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抑郁症观后感

抑郁症观后感

抑郁症观后感

2023-02-03

抑郁症观后感1000字。

我们经常会观看一些视频或者电影,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全情地投入,并有很多的感触。写作品的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印象,加深我们的领悟。很多人都是在写观后感的过程获得成长。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的观后感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抑郁症观后感1000字”,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抑郁症观后感【篇1】

之前关注了一个话题“如果身边有人抑郁了,我们可以为Ta做什么”,其中有一位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本书内容很短,全部是以漫画的形式呈现,文字简练,可画中的蕴含的信息很多,尤其是从抑郁症的视角来诠释他们看到的灰色的世界是怎样的。

阅读本书可以对抑郁症的症状及他们的问题有初步了解,也能明白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有些平时外人看起来的乐天派会突然自杀,就是他们会因为害怕别人发现他们的脆弱,而去伪装,为了保护自己把自己搞得更累。

我更多是想从“陪伴者”的角度来写我的个人书评,本书的作者是两位,患上抑郁症的丈夫和照顾他的妻子。我刚拿到书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对于抑郁症而言,对方需要的是一个让他感到信任和安心的角色,双方应彼此认为亲密,这样的陪伴才是有意义的,才可以按照书中给的建议去做。

如果你没有办法获得他的信任、或者他对你像对其他人那样,这样的陪伴会把你自己搞得很累。

书中对于陪伴者的建议:如果他不主动提起,当他是个正常人,偶尔支使他做事,使他意识到自己没有被人区别对待,有个人价值。在他主动提起病情的时候,和他讨论,可以陪他看医生,监督他吃药。但不要说一些类“你就是想多了”或者“加油”这样的废话,他们每天都在很努力的让自己活着。陪伴者应该对抑郁症有科学的了解,了解抑郁症的症状,理解这是由于大脑缺少某些物质的分泌而产生的病情,需要药物干预。

以不经意的方式关心他,不要做的太刻意。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默默的陪伴,让他知道你在旁边。作者形容这点是你能给他的最好的帮助。在和他相处的时候,如果对方将你当做亲密的人,可能会在你面前暴露许多负面情绪,你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被他感染。告诉他能救他的只有自己,不是你。很遗憾,我没有获得对方的信任,这点没有切身的体会。

如果对方情况比较严重,请记得保管好他可能自残的工具,或者一些你认为有用的电话,监护人、120等。最后,如果看到这则书评的你,也是和我起初一样,想要去帮对方,我想告诉你,你要明白你们的关系,确定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对方是否需要。

抑郁症观后感【篇2】

前一段时间,大概是因为青春期,总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时常在你一定得了抑郁症和你不可能得抑郁症之间徘徊。所以在网上找了找关于抑郁症的书,希望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建议,以此来给自己一个答案,至少可以在低落的时候帮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一本我认为很专业也很有意义的书,它的名字叫渡过。

《渡过》的作者是一个曾经得过双相情感障碍的记者,书里讲了很多关于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原因,药物的作用,家属和社会应如何处理以及一些患者的故事。

我觉得我读这本书最有意义的有两点。

一是了解了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有些类似于抑郁症,它会使人情绪低落、没有欲望、呼吸困难但是它不像抑郁症是持续的,它会有狂躁期一个让人忽然精力无比充沛甚至有些兴奋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人会感觉自己有无穷无尽的体力,不管做什么都不会累,整个人经常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睡眠减少、体力活动增加、心跳加快都是明显的症状,在这个时期,患者经常会误以为自己好了,但其实它只是下一次转相(也就是从情绪的一种极端转到另一种极端)的开始。

然后我就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得了双相情感障碍,因为18岁到20岁以下的人相对于抑郁症更容易得双相情感障碍。在此之前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就像是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无法解释,无法预测,它可能忽然一下就使我自闭,也可能突然就让我表现得像个多动症。不过后来我就否定了这一猜想,只有当某一状态或行为干涉到了正常生活才叫病,我既然还能够没有太大心理障碍的正常上学,就证明这还在可控范围内。

第二个是关于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看法。《渡过》的作者张进,在书里说,双相情感障碍确实带给他很多困扰,让他生不如死,但同时,因为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时候他无力做其他事情,所以他能够静下来,去回顾自己的过去,总结自己,反思自己。当病好了的时候,他比以前更加清晰自己要做什么,并且更容易付之于行动一个连死都挺过去的人,还有什么畏惧的呢?

我很敬佩他,也很感谢他。我第一次听见有人给予心理疾病正面评价,这也让我对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有了另一个层面的认识。

我曾经在某个科学公众号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它的意思就是容易得抑郁症的人(基因方面)很有可能比一般人更优秀,因为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文章认为,可塑性和韧性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二者必取一舍一。一般人韧性比较强,能够适应比较恶劣的环境,就像蒲公英一样,在哪都能长;而那些容易得抑郁症的人,就像是兰花,虽然对环境的要求很苛刻,但是一旦绽放,就会令所有色彩都瞬间暗淡无光。

总之,抑郁症也好,其他的心理疾病也好,只要有心,都是可以发现它们有利的一面的。

抑郁症观后感【篇3】

首先五星献给作者严谨的态度,其次,请好好对待、陪伴,你身边的、你喜欢的每一个人。

说实话,在读这本书之前虽然有一些对于抑郁症的印象,但现在再看回去才发现实在是浅薄的不值一提,以前会更多的以为抑郁症大概率是心理疾病,完全没想到患了抑郁症的人整个身体从内而外都已经不是正常的了,身体机制的运作都发生了改变。

读到3亿这个数字的时候触目惊心,如此庞大的患病群体在当今医学条件下几乎可以比肩任何一种疾病,无法想象在我们身边会有这么多人饱受抑郁的困扰,更无法想象他们过着怎样一种生活。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对待身边这种看似“心理性”的疾病时,的确往往带着不屑一顾的态度,以为只不过是简单的情绪低落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了,最常用的方法也不过是几句不痛不痒的劝慰。然而这些正常人听着再正常不过的劝慰,很可能是给抑郁症患者的一把刀子,他们的大脑已经没有办法识别、处理这些信息了,这是一件无比恐怖的事情。

真的是仿佛在一个身体里装着两个人。

在作者客观严谨的陈述中,似乎又意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抑郁症目前几乎是没有办法完全治愈的,哪怕暂时性治愈了,也不排除再次复发的可能。

这听上去更加恐怖,假如一个人一辈子都在经受这种苦难,不止伴随着身体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还要经受住心灵拷问,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思想,没有办法理解世间的一切事物,从而没有办法融入社会……起码在心里,孤独至死。

认真想了想,大概能让抑郁症患者好上一些的,除去药物治疗,只剩下真正的陪伴了。

我们每个人应该都体验过孤独,抑郁症患者对于孤独的感受尤为强烈,我在想真正的、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暖意的陪伴是不是能够治愈这种疾病,就像陪伴能够让我们脱离孤单一样。即便不能治愈,我也坚信会让他们好一点儿,从主观的意愿上来说,心灵是可以被慰藉的,心情开朗的人往往拥有更健康的身体,主观上的情绪未必不能给身体带来改变。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善待、陪伴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抑郁症观后感【篇4】

抑郁症对我来说一直概念模糊,直到最近看到金晨的访谈,她说从小就是挺扛造的一个人,从没想过自己也会得抑郁症,她说虽然停药康复了,但那种可怕的记忆永远忘不掉,说直到现在她也不能赖床,因为她需要每天的第一缕阳光。

偶然发现这本书,对抑郁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许是外部生活中的压力与刺激,也许是性格里的要强不服输完美主义,甚至或许找不到绝对直接的原因(当然万事皆有因),从身体到精神爆发的生活动力的全面瓦解,这就是抑郁症。所以它不仅是心理的问题,还伴随着严重的生理问题,令人痛不欲生。书里有句话说,别对抑郁症患者说加油,他们会更痛苦,因为不是他们不想加油,而是发动机已经瘫痪了,连修理加油的力气也丝毫不剩了。

或许这就像重感冒一样,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可能遇到,但即使死一般的痛苦,也有微弱的光告诉你它会好会治愈,即使心里的伤疤还在。或许正因为生活有那么多苦与无奈,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才如此必要。愿每一个人都能被自己善待,都能与生活和解。

抑郁症观后感【篇5】

慢下来,静静地读给自己听

01

你需要在内心找一个空间,装下那个你认为“不够好的旧的自己”。

接受它的存在,我们才能在这种接受中不再消耗能量去抵抗去谴责去逃避。

我们才能在平静中,轻装前行,去塑造一个新的自己。

02

感情的输赢,不是你最终有没有赢得他,

而是你有没有,活成一个不带遗憾的自己。

03

一个有自己的价值观,可以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不被他人的行为影响和动摇自己的信念的人,就是幸福的人。

04

关键不是改变他人,而是我们应该在这样一个世界如何活着。

如何安放自己的位置,如何定义自己,如何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

05

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句话所指的不是在他人眼里,你是怎样的你,

而是在你自己的内心里,你相信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一个你控制不了的世界里,过得幸福获得解脱的真正方式,是和自己达成一致。

06

做别人的情绪旁观者,而不是拯救者,不要动不动就把别人的情绪承担在自己的身上。

07

如果关系里连关于感受的对话都没有,这样的关系能满足什么人?

也许只能满足,“被物化”“去心灵”的人。

08

不要总是把事情,放在你和另一个人之间。

而是可以让感受、情绪、体验,在你和另一个人之间流动起来。

给感受一个可以流动的时间空间。

09

小孩子其实什么都懂,他的潜意识就像海绵在捕捉所在环境里细枝末节秘而不宣的一切,融刻进自己的潜意识里,形成了人格,形成了模式。

10

我们习惯把感受包装在事情里面。

总是谈事情,不谈感受。

11

情绪,需要被处理,

我不是在找一个人处理我的事情,而是一直在找一个人,处理我的情绪。

12

不同的人之间,就是不同的潜意识在交流,潜意识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

彼此之间产生的爱,和彼此付出的行动的反应,也会因此而大有不同。

13

自卑的人常常是这样的,先有了“我不够好”的潜意识先入为主的判断,然后再去搜集去证实自己不如别人的证据。

14

因为人性的关系,在这个世界里,爱本来就不是绝对和纯粹的。

既不是100%的纯度,也无法永恒,会随很多条件改变。

15

在觉得自己不够被爱之前,要搞清楚的是,你去索爱的那个人,他具备多少给出爱的能力。

爱的多少,不是你努力要就有,也不是他努力给就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极限。

16

或许,他以你看来匪夷所思的方式来对待你,那就是他在这段感情甚至所有感情中的极致,

对于不够好的爱的回应,你有权利选择,离开。

17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孤独?

