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隋唐史读后感

隋唐史读后感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后感。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一个人要想获得伟大的成就,就必须多读多思。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这个时候就可以将我们感悟和体会用读后感的方式记录下来,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后感》,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后感,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是让人说不尽的历史,下面是小编带来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后感,欢迎阅读!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后感【1】

这是陈寅恪先生1947-1948年在清华大学讲课时,万绳楠先生根据笔记整理成的书。

书中有许多新的观点和提法。

魏晋南北朝,是我历史知识中最大的空白点之一。

通过这本书,使我长了不少知识。

1、关于出身儒家的豪族和出身非儒家的寒族。

陈认为,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不同:司马氏是出身儒家的豪族,而曹操则属出身非儒家的寒族。

他们由于出身不同,在统治上有区别:

晋朝司马氏重礼,重孝,豪族外宽内忌,依附权臣,奴颜婢膝。

魏朝寒族“任侠放荡,不治行业”,“细政苛惨,科放互设”,主张严刑,推尚节俭;在选人上,重才轻德,唯才是举,所以容易赢得广大出身平民、有才能的寒族的支持。

从这个角度上说,魏蜀两国属于寒族统治,而孙吴则属当地士族统治。

2、民族迁徙问题。

从汉朝开始,西北地区就存在戎狄内迁的问题。

有政策的、天灾的、战争的原因。

汉开始,到魏晋进入一个发展时期。

这时不光是迁入,还开始了迁出。

魏的邓艾是第一个主张迁出的人。

晋后八王之乱,人民除了不能走或者不愿意走的,大都外逃以避难,胡族统治者为了控制人口,凭藉武力,强迫迁民,造成北方人口大流动,出现了三百年间的人口流动问题。

有一部分北方士族就南逃到东晋,成为影响南朝的重要力量,被称为北方士族。

王羲之(303-361)就属此类。

石虎不光是将关西的人迁往关东,还曾将南方的人迁往北方。

数百万人的迁徙,能达者十之二三。

前秦建立后,又把关东人迁入关中,等等。

这种迁徙,是民族的灾难,如果说有好处,就是各民族之间接触的机会多了。

3、“五胡”次序。

“五胡”名称最早出自苻坚之口,次序也是他说的。

即胡、羯、鲜卑、氐、羌。

“十六国不全是五胡所建,如成国是宗(下加贝字)人建立。

羯族。

石勒(建立“后赵”)。

目深,高鼻。

多须。

中亚人种特征。

(石勒死后,石虎暴政,引起治下臣民的愤怒,以至他死后,整个羯民族竟因为汉族人的报复而从此在中国消失)

氐族。

苻坚(建立“前秦”)。

与西南夷族南诏之先六诏,实同出一源。

鲜卑。

分东、中、西三部。

有宇文、慕容(建立“前燕”、“后燕”、“南燕”)、拓跋等姓。

匈奴。

刘渊。

羌族。

姚苌。

建立“前秦”、“后秦”。

卢水湖。

沮渠蒙逊。

建立“北凉”。

4、胡汉分治和汉化过程。

胡汉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最初,胡人统治后,采取的是胡族部落用于打仗,汉族部落用于耕织,这就是胡汉分治。

到了北魏,有一个汉化过程。

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是在迁都洛阳后推行的。

当时的鲜卑人不再称自己是代人,而是称河南洛阳人,死后葬在洛阳,不再回故土。

变胡语为汉语,复合姓为汉的单姓。

如:步六孤氏变为陆氏,改拓跋氏为元氏,等。

胡人原来只有名,而无字和号。

孝文帝改胡人姓名,期于名,是赐给他们一个汉名或者雅名,而以他们原来的名字为字或者为号,如拓跋焘,字佛里代立。

周明帝宇文毓,小名“统万突”(生于统万)。

宇文泰,字黑獭(其胡名为黑獭,后改雅名为音接近的“泰”)。

5、南朝的政治结构。

南朝前期的宋、齐、梁的政治史,概括而言,是北人中的武装善战的豪族为君主,而北人中不善战的文化高门为公卿,相互利用,以成统治之局的历史。

陈朝是梁的末尾。

陈是南朝士族建设起来的,不重武,重享受。

南朝与北朝的一些区别:北朝比较重视宗法,重长子继承。

南朝人更重视文化建设。

在当时的南朝,有一个特别的现象:高门做大官,寒门做小官。

九品中正制。

但是小官拿大权。

如何集权?各朝代不一样,但有一条是一样的:即在一个系统中或者一个机构中,名实不符;在不同的系统之间,此系统的权力为另一个系统所侵夺。

这是一个通则,非仅南朝如此,不然,皇帝的权力就抓不到手上。

在南朝,位高者多无权,有权者位很低,这样,谁都反不了皇帝。

这是一个加强君主专政的妙方。

还有一个特点:正官不重要,兼差反倒重要。

如果一兼一个地位低但有实权的官,则他的正官无论做得多大,也不起作用。

大家权力高度分散,这样有利于皇帝集权。

6、南北朝的人口。

据《晋书》记载,前燕人口998万人,246万户。

晋朝统一中国后,全国共有人口1616万。

是晋最盛时期。

三国时,魏有户60万户,400万人;吴蜀两国有80万户,有320万人。

前燕户240万户,人口900万人。

南朝的宋孝武帝大明8年,户仅有90万,人口460万人。

南朝人口一直比北朝少。

淝水之战,使弱小的东晋没有被强大的北方前秦吃掉,从而成为改变了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

7、北方六镇。

原是指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沃野,后来变成北方城镇的总称,“六镇”应该是六镇及其他。

宇文泰是武川人,属六镇军人。

北齐、北周的统治者都属六镇军人。

杨隋、李唐不属于六镇军人。

应该属于关陇集团。

杨忠弘农华阴人,小名奴奴。

李唐源出陇西,曾家于武川。

北齐时,曾有一段时间是汉人鲜卑化。

高谧这个人作用比较大。

北齐统治者高谧、高树和高欢血统上虽然是汉人,但他认为自己是鲜卑人,有一个鲜卑化的过程,“西胡化”,沉溺于西域歌舞、游戏和玩物中,甚至想做“龟兹国子”,起用了大批西域胡人,专门从事游乐。

高欢的妻子娄氏是鲜卑人。

宇文泰曾改姓,如杨忠改为普六茹氏,李弼为徒何氏,李虎为大野氏,同时一些鲜卑人,又改了回去,如刘氏改为独孤氏。

李虎是李渊的祖上。

是关陇集团的豪族的代表

8、关于佛教。

梁武帝在佛事上,非常舍得花钱。

梁朝曾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用铁币取代铜币,造成当时铜钱少。

原因就是当武帝营造佛身了。

在佛教史上,有这样一个现象:佛的金身与铜钱存在矛盾。

梁武帝当时“大兴寺塔,广缮台堂”。

南朝齐、梁时期,是佛教最盛的时期,前后七百多年。

陈认为,佛教进入中国,是一个以宪法结合的外国贵族集团进入中国社会的过程。

僧侣或者沙门,一不拜父母,二不拜皇帝、王者、长官。

前者为社会问题,后者为政治问题。

从理论上说,这非常难于在中国行得通。

怎么解决的,我尚不清楚。

另一个区别:印度佛教宗昔旨以为人须从“渐积”以成佛,无顿悟之说。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东晋以前,也无顿悟之说,但到了南朝刘宋时,就有了。

竺道生创立了顿悟之说两个前提:一是人人可成佛;二是成佛不须渐积,顿悟也可成佛。

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特点。

华为“顿了”,夷为“渐悟”。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后感【2】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的第一篇《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附论吴、蜀)》讲的是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问题。

陈先生于繁杂史料中抽丝剥茧,得出“东汉、袁绍、孙吴、西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是相承的”,其都为服膺儒家的豪族政权,而魏蜀政权的统治阶级则为寒族。

“社会阶级的不同,决定了魏、蜀与东汉、袁绍政权、孙吴政权、西晋不同的政治特征。”在治理方式上,魏蜀“以法术为治”,而一脉相承的东汉晋等政权则是以“名教”治世;在人才选拔上,曹魏政权“唯才是举”,儒门豪族政权则由汉代的“孝廉制”逐步变化为重门选的九品中正制;在社会风气上,也由魏蜀的“厉行节俭”变为两晋的“以奢靡相高”。

这些变化,陈先生给予了评价:“从利弊来看,魏与蜀国的政治胜过东汉、袁绍政权、孙吴政权、西晋的政治。”

东汉的豪族统治滥觞于光武帝。

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难得的善待开国功臣的皇帝,相对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李世民的暗怀猜忌,刘秀不仅给予功臣高官厚禄,并且授以实权,给予厚封。

有一个著名的对联“杏坛七十二贤,贤贤希圣;云台二十八将,将将封侯”,其中下联所概括的就是东汉功臣的待遇。

东汉建国之初,功臣在朝为高官,在野为豪族,历代不衰,便发展为世家豪族,成为东汉统治的支柱。

政治清明之时,豪族提供一大批符合儒家道德规范的统治人才,一旦政治腐朽,握有雄厚实力的豪族地主则趁势而起,为一方诸侯。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实有赖豪族的大力。

东汉采取征辟,以孝廉取士。

“之所以重孝,是因为根据儒家的教义,修身治家的道德方法,亦适用于治国平天下”。

“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名教因而也成为豪门的标榜。

这促使功臣豪族儒教化。

另一方面,对于儒家教义的重视,使儒家学者更容易踏上仕途,历代有人任“二千石”,一大批以诗书传家的儒学世家便可跻身于豪族之列。

如世传《孟氏易》的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世传《欧阳尚书》的弘农杨氏五世三公。

精通经义,成为为官和升迁的通行证,当时有谚语云:“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知识成了最大的资本,这倒是中国历史最重视读书人的时代了。

东汉末年,各地郡守纷纷起兵,形成群雄割据局面。

其中,儒家豪族的代表人物为袁绍。

袁绍出身于东汉顶级的门阀汝南袁氏,家世显赫,仪表堂堂,“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特别是先后为母、父守孝三年,孝感天下,声望为天下士人之首。

故袁绍起兵之初,连战连捷,最终成为坐拥青并幽冀四州的大诸侯。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曹操的崛起,袁绍必能席卷天下,再建类似东汉的儒门豪族政权。

就家世而言,曹操并不差,甚至可以说是显赫。

其祖曹腾虽为宦官,但官至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其父曹腾更是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尉。

但这并不意味这曹操能摆脱寒族的身份。

三代养不成儒门,而阉宦之后更没有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士人的尊重。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因而,宦官这种身份天生就低人一等,不为儒家所喜。

陈琳的《为袁绍讨曹操檄》略云:“操赘阉遗丑,本无令德”。

即使是出身颍川望族荀氏的荀彧,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也只因“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讥议”。

寒族出身的曹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三国之·魏志》一《武帝纪》),“不以儒学为务”,自然不符合儒家的名教观念。

珠玉在前,天下士人自然舍曹取袁。

曹操兴起时,其凭借的一是夏侯和曹家的家族势力,二是戏志才、于禁等寒门人才,最后才是凭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的豪族才俊。

儒家豪族一直不是曹操崛起的助力,甚至不时拉拉曹操的后腿,如边让、孔融等。

这一情况,直到曹操彻底覆灭袁氏势力后才有所改变,士大夫群体逐渐融于曹氏政权。

但是,“官渡一战,曹氏胜,袁氏败,儒家豪族阶级不得不暂时隐忍屈辱。

但乘机恢复的想法,未尝一刻抛弃。

曹操去世后,他们找到了司马懿,支持司马懿与曹氏展开了夺权斗争。”“后来,他们通过司马懿父子之手,终于把政权夺回到了自己的手上。”

至于刘备刘皇叔,虽名为汉中山靖王之后,其实也就是个卖草鞋和草席的破落户,是寒族中的寒族。

诸葛亮为诸葛丰之后,是世代相传的法家,关羽是出身农民卖过枣的亡命之徒,张飞是杀猪的土地主。

蜀汉的建立者是寒族,其朝中重臣如李严、蒋琬、费祎等都是寒族出身,故蜀汉政权的性质和曹魏相同。

“吴国的情势则大大不然,孙吴政权是由汉末江东地区的强宗大族拥戴江东地区具有战斗力之豪族,即当时不以文化见称的次等士族孙氏,借其武力,以求保全,从而组织起来的政权。故孙吴政治社会的势力完全操在地方豪族之手。”

西晋的建立者是河内司马氏,“自东汉司马钧以来,世代为将军、守、尹。”其先祖为武将,但历代变迁,至司马懿的祖父司马儁,史载“博学好古”,已成为了服膺儒家的士大夫阶级。

曹魏政权后期,坚忍阴毒的司马懿,“以垂死之年,奋起一击,夺取曹爽手中权力。”在豪族强民和部分寒族出身官吏的支持下,司马氏最终夺取了政权,终结了寒族统治,“尽复东汉时代儒家豪族阶级统治全盛之局。”曹操泉下有知,思及当初以入狱逼迫司马懿出仕,不知作何感想!

