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

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想要学到新的知识,这些经典作品就不可或缺。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作品的读后感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篇一: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

要判断一个理论(或者说法)是否正确,首先要分析它的陈述是否科学。如果它对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作出的结论模棱两可,你就没有办法针对其定义和结论进行反驳或验证。用卡尔波普尔的话说,这样的理论就是不科学的(不可验证,不可证伪,不可反驳)。

例如古希腊时期有一个著名的预言。公元前547年,吕底亚国王克罗索斯想对波斯发动攻势,就派使者去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殿请求神谕。女巫回复说有一个帝国将会陷落。克罗索斯断定是波斯帝国将陷落,于是便挥军向波斯发起攻击。结果,灭亡的不是波斯帝国,而是吕底亚自己。这个预言在陈述上就是不科学的,因为它作出的结论模棱两可。当战争结果出来之后,你无法指出它的预言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假如女巫预言:波斯帝国将陷落。那么这个预言作出的结论就是明确的,具有可检验性,可证伪性和可反驳性。按照卡尔波普尔的划分,这样的预言在陈述上就是科学的,因为你可以对其进行验证,证伪和反驳。当战争结果出来之后,你可以肯定的指出它的预言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只有陈述清晰明确的理论才是可验证和可证伪的理论。陈述不清不楚、模棱两可的理论都是不可验证和不可证伪的理论,这样的理论都是用来愚弄傻子的。遗憾的是,这个世界上大量的理论都是不清不楚模棱两可的,宗教领域尤其如此(基督教和犹太教除外)。可以不夸张的说,宗教领域(基督教和犹太教除外)绝对是愚弄傻子的天然乐园。

【篇二: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

平时很少看纯哲学方面的书籍,总认为纯粹讨论哲学的书籍太过于枯燥和复杂。由于辩证法课程的关系,最近大体看了看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这本书,可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改变了很多,有些东西是我以前就模模糊糊有过的念头,但却一直并不清晰,通过这本书觉得有些东西一下子清晰了许多。而有些观点则是以前所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的,通过这本书对这些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以前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虽然只用了很少的时间,也没有在细节上深入分析研究,但我通过这本书和我所查找的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思考和关于波普尔的文献资料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这里不仅了解了波普尔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思想,还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从这里我改变了对传统的看法,对我们一直所接触的和学习的主流科学与哲学有了另外的较为理性的思考;另外从这里我再一次深刻思考了关于理性和感性,其中有些观点我并不能完全明白。

首先我认为波普尔科学哲学的观点基本上和他的书的结构是相同的,即包含猜想与反驳两部分:对于他的猜想,他通过驳斥了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的方法,提出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北批判。其意思就是说科学理论并不是在观察和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而是一些大胆的猜测,这些猜测我们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我们只能在个别的场合下证明它的正确性,但是我们无法把所有的场合都证明出来,因此归纳法也是不能成立的;犹如我们在孙老师的课上所讨论的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命题一样,我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乌鸦中有限的部分,而不能证明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因为这个实际操作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那么波普尔认为我们是通过大胆的猜想来引出命题的,哲学家的思辩才是命题的源泉。而且这些命题并不具有可证实性。

对于反驳,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是通过证伪来批判;具体就是说我们看一个命题是否是假的如果是假的,这个命题就被证伪了,如果是真的,我们继续进行证伪,知道它被证伪为止。波普尔在这里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他认为用实证的方法是不能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原因和猜想部分里的是一样的。

对于实证主义,它认为科学的发展或者说关于命题的提出和证实是这样的路线:由观察到归纳到命题证实。这样就是命题的提出到其成立的证明。而对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则不是这样,证伪主义的关于命题的提出发展路线是这样的:思辩到猜想到证伪如果是到下一猜想如果否到继续证伪。也就是说首先一个命题的提出并不是由实际观察所得到的,而是由哲学家(科学家)的思辨所得到的,而且关于命题的证明,波普尔认为命题的永远不能够被证实正确的,我们只能通过实际的观察实验来证明这个命题还没有错误,而这个证明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这个命题被证明是错误的(即证伪),从而通过思辨提出下一个命题,并接着进行证伪,推动科学的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波普尔认为科学的构建是建立在猜想与反驳之上,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归纳和证实。由这样的区别确实可以有很多的不一样的认识,因此波普尔的体系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观点之上的。与传统的认识体系不同,从实际观察猜想理论体系证伪的检验,每一个的理论体系我们都不能称其为真理,只是至今没有被证伪的理论。对于已成体系的反驳和改进也成为科学工作的必然,而不是应当被奉为神明,由是科学逐渐接近真理。

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是基本支持的,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永远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适用度。只有暂时的、一定范围内的适用,而没有绝对的和永恒的真理。譬如我们所熟知牛顿力学及三大运动定律,在牛顿体系建立以后有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就是科学的终极理论了,因为利用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当时所能观察到的绝大部分现象,从微观到宏观,一直到星球的轨道运行,并且运用这个理论可以很准确的预测许多现象,并得到了证实。但是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这个理论体系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出现了,从而导致了二十世纪初期的物理基础理论的一次大革命。另外我联想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很有趣的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大都来源于他的思考,而不是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来的。

如果我们运用波普尔的观点来看,也许这个就很容易解释了:在牛顿体系建立的时期及其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人们是用证实主义来分析科学问题的,人们从当时所观测到的现象,运用了证实主义证实了这个体系的绝对正确性,并把它推为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其中出现了关于机械的人和机械的社会的哲学观点)。而当科技的发展最终打破了这个终极理论的适用范围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它是具有一定适用范围的,于是作为终极理论,这个牛顿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证伪了的(被反驳掉的)。这个时候,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体系正在逐渐建立成熟起来,这两个科学理论都是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而且是基于科学家的思考想象提出来的,我想这个或许就是波普尔理论中所说的由思辨而提出猜想吧。关于这两个理论的证伪,现在还没有重大的突破,不过已经有些矛盾的东西出现了,例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理论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两个理论却是不相容的。我个人认为这将是另一个更高级的理论的生长之地,当然了,或许这两个理论本身的不断修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有一点不太明白,或许是我还没有深入的研究过这个哲学体系的原因,就是关于数学中的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确实可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而不是所谓的证伪,我想这个或许是因为这个方法中的完全的因素,因为它就包含了直到永远的成分。还有语言证明关于极限的问题,也许也是因为它包含了直到极大或者极小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有的数学方法确实可以证实命题的正确性,这是研究工具的问题了,至于由这个工具所证明的命题是不是真的正确则是不一定的)

通过这本书我又重新定位了我的哲学观,我以前的哲学观(也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基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哲学观,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排他性很强,而且我们所受到的哲学教育也有故意贬低其他哲学流派和观点的嫌疑;对于其他的哲学理论批判的态度很多而且对于西方的其他的哲学观点也是知之甚少。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发现如果真正的要想了解哲学,就需要稍微抛开阶级和政治的思想;学习西方哲学家们的思辩和逻辑的思维,学习他们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不去考虑他的流派的问题,每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想财富,从古代的苏格拉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复兴时期的笛卡尔、牛顿、康德等,到近代的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这里面我对康德的看法是改变最大的,在我们的学习里一般认为他是唯心主义的代表,但是康德的很多观点确实值得让我们好好的思考;他说: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出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强加于自然。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人类社会正是如此,我们很多东西都是人造出来的都是人为的制度和规律,这些东西是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我们的知识是人的思想,虽然我们存在与物质之中,但是我们的知识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我们无法证明这样的规律在自然中是正确的,我们只能批判它的错误;这正是波普尔的观点的来源。

所以宣扬一种终极理论,无论是关于自然科学的,还是关于社会科学的,都只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一种愚民手段,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历史的必然,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时间会证明这一切的,这就是证伪主义,只是时间的问题。

【篇三:《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作文】

问题:对于科学理论我们是否应该质疑?

摘要:中国的传统教育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不会主动的提出合理质疑。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一书中提出了大胆假设,合理质疑,严谨证伪的观点为人类科学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字:猜想,反驳,证伪

引言

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吗?对于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能够很肯定的回答:不!但是生活在十七世纪的欧洲人却都相信这个命题: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因为当时的额他们所能见到的所有天鹅确确实实是都是白色的,直到澳大利亚被发现,探险家在1697年发现了黑天鹅,才打破了人们的这一观点。天鹅都是白色的观点是人们在观察了几千几万甚至几百万只天鹅之后才得出的结论,但是只需要一只黑天鹅就能将这一命题彻底的推翻。这就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的核心。

波普尔认为:任何学术的探索,包括科学探索都是可错的。世界时开放的,而不是决定论的。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追求真理,但永远不能说我们拥有了真理。

1、批判理性主义的提出

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是对立的,批判理性主义的提出是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是对现代自然科学作出的唯理主义的反反应。它的证伪理论与西方古代哲学尤其是从古希腊开始的理性主义批判传统有着传承的关系。波普尔对于科学知识是如何发现的这一问题十分关注。波普尔认为极权主义是科学知识发现的最大障碍,对经验主义论者和唯理主义论者,尤其是培根和笛卡儿的思想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深刻的批判。在波普尔的观点中,无论是古典经验主义还是古典理性主义,他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都忽略了人这一主体因素。波普尔提出在探索真理时,从批判我们所钟爱的信念开始,这可能是我们的最佳方案。

波普尔的理论更为注重批判的作用,他将理性定位在批判本身,并提出了批判理性观。他将理性主义分为了两种,一种是批判理性主义,一种是非批判理性主义,并认为任何不能在论据上也不能在经验上得到支持的假设都将被抛弃。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观点更加关注人的作用。波普尔说:理性主义传统、批判讨论的传统,理所当然代表了扩展我们的知识猜想或假设的唯一可行的途径,在我们认识世界的尝试中,只有一种理性要素:就是对我们的理论进行批判性审查。

2、猜想反驳法

波普尔认为所有科学的理论原则上都应该是可以被反驳和否证的,因为世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而人获取知识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因此科学理论最终是不能被证实而只能被证伪或进行否证的。

在这本《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一书中,波普尔分了两部分对它的证伪理论观点进行了解释,即猜想和反驳。在猜想部分,波普尔提出了他对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法的驳斥,波普尔提出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被批判。

在波普尔看来对科学理论,我们只能进行猜想,并在一些情况下证明他是正确的,但我们没有能力把所有的情况都证明出来,因此,归纳法是不成立的。正如引言中提到的,在澳大利亚被发现之前,欧洲人根据看到的所有情况,认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命题在当时的情况和当时人们的认知范围内是正确的,也就是观察归纳法的应用。人们从无数次的观察中得到了这一命题,并且在当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他是错误的。但根据波普尔的观点,依据我们所观察到的,人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的天鹅中,有限的部分是白色的,而不能证明全部,因为这是无法实际进行操作的。这同时也是波普尔提出的反驳的依据。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提出,我们要进行大胆的猜想,但是他的真实性,需要的不是证实而是证伪,也就是对这些猜想进行反驳。

在反驳这一部分,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通过证伪来批判。回到上面所提到的有关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命题。随着人们对这个世界不断地探索,澳大利亚被发现后,人们的知识面扩展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加深了,也发现了非白色的天鹅,这时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曾经的真命题就自然成为了假命题。正是黑天鹅的发现反驳了这一命题,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对天鹅的认识。黑天鹅的存在就是对这一命题最有力的反驳。

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一种特殊情况的出现,就能够将观察法和归纳法得出的真命题的结论推翻了。这也就是波特尔所说的证伪。

3证伪主义的应用

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的出现对人类科学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哥白尼基于对地心说的怀疑,创立了日心说;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而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人们通过理论的批判,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告诉我们要敢于合理的质疑,不主观臆断,在理性批判的过程中,客观而严谨的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蒋戈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800字


《猜想与反驳》围绕着知识通过猜想与反驳、不断清除错误而增长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广泛涉猎知识论、科学论、真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等领域。卡尔·波普尔(Karl R. popper, 1902-1994)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德国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建立同逻辑实证主义相对的科学知识观,提出反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知识理论。

波普尔的错误在于把科学中的革命和批判加以绝对化,把整个科学及其历史发展归结为这样的局部方面和环节。这样,科学发展中的规律性就不见了。沿着这条路,他在社会领域中必然走向历史唯心主义。所以,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和所谓‘批判’,是根本错误的。波普尔早年一度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他始终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在社会哲学上又把他在科学哲学的基本观点上的错误极端的加以发挥,终于走向了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事实上,波普尔以后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力图克服他的科学哲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诋毁和歪曲,也就不攻自破了。相反,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再次显示出了不可战胜的理论力量。”

最近大体看了看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这本书,可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改变了很多,有些东西是我以前就模模糊糊有过的念头,但却一直并不清晰,通过这本书觉得有些东西一下子清晰了许多。而有些观点则是以前所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的,通过这本书对这些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以前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虽然只用了很少的时间,也没有在细节上深入分析研究,但我通过这本书和我所查找的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思考和关于波普尔的文献资料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这里不仅了解了波普尔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思想,还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从这里我改变了对传统的看法,对我们一直所接触的和学习的主流科学与哲学有了另外的较为理性的思考;另外从这里我再一次深刻思考了关于理性和感性,其中有些观点我并不能完全明白。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800字


