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莎士比亚名著读后感

莎士比亚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莎士比亚文集(四)》。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作品的读后感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读后感大全:《莎士比亚文集(四)》,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莎士比亚文集(4)》一共有4部剧。我看的是第一部《威尼斯商人》导读上说《威尼斯商人》是喜剧中的悲剧,但我认为是悲剧中的喜剧。

第一幕在威尼斯街道一开始就讲安东尼奥的忧愁。他自己也说:真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闷闷不乐。你们说你们见我这样子,心里觉得很厌烦,其实我自己也觉得很厌烦又在与葛莱西安诺对话中这样说道:葛莱西安诺,我把这世界不光看作一个世界,它更像一个人生的大舞台,每个人必须扮演一个角色,而我扮演的是一个悲哀的角色。然后是巴萨尼奥向安东尼奥借钱,为了向贝尔蒙特的鲍西亚求婚,但安东尼奥的船还没回来,他现在没有钱,所以他让巴萨尼奥用他的名誉去借钱。

为什么安东尼奥忧愁呢?

第二场在贝尔蒙特鲍西亚家中。她与尼莉莎谈论前来求婚的男人。前来的亲王、伯爵没有鲍西亚看得上的。她不希望他们选中匣子。不过她们谈到威尼斯人巴萨尼奥却对他赞叹不已。然后摩洛哥亲王来了。

第三场在威尼斯广场上,巴萨尼奥遇到犹太人夏洛克向他借钱。因为他不喜欢安东尼奥,所以他这样说:我恨他因为他是个基督徒,可是尤其因为他是个傻子,借钱给人不取利息,使我们放债这一行的利息在威尼斯城都压低了。要是我有一天抓住他的把柄,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向他报复我的深仇宿怨。他憎恶我们神圣的民族,甚至在商人会集的地方当众辱骂我,辱骂我的交易,辱骂我辛辛苦苦赚下来的钱,说那些都是盘剥得来的肮脏钱。要是我饶过了他,让我们的民族永远没有翻身的日子。夏洛克虽然答应了借给他们钱,却让安东尼奥当签署人,其实是想陷害他。夏洛克说道我们不妨开个玩笑,在契约里写明要您不能按照条约中所规定的条件,在什么日子、什么地点还给我一笔什么数目的钱,就得按照我的意思,在您身上的任何部分割下整整一磅白肉作为处罚。安东尼奥为了朋友答应了。

第二幕在鲍西亚家中一室,摩洛哥亲王向鲍西亚求婚。这样说到自己不要因为我的肤色而憎厌我;我是骄阳的近邻,我这一身黝黑的制服,便是它的威焰的赐予。给我在终年不见阳光、冰山雪柱的极北找一个最白皙姣好的人来,让我们刺血察验对您的爱情,看看究竟是他的血红还是我的血红。他准备打开匣子。

第二场在威尼斯街道,朗斯洛特不愿做犹太人夏洛克的仆人,准备逃跑。遇见看不见的父亲,与父亲相认。朗斯洛特愿意做巴萨尼奥的仆人。朗斯洛特与父亲来到巴萨尼奥的家。巴萨尼奥问他我认识你;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你的主人夏洛克今天曾经向我说起,要把你举荐给我。可是你不去侍候一个有钱的犹太人,反要来做一个穷绅士的跟班,恐怕没有什么好处吧。而朗斯洛特回答道大爷,一句老古话刚好说着我的主人夏洛克跟您:他有的是钱,您有的是上帝的恩惠。

