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

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假期时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读《西藏生死书》有感,感谢您的参阅。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

花了一点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当年刚学英语进行时的时候,我还在嘲笑老外脑子有病,die就die了,怎么个dying法呢?如今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死亡还真是一个过程,可以有进行时。

从医学角度来说,死亡的判定依据为心脏停跳,瞳孔放大,呼吸停止。而佛法则说,从五个感官的能力衰退开始直到神识脱离身体,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死亡过程。

我很庆幸,在我看完了《慧灯之光》再来看这本书,否则的话,真是太糟蹋这本书,将会错过很多细节。这本书太浓缩,浓缩到《慧灯之光》铺天盖地的描述,在这本书中只有几页纸。书中提到的“行善的三个要点”,实际就是“三殊胜”;书中提到的“施受法”,实际就是“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

我实在无法去表达这本书有多么得好,书中详细说明了死亡的过程,将轮回分割为四个中阴(自然中阴、临终中阴、法性中阴、受生中阴)。通过对于这四个中阴的了解,以及《慧灯之光》中的十二缘起支,让我彻底地明白知道轮回是什么。不过离懂得还是有很遥远的一段距离,或许已经不重要了。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轮回的概念时,心中还是存有抵触和怀疑。虽然从前世今生的诸多案例中获取了一些信心,但是疑问依然存在,两世之间的空白是怎样的?心的相续,如何相续?一系列的疑问铺天盖地。十二缘起是从因果角度讲轮回,而四个中阴的描述是从现象角度讲轮回。对于我这个死不要脸热爱物理的人来说,现象的说法更能让臣服,而当我把这两个说法整合在一起,我心中想要的答案也就出现了。或许我一直在找那个答案,我不在乎那个答案我是否能够懂,或许我在乎的就是要给我一个具体的说法,让整个逻辑连贯起来。我不在乎地明光是什么,红白菩提是什么,我在乎的是我需要一个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让我把整个事件过程给连起来。

如同我学习物理一样,我不在乎爱因斯坦在说什么,我在乎的是说的东西前后逻辑能够在我的思维中连贯起来。牛顿可信,爱因斯坦可信,当然佛陀就更可信了。我实在没有理由拒绝一个一直在宣讲慈悲教法的人所道出的真理。当我看到第十一章时讲述临终关怀,心中开始无比地感动以至于眼眶湿润,索甲仁波切用词诚恳真切,用情至深,传授他的施受法,该如何从一个临终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感同身受,去帮助临终者接受死亡。 当我将整本书看完后,我很激动,也很高兴,以前在文字形式上去想象去理解的一些东西有了更清晰的一个形象描述。

整本书读下来,给我的感觉是,索甲仁波切是用英文写的,而且读者面向的应该是老外,文中也提到基督教啊天主教的一些概念,而且仁波切很好地将这些融合在一起。理论终究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关键看你怎么去理解,到达理论的最高层,一定都是相通而圆融的,只是或许文字表达上不同而已,也因为我们没有到达那个层次,而在山脚下高谈阔论山顶上的凉亭造得如何如何,评论爬上山顶的路如何如何,且不知已经坐在凉亭中的圣者所感受的无限美好风光和现实。

最后,我强烈推荐我的朋友们,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对于死亡,我们该如何思考?有时候更多的是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不接受死亡。目前的现象就是大家都知道一定会死,但是没有人认为自己会死,好像死是别人家的事一样。对于不信因果轮回的朋友们,依然可以去阅读此书,临终关怀绝对该放上台面讨论的问题了,如今医患关系的紧张,抗生素的滥用,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没有正确理解生死和无常,这个时代加强了对于生的渴望,对于欲乐的享受。是该停下了,是该反思了。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精选)


死亡真的是一件大恐怖事情,没有什么比死亡还要恐怖了。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

当我们有意识后,当我们看到有人死亡后,我们就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一定会死亡。我们可能不知道我们活多久,不知道和什么人结婚,不知道过什么样的生活,但我们知道自己一定会死。

我们自出生以后,就开始进入死亡的倒计时,也就是所谓的向死而生。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为生而努力,也可以说每个人都在为死而前进。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工作谋生,但不可以被朝九晚五的生活所缠缚,对于生命的深层意义毫无认识。我们每一天都活在生活的琐碎中,那些琐碎的事情消耗了我们所有的精力,让我们疲惫不堪。有人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是过了365个一天,还是把一天过了365遍。”

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活而活着吗?我觉得那并没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意义,可是那些意义在琐碎中被消耗了,最后都成了没有意义。

《西藏生死书》中有一段说道:现代社会的一切,似乎都在让人们偏离真相,让真相无法成为人生目标,甚至不相信真相确实存在。产生这些现象的文明,虽然声称尊崇生命,实际上是让生命贫瘠得毫无意义可言;虽然一直不停地喊着要让人们「幸福」,但实际上却是阻碍通往真正喜悦的泉源。

这种现代的轮回,滋生了焦虑和压抑,更进而把我们套牢在「消费者的机器」里,让我们贪婪得一直往前冒进。现代轮回是高度组织化的、易变的和精密的;它利用宣传从每一个角度来袭击我们,并在我们四周建立一个几乎无法攻破的耽溺环境。我们越想逃避,似乎就越陷入那些为我们精心设计的陷井。诚如十八世纪西藏上师吉梅林巴所说的:「众生被各种各样的感觉所迷惑,因此无止尽地迷失在轮回流转中。」

细细回味好像确实是如此的,人们被焦虑,压抑,欲望,痛苦包裹着出不去,看不到眼前的路,最后沉沦下去。

我觉得我们要时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生命只有一天了,你会干什么?这个问题会让你直面本心,思考人生诸多事项的优先序列。如果我的生命只有一天了,我可能会安安静静地看书,等待死亡。很多人可能认为,这个时候看书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要死了!人死了,知识就没了。我却从来没有觉得看书学习是无意义的,因为它让我回归到生命原始的平和而宁静的状态。

我想人生的意义大概就是“保持自我,以自所期望和认同方式活下去,追求自己所认为的幸福。”我想,这才是战胜死亡恐惧的最佳良药。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自我修行中度过的。我们生而为人,来这世上走一遭,都有着自己的业。正如好多临终的老年人这样说,我来这世上一遭,该干的事情都干完了,也没什么遗憾,我可以走了。她们完成了自己的业,可以坦然赴死。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这样的坦然赴死。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

虽然我们都知道我们终有一死,我们也知道,我们不知何时死也不知道怎么样去死,蒙田说,对死亡的修行就是解脱的修行,学会怎样死亡的人,就学会了怎样不做奴隶。面对死亡我们有两种态度,可以直视他也可以蒙上自己的眼睛,不去面对。但只有直面死亡才可以直面我们的人生。逃避终究不是办法。

