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未翻起一页,已然停顿在封面那一句:“梁庄是我的家乡,也是你的家乡,是我的乡愁,也是你的乡愁,是每个中国人化不开的心结。”简洁直白,又引人入胜,一窥究竟。中国人的心结是什么?从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到余光中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千百年来思乡的愁绪从未散去,总在无数月薄星稀的夜里拨弄心弦,提醒着我们常回家看看。《中国在梁庄》便从作者的故乡梁庄那些事儿聊起,娓娓道来,呈现出一幅中国乡村演变的画卷。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天真的预示》“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我们生活的世界微小却又巨大。梁庄,中国地图中无迹可寻的地名,承载的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变迁的缩影。你的故乡或许也是乡村,那你世界观中的故乡是什么模样?电影《后会无期》中有句台词“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一语击中,讽刺入耳,又发人深省。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潜移默化来自生长环境的熏陶,所谓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便是如此。只是这份乡愁的厚重在远行游子的身上愈发浓烈。作者生于梁庄,本能的对它有着千丝百缕的情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道出了作者阔别多年,重归故里的感慨。见着几载未闻的亲朋故友,浓浓的故土情不经意涌上心间。他在乡间野地里,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竟发现故乡已非记忆中的模样。一次次的调查走访,实地交流,试图勾勒出旧时的人、事、景,将一个个支离琐碎的小故事,汇聚成村庄鲜活的模样,却得知村中人口锐减,人丁稀疏,斯人已逝,人走楼空。曾经熟悉的景象早已改头换面,曾经相知的故人无处寻踪,熟悉又陌生的情感在心中较量。谁能说清村庄历经的沧桑岁月里的悲欢离合?历史被慢慢沉淀下来,成了口头相传的当年事。
一个梁庄,诉说着中国社会变迁里最真实的容貌。面对无法抗拒的城市化进程,我们该是高声雀跃,还是默然沉静。那曾是只属乡村特有的相处方式、生活印记、村落文化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看不见乡间野地,挥汗耕作的身影。也看不到门前屋后,邻里相欢的热腾。四目可及,只剩下颓废破败的楼舍大院,亦或是人走茶凉的寂寥气息。大量的青壮年相继涌入城市,他们像候鸟般生存,游离飘走。长年务工,鲜有归家,乡村颓败了,生机黯淡了。《第三只眼看中国》中说的好:“中国的城镇化,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节奏是农村跟不上的。城市是讨生活的地方,而不是生活的地方。”一句惊醒梦中人,处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地带,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夜以继夜的辛劳,竟无法获得尊重和平等的相待。咫尺方寸,却难以言表。身处闹市,心却远在异乡。心酸与迷茫谁人与之?他们怀抱着理想入城,最后发出“世界上最坏的东西是理想”的无奈,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社会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和别人建立联系,大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开去,愈推愈近,也愈推愈薄。”中国的乡村正是“人情的乡村”,乡村的建设关乎国家的未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可懈怠。我们不禁的感慨:“如果没有故乡,没有故乡的维系,我们将去哪里?没有展示我们逝去的岁月和曾经,生命的痕迹,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奋斗,所有的成功与失败有何意义?”我们曾为理想行走天涯,后来在迷惘中遗忘归家。却未曾寻思,如有理想何必远方,投身家乡建设,亦能开出绚烂的花来。
从梁庄出发,便回梁庄去啊,不说再见故土,不言再见妈妈!