三国归晋,寒族、政治更为先进的魏蜀政权都倒在了儒家豪强的司马氏手下。

司马氏建立的西晋政权短命而无能,丧国而辱民。

政治上,世族统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官吏权的垄断,一方面阻塞了寒族人才上流的渠道,即鲍照所谓“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沈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另一方面则是权力高度集中和封闭带来的政治腐朽:“毁誉乱于善恶之实,情慝奔于货欲之途。

选者为人择官,官者为身择利,而执钧当轴之士,身兼官以十数。

大极其尊,小录其要,而世族贵戚之子弟,陵迈超越,不拘资次。

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

其妇女庄栉织纴皆取成于婢仆,未尝知女工丝枲之业,中馈酒食之事也。

先食而婚,任情而动,故皆不耻淫泆之过,不拘妒忌之恶,父兄不之罪也,天下莫之非也。

礼法刑政于此大坏,如水斯积而决其堤防,如火斯蓄而离其薪燎者。

国之将亡,本必先颠,其此之谓乎”(《晋书》五《孝愍帝纪论》)。

军事上,西晋力图复古,行封建制度,置诸侯国,各国内设国兵,诸王各有野心,而晋愍帝又白痴一个,最终酿成八国之乱,民众流离失所,死伤惨重。

其次罢州郡武备,边疆军事力量薄弱,八国之乱后,中央也又缺乏震慑性的武力,边郡胡人遂得以趁虚而入,五胡乱华,中原汉人险遭灭绝。

社会风气更是败坏到了极点,弥漫了贪鄙与奢靡之风。

当官的目的便是赚钱。

时人鲁褒的《钱神论》便讽刺道:“洛中朱衣,当途之士,爱我家兄(注:即孔方兄),皆无已巳。谚曰:钱无耳,可使鬼。凡今之人,惟钱而已。”统治阶级一方面大肆收敛财富,一方面又奢侈淫逸。

如石崇与王恺就以奢靡相比,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荒淫放恣”。

官场溃烂,世家腐朽,而若干力图振兴、“纠邪正”、“讲治道”的官员也不被时世所容纳,反而被讥为“俗吏”。

西晋政权病入膏肓。

这样的政权自然落不了好。

316年,西晋最终被汉国所灭,统一中国仅37年。

其后,司马睿在南方建立了东晋,亦苟延残喘而已,终为刘宋所代。

西晋政权覆灭无可叹息,但治下民众遭受的战火和异族的摧残却令后人为之伤怀!

晋代魏,恢复豪族政权是历史的一次倒退。

曹魏时的若干先进观念和措施就此终结。

曹操曾颁布求才三令,“唯才是举”。

这其实可以看做科举制度的先声。

东汉的征辟制度重“德”,但对“德”予以评价的往往是强宗豪族。

如月旦评的主持者就是汝南大族许氏的许劭、许靖。

入仕的途径掌握在儒门豪族的手中。

“唯才是举”的提出,虽然源自曹操打击儒家政治基础和充实政权的需要,但实质上能够起到选拨寒族人才,促进社会流动、维护社会稳定的结果。

豪族势力的反扑,“唯才是举”顿时成空。

孝廉制反而变本加厉,一变为更加重视门第的“九品中正制”,从此流毒于两晋南北朝,直到隋唐科举制的施行才得以埋葬。

除了世族政治,西晋复分封、罢郡国兵、尚奢靡、尚清谈,制度军事的社会文化全线倒退。

国力日衰,外敌入侵,后果则是生灵涂炭。

没错,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有时还得开倒车。

但想起倒在车轮下的民众,嗟叹伤心和愤恨总是免不了啊!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一口气读懂南北朝史读后感800字(3)篇


一口气读懂南北朝史读后感800字 第(1)篇

将南北朝比喻为乱世中的乱世是名至实归的,北魏、北周、北齐,南宋、南梁、南陈,朝代更替频繁,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要是活在当代可能有一不小心捞个皇帝做做的机会也很难说。300多年的连绵不断的战争民不聊生哀鸿遍地,皇帝大多是嗜血成性心理变态,皇宫里面男人是这样女人也是这样。南朝北朝是对头,今天是我北伐明天轮到你南伐,打开打去变成拉锯战,谁也别想吃掉谁,最后还是北朝厉害,先由北周灭齐同一北方,然后在588年,杨坚统帅百万雄师过大江灭了南陈实现了南北一统大业。历史翻过1361年之后,又一个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解放军在长江千里江防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击国民党的防线,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寿终正寝,解放了全中国。1300多年的历史又重演,毛泽东就是当年的杨坚,国共合作促使北伐成功,但是没有实现同一中国,原因是蒋介石有私心,灭掉同盟者共产党搞独吃,老天有眼,天不助他实现独裁野心。共产党经过三大战役统一了北方,及时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定定都北京,总司令朱德号召人民解放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一口气读懂南北朝史读后感800字 第(2)篇

1粗读一遍…南北朝本来就比较乱,这本书脉络也不是很清楚,有些说法还是马列史观史论。应该有更好的线程来表述这一段历史。

2,牛人牛事不少,丑陋恶心也多。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一部南北朝史,比喜剧更喜庆,比悲剧更悲伤。电影小说的富矿,可惜没有好好的作品表现。

3,汉人政权守成较佳(苟延残喘),胡人酋国开拓擅长(短命魔咒)。

4,没有王道,只有巨盗。没有忠诚,只有窃賊。没有亲爱,只有胡来。没有大义,只有活下去...

一口气读懂南北朝史读后感800字 第(3)篇

从内容来讲,南北朝史精彩纷呈,如果认真写的话书一定会是引人入胜。

    可惜本书作者显然未下功夫。首先,文字风格不统一,有的地方明显是从史书上直接抄录过来的,叙事使用文言,用语简略;而大多数地方是类似白话,感觉就是把文言翻译了一下。其次,写这种政治军事内容很重的书,通常都是要花功夫整理一份世系表和古今地图对照的,本书完全没有。最后,有些次要人物首次出现没有说明,横插进来颇显突兀。

    写书当然不易,但真以精品为目标,总要反复校对斟酌,还要花心思给读者提供方便,否则还不如干脆就不要做了。

    从夹叙夹评的水平上看,本书比《明朝那些事儿》还是差着几个档次,大致可以归结为是一份堆砌史料的大作业。

    总之,水平有限,态度不端,浪费了好题材,可惜了。打三星主要还是看在讲述南北朝史的通俗读物偏少,物以稀为贵。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1)篇

自东汉末年,战乱纷争,中华又进入一大乱世,继春秋战国后,魏晋南北朝时期,乱也是融合的方式,只是过于激烈,血与血的融合,不只是在体内,也要流向体外,染遍锦绣河山,中华文化韧性极强,一段时间后,总会趋向于迂腐文弱,需要外来强悍血液,重振华夏雄风,这便是魏晋南北朝的乱世。汉末分三国,纷争近百年,魏灭蜀汉,司马篡魏,再灭东吴,短暂一统,然阴谋夺权,后必有效者,司马子孙,觊觎帝位,终有八王之乱,加以天灾,北方胡人乘机入侵,拉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首先匈奴刘渊建汉,其下大将石勒大败晋军,攻破洛阳,杀司马宗室,西晋亡,永嘉之乱,王导助司马睿南渡,定都建康,建立东晋,北方人大量南迁,史称衣冠南渡,江南地区的第二次大开发。北方的五胡乱华,自匈奴始,鲜卑族,拓拔部建北魏,后统一北方,慕容部建燕,灭高句丽,另一支建土谷浑,直到唐被吐蕃所灭,羯族,石勒建立后赵,其子石虎残暴,氐族最有名的就是前秦苻坚,著名谋士王猛,诸葛亮式人物,短暂称雄北方,后败于东晋淝水之战,羌族姚氏建立后秦,北魏是北朝第一朝,拓拔圭建立,太武帝拓拔涛,北击柔然,西征大夏,灭燕赵,统一北方,后因孝文帝拓拔宏改革太激烈,激化胡人对汉人的矛盾,终有六镇起义,以后齐周隋唐的风云人物的祖先,几乎都是从这六镇走出来的,尔朱荣,董卓式的人物,乱北魏,也克定六镇起义,时代双雄高欢与宇文泰,分裂北魏,最后建立北齐与北周,杨坚代周建大隋,后统一中国。落后再次战胜了文明,衣冠扫地,铁蹄称雄,弯刀寒光,争耀明月。南方东晋,偏安一隅,不乏热血男儿,祖逖北伐,宫廷内斗,饮恨黄河,桓温三次北伐,侍功而骄,操纵废立,后败于慕容垂,而未能加九锡,后继者刘裕,南方归于一统,北伐收复洛阳长安两都,建刘宋南朝,南朝第一帝,重文教,兴经济,为元嘉盛世打下基础,尊为定乱代兴之君,同样的篡位之举,同样带来了不停的宫廷喋血,子弑父,弟杀兄,佣兵自重者窃国,萧道成建齐,子孙同样荒唐无度,萧衍代之建梁,老来昏聩,终有侯景之乱,子孙互伐,南人陈霸先,趁势而起,建立陈,唯一南方人建立的政权,可见北方衣冠已经逝去,王谢之家终成烟云。历史学家以南朝为正统,主要原因是其文化的传承性,但从真正的历史演绎来看,南朝也不必北朝强到哪里去,况且真正结束南北大分裂,再塑中华文明者,正是北朝,南朝空有文明之冠,百年间换三朝,北方确一直是北魏,而且一步步民族大融合,历史暴君总会提到纣,昌邑王荒唐,而南朝刘子业确在其之上,夺位,挖祖坟,杀弟兄,诛忠良,乱伦,荒淫无度等等,看不到一点文明的教化,在南朝帝王家比比皆是,后世不愿提这段历史,也可能羞于启齿,毕竟儒家正统。融合需要鲜血,文化传承也需要一代代人的前仆后继,汉室黑暗,道德沦丧,仁义尽失,诸侯攻伐,朝代更替频繁,杀戮成为时代的主题,生命朝不保夕,自有厌世隐居者,复归返自然的倾向,代表的竹林七贤,陶潜等,魏晋风度成为时代的标志,越名教而任自然,士族门阀亦喜清谈,与道佛相融合,而产生了玄学。五胡乱华后,百姓更是苦不堪言,生命没有保障,只能寄希望于来世,崇尚佛教,加上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死死的压制百姓,汉人又以文明自诩,胡人也被嘲笑,这些激烈的碰撞,在北方更甚,胡人为与抗衡中原文化,也奉佛教为正教,因佛教那时自胡人传来,称为胡教,南北朝佛教的兴起与此关系巨大,文化的融合要从太武灭佛开始,这已经预示向汉文化靠拢,千古一后冯太后,施行历史第二土地政策,均田制,不分胡汉,同时施行三长制,混同胡汉,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打下了基础,然因太急促猛烈,胡人新学毕竟赶不上汉人,汉人居高位者多,激化矛盾,而有尔朱荣的河阴之变,宇文泰的改革吸取教训,用胡名而实汉化,给足了胡虏武人的面子与地位,而实际加强了融合,极其成功,北周一统,隋向最终的士族制度发起挑战,隋炀帝同样操之过急,最终被关陇集团抛弃,而身死国灭,留下了科举制度,后来终结门阀的利刃,唐朝初三代,没有敢动这一社会矛盾,直到武则天上台,她不是关陇贵族内的,同时称帝也受关陇的阻拦,后在山东豪杰集团的支持下登基,开科举取士,一步步弱化了关陇贵族,直到安史之乱彻底终结了这一制度。魏晋南北朝这个大纷乱的时代,许多民族的鲜血流到了一起,以后汉人基本都是许多民族的混合人,除了五胡,柔然,高车,丁零,楼兰,精绝等也消失在了历史中,至少部分融入到了汉族,铁血雄浑,固然血腥,重新洗礼一个强大的民族,也终出一代雄主,兼容并蓄,囊括四海,推动历史文明滚滚向前。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

苏绰用官论

反贪一抓就灵

西魏首领宇文泰基本是文盲,一天他约才子苏绰谈治国。

宇文泰问:如何治理国家?

