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无问西东有感600字

无问西东有感600字

重读毛泽东有感。

常言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写作品的读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重读毛泽东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读毛泽东有感

今天,毛泽东这个名字依然令人感叹――有人出于热爱,以至于说起他不禁热泪盈眶;当然也有人是出于憎恨,甚至说起毛泽东来“恨得要死,怕得要命”。然而无论热爱还是憎恨,却都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毛泽东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平等或“均平”的时代。

南怀瑾说,毛泽东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数千年所未有、人类历史上所未见的三大奇迹:一是看病不要钱,二是上学不要钱,三是干部与老百姓“共穷”。尤其是第三条,干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这是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也不可想象的。

毛泽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者、阐释者,更是最伟大的继承者。以上是别人的评价,而我在读完《重读毛泽东》这本书后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虽然不深却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一、教员毛泽东

1913-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了5年书,他报考师范学校的主要原因是,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自己此生最适合做教员。只是时势要英雄,他最后成了享誉世界,改变世界的领袖。实际上,直到晚年他还说:“我的理想是做教员,没想到要做党的主席”。在师范五年的求学生涯中,毛泽东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学习,后来确实也在一师附小做过小学教员,后来又成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国文教员。这两段是他做为专职教师的时间,后来因为形势的需要又做过多次临时老师的工作,宣传革命和革命文艺工作。我觉得新中国的第一位主席的出身竟是我们的同行,也算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二、书痴毛泽东

毛泽东十分爱书。遵义会议以后,有一次部队打了胜仗,毛泽东向他的秘书要“战利品”,秘书知道他的烟瘾特别大,就把后方送来的香烟拿了过来,可毛泽东摇了摇头,秘书感到不解,毛泽东便告诉他要书,比如州志、县志什么的,只要有了这些书,毛泽东就能知道一个地方的山川气候、物产资源、风俗民情等,就有了打胜仗的把握。这些“战利品”,对他指挥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起了很大的作用。

毛泽东一生酷爱学习,从追求革命真理的青年时代到革命战争的年代,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未间断,即使是重病缠身、生命弥留之际仍然没有停止学习。毛泽东读书,涉猎的领域极其广泛,文、史、哲、军事、自然科学,古今中外,无所不至。2015年屠呦呦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籍科学家。在获奖演说的结尾,她惊人地引用了毛泽东的话:“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当这段毛泽东手书的文字出现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会议厅的大屏幕上时,全场一片寂静。这意味着毛泽东曾经对中华医药不只是简单地了解。1974年毛泽东与诺贝尔得主李政道谈论宇宙本源,他坚持说,基本粒子不“基本”,因为它一定是可分的。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谢尔登.格拉肖说:“洋葱还有更深的一层吗?我提议:把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以纪念已故的毛主席。’”

举上面的例子是想说明自己读这本书时对毛泽东的新认识。我早知他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但只是以为他对文学、历史、军事、哲学等知识的通晓,现在才知道他涉猎的知识有多广、多深。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在领军、作战、治国的同时要拿出多少时间来读书思考也就可想而知。

三、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杰出的军事家,他还像曹操一样,是一位伟大的诗人。13岁的少年毛泽东,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豪情万丈,霸气十足;16岁时,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青少年的他,胸怀天下,壮志凌云;27岁青年时,写下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豪情不改;34岁在井冈山,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纵使身临绝境,毫无退路,他依然能拿出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1935年,毛泽东42岁,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是帝王的气质。可以说毛泽东的诗歌总是那么积极乐观,充满豪情与希望。他的诗与他的人一样不拘小节,不注重在文字上斟酌,却又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他的豪情与霸气。读他的诗,能让人血液沸腾起来。本书中各个历史阶段都配有毛泽东诗词,纵观毛泽东一生所写诗歌,无论什么年龄段,都是豪气冲云天。除了悼念母亲、妻子的以外,几乎没有悲凉的诗,即使有些诗词里面有悲凉的基调,但很快就笔锋一转,走向积极乐观,充满希望。这就是我们的伟人毛泽东,一位伟大的诗人。

