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中庸有感心得体会

读中庸有感心得体会

读《激活组织》心得。

一本好书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愉悦我们的精神,读经典书籍作品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对于网络推荐阅读作品,相信您在阅读之后会有专属自己的收获,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读《激活组织》心得》,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读《激活组织》心得

这个假期,把《激活组织》读完了,很久没有拿出这么长这么集中的时间来读书,感觉很舒服。

一、读了什么?

陈春花的《激活组织》

陈春花,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主讲巨变时代的组织管理 。中国著名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先后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与贸易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博士后。

二、为什么是这本书?

1)工作属性,围绕着人,但是核心是为了组织。自己在激活人、组织上有很多不足。

2)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如何让组织内成员具有创造力,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希望从书中找到答案。

三、这本书大概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外部环境已经变化,行业、生产者和消费者、企业组织边界正在被打破。

第二部分,如何应对变化,获得持续成长的秘诀。

第三部分,如何激活个体、赋能组织。

本书虽然更多提到的是组织、领导者该怎么做,但是里面内容其实是适用所有职场人,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

四、对我的触动

1、理解环境,接受变化,然后调整自己

开篇就讲现在环境已经不能用变化来描述了,而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常态了,不确定性不仅是常态,而且是经营的条件与机会。任何一家企业能够持续发展,最根本原因是能够与环境互动,并且和环境发展的趋势在一起。在今天能够获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往往都会主动拥抱创新,认识变化,欣赏并利用这些变化,通过互动与沟通,让自己更加具有影响力。

相比于现在,很多时候大部分人对公司变化的态度是不理解,是抱怨。现在环境下,我们面对环境的变化,最好的做法是理解环境,接受变化,然后调整自己,利用变化,才可变中求胜。其实日常工作中,肯定是遇到各种、甚至突发的变化、调整,如果我们不主动应对变化,就会被淘汰。

2、用户思维

书中多次提到同理心、换位思考、用户体验等词,而且还举了好多案例,不管是在发展企业,还是个人成长上,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最近正在学习的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也有。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用户创造价值;不变的关键永远在于捕捉用户痛点、解决用户问题、为用户创造价值。

提醒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要时刻思考:如何为用户提供更新、更好、更优价的产品和服务?任何一个活动、一个方案、一个制度,实施之前,自己都要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看看还有什么地方是不尽人意?还可以做什么改进让体验变得更好?

这一步,在工作中,却会经常被忽略。

3、认识未知而非经验传承

很喜欢这句话,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习惯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做事情。但现在的环境,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更多需要依靠数据、技术。用书中一句形容华为的话来共勉:华为的逻辑里面只有成长,没有成功,华为从来没有讲过成功,一直讲成长。

也很喜欢我们的探索媒体边界。

4、定力

在说到获取持续成长的管理秘诀一章,陈老师认为管理者需要有定力,这种定力直接影响到组织能否管理不确定性。这种定力来源于4种心态:积极的心态、归零的心态、开放的心态、确信的心态。很喜欢这4种心态,可以拓展到适用于任何人做任何事的态度。

1)积极的心态,如果坚持凡事往好处想,往好处做的心态,结果是自然的。很多事情,我们事情没有做成,真的是因为没有往好了做。最近上了一次4D领导力的课程,其实讲的就是差不多,关键在于自己对待事情的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这个过程,我自己刚刚经历了一遍哈哈哈。消极的心态,会让自己变得情绪化、拒绝别人、封闭自己,最后事情肯定是做不好,就容易恶性循环,更加消极。

积极的心态其实也是一种愿意冒险的精神,在面对变化、不确定性的时候,你可以积极面对,接受变化,调整自己。所以,这本书我觉得很厉害的一点也在于,他在很多地方都是关联的、呼应的,而不是割裂的。

2)归零的心态,用归零来形容心态,倒也是我第一次见到。

但是其实是跟前面说的认识未知而非经验传承是一个道理。归零的心态可以帮助人们面向未来,因为纠结过去,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而言,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学的知识,应该被运用在看到未来,而不是总结过去。

对于归零心态的理解,陈老师举了一个案例,我觉得特别贴近我们生活。

案例:MBA课程之后,有些学生发现自己很多都不懂,这是真的学到了。有些学生发现原来老师讲的东西自己都做过,这些学生令人担心,因为他只是用经验在验证自己已经成功的东西。最怕的是第三种学生,学完后之后才发现原来老师讲的都没有用,还是自己最厉害。后两者心态,就是没有归零的心态。

我们自己平时都会上各种培训、课程,但很多时候都是听完觉得没有收获,我觉得自己是就可以用这种心态检验一下自己。

3)开放的心态,这不多说了。

4)确信的心态,其实就是相信、信任。我一开始在想,为什么不直接说是信任的心态,后来解释到,因为确信包含的是:相信目标,相信团队和上司,相信自己。在中国文化中,我们很难跟陌生人建立信任,但现在的社会,我们随时需要跟各种各样的人进行合作、协同,如果没有信任,工作很难开展。

正如泰戈尔说的: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5、文化价值观

附上阿里的文化价值观解读

每一项都有5个指标要求 ,而且是通关制的,每个指标是递进的逻辑,且都有明确的分值。第一个指标没有做到,做到了第五个指标,也是不合格的。让员工清楚的知道,做到什么样子是合格的,什么是优秀的。而且要求在文化绩效考核打分的时候,必须有事实作为依据。企业文化的本质是行为习惯而非概念,当文化从理念转化为行动时,文化才能奏效。这是我们需要借鉴的。

我在想,其实我们是不是可以要求面试官在面试的时候跟候选人强调我们的文化价值观,一方面是是要求我们面试官自己对文化理解,另一方面也是考察候选人在听到我们文化价值观时候的反应,便于我们选择对的人。

五、对组织而言:激活组织的七项工作

这部分内容很多,适合反复阅读。

第一项,打破内部平衡。

书中提到,打破内部平衡,需要做到:消除结构障碍(有组织无结构)、划小单元(我理解就是项目制)、无固定领导权威。

第二项,基于契约的信任

研究表明,员工在心理契约得到有效兑换的情况下,会表现的更高的工作满意度、留职意愿和组织信任感。

第三项,设立新激励

第四项,授权各级员工

第五项,创造可见绩效

书中提到,组织就是:让本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可以胜任,这就是组织最强大的力量,也是组织最具有价值的地方。让每个成员获得绩效,其关键就是让组织具有用户立场,为员工提供资源,关注机会而非问题。

第六项,合作主体的共生系统

效率来自协同而非分工

第七项,领导者的新角色

德鲁克先生说过: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在这个时代,领导者需要以全新的角色出现:布道者、设计者、伙伴。