因为无论拥有多少物质,拥有什么位置,但是你最需要的还是,你的心有人可以看见和交流。

18

一定要问一个只有一百元的人借一千元,一定要在一个没有爱的能力的人身上不断挖掘爱的证据,除了让自己越来越痛苦失望,不会有任何收获。

不要把你的自我,建立在对方支付不起的爱上。

19

在保护你的身体健康、让财富增值、养育后代的同时,也要保护自己的灵魂,

关注自己的感受,别让心灵枯竭。

20

很多人,根本没有在关系里处理感受、表达感受、接纳感受的技能,

是因为,在原生家庭里,在他成长的最初,他的感受,就没有被人好好地处理过。

21

我们在关系中,找的其实是一个处理我们情绪的转换器,

谁拥有这样的转换功能,谁就能更多地带给对方幸福。

愿我们,都拥有提供“情绪价值”的能力。

22

最不幸的事情,不是你得到的爱相比他人更少,

而是你因此判定自己,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灵魂。

23

我们虽然活在关系里,却不能为关系而活。我们虽然如此地渴望爱,但我们也不能只为得到爱而活。

我们要建立自我,为自我而活。

既不为关系,也不为了爱。

24

在爱情面前,诚实地表达自己,远比姿态重要。

25

感情中把自己保护得太好的人,最后还是会伤了自己。

好像是个悖论,但却很真实,

因为你也许会在余下漫长的时间里,怪自己在这段感情里,没有尽力。

26

一个人,如果没有看清和觉察自己本身的脆弱,没有看清自己转化负面能量的系统其实作用微弱,

还在关系中,不断掏空自己,去为他人提供正面能量,而不进行自我滋养和补给,那么结果是危险的。

27

有的人,会有一种本领,去掏空他人,控制他人,绑架他人,

以爱之名,以付出之名,以牺牲之名。

他们的本能深谙此道,根本不需要头脑的刻意筹划。

就像婴儿吸吮母乳,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一种停不下来的需求。

28

我们之所以习惯于在一种自我责备和攻击中去努力,是因为我们小时候就是常常在“责备和攻击”,而非“鼓励和支持”之中,努力。

29

带着“我不够好”的内心标签去努力,你的努力,往往事倍功半。

负面思维、消极暗示、没有觉察的潜意识模式,

只是拖住了你成功的后腿,其实是牢牢捆住了你的两条腿。

30

很多人以为,自己只要实现了某个目标,就可以用大价钱去别人那里,赎回自己的人生了,

这个大价钱,就是你给自己设置的障碍,这个大价钱,就是别人的看法在你的世界里,重要的程度,这个大价钱,就是你的心,被这个社会潮流影响的程度。

抑郁症观后感【篇6】

虽然不喜欢看这类书,但也看了,而且写了。

抑郁症,对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很多人或多或少听过,但真正了解的人却少之又少。事实上是,有的人明明被抑郁症困扰多年而不自知,而有的却是一时无法排解的抑郁状态便自我怀疑定性为抑郁症,更有很多人明知是抑郁症,却讳疾忌医,无法面对,其深层原因便是强烈的病耻感!一人身患绝症,还可以换来些或廉价的或真诚的怜悯和同情,而即便是在今天,不少人还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抑郁症,哪怕是身边至亲至爱之人!他们也无法理解!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无病呻吟、做作矫情之病,甚至有人把抑郁症当作精神病人看待,戏谑和歧视者皆有之,悲哀至此,难怪真正的轻度抑郁症患者会选择沉默和隐瞒,毕竟,不但要忍受世俗亲友的异样眼光,而且可能要在现实中付出极高昂的代价!躯体的病痛,内心的折磨,却不能对外界所道,煎熬程度便可想而知。

所以,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了解我们,关注我们!一、抑郁症不是想不开,不够坚强,它是病了,真病了!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心理和情感问题,而是有生物学基础的器质性疾病。二、真正的抑郁症治疗必须通过一定的药物,尤其是中度和重度患者,也许最后战胜它还是要依靠内心的“自渡”,但专业的医生和药物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三、“他渡”也很重要,心理治疗也很关键,也许人们不经易的一句关切的问候,就是我们走出泥淖的动力。有时不需要劝解和开导,只需要陪伴,静静地陪伴即可。四、轻度抑郁症是可以在不用药的情况下自我恢复的,哪怕有反复,但可以“自愈”,对此我坚信。五、抑郁症并非全是性格内向人的专利,开朗外向者也可能拥有,很多人内心十分痛苦,但在亲人、朋友、同事面前,经常表现得有说有笑,以掩盖自己的郁闷心境,这种非典型的隐匿抑郁症值得注意。六、假如你总觉得“生无可恋”,不断思考死与生的问题,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请一定要让他人陪伴,因为抑郁症的阴影早已在你身边徘徊了。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所以,让我们用心倾听自己的内心,好好地做好自己。可笑的是,这个社会,总有很多人,凭自己极其狭隘的主观臆测来面对这复杂、曲折的人性,轻易地以对与错来评价人和事。他们不懂的是:有时候,宽恕和慈悲远比是非判断更重要!

听听平安夜的钟声吧,为所有饱受抑郁困扰的人们祝福!

抑郁症观后感【篇7】

随着知识大爆炸,人的大脑已不堪重负;加上来自社会、家庭、工作上等精神压力,每个人心理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你是否有出现那种极度让你悲伤的事情?你是否有让你陷入类似愧疚、后悔、气氛和绝望的情绪当中?不过这不用怕,这只是一种短期的抑郁情绪。通常有抑郁情绪的人,当问题解决了的时候,你的抑郁情绪就会自然缓解并恢复正常状态。

但是,抑郁症就大为不同了。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抑郁症是积累的,是慢慢养成的,人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为一个有抑郁症的人。患抑郁症的人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有时过分自负,有时过分自卑,有时过分杞人忧天。从最初的稍微有些悲观到病情日益加重。

你或许知道,有一种心理疾病叫自闭症,科学上认为这是由于染色体和遗传方面的紊乱导致的。抑郁症很像自闭症,不同的是自闭症是整个人格的编码都错了,而抑郁症只是所有编码中的一个区间,当人患病时,就好比人生进入了这段错误的编码中。

治疗抑郁症的关键点不在于医生,而是你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他们可以营造温馨的氛围和给你无私的包容。治疗抑郁症的重点,是改变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豁达自己的心胸,培养自信。

当你从精神泥沼里走出来时,你会发现,天依旧是蓝蓝的,人生依然是如此询丽多彩。

抑郁症观后感【篇8】

走出抑郁症误区——

通常我们都认为,抑郁症只是心理、情感问题,只要谈谈话,疏导疏导,“打开心结”,就能“走出来”。

抑郁症是一种器质性疾病,而非简单的心理问题。

什么是抑郁症?

①血清素——掌管情感、欲望、意志

②去甲肾上腺素——提供生命的动力

③多巴胺——传递快乐

如果这三种神经递质失去平衡,人们就会失眠、焦虑、抑郁。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心理疾病,殊不知抑郁症首先表现为生理疾患,那时,患者完全不会知道自己得的是抑郁症。比如,头痛。这种疼痛是一种钝痛,不剧烈,但沉重,有重压感。它有如一片乌云,盘踞在你的大脑里。有时候突然消失,就像是被风吹走;但你不敢轻松,因为你知道它还会不期而至,你恐惧地等待着它的到来……再如,胸闷、胃痛、肩颈痛、耳鸣、心慌、食道堵塞感和烧灼感,等等。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躯体症状;同一个患者,在不同的时期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有一个患者曾经电话里对我哭诉:“我现在全身没有一块地方是好的。”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曾不假思索地认为,抑郁症是患者意志不够坚强所致。现在才知道,未曾患病的人,也许永远也不能体会患者内心的挫败、孤独和苍凉。由于大脑发生功能性病变或器质性病变,他遭遇意志无法控制的精神障碍和痛苦。局外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居高临下甚至带有一丝优越感地同情、开导或者指责他们,是不科学、也是不公平的。

好吧,一直觉得抑郁症很神秘,仿佛蒙着面纱,一直想了解。直到今天才翻来第一页。

因为今天看了一个微博上的视频,信誓蛋蛋,他们聊的一个话题,关于抑郁症。一直很大大咧咧、乐观开朗的钢蛋,讲到这个话题,一直在擦眼泪,我是很震惊的。他说,他有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得了抑郁症,可是他没有给足够的帮助(我猜主要是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办、怎么帮),现在说这些,他的朋友已经听不到了,太晚了……他在节目的最后,反复在说的,这个病是可以战胜的,这可以战胜的。

好吧,从来没见过男人哭。带着克制的、后悔的、内疚的甚至有一些负罪的感觉。他没能帮到他的朋友。节目最后,他一直在反复提醒看节目的观众,患者不要放弃、朋友要给予关心和帮助。

有一些心酸、有一些无力感。想帮助不知道怎么帮、不知道有没有用。

昨天看到一段这样的话,一个抑郁症患者说,他说,我现在最羡慕的是那种卖肾买iPhone的人。他说:“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行为不可思议,但我特别希望自己能为了某个东西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付出一切代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我现在有抑郁症的倾向。我现在最大的悲哀是看不出有什么值得我全力以赴的事情。”

有一位患者,他的朋友们努力让他开心起来,带他去吃美食、旅游,让他干适量的工作以获得价值感,等等,百无一用。后来,一个朋友尝试着问:“假如你所有的愿望都实现,你会高兴吗?”他听了,想了一会儿,无力地摇了摇头:“没有愿望。”我认识一位患者,仅仅是疾病早期,就萌生严重的不祥念头。她告诉我,在家里,看到儿子穿着新衣服活蹦乱跳,心里就非常酸楚:“妈妈明年这个时候就看不到你这样快乐了。”

绝境中的人不知道如何自救。绝境外的人,不知道如何帮忙。

真正能帮上忙的,只有医生。

西医、中医、心理、练功、瑜伽、灵修、念咒,等等。到底哪一种有效?在此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西医的疗效最为确切;心理疗法应该有效,但受很多条件限制,较难把握;中医是否有效,尚待科学验证。至于练功、灵修、瑜伽、念咒之类,基本不靠谱。

我们已经知道,抑郁症就是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三种神经递质失衡。所以,药物治疗的主要就是平衡这三种东西,并且,稳定。

多了,削减一点。少了,补一点。达到平衡。

而其实药物和药物之间,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余金龙医生也认为,药和药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别,就看怎么用。

对医生来说,技艺高低就在于如何将某种药的疗效发挥到最佳,以及将该药的不良反应减少到最小。

而,抑郁症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很多

在服用这些药后,我逐渐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头疼、头晕、内热、尿潴留、震颤,等等。记得震颤最严重的时候,我手抖得无法用筷子把饭菜吃到嘴里;喉咙无法发声,说话像低吟,一天里说不了几句话;双腿发软,迈不开步子,走起路来觉得高低不平,下不了楼梯;味觉失灵,嘴巴发苦。这些天,是我有生以来最痛苦的时期。同时服用这么多种药(加在一起每天服用十几粒),药的正作用没有产生,副作用却一个不落地出现了。那一段时间,我内心充满了绝望,不知道哪一天是终点。我对自己说:“熬了四个月,终于是这几种药把我打垮了。”完全是靠理智,遏制住想自杀的念头。记得那时乘电梯,我都用理智告诉自己,远离电梯旁的窗口,就怕自己瞬间冲动一跃而下。

折磨抑郁症患者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更多的是药物的副作用。

但是,因为副作用就停止用药吗?不可以的。

这道选择题,只有两个选项

A副作用B死亡

其实,也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选题,答案只有一个。

治疗的过程,就是医生对患者的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含量的判断,多退少补。尽量减少副作用。如何减少副作用,完全靠经验。他们几十年来长期大量用某个药物,就会摸透那个药物的特性,熟知如何将那个药物的疗效发挥到最佳,如何将其副作用减少到最小。

在这个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因为患者随时可能撑不下去,崩溃、跳楼。医生必须快、狠、准,精准判断、果断用药。

而撑下去的人、从地狱里爬出来的人,获得重生!

