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大三儿》观后感800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观看的过程中,我们会涌现很多感触。观赏写的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写观后感是一种提升我们作文能力的捷径。从哪些角度写好一篇观后感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大三儿》观后感800字,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大三儿》观后感

关于今天的电影《大三儿》,我和朋友讨论后,有以下几点体会:
1.从个人角度看:大三想去西藏,在可能面临的身体原因的情况下,他写好了遗书,还是执着地上路了。为了不听到家人朋友们的负面消息,他甚至都没有告诉父亲,只是告诉了一个懂他的朋友。我觉得这里其实表现了一个理想的主题。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想去的地方或者想做的事情,很多人会因为一些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了,其实,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来一趟,真的应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完成自己内心最想做的事情,到达自己内心最想去的诗和远方。影片中关于理想的阐释非常精彩和到位。
2、从亲情的角度讲:大三儿做了最坏的思想准备,如果他不幸遭遇了意外,他觉得是去了父亲的一块心病,而他留给父亲的是自己6000元的欠款。这里我觉得大三儿真的不够成熟,或者说有些自私,他只想着实现自己去西藏的理想,却忽略了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可能会在痛失两个儿子后,失掉最后一个儿子而孤独终老。电影中有很多镜头,都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做饭给四十多岁的儿子吃,大三儿都可以上班,我觉得他其实也可以做饭来照顾老父亲。而且如果可以的话,陪着父亲回一趟四川老家也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外出。影片在亲情的塑造方面有些值得商榷的方面,当然,这是纪录片,就是活生生的现实。
3、从友情角度讲:阿皮是个过硬的朋友。当他感觉到大三儿非常想去西藏的时候,他也决定要陪着他走一趟,这一趟,其实他顶着太多太多的压力,万一因为高原反应,万一因为大三儿的身体素质,出了意外,都将对他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但是,为了朋友,这些压力他用自己的肩膀扛住了。甚至在路上,他谎报海拔数和血氧含量数来减轻大三儿的紧张情绪,用幽默的话语来鼓励大三儿的了不起,更有甚者,在特殊的情况下,背起大三儿走向更高的山峰。人生能有这样的一个帮助自己实现梦想的朋友何其幸也。当然,大三儿还有一个懂自己的朋友朱朱,所以他会把去西藏的想法告诉他一个人,把遗书的位置告诉他一个人,在珠峰大本营给他邮寄一张明信片。影片中关于友情的演绎我觉得非常到位。
4、作为一个记录片,影片真实地体现了生活在赤峰的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人人都有不易的事,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更何况身有残疾的大三儿和他的那些朋友们。但同时,影片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残疾人的大三儿能够不卑不亢的生活,顽强地工作,执着地追梦。那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所有人都需要的。
5、关于西藏的风光,影片独特的拍摄,呈现出了非常唯美的画面,很有冲击感。但是关于高原反应的渲染,我觉得稍微有些过度。其实,高原反应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随着海拔的提升,每个人都会出现,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有足够的时间适应,绝大部分的人都能平稳度过。我也去过影片中的新都桥,当时也是头疼,然后到了折多山口,确实会有缺氧嘴唇发紫的情况。影片中对于去西藏,个人感觉危险方面描述太多,容易让没有去过西藏的人产生错觉,好像去西藏之路是一条凶险之路,弄不好还会把命搭上。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大三儿》观后感1800字


