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

《活着》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这句就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中外经典书籍。当我们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可能也会改变我们对事物以往的看法。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为自己感受到的想法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在中外经典名著中你最喜欢看哪一本书籍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活着》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活着》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

还未翻看此书时,瞟了一眼书的封面就感觉很压抑。黑漆漆的封皮上印着大大的“活着”二字,让人心中不禁一颤。此书篇幅不算长,不同以往,这本书我是分两次读完的。每一次阅读都很吃力,对于每一段文字都举步维艰。

合上书之后,心中有些许悲凉和沉重,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在无端地蔓延。有很多想法感悟,却不知从何讲起。书名明明叫做活着,但很讽刺的是,书中的人们纷纷在这个活着的故事中一一死去。未拜读过余华先生的其他作品,就《活着》而言,余华先生擅长运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去描述一个个沉重的故事。不需要渲染烘托气氛,我们就能从文字中感受他的思想从而接受他想传达出来的情绪。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这就是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写照。

少年去游荡:少年福贵原本是拥有良田百亩的地主家的少爷,寻欢作乐,恣意妄为,放荡不羁,吃喝嫖赌最终在赌桌上把全部家产都败光了。父亲被他活活气死。父亲的逝世让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当他正准备开始接受新生活的时候,母亲病重。在去城里为母亲抓药的过程中他被抓去当了壮丁。时隔多年,待他归家后,母亲早已撒手人寰。

父母的离世对于此刻的他来说只是难过,福贵对于“活着”是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并不了解也不曾探寻何为“活着”。这就是少年福贵,游荡人间。

中年想掘藏:

什么是掘藏?对于中年福贵来说,就是跟家人好好生活在一起,好好照顾他们,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不能再放纵自己。在福贵归家后,本以为要开始过好日子了,殊不知,这才是苦难的开始。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身体虚弱,下不了地干活,一直卧病在床。县长妻子难产,儿子有庆因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因为之前的一场大病成了哑巴,好不容易找个知她疼她的丈夫,没过几年好日子,死于难产。家珍因一双儿女的离世备受打击,不久也去了。女婿二喜走的也很突然,在上班的时候突发意外事故,被两排水泥板夹死。本以为,接下来福贵可以跟外孙相依为命,但是上天就是如此的残忍,外孙苦根因为吃豆子吃多撑死了。到这里,也许有人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是,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能做的只是无能为力。

在七次亲人离世的过程中,福贵进行了对“活着”意义的探索追寻。此刻的福贵也仅仅是活着的福贵罢了。换言之,此刻的福贵还未参悟透“活着”的意义。

对于中年福贵来说,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活着”实属不易,掘藏可谓是他对于生活的妥协,是他想而不得的结果。

老年做和尚:

在少年福贵败光家产后,他父亲曾说:“鸡养大了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这样就发家了。”

经历了种种苦难后,老年福贵思想开始了转变。他攒够了买牛的钱,买了一头待宰年迈的老牛,取名为“福贵”。

此刻的福贵,不再仅仅是活着的福贵,也不再是掘藏的福贵。他孑然一身,看破苦难,不再去追寻活着的意义,生活归于平静。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这是全书最后一段文字,暗指看透人生百态后福贵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已接近垂暮的福贵慢慢老去,死亡即将来临。一生与土地打交道的他已经做好死亡的准备,袒露胸膛,引颈就戮般地召唤死神的到来。某种程度某种意义上,此刻的福贵已经死了。

写到这里,我不禁扪心自问: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正如余华先生告诉我们: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最大的意义就是活着本身。

生活不易,珍惜当下。

pS: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阅历能读出不一样的理解。正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活着读书笔记及感悟500字


《活着》读书笔记及感悟500字:

此书是余华所作,余华是当代作家,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吸引力写作,作品获得过意大利格林扎那卡佛文学奖和中国图书特别贡献奖,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