犹记药物见效的那一天:如同一个密闭的房间,被厚厚的窗帘遮挡,不见一丝光亮。突然,“唰”的一声,窗帘被一只手强有力拉开,灿烂的阳光瞬间破窗而入,穿透了整个房间。

抑郁症观后感【篇9】

科普抑郁症和对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的建议对我意义不大。

有一些建议,其实之前看书也看到过,自己在历次斗争里面,意识到确实应该那么做,也一直在鼓励自己。但是有些时候就是做不到啊。

书里提到以整化零,就是把一件你看来压力很大的时候,哪怕是最基本最日常的事情,化成很简单的一步一步,再去逐步完成,那就不会有那么多压力,但那种时候,就是做不到,我知道这样会容易很多,但还是会一直躺着哭。

还有就是不要逼迫自己,我一直觉得很多事情,你不要过分在意,顺其自然就好了,比如失眠、早醒……书里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早上醒的早就爬起来看看书,出去散散步,或者做个早饭、洗个热水澡,随便做点儿什么都很好,让你觉得放松和愉悦的就好,哪怕玩一会儿单机游戏也成,但是最好不要是会引起情绪波动太大的联机游戏。不要强迫自己睡觉,也不要苛责自己,可能我本来的计划是五点钟起床,但是我凌晨三点多就醒了,强迫自己入睡也睡不着,反而会让自己更难受,我怎么这样,连睡眠也无法自控,为什么别人的睡眠那么easy,睡眠质量还那么好……别想这些,辩证来看,我早起的做事效率很高的啊,而且能安静独处,我很喜欢合上书的时候,转身看看窗外,天刚刚放亮的感觉。我的情况,四个小时睡眠足矣,晚上回来也没感觉特别疲倦,睡眠质量还可以。

当然了,最近状况又有变化,我的睡眠太多了,白天也特别困,虽然困倦疲惫早就是日常了,哈哈哈,就像我的暴食和很多别的事情,涝的涝死,旱的旱死,两个极端来回跑,就是很难保持那个微妙的平衡。之前每天睡四个小时,也很好,最起码我还能看看书,好歹可以哄骗自己还是做了点事情的。作文最近睡眠质量就超级差,经常做噩梦,但就是醒不过来……再醒过来,已经六七点了,洗漱也很难做到快速,我已经前一天晚上收拾好背包,但是……起床和洗漱变得异常困难,有生之年啊,我居然也会大早上一直躺在床上啥也不干,一躺好久…这算不算赖床,哈哈哈哈。之前是醒来躺床上干瞪眼,我很希望自己能快速再次睡着,但终究只是收获失望和沮丧,觉得自己超级差劲。总之,别逼迫自己,也不要太在意这些,适得其反的。我偶尔也会放任自己纠结一下,指责自己什么的,但那又不是我的错,不是任何人的错,心态上顺其自然就好了,但不是啥也不干、放任自流。尽量做到合理、规律的饮食和锻炼吧。

还提到了饮食和自杀倾向,不得不承认,书里说的可能是对的,尤其是暴食,哈哈哈哈,well,包括酒精和咖啡因,书里一直建议少碰或者不要碰,不需要永久戒掉,至少在抑郁症的恢复期不要,睡前不要猛吃东西,不要在床上看书看电视,一些建议的实用性,因人而异叭,要因地制宜。

抑郁症观后感【篇10】

抑郁症笔记(三)

①杏仁核——情绪(愤怒、喜悦、悲伤、恐惧)

②丘脑——接收大部分感觉信息并传递给大脑皮层对应区域,控制高水平大脑功能(如演讲、行为反应、运动、思考、学习)

③海马——记忆、回忆、恐惧感(如,一朝被蛇咬)

④血清素——调节睡眠、食欲、抑制痛觉

⑤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收缩、提高血压,触发焦虑

⑥前额叶皮层——负责情绪、感动

人的大脑中有100亿个脑细胞,宇宙也有100亿颗星星,但目前人类对大脑的了解,还远不如对宇宙星球的了解。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说法,原文我忘了,大概意思是说:情绪是一种流动的状态。开朗和阴郁是交替的。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是自然规律。既然每个人都一样,就要学会调节。生气的时候先学会冷静。保持冷静是最好的调节方法。

管理情绪,可疏不可堵。

如果实在解决不了,那就随它去。

“随它去”,自从我学会了这句话,我发现,没什么大不了的。仿佛打开了一个新世界。那些纠结、执念,没有意义。

学会取舍,学会放下。人生就是不断地放弃。有些事情,是注定不可能做好的,我们无法控制,也无法影响。对这类事,想亦无益,不想最好。乐天知命,等候命运的决定。对于不可挽回的事情,要坚持隔离式思考。一码归一码,不要将不相关的事情混同考虑,免得满盘皆输。

陈奕迅的歌里唱的那样:其实你知道,烦恼会解决烦恼,新的刚来到,旧的就忘掉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个大的麻烦,确实解决不了,就在大脑中把它封闭起来,暂且搁置。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看过的书、爱过的人。

其实,还有你受过的委屈、受过的伤害。

前段日子热播剧《都挺好》,明玉小时候受过的所有的委屈,当然还有她的倔强和她的机遇,塑造了她的性格。

她一生渴望家庭,渴望被爱。

一个人的童年创伤,被一层层防御所覆盖,最后终于被击穿,表现为心理障碍。

好吧,我又写了一篇没有主题的作文,还好高中语文老师已经不教我了,否则要被我气死

我以为离题千里已经很过分了!可是你居然连题都没有!!

…………

抑郁症观后感【篇11】

(一)首先,看了一些评论,对于想从本书中感觉到文采的人,我只能说,这只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述,作者又不是作家,只是一个普通人,叙述又不是编小说,这种文章不能也不该虚构(个人认为涉及道德),所以,那些想要看到文采或内容精彩的人,恐怕要让你们失望了。

(二)其次,我发现对作者经历给他“感同身受”的人,几乎都是经历过抑郁的,而那些不理解或觉得不真实或矫情的,几乎都是没经历过的。这就更验证了,真的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而这本书,本来就是写给“少数人”,也只有“少数人”才能真正理解的,所以对于“多数人”的不理解,我觉得也是正常,但是“不理解”没关系,但是请真的不要把自己“道听途说”和某些“经验之谈”说的“言之凿凿”,很容易误导人,虽然这是一个“打字不用负责任的年代”,但还是希望大家可以“不明真相,不做评论”,因为对于一个抑郁症的人来说,敢于把它写下来,去回忆那些事情,已经是很大的勇气和毅力了,在此我必须感谢作者。

(三)最后,对于本书的内容,这只是一位“中毒抑郁症患者的叙述”,它有它的普遍性和共性,也有特殊性和作者个人化的东西,所以有的部分会感觉“说的就是自己”,有的部分又感觉“我不是这样的”,我觉得这很正常,如果全部内容都对上了,这种特别高的相似度概率才真的不大。而且无论是“患者”出于“救赎”还是普通人出于“好奇”来看这本书,一定要记住这只是作者个人的“经验之谈”,肯定有好的和适用的地方,也肯定又不适用于自身的地方,不要全盘接受,也不要一味否定,根据自身情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另外关于作者抗拒药物治疗这一点,我要说,如果是轻度,根据情况,也许可以不用药物治疗,自己调节,但到了中度就要辅以药物,尤其是重度,必须吃药,关于一些“奇怪的想法或偏执”,吃药真的有用,希望大家一旦感觉有什么情况,及时去正规的大医院去检查,及时的和家人朋友沟通交流,不要一个人硬扛着,早发现早治愈的概率就越大,拜托拜托。希望没有抑郁的人不要经历抑郁,正在经历的人可以早日走出抑郁。

(五)说一句非常个人的话,我认为抑郁是一种特殊的苦难,是一种“际遇”,我不会感谢抑郁,也不会痛恨抑郁,自己如果能完全走出来,只会感谢“在抑郁中努力而拼尽全力的自己”,如果不能完全走的出来,也只能选择握手言和,它是众多“意外”的一种,而人生往往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意外。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抗抑郁观后感合集


博览群书是好的,博览好电影也是我们提倡的,很多想法就是在观看的过程中不断涌现,观看完的以后,相信心中有不少的心得,老师们经常会安排我们来写观后感作文,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抗抑郁观后感合集”,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抗抑郁观后感 篇1

我一生没做坏事,可为何会这样?

心中的抑郁就像一条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你尽可以打倒我,但永远打不败我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总有些时段是极度消沉,心情低落的,大多数人自我消化或经人开导度过了那段日子,而另外一些人则陷进去了,无法挣脱。抑郁症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生僻遥远的冷门词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抑郁症成为了世界四大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2亿的抑郁患者,每年有近80万人因此丧生。因此,我们不得不加强对抑郁症的了解和关注。

我们总是习惯性思维认为抑郁就是存在于青少年中间的一种心理障碍疾病,其实并不尽然,抑郁症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年龄段,任何一个职业当中。抑郁症就像一条黑狗一样,它被认为是黑暗,是耻辱,并且一旦被咬住,便很难挣脱。可能有人会问,如今生活这么幸福,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高,怎么还会抑郁呢?纪录片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第一名是谁?

你都当妈了怎么还这么懒?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矫情!

天啦,他有抑郁症,不会自杀吧?