第三场在夏洛克家,卡西卡嘱咐朗斯洛特把信交给她的情人洛伦佐。

第四场在威尼斯街道,洛伦佐收到卡西卡的信。

第五场在夏洛克家门口,夏洛克嘱咐卡西卡关好门窗。他要去参加假面舞会。

第六场卡西卡与洛伦佐私奔了,巴萨尼奥也出发了。

第七场在鲍西亚家中,摩洛哥亲王开始选择。一共有三个匣子。第一个是金匣子,上面刻着:谁选我,将得到众人所希求的东西。第二个是银匣子,上面刻着:谁选我,将要得到应得的东西。第三个是铅匣子,上面刻着:谁选我,必须牺牲他的一切。三个匣子中有一的有鲍西亚的肖象。摩洛哥亲王选了第一个金匣子打开里面是一个骷髅和一张纸条写着:发闪光的不全是黄金,古人的说话没有骗人;多少世人出卖了一生不过看到了我的外形,蛆虫占据着镀金的坟。你要是又大胆又聪明,手脚壮健,见识却老成,就不会得到这样回音:再见,劝你冷却这片心。这里的发闪光的不全是黄金指得是一个人只看外表不看内心。真正的金子总会发光。

第八场在威尼斯街道上,犹太人夏洛克在大街乱叫乱跳,因为她女儿跑了,还带走他的金子、珠宝。安东尼的情况也不太好,他的船全出事了。

第九场在鲍西亚家,阿拉贡亲王也来选匣子。他选的银匣子。里面有一个眯着眼睛的小丑,和一张说他是傻瓜的纸条。往往自以为聪明的人却选不对。鲍西亚她也说:正像飞蛾在烛火里伤身,这些傻瓜们自恃着聪明,免不了被聪明误了前程。然后威尼斯人巴萨尼奥到来。

第三幕在威尼斯街道上。大家都知道安东尼奥的所有船都出事了。

第二场在鲍西亚家中,巴萨尼奥选择了铅匣子,里面是鲍西亚的肖像。和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你选择不凭着外表,果然给你直中鹄心!

胜利既已入你怀抱,你莫再往别处追寻。这结果倘使你满意,就请接受你的幸运,赶快回转你的身体,给你的爱深深一吻。毫无疑问他选对了。洛伦佐与卡西卡到来,萨莱尼奥带来安东尼奥因为没钱还夏洛克的信。

第三场威尼斯街道上,安东尼奥因为没钱还夏洛克,要履行诚诺割下一磅自己的肉给他。大概现在一瓶矿泉水的重量。

第四场鲍西亚家中,鲍西亚与尼莉亚打扮成男子。

第五场朗斯洛特与卡西卡争论。

第四幕是戏剧的高潮。在威尼斯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鲍西亚假扮律师,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约规定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必须严格按照契约执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伤害性命。夏洛克无法做到。因此也触犯了律法,他的一半财产归安东尼奥,一半死后归他女儿。还要改信基督教。就这样,鲍西亚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性命。巴萨尼奥与安东尼奥为了感谢博士和书记希望他们拿走那600金币。但他们只要巴萨尼奥的戒指。

第二场鲍西亚准备回家,葛莱西安诺也被他妻子假扮的书记要走了戒指。

第五幕鲍西亚家中,最后,真相大白,他们彻底弄明白事情的经过。

读完《威尼斯商人》我能回答我开始提出的问题!开始安东尼奥忧愁可能是因为他不喜欢犹太人借钱要利息。我从这段夏洛克说的话看出的安东尼奥先生,好多次您在交易所里骂我,说我盘剥取利,我总是忍气吞声,耸耸肩膀,没有跟您争辩,因为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您骂我异教徒,杀人的狗,把唾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只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好,看来现在是您来向我求助了;您跑来见我,您说,夏洛克,我们要几个钱,您这样对我说。您把唾沫吐在我的胡子上,用您的脚踢我,好像我是您门口的一条野狗一样;现在您却来问我要钱,我应该怎样对您说呢?我要不要这样说,一条狗会有钱吗?一条恶狗能够借人三千块钱吗?或者我应不应该弯下身子,像一个奴才似的低声下气,恭恭敬敬地说,好先生,您在上星期三用唾沫吐在我身上;有一天您用脚踢我;还有一天您骂我狗;为了报答您这许多恩典,所以我应该借给您这么些钱吗?就从这些辱骂和上星期三用唾沫吐在身上,可以看出安东尼奥不喜欢这样的人。所以为这件事忧愁。我也不知道这样理解是否正确。

