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教师读活着有感

教师读活着有感

初读《跟着禅师做教师》有感。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如何去领会作品的内函呢?以下“初读《跟着禅师做教师》有感”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读《跟着禅师做教师》有感

鳌江一小 黄招团

许是教书有些年头了,常觉得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教书育人更是一场不敢怠慢的修行。许是年纪渐长,为师之道和为人之道交织的傻傻分不清,虽然心态更加平和,但却时常更糊涂了。《跟着禅师做教师》这本书,着实像是奔着我这样的人来似的,呵呵,我也就带着万千的解惑之意毫不犹豫地扎了进去。

作 者 介 绍

谢云,网名"江湖一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教研员。先后荣获"绵阳市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优秀教师"等称号。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天涯》、《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发表文章1000余篇,著有《背在背上的井》、《灯影里的人生》、《幸福教师五项修炼》等。

近年来专注于教育写作和演讲,在《教师博览》、《福建教育》等开设专栏,在全国各地做专题讲座50余场,为《教师博览》、《教师月刊》、《北京教育》等做过多次大型专题策划。系《教师博览》首批签约作者。

内 容 简 介

在中国传承千余年的禅宗,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历代禅师开悟弟子时的方法及策略,对教育者具有极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作者潜心研读禅门典籍后,以其独具的匠心,打通了禅学与教育的关节,讲禅门公案,说教育教学,既有返本归宗的梳理,又有别开生面的发现,更有独出机杼的表达。

"跟禅师学做教师",你所感受到的不仅是为师之道,还有为人之道。阅读《跟禅师学做教师》,你不仅可以提纯教育情怀,获得教育智慧,更能成就美好自我,实现理想人生。

精 彩 分 享

分享一则:教育就是点亮心灯

禅,从一盏灯开始

教师就是"燃灯人"

心灯不能灭,心灯更要亮

哪个孩子不是好孩子

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坏

鲜活生命,岂能预设标准

教育,就是让人通过教育变得更美好

每个孩子都是"天地间独此一份"

要爱,更要会爱

教育类似农业

教师的工作,就是播种

会爱,比爱更重要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

人生的本质就是等待

等待,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一株野草也可能开出一片惊喜

能不能像母亲一样耐心守望

无限相信,就有奇迹

有坚信,才能更坚定

教师需要"勇敢"地相信

世界就是你所相信的样子

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深处

从自心出发,才能"明心见性"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好教师当与学生"以心印心"

始终不忘自己曾经是孩子

"小声点儿,别让孩子们发现了

有童心,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孩子

童心就是"禅者的初心"

好教师应该始终是"长大的儿童"

你是你自己的解放者

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你自己就是"铁壁"

从来没有救世主,"解放"只能靠自己

分享二则:为师当有平常心

【公案】

师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师云:"还可趣向否?"泉云:"拟向即乖。"师云:"不拟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真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虚豁,岂可强是非也!"师于言下,顿悟玄旨,心如朗月。

——《祖堂集》卷第十八

【译解】

赵州从谂问南泉普愿禅师:"怎么样才是道?"南泉说:"平常心就是道。"赵州问:"要证得这个道,还可不可以往哪个方向努力寻求呢?"南泉说:"如果努力寻求,就会违背参禅的正路。"赵州说:"不寻求怎么知道是道呢?"

南泉说:"真正的道,不属知也不属不知。见闻觉知是妄觉,浑然无知则是无心无记。若是真能达到毫无疑惑的正道,那你的心地就会像虚空般广阔开朗、廓然无边,又怎会被外在的是非观念所拘束呢?"

赵州听了这话,顿悟玄旨,心里犹如孤空朗月,澄明皎洁……

读 后 反 思

1、教师成长必先从心灵的觉醒开始。

保持教师内心的洁净庄严,前提是教师要有真正的内心生活。人皆有心,但并非都有内心生活。有不少教师,始终被外界力量左右,始终生活在在喧闹的外部环境中,心灵的宁静都无从谈起,谈何洁净与庄严?人生世间,安定内心才能安顿自身,才能树立起精神的坐标,无论多远都找得到回家的路。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说:"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学要求都是来自教师内心的呼唤。"这种呼唤就是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这样的认同和完整,必然建基于教师的内心生活。谢云老师指出:对心灵的真正关照,或许真的只有靠我们自己:如果自己都不呵护,不关爱,还有谁会照拂我们内心的那一方"热土"?

