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梁衡生命之美读后感

梁衡生命之美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之读后感1500字。

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多去读一些经典书籍作品,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中国在梁庄》之读后感1500字”,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当初之所以捧起这本书,纯粹是因为看到别人对她的评价:一部属于人民的文学作品,一部比《活着》真实的非虚构文本。以前不管是看书还是电影版的《活着》,总是被里边的情节,或者是故事里人物生活的破败所震撼,因而现在也情不自禁地拿起《中国在梁庄》这本书,想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农村,怎样的故事让别人有如此高的评价。

我很是好奇,作者笔下的梁庄到底有怎样吸引人的地方,让这部作品获得如此好评。读完才发现,梁庄不可人,不美丽,甚至是伤痕累累的。在作者的口述下,在梁庄相关村民的回忆中,梁庄是真实的。作者时时刻刻在调查梁庄的过去,调查那些曾经发生的不堪,看似是一种客观的调查,可却更是一种诘问。

我们生活在远离乡村的地方,可事实是哪怕我们现在生活在农村,也再也不能感受到家乡的温存如斯了。作者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那么多的悲欢离合,而又用内心最真挚的嘶喊告诉了我们这些读者:一个乡村的变迁,一 个村庄的悲与痛。那些发生在梁庄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奸了八十二岁的老太,用儿女的命换来的一栋房子,农村人在北京打拼过的非人的生活看着心酸的故事,想象着这样的村庄就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心里头总会有一丝说不出的悲哀。

梁庄的过去与现在,欢乐与痛苦,历史与变迁,也仅仅是一个中国乡村走向死亡的普通标本而已。这本书缩写的梁庄,也只是最近30年被消灭的40万个村庄的缩影。作者将生命中最沉重的感情托付在梁庄,因而我们看完这部作品,无法不把自身的感受与之相结合,无法不注视她,无法不关注她。尤其当她,及千千万万个她,越来越被看成是中国的病灶,越来越成为中国的悲伤时。

现代化城市化前进的脚步,掩盖了乡村走向灭亡的身影,我们在感慨现代城市发展如此之迅猛的同时,却忘记了那些在城市背后将要绝尘而去的乡村。中国几代知识分子都在寻找乡村的生存之路,可事实上,真正找到解决之路的寥寥无几。回过头去,看看那些我们身边的乡村,还记得小时候村庄的兴盛,还记得小时候村庄的人丁兴旺,还记得小时候村庄的自然纯粹,可是现在,大多数有劳动力的农民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因而乡村失去了她应有的年轻和活力,已经没有可以注入的新鲜血液。乡村犹如她不断上升的年龄一样已经到了风烛残年。而我们,在看着她一天天老去的同时,也丢下一堆利器催着她们老去。

有多少人把这样衰老的悲伤放在心上,有多少人又能为这些残败的村庄心疼,又有多少能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样的现状?作者自己也曾在拿奖的时候说到:她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让这么多人知道这样村庄的现实存在,可另外一方面,她又那么无助,因为尽管这本书的声名大噪会带来一定影响力,可是仍旧不能改变现状,她仍旧不能为她所挚爱的热土做点什么。

其实,连作者自己也无法判定,她笔下的梁庄以及那些所有的村庄所发生的一切,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从农民收入来看,乡村经济确实在发展,可是无论是从传承意义上的道德和习俗还是求知方面的文化,却处在一种断裂与衰退之中。那些我们甚至无法接受的梁庄的故事,应该是真实存在的,至少这是大部分村庄的一个缩影吧!这些也就是梁庄的故事,书的封面写的这样一段话告诉我们: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叶瑞

对于中国来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的一个,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我是在读完梁鸿教授的《出梁庄记》才得知《中国在梁庄》这本书的。《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外延,讲述的是在外打工的梁庄儿女的生活。如果说《中国在梁庄》还算得上是一部人类学范畴的着作的话,《出梁庄记》倒是更接近于访谈记录,而实质上,它也是新浪好书榜中纪实类文学作品排名中的佼佼者。

读完《出梁庄记》,看到梁庄儿女们在广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国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对作为梁庄打工者们的最终归处——梁庄,更加感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随着那些平实,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走进梁庄,走进梁庄人的生活,并与梁庄人对话,出来后,我竟然发现梁庄和我的老家是那么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对应的模型。《中国在梁庄》所构建的确实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其具有中国无数村庄所共有的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所占的比重之大是总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读懂中国,就不能少了农村,而对一个具体村庄的考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的视角。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农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女里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而当作者真正走进村庄的时候,当她每天和村里人一起吃饭聊天,以一种亲人的情感进入村庄的时候,她发现作为一个长期离开了乡村的人,你并不了解它。它存在的复杂性,它面临的问题,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机,所蕴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难厘清,也很难理解。你必须用心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笼统的群体,你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幸福。他们的情感、语言、智慧是如此丰富,如此深刻,让人震惊不已,因为这些情感、语言、智慧来自于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鸿教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对村里的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作类似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调查,并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寻找往日的伙伴、长辈,以及那些已经去世了的老人。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陷落,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在农民和乡村那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

在书中,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正如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个消失时,当许多的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孩子,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那个灵魂的归处,纵使它面目全非。所以,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能给我的故乡也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收集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传统,那里的建筑,将这一切组合成一个整体。当若干年后,现在的故乡真的消失在了时代的洪流中,至少还有这么一部笔记,能够给我的子孙后代还原一个故乡,纵然那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故乡了。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一):重返与迷失

于小胖

曾不止一次地听村里人说,他们很少去"队里"(村委会),上面给啥政策发啥钱,别人有的,没落下自己就行了。

这些轻描淡写的话,没有引起我的特别注意,但它就像深埋心底的种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发出芽来。而这阳光和雨露,正是来自梁鸿的专著《中国在梁庄》。