《猜想与反驳》围绕着知识通过猜想与反驳、不断清除错误而增长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广泛涉猎知识论、科学论、真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等领域。卡尔波普尔(Karl R. popper, 1902-1994)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德国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建立同逻辑实证主义相对的科学知识观,提出反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知识理论。
波普尔的错误在于把科学中的革命和批判加以绝对化,把整个科学及其历史发展归结为这样的局部方面和环节。这样,科学发展中的规律性就不见了。沿着这条路,他在社会领域中必然走向历史唯心主义。所以,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和所谓批判,是根本错误的。波普尔早年一度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他始终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在社会哲学上又把他在科学哲学的基本观点上的错误极端的加以发挥,终于走向了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事实上,波普尔以后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力图克服他的科学哲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诋毁和歪曲,也就不攻自破了。相反,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再次显示出了不可战胜的理论力量。
最近大体看了看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这本书,可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改变了很多,有些东西是我以前就模模糊糊有过的念头,但却一直并不清晰,通过这本书觉得有些东西一下子清晰了许多。而有些观点则是以前所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的,通过这本书对这些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以前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虽然只用了很少的时间,也没有在细节上深入分析研究,但我通过这本书和我所查找的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思考和关于波普尔的文献资料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这里不仅了解了波普尔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思想,还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从这里我改变了对传统的看法,对我们一直所接触的和学习的主流科学与哲学有了另外的较为理性的思考;另外从这里我再一次深刻思考了关于理性和感性,其中有些观点我并不能完全明白。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6篇)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大全(6篇)

【篇一:《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围绕着知识通过猜想与反驳、不断清除错误而增长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广泛涉猎知识论、科学论、真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史和社会科学史等领域。卡尔波普尔(KarlRpopper,1902-1994)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德国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建立同逻辑实证主义相对的科学知识观,提出反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知识理论。

波普尔的错误在于把科学中的革命和批判加以绝对化,把整个科学及其历史发展归结为这样的局部方面和环节。这样,科学发展中的规律性就不见了。沿着这条路,他在社会领域中必然走向历史唯心主义。所以,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和所谓批判,是根本错误的。波普尔早年一度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他始终坚持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在社会哲学上又把他在科学哲学的基本观点上的错误极端的加以发挥,终于走向了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事实上,波普尔以后的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力图克服他的科学哲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诋毁和歪曲,也就不攻自破了。相反,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再次显示出了不可战胜的理论力量。

最近大体看了看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这本书,可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改变了很多,有些东西是我以前就模模糊糊有过的念头,但却一直并不清晰,通过这本书觉得有些东西一下子清晰了许多。而有些观点则是以前所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的,通过这本书对这些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以前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却是知之甚少。虽然只用了很少的时间,也没有在细节上深入分析研究,但我通过这本书和我所查找的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思考和关于波普尔的文献资料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这里不仅了解了波普尔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思想,还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从这里我改变了对传统的看法,对我们一直所接触的和学习的主流科学与哲学有了另外的较为理性的思考;另外从这里我再一次深刻思考了关于理性和感性,其中有些观点我并不能完全明白。

【篇二:《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著作。书中提出了判断理论(命题)是否科学的标准是:可证伪性。该书集中体现了波普尔思想的精华,它吸收了西方多种文化的精华;颇具辩证法大师的谦逊风度;深刻地掌握了逻辑分析与各领域科学技术并运用于哲学思考;创新跃迁的科学态度与对人类的深情之爱完善结合。

该书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向我们提示出中国学术改造的当务之急辩证法本质的还原,此书用重笔刻画这个问题。波普尔真诚地发问,辩证法是什么?然后自问自答,是试探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他猛烈抨击了黑格尔的神秘主义辩证法,批判黑格尔滥用斗争、矛盾之类的隐喻,批评其排斥了逻辑思维的不矛盾律。波普尔甚至主张不要再用黑格尔意义上的辩证法这个词,可以用试错法取而代之。另一方面波普尔高度赞扬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对话、提问、讨论、反驳把知识和真理推陈出新的原初意义上的辩证法。,苏格拉底概念辩证法实质就是要打破任何人对真理的惟一性独断,用提问和反例来打破偏见以达到净化灵魂,在某种意义上讲,一问一答即为哲学。波普尔实质是要求用猜想与反驳法来复兴古代柏拉图意义上的辩证法-要求辩证法的本质还原。

如果,缺失了怀疑和批判的规范,理论学术和整个社会就必然会假货横溢,万屋倾复。当代中国是市场经济的原始阶段,物质产品假冒伪劣甚多,精神产品的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承认中国理论学术中也存在假冒伪劣,就必须看到没有哪一个领域像哲学领域的情况这样严峻了。哲学本来就是自由思维的学术,没有确定的对象、性质和方法。在别的学术中混不来的人却都可以到哲学中钻哲学软约束的空子,现在有了一大批不读而博,不学而论,只埋头构造自己的一、二、三,不管别人看不看和怎么看的哲学家。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端就是两汉以来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形成的专言独断。任何对权威与传统的怀疑和批判都被看成是对专制政权最大威胁而加以取缔。新中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化,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斯大林搞了联共(布)党史四章二节之后也进了专言独断的死胡同。假冒伪劣与专言独断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两大学术灾害,使得东方文明的千古摇篮如今却成为当代世界哲学智慧舞台上的黑洞与隐形人。只有本质还原了的辩证法重新统治,重新成为人文学术的规范时,伪劣和独断才会被清扫出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反驳和批判为本质的哲学辩证法是排除谬误的照妖镜,两者结合才能为中国学术消灾解难。

【篇三:《猜想与反驳》读后感作文】

问题:对于科学理论我们是否应该质疑?

中国的传统教育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不会主动的提出合理质疑。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一书中提出了大胆假设,合理质疑,严谨证伪的观点为人类科学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字:猜想,反驳,证伪

引言

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吗?对于这个问题,现在我们能够很肯定的回答:不!但是生活在十七世纪的欧洲人却都相信这个命题: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因为当时的额他们所能见到的所有天鹅确确实实是都是白色的,直到澳大利亚被发现,探险家在1697年发现了黑天鹅,才打破了人们的这一观点。天鹅都是白色的观点是人们在观察了几千几万甚至几百万只天鹅之后才得出的结论,但是只需要一只黑天鹅就能将这一命题彻底的推翻。这就是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的核心。

波普尔认为:任何学术的探索,包括科学探索都是可错的。世界时开放的,而不是决定论的。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追求真理,但永远不能说我们拥有了真理。

1、批判理性主义的提出

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是对立的,批判理性主义的提出是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是对现代自然科学作出的唯理主义的反反应。它的证伪理论与西方古代哲学尤其是从古希腊开始的理性主义批判传统有着传承的关系。波普尔对于科学知识是如何发现的这一问题十分关注。波普尔认为极权主义是科学知识发现的最大障碍,对经验主义论者和唯理主义论者,尤其是培根和笛卡儿的思想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和深刻的批判。在波普尔的观点中,无论是古典经验主义还是古典理性主义,他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都忽略了人这一主体因素。波普尔提出在探索真理时,从批判我们所钟爱的信念开始,这可能是我们的最佳方案。

波普尔的理论更为注重批判的作用,他将理性定位在批判本身,并提出了批判理性观。他将理性主义分为了两种,一种是批判理性主义,一种是非批判理性主义,并认为任何不能在论据上也不能在经验上得到支持的假设都将被抛弃。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观点更加关注人的作用。波普尔说:理性主义传统、批判讨论的传统,理所当然代表了扩展我们的知识猜想或假设的唯一可行的途径,在我们认识世界的尝试中,只有一种理性要素:就是对我们的理论进行批判性审查。

2、猜想反驳法

波普尔认为所有科学的理论原则上都应该是可以被反驳和否证的,因为世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而人获取知识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因此科学理论最终是不能被证实而只能被证伪或进行否证的。

在这本《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一书中,波普尔分了两部分对它的证伪理论观点进行了解释,即猜想和反驳。在猜想部分,波普尔提出了他对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法的驳斥,波普尔提出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被批判。

在波普尔看来对科学理论,我们只能进行猜想,并在一些情况下证明他是正确的,但我们没有能力把所有的情况都证明出来,因此,归纳法是不成立的。正如引言中提到的,在澳大利亚被发现之前,欧洲人根据看到的所有情况,认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命题在当时的情况和当时人们的认知范围内是正确的,也就是观察归纳法的应用。人们从无数次的观察中得到了这一命题,并且在当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他是错误的。但根据波普尔的观点,依据我们所观察到的,人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的天鹅中,有限的部分是白色的,而不能证明全部,因为这是无法实际进行操作的。这同时也是波普尔提出的反驳的依据。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提出,我们要进行大胆的猜想,但是他的真实性,需要的不是证实而是证伪,也就是对这些猜想进行反驳。

在反驳这一部分,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通过证伪来批判。回到上面所提到的有关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命题。随着人们对这个世界不断地探索,澳大利亚被发现后,人们的知识面扩展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加深了,也发现了非白色的天鹅,这时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个曾经的真命题就自然成为了假命题。正是黑天鹅的发现反驳了这一命题,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对天鹅的认识。黑天鹅的存在就是对这一命题最有力的反驳。

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一种特殊情况的出现,就能够将观察法和归纳法得出的真命题的结论推翻了。这也就是波特尔所说的证伪。

3、证伪主义的应用

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的出现对人类科学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哥白尼基于对地心说的怀疑,创立了日心说;达尔文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而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人们通过理论的批判,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告诉我们要敢于合理的质疑,不主观臆断,在理性批判的过程中,客观而严谨的进行验证。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大全(6篇)

【篇四:《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在哲学历史的长河中,真理是什么,真理是否可以被人们探知,以及永恒真理的存在性,一直是哲学家们争相研究的亘古客体。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目前中国的主流哲学,不可否认,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史观和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经典阐述对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在哲学的领域上,我们仍应本着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精神,拓宽自己的精神视野,选择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行动。

通过阅读卡尔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让我在思想方面突破了只以马克思阶级论为基础的相对狭隘世界观方法论,让我得以看见哲学王国中伟大哲学家们的思想火花,也让我明白想要真正的学习哲学,探求真理,就必须抛弃阶级,流派等因素,吸收每一位伟大哲学家的思想精华,学习他们的逻辑与思辨。

康德曾说过: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出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强加于自然。意思就是很多东西都是被我们人为造出来的,都是人为的制度和规律,这些东西是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我们的知识是人的思想,虽然我们存在与物质之中,但是我们的知识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我们无法证明这样的规律在自然中是正确的,我们只能批判它的错误;这正是波普尔的观点的来源。

正如书名,波普尔对真理存在性从猜测与反驳两个方面进行的探究。首先,波普尔通过驳斥了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的方法,提出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被批判。意思就是说科学理论并不是在观察和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而是一些大胆的猜测,这些猜测我们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我们只能在个别的场合下证明它的正确性,但是我们无法把所有的场合都证明出来,这就否认了归纳法的真理性;正如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命题,用过归纳法,我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乌鸦中有限的部分,而不能证明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因为这个实际操作是不可能的,不具有绝对真理性,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

法是无法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

由此,波普尔认为我们是通过大胆的猜想来引出命题的,哲学家的思辩才是命题的源泉。而且这些命题并不具有可证实性。波普尔从书中透露出的猜想反驳方法论阐述了科学理论无法通过归纳分析和观察实践来得出,面对一些困境时,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大胆猜测、臆想去解决它。如果真的能够被人类所解决,那么这种猜想出来的科学理论不一定就适合所有的情况,归纳法在此失效。

其次,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是通过证伪来批判。具体来讲就是当我们看一个命题是否是假的。如果是假的,这个命题就被证伪了,如果是真的,我们继续进行证伪,知道它被证伪为止。波普尔在这里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他认为用实证的方法是不能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原因和猜想部分里的是一样的。这就正如《猜想与反驳》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科学就是理性不断作出的假说,而这假说不断遭到批判,即被证伪。

基于波普尔的反驳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他认为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亘古不变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具有一定的时间性,空间性的。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永远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适用度。无论是关于自然科学的还是关于社会科学的终极理论,都只适用于特殊的历史社会时期,只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一种愚民手段,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历史必然的发展过程,但并不是说这就是正确的,时间会证明一切。这就是波普尔说的伪证主义。

通过《猜想与反驳》一书,我们对波普尔的真理观也可以窥见一斑。波普尔认为一个理论是真的,即使没有人相信它;另一个理论可以是假的,尽管我们充分相信并接受它。但是,他否定科学可以认识客观真理,他把真理喻为永远被云雾笼罩着的山峰,它存在着但人们永远见不到它。波普尔认为原因有两点:(1)科学理论只是一种猜测;(2)科学知识混杂着主观因素。

不过,在波普尔看来,科学研究还是能够探索和预测真理和接近真理的,因为科学的发展即新、旧理论的不断取代,就是一个通过探索和猜测不断向客观真理接近的过程。为了阐明这个观点波普尔提出了逼真性或似真性的理论。

所谓逼真性,就是一个理论接近客观真理的性质。它与客观真理具有同样的客观性。而理论的逼真性所达到的程度即为逼真度。波普尔认为:虽然任何理论都永远不可能是真理,但这并不是说它不包含真理性的东西。恰恰相反,一个理论只要被经验确认过,那就说明它必然包含一定的真理内容。但由于理论最终要被证伪,所以它又必定存在着虚假性,包含着虚假内容。这样,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真理内容和虚假内容的统一。

我们可以看到:波普尔认为科学的构建是建立在猜想与反驳之上,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归纳和证实。基于这样的区别我们确实可以有很多的不一样的认识,因此波普尔的体系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观点之上的。与传统的认识体系不同,从实际观察猜想理论体系证伪的检验,波普尔认为每一个的理论体系我们都不能称其为真理,每一个体系都是只是至今没有被证伪的理论。对于已成体系的反驳和改进也成为科学工作的必然。我们现有的所谓真理,不是应当被奉为神明,而是应当根据科学的方法一步步证伪,这种证伪,正是接近真理的过程。

尽管历史的长河中,人之生命中可能不允许在证伪方面比证实方面花的时间,但是对于任何历社会,自我,至少应该考虑一段历史更迭,一生中的一个或几个重大的可能存在的错误或盲点。从经验上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情况并不少见。随时审慎自我,审慎历史,对自身进行不断的证伪,随时准备认错接受更好的改造建议,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如书中所说:科学的任务是探求真理,即真的理论(我们决不可能达到它,就是达到了也不知道它就是真的)。但是我们也要强调,真理并不是科学惟一的目标。我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纯粹的真理:我们所寻求的是人们关心的真理难以达到的真理。在自然科学中我们所寻求的是具有高度解释力的真理,这意味着寻求的是逻辑上非概然的真理。