很喜欢封面的一句话: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集合智慧的时代。个体和组织都需要主动面对变化。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非营利组织管理》有感


读《非营利组织管理》有感

毕得兵

本书最后写道:读完这本书明天你准备做些什么事情?哪些事你不打算做了?这是两个平淡无奇的简单问句,但发人深省。

这本书读的磕磕绊绊,因为"沉迷"于眼前的工作不能自拔。但很庆幸还是坚持读了下来。

首先想到的更多的是非营利组织和我们自身的关系。

毫无疑问非营利组织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都有直接或间接地接受过非营利组织的服务。那对于我们而言,是否有参与过非营利组织的建设呢?或者说有这种想法和准备。

我想不论是我们有打算为非营利组织服务还是暂时没有考虑,本书都让我们对非营利组织有了更多的认识。让我们了解到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特点和相对于其他组织更为复杂的关系网络。同时也学习到很多关于个人发展很多思考。有很多指导方法实际上也是对其他组织有很好借鉴意义。

比如开篇讲到的组织要有一个清晰的使命,作为一名好的领导者首先要做就是共启愿景。

然后是以身作则/使众人行/激励人心/挑战现状。这本书不仅是一本非营利组织指导用书,更是一本领导力和管理学著作。不仅深入探讨了组织发展,也给个人发展和人生规划提出深刻的见解。

如同本书讲到的自我发展和人生规划是我们自身责无旁贷地责任,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我想在准备成立一个组织或者管理一个组织之前,首先要做好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一件很简单又很难的事。

首先是个人的局限性,其次是受周遭琐碎的羁绊,再次是沉迷于当下工作。

个人的局限性往往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基本动作和基本习惯。我们都知道庄稼在地里要是仍由自由生长而不加管理,总是会被丛生的杂草挤兑而长不出饱满的果实。同样我们自身如果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则也会干瘪无力。

举个例子,长期作息饮食不规律会导致身体不健康,不坚持读书学习,则会精神空虚。每天的信息量太大是我们面对巨大挑战。很多时候我们被这些琐碎搞得精疲力竭。

我们习惯于做加法,怎么让更多的人喜欢我?如何增加技能?怎样挣多MONEY?

现在也要考虑一下断舍离,做好减法。不必要的社交是不要减少甚至不参加。不必要的东西是不要少买,花的不仅是钱还有时间。手机上的应用是不要清理一下,碎片化的时间累积起来比你有效工作时间还长。很多人说人的差距都是在业余时间产生的。现在可以说差距都是在碎片化时间怎么用手机产生的。

沉迷于当下的工作是很多人不能自我超越和自我更新的主要原因。

有人说一个只有脚踏实地,而没有仰望星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同理,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干,而没有远景规划的人是没有前途的。全力以赴做好当下的工作是好的,但是我们也要坚持每天花一点时间来接触外界的东西以此来弥补当下工作的局限性。

这是一个多元化和快速迭代的时代,我们的人生也不是打一场仗就结束,我们个人的使命要和组织使命紧密协同,奉献的同时需要不断调整,将自身的光和热洒向更多的地方。

感恩W书友社提供平台,不遗余力地带领大家学习/分享/实践/成长。作为W书友社的一员,我们要为她的发展建言献策,使之发展壮大,给更多的人带去积极的影响。让他们的工作和生变得更加美好。

读《学习型组织》后有感


读《学习型组织》后有感

--我看学习型组织

二十一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企业,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博士以其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引起了全球企业的学习应用,成为二十一世纪企业及个人走向成功的权威指南。

《第五项修炼》是由圣吉博士与其MIT的一群工作伙伴及企业界人士,发展出的一种人类梦寐以求的组织蓝图。此书曾在1992年获得世界企业学会最高荣誉的开拓者奖。圣吉在书中提出了要落实「学习型组织」的目标,所必须力行的五项基本修炼,及系统思考技巧。

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它要求在研究处理事物时,应把所处理的事物看作一个系统,不仅要看到其中的组成部分,还要看到这些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总体的角度把系统中的人、物、能量和信息加以处理和协调。按照系统思考的方法观察、分析、控制、管理、协调某一个事物时,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应该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对于组织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它要求个人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以自己真正向往的事情为起点,为自己的最高意愿而活着。组织群体对于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植基于每一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和能力;

改善心智模式是把镜子转向自身,审思自己究竟如何了解世界,采取何种假设、成见、图像、印象,而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

共同愿景是真正值得长期献身的目标以及不断学习与创造的动力。这一训练发掘出共有的愿景,使组织成员对组织产生归属感,成为有良好默契的工作伙伴;

团队学习由一个团队所有成员的深度汇谈开始,每个人都摊出心中的假设,自由交流,以发现远较个人深入的见解。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不是个人。

读《组织能力的杨三角》有感


读《组织能力的杨三角》有感

文|谢军

组织能力建设一直以来是企业管理之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企业管理过程中核心解决的问题,该书从三个角度来解析组织能力的打造:员工能力、员工思维及员工治理,通俗来讲就是能不能干、愿不愿干、让不让干,这样的理解与我们“能干事、愿干事、干成过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员工能力即能不能干,是在组织或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具备该相应的专业能力,当每一个个体组织成有效的组合时,组织也就具备了相应的组织能力。从人力资源工作本身而言,组织内部的人才盘点、人才梯队建设就是有效的组织能力建设的一部分。换成我们熟悉的逻辑关系是,公司年度的三年战略规划确定未来三年的企业经营目标,而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梳理达成公司三年战略规划的目标需要什么样的组织能力,或者说需要多少具备什么样能力的人,再往后就是人才盘点工作,让管理人员清楚公司内部现有人才情况有多少已经达到需求的能力,有多少是可培养可以达到,又有多少需要招聘来获取,以此引申出人力资源工作中的招聘、培训等工作。

员工思维即愿不愿干,主要阐述是个体对开展工作的意愿度及思维模式,通常在组织内部都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比如通过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创造价值 追求卓越”来做思维模式上的牵引。在房地产行业这块做的比较知名的如龙湖的“操心员工”,他们通过较为具象化的行为描述来鼓励、牵引全体员工向这个标准来靠近。

员工治理即让不让干,这个方面主要涉及企业的架构、权责、流程等一系列内部的管理要求。在员工治理和员工思维方面有一定的相关性,即组织允许、鼓励的来指导员工的思维模式,鼓励他们自发的按照组织期望的处理方式来出来。在这个方面核心是授权及边界管理,只有清晰的授权和明确的管理范围,才能最大化的调动其积极性。结合我们实际工作,我们运营的架构、权责体系、流程均是从组织层面来解决上述问题。