短短200多页、20万字出头的非虚构性著作,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这个浮躁时代"速食""速读"的文化特质。一篇篇他者自述与作者解读,既富有人情味甚至传奇性,又不失理论的概述与规律的总结。

这终究是一部文学作品,不可能将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实施得滴水不漏,也不可能像政府调研报告那样,提出诸多可操作性政策建议。虽然少数观点存在以偏概全之嫌,但作为观察中国农村问题的一本小书,这些不足依然瑕不掩瑜。

作者梁鸿重返她生活了20年的故乡梁庄,以某种情感和预设,去梳理中国农村问题的蛛丝马迹,既有"曾身在其中"的独特优势,又有血缘人脉的调查便利,对人物的刻画生动、具体,对村史的概述精炼、深厚。

在此仅简述几点深得我心之处:

一是农民与政治。在我少得可怜的农村见闻中,我发现不少农民对政治不感兴趣。本书作者对这一现象给出解释:政府—村干部—农民三者之间始终是三张皮,没有形成有机的统一体。当代的农村政策不停地改变,时好时坏,身在其中的农民不知道哪一种东西还真正属于自己,包括土地。因为没有拥有过权利,农民也不认为有哪些是自己应该关心的事情(230页)。

作者很巧妙地避开了人治与法治的矛盾,政府和政策实施者公信力与农民失信感和剥夺感的博弈。孔子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现实中,仍有不计其数的施政者触碰和挑战农民的"患",由此造成社会动荡,增加社会成本。

本书也简要分析了农民与干部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这些矛盾由此前的国家政策造成,比如上世纪90年代使农民负担日趋加重的"三统五筹"政策;另一方面,村干部享有特权,并在这特权中谋了私利。如果这一点不解决,中国农民与村干部、政府之间的矛盾仍然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163页)。

二是农民与现代性。"很多人也想过上现代化的日子,而不是生活在博物馆里。"西藏一名社会学者曾这样对我说。对农民而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劳苦生活,在现代科技和消费文化更甚的今天很难维系。经济发展使乡村结构发生了改变,乡村文化与观念变革也纷至沓来。

当作者漫步在前往老屋的路上,曾经的小道杂草丛生,而在紧邻公路的地方,村里的有钱人建起一座座洋房,它们不远处,又是反差极大的破败旧居。作者认为,以姓氏为中心的村庄,变为以经济为中心的聚集地,村落结构的变化,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变化,农耕文化的结构方式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的状态,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中国的乡村进行着博弈,它们的力量悬殊是显而易见的(30~32页)。

农村现代性的另一结果是"留守儿童"问题增多。本书以王家少年杀人强奸一案为例,指出:没有人提到父母的缺失、爱的缺失、寂寞的生活对王家少年的潜在影响,这些原因在乡村是极其站不住脚的,而乡村,又有多少处于这种状态的少年啊!谁能保证他们的心灵健康呢?(第70页)

另外,"父母身份与孝道的世俗化"也是现代农村的一大特色。书中,几位受访的农村老人受到孩子的气而不敢吱声,并在背地里颇有怨言地帮忙照看孙子、孙女,"孝顺"二字杳无踪影。这些事例反映出:传统的文化机制遭到破坏,孝道观念失去了文化与社会基础,儿子、儿媳根据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观来对待父母,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交换关系,双方必须对等地给予(210~211页)。

三是农民与世事变化中的不变。在农村,信主之人屡见不鲜,作者对信主的妇女遭到家人蔑视的现象进行剖析,总结出农村未曾变化的生活理念:中国的乡村文化是一种务实文化,踏实地生活,这是第一要义,个人的精神追求,夫妻情爱往往以扭曲的方式被处理(187页)。

当然,很多人在进行抉择时,比如婚姻选择,对待亲人的态度等,仍然遵守一种未曾明说的规则:个人性的丧失。由于秩序、经济和道德的压力,每个人都处于一种高度压抑之中,不能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愿望,每个人试图在一种扭曲中牺牲自己,成全家人,并且依靠这种牺牲,生成一种深刻的情感。

概观全书,一种压抑与无奈遂由心生。也许本书作者的另外一本专注《出梁庄记》,会对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给出答案,从而让人看到新生的曙光。

书中提到:农民与土地之间的情感联系越来越淡,剩下的只有利益关系。这一点,不敢苟同,至少在我去过的一些农村、牧区,农牧民依然对土地、草原怀着崇敬与感激。又或许是现代化的风潮未曾大规模地来袭,"田园牧歌"似的理想与艰辛,依然是他们人生的主题……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二):不曾忘却的故乡

陈春梅

为响应学校号召,本着假期里认真读书的想法,在过年回老家的行李箱中充满期待地装进了当代青年学者梁鸿的《中国在梁庄》这本书,计划着在假期里看完。熟料事与愿违,回到老家,先是小侄子第一次回老家要完成一个归家仪式——宴请亲朋和乡邻,宴请之后有个重要活动,就是请塆下(村庄)的婆姨婶娘嫂子们喝甜酒(注:家乡称米酒为甜酒,煮好后内加切片的糍粑,非常美味。一般人家添丁进口都要请乡邻喝甜酒,以示庆祝),于是婆姨婶娘嫂子们成群结队地拿着鸡蛋和糖(乡村礼节,虽然受邀,但往往也不好意思空手前往)带着孩子们来喝甜酒了,场面一如我儿时记忆中那般热闹非凡。于是我义无反顾承担起帮母亲煎甜酒招待乡邻的任务来。不知不觉中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根本没有机会拿出书来。过年了,一年没见的年轻人都回归村里,整天忙着串门子、寒暄、四处跑着拜年,带着孩子在大自然中尽情疯野,看书的事自然又搁置了。真正静下心来看完这本书,竟还是在返郑之后的这几天。