《大三儿》观后感

这个电影看上去不像电影。平铺直叙。感觉看起来很没劲。尤其是主人公侏儒的身材。四十几岁大叔的容颜。看上去苍老平庸丑陋。所有的电影演员都是很美的。这个电影的主演居然是一个侏儒。一个又老又丑又平庸又贫困的朱儒。生活中我们都喜欢接近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仿佛籍以别人的优秀来提升自己。没有人愿意跟一个又丑又穷的人交朋友。即使自己不歧视。但也是冷漠的。躲避的。
我承认从一开始看这个电影的时候。看到这样的主角,我感觉实在看不下去了。不知道演社会底层的人家庭琐碎的事物有什么意义?我几乎想要放弃了。要不是别人推荐。刚开始的头几分钟。我就会放弃不看了。耐着性子,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慢慢的走入了这个底层小人物的世界。电影的名字叫大三儿。他是老三。所以叫大三儿。
三儿在家排行老三。他的父亲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经营过运输公司。他的两个哥哥。为了生存。是开货车的。但是他的两个哥哥都先后车祸离世了。随后他的母亲也去世了。46岁的他和84岁的父亲相依为命。他自己是个侏儒。身材矮小。他们的家看上去很贫寒。他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每个月1900元钱。在那个狭小,杂乱,逼仄的空间里盛着他们卑微,平庸,麻木,痛苦的生活。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不但物质上贫寒,经济上拮据,身体上残缺,他们承受着苦难的人生。
故事就从他们的苦难人生开始平铺直叙。我们没有人愿意看这样的生活。我们也不感兴趣这样的生活。即使他们很可怜。我们也不愿意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没有任何的渲染,没有任何的美化,没有任何的诗意。一个底层小人物的命运真实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你有什么样的内心感受?也许从这份赤裸的真实面前。我们看到了平时我们不屑一顾的底层小人物面对苦难的坚强,无畏,勇敢,平和。我们很难对他人赋予同情心。但也许同样的命运扣在我们身上。我们没有他那样的力量去面对苦难。
三儿面对命运的厄运,不怨天,不尤人,尽己所能,努力经营好自己的一生。不给他人添麻烦。即使身体残缺。也依然独立,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心怀善良。身处困境,却心中有光,有梦想,并努力去实现心中的梦想!哪怕命运虐他千百遍,他坦然接纳的态度令人心生敬重。
两任哥哥相继离世,他用上帝眷顾他的哥哥来叙述!把死亡叙述的如此平淡,没有悲喜。难道不是吗?活着又有什么可欣喜的,活着意味着苦难,痛苦,无奈与挣扎。死亡又何尝不是解脱,是极乐,是涅槃他说上帝眷顾了他哥哥。言外之意却不眷顾他。他平淡的叙述中有着对命运无可奈何的凄凉。是的,他还要活着,他的苦难还没有结束。他平静的外表下看似波澜不惊,却有着对苦难命运坦然面对的承受,勇敢与无畏
同去西藏的朋友。身材高大健康,生活富裕。当听他说要去西藏的时候。他说他不愿意陪任何一个人去西藏。但是只要你愿意去。我就会陪你去。一句话。却是满满的暖意。他表面上看上去地位尊贵。却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去给残疾人一份帮助,一份生活的希望,一束命运的光在西藏的路上。他一直关照这个残疾人。还亲自背他爬坡。他们之间不是亲属。但是他却给了他一份坚强的力量。他是健康人。他没有用自己的健康去歧视一个残疾人。去冷漠一个残疾人。而是用自己的健康去背起一个残疾人。他有着对生命最真诚的尊重。不管他的外表多么丑陋,亦或是残疾。生命是平等的。只是这个世界上有人恰巧倒霉。他们连正常的人的躯体都不能拥有。他们同样渴望幸福。幸福却是那么的奢侈。而幸运的健康人去给予残疾人温暖和帮助。他的行为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个世界上正是因为有着这份浩然正气,慈悲善良,才让这无情薄凉的世界有了丝丝暖意!
三儿的父亲,是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眉毛都变白了。他佝偻的躯体,衰老的皮肤,给人直观的感受,它是一个垂垂老人。就是如此一个平凡的老人。他当过兵,参加过抗美援朝,他背后有着惊心动魄的故事。我们谁都无法把如此一个苦难命运的老人联想到一个英雄。我们只看到了他的平凡。却没有看到过他平凡背后的伟大。
他有着平常人的缺点。他是一个暴脾气,容易发火。孩子们经常跟他谈天变成争论。但他暴脾气的背后,却有着父亲的父爱如山。他的两个健康的儿子都死了。剩下的只有三儿这个残疾人。面对命运的不公。他不怨天,不尤人,平静的接纳一切。每天为儿子做饭。儿子去西藏的路上。他喋喋不休的背后,有着对儿子的担忧与深爱。他没有嫌弃这个残疾儿子。依然在尽己所能。努力给他攒钱。希望在他百年之后。他的儿子能够少一些人间的疾苦。他活不了几年了。自然也没有什么牵挂。也许死亡对他是一种解脱。可是他还要担心活着的儿子。他的三儿是个残疾人。尽管他不忍心看他受苦。但他也深深的知道,他能给予的帮助有限,命运的苦难都要他独自承受。他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尽己所能。
一个残疾人的背后。有着平凡父亲的父爱如山。有着兄长对他深厚的感情。有着兄弟们对他的平等尊重与爱的帮助。
在这薄情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光一份热。给予他人爱意与温暖。对比自己更弱小的人的尊重。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养。是一个民族的素养。是一个国家的素养。
残疾人已经够不幸了。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比普通人要经历更多的苦难,更多的不容易,更多的心酸,更多的无奈。虽然我们没有力量去拯救他们。但假如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有着尊重,平等,博爱,同情,怜悯,并尽己所能的给予他人爱意与温暖。最起码能在残疾人痛苦无奈的一生中。让他感受到暖意与美好。
每个人都需要诗意的人生。现实生活是残酷的。三儿通过去西藏,践行他人生的梦想。他虽然身体残疾。被命运百般磨难。但他依然内心有光。不管他眼下的生活是多么的苟且与无奈。他都因内心的这团火焰而对未来充满希望。而更加令人敬重的是。他的朋友开车载他结伴而行。因为三儿是个残疾人。他没有力量去完成他的梦想。而他的朋友去尽己所能去帮助一个最底层最卑微的小人物去完成他心中的那份梦想。为他朋友的慈悲,善良,正直而深深的打动。这个世界需要浩然正气。而他的朋友人性的光芒令人久久回味。
每一个平凡而卑微的小人物。在平凡的背后都可以孕育伟大,爱与光芒
是的,我很平凡,但并不平庸
不管命运怎样颠沛流离,我都会因我内心的善良和正直而感到自己内心的美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但是给予他人爱与温暖的人。他们自己的内心又何尝不曾开出芬芳