罗曼罗兰也曾经说过,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的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年轻的时候大部分人都雄心勃勃,以为自己只要奋斗,只要努力,就会无所不能就可以和超人一样,但是一过了30岁以后,却发现虽然在追求自己所想的,但却并不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所以很多行尸走肉就出现了,所以就在机械的重复着,感觉自己的命运自己不能够决定,不能够自己做主,大部分人在四十岁也不会感觉到不惑,但四十岁后大致可看到自己的一生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终结。人一生中其实可以奋斗的余地很有限。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从出生的时代、地域、籍贯到家庭出身,其实你的命脉大致定了,能够改变的只是很小的空间,只有极少数富有智慧的人能够将这个有限的空间与时间充分利用。

精神的旅程是一种持续学习和净化的旅程,当你知道这一点就会变得谦虚。但当真正知道这一点的时候,也许就是快要开悟的时候。我们一路走来,一路学习,一路被人质疑着,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穷?但我想可以很谦虚的告诉她,持续学习读书就是净化我精神的旅程。是为了让自己的内心焕然冰释,是为了过好自己的生活,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更从容的面对死亡。

史铁生说过死是一件最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一死,但是怎么活,怎么死却是一个大问题。只愿能够死得其所,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年轻狂妄的时候,对一些风俗礼教不屑一顾,有时候认为那些是封建迷信是多此一举,但读了这本书后面的几章,才真正明白,人死了以后为什么要做头七,三七和七七。

为亡者修法最有力的时间就是在受生中阴的49天内,尤其是前21天。所以作为我们还活着的人,就必须用各种可能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因为在死亡后的第21天到49天,决定他们下一世的肉身。关于做七,每个地方的风俗可能都不一样,在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死者从去世之后,在49天内,每隔七天阎王要审问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称“过七灾”。在我们这边头七要给死者送汤,三七要送衣服和饭,等到七七的时候,要把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喜欢的东西都烧了给他送过去,也表示从此与阳间隔绝了。

如果生命是无限的,人在当中进行一辈子的无限循环,每一次都面对一样的事情和人,每一次都会采取一样的选择和解决方式,那么在当下你会怎么选择呢?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在走着前人走过的路,无论怎样走,都有人是这样走过的,现在再看十年前的愿望和梦想,也许没实现的会变成好事情。从远处来看,现在的自己,一切都有可能,豁然开朗,悲惨也将不再是那么悲惨。

死亡始终围绕在我们身边,我的身体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细胞在死亡和诞生,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成的,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成的,死亡会是我很好的朋友,或许是我们的文化让我们觉得它如此可怕,以至于害怕谈起和远离它。

宇宙间只有一个永不改变的法则,那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是无常。所以我就更加理解他人,也更加了解自己是在和自己的情绪打交道,也会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能够更加理性,更加从容的接受,更加尊重别人的不同,不容易。

我体会到了那种心变得更柔软的感觉。也能够更好的和自己相处。专注当下,从容而坚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静心看世界 世界无限美


读《西藏生死书》有感:静心看世界 世界无限美

关于生与死的命题,古今中外无数先哲圣贤都做过见仁见智的探讨,而其中对中国人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儒、佛、道三家。

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张人的生命虽然有限,却可以通过道德学问的修养使精神达到永存和不朽。道家讲究生死气化,顺应自然。他们认为生死无非是气之聚散。佛教讲究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种佛性便是每个人的本心。如果一个人能够洞察自己的本心,就可以显露出佛性,进而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之境。

成佛之境就是往生净土。那么,净土在哪里呢?

其实,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假使我们以嗔恨之心去看世界,那么看到的就是罗刹世界①;假使能够放下我们痛苦的烦恼心,以清净之心去看世界,那么我们就能够窥见神圣、和谐的净土世界。净土世界遍布一切生世间和死世间。往生之净土与人间之净土并没有差异,净土就在我们心中,对于能够洞彻本自心性的人来说,当下便是净土。(摘自《西藏生死书》第32页)

这话说得多好!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教育乃是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1、博爱之心看待学生。

华兹华斯说,人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作品,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那样,按照自然规律,循序渐进地成长。如果打乱了次序,将造就一堆老态龙钟的儿童。让儿童踏着阳光的台阶,在那一个个闪亮的日子里,洒下童真的乐趣,既有蛹虫化蝶的痛苦,也有新鸟破壳的挣扎。令每一次心灵发育与智慧增长都能带来瓜熟蒂落的喜悦。

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过。教育永恒不变的意义在于学生。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用博爱之心去看待每一位学生,看待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点滴。

然而,现实中教师对学生的嗔恨感不乏微乎:成绩这么差!烦事那么多!然后,一串串的唠叨试问,在这样的心境中能找到心里向往的净土吗?由此可见,想找到一片和乐的净土,必须有一颗博爱之心,宽容学生。

2、敬佩之心看待同事。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处于同事之行列,教育工作是靠大家合作完成,靠竞争取优。如果在合作中,看到同事不力时,就产生不满情绪;如果在竞争中,看到同事超越本人时,又嫉妒人家,那么,你永远生活在苦海之中,将不能自拔。

然而,你能用敬佩之心看待同事,你就往生净土。如果在合作时,发现同事不力时,该用敬佩的眼神鼓励同事;如果在竞争时,发现同事超越本人时,该用敬佩的眼神羡慕同事。这样,创设和谐环境就成为可能,一片净土就会在你眼前生成。

3、欣赏之心看待教材。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有其丰富性、多元性和灵活性。然而,有些教师却痴迷于老教材,一味地与老教材比对,因此对新教材抱以极大不满。什么识字2024量太大呀,阅读太难呀,作文无序等等,根本没有一丝观照自己的心性的意识,以埋怨为泄世方式。如果换一种心态去看教材,就不难发现,现有教材是多么赏心悦目。识字2024量大--拓宽了知识面;阅读难懂--是增加了阅读深度;作文无序--乃是真正介入了写作的意义:有感就发,有情就抒,有痛就喊,有气就冲。处于这样的境地,难道不是生活在一片浩翰的净土里吗?

当然,身为凡夫俗子,谁又不会遇上烦心事呢?