我不曾到过梁庄,梁庄也不是我的故乡,但通读《中国在梁庄》这本书,却发现梁庄与我的故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作者梁鸿一样,我也是一个对故乡极其眷恋的游子。因为这几年父亲生病、去世,处理各种事情频繁的归家,与故乡多了近距离的接触。在近距离的接触中,对故乡的演变,多了份迷茫和不解。比如农村孩子高失学率的问题;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外出打工夫妻的情感生存状态问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离村租居读书孩子的身份认同、心理归属问题;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裹挟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当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却无一例外构成乡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弊病"的组成部分。

梁 鸿

梁鸿深入乡村,用赤子般的深情、田野调查的理性、散文般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生动、复杂、既传统又现代,既充满了"新"却又处处"千疮百孔"的村庄,这里承载了所有外出的游子对故乡的记忆。然而,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故乡变了,儿时的记忆找不到了。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的故乡河水清清,水草青青,水里游的有各种鱼儿,两岸是绿油油的农田,农田不远处是葱绿的树林。而现在,依村而流的这条河,已经变成了一条宽阔的臭水沟,河里鲜有水流,四处蔓延的是盛满淤泥的水草,河床两边散的是各种各样的生活垃圾,下一场雨还好,大水可以带走一部分垃圾,如果长时间不下雨,河道就演变成一个天然的垃圾场。河两岸的农田大多数都被填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高耸立却又空荡荡的楼房。农田不远处的树林早已被砍得光秃秃的,一部分变成了农户自主经营的板栗山;一部分上面搞经济种植,几年过去了,经济种植不见效益,山却因此荒了。每次回家面对故乡那干巴巴的不再有潺潺水声的河道,面对河坝下游那个硕大的黑潭似的水沟(这是现在住在河道附近人们日常洗衣洗菜的地方),心中总是有无法言说的难受。

梁鸿在书中对故乡河的蜕变有着令人触目惊心的描写:"整个河道上散发着一种可怕的臭味儿,是夏天化工厂旁边流出的废水经过高温蒸发后散发出的那种刺鼻的味儿,是某种坏了的发酵物,甜丝丝的,又带着血腥的味道。这些气味使所有走近的人禁不住头晕、窒息、呕吐。河面上漂浮着各种白色、黑色、杂色的泡沫。在那漩涡回流的地方,用打火机轻轻点燃泡沫,"呼"的一下,火就沿着岸边的泡沫蔓延开去,能延续百余米,非常壮观。它突然释放出来的味道,足以把人熏倒。"

我的故乡虽然没有工业化工污染,但在日渐趋繁的聚居迁移进程中,在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中,故乡的河道不可避免地干涸了,人们的生活看似越变越好,可生活的环境越变越糟。长此以往,不敢想象。正如梁鸿在书中所说的那样:"河流,一个国家的生态命脉,一个民族未来的保障。但是,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却把它提前终结了,我们生活在干涸、散发着臭味、充满诡异气息的河岸两旁,怀着一种绝望、暗淡和说不出的恐惧。如果这一切再不改变,大灾难要来了。或者,其实已经来了。"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仍每天习以为常地到已经变黑的河水中去洗菜、洗衣。或许,他们根本意识不到,河流的干涸蜕变,其实是环境变坏的一个危险信号。

梁庄现状

梁鸿在书中还提到一个农村普遍存在,让人倍感震惊的问题,就是因上学成本的增加,上学出路的不可预见性而造成的农村"读书无用论"这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不光是存在于梁庄,在中国很多农村也都普遍存在,包括我的故乡。其实这是现代农村发展进程中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大量青壮年离乡背井跑生活,产生大量留守儿童,造成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缺少父母的管教,电脑网络游戏难以抵御的诱惑,读大学的"高成本、低收益"(很多农村孩子读完大学后依然面临困窘的就业现状),让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求学未来丧失了信心,包括孩子自己。于是就出现了初中读完就辍学然后追随父母出去打工的现象。据了解,这种初中读完就不愿再读的情况在农村不在少数。这个结果让我感到万分惊讶,我以为就像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求学时候那股精神劲一样,现在的孩子对"读书改变命运"是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的,而事实恰恰相反。这是在乡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乡村会一如既往地出现第二代、第三代甚至更多的打工一族。他们很早离乡,却一直挣扎在城市的边缘,从事着最底层的体力劳动,挣着最少的工资养家糊口,而他们的孩子又大多数丢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延续着他们父辈不可避免的命运。他们无法融入城市,却过早脱离母土,变成漂浮的浮萍,哪里才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中国在梁庄》里所描述的故乡种种现实的问题,实是中国大多数村庄都面临的现实。梁鸿从一个"归乡者"和"去乡者"的双重视角,多方位地展示了当代村庄在变革大潮中凸显的问题:渐成废墟的原始村庄、离乡青年的生存境遇、留在村庄的老年"闰土"、农村面临的"新道德"之忧等等,但我们又不能因为存在这些问题而全盘否定村庄的发展,毕竟,这里是实现"中国梦"最基本的元素。

透过《中国在梁庄》这本书,让我们认识到了中国有无数如"梁庄"一样的村庄,她是我们最原始的家园,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乡土中国其实是最本色的中国,虽有许多弊端,却仍心存变革的梦想。令人欣喜的是,国家正在大力打造美丽乡村,美丽乡愁,我们的村庄正在变得好起来。这是每一个离乡游子心里最值得欣慰和骄傲的事情。我虽离乡多年,心却从不曾离开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能勾起我童年美好的记忆。借用柯灵在《乡土情结》里的一句话"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过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来表达我对故乡的深情。希望在"中国梦"的引导下,故乡会越变越美,故乡的人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读《中国在梁庄》有感(一)