很多时候,教育容易被看做是"大词",让我们觉得庞大、空茫,但更多时候,教育就是很日常的东西——小事、细节,片段,具体的场景、瞬息的呼吸,微小的影响,缓慢的改变,很琐碎、很微观,很枝节,很简单又很复杂。只要我们在认真做教育,就是在用心做教育,就是用力地爱教育。

2、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点燃心灯。

鸡蛋从外部打破就是一道菜,从内部打破才是生命,是成长。因此教育的根本不在于教了多少,而是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要让学生从内心去打破,让学生从内心里要学习,而非外界的社会压力。教师就是"燃灯人",首先要点亮自己,才能更好地点亮学生。对此,我深以为然。从教16年来,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深知今天的教育现状有多沉重,也非常清楚教师工作的清苦与繁累。教育教学工作的细碎与繁杂,就像一张看不见的网,紧紧地将我们的心囚禁着。天长日久,累的累了,倦的倦了,厌的厌了,连挣扎的愿望和冲动都没有了。加之浮躁的世风,犹如"万灯"齐亮,周围人影幢幢,分不清哪一个属于真正的自己,面前只剩下眼花缭乱的茫茫。

3、教育就是一场修行。

除了技术与能力层面外,教育还包括生命状态和精神境界,教师应通过"修正行止",来完成生命的成长和精神的丰富。为此,谢云提出了幸福教师的五项修炼,即:修炼一颗柔软心,修得一双智慧眼,修炼一腔宽容怀,修炼一手绝活儿,修炼一副担当肩——这五项,看似简单,真要做到,很不容易。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幸福的做教师》有感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从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幸福在哪里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脚步当朝着精神"行走".或许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是为了西部的贫困孩子受到教育,为了西部的开发,发展,他很苦但奉献着,快乐着,幸福着;而南方老板的人生价值却是低成本,短时间,高利润,可能为"钱"活着,所以很富很累,腰缠万贯而永不满足,于是他很不幸福.教师这个职业的本身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了这种蜡烛,春蚕般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就能"一意孤行"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就会真心对学生,走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会用心灵点燃心灵;就会固守这份职业,坚守这份信念,并绽放出许多精彩与豪迈.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也感觉不到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对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要享受生活.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个会,泡个吧,旅趟游.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要对自己要合理定位,科学,合理,符合自己最近发展区,又不断在动态变化提升的目标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前提,不断的自我价值实现是人不断前进的不竭"内驱力".过高的目标定位容易让人因体验不到经常的成功而沮伤.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本人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 我是一名执教两年的新教师。记得刚开始教书时,我明天和学生打在一起,和学生嬉闹,在有些同事眼中,我可能不像一个老师,我觉得老师不应该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与学生成为特殊的“朋友”,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但是真正处理起这层关系确是很难的。毕竟我是一个新教师。所以闲暇之余我偶然发现了《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一段段文字,一个个故事,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识。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

“爱与教育形影不离,有了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和技巧,而是从心地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

“孩子的心,都像上锁的大门,粗暴的态度就像粗壮的铁棒,费再多的力气也撬不开,只有和风细雨般的方式如一把细腻的钥匙,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读着一句句令人深思、催人奋进的警言、醒语,我的第一感触是: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当然《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中的经典语还有很多很多,可谓不胜枚举!如上妙语、佳句,无不折射出两个“字”,一个是“情”字,另一个是“思”!字虽两个有限,意却多层无限,它要求我们教师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的、立体式的,那就是:教师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培育学生的人,是一个会上课的人,是一个会写作的人,是一个会当家长的人……只有符合了这样的素质,我们的教师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也才能幸福地做一个教师!有鉴于此,我结合个人的通读和理解,个人认为教师应该做到用情施教用心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卓越的教师!