中国在梁庄教师读后感
其实我并不是很在意什么梁庄,无论它在河南还是河北、湖北,也无论它叫梁庄还是李庄、陈庄。因为它们都一样,都在以一种快得让人不知所措的速度衰败着,然后有一天突然消失,除了杂草丛生中那一点点的断垣和年青一代梦醒后那一点点的惆怅,于中国它们仿佛就从未存在过。
我可以把寻求的目光放在梁庄的历史,它的人它的物上,我可以去深刻挖掘那条臃肿的河和那个被改为养猪场的梁庄小学,我甚至可以跳到梁韩两大家族纠缠的历史里看他们所谓的勾心斗角,一直到我洞穿它们的一天。可这些有用吗?等我出来的时候,这个中国早已消失了千千万万的梁庄,惊人的相似里是对个体永无止境的令人疲累的追赶。毕竟我也不是空身一人在这条路上走啊,我的脚上沾着的是我故乡的泥土,那也是我小时候跑遍踏遍的泥土。而当我读《中国在梁庄》,或者更早的时候,我已经发觉脚底的重量越来越轻,因为泥土在消失,它们附在村人的脚底,跟着倾巢而出谋求更好出路的人们离开了。所以在读梁庄的时候我总是很烦躁,因为这种脚下失去泥土轻飘飘的虚无感被梁鸿放得很大。我也总觉得梁鸿坍圮的老屋就是我的老屋,屋子角落里那一张落满灰尘的发黑的床好像就藏在我家楼上。我虽然现在找不到那张床,可我知道它就在那里,几十年后它会出现。它在等待一个时机,等我卷走被褥卷走根的一天,它会狞笑着吃掉整个屋子和整片回忆。它也在等待这个村庄。
所以我知道,我读《中国在梁庄》,并不仅仅是要在书中发现一些什么,譬如日渐衰微的中国乡村文化和日益淡薄的人际关系,而更是要以字为步,重新踏上我记忆里故乡的那方土地;要以梁鸿笔下的乡村事物的消亡,唤起我一颗最贴近锄头与汗水的心。我七岁前的日子都在那个地方度过,七岁后我每个假期都会回去,如今我十七岁了。而我每次回去,都能感觉到在它漫长历程中缺失我的日子,一些令我熟悉的东西正悄悄改变。我无法违心地夸大这种变化,我也无法保证我的记忆没有“溢美”的嫌疑,可它的确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
梁鸿在前言里写道:“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在记忆的旮旯里我翻出了它十年前的样子,棕黄色的房子排成它的模样,仿佛站立起来的土地。房子是最朴素的房子,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贫穷,另一方面是整日浸在农田里的人们只需要一个可以远离风雨的庇护所。每每落日时分,夕阳的余晖总能在粗糙的墙面上反射出最温暖的颜色,照亮每一条弄堂和每一个归来的人。这是连风都不敢随意轻浮的时候。于是我便更加不敢在脑中映出它如今惨淡的样子——墙面被雨水冲刷后斑斑驳驳,不断会有墙皮向下剥落。这大概应该归功于几年前的一个示范新村改造,每家每户都来了工人把外墙刷白,过了整齐的三个月那白墙却开始一片一片脱落了。果然是为了应付什么评比检查的形式主义,留下一堆的半新不旧,要模仿城市的整洁却也落了个不伦不类,这大概就是梁鸿所谓的“赝品”吧。我有时路过那些房子,便有种路遇白癜风病人的错觉。其实人人都知道这片地方不属于城市,可人人都想把它往城市的一隅推一推,哪怕只是形式上的沾亲带故。谁也没有考虑过这村庄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还有不得不一提的是那些夹杂在“白癜风”中的新房。自从常熟政策放宽乡村里可以重建房子后,整个村庄更显出一种在新旧剧烈的冲突中夹缝求生的残状来。村庄里最先盖好的房子如今已经在装油烟机了,三层的欧式别墅据说连着装修造价已是七位数有余了。在家家户户的晚饭时间这一幢没有烟囱不飘炊烟的房子更是在一群“白癜风”中整洁得异常。我不禁想起书中的一个片段:梁庄的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挣了一点钱,盖起了新房,“他们可以在春节时回到村里,坐在新房子里,招待亲朋好友。这仅有的几天,可以使他们忽略那一年的分离、艰辛与眼泪,这也是他们幸福的所在。”这也恰恰是我所无法理解的,因为书中的打工者大多夫妻分居两地,各自打工,住着狭小的出租屋,没有娱乐。他们真的思考过用这样乏味的生活换这样一座房子值得吗?新房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仅仅是同村人的羡慕吗?