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三体读书笔记

三体读书笔记

三体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000字。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在阅读相关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这是感触是非常难得的,它是我们去写作读书笔记的宝贵素材。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读书笔记有一定的深度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三体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000字》,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三体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000字: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是一个科幻天才,《三体》一经出版便获奖无数,广受好评。在读完他的三本书后,我更是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三体》一共分为三部,《三体》,《三体2黑暗森林》与《三体3死神永生》。这三本书环环相扣,讲述了一个传奇的科幻故事。

《三体》写的是叶文洁在文革时期参与的红岸计划。红岸工程本是为干扰其他国家卫星所制,但叶文洁却用它暴露了地球坐标,这条信息被四光年外的三体文明收到。从此,人类文明的命运被改变了。《三体2黑暗森林》则讲述了地球为了抵抗三体文明的入侵,选出了四位面壁者,他们几乎可以调动一切资源。可是有三位面壁者的破壁者相继出现,解开了面壁者的真实意图,逼迫他们自杀。最后只剩下罗辑一人,而他也成为了地球文明反击外来文明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他在最后的末日战役时,逼退了三体的“水滴”,也就是探测地球文明的探测器。这虽然保住了人类文明,但人类的太空军队却也损失巨大。

《三体3死神永生》描述了在三体危机之初人类采取的“阶梯计划”,把云天明的大脑送向三体舰队,并让云天明的恋人程心冬眠。程心醒来之后便成为了执剑人,在与逻辑交接不到一个小时,三体舰队就开始对人类的引力波天线进行摧毁,但程心却没有勇气按下足以毁灭两个世界的按钮……虽然最后“万有引力”与“蓝色空间号”自行启动了引力波广播,可地球最后也难逃被第三方文明所摧毁的命运,只剩下了程心、艾AA,她们以光速离开了地球,到达了云天明送给他们的星星上,并发现了关一帆。程心和关一帆因误入“黑域”而与云天明失之交臂,最后来到了小宇宙之中。不久之后,他们收到了大宇宙发来的物质回归声明,一起走向了危险的宇宙……

《三体》这本书揭示了最基础的宇宙社会学: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与林间,轻轻拨开当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读书笔记.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猎人,不管是天使还是魔鬼不管是娇嫩的婴儿还是步履蹒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还是天神般的男孩,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地球与三体文明的碰撞就正是这段话最好的解释。危机纪元初,人类采取的措施在之后看来很可笑,让地球经济迅速衰退,“大低谷”时代便产生了。这是全世界的浩劫,但这一场浩劫却触发了人类文明的免疫系统“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作者笔下的两个文明,拥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思想与不同的科技。在三体文明已经意识到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时,人类还一无所知,最后导致了两个文明毁灭的还是地球。

这一部书的出彩之处,并不仅仅是因为作者的文笔出众,更多的是在于通过两个文明的相遇给我们揭示出了许多道理,让我们发掘出灵魂深处的思考。

宇宙,是一座永恒的黑暗森林!作者:任昱丞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延伸读

《三体》读书笔记1000字


“近日,科幻作家刘慈欣被授予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以表彰其在科幻小说创作领域做出的贡献。该奖项由英国已故科幻小说家克拉克遗产所赞助。多年来,基金会为奖项加入了新的类别,包括终生成就奖和社会服务想象力奖。据悉,去年终生成就奖是颁发给霍金。而刘慈欣这次获得的是社会服务想象力奖......”当电视机里新闻频道的主持人播报这则新闻时,我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夜空,一颗颗闪烁的星星后面,是否也是那样的美丽。——楔子

人们以为那是回到婴儿时期,羊水般母亲的怀抱,于是他们选择了圣母程心,放弃了最高震慑力的执剑人罗辑,于是,人类的自我毁灭便开始了。

最初的黑暗不过是叶文洁对那个讳莫如深的时代的失望与憎恨,她在红岸向未知的智慧文明发送了请求信息,希望高等生物来改变这个人心不古的世界。这原本是一场思想的荒谬,无形中导致了物种的倾覆。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的恶。

叶文洁渴望三体文明来拯救世界。她暗地里传播思想,吸引精英,在智子的帮助下,基础物理学崩塌了,社会恐慌了,人们终于意识到冥冥中的敌人,而他们却无处遁形了。地球仍是人类主宰,于是叶文洁被逮捕了,而这时事态已超出她的预料,她对当年的罪行供认不讳,临终给了罗辑一个关键。从此,世界的毁灭与她无关,人类陷入了更深的绝望。我们无法预测众生的恶,和那遥远文明对恒纪元生的欲望。