田园无牧歌

『简介与评价』

梁鸿对故乡梁庄的田野调查,以社会学工作方法为基础,以对故乡、对农村、对中国的理解与同情为底蕴,看似客观的笔触之中,凝聚的是深情,更是诘问。这是一年来最具独创性的散文写作之一,作者以冷静的观察和思考剖析故乡,剖析中国,而书中呈现的现实,则触目惊心。  作为一位年轻学者,梁鸿走出书斋、走向故乡是为了使学术与言说回到坚实的土地与活的人生。现代背景中的故乡书写,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焦点之一,但"梁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仍显出迫切的意义。梁鸿以复杂多端的角色和角度,呈现当下的、具体的村庄,在忠直而谨慎的描述中,梁庄成为了认识中国乡土之现在与未来的醒目标本。

『读后感』

我看过很多人对这本书的评价,"真实"是出现最多的词汇,确实,《中国在梁庄》真实的让人感到害怕,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梁鸿写出了对农村底层人民的悲悯与爱。强奸老太的王家少年在她笔下不是一个犯罪分子,他只是一个从小失去父母疼爱、心理畸形的少年,可悲可叹,法律只能在他犯了错误后去惩罚他,却不能为他从小失去的关爱买单,更可怕的是,村里的人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面对质问,村里人的回答是:不都是这样过的。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抹杀了孩子经历过的所有痛苦,无论是心灵上还是身体上,有了这句话,农村孩子的命运注定是要重蹈覆辙。

建昆婶、菊秀、春梅等等一系列的人,大多相似,死亡总是笼罩着梁庄,掉进坑塘的小孩子、吐血而死的二柱、被判死刑的王家少年等等,太多的悲剧发生在梁庄里,所以村里人被刺激的麻木,书中有一章叫做成年闰土,颇有些鲁迅先生的意味,就像人性大多如此。梁鸿写扭曲的宗教信仰,不同于有些作家的抨击暗讽,她静静地阐述着农村妇女的自卑、被压迫,长期的压抑使她们透不过气,所以她们寻求安慰,所谓信仰,不过是自己骗自己的一套说辞罢了,而这些,没有人去关心,村里人只关心庄稼的长势,房屋的体面,存款的多少。

读《中国在梁庄》是不用经历大悲大喜的,最终读完,有的也只是无奈,有人说梁鸿写这些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既没提出解决办法,也没改变丝毫陋习,但我想,文人只是文人,她不是政治家,也不是经济学家,她只是想把她看到、听到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甚至还带着一点自己的感情色彩,我们相信,也就是因为她贴近。就像梁鸿在书的最后一章中写道的:"不管怎么说,乡村之所以总能让人产生某种古老的、深远的乡愁似的情感,是因为它与原野、山川、河流的天然联系。它把人类的目光拉向广阔、丰富的自然界,拉向无限延伸的天空,让人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灵魂的来源于归处。"

抛开对这本书的看法,我其实很敬佩梁鸿的勇气,可以看出来,梁鸿在书的第一章里还是深深的爱着她的故乡的,就像是孩子爱自己的母亲,但在书的结尾,她却写下了一句:"我终将离梁庄而去。"这一句话让全书的气氛变得诡异万分,后来我在后记中读到这样一段话:"经过这几个月深入肌理的分析与挖掘,故乡在我心中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当爱和痛不再神秘,所有的一切都成为功利的东西时,再回来的愿望与动力没有了。或许,是我的功利破坏、亵渎了对它的神圣情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那句"当爱和痛不再神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我有些心疼梁鸿,因为她所承受的所有痛苦都是她一意孤行所造成的,而她的一意孤行,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真正的了解到中国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美好的梦打碎之后,会有人站出来去做改变,这一切的推进者,理应被记住。

梁鸿没有失去故乡,她失去的,是故乡美好的幻影。 中国在梁庄,你我在中国。

中国在梁庄教师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教师读后感

其实我并不是很在意什么梁庄,无论它在河南还是河北、湖北,也无论它叫梁庄还是李庄、陈庄。因为它们都一样,都在以一种快得让人不知所措的速度衰败着,然后有一天突然消失,除了杂草丛生中那一点点的断垣和年青一代梦醒后那一点点的惆怅,于中国它们仿佛就从未存在过。

我可以把寻求的目光放在梁庄的历史,它的人它的物上,我可以去深刻挖掘那条臃肿的河和那个被改为养猪场的梁庄小学,我甚至可以跳到梁韩两大家族纠缠的历史里看他们所谓的勾心斗角,一直到我洞穿它们的一天。可这些有用吗?等我出来的时候,这个中国早已消失了千千万万的梁庄,惊人的相似里是对个体永无止境的令人疲累的追赶。毕竟我也不是空身一人在这条路上走啊,我的脚上沾着的是我故乡的泥土,那也是我小时候跑遍踏遍的泥土。而当我读《中国在梁庄》,或者更早的时候,我已经发觉脚底的重量越来越轻,因为泥土在消失,它们附在村人的脚底,跟着倾巢而出谋求更好出路的人们离开了。所以在读梁庄的时候我总是很烦躁,因为这种脚下失去泥土轻飘飘的虚无感被梁鸿放得很大。我也总觉得梁鸿坍圮的老屋就是我的老屋,屋子角落里那一张落满灰尘的发黑的床好像就藏在我家楼上。我虽然现在找不到那张床,可我知道它就在那里,几十年后它会出现。它在等待一个时机,等我卷走被褥卷走根的一天,它会狞笑着吃掉整个屋子和整片回忆。它也在等待这个村庄。

