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安妮日记初中读后感

安妮日记初中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3)篇。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我们读了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作品中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安妮日记读后感(3)篇,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安妮是个很可爱,很聪明,性格乐观开朗,有着自己独立想法和见解的女孩子。很多时候,安妮对人对事物的看法,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和剖析,思想深刻得让我很是惭愧。还有14岁的她兴趣之广,学的东西之多,看过那么多各方各面的书,都让19岁的我汗颜啊。。。

这本书留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犹太人的教育和战争的残酷。都说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以前也在哪儿看到过据说希特勒要把犹太人赶尽杀绝的原因之一就是忌惮他们的聪明),看了整本安妮的日记,看了她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描述,对爸爸皮姆姐姐玛格特的描述,我才真正知道原因。话说你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全民爱读书,以读书为荣,没有书毋宁死”的环境中,至少在你的心底就已经悄悄埋进了一颗读书的种子,还有就是犹太人的教育方式,最让我敬佩的就是他们的父母会规定他们处在哪个年龄段就要看哪种类型的书(这样就会让孩子的学习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会因为拿到的是无趣的或是晦涩难懂超出他们认知的书而熄灭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保持着一开始的好奇心和兴趣一直学习下去),还有就是这样也可以激起孩子的“逆反心”和“好奇心”——嘿!你不要我看我偏要看,我还要看得更多(于是更加积极地去看书[流泪],由彼得偷看他爸的书被打就可以看出来,但就算被打他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爬上阁楼去看书)(而中国的父母却是逼着孩子读书看书,也没有犹太人父母的耐心和细心从千万本书中找出最适合孩子心理和成长的书,ps.也许他们自己也没看过这些或是这么多的书吧,就算真的有能力看也不会去看对他们而言这么“弱智”的书)。或者孩子们也想着,我对大人们禁止我看的书实在是好奇得很,我要快点看完这些,然后去看那些更有趣的!所以说,犹太小孩子都对看书有着一种狂热的爱好(从安妮,玛格特,彼得都可以看出来,就算是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离不开书籍),所以她们从小就懂得比别人多,见识比别人广,思想比别的孩子更加成熟理智透彻深刻,会批判性思考,有着自己独立的认识观,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过反思和规划,把自己视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生活和对待,学会了要积极时刻充满希望地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宽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因此他们就算陷入了密室里最绝望的困境也没有崩溃,而是带着微笑:)积极抱着希望继续前行;对待“众所公认的愚蠢”的凡·达尔太太也始终是包容的,无论她干出多么大的蠢事)。

再就是战争吧,以前对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这件事其实我就是只留在知道这句话的这个层面,从没深入想过这句话后面的残酷也没看到过相关的残酷历史材料、照片、文章什么的。但真的看过了安妮的日记后,从她对她们所过的日常生活的描述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这不但体现在人们的流离失所生活水平的下降,还体现在对人们精神的摧残压迫下。

说实话,我真的超级超级佩服安妮啊!

喜欢这个聪明冷静善良乐观又不失粉红少女心的安妮小宝贝儿:)。

这本书是我朋友推荐给我的,原因是安妮与父母的相处跟我经常向他诉说跟自己家人相处时的许多矛盾相同,读完确是产生了许多共鸣,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哪些是应该坚持甚至坚硬一点的地方,因为有时候父母的做法并不完全正确。再则忘记战争的背景,我看到了一个阳光向上的小女孩,在战争的背景下,又会发现这是一个无比坚韧的安妮。我折服于她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她那么的勇敢自信,是那么的坚信能够重见光明,世界和平。只是生活总是那么不如人意,总是那么荒诞,安妮最后没有活下来,可是这本日记鼓舞了许多人。。。

日记就这样戛然而止了,安妮还正探讨着自己性格的两面性,却再也没能继续书写下去,她们一家最终没能幸免被抓捕的命运,而安妮在曙光来临之际因病离开了人世 年仅15岁。

我想 如果安妮有幸等到战争的胜利,离开这个压抑的密室,重新在阳光下生活,她一定会是一个伟大的女性,杰出的记者。日记中处处展现了安妮独到的见解。可以看到日记的一开始,安妮日记的主要内容是一些特别琐碎的内容,包括对初到密室的不习惯,两家人相处之间的矛盾以及青春期的叛逆行为。但是渐渐的,安妮开始对家庭,对朦胧的爱情,对自己的性格,对人性的探讨,甚至对战争的认识,都表现出了非同龄人的看法,很难想象14岁的女孩会有这么深刻的思想,特别是对战争,对人性的看法,是凡达恩太太永远也不会想到的。