人类陷入慌乱、陷入困局、陷入祈祷,奋力挣扎在一处水洼。三体人的野心终于显现,绝对的技术优势让人类打不破智子设下的技术壁垒,唯一可行的是三体人永远不会的人心难测,于是面壁与破壁,面壁者罗辑终于勘破叶文洁的那句话,成功成为自己的破壁者。人类一直追求的那广阔的宇宙,终于现了雏形,令人咋舌。

宇宙早就拥挤不堪了,活在恒纪元的光明,是人类最大的一叶障目,我们——是多维下的低维生物罢了。黑暗森林的生存法则,注定我们只是猎物,不是猎人。不圈地自牢,就要奔波在无限的荒凉宇宙中。而对物种灭绝的恐惧,是人类难得的喘息。罗辑以生命为触发条件,以向宇宙发射地球和三体的相对位置为筹码,以同归于尽为赌注,为地球博得了生机。但我们无法想象宇宙的冷酷和历经毁灭涅槃的三体人对美好的深切渴望。

那生机使人类渐渐忘了忧患的过去,与三体人和谐的交流营造起美好的伊甸之园,人类在重新选举执剑人时,放弃了白发苍苍的罗辑,选择了圣母光辉的程心。于是,完美的水滴带来了地球最大的毁灭,全人类成了外星生物的俘虏。而你和我对这宇宙又有什么区别呢?罗辑努力破壁时的一个实验又让人们延迟死亡,却带来了三体文明的覆灭。不久之前的宇宙之战,建立起绝对军事化的飞船文明逐渐揭开毁灭的面纱。

这宇宙有更高的宇宙文明在向其他文明抛着二向箔,将那个星系打击成二维形态,这只是最基础的维度打击毁灭手段。猎物若想保存自己,除了将自己变成黑域,就是不断逃离。

曾经璀璨的地球,已是一幅名为太阳系的画作上的一处景色,那人类的飞船文明,才是人类残存的文明之火,短暂停留,永远漂泊。我们无法评判众生的恶,这不过是求生。宇宙是原始的修罗场,我们要回归动物本能,疲于奔命。

毕竟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三体读书笔记1000字


这是我读过的第一套科幻小说题材的书,作者其人:刘慈欣电力工程师和科幻作家。从文字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对世界史也做过深入的了解,对人性的弱点和阴暗面以及社会学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科幻的想象力,所谓脑洞,所谓点子,像是在空中搭起来的一个个阶梯,每个阶梯又是一个据点,在此丰满建成一桩桩漂亮的城堡,最后产生新的王国、世界甚至宇宙;又像是一个个小人,先是产生于二维的画中,而后作者又将他们从画里拉出来,并建造了一个三维的世界让他们合理存在,套用作者的点子,这是一个升维的过程。降维是抹去和毁灭,升维是创造和新生,都需要能量和时机。我看这书,确有感受到这巨大的能量在我脑中呼啸而过,让那些细胞服服帖帖久久不能复原。《三体》的想象有哪些呢?其实起始的点并不虚:1.假如天上有三个太阳;2.假如有外星人,而且和人类产生了交流。在此基础上,作者运用一系列缜密的逻辑、奇妙的联想和想象,像给了我们一副可以对时间和空间调焦的眼镜,一点点让我们看到从人到宇宙的真实面目。其实宇宙这样大,怎样想象也不过分,只是总埋头在眼前的事物中的人,无暇他顾罢了。从俗务中抬起头看看这浩渺星空,想想这些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就像是给心灵做保健操,使它不要得“近视眼”吧~

科幻有想象,也有逻辑,但我关注的点主要不在科幻故事的逻辑推理上,而是一边享受作者的想象力带来的刺激,一边从作者对人物成长过程中性格变化的刻画,感受作者的三观。

《三体》人类主角有叶文洁,罗辑,大史,章北海,程心,维德,云天明,AA,三体人则以智子作为代表。虽然他们有许多故事,但我只想从两个我目前最关心的点来谈。

其一:情商和智商。

智子是在智力上绝对碾压人类的,但是它们不会说谎,“‘想’和‘说’,我们刚刚惊奇地发现,它们原来不是同义词”,多么可爱!和我一个样~

但“不可能欺骗,不可能撒谎,那你们就不可能进行复杂的战略思维。”

