥土在消失,它们附在村人的脚底,跟着倾巢而出谋求更好出路的人们离开了。所以在读梁庄的时候我总是很烦躁,因为这种脚下失去泥土轻飘飘的虚无感被梁鸿放得很大。我也总觉得梁鸿坍圮的老屋就是我的老屋,屋子角落里那一张落满灰尘的发黑的床好像就藏在我家楼上。我虽然现在找不到那张床,可我知道它就在那里,几十年后它会出现。它在等待一个时机,等我卷走被褥卷走根的一天,它会狞笑着吃掉整个屋子和整片回忆。它也在等待这个村庄。

所以我知道,我读《中国在梁庄》,并不仅仅是要在书中发现一些什么,譬如日渐衰微的中国乡村文化和日益淡薄的人际关系,而更是要以字为步,重新踏上我记忆里故乡的那方土地;要以梁鸿笔下的乡村事物的消亡,唤起我一颗最贴近锄头与汗水的心。我七岁前的日子都在那个地方度过,七岁后我每个假期都会回去,如今我十七岁了。而我每次回去,都能感觉到在它漫长历程中缺失我的日子,一些令我熟悉的东西正悄悄改变。我无法违心地夸大这种变化,我也无法保证我的记忆没有“溢美”的嫌疑,可它的确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

梁鸿在前言里写道:“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在记忆的旮旯里我翻出了它十年前的样子,棕黄色的房子排成它的模样,仿佛站立起来的土地。房子是最朴素的房子,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贫穷,另一方面是整日浸在农田里的人们只需要一个可以远离风雨的庇护所。每每落日时分,夕阳的余晖总能在粗糙的墙面上反射出最温暖的颜色,照亮每一条弄堂和每一个归来的人。这是连风都不敢随意轻浮的时候。于是我便更加不敢在脑中映出它如今惨淡的样子——墙面被雨水冲刷后斑斑驳驳,不断会有墙皮向下剥落。这大概应该归功于几年前的一个示范新村改造,每家每户都来了工人把外墙刷白,过了整齐的三个月那白墙却开始一片一片脱落了。果然是为了应付什么评比检查的形式主义,留下一堆的半新不旧,要模仿城市的整洁却也落了个不伦不类,这大概就是梁鸿所谓的“赝品”吧。我有时路过那些房子,便有种路遇白癜风病人的错觉。其实人人都知道这片地方不属于城市,可人人都想把它往城市的一隅推一推,哪怕只是形式上的沾亲带故。谁也没有考虑过这村庄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还有不得不一提的是那些夹杂在“白癜风”中的新房。自从常熟政策放宽乡村里可以重建房子后,整个村庄更显出一种在新旧剧烈的冲突中夹缝求生的残状来。村庄里最先盖好的房子如今已经在装油烟机了,三层的欧式别墅据说连着装修造价已是七位数有余了。在家家户户的晚饭时间这一幢没有烟囱不飘炊烟的房子更是在一群“白癜风”中整洁得异常。我不禁想起书中的一个片段:梁庄的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挣了一点钱,盖起了新房,“他们可以在春节时回到村里,坐在新房子里,招待亲朋好友。这仅有的几天,可以使他们忽略那一年的分离、艰辛与眼泪,这也是他们幸福的所在。”这也恰恰是我所无法理解的,因为书中的打工者大多夫妻分居两地,各自打工,住着狭小的出租屋,没有娱乐。他们真的思考过用这样乏味的生活换这样一座房子值得吗?新房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仅仅是同村人的羡慕吗?可这代价上升到妻离子散时,这又真的可以是春节那几天的欢乐可以弥补的吗?答案如果不是青年的毅力太强大,就是他们的生活太贫瘠了,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应该还有别的路,历史似乎规定了他们的生存之路,他们以为这就是全部,他们忍受,并努力从中寻找幸福的感觉。他们只是盲目重复,重复上一代的路,初中二三年级辍学,然后跟着父母打工,像他们一样翻新房子,觉得金钱可以胜过一切的陪伴与长情。他们是没有自我的,他们贫瘠到从不为自己打算。我想我大概很久之后都不会理解这种复杂的空洞,就像不理解打工者新年回家给子女零花钱时那一抹讨好欣慰的笑。物质上的缺乏带来的是精神上的贫瘠,这是乡村青年,或者说新一代的城市人。

也正是这种物质上的寻找带来了乡村青年越来越少的问题。印象颇深的是梁鸿在第一章《往事》中结尾的一句话:“村庄里的新房越来越多,一把把锁无一例外地生着锈,与此同时人也越来越少,晃荡在小路、田头、屋檐下的只是一些衰弱的老人。”前面讲的那幢房子的主人就是走出去的代表,于是别墅和城市的诱惑袭来,村庄自然留给老人。老人给了村庄一种颓败与边缘的气息,而这种气息的外在体现就是安静。近几年在乡下过春节时总是感觉没有年味。大年初一的上午村庄里静得仿佛没人。公鸡的叫声却是此起彼伏,倒有种鸡犬相闻的意思。在路上偶遇独行的老人,我问他“上哪去?”他依旧向前走着,只好提高音量再问,他这才缓缓转过身来讲“随便踱踱步啊。”乡村的一切因果都是有联系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这里进行着博弈,它们的力量悬殊是显而易见的。更何况现在连耕田都没了,还有几个天真的人觉得留在乡村才是正理呢?

好像乡村真是一无是处。

它有泥泞的田埂,田埂上零落着人们从臂弯里掉出来的稻秆,不知道被推进灶坑还是躺在泥巴上哪个结局会不那么狼狈。但我更感激田埂上的稻秆,因为没有它们雨后的田埂是无法落脚的。

它有很多的垃圾。虽然近几年家家户户都配了垃圾桶,但那条穿过村庄的小溪依然被浮萍挤满,走近了就有恶臭传来。把垃圾倒进河里在这里仿佛也是一种传统。

它破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负担;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小小的出租屋内蜗居着从那里逃出来的人们,外面是灯红酒绿的世界,外面热闹而辉煌,回去则是破败、衰老与死亡。

可是我们不能丢弃乡村。

我们看惯了液晶屏霓虹灯的眼睛,需要那一抹原野的绿,我们在汽车尾气工厂排污中夹缝求生的鼻子,在闻到那青草的香气稻秧未成熟时青涩的气息时,总会忍不住收紧肌肉深呼吸。耳朵渴求清晨第一声鸟鸣,指尖愿意摩挲狗尾草的粗糙,阅遍人间冷暖的心,需要一个毫无保留的笑来嘘寒问暖。你说这里有最粗俗最无知的人,可如果你出生在这里你就会发现,在那些看似朴素、愚钝、木讷的脑袋里,常常蕴藏着惊人的幽默感。在大树下的午饭饭场中,在茶馆闲聚的喝茶者中,甚至在下地干活打招呼的过程中,幽默智慧无处不在。那不时发出爽朗的、略带狡猾的、会意的笑声在乡村的上空回响。这是劳动者的欢乐。他们愿意分享,他们毫不吝啬,他们单纯而质朴,你面对他们总是无法把拒绝邀请的话说出口。大自然所拥有的那种永恒、自在、单纯、朴素的性格,培植出庄稼人的良善。山高水长,由于大自然的朴素,庄稼人的爱,就如山中日月,明澈而高洁。

仿佛在城市里失去的,都能在乡村里被找到。因为乡村本来就是城市的前身,是河流交汇处文明火花最初迸发的地方,它就是城市的根。在这个时代里,在这条贯穿中华文明史的时间长轴上,我们与祖先在文化上有着联系。梁鸿写道:“作为一位人文学者,拥有对乡土中国的感性了解,那是天然的厚重积累,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它是我思考任何问题时的基本起点,它决定了我的世界观里有土地与阔大的成分。”

而对于我来讲,我无法丢弃乡村,因为那里有我所珍视的东西。包括一切人情,一切风景,一切经历和过去。站在感性的角度上来说,虽然乡村也会有争吵、纠纷,可我依然把它视作我精神的乌托邦。我明白爷爷那么固执地一定要重建房子并不是为了留住一块地或者旁人眼里的什么。他总是说“留根”“留根”,他知道我以后是不会回去常住的。可是当我看见他蹲在脚手架上一块一块地砌砖头,他的白发被风吹起时扑面而来的衰老与沧桑时,我才发现这个老人血液里对于这片土地的依赖和那一份执着。我对这个地方的感情,也不仅仅基于我的个人经历,我晓得我的血液里一定有一部分来自爷爷,无论是来自年轻时号称插秧能手的爷爷,还是年老时固执地砌墙的爷爷。我的心跳连着每一阵拂过田野吹起麦浪的风,我血管里奔涌的是淌过泥土的血。它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血液。

在《中国在梁庄》的最后,梁鸿说:“我们在说现代性时,是否太过于绝对化了?是否考虑到这片土地的根性?也许这根性仍能够使我们的民族根深叶茂?”“有没有可能,农民不离开自己的村庄,不进入城市沦为贫民或底层,在他们祖辈生活的地方,也能过上幸福、团圆、现代,同时也有主人公之感的生活?”