大三元观后感


大三元观后感

据说韩国人也超爱哥哥的年轻神父钟国强(张国荣饰)遇上避债逃入教堂求救的妓女白雪花。为拯救这迷途羔羊,钟国强乔装迁入妓女分租的单位,CID刘青发为追查卖淫集团跟踪白。钟国强为众妓女找新工作,培养她们的音乐兴趣,更为她们与黑社会评理,发锲而不舍的追查,引起误会重重……发能否把卖淫集团一网打尽?妓女能否改邪归正?钟国强与白雪花日久生情,神父如何自处?

广博的爱。因为一场怪病,祈求于神,最终愿意将自己牺牲给神,当一名神父。这不是一般的神父,经他主持婚礼的新娘往往想入非非,失口说出愿意嫁给神父。他,不仅有极佳的容貌,还有极高的人品。拯救妓女于水深火热之中,凭着一颗正直善良而博爱的心,用一些看似很傻很天真的话,一些看似很普通的做法,轻轻地打动妓女的心,温暖她们的心。

与黑社会评理。这一段,就像书生遇上兵,戏剧性,喜剧性。孤身一人,去找强大的黑社会评理,只是为了说服黑社会,请求他们为妓女放宽还钱的时间。非常可爱,这种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因为心中种下了正义的种子。

真性情。这是电影的最后部分,他为白雪花和他男朋友陈俊男主持婚礼。阳光洒在他的右肩膀上,仿佛天仙下凡,目光缓缓留出忧悒,又像古井水,平静得不见一点波澜,深情地投向白雪花。说到这个婚姻是天合之作,他自己也忍不住垂下目光。除了问陈俊男是否愿意之外,他目不转睛望着白雪花。当白雪花逼问他时,他再次忍不住垂下目光。其实,答案在心里,这一次,他再也不无动于衷了。脸上闪过一丝调皮的娇羞的腼腆的笑,平静地说,我绝对不愿意你嫁给他!随后,甩下圣袍,冲出教堂。“我爱你。”神父不是绝对地无情无欲,有情有意的才是真正的神父,才是真正帅气的哥哥。(原谅我,再次把现实中的哥哥和电影中的角色混淆了。)

一个人怎么可以那么帅?我心中的男神,愿你在天堂安好!

