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共情力》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

古语有云:一日无书,百事荒芜。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而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一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这是感触是非常难得的,它是我们去写作读书笔记的宝贵素材。那么,有哪些可以值得参考的读书笔记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共情力》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共情力》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

午饭后,姐姐去读书,小宝照例开始午觉。我像往常一样打开邮箱快速浏览一下,没有需要回复的邮件。于是,打开手机,戴上耳机,准备找本书听,《共情力》看到这个名字,忍不住直接打开,今天就它了。

一眼看上这本书,是因为心里对去年甘肃庆阳19岁高中女生李某奕因被老师猥亵,患上抑郁症,从百货大楼8层跳下的事件仍心有余悸。为这位花一样年纪的女生感到惋惜,也为一些冷漠的看客感到悲哀。

人生在世,会有各种压力接踵而至,不同年龄段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烦恼和压力。孩童时的学习压力,青少年的恋爱压力,成后后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这些都有可能让我们的情绪失控,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这个时候学会共情,将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指数。分享一下,我通过学习这本书的一些感悟:

一、要学会对压力进行管理

这是我们和压力对抗最重要的环节,我们需要对这个压力做一个判断,我们为什么感到了压力和烦躁,这些源头是否可以避免。然后要学会接受这些压力,去跟压力做朋友,再去逐步瓦解它。

二、通过对共情力的认知可以自我排除焦虑。

《共情力》这本书的作者是亚瑟.乔拉米卡利博士。他首创共情认知疗法,帮助人们解决压力引起的焦虑和恐惧。前几天,跟先生闹了不愉快,一直到今天还觉得很郁闷。听了这本书之后,才恍然大悟。

作为一名半全职家庭主妇,虽然我很忙,但是有种莫名的危机感朝我袭来。经常跟先生提起,要不我再学个什么技术吧?要不我在学历上往前进一步吧?先生总是没有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所以我主观的认为他不上心。后续又有两次这样的情况,他一张口我就已经不耐烦了,所以每次关于这个话题的谈话总是不欢而散,我呢?则会带着郁闷入眠,又导致了第二天的沮丧。

之后的一次沟通中,才知道先生不是不上心,而是站在我的立场上去考虑了这个问题,觉得当下不应该在学历上纠结不放,而是应该趁闲暇时间学一门能傍身的技能。比如:图片处理,排版,宣传页制作诸如此类的,能够学以致用的技能,这样更能快速帮到我现有的工作,也能找到对应的小小成就感。因此,我接受了他的建议。这几天已经开始学习了,每天都能看到自己进步一点点,心里觉得很开心。

看了这本书之后,才觉得关于共情力,他用的比我好。

三、有效的提高亲子教育效率

共情不等于同情,而是能够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看一件事情,然后再有效的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共情式教育,就需要我们学会倾听,融入,读后感感受她的心理世界。昨天姑娘从学校回来说:妈妈,我想告诉你一件事情,你会生气吗?我一听,便觉得不好,一般姑娘这样说就是她做错了什么事情或者闯了什么祸。

但是我还是故作随意的答:不会呀,你能主动跟妈妈说这些事情就很好啊。女儿放下了心理戒备和被骂的顾虑开始表述自己的想法:妈妈,我班里同学小月她有一只蚕宝宝,还有蚕宝宝吃的桑叶,她带到学校,我好喜欢,小月就让我玩一天。我怕你骂我,昨天就把它放在校车上,没敢带回家,今天已经还给她了。我也好想要,5块钱就可以买一只蚕宝宝和一把桑叶,你可以给我买吗妈妈?

我回答的很干脆:可以呀。但是买之前,你得问一下你的班主任能不能带到学校呢?如果不可以,那你就没办法照顾蚕宝宝啊。那咱们就可以等到再大一点,有能力照顾它的时候再把它带回家。

第二天,姑娘回来没有再跟我提蚕宝宝的事情了,或许她已经问了老师,被老师否定,又或者她压根就没有去问,她自己就觉得是行不通的事情。

共情力就是这么神奇,可以堪称生活的万能小助手。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我能带着这个小助手闯荡江湖。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地心游记》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