尽管我无法承诺,但这也是我所想的。关于乡村我实在有太多想要说的,而关于我们每个人,我所希望的只是不要忘了那高架的尽头城市消失的地方,那里是我们永远的家和最终的归宿。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一):重返与迷失

于小胖

曾不止一次地听村里人说,他们很少去"队里"(村委会),上面给啥政策发啥钱,别人有的,没落下自己就行了。

这些轻描淡写的话,没有引起我的特别注意,但它就像深埋心底的种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发出芽来。而这阳光和雨露,正是来自梁鸿的专著《中国在梁庄》。

短短200多页、20万字出头的非虚构性著作,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这个浮躁时代"速食""速读"的文化特质。一篇篇他者自述与作者解读,既富有人情味甚至传奇性,又不失理论的概述与规律的总结。

这终究是一部文学作品,不可能将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实施得滴水不漏,也不可能像政府调研报告那样,提出诸多可操作性政策建议。虽然少数观点存在以偏概全之嫌,但作为观察中国农村问题的一本小书,这些不足依然瑕不掩瑜。

作者梁鸿重返她生活了20年的故乡梁庄,以某种情感和预设,去梳理中国农村问题的蛛丝马迹,既有"曾身在其中"的独特优势,又有血缘人脉的调查便利,对人物的刻画生动、具体,对村史的概述精炼、深厚。

在此仅简述几点深得我心之处:

一是农民与政治。在我少得可怜的农村见闻中,我发现不少农民对政治不感兴趣。本书作者对这一现象给出解释:政府—村干部—农民三者之间始终是三张皮,没有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当代的农村政策不停地改变,时好时坏,身在其中的农民不知道哪一种东西还真正属于自己,包括土地。因为没有拥有过权利,农民也不认为有哪些是自己应该关心的事情(230页)。

作者很巧妙地避开了人治与法治的矛盾,政府和政策实施者公信力与农民失信感和剥夺感的博弈。孔子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现实中,仍有不计其数的施政者触碰和挑战农民的"患",由此造成社会动荡,增加社会成本。

本书也简要分析了农民与干部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这些矛盾由此前的国家政策造成,比如上世纪90年代使农民负担日趋加重的"三统五筹"政策;另一方面,村干部享有特权,并在这特权中谋了私利。如果这一点不解决,中国农民与村干部、政府之间的矛盾仍然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163页)。

二是农民与现代性。"很多人也想过上现代化的日子,而不是生活在博物馆里。"西藏一名社会学者曾这样对我说。对农民而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劳苦生活,在现代科技和消费文化更甚的今天很难维系。经济发展使乡村结构发生了改变,乡村文化与观念变革也纷至沓来。

当作者漫步在前往老屋的路上,曾经的小道杂草丛生,而在紧邻公路的地方,村里的有钱人建起一座座洋房,它们不远处,又是反差极大的破败旧居。作者认为,以姓氏为中心的村庄,变为以经济为中心的聚集地,村落结构的变化,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变化,农耕文化的结构方式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的状态,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中国的乡村进行着博弈,它们的力量悬殊是显而易见的(30~32页)。

农村现代性的另一结果是"留守儿童"问题增多。本书以王家少年杀人强奸一案为例,指出:没有人提到父母的缺失、爱的缺失、寂寞的生活对王家少年的潜在影响,这些原因在乡村是极其站不住脚的,而乡村,又有多少处于这种状态的少年啊!谁能保证他们的心灵健康呢?(第70页)

另外,"父母身份与孝道的世俗化"也是现代农村的一大特色。书中,几位受访的农村老人受到孩子的气而不敢吱声,并在背地里颇有怨言地帮忙照看孙子、孙女,"孝顺"二字杳无踪影。这些事例反映出:传统的文化机制遭到破坏,孝道观念失去了文化与社会基础,儿子、儿媳根据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观来对待父母,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交换关系,双方必须对等地给予(210~211页)。

三是农民与世事变化中的不变。在农村,信主之人屡见不鲜,作者对信主的妇女遭到家人蔑视的现象进行剖析,总结出农村未曾变化的生活理念:中国的乡村文化是一种务实文化,踏实地生活,这是第一要义,个人的精神追求,夫妻情爱往往以扭曲的方式被处理(187页)。

当然,很多人在进行抉择时,比如婚姻选择,对待亲人的态度等,仍然遵守一种未曾明说的规则:个人性的丧失。由于秩序、经济和道德的压力,每个人都处于一种高度压抑之中,不能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愿望,每个人试图在一种扭曲中牺牲自己,成全家人,并且依靠这种牺牲,生成一种深刻的情感。

概观全书,一种压抑与无奈遂由心生。也许本书作者的另外一本专注《出梁庄记》,会对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给出答案,从而让人看到新生的曙光。

书中提到: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情感联系越来越淡,剩下的只有利益关系。这一点,不敢苟同,至少在我去过的一些农村、牧区,农牧民依然对土地、草原怀着崇敬与感激。又或许是现代化的风潮未曾大规模地来袭,"田园牧歌"似的理想与艰辛,依然是他们人生的主题……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二):不曾忘却的故乡

陈春梅

为响应学校号召,本着假期里认真读书的想法,在过年回老家的行李箱中充满期待地装进了当代青年学者梁鸿的《中国在梁庄》这本书,计划着在假期里看完。熟料事与愿违,回到老家,先是小侄子第一次回老家要完成一个归家仪式——宴请亲朋和乡邻,宴请之后有个重要活动,就是请塆下(村庄)的婆姨婶娘嫂子们喝甜酒(注:家乡称米酒为甜酒,煮好后内加切片的糍粑,非常美味。一般人家添丁进口都要请乡邻喝甜酒,以示庆祝),于是婆姨婶娘嫂子们成群结队地拿着鸡蛋和糖(乡村礼节,虽然受邀,但往往也不好意思空手前往)带着孩子们来喝甜酒了,场面一如我儿时记忆中那般热闹非凡。于是我义无反顾承担起帮母亲煎甜酒招待乡邻的任务来。不知不觉中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根本没有机会拿出书来。过年了,一年没见的年轻人都回归村里,整天忙着串门子、寒暄、四处跑着拜年,带着孩子在大自然中尽情疯野,看书的事自然又搁置了。真正静下心来看完这本书,竟还是在返郑之后的这几天。

我不曾到过梁庄,梁庄也不是我的故乡,但通读《中国在梁庄》这本书,却发现梁庄与我的故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作者梁鸿一样,我也是一个对故乡极其眷恋的游子。因为这几年父亲生病、去世,处理各种事情频繁的归家,与故乡多了近距离的接触。在近距离的接触中,对故乡的演变,多了份迷茫和不解。比如农村孩子高失学率的问题;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外出打工夫妻的情感生存状态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离村租居读书孩子的身份认同、心理归属问题;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裹挟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当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却无一例外构成乡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弊病"的组成部分。

梁 鸿

梁鸿深入乡村,用赤子般的深情、田野调查的理性、散文般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生动、复杂、既传统又现代,既充满了"新"却又处处"千疮百孔"的村庄,这里承载了所有外出的游子对故乡的记忆。然而,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故乡变了,儿时的记忆找不到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的故乡河水清清,水草青青,水里游的有各种鱼儿,两岸是绿油油的农田,农田不远处是葱绿的树林。而现在,依村而流的这条河,已经变成了一条宽阔的臭水沟,河里鲜有水流,四处蔓延的是盛满淤泥的水草,河床两边散的是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下一场雨还好,大水可以带走一部分垃圾,如果长时间不下雨,河道就演变成一个天然的垃圾场。河两岸的农田大多数都被填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高耸立却又空荡荡的楼房。农田不远处的树林早已被砍得光秃秃的,一部分变成了农户自主经营的板栗山;一部分上面搞经济种植,几年过去了,经济种植不见效益,山却因此荒了。每次回家面对故乡那干巴巴的不再有潺潺水声的河道,面对河坝下游那个硕大的黑潭似的水沟(这是现在住在河道附近人们日常洗衣洗菜的地方),心中总是有无法言说的难受。

梁鸿在书中对故乡河的蜕变有着令人触目惊心的描写:"整个河道上散发着一种可怕的臭味儿,是夏天化工厂旁边流出的废水经过高温蒸发后散发出的那种刺鼻的味儿,是某种坏了的发酵物,甜丝丝的,又带着血腥的味道。这些气味使所有走近的人禁不住头晕、窒息、呕吐。河面上漂浮着各种白色、黑色、杂色的泡沫。在那漩涡回流的地方,用打火机轻轻点燃泡沫,"呼"的一下,火就沿着岸边的泡沫蔓延开去,能延续百余米,非常壮观。它突然释放出来的味道,足以把人熏倒。"

我的故乡虽然没有工业化工污染,但在日渐趋繁的聚居迁移进程中,在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中,故乡的河道不可避免地干涸了,人们的生活看似越变越好,可生活的环境越变越糟。长此以往,不敢想象。正如梁鸿在书中所说的那样:"河流,一个国家的生态命脉,一个民族未来的保障。但是,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却把它提前终结了,我们生活在干涸、散发着臭味、充满诡异气息的河岸两旁,怀着一种绝望、暗淡和说不出的恐惧。如果这一切再不改变,大灾难要来了。或者,其实已经来了。"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仍每天习以为常地到已经变黑的河水中去洗菜、洗衣。或许,他们根本意识不到,河流的干涸蜕变,其实是环境变坏的一个危险信号。

梁庄现状

梁鸿在书中还提到一个农村普遍存在,让人倍感震惊的问题,就是因上学成本的增加,上学出路的不可预见性而造成的农村"读书无用论"这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不光是存在于梁庄,在中国很多农村也都普遍存在,包括我的故乡。其实这是现代农村发展进程中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大量青壮年离乡背井跑生活,产生大量留守儿童,造成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缺少父母的管教,电脑网络游戏难以抵御的诱惑,读大学的"高成本、低收益"(很多农村孩子读完大学后依然面临困窘的就业现状),让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求学未来丧失了信心,包括孩子自己。于是就出现了初中读完就辍学然后追随父母出去打工的现象。据了解,这种初中读完就不愿再读的情况在农村不在少数。这个结果让我感到万分惊讶,我以为就像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求学时候那股精神劲一样,现在的孩子对"读书改变命运"是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的,而事实恰恰相反。这是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乡村会一如既往地出现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更多的打工一族。他们很早离乡,却一直挣扎在城市的边缘,从事着最底层的体力劳动,挣着最少的工资养家糊口,而他们的孩子又大多数丢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延续着他们父辈不可避免的命运。他们无法融入城市,却过早脱离母土,变成漂浮的浮萍,哪里才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中国在梁庄》里所描述的故乡种种现实的问题,实是中国大多数村庄都面临的现实。梁鸿从一个"归乡者"和"去乡者"的双重视角,多方位地展示了当代村庄在变革大潮中凸显的问题:渐成废墟的原始村庄、离乡青年的生存境遇、留在村庄的老年"闰土"、农村面临的"新道德"之忧等等,但我们又不能因为存在这些问题而全盘否定村庄的发展,毕竟,这里是实现"中国梦"最基本的元素。

透过《中国在梁庄》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国有无数如"梁庄"一样的村庄,她是我们最原始的家园,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乡土中国其实是最本色的中国,虽有许多弊端,却仍心存变革的梦想。令人欣喜的是,国家正在大力打造美丽乡村,美丽乡愁,我们的村庄正在变得好起来。这是每一个离乡游子心里最值得欣慰和骄傲的事情。我虽离乡多年,心却从不曾离开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能勾起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借用柯灵在《乡土情结》里的一句话"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来表达我对故乡的深情。希望在"中国梦"的引导下,故乡会越变越美,故乡的人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一)

