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宠儿读后感1000字

宠儿读后感1000字

《新材料的宠儿:稀土》的读后感2000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阅读作品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要真正地理解作品,其实需要以读书心得的方式去认真回味。您抓住了作品的哪些精髓呢?或许你需要"《新材料的宠儿:稀土》的读后感2000字"这样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没有稀土就没有高科技。

徐光宪

21世纪是科技的世纪,是材料的世纪,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世纪里能源和材料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人们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材料已不断被发现,其中有像第三金属、可燃冰那样性能优越的材料,也有像生物质能、氢能那样高效环保的能源,真可谓是群星璀璨。然而在这璀璨的群星中,竟有一种材料敢将自己称为新材料的宠儿,它,就是稀土。

稀土,可不是稀稀的泥土,它是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钪17种元素的总称。其实稀土这一名称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当时,科学家们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都称为土,又因人们认为其含量稀少,故称之为稀土。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才开始陆续被发现的,不久,人们就被其优异的性能所吸引,并开始了执着的探索。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稀土越来越多的功能逐渐被人们所发现。迄今为止,稀土在光、电、磁、超导、催化等方面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显著,其发展的前景可谓十分美好!

稀土在带给我们无限美好展望的同时,其实已经悄悄地跨进了我们身边的世界。在工业上,稀土被用作制显示器发光材料、磁性材料、储氢材料、激光材料、长余辉材料以及超导材料等;在医药学上,稀土因其具有独特的抗凝血、抗炎杀菌、抗动脉硬化、抗肿瘤、治疗烧伤等作用,可运用于制备多种药物;在农业上,稀土的适量使用可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转化和应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作物的品质。另外,稀土在环保、信息、国防等方面也有很大的用途。

稀土不仅用途广泛,而且多数加了稀土的产品表现出来的性质也是相当优异的。例如稀土节能灯、稀土荧光灯与普通白炽灯相比不仅能效高而且能耗低、寿命长,可谓是白炽灯泡的终结者。再如,由稀土中钇家族制成的超导材料,其超导转变温度可达90k左右,超出液氮(77k)13k,这帮助人类向迷雾重重的超导现象又迈出了一步。

读完全书,在稀土所有的功能中,最令我着迷的是稀土磁制冷材料。首先从表面看由部分稀土元素制成的磁制冷材料,它们的磁热效应大,并且可使温度从30k左右调整到290k,其效果较传统制冷剂材料明显要好得多。在进一步看,稀土磁制冷材料不仅可减少环境污染,节约电能,且可重复使用。设想,如果将目前电冰箱、空调、冷冻机及冰柜内使用的氟利昂类的制冷剂都转变为稀土磁制冷剂,那样将大大减轻环境污染并可缓解臭氧空洞。如此看来,稀土材料的经济效益背后还藏着不可低估的环境效益。

但正如一句俗话所说,树大招风。稀土材料既然如此神奇,就免不了会成为各国所争抢的对象。中国拥有非常丰富的稀土资源,其稀土资源储蓄量居世界第一,且稀土元素齐全,是稀土大国。这自然就成了美日等国眼中的大餐,他们不仅不动用本国的稀土资,而且还贪婪地从中国以极其低的价格购进大量稀土资源,囤积来自中国的廉价稀土。而我国的部分开发商,却只图眼前的利益,全然不顾给祖国造成的损失,大量开发稀土资源并输往国外。要知道多数含稀土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呀!况且,难道我国真的很富有吗?按人均储量算,美国和俄罗斯都要高于中国。而且,因处于产业下端,中国以全世界30%的储量生产出占世界97%的稀土,储量与产量之间严重的不对等关系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尽管我国正在努力保护稀土资源,坚决贯彻出口配额制度,并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想要从本质上改变这种现象,还得做出其他的努力。因为据统计,2009年我国稀土走私出境超过2万吨,约占实际出口产量的1/3。此外,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大规模在我国投资设厂,买入稀土资源和稀有金属,然后简单加工后便运往国外。对此,我国的出口配额制度也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保护稀土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首先,必须让国民们都认识到稀土资源的珍贵,大量开发给国家带来的损失及给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难以弥补的。另外,国家还要加大科技投入,突破技术限制,重视知识产权,鼓励产业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争取形成稀土产业链,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的主体。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还能有效地控制稀土资源的输出。因为如果只要将经过加工就能光明正大地获得更高的利润,还有谁会愿意偷偷摸摸地走私稀土原材料呢?除此以外,众所周知,即使再丰富的资源,一直开发终有一天是会用完的,所以,稀土再次回收也是很重要的。