四、多难毛泽东

相信很多比我小或者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对毛泽东的认识更多地来自影视作品和课本解读。我一直觉得毛泽东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他每到关键时刻总能守得云开见月明,甚至我觉得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有些影视剧也确实这样塑造)。但是当我读这本书时才知道原来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多灾多难。作为上个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男人之一,毛泽东的人生之路并不平坦。但他不为各种艰难困苦所滞,并以其坚忍不拔的耐力、愈挫愈奋的毅力和绝处逢生的智力走出险境,并成就了一番伟业。在革命发展过程中毛泽东总是最敏锐的感受者,最直接地行动者,因此也是受矛盾冲击最多的一个。多次的政治运动让毛泽东数次几近绝境,几次严重的疾病数次几近致命,却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有如神助般让他走出低谷,在中国革命最脆弱、最危急的时候毛泽东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终于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说的话:“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前面我重点说了四个方面,除此以外他还是领袖毛泽东、导师毛泽东、偶像毛泽东,这些大家熟悉的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读完这本书我心中的几个困惑也大致自以为得到了解答。

1、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大革命

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是负面的,被称为“十年浩劫”。我一直不明白大智慧、大胸怀的毛主席为什么要开展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我似乎在书中找到了部分答案,原来是为了新诞生的中国的长治久安。1949年3月,毛泽东曾经说: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他提到巩固胜利是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的事情,怕资产阶级思想渗透,怕共产党人腐蚀,怕坏人捣乱,所以才有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只是结果与初衷大相径庭。

2、文化大革命中为什么要批判孔子

关于文化大革命我还有一个最大的疑问:毛泽东为什么要批判孔子。毛泽东是集儒家、佛家、法家思想于一身的人,按理说应该崇拜孔子才是,后来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千百年来,孔子教诲中国人说:“蔑视君主、师长的命令就是蔑视人间秩序,就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而现在我们要反抗的就是反动的君主,就是落后的等级,这与孔子的主张是相悖的。他认为中国之所以变得如此贫弱不堪,就是因为武德的缺失。中国在春秋时代军人以贵族为主,自然是被尊重的,崇武的国家是充满生命力的,因此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最异彩纷呈的时代。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后来的中国开始重文轻武,漠视武德,当兵已经不但不是光荣的而且是没办法的行为,宋代就有两句俗语:好男不当兵,铁不打钉。长此以往中国积弱成疾,不但在国力是贫弱的,在思想上也因长期缺少武士精神的滋养而变得软弱可怜。毛泽东的一个成就,就是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武德。所以我觉得批判孔子不是批判传统文化而是当时已经已处生死存亡时刻的中国确实更需亮剑精神,而儒家的文雅、顺和确是不合时宜,即便是现在儒家的部分思想也是要辨正地理解和吸收。

因为这本书我只读了一遍,有许多地方还是似懂非懂,我只能就现在理解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我很少读这样严肃的、与美文相去较远的书籍,这次或许是偶然,也或许毛泽东的神秘,让我读了它,在书中写了许多当时的感触,也可以说收获,只是零零散散不成体系,。最后,我用作者在结尾的诗结束汇报:

世界说需要燃烧,于是他们燃烧着,像星星之火,也像导火的绒绳。是啊,生命只有一次,当然不会有凤凰的再生。当冬天到来的时候,您是冰封悬崖上一支报春的腊梅。然后,就有大树下如泪水般的雨声。我们应该向敬爱的您讲起爱。我们应该向光荣者讲起光荣。

毛泽东,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在书中他终于走下神坛,真实的他更让人敬仰。生何灿烂,死而无憾。花谢还开,长河不断。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重读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有感


重读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有感

于笋

来到井冈山党校学习不觉已近一个月,真有一种"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的感觉,难得有这样一段静心修学、思考人生、反思自我的清静时间。按照党校规定,期间我阅读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些经典原著,其中重读了毛泽东1944年撰写的《为人民服务》一文,联系工作实际,颇有几分感悟。