有句话说:环境使人成长。也许正因为安妮被迫在密室压抑的环境中生活,催生了她逐渐成熟的心智。

但是,我多么希望,安妮从没有在那样的环境中生活,宁愿她无忧无虑的过着阳光底下自由的生活,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学,和她的女朋友们一起玩耍,遇见美好的男孩子,在父母身边愉快的成长。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安妮日记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


读这本书的时间,花得比较多,大概八个小时了,读得也比较详细。一方面是因为我对犹太人比较好奇,另一方面是因为安妮的优秀,促使我想要细细品尝这本书。

日记到安妮更多地关注内在自我时戛然而止。因为是日记,更细腻更真实,所以其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战争(并非直接的战场描述却侧面表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恐惧与苦难),关于亲情、友情,关于犹太民族的生活,关于一个少女的自我成长。

   战争究竟带给了人什么,一个个如安妮般内心丰富可爱伟大的生命陨落。安妮原本可以过着天堂般的生活,并且努力追寻自己心中的理想,可是,她却只能在密室中,连抚摸微风、拥抱阳光都成为奢望。她对战争的思考:“其实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是掩藏着一种想要毁灭一切的欲望,一种屠杀、残害和毁坏的冲动。只有经历了整个人类的沧桑巨变,一切人类自己建造好的、开发出来的和成长起来的东西统统被毁灭,然后人们才会暂时搁浅这种战争的欲望,重新开始建造他们的生活。”难以想象,一个14岁的小女孩对于战争,对于她所处的世界有多少疑惑与无奈才发出这样深刻的感慨。关于人性,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知该如何说个所以然,只是即使在那个纳粹横行霸道的年代依然有善良的人们坚信人人生而平等,依然奋不顾身地帮助遭受苦难的同胞。

   很欣赏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家庭氛围和教育模式,他们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坚持读书与学习,在任何节日里,最好的礼物都是书本。安妮说他们是有信仰的人。他们热爱生活,感恩生活。安妮与爸爸的书信交流,凡达恩家庭与安妮家庭的矛盾与谦让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精致态度都使人更加了解犹太民族,也更加欣赏。

   其实于我而言,日记最吸引我的便是安妮的心路历程了。安妮从开始的叛逆到后来的自我审视,她追求自我的独立,想做不一样的女性(一如《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很多时候看到安妮的日记就如同看到曾经的自己,在矛盾乐观中摸索前进。她有两个自我,一个自我张牙舞爪,一个自我沉静深刻。我不禁会想,如若安妮的生命得以继续,她一定会写出更好的作品。如果安妮在集中营中可以写日记,她一定会更深刻剖析自我与人性,同样的,她也依然会对战争结束心怀希望。

    该可惜还是遗憾,一个精彩的生命没来得及绽放更多的光芒。

    

纸质版的书几年前女儿在身边的时候买得,睡前陪她读书一起读了几个章节,想想那时候她也是跟安妮一样的年龄。随着她远离家乡出门读书,我也因为这本书开始比较稚嫩的文笔没有再继续读下去。前一阵看看美国电影街头日记,讲得是一个女老师用引导阅读理解方式把一些被其他老师都放弃的一群学生引领成材的真实事例改编的电影,其中安妮日记这本书就是老师推荐给他们的第一本书,也是这些学生喜欢上阅读的开始。于是又打开电子书,重新认真阅读。已经了然于心的故事结局,还是被戛然而止的日记搞得伤心不已。尤其日记后期的内容,已经相当成熟深刻,不再局限于小女生的流水账,而是有了深度思考反省,也让阅读中的我重新审视当面的我,以及理解在孩子角度去理解他们这个年龄所承受的艰辛。倘若安妮活着,一并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即便如此结局,谁又说不是呢?n

《安妮日记》读后感_《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青少版的美绘本《安妮日记》。内容是德国人杀犹太人,一提到这里,我觉得奇怪了,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德国纳粹觉得日耳曼人是高贵的种族却没有应得的财富,犹太人的血统低劣却掌更多

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青少版的美绘本《安妮日记》。内容是德国人杀犹太人,一提到这里,我觉得奇怪了,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德国纳粹觉得日耳曼人是高贵的种族却没有应得的财富,犹太人的血统低劣却掌握了太多的财富。我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世界应该是和平的,没有战争的,请不要伤害自己的同类。

日记中的小女孩是一个心地善良,活泼可爱,个性率直,同时又多愁善感。她有主见,爱思考,不会轻易受别人影响;她坚强,有毅力,在受到责备和委屈后,仍以微笑面对生活。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应该向她学习。