田园无牧歌

『简介与评价』

梁鸿对故乡梁庄的田野调查,以社会学工作方法为基础,以对故乡、对农村、对中国的理解与同情为底蕴,看似客观的笔触之中,凝聚的是深情,更是诘问。这是一年来最具独创性的散文写作之一,作者以冷静的观察和思考剖析故乡,剖析中国,而书中呈现的现实,则触目惊心。  作为一位年轻学者,梁鸿走出书斋、走向故乡是为了使学术与言说回到坚实的土地与活的人生。现代背景中的故乡书写,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焦点之一,但"梁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仍显出迫切的意义。梁鸿以复杂多端的角色和角度,呈现当下的、具体的村庄,在忠直而谨慎的描述中,梁庄成为了认识中国乡土之现在与未来的醒目标本。

『读后感』

我看过很多人对这本书的评价,"真实"是出现最多的词汇,确实,《中国在梁庄》真实的让人感到害怕,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梁鸿写出了对农村底层人民的悲悯与爱。强奸老太的王家少年在她笔下不是一个犯罪分子,他只是一个从小失去父母疼爱、心理畸形的少年,可悲可叹,法律只能在他犯了错误后去惩罚他,却不能为他从小失去的关爱买单,更可怕的是,村里的人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面对质问,村里人的回答是:不都是这样过的。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抹杀了孩子经历过的所有痛苦,无论是心灵上还是身体上,有了这句话,农村孩子的命运注定是要重蹈覆辙。

建昆婶、菊秀、春梅等等一系列的人,大多相似,死亡总是笼罩着梁庄,掉进坑塘的小孩子、吐血而死的二柱、被判死刑的王家少年等等,太多的悲剧发生在梁庄里,所以村里人被刺激的麻木,书中有一章叫做成年闰土,颇有些鲁迅先生的意味,就像人性大多如此。梁鸿写扭曲的宗教信仰,不同于有些作家的抨击暗讽,她静静地阐述着农村妇女的自卑、被压迫,长期的压抑使她们透不过气,所以她们寻求安慰,所谓信仰,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的一套说辞罢了,而这些,没有人去关心,村里人只关心庄稼的长势,房屋的体面,存款的多少。

读《中国在梁庄》是不用经历大悲大喜的,最终读完,有的也只是无奈,有人说梁鸿写这些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既没提出解决办法,也没改变丝毫陋习,但我想,文人只是文人,她不是政治家,也不是经济学家,她只是想把她看到、听到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甚至还带着一点自己的感情色彩,我们相信,也就是因为她贴近。就像梁鸿在书的最后一章中写道的:"不管怎么说,乡村之所以总能让人产生某种古老的、深远的乡愁似的情感,是因为它与原野、山川、河流的天然联系。它把人类的目光拉向广阔、丰富的自然界,拉向无限延伸的天空,让人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灵魂的来源于归处。"

抛开对这本书的看法,我其实很敬佩梁鸿的勇气,可以看出来,梁鸿在书的第一章里还是深深的爱着她的故乡的,就像是孩子爱自己的母亲,但在书的结尾,她却写下了一句:"我终将离梁庄而去。"这一句话让全书的气氛变得诡异万分,后来我在后记中读到这样一段话:"经过这几个月深入肌理的分析与挖掘,故乡在我心中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当爱和痛不再神秘,所有的一切都成为功利的东西时,再回来的愿望与动力没有了。或许,是我的功利破坏、亵渎了对它的神圣情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那句"当爱和痛不再神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有些心疼梁鸿,因为她所承受的所有痛苦都是她一意孤行所造成的,而她的一意孤行,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真正的了解到中国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美好的梦打碎之后,会有人站出来去做改变,这一切的推进者,理应被记住。

梁鸿没有失去故乡,她失去的,是故乡美好的幻影。 中国在梁庄,你我在中国。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_1000字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1000字

我们终将成为没有故乡的人

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感动我的不是一个学者深入乡村的观察,而是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与悲悯。

她说:“拥有大地、树木、河流的童年,那是一种无以伦比的幸运,生命因此更宽广、敏锐,也更丰富、深远。”

我很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童年,儿童时期是人最初认识世界的窗口,与自然的亲近会让人保有灵性,更接近人类生存的本质。

家乡一条穿过小镇的河,我对它的记忆尤其深。

一年四季,都有人在河里洗菜洗衣服,没通自来水的时候,在河滩最干净的地方挖上水井,家家户户在河里挑水喝。

到了夏天,河里比街道热闹,大人孩子都喜欢下河玩。一座大桥挡住毒辣的太阳,孩子们在大桥底下洗澡、捉鱼、或是什么都不做,静静坐在桥下的大石头上,脚浸在冰凉的河水里……夏天就这样变得美好。

我最喜欢在涨过大水后,河滩刚漏出来时,一个人跑到河里去,此时的河在大水冲刷过后最为干净。沙里有好看的石头和被河水冲洗光滑的玻璃,绿绿的像翡翠,我将它们一一捡起,视为珍宝。

有一阵子,我们几个女孩总喜欢在夏天的夜晚偷偷跑到河里洗澡(大人们担心夏天夜里河里会涨水,晚上是不让我们去河里的),我们围在河里叽叽喳喳说过的悄悄话早已忘记,但至今仍记得当时头顶的星空,满天星河梦似的挂起。

也是在这条河上面的大桥上,我看过最好最圆的月亮。

梁鸿在书里写到:“乡村之所以总是能让人产生某种古老、深远的乡愁似的情感,是因为它与原野、山川、河流的天然联系。它把人类的目光拉向广阔、丰富的自然界,拉向无限延伸的天空,让人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灵魂的来源与归宿。”

可是这样的乡村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败和溃散。

要不是亲眼所见,我从来没有想过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的小河有一天会死去,每一次回去,我看到的河都要更脏更小一些,河边黑色的藻类植物上爬满苍蝇,河水早已不在清澈。

小镇也变得越来越静,像一座空城。成年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里,空荡荡的街道,吹过的风都是寂寞的。

没落的乡村是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留下的伤口,代价也许是无数乡村人失去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地。

上一辈的人渐渐都迁移到县城去住,卖掉小镇上的房子,我们这一辈人的往往会走向更远的城市,故乡也就成了回不去的地方。

城市让人变得匆忙,也没有星空可以仰望。在一座城市的异乡人总被成为“X漂”,漂着是因为没有了根。过去,故乡总是在那里的,可再过几十年,故乡只剩一个名字和一些回忆,我们终将成为没有故乡的人。

《中国在梁庄》之读后感1500字


当初之所以捧起这本书,纯粹是因为看到别人对她的评价:一部属于人民的文学作品,一部比《活着》真实的非虚构文本。以前不管是看书还是电影版的《活着》,总是被里边的情节,或者是故事里人物生活的破败所震撼,因而现在也情不自禁地拿起《中国在梁庄》这本书,想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农村,怎样的故事让别人有如此高的评价。

我很是好奇,作者笔下的梁庄到底有怎样吸引人的地方,让这部作品获得如此好评。读完才发现,梁庄不可人,不美丽,甚至是伤痕累累的。在作者的口述下,在梁庄相关村民的回忆中,梁庄是真实的。作者时时刻刻在调查梁庄的过去,调查那些曾经发生的不堪,看似是一种客观的调查,可却更是一种诘问。

我们生活在远离乡村的地方,可事实是哪怕我们现在生活在农村,也再也不能感受到家乡的温存如斯了。作者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那么多的悲欢离合,而又用内心最真挚的嘶喊告诉了我们这些读者:一个乡村的变迁,一 个村庄的悲与痛。那些发生在梁庄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用儿女的命换来的一栋房子,农村人在北京打拼过的非人的生活看着心酸的故事,想象着这样的村庄就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心里头总会有一丝说不出的悲哀。

梁庄的过去与现在,欢乐与痛苦,历史与变迁,也仅仅是一个中国乡村走向死亡的普通标本而已。这本书缩写的梁庄,也只是最近30年被消灭的40万个村庄的缩影。作者将生命中最沉重的感情托付在梁庄,因而我们看完这部作品,无法不把自身的感受与之相结合,无法不注视她,无法不关注她。尤其当她,及千千万万个她,越来越被看成是中国的病灶,越来越成为中国的悲伤时。

现代化城市化前进的脚步,掩盖了乡村走向灭亡的身影,我们在感慨现代城市发展如此之迅猛的同时,却忘记了那些在城市背后将要绝尘而去的乡村。中国几代知识分子都在寻找乡村的生存之路,可事实上,真正找到解决之路的寥寥无几。回过头去,看看那些我们身边的乡村,还记得小时候村庄的兴盛,还记得小时候村庄的人丁兴旺,还记得小时候村庄的自然纯粹,可是现在,大多数有劳动力的农民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因而乡村失去了她应有的年轻和活力,已经没有可以注入的新鲜血液。乡村犹如她不断上升的年龄一样已经到了风烛残年。而我们,在看着她一天天老去的同时,也丢下一堆利器催着她们老去。

有多少人把这样衰老的悲伤放在心上,有多少人又能为这些残败的村庄心疼,又有多少能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样的现状?作者自己也曾在拿奖的时候说到:她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让这么多人知道这样村庄的现实存在,可另外一方面,她又那么无助,因为尽管这本书的声名大噪会带来一定影响力,可是仍旧不能改变现状,她仍旧不能为她所挚爱的热土做点什么。

其实,连作者自己也无法判定,她笔下的梁庄以及那些所有的村庄所发生的一切,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从农民收入来看,乡村经济确实在发展,可是无论是从传承意义上的道德和习俗还是求知方面的文化,却处在一种断裂与衰退之中。那些我们甚至无法接受的梁庄的故事,应该是真实存在的,至少这是大部分村庄的一个缩影吧!这些也就是梁庄的故事,书的封面写的这样一段话告诉我们: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中国在梁庄》一书读后感


今天,又看完了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一书。

这是一本描写现实现在农村的真实生活。看完后,一惊:这也叫作品,在我的内心,只要是文学作品,哪怕是传记、报告文学,它都有在现实上加工的东西,至少给人以惊奇、给人以新鲜、给人以震撼、给人也吸引。可这本书,纯粹就是身边最寻常的事和现象,你从东西南北,那个中国的乡村都能见到,比如,在我生活的川北乡村,这太平常无奇,看完后,想:这也叫书,它就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流水帐嘛。

可一再思:农村的变化真的如此,一深想,让人悲哀!或许这本书没有奇特,就是最大的深刻。

我在农村呆过,不过说实话,二十多年,没在农村亲自生活过了,但六年前,我在乡镇初中教书,我的妻子家在农村,偶尔回去,见到、听到的完全都是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梁庄!!不过,我是见怪不怪了,没有作者那种济世的胸怀。或许,我从来没有像作者那样,生活过在农村,但现在离开了农村到了北京,她对农村的变化如此,有如此的震惊和深刻。因为我现在即使在一个县级市里教书,但可以说,或许我从未离开过农村,对它的变化虽有感知,但已经习以为常了,我正如作者所说,我对农村的感觉,是慢慢来的,就像用火慢慢加热的水里的青蛙,到死的危险时,都不知不觉,或许生活在县级的所有人包括人民公仆,都是我这种感受,并未觉得什么,更何况是身在其中的农民呢?