彭兴顺老师在书中反复强调,“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并不是创新观点,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鲁迅的“教育根植于爱”,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 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活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学思想虽不尽相同,教育风格也各有千秋,但对学生的情感都离不开一个“爱”字。

教育上的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的真诚沟通,从今以后我会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情去施教,用爱去开导,像所有优秀老师那样,用真情、爱心换来学生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仔细想来,书中所讲的均为每个教师应该在常规工作中都能做到的,我有的做到了,有的却是捉襟见肘。我没有去期望被认定为“卓越”,也许是这种“卓越”的教师太多了,所以我们身边的教育工作者往往淡化了这种肯定的价值,在现实中我们体会最多的是往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学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学会“做人”比成绩更加值得我们教师去关注。但是“中国式”的教育体制不变,我们极个别老师的力量是有限的,很难改变现状,而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给学生更多的关爱,用爱去教育。

教师读《做不抱怨的教师》有感


教师读《做不抱怨的教师》有感

二年级组刘学 南堡实验中学

最近,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向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我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立刻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取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样那么不听话?怎样那么坐不住?怎样那么难教?怎样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样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应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我的学生,试着控制自我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下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明白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就应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能够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好处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期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期望了。你是笑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还是苦着应对自我的期望呢?笑着应对期望,期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持续快乐的情绪,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读做智慧的教师有感


读做智慧的教师有感

2016年的寒假,我有幸拜读了《做智慧的教师》一书。

之所以选择《做智慧的教师》这本书,是因为我也想学着做个智慧的教师。在我看来,智慧的教师肯定是那些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教学起来又轻轻松松的老师们。而我缺少的正是这些。书中关于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等一系列问题,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了许多教学细节、教师智慧、教学实效、自身发展、教学创新的操作性理论的诠释与实践案例。因此我想,这本书肯定会对我大有帮助。

当我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师的真谛。为此,我有三点感触与大家共享:

一、智慧班主任,因材施教,善待差异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家庭,班主任无疑就是家长,其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时不在地演奏着一首永不停息的交响曲,而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就是师生之间那股真诚的爱。光强调班主任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要“让爱智慧”。“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学生,恰恰是你最需要爱的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实质上已经结束了。”班级管理就像庄稼地一样,你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庄稼地,只有如此,才能因地制宜的把庄稼种好。你只有了解自己的学生你才能管理好班级。农民地里有干不完的活,教师在管理中有做不完的事。教学艺术无止境,管理艺术亦无止境。庄稼的生长是有生化规律的,你无法改变它的生长周期,你必须按照它的生长规律去等待它的开花结果。同样,学生千差万别,我们也必须学会因材施教,不同的爱要给不同的学生。

第一天新生报到,在课间的十分钟,我刚离开教室走到后门,就听到了一阵嘈杂声,夹杂着许多不文雅的语言。回头过去一望,只见几个新同学正勾肩搭背地靠在一起,凭借着老师特有的眼光,我有了定论,这几个绝非“等闲之辈”。果然,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彼此呼应,连成一片。结果班级自习乱,课堂也乱。

针对这种情况,我每天早来晚走,谈心、惩罚、制定班规,似乎也没什么作用。严厉的批评,在他们那似乎温驯的眼中并没有看到真正的驯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有了一个新发现,他们几个似乎特别听xxx这个同学的话。很多违反纪律的行为似乎都是他带头的,是这个捣乱群体的“领头羊”,于是我改变了策略,“擒贼先擒王”,先从xxx这打开突破口。

通过几次和xxx的促膝谈心,让我了解到他其实是一个叛逆性很强,很爱出风头,却有着较强领导能力的学生。但是因为在学习上缺少自信,也特爱面子,接受不了老师同学的批评,所以总是觉得大家看不起他,才会经常在课堂上和老师唱反调。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元旦的班级拔河比赛中,我让他担任本次比赛的负责人。

“什么?让我负责?”他满脸的惊讶以及不信任。

“对,你一定行!”我微笑地看着他。

“哦!”此刻的他,没有了往日的不屑一顾,陷入了静静的思考。

果不其然,在这次的拔河比赛中,他的领导才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赛前准备、初赛,他都全力以赴。虽然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但他的努力使班级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而我也适时抓住契机,在班会上及时表扬了他!第一次,同学们从他从来都是敌意的眼中看到了欣喜和善意。