组织能力的打造与上述缺一不可,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及知识积累,组织能力的打造可以概括为一个好的团队及好的团队氛围,而这两方面均需要我们日常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来长期积累和维护。

学习《组织能力的杨三角》感悟

杨老师《组织能力的杨三角》一书举了大量的实例,给出了很多实用性的经验建议。也能够看出作者不时迸发出的“实业救国”的呐喊和热情。

1

企业是什么

企业是由三部分构成的:人、财、物。其中财、物是死的,需要由人来运筹。所以,企业能力的核心是人的能力,以及对人的组织和管理。

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如何使人力资源和公司战略统合起来,使得人力资源为战略做贡献。

企业就是一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轿车,如果我们按照12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轿车能够平稳行驶;但如果我们按照240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则只有20%的轿车能够承载如此快的速度而不出问题。最终轿车能以多快的速度行驶:一是取决于企业家自己所确定的目标,二是取决于轿车本身的能力。

杨国安教授给出了经营业绩的公式: 经营业绩 = 战略 * 组织能力,这个公式深刻揭示了经营管理的难度和内涵。如果组织能力等于零,战略即使再强,经营结果也是零。这个公式给我们的启发是:我们必须平衡发展公司的战略能力和组织能力,让这两方面都强。

3

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重要内容

第一,根据公司战略的要求,如何分阶段地去建设公司的人才储备、能力结构、以及找到忠心、合用的人;

第二,如何根据公司战略的变化,调整公司人力资源的构成。

公司战略可以根据公司内外部经营的情况随时调整,当然更多的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但公司内部能力的建设却没有战略调整的速度快。谁能快速调整自己的组织能力跟随战略的变化,谁就能赢得竞争的胜利。

4

核心员工能力

核心员工能力是指针对公司全体员工,围绕公司的战略和文化,影响到组织能力的相关行为和素质。例如:客户导向、团队合作、速度、灵活性等。杨国安老师清晰地指出核心员工能力的识别、培训、培养是建设组织能力的关键所在。

这个观点背后的理论依据是“群体动力学”。我们知道,“群体心理一致”时会产生非常强大的爆发力,会把群体中的个体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5

企业培养人才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规划人才培养时,要注意平衡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速度,如果企业发展速度持续超过人才发展速度,员工的能力始终跟不上,就会造成管理混乱或者丧失商机;反之,如果超前培养人才,人才有更高的眼界和能力,却在目前的企业找不到用武之地,他就有可能流向更能让他发挥能力的企业,这样,企业就等于是为别人做嫁衣。

6

关心人才管理才能基业长青

中国的企业家也正在经历转型,从关注市场营销、到关注经营战略、再到对人才、企业文化和组织能力的关注,杨教授这本书的出现适逢其时。对人充满深切关怀的企业家才是真正优秀的企业家,对人充满深切关怀的企业才能成就基业长青的事业。东方传统文化一直注重对“人”的关怀,相信21世纪管理学对“人”的回归,东方应该能孕育出自己独特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组织能力的杨三角》这本书是杨国安教授的一种尝试,21世纪管理学上,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突破,必然来自于东方文化的孕育。

读《服从组织是党员天职》有感


读《服从组织是党员天职》有感

老王是在大学期间入的党,现在也在机关党委办公室借调,但对我党的认识还非常浅薄。读这篇文章,有些想法,想与大家分享。

还记得,在鲜红的党旗面前,我们庄严宣誓:"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但在现实工作中,有些同志在面临岗位调整时,却忘记了自己的誓言,提拔晋升自不用说,但当调整到条件艰苦或困难较大的岗位时,却叫苦连天、怨天尤人,乃至于四处公关,谈条件讲借口做选择,身上的党性荡然无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要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其中的大局意识如何体现?就是要求党员同志要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听从组织指挥,这才是真正的政治上的明白人。

服从组织安排,要常怀感恩之心。个人服从组织,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党性的集中体现。每一名党员都应认识清楚个人和组织的关系。组织关心个人成长,培育个人成才,在必要时需要个人为之付出和奉献。但有些人却认不清、看不明这一层关系,有了成绩就认为是自己的,提拔自己是应该的,稍不如意,就觉得是组织错了,是组织亏欠了自己。这种消极的意识一旦产生就非常危险,如果不及时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就容易发生违纪违法的危险。

服从组织安排,要常怀理解之心。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大势者,不足谋一时。如果只从个人角度来看待组织决定,就容易一叶障目,视野狭隘,认识偏颇。只有站在组织的角度去眺望大局,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换位思考,才能理解组织的决定,认清时势的需要,领悟上级的苦心。如果一个乡镇地处偏僻、条件恶劣、发展落后,亟需一位能力突出、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去领导发展,这是组织经过深思熟虑后,出于对群众负责,对个人信赖才作出的决定。如果不能理解这一层用意,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那是党性缺失、难当大任的表现。

服从组织安排,要常怀担当之心。面对困难重重的任务,我们要有中流击水的豪气,面对艰苦卓绝的岗位,我们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不论是在什么领域,不论是在什么岗位,不论是在什么地区,都要有一颗要把事情干好的决定,要有一颗干好为止的恒心,要有一颗能把事情干好的信心!绝不是说,我听从了组织安排,到了这个岗位就行了。而是要履行使命,敢于担当,干出一番事业来!如此,才对得起组织的信赖,才对得起人民的期望。

当然,服从组织的安排也不能盲从盲信。党内有党内的民主渠道,如果对组织安排确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党内渠道反映和沟通,但这也并不能动摇"个人服从组织"的基本原则。除非是明显的违法违纪违规的命令。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身肩历史使命,必须心怀大局意识,坚持"四讲四有",好不犹豫地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排头兵角色,才是真正的政治上的明白人!

