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断喙鸟读后感

断喙鸟读后感

《轻断食》读后感。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轻断食》读后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轻断食》读后感

文/陶丽君

正值暑假时分,为了不给自己造成太大的负担,我读了一本关于生活的书,《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轻断食》,作者一位是英国执业医师兼科学节目主持人、制作人、轻断食的发明人迈克尔莫斯利博士,另外一位是《泰晤士报》和《每日邮报》时尚版专栏作家咪咪史宾赛女士。之所以要阅读这本书,也是出于自己一直有一个困惑。面对学习压力,工作任务和家庭安排与自身身体承受程度,如何平衡这之间的关系?带着这个问题。我翻阅了一些时间管理的书、提高效率方面的书、提高记忆力的书。还听了到了一些相关言论,如要做好主妇,就要在家人没有起床的时候,把家里收拾好,类似的观点。但是思来想去,这些书和言论的主要理念,归根到底,仍然是对自己的压榨。我的疑问仍然高悬,在这多重压力下,如果人们都不能好好的保有自己的身体,又怎么能够提高效率?于是,我开始寻找如何安排好生活和保持健康身体方面的闲书。直到我遇到了《轻断食》这本书。

经过医学实验研究,迈克尔推崇,每周五天正常饮食,选择两天控制正常饮食量的1/4的简单自由的断食法。我并不是出于对减肥的热衷,而是喜欢上了书中的生活方式。轻断食让我们能够减少身体饱腹感的持续时间,让身体变得轻松而没有负担,在轻断食的日子里,以及任何时候逐渐养成专注于饮食的习惯。把这种专注推崇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生活的充盈,不靠物质来填塞,而是靠精神来丰富,我们会变得无比轻松和自由。断食是健康瘦身的秘密,这个秘密曾广泛流传在佛教僧侣,瑜伽行者之中。这些人身材精瘦精神力超然,活得也很长寿。2500年来,断食的秘密却一直被忽视。间歇式断食,让我们重新以人体的根本设计接轨,不但是减肥之道,也是长期保持健康的法门。从女性的观点,咪咪说执行轻断食,六个月以来,我的精力更充沛,皮肤弹性更好,肤质更剔透,对生活更热情,在轻断食的过程中,是在宠爱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哇!轻断食居然具有抗衰老的健康益处!通过案例来看,减肥只是轻断食的一项益处,真正的益处是长期改善健康状况,降低许多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轻断食就目前了解到的原理在于:人类本来具有对于饥一顿饱一顿饮食的调节功能,在断食的情况下,就是给身体一个食物不足的信号,身体会根据饥饿状态,自动调节,调动体内糖类、脂肪和多肽等。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的压力可以对自身进行修复,使人或任何生物变得更强壮。即使停止进食的时间很短,也能启动不少所谓的修复基因repair genes,带来长期的益处。限制热量的效果之一是启动自体吞噬的过程。自体吞噬就是身体分解老旧细胞已疲惫细胞与回收利用的过程。笔者尝试和介绍了4日断食法,隔日断食法和两日断食法。轻断食的做法是在一星期中选取两天,男士摄取600大卡,女士摄取500大卡以下,其他五天的饮食不要严重过量。此外,进食的时机也很重要。尽量延长不进食的时间,来启动燃脂机制。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同,断食计划,要根据每个人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独一无二的计划,具体吃什么和在一周中哪两天或一天断食,都是由自己来决定的。断食,可以改善情绪,保护大脑,避免记忆力下降及认知能力变差。这对我们而言也是极其振奋的信息。不知不觉中,工作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断食的时候的饮食,要细细咀嚼,专心吃。我记得在仰望尾迹云私教健身课上,教练也说过,饮食的五大原则:一是每口食物缓慢咀嚼39次再咽下,完全咽下上一口食物之后,再吃下一口。二是咀嚼食物的时候,放下所有的餐具和手里的食物,只要嘴里有食物就清空两只手。三是吃东西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在咀嚼上,不要看电视,看书和看视频,看手机和听音频节目。四是小口吃饭,原来的一口分成2-3口。五是每顿饭如果感觉吃饱了,食物还没有吃完,也不要再吃了。慢慢咀嚼和专注于所享用的食物,珍惜当下,珍惜拥有,才能保有好未来。

随着断食计划的深入,每个人会不自然的选择健康的食物,开始了解饥饿和驾驭饥饿。对于启动饮食也会有自己更明确的认识,知道吃什么最好,吃到多少量最舒服。也就是鼓励我们重新检视自己的饮食。从生活安排上讲,限制了饮食就获得了自由。这不就是取得了更多的时间吗?仿佛我的困惑有一些懵懵懂懂的答案了,只需要实践中进行尝试了。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与我们的日常实际生活方式相结合,选择一周中的两天,不会影响日常家庭聚会和朋友聚会,自由安排轻断食的时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本书的最后,给了我们一些食物的热量值,以及轻断食日的配餐方案,还有一些人的经历分享。总之,轻断食这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理念,也是需要用实践去检验和摸索的。为了更好的学习,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是不是,我们可以建议版主和班长,考虑启动一个轻断食组呢。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断食 读后感(3)篇


断食 读后感 第(1)篇

刚看完此书,就遇见了一个做公益的朋友分享辟谷21天身体的改变,减重30斤,眼镜摘掉也可以看清,高血压药不吃仍是感觉良好,不得不感慨身体强大的修复力,也改变可对于西医的看法,用各种化学制剂直接的治疗各种疾病,根本忽视了人体强大修复能力,顺应自然是天道之本。发烧感冒食欲下降本是机体的一种自我调节,停止进食让机体更专心的应对疾病,这也是胖人多病的原因,大量脂肪囤积让机体只对脂肪已经应接不暇,便无更多精力处理身体其他病变,辟谷养生也是让机体一段时间内的集中精力去处理机体产生的问题。辟谷也是身体集中排毒期,辟谷2天身体大量排汗,辟谷5天身体大量排出黑色宿便,神奇功效,计划找一个小长假尝试一次3天的轻断食。此外结合近期的生活,也改变关于中医,食疗的看法。两个月前开始晚间不吃販以少量蔬菜水果为主,早午饭注意蛋白质,肉类,蔬菜均衡。时至今日生物钟已经养成,晚上不吃也不觉得饿。每周两次乌鸡党参红枣枸杞汤,一次银耳红枣枸杞汤,两个月下来困扰近10年的痛经却好了。调理身体,顺其自然,天然食材,中药食补,庆幸能有此收获与感悟。另有一受过,清晨6点起床,跟着小区附近的爷爷奶奶们一起练太极拳,柔而有力的运动,极大舒展筋骨,近半年的慢性滑膜炎也在渐渐消肿,由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健康是革命的本钱,开始我的养生之旅。也充分激发我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断食 读后感 第(2)篇

从效果上来说,作者确实描绘出一番美丽的蓝图。但是从可行性上来说,并不实用!断食需要一整段连续且不打扰的时间,但是现在的生活不可能提供这一点。另外,断食的前期准备加上复食,少则十天,多则三周至一个月,这期间会有其他因素造成中断的可能。

我一直认为这本书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果想要论证断食的各种好处,应该拿出数据,找到文献,注明出处,而不是事实说明“研究论证”…这样的不明不白,仓促下结论。本书出现了大量的案例,虽然吸引人但却少了说服力。并且,总是在最该详细阐述的地方,作者反而支支吾吾,一笔带过,没有实际可操性(看来作者也只是咀嚼嗟来之食,东拼西凑罢了)

断食还考验了一个人的意志力与自制力。如果对比没有信心的人最好不要轻易尝试,真的会反弹,并且对身体也不好。

我反而推荐轻断食,即5+2模式——一周的五天正常饮食,拿出一周内不连续的两天作为轻断食日。这样的方法既可行,又减少许多内外界的阻力。

最后,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条件,也想磨练一下自己的毅力,尝试断食也是一段有意思的经历。

断食 读后感 第(3)篇

对于我这个喝水都长胖的人来说,这本书真的五星没商量。因为前期读过一本轻断食的书,系统推送了这本《断食》给我,我抱着学习的心态一气读完了这本书。前一段为了减肥,我也在争取每个月做一次轻断食。体重是减了增,增了减。看了这本书发觉是复食工作做的不好。这里没有长寿和减肥的蛊惑,只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分析适当的断食,是更利于身体健康的。最贴心的是汇总推荐了n中断食方法,并把各种断食方法的利弊一并推送。意识到了健康最重要的我,当然更关注断食的副作用,毫无疑问,这本书非常非常的对我的口味。

        原谅我的浅薄,我一开始尝试轻断食真的就是奔着减肥的目的,没有前期准备,没有后期复食,怪不得减肥不彻底,而且也无意中伤害了身体。

        今天我又开始轻断食了,希望在这本书的指导下,我能把复食做好。有了这本书的指导和菜单推荐,我觉得断食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有需要的朋友们,我们一起断食吧!