他在日记中写到,我感觉到了老师对我的信任。老师是真心希望我好的。

从这句话中我明白他已经接受了我,这正是我对他进一步要求的好机会。于是我又邀他谈心,对他提出期望的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并且跟他一起制订了前进的目标。

他确实变了,一起和他调皮捣蛋的同学也因他的关系而有所改变。班风变好了,也更团结了。

二、智慧教师,爱的使者,灵魂的工程师

“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响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热爱你,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热爱你,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年复一年,教师就像从一条河的岸边接一届届新生上船,用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把他们送到理想的彼岸,让他们奔向远大的前程。”这是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话。这位来自东北的老师身上所闪烁的光芒,自此开始便一直环绕在我的脑海,深深吸引着我。

他说:“教师对学生关心的越多,师生感情就越密切,一位教师不仅要重视交给学生知识,提高学生成绩,还要关心他的身体,关心他的生活,关心他的思想……”

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一个老师,要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尤其是爱学生。魏书生爱学生,尤其是爱那些差生。他认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课听不懂,还要硬着头皮听,不懂装懂,装模作样,天天如此,年年如此,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给他们一些关爱,帮助他们进步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再有,教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诊病,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教师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这一认识,应该说是非常独特、耐人寻味、给人启示的,而且这段话时时提醒我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科学治班,给班上的每一位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氛围,引导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培养自信心。

三、智慧教育工作者,巧妙评价,师生共勉

有这样一个案例: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学生,便将其制止,并让他到校长室去。陶先生回到办公室的时候,男生已经在那里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颗糖奖给男生:“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的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你一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你一块糖。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的一番话,更应让我们深思:“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卡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急忙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是的,充满智慧的评价是一种启发、一种点拨,一种关爱,一种期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诠释了课堂教学的内涵,引领着师生走向智慧,走向成功。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处理教学中的问题的方法,在今后教学中遇到类似问题,我一定会处理地得心应手。

总之,智慧型教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读《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有感


这个月我阅读的书目是肖川、黄超文主编的《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系列之英语卷。其实匆匆一个月都没能真正的静下心来好好读书,直到临近月底这个星期,才拿过来翻看了看。本书共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是:英语教师成长的基本理念,下篇是英语教师成长的个案叙事。下篇分别有九位老师通过自己的几个简短的教育教学实例对自己不同时期所做的英语教师工作进行了贯穿与反思。读了这么多老师的教育叙事,我觉得,今天的英语教师应该是一个与时代发展变化相融合、相适应的人,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一个必须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喜欢什么,不满意什么的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走近学生,理解学生,进而影响学生。

读完全书,不禁让我回想起6年前第一次担任英语教师的经历。其中的一些故事和我在现在工作中遇见的事儿很接近,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今天我们当教师已经于那时的情形大不相同了。下篇中的英语教师成长的个案叙事5《因为热爱而快乐》是我认为最具看点的部分,游舸老师分别以:我的成长之路,我的研究之旅,我的反思之乐命题了自己的教育叙事。通过看他的教育叙事和自我反思,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我们的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孩子,学习好但习惯差的孩子;特别内向的孩子,调皮的孩子……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爱是给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雨露,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一个老师,一个班主任,应该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心中要充满爱,师爱应该成为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我们不光要关注优等生,更要学会关心后进生,在学生面前学会蹲下来,用欣赏激励的眼光去看我们的孩子,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心灵。 然而实践告诉我们,教师仅仅有爱心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把对学生的爱定格在合适的位置上。真正的爱是爱所有的学生,爱身边所有的人。 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先学会欣赏学生,那么我们投射在学生身上的光芒会百倍地反射在我们身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而搞好关系既要有老师的威严,又要有热情和活力。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那些深受学生欢迎的英语教师,不难发现,那些与学生有着共同语言的教师更有亲和力,更容易走进学生的世界,这样的教师被称为时尚的教师。所谓时尚,并不是看你是否年轻,而是看你是否有一颗年轻的心,是否能够与时代融合在一起。时尚不是看你是否追得上潮流,而是看你对潮流能否接受,是否有一种不断学习,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教师是为人师表者,在学生面前,教师的风度、体态、着装、气质无不体现着一种修养,传递着一种优雅,教师不是盲目的时尚追随者,但又绝不是时代的落伍者。面对今天的学生对教师更高的期望,我们要在学生的期待中悄然改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师形象。