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毛主席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农发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的重大历史使命,而"三农"工作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三农"领域,农发行正全力以赴。党中央已经确定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到去年底,全国仍有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在扶贫攻坚战中,我们农发行正在大胆地探索,走在了金融系统的前列。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高度出发,秉承家国情怀,提升站位,增强使命感,增强发展信心,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优势,加大金融扶持脱贫力度。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主席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心中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作为基层农发行的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把信贷业务开展好,把各类涉农客户服务好,保障亿万种粮农民的利益,保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其次把银行内部各项管理工作做到位,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行内事务,争取好的经营效益,取得员工满意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为群众营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再次要关心员工的成长,带好队伍。对老同志要尽量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合理确定他们的岗位及争取相应的级别待遇;对年青员工要加强教育引导,压担子、加强岗位锻炼,提高技能,同时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最后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当员工生病或家中出现困难时及时给予关心,及时送上组织的关怀,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让困难员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只有带着感情去做事、去对待群众,群众才能认可你,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积极主动来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三、为人民利益要敢于担当。毛主席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这就是说我们党员干部要有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只有心中有责,干事才能有担当,工作才能冲在前面。目前我们农发行业务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一二三四五六的改革发展目标、各项业务政策都很明确,是否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看我们如何作为。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敢于作为、敢于担当,坚持按制度、规矩办事,矛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危机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荣誉面前不争功,让群众认可你、信服你、跟着你,共同为着履行好农发行的使命而奋勇前进。

重读《围城》有感


重读《围城》有感(一)

钟丽

小编寄语:炎炎夏日,夜晚闷热的也让人无法入眠,在夜灯下,泡一壶清茶读上一本书也是一种享受。

钟丽毕业于始兴中学,现就读于佛山科技技术学院一年级,法学专业。

这是我第二次读《围城》这本书,第一次读是在初中的时候,也许是那时的我心智还不够成熟,觉得《围城》就是一部爱情小说,讲的都是婚姻故事,那时,我是带着这样一种心态去阅读《围城》的,所以当时的我并没有从书中收获到很多。这次,我抛开之前对《围城》的偏见,带着另外一种新的心态去阅读,我渐渐地发现这部小说讲的并不只是婚姻故事,还有出身门第、社会地位、事业、人际关系以及学识历练等一系列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围城。

小说里说方鸿渐的婚姻就像围城,他迈进去了就想出来,没进去之前又想进去。他与苏文纨、唐晓芙之间的纠葛,是他深陷爱情的围城。但他始终没有和她们两个中的任何一个结婚,而是选择了与孙柔嘉结婚,但结果却不尽人意,最后闹得不欢而散。书中他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感情纠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或言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婚姻陷阱之中,因为方鸿渐那样的性格,导致他最后自食婚姻苦果。

每每看到书中方鸿渐的所做所为,心中就会有种莫名的压抑,因为仍有不少人像方鸿渐一样,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也许是社会的风气造就了方鸿渐虚伪、软弱而又优柔寡断的性格。方鸿渐是一个带着玩世态度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在购买假文凭的时候,也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也问过自己的良心"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到最后他还是违背了道德,昧着良心买了假文凭。虽然满足了家翁望子成龙的期望,也得到了丈人的欢心,但是方鸿渐的内心却十分煎熬,惶惶不可总日。不仅如此,因为他错误的选择,害得自己的事业受挫,只能忍气吞声地做个副教授,两头不着岸。读完这部小说,我的心情很复杂,我也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我的心情,既有对方鸿渐行为有失妥当的不满,也有对他生活在那种社会无可奈何的同情。在那个年代,做个大人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可是他又不甘心做个小人物,他想要越爬越高,因为选错了方向,所以也偏离了。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的一生中所面临的"围城"困境:生活本就是一座由婚姻与事业、成功与失败、学习与娱乐等元素构成的围城。作者以"围城"为名,也许是想告诉我们:不仅婚姻像围城,人生、事业以及生活更像围城。我们都是这围城的一员,躲不开,逃不掉。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习惯了找个笼子把自己关起来,在这个笼子里待了不久后却发现那边的风景更美,于是又进去了另外一个笼子。尽管身心疲惫,但内心依然向往。