可一看这本书,我静静思索:这真的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旁观者清啊!!

书中说的,我都见过,甚至经历过。

农村,平时真的没了年青人,只有老人和小孩。家境好点的,连小孩都随父母到城里上学,或者到城里上私立寄宿学校,只剩下了老人。有时和妻子回她们农村,只有陌落的房子,很少有人。老人就在路边打打麻将,过着日子,农民的负担是少了,但文化精神生活可怜的少,这才是作者提的最深刻的问题。包括老人的赡养,这也是我在农村见到的最揪心的事。只有每到了过年,乡镇的街上才会有了人气,可年一过,乡村又沉寂下去了。

留守儿童,更是如此。这点,我的体会深些,因为我是教师。

留守儿童,留守学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教,不仅是学习,更担心的心理教育。我常劝说一些家长,留个家长在家,照顾孩子,孩子初中三年,很重要,未来对孩子只有一次,孩子再大点,出去也行,不要耽误了孩子的将来。可家长也有苦衷:不出门打工,虽说现在农村负担少了,但经济来源单一,只有出去打工,才能挣钱,挣钱为了孩子,也知道孩子现在重要,可没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家长也清楚,读书的出路并不明朗,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现实的读书无用论,让家长首先选择的是去挣钱,这是现实,这也是生活。所以,家长都双双出去打工,挣了钱,让孩子有好点的读书环境,可那时已经晚了,可即使孩子读不书了,有了钱,可以让日子过得好点,孩子也可以出去打工,总比,守着孩子教育孩子读书,而且读书,要成就孩子,那是多方面的因素,不是说付出多少就一定能好成绩的,若读不出来,以后孩子既没有了前途,家里也没了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大学生的出路不像原来,可以看到光明和未来的。

每次,我给留守学生的家长谈话,劝其留下来,陪孩子时,说实话,我都言不由衷,因为我也能确定孩子的将来如何,可我一直坚信:读书、教育孩子要靠父母,而不是老人甚至亲威们,他们可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可我找不到更好的说服我自己的理由,让家长能安心留下来。

还记得自己从疆回川时,住在农村时的场景:傍晚,一个院子里所有的老老少少,聚集在古老的核桃树下,一边吃着饭,一边聊天的热闹场面,大人说笑着,小孩戏嬉着,一直到月亮明亮之时,才各自散去;还记得,大人们对各自孩子的学习的重视,那种对读书的神圣感。

生活是该好起来了,但愿它不以失去人的精神家园为代价。

故乡情难忘——读《中国在梁庄》有感


并未翻起一页,已然停顿在封面那一句:“梁庄是我的家乡,也是你的家乡,是我的乡愁,也是你的乡愁,是每个中国人化不开的心结。”简洁直白,又引人入胜,一窥究竟。中国人的心结是什么?从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到余光中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千百年来思乡的愁绪从未散去,总在无数月薄星稀的夜里拨弄心弦,提醒着我们常回家看看。《中国在梁庄》便从作者的故乡梁庄那些事儿聊起,娓娓道来,呈现出一幅中国乡村演变的画卷。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天真的预示》“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我们生活的世界微小却又巨大。梁庄,中国地图中无迹可寻的地名,承载的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变迁的缩影。你的故乡或许也是乡村,那你世界观中的故乡是什么模样?电影《后会无期》中有句台词“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一语击中,讽刺入耳,又发人深省。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潜移默化来自生长环境的熏陶,所谓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便是如此。只是这份乡愁的厚重在远行游子的身上愈发浓烈。作者生于梁庄,本能的对它有着千丝百缕的情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道出了作者阔别多年,重归故里的感慨。见着几载未闻的亲朋故友,浓浓的故土情不经意涌上心间。他在乡间野地里,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竟发现故乡已非记忆中的模样。一次次的调查走访,实地交流,试图勾勒出旧时的人、事、景,将一个个支离琐碎的小故事,汇聚成村庄鲜活的模样,却得知村中人口锐减,人丁稀疏,斯人已逝,人走楼空。曾经熟悉的景象早已改头换面,曾经相知的故人无处寻踪,熟悉又陌生的情感在心中较量。谁能说清村庄历经的沧桑岁月里的悲欢离合?历史被慢慢沉淀下来,成了口头相传的当年事。

一个梁庄,诉说着中国社会变迁里最真实的容貌。面对无法抗拒的城市化进程,我们该是高声雀跃,还是默然沉静。那曾是只属乡村特有的相处方式、生活印记、村落文化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看不见乡间野地,挥汗耕作的身影。也看不到门前屋后,邻里相欢的热腾。四目可及,只剩下颓废破败的楼舍大院,亦或是人走茶凉的寂寥气息。大量的青壮年相继涌入城市,他们像候鸟般生存,游离飘走。长年务工,鲜有归家,乡村颓败了,生机黯淡了。《第三只眼看中国》中说的好:“中国的城镇化,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节奏是农村跟不上的。城市是讨生活的地方,而不是生活的地方。”一句惊醒梦中人,处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地带,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夜以继夜的辛劳,竟无法获得尊重和平等的相待。咫尺方寸,却难以言表。身处闹市,心却远在异乡。心酸与迷茫谁人与之?他们怀抱着理想入城,最后发出“世界上最坏的东西是理想”的无奈,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社会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和别人建立联系,大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开去,愈推愈近,也愈推愈薄。”中国的乡村正是“人情的乡村”,乡村的建设关乎国家的未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可懈怠。我们不禁的感慨:“如果没有故乡,没有故乡的维系,我们将去哪里?没有展示我们逝去的岁月和曾经,生命的痕迹,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奋斗,所有的成功与失败有何意义?”我们曾为理想行走天涯,后来在迷惘中遗忘归家。却未曾寻思,如有理想何必远方,投身家乡建设,亦能开出绚烂的花来。

从梁庄出发,便回梁庄去啊,不说再见故土,不言再见妈妈!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回不去的故乡


回不去的故乡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的作者是梁鸿,1973年生于河南省邓州市穰县,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研究。2010年11月,《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好书。

该书是梁鸿教授分别于2008、2009年间用近5个月的时间深入河南穰县一个小村落,进行调查采访而完成的,大约10多万字,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记述了河南穰县梁庄近30年来的变迁,以近似纪实手法呈现了梁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家乡新建和老旧的建筑、孩子的教育、老年人的留守、年轻人的逃离、情感的空虚、选举的悲哀等问题。

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陷落,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在农民和乡村那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

-

-

在书中,作者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正如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梁庄分明是中国当前农村的真实写照,面对不可抗拒的城市化进程,究竟是应该鼓掌欢呼,还是沉默,只能自己体会。

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梁庄的留守老人芝婶也明白现在虽然出门打工可以致富,但是小孩的教育的确是个问题。农村的教育素质较低,年轻人出去打工,不管自己娃们,爷爷奶奶只能管吃饱穿暖,不会教育,学习上的问题根本没法引导和辅导。老人们也知道孙子长期留在自己的身边,会给孩子带来父母子女分离,家庭割裂,情感伤害等心理问题,但面对忙于在外奔波的子女,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芝婶奶奶也只能用"那有啥门,大家都是这样子"来冲淡这一切的痛苦。留守儿童不只是梁庄才存在,大部分的乡村都存在这一社会问题。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就这样被培育,如何能够茁壮成长?所以现在寒门出贵子越来越少。

有人说过,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村出来的。在作者的叙述中,有着身为一个观察者的平实、清醒、客观,却又时刻让人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对与故土的深情与眷恋。这份纪实文本,从社会学角度看,可能不够高屋建瓴。然而,它确实如此鲜活,如此具体。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沉痛的现实,让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在心中自问:为何我们的农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如书上所说: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面对一个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两个方案都可以解决的。但我们社会可以试着步步推进。解决这一问题,如加快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大量外流的农民工返回家乡,这样家长在发展家庭经济的情况下,可以照顾并教育子女,充分发挥家庭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在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社会共同努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留守儿童入城难的问题。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农民工到外面打工,把家庭都搁浅下来了,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我觉得这将是一个十分可悲的事情。农民为了生活不断往外跑,但却很少时间与孩子们相处,这很容易会现成一个潜移默化的分离状况。但不到外面打工却不能把基本的生活需要解决,所以在中国最苦的是农民,最悲哀的也是农民。甚至在农民工心中,教育也不再是孩子将来的唯一出路。在中国大学严重扩招的年代里,在中国大学严进宽出的时代,农村的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考上重点大学,毕业之后能顺利找到一份工作,提高自己家里生活水平已经不错了。但现实是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每月的工资还不如一个农民工的工资,更不用说依靠自己买房、结婚成家了。现在的学历就像坐火车,研究生坐卧铺,本科生坐硬座,专科生买站票,高中生在厕所旁站着,初中生逃票,火车一到站,都要下去找工作的,老板不会关心你是什么学校毕业什么学历,他只会关心你会干什么能够创造多少利润。有关系的找份好工作,没关系的特别有能力的也能找份好工作,但大部分只能找一份仅能解决自己温饱问题的所谓"白领"的工作,还有一部分甚至找不到工作。