光有真理还不够;我们寻求的是我们问题的答案。

【篇五:《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这本书,最近刚看不久,可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改变了很多。虽然只用了很少的时间,也没有在细节上深入分析研究,但我通过这本书和我所查找的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思考和关于波普尔的文献资料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这里不仅了解了波普尔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思想,还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从这里我改变了对传统的看法,对我们一直所接触的和学习的主流科学与哲学有了另外的较为理性的思考;另外从这里我再一次深刻思考了关于理性和感性。波普尔从爱因斯坦和康德那里找到了两个思想来源:批判和唯理主义,找到了这个出发点、基石和内核。他建立了同逻辑实证主义针锋相对的科学知识观,就是他提出的反归纳主义-伪证主义,其结论是:知识和假说。他认为,科学的精神是批判,也是不断推翻旧理论,不断做出新发现,科学的发现是理性的活动,无需新的经验参与,科学就是理性不断做出的假说,而这假说不断遭到批评即被伪证。科学和非科学的划分标准应当以―可伪证性‖为判据。作为科学知识表征的可伪证性可以定量加以刻画,因此引入―可伪证度‖的概念,只有可证伪的陈述才是科学的陈述,而科学陈述的可伪证度越高,它禁止的越多,它的经验含量就越多,即知识含量也就越多。

首先我认为波普尔科学哲学的观点基本上和他的书的结构是相同的,即包含猜想与反驳两部分:对于他的猜想,他通过驳斥了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的方法,提出―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北批判。‖其意思就是说科学理论并不是在观察和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而是一些大胆的猜测,这些猜测我们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我们只能在个别的场合下证明它的正确性,但是我们无法把所有的场合都证明出来,因此归纳法也是不能成立的;犹如我们在老师的课上所讨论的―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命题一样,我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乌鸦中有限的部分,而不能证明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因为这个实际操作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那么波普尔认为我们是通过大胆的猜想来引出命题的,哲学家的思辩才是命题的源泉。而且这些命题并不具有可证实性。可以将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中的观点和思路表达为:理论(命题、问题)的出现观察、思辨(直觉)猜想(假设)证伪性检验。

对于反驳,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是通过证伪来批判;具体就是说我们看一个命题是否是假的如果是假的,这个命题就被证伪了,如果是真的,我们继续进行证伪,知道它被证伪为止。波普尔在这里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他认为用实证的方法是不能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原因和猜想部分里的是一样的。

对于实证主义,它认为科学的发展或者说关于命题的提出和证实是这样的路线:由观察到归纳到命题证实。这样就是命题的提出到其成立的证明。而对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则不是这样,证伪主义的关于命题的提出发展路线是这样的:思辩到猜想到证伪如果是到下一猜想如果否到继续证伪。也就是说首先一个命题的提出并不是由实际观察所得到的,而是由哲学家(科学家)的思辨所得到的,而且关于命题的证明,波普尔认为命题的永远不能够被证实正确的,我们只能通过实际的观察实验来证明这个命题还没有错误,而这个证明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这个命题被证明是错误的(即证伪),从而通过思辨提出下一个命题,并接着进行证伪,推动科学的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波普尔认为科学的构建是建立在猜想与反驳之上,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归纳和证实。由这样的区别确实可以有很多的不一样的认识,因此波普尔的体系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观点之上的。与传统的认识体系不同,从实际观察-猜想-理论体系-证伪的检验,每一个的理论体系我们都不能称其为真理,只是至今没有被证伪的理论。

对于已成体系的反驳和改进也成为科学工作的必然,而不是应当被奉为神明,由是科学逐渐接近真理。

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中处于哲学家和科学家大脑中的这种反反复复的批判和被批判作出了深刻的分析,这算是对于哲学本位之本位的思考。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是基本支持的,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永远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适用度。只有暂时的、一定范围内的适用,而没有绝对的和永恒的真理。譬如我们所熟知牛顿力学及三大运动定律,在牛顿体系建立以后有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就是科学的终极理论了,因为利用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当时所能观察到的绝大部分现象,从微观到宏观,一直到星球的轨道运行,并且运用这个理论可以很准确的预测许多现象,并得到了证实。但是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这个理论体系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出现了,从而导致了二十世纪初期的物理基础理论的一次大革命。另外我联想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很有趣的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大都来源于他的思考,而不是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来的。

如果我们运用波普尔的观点来看,也许这个就很容易解释了:在牛顿体系建立的时期及其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人们是用证实主义来分析科学问题的,人们从当时所观测到的现象,运用了证实主义―证实‖了这个体系的绝对正确性,并把它推为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其中出现了关于机械的人和机械的社会的哲学观点)。而当科技的发展最终打破了这个―终极理论‖的适用范围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它是具有一定适用范围的,于是作为终极理论,这个牛顿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证伪了的(被反驳掉的)。这个时候,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体系正在逐渐建立成熟起来,这两个科学理论都是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而且是基于科学家的思考想象提出来的,我想这个或许就是波普尔理论中所说的由思辨而提出猜想吧。关于这两个理论的证伪,现在还没有重大的突破,不过已经有些矛盾的东西出现了,例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理论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两个理论却是不相容的。我个人认为这将是另一个更高级的理论的生长之地,当然了,或许这两个理论本身的不断修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有一点不太明白,或许是我还没有深入的研究过这个哲学体系的原因,就是关于数学中的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确实可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而不是所谓的证伪,我想这个或许是因为这个方法中的―完全‖的因素,因为它就包含了直到永远的成分。还有语言证明关于极限的问题,也许也是因为它包含了直到极大或者极小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有的数学方法确实可以证实命题的正确性,这是研究工具的问题了,至于由这个工具所证明的命题是不是真的正确则是不一定的。

通过这本书我又重新定位了我的哲学观,我以前的哲学观(也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基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哲学观,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排他性很强,而且我们所受到的哲学教育也有故意贬低其他哲学流派和观点的嫌疑;对于其他的哲学理论批判的态度很多而且对于西方的其他的哲学观点也是知之甚少。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发现如果真正的要想了解哲学,就需要稍微抛开阶级和政治的思想;学习西方哲学家们的思辩和逻辑的思维,学习他们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不去考虑他的流派的问题,每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想财富,从古代的苏格拉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复兴时期的笛卡尔、牛顿、康德等,到近代的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这里面我对康德的看法是改变最大的,在我们的学习里一般认为他是唯心主义的代表,但是康德的很多观点确实值得让我们好好的思考;他说:―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出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强加于自然。‖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人类社会正是如此,我们很多东西都是人造出来的都是人为的制度和规律,这些东西是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我们的知识是人的思想,虽然我们存在与物质之中,但是我们的知识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我们无法证明这样的规律在自然中是正确的,我们只能批判它的错误;这正是波普尔的观点的来源。

所以宣扬一种终极理论,无论是关于自然科学的,还是关于社会科学的,都只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一种愚民手段,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历史的必然,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时间会证明这一切的,这就是证伪主义,只是时间的问题。卡尔波普尔的方法论有两点不足:首先,他对―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的分析,局限于―知识增长的动态过程‖,因而局限于主要用―理论‖这个逻辑范畴来重建过程,这样他的方法论与科学实际相比显得贫乏,可证实性划界标准是科学的必要表征,尽管科学的标准不能仅仅归结为这种划界标准;其次,他片面地把证伪、批判和革命强调到不恰当的程度,抹杀了科学正常时期的建设性活动,因而他的方法论没有反映科学实际的这一方面。

【篇六: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本书是一部有关哲学方法论的书,作者卡尔波普尔介绍了自己的科学发现方法论:猜想与反驳理论,在阅读了几天之后,我仅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对本书的看法和感想。

的作者是卡尔波普尔,是西方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创作了许多对哲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理论和方法,他的哲学涉及科学和社会问题,不仅推动了后来哲学的发展,也为他自己赢得名声,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作者,不过我相信我们都有理由对一个新的科学发现论的创始人表达我们的敬意。

卡尔的这篇文章在他一生的众多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以说是他一生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正是在自然科学处于革命的时期,科学哲学缺少科学发现的方法论的时候,卡尔的猜想与反驳的方法论填补了这一空白,完善了科学哲学的体系。在他那个时代,很多人都为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所信服,并未对它作出任何的质疑,这个时候卡尔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一个与逻辑实证主义截然相反的思想,即反归纳-证伪主义。他向来主张科学的精神是批判,即不断推翻旧理论,不断作出新发现,而科学发现是理性的活动,无需经验的参与。也就是科学是理性不断作出假说,而这些假说不断遭到批判。对于他自己的这番言论卡尔深信不疑,他认为自己的理论天衣无缝,但貌似他否定了一些归纳法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太阳总是东升西落的吧,至少在地球围绕着太阳转的这一事实不变的情况下是这样的,这一客观的事实可以说是肯定的,是不需要证伪的。当然对于作者本书书写的逻辑的严密我表示佩服,我来回反复读了好几次,可还是感觉只是理解了个皮毛。科学和非科学在以前的定义是可证实性,而作者在本书中给出了自己对科学和非科学的定义,即可证伪性,可检验性。一个科学的表述肯定是可证伪的,可检验的。当一个命题它的可证伪程度很高时,也就是它的可检验程度很高,它就像是承受了很大的风险一样,如果它站得住脚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科学的,而且很科学。

对于问题的思考方式,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所有事物都是真实成立的,然后去检验证明它的真实性,如果经不住检验,那这些事物就是假的是不成立的。可以说这是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逻辑思维方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比逻辑实证主义合理,因为归纳法并不是对所有的事物都适用,正是基于这一点作者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反归纳证伪主义,于是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关于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问题,尝试性解决,排除错误,新的问题。也就是说,当人们出现某种需求时,开始有科学发现的动力,这时就开始去常识性解决,这种尝试性解决方式有好几种,就需要通过排除错误来作出选择,这样不断的循环来找到适合的选择来,然而问题的解决又伴随着另一个新问题的产生,由此开始了另一个循环。

由于卡尔的这一科学发现方法论属于开创性质的,所以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的合理性,他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和培根的归纳方法,把它说成是一个引导我们能直觉或知觉一个事物的本质或真谛的方法,是一种不合理的方法,而自己的方法论工具:可证伪性,却透着合理性,因为经受住了检验和猜疑的命题它就有符合科学性的资本。

当然,卡尔的理论虽说严密且具有一定的可信性,但却显露出了一个为共产主义者诟病的弱点,即它否认了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及其科学预言的能力,他支持资本主义,并提出了唯心主义观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决定论加以反对。刨去其它我不怎么理解的对卡尔的这一理论的评判外,对卡尔理论的这一错误的揭示是我最能理解的,并不所有的规律性的东西都是错误的,归纳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它的合理性。

最后从和他人的理论联系上说,卡尔的方法论是从爱因斯坦和康德那里找到它思想的来源:批判和维理主义,从爱因斯坦的相对的和马克思历史学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对比上引出了自己的结论:科学的界定方法是它的可证伪性。而符合其证伪性特点的理论得到了他的支持,与其不符的理论则遭到了他的批判,从这个程度上说,卡尔对亚里士多德、培根和马克思的批判多少带有点不科学性。

数学与猜想读后感


【篇一:《数学猜想》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不知道的世界》丛书的其中一本《数学猜想》。

书的作者是李毓佩,我还读过他的《探索形状奥秘》等好几本书。书的主要内容是数学中的一系列迷案,反映了人们在解迷中作出的努力和遭遇的障碍,介绍了各种有代表性的假说、猜想和目前达到的研究水平,并指出了可能的途径。

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以前不懂的东西。以前我只知道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名字,现在我知道了是怎么个猜想法,目前处在领先地位的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1+2),剩下的(1+1)也就等待我来证明了。我还知道了费马猜想、梅根猜想等等。这些猜想都让我觉得很难、伤透脑筋,但又觉得很有趣。

我以后要破解哥德巴赫猜想成为全世界都知道的数学家。

【篇二:《数学与猜想》的读后感】

《数学与猜想》这是美国G波利亚写的,由李心灿翻译而来的一本书。书的英文名字叫做《Mathematicsandplausiblereasoning》,也可以译作《数学与合情推理》,译者为了更加通俗一点直接是把本书译作《数学与猜想》,当然合情推理本质就是猜想。这是第一次看这本书,全书不仅涉及到了数学的很多方面,同时还有部分物理数学,古今中外,旁征博引,通俗易懂。

读了这本书,对我来说有两个启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归纳的态度,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合情推理。

先来说说归纳的态度。因为这种非常独特、不同一般的态度可以在教学中渗透给学生,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习,甚至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帮助。在归纳的态度中,有三点比较重要:第一,我们应当随时准备修正我们的任何一个信念;第二,如果有一种理由非使我们改变信念不可,我们就应当改变这一信念;第三,如果没有某种充分的理由,我们不应当轻率地改变一个信念。

【篇三:数学与猜想读后感作文】

G波利亚,数学家、教育家,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匈牙利科学院荣誉院士,伦敦数学会、瑞士数学会、美国工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会荣誉会员,法国巴黎科学院通讯院士。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2年移居美国。获布达佩斯EotvosLorand大学数学博士学位。著有《数学的发现》、《数学分析中的问题和定理》、《数学物理中的等周不等式》等。

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撰写的一部经典名著《数学与猜想》,书中讨论的是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领域中与严密的论证推理完全不同的一种推理方法合情推理(即猜想)。通过许多古代著名的猜想,讨论了论证方法,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不但要学习论证推理,也要学习合情推理,以丰富人们的科学思想,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书中的例子不仅涉及数学各学科,也涉及到物理学,全书内容丰富,谈古论今,叙述生动,能使人看到数学中真正的奥妙。