虽然方鸿渐只是钱老小说中的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他却是那个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实像方鸿渐那样的人在那个社会是很常见的,钱老借这样一个故事和这样一个人物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存在的问题,当时的社会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来自暗处的不明风暴随时准备困住人,面对如此艰险的生存环境,人们往往只有两个选择,要不你向命运屈服,放弃自己理想,从此不再妄想出人头地,有所作为,要不你就向命运挑战,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其实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像方鸿渐一样,既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然而却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很显然,自己就会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如今的我们也一样,虽然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我们也许都可以在方鸿渐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被在自己的"围城"之中,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我们也会有类似于方鸿渐的犹豫不决,再强大的人也会有懦弱的一面,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会犯一些错,也许也做出过错误的选择。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因为这就是人性啊。我们要做就是不断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这当然包括多方面的学习,比如说看书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就拿《围城》这本书来说,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那时候的社会环境以及在那个环境下生活的人,从以前的社会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用历史的视觉和用现代的视觉去审视每一个现象,每一个人物。多看书,总是好的。

《围城》已读,心中的波澜尚未抚平,但生活仍在继续。我希望我们都不要自困于"围城"之中,用心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就是围城。

重读《围城》有感(二)

《围城》热播的时候,正读高中。那时候不谙世事,只是佩服剧中演员们的演技,尤其是对饰演方鸿渐的陈道明。但稍带着,也对原著的作者感起了兴趣。于是颠儿颠的跑去找我们的语文老师,请他给我们介绍一下钱钟书其人。老头儿一本正经的说:"像这些小人物,没有必要去关注。我们考的是鲁迅、老舍和茅盾等,别把时间浪费在他身上。"平生第一次认真请教老师,却得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好不扫兴。好在本人基本不受外人观点的影响,即刻便对老头儿的孤陋寡闻嗤之以鼻,自找了书来读。

不读便罢,读后便把对陈道明的崇敬都换给了钱钟书。幸好那时没有什么"人肉搜索",不然我一定拿来把钱老先生的家底儿都搜个遍。哪有这样的人啊,冷幽默都被用到了极致了!乍一读还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再想想却忍不住要捧腹!从此不听老头儿上语文课,只醉心读钱钟书。直到高三,换了一个学识还算渊博的语文老师,才重拾对语文课的兴趣。

时光如水般游走,不知不觉高中毕业已经十七年了。这期间有过多少次想要把《围城》拿过来重读一遍,但总是未能如愿。其实有的时候,真的就是自己懒吧!

但最近终于还是把这个愿望实现了,而实现了愿望以后的我,一下子发现,自己当初竟是那么的肤浅!

那时我以为,或者说受当时好多人的影响,一直觉得《围城》这部书就是在阐述作者关于婚姻的理解: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可是现在看来,书中人物经历的何止是婚姻这一座城?

方鸿渐出国留学却终无所学,不得已花钱买了一张假文凭;与苏文纨等留学生们无论真假的"学成"归来,却又"学"无所用;方鸿渐因为爱上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却惹恼了暗恋他的苏文纨,结果被伊抖出了自己的风流韵事而遭遇唐晓芙的斥责,恋爱不成;与赵辛楣原本是"情敌",结果却又成了好友;他不爱孙柔嘉,但爱他的孙柔嘉却故意与他成双入对制造舆论,并最终步入婚姻这座围城,还因此被学校开除;入了城的方、孙二人,渐渐又发现彼此都不如婚前的美好,夫妻关系日见紧张……方鸿渐这个小人物,和众多人一样,从这座城里走了出来,又进入了另一座城,周而复始。大约我们现实中的人也是如此。钱钟书不是在冷幽默,而是冷酷,冷酷地道出了我们每一个人可能还不自知的生存状态,那个时代如此,现在依旧如此。或者他老人家现在还在天国里,饶有兴趣地看着我们在一座又一座的围城里跳来跳去吧!

重读鲁迅有感


重读鲁迅有感

永娟闲话

所谓经典常读常新,假期重读鲁迅先生的经典之作,对此感触颇深。

一直以来,我们重视的都是鲁迅作品的思想:他对旧社会、旧制度的批判啦,他对国民性的揭示啦等等,也就是他"思想家、革命家"的一面,而似乎没有特别关注他"文学家"的一面。即使有对他的作品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但最终还是要上升到"主题思想".又或者当年老师是讲过的,我没甚留意?等我做了老师,主要讲的是鲁迅的几篇杂文,对于他的小说、散文这些纯文学的作品就没有接触过了,遑论分析。