不过,在此笔者还想告知大家一个佛教术语:中阴。中阴--相当于间隔意思。

从佛教的角度说,中阴世界,混乱与机会并存。中阴世界是混乱的,充满着极度的不确定性。当我们身处的环境变得混乱时,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而变得支离破碎。外界的每一个小小变动都会打乱我们既有的行为方式。

观察生命,可以发现我们经常是生活在一种疑惑和模糊状态中。我们的心,总是时而混乱,时而清楚。中阴的意义在于:在清楚和混乱、领悟和困惑、确定和不确定之间持续地、不定地游摆。这种持续的不确定的中阴状态,也许会让我们对一切感到灰心失望;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就会发现它实质上是为我们间隔出这样一个空间,其中包含着许多转化的机会--如果这些机会能够被看到或把握的话,就能察觉到我们本初的心性像天空般纯净的。

这段文字2024用个例子来说明。

就像我们丢失了一件重要的东西,起初可惜,进而愤怒,在心里反复计算它的价值和意义。然而不久我们那颗狂乱激动的心便会安静下来,它开始陷入沉默,不再作无谓的挣扎和努力,因为我们清楚现在除了接受事实以外,别无选择。

前一刻我们丧失了珍贵的东西,后一刻却发现我们的心安住在一种深度的宁静状态中。这一经验告诉我们: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不要立刻急着寻找答案。我们应该将这个宁静的状态作为一个间隔,安于其中。当我们安住在这个间隔中,并努力往内心观照时,我们将看到自己纯净的心性。这便是中阴所提供的转化机会。

所以,当我们在嗔恨学生、嫉妒同事、痴于老教材等劳骚满腹时,请千万关注你后一刻的状态--深度宁静地观照自己的心性。用此刻的心态去观察世界,世界是无限美好的!

注释:

①罗刹:佛教中指恶鬼指食人肉之恶鬼。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1000字


这本花了近一个月时间被称为第一部全面解说西藏佛学智慧精髓,直面死亡,展示一种神圣技术的伟大著作《西藏生死书》终于看完了。?这是近年来我看的第一部佛教文化技术类书籍。其余时间我都在看小说。

合上书本,心里总觉得有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谈起。

这是本好书,我笔拙无法形容出她有多么好。但我知道以我目前的智慧和对西藏佛学的肤浅了解来看这本书是太糟蹋她了。因为对佛学和西藏都陌生,书中许多佛学常识及细节我都是囫囵吞枣无法消化,有些内容更是直接跳了过去。?

谈谈这本书给我最直接的感觉:她让我感到温暖慈悲平和,沐浴此书仿佛给一贯心气浮躁的我注入了一针安静剂;她让我学会思考,更加淡定的对待得失,尝试和过去和解,放弃执着和焦虑,因为我们执着的对象,本质就是不可执着的;她教我正视自己,理性看待伤害和痛苦;因为,人一定要受过伤才会沉默关注,无论是心灵或肉体上的创伤,对成长都有益处;她是一本可以也必须反复多次阅读的书本,她告诉我生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是爱和知识、慈悲和智慧。她就是充满平静、能量和美的巨大世界。?

再说说细节。

这本书的作者美籍藏人索甲仁波切从他自己在西藏跟随现代藏学最重要的上师生活学习的所见所闻开始,介绍藏传佛教如何看待死亡,生命,心性,轮回,转世,中阴,以及如何禅定,学习掌控死亡,帮助临终关怀,如何理解重生,转世等。书中详细说明了死亡的过程,将轮回分割为四个中阴(自然中阴、临终中阴、法性中阴、受生中阴)。通过对于这四个中阴的了解,让我对轮回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并从内心开始相信六道是有轮回的。

书中提到,人的身体不过是灵魂的暂时寄居体,不必要去对这个寄居体做过多的修饰,好比路人住进旅店,有谁会对自己住的旅店进行装修的?所以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在此就显得很渺小。身体终归耗尽,但是灵魂却能永恒,只要相信,精神的力量将无穷大。

在第十一章讲述临终关怀章节中,索甲仁波切用词诚恳,用情至深,传授他的施受法,教人们如何从一个临终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感同身受,去帮助临终者接受死亡。整本书看完后,以前在文字形式上凭个人的理解和想象的一些抽象轮廓形成了比较清晰的一个点。

谈到写此书的目的时作者说,我希望每个人既不怕死,也不怕活;我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清明和最温柔的关怀;我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实用的了解,找到终极的快乐。?

这就是真正的慈悲心。

我请我的朋友们,可以读一读这本书。对于死亡,我们该如何思考?传统的思想里更多的是活着的人无法面对和接受死亡。其实,不管我们经历什么,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逃避是不可能的。如果逃避,日后你将更加痛苦。对于不信因果轮回的朋友们,依然可以去阅读此书,了解些藏传佛教知识,学习如何正确理解生死和无常。我相信看完此书的人都会开始从生命的角度认真思考自己和世界的未来。?

因为身体终归耗尽,灵魂却能永恒。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800字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从智者时代,无数哲人毕生致力于弄清楚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万物初生于水,终将复归于水。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如是说。万物生于有而归于无。
中国古代国学,将人生划分为几个阶段,三十而立,从懵懂步入成熟,四十不惑,不惑,极尽人生苦乐,五十知天命,人生听天由命,死亡的终极将是一个倍为严肃的话题。
他恳切踏实的论调,加上诸佛菩萨的箴言开示,除却人们对死亡的大恐惧,甚至使人们视死为相伴一生的老友。《西藏生死书》在西藏佛教和现代科学两个传统之间,提供了一个交会点。索甲仁波切在喇嘛大行后看着酥油灯点着的影子,思考着死亡和自己的死,在我的悲伤当中,慢慢浮现出一种深沉的接受,一旦接受死亡的事实,我就决心把一生奉献在修行。或许佛家的修行固非目的,却是格物致知的一种方式。固然,死亡不是终点,却使人类在自然的面前跌了跟头。当他们肆无忌惮地为着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掠夺地球,生活自私得足以毁灭未来,直到后悔莫及。如同致力挽救亚马逊雨林的前任巴西环境部长所说的,我们到底还需要多少类似的警告呢?
那日去北川,站在老北川废墟前,看着滔滔的江水,卷起层层浪花,静默的北川,在浪花中总结生命力。是否有来世, 从西藏佛教所持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把整个存在分成四个不断而息息相关的实体:①生,②临终和死亡,③死后,④转世。佛学者在这个空隙之间,提出一个观点,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的心性,刹那间生死之际显现无遗。
或许北川对于过去来说已经成为一个符号,颓败的符号,这符号中,每一处是有故事的,天灾毁灭的是自然,作为符号的存在,好似时间的产物。庞贝呢,庞贝的每一处,都流下了历史的眼泪,颓败的美丽见证着地球的成长,就像美丽的堰塞湖,形似九寨的山水,三色汇流,错落有致,符号也涌动出应有的生命力。

读书之《西藏生死书》读后感2000字


读书之《西藏生死书》读后感2000字:

脑子断片了一个多月,只因为看了这本书带来的风暴太大,太烧脑了。一下子好像了解了很多自己从未了解过的知识,可是又说不清写不出自己所领悟到的东西。

我在最近看的书《西藏生死书》里看到:人是一种意识的存在,意识是内心,是灵魂,意识这种东西自己都不是完全了解。就像那句话:“自己”这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小时候就梦想自己长大可以成为一个作家,出来工作以后,发现自己要到一定的年纪才能写点什么东西出来。写作就像是停下关照自己的内心,然后再一点一滴剖析写出来。过程就像切洋葱那样,要一层一层地剥开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出来。

每个人都有害怕面对自己的一面,想逃避的一面,像我这种畏畏缩缩的风格,不想直视自己内心想逃避自己的人,有很多想写的题材,可每每一想到自己的内心就放弃了。我的脑海里有两个我整天在吵架,一个乐观积极什么都好奇有兴趣,一个消极负面什么都觉得没意思。

未知的是什么?