青少年患病大多是因为父母期望值太高导致精神压力过大,而父母又缺乏理解交流;孕产期的妈妈从怀孕到产后都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巨大的疼痛;老年群体在生活的磨合中失去了激情加上各种疾病缠身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优胜劣汰的残酷的社会丛林法则,带来工作上的巨大压力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我们的内心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而这种痛苦表现出来的是倦怠,懒惰,脱离生活,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生病了,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求助;家人将病情视为矫情、没事找事更是雪上加霜;整个社会对抑郁症的污名化,全世界合谋产生的抑郁症病耻感等都让抑郁症产生并难以摆脱,困扰着他们,阻挡着他们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当然纪录片最深沉的意义是想要引起整个社会对于抑郁症的重视和关注,对抑郁症患者多一些理解,也给正处于困境中的患者一些帮助。抑郁症患者首先要学会自救,向家人社会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寻找精准的医疗之路;对自我多一点宽容和关怀,坚持再坚持一下,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家人朋友们应该给予患者多的理解和关怀,不要施加压力;更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加强抑郁知识普及,了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不会直接接触抑郁症的人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尊重他们,正确认识抑郁症,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条黑狗,它被我们锁在了心里,有时候它会嘶吼叫嚣,有时候它会冲撞铁栏,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锁是坚硬的,我们不会放他出来;另一部分人的锁不够坚固,让黑狗冲了出来,侵蚀了他们原本的意志,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指责他们因为这也不是他们所愿,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共同制服黑狗,将它重新管会牢笼,并且让笼子更加坚固。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为何人们总说我无可救药,不强求能明白我,不奢望时间倒流,因为很久很久以前我曾经爱过或许,你也有条黑狗,但是我想告诉你,这个世界真的非常美好,成功和幸福都不能被定义,如果你无法好好地去爱这个世界,就让我代替世界好好地爱你吧。

抗抑郁观后感 篇2

“我们不是矫情,我们真的只是生病了,我们都是温暖、善良的好人。”

临近高考的时候,经常会莫名其妙的产生焦虑。胸腔就像横亘了一把尖刀,深呼吸一口都会引发巨大的刺痛。时常需要重重的捶打,过一会儿才会有所好转。

那段时间时常会焦虑,前途渺茫,未来无望。看不清未来,也不满足现在。想来也是茫茫人海中微笑的孤独患者。

幸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状况逐渐消失。认识了很多值得信任朋友和老师,拥有一些不可复制的经历和回忆。家人身体健康,最爱的小太阳也在身旁。

那些悲伤的,微笑的抑郁症患者啊,都是孤独的勇士,在“活着”和“死亡”之间踯躅抵抗。那些离开的人,用别人的话说就是:“他们并没有失去生命,他们只是走出了时间。”那些继续活下去的人,都是孤独的天使,他们只是有段时间感到不开心,到总归要笑着活下去。

左灯右右右行,我觉得你只是一个不开心的天使,阴差阳错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权当掉落凡尘的天使,去到一个特别的地方历练一番,然后变得更识“人间疾苦“。最后,华丽转身。

很高兴认识你,很遗憾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但总归还是认识你了。

抗抑郁观后感 篇3

纪录片伊始引用了丘吉尔“抑郁就像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的文字,给予我心灵极大的震撼。纪录片中探讨了我们该如何对抗抑郁,如何驯服这只黑狗。在观看纪录片的过程中,我注视着一个个与病魔抗争的抑郁症患者,也渐渐明白了“对抗”一词背后所体现出人们对于生命的追问与思考。

纪录片共分为六集,讲述人轻声细语地描述着触动我内心的真实案例与极具感染力的抗郁故事。整个讲述没有歇斯底里的呐喊,没有虚空的存在,更没有虚假的共情。纪录片聚焦了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用全方位视角向观众展现了抑郁症患者如何面对无法解脱的圈套、如何走出隐秘的内心,从而去寻找重生的历程。在他们的眼神中,我仿佛看到了一种极度渴望的被需要与被理解。我原本以为抑郁症的痊愈标志是开心起来,抑郁症往往表现为长时间心情低落。收看纪录片后我最大的收获是:在一个个案例中,我明晰了抑郁症的表现不是只有强烈的忧伤这样简易,它的反面也不见得就是快乐。抑郁症的表现实则是一种被压抑,更像是一种没有尽头的黑洞。片中有一个女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叫子烨,在豆蔻年华不幸患上了抑郁症。她说产生自伤念头并不稀奇。有一次她找不到剪刀上的盖子十分焦虑,但当她用刀在手上划出了血时,她才平静下来。更令我不解的是,她用了三年时间让家人接受她患有抑郁症的事实。透过家人的表现,我也感受到了大众对这一精神性疾病带有极大的偏见而表现出的茫然、不了解、不理解等行为还需要我们用很长时间去普及抑郁症有关知识,从而让大众更好地接受。如今抑郁症依旧是一个被大众所误解的病症,在社交网络的语境中逐渐被污名化。大众也许会对未知的恐惧做出负面的评价,如何像片中的毛阿姨一样去唤醒大众意识,让人们认同从而处理抑郁症患者表现出的情绪,让患者们不再被“病耻感”束缚,也是这部纪录片想要传达给观众的理念。

“你头脑里着了火,但没人能看见火焰”,这句话是另一个患者蔓玫说的。在纪录片中,她也同样勇敢地面对镜头说出了自己的抑郁经历。我想说暴露伤口、展现脆弱并不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为倾听和理解正名。在她的书《抑郁生花》中写道:郁闷是没有必要的,死亡是值得惋惜的,不要想不开。除了你自己,又有谁对你的生命有发言权呢?通过大量的案例,我也从这些患者身上找到了很多共性——他们也许经常会产生一些错误的自我认知,把自己正常范围内的失利无限放大,不合理的放大最终成了灾难性失败。当凝视自身过久,过于关注自己的感受时,最终意识到自己自身内部空空时,抑郁也无可避免。而当自我实现与心理健康变成同义词时,这也意味着一个拒绝实现自我潜能的人,可能就会是一个“病人”。对于很多人来说,探索自己的情绪深处就像是一个人走一条暗巷。在面对疾病时,纪录片中的人们在抗争与追寻中,看到了自己的勇气与可敬的意志力。他们相信爱,追随光!与家人相视而笑,体验幸福的时光,勇敢地接纳当下,将这个刻骨铭心的经历看做是内心的救赎、生命的改变与洗礼,从而不断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会遇见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情绪一旦超过了某些阀值就可能带来致命危机,所以要学会与问题共存,去解决问题。我也不断告诉自己:如果问题一直在那里,而我只一味执着于缓解情绪的方式,反而会令我陷入桎梏。所以,问题解决优于情绪解决,沉湎于追求情绪的完美而忽略了源头的问题,反而会陷入死胡同。所以在直面问题时,先直面自己的勇气,这样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詹姆斯·鲍德温曾说过:“没有什么比从痛苦中解脱更令人向往了,也没有什么比丢开依赖更让人害怕了”。当我们面对身边的抑郁症患者时,放下我们的偏见,去尊重这些直面自己灵魂的人吧。内心救赎的过程是漫长且枯燥的,他们渴望被外界理解。共情力最弥足珍贵的地方,可以让我们始终对伤害持有戒备,我们知道痛苦是什么,我们不再轻易去伤害别人,抚慰人心的力量会给予很多慰藉。抑郁症的治愈不但需要大众合力,而且需要医学助力。纪录片最后一段话给予了我很多对未来的期待:抑郁症是一个可治疗的疾病。或许人类无法摆脱疾病的困扰,但的确在与具体疾病的较量中,不断取得胜利。从基础科学到临床医学,我们寻访科学家和医生,看到他们面对精神疾病的思考与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终有一天,阴霾散去,阳光普照!

正如片中乙辰的朋友说:“最黑暗的地方最靠近光明。”也许让黑夜降临我们内心的,也会留下星星。抑郁症就像黑夜,而我们可以成为最闪亮的星星,去照耀黑夜中行走的人。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去读懂自己的内心!愿我们的眼底有光,心里有火!更愿阴霾散去,阳光普照!

抗抑郁观后感 篇4

纪录片的整体立意和形式都很不错,由于剪辑的原因,有些地方并不是很连贯,但是不影响作为普及抑郁症知识的宣传片。纪录片的立意,是抑郁症人群,因为很多人对抑郁症的不了解,所以对广大的患者有着很大的误解,同时还有一些污名。片子的形式很好,采用对患者、家属、医生、志愿者等人采访的形式,让大家看到和听到患者的状态和心声。但可能因为患者隐私的问题,内容都是患者康复后和平稳期的情况,没有抑郁发作时的情况,同时也没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发作的展现,也可能是因为躁狂发作时,不能完成采访吧。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里面会有很多负面情绪,可能是因为我对情绪敏感,同时也有朋友正在遭受病患的折磨,所以感触更多一些。

有关纪录片的内容不再多说,写写那些片子里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和我感触很深的地方。

病耻感

这个词在片子中很多次,很多人提到,这是抑郁症患者及其家人所要面对的第一关,也是最难突破的一关。近年来,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接受程度有着比较明显的改善,但是对精神类疾病的接受程度还是很低,而且抑郁症的治疗基本都是在精神专科医院,所以很多患者不敢去医院,怕被人认为是精神病,有的患者自己也会这么想。正是这种病耻感,把很多患者拦在了医院门外,也因此耽搁了病情。我想这也是这种宣传片的意义所在,让更多人去了解,抑郁症只是精神类疾病,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精神病”。相信当越来越多的人对抑郁症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患者有了更多的理解,会让更多患病的人走出家门,走进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也就会有更多的人会被治愈。

陪伴

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很多地方也会用到这个词,整个纪录片里,这也是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没有之一。但我们想到和做到的陪伴是真正的陪伴吗?我想多数时候不是的。就像有些新闻里的家长陪孩子的时候,就是孩子玩孩子的,家长在一旁看手机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这种我觉得只能叫“陪着”。而很多人不单单是患者需要的陪伴不是这样的,他们更需要的不是人在身边的陪着,而是心灵在一起的陪伴。这种心灵的陪伴,即使人并不在身边,看不到也摸不着,仅仅是通过声音和文字,他们也能感受到心灵的碰撞。那种你在我身边,你做你的事儿,我发我的呆,这也是没什么效果的。陪伴也不是拉着别人滔滔不绝,而听者却想要逃跑。真正的陪伴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让对方的心感受到你的存在,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这个时候哪怕什么都不说,也会有治愈的效果。

社会支持

这是一个相对专业的词语,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大意是指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等等对自己的一个支撑。简单说就是,我心里难过,去找一个人倾诉,那这个人就算是我的社会支持。对于患者和情绪不佳的人来说,很多时候情绪会堵在那里,上不来下不去,这时候社会支持就是他负面情绪的一个出口,情绪有了出口就不会被压抑,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因为压抑了太多的情绪没有出口,而集中爆发出来,抑郁症患者可能也是如此。

纪录片里直接说道爱的地方不多,但是有几句话,一直在耳边环绕。

“家人爱的那个我和我想成为的我不一样,如果我所追求和喜欢的东西和他们预期的不一样,那些爱还会在我身上吗?”