本书是小说,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叫福贵的男人,以很悲情的口吻叙述他经历的一生,正好是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饥荒,再到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过去六十多年中国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了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年少富贵而纨绔,然后因赌债累累而家破人亡,再因被抓了去当壮丁而又没见到生病的母亲最后一面,一双子女没过到几天好日子就双双殒命,老婆本是富贵人家,跟了她受苦受累最后也是含泪九泉,本以为可以和偏头女婿以及小外甥共度晚年,却偏偏女婿事故而亡,小外甥又因自己疏忽而吃豆子噎死。这一系列悲惨彻底打击了福贵,夺走了福贵的一切,包括亲人、家产、生活和人生,但是有一样东西是唯一夺不走的,就是活着的意志。

本书讲述了福贵与生活、与命运斗争和生存的故事,在余华笔下,人的动物性和人性交织挣扎,语言虽朴实,却有着感人至深的坚强力量,是不可多得的描绘二十世纪中国惨淡生活的佳作。

我们从福贵身上看到了那个年代、那时的背景和不同形式下的共同命运,晚年的他们,落寞的生活图景下是孤独的,但这就是“活着”。

看完我在书的封面写下:

人生来孤独,尝尽酸甜苦辣,然后,活着。人生本无意义,意义是活出来的。

《活着》读书笔记1000字及感悟


《活着》读书笔记1000字及感悟:

余华文字以真实见长,正因为真实也就多了些残忍,冷酷。死亡,血腥,人性丑恶,在他作品中更真实,血淋淋地令人震撼。读完《活着》,或许需要对这两个字重新审视,什么称为“活着”?如我们久坐空调房,入目皆是繁华都市,巍峨楼层?如福贵奔走求生,满目疮痍,挣扎困苦?我想“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是胜利”,只是活法不同而已,并没有所谓的意义高低。

福贵一生由富贵向破落,尝过高于云端,也曾跌落泥潭,经历最多的大抵是死亡,父亡母丧,偌大的家在死亡之下也只见卑微与渺小。古人常说“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死亡离他很近,离我却远,分明无法体味亲友亡故之痛,可却在字里行间嗅到腐朽之气,若有若无除了悲凉也想不出别的词汇了。双亲之故似乎只是引线,儿子以一种极残忍丑陋的方式死去,如同鲁迅先生笔下愚昧人以人血馒头治病,除了人性丑陋更多是愤怒,痛失骨血却无处可诉的愤怒。读到这里时多次想拍桌怒起,福贵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底层人只能接受,无力反抗。接踵而至的是女儿难产去世,妻子病逝,连女婿也被水泥板生生夹死,死前记挂的儿子似乎在死亡之下流露生的希望。本以为留下相依为命的小孙子将是全书的结局,却在末处让小孙子以一种滑稽,今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方式死去,似嘲笑似讽刺。以死亡的血腥反衬活着,这样的活着连生命都染上腥味,终究只剩福贵一人,终究是“活着”。

感慨于福贵的一生,也为“旁观者”悲哀。在权者的冷漠亲友的无动于衷,村民的愚昧无知,每个人都是这一场场死亡的促成者,“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他们自然无法体会,在同一种氛围下,欺凌,血腥,死亡已成常态,他们作为“助力”,只是加速死亡,冷眼旁观,可悲可恨,他们自然也将踏上同一条路——在死亡中挣扎,向死而生。至于福贵的他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他认命他不争,他看似灰暗而沉默,但最后他“活着”,坚韧地活着,在命运折磨下见亲人一一离去却依然好好地活着,在一次次死亡面前,在一次次将临崩溃之际他仍活着,不争不抢,平凡顺从,只为活着而活着。英雄们或许不齿,我却觉得:活着很好。

如今可以不挣扎,毫不费力地活着。不要妄言生死,于你而言不值得珍惜的,却是有人无比渴求的,所以好好活着就是有意义的事。

感慨万千,谨以余华一句话作结——“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16强21谈燕婷

《活着》读书笔记感想1500字


《活着》读书笔记感想1500字范文:

这篇短篇小说花了4个小时就读完了,读这篇小说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名气,读完之后觉得蛮值得的,给4星好评。每读一篇文章我都会写读后感短到几十字长到几千字,都是有感而发。下面具体讲讲这本书讲讲这本书对我的收获,顺便把这本书推荐给你。

20岁出头,他初中毕业,高考落榜,在父母的安排下在镇上的卫生院当牙医。每天工作8小时,他觉得是耗费光阴,口腔是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

他想去镇上文化馆上班,过点有意思的生活,但是他只会研究牙齿。他开始看书写小说,他把自己写的小说投遍了全国各个刊物。没多久,他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退稿信。

他不放弃,接着写,继续投,终于,他收到了更多的退稿信。他没钱,对着退稿信想,我是不是只能做个牙医?

后来他写出了《活着》这部传世作品,成了中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就是余华,《活着》的作者。

这篇文章很好读懂,全篇都是朴素的叙述几代人的命运。余华描写的是一个美好的世界,文章中几乎没有杀戮,就提过一次是国民党和共产党打仗的那次。文章主要讲述主人公福贵的一生,他怎样艰难的活着的,从他的青年时代写到他老年时代。文章全部是福贵向作者的转述写下来的。福贵从老年开始回顾他的一生才才有了这篇文章,福贵就跟作者在树下聊了一个下午就了解了他的一生经历。

福贵从一个富有地主家的顽固子弟到老年只有一头牛的穷人。福贵的一生是坎坷的,特别是他被拉去当壮丁的那段真是死里逃生特别坎坷,他看着他爹,娘,媳妇,儿子,女儿,朋友,一个个死去。他经历了八年内战、土地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练钢铁运动,“反右倾”斗争,自然灾害时期,包产到户等。读这些的时候像是又回顾了一遍学过的中国历史一样。

文章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事件一个接着一个,深深地吸引的你,极大的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福贵的爹娘都对福贵非常的好,他的孩子懂事又孝顺,媳妇家珍能干、能吃苦爱福贵,一家人相处的很好,其乐融融,其实福贵是一个幸福的人。福贵第一眼看到家珍时就喜欢上了她,无论福贵在外面多胡闹都包容他原谅他,他自己也是经常夸奖家珍,说娶到家珍是他的福气。

从头到位他们都非常的相爱,无论家里多么困难他们都携手一起度过,文中他们真是撒了一把狗粮,在家珍生病时,福贵就背着她出去走走,也不怕别人说闲话,有时候睡觉的时候家珍会一直盯着福贵看,可以说他们真的非常相爱了。二喜跟福贵的闺女凤霞也很相爱,二喜第一眼见到凤霞时就看上了她,每次他们走在路上都是手牵着手,在凤霞难产时大夫问“保大保小时”,他毫不犹豫的说保大人。后来凤霞还是死了,他一直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他把对凤霞全部的爱都给了苦根他的儿子,他一天见不到儿子都不行,就连最后死的时候喊得还是他的儿子,想的还是他的儿子。二根跟凤霞都是残疾人,但他们的爱情很忠贞,没有一点杂质。

我觉得福贵的外孙苦根好可爱,最后竟然在他只有几岁的时候就死了,竟然还是因为吃豆子撑死的,可怜的孩子让我很心疼。还有一个很可爱的小家伙就是福贵的儿子有庆,在他出生时爹就被抓走不在身边。我喜欢他的善良,每天为山羊割草从来没有说过累,他晚上还会陪着山羊。当校长难产需要献血的时候他争着抢着要献血,最后大夫为了救难产的校长,把双庆的血抽干了当场死去,读书笔记傻孩子,当血被抽完的那一刻都没有反抗。惨无人道的大夫,就因为双庆是穷人家的孩子,校长是县长的老婆,你们就可以践踏生命吗,双庆的命就这么不值钱吗,看到这里时难过的泪流满面。

