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苦难辉煌读后感3000字

苦难辉煌读后感3000字

苦难辉煌读后感600字心得体会。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中外经典名著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那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将它记录下来也方便了我们以后随时也可以翻看。那么,你会不会在看完一本书籍后写一份读后感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苦难辉煌读后感600字心得体会,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观看苦难辉煌感悟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用无数先辈的鲜血换来的。中国共产党从当初几十个人的一个小党经过奋斗发展到现今的八千万,历经千辛万苦,最终领导着新中国,开辟了新天地,多少仁人志士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时代的更替和进步。

苦难辉煌详细讲解了中国自1840年以来到改革开放期间共产党人如何抛头颅、洒热血在艰苦奋斗中夺得胜利以及我党和军队早年的革命史,怎样建党建军再现了共产党在内忧外患的国情和各种艰难困苦、挫折中团结和带领人民英勇奋斗。中国共产党诞生最初的信仰和艰难,在历史的大河中是随波逐流还是奋勇前行扭转乾坤,每一步迈出都如履薄冰。历史的发展不是由个人的主观控制,有对就有错,谁都会犯错,在看不清的动荡时代产生错误的判断。那是一段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革命征程。

作者金一南说,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时代,需要热血的时代,便只能是年轻人的时代。二十世纪不是一泓平滑光洁的缓流而是一段跌拓起伏的惊天动地的激流,奔腾不息的咆哮声至今回响在我们的耳畔。这不动荡不已的历史,你可以说它不富足、不充裕、不美满、不安宁,但你必定惊叹它的光荣与梦想,它的热血与献身。

苦难辉煌读后感:我想我们都应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的一生也应该经历一些挫折或痛苦这样才能迎来美好的未来,俗话说风雨之后见彩虹,回想自己在学习上工作上遇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真的很不应该,想一想先辈们为了革命事业前仆后继,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克服种种困难,为了中华民族不再受外国欺辱,不顾一切地拼命抵抗甚至失去生命,相比之下,这一点小小的困难又算什么呢?

篇二:苦难辉煌读后感600字心得体会

回顾历史,中国有无数次“革命”。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孙中山的建立共和,五四运动打到孔家店这些都没有挽救中国,最后还是社会主义挽救了中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建党时共有53名党员,中共一大只有13名代表,在1927年南昌起义28000多人只剩下800人后才建军,在22年后中国共产党拥有了百万雄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成立了,但是国民生产总值低下,1952年我国工业水平低于英国1800年、法国1890年的水平。人口平均只及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相差将近200年。但是中国国力增长非常的快,经济建设取得极大成就。直达2004年,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5年连续超过英国、法国,2008年超过德国,到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谁也不会想到就是那个仅仅只有50人的小团体、小组织,渺小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更是成为了中国以后发展的领导力量。读书笔记在异常艰苦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华名族就像是一只浴火的凤凰,在历经了苦难和挫折之后走向辉煌与胜利。这靠的是一批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群众的共产党人,靠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不禁感叹到: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的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天上敌机轰炸,地上敌人围追堵截是什么样的场景;也无法想象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中翻过皑皑雪山,淌过湍湍急流……是何等的危险。想想现在的我们,那种精神、信仰不正是我所缺的吗?口袋富足了,精神却匮乏了,房子变大了,心灵却渺小了。我们读着历史,却在忘记过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党的苦难与辉煌吧,让他们来洗涤我们的心灵,来鞭策我们的灵魂。

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需要像先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不必嚼树根,不必穿草鞋。但是我们作为后来人,必须做好自己的职责续写历史,接住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自己的历程,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做好历史的传承者,促就我国的辉煌。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苦难辉煌》读书笔记与读后感心得体会600字800字


苦难辉煌讲述了中国近代关键时刻的历史承接这老一辈革命者的精神财富。中国的近代历程是不断的在烈火中熔炼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也是在磨难中诞生的。在天安门广场长,毛主席和孙先生默默对视。他们两是近代中国改革的风云这人物,他们掌握着近代中国的走向,是从封建到共和两大转折。是面对庞大的旧势力中关键的支点。相比孙先生的辛亥革命,共产党带来的革命是艰辛却也是更成功。