拓展阅读:服从组织是党员天职

个人服从组织,这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党员干部应该把党性放在第一位,时刻服从组织原则、执行组织决定,在组织需要的时候牺牲和奉献,这才是有大局意识,才是政治上的明白人。

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领导班子将陆续换届。近期,湖南、重庆等省市已经开始了区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工作职务流转更换、干部队伍新老交替、领导班子新陈代谢等将成为换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得到晋升或者转到满意的岗位自不待言,但当或退或留,或转到艰苦岗位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是"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还是四处公关、软磨硬泡或者找借口、谈条件,就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具有真正的党性和修为。

1938年11月,中央军委政治部找李先念谈话:"先念同志,组织决定你到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当营长,你有什么意见吗?"当时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缩编,干部降一两级是正常的,但从军级降到营级,是极为罕见的,李先念却毫不犹豫地回答:"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

"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是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共同底色。老一辈革命家、福建宁德原地委书记李天瑞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服从组织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20世纪70年代,李天瑞恢复工作后,当时他的组织、人事关系早已调到省里,子女也希望他回省城工作。然而,当接到组织要他到闽东水电站工程工作的通知后,李天瑞二话没说就直奔一线。后来组织上又调他到地处深山的贫困县屏南任县委书记。妻子担心那里山高水冷,对患气管炎的他不利,可他却说:"条件好的地方可以不去,到贫困山区应坚决服从。"

"组织"是党的生命线。1922年的二大党章第四章"纪律"即规定:"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在革命年代,我们党依靠强大的组织性,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依靠着坚强的党组织,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告别了"一穷二白",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到今天已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然而,面临国内外的机遇与挑战,面临"两个一百年"的艰巨任务,组织性只能加强,不能丝毫有所放松。

个人服从组织,这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每一位党员,都要认识清楚个体和组织的关系。每一位党员的成长,除了自身努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靠组织培养。现实中,有些干部摆不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有了成绩认为是自己的,被提拔了觉得是应该的,稍不如己所愿,便认为是组织错了或者亏欠自己。这种动辄对组织妄加揣测和议论,乃至试图以消极抵制来对待组织决定的错误思想非常危险。党内有党内民主的渠道,如果对组织安排确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党内渠道反映和沟通,但这并不能动摇"个人服从组织"的基本原则。

"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这是党章对党员义务的规定。党员干部应该把党性放在第一位,时刻服从组织原则、执行组织决定,在组织需要的时候牺牲和奉献,这才是有大局意识,才是政治上的明白人。

(来自《光明日报》)

创建学习型组织感悟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学习不分年龄和层次的,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学习型组织’是第五项修炼中的精华。很有幸我也有机会学习了‘学习型组织’,给我的感触很深,也把自己的思想在不断的改变,学习到了一些对自己生活的追求,‘管理来自沟通,沟通来 自尊重,尊重来自平等,平等来自大爱,大爱来自人性的人本亲情理念!

在学习中我们以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为基本,来自不同岗位的伙伴们上课时都那么聚精会神,拓展课上又是那么的团结凝聚和丝丝关爱!同乐会上又是那么的多才多艺搞笑幽默开怀的大笑,好像又回到儿时的天真无邪。也许自从参加工作就没有过这样的紧张而又快乐的学习过,把自己消失的自信活力重新点燃,,把在生活中的烦恼都忘掉,加强了对以后生活中遇到的坎坷会勇敢面对。

生活就是简简单单,朴朴实实的,没有那些华丽和招摇,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感恩的心,感恩世界,感恩社会,感恩企业,感恩父母,那样我们也就会收获更多的美丽!

人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的学习要结束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有那么些的不舍和依恋,这是发自内心的真实,不是扭捏和虚假,大哥对小妹的一个拥抱,小妹对大哥的一个甜甜的微笑,小弟对大哥的的一拳,小弟对大姐的真诚祝福,大姐对小弟小妹的祝福,都是那样的温暖和感动!都会是我们一生中的激动,我们都会在心里永远的记起想起回味!!!!

《组织后的命运》读后感800字


《组织后的命运》是在目前政治环境之下不可能正式出版发行书稿。而这书稿的作者野夫是个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野夫的父母在文革曾被被打成右派。在文革结束之后,野夫考上了武汉大学,毕业之后成了一名职位比较高的警察。可惜,野夫不幸卷入80年代末的那场政治风波之中,踉跄入狱成了一名政治犯,父亲去世之前也未能见上自己儿子最后一面。野夫出狱之后,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极为窘迫,母亲减轻儿子的负担,也选择跳江自杀。也许是太多的不幸,让野夫的文字特别具有感情穿透力,甚至有种带血的感觉。
野夫写《组织后的命运》,其实写的就是老一代知识分子在共产党建立的政治体制之下的命运。这本书稿之中的主人公是大伯。大伯的父亲是地下党,后来大伯上了大学也成了一名积极的地下党员,还为成了名噪一时的积极人物,参与组建了多个学生运动组织。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大伯的很多同学到了延安,大伯却被组织安排到当时的四川去从事地下工作。作为一个党员必须服从组织安排,也正是这一安排让大伯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由于当时四川的形式比较复杂,以及其它方面的因素,大伯被脱党了。结果,大伯不仅失去了自己喜爱的初恋情人,落了一个终生未婚的下场;而且失去了党员应该享有的待遇,在建国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之中,成了被运动的对象。即使大伯再有才,到了晚年也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
其实,这篇作品与余华的《活着》颇有几分相似,只是这篇作品选用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不幸,并把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组织,让这篇作品承担了太多的政治负担,才让这本书以书稿的形式在网上流传。
从野夫主要作品的内容来看,这些作品都没有多少赚取版税的机会。这倒不是野夫的文章写得不好,而是野夫的很多文章容易刺痛曾经的一些记忆,只能被禁锢在网络世界里。在今天,一个作家要是不能赚钱版费,直接会影响到一个作家的生活质量。这一点野夫倒不用担心,因为野夫在从事写作之前以及赚够了正常生活需要的经济基础。野夫之所以选择写作,只是为了记录自己以及自己先辈们曾经的不幸经历而已。

《-年级 激活孩子能力的关键期》(精选范文)


身为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家长,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孩子需要不断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长在这整个过程中就要起到正确引导作用,那么如何成为一个更合格的家长呢?抱着这样的态度,我翻阅了这本《1-2年级激活孩子能力的关键期》。

这本书详细解读了孩子在这个关键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对孩子次阶段的种种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读,以大量翔实、现实的案例进行例证,并提供了种种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办法。

读了这本书,发现我有很多理念都和作者不谋而合。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过程。”我深以为然。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可以依靠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更重要是坚持。书中提到“21天法则”,即连续21天对孩子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心理,只要坚持不懈,好习惯自然养成,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不断的提醒孩子坚持。诚然,当好习惯变成了自然而然,对于孩子这样的白纸来说岂不是受用终身。记得我儿子很小的时候不爱刷牙,刷牙不认真导致蛀牙,在看过牙医了解牙齿的重要性以后,他对刷牙一事从自己心理上产生了重视,我每天早晚提醒他,并不定期检查他是否认真刷牙,一段时间以后,良好习惯形成,早上起床后和晚上洗漱前必然先去刷牙。同理,如果每天晚上作业完成后,能够坚持一段时间的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孩子来说无论阅读能力提高还是知识量增加,好处都是巨大的。反之,有的孩子缺乏正确引导,形成了不好的习惯,比如有的孩子每天晚上要看长时间的电视,或者长时间玩电脑游戏,对视力有害不说,大脑也得不到锻炼,长此以往,孩子的智力水平必将落后于爱阅读、勤思考的同龄孩子。