可这代价上升到妻离子散时,这又真的可以是春节那几天的欢乐可以弥补的吗?答案如果不是青年的毅力太强大,就是他们的生活太贫瘠了,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应该还有别的路,历史似乎规定了他们的生存之路,他们以为这就是全部,他们忍受,并努力从中寻找幸福的感觉。他们只是盲目重复,重复上一代的路,初中二三年级辍学,然后跟着父母打工,像他们一样翻新房子,觉得金钱可以胜过一切的陪伴与长情。他们是没有自我的,他们贫瘠到从不为自己打算。我想我大概很久之后都不会理解这种复杂的空洞,就像不理解打工者新年回家给子女零花钱时那一抹讨好欣慰的笑。物质上的缺乏带来的是精神上的贫瘠,这是乡村青年,或者说新一代的城市人。
也正是这种物质上的寻找带来了乡村青年越来越少的问题。印象颇深的是梁鸿在第一章《往事》中结尾的一句话:“村庄里的新房越来越多,一把把锁无一例外地生着锈,与此同时人也越来越少,晃荡在小路、田头、屋檐下的只是一些衰弱的老人。”前面讲的那幢房子的主人就是走出去的代表,于是别墅和城市的诱惑袭来,村庄自然留给老人。老人给了村庄一种颓败与边缘的气息,而这种气息的外在体现就是安静。近几年在乡下过春节时总是感觉没有年味。大年初一的上午村庄里静得仿佛没人。公鸡的叫声却是此起彼伏,倒有种鸡犬相闻的意思。在路上偶遇独行的老人,我问他“上哪去?”他依旧向前走着,只好提高音量再问,他这才缓缓转过身来讲“随便踱踱步啊。”乡村的一切因果都是有联系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这里进行着博弈,它们的力量悬殊是显而易见的。更何况现在连耕田都没了,还有几个天真的人觉得留在乡村才是正理呢?
好像乡村真是一无是处。
它有泥泞的田埂,田埂上零落着人们从臂弯里掉出来的稻秆,不知道被推进灶坑还是躺在泥巴上哪个结局会不那么狼狈。但我更感激田埂上的稻秆,因为没有它们雨后的田埂是无法落脚的。
它有很多的垃圾。虽然近几年家家户户都配了垃圾桶,但那条穿过村庄的小溪依然被浮萍挤满,走近了就有恶臭传来。把垃圾倒进河里在这里仿佛也是一种传统。
它破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负担;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小小的出租屋内蜗居着从那里逃出来的人们,外面是灯红酒绿的世界,外面热闹而辉煌,回去则是破败、衰老与死亡。
可是我们不能丢弃乡村。
我们看惯了液晶屏霓虹灯的眼睛,需要那一抹原野的绿,我们在汽车尾气工厂排污中夹缝求生的鼻子,在闻到那青草的香气稻秧未成熟时青涩的气息时,总会忍不住收紧肌肉深呼吸。耳朵渴求清晨第一声鸟鸣,指尖愿意摩挲狗尾草的粗糙,阅遍人间冷暖的心,需要一个毫无保留的笑来嘘寒问暖。你说这里有最粗俗最无知的人,可如果你出生在这里你就会发现,在那些看似朴素、愚钝、木讷的脑袋里,常常蕴藏着惊人的幽默感。在大树下的午饭饭场中,在茶馆闲聚的喝茶者中,甚至在下地干活打招呼的过程中,幽默智慧无处不在。那不时发出爽朗的、略带狡猾的、会意的笑声在乡村的上空回响。这是劳动者的欢乐。他们愿意分享,他们毫不吝啬,他们单纯而质朴,你面对他们总是无法把拒绝邀请的话说出口。大自然所拥有的那种永恒、自在、单纯、朴素的性格,培植出庄稼人的良善。山高水长,由于大自然的朴素,庄稼人的爱,就如山中日月,明澈而高洁。
仿佛在城市里失去的,都能在乡村里被找到。因为乡村本来就是城市的前身,是河流交汇处文明火花最初迸发的地方,它就是城市的根。在这个时代里,在这条贯穿中华文明史的时间长轴上,我们与祖先在文化上有着联系。梁鸿写道:“作为一位人文学者,拥有对乡土中国的感性了解,那是天然的厚重积累,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它是我思考任何问题时的基本起点,它决定了我的世界观里有土地与阔大的成分。”