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的读者,我很喜欢这本书。诚如梁鸿教授所言,从小而言,村庄的溃散使乡村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地。往大里说,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它的营养度、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和智慧的高度。面对这样溃散无根的村庄,我们这个民族将何去何从,我们这些从乡村走出来的个体又何以安放自己的灵魂?也或许,对我们来说,从离开的那一刻起,故乡就再也回不去了。

作者: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张宁

鹅旅行记读后感700字通用4篇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写作品的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鹅旅行记读后感700字通用4篇,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鹅旅行记读后感 篇1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叫尼尔斯,因为作弄小精灵,所以也被变成了一个小精灵,这时,天上的大雁在呼唤他家的雄鹅去旅行,他坐在雄鹅背上开始了旅行。

这就是《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主要内容,我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住了,我读的废寝忘食,心情如同大海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我被小男孩的善良而感动了。狐狸密尔斯抓走了大雁阿卡,他奋不顾身的救回了大雁阿卡。他在救母松鼠时,用母松鼠的孩子小松鼠在大门口不停召唤它的妈妈。让主人感动,然后放回母松鼠,让她回到自己的家,和孩子团聚。雄鹅渴晕时,他把雄鹅的头放在泉水旁,让它喝水。

我被小男孩的友谊所感动。一路上,他帮了大家非常多的忙。一次他帮高年级的学生找回了稿纸,帮大家识出了文妮,帮雄鹅起死回生,取出了草根。

我被小男孩的勇敢所感动。他被关进了动物园,跟雄鹅在一起一样淡定,在园长走时,雄鹅救了他,他又开始了旅程。

俗话说:一本好书是一位朋友,一位老师,是心灵的路灯!今后我要读更多的好书,用知识来浇灌我的心田。

鹅旅行记读后感 篇2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优秀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写的。暑期有幸阅读此佳作,收获颇多。《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他不爱学习。经常欺负家禽,整天碌碌无为,不爱护小动物们刚开始我对他特反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小精灵,因为他去捉弄小精灵,是小精灵生气,所以他就被小精灵用魔法变成了像拇指大的小人儿。一切都是他活该,自作自受。或许成长需要历练,他遇到了困难,变成小人儿的他当然是想得到帮助了。可是,当他一踏出门耳中就传来了无数的嘲笑、讥讽,谁让他平时这么调皮,欺负这些家禽们。后来,他与家鹅“莫顿"还有一群大雁们开始了一段长途旅行……

在旅行中,他经历过风风雨雨。一个小男孩从顽皮、淘气到诚实、善良、乐于帮助别人深深地感动了我。还记得有一次,尼尔斯在斯康森动物园遇到了曾经救过他的老鹰“高尓果”,他发现高尓果被猎人捕捉了,便想办法救他,最后他成功的救了高尓果!通过这件事中我对尼尔斯的看法有些改变了。他懂得知恩图报,帮助小伙伴。尤其是他不会再去欺负小动物们了。他能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自己缺点的良好品德而感到开心。

一路上艰险又快乐的旅行,尼尔斯学会了用爱心帮助别人,不再捉弄小动物。听到了很多传说故事,了解了很多动物生存的方法,了解了很多人文掌故,欣赏了很多大自然美景。到达目的拉普兰后,他白天和大雁们一起嬉戏玩耍,晚上就和大雁们开篝火晚会,他的旅伴雄鹅莫顿也找到了自己的配偶(小灰雁邓芬),它们还生出六只小雁,等他们结束旅行飞回家后,尼尔斯不仅变回原来大小,而且变成了一个既善良又有责任心的小男孩,受到了父母和邻居们的喜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爱心,要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才能成为人们喜爱的孩子;我们要勇敢,在危难时刻,不要退缩,要勇敢的帮助别人;我们要有智慧,遇到问题时,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勇敢地解决问题;我们要有责任心,在干某些事情时,一定要认真,坚持尽力的把事情做好;我们要爱惜小动物,不要去伤害它们,要多关心它们,它们也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大自然中有很多美景,我们要珍惜它,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读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让我学会了最重要的一点——“永远不放弃”;也让我懂得人要帮助别人才是最快乐的人。我要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鹅旅行记读后感 篇3

《骑鹅旅行记》是一本有趣的童话书,这本书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罗夫的代表作,作者在这本书里介绍了她美丽的祖国瑞典。

我在读这本书时,就像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它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通过这本书,我还知道了不少民间传说和瑞典节日的典故。这篇小说写得好是因为作者在写书的同时曾经亲身游历瑞典的各个地区,所以她在小说中描写的景色风光,仿佛是一个个真实的画面呈现在我的面前一样。山水秀丽,景色优美。她描写的动物是那样的栩栩如生,田野是那样的生机勃勃。

《骑鹅旅行记》的主人公是一个十四岁的小男孩尼尔斯。他的父母是勤劳的农民,而他有很多缺点:尼尔斯不爱护小动物,还十分顽皮,性情也非常粗野。一个美丽的春天,他的父母被朋友邀请去了教堂,让尼尔斯自己在家读书,而他却到农场玩耍,被仙女变成了小精灵,白鹅莫顿用力一飞把尼尔斯也带到了天空,随后一段漫长而又有趣的旅行就开始了。

通过这次旅行尼尔斯改变了,变成了一个勇敢、聪明、充满了爱心的少年。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脱险的故事。大雁们过的日子是凶多吉少,最惊险的就是这一次。大雁们停在了草地上,领头大雁阿卡除去探路,但路上不幸遇上了狐狸,狐狸飞快地跳了上去,掐断了它的翅膀,这时尼尔斯挺身而出,狐狸要去咬尼尔斯,大雁趁机飞走了。最终勇敢的尼尔斯把可恶的狐狸打跑了。我想:尼尔斯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太值得我们学习了。我十分欣赏尼尔斯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从《骑鹅旅行记》这本书中我读懂了做人要真诚、勇敢、友爱、诚实和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一定要向尼尔斯那样乐于助人,现在我深刻的理解了一句名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鹅旅行记读后感 篇4

早晨,我坐在书桌前,翻开了《骑鹅旅行记》。这本书讲了一个小男孩,平时总是捉弄别人,这一天不小心得罪了小妖怪,它把小男孩变成了和它一样的小妖怪,为了重新变回人类,于是小男孩便踏上了寻找小妖怪之路,他在路上明白了很多,最后不仅变回来了,人也变了一个品行。

读完这本书,我想,我们不应该向这种人学习吗?我的朋友小李,他就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他本来很爱玩手机,但经过家长批评他就改了,这就是我们的榜样。

当然生活中也有些知错不改的人,例如朋友小欣,同样是爱玩手机,但是他却不听家长的劝言,最后落得个坏学生的地步。我们千万不能向这类人学习。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

不管在生活还是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做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不然就会越来越差。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让我们一起发现错误并改正吧!

西厢记读后感与启示通用4篇


以下是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厢记读后感与启示 ”,在认真品味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让人感觉收获不少。只要我们认真读好原作,那么就可以从多个方面去写读后感,我们在写作品读后感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西厢记读后感与启示【篇1】

说到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一个想到的是崔莺莺,最能看出作者艺术功力深厚的也是崔莺莺。别林斯基说:“真正的艺术作品总是以其真实性、自然性、正确性、实用性感染读者,让读者读完之后,其中所描绘的人物就像是活生生的人,让你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在《西厢记》中,崔莺莺是一个极其成功的艺术形象,用红娘反映出来。如果说红娘的性格有点像顾长风,那么崔莺莺属于幽林的性格,细腻而有意味,温柔而安静。崔莺莺是元杂剧作家心中反映人民民主思想的产物。她一出生,就成为封建社会无数争取自由幸福的青年男女的精神鼓舞。同时,她也给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可以说,崔莺莺的艺术形象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学术界基本认同《西厢记》是反封建的。这种矛盾而暧昧的说法,展示了《西厢记》主题中人们的困境,也揭示了人们需要重新理解《西厢记》的主题。从恋爱到结婚,崔莺莺和张勋经历了一个在“礼仪”的束缚中挣扎,突破“礼仪”的束缚,最终结婚,即回归“礼仪”的过程。

你应该已经感受到了这句话中的美,并且慢慢地享受这种美.

西厢记读后感与启示【篇2】

“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在如此浪漫多情的时节里,张生遇见了崔莺莺,便一见钟情。我始终记得张生对莺莺的第一评价是“解舞腰肢软又软,千般婀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我想,这次相遇,就早已注定他们将拥有一段美好而又残酷的爱情故事。

崔莺莺是一个大胆,美丽,善良,温柔的贵族小姐。生为一个相国小姐的她,从小就在妈妈的管教下受到了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接受过很多的封建道德教育。当她与张生恋爱,她从一个乖乖女变成了一个“违背道德”坏女子,就构成了思想与行动上的矛盾,在我看来,崔莺莺能与张生相爱,挺不容易的。但在这样的坏境下,她还能不顾一切地与张生相爱,我想这是非常难得的。这样的女子,放在我们现代来讲,令许多年轻人汗颜啊!许多年轻人曾信誓旦旦,许下海誓山盟,可是最后呢?最终在世俗盛名之下,大多不过是当年的风流韵事化作如今的浅斟低唱。想想那“情切切,意绵绵”,想想那“别后相思隔烟水”,想想那高楼碧袖,碧玉红笺,都如过眼云烟,浮华似梦,崔莺莺对张生的爱是纯洁美好,不含一丝杂质。

当她与张生离别时,她从不像其他的女子希望自己的丈夫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在她的眼里“情”字是第一,名利功禄,是是非非,她统统都可以不管。“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在回复张生的诗里,她将自己不甘寂寞的苦闷心情写得淋漓尽致。她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她对张生的爱恋,但最终没有勇气与张生见面。在“听琴”的时候,她的心被张生琴中那份热切的呼唤深深的感动着,但她那一颗被封建道德教育束缚的心控制着她,尽管她早已泪水涟涟。此时此刻,她心中的爱情正与封建教育进行激烈的争吵,最终爱情战胜了封建传统思想。

当她收到了张生的情诗时,终于鼓起勇气回了一首《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凝视玉人来。”读到这里,我笑了,我想:崔莺莺是幸运的,因为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正如沈从文所说:“我这一生中,行过许多路,走过许多桥,看过许多云,喝过许多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最好的人。”的确,崔莺莺是幸运的。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当她写下《明月三五夜》,短短20个字,意味着崔莺莺从此走上了叛逆的道路,去追寻自己的爱情。