苏绰答:用官。

宇文泰问:如何用?

苏绰答:用贪官,弃贪官。

宇文泰感觉不可思议,不解地问道:“怎么能用贪官?”

苏绰答:“做为国君,大臣们的忠心是第一位的。臣忠则君安,君安则国安。想让人死心踏地跟随您,必须给人家好处。官多钱少怎么办?给他们权力,让他们以权谋私。权力是您给的,贪官们自然会维护您的政权。”

宇文泰又问:“既然用贪官,为什么又要反贪?”

苏绰道:“贪官必用,又必反,此乃权术的奥妙所在。天下没有不贪污的官员,官不怕贪,怕他不忠。以反贪为名除去异已,内可安枕,外可得民心,何乐而不为。这是其一。其二,官员只要贪污,把柄就在您的手里。您有把柄,贪官们就害怕,越害怕越忠心。所以说,反贪是驭官之道。不用贪官,何来反贪?如果国内清一色清官,君主的统治就危险了。”

宇文泰道:“用清官怎么会危险?”

苏绰解释说:“清官自恃清廉,不听话,君主怎么罢免?弃清官,人民不高兴,人民不高兴就有怨气,人民有怨气国家必危亡,所以,清官不可用。”

宇文泰似乎明白其中的道理。苏绰话锋一转,说道:“如果所用贪官激起民怨怎么办?”宇文泰一想,对啊,那怎么办?

苏绰道:“发文即可。一而再,再而三,做出愤怒之状,不断强调不许贪污,使全国上下都知道您恨贪官入骨髓,使老百姓都以为国君是英明之主,贪官是罪恶之源。国之不国,非君之罪,乃贪官的罪过,民怨就可以消啦。如果有大贪,民愤极大,怎么办呢?”苏绰自问自答道:“杀!抄其家,没其财。民怨平息,老百姓会歌颂您。简而言之,用贪官换忠心;反贪官除异已;杀大贪平民愤,没收贪官们的财产充实国家财政,此乃千古帝王之术。”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

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分裂长达273年(316~589),这段历史纷繁复杂,概括起来就是一部权力的游戏,皇权争斗史。自秦始皇创造出绝对权力的“皇帝”以来,父子相杀,兄弟相残,各种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残酷在不断重复地上演。绝对的权力必定导致绝对的腐败,这不是靠圣人之学就能治愈的,唯有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置于大庭广众之下,消灭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权力,才能避免残酷历史的重演。毛在即将击败蒋夺取政权时,民主人士黄炎培询问如何避免“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个困扰中国历史数千年各政权王朝的死循环时回答:人民民主,唯有人民当家做主才能跳出这个千古死循环。民主,不是西方国家的特产,不是毒蛇猛兽,也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但它的确是个好东西,的确可以治愈很多疑难杂症,痛恨它的人要么愚昧无知,要么用心险恶幻想历史重演。

隋唐乾传之彪悍南北朝:双雄会读后感 读书赏析(3)篇


隋唐乾传之彪悍南北朝:双雄会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1)篇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塞外大草原上的怀朔镇;

他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放牧;

他想到了自己的青年时代——那个一文不名却胸怀天下的穷小子;

他想到了自己的现在,他依然没有实现年轻时的梦想,而他已经没有时间,这梦想将永远只是梦想……

他忍不住一起唱了起来。

唱着唱着,他忍不住痛哭流涕。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英雄迟暮,帅哥白头。强敌未灭,壮志未酬。

一代人杰,时不我与,唏嘘感慨。

隋唐乾传之彪悍南北朝:双雄会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2)篇

以前没有了解过南北朝的历史...读了这本加上后三国 才发现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纵横肆意的时代 没有娄太后动情一眼 就没有高欢这荡气回肠的一生 随之可能也就没有我们这些现在的人了。。

高欢真是人中龙凤 在高调遇挫之后 能立刻改变自己的行为 低调 忍耐 在机会来临之前又能奋力抓住 让人不知道是时势造高欢还是高欢造时势 是人王和人的差别吧 从鲜卑流民到人臣之极 只有高欢了 只能是高欢了

看南北朝感觉找到了当初看日本战国史的感觉 陶晴贤写 … 一物不生地 山寒海水清 岛津岁久写… 莫问身歿魂归处 自古云踪无人晓... 足利义辉写 五月细雨露还戾 且寄吾名杜鹃翼 翩然上云霄......高欢死前 想到尔朱兆 想到武川六镇 想到贺拔胜 内心应该也是难以平静吧...若一念之差 这乱世 不就死而无名... 可我高欢 留下这一段青史之名 又如何呢? 足利将军被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众手下用门板压在地上的时候...这临死的一刻人王才能体会的到真正的空虚感吧

隋唐乾传之彪悍南北朝:双雄会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3)篇

一口气读完,不过顺序反了,先读了后半卷,再读的前半卷。高中时看过《南北史演义》,对那个年代有些懵懵懂懂的记忆,对高氏家族淫乱残暴的形象根深蒂固;也看过一些隋唐的穿越小说,对关陇军事集团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和府兵制很感兴趣;玩三国志游戏解锁的一些古代武将,南北朝的也很多,如高长恭、陈庆之、杨大眼,看过简介也心神向往。总之,南北朝时代虽然是我汉族的悲情时代,但也是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这两本书以北魏后期开始讲述,虽少了五胡乱华那段大混战的年代,也足以解开我对尔朱荣、高欢、宇文泰、侯景等叱诧风云人物的疑惑。不得不说,现在的历史教科书对南北朝时代确实是惜墨如金,内容很少,对我这个历史迷来说,确实是很不过瘾的。

最后感谢作者的精彩评述,无厘头中显真章。


走近费曼丛书·费曼讲演录:一个平民科学家的思想读后感(3)篇


走近费曼丛书·费曼讲演录:一个平民科学家的思想读后感 第(1)篇

这本书是费曼在1963年在华盛顿大学所做的三次演讲实录,这三次演讲的题目分别为「科学的不确定性」、「价值的不确定性」和「这个不科学的年代」。如书译后记所说「贯穿三篇演讲的主旨在今天依然有其现实意义。这就是科学的怀疑精神、做事的求实态度和区分真善的能力」,三次演讲展现了费曼对他最热爱的科学的理解和看法。在第一讲「科学的不确定性」中,费曼主要阐述了科学的本质,并强调科学的可疑性和不确定性。费曼认为,当我们说科学时,它是以下三种情形的综合「有时候,科学是指发现事物的具体方法,有时则是指从所发现的事物中产生出来的知识,最后它还可能是指你发现一事物之后可以做的新东西,或是你创制新事物这一过程本身。这最后一个方面通常称为技术」。费曼认为我们应当把做事能力和应用结果分隔,结果的好坏取决于如何运用它,但能力本身是有价值的。费曼还认为科学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我们提出一条法则,它提供预测的可能性,通过不断的观察,我们检验法则能否通过「筛选之筛」,得出这条法则在当下是正确的结论,但我们不能说它是绝对肯定正确的。所以,费曼定义的科学是「我们今天称之为科学的东西是一套对确定性程度各不相同的知识的陈述」。我们对科学应永远心存疑虑,永远探索,「科学发展的速度不取决于你取得观察结果的速度,更重要的是看你创建用于检验的新东西的速度」。第二讲「价值的不确定性」中,费曼讨论了科学和宗教的关系。费曼认为宗教包含三个重要部分:形而上的方面、伦理道德方面、激发灵感方面。科学常与宗教形而上方面起冲突,但「宗教的形而上方面似乎与其伦理价值观联系不大,同时,道德价值似乎是以某种方式独立于科学领域之外的」。“如果我这么做,会发生什么事?”是可用科学调查回答的问题,而“我希望这事发生吗?”需要自我的价值判断,这两者是相互独立的。而对于宗教的第三部分激发灵感方面,费曼坦诚自己也没有答案。第三讲「这个不科学的年代」主要表达费曼自己作为一个科学家是如何看待这个社会的,他认为「如果你将科学时代理解为在艺术、文学、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和理解等方面科学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的话,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年代」。费曼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对事情的不科学态度,并提供了几条自己在处理不确定性,检验一个结论时的原则。《别逗了,费曼先生》表现了费曼平日好奇活泼搞怪的个性,而《《费曼讲演录:一个平民科学家的思想》表现了费曼对待科学的正经态度和处事方式。三篇演讲都很有深度,第三讲有点晦涩,看完后再梳理一下会好很多。

走近费曼丛书·费曼讲演录:一个平民科学家的思想读后感 第(2)篇

三次演讲,当然书里的费曼和翻译是这么说的

通读一遍,感觉只有两场[撇嘴]

大概因为太无聊了吧,前两讲有点深奥,翻译也很拗口,分分钟想弃书。可是这可是那个费曼,充满迷之好奇,对科学又充满激情的人。第一场科学的不确定性,你永远只能尽力接近,做10000次,也只是提高实验的正确率,你能得到具体结果吗?第二场,略。坚持看下去,终于看到第三讲。这场印象深一点

辨别真善美,抨击某个协会的第十条瘫痪理论。思想入侵,整天疑神疑鬼。这个不就是文化大革命那会儿。看了看时间,大概也是19几几年,具体不知,但估计是在1945年以后发表的这篇演讲吧。费曼与世长辞的时间也就是1988,如果早一点有人看到或听到这场演讲,是不是可以避免。

第三场还讲了政治,具体到科学式的投票。不赘述。

额外得到,他还参与了一些宇宙有关的工作,探月卫星项目。有点开心和激动[可爱]

例如,当出现过热时,有人写文章说,“这是过热现象,我们正好可以从中学习。”我们能学到什么?如果你对此懂点,你就会知道你学不到任何东西

费曼的个性魅力就在于此,和他抨击那些教科书,刻板,不懂装懂一样,敢说大实话。他也以身作则,写了物理的科普书籍,甚至是教科书。

感谢相遇,一个不一样的, 严肃认真的费曼。

走近费曼丛书·费曼讲演录:一个平民科学家的思想读后感 第(3)篇

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遇到事业瓶颈时想到了费曼----物理学界被奉为精神领袖的人物,出于好奇想看下理科生中的偶像是怎样的。这是三段有逻辑顺序的演讲录,其展现的思路清晰,对世界的认识和角度都值得反复思索。这个世界不缺某一领域的专家,我们应像费曼那样,永远都对世界充满好奇,保持科学的怀疑精神,同时脚踏实地的做事。就像后记介绍的那样,费曼除了是物理学家,他还经常修理无线电、修锁,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家和舞蹈家,还是一名邦戈鼓鼓手,甚至会破译玛雅象形文字,他的一生正是最好的例证。

陈寅恪与傅斯年读后感


【篇一:《陈寅恪与傅斯年》读后感】

这个学期一直在读这本《陈寅恪与傅斯年》,确实读得有点艰难,但读完后,让人心潮澎湃,感人泪下,怅惘良久。

陈寅恪与傅斯年均出生于清代名宦之家,青少年时代留学欧美,后成为耀眼的学术大师,一在清华大学国学院,一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均开创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流派。他们既是真挚的朋友,还是姻亲,更是道友,彼此信任,相互关照。共同促进学术的研究繁荣。由于日本的全面入侵,傅斯年与史语所搬迁至重庆李庄,在物质极度匮乏,艰难度日之中,傅力邀陈赴李庄共担大任。陈寅恪逃离北京,举家南迁,经长沙,至昆明,再辗转至桂林,不幸中途病倒,双目失明,生活极度困顿,不得已转赴条件稍好的成都燕京大学,与李庄无缘一面。陈傅本当携手共创学术盛业,但在风卷残云的时势下聚少离多经,终至劳燕分飞,阻隔了海峡两岸,相望而不能相聚,一个暴毙在孤岛议会大厅,一个默默死于岭南病榻。这是一部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惊呼历程的心灵史诗。更让我们后辈们人另一个侧面更加真切地感知历史的真相,感受他们在20世纪所遭遇剧变,谱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衰歌。

回望过往的几十年,中国能称得上大师的,莫不是建国以前之人,他们真正成长的阶段,莫不是民国成立之后,他们大多留洋海外,有的书香门第,有的性格怪癖,有的颠沛流离,但无一例外的真才实学,学力苍劲,其中如陈先生辈,称得上是学贯中西,高山仰止,而他本人更是被盛赞到乃是历史上三百年乃至一千年才一遇的才子。

感慨于这些民国时期大师的风骨,首先在于他们青年留洋时期的踏实坚守。他们为了买书,往往只能连吃数日的干面包以求缓解度日,彼此之间相互扶助,周转救济,然而所有的学生几乎是一般穷,有时到了交学费的日子,更是苦的直叫没法活。后值国内战乱不断,硝烟顿生,往往国内的资助也再不得见,日子一天窘似一天。然而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还是乐观的、不懈的用对知识的追求丰富了这贫瘠的日子,孜孜不倦,博通古今,历揽中西,终成一代大师,并且以一种群体式的出现造就了知识分子社会价值、地位与贡献的高峰。

读罢不禁唏嘘叹惋,感慨于昔日前辈先贤的不懈奋斗,羞愧于今朝青年学子的慵懒堕落。感慨于大师们的风骨,更是在于他们一生高尚的学品和人品,不为敏感所屈,不向非正义低头,他们自有知识分子的操守。

书已读毕,为近百年前的中华人物、知识精英荡气回肠、醉心倾倒,一个被誉为人间最稀有的一个天才傅斯年,一个被誉为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教授的教授陈寅恪,他们不愧为真正的大师,正所谓多难兴邦,百炼成钢啊!