所以我知道,我读《中国在梁庄》,并不仅仅是要在书中发现一些什么,譬如日渐衰微的中国乡村文化和日益淡薄的人际关系,而更是要以字为步,重新踏上我记忆里故乡的那方土地;要以梁鸿笔下的乡村事物的消亡,唤起我一颗最贴近锄头与汗水的心。我七岁前的日子都在那个地方度过,七岁后我每个假期都会回去,如今我十七岁了。而我每次回去,都能感觉到在它漫长历程中缺失我的日子,一些令我熟悉的东西正悄悄改变。我无法违心地夸大这种变化,我也无法保证我的记忆没有“溢美”的嫌疑,可它的确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

梁鸿在前言里写道:“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在记忆的旮旯里我翻出了它十年前的样子,棕黄色的房子排成它的模样,仿佛站立起来的土地。房子是最朴素的房子,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贫穷,另一方面是整日浸在农田里的人们只需要一个可以远离风雨的庇护所。每每落日时分,夕阳的余晖总能在粗糙的墙面上反射出最温暖的颜色,照亮每一条弄堂和每一个归来的人。这是连风都不敢随意轻浮的时候。于是我便更加不敢在脑中映出它如今惨淡的样子——墙面被雨水冲刷后斑斑驳驳,不断会有墙皮向下剥落。这大概应该归功于几年前的一个示范新村改造,每家每户都来了工人把外墙刷白,过了整齐的三个月那白墙却开始一片一片脱落了。果然是为了应付什么评比检查的形式主义,留下一堆的半新不旧,要模仿城市的整洁却也落了个不伦不类,这大概就是梁鸿所谓的“赝品”吧。我有时路过那些房子,便有种路遇白癜风病人的错觉。其实人人都知道这片地方不属于城市,可人人都想把它往城市的一隅推一推,哪怕只是形式上的沾亲带故。谁也没有考虑过这村庄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还有不得不一提的是那些夹杂在“白癜风”中的新房。自从常熟政策放宽乡村里可以重建房子后,整个村庄更显出一种在新旧剧烈的冲突中夹缝求生的残状来。村庄里最先盖好的房子如今已经在装油烟机了,三层的欧式别墅据说连着装修造价已是七位数有余了。在家家户户的晚饭时间这一幢没有烟囱不飘炊烟的房子更是在一群“白癜风”中整洁得异常。我不禁想起书中的一个片段:梁庄的青年大多外出打工,挣了一点钱,盖起了新房,“他们可以在春节时回到村里,坐在新房子里,招待亲朋好友。这仅有的几天,可以使他们忽略那一年的分离、艰辛与眼泪,这也是他们幸福的所在。”这也恰恰是我所无法理解的,因为书中的打工者大多夫妻分居两地,各自打工,住着狭小的出租屋,没有娱乐。他们真的思考过用这样乏味的生活换这样一座房子值得吗?新房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仅仅是同村人的羡慕吗?可这代价上升到妻离子散时,这又真的可以是春节那几天的欢乐可以弥补的吗?答案如果不是青年的毅力太强大,就是他们的生活太贫瘠了,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应该还有别的路,历史似乎规定了他们的生存之路,他们以为这就是全部,他们忍受,并努力从中寻找幸福的感觉。他们只是盲目重复,重复上一代的路,初中二三年级辍学,然后跟着父母打工,像他们一样翻新房子,觉得金钱可以胜过一切的陪伴与长情。他们是没有自我的,他们贫瘠到从不为自己打算。我想我大概很久之后都不会理解这种复杂的空洞,就像不理解打工者新年回家给子女零花钱时那一抹讨好欣慰的笑。物质上的缺乏带来的是精神上的贫瘠,这是乡村青年,或者说新一代的城市人。

也正是这种物质上的寻找带来了乡村青年越来越少的问题。印象颇深的是梁鸿在第一章《往事》中结尾的一句话:“村庄里的新房越来越多,一把把锁无一例外地生着锈,与此同时人也越来越少,晃荡在小路、田头、屋檐下的只是一些衰弱的老人。”前面讲的那幢房子的主人就是走出去的代表,于是别墅和城市的诱惑袭来,村庄自然留给老人。老人给了村庄一种颓败与边缘的气息,而这种气息的外在体现就是安静。近几年在乡下过春节时总是感觉没有年味。大年初一的上午村庄里静得仿佛没人。公鸡的叫声却是此起彼伏,倒有种鸡犬相闻的意思。在路上偶遇独行的老人,我问他“上哪去?”他依旧向前走着,只好提高音量再问,他这才缓缓转过身来讲“随便踱踱步啊。”乡村的一切因果都是有联系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这里进行着博弈,它们的力量悬殊是显而易见的。更何况现在连耕田都没了,还有几个天真的人觉得留在乡村才是正理呢?

好像乡村真是一无是处。

它有泥泞的田埂,田埂上零落着人们从臂弯里掉出来的稻秆,不知道被推进灶坑还是躺在泥巴上哪个结局会不那么狼狈。但我更感激田埂上的稻秆,因为没有它们雨后的田埂是无法落脚的。

它有很多的垃圾。虽然近几年家家户户都配了垃圾桶,但那条穿过村庄的小溪依然被浮萍挤满,走近了就有恶臭传来。把垃圾倒进河里在这里仿佛也是一种传统。

它破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负担;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乡村成为底层、边缘、病症的代名词。小小的出租屋内蜗居着从那里逃出来的人们,外面是灯红酒绿的世界,外面热闹而辉煌,回去则是破败、衰老与死亡。