世上有许多人选择用名利去填满生活,花花世界,游走一场便洋洋自得。而有些人选择去爱自己爱的人,用心去填满生活。我所理解的爱情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彼此明白对方的缺点和优点,能包容对方的缺点和优点。爱上对方的人而不是对方拥有的钱财。在这个繁杂荒乱的世界里有个爱你的人,共渡生计之苦,陪着你晃晃悠悠地度过余生,就这样慢慢变老。

西厢记读后感与启示【篇3】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凝是玉人来。”,每当读到这句诗时,脑中总会浮现出关于崔莺莺的朦胧想象,那大概是一个身姿纤弱的大家小姐,斜倚在木质的门廊上,满目柔情的望着一轮圆月,等待着自己的情郎到来,这样的意像,充满了关于诗情画意的美好和一丝花前月下的浪漫,是属于中国古代独有的含蓄古典之美,让人忍不住心神荡漾,思绪在字里行间沉浮,被带向一个未知的远方。

很长一段时间里,说道西厢记,我总认为这就是一个关于情情爱爱的无聊故事,当年读红楼梦时,见贾母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只觉得深感赞同,但是当我我真正拿起这本书时,就完全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不由自主的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

王实莆细腻优美的笔触下所描绘的崔张两人的爱情故事,乍一看有些老套,家境贫寒的张生上京赶考时路经河中府,去古刹普救寺拜访时遇到了暂住在寺中的崔相国家小姐崔莺莺,崔小姐气质娴雅容貌秀美,惹得张生“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飞儿在半天”,为了接近佳人,张生在寺庙中住下,诗书应和之下两人逐渐暗生情愫,无奈崔府老太太百般阻拦,两人的爱情历经种种磨难,好在上天不负有情人,两人最终修成正果拜堂成亲。

其实比起这一版的故事,元慎的《莺莺传》似乎更贴合实际,在元的故事中,张生上京赶考后将莺莺抛之脑后,徒留莺莺苦等一生。王的大团圆结局或许是为了迎合观众,毕竟杂剧是要演出的,比起悲剧观众显然更容易接受喜剧,其实在我看来,我们每一位读者,也都希望王的版本才是真实的,才子佳人终成眷属,这也是我们对美好爱情的一种想象和期许。

西厢记中不乏精彩词句,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大概还属“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让我想起了87版红楼中,宝黛共读西厢时彼此那懵懂而爱恋的眼神,我想这样含蓄而深厚的爱情已经在现代社会中逐渐离我们远去,快节奏的生活逼着我们不断地前进,爱情变得越来越简单,却也越来越浅薄。那种“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爱情观,大概也只有在阅读这些经典书目时才能再领会一番,只是掩卷之际,还是会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分为卷中佳人,一分为孑然之身。

西厢记读后感与启示【篇4】

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戏曲作家之一,他的杂剧《西厢记》至到现地仍被认为是中国最优秀的杂剧之一。

《西厢记》重点刻划了张生,崔莺莺、红娘、老夫人形象,围绕“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展开故事情节,表达了对封建礼节的不满。

近日,又重读《西厢记》,发现里面有三个问题应会值得重视一下。首先,是关于戏剧透露出来的对“佛门“的看法。全剧发生的地点是围绕在普救寺及其周围。张生与莺莺正是在普救寺相遇并相爱的。普救寺是个寺院,是个佛门境地,佛讲究清心寡欲,而作者却把这个爱情故事发生地点设在普救寺,这实在是大有意味。另外,这个寺院的名字也取得有意思。普救,就是普救众生,帮助人生摆脱苦海。但是,当孙飞虎围寺扮亲时,不知是谁在救谁。为何在王实甫笔下,僧俗都成了“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的形象呢?据考证,元代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的斗志,大力提倡佛教,僧俗在政治和经济上都享有特权,因此,僧俗成为统治者手下的工具。王实甫通过这些来讽刺当时的“佛门”,也间接嘲笑当时的统治者,由此可见,王实甫的笔力,在讲述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还不断嘲讽当时的政治。

第二,有关于老夫人的形象。许多评论者都认为老夫人是个反面人物,她是封建制度的代言人。她言而不守,出尔反尔,是张崔爱情道路上的绊脚石。这些都是从反封建礼教来讲的。那有没有谁真正试着为老夫人想一想?我认为,老夫人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孤女的,她是一个非常具有母爱的人。一开头,老夫人就道出自己丈夫先亡,又只剩下这么一个女儿,她肯定是把自己所有的爱倾注在莺莺身上。来到寺中,怕莺莺闷,特别叫红娘陪小姐去殿上走走,散散心,十分关心女儿。在对待张生的态度的问题,也是建立在自己对女儿莺莺爱的基础上。莺莺本是相国千金,从小就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虽说张生的父亲以前做过官,但50多岁就早逝了,家里积蓄肯定不多了。莺莺嫁过去后能象之前在家里过得一样吗?老夫人肯定会从客观物质方面为莺莺着想。逼张生上京也是为莺莺着想。在当时,张生作为一名读书人,却不上京赶考,在当时可以说是“不务正业”的人。试想想,哪一位母亲愿意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呢?归根到底,老夫人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莺莺,如果不是因为爱她,她何必这么操心呢?可能读者会觉得奇怪,老夫人最后不是赖婚吗,她把莺莺嫁给自己的侄子郑恒,这难道也是爱女儿的表现?其实,这事也不能全怪老夫人。郑恒为了娶莺莺,谎称张生娶尚书之女,具体时间具体地点,还声称自己是目击见证人。老夫人一方面是气张生,一方面也没想到自己的侄子会吭她。因此,这件事也不能算在老夫人的身子了。

第三,是关于这部戏剧的喜剧因素问题。许多人都认为这部杂剧是喜剧,因为最后是大团圆结局。但是这部喜剧又有别于其他一般的喜剧。通常喜剧除了大团圆结局外,善的得到好报,恶的受到惩罚,善的战胜恶的。《西厢记》中的冲突主要是张崔与老夫人之间的冲突,老夫人是恶的一面。故事到最后,张崔向老夫人妥协,张生上京赶考,高中后回来娶莺莺,而老夫人也没有受到惩罚,她的愿意“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反而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在这部戏剧中,是善恶两方都得到满足,不同于一般喜剧的结尾。

关于西厢记的读后感(通用4篇)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西厢记的读后感”。追忆学生时代,总有那么一些作品值得我们铭记一生,每读一本书我们就感受到了作者的所思所想,每读一本书我们会有自己的体会。读了精彩的作品之后,需要用观后感记录,才可以更好的吸收所感悟的内容。还希望您能从本网页有所收获!

关于西厢记的读后感 篇1

《西厢记》是国内知名的古典戏剧巨作,刻画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渴望,描写了生活在压抑中的女性的青春抑郁和莫名的忧郁,表达了“愿天下众生皆成眷属”的美好愿望;因此,它对封建道德教条的某些方面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崔莺莺是一个美丽、善良、温柔、含蓄、深受封建礼教影响、对爱情生活有着向往的人。她是一个叛逆的时代女性形象。当她追求理想爱情的时候,能对抗封建礼教,值得称道。她情不自禁地对张生一见钟情,在月下的隔墙上吟诗,大胆地向张生吐露心声,坠入爱河无法自拔,相思之苦。同时对老太太的`克制越来越不满,对媒人的尾随越来越生气。她对张生的爱是纯洁透明的,没有一丝杂质。当张生被迫去北京参加考试时,她后悔“虚名、薄利、两次分鸳鸯”。当常婷与张生告别时,她觉得:“但如果你得到一朵莲花,它就像状元一样强壮。”。她对张生最郑重的提醒是:“如果你得到了这一行的官员,你生病了就会回来”;让她担心的是,张生并不像她那样一心一意地去爱,她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他,“如果你在异国他乡看到花草,那就像以后呆在这里一样”。总之,在她心里,爱永远是最重要的位置。至于名利,是非可以忽略。起初,她对张生的爱是胆怯和动摇的。一方面,她有少女的情怀和欲望;另一方面,作为一个郭襄小姐,她在这样一个母亲的管教下长大,同时接受了更多的封建道德教育,这构成了她思想和行动之间的矛盾。她回复了张生的诗,“桂兰孤独了很长一段时间,她无事可做:如果她要唱歌,她应该同情别人。”,表达了她不甘寂寞的沮丧心情,也透露了她对张生的爱。在听钢琴的时候,她被张急切的呼唤深深打动,以至于眼泪夺眶而出,但她没有勇气去见。此时,在她的脑海里,封建伦理的枷锁和她对张生的爱激烈地冲突着,最后,爱终于战胜了伦理。因此,当她收到张生的爱情诗时,她终于鼓起勇气写了一首名为《明月三五夜》的诗,并同意张生在15日晚上见面。“月在西翼下,迎风门半开:壁动,凝为玉人。”短短二十个字,预示着盈盈已经毅然走上叛逆之路,寻找自己的爱情。这是难得的,也是有价值的。

我记得著名诗人佩托菲曾经说过,“生命是宝贵的,爱情更昂贵”,崔莺莺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她让我明白了,真爱是那么美好,那么值得期待,真爱存在于世间,是可以追求的,是应该的,也是必须要赢得的。真诚的希望,像作者心中美好的希望,“愿世间众生成家”!