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读后感800字(3)篇


最精华来啦,敲黑板!n一周两天轻断食,其余五天正常饮食~n顺利进行轻断食的12个秘诀:n1.在开始前测量体重,计算BMI(身体质量指数)n2.跟朋友一起轻断食。3.预先准备断食日的食物n4.检查食品热量标签上的分量。5.进食前先等一等。6.保持忙碌。7.试试“从两点到两点”的轻断食模式。8.不要害怕想到自己喜爱的食物。9.保持水分充足。10.不要认定体重会天天往下滑。11.态度要务实,行事要谨慎,感觉不对劲就停止。12.恭喜自己。女性的轻断食菜单!!n第一种n早餐(142大卡)n约半杯低脂白奶酪(78大卡)n一只切片的梨子(40大卡)n一颗新鲜无花果(24大卡)n晚餐(352大卡)n3~5片鲑鱼(100克,180大卡)n3~5片金枪鱼(100克,136大卡)n两小匙酱油(2大卡)n芥末酱(0大卡)n腌姜片(9大卡)n一只蜜柑(25大卡)n一日合计:494大卡n第二种n早餐(190大卡)n燕麦粥,40克水煮的燕麦碎粒(160大卡)n约半杯新鲜蓝莓(30大卡)n晚餐(306大卡)n炒鸡柳(281大卡)n鸡胸肉140克切成鸡柳(148大卡)。不粘锅加一小匙橄榄油(27大卡),加进一小匙姜末(2大卡)、一大匙香菜末(3大卡)、一瓣蒜头压碎(3大卡)、两小匙酱油(3大卡)、半只柠檬的汁(1大卡),将鸡柳炒到略微酥黄。食材粘到锅上的话就加水。加进半杯去丝的荷兰豆(12大卡)、一杯半的卷心菜丝(26大卡)、两根去皮切成细条的大胡萝卜(36大卡),再炒5~10分钟,直到鸡柳全熟。必要时加水。一只蜜柑(25大卡)n一日合计:496大卡n第三种n早餐(125大卡)n一只小的水煮蛋(90大卡)n半个葡萄柚(35大卡)n晚餐(371大卡)n素食辣酱饭(371大卡)n一瓣剁碎的蒜头(3大卡)、去籽剁细的大红辣椒半根(3大卡),在不粘锅用一小匙橄榄油(27大卡)爆香。加进一撮孜然粉、两只小的白蘑菇或一只大的白蘑菇切碎(3大卡),炒5分钟,粘锅时就加水。加进200克番茄丁(32大卡)、200克洗净的菜豆(190大卡),焖约10分钟。混入半杯煮熟的糙米(113大卡),与辣酱一起上桌。一日合计:496大卡n第四种n早餐(178大卡)n113克熏鲑鱼(132大卡)n一片原味饼干(35大卡)n一小匙半的低脂鲜奶奶酪(11大卡)n晚餐(322大卡)n泰式沙拉(322大卡)n将50克米粉(194大卡)泡在水中。在碗中放进两大匙泰式鱼露(20大卡)、一只柠檬的汁(1大卡)、一小匙糖(16大卡)、葱花(5大卡)、剁碎的辣椒(1大卡),搅拌均匀。在碗中加入10只熟虾仁(30大卡),切成丝的两根胡萝卜(55大卡)。沥干米粉,加进碗中,将食材一起轻轻搅拌均匀。一日合计:500大卡n第五种n早餐(171大卡)n草莓冰沙(171大卡)n取一小根香蕉(95大卡)、爽快的半杯无脂原味酸奶(62大卡)、七只去蒂草莓(14大卡),加一些水和碎冰,放进打汁机打成浓稠状,立刻食用。晚餐(325大卡)n烤吴郭鱼(202大卡)n烤炉或烤箱预热到200℃,在小烤盘喷极薄的一层油,将200克左右的吴郭鱼排(202大卡)放在烤盘上,洒上你最爱的干燥香辛料,烤15~20分钟,直到全熟。一只小的水波蛋(90大卡)n三分之二杯略蒸过的花椰菜(33大卡)n一日合计:496大卡n第六种n早餐(223大卡)n一只小苹果,切片(47大卡)n一只小芒果,去皮、去籽(86大卡)n一只小的水煮蛋(90大卡)n晚餐(267大卡)n蒜香金枪鱼豆子沙拉(267大卡)n在沙拉碗中混合:一杯半洗净的白豆(108大卡)、140克水煮白金枪鱼罐头一罐(119大卡)、57克小番茄(grape tomatoes,16大卡)、一杯嫩菠菜(8大卡)。在小碗混合:一瓣压碎的蒜头(3大卡)、柠檬汁和柠檬碎屑(1大卡)、半小匙橄榄油(12大卡)、一些白酒醋。洒在沙拉上,一起搅拌均匀。一日合计:490大卡n第七种n早餐(140大卡)n一只小的水煮蛋(90大卡)n三片特薄的无脂火腿(25大卡)n一只蜜柑(25大卡)n晚餐(358大卡)n素比萨(358大卡)n预热烤炉或烤箱到200℃,在8英寸的全麦薄饼皮(144大卡)上加一大匙番茄酱(5大卡)、57克切丁的新鲜莫扎里拉奶酪(mozzarella,159大卡),洒上约170克切好的略蒸蔬菜(50大卡),不管是蘑菇、红椒、栉瓜、西葫芦、洋葱、茄子、菠菜都可以。洒上些许意大利香草调味料,烤5~10分钟,直到奶酪融化。一日合计:498大卡n第八种n早餐(256大卡)n熏鲑鱼炒蛋(256大卡)n将两只小的蛋(180大卡)及一大匙脱脂奶(5大卡)打匀。不用油,在不粘锅上炒蛋,但不要烧到全干。从炉台移开,拌进50克切成条状的熏鲑鱼(71大卡)。晚餐(244大卡)n醋焗蔬菜淋奶酪屑(194大卡)n预热烤炉或烤箱至200℃,在烤盘喷一层极薄的油。在烤盘中混合:小番茄10颗(27大卡)、半条去蒂后切片的小栉瓜(9大卡)、切丁的茄子半杯(11大卡)、比一杯略少的切片红甜椒(50大卡)。洒上新鲜罗勒(1大卡)、半小匙意大利葡萄醋(6大卡)。烤20~25分钟,偶尔翻动,直到蔬菜变软、轻微变黄。上菜前,洒上四分之一杯帕玛森奶酪屑(90大卡)。两只蜜柑(50大卡)n一日合计:500大卡n第九种n早餐(130大卡)n半杯无脂原味酸奶(62大卡)n四分之一杯新鲜蓝莓(18大卡)n六片特薄的无脂火腿(50大卡)n晚餐(360大卡)n菲达干酪尼斯沙拉(360大卡)n一只小的蛋煮到全熟,放凉后剥壳、切碎(90大卡),放进沙拉碗,拌进:切碎的少量莴苣叶(3大卡)、四分之一杯切碎的蒸四季豆(12大卡)、比一杯略少的切碎的小黄瓜(10大卡),搅拌均匀。加上比三分之二杯略少的碎菲达干酪(225大卡)、一杯半去核切片的特大黑橄榄(19大卡)、一大匙切碎的香芹(1大卡)。洒上白酒醋,上菜。一日合计:490大卡n第十种n早餐(290大卡)n奶酪番茄蛋卷(290大卡)n两只小鸡蛋(180大卡)加一大匙脱脂牛奶(5大卡)打匀,在没有加油的不粘锅加热,不翻动,煮到蛋汁凝固但表面仍然微湿。铺上两片极薄的新鲜番茄片(5大卡)和一片片装奶酪(100大卡)。整锅从炉台移开,盖上锅盖,焖到奶酪融化。晚餐(209大卡)n轻断食特制沙拉(191大卡)n新鲜莫扎里拉奶酪57克,切片(159大卡)。中等尺寸的番茄一只,切片(26大卡)。一片奶酪、一片番茄排放在盘子上,洒上新鲜罗勒,半小匙意大利葡萄醋(6大卡)。比半杯略少的去蒂草莓(18大卡)n一日合计:499大卡n

轻断食最后一天看完这本书。或许很多人都认为,轻断食就是为了减肥,但没有想到轻断食给我们身体带来的益处。比如,给身体排毒,让肚子和嘴巴得到短暂的休息,延长寿命,降低某类疾病的患病率,改善自己的精神面貌等等。第一天轻断食时,约有半天的时间是晕晕的,下午开始就不会了,但第二天起来特别的饿,饿到我想放弃,然而,下午开始,我能自己大略控制饥饿感,今早起来,没有想象中的饿。由此可见,我们身体还是有比较强的适应力,但我断食这些天,睡眠是受到影响的,每天提前两个小时醒来,但白天依旧有精神。个人觉得这样的睡眠时间不大好,下次轻断食时,再调整调整。想必这样的饮食习惯会成为我以后生活的一种方式,受用终生。我计划的轻断食是连续三天,今天是第三天,今早往体重秤一站,少了0.7kg,这很出乎我的意料,神奇的事,我以后自己会被饥饿感困扰,影响精神状态和生活,没想到一切都还能如往常一样进行。最后一天,加油^_^

想到了自己,搬出来住之前,体重是88斤,bmi指数18,偏轻。搬出来住自己做饭之后,吃饭能吃两个馒头,导致体重飚到96斤。后来觉得这样下去对自己的身体不好,从今年1月份开始,每顿只吃半个馒头,会吃很多蔬菜。刚开始特别不舒服,常常会觉得饿。但还好都坚持下来了。这样的习惯到现在还在保持着,每顿只吃半个馒头。bmi指数18.9,在正常范围内。感觉和轻断食的理念误打误撞。作者提倡的是,可以每顿都吃的很饱,但是要记得规律断食。我是每顿都会限制自己不要吃的太饱,而且现在我觉得我的状态挺好的。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饮食习惯,去尝试就好了,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饮食习惯的。愿你也能成为我这样健康的人,哈哈[机智]

《范冰冰推荐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读后感_1000字


《范冰冰推荐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读后感1000字

书看到一半,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写下自己在断食路上的经历。陆陆续续的断食算来已有十年了。最初高中时期的断食,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愚蠢。最初不吃饭是为了看到银行卡上的数字,偶尔给家人买惊喜小礼物……也会因为考试成绩不佳而自我惩罚。是一种完全没有计划,没有科学的断食。曾有过早操时晕倒,患夜盲症,得过长达半年的厌食症。在长身体的年龄由于无知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让人细思极恐。大学时期到半年前的断食,是因为我坚持每天在5-8点跑步。跑步前两小时不适合进食,跑步后太晚我拒绝进食。算来每天有长达19个小时的禁食期。但是并不是每天都这样,我曾试过无数次,坚持2天以后,第三天跑步就没有力气,第四天会体力不支影响正常生活。为此我试过每天都会吃早餐,早餐吃饱,午餐吃很多,吃到撑的状态[捂脸][捂脸]。晚上不会饿,但是也坚持不过四天。一直屡试屡败,但是大学四年体重一直保持不变。之后调整为每天运动后吃些水果。到现在为止我坚持每天吃水果。今年一直过度饮食,体重也一路飙升。意识到是时候科学的断食了,目前设定每月的十,二十,三十为轻断食日。第一天轻断食让人很兴奋,菜谱是早早想好的一根小乳瓜,以为会很难熬,事实是熬过一阵就忘了。在繁忙的工作中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并没有因为饿导致情绪低落,而且大脑非常清醒。从我的经历来看,寒冷,饥饿都能让我特别清醒。第二个断食日就没有那么顺利,在周末,推了约会,一个人在家也特别难熬,坚持的并不好。第三次也很好。如果你也准备轻断食,希望你做一些必要的功课。首先你需要足够的知识,知道轻断食的益处来说服自己行。接下来还是学习,学习如何科学的实行。断食做得好对身体很有好处,如果盲目的折腾就是伤身,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密切观察身体变化进行。断食日的选择,食物的选择,进食的时间点都应该做好适合自己的安排。断食一定要在自己身体状态好的时候。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甘地的断食经历,他长达数月的断食,禁食一起肉类,奶制品,蛋类,到最后连豆子,盐都禁食。他十岁儿子因为缺营养快死的时候依然坚决禁食牛奶。我有个同学曾经靠断食减肥,刚开始两天不吃,后几天只吃一点点,每次能坚持一个多星期,然后宣告失败。这种只绝食去减肥的方式是多么愚蠢。一切生活习惯的调整都是为了获得健康,不可强行执行有损身体的运动或断食。