《地心游记》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

我不太喜欢读“枯燥无味”的文史书,因为我欣赏不了它的文学美也理解不了它的内涵,所以对我而言他是枯燥无味的。我也不喜欢读“情情爱爱”的言情小说,因为情节越曲折,剧情越离奇,结局越狗血,对爱情理解书面表达及其深刻的言情小说其作者往往反而是越缺乏感情经历的。作为一个理科男,我不怎么喜欢读书,唯一喜欢读的书大抵是既探险热血又能学到点什么的书。

《地心游记》——这是一部集文学性、科学性和预言性为一体的杰作。凡尔纳以已有的科学成就和严谨的科学知识作为铺垫,驰骋想像的翅膀,又以紧凑、通畅的笔触,妙趣横生的描写来谊染复杂、离奇的故事,用一波三折的情节,豪放激荡的情怀,真挚温暖的人情,把读者带入焦幻梦般的光怪陆离的地下世界。随着引人入胜的情节的展开,读者与书中人物一道,经历种种惊心动魄的奇遇。作者把人物置放在奇妙的环境和氛围里,以地心的奇景壮观为背景,来衬托和凸现人物克服各种难以想像的艰难险阻的非凡毅力。

他在小说中浓墨重彩地刻面了三个人物:利登勃洛克教授是位脾气暴躁、对科学痴迷的学者,貌似自私其实是个重感情的人;阿克塞尔则是个喜爱科学、循规蹈矩的学生,但是内心深处有着一股潜在的冒险精神,在逆境中表现得勇敢、镇定;向导汉斯沉静、稳健而又充满热情。这三个人物流动多姿,性格迥异,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令人过目难忘。很多人大抵认为这是本中学生读物,因为其里面所涉及的科普知识在中学时期的课本上多有讲明提及,但我们应该知道,儒勒·凡尔纳是一个十九世纪的小说家,是生活于两个世纪前,近乎两百年前的作家,书中的科学知识这在当时是及其先进的。这部小说中,儒勒·凡尔纳不仅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科幻故事,而且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明了他在一个贯穿整个十九世纪的重大科学争论中所持的立场。众所周知,当时的生物学界在对于世界的看法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生物不变论,另一种是生物进化论。前者鼓吹地球上的生物从被创造的那一天起就是一成不变的;后者则认为所有生物都会在进化过程中发生演变。(事实证明这是错的,凡尔纳有他的局限。但这一点在当时仍是可贵的)。便是大文豪鲁迅也翻译过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1863年5月24日,黎登布洛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书籍里偶然发现一张羊皮纸,他从这张羊皮纸上的字里行间得到了启示:前人阿尔纳·萨科努塞姆曾到地心旅行。黎登布洛克教授决定也作同样的旅行。他在1863年5月27日带了侄子阿克赛以及足够的粮食、仪器和武器等,由汉堡出发,到了冰岛又请一位向导汉斯随行。他们三人按照前人的指行,由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下降,经过三个月的旅行,历尽缺水、迷路、暴风雨等艰难险阻,最后由于岩流的冲击,又从地中海里面西西里北部的斯多伦波利岛上的一个火山口回到了地面。全书以紧凑的笔法记载了旅途上的艰险经历和地下的种种奇观。通过这部小说,读者可以学习坚韧不拔的刚强意志,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

尽管凡尔纳将自己设想为一名为成年读者写作的作家,可向来也有种看法,认为凡尔纳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正如凡尔纳研究者威廉·鲍卓贤所指出的,读后感凡尔纳不仅否认自己是海底航行的发明者,还声称自己从未对科学有过特别的兴趣——而“只是对用它来创作发生在异域的戏剧性故事特别感兴趣”。“事实上,他作为科幻小说之父的声望已经导致了对他文学价值认识的一个严重模糊化。”鲍卓贤同时指出。而从凡尔纳个人的角度而言,他并不认同外界对于自己“预言家”或“科学小说家”的定义。

在凡尔纳一生接受的有限的采访中,他几乎总是强调自己并不是一名科幻小说作家而是一名艺术家,一名作家。一方面,他爱好诗歌、戏剧创作;另一方面,他从未接受过科学方面的教育,书中不少理论甚至为同时代的科学家所指摘。可悲的是,赫泽尔出于盈利需要对于凡尔纳进行包装定位,改动他的作品,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将他单纯地视作科幻小说作家及儿童文学作家。事实上,科学幻想只是他文学作品中的一方面,然而却获得了几乎全部的关注。一个全新的凡尔纳等待人们去发现。作者:朵朵云