“我们所谓的爱,都是自以为的爱,父母用他们认为的方式来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体会到的真正是爱吗?这是不一定的……而且有时候还会有负担,这还是爱吗?”

“什么是爱呢?爱其实它真的是无条件的,爱是一个全然的允许,可以真实的做自己。”

我们经常会说“爱”这个字,但我们很多时候的爱也都是有条件的,就像以前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你再怎么怎么样,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你要是听话,爸爸妈妈就爱你。”……当然现在我们并不太会这么去说,但是很多做法会让人感受到爱是有条件的。我觉得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因为爱的缺乏造成的,当我们用那种无条件的爱来对待孩子,让孩子在爱的环绕中成长起来,可能会少很多的心理问题,因为他们知道,不管做怎样的选择,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有人爱着我。

自伤、自残、自杀

通常我们不愿意说这些词,但并不等于我们不说它们就不存在了。抑郁症患者中这种情况会有很多。其实不只是患者,当我们在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状态中时,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前段时间的一个抑郁状态,让我对这几个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概两个月前,因为某件事,自己整个人都在深深的抑郁之中,虽然还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但是一切都是那么的无趣,晚上躺在床上脑子一片空白,有时候泪水会止不住的留下来。忽然某一天,身体的某个部位开始疼,这种疼痛给我的感觉是疼的很爽很舒服。跟一位好友聊到这件事儿的时候,她的回答是“那个痛就好像是有个人在陪着一样”而我的感受是,身体上的疼痛远比心理上的痛苦来的舒服的多,而且这种疼痛让整个人的注意力有了一些转移,有了关注的点。我想某些患者的自伤、自残也可能会是这样的原因。而自杀,在片子里很多患者的心里更是一种解脱和放松的方式。

理解、接纳、认同

这三个词放到了一起,这也是我们对待患者的一个基础。再次引用片子里的几句话。

“充分认同她的情绪,相信她的所有言行举止都是有原因的,不是无理取闹”

“就想躺着,什么都不管,但家人会说为什么这么懒,都当妈的人了,会认为这就是娇气”

两个叙述对比很明显,前者是家人接纳了,后者并没有。对于患者来说,后者的那种否定和不理解,会让他们也对自己产生否定,导致他们不愿意再去沟通,而选择把情绪继续压抑下去,也会让病情加重。患者需要我们理解他们的心思,接纳他们的行为,认同他们的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自愈。

病因和治疗

到目前为止,抑郁症真正的病因并没有被学界找到,所以也就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患者一直也都是在试药,遇到药效好的才行。有的人对药物不敏感,连续换药很多次,最后可能面临的境况是,没有什么可用的药。即便是这样,药物治疗依旧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选择及时就医是最好的选择。对于治疗,除了药物,还需要其他方式的辅助,比如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都是常用的方式。

活力

“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这是很多人误解的地方,认为抑郁就是不开心,我们常常觉得让抑郁症患者开心起来就好了,但是他们并不是不想开心,而是失去了获取快乐的能力,不知道怎么去快乐。片子中也有患者提到,那种感觉像是一个黑洞,把所有都吸进去。而活力是抑郁症患者们源动力,通过这种活力,才能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或者没有什么兴趣,但是要去做些什么,要在承受范围内,尽量的去做。虽然这很艰难,也可能不知道做什么,哪怕只是走动,也绝对要比躺在那里强很多。同时,家人也要以鼓励的方式,不要强求和逼迫。

后记:引用蔓玫的一句话“目前播出的正片内容只是我们对谈的冰山一角”,然而整个纪录片也只是每个患者冰山的一角。由于时间仓促,这篇内容没有时间去修改与整理,但是内容都是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这一篇只写了从纪录片里摘取的一些词语以及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想法,很多东西没有写出来。后续会再写一些东西,敬请期待。

抗抑郁观后感 篇5

万物都具有向阳而生的本能,人也无一例外,谁不喜欢温暖明媚的阳光呢?可是却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眼中的世界黯然,即使阳光映进眼里,也变得灰暗。他们与外界隔绝,将阳光拒之门外,其实并非讨厌阳光,他们只是患了心疾,抑郁了。

人们对抑郁症都或多或少存在误解。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随着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度提高,民众对抑郁症的认识浅薄就暴露了出来。有的人不区分抑郁症与抑郁情绪,遇到挫折就认为自己抑郁了直言不想活;有的人觉得抑郁症非常酷,把社交账号的头像换成黑色,打着抑郁症的旗号,发表自以为看淡一切的消极的言论;有的人甚至认为抑郁症患者是在作秀,不解他人苦,便言行攻击;还有的抑郁患者以病为耻,逃避现实,终日颓废......

CCTV 9近期连播6集关于《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纪录片,每集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群体出发,带领观众进一步认识抑郁症,走进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这应该是给这种社会现象上的最好的一课,也是给抑郁症患者播撒的最温暖的阳光。

那么抑郁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也与精神疾病的概念外延有交集。不论程度轻重,若不及时治疗,到最后几乎都会发展为自杀倾向。丘吉尔把抑郁比作一条黑狗。它会趁你不注意咬你一口,如果身边的人和你都不予理会,它就会变得嚣张,这样慢慢啃噬你的肉体,吞掉你的欲望,折磨你的灵魂,再将残存的躯干丢进无底的黑洞......这个过程无疑是压抑、绝望的,并不是悲伤消极的情绪那么简单。

正如蔓玫对自己患病期间的感受的描述:时间没有了,呼吸的感觉,你触摸的感觉都没有了,全部都失去了它们原有的那个刻度和质地。很多人会以为,抑郁是郁闷,是忧郁,是很强烈的一种忧伤在作祟。但不是的,它到最后是一种被压抑的感觉,像一个很大的黑洞,所有东西都被吸进去了......

抑郁是一种慢性毒药,它的毒素来自各种方面,包括:家庭的打压、社会的冷漠、生活的重负、自我的封闭、体内激素失调......这些都像堆在人们胸前的碎石块,一旦超了负荷,又无法进行调节,人就可能会抑郁,会垮掉。

近年来,中国已逐渐成为抑郁症大国。在中国,抑郁症患病率高达4.2%,无关性别、不论年纪,任何一个群体都有患上抑郁症的可能。你无法得知,抑郁这条恶犬什么时候就会盯上你,或是你身边的人,也难以知晓,它盯上某人的具体原因。而在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增高的同时,就诊率却不到20%,大部分的民众对心理疾病仍存有误解及污名化,使得许多患者宁承受身心上的痛苦也不愿接受治疗,最终导致无法挽救的遗憾发生。人们总在悲剧发生后追悔,责问抑郁患者为何这么傻,却不曾想过,也许正是自己的不理解、不关心,堵住了患者求助的嘴,是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抑郁并非洪水猛兽,它本身的力量并不强大。它可以非常严重,频繁地诱导患者自杀,也可以安静地暂时寄宿在患者身上,只等内外界合力将它拔除。有的人以为只要和抑郁症沾上关系,这辈子就完了,自己给自己封住了阳光照进来的孔,其实这也是对抑郁症的误解。心病虽难医,但并不是无药可医。并且如果不是特别严重,除了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治愈。

纪录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对抗抑郁,总结之后我得到这样几个关键词:理解、关爱、陪伴、勇敢、消除病耻感。而这些关键词最终的指向还是对抑郁症的认识。

我想,纵使疗愈的方法千变万化,最终还是得对抑郁症有正确的认识,这些方法才能发挥疗效。正确地认识抑郁症,是要认识抑郁症是什么,认识它的诱因,认识疗愈方法。如果都能正确清楚的认识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就会减消病耻感,积极对抗抑郁;医生就会根据患者自身状况,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身边人就会对抑郁患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帮助他们一起抗抑;社会大众就会对抑郁症多一点包容,对彼此少一分冷漠,积极参与到抗抑宣传中......

看着纪录片中入镜的一张张或青涩或铺满皱纹的脸,听着他们讲述自己从患病到治愈的经历和感受,我为他们感到庆幸与骄傲,因为他们身边都有真正理解自己的、无私陪伴着自己的人,因为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努力的活着,勇敢地对抗抑郁。但在镜头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抑郁症患者直到最后都没有走出阴霾,原本鲜活的生命有的还在监护室苟延,有的早已悄然凋谢,相较于镜头前的人儿,他们是不幸中的不幸。

逝者已逝,抑郁症带来的悲剧也已成为过往,而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抑郁症,接纳抑郁症群体,让阳光不仅能够洒进我们的心中,也能穿过重峦叠嶂洒进抑郁症患者的心中。毕竟,谁不愿拥抱温暖而明媚的阳光呢?

抗抑郁观后感通用


经典电影对我们的人生是很有益的,看完一部电影后,我们会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而观后感则成为记录这些想法的最好方式,观后感就是一种感受,是由心而发的的感受。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地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抗抑郁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抗抑郁观后感 篇1

我一生没做坏事,可为何会这样?

心中的抑郁就像一条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你尽可以打倒我,但永远打不败我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总有些时段是极度消沉,心情低落的,大多数人自我消化或经人开导度过了那段日子,而另外一些人则陷进去了,无法挣脱。抑郁症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生僻遥远的冷门词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抑郁症成为了世界四大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2亿的抑郁患者,每年有近80万人因此丧生。因此,我们不得不加强对抑郁症的了解和关注。

我们总是习惯性思维认为抑郁就是存在于青少年中间的一种心理障碍疾病,其实并不尽然,抑郁症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年龄段,任何一个职业当中。抑郁症就像一条黑狗一样,它被认为是黑暗,是耻辱,并且一旦被咬住,便很难挣脱。可能有人会问,如今生活这么幸福,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高,怎么还会抑郁呢?纪录片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第一名是谁?

你都当妈了怎么还这么懒?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矫情!

天啦,他有抑郁症,不会自杀吧?