本书将数学中的推理模式与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论述深入浅出,读来令人兴味盎然。全书有大量习题,书末附有习题解答。

读完《数学与猜想》后,我明白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应积极主张达成两者之间的合作和统一。

猜想是人们的一种重要思维活动,它是在已有知识和事实的基础上,对未知的事物及其规律做出某种假定或提出预测的看法。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猜想出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根据化学元素数量的不断增多,认为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猜想出元素周期律;魏格纳在观察地图时,猜想出大陆漂移说日内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众多科学家都是受到突然的启示,从猜想中得到帮助。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说,科学史是一部猜想史。

猜想不必真。因为直觉思维并不排斥逻辑思维,猜想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的验证或逻辑的论证才能确定。科学史证明,每一个伟大的科学猜想,都是经过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试验、实践或考察的研究过程才成为科学。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理论的猜想统治了两千多年,但最终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否定。而英国人F格思里提出的四色猜想,至今对于四色猜想是否解答了,数学家们的意见还是莫衷一是。

猜想是科学。科学猜想并非是凭空臆构、胡思乱想。猜想是为了对一定的经验事实引出理解,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猜想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正如我们所知,猜想具有跳跃性,它不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忽略细节,可以跨越常规思维的若干小步进程,径直地得出结论。应该说,这符合学生生活中的思维习惯。如果教师恰当地加以引导猜想,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知识。

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中国在世界数学领域中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如数学家陈景润在数论方面独领风骚,为国争了光。但有人说: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厉害,而生于十七世纪的哥德巴-赫(1690~1764)则更厉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善于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想或假说,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自然往往把一些深刻的东西隐藏起来,只让人们见到表面或局部的现象,有时甚至只给一点暗示,只能从中得到部分的不完全的信息。善于猜测的人,仅凭借于部分的消息,加上经验、学识和想像,居然可以找出问题正确或近于正确的答案,使人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才华的表现。大自然是一部巨大的谜书,这些谜是永远猜不完的,猜出得越多,涌现的新谜也就越多。科学家的任务是要发现自然之谜(相当于制谜)和猜出自然之谜,第一,用类比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把某一或几个方面彼此一致的新旧事物放在一起相比较,让学生由旧事物的已知属性去猜测新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类似属性的一种方法。在数学领域中,用这种方法常可由对象条件的相似去猜想结论的相似,由问题形式的相似去猜想求解方法的相似。如将分数与除法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与推导圆面积公式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也可用割补法。

第三,用分析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由果测因的猜想方式,即从问题的结论出发,逆推而回,去猜测其成立的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常用这种猜想去探求解题的思路。例如这样一道思考题:已知扇形的半径是6厘米,如下图所示,求阴影部分面积。

通过观察不难得出,求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就是求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的一半,而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圆面积的四分之一减去等腰直角三角形AOB的面积。这样分析后,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四,用直观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种方式可通过实验、演示推测出结论。如教学射线与角这个内容时,大多数学生对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很难理解,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出结论。如图所示,一个直角的两边虽说增长了,但直角还是直角,没有变化,由此可推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数学中,如果能正确运用,效果一定很理想。但愿我的课堂中多一些学生的猜想与印证!

【篇四:数学与猜想读后感】

读完《数学与猜想》后,我明白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应积极主张达成两者之间的合作和统一。

猜想是人们的一种重要思维活动,它是在已有知识和事实的基础上,对未知的事物及其规律做出某种假定或提出预测的看法。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猜想出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根据化学元素数量的不断增多,认为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猜想出元素周期律;魏格纳在观察地图时,猜想出大陆漂移说日内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众多科学家都是受到突然的启示,从猜想中得到帮助。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说,科学史是一部猜想史。

猜想不必真。因为直觉思维并不排斥逻辑思维,猜想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的验证或逻辑的论证才能确定。科学史证明,每一个伟大的科学猜想,都是经过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试验、实践或考察的研究过程才成为科学。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理论的猜想统治了两千多年,但最终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否定。而英国人F格思里提出的四色猜想,至今对于四色猜想是否解答了,数学家们的意见还是莫衷一是。

猜想是科学。科学猜想并非是凭空臆构、胡思乱想。猜想是为了对一定的经验事实引出理解,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猜想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正如我们所知,猜想具有跳跃性,它不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忽略细节,可以跨越常规思维的若干小步进程,径直地得出结论。应该说,这符合学生生活中的思维习惯。如果教师恰当地加以引导猜想,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知识。

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中国在世界数学领域中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如数学家陈景润在数论方面独领风骚,为国争了光。但有人说: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厉害,而生于十七世纪的哥德巴-赫(1690~1764)则更厉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善于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想或假说,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自然往往把一些深刻的东西隐藏起来,只让人们见到表面或局部的现象,有时甚至只给一点暗示,只能从中得到部分的不完全的信息。善于猜测的人,仅凭借于部分的消息,加上经验、学识和想像,居然可以找出问题正确或近于正确的答案,使人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才华的表现。大自然是一部巨大的谜书,这些谜是永远猜不完的,猜出得越多,涌现的新谜也就越多。科学家的任务是要发现自然之谜(相当于制谜)和猜出自然之谜,第一,用类比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把某一或几个方面彼此一致的新旧事物放在一起相比较,让学生由旧事物的已知属性去猜测新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类似属性的一种方法。在数学领域中,用这种方法常可由对象条件的相似去猜想结论的相似,由问题形式的相似去猜想求解方法的相似。如将分数与除法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与推导圆面积公式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也可用割补法。

第三,用分析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由果测因的猜想方式,即从问题的结论出发,逆推而回,去猜测其成立的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常用这种猜想去探求解题的思路。例如这样一道思考题:已知扇形的半径是6厘米,如下图所示,求阴影部分面积。

通过观察不难得出,求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就是求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的一半,而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圆面积的四分之一减去等腰直角三角形AOB的面积。这样分析后,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四,用直观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种方式可通过实验、演示推测出结论。如教学射线与角这个内容时,大多数学生对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很难理解,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出结论。如下图所示,一个直角的两边虽说增长了,但直角还是直角,没有变化,由此可推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数学中,如果能正确运用,效果一定很理想。

《数学与猜想》读后感(4篇)


数学与猜想读后感大全(4篇)

【篇一:《数学猜想》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不知道的世界》丛书的其中一本《数学猜想》。

书的作者是李毓佩,我还读过他的《探索形状奥秘》等好几本书。书的主要内容是数学中的一系列迷案,反映了人们在解迷中作出的努力和遭遇的障碍,介绍了各种有代表性的假说、猜想和目前达到的研究水平,并指出了可能的途径。

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以前不懂的东西。以前我只知道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名字,现在我知道了是怎么个猜想法,目前处在领先地位的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1+2),剩下的(1+1)也就等待我来证明了。我还知道了费马猜想、梅根猜想等等。这些猜想都让我觉得很难、伤透脑筋,但又觉得很有趣。

我以后要破解哥德巴赫猜想成为全世界都知道的数学家。

【篇二:《数学与猜想》的读后感】

《数学与猜想》这是美国G波利亚写的,由李心灿翻译而来的一本书。书的英文名字叫做《Mathematicsandplausiblereasoning》,也可以译作《数学与合情推理》,译者为了更加通俗一点直接是把本书译作《数学与猜想》,当然合情推理本质就是猜想。这是第一次看这本书,全书不仅涉及到了数学的很多方面,同时还有部分物理数学,古今中外,旁征博引,通俗易懂。

读了这本书,对我来说有两个启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归纳的态度,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合情推理。

先来说说归纳的态度。因为这种非常独特、不同一般的态度可以在教学中渗透给学生,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习,甚至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帮助。在归纳的态度中,有三点比较重要:第一,我们应当随时准备修正我们的任何一个信念;第二,如果有一种理由非使我们改变信念不可,我们就应当改变这一信念;第三,如果没有某种充分的理由,我们不应当轻率地改变一个信念。

【篇三:数学与猜想读后感作文】

G波利亚,数学家、教育家,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匈牙利科学院荣誉院士,伦敦数学会、瑞士数学会、美国工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会荣誉会员,法国巴黎科学院通讯院士。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2年移居美国。获布达佩斯EotvosLorand大学数学博士学位。著有《数学的发现》、《数学分析中的问题和定理》、《数学物理中的等周不等式》等。

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撰写的一部经典名著《数学与猜想》,书中讨论的是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领域中与严密的论证推理完全不同的一种推理方法合情推理(即猜想)。通过许多古代著名的猜想,讨论了论证方法,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不但要学习论证推理,也要学习合情推理,以丰富人们的科学思想,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书中的例子不仅涉及数学各学科,也涉及到物理学,全书内容丰富,谈古论今,叙述生动,能使人看到数学中真正的奥妙。

本书将数学中的推理模式与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论述深入浅出,读来令人兴味盎然。全书有大量习题,书末附有习题解答。

读完《数学与猜想》后,我明白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应积极主张达成两者之间的合作和统一。

猜想是人们的一种重要思维活动,它是在已有知识和事实的基础上,对未知的事物及其规律做出某种假定或提出预测的看法。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猜想出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根据化学元素数量的不断增多,认为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猜想出元素周期律;魏格纳在观察地图时,猜想出大陆漂移说日内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众多科学家都是受到突然的启示,从猜想中得到帮助。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说,科学史是一部猜想史。

猜想不必真。因为直觉思维并不排斥逻辑思维,猜想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的验证或逻辑的论证才能确定。科学史证明,每一个伟大的科学猜想,都是经过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试验、实践或考察的研究过程才成为科学。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理论的猜想统治了两千多年,但最终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否定。而英国人F格思里提出的四色猜想,至今对于四色猜想是否解答了,数学家们的意见还是莫衷一是。

猜想是科学。科学猜想并非是凭空臆构、胡思乱想。猜想是为了对一定的经验事实引出理解,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猜想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正如我们所知,猜想具有跳跃性,它不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忽略细节,可以跨越常规思维的若干小步进程,径直地得出结论。应该说,这符合学生生活中的思维习惯。如果教师恰当地加以引导猜想,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知识。

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中国在世界数学领域中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如数学家陈景润在数论方面独领风骚,为国争了光。但有人说: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厉害,而生于十七世纪的哥德巴-赫(1690~1764)则更厉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善于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想或假说,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自然往往把一些深刻的东西隐藏起来,只让人们见到表面或局部的现象,有时甚至只给一点暗示,只能从中得到部分的不完全的信息。善于猜测的人,仅凭借于部分的消息,加上经验、学识和想像,居然可以找出问题正确或近于正确的答案,使人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才华的表现。大自然是一部巨大的谜书,这些谜是永远猜不完的,猜出得越多,涌现的新谜也就越多。科学家的任务是要发现自然之谜(相当于制谜)和猜出自然之谜,第一,用类比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把某一或几个方面彼此一致的新旧事物放在一起相比较,让学生由旧事物的已知属性去猜测新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类似属性的一种方法。在数学领域中,用这种方法常可由对象条件的相似去猜想结论的相似,由问题形式的相似去猜想求解方法的相似。如将分数与除法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与推导圆面积公式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也可用割补法。

第三,用分析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由果测因的猜想方式,即从问题的结论出发,逆推而回,去猜测其成立的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常用这种猜想去探求解题的思路。例如这样一道思考题:已知扇形的半径是6厘米,如下图所示,求阴影部分面积。

通过观察不难得出,求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就是求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的一半,而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圆面积的四分之一减去等腰直角三角形AOB的面积。这样分析后,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四,用直观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种方式可通过实验、演示推测出结论。如教学射线与角这个内容时,大多数学生对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很难理解,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出结论。如图所示,一个直角的两边虽说增长了,但直角还是直角,没有变化,由此可推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数学中,如果能正确运用,效果一定很理想。但愿我的课堂中多一些学生的猜想与印证!