共产党成立之初,是那么的薄弱。是那么的饱受摧残,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处,随着孙先生的逝世,蒋介石的野心。共产党一直处于国民党的压迫之下,在内共产党内部的左顷思想弥漫又使得共产党内忧外患。在几次反围剿失败中,确定了长征这一决定。在这路上,历经磨难,放弃与背叛,左倾和逃亡使得这条漫漫长路留下了无数先烈,使得一支刚铸的部队崛起。这样一支队伍之所以是真实的,因为他同样具备所有可能存在的要素,有彷徨,有逃离,有叛徒,有分裂。即便在正义的一方,也有太多的模糊、抱怨、失误、错误,有些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读后感红军作为一个整体是光芒万丈的。如果不是有着伟大的目标,这支部队不会存在。我们如今总是感叹受尽磨难,相比中国共产党在那战火年代你还能说自己苦么。中国共产党给我们留下来的不仅是给我们带来安逸的生活,也是给我们带来很大一笔精神财富。

中国近代是动荡的,是不安定的,是苦难的,是屈辱的。生活也如历史,总是困难为基调。历史能给我们带来答案,既然中国共产党人可以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创建辉煌。我们作为后人,也要自然要继承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困难是登上成功的阶梯。你的志向要高远,才能踩着艰苦而上。

1840年以来,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经历过中华民族这样巨大的跌宕起伏。怎么认识与对待自己这段千曲百折的历史,我们缺乏的不是思想,而是思想的力度。没有思想的力度,无法穿透历史与现实的纷繁烟云。没有力度的思想,每经历巨变,都不由自主地全盘否定过去,企图推倒重来。以这种方式去思维和认识,只会把中国近现代史以至当代史看成一部不断从这个极端跳向那个极端,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抛弃的历史。这种只见断层、不见积累的思维方式,最终印证的只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不成熟。

回望苦难,共铸辉煌——《苦难辉煌》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回望苦难,共铸辉煌——《苦难辉煌》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位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说苑》中的名言:“少儿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劝诫我们要将读书视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在什么年纪,什么条件下都要坚持读书,坚持学习。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有幸从单位捧回了沉甸甸的《苦难辉煌》一书,跟随着金一南教授生动犀利的语言、真实新鲜的史料,开始了一场关于中国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的历史文学之旅。

初读这部巨作,我是有一定心理压力的,并且面临了一些困难,比如对历史背景不够了解,对人物关系不够明确,造成阅读速度很慢,常常看到后面又反过来把前面阅读过的部分再看一遍,面对这厚厚的巨著,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读得通,读得懂……直到我在看书评时了解到了金一南教授在写在这本书时背后的故事: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金教授广泛阅读了500余本参考书目,整理了200多万字笔记,历时15年才撰写完这部52万余字的作品。这让我猛然意识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金教授用了经年累月积累的读书笔记和常年的审慎思考才有了这部52万余字的巨著,而通过对这段沉重历史和伟大人物的阅读和思考,我们作为读者的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一定能有所提高。

《苦难辉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多么光荣的政党都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在早年,孙中山先生向往社会主义,也曾分不清马克思、恩格斯与考茨基、伯恩斯坦的区别,就如同毛泽东当初也分不清孙中山与康有为、梁启超的区别一样,量变堆积历史,质变分割历史,正是这些艰难彷徨、困苦迷茫才让他们迅速的成长起来,在大浪淘沙中逐渐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有了真正的追求与崇尚的理想。

青年时期正是人生发展与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快速的接受各种讯息,尤其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得以接收时效最强、范围最广的资讯,在这个无比开放的环境,我们的思想无可避免的经受方方面面的冲击,读书笔记反反复复的涤荡,正是在这个怀疑、迷惘、彷徨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得到形成,理想得到坚定,而这个过程必须以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作为基础,唯有不忘初心,记得来时的路,才能充满自信的勇往直前。就如金一南教授在书中写道的:“不能深刻的感悟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那些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付出宝贵生命的可敬、可爱的人们,值得铭记;那段宁愿战死,也不愿掉队、离队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值得回味;那股忠贞不渝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朝着远大目标冲锋向前的精神,值得传承。