稀土资源是如此珍贵,稀土用途是如此广泛,稀土性能是如此优异。然而,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稀土的神秘面纱似乎还没有被揭开,它虽然只露出了一斑,却足以让人为之叹服。那么它的全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稀土到底还有哪些独特的魅力呢?面对稀土,其实人们大多数时候还是只能望洋兴叹。因此,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对稀土的进一步探索,深一层发现,适一度应用便必将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新材料的宠儿:稀土》之读后感1500字


石墨烯、锂电池隔膜、稀土永磁、聚酰亚胺、生物降解材料一个个曾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的名词,其实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称新材料。而稀土则是其中的宠儿,在读了《新材料的宠儿:稀土》之后,我对稀土资源的广阔应用前景和我国稀土资源保护的缺失更近一步了解。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稀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虽然在地球上储量非常巨大,但冶炼提纯难度较大,显得较为稀少,得名稀土。一般而言,地球上的稀土以稀土氧化物形式存在。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 到71 的15种;氧化物,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Sc) 和钇(Y)共17 种元素的氧化物。

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稀土氧化物的价值将越来越大。"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在1992年说的一句话。然而,比石油还珍贵的稀土,却未能为中国换来可观的财富。倒是日本、美国等稀土资源使用大国,通过购买中国的廉价稀土,建立起深藏不露的战略储备。有消息称,在中国多年巧取豪夺的日本存于海底的稀土至少可供其使用20 年。虽然中国稀土占据了95%左右的世界市场,但由于中国稀土企业未能形成规模,缺乏统一的监管,无序竞争和走私盛行,致使中国第一稀土大国的地位未能相应地转化为稀土的定价权。在 1990 至2005 年间,中国稀土的出口量虽增长了近10 倍,平均价格却跌至1990年时的一半。难怪网友普遍慨叹,中国珍贵的稀土卖的是泥土或白菜的价格。不过国务院新闻办2012年6月20日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

白皮书指出,稀土开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资源和环境问题不断凸显,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是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其中,加强对稀土行业的环境管理和相应的法规建设,是促进稀土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十余部环境保护类法律,建立起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总量控制、限期治理等制度。我国就是一个稀土拥有大国,已探明的稀土资源量约6588万吨,不仅如此,我国还具有矿种、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味及矿点分布合理等诸多优势。但我国的稀土产量的60%都用于出口,可以说,我国是在不计成本的向世界各国供应我国的稀土资源,因此,便造成了其他国家的过分贪婪,导致我国的稀土世界占有量从96%下降至30%。根据美国能源政策分析家马克汉弗里7 月 28 日向国会提交的报告,去年,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36%,产量则占世界的97%;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稀土储量分别占世界的13%、19%和3。6%,但其产量却均为零。

其他国家不是没有稀土资源,只不过是雪藏罢了。即便中国最近几年限制稀土出口,但世界市场上的稀土仍然是供过于求。据中国业内权威报告,去年全球稀土产量为 12。94 万吨,但全球稀土消费量只有约9 万吨;预计2010 年产量在 13 万吨以上,供过于求的局面仍然难以改变。每当我看到这些数字,我都感到十分痛心。为什么别的国家总是在把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大量储备而我国却是不停地在向他们供应呢?我们难道就要这样任人宰割吗?不,不会再这样下去了!因为我国正在日益强大,我国的综合国力正在日益增强,正因如此,我们不会再让其他国家对我国资源进行强取豪夺。

但是,其他国家人士对我国的资源,我国的国土虎视眈眈。就好比近来日本对我国的14名保钓人士的强行扣留。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事啊!我国人民进入我国领土哪还需要你这外人插手?但事实摆在眼前,日本直到现在都还没放弃对我国领土的掠夺。为了不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我觉得我们必须从小就树立这种保卫祖国的意识,努力学好各项知识,将来才能为自己的祖国出一份力。就让我们向着这个目标进发,努力学习,保卫祖国!