【篇二:陈寅恪与傅斯年读后感】

几年前,我在苏州一家台资企业工作时,跟经理老刘关系不错,他是一个会问我大陆生双胞胎,会不会超生罚款?的台湾人。有一次闲聊,互报家门时,他显然对聊城一无所知,瞪着眼问是不是聊斋那里?我又历数水城名人孔繁森、季羡林、傅斯年傅斯年!是傅大炮吗!他夸张的表情让我有点儿忍俊不禁,原来他是台大的毕业生,而傅斯年是台大改制后的第一任校长,也是他最崇拜的一代学人。我们约定,等到十一假期,一同去位于聊城的傅斯年陈列馆访古。

岂料,十一未到,老刘却因公返台了,我亦辞职归乡,一同去傅斯年陈列馆的愿望也就此搁浅。

事隔三载,一份来自高雄的邮包寄到我手中,打开一看,除了当地的几件手工艺品外,还有一本岳南的《陈寅恪与傅斯年》。由此可见,老刘还记挂着我们之间的约定呢,睹物思人,愈加激发了我先睹为快的兴致。

这本被《光明日报》评为年度十大好书的《陈寅恪与傅斯年》,讲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两位国学大师的成长、留学、为人师以及他们的坎坷磨难,在颠沛流离中,决不放弃学术事业的人生历程,生动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正如封面上所写大师之后再无大师,读罢全书,给人以一种无言的凄凉,想起钱学森对现代中国大师不再的焦虑与忧思,不觉间已是泪流满面。

陈寅恪是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十二岁便出国求学,直到三十五岁学成回国,具备了阅读十三种文字的阅读能力,其广博精深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比如,他曾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开过两门课:西人之东方学之目录学与梵文金刚经之研究,还指导季羡林、王力等人的学科,诸如,年历学;古代碑志与外族有关系者之比较研究;摩尼教经典与回纥文译本之研究;佛教经典各种文字译本之比较研究;蒙古、满洲之书籍碑志与历史有关系者之研究等。难怪傅斯年曾对陈哲三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傅斯年生于聊城,祖上是清朝的开国状元傅以渐,五四运动时他还是北大的学生领袖,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修齐治平、赤胆忠义的传统知识分子。蒋梦麟先生在《忆孟真》一文中,曾把傅斯年比喻为北大功狗,这个比喻是很贴切的,功狗一词源自西汉,即有功之臣,对北大而言,傅斯年毕业于斯,教授于斯,治学、论政绝不落人之后,是天才型学者和领导者的完美结合。

作者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了极大的理性,用娓娓之笔调,对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陈寅恪,对人间最稀有的一个天才的傅斯年,对头绪众多的国学人事进行了新的评说。在被打开的一段隐秘历史中,我目睹了两位天才大师的因缘际会和聚合离散,这真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诗。

我在给老刘的回信中写道:虽然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但所谓大师不再,风骨犹存,傅斯年陈列馆的大门永远敞向缅怀大师的人们,古韵新风的水城也时刻迎接着海内外同胞的光临。

【篇三:陈寅恪与傅斯年读后感作文】

岳南,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并着重于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学府人文知识分子学术、精神及人生历程的研究。

接触这本书还是缘于焦老师的推荐,当时只是下载了下来,并没有细看,也不知这本书到底是讲些什么,只以为是一些枯燥冗杂的知识。后问及同学始有所了解。

网上介绍本书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着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生动卓然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页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与事业追求的心灵史诗,读来感人泪下,怅然太息。

今天中午读了一些章节,纵然对本书二位主角不甚了解,但它仍然吸引这我。其一、它不是我想像中的枯燥乏味的,而是略有故事情节的。其二、它讲的是国学知识分子的执着的艰辛历程。有着国学的标签,也使我对它感兴趣。其三、它是讲的20世纪上半页,那个盛产天才的时代的故事。

带着喜悦与期待,我将进行我迟到的阅读。

【篇四:读《陈寅恪与傅斯年》有感】

近几日,读完了岳南先生所著的《陈寅恪与傅斯年》一书,掩卷长思,感慨颇深,特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从整体上看,此书行文流畅,古典韵味与现代风味兼顾;作者在引用相关文献时贴切自然,毫无生涩之感;文字朴实、厚重而不虚浮;笔力深厚,用笔老到,一看就是具有较深的写作功底和历史人文积累的。如果说此书有什么不足之处,我个人认为,就是有些结论下得过于肯定了些,比如对傅斯年的评价就高了些,从中国近代的整个学术史来看,傅斯年的学术名气较大而学术贡献相对较小,实际上是当不起岳南先生如此评价的。当然,瑕不掩瑜,本书总体上是很有水平的。

下面,我就来具体的谈谈我读过此书之后的感受。

一方面,我要否定一个观点,即陈寅恪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留下一部大部头的著作、这使得其在学问研究上难以与其他的学者相抗衡。对此,我想说的是,大师是不能单纯用是否拥有大部头的著作来衡量的。我们要看到是,像陈寅恪这样的大家,其作品当中虽然没有大部头的著作,但他的每一篇著作无不具有独创性,发人未发之覆,其著作观点之新颖、考证之合理、分析之透彻,使得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其著作的伟大价值,这种价值是一些所谓的大部头著作所远远不能相比的。陈寅恪先生的著作虽然不多,也缺少大部头的著作,但其仅有的几本著作如《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都是震惊世界的名著,这些著作都是发前人未未发之覆,很多东西在中国学术史上都是首次提出并且令人信服,这些著作字数虽然不多,但其创新性比起某些东拼西凑搞起来的所谓的大部头著作无疑好得多;即使面对一些很出色的大部头著作,从学术价值的角度讲,陈寅恪先生的这几部著作也是丝毫不落下风甚至还略强之的,要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篇好的论文,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原创性和学术价值都是要高于某些大部头的著作的。这是从学术原创性和学术价值的角度来说的。从文学创作的领域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你不能因为鲁迅没有写过大部头的小说就否认其是中国近代的头号文学家这个事实;你也不能说写了十几部大部头著作的金庸比写了《红楼梦》一部作品的曹雪芹著作多得多,就说金庸比曹雪芹厉害,实际上,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曹雪芹是到目前为止最伟大的小说家,这是金庸所远远无法相比的。因此,陈寅恪先生虽然没有大部头的著作,但这丝毫无损他是中国近现代最著名史学家这一事实,也丝毫不影响其著作的学术价值,更丝毫不影响他在史学上的地位要高出一大批拥有大部头著作的学者。

另一方面,某些人甚至认为,西方第一流的学者做学问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像马克思、康德、黑格尔那样能够构建一个完整的哲学系统,自成一家、开山立派之人;第二个层次是如华生、杜威之类的人,这个层次的人,不能像第一层次的人那样,构建一个大的体系、开宗立派,但是他们能够与在自己所研究的学科范围之内创立一个小的系统,这是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这类学者的学问很好,知识也很渊博,但他们只是总结前人的经验,自己从来就没有创立过什么系统之类的;第四个层次就是普通学者的层次,他们的知识既不渊博,所做学问也不甚出色。按照这个划分法,他们认为,中国古代只有孔子、老子才能达到第一个层次,朱熹之类的能够达到第二个层次;到了近代,能够达到第一个层次或者第二个层次的,一个都没有,陈寅恪、钱钟书这样超一流的学问大家只能达到第三个层次,至于其他的学者,只能达到最末的一个层次。

对于此种说法,在我读的书不够多、阅历还不够丰富之时还相信了,因为陈寅恪、钱钟书等确实没有构建过什么大的学术体系,从这点上看,这种说法确实是有道理的。但后来我仔细的一想,这种说法却是有失公允的。

第一点,作者只是单纯的是从哲学或者是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的,而没有涉及其他学科。从哲学学科的角度分析,这样的划分无可厚非,陈寅恪、钱钟书也许连第三个层次都够不上;但从历史学、汉学(或称中国学)的角度分析,黑格尔、马克思、康德创立的这些体系就基本上没多大用处了,君不见,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作为指导的当代中国史学研究,比起陈寅恪等不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的历史研究来说,无论是研究成果还是其他方面,都相差甚远,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并且,从文学、史学研究的角度,黑格尔、马克思、康德等人与陈寅恪相比,水平差得就不是一点点了,而是很多。你不能够说,搞哲学研究的就比历史研究的要伟大吧?当然,从影响力来说,搞哲学研究的确实大一些。

第二点,作者只是单纯的用西方的观点来衡量中国的学术研究,他没有考虑到中国的治学传统。马克思、黑格尔、康德等创立了一个巨大的体系,无疑是很伟大的(注意:马克思有很多是被吹捧起来的),但要注意这个体系之中很多东西都不是自己原创的,也就是说,真正自己的东西不是很多的。按照陈寅恪的天才,要是硬是创立出一个像马克思、黑格尔、康德那样的体系,也不是太难的事情,但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来说,显然没有如此必要,即是你的体系、理论再先进,不去拼命的积累史料再仔细加以辨析,不多懂几门语言,也是搞不出什么成果的。要是单纯的从历史、文学领域学问研究的角度讲,那些创立了所谓大体系的人,与陈寅恪相比,水平就实在差得太远。所以,单纯的用西方的那一套来衡量我们的学术研究而不考虑中国的治学传统,是不好的,是有失公允的。

今天,我之所以提到这两个观点并对它们一一的进行辩驳,是为了说明,人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能够人云亦云,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在某些地方是真理的东西,放到另外一些地方去就不一定了。我们在领会某样东西之时,全面、深刻的辨析它才是正确的,不分情况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都是错误的。这也是我读了岳南先生这本书之后想到的。

体验魏晋之风


体验魏晋之风

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魏晋是一股怪异的风,早已经吹过去了,但大地却保留着它的惊恐和记忆。

魏晋没有寿阳公主嫁时妆,没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没有怒发冲冠凭栏处。有的只是一抹斜阳,一江春水,一群超凡脱俗的风流人物。这就是魏晋之风。美酒的背后只是欲饮琵琶马上催,只是古来征战几人回;怒发冲冠面对的也不过是潇潇雨歇;至于寿阳公主的富贵,也只落了个很简单;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这才是魏晋之风,无心的人只会觉得平淡无奇,有心的人却能从中品味出许多与众不同。

如果遇上不顺心的事,便去学一学阮籍,驾一辕车,扛一坛酒,然后便没有方向地去旅行,直至无路可走。豪饮一通,长啸几声,甚至可以肆无忌惮地痛哭一阵。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可理喻,但在我眼里,这是一种不加修饰的纯真。即便没有阮籍的悲凉,也可以体验到一种令人羡慕的境界――回归自然。

如果想感受生活,便跟着稽康去打铁,映着熊熊燃烧的炉火,抡着锤子砸下去,铿锵的声音让人陶醉。难得的是,在享受流汗的同时,还可以欣赏一下这位岩岩若孤松,巍峨若玉山的名士,体验一下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人的健康之美。

如果想怀古,可以去广武山下看看楚汉相争的旧迹,听听回荡在天际的叹息: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如果想放松,可以去爬苏门山,聆听孙登那古怪的啸,据说这种被称为天籁的声音可以使人领悟一切;如果想考古,可以去考察东平县,体验一下李白赞颂的判竹十余日,一朝化风清