青少年患病大多是因为父母期望值太高导致精神压力过大,而父母又缺乏理解交流;孕产期的妈妈从怀孕到产后都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巨大的疼痛;老年群体在生活的磨合中失去了激情加上各种疾病缠身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优胜劣汰的残酷的社会丛林法则,带来工作上的巨大压力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我们的内心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而这种痛苦表现出来的是倦怠,懒惰,脱离生活,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生病了,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求助;家人将病情视为矫情、没事找事更是雪上加霜;整个社会对抑郁症的污名化,全世界合谋产生的抑郁症病耻感等都让抑郁症产生并难以摆脱,困扰着他们,阻挡着他们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当然纪录片最深沉的意义是想要引起整个社会对于抑郁症的重视和关注,对抑郁症患者多一些理解,也给正处于困境中的患者一些帮助。抑郁症患者首先要学会自救,向家人社会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寻找精准的医疗之路;对自我多一点宽容和关怀,坚持再坚持一下,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家人朋友们应该给予患者多的理解和关怀,不要施加压力;更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加强抑郁知识普及,了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不会直接接触抑郁症的人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尊重他们,正确认识抑郁症,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条黑狗,它被我们锁在了心里,有时候它会嘶吼叫嚣,有时候它会冲撞铁栏,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锁是坚硬的,我们不会放他出来;另一部分人的锁不够坚固,让黑狗冲了出来,侵蚀了他们原本的意志,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指责他们因为这也不是他们所愿,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共同制服黑狗,将它重新管会牢笼,并且让笼子更加坚固。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为何人们总说我无可救药,不强求能明白我,不奢望时间倒流,因为很久很久以前我曾经爱过或许,你也有条黑狗,但是我想告诉你,这个世界真的非常美好,成功和幸福都不能被定义,如果你无法好好地去爱这个世界,就让我代替世界好好地爱你吧。

抗抑郁观后感 篇2

万物都具有向阳而生的本能,人也无一例外,谁不喜欢温暖明媚的阳光呢?可是却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眼中的世界黯然,即使阳光映进眼里,也变得灰暗。他们与外界隔绝,将阳光拒之门外,其实并非讨厌阳光,他们只是患了心疾,抑郁了。

人们对抑郁症都或多或少存在误解。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随着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度提高,民众对抑郁症的认识浅薄就暴露了出来。有的人不区分抑郁症与抑郁情绪,遇到挫折就认为自己抑郁了直言不想活;有的人觉得抑郁症非常酷,把社交账号的头像换成黑色,打着抑郁症的旗号,发表自以为看淡一切的消极的言论;有的人甚至认为抑郁症患者是在作秀,不解他人苦,便言行攻击;还有的抑郁患者以病为耻,逃避现实,终日颓废......

CCTV 9近期连播6集关于《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纪录片,每集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群体出发,带领观众进一步认识抑郁症,走进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这应该是给这种社会现象上的最好的一课,也是给抑郁症患者播撒的最温暖的阳光。

那么抑郁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也与精神疾病的概念外延有交集。不论程度轻重,若不及时治疗,到最后几乎都会发展为自杀倾向。丘吉尔把抑郁比作一条黑狗。它会趁你不注意咬你一口,如果身边的人和你都不予理会,它就会变得嚣张,这样慢慢啃噬你的肉体,吞掉你的欲望,折磨你的灵魂,再将残存的躯干丢进无底的黑洞......这个过程无疑是压抑、绝望的,并不是悲伤消极的情绪那么简单。

正如蔓玫对自己患病期间的感受的描述:时间没有了,呼吸的感觉,你触摸的感觉都没有了,全部都失去了它们原有的那个刻度和质地。很多人会以为,抑郁是郁闷,是忧郁,是很强烈的一种忧伤在作祟。但不是的,它到最后是一种被压抑的感觉,像一个很大的黑洞,所有东西都被吸进去了......

抑郁是一种慢性毒药,它的毒素来自各种方面,包括:家庭的打压、社会的冷漠、生活的重负、自我的封闭、体内激素失调......这些都像堆在人们胸前的碎石块,一旦超了负荷,又无法进行调节,人就可能会抑郁,会垮掉。

近年来,中国已逐渐成为抑郁症大国。在中国,抑郁症患病率高达4.2%,无关性别、不论年纪,任何一个群体都有患上抑郁症的可能。你无法得知,抑郁这条恶犬什么时候就会盯上你,或是你身边的人,也难以知晓,它盯上某人的具体原因。而在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增高的同时,就诊率却不到20%,大部分的民众对心理疾病仍存有误解及污名化,使得许多患者宁承受身心上的痛苦也不愿接受治疗,最终导致无法挽救的遗憾发生。人们总在悲剧发生后追悔,责问抑郁患者为何这么傻,却不曾想过,也许正是自己的不理解、不关心,堵住了患者求助的嘴,是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抑郁并非洪水猛兽,它本身的力量并不强大。它可以非常严重,频繁地诱导患者自杀,也可以安静地暂时寄宿在患者身上,只等内外界合力将它拔除。有的人以为只要和抑郁症沾上关系,这辈子就完了,自己给自己封住了阳光照进来的孔,其实这也是对抑郁症的误解。心病虽难医,但并不是无药可医。并且如果不是特别严重,除了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治愈。

纪录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对抗抑郁,总结之后我得到这样几个关键词:理解、关爱、陪伴、勇敢、消除病耻感。而这些关键词最终的指向还是对抑郁症的认识。

我想,纵使疗愈的方法千变万化,最终还是得对抑郁症有正确的认识,这些方法才能发挥疗效。正确地认识抑郁症,是要认识抑郁症是什么,认识它的诱因,认识疗愈方法。如果都能正确清楚的认识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就会减消病耻感,积极对抗抑郁;医生就会根据患者自身状况,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身边人就会对抑郁患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帮助他们一起抗抑;社会大众就会对抑郁症多一点包容,对彼此少一分冷漠,积极参与到抗抑宣传中......

看着纪录片中入镜的一张张或青涩或铺满皱纹的脸,听着他们讲述自己从患病到治愈的经历和感受,我为他们感到庆幸与骄傲,因为他们身边都有真正理解自己的、无私陪伴着自己的人,因为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努力的活着,勇敢地对抗抑郁。但在镜头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抑郁症患者直到最后都没有走出阴霾,原本鲜活的生命有的还在监护室苟延,有的早已悄然凋谢,相较于镜头前的人儿,他们是不幸中的不幸。

逝者已逝,抑郁症带来的悲剧也已成为过往,而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抑郁症,接纳抑郁症群体,让阳光不仅能够洒进我们的心中,也能穿过重峦叠嶂洒进抑郁症患者的心中。毕竟,谁不愿拥抱温暖而明媚的阳光呢?

抗抑郁观后感 篇3

“我们不是矫情,我们真的只是生病了,我们都是温暖、善良的好人。”

临近高考的时候,经常会莫名其妙的产生焦虑。胸腔就像横亘了一把尖刀,深呼吸一口都会引发巨大的刺痛。时常需要重重的捶打,过一会儿才会有所好转。

那段时间时常会焦虑,前途渺茫,未来无望。看不清未来,也不满足现在。想来也是茫茫人海中微笑的孤独患者。

幸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状况逐渐消失。认识了很多值得信任朋友和老师,拥有一些不可复制的经历和回忆。家人身体健康,最爱的小太阳也在身旁。

那些悲伤的,微笑的抑郁症患者啊,都是孤独的勇士,在“活着”和“死亡”之间踯躅抵抗。那些离开的人,用别人的话说就是:“他们并没有失去生命,他们只是走出了时间。”那些继续活下去的人,都是孤独的天使,他们只是有段时间感到不开心,到总归要笑着活下去。

左灯右右右行,我觉得你只是一个不开心的天使,阴差阳错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权当掉落凡尘的天使,去到一个特别的地方历练一番,然后变得更识“人间疾苦“。最后,华丽转身。

很高兴认识你,很遗憾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但总归还是认识你了。

对抗抑郁观后感(通用6篇)


如何将内心感悟写入作品名观后感之中呢?在写作品名观后感之后你有了哪些收获,下面读后感大全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对抗抑郁观后感”,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对抗抑郁观后感 篇1

阴雨不明时,海底晦暗日,理解为光,陪伴为阳,涉山渡水,睹花开雨后,赏日升海上。

观看完这部纪录片后,心中不免感慨万分。抑郁症,就是这样一个熟悉的又陌生的病症正在击垮着无数和谐美满的家庭,掠夺着孩子们幸福的童年,消耗着青年人正值奋斗的大好时光,折磨着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海明威也曾感叹“你尽可能把它消灭,可就是打不败它。”或许,我们很难对另一个生命的痛苦正真感同身受,但理解,陪伴能传递温度,温暖一颗又一颗真实跳动的心。

理解是打开抑郁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在纪录片中,一位名叫小平的青年在得知自己确诊为抑郁时,反而感到轻松。起初我有些疑惑,直到她说道:“自己的情绪能找到一个出口,我是生病了,我是有理由的”。我恍然理解,在这之前,自己的“怪异举动”是该有多么的不被理解才会让人觉得确诊是一种轻松。许多患病者喜欢将病盒扔掉,换上自己的病盒,他们不希望被人知道自己患病了,不想被人们用看“精神病”的眼光对待,这种病耻感像一枝枝藤条束缚着他们,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随即又陷入一个黑暗。倘若我们能多一点理解,对他们说:“没关系的,你只是生了一场病,好好吃药,好好治疗,都会好起来的。”他们的病耻感会不会少一些?他们会不会面对病情更勇敢一些?我想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某时可能都是孤岛,我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踏上患者的秘境,知晓彼此的浩瀚与渺小,但总有一些东西可以像流水一样,在我们之间传递那些花粉和种子,让他们知道,还有我们。

陪伴是治愈抑郁的独家良药。

患者庄超患抑郁已达20年之久,但在视频中,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健谈,热爱运动,通透的壮年。他妻子说,与庄超在一起的日子里,自己也成长了很多,学会了独立思考,自己判断。庄超也说,自己似乎也不那么在意是否能走出抑郁了,只希望能够每天享受自己已经拥有的点滴幸福。看着他们夫妻俩一起画画,击掌鼓励,我的嘴角不禁露出笑容。同样如此,抑郁症患者蔓玫与自己的大学男友已经共同走过无数个痛苦的日夜,或许一次出游,一个拥抱,一段寒暄,那些无法言语的痛苦也能烟消云散,美好生活的希望仍熠熠发光。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有人愿意将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给你,那就是时间,它就像一束光,无论多黑暗的深渊,它都能照亮。

无论你是否是患者的至亲,都请善待每一个抑郁患者,因为可能某一天,它就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给予理解,学会陪伴,悲伤的故事或许就会因为自己的善意而少了一段。在东野圭吾先生的《恶意》中,我们清楚的看到了恶意的可怕,可能仅仅是儿时的嫉妒和讨厌也可能酿成惨案。所以,请多多给他们一个微笑,一句安慰,一个拥抱,并告诉他们:万物可爱,人间值得。

对抗抑郁观后感 篇2

我一生没做坏事,可为何会这样?

心中的抑郁就像一条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你尽可以打倒我,但永远打不败我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总有些时段是极度消沉,心情低落的,大多数人自我消化或经人开导度过了那段日子,而另外一些人则陷进去了,无法挣脱。抑郁症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生僻遥远的冷门词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抑郁症成为了世界四大疾病之一。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2亿的抑郁患者,每年有近80万人因此丧生。因此,我们不得不加强对抑郁症的了解和关注。

我们总是习惯性思维认为抑郁就是存在于青少年中间的一种心理障碍疾病,其实并不尽然,抑郁症可能存在于任何一个年龄段,任何一个职业当中。抑郁症就像一条黑狗一样,它被认为是黑暗,是耻辱,并且一旦被咬住,便很难挣脱。可能有人会问,如今生活这么幸福,医疗条件好,生活质量高,怎么还会抑郁呢?纪录片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第一名是谁?