《范冰冰推荐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读后感_2000字


《范冰冰推荐轻断食:正在横扫全球的瘦身革命》读后感2000字

Umm 介于可能有人不喜欢读这一类书。
所以我直接总结一下全文的大体内容叭。
轻断食(intermittent fasting)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周当中抽出不连续的两天只摄入平时热量的四分之一(女生500卡 男生600)。
而剩余的5天可以按照你平时的摄入量。
轻断食比起一般节食的好处就是更容易执行。
并且更贴合每个人的生活。
不会被突然的聚会节日而打乱。
轻断食的好处不仅仅是帮助我们瘦身减轻体重。
还可以保护我们的大脑。
提升记忆力。
降低自身IGF-1值。
预防癌症。
优点也不仅仅体现在对身体的影响。
同时也会给你一个更高的生活品质。
更健康的生活选择。
对我来说大概就是让我不再害怕饥饿的感觉了。
毕竟当你开始健身的时候周围人都告诉你要吃饱。
不然身体会开始分解自身的肌肉..
大概现在我可以安心的享受饥饿的感觉了。
“想改造身体,威力最大的方式莫过于断食。”
“轻断食方法不但科学证据充足,极具说服力,而且医学界给予正面的评价。”
“任何形式的节食十之八九会失败。”
“我们在食物匮乏的时代进化,有一餐没一餐的数千年进化史造就了如今的我们。”
“一周5天正常进食,其他2天则摄取平常的四分之一热量(600大卡)。”
“节食的种种限制剥夺了原本生活的快乐,因此必败无疑。”
“减肥只是轻断食的一项益处。真正的益处是可长期改善健康:降低许多疾病的风险,包括糖尿病、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症、癌症。”
“定期短暂的断食会引发长期的变化,有助于防范老化和疾病。”
“有一些研究显示少量多餐有益健康,但前提是没有因此摄取过量的饮食。可惜,在现实世界中,每餐过量却是实际的情况。”
“适当的压力或毒素可以使一个人或任何生物变得更强壮。”
“大脑对抗肚皮,根本不成问题。”
“断食的时间不论长短,都能降低IGF-1(类胰岛素一号生长因子)的浓度,进而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
“营养师应该将大家的实际生活方式纳入考虑,不要只想着建议大家怎么生活最健康。”
“我发现饥饿感会消退,只要彻底饿过一次,就不会再害怕饥饿的感觉了。”
“许多我们一开始觉得困难的事情,例如食用苦味的蔬菜、跑步、间歇式断食,其实都不会伤身。做这些事造成的痛苦,似乎正是健康效益的一部分。”
“想象一下,如果你不偶尔送车子进厂维修,更换零件,只是一个劲地行驶。到最后,车子一定会坏掉。”
“简单来说,轻断食的做法是:你在一星期中选2天摄取500大卡或600大卡,其他5天的饮食不要严重过量,便能稳定减轻体重。”
“轻断食,就是短暂地严格限制你摄取的热量。轻断食的理由是希望借此“骗倒”身体,让身体以为你可能遇到了饥荒,必须从活跃、高速运转的状态切换到保养维修的状态。”
“我们的身体是设计来应付压力及冲击的,逆境会让身体更健康、更强壮。科学术语是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也就是说,你会越挫越勇。”
“轻断食的几星期内,BMI、体脂率、腰围都会下降,净肌肉量会提高。胆固醇、血糖、IGF-1浓度会改善。”
“进食的时候,胰岛素浓度会提高,身体便处于囤积脂肪的模式。只要禁食几小时,身体便能关闭囤脂模式,启动燃脂机制。”
“研究显示,断食可以改善情绪,保护大脑,避免记忆力下降及认知能力变差。”
“在食物匮乏的时候,人就必须变得聪明机灵。在食物有限的地区,记住哪里有食物、哪里有危险、哪里有掠食者等信息,对动物很重要。”
“BDNF(大脑衍生神经滋养因子)似乎不仅能保护大脑抵御老化造成的心智衰退,而且能够改善你的情绪。”
“我们是在有一餐、没一餐的年代完成进化,因此最佳的饮食方式便是模拟那个年代的生活。”
“男性的体脂肪如果超过25%,就算过重。女性则是30%。”
“不论男女,腰围都应该低于身高的一半。”
“LDL(低密度脂蛋白)及HDL(高密度脂蛋白)。概括地说,LDL将胆固醇送到动脉壁,HDL则带走胆固醇。最好是LDL低一点,HDL高一点。”
“轻断食可能会延长你的寿命,调节你的食欲,协助你减轻体重。这些好处很快就会得到,通常在你断食的第一周就能看出效果。”
“只要讨好了嘴巴,你便不至于对断食的辛苦皱眉头了。”
“知道自己不孤单,将会给你不可思议的精神慰藉。”
“一个人越常接触到一件事物,就越不会看重那件事物。”
“假如生活里只剩下郁闷,谁还想长命百岁?”
“宽容,但坚定。”
“总有些日子会比平常更困难。”
“你的目标是永久地改变生命,不是昙花一现,不是三分钟热度,不是晚宴上的闲聊。”
“一旦昭告天下,便比较容易贯彻始终。”
“忙碌的一天能让断食日飞逝,慵懒的日子则往往会让时间以龟速前进。”
“曾经尝试长期节食减肥的人就知道,因为被剥夺饮食乐趣而无法坚持,这正是传统减肥法失败的原因。”
“没有比迟来的满足,更能增加食物风味的了。”
“你设定的目标要合理,做法要务实,必须能够融入目前的生活,而不是梦想中的生活。”
“减肥计划要可行,做法就必须宽容,要成为天生自然的一部分,不能硬塞到你的生活中,勉强你遵守别扭又令你困窘的似是而非的规矩,相当于饮食版的不合脚的鞋。”
“每个人的生活都独一无二,没有哪一份减肥计划能够适用于所有的人。”

断章读后感


断章读后感(一)

仿佛是一幅定格的影像,在月光下缓缓展开。

初读《断章》,只觉得它明白如话,竟然没有让我遐想。可是读第二遍,我就背着明白如话的诗吸引住了,感觉诗在开头就流淌出一股清泉: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诗歌的意象如此简单,只有人、桥、风景。但是细细想来,这样的情景是多么令人向往:月光下,虹桥上,佳人凭栏而立,静静地看着被月光濡湿的小巷与屋檐。夜色弥漫,不远处的楼上,又有人站在窗前欣赏夜幕下的佳人。人、桥、风景,就这样不着痕迹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绝美的月夜图。此时是人就像站在幕后的解说者,又缓缓吟出下一节: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一节就更加新奇了,明月用来装饰窗子,可见明月的美丽了;而你装饰的竟然是别人的梦,就更让人回味无穷了。究竟是怎样的明月,怎样的佳人在这静谧的夜晚,把梦装点得如此多彩?循着诗人的意味细细品去,你就会豁然开朗:美也是相互依赖的。

记得在山顶看日出的时候,我的感觉就和诗中很相似。当橙红色的旭日从云海中刚刚露出来的时候,金辉顿时射了过来,就像东方有一匹匹金色的绸缎铺到眼前。这时候,最让我震撼的不是壮观的日出,而是周围游客们一张张兴奋的脸。他们那种对日出的喜悦,对自然美的追求,是我平时体会不到的。他们因日出而震撼,我因他们的兴奋而震撼,这种相互依赖的美,不是和诗中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我想,美就是相互依赖而成的。夏天里的荷花,就是最好的证明。当荷叶从一泓清水中冒出时,给人的印象并不是很美。只有荷花在荷叶的怀抱中悠然绽放时,美才在浅粉和墨绿中的交互融合中体现荷花因荷叶而显得淡雅,荷叶因荷花而显得妩媚。它们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翠减红衰愁杀人了。

其实,何止是花呢?世间万物,都因为以来而显出美丽。就连我们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眼中美的风景。我们在遵循万物的联系的同时,也可以奉献出美丽。或许是一声温暖的问候,或许是一个文明的举止,我们就可以成为相互依赖的美中最美丽的一环,成为别人欣赏的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相互依赖的美,存在于相互的联系中。你和我的没,汇聚在一起,也是永恒的美丽。

断章读后感(二)

读完《断章》有种奇异的感觉恍恍惚惚地萦绕在我身旁,却难以言传。是淡淡的清幽?还是若离的伤感?或是漫无目地的闲情?不是,都不是。我突然感到内心从未有过的平静,于是陷入无际的沉思

我突然觉得,我就是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看眼前的风云变幻,看眼前的悲欢离合,置身于眼前的一切,时而兴奋无比,手舞足蹈,时而泪流满面顿足伤神。时时刻刻在为眼皮底下的尘世高兴着,伤心着,追寻着。

我在为什么而高兴?为什么而伤心?我又在追寻什么呢?在童年的时候,这些答案很清楚,很明了:高兴是因为爱老师表扬或有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伤心是因为受批评受欺负;追寻着有好伙伴可以一起分糖吃,多么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啊!可现在呢?我觉得找不到什么可以让我高兴,可身边的朋友却都以为我每天都过得很开心,于是我就对他们笑,可有谁清楚,(.org)我早在我的笑容里丢失了自己。