“计谋和伪装是什么?我害怕你们。”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句话适用于可比的相同概念上,我智商高,你会撒谎,这不可比。你会而我不会,这是天壤之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二:男人和女人。

我其实觉得作者在文字里描写的男性,至少这几个男主角,都非常鲜活,有兽性而且有人性,有成长有担当有责任肯牺牲。而描写的女性,则从我一个女性读者角度来看,是比较模糊的:她们善的时候就是源于天然的甚至软弱无知甚至愚昧似的圣母样的爱,她们有意思的时候就是当她们有男性气质的时候,特别典型的是AA。从罗辑幻想的完美恋人和作者对男性外形女性化改变的描述来看,作者妥妥的无药可救直男癌一枚。男女生来不同,也不必追求表面平等,社会更不可能实现谁心中理想的男女和谐状态。但我本人是很欣赏作者在男性身上体现的责任和担当,即便是在孤独绝望的低谷,在看透一切残忍和冷酷以后依然能不计较是否被理解而执着的承担,带着灿烂的笑容或包容的眼神。其实这些特质不是像作者想象的只能出现在男性身上,女性一样也有的,这是爱的属性,不分性别。

《三体》读书笔记


作者:刘慈欣

推荐理由

我看这本书主要由于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介绍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世界科幻大会上颁发的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谈到这是继刘慈欣之后,又一位中国科幻作家获得雨果奖。这时我才知道了刘慈欣和他的作品。好奇害死猫,想要看完这本书的开头一定要有耐心,像我这种有耐心的人就是花了一个星期左右才看完开头的,在这之间还偷阅了一些简介之类的东西。才有信心看下去,但看完了这本书之后真的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刚开始看的时候以为这本书纯粹是一个中国式的《黑死馆杀人事件》,因为自身学历也比较低,见识也比较少,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发现这并不是一种炫耀,发现了这些术语的背后都是些什么的,是我小时候对于星空的幻想,一直记得小时候对于类似于虫洞的理论非常着迷。关键在于作者并不是靠着这些咬文嚼字的理论把他的作品推向巅峰的,更重要的是,他对于人性的剖析,以及回环曲折的剧情描写。有多少的玄幻小说他们是依靠在主角身上发光的,主角是剧情的依托者,主角可以不跟着剧情来,他可以恋爱,升级,杀怪。但刘慈欣的作品并没有细致的去刻画某一个主角,因为这是一段历史,每一个人只不过是这条长河中的一粒尘埃吧。

书籍简介

2015年8月23日,倍受瞩目的雨果奖在美国西雅图附近的斯波坎市颁出。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三体》获最佳长篇故事奖,创造了中国科幻的一个记录。这也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小说主要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且对人类充满愤恨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感想

下雨了。

保安撑起了伞,在玩的孩子们也都跑回了家。

石头上有一块明亮的玻璃,似乎是在孩子们的玩耍中落下的。

雨越下越大。

玻璃上滴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滴,各个水滴滚来滚去,互相吞并,无非是大水滴吃小水滴,小水滴吃更小的水滴。最后,各个水滴都十分大,他们小心翼翼地与其他水滴周旋,避免正面接触……

来了个路人,他那宽宽的裤腿,触到了玻璃把水滴擦去了。

在这场没有尽头的战争中,人类就是水滴。

随着《三体》小说最后这几行文字的行进,作者刘慈欣为这个波澜壮阔的宇宙故事缓缓地划上了句号。跟随着作者的笔触,仿佛在浩渺无边的宇宙中进行了一场梦幻般的冒险,直到故事的结尾,这场梦犹似未醒……也许直到现在自己仍未清楚地认识《三体》在科幻文学界的地位若何。仅从个人的角度而言,这部小说已带给我足够的震撼。阅读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故事有不同的理解,同一个人立于不同的角度也可产生多种感悟。《三体》这本书中看出了人性的奥秘。患难见真情,这句话说得好。你别看有些人表面上真情真意,在劫难中就变成了墙头草。你看,本来人类团结一致,结果三体人一进攻,有些人就摇身一变,从地球人变成了叛军。其实这也不怪他们。他们这是出于一种求生的欲望,才去投靠强者的。这是迫不得已的,他们虽然卑鄙,但不是禽兽不如的。然而,在地球人中,又有多少人能维护地球的尊严,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呢?屈指可数。又有多少人能捍卫自己的自由,虽万死而不辞呢?屈指可数,我不禁感慨能捍卫尊严与自由的人是高尚的,能在实力悬殊的战争中捍卫尊严与自由的人是伟大的,能在毁灭前夕还捍卫尊严与自由的人是神圣的。