可是我们不能丢弃乡村。

我们看惯了液晶屏霓虹灯的眼睛,需要那一抹原野的绿,我们在汽车尾气工厂排污中夹缝求生的鼻子,在闻到那青草的香气稻秧未成熟时青涩的气息时,总会忍不住收紧肌肉深呼吸。耳朵渴求清晨第一声鸟鸣,指尖愿意摩挲狗尾草的粗糙,阅遍人间冷暖的心,需要一个毫无保留的笑来嘘寒问暖。你说这里有最粗俗最无知的人,可如果你出生在这里你就会发现,在那些看似朴素、愚钝、木讷的脑袋里,常常蕴藏着惊人的幽默感。在大树下的午饭饭场中,在茶馆闲聚的喝茶者中,甚至在下地干活打招呼的过程中,幽默智慧无处不在。那不时发出爽朗的、略带狡猾的、会意的笑声在乡村的上空回响。这是劳动者的欢乐。他们愿意分享,他们毫不吝啬,他们单纯而质朴,你面对他们总是无法把拒绝邀请的话说出口。大自然所拥有的那种永恒、自在、单纯、朴素的性格,培植出庄稼人的良善。山高水长,由于大自然的朴素,庄稼人的爱,就如山中日月,明澈而高洁。

仿佛在城市里失去的,都能在乡村里被找到。因为乡村本来就是城市的前身,是河流交汇处文明火花最初迸发的地方,它就是城市的根。在这个时代里,在这条贯穿中华文明史的时间长轴上,我们与祖先在文化上有着联系。梁鸿写道:“作为一位人文学者,拥有对乡土中国的感性了解,那是天然的厚重积累,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它是我思考任何问题时的基本起点,它决定了我的世界观里有土地与阔大的成分。”

而对于我来讲,我无法丢弃乡村,因为那里有我所珍视的东西。包括一切人情,一切风景,一切经历和过去。站在感性的角度上来说,虽然乡村也会有争吵、纠纷,可我依然把它视作我精神的乌托邦。我明白爷爷那么固执地一定要重建房子并不是为了留住一块地或者旁人眼里的什么。他总是说“留根”“留根”,他知道我以后是不会回去常住的。可是当我看见他蹲在脚手架上一块一块地砌砖头,他的白发被风吹起时扑面而来的衰老与沧桑时,我才发现这个老人血液里对于这片土地的依赖和那一份执着。我对这个地方的感情,也不仅仅基于我的个人经历,我晓得我的血液里一定有一部分来自爷爷,无论是来自年轻时号称插秧能手的爷爷,还是年老时固执地砌墙的爷爷。我的心跳连着每一阵拂过田野吹起麦浪的风,我血管里奔涌的是淌过泥土的血。它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血液。

在《中国在梁庄》的最后,梁鸿说:“我们在说现代性时,是否太过于绝对化了?是否考虑到这片土地的根性?也许这根性仍能够使我们的民族根深叶茂?”“有没有可能,农民不离开自己的村庄,不进入城市沦为贫民或底层,在他们祖辈生活的地方,也能过上幸福、团圆、现代,同时也有主人公之感的生活?”

尽管我无法承诺,但这也是我所想的。关于乡村我实在有太多想要说的,而关于我们每个人,我所希望的只是不要忘了那高架的尽头城市消失的地方,那里是我们永远的家和最终的归宿。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_1000字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1000字

我们终将成为没有故乡的人

梁鸿的《中国在梁庄》感动我的不是一个学者深入乡村的观察,而是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与悲悯。

她说:“拥有大地、树木、河流的童年,那是一种无以伦比的幸运,生命因此更宽广、敏锐,也更丰富、深远。”

我很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童年,儿童时期是人最初认识世界的窗口,与自然的亲近会让人保有灵性,更接近人类生存的本质。

家乡一条穿过小镇的河,我对它的记忆尤其深。

一年四季,都有人在河里洗菜洗衣服,没通自来水的时候,在河滩最干净的地方挖上水井,家家户户在河里挑水喝。

到了夏天,河里比街道热闹,大人孩子都喜欢下河玩。一座大桥挡住毒辣的太阳,孩子们在大桥底下洗澡、捉鱼、或是什么都不做,静静坐在桥下的大石头上,脚浸在冰凉的河水里……夏天就这样变得美好。

我最喜欢在涨过大水后,河滩刚漏出来时,一个人跑到河里去,此时的河在大水冲刷过后最为干净。沙里有好看的石头和被河水冲洗光滑的玻璃,绿绿的像翡翠,我将它们一一捡起,视为珍宝。

有一阵子,我们几个女孩总喜欢在夏天的夜晚偷偷跑到河里洗澡(大人们担心夏天夜里河里会涨水,晚上是不让我们去河里的),我们围在河里叽叽喳喳说过的悄悄话早已忘记,但至今仍记得当时头顶的星空,满天星河梦似的挂起。

也是在这条河上面的大桥上,我看过最好最圆的月亮。

梁鸿在书里写到:“乡村之所以总是能让人产生某种古老、深远的乡愁似的情感,是因为它与原野、山川、河流的天然联系。它把人类的目光拉向广阔、丰富的自然界,拉向无限延伸的天空,让人情不自禁地思考自己灵魂的来源与归宿。”

可是这样的乡村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败和溃散。

要不是亲眼所见,我从来没有想过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的小河有一天会死去,每一次回去,我看到的河都要更脏更小一些,河边黑色的藻类植物上爬满苍蝇,河水早已不在清澈。

小镇也变得越来越静,像一座空城。成年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里,空荡荡的街道,吹过的风都是寂寞的。

没落的乡村是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留下的伤口,代价也许是无数乡村人失去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地。