可能因为近来喜欢摆弄一些文字,又常常感到自己写的东西只是文字的堆积,虽多少有一些情感的浸润,却始终轻飘飘的,缺乏思想的深度和厚度。于是我想到了以思想深刻著称的鲁迅,决心重读鲁迅的作品,从中汲取思想的甘霖,希望对肤浅、幼稚、感性的我有所裨益。

放假前从学校图书馆借来了三卷本的《鲁迅全集》,假期在吃喝玩乐之外也惦记着翻一翻、读一读。

出乎意料的,当我重读《呐喊》、《彷徨》中的一些作品的时候,我被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深深地吸引住了。读到精彩处,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绝!一面不住地感叹鲁迅真是写小说的圣手,一面奇怪自己以前怎么没有发现?

《明天》写寡居又丧子的单四嫂子的不幸和遭受的欺辱。单四嫂子抱着奄奄一息的儿子去看病,蓝皮阿五主动提出帮她抱孩子,"单四嫂子在这时候,虽然很希望降下一员天将,助他一臂之力,却不愿是阿五。"但推让不过,终于许可了。

"他便伸开臂膊,从单四嫂子的乳房和孩子之间,直伸下去,抱去了孩子。单四嫂子便觉乳房上发了一条热,刹时间直热到脸上和耳根。"

简单的一句描写,写出了蓝皮阿五的无耻:表面上是要帮助单四嫂子,实际上却是乘人之危,占她便宜。占了便宜,"走了不多时候,阿五又将孩子还给他,说是昨天与朋友约定的吃饭时候到了",就扭屁股走人了。真是可恨、可恶!也写出了一个守寡的女人的生理、心理反应。

小说中对于周围人对单四嫂子的冷漠、无情的描写,也是这样淡淡的笔墨,却让人觉得冷入骨髓。单子嫂子绝对是中国文学作品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形象的典型。

《药》中给华老栓提供了"人血馒头"的康大叔来他的店里,边喝茶边夸耀自己的能耐:"……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这里有一个细节: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

看到这句话时,我心里一动,我想每一个做了母亲的人都会对华大妈的表现了然于心。别说是"痨病",就是别人说自己孩子一点点的不好,作为母亲,心里总会多多少少不舒服一下吧。"痨病"这两个字戳中了华大妈的痛处,但她是不会接受儿子得了痨病这个事实的,更不能接受别人说她儿子得的是痨病。所以会变了脸色,会不高兴。但是,说这话的又是她儿子的"救命恩人",她得罪不起,所以又"堆上笑",但又不愿再听,就"搭讪着走开了".

小说最后写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给儿子上坟时看到夏瑜的坟顶有一个花圈,

"华大妈忙去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清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

后来夏四奶奶想让乌鸦飞上她儿子得坟顶,以此表明这是她儿子在显灵。等了许多的功夫,那乌鸦也没有动。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

这两处细节描写写出了华大妈对另一个同样失去了儿子的母亲有同情(小说前面写到怕夏四奶奶伤心得发狂,就劝她回去),又有对"她儿子坟上有花,我儿子没有"的嫉妒,又有发现"她儿子不会显灵"后的轻松的复杂心理,真是惟妙惟肖。

如果不是做了母亲,我也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由此我深感读者的生活经验对于理解作家作品的重要性。反过来讲,鲁迅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却能如此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女性、母亲的心理,真是了不得!

如果说这两部作品让我佩服鲁迅对女性心理的刻画,那么《狂人日记》完全从一个"精神病"的视角去写,就更让我惊叹了。一个正常人怎么能写出精神病的感受呢?且看鲁迅的妙笔: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就这一句"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一个"妄想症"、"迫害狂"的心理就被活脱脱的揭示出来了。

以前读《狂人日记》只记住了翻开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记住了"救救孩子",现在从"叙事角度"的角度去看这篇小说也很有意思。

还有《故乡》。再读《故乡》,引起我更强的共鸣,这是初读时绝对没有的体验:"我"的故乡和我的故乡慢慢地叠加起来,"我"对故乡的感受也和我不久前回老家的感受重叠起来。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读着这些文字,心里真是无尽的伤感啊!我回老家没有见到儿时的伙伴,怕是见了,也如"我"和闰土那般物是人非,相见两无言吧!