《三体》始于人性的故事

觉得这整个故事其实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看,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就是对道德对文明的提问。从对文革残酷到荒谬的人性的描写,到那些隐晦的长远的工业文明带来的邪恶,作者有一个比喻,他说,也许人和邪恶从来都不是分离的,人就像是水而邪恶就是冰,冰那么容易被区分是因为它的存在形式,但本质与它下方的水是一样的。这又牵扯到哲学的问题,是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作者大胆地将故事的开始放在一个人性中的真善美饱受欺凌的时代;叶文洁的父亲在文革中因为坚持真理被红卫兵批判而死,后来叶文洁在红岸的工作中又受到了自己爱慕之人的欺骗,那个时代充斥的精神狂热以及人性的几近泯灭、扭曲、狡诈和虚伪使得当时还是少女的叶文洁心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人性里的种种丑恶反映在叶文洁那双明亮的少女眸子中,她的那颗单纯善良的少女心彻底的破碎了,所以才有了后来出自她口中“消灭人类暴政”的“反动口号”。初读于此,我为叶文洁其残忍泯灭的人性而大感厌恶和愤怒,但后来结合其身世,其所见所闻,又不禁为这个文革中成长起来的女人感到可怜和可悲,因为谁也无法厚颜无耻地向一个遭受过人性中的丑恶摧残过的人索求人性的善良。《三体》由此由一个人性的故事逐渐过渡到科幻故事,并将人性的探讨融入到科幻故事中,二者水乳交融,引人入胜。爱的艺术与浪漫。

善良,是耶非耶?

关于人有爱的这一点,在另一个主角程心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她的两次抉择“不暴露三体文明的位置、让星环城投降”,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当然,她的选择,一次让人类面临被三体文明侵占的危险,另一次让人类失去造光速飞船,避免灭掉打击的机会。看起来出于人性的选择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是不是她的选择错了呢?我想不是的,记得有人说过“做你所坚信的事,有可能很多年很多年,都不会有人来认可你,赞赏你。更不会被几百人、几千人在公共场合赞许。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但是,总有一天,有人会很诚心地告诉你,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我觉得审慎地做出决定,然后坚持,谦虚而不失自信,是一种好的姿态。

不提“善良”在宇宙尺度上的正确与否,因为对于这个年代的绝大多数人,宇宙还很遥远。“善良”在整个人类的尺度上依然值得让人深思。

这些问题对我而言至今还算是一种人性善恶的悖论,如果有一天真的存在这种情形——“善良与无知并行”而“凶残走向真理”,在真与善不可调和的情形下,我们该作何取舍呢?

雨还在下。

玻璃上又滴满了大大小小的水滴。水滴又开始滚动,他们被人擦去的悲剧又要上演……

哐当!玻璃被打碎了。魔界消失了。魔咒失效了。

水滴不再自相残杀了,统统落入了草丛中。而那被打碎的玻璃,也静静地躺在草丛中,似乎被人遗忘了。

一抹彩虹升起,天晴了。

水滴很快被太阳蒸发了,保安也收起了伞对走过的人说“空气真好!”孩子们也出来了,你追着我,我赶着你,玩游戏。

只有那被打碎了的玻璃,还静静地躺在草丛中。相关:《三体》读书笔记、三体读后感

今日读书心得:三体读书笔记(900字)


古语言: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观看了作品,相信您对于作品在内心中会有独特的体验,这些感触可能瞬间即逝,我们需要记录下来。如何才能将读书笔记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选的“今日读书心得:三体读书笔记(900字)”,敬请阅读,希望小编的分享可以给您提供一些参考。

三体读书笔记【篇1】

当我看完了《三体》三部曲的时候,我仰望着星空,仿佛看到了宇宙中闪耀着生命和死亡光芒的一双双眼睛,就像书中说的:“黑啊,真黑啊。”

《三体》讲述的不仅是三体文明与人类文明的故事,更衍生出了很多问题。三体文明在书中固然强大,但为何还是害怕罗辑博士的黑暗森林威慑,这说明宇宙中的文明只有更高级没有最高级,像书中的歌者文明,仅以一个二向箔就将三体文明在内的所有文明及星球全部二维化。歌者文明也不是最高级的文明,就比如银河系人类首次进入四维时其中一个文明说的话:“弄干海的鱼不在。”更高级的文明早已将宇宙弄的破败不堪,三维空间的人类却毫不知情。