这就是魏晋之风,从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不同文化的真谛。

【简评】读完本文,不禁为小作者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深厚的文化积淀而拍手叫好。从本次中考作文的内容来看,写对深厚文化的体验是在走异端,但本文走得好,走得妙,走得出众。文章旁征博引,或巧妙串联,或完美组合,把自己对魏晋之风的体验写得很有深度和广度,文笔清新,结构严谨。对于一个初中毕业生来说,能写出这样的佳作,确实少见。


陈寅恪讲国学 读后感(3)篇


陈寅恪讲国学 读后感 第(1)篇

博学的陈寅恪在清华放出过“四不讲”的豪言。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说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这并非狂妄书生吹牛皮,而是真正做到了。尽管不少学生回忆陈先生的课比较难懂,但都听得津津有味。陈寅恪的学问功底之深厚,由此可见一斑。博学只是陈寅恪的一面,他的另一面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与“读书不肯为人忙”的处世之道。他自己提出的“自由之思想,独立精神”的做人原则,自己贯彻了一辈子。哪怕是因战乱流离失所,因动荡而贫病交加。哪怕是疾病缠身,遭人诋毁,陈寅恪都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在学术之路上前行。自古文人多相轻,近代学者中自然也有不认可陈寅恪的,比如钱钟书。但更多时候,陈寅恪还是被大家当成“公子的公子,教授的教授”,并被认为其学问是“近三百年一人而已”。这并不是因为他喜欢标榜自我,恰恰相反,这个盛名完全是别人给的。在这本书中,陈寅恪谈史学,他对关陇集团,对武则天当权,对山东豪杰为何能在唐朝强势崛起,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谈儒学,从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分析其利弊。他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他看来,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巅峰在赵宋王朝而不是大众公认的李唐王朝。他谈佛教,认为佛教最大的特点是有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他谈哲学,提倡“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的理念”即结合古人所处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其思想学说,同时也要求研究者不能将自己所处的环境当成古人所处的环境,将自己的哲学思想附会成古人的哲学思想,不这样来,就不能称之为严谨的治学。他不赞成激进的新文化运动,他提倡以中正的态度对待中西文化差异,既不激进破旧,也不固步自封。在陈寅恪看来,热爱传统文化的根本原因是,儒家中庸哲学中的伦理精神与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具有超时空价值的内核,是民族文化的基石。陈寅恪的可贵不仅在于博学多才,更在于其做人修养。带着“全中国最博学之人”的光环,他无论遇到怎样艰难的环境,哪怕是腿断目盲,也不曾停止治学。向这位大师致敬!n

陈寅恪讲国学 读后感 第(2)篇

近日学得一观点,深以为然,即书籍是作者个人的自白,报刊是群体的自白。阅读此书,颇有疑惑,这到底是陈寅恪先生的自白,还是季风先生的自白。如若是陈先生的自白,此书有没有偷工减料之嫌,如若是作者的自白,又有多少是作者的私货,不得而知,估且读之以存疑。关于怎么继承和发扬或改革儒学的问题,在陈先生所处之年代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国人对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积弱积贫进行反思时,文化思想因素终将进入历史的反思熔炉中拷问一番。在这种情况下,怎么继承和发扬的争议凸显,是以西学的原理和方法解构国学还是以遵循佛学中国化的范例改造和丰富国学的纷争不断。个人感觉陈先生的观点放在当下是再正确不过,但放在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就显得不合时宜。当时之中国,主要目标在于救亡图存,社会需要一种变革,而非一种等着老蚌腹肉的沙粒孕育成珍珠。时下中国有能力有实力进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建设,陈先生所坚持的坚守的方法和观点,理应得到重视。

陈寅恪讲国学 读后感 第(3)篇

读完这本书由衷佩服这些国学大师,从做学问的严谨到为人处世的坚毅,处处让我感到灵魂深处的震撼。从书里我仿佛看到了大师的一生,更是学到了很多实用哲学,比如陈寅恪引用苏轼的话:“成事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他认为,诚信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就失去了灵魂。再如引用孟子的话:“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陈寅恪先生看来,勤奋可以治疗懒惰,谨慎可以治疗骄傲,而比这两者还重要的则是诚信,因为诚信才是人们的立足根本。当然还有做学问时的严谨,作为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对古典文学与历史的研究独具一格。他研究古典文学时,并不局限于鉴赏诗词戏曲小说,而是打通了文史哲,将历史社会研究带入到古典文学研究中。“以史证诗”与“以诗证史”就是他常用的学术手法。总之,读完这本书很多感悟,也想向这位晚年失明腿残还坚持完成著作的大师致敬。

《魏晋风华》读后感1000字


真名士,自风流 ——读《魏晋风华》有感

我常常看见有人在文章中写魏晋风度时会用到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叹服之余又会想,什么是魏晋风度?

说起魏晋风度,鲁迅曾在他的著名论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中写道“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一代。”文学的自觉时代,指的是文学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了,文学成为了个人的行为,以抒发个人生活的体验和感情

我们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是个动乱与分裂的时代,这段时期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多达几十个,差异与融合是其特点,分裂割据下的地域文化各有特点,儒道佛三教合一和民族融合的趋势不可避免。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一群名士出现了。他们白衣翩翩,飘然高逸,放浪形骸,他们素手执琴,崇尚隐逸,超凡脱俗。他们的生活离不开老庄之学、清谈、丝竹、酒和药。名士其中有人入仕为官,也有人隐逸山林。有人说魏晋时期的隐士是消极避世的,但入仕为官者又高洁到哪去?当时的曹魏王朝政治局势十分险恶,士人的生活危机重重以致难以自处,面对日益强盛、专权乱权的司马氏集团,他们无法与之对抗,保持名节还是为了富贵苟且求饶?隐士们选择了消极反抗。他们不是《儒林外史》麻木冷漠的官吏,无法做到视若无睹,他们有一颗嫉恶如仇的心,不愿染上一身官场的污浊,加之十分鄙视司马氏父子的丑恶行径,他们只好以文人的方式反击。

众所周知,“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是赫赫有名的名士。但其实一代英雄曹操也是文武并施的人才。作为政治家,他是三国鼎立中的魏主,他“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也”,作为文学家,他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悲凉慷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求贤若渴。他以卓越的文学才华开创了建安文学的繁华局面,其子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无一不印证了这曹氏父子的文采斐然。

“竹林七贤”中的领袖人物嵇康,可谓家喻户晓的人物了。这样一位放荡不羁的美男子,又有不附和不庸俗的真性情,加上他非凡的才华,宁打铁也不愿在司马昭底下讨生活的节气,如何能不引人注目?他给好友写的绝交书肆意潇洒,就连临死赴刑之前也风度不改。据《晋书·嵇康传》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康将刑于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常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嵇康之死,让人怅然痛惜,但也不得不折服于他的风度。嵇康的诗如其人,傲视世俗,锋芒毕露。他在《游仙诗》中的“自遇一何高,独立迥无双”还有《五言诗三首》中的“俗人不可亲,松乔可近邻。”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大隐是魏晋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就是我们很熟悉的陶渊明。他是那么地刚正不阿,光明磊落,他是那么地安贫乐道,崇尚自然。与嵇康虽处山林却心系朝廷,时不时就明里暗里讽刺司马氏不同,陶渊明好像完全脱离了俗世。他就像一条泾渭分明的界,划走了丑恶污浊,留下了真实干净。他的诗没有华丽浓厚的渲染,只是信手拈来的浑然天成,就如他的心思一般澄净。

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人,还有何晏、张华、左思、潘安、陆机、郭璞、王羲之……这些人都是很有个人特色的名士,看他们背后的故事,培养一下诗情抑或是了解一下历史,都很不错。若是用苏轼在《赤壁赋》中写的“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来形容这些名士,也有三分味道。

稀粥南北味读后感


稀粥南北味读后感

《稀粥南北味》一课时,忽忆起王力先生一语,大意为:中文能随物赋形,重意合而轻形合,所以其中保留了更多感性的东西,更接近人的瞬间体验。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物内为学生的思维动态,外为其语言的表述。而这一形字2020,则是指教师随应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所做出的授课思路、方法等的调整、牵引或是融合。随物赋形,换而言之即是语文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学生反馈对自己的教学做出适时调整,有时甚至应是教学目标的重设,以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完成体验,完成学习。

意合中的意字2020释为用语言文字2020等表述出来的思想内容,在语文课上,它则是指教师、学生用语言文字2020等表述出的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语文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经由文本获得更多感性体验的所在,这个过程是多种(教师、学生、作者)思维(阅读体验)交汇、碰撞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受益长进,教师又何尝不是呢?且不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单是温故知新一语,就足以让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绝不能成为旁观者。

语文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引领学生走入汉语的浩瀚天地,领略母语的无穷魅力。而这平等中的首席就体现在随物赋形,在意合中构建语文课堂。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

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中间遇上了很多事情,打建模比赛,校队出外比赛,赶手头的项目等等。零散读完,其实是很惭愧的。

惭愧的第一点是,我感觉自己甚至配不上写这篇读后感。因为陈寅恪先生的成书的著作,我一篇也没有读过。我只知道陈寅恪先生很厉害,可以说是中大校史上学术水平最高的一位教授,但至于他到底有多厉害,厉害到哪个水平,我也不太清楚。

作为校接团队的成员,我是常常有机会到陈寅恪故居中去参观的。听着故居的老师介绍了多次,我也对先生的生平有所了解了。到了令人费解,今天的学生谈起陈寅恪先生的水平,多避开了学术的角度,而是从他掌握十几门语言,还有和斯大林等人的小道消息谈起。实在令人惋惜。

我想,今时今日,听过陈寅恪先生的大学生,十有三四。这三四成人中,有半数以上只听过那句先生的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甚至很多人连这句话的出处和写给谁的都不知道。读过陈先生著作的大学生,十不足一。很遗憾,我也是那无知大部队中的一员。虽然早在高中就听过先生的大名,知道先生的一点事迹,但先生的学术著作,我却从来没有借阅翻开的想法和勇气。

所以每次路过陈寅恪故居,或者进去参观学习时,我是抱有羞愧心态的。今天中大常以陈寅恪做宣传材料,中大学子常把陈先生的学生素养当做我校瑰宝,却不了解陈先生在中大的真实际遇。

回归主题,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一名中大的学生,所以在这篇评论中,我斗胆换个称谓,改作者为师兄。虽然我们两学龄差了近四十年,但透过这本书,我想师兄对于学者的敬重,对于中大的爱恨情感,依然在校园中传承下来。

坦白说师兄写这本书时,读起来对我已经有一定挑战了。书中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内容在引用陈寅恪先生的刊文诗作,足见师兄写作时的考究。然而对于一个非历史出身,在古文方面无甚造诣的后辈来说,要品尝诗文著作中的含义,想来是(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读完后我反思了一下,师兄想必也没有打算迎合多数读者,或者让这本书成为一本爆款。师兄的本意,也许只是想把陈寅恪先生的生平和贡献记录下来,让后人想起时,有途径去了解陈先生。

只是在这记录过程中,师兄的笔法未免有些史官化了。在师兄的笔下,陈先生近乎成为了一位圣人,成为了一个近代历史的文化符号象征。我不敢评价褒贬,因为我在前文也说过,我对陈先生的学术水平实在不了解,不晓得他到底为中华文化做出了多少贡献。因此我只能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去分析书中的情感。但先生有一句话我很认可,学术价值是永恒的,政治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这本书整体是按着时间架构来叙述,几乎每叙述一个时间段的故事,都会先介绍清楚背景架构和环境,可以说阅读这本书也是一个了解民国年间和建国初期学者史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了解一个特殊时代政策变化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中国在近百年间对学者影响最大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特殊时期。没错,我认为这段时期的影响超过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明火战争只会在肉体上给予学者打击,部分有高级精神追求的学者,是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寻求自己精神的圣地的。而在特殊时期,精神的折磨远高于肉体,被迫做不愿意做的事情,看着周围的世界陷入不可理喻的疯狂等等。

世上苦的从来不是喝醉,而是众人醉唯我醒。

五六十年代有许多朝令夕改或者匪夷所思的特殊政策。其中一个很著名的就算双百,书中说道按照陆定一在报告中的阐述,双百方针就是在学界提倡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概况言之,就是在追求科学真理时享有四大自由。这个即便在今天许多人听起来都振奋人心的政策,却因为其中迸发出的许多言论,成为很多学者六十年代末的报应。

1957年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评《这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第227页)。这一天,距毛泽东撰《事情正在起变化》已经二十四天。

书中也提到了一些美好的时间,直到现在,不少年龄已经在七十岁以上的知识分子,还分外怀念1956年的那个春天。今天,历史的评说已显露轮廓:1956年之前的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国情分析,尚符合客观实际。

而作为中大学子,书中也有让我读到很自豪,却又很遗憾的地方。5月底,中山大学在校园中区开设了自由广场和民主墙。这座有形的广场和城墙今日肯定没有了,不知道无形的是否还找得到呢?