上一辈的人渐渐都迁移到县城去住,卖掉小镇上的房子,我们这一辈人的往往会走向更远的城市,故乡也就成了回不去的地方。

城市让人变得匆忙,也没有星空可以仰望。在一座城市的异乡人总被成为“X漂”,漂着是因为没有了根。过去,故乡总是在那里的,可再过几十年,故乡只剩一个名字和一些回忆,我们终将成为没有故乡的人。

《中国在梁庄》一书读后感


今天,又看完了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一书。

这是一本描写现实现在农村的真实生活。看完后,一惊:这也叫作品,在我的内心,只要是文学作品,哪怕是传记、报告文学,它都有在现实上加工的东西,至少给人以惊奇、给人以新鲜、给人以震撼、给人也吸引。可这本书,纯粹就是身边最寻常的事和现象,你从东西南北,那个中国的乡村都能见到,比如,在我生活的川北乡村,这太平常无奇,看完后,想:这也叫书,它就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流水帐嘛。

可一再思:农村的变化真的如此,一深想,让人悲哀!或许这本书没有奇特,就是最大的深刻。

我在农村呆过,不过说实话,二十多年,没在农村亲自生活过了,但六年前,我在乡镇初中教书,我的妻子家在农村,偶尔回去,见到、听到的完全都是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梁庄!!不过,我是见怪不怪了,没有作者那种济世的胸怀。或许,我从来没有像作者那样,生活过在农村,但现在离开了农村到了北京,她对农村的变化如此,有如此的震惊和深刻。因为我现在即使在一个县级市里教书,但可以说,或许我从未离开过农村,对它的变化虽有感知,但已经习以为常了,我正如作者所说,我对农村的感觉,是慢慢来的,就像用火慢慢加热的水里的青蛙,到死的危险时,都不知不觉,或许生活在县级的所有人包括人民公仆,都是我这种感受,并未觉得什么,更何况是身在其中的农民呢?

可一看这本书,我静静思索:这真的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旁观者清啊!!

书中说的,我都见过,甚至经历过。

农村,平时真的没了年青人,只有老人和小孩。家境好点的,连小孩都随父母到城里上学,或者到城里上私立寄宿学校,只剩下了老人。有时和妻子回她们农村,只有陌落的房子,很少有人。老人就在路边打打麻将,过着日子,农民的负担是少了,但文化精神生活可怜的少,这才是作者提的最深刻的问题。包括老人的赡养,这也是我在农村见到的最揪心的事。只有每到了过年,乡镇的街上才会有了人气,可年一过,乡村又沉寂下去了。

留守儿童,更是如此。这点,我的体会深些,因为我是教师。

留守儿童,留守学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教,不仅是学习,更担心的心理教育。我常劝说一些家长,留个家长在家,照顾孩子,孩子初中三年,很重要,未来对孩子只有一次,孩子再大点,出去也行,不要耽误了孩子的将来。可家长也有苦衷:不出门打工,虽说现在农村负担少了,但经济来源单一,只有出去打工,才能挣钱,挣钱为了孩子,也知道孩子现在重要,可没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家长也清楚,读书的出路并不明朗,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现实的读书无用论,让家长首先选择的是去挣钱,这是现实,这也是生活。所以,家长都双双出去打工,挣了钱,让孩子有好点的读书环境,可那时已经晚了,可即使孩子读不书了,有了钱,可以让日子过得好点,孩子也可以出去打工,总比,守着孩子教育孩子读书,而且读书,要成就孩子,那是多方面的因素,不是说付出多少就一定能好成绩的,若读不出来,以后孩子既没有了前途,家里也没了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大学生的出路不像原来,可以看到光明和未来的。

每次,我给留守学生的家长谈话,劝其留下来,陪孩子时,说实话,我都言不由衷,因为我也能确定孩子的将来如何,可我一直坚信:读书、教育孩子要靠父母,而不是老人甚至亲威们,他们可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可我找不到更好的说服我自己的理由,让家长能安心留下来。

还记得自己从疆回川时,住在农村时的场景:傍晚,一个院子里所有的老老少少,聚集在古老的核桃树下,一边吃着饭,一边聊天的热闹场面,大人说笑着,小孩戏嬉着,一直到月亮明亮之时,才各自散去;还记得,大人们对各自孩子的学习的重视,那种对读书的神圣感。

生活是该好起来了,但愿它不以失去人的精神家园为代价。

故乡情难忘——读《中国在梁庄》有感


并未翻起一页,已然停顿在封面那一句:“梁庄是我的家乡,也是你的家乡,是我的乡愁,也是你的乡愁,是每个中国人化不开的心结。”简洁直白,又引人入胜,一窥究竟。中国人的心结是什么?从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到余光中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千百年来思乡的愁绪从未散去,总在无数月薄星稀的夜里拨弄心弦,提醒着我们常回家看看。《中国在梁庄》便从作者的故乡梁庄那些事儿聊起,娓娓道来,呈现出一幅中国乡村演变的画卷。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天真的预示》“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我们生活的世界微小却又巨大。梁庄,中国地图中无迹可寻的地名,承载的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变迁的缩影。你的故乡或许也是乡村,那你世界观中的故乡是什么模样?电影《后会无期》中有句台词“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一语击中,讽刺入耳,又发人深省。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潜移默化来自生长环境的熏陶,所谓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便是如此。只是这份乡愁的厚重在远行游子的身上愈发浓烈。作者生于梁庄,本能的对它有着千丝百缕的情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道出了作者阔别多年,重归故里的感慨。见着几载未闻的亲朋故友,浓浓的故土情不经意涌上心间。他在乡间野地里,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竟发现故乡已非记忆中的模样。一次次的调查走访,实地交流,试图勾勒出旧时的人、事、景,将一个个支离琐碎的小故事,汇聚成村庄鲜活的模样,却得知村中人口锐减,人丁稀疏,斯人已逝,人走楼空。曾经熟悉的景象早已改头换面,曾经相知的故人无处寻踪,熟悉又陌生的情感在心中较量。谁能说清村庄历经的沧桑岁月里的悲欢离合?历史被慢慢沉淀下来,成了口头相传的当年事。