关于西厢记的读后感 篇2

元杂剧四部爱情剧包括《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这四部剧里,《西厢记》是我从头到尾看的唯一一部。

《西厢记》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剧中人物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和媒人,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他们相互映衬。只有崔莺莺

人物个性,就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出身名门家道中落的崔莺莺,带着青春的忧郁上场。封建社会中,女子常被教化“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以及“三从四德”。崔莺莺也是这个大背景下生出的大家闺秀。但是当她遇到了风流俊雅的张生,彼此就像磁石般互相吸引,当她分明觉察到一个陌生男子注视着自己,但她的反应是“亸着香肩,只将花笑捻”。剧本写红娘催促她回避,而她的反映是:回顾觑末下。此时莺莺的`这种举止已将封建礼教的规矩抛之于脑后,这一细微的动作中,不难想象莺莺以后性格发展的走向。此时年龄的她似乎还带着青春期的小小叛逆之心,但是她却毕竟是封建礼数教化下的大家闺秀,一方面她强烈追求爱情,似乎让人值得敬佩,但是另一方面她对红娘却也有所顾忌,所以她的性格显得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涉狡狯,当看到她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时,让人哑然失笑。

《西厢记》中的鲜明的人物性格,还有很多值得人们赞叹和研究的地方,其实这些人物性格也是成就者一部古代经典爱情剧的基础。

关于西厢记的读后感 篇3

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是我国古代的爱情戏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戏曲作品之一,第四本第三折的一首《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离人泪。”颠倒了多少风流文人!一句“愿天下的有情人都成就了眷属”,道出了多少痴男怨女的心声!王实甫的《西厢记》虽然是在《董解元西厢记》的基础上编写的,但它的根本基础是唐代诗人元稹(元微之)的《会真记》。据说王实甫写至第四本第三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千古名句时,已是力竭心枯,呕血而死。

西厢记之境界:

大凡读过西厢记的人都觉得这部剧作的语言文字很美,让人有一种感觉,就好像走进神奇璀璨,异彩纷呈的艺术境界。作者用着如珠似玉的语言不着痕迹地将环境,人物,感情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剧中有雄浑豪放的曲词:“{油葫芦}九曲风涛何处显?……这河带齐梁分燕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竹索揽浮桥,水上苍龙偃;洞悉愧九州,南北串百川。归舟紧不紧如何见?却便似弯剑乍离弦。”

这里把九曲黄河写得何等气势磅礴,一泻千里。

当然也有绮丽婉转的小词:“{中吕}{粉蝶儿}风静帘闲,透纱窗麝兰香散,启朱扉摇响双环。绎台高,金荷小,银镇尤灿。比及将暖帐轻弹,先接起这梅红罗软帘偷看。”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这里洋溢着美好幽深的诗一般的气氛。读来余香萦绕。

而在剧中情节有悲苦性质的场面里,作者的描写依然笼罩着诗般的气氛。比如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其语言是借助古典诗词描写离愁别绪的特有表现手法来加以渲染的,是以那种诗意的浅浅哀愁和无奈的色调来表现主人公离别时的悲苦的。

“文辞华丽”是《西厢记》语言艺术的特色,这种语言特色更表现在该作品语言的文采性。西厢记可谓是吸收了唐诗宋词的精美语言,这些绝妙好词在剧中俯拾皆是,真是美不胜收。

如第一本第一折张生的唱词:“[天下乐]只疑是银河落九天。”便是化用唐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又如第一本第四折张生唱词:“[鸳鸯煞]有心争似无心好,多情却被无情恼。”这里化用宋苏东坡词《蝶恋花》中句:“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还可以举出更多这样的例子。读完作品后,我们不禁感叹,这是一部“清水出英蓉,天然去雕饰”大作。

西厢记之爱情:

看了《西厢记》之后我觉的这样的爱情史完美无缺的,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有现在难得的一见钟情,有经历各种社会给予的磨

难,有来自双方家长的阻扰,他们之间的爱情可谓是越演越切,在我们看来可谓是天作之合。

这个故事的结尾以中国似的大团圆给大众一个交代。而我却不太喜欢这样的结尾,我觉的过于通俗化,所以有时我会去看一些国外的经典电视及作品,我觉得他们的结尾都会留下一些空间让观众自己去细细品味,我觉的这样才让作品更有意义,才会促使人们去回味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或直接不用想就可以猜到的结尾,

西厢记之精神:

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还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象给予了读者一种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气。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在现在,即使是将来,完全的自由终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终要受到这般那般的约束。尽管包围着我们的是个受约束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内心尽量变得广阔而幽深,让它能够无边无际、包容天地。

关于西厢记的读后感 篇4

《西厢记》,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甫所作,根植于《新杂剧,旧传奇》。到了唐朝,元稹,宋朝,赵令芝,靳东,袁捷,都写了不同版本的《西厢记》,到了元朝,王实甫终于把《西厢》推到了巅峰,这不仅是家喻户晓,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种中国封建思想的蜕变。在这里,我把我的后见之明用文字表达出来,总结出以下三条世界文章无可比拟的好处,希望读者能够欣赏到,感受到文学瑰宝《西厢》带来的视觉冲击和精神享受。

一个是剧情。在大多数书里,情节是第一位的,叙事平铺是第二位的。《西厢记》的故事简单明了。崔莺莺,他的母亲,老太太和媒人把他父亲的棺材送到柏林安葬,并留在普救寺。恰逢张君瑞来访,见面就开始相爱,却没有得到见面的机会。后来,孙飞虎包围了普救寺,想抢盈盈为妾。老太太无奈,说:“谁能救得了我母女,就把莺莺嫁给他。”张、大喜,即遣人赍书来见好友白马将军,请其解约,完婚。兵到围城之后,老太太后悔自己的前言不搭后语,说崔和张配不上。他们很痛苦,尽力试探对方的内心感受。后来,因为媒人的穿插,他们得到了一段美好的婚姻。故事让现代人觉得俗气简单,却不了解当时的封建社会。这是突破,也是冲击!突然出现了“西厢记热”,成为当时社会的“畅销书”,很多词曲作者开始在爱情剧本里投入大量笔墨和精力。明清时期,所有关于男女的故事和戏剧都受到《西厢》的影响,所以根据一些言情剧和肥皂剧的`情节来看,《西厢记》应该算是它们的鼻祖。它的主题思想,即“永不离开,永远在一起玩,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从当时的社会来看,是非常大胆、叛逆、有影响力的。

西厢记的最新读后感通用(4篇)


阅读向人们展现伟人思想中的精华,比如这本作品,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将从书中的领悟和见解记录下来,写成文章,就是一篇读后感。下面的“西厢记的最新读后感”是小编收集整理供你借鉴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西厢记的最新读后感 篇1

古往今来,最真实的是亲情,最深厚的是友情,最令人捉摸不透的是爱情。

爱情对于我们是陌生的,更是遥不可及的。但王实浦的《西厢记》让我理解了他对爱情的诠释,也让我知道了一对青年男女坚贞不渝的爱情,他们敢于同封建势力做斗争的行为令我敬佩万分。

初读《西厢记》时,只因一个虚名,元杂剧压轴之作。读了之后我便后悔了,觉的枯燥无味无心再读,于是我就把它弃掷一旁。后来我收拾书本时发现了它,一时兴起便有读了起来。读完之后,我得出一个真理——什么是好书,就是耐读的书。

该书辞藻华丽,情节生动,文笔精湛,令人爱不释手。长亭送别这一出是我最最喜欢的,该曲曲情凄婉缠绵,辞句清丽俊秀,声调婉转秀美。将莺莺的离愁别恨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全文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和无法言说的哀愁。

该折主要描写莺莺为张生送别时的情景,以及分手后莺莺的伤别后忧虑的感受。该折不仅词句优美,还借用了大量的曲调。“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堪称为当中的压卷之作。.

前四句一句一景,巧妙的利用秋景来营造一种凄凉的气氛,侧面烘托了莺莺复杂的内心世界。后两句一问一答,使得景物深含离人的主观色彩,经霜树叶如痴如醉,其实那是离人的血染就的。这两句不仅说明时间季节,更是绘出莺莺的泪眼之情态,将离别之情描绘的更为凄切,从而表现出一个多情女子的形象。

古往今来又何止一个崔莺莺,大家所熟知的梁山伯祝英台至死不渝的爱情,以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她们不畏封建势力的迫害,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因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应该学习她们这种执着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为自己的梦想抱负而奋斗。至于感情,我们还没有到享受它的年龄。

西厢记的最新读后感 篇2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崔莺莺与张生的缠绵曲折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两人为了爱情而敢于与命运,封建制度等抗争的爱情故事。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崔莺莺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住进西厢房。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他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但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急欲与小姐相见,便而入,莺莺见他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誓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看完这本书,让我对男女主人公那种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地抗争精神印象深刻,他们勇敢地追求爱情,即使备受相思的煎熬也不放弃。他们是不幸的,生活在封建皇朝中,受到父母之命等摆布,无法自由追求爱情。但同时他们也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对爱情坚定不移的追求,让他们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结为夫妻。

西厢记的最新读后感 篇3

元杂剧四部爱情剧包括《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这四部剧里,《西厢记》是我从头到尾看的唯一一部。

《西厢记》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剧中人物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张生、崔莺莺和媒人,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他们相互映衬。就崔莺莺的个性而言,有许多有趣的地方。

崔莺莺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生活在家庭的中间,他带着青春的忧郁玩耍。在封建社会,妇女经常被教导“不说恶,不见恶,不听恶”和“三从四德”。崔莺莺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生的好家庭。但当她遇到浪漫优雅的张生时,她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对方。当她明显注意到一个陌生男人在盯着自己看时,她的反应是“抱着香肩,只有笑扭花”。剧本里媒人催她回避,她回应是:最后回头看。此时盈盈的行为已经忘记了封建礼教的规则,盈盈的性格未来的发展趋势不难想象。这个年纪的她,青春期好像有点叛逆的心,但毕竟是封建礼教下的好家庭。她一方面强烈追求爱情,看似让人佩服,但另一方面也对媒人有所顾忌,所以性格温婉从容,聪慧狡诈。当她看到自己有时严肃,有时笨拙,有时笨拙时,

《西厢记》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人物,值得人们钦佩和研究。事实上,这些人物也是成功者创作的一部古代经典爱情剧的基础。

西厢记的最新读后感 篇4

这几天在看王实甫的《西厢记》,真是有趣,金圣叹的评语也有意思。崔莺莺与张生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看过书的人大概不多。故事非常简单,甚至有些俗套,但流传至今,自是有其道理的。王实甫笔下的这几个角色,真是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下面为各位看官一一道来。

张生是个痴情种,初见莺莺小姐,惊鸿一瞥便再也无法忘怀。"我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我便铁石人也意惹情牵,"只觉得小姐也对自己有意,暗送秋波,真是可爱至极。第二日便拜见住持,谎称要在这寺中住几日,温习功课,聆听教诲,并一再强调要住在靠近西厢的客舍中,"虽不得窃玉偷香,且将这盼行云眼睛打当".听闻莺莺一家要为亡父做道场,为见她一面,备了五千钱,追荐自己早亡的父母。真是痴情至极。即见了红娘,直言"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氏,年方二十三岁,正月十七日子时建生,并不曾娶妻。"金圣叹在此处评曰"千载奇文!"这个梗现在的言情剧还会用,在张生道来,真是呆得很,有趣得很。及到莺莺在花园中烧香,张生便"在太湖石畔墙角儿头等待,饱看他一回,"读着好笑,全无猥琐之态,活生生一个痴情种。