你都当妈了怎么还这么懒?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矫情!

天啦,他有抑郁症,不会自杀吧?

青少年患病大多是因为父母期望值太高导致精神压力过大,而父母又缺乏理解交流;孕产期的妈妈从怀孕到产后都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巨大的疼痛;老年群体在生活的磨合中失去了激情加上各种疾病缠身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优胜劣汰的残酷的社会丛林法则,带来工作上的巨大压力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我们的内心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而这种痛苦表现出来的是倦怠,懒惰,脱离生活,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生病了,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求助;家人将病情视为矫情、没事找事更是雪上加霜;整个社会对抑郁症的污名化,全世界合谋产生的抑郁症病耻感等都让抑郁症产生并难以摆脱,困扰着他们,阻挡着他们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当然纪录片最深沉的意义是想要引起整个社会对于抑郁症的重视和关注,对抑郁症患者多一些理解,也给正处于困境中的患者一些帮助。抑郁症患者首先要学会自救,向家人社会专业机构寻求帮助,寻找精准的医疗之路;对自我多一点宽容和关怀,坚持再坚持一下,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家人朋友们应该给予患者多的理解和关怀,不要施加压力;更重要的是全社会要加强抑郁知识普及,了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对于我们这些大多数不会直接接触抑郁症的人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理解尊重他们,正确认识抑郁症,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条黑狗,它被我们锁在了心里,有时候它会嘶吼叫嚣,有时候它会冲撞铁栏,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锁是坚硬的,我们不会放他出来;另一部分人的锁不够坚固,让黑狗冲了出来,侵蚀了他们原本的意志,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指责他们因为这也不是他们所愿,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共同制服黑狗,将它重新管会牢笼,并且让笼子更加坚固。

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为何人们总说我无可救药,不强求能明白我,不奢望时间倒流,因为很久很久以前我曾经爱过或许,你也有条黑狗,但是我想告诉你,这个世界真的非常美好,成功和幸福都不能被定义,如果你无法好好地去爱这个世界,就让我代替世界好好地爱你吧。

对抗抑郁观后感 篇3

纪录片的整体立意和形式都很不错,由于剪辑的原因,有些地方并不是很连贯,但是不影响作为普及抑郁症知识的宣传片。纪录片的立意,是抑郁症人群,因为很多人对抑郁症的不了解,所以对广大的患者有着很大的误解,同时还有一些污名。片子的形式很好,采用对患者、家属、医生、志愿者等人采访的形式,让大家看到和听到患者的状态和心声。但可能因为患者隐私的问题,内容都是患者康复后和平稳期的情况,没有抑郁发作时的情况,同时也没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发作的展现,也可能是因为躁狂发作时,不能完成采访吧。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里面会有很多负面情绪,可能是因为我对情绪敏感,同时也有朋友正在遭受病患的折磨,所以感触更多一些。

有关纪录片的内容不再多说,写写那些片子里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和我感触很深的地方。

病耻感

这个词在片子中很多次,很多人提到,这是抑郁症患者及其家人所要面对的第一关,也是最难突破的一关。近年来,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接受程度有着比较明显的改善,但是对精神类疾病的接受程度还是很低,而且抑郁症的治疗基本都是在精神专科医院,所以很多患者不敢去医院,怕被人认为是精神病,有的患者自己也会这么想。正是这种病耻感,把很多患者拦在了医院门外,也因此耽搁了病情。我想这也是这种宣传片的意义所在,让更多人去了解,抑郁症只是精神类疾病,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精神病”。相信当越来越多的人对抑郁症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患者有了更多的理解,会让更多患病的人走出家门,走进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也就会有更多的人会被治愈。

陪伴

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很多地方也会用到这个词,整个纪录片里,这也是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没有之一。但我们想到和做到的陪伴是真正的陪伴吗?我想多数时候不是的。就像有些新闻里的家长陪孩子的时候,就是孩子玩孩子的,家长在一旁看手机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这种我觉得只能叫“陪着”。而很多人不单单是患者需要的陪伴不是这样的,他们更需要的不是人在身边的陪着,而是心灵在一起的陪伴。这种心灵的陪伴,即使人并不在身边,看不到也摸不着,仅仅是通过声音和文字,他们也能感受到心灵的碰撞。那种你在我身边,你做你的事儿,我发我的呆,这也是没什么效果的。陪伴也不是拉着别人滔滔不绝,而听者却想要逃跑。真正的陪伴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让对方的心感受到你的存在,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这个时候哪怕什么都不说,也会有治愈的效果。

社会支持

这是一个相对专业的词语,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大意是指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等等对自己的一个支撑。简单说就是,我心里难过,去找一个人倾诉,那这个人就算是我的社会支持。对于患者和情绪不佳的人来说,很多时候情绪会堵在那里,上不来下不去,这时候社会支持就是他负面情绪的一个出口,情绪有了出口就不会被压抑,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因为压抑了太多的情绪没有出口,而集中爆发出来,抑郁症患者可能也是如此。

纪录片里直接说道爱的地方不多,但是有几句话,一直在耳边环绕。

“家人爱的那个我和我想成为的我不一样,如果我所追求和喜欢的东西和他们预期的不一样,那些爱还会在我身上吗?”

“我们所谓的爱,都是自以为的爱,父母用他们认为的方式来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体会到的真正是爱吗?这是不一定的……而且有时候还会有负担,这还是爱吗?”

“什么是爱呢?爱其实它真的是无条件的,爱是一个全然的允许,可以真实的做自己。”

我们经常会说“爱”这个字,但我们很多时候的爱也都是有条件的,就像以前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你再怎么怎么样,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你要是听话,爸爸妈妈就爱你。”……当然现在我们并不太会这么去说,但是很多做法会让人感受到爱是有条件的。我觉得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因为爱的缺乏造成的,当我们用那种无条件的爱来对待孩子,让孩子在爱的环绕中成长起来,可能会少很多的心理问题,因为他们知道,不管做怎样的选择,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有人爱着我。

自伤、自残、自杀

通常我们不愿意说这些词,但并不等于我们不说它们就不存在了。抑郁症患者中这种情况会有很多。其实不只是患者,当我们在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状态中时,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想法。

前段时间的一个抑郁状态,让我对这几个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概两个月前,因为某件事,自己整个人都在深深的抑郁之中,虽然还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但是一切都是那么的无趣,晚上躺在床上脑子一片空白,有时候泪水会止不住的留下来。忽然某一天,身体的某个部位开始疼,这种疼痛给我的感觉是疼的很爽很舒服。跟一位好友聊到这件事儿的时候,她的回答是“那个痛就好像是有个人在陪着一样”而我的感受是,身体上的疼痛远比心理上的痛苦来的舒服的多,而且这种疼痛让整个人的注意力有了一些转移,有了关注的点。我想某些患者的自伤、自残也可能会是这样的原因。而自杀,在片子里很多患者的心里更是一种解脱和放松的方式。

理解、接纳、认同

这三个词放到了一起,这也是我们对待患者的一个基础。再次引用片子里的几句话。

“充分认同她的情绪,相信她的所有言行举止都是有原因的,不是无理取闹”

“就想躺着,什么都不管,但家人会说为什么这么懒,都当妈的人了,会认为这就是娇气”

两个叙述对比很明显,前者是家人接纳了,后者并没有。对于患者来说,后者的那种否定和不理解,会让他们也对自己产生否定,导致他们不愿意再去沟通,而选择把情绪继续压抑下去,也会让病情加重。患者需要我们理解他们的心思,接纳他们的行为,认同他们的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自愈。

病因和治疗

到目前为止,抑郁症真正的病因并没有被学界找到,所以也就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患者一直也都是在试药,遇到药效好的才行。有的人对药物不敏感,连续换药很多次,最后可能面临的境况是,没有什么可用的药。即便是这样,药物治疗依旧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选择及时就医是最好的选择。对于治疗,除了药物,还需要其他方式的辅助,比如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都是常用的方式。

活力

“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这是很多人误解的地方,认为抑郁就是不开心,我们常常觉得让抑郁症患者开心起来就好了,但是他们并不是不想开心,而是失去了获取快乐的能力,不知道怎么去快乐。片子中也有患者提到,那种感觉像是一个黑洞,把所有都吸进去。而活力是抑郁症患者们源动力,通过这种活力,才能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或者没有什么兴趣,但是要去做些什么,要在承受范围内,尽量的去做。虽然这很艰难,也可能不知道做什么,哪怕只是走动,也绝对要比躺在那里强很多。同时,家人也要以鼓励的方式,不要强求和逼迫。

后记:引用蔓玫的一句话“目前播出的正片内容只是我们对谈的冰山一角”,然而整个纪录片也只是每个患者冰山的一角。由于时间仓促,这篇内容没有时间去修改与整理,但是内容都是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这一篇只写了从纪录片里摘取的一些词语以及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想法,很多东西没有写出来。后续会再写一些东西,敬请期待。

对抗抑郁观后感 篇4

很多人以为抑郁是郁闷、是忧郁,是很强烈的一种忧伤。其实不然,抑郁的本质是一种对于耗竭的自我调整,它表现在失眠、情绪低落、思维的迟缓、能力的下降等诸多情况。那么抑郁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如何对抗抑郁呢?