《新材料的宠儿:稀土》读后感1000字


《新材料的宠儿:稀土》读后感1000字
学习了初三的化学,我对材料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它对我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最近,我阅读了这篇《新材料的宠儿稀土》,对这种新材料有了一些了解,现在我想把它介绍给大家。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新材料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当今世界,传统资源如煤、石油越发紧张,这就更显示出研发起用新材料的必要性。
正如这本书的书名,稀土是新材料的宠儿。邓小平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可见稀土材料的地位之高。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它为什么被称为稀土呢?读完这本书,我了解到,原来是因为这种矿物虽然在地球上储量非常巨大,但冶炼提纯难度较高,显得比较稀少,因此得名稀土。
那么稀土究竟比其他材料优越在哪里呢?
稀土拥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如果把它与其他材料组成新型材料,那么它能使别的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显著提升。运用于军事的话,它一定能带来军事科技的跃升。它可以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飞机、导弹的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的战术性能。而且,稀土同样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由此看来,中国要在军事上不落后于美日等国,那可一定不能小觑这新材料的宠儿稀土啊!
除了军事上,在各种工业制造业方面,稀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稀土被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柴油机等机械制造业;稀土金属添加至镁、铝、铜、锌、镍等有色合金中,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并提高合金室温及高温机械性能。在玻璃陶瓷工业上,稀土的功劳也不容忽视。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制得不同用途的光学玻璃和特种玻璃,其中包括能通过红外线、吸收紫外线的玻璃、耐酸及耐热的玻璃、防X-射线的玻璃等;在陶釉和瓷釉中添加稀土,可以减轻釉的碎裂性,并能使制品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光泽。
甚至在农业方面,稀土也发挥着不错的效用。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根系对养分吸收。稀土还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除了以上主要作用外,还具有使某些作物增强抗病、抗寒、抗旱的能力。
啊,由此看来,稀土可真是个万能的宝贝!中国拥有这么多的这种宝贝,真该令人高兴!可是我却高兴不起来,只感到深深的忧虑。
读了这本书后,我又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事实:至2012年初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稀土世界占有量由2005年的96%下降至30%!因为我国拥有很多的稀土,所以人们并不非常珍视这个资源,中国十分大方地扮演了世界稀土供应国的角色,而美国甚至封存了本国的稀土矿,转而大量从中国进口稀土,国人却没有提起警惕,稀土这一宝贵资源的出口价竟然比猪肉还低!难道前面所介绍的、拥有如此优越性质的、可广泛用于各种领域的宝贵稀土,在国人眼里贱如猪肉吗?
按现有生产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在2040-2050年前后必须从国外进口才能满足国内需求了,这让我感到非常痛心。
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重视和保护我们珍贵的稀土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而我们青少年要做的,是热爱科学、多了解和学习有关的知识,争取将来也为祖国的新材料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新材料的宠儿》读后感1000字


《改变世界的信息材料》读后感


《改变世界的信息材料》读后感

窦庄中心小学 六(3) 潘梦妍 指导老师:马定中

最近,老师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名叫《改变世界的信息材料》,我刚读了一段便爱不释手。于是便一气呵成,一下子把整本书都看完了。

《改变世界的信息材料》中介绍了许许多多的新材料,向我们呈现了新型材料的发展动态以及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这本书内容丰富,时代感强,全书紧扣当前材料发展的困境,以新材料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翔实的资料为基础,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叙述利于人类生存、发展最密切的各种新材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本书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介绍了材料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动态,深入浅出地展示了材料的发展脚步。另外,这本书配有大量精美插图,让读者们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开阔眼界。