在书中,师兄反复提及一位对陈寅恪一生举足轻重的人物陶铸。可以说这位曾经主政广东的官员,一直对学者有充分的照顾。陶铸甚至背出了其中一首诗的两句:书生都有嶙峋骨,最重交情最恨官。

陶铸还说过:今后对于思想认识问题,只能采取关心、倾谈、切磋、诚恳帮助的办法,要把思想问题和政治问题严格区分开来,今后不能采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来解决思想问题对于过去批判搞错的,应该平反、道歉、老老实实认错。

在阅读的过程,我也不断在思考一个问题。对于学者和学界,对于人类社会性,我们应该如何更好了解?书中说道,在这个疯狂的年代,造反派们以其天不怕地不怕的本色,显示了这个古老民族的国民性里隐藏着的截然不同的另一面。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比喻很形象,却尚未触及国民性的内核。

我想,师兄的意思是,在民意和民粹中,我们该如何寻找平衡。

我也很困惑,作为学生,我们常觉得自己是理智的,自己是充分思考的。书中也说道,在当代中国学界的政治运动中,高等院校的学生队伍是一股至今仍不易评估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一声呐喊,于历史说来永远值得铭记。其一,它预示着中国数千年来一直被视为社会道德而被遵守的的尊师爱师礼教开始被摧毁;其二,授业者的社会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其三,学生队伍开始在政治舞台上扮演冲锋陷阵的马前卒角色。

我想几十年前的学生依然如此,所以他们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在这个社会主义的年代,还有像陈寅恪先生这样可以享受特权的人。他们认为社会主义人人平等,特权是资产阶级才有的东西,因此反对陈寅恪先生,就是反对资产阶级。

似乎,逻辑上说的通?

但陶铸曾回复你们如果到了陈寅恪这个年龄,有他这样的水平,还像他这样坚持每天写书,并且眼睛看不见腿又瘸了,那我也给你们安排三个半保姆。

不止陈寅恪,还有其他中大的教授也饱受折磨。刘节是唯心论的典型,而他则是只专不红的典型,他就是历史系教授梁方仲。五六十年代广东高校有两大典型,这两大典型都出咋中山大学历史系。除了这些令后人尊重的教授外,还有被后人记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失去自我追求的教授,书中举了三位:历史系主任杨荣国;副主任金应熙;历史系党总支书记王裕怀。

陶铸的回复,其实就是有才便有利的说法。我们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才学和他获得的回报必须是成正比的,这样才算良好的激励制度。但我们又不能忽略一点,先生的才学是有其天赋和家庭环境因素在其中的。你能说那过目不忘的本领,十几种语言的能力,维新四公子之一的父亲,也是努力所得的吗?

所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就是这个理嘛。

最后的最后,突然想起了那句话:历史带给我们唯一的教训,就是我们无法从历史中获得任何教训。一言堂。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


【篇一: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

对中大很有好感,常暗自抱怨,怎么可以错过她呢?看着禁书,不禁感慨。怎么如今太平年代出不了大家,却在那个动荡年代孕育了这么多,那个年代的他们很苦,但真的潇洒,借着浓厚的古文学底蕴,加上留学的见识,一个个才华卓越,傲气凌然。要多少年我们才能产生这样的一批人,还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在禁书里了解到中大前身是岭南大学,一听就觉得这个名字比中大好上很多,现在的中大怕是不仅换了一个名字而已,很多那个时代很纯粹的东西也不见了吧,尽管她依旧是南方最好的大学。

有一次聊天中,一位中大师兄说道中大的交换生到了台湾之后肯定是班里的第一,当时他洋洋自得的样子,让我觉得很心酸,南方最好的大学

面对北京方面的召唤,陈寅恪提出了不研究马列的要求,还要毛泽东以及刘少奇出书面证明,看到这里,心里纠结了一下,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要求注定会给自己带来迫害。面对好友的劝解他依旧坚持为学术界争取自由,说是给王国维立碑后这个信念历时二十年未改,真的被感动了,不只是他们俩人的友谊,更多是他们俩个身上洋溢着的文人的尊严,骄傲,是不可亵渎的。

继续看下去,觉得陈寅恪的遭遇不算最坏,很多的特殊照顾,倒是他周围的一些人磨难多了许多。特别是他的弟子刘节遭受相比起来要多得多。依然记得刘节很看轻被批斗,说自己把诗词背诵完批斗大概就结束了。真的是帅气的可爱,也让人心酸,那个疯狂的年代,清醒的人太少,置身度外的应该没有。

慢慢看下去之后,不解慢慢变成理解。当时陶铸的一次简单表示党的对文人不尊重进行道歉,让很多学者当场涕泪,这份理解渐浓,对那个时代的文人就更加的佩服。他们很傲气,所以再多的特殊照顾换来的也只是一副倔强的臭脸孔,同时他们又是很容易满足,只要你释放一丝的善意、尊重,他们就会把你当成好友,甚至为你的只言片语感动流泪。士为知己死,那样的骨气现在还有么?

而他那历经磨难的学生,在最危急的时刻依旧记得维护自己的恩师,甚至在风口浪尖的时候依然记得给陈寅恪问候,拜年,可以教出这样刚毅而又有学问的学生,也是老师自己的高明之处。

看到经过几次动荡后,很多文人对这些批斗噤若寒蝉,不需要别人揪出就自己给自己挑错的时候真的好心痛,一个时代文人的骨气就这样被消磨殆尽了。而我们这个时代价值观的缺失,还有道德的沦丧,与那个年代的疯狂有着莫大的关联。如果不是那个时代文人的傲骨集体被打垮,今天的中国会有很大不同吧?

觉得自己看这本书的时候,很不好的一点就是,没能很深刻的感受到陈寅恪当时受到的痛苦。他对一些中央人物的不近人情,对自己信得过的一些小人物却倾心而待,这一点也让我佩服不已。

看到接近尾声的时候,重新回首,突然觉得陈真的很凄凉,之前那种不能感受到的悲惨,多少感受到了,那个不生不生又一秋句子,家人给自己祝寿就像是拜祭一样,盲翁膑足,到文革期间的一系列迫害把陈送的了一个生不如死的境地。

一生著作不过两百多万就扬名海外,其中一百多万的著作是晚年盲目的时候所作,凭借一百多万字的著作就奠定了超级大师的地位,这份才气,多少人能及。或者真的因为他是史学家,很佩服他对时势的清醒判别,没有对时事政治作出自己的评论,又点明当初的备战不过是为了转移国内的注意力这份睿智对史学家太重要,或许就是借着这个,惜墨的他才拥有了那个超然的地位,成就。

凡一种文化什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整本书沉重压抑,一个时代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在捍卫着文人的尊严,或许过去的文化有很多要剔除的东西,但是很多东西是五千年的积淀,里面的厚重是谁都否决不了的

沉默,心痛!

【篇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

偶翻旧时日记,得此一则。今再录于此,以记其时情结:

读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全书,感慨不已。此等不世出之奇才,却生于乱世,受制于痛苦之命运,岂不痛哉!

陈氏之才华,非其一人之幸,本乃一国之幸也。却因世乱而不能尽其天赋功力,固为其一人之悲哀,亦为一国之痛也!或曰此即时也命也,则陈氏留给中国传统文化之遗憾,岂非一国之时也运也乎?

陈寅恪在《论再生缘》一文中有云: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故文章亦臻上乘,其骈俪之文遂亦无敌于数千年之间矣。若就六朝长篇骈俪之文言之,当以庾子山哀江南赋为第一。若以赵宋四六之文言之,当以汪彦章代皇太后告天下手书为第一。两文之词藻固甚优美,其不可及之处,实在家国兴亡哀痛之情感,于一篇之中,能融化贯彻,而其所能运用此情感,融化贯通无所滞者,又系乎思想之自由灵活。故此等文,必思想自由灵活之人始得为之

陈氏所言之六朝,起于三国而终于隋,期间群雄四起,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无以复加,乃乱世之尤甚者也。而陈氏所推崇之上乘文章,竟出自六朝。可知于文事而言,思想之自由尤重于生命之自由也。

【篇三:《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作文】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出版已有十四年,初版的书也大多已灰黄,手边这本《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即是如此。一场官司使得这本书在大陆不能再版,封面中陈寅恪孤老的身影也依旧那么苍凉。时代风气的变迁亦是人的变迁,其不变者所受之压力也只有同贤者方可领会。我辈离当时之氛围已远,身份地位更是差若天渊,领会方为不易。但总有人自命为遗老遗少,人的志趣也并不都被流俗气所化。此书与我可谓是情投意合,亦或是臭味相同?同是天涯沦落人,品头论足又何必在乎学识上的深浅?虽说学问本二三老叟所为之事,于我辈着又有何为。但身不能至,又未尝不能心向往之。我向往陈寅恪,也同情陈寅恪,佩服陈寅恪,又为陈寅恪遗憾。至于这本书,更多的使我感到了那份苍凉,不只是陈寅恪一人的悲凉,而是整个学人的悲凉,抑或是整个民族的悲凉。

本书自出版后风靡一时,一版再版,事实已经证明了书的魅力。书的魅力,不仅仅只是所描述内容本身的可读性,也在于作者的安插、文笔和情感。从作者字里行间,我们不难体会到陈寅恪对他的感染力。一咏三叹,个人情感宣泄一览无余。且此感染力之巨大,使得间接接触的我们,同样也被吸引进去而无法自拔。常有论者批评此种写法影响到笔下对人物的臧否,且这种情感主宰的笔调贯穿全书,显得喧宾夺主,有点专为咏人而刻意为文的味道,对于再现陈氏人格反而有损无益。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看法也有其可取性。但笔者认为,这本就是此书的特色,梁任公不也是笔端中常带感情吗?如果把感情抽掉,还是否会如此吸引人就不免让人打上一个问号了。细究作者的情感来源,大致不出于三:一曰沧桑之感,二曰信仰之感,三曰使命之感。所谓沧桑之感,既有叹时代风气之变迁,人物命运之离奇巧合,又有悲芝兰之掉落,政治之无情。作者彼时已过而立之年,成年之后的时代既带给了他向往也给了他幻灭。奋发后的消沉自然使作者更近一步的接近了那时的人与事。而书中反复出现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既是他的信仰之感。他也清楚明白这短短十个字的价值。不论是胡适之所说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还是茨威格所著的《异端的权利》,亦或是房龙的《宽容》都说明了同一个道理须知参差不齐乃是幸福的本源。至于使命之感,作者此书出版于1995年,写作更在之前。彼时关于陈氏晚年生活的专著几近于零,而陈氏人格之风骨更是长久被世人所遗忘。我想作者作此书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人物传记,更是希望以此唤起民众对逝去传统的继承?而正是借助由此书引发的陈寅恪热以及顾准的发掘,使得自由主义艰难的在中国打开了个缺口,陆兄功可谓大也。

作为一本人物传记,作者的叙述是要建构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之上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共531页,引文的标注就达到524处,引文不仅大量采用了的第一手采访资料,更是有205处用到了常人不太运用的档案馆藏材料。颇合傅氏所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所引用的史料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首次披露。李敖曾经这样评价好文章鲁迅写《中国小说史略》不错,不过他情绪太多,把情绪语言抽走以后就没料了,你看我的文章,我也骂人,但把情绪语言抽掉后下面是资料。按李大师的观点看,此书不失为一大大的好书。当然,也有识者认为本书引用的档案材料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脱离当时的政治背景和话语环境来使用,结论不免令人存疑。这自然有理,但也不免令笔者犯困,以一绝对之公理来苛求一著作,而决然不问著作之文本,颇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令人不时为之战栗。近人总把社会现象之原因归于文化,殊不知西哲有云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站在一不败之阶梯之上指指点点,毫无建设性所言。