《安妮日记》读后感


人的一生会读过无数本书,总会有一本让你恋恋不舍,难以忘怀。我也有这样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安妮日记》。

当我第一次打开这本书时,我就深深的爱上了它。每读一章,就让我渴望读下一章。安妮快乐,我也会跟着乐起来:安妮忧伤,我心里也难受。我总是身临其境,跟着主人公一起面对重重困难

这本书表达了人类对战争的控诉,厌恶。和平这个词就是主人公渴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安妮一家是犹太人,为了躲避德军,安妮一家和邻居一起藏到了他爸爸公司的密室。在公司员工的帮助下,躲避了德军的疯狂追杀。可是最终又一个人告了密,所有人都被抓走了,只有公司的打字员小姐带着安妮的日记逃了出来

在故事的后续中,描写了德军的残忍。每次重温这本书时,我就会想到安妮的悲惨命运,让我们远离战争的警钟,把和平再次放在心中吧!

这就是我的最爱《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读后感


你大概也有记日记的习惯。少女的日记、本该是纪念日常的奇想、情窦初开的悸动。平凡而快乐的“流水帐”常是这年纪的文笔产品。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安妮日记》就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安妮日记》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面对战争、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与定位,以及男女角色等问题。《安妮日记》的内容是:恐惧、不安、奴役与饥寒交迫。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有一名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与纳粹集中营,阴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为她生命的终点,真挚的情感与卑微的希望,贯通整本日记。写作时的孤独与秘密的保存,却转为世人的广大回响。善良、正直毕竟才是普世价值。《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任命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战争的残酷远非我等未曾经历的日能想象。包括我在内,我们曾有一阵子期盼战争,以为那可以是我们现在的“痛苦”的结束。但事实上,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痛苦的深渊。悲剧是把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美好的东西。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兴奋过后,将是对和平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有人做过统计,自从人类社会有历史记载以来,绝对的和平时期只有不到200年。人类为了征服与反对征服而进行战争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人类生存的本义。

犹太民族的历史注定是悲剧。2000年的颠沛流离,他们被驱逐、被迫害、受尽屈辱、历尽磨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恐怖的厄运再次降临到这个民族的头上,他们不分男女老少,统统像羔羊一样被塞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看着营中那堆积如山的各色毛发,听着幸存者用颤抖地声音控诉令人发指的罪行,所有良心未泯的心灵都在震颤。纳粹,人性的赤裸裸显现,感觉和动物无异。到处充满死亡的气息,到处是惊恐无助的眼神,到处是绝望的哭喊。为什么连生存也不允许呢?谁规定了在那个时期犹太人就是老鼠,纳粹就是猫呢?

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二战无疑是其中沉重的一笔,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成批的杀害,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是犹太人”!这中间,许多还是孩子,安妮.弗兰克就是其中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正如欧思斯特·斯赫纳倍尔所说:“几百万人的声音被压制下去,这个低低的声音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的悄悄话……它比杀人者的嚎叫更持久,比时代的一切声音更响亮。”

安妮日记读后感作文500字:读《安妮日记》有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作文500字 读《安妮日记》有感

我读过许多书,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是描述二战时期安妮和她的一家人被纳粹党追捕而被迫藏在荷兰的一个密室里的生活实录.那段时日是犹太人最黑暗的日子,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而安妮这样一个花季少女,却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密室中度过了她最活泼、最美好的那段光阴.

在密室生活刚开始的时候,13岁的安妮差一点就被逼疯了。几乎不见天日的生活,严格的生活制度,这都是一个花季少女不应该承受的。这样一个花一般的年纪,她不能和我们一样自由、自在,而是天天躲在密室里探照灯照不到的死角里,被逼迫着习惯阴暗以及白昼如同黑夜的生活。我甚至能够体会安妮写日记时的绝望与无奈的心情,但安妮的乐观还是使我感到一丝欣慰的。我常常想,如果安妮在二战结束前夕幸运地活下来,那么历史上是不是又会多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文字以及她笔下的生活都让我深感震撼、悲愤。

安妮在与世隔绝的密室里度过了她两年花季少女最重要的时光,而这两年只有日记本陪伴她。在黑暗即将过去的时候,安妮却离开了这个纷争的世界,安妮一家只有她的父亲一人生还,其他人都惨遭不幸。看到这里,我对纳粹党十分愤恨。他们剥夺了安妮美好的童年,安妮她甚至没有过感情的经历和花季的幸福、快乐以及友情。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中不只是对安妮一个人的惋惜,而是对所有犹太人的同情。