一个梁庄,诉说着中国社会变迁里最真实的容貌。面对无法抗拒的城市化进程,我们该是高声雀跃,还是默然沉静。那曾是只属乡村特有的相处方式、生活印记、村落文化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看不见乡间野地,挥汗耕作的身影。也看不到门前屋后,邻里相欢的热腾。四目可及,只剩下颓废破败的楼舍大院,亦或是人走茶凉的寂寥气息。大量的青壮年相继涌入城市,他们像候鸟般生存,游离飘走。长年务工,鲜有归家,乡村颓败了,生机黯淡了。《第三只眼看中国》中说的好:“中国的城镇化,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节奏是农村跟不上的。城市是讨生活的地方,而不是生活的地方。”一句惊醒梦中人,处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地带,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夜以继夜的辛劳,竟无法获得尊重和平等的相待。咫尺方寸,却难以言表。身处闹市,心却远在异乡。心酸与迷茫谁人与之?他们怀抱着理想入城,最后发出“世界上最坏的东西是理想”的无奈,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社会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和别人建立联系,大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开去,愈推愈近,也愈推愈薄。”中国的乡村正是“人情的乡村”,乡村的建设关乎国家的未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可懈怠。我们不禁的感慨:“如果没有故乡,没有故乡的维系,我们将去哪里?没有展示我们逝去的岁月和曾经,生命的痕迹,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奋斗,所有的成功与失败有何意义?”我们曾为理想行走天涯,后来在迷惘中遗忘归家。却未曾寻思,如有理想何必远方,投身家乡建设,亦能开出绚烂的花来。

从梁庄出发,便回梁庄去啊,不说再见故土,不言再见妈妈!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回不去的故乡


回不去的故乡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中国在梁庄》的作者是梁鸿,1973年生于河南省邓州市穰县,200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思潮研究。2010年11月,《中国在梁庄》获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好书。

该书是梁鸿教授分别于2008、2009年间用近5个月的时间深入河南穰县一个小村落,进行调查采访而完成的,大约10多万字,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记述了河南穰县梁庄近30年来的变迁,以近似纪实手法呈现了梁庄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家乡新建和老旧的建筑、孩子的教育、老年人的留守、年轻人的逃离、情感的空虚、选举的悲哀等问题。

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陷落,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在农民和乡村那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

-

-

在书中,作者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正如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梁庄分明是中国当前农村的真实写照,面对不可抗拒的城市化进程,究竟是应该鼓掌欢呼,还是沉默,只能自己体会。

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梁庄的留守老人芝婶也明白现在虽然出门打工可以致富,但是小孩的教育的确是个问题。农村的教育素质较低,年轻人出去打工,不管自己娃们,爷爷奶奶只能管吃饱穿暖,不会教育,学习上的问题根本没法引导和辅导。老人们也知道孙子长期留在自己的身边,会给孩子带来父母子女分离,家庭割裂,情感伤害等心理问题,但面对忙于在外奔波的子女,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芝婶奶奶也只能用"那有啥门,大家都是这样子"来冲淡这一切的痛苦。留守儿童不只是梁庄才存在,大部分的乡村都存在这一社会问题。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就这样被培育,如何能够茁壮成长?所以现在寒门出贵子越来越少。

有人说过,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村出来的。在作者的叙述中,有着身为一个观察者的平实、清醒、客观,却又时刻让人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对与故土的深情与眷恋。这份纪实文本,从社会学角度看,可能不够高屋建瓴。然而,它确实如此鲜活,如此具体。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沉痛的现实,让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在心中自问:为何我们的农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如书上所说: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面对一个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两个方案都可以解决的。但我们社会可以试着步步推进。解决这一问题,如加快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大量外流的农民工返回家乡,这样家长在发展家庭经济的情况下,可以照顾并教育子女,充分发挥家庭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在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社会共同努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留守儿童入城难的问题。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农民工到外面打工,把家庭都搁浅下来了,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我觉得这将是一个十分可悲的事情。农民为了生活不断往外跑,但却很少时间与孩子们相处,这很容易会现成一个潜移默化的分离状况。但不到外面打工却不能把基本的生活需要解决,所以在中国最苦的是农民,最悲哀的也是农民。甚至在农民工心中,教育也不再是孩子将来的唯一出路。在中国大学严重扩招的年代里,在中国大学严进宽出的时代,农村的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考上重点大学,毕业之后能顺利找到一份工作,提高自己家里生活水平已经不错了。但现实是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每月的工资还不如一个农民工的工资,更不用说依靠自己买房、结婚成家了。现在的学历就像坐火车,研究生坐卧铺,本科生坐硬座,专科生买站票,高中生在厕所旁站着,初中生逃票,火车一到站,都要下去找工作的,老板不会关心你是什么学校毕业什么学历,他只会关心你会干什么能够创造多少利润。有关系的找份好工作,没关系的特别有能力的也能找份好工作,但大部分只能找一份仅能解决自己温饱问题的所谓"白领"的工作,还有一部分甚至找不到工作。

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的读者,我很喜欢这本书。诚如梁鸿教授所言,从小而言,村庄的溃散使乡村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地。往大里说,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它的营养度、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和智慧的高度。面对这样溃散无根的村庄,我们这个民族将何去何从,我们这些从乡村走出来的个体又何以安放自己的灵魂?也或许,对我们来说,从离开的那一刻起,故乡就再也回不去了。

作者: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张宁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中国在梁庄》之读后感15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梁衡生命之美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