读了这首诗使我不禁对生活充满了好奇,是否我正在装饰别人的风景呢?是否有个人站在高处看着我成为他的风景呢?如果是那样,如果我的悲欢离合也可以点缀别人的生活,即使我不知道点缀了谁的生活,但至少我知道在我背后也有一道可以让我幸福的风景。虽然我不知道这道风景是怎样的,虽然我很好奇,但我不回头,也不探寻,因为我不想破坏那个人眼中的风景。

断章读后感(三)

初读《断章》,只觉得它明白如话,竟然没有让我遐想。可是读第二遍,我就背着明白如话的诗吸引住了,感觉诗在开头就流淌出一股清泉: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诗歌的意象如此简单,只有人、桥、风景。但是细细想来,这样的情景是多么令人向往:月光下,虹桥上,佳人凭栏而立,静静地看着被月光濡湿的小巷与屋檐。夜色弥漫,不远处的楼上,又有人站在窗前欣赏夜幕下的佳人。人、桥、风景,就这样不着痕迹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绝美的月夜图。此时是人就像站在幕后的解说者,又缓缓吟出下一节: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一节就更加新奇了,明月用来装饰窗子,可见明月的美丽了;而你装饰的竟然是别人的梦,就更让人回味无穷了。究竟是怎样的明月,怎样的佳人在这静谧的夜晚,把梦装点得如此多彩?循着诗人的意味细细品去,你就会豁然开朗:美也是相互依赖的。

记得在山顶看日出的时候,我的感觉就和诗中很相似。当橙红色的旭日从云海中刚刚露出来的时候,金辉顿时射了过来,就像东方有一匹匹金色的绸缎铺到眼前。这时候,最让我震撼的不是壮观的日出,而是周围游客们一张张兴奋的脸。他们那种对日出的喜悦,对自然美的追求,是我平时体会不到的。他们因日出而震撼,我因他们的兴奋而震撼,这种相互依赖的美,不是和诗中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我想,美就是相互依赖而成的。夏天里的荷花,就是最好的证明。当荷叶从一泓清水中冒出时,给人的印象并不是很美。只有荷花在荷叶的怀抱中悠然绽放时,美才在浅粉和墨绿中的交互融合中体现荷花因荷叶而显得淡雅,荷叶因荷花而显得妩媚。它们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翠减红衰愁杀人了。

其实,何止是花呢?世间万物,都因为以来而显出美丽。就连我们自己,也可能是别人眼中美的风景。我们在遵循万物的联系的同时,也可以奉献出美丽。或许是一声温暖的问候,或许是一个文明的举止,我们就可以成为相互依赖的美中最美丽的一环,成为别人欣赏的风景。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相互依赖的美,存在于相互的联系中。你和我的没,汇聚在一起,也是永恒的美丽。

作者就像一株静立的树,站在桥头看着不息的人流,变幻的风景。看着这里出演着一幕幕再也平凡不过的琐事。

嗟来之食读后感


嗟来之食读后感
尊严,是一个让人值得深思的词语,放弃小尊严,是为了捍卫大尊严。近日,我在语文书上看到了《嗟来之食》这篇文章,讲述了关于尊严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齐国有一年发生了大饥荒,富人黔敖在大路两旁摆满了食物,施舍给灾民,可有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人,却不吃黔敖的东西,他说:我不吃嗟来之食。结果就饿死在大街上。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想,这个齐国人何必那样固执呢,是自己的国人给食物,但这并不是为了羞辱他,而他为了自己的尊严死要面子活受罪,终因饥饿丢了性命。在有些时候,我觉得生命大于尊严,因为只有保住了性命,才能成就大事业呀!你才能活得有尊严!
正像当年的孙膑被庞涓陷害,挖去了膝盖骨,可是孙膑忍辱负重,甚至在猪圈和猪一起吃和睡,庞涓以为孙膑真的疯了,就放松了警惕,孙膑乘机爬回了齐国,重振旗鼓,一举击败了庞涓。
少年韩信为了保住性命忍辱负重,从欺负他的屠夫的胯下钻了过去,最后却成了人人崇拜的大将军,辅佐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
司马迁不惧汉武帝的淫威,在牢里忍受着宫刑的奇耻大辱,写下了《史记》,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这些故事都讲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才能成就大事业,才能真正捍卫自己的尊严。


说食画读后感


古往今来,作为“美食爱好者”的作家可不在少数。前有宋代“东坡肉”诗人苏轼,后有“咸鸭蛋”作家汪曾祺。今天,我读的这本书的作者是集“诗人,画家,作家”为一身的“美食爱好者”——冯杰。作为一个集种种才华于一身的人,他的著作中最让我喜爱的一本书也是关于“吃”的——这本书就名为《说食画》。这本书与其说是关于“吃”的,却不纯粹是吃,更不是一篇菜谱,它倒不如说是一篇散文集。为什么这样说呢?细看其中语言便会发现答案。

“凉粉分两种:绿豆芡粉和红薯芡粉。绿豆粉透明、清亮,理想浪漫主义。红薯粉就显得脸色发乌,一派深沉的革命现实主义……我喜欢凉调那种凉粉,加蒜汁、姜末、小磨油、红薯醋、辣椒。勇敢者就再猛加芥末汁,尤其夏天吃凉调的那种,味道「最冲」。”

语言虽不似汪曾祺描写杨梅那样子细致入微,却使人感到平易近人。又运用比喻手法,使那晶莹剔透,滑嫩爽口的凉粉似乎就在嘴里,前调是灼烧般的火辣,后调却是沁人心脾的凉爽,直入心脾。这文字好像有种魔力,使你的每一个感官都跟着思想跳跃着调动起来。不仅仅是语言回味无穷,还有每一小节后的画作。那画作虽不算是名家名篇,却似“小桥流水人家”那般朴素清雅。令人整颗心都静下来,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菡萏,似微风拂面而来的一种宁静。

当浸透心中的语言慢慢缓和时,我却看到了冯杰内心深处的一面:在“吧嗒杏”一节中,他在末尾写了一个小时候的趣事:把杏揉软,塞到耳朵眼里,就可以孵出小鸡。结果小鸡不但没有孵出来,杏还差点滑进耳朵眼。本来这应该是一件令人感叹年少无知的事,可作者却写到“也许当时再把杏揉软些,小鸡就孵出来了”的想法。尾语感慨“要不是当时自己心存幻想,就成不了诗人了呢”。

是啊,纵观全集,种种话语都显示出冯杰是一个思念年少生活,心存幻想,像题目谐音“说实话”一样真实不做作的人啊。整本书没有讲什么大道理,也没有空谈年少生活,而是让我们品味平淡生活的平易近人,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妙。教会我们,如何去享受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嗟来之食》故事读后感


《嗟来之食》故事读后感(一)

《嗟来之食》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一年齐国发生了饥荒,一个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的事。

那个饿者不吃嗟来之食保护了她的尊严,但我不同意他的做法。保护尊严要先保住生命。比如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吴王夫差驾车养马,夫人打扫宫室,住在潮湿的囚室。他把苦胆挂在房梁上,睡觉时看着苦胆睡,吃饭是先吃一口苦胆,意思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报仇。他最终消灭了吴国。

如果我是灾民,我会吃黔敖给的东西。我选择吃的原因是如果生命没有了,维护尊严又有什么意义?大家请想:嗟来之食与胯下之辱相比那种更辱人格?我个人认为,胯下之辱跟甚之。正因为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最终成就大业,衣锦还乡。因此,如果一个人有志气,嗟来之食并不是不可以食用,吃嗟来之食并不代表没骨气。大丈夫能屈能伸,保存今日之性命,方可成就他日之大业。

我们现在是学生,那怎样才算有尊严的呢?不干不仁不义的事是有尊严的;在校园、教室内、看到的垃圾主动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内有尊严的;上课认真听讲是有尊严的


《嗟来之食》故事读后感(二)

《嗟来之食》这个故事主要讲齐国的一个穷人在饥荒的年代始终不肯吃富人施舍的饮食而饿死的事。如今众说纷纭,食不食嗟来之食而在我看来,嗟来之食应该吃。 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讲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胯下之辱。嗟来之食与胯下之辱孰辱之更甚?我认为是后者。可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最后成为一代名将。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大丈夫要在适当的时候屈服,也要在适当的时候伸张正义,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其实韩信也在忍,作为血气方刚的少年,被要求受胯下之辱,他心里肯定也挣扎过要不要拔剑相向,和那帮恶少痛痛快快的打上一架。如果他真那样做了,将使他的未来蒙上阴影。所以韩信忍了,他受了胯下之辱,留得了有用之身。苏轼《留侯论》里曾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二、《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我们的身体毛发皮肤是父母给我们的,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所以珍惜它,爱护它就是行孝尽孝的开始。饿者为了尊严,毅然死去,不了解父母的想法,属于不孝的的表现。他两脚一蹬便撒手归天了,留下亲人怎么办?我觉得这个人没有心胸,没有豁达的心境,为了尊严,把生命当儿戏。凡是都有一个度,超过去了就不好了,这种事情本来就没有对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永远认为生命是最重要的。

三、塞格林曾说:不成熟的人为了理想而死,成熟的人为了理想卑微地活着。一个有大爱的人,是必须能够在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低头的,保住了命,才可以继续行道,把道传送给天下人。如果只是为了保持气节而一味强硬,他不失本心成全了自己,但是却使道不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几十年,最后终于灭了吴国;司马迁忍辱负重,《史记》千古传颂。当袁绍举兵起义的时候,刘关张三兄弟也前去会盟,三人只是无名小卒,给安排了一个偏席,刘备不也忍下来了吗?

总之,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饿死算什么?所以忍是最好的办法,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必与人争呢?活着就好,嗟来之食就该吃。


《嗟来之食》故事读后感(三)

《嗟来之食》主要讲了位饥民,他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保卫了自己尊严的事。读了这篇课文,我有许多感触??