小时候每个人都有个问题:我是谁?从哪里来?

罗嘉良版的《卫斯里》,猫星人寻找的未来金属,说人类看了会接受不了精神失常。那是什么?是不是说猫星人能从多维视觉看人类,而人类生存在三维的空间里看不到四维以上的世界,而这个未来金属有可能可以让人类看到未知的多维度空间。

《星际穿越》里,男主在外太空找到五维空间,在五维空间视觉看到自己的书房,想通过一排排书编排出来的密码,告诉女儿让她劝当时的自己不要走。

《寻梦环游记》里,男主亡灵节误闯到另一个世界里,活着的世界的人死后去到的那个世界。

人类看到会失心疯的世界,有没有可能是不是多维空间重叠在一起的世界?

宇宙多维度空间跟佛教轮回理论有点相似。至少两者都是探讨意识不同形态不同空间不同的存在方式。

佛教里人死后的意生身能看见所有人,而人却看不见它们。

而宇宙暂时被人类发现到十一维度空间,人类是活在三维空间里的生物,四维以上的生物可以看见我们,我们却看不见它们。

有没有平行时空?也可能有。可能是和我们一样的世界,可能是和我们不一样的时空,也可能是我们梦境里的世界。

小时候看西游记,很相信人有前世今生来世。可是慢慢长大,科学知识告诉我们那些说法都是迷信,人只活一次,只有一辈子,人死了就消失了,读书笔记什么都不是了。一想到这一点,想想万一将来有一天自己即将老死或者病死的时候,自己没有自理的能力只能躺在床上等人照顾等死的时候,想像自己即将死去、会像没用的垃圾被清理掉,那是一种多么恐惧的心理。

而在佛教里人的存在是什么?是意识存在,意识是我们的内心,是我们的灵魂。是意识寄居在我们的肉体里,是我们的意识控制着自己的身体,用这个身体来完成自己意识想要做的事情,可这个生命体结束了不代表这个意识的死亡。

有句话: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

正因为无形的意识,可以得以寄居在人体里,有七情六欲,有三毒贪嗔痴。我们就像千年修行的白蛇想变成人身,尝遍人间滋味。可是得到人身之后,才发现人身可以为所欲为的事情太多了,而意识又太容易被自己所在的肉身带来的人际关系,带来的凡尘俗事困扰。

以至于我们忘了自己的初心,忘了自己的潜意识,忘了自己的灵魂深处。所以常常逃避自己的内心,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只想贪婪地拥有更多只能暂时拥有的东西。

读到这里感悟到这一点,心里不禁对修行之人心生敬佩。大家都拥有人的身体,可以尝遍人间各种滋味,可是他们却甘愿放弃种种凡尘的快乐,一心修心,修意识,修灵魂。

《西藏生死书》里讲到中阴,中阴是指:“一个情境的完成”和“另一个情境的开始”两者之间的“过渡”或“间隔”。

我们可以把人的整个存在分成四个实相:此生、临终和死亡、死后再生,这就是四种中阴。

此生的“自然”中阴

临终的“痛苦‘中阴

法性的”明光“中阴

受生的”业力“中阴

此生包含生与死之间的整个过程。

人体的存在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决定的。通过五大,我们的身体才得以形成和维持,当它们分解时,我们就死了。

在受生中阴的阶段,因为心已经不再受到这一世肉身的限制或障碍,所以”受生“到不同道的”机会“是无限的。这种中阴有外”存在“的意生身和内“存在”的心。

因为过去业报身的记忆在我们的心中仍然历历如新,就会形成“意生身”。意生身可以看见其他的中阴身生命,却无法被活的生命看见。

人死之后意识进入下一个轮回之间的中阴期,即是意生身的存在时期,是不是宇宙其中一个维度空间?而之后要面对的佛教里定义的六道轮回,又是不是宇宙多种不同维度的空间?

意识最终什么时候消失?

《寻梦环游记》里,在猪皮朋友消失了以后,埃克多告诉米格:他被人遗忘了,如果在活人的世界里没人记得你了,你就会从这个世界消失,我们管这叫终极死亡。米格问那他去哪里了,我见过他,我记得他。他说:我们的故事,只能由我们生前认识的那些人来讲,他们的记忆才管用。

埃克多说的终极死亡,是指意生身在它存在的空间消失了,然后又进入轮回或者又进入下一个维度空间,继续以其他形式存在?还是说这个意识在宇宙里永远消失了?

我暂时还没有信任何教派,对于此书讲述很多对于修行高深莫测的东西,我还没有能力参悟。我只能浅薄地把我看完此书后结合自己了解过的知识,做一个梳理,整理出一个思路。

对生命,对灵魂,对自己的意识,我会更虔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珍惜来之不易的此生。作者:曾玉玲