安妮日记读后感-1500字2024


写你所感,读后所想,称之为读后感。每个人的感想都不一样,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写或者需要找点范文来参考的时候,您可以参考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的大量范文,总有一篇是您所需要的,希望您阅读愉快!(本文为你提供读后感范本两篇。)

篇一:

《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1942—1944),战争境况对德国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同时还有父亲的朋友万达安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1942年7月,安妮刚刚过完13岁生日,他们就开始了躲藏生活,8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25个月之久。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事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8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送往纳粹集中营。

小小感悟:

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在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有一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的。她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安妮,她活在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最柔软的那个角落,有她在,人类寒冷的时候会看见篝火,有她在,人类沮丧的时候会看见星光,有她在,人类绝望的时候会看见朝阳。

安妮从13岁生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后不久。这个不到16岁就被纳粹夺去了生命的孩子的日记在战后成为人们对那场人类梦魇进行深刻反思的珍贵教材。今天,由65种语言出版的《安妮日记》已售出3000万册。安妮故居也成为各国游客访问阿姆斯特丹时必去的地方之一。2004年,共有93.6万人参观了安妮小屋,平均每天2564人。今年前3个月,参观人数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1万人。

你大概也有记日记的习惯。少女的日记、本该是纪念日常的奇想、情窦初开的悸动。平凡而快乐的流水帐常是这年纪的文笔产品。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安妮日记》就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安妮日记》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面对战争、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与定位,以及男女角色等问题。《安妮日记》的内容是:恐惧、不安、奴役与饥寒交迫。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有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于花季之龄死与纳粹集中营,阴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为她生命的终点,真挚的情感与卑微的希望,贯通整本日记。写作时的孤独与秘密的保存,却转为世人的广大回响。善良、正直毕竟才是普世价值。《安妮日记》不仅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任命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战争的残酷远非我等未曾经历的日能想象。包括我在内,我们曾有一阵子期盼战争,以为那可以是我们现在的痛苦的结束。但事实上,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痛苦的深渊。悲剧是把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美好的东西。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兴奋过后,将是对和平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有人做过统计,自从人类社会有历史记载以来,绝对的和平时期只有不到200年。人类为了征服与反对征服而进行战争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人类生存的本义。

犹太民族的历史注定是悲剧。2000年的颠沛流离,他们被驱逐、被迫害、受尽屈辱、历尽磨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恐怖的厄运再次降临到这个民族的头上,他们不分男女老少,统统像羔羊一样被塞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看着营中那堆积如山的各色毛发,听着幸存者用颤抖地声音控诉令人发指的罪行,所有良心未泯的心灵都在震颤。纳粹,人性的赤裸裸显现,感觉和动物无异。到处充满死亡的气息,到处是惊恐无助的眼神,到处是绝望的哭喊。为什么连生存也不允许呢?谁规定了在那个时期犹太人就是老鼠,纳粹就是猫呢?

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二战无疑是其中沉重的一笔,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成批的杀害,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是犹太人!这中间,许多还是孩子,安妮.弗兰克就是其中一脉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正如欧思斯特斯赫纳倍尔所说:几百万人的声音被压制下去,这个低低的声音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的悄悄话它比杀人者的嚎叫更持久,比时代的一切声音更响亮。

安妮弗兰克,一个犹太少女,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犹太富裕家庭,其父为一公司总经理,母亲也是富家闺秀。安妮自幼备受父母的溺爱,上学后又得宠于老师,真可谓养尊处优。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6月12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在这一天中,她写道:我对谁都不曾做到推心置腹,无所不言,但我希望在这里能对你如此,我也希望你能够成为我获得慰籍与支持的一个泉源。迫于日益残酷的排犹浪潮,她的一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共八人躲进她父亲公司的密室,八个人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仁帮助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在漫长的25个月内,唯有这位13岁犹太少女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最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很少能见到阳光呢,因为阳光和实现并存。躲在秘密的阁楼里,就是为了让自己蒸发,起码在那些陌生人眼里。在密室度过了两三年的艰苦生活,她终于在16岁那年离开了,因为,盖世太保终于叩开了密室的门。1944年8月他们因被检举而遭到逮捕。安妮和其他七个人被送进集中营,经历不断恶化的苦难:艰苦的工作、严寒、饥饿、疾病以及随时面临的被送进焚尸炉的威胁!巨大的焚尸炉的烟囱总冒着浓浓的黑烟,安妮们不但要小心自己不被送进去,还要时刻关注着那里面是否会飘出自己挚爱的人的灰烬。八人中除她父亲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玛各最终被转移到伯根-伯森集中营,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几周前)因伤寒而死。安妮年仅16岁,尸骨难觅。据统计,超过一百万的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死于大屠杀,安妮弗兰克是其中之一。