【篇四:数学与猜想读后感】

读完《数学与猜想》后,我明白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应积极主张达成两者之间的合作和统一。

猜想是人们的一种重要思维活动,它是在已有知识和事实的基础上,对未知的事物及其规律做出某种假定或提出预测的看法。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猜想出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根据化学元素数量的不断增多,认为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猜想出元素周期律;魏格纳在观察地图时,猜想出大陆漂移说日内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众多科学家都是受到突然的启示,从猜想中得到帮助。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说,科学史是一部猜想史。

猜想不必真。因为直觉思维并不排斥逻辑思维,猜想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的验证或逻辑的论证才能确定。科学史证明,每一个伟大的科学猜想,都是经过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试验、实践或考察的研究过程才成为科学。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理论的猜想统治了两千多年,但最终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否定。而英国人F格思里提出的四色猜想,至今对于四色猜想是否解答了,数学家们的意见还是莫衷一是。

猜想是科学。科学猜想并非是凭空臆构、胡思乱想。猜想是为了对一定的经验事实引出理解,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猜想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正如我们所知,猜想具有跳跃性,它不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忽略细节,可以跨越常规思维的若干小步进程,径直地得出结论。应该说,这符合学生生活中的思维习惯。如果教师恰当地加以引导猜想,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知识。

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中国在世界数学领域中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如数学家陈景润在数论方面独领风骚,为国争了光。但有人说: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厉害,而生于十七世纪的哥德巴-赫(1690~1764)则更厉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善于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想或假说,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自然往往把一些深刻的东西隐藏起来,只让人们见到表面或局部的现象,有时甚至只给一点暗示,只能从中得到部分的不完全的信息。善于猜测的人,仅凭借于部分的消息,加上经验、学识和想像,居然可以找出问题正确或近于正确的答案,使人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才华的表现。大自然是一部巨大的谜书,这些谜是永远猜不完的,猜出得越多,涌现的新谜也就越多。科学家的任务是要发现自然之谜(相当于制谜)和猜出自然之谜,第一,用类比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把某一或几个方面彼此一致的新旧事物放在一起相比较,让学生由旧事物的已知属性去猜测新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类似属性的一种方法。在数学领域中,用这种方法常可由对象条件的相似去猜想结论的相似,由问题形式的相似去猜想求解方法的相似。如将分数与除法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与推导圆面积公式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也可用割补法。

第三,用分析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由果测因的猜想方式,即从问题的结论出发,逆推而回,去猜测其成立的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常用这种猜想去探求解题的思路。例如这样一道思考题:已知扇形的半径是6厘米,如下图所示,求阴影部分面积。

通过观察不难得出,求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就是求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的一半,而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圆面积的四分之一减去等腰直角三角形AOB的面积。这样分析后,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四,用直观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种方式可通过实验、演示推测出结论。如教学射线与角这个内容时,大多数学生对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很难理解,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出结论。如下图所示,一个直角的两边虽说增长了,但直角还是直角,没有变化,由此可推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数学中,如果能正确运用,效果一定很理想。

数学与猜想读后感500字


数学与猜想读后感500字

读完《数学与猜想》后,我明白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应积极主张达成两者之间的合作和统一。

猜想是人们的一种重要思维活动,它是在已有知识和事实的基础上,对未知的事物及其规律做出某种假定或提出预测的看法。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猜想出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根据化学元素数量的不断增多,认为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猜想出元素周期律;魏格纳在观察地图时,猜想出大陆漂移说……日内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众多科学家都是受到突然的启示,从猜想中得到帮助。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说,科学史是一部“猜想史”。

猜想不必真。因为直觉思维并不排斥逻辑思维,猜想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的验证或逻辑的论证才能确定。科学史证明,每一个伟大的科学猜想,都是经过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试验、实践或考察的研究过程才成为科学。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理论的猜想统治了两千多年,但最终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否定。而英国人F·格思里提出的“四色猜想”,至今对于四色猜想是否解答了,数学家们的意见还是莫衷一是。

猜想是科学。科学猜想并非是凭空臆构、胡思乱想。猜想是为了对一定的经验事实引出理解,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猜想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正如我们所知,猜想具有跳跃性,它不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忽略细节,可以跨越常规思维的若干小步进程,径直地得出结论。应该说,这符合学生生活中的思维习惯。如果教师恰当地加以引导猜想,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知识。

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中国在世界数学领域中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如数学家陈景润在数论方面独领风骚,为国争了光。但有人说:“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厉害,而生于十七世纪的哥德巴-赫(1690~1764)则更厉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善于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想或假说,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自然往往把一些深刻的东西隐藏起来,只让人们见到表面或局部的现象,有时甚至只给一点暗示,只能从中得到部分的不完全的信息。善于猜测的人,仅凭借于部分的消息,加上经验、学识和想像,居然可以找出问题正确或近于正确的答案,使人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才华的表现。大自然是一部巨大的谜书,这些谜是永远猜不完的,猜出得越多,涌现的新谜也就越多。科学家的任务是要发现自然之谜(相当于制谜)和猜出自然之谜,第一,用类比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把某一或几个方面彼此一致的新旧事物放在一起相比较,让学生由旧事物的已知属性去猜测新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类似属性的一种方法。在数学领域中,用这种方法常可由对象条件的相似去猜想结论的相似,由问题形式的相似去猜想求解方法的相似。如将分数与除法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与推导圆面积公式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也可用“割补法”。

第三,用分析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由果测因”的猜想方式,即从问题的结论出发,逆推而回,去猜测其成立的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常用这种猜想去探求解题的思路。例如这样一道思考题:已知扇形的半径是6厘米,如下图所示,求阴影部分面积。

通过观察不难得出,求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就是求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的一半,而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圆面积的四分之一减去等腰直角三角形AOB的面积。这样分析后,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四,用直观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种方式可通过实验、演示推测出结论。如教学“射线与角”这个内容时,大多数学生对“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很难理解,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出结论。如下图所示,一个直角的两边虽说增长了,但直角还是直角,没有变化,由此可推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数学中,如果能正确运用,效果一定很理想。

《读书与做人》读书笔记


寒假回家,本来打算在火车上阅读此书,无奈一路上昏昏沉沉,毫无精神,只能回到家后再看完了。作者刘运峰选编了若干近代名人在大学里面的演讲录,包括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鲁迅、胡适、陶行知、罗家伦,主题是读书与做人。不同的大师对这一主题的阐发各有异同,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启发。

作者在前言中提到:大学读书有两个目的。第一,在大学静谧而充满活力的校园中吸收知识,接受熏陶,感受氛围,利用一切的资源,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丰富、人格健全而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的人,而不是学习一个专业,得到一张文凭。第二,掌握科学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接受一种相对正规的学术训练,而不是学习一种技能。作者还认为,就做人而言,读书也好,治学也罢,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读书、治学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成为社会建设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一员。换言之,读书是为了做人,做一个合格的人。

梁启超非常推崇趣味主义,在他眼中,趣味是有严格定义的:凡趣味的性质,总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终。从这个定义出发,能概括为趣味了有劳作、游戏、艺术、学问四种活动。从这个定义出发的活动不仅能在成功中感到趣味,就算是失败了也能感到趣味。比如赌博为什么不算是趣味呢?因为即使一个人非常喜欢赌博,即所谓以趣味始,但是一定不能做到以趣味终,因为一旦输了必定会带来无趣的结果。对于趣味主义在教育中的应用,他认为:人总有兴趣,或高等,或下等,应该趁儿童或青年趣味正浓而方向未定之时,给他们一种可以终身受用的趣味,以避免其沉沦于下等的趣味不能自拔。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事业的关键就在于唤起趣味,同时避免摧残趣味。在美术方面,他认为不必每个人都是美术家,但是每个人都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够欣赏美术的美术人。换言之,就是即使不具备创造美的能力,也要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接受美术的熏陶是非常有必要的。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对当时大学流弊的批判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他说道: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他为此提出了三个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其中我对于砥砺德行中关于娱乐的观点是非常赞成的。他说道: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芸芸苦读,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这不正与梁启超所认为的以高等之兴趣取代下等之兴趣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蔡元培在《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中提到,现代学生至少具备三个条件: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前者强调体魄之强健,中者强调思维行动之迅速,后者强调精神意志之坚定。虽然我们不是当时的现代学生,却不难看出对于现在的现代学生,这些准则都是适用的。

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商学会成立会上提出的关于人格的实现的观点非常有道理,他说道:研究学问,固然要紧,而熏陶人格,尤其是根本。个人人格是最要紧的。人格要与人合作才能表现,假使你孤居远处,隐居鸣高,那么就算你有高尚人格,也无由表现了。正如儒家所阐述的仁那样:仁,必须是两个人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大学读书应该与他人同心协力地合作,因为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的人格才能得到锻炼,才能得到实现。

鲁迅重点围绕文学、社会、革命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比如他认为是社会决定了文学,革命的形势决定了革命的文学,而不是反过来。这些观点都深深地体现了马克思的社会思想。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他提到: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他认为当时新式女子遭遇困境的根源是社会的经济制度。这些都体现了他深深的唯物主义思想。鲁迅虽是一个文艺分子,然而他却特别注重实干,认为要尽量避免空谈。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是也。

胡适认为大学生毕业了之后容易出现两种问题,第一个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因为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所用非所学,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第二个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候,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对此他给出了三个解决办法。第一个方法是总得时时寻找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有趣的问题会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人们就有动力去研究他,即使困难重重,这就好像是一个男子追求一个女子,那么他就会竭尽所能,即使追求的难度非常的大。第二个方法是总得多发展一些非职业的兴趣。因为所寻得的职业也许并非兴趣所在,有自己感兴趣的业余事情,这样个人的感情才能有所寄托,这样业余的闲暇时间才不至于无所事事。所谓的业余8小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些人努力发展自己的业余兴趣,以至于其业余成就远胜于其本职成就,这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的。第三个方法是总得有一些信心。他强调的是相信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就像佛家所云:昨日之因,今日之果;今日之因,明日之果。这样才能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

陶行知在他自己创办的育才学校的三周年纪念晚会上提到每日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正如曾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些要求与蔡元培在《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中提出的三个要求不是非常相似吗?身体讲究调节改进饮食和预防疲劳的休息。学问讲究一、集、钻、剖、韧五字。工作讲究敏捷正确地把自己岗位的职务做好,并且要做好为止。道德讲究在健全自己私德的前提下护卫公德。

书末收录了罗家伦在抗日战争爆发中央大学西迁后他发表的十一篇演讲,讨论涉及到人生观、道德、知识、荣誉、权利、义务、目的、手段等很多方面,实在难以一以概之,故不在此详述。不过里边提到了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这种社会现象以及其解决办法,想来现在社会也存在这病症,或许这可以提供一种解决的思路吧。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_初中读书笔记


初中读书笔记篇一:《老人与海》读书笔记600字

文章背景:老渔民富恩雷斯在海明威遭受海难时搭救了他,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同出海捕鱼。有一次,富恩雷斯出远海捕到一条大鱼,但在归程被鲨鱼袭击,仅剩下一副骨架。此事后,海明威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本小说。

佳句: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现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时候,该想一想凭现有的东西你能做什么。

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妙段:老人消瘦而憔悴,脖子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上有些褐斑,褐斑刻得很深的陈旧的伤疤。这些伤疤就像是无鱼可打的沙漠。他身上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古老,除了那双眼睛,他们像海水一般蓝,闪着愉快而不肯认输的光。

赏析:大篇幅描写老人憔悴的外貌,点明他的年纪已老和一生曲折。以此来反衬出在那双明亮无比的眼睛强烈体现出老人不服输的毅力。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十分凸显人物特点,让读者有充足的想象空间。

读书心得:小说中的老人希望用捕得大鱼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当他被大鱼拉的手受伤,背流血,在浩瀚海洋中与凶猛的鲨鱼争斗,以小刀,木浆捍卫自己辛苦捕到的猎物,他不放弃不服输,即使最终大鱼被吃的一点不剩。这可能是一次失败的渔猎但老人并没有被现实打败。他在捕鱼时表现出的超强毅力与勇气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可能不用面临如此残酷的现实,但我们也必须努力打拼,为美好的未来,为自己的的大鱼拼搏不懈,到最后无论是成功与否,都值得得到他人的鼓励与尊重。用拼搏的精神给予自己前进的自信。

初中读书笔记篇二:《老人与海》读书笔记600字

如果我是一名运动员,那么《老人与海》这个故事就是观众的掌声;如果我是一只小船,那么《老人与海》这个故事就是小船的发动机;现在我是一名小学生,那么《老人与海》这个故事就是让我努力学习的动力。

老人又黑又瘦,脖子上的皱纹如沟壑一般,向我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无情。他的脸上长满了褐色的斑,那是长期在海上捕鱼,热带海洋上的太阳在脸上留下来的印记。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延伸下去,他的双手因为一次又一次用绳索拉大鱼而留下了深深的伤疤。老人身上的一切都是那么沧桑,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样蓝,永远闪烁着喜悦而不服输的神情。这个老人就是渔夫桑迪亚哥。

桑迪亚哥靠打鱼为生,可是漫长的八十四天过去了,桑迪亚哥还是一条鱼也没钩到,但是不服输的他坚信明天一定能钩到大鱼。果然,在第八十五天里,桑迪亚哥收获了一条比他的小船还要大的鱼。可正当桑迪亚哥满载而归时,杀死大鱼的血却引来了鲨鱼,老人的大鱼被鲨鱼一点一点的吃掉,可他并不气馁,与鲨鱼顽强搏斗。最后,老人凭着坚强的意志,打败了鲨鱼,可是大鱼却被鲨鱼吃的只剩下一副骨架。

桑迪亚哥这一小小的举动坚持、永不放弃,让我想起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文天祥、岳飞,在敌人的威胁下而坚强不屈;汶川大地震中,埋在废墟下的人们用自己的坚强意志与生命抗争,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生命奇迹!在看看我自己,我很惭愧,因为生活中的我很没有恒心:练毛笔字时,总写不好就大叫:啊,不写了不写了。打扫卫生刚干到一半时,因为嫌累就半途而废了。读了《老人与海》,桑迪亚哥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个榜样:

困难来了,拿出勇气战胜它!

失败了,永不放弃!