书中提到要重视孩子的情商发展,培养孩子懂礼貌、爱劳动,对人公正、平等、真诚、友爱、懂得感恩、有同情心、能够独立完成事情、关心国家大事,懂得人情世故,学习生活上有主见,只要不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父母就不要干预。我一直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事实上除了一些专业人员以外,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相差都不会太大,区分高下的正是“情商”。情商高的人更能适应社会,他们生活能力更强、幸福指数更高,好在情商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提高的,既然如此,我们做父母的当然要努力提升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今年暑假孩子和他爷爷奶奶出去访友,回来还用自己的零花钱分别给我和他爸爸带了礼物,给我买的是一支发簪,给他爸爸买的是一瓶香辣火腿酱。看着他小小年纪就懂得感恩,心思细腻还能根据父母的喜好买礼物,令我感动不已,深深觉得这几年的心力没有白费。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我对孩子学习生活干预有些多,大人的生活经验是何其丰富,看见孩子做的不当难免想要纠正,可是干预过多也许会造成孩子缺乏主见,再次提醒只要不危害孩子身心健康,做父母的就不要干预。

这本书上还提供大量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方法,值得父母们借鉴学习。

学习型组织读书笔记


一. 什么是组织学习组织学习则是组织为了实现发展目标、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围绕信息和知识技能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是组织不断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过程。

组织学习的意义:“为了促进长期效能和生存发展,而在回应环境变化的实践过程之中,对其根本信念、态度行为、结构安排所为的各个调整活动;这些调整活动借由正式和非正式的人际互动来实现。”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组织学习的概念至今,对组织学习的研究已从心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战略研究已经把对组织学习的认识作为形成未来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组织学习的机制在于组织能否通过学习提高对产品、技术和管理的创新能力,形成新的特殊资源,再对这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建立在组织学习机制基础上的管理创新机制是公司形成管理优势的源泉。

然而影响组织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有两类:组织学习促进因素和组织学习途径因素。上述两因素的合理搭配,已经对于组织学习的质量至关重要,将成为组织学习获取实际成效的关键。

二.组织学习与个人学习的区别

个人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更是知识化、信息化时代生存的基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个人学习已是人们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充实知识,获取信息,取得成功的法宝。

然而,组织学习区别于个人学习,组织学习过程远比个人学习过程更为复杂。在组织学习中,每个成员对学习过程和结果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但组织学习绝不是个体学习的简单加合。

组织学习具有成员和组织之间的交互行为、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同时,组织文化的构建是组织学习的重要特征。因此,必须把个体视为一个有机系统的一部分,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组织学习核心是实现共同思维模式的个体行为的结果。

组织虽然没有“大脑”,但它确实有记忆和认知系统,通过这些功能,组织可以形成并保持特定的行为模式、思维准则、文化以及价值观等。

组织学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能不断地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知识并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知识;②能不断增强组织自身能力;③能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因此,组织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是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地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知识并创造出新知识,以增强组织自身实力,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的过程。

三.什么是学习型组织

至今为止学习型组织的定义众所纷纭。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组织。”即: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

在学习型组织中,学习的层次包括:个人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和组织间学习。关于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我们都比较熟悉,而团队学习是彼得·圣吉倡导的五项修炼中的一项。组织间的学习是组织学习非常重要的学习层次。向竞争对手学习,与同行同业者交流,都是组织间学习的重要方式。

总之,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实现组织学习,是通过组织学习实现组织知识的创新,这种知识即包括组织的外在,如结构、制度等,更包括组织的文化、组织成员的态度与技能等,也包括组织与组织、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非物质、软性的资源,而且后者更为重要。因此,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在组织学习方面取得实效,才能真正走向深入。

四.构建学习型组织 打造核心竞争力。

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在于不断构建组织间学习。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组织学习的五项修炼,强调通过对现有管理模式的理解以及共同开发新工作模式的过程,鼓励员工与组织学习和运用新思路和新行为模式。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① 自我超越: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②改善心智模式:我们把自己工作组织看成学习的场所,把自己工作组织看作是转向自己的镜子,这是心智模式修炼的起步,学习发掘内心世界的潜在能力,使这些能力浮在表面,并严加审视。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③共同愿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并有衷心渴望实现的目标的内在的动力,将自己与全体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联系在一起,主动而真诚地奉献和投入。组织都在设法以共同的愿景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使组织拥有一种能够凝聚、并坚持实现共同的愿望的能力。④ 团队学习:团体的集体智慧高干个人智慧,团体拥有整体搭配的行动能力。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个别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为快。 ⑤ 系统思考:系统思考强化其他每一项修炼,并不断地融合整体,得到大于各部分加总的效力。系统思考的修炼是建立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修炼。

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化变革过程这一大背景下的中心课题。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是“学习型组织”,不断构建自己的组织文化,形成一种企业精神,一种共同的价值观,熏陶全体员工。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不断创新,形成适应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学习型组织建设,正在全面影响和制约着着现代组织各项管理职能的实现和组织效能的发挥。其重点在于一是着眼于如何分享、使用和储存现有知识;二是着眼于如何创造新知识。

如果把企业组织视为一系列知识、资源的结合体,不断地获取知识、资源,更新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就成为企业组织的基本职能,也是企业组织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那么,学习必将成为组织最重要的职能,也是组织的一项重要常态化工作。

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组织学习为企业“全面增强体质”提供了一剂良药,构建学习型组织为全面打造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教练,导师和组织咨询》读后感


《教练,导师和组织咨询》读后感

李维峰

有缘接触到《教练,导师和组织咨询》这本书,读过之后虽还有很多的困惑,但也为我拨开了最重的一层迷雾,使我在教练,导师,组织咨询和督导这些技艺如何在为组织服务的过程中协调的整合,从而达到最实用的效果指明了方向。

纵观本书,犹如踏入一座精巧雅致的园林,作者用不大的空间整合了教练,导师,咨询和督导服务的全部内容,它们精巧地连接,完美地融合,确为一部各种技艺完美融合的开山之作。它用精美的实践背后的七条金丝线作为园林的水脉贯穿其中,水贵有源,这些金丝带就是本书的源头和基础。书中呈现的教练,导师,组织咨询和督导的内容,仿佛是园林的亭台楼阁一般巧妙地分布在其中,在流水和曲径的联接下融为一体,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进入本书的具体内容,你会发现各种实用的模型(教练触及度,教练和督导的CLEAR模型,学习圈短路模型,督导的七只眼模型,客户转变模型和聆听的四个层次等等)似小桥,如假山,若池泽一般相互依托,交相辉映,特别对需要在教练,导师,咨询和督导等方面进行整合运用的人来说非常实用,全书移步换景,让人惊喜连连。