在这部戏剧中,安东尼奥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鲍西亚是美丽、聪明、机智简单说是美德皆有的人。巴萨尼奥是看内心不看外表的人。

夏洛克是应验了圣经的话箴言26:27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滚石头的,石头必反滚在他身上

这部戏剧让我学习到的是:凡事不看外表,我们的天父也不看外表。他看的是我们这颗心。还有就是不要自以为有聪明,其实是愚昧。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莎士比亚文集读后感


篇一:莎士比亚文集读后感

如果你仔细阅读莎士比亚文集,我们就能发现莎士比亚文集当中基本都是按照一个想法运行的。

那就是莎士比亚塑造了一个悲剧时代的英雄形象,这些人通常都是雄心勃勃,满腔热情地投入生活,然而由于社会太过恶劣,最终这些人就面临了不可避免的失败。

现在21世纪,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给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丝毫不逊色于莎士比亚时代的黑暗势力。然后面对的明争暗斗,激烈的利益纠纷,弱肉强食的阶级压迫,我们是否应该放弃梦想?

当然不是,梦想是一个人的动力,追求梦想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绝好方式。即使我们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即使我们每天都要忍受拥挤人群,可是我们永远不能够放弃梦想,我们应该执着梦想,并为这场长期并且勇敢地战斗。

篇二:读莎士比亚文集有感

当年读莎士比亚文集,做了一些笔记。其中有不少为人处世的警句,今天读来,仍觉得有所触一动。这真是:

酒色财气皆虚名,

仁义道德是真金。

天下奇文分东西,

世上箴言贯古今。

做人要公正,不要怕。

依靠帝王的颜色而生存的人是多么可怜啊!

天上的明星有时候也会成为陨星的。

丧失了真理和诚实,就等于和敌人一起击败了自己。

在争论中,正义和真理也不一定永远能得到公平的裁判。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表面的勇敢和实际的威武,也正是这样在命运的风一浪一中区别出来。

赞美倘然从被赞美者自己的嘴里发出,是会减去赞美的价值的;从敌人嘴里发出的赞美,才是真正的光荣。

凡人天一性一脆弱,容易被肉一体上的需要所左右。

没有受过伤的人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伤。

那些把嫉妒和邪恶作为营养的人,见了最好的人也敢去咬一口的。

制伏两条咬人的恶犬,最好的办法是请它们彼此相争,骄傲便是挑一拨它们搏斗的一根骨头。

这些高贵的天赋一旦使用不当,思想腐化,必然变成罪恶,其面貌比起原来的秀丽来更丑恶十倍。

太平景象最能带来一种危险,就是使人高枕无忧;所以适当的疑虑还是智者的明灯,是防患于未然的良药。

盲目的恐惧有明眼的理智领导,比之凭着盲目的理智毫无恐惧地横一冲一直一撞,更容易找到一个安全的立足点;倘能时时忧虑着最大的不幸,那么在较小的不幸来临的时候往往可以安之泰然。

意志是无限的,实行起来就有许多不可能;欲一望是无穷的,行为却必须受制于种种束缚。

国家事务中往往有一些秘密,是任何史乘所无法发现的。

在悲哀里度过的时间似乎是格外长的。

知足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啊!