初中读书笔记篇三:《老人与海》读书笔记500字

《老人与海》50年代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中国的读者对于海明威以及《老人与海》都不陌生。

《老人与海》的素材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老人独自在海上打鱼。他钓到了一条大鱼,把鱼头和上半身绑在船上,但是他遇上了鲨鱼,老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能吃到的鱼肉都吃了,结果这条大鱼又剩下不到一半,还不到800磅。

海明威在这个故事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刻画,塑造了圣地亚哥爷爷这样一位普通而又可敬的劳动者的形象。

他不被任何困难所压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这种求不言败的硬骨头精神贯穿在《老人与海》故事的始终,它所包含的哲理值得读者细细咀嚼。

读了《老人与海》这个故事后,令我很感动,前八十天,他一直打不到鱼,对于一个捕渔夫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可是老人并没有放弃,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却跟老人相反,没有珍惜时间,导致很多时候,时间都过去了,可是自己却没学过丁点本领。

在这,我想劝一些没珍惜好时间的人说:请用自己的手抓紧时间,这样,时间是不会被空气吹走的。

初中读书笔记篇四:《老人与海》读书笔记400字

最近,我读了《老人与海》这本海明威的名著。那个老人精神焕发,永不放弃的形象也印在了我的心中。

这本书讲了一位老人已经84天没有钓到鱼了,之前还有一个男孩在帮助他,可现在男孩已经被父母叫走了。第85天,老人来到离海岸很远的海,决心要钓到一条大鱼,经过了两天两夜的坚持,老人经过种种困难,但永不言败,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枪鱼,可大部分鱼肉已经被血腥味引来的鲨鱼吃干净了,最后,老人只钓到了一副鱼的骨架,累倒在了地上。

文章中,老人经过了很多困难:饥渴,疲劳,抽筋,鲨鱼可老人一直坚持拥有顽强的信念,在两天两夜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失去这个信念,从没有累过。所以,老人已经是一个成功者,胜利者,他超越了自我!尤其是在左手抽筋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只是用右手一直支撑了下来。虽然最后水中的鱼已经被鲨鱼一扫而空,但是老人没有放弃,勇于拼搏,不怕困难的精神可嘉。

《老人与海》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不能够成功的人,只有不能够坚持的人。

初中读书笔记篇五:《老人与海》读书笔记400字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老人与海》,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我读完它后有许多感触。

《老人与海》讲述一位老渔夫接连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从五岁起陪老人一起出海的小男孩也离开他去了另一条船,所以这次老人独自出海。老人捉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不过这条鱼很大,拖着小船在海上行驶了三天,顽强地做最后挣扎。老人坚持到底,直至马林鱼精疲力竭,被他杀掉。在返航途中,这条鱼不时遭到鲨鱼攻击。最后,老人深夜回港,拴好小船,摸黑到窝棚里睡了。次日清晨,男孩看到有个渔夫在量死鱼残骸,从头到尾足有十八英尺长。老人八十四天没捕到鱼,又在海上呆了三天,共计八十七天。老人在海上接连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在海上漂泊三天,老人在这三天里经受了很大的挫折,终于获得了精神胜利。我们要学习圣地亚哥老人的勇敢、执着、坚强、沉着冷静的精神。而我们自己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圣地亚哥老人的那种精神。

我希望大家能有老人的那种精神,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要沉着冷静永不退缩。

初中读书笔记篇六:《老人与海》读书笔记450字

经过一星期的坚持,我终于读完了《老人与海》这本外国名着。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无法忘记它。这本小说主要写了一位老人独自在海上打鱼。他钓到了一条大鱼,把鱼头和上半身绑在小船边上。但是他遇上了鲨鱼,老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能吃到的鱼肉都吃了却还有800磅左右。

看了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位普通而又可敬的老人使我深深的懂得了:做人不应该被任何困难所压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

桑提阿果爷爷的硬骨头精神实在令我佩服。每当我读到爷爷与鲨鱼进行激烈的搏斗时,我的心情不知是要紧张还是要为爷爷担心,可是爷爷,总是保持着乐观的精神去面对一些极大的困难。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每当我遇到了一些困难时,总是觉得很不顺心,觉得很烦,很想逃避现实。再看看人家桑提阿果爷爷,不管遇到任何困难也毫不退缩,而是勇敢地去面对!

做人也应该这样,不要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要对自己有信心。即使我们遇到重重困难,也绝不应该让它给打倒,应该勇敢地去消灭它。

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一定会变得像桑提阿果爷爷那样勇敢,那样勇于拼搏。

《理智与情感》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1000字


今天终于把《理智与情感》看完了,怎么说呢,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有点失落。就像一个人一直在追赶某样东西,而突然之间那件东西又不见了,此时的我就是这样的感觉。

再来说说这部小说,它将爱情,亲情,友情,人心丢弃在那个社会的大背景下。虽然是喜剧的结局,却也给了人不少的压力。小说围绕埃莉诺与玛丽安两姐妹各自的三角爱情展开,埃莉诺爱慕爱德华,却受到嫂子的阻挠,认为他的弟弟要娶一个有财产的贵族小姐,在听到爱德华与地位甚至不及埃莉诺的露西订婚时,气的晕倒。这就是那个社会,人的价值就是用金钱衡量,爱情什么也不是。约翰夫人,明显就是一个理智有余,感情不足的典型代表。而约翰先生,更是亲情寡淡,答应亡父照顾寡母和两个妹妹,最后却为了省下金钱,将他们赶出去。张口闭口就是钱。爱德华明明已经与露西订婚,却又与埃莉诺暧昧,在后来给埃莉诺带来极大痛苦。而露西却又是一个狡诈的女人,在听到埃莉诺爱慕爱德华的消息时,故意与她交好,又装作对她的信任,告诉其与爱德华订婚的事实,这无疑是在埃莉诺的伤口上撒盐。露西打着友情的幌子,在埃莉诺的面前极度炫耀。而同时她也将自己的无知,势力,巧言令色展露无遗。埃莉诺固然是一个理智凌驾于感情之上的的人,她将自己的情绪控制的很好,没让家里担心,但是自己无疑是痛苦的。所以说太过理智的女孩子是很难让人心爱的,因为她令人心疼。

相反,妹妹玛丽安,一个对爱情充满着浪漫的幻想,认为人生如果没有一场浪漫的爱情是不圆满的。在她与威洛比的爱情中,她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给了他,在得知自己被抛弃后,她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境地中,整日避开人群,躲在角落里。对于一个浪漫的女孩来说,现实无疑能使她快速成长,只有经历过痛苦,才能意识到这个世界不是她心中的象牙塔。威洛比这个人一直游手好闲,大手挥霍,最后迫于破产的压力,娶了一个有财产的姑娘。他也只不过是有一副漂亮的外表,内心却是空乏的。

故事里的所有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而他们的价值观却是在这个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中渐渐形成的,我们是该谴责他们的无情与虚伪还是该同情他们呢?理智与情感,到底该如何选择的?

英国学者沃尔波尔有句名言,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单就这部小说而言,它无疑是切合主题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却是无法苟同的。如果生活只能靠理智的约束,缺乏一时冲动的激情,那么生活会失去很多乐趣。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在于是否痛快活过。三毛也说过,等我长大了,我要做个拾破烂的拾荒人眼底下的垃圾场是世界上最抚媚的花园。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这这样洒脱的人生与心态,是一个理智在先的人永远无法体会的。

读书笔记:李白与杜甫与酒


读书笔记:李白与杜甫与酒

以下为读书笔记,从介绍的内容上看已经不能算原创了,嗯,就是一个有选择性的划重点总结,加了一些个人废话的读书笔记,只作分享用。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道教的影响,几乎伴随他的一生,他身上也有一些纵横家的印记和侠士风骨。

李白将盛唐知识分子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自己身上理想化了。

李白人格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独立不羁,不受任何约束,他的感情是明朗自信,奔放壮大的。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往往是喷发式而充满变幻莫测的想像的,其艺术特质也与他自身的人格特点相结合。

由于李白以才力写诗,凭气质写诗,它的诗风是无迹可寻的。(即令人无法学习)

读李诗的感觉就是张口就来,且一气呵成,一发不可收拾,哈哈,然而这样『张口就来』的诗句却不乏艺术美感和震慑人心的力量,这大概是李诗的一部分魅力所在。

那么就来一首诗感受一下李诗的顺滑和令人惊叹的美,以及他狂傲不羁的洒脱气质吧。(感觉他之所以叫『诗仙』也是因为他的有些诗真的是仙气十足,哈哈,很仙~~!)

选《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小谢是指谢朓「南朝齐人」因山水诗杰出而和谢灵运「东晋人」共称“大谢小谢”)

说了李不能不说杜,哈哈,盛唐的李中唐的杜。

杜甫,字子美。

中唐的诗歌不再有盛唐的理想色彩,表达人间疾苦的写实风格取而代之。

杜诗被称为“诗史”,重要的历史事件在其诗中都有反映,以诗反映史也是一种艺术。

盛唐多抒情,杜诗多叙事中加杂抒情。

杜诗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力。

杜诗炼字,在句与字的锤炼中加大了字句的容量。

杜诗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萧散自然。

杜诗有集大成的特点,有诗人认为他兼有各家之所长(元稹),且其诗有迹可循(虽然很难循到)。

在一些(大部分)文学研究观念中,杜诗的文学成就是高于李诗的。

下面可以欣赏一下杜甫的登峰造极之作《秋兴八首》: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再来一首个人比较爱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文学评论曰:“杜的律诗已经写得浑融流转,不露对仗与声律安排的痕迹”,工丽用在这里很好,杜的诗是很工整的,字句的拿捏也十分巧妙,有很深厚的笔力,大概就是所谓集大成吧)

有人跟我分享一个观点,关于李诗和杜诗之间差点什么,得出的结论是差点酒,他说杜甫没有李白酒量好,喝得不够多,哈哈哈哈哈~!嗯,当玩笑话,虽然我觉得还是有点道理。

由于诗歌读的还不够多,以上只选择性地分享了一些从书面上习得的讯息,以及小部分个人极浅,极片面的看法,不值得深入琢磨,就是自己写着好玩…哈哈。实际上文学研究中对于李杜诗歌的研究是十分深入的。在古代文学上顺便提一句,其实日本的文学研究者也有很多研究中国的古代文学,而且都做得比较好,观点也比较特别,有一些甚至被中国的研究者引用,有兴趣的小伙伴是可以去了解一下的。

如果你喜欢天才诗人的话,在两者之间,那就是无迹可寻的李白了,就是写得好,与生俱来,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大概是上天在握着他的手;如果你喜欢有迹可循,且炼字炼句的,那就是杜甫了,当然我觉得杜甫也是一个天才诗人,只是他后天的努力成果也十分显著。而且在创作个性上,两个人也很不一样,所以喜欢什么样的诗人,也跟读者自己的个人偏好有关。

其实记完诗仙和诗圣之后应该说说诗鬼的,没错就是李贺,虽然他的诗风比较谲诡,但是我太爱他注入的强烈的生命力和浓重的感情了,等我多读点书会细细说他的(或者做读书笔记)。哈哈!

以上相关内容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四卷本)from袁行霈,等。考虑到笔记的可读性,分享的内容不包括具体中文专业的诗词格律知识方面,想要对李杜诗歌的格律之妙有进一步了解的,或者喜欢古代文学的小伙伴可以去读一读。作者:燃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篇一: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存在与时间》,作者:海德格尔

1、海德格尔在此在的存在论分析一节中说:应当在此在的平均的日常状态中显示这个存在者。我们就日常状态提供出来的东西不应是某些任意的偶然的结构,而应是本质的结构。

文学理解:现实诸多作家及日趋炽热的新闻行业,致力于追踪日常状态下的非常存在,譬如:吸纳存在者人的眼球的灰色新闻、新奇事件,没有时间把捉存在者存在方式的平均日常状态。特别是80后的文学创作者,借多元化文学趋势,意造出诸多凭空的脱离存在者平均日常状态下诸多存在的存在事件,借以猎奇,换取人的脱离日常状态下的思维方式。诚然,倘若臆断出《蜘蛛侠》似的科幻伦理道德,仍然值得赞赏。《诛仙》有种科幻成分,只可惜平均日常状态的成人描述化匮乏了一些,只能限于一种特殊人群阅读。存在者存在的细节,即自古统一的平均日常状态的关系,被褥夺了,只留下了面向事情本身的假象、病理现相、单纯现相。存在者此在的细节结构锻造,理应是文学创作家们极端关注的平均日常状态的周围世界。无论在什么场境下,平均日常状态的细节描述,势必成为一部文学作品或者说一部小说中至关重要的内涵,也就是海德可尔所说的本质结构。

2、海德格尔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这样解释: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某些别具一格的存在领域曾映入眼帘并在此后主导着问题的提法(笛卡尔的我思、主体、我、精神、人格);但同时,与始终耽搁了存在问题的情况相适应,人们从没有就它们的存在及其存在结构发问。就笛卡尔来说,事情还不止限于耽搁了此事因而使(思执,无论其为心智还是精灵)在存在论上陷入全无规定之境。

哲学理解:我思故我在着重强调我思的主宰性,将存在的导因,划入我思这个唯质、唯一的循环之中,唯心成为存在的全部核质。就此在而言,此在物的发现这一事实在哲学上已经一无所获。而就哲学研究的终极目标而言,更是糟糕透顶,我思故我在,在的目的论被扼杀,在的对象、方式以及场境再现的周围世界,全然被思给遮蔽掉,此在的时间概念、此在的形体将是一无所有的虚幻物,作为存在者存在的人的本体此在需求不知何踪,依此存在者内在的本质特性存在,亦被思遮蔽,也就是说,人性一词,全被我思遮蔽掉。倘若这种理性的命题,一旦沾上统治者驾驭的政治、道德、阶级化的锁链,存在者的人的存在,亦被幻化为一种工具。我统治、我道德、我善、我恶,皆由我思套上一道美丽的诱人光环。一切真实的谎言,也就有了真实的理论的依据。

3、海德格尔在在周围世界中照面的存在者的存在一节中,使用了上手状态一词,他拿用具作为参照物,用具的整体性一向先于人别用具就被揭示了。他说:上手状态乃是在世界内首先揭示的存在者的存在方式,甚至证明上手状态对纯粹在手状态的源始性。

哲学理解:海德格尔所说的上手状态的源始性,事实上就是哲学家们所说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譬如其整体性,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人、房子,人、房子作为人的首先上手状态,继而联想:人的衣物、头发、皮肤,联想到人体结构内的五脏六腑。房子是首先印入眼帘的,房子里的家具,家具内的饰物等等,均会形成一种上手状态的链条存在。我们使用锤子敲打石头,锤子是首先的上手状态物,锤把,锤把所需的木头,依此类推,一些隐藏的上手状态了然一胸。如此说来,海德格尔继承了这样一种哲学基础命题,那就是:世界是相互联系、通达、牵绊的,由此及彼,关系是存在的核心。这个命题的存在,从意义上说,人的存在有着其相互牵绊的存在物,有着系列牵绊的存在链条,抽掉其中一部分,将成为断裂的日常状态,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的每一个过程的存在,都要相互联系的上手状态存在,打乱一个环节,其它的均会可能断裂。那么作为人的存在、活着,为其整体性活着,就是一个积极的命题了。对于文学创作,亦然,创作中产生一种存在的上手状态,就必须为其准备系列的隐藏的随时让读者可观的可思的上手状态存在着。