在园中,体会最深的一个"景点"是"当下的转变",改变是不可避免的,随时每刻都在发生,但把握改变的方向达成期望的结果确实是一门艺术,这需要具备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当下的转变"是在蜕变式教练/咨询/督导中都适用的一个理念,推崇的是在约谈时即刻的"快速推进演练",让客户真正地感受到改变的力量,从而加强改变的意愿和行动,达到蜕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另一个突出的感受是督导者纵观全局的"直升机升高"能力的重要作用,俯瞰各种关系(督导者和被督导者的关系,被督导者和客户的关系,以及他们与目标的关系等等),运筹帷幄的感觉油然而生,这在督导的七只眼模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对教练者和督导者的督导都需要能在七个关注点之间进行灵活的转移和切换,仿佛若夜晚的北斗七星一般,为督导者在督导的过程中指引方向,快速奔向和达成目标。

欣赏完了,当夕阳西下,一个人坐在廊桥的石凳上,思考着园林的意境从古代的"可观可望"到近代的"可居可游",亦或可比拟为本书所描绘的状况,让教练,导师,咨询和督导的服务在组织中生根发芽,进而枝繁叶茂的时候来了!想着想着,仿佛一切在这个时刻凝固,望亭台楼榭,听蝉声细语,任微风拂面,凭自己的身体,感受和思绪与大自然相连,久久不肯离去……

读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有感


读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有感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学习是一个人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传承文明,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然而,当我们和别人说起“学习”或“学习型组织”,大多数人会变得目光呆滞。因为这些词马上会使人想起被动地坐在教室里听讲,以及为了取悦老师而尽力避免犯错的情景。长期以来,我们都习惯于只在课堂上学习、听讲应该怎么做,然后再回去试图“实施”老师所说的东西。这种填鸭式、灌输式的学习,让多数人谈“学”色变。读完彼得·马吉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以下简称《第五项修炼》),让我改变了对“学习”、“学习型组织”的认识,并深刻地体会到学习型组织不只是“学习”。

“学习型组织”这个概念译自英文“learning organization”,直译是“学习中的组织”,或者“正在学习的组织”。 1990年,随着彼得·马吉《第五项修炼》一书的出版,“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红遍世界,成为炙手可热的时髦口号。这本书被誉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作者本人也因此被称为“学习型组织之父”。《第五项修炼》描述了如何通过采用学习型组织的战略和行动对策,即加强“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这五个方面的修炼,来排除威胁组织效率和事业成功的学习障碍。尽管《第五项修炼》是工商管理类经典之作,但彼得·圣吉提出的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一些思想和方法,对于新形势下如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近年来,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单位建设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然而,许多人对学习型组织的认识存在误区,误以为学习型组织就是重视学习的组织,误以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任务就是简单地获取知识即通常所谓的“学习”。实际上学习型组织不只是“学习”,而是以学习为切入点和抓手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它不仅涉及知识的获取及其形式与方法,还涉及组织内部的任务模式、组织结构、工作机制与流程、文化价值观念、知识信息资源等一系列要素的优化与重组。

学习型组织不只是“学习”,还需要“强大的学习动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最大的障碍主要不在于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程度,而在于保持学习的动力。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学习的动力来自于需求。只有激发起每个人心里的真正需求,才能使其真正去学习。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我们要广泛开展个性化学习,引导党员立足岗位职责、工作实际和自身特点,理清个人愿景,养成学习自觉,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掌握职业所需,改善“心智模式”,实现“自我超越”。当然,个体的超越并不必然带来团体的超越。在人类群体活动中,很少有像“共同愿景”一样能激发出强大的力量。在革命战争时代,众多革命志士抱着“解放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的想法投身革命事业,所以不但有高昂的斗志,而且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共同愿景是一个方向舵,能够使学习过程受到阻力时不断突破,在一次次尝试与修正中接近目标。今天,我们应该建立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愿景,激发学习热情,强化学习动力,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不断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业务工作科学发展的本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进步中成就个人事业。

学习型组织不只是“学习”,还需要“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学习观念、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个人孤立式学习转向组织共享式学习。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团队学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团队,而非个人,才是现代组织的基本学习单位。团体的集体智慧高于个人智慧,但往往也出现团队每个成员的智商在120以上,而集体智商去只有63,以致造成三个诸葛亮不如一个臭皮匠的现象。然而当建立起整个组织一起学习的风气和行动,真正做到团体学习的时候,不仅能产生出色的成果,个人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更快。团体学习比个体学习更重要,它更符合学习型党组织的本质要求。因而,我们要把各类团队学习作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围绕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结合岗位、个人专长组织开展学习小组、青年读书社、学习沙龙等团队学习活动,不断凝聚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团队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学习型组织不只是“学习”,还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 实践中,学习型组织建设往往流于形式,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将学习型组织建设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学习方法。在《第五项修炼》中,彼得·圣吉介绍了五个方面的“修炼”,但为何他的书名单取“第五项修炼”呢?因为在他看来,“第五项修炼”即“系统思考”是最为重要的,它是整合其他修炼的修炼,它把其他修炼融入一个条理清晰一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在国际上,建设学习型组织采用的基本方法正是系统方法。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我们应当借鉴彼得·圣吉的系统性思考的思想,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观察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系统思考,就党员个人而言,主要是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紧密结合本单位和个人的实际,学以致用,针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学习新理论,寻求新对策,解决新问题,在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单位集体而言,主要是应当自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业务工作,正确处理好业务工作与服务大局的关系、业务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关系、部门工作与全单位工作等关系,把学习、创新和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学习型组织不只是“学习”。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使我对新时期的学习有了更深的认识,学习不仅是知识领域的拓宽,更是自身内在素质的提升,不仅是个人能力的进步,更是团体综合实力的提高。“吾生有崖,而知无崖”,在不学就会落后,学慢了就跟不上发展步伐的信息化时代,让我们点燃真正的学习实践之火,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系统思考的实践、自我超越的实践、建立共同愿景的实践、深度汇谈的实践和反思心智模式的实践,在学习实践中培塑强素质、凝聚正能量。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一)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这篇小说写的是青年教师林震被调到区委会后,在工作中碰壁,困惑,迷茫的故事。小说以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通过工作和爱情两方面,塑造了林震,刘世吾,赵慧文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小说的中心人物林震,他富有理想主义,对党支部的歪风邪气不满,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但他又是单纯的,和刘世吾等人比起来是弱小的,他怀着一股热情想要改变组织部存在的一些坏习气,勇敢的向上级提出批评,却没想到没有任何人给予理睬,他感到气愤,也使得他的反抗意志更加坚定。他有过惶恐,但却没有退却。林震与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样,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新生儿踏进社会,对一切充满了热情。在他的头脑中,生活就应该像党允诺的一样,单纯明朗,人们应该按照党章那样循规蹈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困惑,自然也不能接受。但令人佩服的是,即使对革命的热情被压迫在社会的洪流中,也仍然继续为之努力。他就是社会主义新势力与旧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斗争的象征。也许有的人会说,若干年后的林震,或许就会被社会同化,对社会屈服,成为下一个刘世吾。这不禁让我想到另一篇小说《活动变人形》里那句静宜对倪正吾说的话;人们都是这样的,年轻时候觉得社会不合理,要和社会作战。最后却总是要和社会和解,个人与社会达到彼此的两利。选择没有对错,只要记住学会肯定自己的价值。