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这本书在介绍新材料的同时,不知不觉中也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如要学会观察、探索、多思考、多实践、多想象、多动手、热爱科学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机遇总是等待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告诉我们:有准备的人做任何事情必定会成功。

读完这本书,我联想到我的生活。那些新材料不都是人类发明出来的吗?那些发明新材料的人不都是懂得科学的人吗?只有掌握了科学,才可以发明低碳、环保的新材料。也就是说,科学是人人必须了解的东西。不懂科学的人,将是多么可悲呀!所以从现在起,我下定决心要学好科学,长大后为国家做贡献。

我爱科学!

《遨游太空的航天材料》读后感1000字


这个夏天很热也没有心情读书,无意中发现《遨游太空的航天材料》这本书,当时想航天材料不就是要耐高温,耐辐射吗!有什么好写的,带着好奇打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航天的历史与发展。人类在两千多年里,不断找寻着登天的路径,从风筝、孔明灯、热气球到现代航天器凝聚了人类祖先多少汗水和智慧!我们中国从两弹一星计划到探月工程的成功完成,上一代航天人付出了多少努力,也许只有茫茫的戈壁荒滩见证着!

在人类登天的过程中,为了克服太空中恶劣的环境,人类研制出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以及各种非金属材料;为了更好的观察太空,人类研制出气象卫星、空间站、宇宙飞船、哈勃望远镜等太空利器;这些都是了不起的科学成就,令人敬佩!

宇航员在太空生活是非常不方便的。睡觉就像浮在空中,想怎么躺都行;饮食都要挤到嘴里,不然就在空中飞来飞去!不过这只是航天路上最小最小的困难了,怎么能难住聪明的人类呢?太空的生活和我们平时很不一样!

在太空,因为浮力的作用,所以连在地球上最简单的吃饭都变得非常困难。在太空中对食物的要求也非常高,要尽可能得轻、体积小。

古代人类在尝试飞行的初期,一直是很直观的模仿鸟类,用其他鸟羽或其他人造物,制成翅膀,“安装”在人的身上,试图来飞翔,但由于当时的条件和技术有限,一直都没有取得成功。后来,随着人类的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冒险运用的技术手段逐渐提高,在春秋时代人们发明了风筝,风筝就是最早的飞行器。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孔明灯就是如今航天材料的起源。十八世纪,法国造纸商蒙戈菲尔兄弟发明的热气球就是今天航天材料的发展。

宇宙是地球之外的另一个宝库,所蕴含的无穷奥妙越来越吸引冒险者的注意力,冒险与科学结合将是探险成为人类认识未知世界的一把强有力的钥匙。随着科学的发展,更多航天器的制造,创造了航天史上的高峰。

现已知浩瀚的太空是人类巨大的宝库,它含有丰富的资源,而载人航天事业是使人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试想航天员们在太空对地球居高临下,能以各种不同的手段对地球进行观测,这样可以获取地球更多的资料。

载人航天材料有许多难点,比如说:环境的改变﹑速度的变化﹑摩擦生热等等。

宇航员的方面选拔也很严格,要当飞行员要经过层层选拔—档案审查、疗养院初选、住院临床医学检查和特殊功能检查、评定录取四个阶段。幸运地被选上之后之后,又要进行魔鬼般的体能训练,例如:超重力适应性训练、飞船上升和返回过载曲线曲线体验、前庭功能体验、失重飞机飞行训练、飞机着陆冲击体验和低压缺氧训练等等。

科学史无边界的,思想也不能让自己终结。因为有了先进的科学,有了它的无限发展,才得以实现中国人古代的飞天梦。

合上这本书,就在幻想我也能遨游太空,看看那无垠的星系,享受那震人得浩瀚。总有一天我也会登上太空,太空你等着我。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新材料的宠儿:稀土》的读后感2000字”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宠儿读后感1000字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