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而当后人面对这种无力改变的悲剧时,他或她的内心又会怎样挣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注定是一本伤心的书。伤心之书,也必定要伤心人去写。贫困潦倒的曹雪芹才会发出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绝唱,而断臂的红楼也才能感召了无数前贤去寻梦。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王观堂自沉于昆明湖后,少有的伤逝之感的陈寅恪发前人未发之覆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而当作者面对49年后,一个有一个高贵的灵魂扭曲、受难,又无声的消逝时,他又有何感。悲剧之悲,在于美好之美。作者之书,在人物出场时,都会详考其家世,而书中一个个高洁人物的家世又都是那么优美。早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本书传主就写到夫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基于学业之因袭。诚如是也。作者之叙述,并不是俗人所指责的上究三代,更迥然不同于文革中恶名昭彰的出身论。究其根本,这只是一种方法。恶者用之为之恶,贤者用之为之贤,无所谓好坏。

古人说:文如其人,这话并不一定都对。但用在本书作者上却丝毫不差。作者曾经这样描述本书的写作历程:《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在超过千卷档案卷宗的翻阅积累上而成的,它交织着现实与个人精神的困惑与痛苦,以及久抑之下必蓄冲缺牢笼的气势。这或者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大陆人文思潮重又涌起新浪潮的一个缩影。三联书店屡表达交稿成书的切盼,以及我交稿时顿生已无负(寅恪)先生,已无负历史的感奋,今天看来完全是这一特别历史时段其气势的一个反映。而多年之后,当深圳晚报的记者再一次想叩开陆键东先生久闭的大门时,陆建东诚恳的回信道感谢您与晚报的厚爱。年来一直在忙着一个课题的研究,身心俱疲。今天突然接到您的电话,谈及寅恪先生等事,有身如梦幻之感。尝过试图迫使自己重新进入当年的情景,很可惜,竟茫然无头绪十数年来已不断印证心头一个难以公开言说的感觉:在我,谈论先生,必待内心情宁静与纯然之时。这种感悟,令人想起古人观先贤瑰宝,总需先焚香沐浴,方不致亵渎这里丝毫没有伪的成分。有些灵魂应该这样凝视。目下我很不在状态。多年前采访过不少陈先生的生前学生或友朋,这些前辈中的一些人总要先作一段日子的准备方肯与我一谈。当年不解,现在我似乎读懂了他们。陈先生是百年中国知识分子难觅第二例的一个人。这不仅表现在他生前,还表现在他身后谈论他总有压力,这是思想的压力、灵魂的压力我本很想配合您做这个访谈,但直到这刻,仍是未能重返陈先生的世界。陈氏有一很鲜明的历史印记:无论生前或身后,他都不是焦点人物,但如河流中的一块磐石,岁月的奔流,丝毫不能改变它的位置。这一点是可以预言的。很抱歉最后这样回复您。为免耽误您的工作,只好这样直言呈上;也因为这样,再次对未能接受您的采访深表歉意。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作者在法院判决此书有关龙潜的部分内容未进行删改之前不得重印发行后,有人询问他可不可以用代替龙潜时,陆坚定地回答:那样我宁愿永不再版。这就是文人之气,不论是被称为迂腐还是正直,被人称赞还是被人蔑视。

往事如烟也并不如烟,昔人却已逝去,我并不对下一代担心,但我不免为这逝去的风韵而神伤。也许这是物竞天择,也许已是时不再来,而我,也只能静静的相信未来。

【篇四:《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

久仰,也久违的一本书。

在中文图书馆的书架上偶遇,终于不顾自己书桌上堆积如山的英文书,偷偷借了藏在书包里,每天子夜十分享用。

这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史书,更像是一部纪实文学。作者陆键东,文笔不错,为写作此书北上南下,也下了不少功夫。但前尘往事,如烟似梦,纵有千纸手迹,万宗档案,也只能说个大概,更何况说的是这么一个卓尔不群之人。

但凡为人立传者,十之八九最后都会成为传主的辩护律师,于是,就有了很多过于理解之同情。陆键东之笔,亦难免有附会和牵强之处,但有志为文化大师树碑立传,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敬佩之事。

还没看完。到现在为止,印象最深的是陈寅恪在《论再生缘》开篇称自己写此书乃是聊作无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太平洋另一端的朋友告知,钱钟书在《管锥篇》中也曾说过类似的话:托无能之词,遣有涯之日。文章千古事,《论再生缘》和《管锥篇》的学术地位已无须赘言,而两位先哲如此相似的苦笑与自嘲,实另后来者高山仰止,唏嘘感叹。是时代的悲剧?还是学人的宿命?

自嘲的注脚,是清风傲骨的气节;苦笑的背面,是名山大业的抱负。

【篇五: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感】

世界尽管喧嚣复杂世,却还有这样一个人,固守着自己的倔强。他的学问高深如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性格执意坚贞,后辈之人望尘莫及;内心没有浮躁的彷徨,却纯真倔强如同孩子。他,就是名震海内外的历史学家陈寅恪。陈寅恪,一个对于当代大部分国人来说并非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世纪回眸之际,却留下了无尽的话题:关于传统文化,关于人文精神、关于学人风骨而我对他的些许了解,大都来自于那本《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大学期间就曾听老师提及陈先生及此书,自此就被陈先生的学识和人格所吸引。2005年偶然的一次机会,在西安图书大厦看到此书,当即购买下来。陆键东先生撰著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由于一起官司被迫停版。该书较为全面地叙述了陈寅恪这位享誉中外的史学大师最后二十年的悲情人生。从中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伤痕。

每次阅读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时,心绪不能平静,久久的徘徊在岭南校园、清华园、康乐园不禁唏嘘感叹,浮生万千思绪

从作者陆键东先生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体会到陈寅恪对他的感染力。且此感染力之巨大,使得间接接触的我们,同样入乎其内而无法自拔。盲目、膑足,只不过是上天赐予的肉体折磨;在动荡年代所遭受的人格侮辱,才是心灵最深处的苦痛。而所有的际遇,在这位伟大学人的身上,都化作了兴亡之叹。

这本书展露了陈寅恪1949-1969年这生命中的最后二十年,这二十年,不仅仅是陈寅恪一个人的二十年,更是其妻子、其助手、其学生、其朋友的二十年。他们相互扶持,相互映衬,共同构建了一幅悲壮的画卷。陈寅恪最后二十年的故事,说到底就是一位文化巨人在逆境中坚守的故事,坚守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守以诗证史的学术思想,更坚守他一代鸿儒的高贵的风骨和人格。他对新政权没有敌意,不然为何不选择游走海外。但在那神州陆沉,整个中国被狂热,躁动的气氛包裹着的年代,他选择了不合作的态度,任你政客学者,人来人往,任你叫嚣批判之声不绝于耳,我自岿然不动。

陈寅恪以其遗世独立的高贵人格和艰难曲折的文化苦旅,为知识分子树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被称为学人魂,他的名字,再一次成为知识人士仰视的高山,默对的巨影。曾有人称陈寅恪对史料的掌握是百科全书式的占有与百年来第一人。陈寅恪在对中国文化的俯瞰上已取得了一个一览众山小的罕有的支点。当代中国东方语言研究学者季羡林感叹道:先生治学之广是非常惊人的,在近、现代中国学界,陈寅恪对中亚及东方古语言的用功之勤,是他人不可及的。他的造诣的才华,终随岁月的消逝而被淹没,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他带走的是他无比伦比的丰富的文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积累,在这方面,他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他留下遗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憾。

这本书欢笑很少,即使有,也无不掺杂着沉重的成份。就象它的封面那样,黑色的封面中印着先生伟岸而孱弱的身影,坚毅的目光,一袭长衫,一柄手杖,郁闷的封面似乎向读者透露出陈寅恪先生在无奈的最后二十年,抗争的二十年,生命喷发的二十年。黑白分明的封面似乎昭示着先生独立自由的人格,凝重而发人深思,叫人胸中呼出一声由衷感叹。

全书共二十二章,每看一章,都会浮生些许感慨,待翻到最后一页,竟无法理清思绪,无法下笔写这篇读后感,他让我不能触及,无法分析;他让我沉重,让我感叹万千,短短三四十年,历史已很淡忘,人也很淡忘。悠悠数十载,无论远观近看,人生的评说,仍是那样的朦胧,蓦然回首,恍如隔世。不过,有些人死了,但依然活着。作为历史学家,陈寅恪的生命已依附到那些卓尔不群的著作之中;作为一个文化大师,陈寅恪的灵魂已铸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上。

掩上书卷,静静的沉默,在他最后二十年的光阴中的意识中走一回。昭示着先生独立自由的人格。

【篇六:读《陈寅恪的最后20年》有感】

国人最易陷入无理性的疯狂,十年浩劫如是,今日亦须警醒。

国人易陷,其根源总在割裂传统,从而缺乏反思,从而推卸责任,把一切的恶果推给历史、时代、他人,将自己撇清。

没有时间的理由何其充分,逃避历史追问的目光又何其艰难。

今日中国从八十年代反思、回忆、直面历史到逃避、搁置直至当下戏弄、轻蔑、唾弃历史,由来已久,历史已逃至被遗忘的巅峰。

有人会问:历史书大卖、后宫戏热映,历史何其得宠?可惜今日历史追捧者,并不认得真历史,撕开华丽的伪装,我们所见不过是真理之碎屑。

历史被戏仿的时代,怀念一位不世出的史家,该是多么愚蠢天真。

《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及挽词并序》中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反观今日之读书治学,正以求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脱真理之发扬,思想而自由,毋宁死耳。可发一笑也。

陈寅恪笔下的士,正是针对包括他在内的所有知识分子。

《艳诗及悼亡诗》中,他认为每当社会风气递嬗变革之际,士之沉浮即大受影响。其巧者奸者诈者往往能投机取巧,致身通显。其拙者贤者,则往往固守气节,沉沦不遇。

陈在1949年后倾尽心力于学术,写就专著《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十五年完成百万字著作,几乎占尽其毕生著作一半。可知其所言不空,言诺行践。而投机者身后,其学术贡献便止步于1949年之前,毕生醉心名利,所谓致身通显,终落得繁华眼前寂寞身后。

十几年前读此书时尚在大学,彼时之兴奋何可待言。从小至大,从未有一位中国知识分子令人感到由衷钦佩和自豪,生活方式本受西风东渐影响,古代伟人又和我们隔着玻璃窗。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令人第一次近距离发现,甚至被带入一代大师的内心圣殿。其中的惊喜和感动,难以言表。

今后对古典文学发生兴趣,可算为领路人。巧的是,在高二读过《再生缘》弹词,那是1996年,当时的认识和陈先生最初的认识并无二致,直到读过《论再生缘》,发前人所未发,才明知识、见识、博识之力量,遂知史学之新人耳目。《陈寅恪集》我收藏有一套,细细研读,时有发现。

陈寅恪先生正如一座黄金宝藏,待后来者发掘开采。

修订版费去作者大量精力搜寻线索,走访、查档,可是新人物、新材料的出现时时刻刻拉扯读者的注意,反觉陈的形象,不如旧版鲜明生动,这是遗憾。然而瑕不掩瑜,又有人以为煽情过多,有失客观。以陈先生天才超逸,勤学功力,国宝级的学问家,此类煽情之作只恨太少耳。因为识得其价值者,非有卓见超识眼光不可也。

陈寅恪之发明在四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个性使然,令人绝倒,悠然神往。

【篇七: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有感】

在客观因素的制约下,我仅有很短的时间来看这本由陆键东先生所著的、展现了陈寅恪先生从1949年至1969年这生命中的最后二十年人生轨迹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但所得到的震撼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清楚的,甚至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我被陈寅恪先生追求自由的那种执著的精神深深打动,那种让我无法言语的自由。

书中所提到的这二十年,不仅仅是陈寅恪一个人的二十年,更是其妻子、其助手、其学生、其朋友的二十年。他们相互扶持,相互映衬,共同构建了一幅悲壮的画卷。陈寅恪最后二十年的故事,说到底就是一位文化巨人在逆境中坚守的故事,坚守传统文化的价值,坚守以诗证史的学术思想,更坚守他一代鸿儒的高贵的风骨和人格。在那神州陆沉,整个中国被狂热、躁动的气氛包裹着的年代,他选择了不合作的态度,任你政客学者,人来人往,任你叫嚣批判之声不绝于耳,我自岿然不动。