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历尽了百年的历程。那些沉甸甸的岁月虽然不是一本书就可以叙述的,但正是有了这些文字,才给了我们一扇回望历史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过去,看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看到了那群勇敢无畏的人们,我们承载着他们的愿望,打开一个通往更强大、更富饶的新世界的大门。“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苦难辉煌》这样有筋骨、有温度的作品是政治生态的形象反映,而能够全面辩证的看待这段历史,恰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铭记历史最好的方式是什么?于我而言,那就是将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融入到我的具体行动中去,在工作上敬业爱岗、在学习上锐意进取、在生活上简单朴素,让信仰成为动力,让优秀成为习惯,以此回望先辈的苦难,共筑今日的辉煌。作者:丁雅昕

读书感悟《苦难辉煌》读后感600字


读书感悟《苦难辉煌》读后感600字:

一本书并不完美,却可以开启一个人的心灵。每一书都有他的艺术,它不是数学中的唯一答案,书的渊博就是每个人的思想。读书需把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曾经羡慕他人语: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愿背叛,不愿劳累先人受辱,后来《苦难辉煌》告诉我,他是历史,他是见证,他是真理,他是初心,没有胜利,只有真理,他是辉煌。

是的,它是民族的辉煌,是中国民族的骄傲,他们用个人的艰辛换取民族的自由,他们用个人的付出给予子孙后代的幸福,那是精神,那是真理。虽然昙花一现却永留余香。它见证党的成长,留下党的足迹,号召我们不忘初心,艰苦创业。

正如毛主席说的没有实践就没有话语权。中国梦需要我们携手共进,不断开扩,民族一致,共同成长。

初心,他是是民族的向心力,是中华儿女前进方向,是共产主义的向导,是百姓的心声。一个党派的成长,就像一个人的旅途有思想,有高兴,有失落,有欢呼,有悲切。《苦难辉煌》告诉我们一段历史,一段过往,重要的不是过去,是我们知错能改,永不再犯,永存大爱,铭记党的初衷。

我不是姜尚,能永守天门,但有机会时,我愿永守党规,不骄不躁,不欺不诈,不迫不害,不荣不辱,只留民心,只为民意,谨记先辈党员精神遗训。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好党员,做一个只为百姓好不为奸臣顺的民族战士。

英雄不问出处,在中国梦里,他们只陪伴了我们一段路程,把一生的精彩燃尽,不该忘记,不能忘记。他们是我们的先辈,民族的战士!作者:卢厚柱

《活法》读后感心得体会600字


《活法》读后感心得体会600字:

第一次读《活法》这本书应该追溯到2010年,当时我是进入德华的一名新员工。时间一晃过去八年我在德华也做了八年。同时《活法》也陪伴我走过了这八年。

活法开篇教给我们:人生工作其实就是不断的磨练自己的灵魂。不做不难,随性而活,在工作的人生中不断磨练自己的灵魂克制自己的欲望。人生的成功不是做伟大的事情,是认真的去做平凡的小事。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努力方向,以及对待生活和工作的热情: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看似简单的公式,问几人能做到。简单的事情,简单的标语往往包含着最为重要的人生哲理。

“一个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一句简单的电影台词道出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不同:梦想!人有自己的梦想才能有自己人生的方向。但敢想不是妄想,敢做不是莽做。坚持自己的梦想,做好自己的每一步,将自己工作中的小事做好就是成功。同样一件事情,一次比一次做的好,一次次的进步就是成功。

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懂得自省,懂得感谢过程中帮助你的人,懂得每天对自己做到事情进行反思。

每天在项目现场忙碌,看着项目一天天完成。回想项目开始以及整个过程,想想自己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了吗?其实并没有,将自己负责的每件事情都做对、做好已经足够了。每天做对很重要,人的时间有限,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对的事情和有意思的事情,这就是我人生中的一种磨练。在项目现场你可以让自己沉淀下来安心的去做事情,认真享受这种辛苦,享受这种磨练。作者:黄国动

《苦难辉煌读后感600字心得体会》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苦难辉煌读后感3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