我认为文中的那个人做得对,不应该接受黔敖的施舍,因为他如果吃了嗟来之食,就丢掉了自己的尊严。如果我遇到那种情况,在尊严和诱惑的抉择之处,我也会像他一样,保卫自己的尊严,宁可饿死也不接受那侮辱性的施舍。徐悲鸿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里的傲骨就是自尊、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尊,那人们就会看不起他,走到哪里都会被人们指责,永远成为人们的笑柄。俗话说:树活一张皮,人要一张脸与其一辈子抬不起头,还不如一了百了。再说了,就是死也要死得有尊严,不能遗臭万年,被后人耻笑。

历史上也有许多人用实际行动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比如:鲁迅的铮铮傲骨,他横眉冷对千夫指,频频向反动当局和一切恶势力挥去他的投枪,他的傲骨简直是金石铸成的;还有革命英雄叶挺,他当时被关在牢里,他知道只要当叛徒就可以活着出去,可他坚决不从,因为他明白,当叛徒就会出卖同志,违背自己的信仰,也会失去尊严,所以,不能低头。

当然,不只这两个人,革命事业当中,无数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行为把尊严演绎得无比崇高。尊严使人不再丑陋,尊严让美丽成为永恒。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吧!

不食嗟来之食


不食嗟来之食

从前,齐国正在闹饥荒。一个叫黔敖的人做了很多饭菜,在街上等待那些非常饿的人来吃。

这个时候,一个非常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钦钦括号解释:因为他害怕别人知道他长什么样子而嘲笑他)东倒西歪地过来了,之间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水,头往上一仰,说到:“喂!快过来吃东西!”可是那个人一看他那么没有礼貌,便说到:“我就是不吃你们这些没礼貌人的东西!”

一下子,黔敖发现自己做错了,便心平气和地对饿者说到:“老人家,我这里有许多吃的东西,吃不完,请你吃吧!”而这位饿者的脾气非常倔强,就是不吃他做的饭菜,终于,因为太饿,所以死了。

这件事被孔子的一个弟子知道了,便感叹到:“那个饿者不应该这个样子啊!如果他不礼貌地称呼你,你可以不理黔敖而离去,但是对方如果已经向你道歉了,你就可以吃了。”

我反思了一下,觉得孔子的弟子说得对,通过这件事,悟出两个道理:第一待人要有礼貌,第二是脾气不要太倔。


《食事》读后感1500字


我喜欢汪曾祺,正如所有中国人贪恋七寸六分上的人间至味一样。

十分为满,三分是卖相,三分是香气,三分是入口的鲜嫩,还有一分是恋家的思绪。十分,浸染了家乡五味。甚矣,中国人口味之杂也。最贪恋竟是远远望去的一束炊烟。

苏北有片水乡,叫高邮。

这座蒲柳深处的小镇,素以秦观、咸鸭蛋、吴三桂闻名。1920年,元宵,春寒峭。当地颇有声望的儒商家族,诞下一名汪氏男婴,唤作曾祺。一根筷子,戳进胭脂色的大鸭蛋。蛋黄红得流油,蛋白小口抿完。吃饱了,就捉几只流萤放在壳里,见囊萤,望向了天边几点星芒。

对汪曾祺来说,人生的锅底,童年时就搁好了。无论掷入多少食材,抛进多少佐料,掩不了原味。他的底子,终究是清澈的,明快的,舒卷自如的。都是一如那高邮鸭蛋般的鲜亮。

谁也未曾想过,那个游手好闲的小才子,真会摇身一变,穿着藏青色的长袍,一撩额前碎发。吊儿郎当的,在那代表金戈铁马中不灭希望的大学登记簿上写下:汪曾祺,高邮人,国文系。揽了揽粗布挎包,昂首挺胸,踏入了西南联大。

在西南联大,不念家乡的一碗冰糖莲子粥,只得闻头顶战机隆隆。有谁,站在锅炉旁,淡然笑之。汪曾祺当属头甲。他在联大生活自由散漫,甚至吊儿郎当,高兴时就上课,不高兴就睡觉,晚上泡茶馆或上图书馆,把黑夜当白天。却是沈从文的得意门生,众多老师见汪只得无奈一笑,眼里却像望到了许多年后,在风平浪静中冉冉升起的文学界新星。

彼时师生度日清苦。然汪曾祺的吃货本色,已初露锋芒。

正义路的汽锅鸡、东月楼的乌鱼锅贴、马家牛肉店的撩青、吉庆祥的火腿月饼

逛集市,他赖在摊边吃白斩鸡,起个名目,叫坐失良机(坐食凉鸡);下馆子,他和老板唠嗑,听各乡趣闻,偷学后厨做菜;

要是没课,他就溜到某不知名的小酒馆,要上一碟猪头肉,咂一口绿釉酒,赏馆外碧叶藕花,听檐上昆明的雨。

正是那段日子,他倚着临窗小桌,对各式的人、各样的生活, 产生了兴趣。故信笔写之,捧出最初的几篇小说。

在那本被后世吃货奉为宝典的《食事》字里行间中昆明一词,出现在大小章节数次。一只淡笔书写出留存在心底的那份少年炽热。西南联大,西南联大,呵,谁未曾听出先生淡淡的自傲呢。

多年后,他说昆明已不再是以前的昆明了,再尝,已全然无处可寻。寥寥几笔,仿佛那个坐在书桌旁日渐佝偻的人,在恍惚间又见那个翻了茅草屋校舍的墙的意气少年。又见在圆通公园从长沙浩浩荡荡步行归来的学生团,被挨个点名。而如今,只得一度自嘲: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这么多品种马铃薯的,全国盖无第二人!

他被扔到了马铃薯研究站,远在沽源。

文学大师画土豆,像个什么样子?他倒好,埋头画花和薯块,画完了,就丢在牛粪火里烤熟吃掉。

断可以说,他不愿以血换曙光。但不可说,他安于黑暗。把一个热爱美食的文学家逼到在撰写人间至味之时,不忘落笔嘲讽。一句火宫殿的臭豆腐还是好吃。就成了最高指示。淡淡的不屑,从几字中绽放。汪老爷子有自己的处世观,要是如钢似铁,硬地一掰就折,如何写出那种如鱼又如石的文字?

想维护尊严,死是最简单的手段。如何热烈饱满地保持自我,才是更艰深的。

汪先生的选择,一如《葡萄月令》里说的,葡萄,每个月都改变自己的模样适应气候。因为无论如今气候如何,来年它都得欢欢喜喜地发芽。

大乱十年城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

他贪吃,贪喝,贪看,贪玩儿,贪恋人世间的酸甜苦咸。但他绝无架子,也不摆派头。偶尔现出的小傲娇、小嘚瑟, 带着点我有你没有的孩子气。

他咧嘴,他畅笑,或只因别家闺女随口一句,黄豆是不好吃的东西,汪伯伯却能做得很好吃。汪伯伯是很厉害的人。

贾平凹说他: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梁文道说他的文字:像一碗白粥,熬得刚好。

自古文人多相轻,有人清高,有人旷达。而汪曾祺,依旧是西南联大校舍旁种的一树玉兰,曾亭亭玉立如雪,也曾风摇繁花尽,过后却可绽放出嫩绿的鲜芽。

1997年5月16日,只留下一本厚厚的散文集《食事》。却无人,咧嘴一笑,缓缓道:四方食事,不如一碗人间烟火。恍惚梦游人间一趟,最后才惊觉人生啊,不过如此。

情断西藏读后感


【篇一:《情断西藏》读后感】

看到摩卡写到在她下落不明的时候,她的网友,那些萍水相逢的网友,没有深交的网友们,有些打算沿着她进藏的路线去找她,有的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关系力量去联系西藏的一家家医院。有好几个网友第一时间赶到西藏去,成立了救助摩卡资金,一笔笔救命钱汇进来,她们陪在她的病床前在他昏迷的时候照顾她,给她画画,给她唱歌,给她带CD去,看到这里真的感动了,身体颤抖了,眼眶里满满的都是泪水,原以为自己已经不会再因为看书而再颤抖而再掉眼泪。而现在因为这样的真情在而感动,我或许会遇到这样的网友,也或许不会,但是我相信这样的真情是在的。

当学生时代激情的青春慢慢远去,爱情就不再是冲动的产物,世俗与现实的冲撞、挤压、让太多的人不敢去爱。

看着眼前的景象,过往的游客,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呢?我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忍受着无尽的孤独,脆弱的时候,沉睡的时候,谁在我身边来为我守候?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

最初是在一本写西藏的自驾游攻略《西藏秘境》的后记附了《情断西藏》的一个片段,看完之后就哭了,为了那份真情而感动,后来在图书馆中找了好几次都没找着,最后还是去了别的学校逛图书馆时看到的,当时心情特别激动。看这本的开头为那些网友对摩卡的关心、担忧、跑前跑后的为她联系医院、觉得特别感动。这些真情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也能遇到这样一群的这么真诚、这么真感情的朋友。整本书还是蛮感动的。不过或许是因为太期待了,最后看完就觉得写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精彩。

【篇二:《情断西藏》读后感】

我不再相信人世间会有一见钟情,可是见到散兵的第一眼,我便相信了。没有任何理由,冥冥之中仿佛早已注定。

摩卡和散兵在八郎学旅店走廊上的巧遇,其实仅仅是个偶然。真正让他们的爱情之花绽放的,却是他们一步步相互走近的脚步和一次次的牵手。

在七天的旅途中,他们呼吸同样的空气,沐浴同样的阳光,欣赏同样的美景,体验同样的感动,遭遇同样的惊险,也在一起憧憬同样的未来

爱情,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悄然的在他们的心里诞生了。

【篇三:《情断西藏》读后感作文】

《情断西藏》,好残忍的一篇书名,不知作者摩卡为何选择了如此伤人的名字,而我也在想,在西藏这样一片神圣的净土,是怎样的感情会断绝在此呢?摩卡,散兵,两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两个来自喧嚣都市的年轻人,却似乎早已冥冥注定,只因为那一个转身和不经意的弯腰,相遇在了西藏。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亦没有天长地久的誓言与承诺,只是两个滚滚红尘之人于万千凡体中悄然遇见。我想,在那样一片圣洁的土地上,任何承诺都显得微不足道吧!虽然只是短短几天,但两颗飘泊的心早已超越了生命的界限,紧紧融合在了一起。在外漂泊的游子总是孤独的罢!几天,看似很短,可在摩卡和散兵眼里,这几天早已超过了海枯石烂。

你看,布达拉宫在为他们而笑,大昭寺也在为他们而笑,不是为他们的美丽曾经,只是为他们那段跨越千年的爱恋!