《老炮儿》观后感800字


《老炮儿》观后感

下午看了《老炮儿》,电影如我期望,解渴解饿,还解乏。冯导儿虽非导演,但故事中的六爷绝对是按着冯导的范儿量身定做的,只是这些都交给管虎导演完成了,让冯导可劲儿的撒个欢儿,捎带手拿了台湾金马奖,给年轻演员上了一课。
小刚导演的作品,真的对我影响很大,从小到大吧,也许不只是他一个人,还有王朔、刘震云、叶京、葛优、张涵予等。
小时候喜欢军挎包、绿军装、军帽和小刀等,说实话,那时候是无意识的,我们就是喜欢这些东西,不论那是什么范儿。
初、高中看了《围城》、《编辑部故事》、《过把瘾》和《一地鸡毛》,直言不讳,这些电视剧甩今天的《北上广》可不止几条街,至少几个县,接着又看了不少王朔的书,真心喜欢这些京味儿的词儿和造句方式。剩下的就是模仿、模仿、模仿。
大学四年里对冯导儿的作品几乎一部不落的都看了个遍,新片儿出来之前,如果实在饥饿难耐,就把老片儿再租回来复习一遍。
从97年到04年,《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这些作品加在一起,就是那几年的中国电影的最高境界,名利双收加上观众过瘾,只要看看后面贺岁跟风的规模,就知道冯导的分量和贡献。
04、05年之后,冯导稍稍转向,由自己最擅长的方向转为自己最想做的方向,同期有类似转变的还有陈凯歌导演和星爷,我只能说这或许就是英雄所见,不但相同,而且同步。
在后面的作品中,《集结号》、《唐山大地震》、《温故1942》绝对是震撼心灵的上等佳作,作为观众和粉丝,我感谢冯导在那些岁月给予我如此的感动和领悟。
但《私人订制》没有让我感受到过瘾,心中莫名的不安,就像看见父亲在人前说了一句错话,就像看到母亲出门时花白的头发没有梳理整齐。
记得当时有人说冯导已经技穷才尽,我不信,我的理解是,世道变了,但冯导可能还没有说服自己。
中间过了很长时间,直到在笑傲江湖中看到冯导去当嘉宾,心里这份担忧很快就淡出了。

15年12月,铺天盖地的N多新片上映,我只选了两部,《寻龙诀》、《老炮》,《寻龙诀》看的是Ip、特技和黄渤舒淇,《老炮》看到是冯小刚、冯小刚、还是冯小刚,那是一位长辈在重重围攻之下的振臂一击。
不想剧透,只想说,如果你如我一样曾经是冯导的粉丝,那就放心去影院看看《老炮》,那一堆的小鲜肉绑在一起,也丝毫影响不到冯导的魅力。