【篇二: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书中第一章的题目是:存在问题的必要性、结构和优先地位。

这个题目好像和马列的唯物论差不多。套一句话说,就是物质问题的必要性、结构和优先地位。

物质和存在有多少相似性?为什么海德格尔不说物质性?唯物主义说物质是存在的,这个存在是海德格尔说的存在吗?其实,唯物主义说到了存在,却不在证明如何存在。和历史所有哲学一样,物质就在那里,我们都看见了,物质不灭。

唯物主义的存在因该是指物质的状态,即存在的状态。海德格尔的存在,是指人的存在生存和其之外的所有黑箱而不是指人的认识思维对象,是规定具体个存在的最高的存在。思维和物质的这样一对范畴,在海德格尔来看,是抛弃了存在,是以族类存在代替了真正的最高概念的存在,认识与对象还是一对具体的存在概念。物质概念所反映的应该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在,是此在面临生存的状态,是人的一种具体的存在。人可以通过这个状态体验存在,但这不是存在。先瞎猜到这里吧。

【篇三: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哲学史上有一些哲学家是绕不过去的,这些天皇巨星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尼采、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

在19世纪以前,占据大学哲学讲堂的是经院哲学。许多大学还没有哲学系,哲学隶属于神学系,

海德格尔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对哲学的思考是本源性的,极富原创性,既发前人之未发,同时又把自己的思想与2500年的哲学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深厚的历史感只有黑格尔能够与之相比。我们可以把海德格尔的思想看作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枢纽:清理传统、深入本源,奠定基础,面向未来。

我个人比较偏向大陆哲学,对英美分析哲学不是很感兴趣(这是不对的,英美哲学有它的意义在),原因之一就是,在分析哲学尤其是逻辑实证主义那里,哲学从自大转向了自卑甚至自虐。而海德格尔则似乎使我们看到了一线曙光,你会禁不住对哲学油然生起一种崇敬之情。

《存在与时间》的参考书很多: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

靳希平:《海德格尔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三联书店。

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上海三联书店。

孙周兴主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

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商务印书馆。

在他看来,哲学家就象艺术家一样,是存在或天道向世人昭显的通道,在这里重要的是思想而不是思想家的生平。当年海德格尔讲授亚里士多德时,关于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他只讲了一句话:他生下来,他工作,后来他死了。

海德格尔是哲学史上少数几个真正出身贫寒的哲学家。他的一生始终保持着对土地、自然的眷恋之情,虽然学养深厚,博学多才,但是经常有人在背地里批评他老土、土包子。

首先,海德格尔是哲学家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而哲学家尤其不适合介入政治,因为他是理想化的、抽象的,而政治则如法国人所说,是一项下贱的职业,那是现实性的、具体的,有时表面冠冕堂皇,里面却是丑恶肮脏的。换言之,政治哲学与政治学是不一样的。因此,

哲学家不应该介入政治,应该站在制度之外并且始终保持这种姿态,才能保证他对政治的批判作用。一个人的政治理想再好,假如他成为现行制度的组成部分,那就一定会被体制所同化,至少在部分上上如此。总之,介入政治不是海德格尔的特长,不是哲学家的特长,幼稚是不可避免的。历史上几乎所有参与政治的哲学家都是以失败告终,塞涅卡和培根就是证明。

海德格尔以西方文明的批判者自居,他反思的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局限,NZ为人类所不齿,但并不意味着战胜国就没有问题。在海德格尔看来,NZ与盟国,都是西方文明局限性的产物(原子弹)。海德格尔的弟子们可以既反对NZ,同时批判西方社会的异化,唯独海德格尔不行,因为他没有资格,他无法理直气壮。

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家与作家应该与大众传媒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当他们江郎才尽时才需要这些东西。

作为农民的儿子,海德格尔内心深处具有对土地、血缘、收获,一句话,对于自然的眷恋之情,非言语可以形容。因而在他的思想里,有一种浓厚的反现代化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与NZ有某种相近之处。实际上,在中国知识分子之中,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有这种情绪。这或许是海德格尔在中国很有人缘的原因之一。

哲学家的思想是很难用好坏善恶来评价的。因为他们的思想比较抽象,大多是原则性的,并不是具体行为的直接指导。通常哲学家所思考的是两种情况,一是最高原则,一是最低限度。

我以为,在许多问题上,康德是最清醒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很崇高――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但是并没有崇高到忘乎所以的地步。他认为,人应该以道德为理想,不过也要牢记,人生在世终其一生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法则的限制,无时无刻不受到感性欲望的束缚,所以不要奢望在有生之年肉身成仙,活着通达人生的最高境界,理想永远是理想。当年康德屡次申请教授职位而不得,曾经愤而转向俄国女皇申请教授,这事放在以前,一定会被扣上叛国投敌,至少是不爱国的帽子。卢梭从来不遵守起码的道德准则,尼采身患梅毒,维特根斯坦和福柯是同性恋者,罗素80多岁还以猎取女人芳心为乐,海德格尔与阿伦特的婚外恋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我想,如果只涉及哲学家个人,例如同性恋,那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他们的行为并没有影响他人的生活。但如果影响了他人乃至社会,就一定会被追究的。然而,仔细一想,这其实不只是对哲学家,也是对所有人的基本要求。

海德格尔辞去校长职务之后,退守书房,埋头学术。盟军解放德国之后,海德格尔因为与NZ之间的关系,被审查并且禁止讲课,直到1951年才解禁(著名指挥家卡拉杨就是因为曾经是NZ飞行员,生前始终未曾到过美国演出)。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之间始终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或差别,无论是在

哲学的问题、对象、方法、概念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某种程度上,两者简直到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美国作为一种独特的移民文化,各种哲学流派都有市场。但是直到今天,美国哲学界还是如此,甚至彼此之间不知道对方在搞什么课题。逻辑实证主义者艾耶尔写了一部哲学史,叫做《20世纪西方哲学》,作为罗素《西方哲学史》的续编,充满了分析哲学的偏见,德国哲学在其中只占极小的部分,与它在20世纪哲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相称的。10年前,我参与写作《当代外国伦理思想研究》德国部分时,几乎找不到相关的英语文献。当然,同样是20世纪哲学,区别于古典哲学,它们也具有共同之处,例如反形而上学、反本质主义等。

大陆哲学主要是德法哲学。

德国哲学当然没有游离于现代哲学之外,它构成了足以同英美哲学相抗衡的另一大思潮,这一思潮是从现象学发端的。德国古典哲学之后,其实也就是黑格尔之后,德国哲学经过了一段混乱时期,终于产生了现象学,从而由此真正踏入了现代哲学。记得伽达默尔曾经说过,新康德主义如果没有胡塞尔,可能前功尽弃,不会形成什么有效的成果。

德国哲学的衰落与复兴是很正常的:它的衰落是古典哲学的衰落,它的复兴则是现代哲学的前奏。

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古典哲学的顶峰和衰落。一方面,它以思辨辩证法的形式使形而上学终于成为科学的科学,另一方面当它把古典哲学的精神和思维方式发挥到了极致之时,这种绝对的理性主义不仅与自然科学的现实经验发生了矛盾,而且与人的现实生存状态是格格不入的。实际上,德国哲学的复兴以康德主义的复兴为主导,是因为它既切合科学的进展,同时离绝对越来越远,离人类理性则越来越近。不过,康德哲学毕竟是古典哲学,它的理性主义、先验主义以及它的内在矛盾――二元论、不可知论等等,都不是以古典哲学的方式可以解决得了的难题。所以,与新康德主义复兴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协和音――叔本华、尼采、生命哲学,在世纪之交的动荡之中,人类的生存处境更加成为哲学所关注的对象,而这股非理性主义的暗流逐渐成为主流或主流之一,显然与康德主义的科学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实际上亦与古典哲学格格不入。

海德格尔登上哲学舞台时,正是新康德主义中的科学主义逐渐没落,人文主义倾向日益强大的时期。

当时的新康德主义哲学家们以及生命哲学家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究竟有没有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精神科学(在德语中,Geisteswissenschaften直译是精神科学,实际上的含义是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有没有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方法的人文科学方法?李凯尔特、卡西勒、狄尔泰等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问题乃是康德问题的现代表述。

决定一门学科是否成立的关键在于方法。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以来,哲学家们在方法问题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以前讲过,哲学的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对象,因而认识其对象就应该有其独特的方法。于是,找到或发现哲学的方法,就成了决定哲学的意义和地位的关键。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都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新康德主义、生命哲学亦然,英美哲学也是一样。实际上,哲学的革命就是方法论上的革命。

德国哲学从古典哲学走向现代哲学的转变,是以现象学方法为其标志的。

对海德格尔来说,与胡塞尔现象学的相遇是他创建存在哲学的关键。正是因为学习了现象学方法,使他找到了解决存在问题的突破口。当然,这并不是说现象学形成了存在问题,实际上现象学尤其是胡塞尔的现象学拒绝存在问题,而是说现象学方法为海德格尔解决存在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海德格尔的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存在问题。

1、巴门尼德。巴门尼德意识到希腊自然哲学的局限,他放弃了从时间上追问本原(arche)的宇宙论路线,提出了从逻辑上追问宇宙万物之本质的路线,从而确定存在为哲学的研究对象。

2、苏格拉底-柏拉图。那么,怎样研究存在?苏格拉底将解决问题的方式确定在是什么的问题上,柏拉图由此而创立了理念论――理念其实就是苏格拉底的是什么,不过柏拉图进一步强调了是什么的本质的本体论地位。

3、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尽管他不同意理念的分离,但是在创建形而上学的过程中受到了柏拉图的深刻影响,他将存在本身确定为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继而将存在问题具体化为存在的存在方式即范畴的问题,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个范畴体系,它要说明的是世界的逻辑结构。

4、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是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混合物,它吸取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和逻辑方法,但亦接受了柏拉图的等级制的体系构想,因为这样才能解决神学中的上帝问题。于是,亚里士多德范畴体系中的实体(ousia)在范畴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了独立的形而上学对象。

5、近代哲学的本体论。近代哲学本体论走过了一个从中世纪形而上学向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回归的过程。笛卡尔和斯宾诺莎都主张一个实体,黑格尔则恢复了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将形而上学建立为一个范畴体系。

通过上述简单的回顾,我们看到,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基本特征是:(1)以存在作为形而上学的对象,视之为宇宙万物的根据、基础,主张存在具有超验性。(2)逐步将存在问题具体化为存在的存在方式或范畴的问题,乃至实体问题,所以一提到形而上学或本体论,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存在而是实体。(3)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出发,主张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是理性认识,将存在-实体看作是普遍的本质,因而本体论越来越依赖于认识论。

但是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依赖于认识论的本体论受到主客二元式认识论框架的限制,实际上是将存在当作存在物来认识的,换言之,它混淆了存在与存在物的区别。我们的认识论在认识具体事物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当我们使用认识论来把握存在时,就不可避免地将存在限制成了存在物,或是将存在物误当作存在来研究。海德格尔称形而上学史为在的遗忘(Seinsvergessenhiet)的历史。这就是说,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学允诺研究存在问题,但实际上它并没有解决问题。

因此,存在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人与万事万物一样也是一种存在者,不过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者,其不同之处就在于:人这种存在者不是现成的已成定型的存在物,而是未成定型的开放的存在者。换言之,人是一种活的存在者,因而存在就有可能通过人这种存在者这里存在出来,得以显现。既然如此,人与存在之间就存在着一种亲密的关系:一方面人这种存在者乃是存在得以显现的境域,另一方面亦意味着人这种存在者怎样理解或领悟自己的存在,他就怎样存在,而存在也就怎样存在出来。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我们怎样理解自己的存在,我们就怎样存在。

因此,海德格尔从来不是仅仅将存在问题看作是纯粹的理论问题,他将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看作是西方文明的衰落的根源所在,主张通过重提存在问题来医治西方文明的锢疾。

形而上学代表的是西方哲学的科学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思维方式造就了灿烂辉煌的物质文明,但是也导致了西方文明的危机。当人遗忘了存在,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物上的时候,他便与自己的根源断绝了联系,被连根拔起,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歧途。人类误以为他可以而且已经通过科学破解了宇宙自然的奥秘,从此人类就真正成了宇宙自然的主人,但是实际上他在把存在物化的同时也把自己物化了,于是他一步步地走向了毁灭的边缘。

因此,存在问题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理论问题,对人类来说它是性命攸关的现实问题。海德格尔试图重提存在问题,正本清源,回归存在的本源处,寻求解决西方文明问题的新途径。

那么,海德格尔究竟是怎样解决存在问题的?这决定于海德格尔与胡塞尔现象学的相遇。

海德格尔怎样在现象学方法的启发下找到了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法?