其次是宇宙中的空间问题。书中说道:“宇宙早已十分拥挤。”歌者文明使用二向箔产生的二维化永远不会停止,这样高级文明一次次使用二向箔,让宇宙从原来的田园时代变成了三维宇宙。因为人类想象力不足,所以无法想象出高维是怎样的状态,使人类只有在接受了三体文明的技术后才得以进入四维空间,但四维空间也极度危险。这样一步步下去,宇宙零维化只是迟早的事,可是还是有文明会生存下来,他们会改造自己,使自己降维,这样做只为了战争,所以说我们人类在这种如果假说可信的情况下还能在太阳系中生存实属不易。

最后是本书的剧情问题。一开始人类意识到了三体文明的到来时,全世界都很惶恐,于是便设立了“面壁者”,地球三体组织还有相应的破壁者。第一个面壁者泰勒想要用球状闪电攻击地球舰队,让他们成为量子态的幽灵舰队,但是却第一个被破壁,破壁人说“主不在乎”。他由于无法从面壁人的职责中解脱,选择了自杀。第二个面壁者雷迪亚兹表面上是想制造大当量氢弹攻击三体舰队,实际上是想引爆水星,让其坠落到太阳中,最终太阳会吞噬金星以及地球。也就是以整个地球来要挟三体世界,被破壁后回到委内瑞拉,被愤怒的民众用石块砸死。第三个面壁者希恩斯,表面上想提高人类智能,这样更高智能的人就能够更快的发展科技,以应对三体舰队,这是一个间接的计划。在计划进行过程中产生了意料之外实际上是实现设定好的思想钢印,他通过思想钢印给地球舰队打上人类必败的信念,让人类尽早逃出地球,寻找新家园。他的破壁人正是他老婆山杉惠子。由于人类社会反对逃亡主义,所以他的计划也不了了之。第四个面壁者罗辑,一开始却找史强为自己找梦中的女孩,史强为他找来了庄颜,他们在一起生活还有了孩子。有一天联合国却把庄颜和孩子都冻结了,罗辑也知道庄颜是受联合国之托来办事的,不过他们之间也有了真正的爱情和结晶。罗辑自此才开始思考自己作为一个面壁者的责任,他由叶文洁所讲述的两个公理和两个概念,发展出了宇宙社会学。罗辑最后成为了执剑人,从一个玩世不恭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书中有一段描写我印象深刻:罗辑将世界作为豪赌的筹码,但他也是为了救这个世界,他悟到了黑暗森林法则,于是在杨冬的墓前举枪瞄准自己,对着世界上的智子说:“我,面壁者罗辑,想三体世界对话!”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

三体读书笔记【篇2】

书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其中第二部中有一段让人看看昏昏入睡,好多技术的描写细节让人看的好累,但跳过去也不影响整体的阅读。

本书亦是一个很好的技术的科普读物,各种描述,打比方让人很好的理解。其中儿童漫画的隐喻,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构思。文中,三体人称人类为虫子,文中大史又说虫子最不容易被消灭的,让我想起了打不死的小强。故事情节,勾起了自己很久以前的一个想念,人类、地球、大阳系,不过是一群更高智能物种的实验室的实验品。

黑森林法则

想存活下来,必须对遇到的任何文明发动攻击,并认为这是宇宙的唯一准则。

是在假定资源是限定的情况下,正如逃跑的三架飞船,最后灭自己的同类,只剩下了一架飞船的以保留资源。

文中说这是反人类的,在生存权面前,生存是第一要素,历史上也不泛出现过人吃人的事件。

这个个人觉得哪个取舍都是对的,文章后面的程心,突显出人类的爱!因为爱的行为导致人类的生存的危机。

这个唯一准则,或许在无爱的世界才是对的,在有爱的世界里,就不是唯一的选择,但哪种选择,都是可以理解的!