老炮儿观后感800字


老炮儿观后感

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
不地道。北京人的故事,北京话都说不利索。这是最大的缺憾。
故事有两条主线,两对矛盾。一条是新老价值观冲突的剧情主线,另一条是家庭悲欢的情感线索。
用一句话概括剧情就是一群跟不上时代的老流氓最后的挣扎。
老张是那种典型的相声里经常会提到的大流氓。这种大流氓最讲规矩,最重视义气,黑白通吃,小事不管,大事管不了,专门管不大不小的事儿。游走在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灰色地带。道德占着,拳头亮着,法理让着。
然而机缘巧合,却让他们遇上了一帮当代小流氓。
小张和小飞是那种典型的小流氓,散漫,钱能摆平一切。玩儿,成天玩儿。到处找人生价值,但怎么都找不着。
老张坚守着老一辈流氓的价值观,但是处处碰壁。在胡同口这一亩三分地儿,还多少有人给几分面子,出了这条胡同,可真就没人搭理了。
一开始小张被绑了,老张执意要凑钱赎人,因为理亏,不能坏了规矩,毕竟规矩是他这种人赖以生存的根基。去找洋火儿的时候,就是不说有困难,必须先叙旧情,必须先讲究义气,洋火儿虽然是上一辈流氓出身,虽然骨子里是重义气的,但是已经习惯了现在人先谈钱后谈感情的套路,因此老张很不适应。
老张还想开个酒馆,起名聚义厅,这种赤裸裸怀念旧时荣光的行为,一说明了他的坚持,二说明了这真的过时了。
小张说老张不就是会打架,但老张不仅仅是打架,这其中有许许多多人情的运作,复杂得很。然而小张是看不见的。
这两种流氓的价值观的冲突,也说明了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条件的变化。
本来顺带歌颂一下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就很好了。影片又加入了一条很蛋疼的情感线。
首先,老张这种不顾家的人,这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居然也会说出我就想你找一媳妇儿生一小子这种话。
你信吗?我不信。
小张与老张之间,除去新老流氓的冲突以外,还有这种父子的冲突,就令人蛋碎。老子从未尽过义务,到头来给你加上一堆义务,就因为你是儿子。你爽吗?你不爽。
这叫什么,年轻的时候在外面潇洒,不顾家,老了回家就希望有人照顾。有这样的好事?
先不管有没有这样的好事。你作为晚辈,你会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
如果父母的心愿,不会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提出来,你能注意到吗?也就是说,你能接受作为子女的种种义务和责任吗?
如果你的父母跟影片中一样,在没有任何亲情可言就像陌生人一样,你能原谅他然后去建立一种只讲究付出的关系吗?父母为什么成为父母,仅仅是因为给了子女生命吗?
这每一个问题回答起来都令人蛋碎。
还有几个小角色。是我对不起你的小姑娘,一直在默默付出的霞姨,当了二十多年修理工的灯罩儿,一把年纪还那么中二的小年轻,简直脑残的高官。每一个审起来都令人蛋碎。
让人不禁想问,难道这就是生活,是不是蛋疼了点?
从感情倾向上来看导演还是偏向这种老一辈的流氓的。美化了不少,也给了好报。实际上这种人一点都不善良,跟善良一点都不沾边。
真实感欠缺,戏剧化不够。
京腔尤其蛋疼。就张一山还能听。

电影老炮儿观后感800字


《老炮儿》是由管虎导演,冯小刚、张涵予、许晴、李易峰、吴亦凡等主演的电影,2015年12月24日在中国上映。

电影老炮儿观后感【1】

电影《老炮儿》的故事前半段,人物动机充分,“老炮儿”一心想救儿子,跟“官二代”小飞们按照北京茬架的规矩,双方约在颐和园后面的一个野湖中决斗。

最后等到决斗真正到来时,故事却是戏剧性的,“老炮儿”在关键时刻心脏病发作骤然倒在了冰面上死去,让这场一对多的“个人英雄主义壮举”变成了一场意外闹剧。很多观众连呼看得不过瘾。但仔细想想,除了让“老炮儿”意外死去外,还真的没有别的办法。

有点常识的都知道,以一个老人之力对仗对方几十个“生瓜蛋子”,结局早已经注定。单枪匹马杀将过去固然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充其量就是一个匹夫之勇。对于“大院子弟”来说,父辈红军的“游击战”之精髓就是集中我军至少三倍于敌方的兵力开打,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老炮儿”张学军一定门儿清。

之所以“单枪匹马”杀将过去,“老炮儿”一定是抱着必死之心的,但心脏病导致的意外死亡,虽然让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梦想破灭,但却让他的死变得更加高大和有意义。

也就是说,身为父亲的“老炮儿”,他从故事的一开始就注定了他必死的结局,除此别无选择。

“老炮儿”是一个江湖人,这一点,电影中也明确说明了。影片开头,他威胁小偷把被盗主人钱包中的身份证寄回原主,随后又替被片儿警执法时打了一个耳光的“灯罩儿”讨回公道,这都说明了“老炮儿”的特殊身份,他是一个“黑白两道”都能说得上话的人,他实际上扮演的是在犯罪和法律之间的社区仲裁者的角色,就像美国西部枪战片中的常见情节一样。