篇三:莎士比亚文集读后感

莎士比亚是位伟大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悲喜剧皆有,可以说他的戏剧包含一着十分深刻的含义。正如文艺复兴时期其他杰出的作家、艺术家一样,他的创作中充满了对人一性一的关怀,如诗人一样满怀激一情的对白、如哲人一样深邃的思想,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正是其中的代表。

悲剧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古希腊时代的剧作家,如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都是以悲剧扬名希腊。一部不朽的《俄底甫斯王》被后人研究了几千年也不能穷尽其中的奥妙,哲学、心理学、宗教学、文学都从这部剧作中得到了启发。莎士比亚的悲剧又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一峰,他完全可以和古希腊多产的作家相媲美。这些作品就像甘泉一样不可干涸,总能让我们思考生命乃至宇宙的意义。

我认为悲剧应该具备以下四个元素,无论是哪出悲剧,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这四种基本的元素。第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第二,人一性一的缺点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悲剧。第三,对所谓命运的无可奈何。第四,悲剧人物理想人格的彻底破灭,通常以悲剧人物的死亡而告终。

读后感大全:《莎士比亚全集(六)》


《莎士比亚全集(六)》有四个部分,都是戏剧。这次我读的是第一部分《亨利六世上篇》一共有五幕,我觉得是历史剧。

《亨利六世上篇》主要讲亨利五世去世,年幼的亨利六世登上英国王位,首先是王亲国戚之间的争斗,权利的争夺。然后是与法国的战争,由于法国出现圣女贞德,英国在战争中失利。丧失在法国的大部份领地。最后签订了和约。亨利六世娶了那不勒斯国王的女儿。

这一篇把人物的形象描画的很生动。剧中有三个部分我觉的比较精彩。

第一个部分是葛罗斯特护国公和亨利波福主教之间的争斗。葛罗斯特是护国公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应该是保护国家维持和平的人。亨利波福是教会主教,应该以仁爱、慈悲去关怀别人。而正是这俩个看似公义的人。却做出互相争斗的事。

我就截取一小部分第三幕第一场

葛罗斯特难道我不是护国公吗,刁钻的和尚?

温彻斯特难道我不是教会里的一位主教吗?

葛罗斯特是呀,你躲在教会里,好比是强盗躲在城堡里,只是为了便于掩护他的贼赃。

温彻斯特不敬畏上帝的葛罗斯特哟!

葛罗斯特你也不过在职务上敬畏上帝,你在私生活上何尝敬畏上帝?

温彻斯特我要向罗马申诉的。

市长啊呀,列位大人,吾王陛下,可怜可怜伦敦市吧,可怜可怜我们吧!主教和葛罗斯特公爵的手下人成群结队地打起架来啦。我曾禁止他们携带武器,他们就在衣袋里装满石子,用石子投击对方,已经有好些人的脑浆被砸出来了。每条街上的门窗都打坏了,铺子都吓得关了门啦。双方的亲兵们上,彼此混战,打得头破血流。

亨利王你们既是我的忠顺臣民,我命令你们立即住手,维持秩序。葛罗斯特叔父,请你制止这场纷争。

亲兵甲不行,要是不准我们扔石头,我们就用牙咬。

亲兵乙你爱怎么干就怎么干,我们也不含糊。(混战又起。)

第二部分是约翰波幅公爵与约克公爵的争战。因为一些观念发生争执,以玫瑰的方式来投票,支持约翰波幅公爵摘红玫瑰支持约克公爵摘白玫瑰。结果仇恨加深从此约翰波幅公爵佩戴红玫瑰,约克公爵佩戴白玫瑰。也就因为他们之间的仇恨害得塔尔博和他儿子丧失生命。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篇(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45页、46页、47页。

第三部分是英国将领塔尔博的勇猛战斗,最后塔尔博和他儿子约翰因无人支援而牺牲。第四幕的第七场

塔尔博你这爱扮鬼脸的死神,不要带着讥讽的恶意对我狂笑,我父子们马上就要不受你的压制,摆脱你的牢笼,插上双翼,飞向柔和的天空,再也不在尘世里

忍受折磨了。我的儿呵,你负伤而死,不失勇士的气概,在你停止呼吸以前,对你父亲说句话呀!你说一句话,就足以表示你对死神的蔑视;我要你把死神当作一个

法国人,当作你的仇敌。可怜的孩子,他微笑了,他似乎在说:如果死神果真是个法国人,那么死神今天已经死去了。请你们帮个忙,把他放到他父亲的怀里来,我已经精神恍惚,支撑不住了。兵士们,我向你们告别了!我能用我这老年人的怀抱做为我爱子的坟墓,我已心满意足了。(死。)