西藏生死书读后感600字(3)篇


人人皆是佛,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一件特定的事要完成n探究生死,这估计是人生的终极问题。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尤其是为什么而来,似乎所有的宗教和灵修团体都指向一个目标——修行。为了完成某种任务来到世间,或救赎,或还账,或照顾,或被照顾。佛教将此命名为“业”。其实如果看到《与神对话》,会发现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也不得不思考,在本源上,是不是都是来自某种东西。就像书里提到的心,或许其运作规律就是一个完整的宇宙。人类的所有精神导师都告诉我们同一件事:活在地球上的目的,就是与我们基本的、觉悟的自性结合。“国王”派遣我们来到这个陌生的、黑暗的国度,其任务就是证悟和体现我们的真实存有。完成任务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踏上精神之旅,以我们的一切热诚、智慧、勇气和决心来转化自己。诚如《卡达奥义书》(Katha Upanishad )中“死神”对纳奇柯达斯(Nachiketas )所说的话:有智慧之路,也有愚痴之路。它们离得远远的,目的地也不同……愚人深陷于愚痴之中,自以为聪明和学识渊博,就像盲人被盲人引领着。请记住敦珠仁波切在我经历一次非常强的经验时对我说的话:“不要太兴奋,毕竟,它既非好也非坏。”他知道我正在对经验产生执著,那种执著,就像其他执著一样,必须切除。在禅修和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习不执著好的经验,不嗔恨负面的经验。物非物,实相n就好象大海有波浪,或太阳有光线一样,心的光芒就是它的思想和情绪。大海有波浪,却不被波浪所干扰。波浪是大海的本性。波浪将生起,但它们会往哪里去?回到大海。波浪来自何方?大海。同理,思想和情绪是心性的光芒和表现,它们从心中生起,但消溶到哪里去?回到心。不论心中涌现的是什么,千万不要把它看成特别的问题。如果你不强烈反应,如果你能够安忍,它还是会再回归它的本性。中阴修行n一位真正的修行人所该做的,就是不分昼夜持续对心性觉察分明,因而直接使用睡梦的不同层面,来认识和熟悉临终中阴和死后中阴即将发生的事。所以,我们发现还有其他两种中阴也被包含在这一世的自然中阴里:睡梦中阴和禅定中阴。禅定是白天的修行,睡梦瑜伽则是夜间的修行。在《中阴闻教得度》所属的传统里,这两种中阴被加在上述四种中阴之上,形成六种中阴。没什么没有前世记忆n如果死后确实有生命存在,你也许会问:为什么这么难记得呢?在《伊尔的神话》(Myth of Er )一书中的zuki-roshi曾说:“如果你的心是空的,就可以随时准备接受一切;它是开放的。在初学者的心里,存在着许多可能性;但在专家的心里,却只有很少的可能性。”初学者的心,是开放的心,是空的心,是准备接受的心,如果我们真正以初学者的心来听,我们就可以确实开始听到。因为如果我们以宁静的心来听,尽可能不受预存观念的影响,教法的真理就可能贯穿我们,生死的意义也可能变得越来越清晰。我的上师顶果钦哲仁波切说:“你听得越多,你听到的就会越多;你听到的越多,你的了解就清晰。临终的姿势,安详的卧佛n传统上,大家所推荐的临终姿势,一般都是右侧卧的“睡狮”姿势,这也是佛陀入涅槃的姿势。左手放在左大腿上,右手放在颚下,闭住右鼻孔。两腿伸展,稍稍弯曲。身体右侧的某些气脉会引起无明的“业气”。采取睡狮姿势时,就是躺在这些气脉上,再加上闭住右鼻孔,就可以堵住这些气脉,当死亡到来,明光出现时,有助于临终者认证它。这种姿势也可以帮助意识从顶轮的梵穴离开身体,因为其他孔道都被堵住了,意识只有这么一个出口n如果你即将转生到天道或人道,视线是向上的;如果你即将转生到畜生道,就会像鸟一样。一旦建立起信赖和信心,气氛就会变得轻松,也就会让临终者把他真正想说的话说出来。温暖地鼓励他尽可能自由地表达他对临终和死亡的想法、恐惧和情绪。这种坦诚、不退缩地披露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临终者顺利转化心境,接受生命或好好地面对死亡。而你必须给他完全的自由,让他充分说出他想说的话。有关怀孕n这时候,死亡的过程正好是倒转受孕的过程。当我们父母亲的精虫和卵子结合时,我们的意识在业力推动下,就进入受精卵。在胚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父亲的白菩提(白色而喜悦的核子),就留在我们中脉顶端的顶轮中;我们母亲的红菩 。在业风的席卷下,你将到达未来的父母亲正在做爱的地方。看到他们,你的情绪就立刻被拉住了;由于过去的业缘,你开始自发性地感到强烈的执著或嗔恨。对母亲的向往和喜爱,以及对父亲的憎恨或嫉妒,将导致你转生为男婴;反之,则将转生为女婴。如果你屈服于这种强烈的情绪之下,不仅将会转生,可能还会因为那个情绪而被带到三恶道去。

书一直在讲述我们死、生的真谛,讲述心性的重要。

作为转世活佛,坚定的藏传佛教继承人,索甲仁波切坦言所谓的临终审判,没有上帝、没有真主、没有佛祖、更没有阎罗王,而是自己在审判自己,在死亡之后灵魂脱离肉体,变得轻盈,渐渐的回忆起一生、拥有“宿世通”看到自己的生生世世,然后自己审判自己!

常言说“公道自在人心”,大概就是如此:上帝、真主、佛祖所有这些无非都是劝导我们向善的“真理指引”。

而所谓审判,老天爷也好上帝也好,他们总是宽容的而伟大的,他们会原谅所有的“孩子”

问题最终还在于,你对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能不能放过自己?

这段临终审判的描述让我觉得震撼,让我想起之前刚看完《追风筝的人》。主人公因为嫉妒和懦弱背叛了自己的朋友哈桑,自此长久的生活在愧疚和不安中,那之后他不时的想起哈桑并且痛苦不已。这难道不是因为作恶而判了自己把自己打入了炼狱?给自己的心上了刑,遭受种种煎熬;而之后他回到战乱的阿富汗,冒死找到、救出哈桑的孩子,之后保护他、极力的想要他过的开心幸福起来,实现了良心的自救,这难道不是重新活过,赢得了所谓的审判?

一切为心造,为我们每个行为或者无为背后的动机也就是念头的善恶造就,这一切表示我们不仅要为这一生,还要为来世负责。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从2018年1月初开始,一直在不紧不慢地阅读这本开年第一大书《西藏生死书》。本书与以往同类佛家上师出的书比较,相对更深一点,反而书中很多诸如:生死、中阴、看清生命、一切皆空、心性、禅定、轮回、业……的介绍非常详细,其中的事例讲解也非常到位,抛开索甲仁波切个人负面新闻的风波外,这本书确实是本好书。没能给五星好评的原因是后半部分,有关上师加持、虔诚心,“第九章精神之路”的部分,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讲解过于青涩,难懂,并且对于普通阅读者而言,有些感到带有“传教”色彩。前面的很多内容我都相当喜欢,也很有深意。【例如】第114页诚如佛陀所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莲花生大师进一步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世,看一看你现在的情况;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看看你目前的行为。”这段话完全可以说明“哲学与宗教”的通性一面。值得反复阅读。[可爱]

党员读书心得之《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书名:西藏生死书

读者:王卓

读后感: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从智者时代,无数哲人毕生致力于弄清楚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中国古代国学,将人生划分为几个阶段,三十而立,从懵懂步入成熟,四十不惑,不惑,极尽人生苦乐,五十知天命,人生听天由命,死亡的终极将是一个倍为严肃的话题。