人各有命,福贵因为赌博把家里的100亩地输给了龙二,他再也不是地主成了佃农,后来因为改革,人们把地主龙二杀了,其实龙二是替他死的,他捡了一条命。这是不是幸运。在内战时期作为壮丁死了那么多人他却死里逃生,这是不是幸运。福贵的一生,虽然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磨难,他的后半生都很穷,但都熬过来了。他的苦难里也充满着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和快乐。小说结尾,行走于田间地头的老人福贵牵着一头老牛,用他那豁达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他安宁、充实的度过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总结,我们都要好好活着,好好生活,生活不易。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不容易,那为什么还要活着,活着肯定有活着的意义。无论怎样的活着,这都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经历,也将成为我们的回忆。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除活着以外的一切事物而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人,简单明了,泰然自若。作者:橙子

《活着》读书笔记2000字及心得感悟


《活着》读书笔记2000字及心得感悟

不同的年龄读同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受,又是一本崭新的书。这是我第二次阅读《活着》,看到了更深一层次的东西。

第一次是在高中课间争分夺秒阅读的,感觉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小说。感叹于主人公悲惨命运的跌宕起伏以及对于他家人悲惨生活的同情。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人文关怀。曾经看过一个报到,一个得了白血病的小女孩,在病榻反复阅读着活着,她希望见到余华,看看酝酿出《活着》这样精彩而又安慰人心的小说是一个怎样的作者,余华去见小女孩了,最终小女孩是否治愈不得而知,只是《活着》可以成为一个接近绝望的人的精神标杆。

第一次读完《活着》的时候,有两个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一个是叫富贵的干瘦的老头牵着一头买来的接近暮年的老牛在田垄上坐着眺望远方。另一个是富贵一家那大大小小的几座坟墓。

究竟有多么悲惨能使这么多的天灾人祸降临到一个人的身上。那一个个接连去世的人和小说的名字《活着》形成强烈的反差。最终,只剩下富贵一个人在坚强的活着。虽气愤与富贵一开始因好赌成性对于他们一家人带来的伤害,也对于后来因为战争、文化大革命、官僚主义的黑暗对富贵带来的伤害而痛心。同情家珍久卧病榻,凤霞因为生病又聋又哑、难产丧生,有庆热心献血帮助他人却被抽血活活抽死······看到这里,留下了泪水。女婿、外孙,一个个接连而去。生命最后,富贵看到了一头即将被宰杀的老牛,仿佛看到了前半生的自己,不顾一切的买下了它。

余华一系列小说都是对于底层最悲惨的人的生活描写。很少有直接描述精神层面的东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麻木、呆滞,只知道逆来顺受的底层人民。他们没有精神生活,保护不了自己的家人。

第二次读书时,正如鲁迅所说,满书都是吃人二字。比起第一次,我更想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仅仅为活着而活着吗?我并不是那么的看好这样不顾一切m.i1766.com只为生存。这种夹缝中求生存,别说人了,蟑螂也会。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活着的意义。否则,历史不会发展,人类文明不会进步。所有人都无条件的接受着这样一个吃人的社会,最终只能转化为人吃人的悲剧。

《活着》留给我们的思考很多,我也只是阅读到余华精神的九牛一毛。对于富贵那种逆来顺受、夹缝中求生存的想法同情也很抵制。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就认为生命高于一切。不过,我认为,绝处逢生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觉得的对于责任感和血性比较强的人来说,应该誓死捍卫住自己的家人。可能我不是伟人,就是一个俗人。并不认为活着高于一切,每个人的灵魂才是那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是他还活着。也许活着可以从现实中做出一些改变,但只为了活着而活着,就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作者:张缘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活着》读书笔记及读后感15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读后感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英语读书笔记及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