赵慧文也挺有意思。她和林震是年轻党员的两种代表。前者初入社会积极性还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打击,后者则是在工作和婚姻中遇到挫折后渐渐失去了热情。当她遇到林震之后,她说自己好像又年轻了,不难想象,林震就像那以前的自己,但现在的她终于还是在那氛围中失去了勇气,默认不反抗。而林震的出现,仿佛又带给了她一丝的希望,她理解林震,鼓励林震,支持他与一些组织部的歪风邪气作斗争,做她没有勇气做的事。很多人说在那个年代,赵慧文是聪明的,既达到了想要的目的,又不怕损害自己的利益。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刘世吾。他在小说里被塑造成一个新式官僚主义形象,身上带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和习气,但却一点也没让我讨厌。他是一个有智有谋的人,会统筹大局,懂得适可而止,也是对一切事物看得最透彻的一个人物,心里面什么都明白。他有时能把工作做得很出色,并且还有一套坚固的理论,领导艺术论、成绩基本论、条件成熟论。他仿佛是一个看透一切的哲学家 baike.baidu/vie)说明作者也是抱着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创作这部作品的。

林震无疑代表着理想的一面,但从小说叙述的角度来看,他更像一只眼睛,小说的基本情节便是根据他的见闻和感受展开的,我们也从这只眼睛中看到了现实中诸多难尽人意之处,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新政权中旧官场的种种陋习。

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塑造了刘世吾这个形象。他堪称组织部的灵魂,是现实的全部理性和非理性的代表,他参加革命多年,经验丰富,精明强干而且多才多艺。他对王清泉的处理很难说不恰当,对赵惠文的劝说也很难说不合情,但为什么在林震和赵惠文的眼中他就不是一个好干部呢?因为在他身上有太多官场的一些不为人所察觉而又与主流价值观不相适应的东西。

林震代表着大多数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有朝气,有想法,对旧观念、旧事物抱着批判的态度,眼睛里揉不得沙子。这是年轻人性格中最宝贵的因素,也是改变常规的新鲜力量。正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有变革的可能。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一)

小说直接从题目就可以知道有个年轻人来到了组织部,而这个年轻人却是不轻易放弃的。

林震是个富于理想主义精神、勇于进取的人。当他来到的组织部门时,对党工作充满了神圣的憧憬,他很单纯,也有些幼稚,比如根据电影里全能的党委书记的形象来猜测党的工作者的,不乏有些天真。他带着他满腔的热血来到组织部,就像小说当中开始不久写道“他带着一种节日兴奋心情跑着到组织部第一副部长的办公室去报到。”这是他跟刘世吾的第一次见面。刘世吾是个有经验以及经历的人,在他的面前,林震显得是弱小的,他只能集中最大的注意力去听他讲一些他觉得相当深奥的概念。但是这时候他还是高兴的。当然正因为他和刘世吾对工作的态度的不同导致两个人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在讨论麻袋厂问题的区委常委会上林震显得有点执着勇猛他勇敢地站出来,提出一个人们需要深思的问题:“王清泉个人是作了处理,但是如何保证不再有第二、第三个王清泉出现呢?”并掷地有声地表示:“党是人民的、阶级的心脏,我们不能容忍心脏上有灰尘,就不能容忍党的机关的缺点!”但同时他又是矛盾的他判断不清究竟那样对,是纳斯嘉的“对坏事绝不能容忍”对呢,还是刘世吾的“条件成熟论”对。刘世吾老道有经验,他总能把他的思想打压下去,变得模糊。

刘世吾的精神世界里充满了冷漠,但这并不等于往日的革命热情在他身上已经完全泯灭。不,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时也有不满之感,因而他为了摆脱自己对实际生活的厌倦感情和无聊心绪,常常贪婪地读小说、诗歌等文艺作品,从中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梦想一种单纯的、美妙的、透明的生活”。可是当他睁开眼睛来看现实的时候,那种“透明生活”的幻影就立即消失,心情又回到黯淡和灰色。他怀念过去的战斗生活,然而对于眼前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却陷入极大的麻木与冷漠。像刘世吾这样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在革命到来之前,昂扬兴奋,对革命抱着诗一般的幻想;然而一接触革命实际,他们便容易失望。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它本身就是一种十分繁琐的事业。对于刘世吾来说,如果过去那种暴风骤雨式的、充满激情的战斗生活曾经鼓舞过他,那么当前需要进行坚韧、琐屑的日常工作的时候,现实在他眼里就失去了诗意。革命的日常工作不再是他的内心要求,而变成了他的负担。因此革命热情随之衰退,疲惫情绪应运而生。他自己的灵魂里害上了与时代对立、无爱无憎的精神冷漠症。

你会很容易发现《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里描写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事情,那些忙忙碌碌,漫不经心地工作场面;拖拖沓沓却假装正经的工作态度;毫无效率也不负责任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到只为应付局面的工作用语;那些假惺惺的场面在现实生活中还依稀存在。或许文学的价值就在这里吧,它反映的永远是生活的深层面。

小说的中的林震,就像我们现在许多的年轻人一样对生活充满热情,但是现实却总是无可奈何的,就像王蒙在自传《半生多事》中说的那样青春洋溢着欢唱和自信,也充斥着糊涂与苦恼。青春总是自以为是,有时候还咄咄逼人。青春投身政治,青春也燃烧情感。青春有斗争的勇气,青春也满是自卑和无奈。青春必然成长,成长又会面临失去青春的惆怅。