我想索甲仁波切要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关于如何面对死亡,更重要的是如何对待生命。 学会怎么死亡的人,就学会怎么不做奴隶。我以为阅读这本书的意义其实不在相信死后另有人生,而是它提供了一个与死亡接触的机会。如若我们可以因此学到安详地死,或许会懂得如何从容地生。

以下是一些片段的摘录。

1、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么醉生梦死,都是依循既有的模式活着:年轻时接受教育,然后找个工作,结婚生子,买房子,在事业上力争上游......生活节奏如此紧张,使我们没有时间想到死亡。为了拥有更多的财物,我们拼命追求享受,最后沦为它们的奴隶,只为掩饰我们对于无常的恐惧。(p21)

2、执着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为无常让我们感到痛苦,即使一切都会改变,我们还是死命地执着。我们害怕放下,事实上是害怕生活。因为学习生活就是学习放下。读后感[.cn]这就是我们拼死拼活去执着的悲剧性和嘲讽性:执着不仅不可能捉住什么,反而会带给我们最想要避免的痛苦。(p41)

3、认真看待生命并不表示我们要像古时候的西藏人一样,一辈子住在喜马拉雅山里坐禅。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工作谋生,但不可以受到朝九晚五的生涯所缠缚,对于生命的深层意义毫无认识。我们的使命是求得平衡,发现中道,学习不要沉溺在现代生活的享受中,关键在于单纯,不要以外界活动来过分伸展自己,而是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p27)

这就是佛教戒律的真义所在。戒律的西藏语意思是合适、正当、规矩和方式。因此,戒律就是做合适或正当的事;换句话说,在这个过度复杂的时代里,要简化我们的生活。

可悲的是,很少人这么做。事实上,我们很多人确实没有好好地把生和死的问题想清楚,甚至忌讳提到死亡。并且,随着我们享受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化,我们往往把自身的疲惫说成是这个社会强加给我们现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就没有好好想想,我们内心的欲望是不是在不断膨胀。

我们大多数人只有在临终的那一刻才会珍惜生命,这是多么令人悲伤的事。依据佛陀的智慧,我们确实可以利用生命来为死亡未雨绸缪。我们不必等到亲密的人死得痛苦时,或受到绝症的冲击时,才去观察我们的人生。我们也不必到死亡时还赤手空拳地面对未知。此时此地,我们就可以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可以全心全意、心平气和地把每一秒钟当成改变和准备死亡与永恒的契机。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西藏生死之书》读书笔记_西藏读书笔记2000字


对西藏感兴趣已经很久了,虽然曾经匆匆去过两次,非常可惜的是,彼时纯粹是流于一个游者,注意的焦点也仅仅落在了那些雪山、圣湖、草原、寺庙,腐败的青稞酒、藏甜茶、牦牛肉,以及偶尔看到听到的打阿嘎、辩经、吟佛、雕刻玛尼石的匠人们。但,对于孕育了这片充满勾人心魄文化的文明的了解,却是非常残缺,乃至于看到白居寺十万佛塔中精美异常的众多壁画,也只觉得花花绿绿看着眼晕,到后来甚至有了审美疲劳的感觉的,叹啊!

很久之后,再回过头来想,才猛然察觉最大的遗憾之所在,于是开始发愤图强,《西藏生死之书》也正是在这段时间进入了我的视野。非常可惜的是,国内现在好像已经无法买到纸版了,只好下载电子版来阅读,究其原因,似乎里面有些内容触动了当局某根不知名的脆弱的神经。作者索甲仁波切,对我们国内读者而言,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智者,而他在国际上却早已成为著名的藏传佛教大师了,该书的出版,更使他声誉日隆,甚至在达赖的各个网站上,都将此书列为特别推荐的书目。仁波切是西藏对伟大上师的尊称,意为珍贵的人。索甲仁波切(SogyalRinpoche)生于西藏一个富裕的望族家庭,从小由本世纪最受推崇的上师蒋扬钦哲仁波切养育成人,少年时即被自己的导师认出是一位喇嘛的转世,而那位喇嘛也曾做过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老师。1971年,索甲仁波切前往英国,入剑桥学习比较宗教学,1974年起开始在西方诸国游历传法,信众繁多,并以伦敦为基地,创办了一个国际性的佛教传习组织Rigpa。

《西藏生死之书》可以认为是作者用现代人、或者非佛教徒容易理解的语言对《西藏度亡经》(即《中阴闻教得度》)的解说,《度亡经》公认难解,据说在从前,也是只有僧侣才能看到,一般人无缘得见。说实在的,这本书我根本不敢评,也评不得;就连看完,也只能用匆匆扫过来形容,当然,并不是说看的时候一目十行,而是说对其中阐述的教理,大多根本咀嚼不动,更谈不上有多少理解了。

就在不久之前,我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对于轮回、上界、地狱、业啊什么的,即使谈不上完全否定,起码也是老实做孔孟的学生敬鬼神而远之!对于死亡本身的理解,基本上属于一了百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阶段,也并不惧怕死亡,也似乎做好了迎接它随时到来的准备,不过如此罢了。书中说,当下虽然科技、经济日趋发达,但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一般来说,还停留在两种死亡态度中,一种是把死亡当做避之唯恐不及的事,另一种则是把死亡当做自个儿会解决的事。我则属于后者吧!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这里面就有轮回、业、业报、以及创造力的观点,就我的理解简录于下。

轮回,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建立轮回的主要论点,是以深刻了解心的连续为基础,即意识的连续性。按照目前已知的物理理论,任何元素从来就不是无水之源,亦不会消逝无踪。那么,我们拥有的称为心或意识的东西,也必如此,这个事实是十分明显的,因为我们的经验就可以证明它的存在。依此念,便生轮回。但是在佛教里,这种轮回并非是说有一个独立和不变的实体(譬如说灵魂或自我),它可以在肉体死后还存在。而是,以一种其它的形式存在并延续,这种延续指的是更细微的层面的延续,而并不是单纯的复制。我觉得这就跟物质不灭定理类似,物质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业,佛教认为轮回背后的真理和驱动力,就是所谓的业,它并不是命运或者是宿命,而是宇宙中某种切实存在的因果律。简单说来,就是不管我们以身、口、意做些什么,都将产生相应的结果;每一个动作,即使是最细微的动作,都孕育着它的后果。有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又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雄鹰在高空飞翔时,你并不知道,当它俯冲向你的时候,方才投下恐怖的阴影。如果能够检讨自己的行为,同时能够了了分明,就会发现,在我们的行为中有一个老是在重复的模式:每当做错了事,就会导至痛苦;每当做对了事,就会产生快乐。业不仅存在于个人,即便是一个国际、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企业都有它们自己的业,一切业都是错综复杂的。