因为没有人支援他们,父子俩谁也不肯逃跑。最后都死掉了。

这三个部分是我比较喜欢的,读完《亨利六世上篇》给我感觉是,像约翰波幅公爵与约克公爵和葛罗斯特护国公与亨利波福主教他们都是亲戚吧!但因为一点小事却伤了和气,外人可能因为一点小事都可以原谅,为什么亲戚却不能呢?莎士比亚把人物的细节和性情描写的很恰当。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篇(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76页。

读后感大全:读《莎士比亚戏剧故事》有感


在人类文学的长流里,莎士比亚是一个永恒,他的戏剧创作经过了喜剧到悲剧,从浪漫到现实。卓异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今天,我就欣赏了他的光辉。

《第十二夜》讲诉了一对双胞胎兄妹经过一次海难,顺利逃生,却又意外相逢。《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队仇家的争斗却导致了一对新人坚贞爱情的坠落。《麦克白》的凶狠,狡猾,为了王位不惜一切,真是个恶魔。

读了这本书,我长了很多见识:有兄妹情深、冤家路窄、阴险狡诈的人都有。让我感受到人与人的区别,好人与坏人的区别,不仅沉思:好人为什么这样?坏人为什么会那样?好人为什么如此少

这本书使我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不禁让我深深的感叹:人,是万物的灵长;戏剧,是文学的楷模;形象,是人物的典范;语言,更是文字的光辉。文字,乃是人类的中心,学好语文,就等于学会体验文字的魅力。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读后感1400字


有好一阵子没有读文学类的书籍,总感觉有哪儿不舒服,所以就去拜读了莎翁的四大悲剧。以前上高中的时候也从读过其中一些片段,或者从身边的人口中也曾耳闻大概,但是当自己亲自来读的时候,还是有另外的一番感受。

莎翁曾言: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眼中的哈姆雷特是决策犹豫症晚期的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问题不在于他无法分清到底是该选择生存还是毁灭,而在于他思考这个问题的时间太长,长到错失了机会,长到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这或许跟他长期接受的教育有关,他追求完美,希望在这个问题上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事已至此,从他的父王被杀开始,他就注定了只能在生存和毁灭中选择一个,而且要在他做出选择并且付诸实践之后才能知道实际的效果,光空想是没有意义的。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奥赛罗最终会完全不听其妻子的辩解,一意孤行地掐死她呢?表面上看是该死的伊阿古从中挑拨离间导致了最终的悲剧,虽然我承认伊阿古设计的连环计真的非常阴险,但是我觉得奥赛罗本身也难逃一些责任。

我们尝试来理一下思路。为何奥赛罗会在伊阿古的暗示下断定其妻子不贞呢?甚至其妻子百般辩解都不听,我觉得其中一个理由是奥赛罗本身不自信。我们反过来推理,倘若奥赛罗足够自信,他就不会担心其妻子不贞,或者至少能够让他冷静地去询问妻子,因为他相信自己本身有足够的魅力吸引住妻子。那么,为何奥赛罗不自信呢?我觉得是因为他不被人爱(除了她的妻子)。首先,他是个异邦人,而且是黑人,长得还不帅,即使他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其实整个社会并不怎么认同他,从他只能偷偷地跟其妻子结婚便能看得出来。()

为什么不被人爱会导致不自信呢?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一对父母和他们的一个孩子,其中一种情况是父母说:去吧,孩子,勇敢地去探索未知吧,无论你成功还是失败,都没关系,因为我们是爱你的,不会因为你失败了就不爱你。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去吧,孩子,勇敢地探索未知吧,不过要是你失败了,我们就不会再爱你了,因为我们爱的是成功的你。你觉得在这两种情况下,那个孩子会表现得更自信?当然是前者!因为前者有无限的试错机会嘛。