《疯狂山脉》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


《疯狂山脉》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

之前我立的在3月前写出《疯狂山脉》读后感,现在就是兑现它的时候了。我个人因为非常遗憾(懒)的原因而没有读原作而是中译本,在我读完最近在看的《黄袍之王》后大概会试着把原作看完。《疯狂山脉》本身被许多科幻电影所致敬,例如前面提到过的《怪形》、《普罗米修斯》等。不同于如《印斯茅斯小镇的阴霾》、《克苏鲁的呼唤》等老爷子的其他著名作品中所有意无意的排外性,在本篇中有大片的笔墨用于描绘古老者的历史、习性等设定,以主角之口传递出其文明与人类的相似性,以及其面对深渊时与主角相同的畏惧。(一下内容涉及严重剧透,近期想看书的朋友请略过吧)

小说仍旧以代入感极强的第一人称所创作,通过密斯卡托尼克大学的地质学教授威廉·戴尔的视角叙述南极科考队可怖的发现。小说前半段整体为南极考察的总体历程,后半段则是主角和助手单独离开队伍面向古老者遗迹的探查。小说总体笼罩着压抑孤寂的气氛,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了考察团刚到南极时主角所看见的海市蜃楼以及与助手在山脉后空无一人的石城中探查的过程。而且与以往我所读过的作品中所不同的还有对于古老者这一物种外貌的详细描写,星状头部、桶状身体、触手以及肉翅等,甚至将活体标本和化石对比后得到了退化的结论。从生物上的角度而言,古老者的身体是动物及植物的结合体,在水陆空都有生存能力。在分队发现并试图解剖古老者标本后第二天,该分队彻底失联。主角团赶到后只剩下了被胡乱使用过的设备、被埋葬的已死古老者以及同伴和狗的尸体,其中一人一狗甚至被解剖了。

看似残忍的行动在主角和助手后期的探查中却是可以理解的:古老者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生物时就已经从南冰洋降临地球,拥有强韧的身体和高度发达的技术及文化。和其他降临者(如克苏鲁和它的星之眷族)不同,它们是由已知物质构成的,也并非来自无尽的虚空。它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形态对于主角是可以理解的,甚至可以通过观看空城中精致的浮雕编年史来了解它们的历史。它们可以通过未知的化学物质在太空中飞行,通过催眠暗示来使多细胞生物进化成自己所需要的形态作为自己的奴隶(修格斯)建造城市,甚至地球生物也不过是它们实验所带来的产物。

然而地球舒适的生存环境使它们逐渐忘却了原本太空飞行的技术,来自虚空的外来者此时也来到地球争夺生存空间,再加上地壳运动导致都市毁灭,修格斯自主进化出高度的智力而难以管制,最初改造它们的技术却已经失传,被迫发生了战争,暂时驯服了曾经的造物。读后感然而它们却因为技术和身体的退步,被迫留在了相对温暖海水中,放弃了陆地的城市。主角在了解这一系列历史后甚至感叹它们其实与人类无异,对分队所做的一系列“暴行”不过是极端下的必然选择罢了。而修格斯的设定也令人浮想联翩:AI发展、基因编辑、科技黑箱、核武器等……

古老者并非主角们敬畏甚至精神崩溃的根源,在探索的结尾,最终失去古老者们控制的修格斯占据了山谷间的幽谷,在被古老者们奉为圣城的南极山间城市中肆意嘲笑猎杀古老者。在古老者们的浮雕上,可以看到它们畏惧着另一条山脉中所藏的。而在主角和助手仓皇从修格斯的追逐中逃脱时,他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条始终被阴云笼罩的山脊。即使古老者的技术足以支持它们与克苏鲁的星之眷族作战并签订条约,即使它们曾拥有制造生命的力量,却仍旧畏惧着,将之视为禁忌,也更加鲜明地体现出另一端未知带给人类的恐惧感。古老者的文明在最终飞速衰败,不得不退守海底城市,被困于深海中,失去与外界的联系。它们曾辉煌过,拥有宏大的城市和造物,却因为自身的骄傲和对技术的遗忘导致无可避免的衰败。