创造力,之所以说业不是宿命的,是因为我们有能力去创造和改变,我们可以决定行动方式和动机,因此,未来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掌握在我们的心的手中。诚如佛陀所说的: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的;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的。莲花生大师进一步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世,看一看你现在的情况;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看看你目前的行为。

《中阴闻教得度》就是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生死轮回之间的这段时间,一般而言,中阴这个名词通常是指在死亡和转世之间的中间状态,时间上要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在此期间,上师、亲朋可以通过颇瓦法或者其它祷告的形式,让亡者安心,并顺利度过中阴期,美好的转世。想一想很简单,既然死亡并非一切的终点,那么它的过程当然应该受到极大的重视,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为上而言,皆应如此。

书中对死亡旅途的描述、如何通过休习颇瓦法超度亡灵、如何理解中阴的过程,太过艰涩深奥,确非我现在看一次所能理解,就不敢妄加评议了。

整个藏域对待生死的态度,与我们确有非常大的差异,就拿天葬这件事儿来说吧,一般人要不觉得神秘诡异、要不觉得血腥狰狞、起码也觉得难以接受。但以佛教的观点来看,恰好应了托体为盛满秽物的臭皮囊一说。曾看到过一篇文章,作者碰到一位藏族老人,谈及天葬时觉得那些秃鹰凶狠可怖;但老人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每次看到秃鹰的恶形恶状,他就觉得秃鹰非常可怜,肯定是经常饿着,才会那么饥渴。他的想法与角度,与我们截然不同,大有尸毗王舍身饲鹰以救鸽的佛性,真是一片菩提心啊!

不过,我个人并不认为这本书是介绍西藏文化的,它更多的是说佛;如果其间有所提及,那也是佛法无边,普渡众生,而惠及藏域罢了!但是,既然整个藏域皆信仰佛教,那么他们的一切便与佛教脱离不了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了解西藏,便最好能了解一些佛教。

《西藏生死之书》的读后感2000字


对西藏感兴趣已经很久了,虽然曾经匆匆去过两次,非常可惜的是,彼时纯粹是流于一个游者,注意的焦点也仅仅落在了那些雪山、圣湖、草原、寺庙,腐败的青稞酒、藏甜茶、牦牛肉,以及偶尔看到听到的打阿嘎、辩经、吟佛、雕刻玛尼石的匠人们。但,对于孕育了这片充满勾人心魄文化的文明的了解,却是非常残缺,乃至于看到白居寺十万佛塔中精美异常的众多壁画,也只觉得花花绿绿看着眼晕,到后来甚至有了审美疲劳的感觉的,叹啊!

很久之后,再回过头来想,才猛然察觉最大的遗憾之所在,于是开始发愤图强,《西藏生死之书》也正是在这段时间进入了我的视野。非常可惜的是,国内现在好像已经无法买到纸版了,只好下载电子版来阅读,究其原因,似乎里面有些内容触动了当局某根不知名的脆弱的神经。作者索甲仁波切,对我们国内读者而言,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智者,而他在国际上却早已成为著名的藏传佛教大师了,该书的出版,更使他声誉日隆,甚至在达赖的各个网站上,都将此书列为特别推荐的书目。仁波切是西藏对伟大上师的尊称,意为珍贵的人。索甲仁波切(SogyalRinpoche)生于西藏一个富裕的望族家庭,从小由本世纪最受推崇的上师蒋扬钦哲仁波切养育成人,少年时即被自己的导师认出是一位喇嘛的转世,而那位喇嘛也曾做过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老师。1971年,索甲仁波切前往英国,入剑桥学习比较宗教学,1974年起开始在西方诸国游历传法,信众繁多,并以伦敦为基地,创办了一个国际性的佛教传习组织Rigpa。

《西藏生死之书》可以认为是作者用现代人、或者非佛教徒容易理解的语言对《西藏度亡经》(即《中阴闻教得度》)的解说,《度亡经》公认难解,据说在从前,也是只有僧侣才能看到,一般人无缘得见。说实在的,这本书我根本不敢评,也评不得;就连看完,也只能用匆匆扫过来形容,当然,并不是说看的时候一目十行,而是说对其中阐述的教理,大多根本咀嚼不动,更谈不上有多少理解了。

就在不久之前,我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神论者,对于轮回、上界、地狱、业啊什么的,即使谈不上完全否定,起码也是老实做孔孟的学生敬鬼神而远之!对于死亡本身的理解,基本上属于一了百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阶段,也并不惧怕死亡,也似乎做好了迎接它随时到来的准备,不过如此罢了。书中说,当下虽然科技、经济日趋发达,但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一般来说,还停留在两种死亡态度中,一种是把死亡当做避之唯恐不及的事,另一种则是把死亡当做自个儿会解决的事。我则属于后者吧!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这里面就有轮回、业、业报、以及创造力的观点,就我的理解简录于下。

轮回,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建立轮回的主要论点,是以深刻了解心的连续为基础,即意识的连续性。按照目前已知的物理理论,任何元素从来就不是无水之源,亦不会消逝无踪。那么,我们拥有的称为心或意识的东西,也必如此,这个事实是十分明显的,因为我们的经验就可以证明它的存在。依此念,便生轮回。但是在佛教里,这种轮回并非是说有一个独立和不变的实体(譬如说灵魂或自我),它可以在肉体死后还存在。而是,以一种其它的形式存在并延续,这种延续指的是更细微的层面的延续,而并不是单纯的复制。我觉得这就跟物质不灭定理类似,物质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西藏生死恋》读后感_800字