回到奥赛罗的故事中来,本来就只有他的妻子一个人是真心爱他的,而偏偏这次让他怀疑正是他的妻子,所以他才容不得这唯一的心灵依靠轰然倒塌。推而广之,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我们又当如何避免重蹈奥赛罗的覆辙呢?唯一的办法是让别人发自内心地爱我们,而不是爱帅气美貌的我们,不是爱功成名就的我们。这一类人,一开始是父母,家人,后来是至交,最后是自己的爱人,儿女。

李尔王的故事并没给我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相反,麦克白的故事却让我重新思考了以前一个一直没想好的问题。倘若当初女巫们并没有对麦克白说出那番话,他的结局会有所不同吗?我不知道,但是至少有避免悲剧的可能。我也不知道女巫们的预言到底是真的预言,还是通过自我预言式的暗示达到目的。我想探讨的是,倘若有个人告诉我说他能够预言我的未来,我到底选择让他告诉我还是不让他告诉我呢?假设让他告诉我,倘若我的未来是我所愿意得到的,我会不会像麦克白那般因此而更加肆无忌惮地不择手段呢?倘若我的未来是我所不愿意得到的,我会不会从此意志消沉或者采取报复性的行为呢?这么看来,还是不要让他告诉我的好,即使当我看不清前路的时候,我更愿意一边保持乐观的心态,一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实际行动。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读后感800字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这四部悲剧是以故事主角的名字命名的,分别讲述了四个主要人物的悲剧人生。

哈姆雷特,发现身为前国王的父亲死亡的真相是其叔父所毒害,想要为父报仇,却阴差阳错误杀了心爱之人的父亲,导致心爱之人自杀,不得不和心爱之人的兄弟决斗而死。

奥赛罗,身为将军却因当时种族限制而地位卑微,爱上了贵族元老家的女儿,经历波折后还是结婚了。但是因为有人嫉妒挑拨离间,奥赛罗误以为自己妻子不贞洁,掐死了自己妻子,在发现事情真相后羞愧自杀。

李尔王,身为国王听信了两个女儿的甜言蜜语给她们分配了自己所有的土地,却把不善言辞但真心待他的小女儿远嫁。后来被自己两个女儿嫌弃赶入荒野流浪,小女儿前来营救却被杀死,李尔也悲痛欲绝身亡。

麦克白,作为将军在得胜归来的途中被女巫预言可以当国王,于是谋害了现任国王自立为王。为了不被人发现谋害国王同时巩固自身地位而犯下一宗宗杀人血案,最终其妻子不堪良心重负精神失常,麦克白也被前国王儿子率军击败。

每一个故事都透露出了不同的人性。

哈姆雷特,踌躇不前,听了已经亡故父亲的鬼魂讲述死亡真相后,没有计划如何报仇,而是把父亲死亡的场景以戏剧形式再现给杀人凶手,导致凶手下定决心设计杀害他。

奥赛罗,被嫉妒的火花点燃心胸,发现给妻子的定情信物手绢在别人手中时,又听取了小人的流言误以为自己妻子出轨,不探寻事情真相,愤怒上头,犯下大错。

李尔王,自信自大,根据女儿们爱自己的程度对她们进行土地分配,把自己所有的权利让出。导致自己居无定所,流浪荒野,最终惨死。

麦克白,被预言和野心所蛊惑,听信了女巫预言,想当国王的野心日益膨胀,欲望和理智在内心交割,最终还是设计杀死国王,走上了末路。

莎翁的故事跌宕起伏,就算你知道故事的结局你也会被人物的个性和故事的转折而吸引。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后感大全:《莎士比亚文集(四)》》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莎士比亚名著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