而对于我来讲,我无法丢弃乡村,因为那里有我所珍视的东西。包括一切人情,一切风景,一切经历和过去。站在感性的角度上来说,虽然乡村也会有争吵、纠纷,可我依然把它视作我精神的乌托邦。我明白爷爷那么固执地一定要重建房子并不是为了留住一块地或者旁人眼里的什么。他总是说“留根”“留根”,他知道我以后是不会回去常住的。可是当我看见他蹲在脚手架上一块一块地砌砖头,他的白发被风吹起时扑面而来的衰老与沧桑时,我才发现这个老人血液里对于这片土地的依赖和那一份执着。我对这个地方的感情,也不仅仅基于我的个人经历,我晓得我的血液里一定有一部分来自爷爷,无论是来自年轻时号称插秧能手的爷爷,还是年老时固执地砌墙的爷爷。我的心跳连着每一阵拂过田野吹起麦浪的风,我血管里奔涌的是淌过泥土的血。它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血液。
在《中国在梁庄》的最后,梁鸿说:“我们在说现代性时,是否太过于绝对化了?是否考虑到这片土地的根性?也许这根性仍能够使我们的民族根深叶茂?”“有没有可能,农民不离开自己的村庄,不进入城市沦为贫民或底层,在他们祖辈生活的地方,也能过上幸福、团圆、现代,同时也有主人公之感的生活?”
尽管我无法承诺,但这也是我所想的。关于乡村我实在有太多想要说的,而关于我们每个人,我所希望的只是不要忘了那高架的尽头城市消失的地方,那里是我们永远的家和最终的归宿。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1000字
我们终将成为没有故乡的人
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感动我的不是一个学者深入乡村的观察,而是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与悲悯。
她说:“拥有大地、树木、河流的童年,那是一种无以伦比的幸运,生命因此更宽广、敏锐,也更丰富、深远。”
我很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童年,儿童时期是人最初认识世界的窗口,与自然的亲近会让人保有灵性,更接近人类生存的本质。
家乡一条穿过小镇的河,我对它的记忆尤其深。
一年四季,都有人在河里洗菜洗衣服,没通自来水的时候,在河滩最干净的地方挖上水井,家家户户在河里挑水喝。
到了夏天,河里比街道热闹,大人孩子都喜欢下河玩。一座大桥挡住毒辣的太阳,孩子们在大桥底下洗澡、捉鱼、或是什么都不做,静静坐在桥下的大石头上,脚浸在冰凉的河水里……夏天就这样变得美好。
我最喜欢在涨过大水后,河滩刚漏出来时,一个人跑到河里去,此时的河在大水冲刷过后最为干净。沙里有好看的石头和被河水冲洗光滑的玻璃,绿绿的像翡翠,我将它们一一捡起,视为珍宝。
有一阵子,我们几个女孩总喜欢在夏天的夜晚偷偷跑到河里洗澡(大人们担心夏天夜里河里会涨水,晚上是不让我们去河里的),我们围在河里叽叽喳喳说过的悄悄话早已忘记,但至今仍记得当时头顶的星空,满天星河梦似的挂起。
也是在这条河上面的大桥上,我看过最好最圆的月亮。
梁鸿在书里写到:“乡村之所以总是能让人产生某种古老、深远的乡愁似的情感,是因为它与原野、山川、河流的天然联系。它把人类的目光拉向广阔、丰富的自然界,拉向无限延伸的天空,让人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灵魂的来源与归宿。”
可是这样的乡村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败和溃散。
要不是亲眼所见,我从来没有想过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的小河有一天会死去,每一次回去,我看到的河都要更脏更小一些,河边黑色的藻类植物上爬满苍蝇,河水早已不在清澈。
小镇也变得越来越静,像一座空城。成年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里,空荡荡的街道,吹过的风都是寂寞的。
没落的乡村是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留下的伤口,代价也许是无数乡村人失去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地。
上一辈的人渐渐都迁移到县城去住,卖掉小镇上的房子,我们这一辈人的往往会走向更远的城市,故乡也就成了回不去的地方。