但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依旧要奋斗着,“要更积极,更热情,但是一定要更坚强。”

1130140017 胡艳丽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读后感(二):时代需要“林震”

参加工作时间长了,越来越容易看到对工作不用心的人,看到了很多得过且过的人。有时很纳闷:怎么可以这样呢?心里在为大家鼓气,但看到的依然是大家的碌碌无为。

小时候,校门口贴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标语充满时代的气息,于是我走向教育的路。一路奔来,对教育之路幻想着——心想自己一定能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心想着教育世界的璀璨与辉煌。

然而,现实很残酷。长辈们让我知道生活和理想有时背道而驰,额外的工作让我知道一些和教育教学无半点关系的事情只有做了才能让我继续教育着。于是,有时很愤青。愤青时有时会受到严厉的批评。

1956 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按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看来,那时的人们应该都是奋发图强之人。有时在办公室,长辈们也常说“毛爷时代”如何好,如何廉洁。

于是,想起了王蒙所写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想起了那个被别人评为“理想主义者”的“林震”。

这篇小说告诉我,现实从来没有理想过。

大家以为改革开放之前经济落后,人人都做事认真。小说告诉了我们真相。

区委,神圣的地方;政府干部,高尚的人物。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高潮”,人人“滔滔不绝地讲着社会主义高潮中的各种气象”。

小说以真实的笔调给我们展现了政府里忙忙碌碌,漫不经心地工作场面;拖拖沓沓却假装正经的工作态度;毫无效率也不负责任的理直气壮,冠冕堂皇到只为应付局面的工作用语。林震初到通华麻袋厂时,“工厂门口的警卫同志听说他是区委会的干部,没要他签名,信任地请他进去了”,可见在那个时代官的威力真大,到哪都有特权。今天的官僚主义盛行可说是得益于那个时代的官,得益于老百姓的畏官心理(中国的官僚主义从来都没有消退过)。

小说中的刘世吾曾说“党工作者是医生,他要给人治病,他自己却是并不轻松的”。这话说得很经典,我们党内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医治。就说刘世吾这个人,他是组织部主要负责人,工作能力强,“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从对林震所说的话来看他又是个看问题很透彻的人。在他给林震介绍组织部工作时说“‘把党的生活建立在…… 上’,听起来就象‘把生活建在登登登上’”,官腔十足。对生活的无奈与厌倦使他有着可怕的冷漠与麻木的心态和病症,容忍一切。韩常新和王清泉的官僚主义就是他包庇出来的。他的冷漠与麻木,挂名的上司李宗秦有很大的责任。

王清泉,是仗着解放前的事迹混在机关单位的蛀虫,劣迹斑斑、为官霸道。唯我独尊,对魏鹤鸣大呼小叫,怒叱不断,只会以上欺下。典型的只领功领钱的领导。关于处理王清泉的问题时,刘世吾曾对林震说“我明天找他谈话,有原则性的并不仅是你一个人。”而王清泉受到处罚是因为林震和魏鹤鸣把事情闹大了,可见,事情不闹大就跟原则扯不上边。

韩常新这位工厂建党组组长,“比领导干部还象领导干部”。常常“迅速地提高到原则上分析问题和指示别人”。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积极处理,还打击积极工作的魏鹤鸣和林震,可见韩也是党干部中的败类。韩到通华麻袋厂了解发展党员工作时的做法完全是浮夸风主义,追求数字结果,不注重过程,写起文章来圆滑而又强拉硬扯,有浓重的八股文味道。对工作投机取巧和狐假虎威。这样的人却能够步步高升,真的让人心寒。

魏鹤鸣,是个正直的人,很想改进工作,因为长期受到王清泉的压制,对现实心生不满,又因上级的消极态度对工作不再有希望。当林震来了调发展党员工作时,“他好象应付似的希望快点谈完。”总的来说他是个工作负责,关心群众,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在林震的鼓励下,魏鹤鸣给《北京日报》揭露王清泉的劣迹,最终使上级将昏官王清泉彻查到底。

林震非常有个性,有理想、有抱负,不易被污浊的世风污染。初入教育事业及组织部都非常好学,作风踏实。单纯,不免幼稚,“对于党工作者(他是根据电影里全能的党委书记的形象来猜测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神圣憧憬”当魏鹤鸣向林震发牢骚时,林震说“你别光发牢骚,你批评他,也可以向上级反映,上级决不允许有这样的厂长。”他不知道的是:正是上级培养了这样不负责的领导。

林震和刘世吾等人相比是弱小的,还曾有过惶惑,但没有退却,“越是有重重的困难越觉得是发挥战斗精神的时候。” 面对刘世吾的谬论“显然成绩是基本的,缺点是前进中的缺点,我们伟大的事业,正是由于这些有缺点的组织和党员完成着”,认识到“人要在斗争中使自己变正确,而不能等到正确了才去作斗争。” 擅自同意魏鹤鸣召集座谈会时遭受批评时提出:“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不但不去主动了解群众的意见,反而制止基层这样作”“掌握了而不去解决,这正是最痛心的!党章上规定着,我们党员应该向一切违反党的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在讨论麻袋厂问题的区委常委会上,他勇敢地站出来,提出一个人们需要深思的问题:“王清泉个人是作了处理,但是如何保证不再有第二、第三个王清泉出现呢?”并掷地有声地表示:“党是人民的、阶级的心脏,我们不能容忍心脏上有灰尘,就不能容忍党的机关的缺点!”批判道:“老韩同志知道缺点的存在是规律,但他不知道克服缺点前进更是规律。老韩同志和刘部长,就是抱住了头一个规律,因而对各种严重的缺点采取了容忍乃至麻木的态度。” 林震这种敢向专权势力叫板的精神很值得共产党员尤其是年轻人学习。哪一天,这种向邪恶专权挑战的做法能广泛被肯定的时候,真正的民主时代就来临了。

时代需要林震这种人。林震的激情与激进,让赵慧文这种有良知的青年找到前进的力量和生活的温暖,让魏鹤鸣这种充满激情的工作者激发出无限战斗力量,让韩常新这种投巧主义者无地自容,让王清泉这种官僚主义者失去生存的土壤,让李宗秦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领导颜面扫地,让刘世吾这种木偶人再造成工作强人。林震这种人多了,我们的党政机关才更“干净”,人民群众更拥护党,每一个企业会更有进步空间,社会会更和谐。

我和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林震的激情。认识到现实与理想的距离,不应接受现实麻木生活,而应努力使现实靠近理想。

读后感《读《激活组织》心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中庸有感心得体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