对十三岁的安妮来讲,这日记本就像打开一扇门,它通向成长,通向无限的希望。安妮说过没有日记,也就无我。然而,安妮不再有机会回味这一切了,因为同时拉开的,是战争的序幕,随着警报的拉响,恶梦就开始了。而她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和平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将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贯彻始终。有一种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细节随处可见,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她可以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她在见证着战争与迫害。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2024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安妮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

我想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像安妮一样,在法西斯疯狂怒吼中,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永远无法忘记安妮赤裸身体被削发的空洞眼神,永远

希望类似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了。祈求和平。

篇二:

《安妮日记》在我的书房里已经有半年的历史了。

再一次翻开它,我已经又长大了半岁。可能正是这个原因吧,我看见的《安妮日记》已经不一样了。

里面讲的是一个在二战时期犹太小女孩安妮两年的密室生活:

在安妮13岁生日后不久,因为当时是法西斯主义,犹太人惨遭迫害,所以安妮一家以及凡丹夫妇和他的儿子彼得;杜瑟尔医生和在安妮爸爸公司工作的克莱尔、米普、艾莉搬到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分公司的后屋,安妮在日记里一直称它为密室。

安妮自从搬到荷兰以后,就一直生活在阴森的密室里,白天不能打开窗帘,怕别人看见,晚上只能打开一点点窗户透透气,但立刻就要关上;上午吃完早餐以后就不能用水了,因为隔壁会听到;再加上一家人脾气暴躁,经常大吵大闹,克莱尔的体弱多病,外面不断传来的犹太人被杀的消息,搞得大家心神不宁。

在密室生活的两年里,正处于花季少女时期的安妮,在极度的恐慌与不愉快下,在暗淡无光的密室里,度过了少女成长的关键时期。然而她却毫无办法,因为他们是走到处处都会受到德国人歧视的犹太人。战争的残酷令我们无法想像。

在1944年的8月4日,在光明就要来到的时刻,纳粹分子冲进了公司的后屋,逮捕了这些犹太人,结束了他们两年的密室生活,最后,安妮以及她的姐姐、妈妈,凡丹夫妇一家,杜瑟尔都惨死在集中营里。克莱尔被送往德国服劳役,中途逃脱;只有安妮的爸爸活着走出了集中营。

惨淡的生活并没有改变安妮,她还是个爱说爱笑的女孩子。只是最终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但是,从安妮的这些日记中,战争的残酷无情已经败露无疑。

这并不是安妮一个人的日记,这是二战时期千千万万犹太人的心声。当时的犹太人,可以说为了怎样给他们设计刑法,德国的警察和法院的人都想成傻子了。安妮和其他犹太人一样,渴望自由。

由此我想到了许多许多,我觉得这本日记不仅是在诉说安妮的心情,而且是在描述战争的痛苦。法西斯,这个曾经夺取几百万犹太人生命的词;希特勒,这个曾经让千千万万德国人感到耻辱的名字2024!战争不仅能使每个人心惊肉跳,让任何一个人可能死去,最重要的是它能将美好的和平毁于一旦!

我真的希望,不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时候,都永远不要再出现战争这个字2024眼儿。只有全世界的每个人都和平相处,人类才会有大发展。如果地球真的分裂成了几块,只要人类的心还接在一起,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但是,人类的心如果被战争隔开了,那就真的没希望了。就像著名的通天塔传说,只要人类没有了和平与团结,就算通天塔真的建成了,也会轰然倒塌。所以和平是人类发展的桥梁。

希望大家记住,不管什么时候,和平都是最重要的!