城市让人变得匆忙,也没有星空可以仰望。在一座城市的异乡人总被成为“X漂”,漂着是因为没有了根。过去,故乡总是在那里的,可再过几十年,故乡只剩一个名字和一些回忆,我们终将成为没有故乡的人。
当初之所以捧起这本书,纯粹是因为看到别人对她的评价:一部属于人民的文学作品,一部比《活着》真实的非虚构文本。以前不管是看书还是电影版的《活着》,总是被里边的情节,或者是故事里人物生活的破败所震撼,因而现在也情不自禁地拿起《中国在梁庄》这本书,想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农村,怎样的故事让别人有如此高的评价。
我很是好奇,作者笔下的梁庄到底有怎样吸引人的地方,让这部作品获得如此好评。读完才发现,梁庄不可人,不美丽,甚至是伤痕累累的。在作者的口述下,在梁庄相关村民的回忆中,梁庄是真实的。作者时时刻刻在调查梁庄的过去,调查那些曾经发生的不堪,看似是一种客观的调查,可却更是一种诘问。
我们生活在远离乡村的地方,可事实是哪怕我们现在生活在农村,也再也不能感受到家乡的温存如斯了。作者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那么多的悲欢离合,而又用内心最真挚的嘶喊告诉了我们这些读者:一个乡村的变迁,一 个村庄的悲与痛。那些发生在梁庄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用儿女的命换来的一栋房子,农村人在北京打拼过的非人的生活看着心酸的故事,想象着这样的村庄就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心里头总会有一丝说不出的悲哀。
梁庄的过去与现在,欢乐与痛苦,历史与变迁,也仅仅是一个中国乡村走向死亡的普通标本而已。这本书缩写的梁庄,也只是最近30年被消灭的40万个村庄的缩影。作者将生命中最沉重的感情托付在梁庄,因而我们看完这部作品,无法不把自身的感受与之相结合,无法不注视她,无法不关注她。尤其当她,及千千万万个她,越来越被看成是中国的病灶,越来越成为中国的悲伤时。
现代化城市化前进的脚步,掩盖了乡村走向灭亡的身影,我们在感慨现代城市发展如此之迅猛的同时,却忘记了那些在城市背后将要绝尘而去的乡村。中国几代知识分子都在寻找乡村的生存之路,可事实上,真正找到解决之路的寥寥无几。回过头去,看看那些我们身边的乡村,还记得小时候村庄的兴盛,还记得小时候村庄的人丁兴旺,还记得小时候村庄的自然纯粹,可是现在,大多数有劳动力的农民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因而乡村失去了她应有的年轻和活力,已经没有可以注入的新鲜血液。乡村犹如她不断上升的年龄一样已经到了风烛残年。而我们,在看着她一天天老去的同时,也丢下一堆利器催着她们老去。
有多少人把这样衰老的悲伤放在心上,有多少人又能为这些残败的村庄心疼,又有多少能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样的现状?作者自己也曾在拿奖的时候说到:她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让这么多人知道这样村庄的现实存在,可另外一方面,她又那么无助,因为尽管这本书的声名大噪会带来一定影响力,可是仍旧不能改变现状,她仍旧不能为她所挚爱的热土做点什么。
其实,连作者自己也无法判定,她笔下的梁庄以及那些所有的村庄所发生的一切,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从农民收入来看,乡村经济确实在发展,可是无论是从传承意义上的道德和习俗还是求知方面的文化,却处在一种断裂与衰退之中。那些我们甚至无法接受的梁庄的故事,应该是真实存在的,至少这是大部分村庄的一个缩影吧!这些也就是梁庄的故事,书的封面写的这样一段话告诉我们: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相信《读《中国在梁庄》有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中国诗词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