工作实践告诉我,英语教师这个职业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当我们满怀激情,踌躇满志地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时,就意味着踏上了一条理想与现实并存,快乐与辛苦交织的工作旅途。从书中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教育的情怀和意趣,感受到了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洞察,体会到了他们对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触摸到了他们的心路历程和奋斗轨迹,从现在开始,我会把思考和探索“如何做教师”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一部分。

《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告诉我,人的一生,未必有如黄金般的光泽,却必须似阳光般有色彩。爱是做好工作最重要的法宝,爱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我们会为学生取得每一点进步而欣喜,也会为学生遭受的每一次挫折而牵挂;一本好书,是经验的分享。每一个故事中都是包含着老师对孩子们的爱,真心的爱,希望受到我们教诲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这份爱的存在,希望自己也能把自己的爱带进自己的班级,带进孩子们的心中!

读《做幸福的好教师》有感


认识真实的自我

--读《做幸福的好教师》有感

叶铁艳

工作室五月共读的书目是《做幸福的好教师》,书到手后并没有立即去读,原因仍是老生常谈,没有时间。可是当我近日在网络上看到了关于教育的尴尬境遇让我感到十分不安,深感作为教师的无力、无奈,甚或是悲哀。一时间,我找不到做教师的幸福感,有的只是要“小心翼翼”。上下渐变格式内容

读了朱永通的《做幸福的好教师》一书,让我茅塞顿开,原来做教师真的有这么多学问。文中是作者离开教育一线,作为记者遍访名师的记录和一些感悟。我刚看到拜访贾志敏老师的一些文字。题目为,“把学生教好了,就是好老师”。文中有很多观点值得我学习、实践,恰逢我对教育迷茫之时,为我注射一副良药,让我倍感精神,下面分享给大家。

贾老师是上海特级教师,浦东名师,浦东开发建设特殊贡献奖,曾任上海市浦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特级教师到你家》、上海电视台《贾老师讲作文》节目主讲。主要著作有《贾老师教作文》《一个校长的演讲》。贾老师从教50多年,桃李满天下,然而他的话却是那样朴实,深深的打动着我:

1.看小孩,教师要有眼光

教师是干什么的?是教孩子的。我们不是演员,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要用自己好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去影响每一位学生。学生会把老师身上好的东西学过去,而且,这些东西在他以后的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一部分生命是体现在孩子身上的。文中谈到贾老师对一位同学的鼓舞,他对班上的一位同学的父亲说:“你的女儿会有出息的,也许会像陈冲……”(陈冲是当时热播电影《小花》的主演。)并说“她现在用着的作业本,我为她保存得好好的,也许,若干年以后,就能见证她成长的足迹了。”这句话,对于孩子,乃至父母,是多么重要啊!这孩子,小学毕业后考进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高中毕业考上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毕业后就到上海电视台当主播,后来到英国发展去了。我们做教师的,要看好每一个孩子。有时候还要有点遐想,有点超前眼光。这样的例子很多。贾老师认为:所有的孩子有的只是缺点,而非错误,因为他们是孩子。

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做到了“善待每一个学生”。我们当老师的,心地要善良,眼光要看远一点。

2.当老师的,莫去伤害学生

在中国,我们对孩子的评价,还是跳不出应试的“魔掌”。我们把“乖孩子”作为“好孩子”的标准,简直到了“只见分数不见人”的地步。教育的本质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是为了把学生的潜能变成发展的现实。现在如此突出分数,淡化孩子,甚至漠视孩子,很容易给孩子造成隐性的伤害。文中谈到贾老师的亲身经历,一位物理老师说的一句话导致他不喜欢上他的课。在一次校友会上的重逢,旧事重提,那位物理老师一脸茫然,他压根儿想不起当年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席间老师主动喝上一杯罚酒,“对不起,贾老师!请接受我这一份迟到的歉意!”并调侃“我教学上的一次失误,也许扼杀了一位有成就的物理学家”。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眶里噙着泪水。