读后感范文汇总

读后感大全汇总

中外名著读后感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安妮日记》读后感800字2024


《安妮日记》读后感

有一本书,它虽然年代久远,但宝刀未老;它曾久经沧桑,却面孔如新。它就是-------《安妮日记》。

在那个深受着纳粹黑暗势力张牙舞爪的年代,犹太族人民正遭受着灭顶之灾,没有光明,没有未来与希望。

在纳粹的魔鬼统治下,所有犹太人都受着歧视排斥。随着一道道残酷的命令下达,犹太族的孩子被强行要求转入犹太学校,安妮也不例外。自此开始,安妮不能平等的同外界交流。纳粹分子这样的行为是多么的自私,令人咬牙切齿。在学校,安妮和她的犹太族同学理应是无时无刻遭受着精神的屈辱。从日记我们的自由已经少的可怜,不过总算还能忍受看出,这时候他们没有了言行自由,有的是思想束缚的牢笼;他们抬头望不见深邃而湛蓝的天空,看得见的只是黑暗而肮脏的角落。这群可怜的人们,甚至连在街头都不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在我看来,这无疑是纳粹分子站在所谓的高角度去质疑一个民族的骨气和尊严。这群恶煞穷尽所有手段,想方设法的捆绑犹太人的所有,但我看来,他们用铁笼子囚禁住的仅仅只是几幅躯壳,他们捆绑不住犹太人自由不屈的精神灵魂。

紧跟着纳粹宪兵的抓捕犹太人行动开始,安妮一家与他们的其他朋友被迫躲在了一座食品大楼。这儿只有小小的几间密室,狭小黑暗。从此他们便长期的定居在这个秘密的小阁楼中。我觉得生活中,他们的食品供给可能是最困难的一项。在无人问津的小阁楼里,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外界援助,只有夜晚偷偷的跑去,还只能是去黑市购买食物。由这一个词语的选用,就可以看出在纳粹统治下,社会各民族的不平等,还能隐隐透出社会矛盾的不安存在。仔细看过,从这些日记文字中,单是食品一项,就制订了看似繁琐的许多规则,早餐每天早上九点,星期日和假日约.。我想,正是这些平时看似无用的食物和吃饭规则,才能维持在困难时期小阁楼里的长久生存。这恰恰更好的体现了安妮与他们的镇定智慧。从这些一个个小小的生活片段中,安妮向我们展现了他们躲避纳粹的真实的生活细节。

也许安妮的生活只是简单地叙述艰苦的生活,也许安妮的生活是那时候犹太人生存的一个缩影但我觉得无论安妮日记是什么,它永远体现着在特定困难时期,人们所体现出来的镇定智慧。在我看来,这种智慧的产生可能是被压迫的,是被束缚的。但这种智慧的价值一定是万分宝贵,值得我们去好好深思与琢磨。

安妮日记读后感500字2024


安妮日记读后感500字2024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句话是让我们互相关爱,可我却从《安妮日记》中读出了痛苦,但又发现了痛苦中的一丝微笑。虽然那微笑多么渺小,但却给犹太人带来希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侵略了荷兰,对犹太人实行了种族清洗。当安妮的姐姐玛格特收到了通知单,大家为了安全,躲到了公司的小屋里。在屋子里,同为犹太人的达思一家也躲了进来,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在秘密的小屋里,大家都无时无刻的担心着,可是安妮却总是用微笑面以战争,面对痛苦,面对全世界。虽然她也是个犹太人,但她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读书。她在日记中说到:我常常问自己,要是没躲进来,要是我们都遇难了,那就不会受那么多苦,不会连累那些保护我们的朋友,不也挺好吗?不,不对。我们还想活下去,还想自由、幸福的活下去!看啊,安妮是多么替人着想啊,但又多么渴望活下去,不过,作为犹太人,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在此,我深深地感到了希特勒犯下的罪恶和犹太人的无辜。安妮躲在秘密小屋时,她也会害怕,但她却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和平的,只是她等不到这一天来到了
所以说,我们是幸福的,是幸运的,可是当今世界上,能像安妮一样乐观的人又会有几个呢?可是我就比较乐观,为什么呢?事情是这样的:
新学期新气象,我们班来了一个转学生,名叫来孔宁。我早就跟她打过交道了,发现此人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算得上女强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我们几个好学生被冷落了,大家都有点不服气。可是我转念一想:既然多了一个对手,就又可以学知识了。所以我相信,也许我们不会成为好朋友,但我们却可以把优点放大,把缺点抛弃,成为学习上的对手,充当别人的吸尘器,把好处吸过来
总之,《安妮日记》里的安妮是个永不放弃的女孩,她坚定的微笑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含义,就是:痛苦像雪球,你越想远离它,它就越滚越大,把你压迫。只有阳光能融化它,这道阳光就是微笑。

安妮日记读后感-400字2024


写你所感,读后所想,称之为读后感。每个人的感想都不一样,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写或者需要找点范文来参考的时候,您可以参考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的大量范文,总有一篇是您所需要的,希望您阅读愉快!(本文为你提供读后感范本两篇。)

篇一: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少女,与父母,姐姐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证券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13岁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记本,从此与日记做朋友,名为吉蒂。这时候,德国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对犹太人进行更为残酷的迫害。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楼的房屋里面,成为了他们隐蔽的密室,同样为犹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进去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他们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2年。2年这可是什么概念哪,他们居然那么有毅力地生存了下来,我感到十分地感动。详细地描写一下,为了躲避德国法西斯的攻击,他们不得不把密室盖得严严实实,窗户全部钉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帘,挡住光亮。白天,为了不让下面的人发现,只能轻手轻脚的,如果是现在的话,我们应该是很难办到的!