可是,太过完美的爱情似乎只出现在美丽的童话故事里。就在那样一片白云自在飘荡、湖水纯净不移的土地,老天却残忍地将他们阴阳相隔。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知道该展现怎样的姿态才算合适,只是有种想哭的感觉,真的想哭。不知道对于那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无情的车祸怎忍心将它肢解,而且肢解地支离破碎。老天啊,你带走的何止是一条生命,你带走的是我们守候千年的期盼啊!

记得摩卡说过,男人的心是跟着脚步走的,脚步到了哪里就在哪里安家;而女人的心是跟着爱走的,爱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想必散兵已把家安在羊卓雍错旁了吧,因为那是摩卡梦寐以求的圣湖,也是散兵灵魂的安放之地。湖水如此纯净清澈,摩卡,你可看得清散兵的影子呵?他应该也正努力跨越千山万水,赶来与你重逢吧!

如果誓言可以美丽经年,请不要将它说穿罢!

那一刻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头长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可这一见,却成了生离死别;这一刻,你我将永世相隔。老天啊,你真的能如此残忍?万千佛像我竟得不到一丝庇护?那木错、玛旁雍错这样的圣湖难道也甘愿沉寂,满足不了我这小小的愿望?

我笑,生离怎等同于死别,生离,至少还可以看到他的以后;而死别才代表永远的失去。爱最大,比爱更霸道的却是死亡!

看完这个故事,我更真切体会到了三毛对荷西的呼唤:感谢上天,今天活着的是我,痛的也是我,如果叫你来忍受这一分又一分长夜,那我是万万不肯的。幸好这些都没轮到你,要是你像我这样活下去,那么我是拼了命也要跟上帝争了回来换你的。摩卡是一位职业写手,她说:风花雪夜的故事写得太多,我不再相信人世间会有一见钟情。可是见到你的第一眼,我就相信了。没有任何理由,冥冥之中仿佛早已注定。散兵是悲惨的,本该正保存他那份宝贵的爱情时,生命却戛然而止;可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收获了雪域高原最纯真的爱情。

有人说,世上有两种情况最令人难过:一种是从来未曾拥有,一种是短暂拥有过后却永远失去。时间如水一般从指尖流走,老去了年轻的容颜,爱情和思念就像皱纹一样越来越深;然而沧海桑田,谁又能完整地重现昨日种种,在摩卡和散兵之间的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曾经,散兵说过,天空中没有一片云是完全相同的,而如今,当飞机飞至三千英尺的高空时,摩卡的思念能否抵达散兵的爱?或许,天空中有一朵云是缠绵交织的,一眼望去看不到边,而这样的云,就是摩卡的深深念切

作为万千读者之一,我只能说:散兵,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

【篇四:《情断西藏》读后感】

最近读了网上流行的一部短篇小说《thelosthorizen(情断西藏)》,似乎有很多的感触呼之欲出。其实,这不是一本小说,这是作者的真实经历。所有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都希望这不是真实的。但,它的确实实在在的发生了。沿着摩卡行走西藏的足迹,我们看到了西藏,看到了布达拉宫,看到了秃鹫,看到了圣湖羊卓壅错;当然,最动人心魄的,还是那一段造化弄人的惊世之恋

2003年10月,一个来自深圳的单身女子和一个来自上海的小伙子相逢在雪域西藏,缘分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于是,他们一起行走,一起感动,一切都那么朴实无华。没有任何的功利色彩,两个人的内心都被这场相逢所打动,爱情在不知不觉中降临到他们的头上七天,在常人眼里,这是一个非常短暂的长度。七天能够做什么呢?然而,这个事件的两个主角却在这短短的七天里经历了一段惊世恋情。当他们相偎在雪域圣湖边上一起看落日的时候,人世间最美的图画在我们眼前展现。美,如此的美!纯净,不搀杂一点杂质!然而,造化往往又是如此弄人,亦或是他们的美惹得众神的嫉妒,在他们的爱达到巅峰的时候,一切又都在瞬间飞逝情断西藏,爱逝高原。

这是我喜欢的文章,是我喜欢的文笔,更是我喜欢的故事。昨晚从办公室回去读了大部分,今天一早,又迫不及待地继续读。我已经沉浸在故事的感动中,不,这不是故事,诚如作者所言,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一份可遇而不可求的绝版的凄美的爱情。时光仿佛回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个曾经有着斑斓色彩的少女时代,回到了那个为三毛而着迷的永远难忘的时光。所有的往事在眼前铺排,所有的浪漫在瞬间回旋,我们有多久没有去仔细地体味生活中的浪漫,去欣赏朝霞、雾霭、流岚、春花了?当生活的壳将我们一层层包围,当我们的心沉淀在忙碌的工作中,当我们的梦渐渐褪去当初的光泽和色彩时,我们感觉的触角似乎已经变得迟钝和麻木,我们的生活流程似乎也变得机械和呆板,而我们却毫无知觉。

当一段故事,一段浪漫的经历将我们的心再度敲开时,我们猛然感觉到心又重新开始了颤栗的跳动,我们清晰得感到:情是热的,血是热的,天是蓝的!我们工作,我们忙碌,我们奔波,但我们也不要忘了放飞我们梦想的翅膀,让它携着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浩淼的天宇翩翩起舞!

很久以前就喜欢读三毛的作品,不为那清丽的文笔和独特的经历,也不为那份缠绵的爱情和细腻的文笔,感动的是她那份对生活、对爱情的执着和对自己的坚持。这是一个懂得怎样生活的女人,这是一个知道为谁而生活的女人,这更是一个能够把生活调制成一杯醇香诱人的美酒的女人。我喜欢她,就像喜欢一个知音,一个心心相通的朋友。是的,我们活着,但绝不单单为了活着。因为我们有感情,有热血,更有七彩的梦,我们需要慰藉,需要感动,更需要真情。我们的躯壳可以老去,我们的容颜也会枯萎,但我们的心灵却永远需要一份希望,一份支撑,一份可以让我们好好生活下去的情怀。

永远会羡慕那些才子佳人,因为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情,可以用最真切的触角去触摸去感受生活。他们的笔记录着他们的轨迹,也记录着心的跳动和情的昂扬。有时天真地想,他们怎么可以把象形文字调制成魔方?但我知道,在我羡慕的背后,是一份谁与争锋的倔强和豪情。虽然我的笔仍是稚嫩,虽然我不能把我的思想,我的情愫用最真切最细腻的文笔婉转传神地表达出来,但我知道,我只能是我,我更知道,我就是我,一片与任何人都不会相同的叶子!

【篇五:《情断西藏》读后感】

说来也巧,同事又转借了一本关于西藏的游记。书的容量也不大,也就是十五万字左右。有了上一次阅读《逃到西藏也逃不过爱情》对西藏的初步认识,想进一步了解西藏的风土人情,以及赴藏背包客的艰难并快乐的行程,促使我兴趣十足的阅读了这本《情断西藏》一书。

总体感受是,文章的内容与主题是非常吻合的,断在西藏的这段情感,因为是作者的亲身感受,实在是感人至深。特别是后半部分叙述的透彻、真实、感人,这是我阅读此书的最大收获。它的不足和缺憾是,前半部分有些乱,人物出场交代的不够清晰且还有些重复。

《情断西藏》呈现了两个背包客的一段短暂、神奇,却又充满戏剧张力的真实爱恋,很好的诠释了一见钟情的真实存在。七天的时间,从相识、相知到相恋,西藏圣洁的湖水仿佛恋爱之泉滋润着两个年轻人的心,使他们的爱情与天地交融在一起,那一瞬间是那么的美好,承诺和誓言在西藏这个地方都变得异常纯净而神圣。正像作者自己写的那样,她的运气很好,走到哪里都能碰到友善的朋友两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许更能体会到人性中善良与真实的一面,只有行走在路途中的人们才会如此轻松与豁达。

也许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承受这么短暂的爱情结局短短七天的大喜大悲。不过有时候,真正让我们难以忘怀的,往往不是甜蜜的相聚,而是痛苦的别离。

美丽的西藏,优美的文字,跳跃的欢快的情感,消除了都市中的物欲与浮躁,这是生活在纸醉金迷的城市人所根本体会不到的。特别是西藏人,他们拜佛跟我们的目的是不同的,他们从不为自己的名利富贵祈祷,而是希望神佛能饶恕自身的罪孽,祈祷大地苍穹的美好和万物众生的安康。俗世间,太多的人在活着的时候,想要家财万贯,金银满屋,而到头来,一朝春尽花落去,那些费尽心机得来的身外之物,生不得安宁,死无处安放,藏民却比我们看得开,连最后的皮囊都献给秃鹫、献给自然。寻寻觅觅的人儿啊,你在找寻什么?忙碌的生命啊,你在忙碌什么?只有爱,才是找寻和忙碌的唯一目标你不珍惜自己的爱,还在寻觅和忙碌什么呢?。有位作家说过,生命中爱的意志比生命的受伤更有力量,当生命受伤时,我可以用爱的支撑活下去,可是如果我的生命和爱都受伤呢,那支撑我的又是什么?

感谢作者摩卡,你的这些游记感受让我不自觉地对号入座,一次次的感悟人生

鲁迅先生在《伤逝》中说过,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死亡是一个没有人能够回来的生命之旅,尽管爱情可以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

祝愿活着的人幸福安康,逝去的人安息!