道歉的作用是抚慰受伤害者的心灵,让他恢复自尊和尊严,所以,道歉是一扇打开人们情感的窗。道歉是我们当老师的,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人都极其欠缺的一种行为和品质。道歉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

其实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曾经犯过很多次错误,这种错误不是我们存心犯的,而多少错误是我们曾经意识到的,我们是否也有这样的勇气,向学生坦诚我们的错误,请求学生的谅解。这种道歉,隐含着老师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决心,也隐含着成为好老师的基本前提:爱学生,始于理解、尊重学生。值得我们深思,也值得我们这样去做。

3.好课“八字诀”:目中无人,目中有人

教师之主要工作是六字: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育人”。教师的生命只有在课堂上才得以歌唱。莫把自己当演员,莫把教室当舞台,莫把教学当演戏,更莫把学生当道具。必须实实在在上课,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教学如果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必然背离课改的方向。

怎样才能上好课呢?贾老师给出八个字“目中无人,目中有人”。“目中无人”里的“人”,是指听课者。纵然教研员、专家济济一堂,在教室一隅听课,执教者也必须淡定自若,一概视而不见。“目中有人”里的“人”是指学生。上课的老师要关注的始终是学生,关注他们有无长进,有无提高,有无变化。如果学生有长进,有提高,有变化,这堂课就算成功了,有价值了,值得总结发扬。反之,怎能算好课呢?

贾老师总结,想当好老师,必须做到六个字:爱生,读书,实践。教师是文化人,要有点书卷气。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就是选择高尚,就是选择幸福,就是选择清贫,要终身无悔。

读到这里,我不得不反思,我做得太不够,太不好了,我为自己的无知和懒惰而羞愧,因为我虽为一线教师,但却做得太少,没有博览群书,也没有毫无怨言,甚至有时后悔当初的选择。既选择了做教师,就必须有教育的勇气,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愿我们都能做到真切爱生,奋发读书,勇于实践,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我们共同为之努力!

贾老师谈到对课堂的记忆,回忆60年前,在课堂上一个孩子终于磕磕绊绊地读完10个生字,还读错3个,然而,老师没有批评他,却说“真了不起,10个生字居然读对7个。为他鼓掌!”说完教师带头拍起手来,教室里掌声骤起。这是那个男孩第一次得到大家的认可。他终于抬起头,露出笑容……这个男孩就是读小学时候的贾老师。

30年前,课堂上。一个小女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十里长街送总理》。读得实在太好了!闻者全都屏住呼吸,几位听课教师还掏出手绢悄悄抹去泪水。读完,教师走到这小女生跟前,问:“有纸巾吗?”小女生点点头,从衣袋里掏出纸巾。教师把脸凑到女生跟前,说:“请你帮我擦去泪水,是被你感动的。”泪水被擦去之后,教师向她要这纸巾,准备扔掉,小女生说:“不给行吗?我想保存它。”教师点点头走开了。这个流泪的教师就是贾老师;那位小女生,后来成了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现在英国皇家电视台主持华语节目。

读了这两个故事我十分感动,感动于教师的智慧与细腻,感动于贾老师对教育的深情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但里面感人的故事不断的震撼着我的心灵,只有多读书,常反思,勇实践,才能促我不断成长。感谢工作室张老师把我引向读书的队伍中,让我认识真实的自我,我在路上奋力前行,你呢?

读《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有感


通过学习《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一书,我真正懂得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好处,一个教师要作好课题研究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总是在深入揭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为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收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辨析;还要对主观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所以课题的研究,又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下面我对进行课题研究应如何选题发表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选题必须有价值。

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二是所选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的明确,理论根据充实、合理。

(三)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课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选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四)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五)选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选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通过初步的简单学习,首先让我感受到了选题的重要性,也从而反思到了我以前所研究的课题,可能从一开始选题就存在问题,所以造成了结果的不乐观。对于《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我还将继续认真学习,相信学后会有丰厚的收获的。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时刻面临着来自社会的挑战,同时也面临自我的挑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挑战的意识和准备,那么就面临着失败乃至落后,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之后,我们才能明白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学得更多,在挑战的浪潮中洗礼与充实自我,以至向成功一步步靠近,最后到达成功的殿堂。

读后感《初读《跟着禅师做教师》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师读活着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