可世界还是存有一些极少的好心人,他们的食品就是从靠公司几位员工。这些人无私为他们奉献,给予他们食物,书籍,学习!可是

可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生活可不是好过的,在里面的生活不能看到阳光,不能触摸自然,是极其枯燥,烦闷的和无聊的!这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良好的老师,没有无限的快乐,没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战争形势,不停地轰炸使他们烦躁!

安妮总说纸比人更有耐心,是的!这种说法我也感受得到,对人讲一些繁多的事情还不如跟纸对话!每天以日记为发泄,倾诉!她渴望自由,快乐。在这本日记中,可以看出来安妮对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从13岁的黄毛丫头长到成熟的15岁姑娘,再次声明,很有毅力!

中间也有许多的人鼓励安妮,比如说她的姐姐玛戈,还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地感动!建议大家也去看吧你们会感受到里面的喜、怒、哀,乐。我接下来要看大仲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阅读愉快!

篇二:

《安妮日记》读后感1942年1944年,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犹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写道: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读后感范文汇总

读后感大全汇总

中外名著读后感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安妮日记读后感-2019字2024


写你所感,读后所想,称之为读后感。每个人的感想都不一样,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写或者需要找点范文来参考的时候,您可以参考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的大量范文,总有一篇是您所需要的,希望您阅读愉快!(本文为你提供读后感范本两篇。)

篇一:

1942年1944年,这是一段多么黑暗的日子呀!特别是对于犹太人来说,更是一场空前绝后的灾难。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犹太少女,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破碎了。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对安妮这样一个好动多话的13岁女孩。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担惊受怕。这一切差一点把安妮逼疯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写道: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带着心中不可泯灭的希望!

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但是,这样的一名如花少女最终没有逃过被纳粹残害的命运。当她在贝根贝尔森集中营永远地闭上双眼时,她距自己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安妮生前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的愿望终能得偿。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在暑假里,我读了《安妮日记》,才知道战争的残酷远非我等未曾经历的日能想象。我们曾有一阵子期盼战争,以为那可以是我们现在的痛苦的结束。但事实上,如果真的爆发战争,那将是更痛苦的深渊。悲剧是把生命中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有人做过统计,自从人类社会有历史记载以来,绝对的和平时期只有不到200年。人类为了征服与反对征服而进行战争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人类生存的本义。

安妮弗兰克(AnneFrank),一个犹太少女,1942年6月12日,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迫于日益残酷的排犹浪潮,她的一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共八人躲进她父亲公司的密室,八个人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在漫长的25个月内,唯有这位13岁犹太少女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

对十三岁的安妮来讲,这日记本就像打开一扇门,它通向成长,通向无限的希望。安妮说过没有日记,也就无我。然而,安妮不再有机会回味这一切了,因为同时拉开的,是战争的序幕,随着警报的拉响,恶梦就开始了。而她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和平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将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贯彻始终。有一种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细节随处可见,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她可以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

安妮用她天生的好文笔向我们展示了她那段最美好的时期。从13岁到16岁,几乎每一篇日记,更多的不是战争带给她的沉重,而是她对待战争的乐观。一切是乐观的因为有那么多的东西支撑着她,爸爸,妈妈,姐姐。和那个16岁的,她喜欢的男生

她永远有那么一点期待,也许战争结束了,她又可以上学,又可以看见他,又可以开心的,开心的干好多的事情

后来,安妮被抓到了集中营,但是她依然是那样的乐观,那样的充满希望

但是,在安妮16岁生日的前3个月,她却去世了,带着绝望不,带着那么一定点的希望走的她的精神垮了。爸爸的杳无音讯,妈妈的死,姐姐的突然离去,使安妮,那个因为战争和疾病而不堪一击的女孩再一次的受到打击她在3月初,一个原本充满希望的春天,悄然离去

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美好的东西。或许,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会是激动人心的,但兴奋过后,将是对和平的漫长而痛苦的等待。

篇二:

Icouldseethesunshineandtheskywithoutcloud,IwillneverbeunhappywhenIamliving!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这是整本书中,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感受也是最深刻的一句话。这个和我们一般大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就因为生在那个年代,而过着为了逃避迫害躲藏在密室里的隐蔽生活。难道这都是命运吗?那个也不过15岁的少女,眼里尽是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这种躲躲藏藏的生活的绝望。看似稍有倦意的眼里,却依旧清澈纯净。虽然她遭遇不幸,但她依然是个被上帝宠爱的孩子。安妮依然保留着少女原有的天真想法,那种对世界的乐观。或许,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来说,只要能活着,只要能见到阳光、天空,就是一种幸福,实在是有点荒谬,我们要的远远不止这些。我从来不觉得以前的人就这么一个一个的死去很可怜,只是觉得很悲哀罢了,我体会不到那种感觉。我也不觉得现在的我们有多么的幸福,每当大人感叹现在的幸福生活时,都会被我用一句这只不过是时代在进步而草草带过。这时,我还没有认真去读过这本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安妮日记》。如果不是因为去读过、不是因为去查过资料,我根本不认为这些话,是出自一个还不到16岁就已经离开人世的少女。她的话中透露出的是对这种生活的绝望,平淡却又真实的话语,展露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悲惨。我知道,我永远也无法体会那种惨痛以及凄凉。

日记本,随处可见。我曾经因为觉得好玩而下定决心开始写日记,但不到一个月就停止了。安妮的日记本是她13岁的礼物,她从那时就开始写日记,直到伤寒夺去她的生命为止。我不知道是因为我的生活平淡如水,家、学校两点一线,每天往往复复,还是因为安妮的生活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使她不得不把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记录下来。安妮过的是隐蔽式的生活,但她的日记中记录的却几乎是密室外发生的事。我不想知道安妮是怎么知道的,我甚至在想,如果安妮一直不去了解这些事,或许她就更会像一个普通的少女。但我清楚的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在二战时,犹太人是被排斥的,被认为是出卖耶稣的人。只要是人,都会有自尊,当你的自尊、你整个家族的自尊被别人践踏在脚下时,那种愤怒、那种不甘,那种拼了命都要和对方争个你死我活的情绪,从安妮的日记中就能感受到,但我却迟迟不能完全体会。这种痛,没有经历过,又有谁会知道,会去关心?

当一名记者这是安妮一生的志向。但这个志向,对当时的安妮来说,却是如密室外的天空一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安妮没有放弃,攥着手中的笔,写下她用双眼看到、双耳听到的一点一滴。在二战期间,她乐观,她坚强,她执着。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去选择放弃?哪怕只是碰到了字2024数多一点的题目,都曾头痛过的我,有什么理由避开羞愧之词。《中国达人秀》中的那个缺失了双臂的男孩,用双脚弹着钢琴,演绎着一场绮丽的华尔兹的男孩,曾经说过:我人生中有两条路,要么,赶紧去死;要么,就精彩地活着!我的生活,我的人生至少在现在可以说是幸福的,没有一点坎坷的。

所有人都在努力,安妮在努力,那个断臂的男孩也在努力。我们四肢健全,生活在和谐的时代,受到父母近乎于百分之百的宠爱,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选择还没开始,就先放弃,轻而易举的被困难击败,遇到一丁点儿的不顺,就选择自怨自艾?

我们不能这样做,更没有权利这样做!虽然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会失败!

愿望、理想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实现,但安妮,这个正处于花季的少女,已经无法实现做一名记者和作家这个愿望了。虽然其中有对母亲的不满,但安妮依旧选择了竭尽全力。安妮不屈不挠,顽强的与困境作斗争,最后却被人出卖。唯一逃脱的奥图弗兰克安妮的父亲,传扬着女儿的日记,并编纂成书。

安妮说: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安妮没办法逃离这种生活,因为身为被西欧仇视的犹太人,所以被迫接受着不平等待遇。

安妮说: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安妮的日记被世人传颂,通过日记,了解到了纳粹的恐怖,安妮以不一般的方式仍然活着。

安妮说:我们不能够只是荷兰人或英国人或是其他国家的人,我们应当在此之外还永远是犹太人,而我们也愿意以这样的身份存在。安妮以她的尊严,为后人留下了一种身为犹太人的不屈不挠而又乐观坚强的精神。

安妮,记录下她生活的一点一滴,听起来像梦魇,但却能让人感受到那份最真挚的情感。这本书,或许该说这本日记,是陪伴着安妮成长的一件不会消逝的物品,亦是一本让读者在看了后,会突然觉得长大了的日记。

读后感范文汇总

读后感大全汇总

中外名著读后感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安妮日记读后感(3)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安妮日记初中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