还有《社戏》里弥散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晚,也是那么动人!谁说鲁迅只看到丑,只看到恶?在他的心里也藏着这样纯净的美好啊!

……

哎呀,读着读着,突然意识到读了一通鲁迅,注意的还是这些"细枝末节",忘了希望通过阅读,能让自己的思想变深刻一点的"初心".

但是我又想,鲁迅的作品之所以有那样深刻的思想性、批判性,正是因为他抓住了这些最富表现力的细节,并用最精妙的艺术形式将它们组织起来。如果把鲁迅的小说比作精致的艺术殿堂,那么它的思想性就是从这些细致处闪现出来的,而不是用一块块名叫思想的砖头胡乱的堆砌起来的。惟其如此,他的小说才更撼动人心,不是吗?

拓展阅读:重读鲁迅读些什么?

鲁迅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以往思考这个问题,往往罗列鲁迅的一系列观点,不妨换一个角度,鲁迅在精神特质和思想方法上留给我们什么启示。观点是具体的,容易随着历史的行进而增光或褪色;精神特质或思想方法,则具有潜在的普适性,运用之妙,可以进入新的精神过程。

严峻深邃的眼光

鲁迅有33篇小说,有16篇写到"眼光".《奔月》写羿"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火".《拿来主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绛洞花主·小引》谓对于《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眼光是认知世界关键。如清人吴乔《围炉诗话》卷六说:"读书须眼光透过纸背,勿在纸面浮去。"

小学六年级作文:有的人 ——纪念毛泽东有感(仿写)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向人民厉声呵斥
有的人
对人民嘘寒问暖

有的人
把农民当做牛马:斩!
有的人
把自己给农民当牛马

有的人
身披西装招摇过市
有的人
穿着朴素低调过道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

向人民厉声呵斥的
人民暗里痛骂他
对人民嘘寒问暖的
人民永远不忘他

把人民当牛马的
被人看做放牛娃
给人民当牛马的
人民当他是活菩萨

穿西装招摇过市的
人民瞧也不瞧他
穿着朴素低调过道的
人民目光不离开他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尸体你找不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重读《鹬蚌相争》有感


重读《鹬蚌相争》有感

刘欣然

最近,我重读了《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故事,再次深思鹬和蚌的悲剧,正应了孟子的那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蚌优哉游哉爬到河滩晒太阳,悠然自得,哪里意识到鹬的到来;鹬看到又肥又嫩的蚌,垂涎三尺,哪里会料到蚌的反击;它们僵持不下,互不退让的时候,哪里想得到渔翁的得利?如果它们在享乐时,能多想想潜在的危机,也不会成为渔夫的战利品。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班就有很多同学一心想着玩电脑游戏,模仿娱乐节目中的游戏……课间玩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课上想入非非,心不在焉;作业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考试晕头转向,一塌糊涂。他们玩的时候是开心的,享乐的,和鹬蚌没有区别,忘记了作为学生的责任,对学习缺少忧患意识,烦恼也就接踵而来:在学校怕老师批评,同学笑话;回家怕被父母骂,邻居问。以至于忧心忡忡,甚至厌学。这不正是典型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

如果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能早些意识到浪费时间的后果,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今天,我们生活在经济发达、物质丰裕的时代,更应该多些忧患意识。切记:勿学鹬蚌,死于安乐;多点远虑,生于忧患。


重读《苦难辉煌》有感


重读《苦难辉煌》有感

深秋十月,在美丽的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在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党校学习期间,我重读了金一南教授的力作《苦难辉煌》。这本书,我一直不陌生,单位的领导也多次推荐过。在党校这个大熔炉里,重读《苦难辉煌》别有一番感受。

波云诡异,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一个历史阶段,国内陷入了结束百年帝制后的军阀割据乱世,外部面临着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军事入侵。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存在着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苏联共产国际、日本军国集团等多股力量在碰撞、博弈。