《老炮儿》就是用美国西部片模式讲述的发生在北京胡同中的一个老头儿为了讨回生命尊严和公道的故事。而在情感内核上,它跟美国导演伊斯特伍德拍摄的《老爷车》一脉相承。

就像《老爷车》中的那位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福特汽车厂老工人沃尔特用自己的生命当赌注,用一个“计谋”引诱一帮坏孩子朝着自己开枪,从而让这些坏人受法律惩罚一样。“老炮儿”张学军也是用自己的死(心脏病发作倒在了冰面上死去),换来年轻一代的“重生”:一方面给“小飞”以警醒(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往后就是自己这样的下场);另一方面也对自己儿子晓波做了最后一次人生指引(他应该过跟自己不一样的生活,一个有追求的、平静的、有责任心的生活,比如开一家酒吧)。

《从天儿降》观后感800字


速食影视
《从天儿降》观后感

刚看完电影《从天儿降》,迫不及待来写这篇文章,实在是有感而发。
我一向对电影的好坏不置可否,保持中立的态度。毕竟,拍一部电影并不容易,都是别人的汗水,评论也应该适可而止。但这部电影确实白白糟蹋了一个好的主题包容与爱。虽然现在的人鸡汤喝得不少,但只要创新得了,也不会嫌多,可《从天而降》真的让我忍不住快进。剧情零散,难掌握重点,感动不足,拖沓有余,转折也没有恰当衔接,鸡汤出现得太突兀一个个小缺点堆成的败笔使它接受的负面评价着实不少。
其实,不仅只有《从天儿降》,现今中国电影早已不复当年辉煌。无论是大陆电影,还是港片,都失去了七彩光环,落入俗套。以前的香港电影,诸如《古惑仔》《赌圣》《家有喜事》,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总能代表一个时代,引起一阵潮流。而现在的速食电影占据了大众的视野,更新换代太快,上一批还没看完,这一批紧跟着上映,多数是重量而不重质。与我而言,作为一名影迷,现在往往在回顾老电影,对新电影只是万中挑一地看。我也知道创新不易,但问题在于影视届的价值取向似乎出了问题。投资人和拍的人只跟浪潮,一段时间里青春题材的电影多受欢迎,就多拍青春题材的,宣传做得好,实际观看却让人大失所望,只要有人去看就行,利益成了第一指标。还常用颜值取代演技,吸引眼球,虽说好的银幕形象确实需要,但仅靠此增长人气,这样的电影气数能长吗?
电影和电视剧虽有差别,但都是影视,所以是有共同存在的问题的。本来电影的时长只有短短一两个小时,情节再不紧凑点儿就真的没有看头了。现在的喜剧是仿着前人的脚步,却变得做作,少了最初的自然和内涵。为了搞笑而高笑,使观众常常冷着一张脸看完,就算笑了也只是嘲笑,而不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还有那些抗日神剧,内容离奇,脱离事实,或是千遍一律,这样的抗日剧,拍多了只是浪费资源,误人子弟。当年中国耗费了多少人力无力才击败了日本侵略者,当年日本人的单兵作战能力是我们的五倍,哪里像抗日神剧中演的,主角一个人在枪林弹雨中不仅毫发无伤,还打死了几十个日本士兵,或者身中数枪,过了许久仍死不了,又或者能飞檐走壁,手撕鬼子的?纯粹荒谬!
好的电影、电视剧,要的是完整充实的剧情,演技好的演员,静心钻研、认真严谨的剧组,更重要的是对的价值取向。现在一股翻拍热门小说的风潮被掀起,我不反对这股热潮,但是,众多翻拍剧,有几个能被拿上台面,经得住仔细研究的?在此,不得不提及我心中最好的一部翻拍剧《琅琊榜》。胡歌、王凯、刘敏涛、刘涛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参演,情节跌宕起伏,服装、礼节、场景布置、时间过渡之类的细节得到重视,这样的剧,才称得上好。里面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得已的苦衷,没有毫无理由的坏,处处合理。更撼动人心的是梅长苏最后保家卫国的决定,一个被冤害得家破人亡,被抛弃了十几年,冤死了七万弟兄的人,最后宁死也要护全国土,这样的结局设计,让这部剧意义升华,才获得一致好评。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说现在的影视没有一点儿优点,只是觉得更该反思反思,以弥补漏洞,莫让速食影视继续粗制滥造下去。
影视发展究竟会如何?我相信,时间会给我答案。

喜欢《《大三儿》观后感8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