《西藏生死恋》读后感800字

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
原本以为枯燥无味的藏族生活俗套的爱情故事。阅读起来却深深的被吸引无法自拔。
被大藏北的蓝天白云、雪山草原、神湖山谷而打动,更会为如此深执勇敢恒久的爱而感动,叹息,温暖,动容。不止一次因故事细节落泪。尽管故事以男女主人公不同视野穿插叙述却能引人入景丝毫没有违和感。在风还没有出现前对公扎的描写一匹老马,扛着一条老枪,独自行走在神秘而又危机四伏对无人区,一边存在喀果报仇,一边缅怀他与措姆相处的岁月,就已经对公扎充满了好奇与爱慕。现世最忠贞的男人,当代最干净的爱情,蓝天白云下透明的空气。
这个故事让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渴望像措姆一样享受碧天白云的爱。在这个充满利益的都市,一切都隔着一层薄薄的纱,一切又那么的飘渺虚无。而故事中每一个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没有什么比真实更能吸引读者。色嘎一个勇敢坦率的四川姑娘尽管为了争取爱情不惜想杀掉风,可是也洒脱的放手成全风和公扎。雍西善良率真的姑娘对公扎由爱情转化为亲情,尽管一直对自己的男人嘴上说不爱,却给他生了孩子,只是希望自己的男人不要在做违法的事情安稳过日子。这样人物性格鲜明的刻画让我无法忘记每一个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
措姆是公扎的爱情,是公扎在困顿中的希望;而风之于公扎,则更多意味着救赎。当看到公扎对措姆的爱,羡慕措姆的运气。当看到风与公扎超越生死的爱恋是一种直击内心的震感。于此同时,草原人的生活让我心驰神往,在草原人看来,一草一木都是生命,打猎和宰杀只是为了获取食物的迫不得已,因此他们只取所需,绝不多拿。让我不禁想起纳西族相同的生存法则,夜不闭户,只取所需,绝不多拿。即便纳西人、草原人并没有一线城市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但他们更懂得束缚欲望,更多的时间丰富内心,由心而发对生活的满足。
《西藏生死恋》不仅仅是一本由真实人物及草原传说构成的小说,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了解西藏的窗。值得阅读。[可爱]

读《生死跳伞》有感


读《生死跳伞》有感

廖佳仪 初一八班

友谊,总是让人在最黑暗时,让人看见一束光芒;总是在人最危险的时候,给人安全感。这个故事也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启示。

汤姆有一架小型飞机。一天,他和好友库尔乘飞机飞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海岛上。飞机已飞行了两个小时,还有半个小时就可达到目的地。这时,汤姆发现飞机的油不多了,估计是油箱漏油了。汤姆一公布这个消息,库尔一阵惊慌。汤姆安慰库尔,说:“没事的,我们有降落伞。”汤姆走向机尾,拿来了降落伞,对库尔说:“好朋友,为了减轻飞机重量,我先跳伞了,你在适当的时候再跳吧。”说完,他就跳了下去。飞机上只剩下库尔了,这时仪表显示油料已尽,飞机考滑翔无力的往前飞,于是,库尔一手抓紧操纵杆,一手在伞包里翻找降落伞,他发现:包里没有降落伞,是汤姆的旧衣服!

库尔大骂汤姆。只好使出浑身解数,能开多远就开多远。奇迹出现了,一片海岸出现在眼前,他大喜,用力猛拉操纵杆,“嗵”的一声,飞机撞在了松软的海滩上。一个月后,库尔回到汤姆所居住的乡镇,拎着汤姆的旧衣服,在汤姆家门前发出狮子般的怒吼:“汤姆,给我滚出来。”汤姆的妻子开门,告诉他汤姆一直没回来,又仔细翻看了那堆旧衣服,翻出了一张纸条:库尔,我的好兄弟,飞机下面是鲨鱼区,跳下去必死无疑。我跳下后,能减轻飞机重量,你大胆的向前开吧,祝你成功!

有时候,我们只相信我们亲眼看到的,但是,我们并不了解真相就去轻易地判断是非对错。朋友表面上的逃避其实是在拯救你的生命。友谊是开在沙漠里的花,让你在绝望的边缘找到活下去的希望;友谊是雨中那把伞,在你被雨水无情的拍打时,替你遮风挡雨;友谊是无边黑暗中的照进来的一束光亮,让你看见了重见天日的曙光。

有时候,你所见的并非就是事情的真相。当你和你的朋友的友谊呈现非常态时,不要轻易怀疑友谊,否定友谊,也许你的朋友此时正在无言的为你做着牺牲。珍惜友谊吧,你讲收获更多。

读《生死疲劳》有感


《生死疲劳》是莫言写的一本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西门闹转世六道轮回,围绕地主西门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侧面描绘出东北长达半个世纪的世事变迁。
全书以土地改革为开始背景,叙述了西门闹因地主身份而被枪毙,转入地府后被阎王打入轮回,先后投胎为驴、牛、猪、狗、猴,最后转为大头儿的故事。书中以六道轮回这种较为奇特的大框架,将东北高密近五十的世事变迁包裹,具体主要以地主西门闹的视角,见证了西门、蓝解放两家的人事变迁。驴、牛两节还没读完,就猪等节来看,这本书想象丰富,言语叙述幽默,细节描写具有莫言自身的豪迈风格。猪章节中,西门闹投身的猪十六沿河逃亡,看见河中群鱼浩荡游行,看见毛主席坐在月亮上随着月亮越升越高,场面震撼人心。这些细节描写,读来不仅令人印象深刻,深思也觉得别有意味。
莫言作为2012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其小说必定有独到之处。之前粗略读过莫言的《红树林》与《酒国》,对于莫言的叙述技巧犹觉新奇。这三本书中都有叙述人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整体叙事而言,像在一个房间中不同位置放上射灯,按不同时刻照射,照出不同的范围,在观看者的脑海中汇合在一起显现出整体。对于观看者而言,这样做比一盏大灯照亮全局,无疑是增加了许多的趣味。而且,这样做对于每一盏灯的关注度也更加高。莫言的小说常被人称作东方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这与他小说中的各种奇怪的想象是分不开的。在《酒国》中人食婴儿,《红树林》中女孩珍珠身边老太与太平天国洪秀全的传说,至于《生死疲劳》,全书的六道轮回本就是奇丽无比的想象。在这些非凡的想象中,隐含着许多的意寓,也包涵了作者的思考。相较于西方的魔幻现实小说,主要以马尔克斯为主的作家的小说,莫言的魔幻无疑是植根于本土的,结合中国的传说与历史,描绘出本民族的魔幻,加以现实。
近半个世纪,中国变化迅速,影响波及整个大陆。高密乡对于莫言来说,是难忘、熟悉的故土,对于整个中国来说只是一小部分,以高密的变迁来映射出整个中国的动态变化,这样的目的其实难以达到。书中人物的刻画,事件的描写,反倒是能能真正体现人性。两家中,西门金龙由村中的干部在改革开放中发家成为大老板,不择手段步步攀升,却始终没有忘记地主父亲西门闹;蓝解放被迫娶黄合作,之后爱上庞春苗,不顾家中妻儿与黄合作离婚。每件事都构成每个人的不同面,表现人在时代与世俗前的沉浮与挣扎。之前听一位作家讲过,作品不应该总是致力于描写时代大背景把故事中的人物描写刻画好,自然也能呈现出整个时代。《生死疲劳》中各色人物的刻画,确确实实地将整个高密的发展呈现出来,由土地改革、”大跃进”的盲目激情到改革开放的唯利是图,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人性。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西藏生死书》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生死疲劳有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