在返程,主角和他的助手都没有向其他队员公布他们的所见所闻,而主角决定整理并公开这些资料,也不过是为了阻止前往南极探险的探险队罢了。这些禁忌般的知识对于人类而言如同潘多拉的魔盒般,永远不应该被打开……无畏的探索有时并不能带来进步,反而更容易加速自身的毁灭。作者:叶白

《原则》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500字


《原则》读书笔记及感悟赏析1500字:

其实《原则》这本书的“原则”部分其实比较难吸收,RayDalio也认为即使是桥水公司的员工也需要18-24个月的时间去学习和适应桥水的文化和原则,所以原则清单可以采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态度,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性地学习吸收;倒是瑞·达里奥的生平和桥水的发展是非常好的故事,值得一读。

瑞·达里奥出生于1949年,在长岛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长大,父亲是爵士乐歌手、母亲是家庭妇女。长岛是纽约富人们的后花园,瑞·达里奥从小在地区高尔夫场当球童为富人服务并拓宽了见识,12岁便开始投资股票,并且通过财富杂志背后的赠券集齐了所有世界五百强公司的年报仔细阅读。此时美国正处于战后黄金的经济极盛期,美国股市也经历了长期繁荣直至1966年的阶段性顶峰。

瑞·达里奥在长达大学C.W.波斯特校区读完本科,主修金融学,以几乎完美的GpA从大学毕业并被哈佛商学院录取。期间他也在纽交所得到一份大厅交易员的工作,哈佛商学院毕业后开始在希尔森公司负责期货对冲业务,包括大宗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尽管工作业绩出色,但是瑞·达里奥的“野性”的风格并不适合在华尔街公司工作,很快他被解雇,并于1975年创办了桥水公司,重点提供牲畜、肉类、粮食和油料种子相关的期货市场咨询服务。

70年代末桥水开始发布《每日观察》,至今已持续近40年,累计接近1万篇,最初主要覆盖客户感兴趣的“谷物和油料种子”、“牲畜与肉类”、“经济和金融市场”等话题。除了向客户提供观察和建议以外,桥水也开始代理他们的交易管理他们的风险敞口。不过在1982年,桥水押注美国经济将出现恶性通胀和经济衰退,买入大量黄金和国债期货但出现致命错误,导致公司几乎破产,员工也一度只剩下瑞·达里奥一个人。

对此,达里奥进行了反思,并得出另一组原则:

1、找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最聪明的人,以便自己能够努力理解他们的思维;

2、直到自己在什么时候不能够有明确的意见,不急于下结论;

3、逐步归纳永恒和普世的原则,对其进行测试,将其系统化;

4、通过平衡风险来保持较大回报,并降低下行波动。

在逆境中达里奥开始依托于计算机,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回归,透视经济/市场数据在历史上如何运行,并进行下注,由此产生了桥水最初的利率、股票、外汇和贵金属系统。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五”发生时,桥水是不多几个做空股票的机构之一,并且获得了22%的业绩成长,从而一战成名。

而在早期的失败经历中,达里奥意识到无论在押注时多有信心都有可能犯错,要降低风险而不降低收益,合理的多样化是关键。读书笔记·基于诺贝尔经济学奖哈里·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和桥水内部研究,达里奥发现如果有拥有15-20个良好的、互不相关的会保留,投资能够大幅降低投资风险而不减少预期收益。这被达里奥成为“投资的圣杯”。

基于这一理论,桥水开发了“纯粹阿尔法”投资策略,投资者不仅可以得到他们选择的资产类别(如标普500指数、债券指数或大宗商品指数)带来的受益,还能从桥水在所在资产中挑选和押注资产产生额外受益。这一策略在超过26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接近300%的累积受益。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桥水的旗舰基金业绩增长超过14%。

截止2018年,桥水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1700名员工,共有1247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拥有“纯粹阿尔法”、“全天候资产组合”和“纯粹阿尔法主要市场”等旗舰产品。并且是多个重要公司、国际组织和国家政府的投资咨询顾问。

相信《《共情力》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读后感大全网”是您了解读书笔记,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