再说莺莺姐姐,也很有意思。张生初见莺莺,只是一瞥,莺莺便转身离开,大家闺秀,当是如此,万万不能轻浮的。彼时莺莺并未留意张生,一直到花园中烧香,与张生对了首诗,佩服他的才气,那时也只是敬慕。而后孙飞虎带兵发难,崔母许亲,张生解围,才写莺莺对张生之情。事后崔母宴请张生以答谢救命之恩,这一段也很有趣,红娘云:"小姐今日起得早也。"莺莺却说"若不是惊觉人呵,犹压着秀衾卧。"我是被人吵醒,所以起这么早啊。这一段,将莺莺急切见到张生,却又羞于表露出来的情感刻画出来。

其他角色如红娘,崔母,法本,惠民等都是生动形象,个性鲜明,这里就不具体讲了。再来说说金圣叹的评语,那也是有趣得很,虽说评语过多了一些,但确实评得好,评得妙。"今夜凄凉有四星,他不偢人待怎生!"读这后一句七字,"悄然废书而卧者三四日,不茶不饭,不言不语,如石沉海,如火灭尽者,皆此七字勾魂摄魄之气力也。"说这《西厢记》该当扫地读之,不得存一点尘于胸中;焚香读之,期鬼神之通;对雪对花读之。古人读书,真是有腔调。

初读元曲,是李元洛的《元曲之旅》一书,算是启蒙了,后来又读了几本介绍性的读物,关汉卿的《窦娥冤》是我看的第一部杂剧,写得也是好,对元曲自由大胆的行文风格很是喜欢。有元一代,文人地位不高,但创作环境倒是自由,因而元曲这一艺术形式非常通俗,在当时应该算作是"流行歌曲"吧。

我印象最深的是关汉卿的一曲《不伏老》,很有韵律感,个性十足。"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相较于唐诗宋词这类阳春白雪,更多了几分下里巴人的畅快!可惜对于"元曲"这一艺术形式,世人知之者甚少,真是可惜!最出名的大概是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秋思"了,属于散曲。记得在欢乐颂里,有一处便是讲奇点与安迪聊元曲,不知看过这部剧的有没有印象。

精选桃花源记读后感通用4篇


今天栏目小编给您分享“精选桃花源记读后感”相关主题内容,敬请参阅本文。读书,读好书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后的想法写下来,我们将阅读后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精选桃花源记读后感【篇1】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我踏着小碎步,吟着“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那“桃花源”不觉已呈现在我面前。

放眼望去,满山遍野之中桃花的身影分外妖绕,沐春临风,和颜悦色,向人们展示着娇美的身姿。

一株桃树,托起一团花瓣、像姑娘扬起的笑脸,粉红粉红,洋溢着青春的光彩。又仿佛一位位美若天仙,有点羞涩的少女,含羞绽放,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多看几眼。有了星星点点绿叶的陪衬,显得更美了。

一朵朵美丽的粉色桃花真是千姿百态,让人看了眼花缭乱。那一朵桃花像在枝头沉睡着,这一朵桃花像在她和她身边的一只小蝴蝶交谈;那一片桃树和桃花像一朵绯红的云;这一片桃树和桃花在唱歌"沙,沙,沙……"

我站在丛中,任由那轻柔的春风拂过我的脸颊,任由那和煦的阳光穿过我的指缝,任由那零零星星的桃花瓣洒在我的肩上,我全然不顾。我已被这美景陶醉了,仿佛自己就是那桃花,慢慢悠悠地飘落在地上,碾作尘,化为泥。

这美景,使人沉醉,也使蜂蝶陶醉。这不,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使我不禁想起了“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诗句。是啊,这样的美景,蝴蝶都不愿走了。

当夕阳的第一丝光线照耀了大地,我准备回家了,却又依依不舍,我只好在心里说:“别了,‘桃花源’”。

我忽然悟出了什么:那花瓣娇小柔弱,一碰就掉了,可是,正是许许多多这么娇小,柔弱的花瓣,艰难地撑起了一片美丽的风景。这不正是在鼓励我们吗?

我望着桃花,会心一笑,灿烂的笑容,如一朵绽放出笑脸旺盛的桃花。

精选桃花源记读后感【篇2】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情,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

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那该是多么美好啊。可是那就是仅仅只是幻想,当我缓过神来,就会有一种道不明的失落感,人类的破坏,人类的不和谐,造成现实社会已经冷冰冰的了。在那个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仿佛我已经深入其中。小溪两岸群山连绵,顺着小溪走,一个神秘的地方出现了,桃花盛开,到处生机勃勃。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

跟着陶渊明的踪迹,我们来到了充满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坦宽阔,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年轻的小伙子下田耕种,不畏炎热,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生活播种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除了那可爱的桃花,还有一群群小动物,小鱼和小虾嬉戏着,来来回回,都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有时候还朝着我们眨眨眼。啊,桃花源里的池塘真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涟涟秋水,给人几丝凉意;瞧!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把桃花源人们的幸福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设酒杀鸡作食’对于一个外来人,老百姓们热情招待他,热热闹闹,并没有觉得他是个外人,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他们那么淳朴,善良,可是这个武陵人却不记恩德,恩将仇报,妄想打扰他们的安宁生活,以为可以得到一大笔财富。他们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只活在钱财之中。我们用心想想,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人有吗?多吗?确实,多。多的数不胜数。社会上正是有了那么多这种人,社会才变的那么乱。如果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考虑,不要只想着自己,那么‘桃花源’将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想到这里美好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们的心灵。我们不应该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责任,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只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除。

作为现代的中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精选桃花源记读后感【篇3】

东晋太元年间,一渔人无意迷路,却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尽头有座山,山上有一洞口,穿过洞口就来到了一座村庄前。村民看见了渔人,于是请他到自己家去。停留几日,渔人便回去了。而后,渔人再寻桃花源,却再也找寻不到……

陶渊明的这篇游记,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桃花源中的淳朴人情。桃花源中村民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世外净土。在这人间净土,村民见到了渔人,没有戒备心,而是将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做客,有的是对陌生人的盛情款待。在这人间净土,人与人之间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利益纷争,有的是信任与热情。

想想桃花源外面的世界,那简直是人间地狱。东晋太元年间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军阀混战,百姓赋税繁重,挣扎绿色作文网在水深火热之中。桃花源里,百姓却过着安逸、幸福、快乐的生活。无论外面的战事多么频繁,人性多么黑暗,政治多么腐败,桃花源中的百姓总保持着与生带来的一份淳朴与淡然。

反观今天的社会,人们追名逐利,处处算计,人性的黑暗与扭曲每天都在上演。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与人的心灵沟通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但是,人们并不想失去淳朴与善良,“人之初、性本善”,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涌现出来,为了社会和谐无私奉献,星星之火,终可燎原。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为了让百姓过上幸福无忧的生活,加大改革力度,让各项举措更贴近百姓,让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的心灵会返璞归真,人间处处是桃花源。

精选桃花源记读后感【篇4】

作者对通往桃花源的过程描述十分科幻,“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等都很写实。那么最后见到的理想国是怎样的呢,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都是物,从这天来看,土地代表空间,屋舍也许就是高楼大厦,良田是农业,美池能够垂钓,能够洗浴,能够泛舟,桑竹都是可用的东西,而鸡与犬,都是家中必备的东西,就像是此刻的电脑和汽车。理想国里的人,都忙着种作,显然都不是闲人,衣着吗,很潮,很哈秦,老人小孩都很快乐。

然后就是相遇了。乃大惊,外星人见到地球人也会惊恐的,但是十分有礼貌,十分豪爽,杀鸡作食。很温暖的是“村中闻有此人,感来问讯”说明大家都很相识。然后大家竟然都不明白外面朝代的更迭。村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真是好客,都争着邀请到家中来,招待他。但最后还是有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说明他们也是很满足于此刻的生活。

那么离开的时候,渔人还是不舍这个地方,期望能回来。所以“处处志之”最后他很功利地叫太守来,但是迷路了,理想不适宜于功利。

刘子骥,高尚士也,这一段只是为了增加整个故事的真实性,就像电影的最后要加上一段,某某多少年后怎样样了。

桃花源是与现实世界不一样的另一个世界,是一个自由的理想化的世界,陶翁理想中的桃源世界诞生于公元421年,也就是他辞去县令归隐(405年)后的第16年。桃花源里的此情此景也许就是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写照。其实,桃花源是当时人们逃避现实社会的“避难所”。

诗人把它描绘成一个自由而理想化的王国,构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又相对立的与世隔绝的理想乐园。这不能不说这是陶渊明的伟大创举,诗人描绘出人类理想社会的雏形。它有点类似于英国作家莫尔笔下的“乌托邦”(莫尔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利益又搞笑的金书》写于1515-1516出使欧洲时期),但要比“乌托邦”早一千多年。

以作家的年龄比,陶渊明是莫尔的爷爷的爷爷了,所以,能够说陶渊明是人类理想王国的鼻祖。“世外桃源”至今已流传了一千五百八十多年,仍然令此刻许多人向往不已。这样的艺术效果和社会作用,是陶翁当时创作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文学的社会作用往往会大大地超越作家当时创作意图),其价值远远超过了文学本身!这究意为何呢?经过反复思考,本人感悟有三:

第一、人的本性就是向往平等自由,追求和谐快乐的幸福生活。这也许就是人生的真谛之所在!人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第二、在人类社会里,只要有私欲的存在,就始终存在剥削、压迫、侵略、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等等背离人性的行为。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在所难免。“强者为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亡者不逃则死!俗话说:俺惹不起,躲得起;三十六计,走为上。躲到那里去呢?!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第三、桃花源是一种意境,是一种理想,是一个美梦,是一个精神乐园。未必要苦苦寻求!只要心中有“佛”,与世无争,天下为公,乐在其中!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难免有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奈的时候,就会想跳出这个圈子,寻求自我的理想王国。这也许就是桃花源流芳千古而不朽的魅力之所在。我想,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桃花源也许永远是正直而失落者的追求目标!

读后感《出梁庄记读后感通用4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出梁庄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