不知为啥会从黑森林法则会想到C位出道,C应该是center的意思,但应该跟黑森林的环境完全不一样,不过C位出道也是勇气,毕竟把自己展示出去,也是冷箭难防,但在职场上也是一种捷径。

或许换个思想,哪管外星人之类的在暗处想啥,哪管是C位出道,把自己所想做的做出来,醉心于自己的当前生活,想那么久远未到的事,不如珍惜当下。

三体读书笔记【篇3】

第一次看这本书大概是五年前了。当时囫囵吞枣般地吸收着这些自己从前并不了解的事物。

对于宇宙最开始的兴趣是出自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xx漫游太空》,后来看了更多的科幻电影,说实话自己一直并不是一个彻底的科幻迷,毕竟对我来说,看人类的细枝末节已经足够有意思,宇宙太宏大又太精妙,以自己现有的知识量是完全没办法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认识和了解更多的知识的。

因此对于科幻,一直有点敬而远之。

这次是看到《晓说》开了两集专题专门说《三体》,高晓松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一件事物的讲述能够与自身的知识体系相关联起来,相当流畅,甚至于不拘于一些小的错误,有种“我知道可能有错误的地方,但是我不会因为这样的担心而小心翼翼,而去改变自己叙述的流畅性。”的感觉。因此被矮大紧男神带着,又重新进入了一次三体的世界。

这次看的感觉和上次就很不一样了。

这套书籍的伟大之处无与伦比,不仅将中国科幻文学推上了一个世界性的新台阶,而且也将国内科幻文学的普及性提高了。当人人都会谈论三体、谈论宇宙奥秘的时候,人也变得越发有趣。

而这次最大的感觉就是,其实人类本身的趣味性、在某种程度上和宇宙科学的趣味性也是一致的,如何去培养自己多元看待世界的角度,或许才是我们值得多去锻炼的地方。

三体读书笔记【篇4】

三体这本书我是带着好奇的心情来看的,我好奇是一本什么样的科幻小说会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力,很佩服大刘能通过写宇宙来映射现实,在看真本书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所知道的知识真的是不够用,只能频繁的问百度。

在三部曲当中,第一部充满着历史的气息,有许多的对人性的描写,当叶文洁按下发射按钮的那一刻,她不知道的是,整个人类,整个地球,整个太阳系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改变。

第二部曲,罗辑博士是小说中我最佩服的人,他在度过了,刚成为面壁者的迷茫之后,意识到了自己对整个人类的责任,在他的思索当中发现了宇宙最基础的规律“黑暗森林法则”一旦被发现,能生存下来的是只有一方,或者都不能生存。“宇宙社会学的基本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在不断的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宇宙在有限的物质资源中还要面对文明的生存和扩张,这和地球又有什么区别。)罗辑博士是一个意志坚定的执剑人,在震慑纪元中没有人理解他的做法,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坚持。终日面对着一堵白墙逼视着三体世界,54年间没说过一句话。他和地球融为了一体,没有悲伤,没有希望。

第三部,是我感觉最压抑也最难懂的一部,云天明我感觉更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他带着爱带着人性,奔向了三体舰队,为的只是我爱你,与你无关,而云天明真的做到了,他送了一颗星星给程心,送了一个小宇宙给程心,到死都没有碰过程心的手。程心有很多人评价他是圣母婊什么的,但是,选择一个人或者一百个人的死亡在人性和道德上又有什么区别呢?只能说错的不是他是整片黑暗森林吧。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三体读书笔记【篇5】

陆陆续续两个多月囫囵吞枣般读完《三体》,这本科幻小说设计太多物理学的理论,像我这种文科生不时就去百度,专业知识太费脑子了。

个人最喜欢前两部:第一部充满浓郁的历史气息,故现实感较强,科幻虽可以天马行空的遐想,但是根基立于现实,再艺术化虚构才合情理。第一部里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史,是位粗中有细,不拘小节,有大智慧的人。在那些高学历高学识的专家嘲笑他的无畏来源于无知的时候,他依然坚持自己,他还发明了一条属于他的终极定理:“邪乎到家必有鬼,有鬼指的是有人在捣鬼”,后来也证实了他所说的这些,在开始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各种紧张、担忧,但他依然洒脱,及时享乐。

第二部是我最喜欢的,里面有我最喜欢的男主罗辑。罗辑用他人所不及的智慧让三体人臣服,换来地球与三体的和谐发展,也是第一位优秀的执剑人,履行了做地球文明“守墓人”的职责,大刘对罗辑的塑造是相当成功的。

第三部除了女主程心,其余人物都值得喜欢,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提一位客串出场:云天明,小说里面表达出爱情的真谛的唯一人,他与程心的爱情(其实更为准确的说是他一个人的爱情)是小说的亮点。他一个人孤独的生存在外星,为了心上人程心的理想,我不敢说他是为了地球。他不仅以星星作为礼物送给心爱的人,最重要的是在宇宙要坍塌前,送了她一个可以躲避宇宙坍塌的小宇宙……