【篇六:《情断西藏》读后感】

一本好书,犹如心灵的调味剂,变苦涩为甜蜜,化平淡为神奇。一本好书,如一位挚友。一个个质朴的文字似与我娓娓而谈,为我打开了一扇扇窗口,眺望一缕缕阳光,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心通四海,目接千载。一本好书,能让我们一起为书籍中描绘的精神世界所感动,更为真实的生活感动!我相信每个爱读书的同学,心目中都会有这样的一本好书。而我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我心目中的这本好书-《情断西藏》。

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都希望书中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当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确实的发生在生活中后,没有人不为摩卡和散兵间这段发生在雪域西藏的惊世之恋感动。缘分让两个原本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人相遇在西藏,在七天的时间里,他们一起行走在西藏,一起感受着纯净的雪域文化,一起被这场相逢感动,一切的一切都是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朴实无华。爱情就这样不知不觉中降临到他们的头上。一天,他们在看完西藏的骷髅墙之后,车翻下山崖,散兵死了,摩卡经过紧急抢救虽大难不死,但伤痕累累。一场车祸,让这对爱到巅峰的恋人阴阳相隔,让身负重伤的摩卡情断西藏,一切在瞬间飞逝。我想对于摩卡来说,受伤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她那颗已经交付于散兵此时却要承受永远失去他这个事实的心。7天时间,对于爱上一个人来说或许足以,可是一辈子的时间,对于怀念一个人来说却远远不够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很久以前,在我第一眼看到这几句话时我除了很喜欢,并没有别的什么感觉。可是当我在这本书中再次读到这段话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因为我从没想过如此之美的诗用在这里却是如此的凄凉。

我想,每个人都该珍惜自己所拥有一切,当然,我指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亲情和友情。不管是哪一个,失去了都会是痛苦的,但活在这个世上,不管是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彼此之间的交换都将是等价的。所以,我们都应该庆幸我们还活着,因为活着就可以看见希望,看见阳光。如果你想要生活的阳光、真实、永恒,那么你来读一读《情断西藏》吧!和摩卡一起,历经西藏的神秘和爱情的纯美。纵然她是一个悲剧,但是过程的美丽、爱的芬芳,给予你的,就是抚慰心房的永恒。无可替代,璀璨光辉,永垂不朽。-这是编者的话,也是我的最大的感受。

最后我想说,同学们当大家被生活的嘈杂喧嚣和城市的流光溢彩包围时,别忘了找寻一份心灵的宁静。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篇七:读《情断西藏》有感】

昨天周末,我一口气读完了朋友推荐的《情断西藏》这部小说,不用说是感动得泪水涟涟。对于年轻的一代,我总觉得他们是太浮躁了,把爱说得喊得那么轻飘飘的,像吃零食一样,只在嘴边,不从心里过的。可是这本只能算是游记的故事,不过9万多字,也就是个中篇吧,却是用心、用自己的生命写成。作者:摩卡,主人公也是摩卡。一看就是笔名或网名。整个小说中就是记录了一次去西藏的经历吧!我相信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如果没有这个经历,仅凭杜撰是编不出来的。摩卡是一个写手,大学毕业凭码字赚钱,一次看电视时看到西藏羊卓雍错的画面,就像勾起了前世的乡愁,一定要去西藏,她从深圳出发,经过云南昆明,在这儿略作停留,然后就奔赴拉萨。另一个叫散兵(网名)的男孩子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两年,过得不高兴,就辞职准备到上海谋职,想乘机去西藏玩一玩,他从上海出发,经青海入藏。冥冥之中是谁的召唤?两个人就这样相遇了,还有澳大利亚留学来旅游的海涛等几个朋友,相约一起去看羊卓雍错、纳木错,去拜访色拉寺、大昭寺、布达拉宫,去看天葬,他们心灵经受了佛教的洗礼,变得简单、纯洁,摩卡与散兵两个人在7天的相处中渐渐走近、相爱、盟誓,确定回去后就到一个城市工作,争取一起生活。可是就在最后一天,散兵去拍那个骷髅墙,然后他们遭遇了车祸,汽车滑下40多米的山涧,摩卡经抢救活过来,腿严重伤残,散兵却死了,然后是摩卡刻骨的伤痛,无法遗忘,历尽千辛万苦去贵阳拜散兵的墓。故事很简单,但是很感人。有些人就是这样,就像摩卡,她们的感觉异常敏锐,她们的内心无比丰富,她们的感情总是那么激烈,7天的爱情,就可以生死相随,就可以爱到骨子里。摩卡所描述的这种感觉这种体会非常真挚,她和散兵就是前世的那一对,他们在冥冥中总在寻找对方,找不到就无法安定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文字的优美,更在于她描绘了人世间最真挚的情,爱情、友情、亲情,都那么炽热。谁说这是个物质的社会?谁说这个社会人越来越冷漠?摩卡遇难了,见过面没见过面的网友开始救助,找人、捐钱、网上留言、联系家人,有的还亲自跑到西藏去,散兵死了,朋友设了网上灵堂,就凭这个摩卡找到了散兵的家人,这是网友啊,连真名实姓都不知道;还有摩卡的家人、亲戚朋友不遗余力的救助,真的好感人。印象最深的还有作者对西藏这片神奇、神秘的圣土的描述,让我们见识了一个神秘的佛国世界。

小说文字流畅优美,经典句多多,既有布达拉宫是宫殿,大昭寺是庙宇,色拉寺则是学院。、西藏人拜佛跟我们的目的是不同的,他们从不为自己的名利富贵祈祷,而是希望神佛能饶恕自身的罪孽,祈祷大地苍穹的美好和万物众生的安康。这样的经典归纳,也有男人的心是跟着脚步走的,脚步到了哪里就在哪里安了家。而女人的心是跟着爱走的,爱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与君虽是初相识,恍惚却似故人来。、其实我总是觉得人一旦离开了家乡就像掉了的牙齿,再装回去时已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从此过客不是过客,故乡不是故乡,在深圳三年来我最想过的是一种稳定的,可以沉淀下来的生活,找个真心相爱的人一起努力,他忙他的事业,我写我的小说,每年在他休假时我们相伴同游,去一些特别的地方,看山,看水,看风景、你的以前我没有赶上,但我希望你的今后有我相伴。、生命中爱的意志比生命的受伤更有力量,当生命受伤时,我可以选择用爱的支撑活下去,可是如果我的生命和爱都受伤呢,那支撑我的又是什么,我不是愚顿的人,却想不明白、天空中还有一种云,是缠绵交织在一起的,一眼望去看不到边,而这样的云,就是我的思念、时间如水一般从指尖流走,老去了年轻的容颜,爱情和思念就像皱纹一样越来越深,然而沧海桑田,谁又能完整重现昨日之恋,你我之间是挽不回的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去哪里都有往返票,而死亡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回来的生命之旅。、爱与恨总要有个理由,总要有个极限,而当有一天最爱的人死去时,我竟然会天真的想,原来这世上最珍贵,最奢侈的不是爱情,是生命。所以我说,如果你活着,我宁愿选择从未有遇见过你,那样就还有机会祝福你的健康与快乐,我也曾幻想用身体的残疾去换取你生命的延续,可这世上没有第八号当铺,命运的掠夺和给予,除了接受,我已别无选择。这样经典优美的文字,还有柏拉图《对话录》中的那段假设:原来的人都是两面性,自从上帝把人一劈为二,所有的这一半都在苍茫人世上寻找另一半,爱情,就是我们不停寻找着失去了的那另一半自己。、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名诗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这样经典名句的引用,我觉得在这儿特别恰当,让人感受特别深刻。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名才女,有一种三毛的味道。喜欢这样的才女。

记得第一次听乌兰托娅的《我要去西藏》这首歌时,我就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仿佛前世的缘的那种感觉,佛光穿过无边的苍凉,有一个声音幸福安详,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生死两茫茫就是那样一种特别的感觉。我要去西藏,我这一生不管怎样我都要去一次西藏才行。我能够体会摩卡的感情。

【篇八:《情断西藏》读后感】

看《情断西藏》这本书以前,朋友说这是真实的故事,内容讲得也很简单,就是在短短的七天之内,两个从大城市来的陌生男女一见钟情,正打算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因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而造成终身的遗憾。作者是天涯社区的一个版主,在网络的支持下,作者获得了其他网友的帮助,并在众多网友的关心和支持下康复了。

看过以后,感觉象看一部电影,因为情节实在太出人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也许上天就是这么爱开玩笑,才让你感觉到丝丝的甜意,却转眼你让你尝到刻骨的痛苦,让我们不得不感叹造物弄人。

就这本书而言,我觉得文学创作方面来是比较平淡无奇的,感觉仿佛是一部旅游指南再加上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文章中多次出现了对景点的介绍,给人感觉有凑字数的嫌疑,但是考虑到作者能在悲痛中写出这样一个作品已属不易,而且就内容来说,可读性还是比较强的。

有网友在读后感中谈到,只有在西藏这样一个纯洁的地方才会发生这样纯洁的爱情,让我感触颇多。

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对这个世界太失望,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似乎什么都可以用金钱来买到,以至于大家对任何事物,包括自己都产生了怀疑,这个世界在金钱的影响下,已经变得越来越不纯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也许连寻找真爱都要去到西藏这样一个地方去,仿佛在这样一个纯洁的地方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真爱。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似乎也是基于某种利益上的需求,而失去了彼此之间最基本的信任。与其说这是社会的可悲,不如说这是人类自身(尤其是中国人)的可悲,因为这都是我们人类造成今天的结局。

但是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网友们在这个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这是人类真情的自我流露,也让我们觉得在钢筋水泥之中还有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干枯的心灵,也许我们现在还麻木不仁,但是我们终将会觉醒,因为我们始终相信每个人的良知与爱,才是真正支撑起这个社会的支柱。

真正的爱情,不是在乎于产生的地方是否纯洁,而是在乎于你是否有一颗纯洁的心。

断舍离读后感


【篇一:断舍离读后感】

读了《断舍离》,让人感怀万千,在生活中要做到断舍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迷恋物质,舍掉目前看来是废物的东西,我们会想万一哪天用到了怎么办?断开自己不需要的不适合的,而人的本能是只要我喜欢的就要,至于适不适合自己目前是不是需要,则很少考虑,比如抢购潮。所以,在实践中,要打破传统思维,做到断舍离也是件痛苦的事情,往往需要外部的力量去推动。

实质上断舍离的推广也是一种外部力量,在教育人们改变自我,唤醒人们的主动意识。尤其在新农村的环境整治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农村柴草乱堆乱放,散养的鸡鸭鹅粪便院内院外到处是,这一点砖头那一点石头等等。要期待农民主动去做好,做到断舍离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于是政府宣传教育,出资出力,多少都有点强制的力量去改造,把农村建设的面貌焕然一新,向城镇化发展。

表现在我们快递行业上也是如此,徐州中通快递总部对此强调要求,承包区门面要建设好,严格按照政府的要求去做,把环境建设好,要井然有序要安全等等,多次开会宣传教育,加强承包区的主动意识。政府要检查,不合格就罚款甚至取缔,我们徐州中通快递总部也是积极配合政府,审查督促承包区做到断舍离,把门面建设好,为此还奖励了建设的比较好的承包区。