陆键东先生运用饱含情感的叙述,以及伴着警句出现的跳跃与满是感慨的议论写法,给这本传记平添了一层迭宕起伏的戏剧色彩。陈寅恪的后半生,的确是富于戏剧性的一直享受着超常的物质优待,同时又受到最严厉的精神压抑。陆键东将这种奇异的反差,写得既冷静客观而又有深度,可见史笔之长。但从整体上看,这个传记应该算是严肃的、求实的,几乎没有一处话不用原引,不引出处,但是因为陈寅恪先生晚年的足不出户,很多事情不得不采取一种类似推理的方法,但即使推理,也是很严肃,很正规的。通过诗文、作品中的内涵,以此来阐释被撰人的精神世界,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方法。

陈寅恪先生以其遗世独立的高贵人格和艰难曲折的文化苦旅,为知识分子树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山峰,被称为学人魂,他的名字,再一次成为知识人士仰视的高山,默对的巨影。曾有人称陈寅恪对史料的掌握是百科全书式的占有与百年来第一人。陈寅恪在对中国文化的俯瞰上已取得了一个一览众山小的罕有的支点。当代中国东方语言研究学者季羡林感叹道:先生治学之广是非常惊人的。在近、现代中国学界,陈寅恪对中亚及东方古语言的用功之勤,是他人不可及的。他的造诣的才华,终随岁月的消逝而被淹没,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他带走的是他无比伦比的丰富的文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积累,在这方面,他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他留下遗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憾。陈寅恪知道多少书,记得多少书,恐怕没有人能计算得过来。书中展现了一幅五十年代中国学人的异彩画卷,纵览全书,只觉得才华横溢,熠熠生辉,陈寅恪先生学贯中西,融铸今古,在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考据学、文化学及中国古典文学等领域取得了罕有的成就。其中一些领域的研究,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先生不仅仅是学者,而且是思想家,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甚至超过了许多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常说,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世界是同样的世界,人生是同样的人生,但同样的世界和人生对于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称之为境界。陈寅恪先生的早年知己王国维对境界的理解可谓深矣,陈寅恪先生也是如此,他也在为王国维立的碑中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正是对学者人生境界的一种深刻理解。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亦不能研究学术。这种境界贯穿了陈寅恪先生的一生,在其生命的最后二十年,更显得意义深远。

书中所提到的众多历史事件中,最发人深省的一节是一九五三年陈寅恪先生拒绝接受中国科学院的邀请担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一职的那一段。1953年10月,中国科学院准备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这三个所以及所长的名单为,一所(上古史研究所)所长郭沫若,二所(中古史研究所)所长陈寅恪,三所(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因此特派陈寅恪先生的弟子汪钱带聘书南下广州接他北上。当时陈寅恪先生双目已盲,是由他口述回信,汪钱笔录的,原文如下: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王国维死后,学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年月可查。在当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学说有无错误,这是可以商量的,我对于王国维即是如此。王国维的学说中,也有错的,如关于蒙古史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就可以商量。我的学说也有错误,也可以商量,个人之间的争吵,不必芥蒂。我、你都应该如此。我写王国维诗,中间骂了梁任公,给梁任公看,梁任公只笑了笑,不以为芥蒂。我对胡适也骂过。但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说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我认为王国维之死,不关与罗振玉之恩怨,不关满清之灭亡,其一死乃以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正如词文所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碑文中所持之宗旨,至今并未改易。

我决不反对现在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你以前的看法是否和我相同我不知道,但现在不同了,你已不是我的学生了,所有周一良也好,王永兴也好,从我之说即是我的学生,否则即不是。将来我要带徒弟也是如此。

因此,我提出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其意就在不要有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也不要学政治。不止我一个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我从来不谈政治,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党派没有关系。怎样调查也只是这样。

因此我又提出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少奇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的看法,应从我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

至如实际情形,则一动不如一静,我提出的条件,科学院接受也不好,不接受也不好。两难。我在广州很安静,做我的研究工作,无此两难。去北京则有此两难。动也有困难。我自己身体不好,患高血压,太太又病,心脏扩大,昨天还吐血。

你要把我的意见不多也不少地带到科学院。碑文你带去给郭沫若看。郭沫若在日本曾看到我的王国维诗。碑是否还在,我不知道。如果做得不好,可以打掉,请郭沫若做,也许更好。郭沫若是甲骨文专家,是四堂之一,也许更懂得王国维的学说。那么我就做韩愈,郭沫若就做段文昌,如果有人再做诗,他就做李商隐也很好。我的碑文已流传出去,不会湮没。

从这段文字当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陈寅恪先生的话,句句掷地有声,他当时发此议论,能不被整肃,一是由于他学术声誉的崇高,同时又得到了陶铸的保护。与陈寅恪不同的是,郭沫若和范文澜当时是激动的到任。后来我们看到,郭沫若成了文化的笑柄,范文澜的历史研究到今天已经没有价值,只有未到任的陈寅恪到死都保持了知识分子的气节。可问题是,陈寅恪对气节的坚持,是有代价的。首先是他一直蜗居在广州,这段人生中最后的时光,陈寅恪以一种彻底龟缩的状态,守着自己的心灵慢慢过完。全国一片斗争之声,他的学术工作也只能彻底收缩,以致于晚年缺少系统成果,就是这种收缩的显然证明。也正是因为有那一篇慷慨激昂的给中国科学院的回信,在六十年代风声渐紧的时候,他被学生指为反动派的祖师爷。学生们说:鉴于他已双目失明,终日卧床不起,决定把他养起来,作为反动教员,继续批判他的反动言行。而陈寅恪先生也最终惨死于红卫兵的折磨之下。让人不愿意面对的另一个事实是,陈寅恪的死亡细节也成为他主动留守大陆的代价。梁宗岱的夫人在《宗岱和我》一书中记载:那时候,挨整的人及其家属都特别害怕高音喇叭,一听到高音喇叭声,就颤颤兢兢,因为红卫兵经常用高音喇叭通知开会,点人出来批斗游行;而出去一次也就是小死一场。历史系一级教师陈寅恪双目失明,他胆子小,一听见喇叭里喊他的名字,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就这样,终于给吓死了。一代大师如此卑微、屈辱的离开人间,让人唏嘘。如果当初他接受国民党的邀请去台湾,或者移居香港,我想大师的死不会是这么窝囊的。

相比之下,其他同时代的一些学者,由于时间和地点的原因,就有尊严得多。傅斯年是在1950年12月20日因突发脑溢血死在演讲台上的,虽然年仅54岁,但由于当时意识形态灾难还没有全面兴起,他也算是享受了哀荣。胡适死在1962年6月24日,当时他在台湾中央研究院一次酒会上,心脏病突然发作,就此离开人间,国民党给予了胡适极高的葬礼待遇。与他们相比,这是不是陈寅恪先生一生最大的悲哀呢?

陈寅恪先生的经历、思想和著作已成为上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最经典的象征,每个阅读他,同情他,景仰他的人,无意中都在寄托自己的学术理想,同时体认一种无可奈何的学术命运。陆键东的这部传记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详细记录了大师学术生命的最后一段历程,更复现了即将消失于忘川的那个非理性时代,使中国知识分子一段不平凡的生活史和精神史在一位文化老人的后半生经历中呈现出来。通过一个个我们并不熟悉的名字告诉我们同样那么陌生的故事,云雨翻覆的历史和意味复杂的内容,用文字向读者透露出陈寅恪先生最后的无奈的二十年,抗争的二十年,生命喷发的二十年。

这本书是以黑白分明的风格作为封面的,似乎也象征着陈寅恪先生独立自由的人格。一本黑颜色的书,凝重,而发人深思,叫人胸中呼出一声由衷感叹。面对这深深震撼我的历史,只能在内心中去慢慢体会他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而我,只能选择无言。

《大江南北》读后感


《大江南北》读后感

班主任组织我们阅读《大江南北》杂志,我本着好奇的心态翻开了这本刊物,一个个红军英勇战斗的场面在眼前闪过;一点点红军精神在心中沸腾;一场场国家的政治举措在脑海中呈现。这些故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最后一篇《血路芳华》。

这是一篇关于红军的故事,是一篇关于红军女战士在困难中相互帮助、相互保护,甚至不惜用自己的性命去守护自己的战友,这是何等的大爱啊。故事中的春花为了能让队友喝上水,冒着生命的危险出去找水,回来时,身上都是子弹孔,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秀英姐,我虽然身上被打了几个窟窿,但我的水一点儿没少,我的任务完……成……”话完便倒在了血泊中。更令我感到敬佩的是女战士郝秀英和兰珍,当时郝秀英带着怀胎八月的兰珍和受伤的小战士么妹,躲避敌人的追捕,她们遇到了敌人时恰巧兰珍快要生产,不得已,她们躲进了山洞。在山洞中,兰珍生下一名女婴,取名为“继红”。小继红十分哭闹,兰珍便咬破自己的乳头,让小继红喝自己的血。刚刚生产完的兰珍毕竟太虚弱了,她怕拖累了大家,便在夜里自尽了,郝秀英为了保全么妹和小继红,毅然地独自引开敌人,最终她的结局也是可想而知的。

看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为什么作者和丈夫在最后泪流满面,他们也为红军战士那英勇无畏而动容。是啊,在生死关头,她们都心照不宣地选择了将生的机会留给了别人,以自己的血肉之躺来换取战友一刻的平安,这样的精神怎么不让人为之感动,为之落泪!在生死边缘,连接着他们的是情和爱。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使我们深切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饮水思源,我们不会忘记红军女战士的面对死神毫不畏惧,我们不会忘记她们为了他人的生命流尽最后一滴鲜血……她们的英勇牺牲、无私奉献,奠定了新中国繁荣昌盛的基石,换来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实意义。革命先烈在民族解放事业中无私奉献、英勇献身,是因为心中怀着执着的理想信念,那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为了中国人民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今天,我们重温他们的光辉业绩,就要坚定理想信念,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让先烈的精神成为我们不断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也许体会不到她们在生死关头的恐惧和甘愿一死的勇气,但我们可以学习、传承并且弘扬这种精神,我们不须舍己命换他命,但我们可以做身边的点滴小事。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明天要靠我们去建设。不忘历史,缅怀先烈,珍惜现在,永传精神,是我们永恒的使命,历史不容改变,但未来可以创造,努力吧,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世界为中国喝彩。

《大江南北》干部读后感800字心得


这是一本红色期刊,里面是老党员讲述的革命故事,令人感动并且震撼,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历史,不断奋进。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大江南北》干部读后感800字心得,快来看一看吧。

《大江南北》作为一本红色期刊,我原本对它并不感兴趣,我认为里面的内容必定充满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无意中翻看阅读,却一下子沉浸了下去,并对老党员所讲述的革命故事深深吸引,感动并震撼着。

《大江南北》这本书刊,所承载的史实,不仅让我们了解历史,更是要我们把所受到的教育,转化为今天工作中不断前进的动力,督促我们在工作中争先创优。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我们应该有崇高的理想,不辜负镇党委、政府对我们的期望,为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前进。

我最喜欢的是缅怀篇这个版块,通过这个版块,我知道了很多鲜为人知的革命战争故事。并且一次次的从这些故事中受到心灵的洗理,这些故事都是先烈们的后人记录下来的,所以非常真实。每次阅读,我都仿佛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那个灰暗却充满希望,充满激情的年代,每一次阅读,都非常感慨,感慨革命先烈们的大无畏精神,感慨他们的满腔爱国热情,感慨他们一心为民的无私奉献。

2016年1月,我被党委、政府安排到了刘季村任支部书记,开始和基层群众打交道,为基层群众服务,也开始接触到了一段段不一样的感动,从2016开始,我感觉到刘季村创业富民力度不大,招商引资力度不强,通过在党员及村民组长会议上大力宣传,通过在外能人的摸排,引进我村沈峰投资的居家养老项目以及新开工的亿元项目江苏艾佩克斯有限公司,年开票可达2亿元,每时每刻,我都能感受到村同事们的负责,辛勤,同时,在入户的过程中,每当居民们拉着我说说家常,向我咨询相关政策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群众的信赖和热情,感受到他们的可爱和淳朴,我都深深感到自豪和满足,这份自豪和满足是我平时工作的结果。

是的,我们的时代不一样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了,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也可以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基层支部书记,相信有《大江南北》这份杂志伴随我成长,在今后工作中,我会更加扎根基层,努力为群众服务,用自己的力量为基层工作发挥一份作用。期盼我们的刘季村明天会更加美好。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读后感”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隋唐史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