三体读书笔记【篇6】

我看过很多的科幻小说,如果硬是要从中挑出一本最好的,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黑暗森林》这本。可读性方面,这本书不是那么易懂的,但是这丝毫不能阻止我对于他的喜爱。

书中牵涉到一些陌生的理论,我们可以先把这放在一边,就谈谈情节人物方面。

即使是一部科幻小说,他的内涵也是远甚于我读过的许多文学书籍。简单的地来说,书中讲的是外星人侵略地球的一个故事,看似老套得不能再老套,但作者却让我们耳目一新。

书中有两个主角,一个名叫罗辑,另一个叫章北海。从性格上来讲,两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甚至在全书中,两人从来没有过任何交集,但这却并没有影响到故事的叙述。

先来谈谈罗辑,他的人生可谓是一波三折。他本来只是一个平凡人,但是一次谈话却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是他却选择了避开世人的目光。在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过着自己幸福的生活。但是这幸福的生活却被意外地打断,直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拥有这些权力是应当为全人类的生死做点贡献的。他开始反复琢磨那次谈话,终于,他明白了关键所在。故事的最后,他用同归于尽的方式作为与外星人谈条件的筹码,最终赢得了胜利。

其实我们都可以在罗辑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他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在巨大的权力面前,他选择了逃避。这和遇到某些困难时的我们难道不是一样的吗?不过,他没有这样一直逃避下去。最终,他站了起来。虽然也被人误解,可是他却一直与外星人作着对抗。这种抵抗一直持续到了他人生的最后几年。

再来看看章北海,虽然小说中描写他的笔墨不是很多,但是他在我心中的地位却比罗辑要高很多。他一开始是一个海军舰长,由于得知外星人入侵的消息,他成为了太空军的一员。作为优秀人才,通过技术手段使他一直活到了两百年后。两百年之后地球有了自己的太空舰队,拥有上千艘宇宙飞船,大多数的飞船都能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十五。此时的地球人信心大增,认为肯定能赢得与外星人的决战。

可是章北海却清醒的意识到了当前的局势,他明白仅仅凭速度的优势根本无法战胜入侵的外星人,于是便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逃向深空,想为人类保留下最后的火种。果然,不久后整个地球舰队被外星人派来的一艘无人飞行器毁灭了。

章北海这种人在现实中也许根本不存在,因为他的冷静,甚至冷静得可怕。不过,我们还是要学习一下章北海式的冷静,我们的人生中也许会遇到许许多多令我们手足无措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就很需要冷静。因为在很多时候,冷静地处理一件事要比在不冷静的情况下处理会好很多。在《黑暗森林》中,作者把这种冷静导致的后果放大了很多。但是这也让我们意识到了冷静的重要性。

从文学的角度上来看,同时处理两个角色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作者却将两个角色描述得有血有肉,并且给小说增色不少。《黑暗森林》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一本奇书,他带给我的震撼远远不止这些,远远不是这几行文字能够说完的。有些甚至难以言表,在此建议大家都能去看一看

三体读书笔记【篇7】

中国作家刘慈欣的小说《三体》获得了雨果奖。据说,这是科幻小说界的诺贝尔奖。在此以前,我们没有听过雨果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得此奖,也是亚洲人第一次得此奖。刘慈欣让我们知道了雨果奖,同时我们还知道了刘慈欣,一个电厂的工程师。

中国人对于科幻,是不是有点先天不足?好像不是。看中国最古老的故事《山海经》,天上地下,高山大川等的涉及无不包含。中国人类文明早期的文学创作,哪一篇不是幻想。留存到今天,一些上古的神话如《共工触山》、《女娲补天》等,奇诡的想象,神奇的结果,是先民们对于不可解的自然给出的期望,也是个人崇拜的绝对产物。及至到了“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依旧是今天人想象不出来的浪漫。

这些,算不算中国的科幻作品?当科幻变成了现实,科幻不再了。许多优秀的科幻作品,天马行空的步调,是外国人对于我们的馈赠。前段时间,一部纪念藤子·不二雄的电影《哆啦A梦·伴我成长》的热映,很能说明什么。《哆啦A梦》流行了多少年?我知道我的孩子很喜欢,比我的孩子大十几岁的那帮孩子,一样地喜欢。那种没有什么文字的漫画,我曾经以为是小孩子的读物,后来发现中学生捧着的时候,也是津津有味。稍稍做了一点点调查,原来这套书不是一般读物,而是地地道道的科幻。