因此外部力量加上我们的主动意识,就会做到断舍离,提高我们的门面档次、改善工作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等等,轻松愉快地工作,进一步做大做强我们的中通快递事业。

【篇二:断舍离读后感】

在很多年以前,我就喜欢收拾物件,尤其是整理抽屉,在整理中获得内心的平静,干净、整洁成为心灵纯净的标志了,通常心情不好时,我也会通过整理屋子、整理抽屉的朴素方式,来平复心情。

近年来,人们关注了一种新型的生活观念断舍离,正是这种观念的极大扩散,悄悄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不说与现今中国反几风的政治话题,这种朴素、简洁的生活信念,通过心灵的净化能够让生活更清爽,让心灵更自由,这是信息社会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回归,现代人对生活本质的回归。

读这本书时,我没有意识到自己多年来朴素的行为中有一种禅意蕴含其中,整理房间也就是整理自己,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只有有行动,心灵就会跟上脚步,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快活的维持也是需要环境浸润的,用心经营自己生活空间,通过筛选保留必要的物品,以个体为主体,好好维护舒服简洁的小小空间,从此起步,开始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整体净化、梳理,保持断舍离的意识,成为自我生活的主宰着。

【篇三:断舍离读后感作文】

初见这本书,被名字所吸引,看过书中的序,又被内容所吸引,张德芬说,想要提高幸福指数,一定要和脑袋中的声音建立一种比较健康的关系。尤其是当你每次注意到自己在负面思考的时候,要能够断。断的能力在于观,如果你可以观察到自己的负面思考,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如果能不理会自己的负面思考,还是乐观、正面地去处理事情,这样的人就能成功地断去让他不幸福的思考模式。欲望是需要被穿越的,而穿越的方法有时候就是去追逐、满足它。到了一定时候,你会精疲力竭,坐回到自己的位子,才发现,原来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经在我出发的地方等着我了。先从整理头脑开始即断舍离的思考法则。

在行为上即为舍。舍的秘诀就是以自我为核心,时间轴为当下。反过来,就是以物品为主角,不管自己是否有用,反正这东西能用就凑合着用吧。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节俭,不浪费。现在来梳理什么才是真正的节俭?

节俭就是只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从源头杜绝不适合自己的东西。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东西后就物尽其用,发挥该物的最大利用率。有的人舍不得放弃不适合自己的东西,却打着节俭、不浪费的口号。殊不知,用着或留着这样的物品会浪费你的青春,浪费你的生命,吞噬着你的能量、占用你的空间,增加收拾的负担和内心的不安。选择物品时要时刻铭记: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我用的效果是属于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物品就是一面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你。

断舍离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选择、选择再选择的过程。选择的标准是根据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让我想到一句我很喜欢的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老天自有安排。你的表意识还没作出选择,但是你的潜意识已做好了选择。每个人的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选择而来,是自己的能量、波动吸引而来。你身带正能量,你所面临的环境是积极向上。你身带负能量,那么你必定处在一个负面的环境里。

除此之外,在工作中也要将断舍离的思想运用其中,往往总喜欢凭借曾经的固有模式去工作,而忽视了在舍的同时的创新。要变讲授式为师生互动式。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以往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讲为主,学生完全是被动接受的机器,根本没有自主性,更谈不上主动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个性,思维方式,理解层次、注意力等也就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要承认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允许学生独立思维,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应该通过座谈,对话等交流形式,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在互动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动机。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要变师问为生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可以从实际问题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跃跃欲试,产生某种知识的欲望,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完整时,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给予一些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勇跃发言;当学生提出一个好问题是,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在学习中问,在问中学。课堂教学的思路始终以变教师要做什么为学生要学什么为主线,以满足学生的心理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要变教为导。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角色,退出主宰课堂的角色,变知识传播者、灌输者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变教为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该断即断,该舍即舍,舍去旧有的,留出空间,填充新的内容。

【篇四:断舍离读后感】

乍看到《断舍离》并不理解其意思,只觉得说的似乎应该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其实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断舍离说的是一种超级整理术。

说到整理,一下就让我想到了收纳。在收纳方面,我虽不是什么专家,却也不是将家里搞得脏、乱、差的专家,然而这种整洁却是建立在花费大量时间上的,刚刚将衣柜整理好,也就是两三天,衣柜就又恢复了原样。这也是常常令我苦恼的事情,却丝毫没有办法,隔一周,依旧将所有的衣服翻出来,折叠好,继续进衣柜。三五天后,又会变得乱糟糟的。对此,我常常责怪领导,是他找衣服时,给翻乱的,而同时,翻乱后又不及时整理。

书中所说的断舍离,指的是把那些不必须、不合适、令人不舒适的东西统统断决、舍弃,并切断对它们的眷恋。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说我是一个十分恋旧的人,整理衣服的时候,每每看到不穿的衣服,或者穿旧的衣服,却从来不会将其扔掉而是依旧叠好,放到衣柜里,总觉得扔了可惜,可是放着有用吗?其实也没用。虽然想着或许哪一天旧物改造的时候,会用到它,可是繁忙的工作中哪有时间去做旧物改造,旧衣服收了两三年,甚至更久,却也在一次大清理中扔掉了。而这些年,造成家里繁乱的直接原因就是这些无用的东西所占据的空间,与收纳整理它们所花费的时间。

在没有看《断舍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觉得茶几上的东西不能再精简,虽然看着总觉得有些不美观,可是烟灰缸是平时用来放瓜子皮、果核等废物的,纸巾肯定是不能精减的,吃了水果后,拿一张纸擦手非常方便,剩余的三种零食,更不能移动,放到其他地方会忘记吃,久而久之就会坏掉。可是,看了《断舍离》后,我做了新的改变。将瓜子、榛子现南瓜子换到了小容器里,这样占据的空间比较小,看起来也整洁了不少。烟灰缸直接放到了茶几下面,用的时候再拿出来,或者在看不到烟灰缸的时候,就会直接将果核扔到垃圾筒里。如此一整理,茶几上,虽然没有做什么精简,却也比原来看起来整洁了许多。

看到漂亮的有意思的购物袋,我常常会保存下来,舍不得扔掉,可是这些东西却占据了很大的空间,而基本用不到。将这些东西清理掉,发现空间多出了许多。

在看《职来职往》的时候,有一个女生,说她喜欢整理电脑,将文件夹分类分得特别清楚,其实这也是一种整理术,如此可以让工作变得很轻松。

书中,用图表的方式、简洁的语言,将家居整理的方法说得非常详细。本书适合那些家里凌乱却不知道如何整理,家里虽然整洁却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整理的人,从书中可以学到非常实用的家居整理术,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

《断舍离》读后感


篇一:让生活变得更加轻盈——读《断舍离》有感



乍一看,好像挺容易的,但深究下去,发现最难做到的就是时时刻刻以“自己”和“现在”两个轴去不断审视物品。无论是“断”,亦或者“舍”,最重要的就是反复问自己这个东西对于现在的我到底有用吗?是现在就能用还是仅仅只是未来的某个时候或许才会派上用场?是为了填补内心匮乏的安全感、满足别人对高品质生活的定义、遮盖心中的自卑情绪,还是真的为了自己才留下这件物品?面对物品,其实就是在面对自己!原本以为堆积在墙角或塞在柜子深处的一件件东西只是由于自身的懒惰,亦或缺乏收纳整理的方法,当真正着手面对时,才发现他们背后隐藏的心理因素。需要克服的不是收纳方式的缺少,而是没有勇气丢掉物品背后的真正原因。

所以,运用“断舍离”去清理物品,不单单是在整理凌乱的房间,而是在对内心的情绪和感受进行着梳理和调整。对曾经发挥重要功用而如今已退居二线的物品说声“谢谢”,对冲动购物却搁置墙角没有很好施展其用武之地的物品说声“对不起”,然后再去舍弃,或许就会容易很多。

用“自己”和“现在”两个轴不仅能帮我们整理物品,甚至对于身边环绕的人和事都可以进行重新审视。一段感情明明看到了隐藏在看似和谐景象下的问题,却像鸵鸟一下将头扎在地里装聋作哑,维持表面光鲜而不敢面对。陪伴你的朋友曾经和你有无数的欢声笑语,而现在却由于生活轨迹的不同,待人处事的方式有了巨大差距,却硬要佯装以前的美好硬着头皮坚持见面。一件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你已经看到了方向的错误,却为了害怕经历更改路线的巨大工作量和承担的责任而继续沿老路前进……对于这些,静下心来,用“自己”和“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其实我们都能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的只是坦诚和勇气,去面对存在的问题,断绝已不合时宜的关系,积极做出调整,脱离对过去、对他人的执着。

在践行了的“断舍离”后,你会发现屋子的内部空间变得开阔和清爽,内心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和强韧。执着于外在的人事物,不能让我们内心得到真正的满足,而将关注力聚焦于自身,精力放在当下,才能换来生活的真正轻盈。如此这般,快乐和幸福便会如期而至。

篇二:《断舍离》读后感

在很多年以前,我就喜欢收拾物件,尤其是整理抽屉,在整理中获得内心的平静,干净、整洁成为心灵纯净的标志了,通常心情不好时,我也会通过整理屋子、整理抽屉的朴素方式,来平复心情。

近年来,人们关注了一种新型的生活观念——“断舍离”,正是这种观念的极大扩散,悄悄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 不说与现今中国反几风的政治话题,这种朴素、简洁的生活信念,通过心灵的净化能够让生活更清爽,让心灵更自由,这是信息社会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回归,现代人对生活本质的回归。

读这本书时,我没有意识到自己多年来朴素的行为中有一种“禅意”蕴含其中,“整理房间也就是整理自己,并不是心灵改变了行动,而是行动带来了心灵的变化,只有有行动,心灵就会跟上脚步,断舍离就是一种动禅”。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快活的维持也是需要环境浸润的,用心经营自己生活空间,通过筛选保留必要的物品,以个体为主体,好好维护舒服简洁的小小空间,从此起步,开始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整体净化、梳理,保持断舍离的意识,成为自我生活的主宰着。

相信《《轻断食》读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断喙鸟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