金一南教授以荡气回肠的笔触和前所未有的战略视野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正如《苦难辉煌》开篇所言,"蒋介石不是孙中山选定的接班人,毛泽东也不是共产国际钦定的领导者".在这部描绘历史真实细节的五十多万字的大部头里,处于胚胎发育期的中国共产党被置于全球博弈的战略大格局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纷争与合作,与日本侵略势力的浴血奋战和激烈战争,与共产国际的意识形态力量及苏联国家利益搅揉掺杂而形成的复杂背景,都在金一南教授勾勒的雄浑、生动的历史画卷中一一再现。

《苦难辉煌》里力透纸背的"大视野"和"战略思维"穿越了历史时空。在这里,阴谋与阳谋、冷血与热血、低潮与高潮、失败与胜利、卑贱与高贵、渺小与伟大,波云诡谲,波澜壮阔。人物命运的恩恩怨怨、沉沉浮浮,历史事件的惊涛拍岸、沧海桑田,无不掩含着因与果的关系、偶然与必然的辩证,是苦难,也是辉煌,通过苦难能够走向辉煌。

沧海横流,英雄本色的共产党人

在听党校老师讲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成功和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历史教训时,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一个由53人组成的共产主义小组,13名党员参加的一大会议,能在28年后带领人民夺取全国政权,能在94年后发展成拥有8700多万名党员和43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党?为什么苏共在拥有20万名党员时能夺取政权,在拥有200万名党员时能打败法西斯的侵略,而在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时却亡党亡国了?这个问题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从我们党的历程看,可以肯定的答案当然不是天上掉下了"馅饼".相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小小的政党能够在夹缝中生存并最终赢得中国的未来。正如《苦难辉煌》所说,毛泽东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反而,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党派和政治团体。中国的革命太难投机,也不容许投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出政权".中国红色政权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来自于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英勇献身,来自于中国共产党雄厚的群众基础,来自于共产党人在最困难的时候、前景最黑暗的情况下坚守了自己的信仰。英勇的共产党人在信仰力量的支撑下,紧紧地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4.12"政变、南昌起义、秋收暴动、五次反"围剿"、三年南方游击、两万五千里长征,湘江、乌江、娄山关、安顺场、泸定桥、腊子口,一路风雨一路血汗,历尽万重险恶,饱受苦难洗礼,谱写了一路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美诗篇。

金一南教授毫不回避红军四渡赤水曾经犯过的决策失误,给我们还原了一个客观、多维、全面的历史场景。同时也更充分地证明了,中国革命前进和发展的道路从来就不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而是处处荆棘密布、时时暗流涌动。这就要求当时的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领导人要审时度势、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去追求、去改变、去创造,最终走向一条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之路。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那些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中,错综复杂的环境,扑所迷离的时局,命悬一线的形势,百折不饶的战争,无不在诉说着感天动地的壮歌,无不在展示扭转乾坤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正是这种力量的化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了一只火中凤凰,在涅槃中获得重生,从苦难中走向辉煌。

苦难辉煌,砥砺前行的灿烂青春

掩卷长思,感慨万千。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昔日的战场已硝烟散尽,发展的重任再次责无旁贷地落在当代共产党人肩上,一个伟大时代的宏伟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作为八零后的年轻人,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的战争岁月,没有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我们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春风中成长,感受着20世纪后期的发展辉煌和21世纪的万千变化。但我们不应忘了这辉煌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曾经受过的苦难,先烈的革命信仰和精神至今感召着我们在一脉相承的事业中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九十四周年了,我们要歌颂党的伟大光荣,更要加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索。苏共历史巨变的鲜活历史事实昭示,党的力量不取决于数量的多寡。历史还昭示我们,一个政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今天、明天乃至未来,都依然面临着人民的选择。那么,党的力量真正来源于哪里呢?我想从《苦难辉煌》中,我们知道了信仰、奋斗、独立、奉献、牺牲的力量,知道了"党要始终与人民在一起"的亘古真理。

一日党校行,一生党校情。我想这种情更多的是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的深厚情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引人自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接近。我想,我们年轻人挥洒青春的人生舞台也前所未有的宏大和开阔。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英雄本色,怀着感恩之情和敬畏之心对待自己手头的工作,能吃苦头、摸清实际、敢于担当,为我们的党永葆生机和活力贡献自己应尽的责任。

作者:第26期科级班一班四组学员

国务院法制办 周士伟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重读毛泽东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无问西东有感6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