哆啦A梦这个模样怪怪的东西,本来是一个失败的造型,从未来来到了现世。他的出现,是为了帮助大熊。在最新的电影里,角色的功能没有改变。懒懒的大熊,每天迟到。他不爱背书,不认真学习。某一天打开抽屉,看到了千年不变的哆啦A梦蹦了出来。哆啦A梦大口袋里的神奇玩意儿,使大熊成了令人瞩目的明星。如意门、竹蜻蜓等,是哆啦A梦最常用的法宝。凭借这些道具,哆啦A梦带着大熊,看到了未来大熊成年以后。

大熊看到了,他如愿娶到了静香为妻。由于惯常的拖拉,婚礼他没有按时到,由此引发的种种闹剧难以收场。他还看到了,职场上的自己,保持了少年时的坏毛病,很难做出大事儿。一次次难堪的经历,少年大熊在高处远远看着。他为自己的未来行为羞愧。经过哆啦A梦的帮助,窘迫的大熊一次次化险为夷。人生的美好终于被他发现并享受。当然,那也是他在高空看到的未来结局。

时间到了。哆啦A梦要离开大熊回到自己的家。临别的时候,他给了大熊一个能力,凡事只要说出来,就会得到一个相反的结果。这样其实也是因为大熊的好吃懒做。没有了哆啦A梦的大熊,忍不住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大叫再不要看到哆啦A梦这个朋友。哈哈,结果是反的对不,随着大熊的叫声,哆啦A梦又来了。电影名字叫“伴我成长”,伴随的大熊的成长,何尝不是众多读者的成长?女儿在电影放映的第一时间,给了我一条短信,看《哆啦A梦》了。于是,我在扬州迅速看了一遍。

相比创作在几十年前的《哆啦A梦》,那些小叮当常用的道具,今天已经很土了。就是在日本,也早就有不同的科幻作品超越了哆啦A梦。但是,哆啦A梦这个艺术形象,与他的竹蜻蜓如意门一起,是打不破的经典。后来再多的形象,也没有超越几代人对他的喜爱与推崇。今天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幻想造成的幻象,远没有那个小口袋里隐藏的众多可爱的道具有魅力。

藤子·不二雄死了,哆啦A梦还活着。我们在少年时看了“大闹天宫”,今年又出来一部“大圣归来”,我们的科幻主角还是孙悟空。据说刘慈欣的《三体》已经纳入了拍摄计划,不久我们便可以看到最新题材的科幻电影。但愿,电影能像小说一样,给人以惊喜。毕竟,寻找外星人,是全世界人类热衷的话题。

三体读书笔记【篇8】

终于看完这本书,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吧。

这应该是我看的第一本科幻小说。虽然很多名词会边看边查百度或者看书友的科普,但是大致意思还是懂了的,当然也有一些完全是看不懂的,字是那么几个字但是组成句子就都看不懂了。汗颜。

内容来说是十分的跌宕起伏,很吸引人。情节构造很棒,埋下的伏笔都是有用的,不像有些小说写着写着就圆不回去了,故事完整性很好。

关于人物,程心真的是看得我想弃书。程心每次都说她别无选择,可是至少我在书中没有看到任何强硬的威胁来逼她做每一个选择。反而是她自己在幻想她要怎么做了,人类才会更好。反观罗辑做面壁者计划,是真的别无选择,毕竟老婆儿子都在别人手上,毕竟三体一开始就想杀他。如果说程心是普通人的缩影,那她也只是个不称职的缩影。毕竟在许多普通人的意识里面是有自知之明和悔改之心这些东西的。程心善良没有错,但错在没有自知之明和毫无悔改的心。而且让别人牺牲达到自己的目的,还一幅慈悲为怀的样子,程心只能算个圣母婊。从文章来说,程心这个人物刻画得非常深入人心了。

还有社会大众的形象,虽然很厌恶,但是不得不说大部分人就是这个样子的,你维护了我的利益那么我们就是朋友,你损害了我的利益那么我们就是敌人,不仅是敌人我还要打死你,拆你的皮喝你血。当然我打不过你的话,那就另说。

关于女性软弱什么的观点,我想插一句话就是软弱不分男女......

书挺好看的。

相信《三体读书笔记心得感悟1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读后感大全网”是您了解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体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