先让我们看一看现象学方法是怎么一回事,然后讨论海德格尔如何使用现象学方法解决存在问题,最后再说说海德格尔与胡塞尔之间的分歧。

1831年黑格尔去世之后,黑格尔学派迅速解体,德国哲学在经历了短暂的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时期之后,哲学的旨趣再度复兴,其主导的力量是新康德主义,这就是现象学的理论背景。德国哲学的复兴以康德哲学的复兴为主导,不过康德哲学毕竟属于古典哲学,它的理性主义、先验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等,都是以古典哲学的方式不可能得到解决的难题。当胡塞尔登上哲学舞台之时,正是新康德主义中的科学主义逐渐没落,人本主义倾向日益强大的时期。早期的胡塞尔深受新康德主义中心理主义的影响,后来他激烈地批判了心理主义,走向了先验主义,以现象学方法将新康德主义的科学精神引向了现代哲学。

如果从整体上把握现象学运动,我们可以将现象学看作现象学方法,也可以看作现象学哲学。当然,试图使现象学乃至哲学成为科学主要是胡塞尔的主张。就此而论,胡塞尔的问题是十分古典的,他的哲学旨趣也是如此,但是他的研究领域和哲学方法却属于现代哲学。

作为哲学的现象学或现象学哲学,类似一种元认识论。与新康德主义关系密切的胡塞尔面对的问题主要是认识论难题:首先,认识如何可能切中(treffen)其对象?其次,作为认识的可能性的条件的概念、范畴、逻辑形式的根源是什么?胡塞尔认为,现象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或前提,这个问题自然科学自己是不研究的,它也没有能力追问自己的基础和前提,但是这些基础和前提又是自然科学认识活动的前提条件和所以可能的基础,因而现象学乃是元认识论,或者如胡塞尔所说,是最科学的认识论。所以胡塞尔认为,作为真正科学的哲学,其目的就在于寻求超越于一切相对性的绝对、终极的有效真理。在他看来,以往的哲学之所以不能确立绝对真理,是因为没有找到哲学的真正对象。哲学的对象既不是自然主义、唯物主义的物质世界,也不是经验主义的感觉经验,前者无法证明,后者则是主观偶然的。哲学的对象应该是既非物质也非感觉经验的中性的纯粹意识,先验地存在于纯粹意识之中的纯粹逻辑即纯粹的观念系统,就是绝对真理。所以,现象学就是关于纯粹意识或意识本身的科学。

现象学家们并不否认事物本身的存在,只是认为那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不过胡塞尔比较激进,他认为不存在事物本身,任何事物都是意识中的对象,或者说,只有意识中的物才有物的意义。因此,现象学所谓的回到事情本身可以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要求我们摆脱一切偏见,面对实事本身;其二是说,我们面对的是实事本身而不是实事背后的东西或外物,实事背后或实事之外无他,实事就是最基本的对象。

举例说,当我们以眼前的水杯为认识对象时,我们把它归结为颜色、大小、形状、硬度等等属性。问题是,意识如何能够切中对象呢?水杯如何进入意识中来?我们对水杯的认识与水杯本身是否一致?传统哲学解决不了这些问题。现在,胡塞尔认为他的现象学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在我们认识水杯之前,我们就已经与水杯打交道了,我们就已经看到它了,即已经意向于它了,这些属性、概念就生成于意向活动之中,并不是后来抽象的结果。换言之,知识与对象都根源于意识的意向性活动,意识的意向性活动的先验形式和结构是两者一致性的根本保证。

【篇四:《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海德格尔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本源性的思考,极富原创性。我们可以把海德格尔思想看作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枢纽:清理传统,深入本源,奠定基础,面向未来。

1、存在问题的提出

在海德格尔看来,古典哲学并没有解决存在问题。因为依赖于认识论的本体论受到主客二元式认识框架的限制,实际是将存在当作存在物来认识的。他称形而上学史是在的遗忘的历史。

解决存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找到一种能够使存在得以显现的在者,这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人就是此在。分析存在问题必须从人入论。对此在的分析是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海氏因此称之为基础本体论。

2、人作为在者的不同之处

人这种存在者不是现成的已成定型的存在物,而是未成定型的开放的存在者。换言之,认识一种活的存在者,因而存在就有可能通过人这种存在者这里存在出来,得以显现。

一方面人这种存在者乃是存在得以显现的境域;另一方面亦意味着人这种存在者怎样理解或领悟自己的存在,他就怎样存在,而存在也就怎样存在出来。他说:我们怎样理解自己的存在,我们就怎样存在。

在他那里:人的存在生存(依是否真正操心自己的生存)人的生存状态两种方式:本真的与非本真的人的整个现实存在。

3、关于烦

人总是生下来就在世界中的,海德格尔称人在世界中的生存结构为此在在世界中的机制。人不仅在在手状态和上手状态中与世界打交道,人还与其他的人共同生活,与此在共同存在的是隐匿着的常人,这个共在的常人左右我们的生活方式。

人不仅要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而烦,而且还要经常为他人而烦。人们陷入闲谈、好奇、模棱两可的日常生活之中。这种沉沦的状态反映了人的存在的最根本的情况,也即当他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就不得不处在这个世界之上,生存与日常生活之中。此在的烦不是心理上的焦虑,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状况。

他不是烦忙而是烦忙向他压来。他处在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反应是情绪性的。

4、关于死亡

面对死亡,人或者烦忙于日常的生活不去管它,坐以待毙;或者可以突然领悟到自己的生存,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死亡使人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死亡提供给人一种自由,面向自己真正地生活的可能性。死亡促使生命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庸庸碌碌的东西。

然而死亡并不是人们愿意直接面对的。人们以各种方式回归对死亡的领悟。然而在沉默中,在畏惧中,人总能听到来自死亡的声音,这种声音要求人面对自己的生存本身。海德格尔称这种来自烦的呼唤为良知,而把对自己生存的本真的可能性的承担成为罪责。

人不能逃避罪责。因为不选择或逃避也是一种选择。这里不是说人生来就有某种到的缺陷或宗教上的原罪,而是说人必须去选择。选择使人丧失了可能性。

但是良知可以不断地唤起人的罪责和行为能力,使人能不断地认识到自己当下的实践,不断地有所策划,面对自己未来生存的不确定状态,这就是人的良知和决心了。人只有在这种状态中,在这种对自己死亡的清醒意识中才能顿悟到自己生存的本真的境域。因为日常的生活状态提供给我们的是常人的态度,不是孤独中,而是在原有良知的决心中,此在才进入自己本真的生存。

5、关于时间性

(1)曾在、现在与将在

人的生存是时间性的。时间能建立人的存在的种种意义。人的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上的情况属于曾在,人的当前化的处身于境况中是人的现在,而人的面向死亡,有所策划地生存是人的将在。而只有面向死亡地存在才能使人的三种时间状态显示出来。

(2)传统形而上学存在与时间的悖论

其实在此在身上最源始地解释存在的境域,就是时间。

形而上学的产生就根源于人类精神要求超越时间的理想,故形而上学的对象总是超越的,但由于我们自己毕竟是有限的即生活在时间中的存在者,因而在时间性的存在者与超时间的永恒者之间有一道鸿沟,形而上学便竭尽全力谋求为二者搭桥,寻求由此及彼的通道,这即引出海德格尔的主题:存在与时间。

(3)有限的时间性

真正的时间性是有限的时间性,就是此在本身。时间性不是一种东西,时间性是从人的生存中涌出的,我们把这种此在的时间性成为源始的时间性,它最重要的维度是将来。

真正的时间性是就时间性和生存论的此在相关的意义来说的,它并不否认时间像河一样流淌,这使一种有限的时间性成为可能。而非真正的时间性则是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续序列。

唯有人能领会时间性,他在自身有限的必死的生存中发现了生存的时间性,这是一种使人的现实生存具有意义的时间性。虽然公共的时间属于每一个人,而有限的真正的时间性属于某一个人,即此在。

(4)人存在于历史之中

历史并不是已经过去的事物,因为完全过去的东西对我们没有任何影响。

真正的历史性的东西必须在曾在中揭示出种种生存的可能性。它必须是解释学的,和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通过对非本身的文献史和博物馆式的历史学的批判,解释学的历史将展示曾在的生存的可能性,将那些过去的生活经验展示出来。

本真的历史学将人带入生存的核心,使人领悟自己生存的可能性和共在生存的命运。所以历史是活生生的,历史不是客观的,封锁在书本中的故事和文物。人正是先行具有决心,进入本真的发生着的历史之中,人才生活在一个不仅有活着的人,而且还包括死去了的人共同拥有的世界和民族之中。

历史给人以意义,历史也从人处获得其本真性的源泉。

精彩语录:

1)为生存而生存就是本真的。

2)死亡不是人实际能经验的。死亡也不是能被他人代替的。死亡使人个体化,使自己的生存整体地呈现出来。人的畏的情绪向自己展示了自身的生存作为一种有限的存在是终有一死的。谁也不能代替谁,也无可逃避。

3)人从一生下来就被抛弃在这个世界之上,处身于世界之中,沉沦于日常生活之内。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一)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二)

世上之最美的文章,也不过在《我与地坛》前止步,三个字形容:太美啦!以前高中学语文知道,美轮美奂这个词不能用来形容文章,但是面对史铁生构筑起的《我与地坛》这座世之奇伟建筑物,我由衷的赞叹"美哉轮哉,美哉奂哉".

如果这是散文,那么它已经达到了诗的文字起笔。如果这是散文诗,那么,它却有着像小说那样扣人心弦的吸引人的魅力,我为自己能再次拜读史铁生而悄悄庆幸了起来。

如果我的文字仅仅停留在夸奖的层面上,那么也难以说自己在史铁生这里学到了什么,难以说自己真正读进去了《我与地坛》,之所以觉得好,最深层次的是因为其中所包含和折射的哲理。这些则会成为亘古不变的科学,值得人们深深把玩。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叙述"我"与地坛,叙述我的母亲,二者在我看来,似乎已浑然一物,地坛像母亲,母亲也像地坛,这些出身的刻画,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对,我今天便要给妈妈打个电话。

而后,在文章后半段,论及了死,论及了活,论及了为什么坐着要写作。以小学的语文水平来看,逻辑性很强,但是以一个人一颗心的角度来说,写的一点逻辑性没有,竟全是震撼。我们眺望未来,看着那蹲守在某个时间点的死期,不管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会在我与地坛这段中悟出点人生方向,然后起航。

最后文章又谈到了三种死亡方式,孩子老人和情侣,这种死之心态,被史铁生仔细的勾勒和形象化,使得我开始觉得,作家成为了一种令人生畏的角色,他们在自己的文章中扮演这各色各样的人,扮演着整个社会,描述着各色人等的心理,一旦与之交往,自己便一丝不挂的站在他们眼前,岂不是让人内心感觉有些发怵吗?

合上史铁生,合上了一个社会,一个世界。

我荡漾在那个社会里,久久的回味着……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三)

《我与地坛》是一本史铁生的作品集,收有其代表作《我与地坛》、《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病隙笔记》、《秋天的怀恋》、《合欢树》、《老屋小记》、《原罪:宿命》等。主题多为生与死、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解答"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的普遍性精神难题。

我的感想:

史铁生之所以能写出《我与地坛》这样一篇倾世绝作,我认为是他经历了太大的苦难。正如因癌症16岁就离开人世的轻狂少年子尤所说,人都应该到医院去住一段时间。只有经历了真正的苦难,在一个类似地坛一样清静的境地,人才有可能停下匆匆的脚步,反省一下自己曾经的遭遇,只有被命运逼到了生命的边缘,人才有可能真正思索人生的意义——生死有何区别,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怎么面对苦难,怎么自我救赎。史铁生倒是应该感想命运为她安排的苦难,不然,他怎么会对生命的奥秘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怎么会拥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如此深邃的思想、如此隽永的文笔,怎么会活得如此清醒、坦荡?

我没有经历过史铁生经历的深重苦难,当然也不会得到以上他得到的一切。但是,有一种东西,我们共享,全人类共享,那就是欲望。

欲望,是孩子小时候渴望长大、渴望游戏、渴望零食,是许多人工作后渴望业绩、渴望地位、渴望权力、渴望名声,是每个人渴望亲情、友情、爱情……欲望是对目标、理想实现的渴望,人们为了它而努力追求,它是人前进的动力,是人活下去的动力。

人们用"欲壑难填"形容人的自私、贪婪。确实,因为无限膨胀的欲望,贪官知法犯法,奸商不择手段。但这不是欲望的错,是实现欲望的手段有问题。只要不侵犯到别人实现其欲望的基本权利,追求自己的总没有错。我们不能说要扼制人的欲望,因为"消灭欲望的同时也消灭了人性",因为人生就是实现目标以满足欲望的过程。

有多少人遁入空门后看破红尘,自杀升天,远至古代的君王,近至现今《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他们失去了人性的最本质——欲望,因此生死对他们而言并无区别。看破红尘的他们认为,人最终难逃一死,人生最终会变为一片虚无。可是他们只看到了人生的结果,而没有看到人生这个过程的精彩。每个人都在追求结果,但每个人都活在过程中。

目标是我们想象中遥远而美丽的彼岸,而欲望是我们的发动机,让我们有勇气、有力量、有意志与一路上所有的惊涛骇浪搏斗,同时创造出一次美丽的航行。即使彼岸遥不可及,即使彼岸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好,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欲望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提供强大的动力让我们创造一个人生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过程,一旦产生,一旦被经历,就无法被抹去,无法剥夺了。这样,我们面对死亡也不必恐惧,因为人生之过程的精彩不会随着生命的逝去化为乌有,它已融入我们的记忆中,让我们无悔,让我们坦然。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 李镇西老师时时反思自我,时时向学生学习,他也认为学生的心灵纯洁可爱,学生的心灵比老师高尚得多。在这里,我之所以用“也”这个字眼,是因为我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认识,而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和他产生了共鸣。

我也和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坦然自述的一样,是个急脾气的人,有时和学生之间难免因为急躁而发生不该有的误会,特别是和那些学习、纪律上的困难生,每次过后,我都后悔不迭,但学生从来不跟我记仇,有时我真诚地向他们道歉,他们却说:“没事,老师,你都是为我好”;反之,我们老师却常常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其实孩子是多么天真无邪呀!尤其是我教的小学生,细细想来,他们个个都是那样可爱;有时候老师对学生好一点,那孩子必然感激涕零,其实那都是作为一名老师的分内之事啊!今后,在和学生相处中,我要格外注意树立教师的形象,用真心喜爱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

爱学生,才能对学生的缺点宽容处之,慢慢等待他们战胜自我,取得进步,并和学生一起成长;爱学生,才能细心指导学生,如李镇西老师在给新生的信中,对新学期的准备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爱学生,就有耐心和学生真诚沟通,用谈心、写信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用批评去教育学生。李老师转化万同的方法和耐力很值得借鉴。

读后感《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童年读书笔记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