影坛巨星张国荣说:“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会这样?”造成我们抑郁的原因有很多:性别、年龄、学习压力、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人际关系、心理状况……2015年7月,北大学子吴谢宇残忍杀害亲生母亲……我们常常以是否乖巧、成绩好坏来衡量一个孩子,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当孩子战战兢兢地活在别人的标准中却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他们便很容易被外界摧毁。阳光积极的生命力、善良包容的人格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对于生命的追问和思考,有时候也会变成我们无法解脱的圈套。生命是彩色的,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灵也是彩色的。当你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想要绽放自己的光彩时,是选择放手,还是迎难而上?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就这样甘于抑郁。

接纳,是最好的治愈。张进治愈自己抑郁症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久病成良医”。面对社会对心理疾病患者的偏见,他选择直面;面对国家在心理咨询方面的漏洞,他选择揭露。他自述生病的过程,碰到良医后化险为夷,因为生病,久病成医,便开始竭力帮助他人,这便是他的作品《渡过》的真实写照。接纳医院,为他渡;接纳自我,为自渡;接纳他人,为渡人。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应学会接纳,直视现状,勇敢积极地面对一切不如意之事,处世为人当明如水,面对失意当韧如水。

倾诉与陪伴,也可以成为情绪的出口。蔓玫在她18岁时就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每天睡下去,不是失眠,就是在做噩梦;醒来,就发抖,发烧,出现幻觉,甚至还欲割腕轻生……在身患抑郁症的十几年时光里,他遇见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她的丈夫。他愿意听她分享欢喜与痛苦,愿意鼓励她克服困难,愿意抽出时间去好好地爱她。她这样形容她的丈夫:他是那个向日葵,就他是那个能够像发出一些光和热然后来主动地去辐射到我的存在……我们可能都是孤岛,我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踏上彼此的秘境,知晓彼此的浩瀚与渺小,但总有一些东西可以像水流一样,在我们之间传递,让我们知道我们不是唯一的存在。

爱,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在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爱我们和对我们充满善意的人。他们爱的那个我和我想要成为的我,我想要喜欢的那个我,好像是不一样的,我所追求的和他们所预期的是不一样的,那些爱还会在我身上吗?人这一生一直都是在爱与被爱这两个角色中不断转换着,这当中有忧郁、有畅快……坦然面对那些有差异的爱,痛苦也会变成快乐。

世界虽不完美,但我们仍可疗愈自己。不要在嘶声力竭的痛哭,不要再拼命扯自己头发、抓自己身上……记住,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别让抑郁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上面就是网小编特意收集整理的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观后感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抗抑郁观后感 篇5

万物都具有向阳而生的本能,人也无一例外,谁不喜欢温暖明媚的阳光呢?可是却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眼中的世界黯然,即使阳光映进眼里,也变得灰暗。他们与外界隔绝,将阳光拒之门外,其实并非讨厌阳光,他们只是患了心疾,抑郁了。

人们对抑郁症都或多或少存在误解。随着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随着社会对抑郁症的关注度提高,民众对抑郁症的认识浅薄就暴露了出来。有的人不区分抑郁症与抑郁情绪,遇到挫折就认为自己抑郁了直言不想活;有的人觉得抑郁症非常酷,把社交账号的头像换成黑色,打着抑郁症的旗号,发表自以为看淡一切的消极的言论;有的人甚至认为抑郁症患者是在作秀,不解他人苦,便言行攻击;还有的抑郁患者以病为耻,逃避现实,终日颓废......

CCTV 9近期连播6集关于《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纪录片,每集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群体出发,带领观众进一步认识抑郁症,走进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这应该是给这种社会现象上的最好的一课,也是给抑郁症患者播撒的最温暖的阳光。

那么抑郁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也与精神疾病的概念外延有交集。不论程度轻重,若不及时治疗,到最后几乎都会发展为自杀倾向。丘吉尔把抑郁比作一条黑狗。它会趁你不注意咬你一口,如果身边的人和你都不予理会,它就会变得嚣张,这样慢慢啃噬你的肉体,吞掉你的欲望,折磨你的灵魂,再将残存的躯干丢进无底的黑洞......这个过程无疑是压抑、绝望的,并不是悲伤消极的情绪那么简单。

正如蔓玫对自己患病期间的感受的描述:时间没有了,呼吸的感觉,你触摸的感觉都没有了,全部都失去了它们原有的那个刻度和质地。很多人会以为,抑郁是郁闷,是忧郁,是很强烈的一种忧伤在作祟。但不是的,它到最后是一种被压抑的感觉,像一个很大的黑洞,所有东西都被吸进去了......

抑郁是一种慢性毒药,它的毒素来自各种方面,包括:家庭的打压、社会的冷漠、生活的重负、自我的封闭、体内激素失调......这些都像堆在人们胸前的碎石块,一旦超了负荷,又无法进行调节,人就可能会抑郁,会垮掉。

近年来,中国已逐渐成为抑郁症大国。在中国,抑郁症患病率高达4.2%,无关性别、不论年纪,任何一个群体都有患上抑郁症的可能。你无法得知,抑郁这条恶犬什么时候就会盯上你,或是你身边的人,也难以知晓,它盯上某人的具体原因。而在抑郁症患病率逐年增高的同时,就诊率却不到20%,大部分的民众对心理疾病仍存有误解及污名化,使得许多患者宁承受身心上的痛苦也不愿接受治疗,最终导致无法挽救的遗憾发生。人们总在悲剧发生后追悔,责问抑郁患者为何这么傻,却不曾想过,也许正是自己的不理解、不关心,堵住了患者求助的嘴,是压垮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抑郁并非洪水猛兽,它本身的力量并不强大。它可以非常严重,频繁地诱导患者自杀,也可以安静地暂时寄宿在患者身上,只等内外界合力将它拔除。有的人以为只要和抑郁症沾上关系,这辈子就完了,自己给自己封住了阳光照进来的孔,其实这也是对抑郁症的误解。心病虽难医,但并不是无药可医。并且如果不是特别严重,除了药物治疗,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治愈。

纪录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对抗抑郁,总结之后我得到这样几个关键词:理解、关爱、陪伴、勇敢、消除病耻感。而这些关键词最终的指向还是对抑郁症的认识。

我想,纵使疗愈的方法千变万化,最终还是得对抑郁症有正确的认识,这些方法才能发挥疗效。正确地认识抑郁症,是要认识抑郁症是什么,认识它的诱因,认识疗愈方法。如果都能正确清楚的认识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就会减消病耻感,积极对抗抑郁;医生就会根据患者自身状况,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身边人就会对抑郁患者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爱,帮助他们一起抗抑;社会大众就会对抑郁症多一点包容,对彼此少一分冷漠,积极参与到抗抑宣传中......

看着纪录片中入镜的一张张或青涩或铺满皱纹的脸,听着他们讲述自己从患病到治愈的经历和感受,我为他们感到庆幸与骄傲,因为他们身边都有真正理解自己的、无私陪伴着自己的人,因为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努力的活着,勇敢地对抗抑郁。但在镜头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抑郁症患者直到最后都没有走出阴霾,原本鲜活的生命有的还在监护室苟延,有的早已悄然凋谢,相较于镜头前的人儿,他们是不幸中的不幸。

逝者已逝,抑郁症带来的悲剧也已成为过往,而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抑郁症,接纳抑郁症群体,让阳光不仅能够洒进我们的心中,也能穿过重峦叠嶂洒进抑郁症患者的心中。毕竟,谁不愿拥抱温暖而明媚的阳光呢?

对抗抑郁观后感 篇6

在央视看到了一部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共有六集,先看了第一集《少年已知愁滋味》。看标题就知道这部纪录片,是讲抑郁症,而第一集是讲年轻的抑郁症群体。随着几个航拍的镜头,交代了地理位置和城市环境,一个电话铃声被接起,有人拨打了广州心理援助热线。画面整体色调灰暗,也很符合纪录片的主题,纪录片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一些隐私信息做了处理,这提醒我们在拍摄纪录片题材的视频也要注意获得拍摄许可的问题。解说词的语气十分温柔又低沉,同期声和旁白同时出现,也交代清楚了心理援助的情况,顺便引出了青少年对抑郁情况的求助逐渐增多。画面还给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的电话号码、QQ号、网站网址几秒钟的特写,也是在呼吁有抑郁情况的观众可以及时求助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采访的对话,配着内容有关的画面,更多的是空境。在一个专业讲座之后,介绍了很多青少年抑郁症的资料和情况,给中学老师培训危机干预的课程。开启介绍了第一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子烨,她是第一个答应拍摄的孩子,漆黑的房间随着窗帘拉开的缝透出一丝光亮,黑白色的画面,慢速卡顿的镜头,她选择戴上了口罩。第二位主人公叫钟华,她在高三时选择了一个社会项目是对抑郁症的病耻感调查。她们两个存在很多共同点,都是自己知道自己似乎生病了,并且主动需求帮助,和父母诉说。这种情况下,父母不理解,认为只是孩子心情不好,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看到视频下面有很多人评论说这部纪录片拍的不好,刻画的不够深,选取的角色也都是大城市有资格治疗的小部分群体,不够真实或者是比较片面。但也或多或少地让观众们意识到了抑郁症的严重性,反映了中国开始重视心理问题,也是一次不错的宣传,央视拍摄这一小类群体,也告诉我们抑郁疾病可能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他是需要被重视的,不但是消极的情绪。对我来说,纪录片不仅仅是讲故事,更重要的是有那么一部分人,能和故事里的主人公产生共鸣。我在看完前几集之后,内心想的是,希望我们都能有光明的未来,但是后来又觉得,故事里的人比我要幸运的多,他们可以找到自己擅长的,有自信去对抗抑郁,而我不行。在今年去医院确诊抑郁焦虑状态前,我和他们一样,渴望自救,被关心,和父母沟通却一次次被否定,直到拿到医院的诊断书拍照给父母看,他们才意识到,啊,我真的病了。这不是一部特别高端的纪录片,拍摄和剪辑都很朴实,用了很多隐晦的空镜,但是想要传递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们不要误解和排斥这种疾病,应该去努力正视它,愿我们都能好好的爱这个世界。

《演出焦虑症》观后感400字


一部同志微电影,一个把直男掰弯的过程。
看这部片完全是意外,在我心情极端不好,在b站上逛啊逛,然后发现了这一部电影,结果我是笑着看完的。
简介一开始就很吸引我,两个演员好不容易得到了出演的机会,但不幸演的却是一部同志剧,。基基复基基,两个可怜的直男才刚认识就被逼上了战场,简直无法想象两位演员究竟是多么尴尬,总之在观众看来都完全是羞耻pLAY啊!画面太美简直不敢看!
打算看这部电影的孩纸一定要左右看看有没有家长在身后,不然你真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这场微电影的场景只有一个,演员也不多,几乎就是对手戏。两个二货直男为了缓解出演同志剧的尴尬而尝试不同的方法让自己努力入戏,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同志电影难道真的是让直男上的吗哇哦,那牺牲可真大。论演员的自我修养,大家都是蛮拼的啊。
剧情特别是看到电影上映的时候,bgm太悲壮了,然后画风超文艺,然后限制级达到了b站新高度啊,这片子竟然过审了【其实还是相对清水的】,然后最后两个人都没有在一起,虽然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啦,这么短,就算想要那啥啥也不能那啥啥呀。
片子总体来说拍得很有意思,开始很搞笑,最后戛然而止,应该说是为了满足部分孩纸的某些期待而拍出来的片子吧。总之属于这部分的孩纸可以去看一下,两个人的颜值都不错,就是说好的剧情电影呢!剧情在哪里啊?!不要欺骗小朋友好吗!
关掉视频之后,我去b站的微电影区翻了一下,最后哀叹一句
微电影区已经完了!已经被腐女们占领了!

拖延症观后感800字系列7篇


读后感大全精选栏目推选:“拖延症观后感”。

请阅读由编辑为你编辑的拖延症观后感,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有时影片带给人的感动可以超越书籍,作品中总有让自己感触颇多的情节。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以后,可以将给自己的感悟结合自己的见解写出一篇观后感,撰写观后感时要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拖延症观后感 篇1

拖延眼下一时安,以后迟早得买单 读《戒了吧拖延症》有感

有一种可怕的病叫《拖延症》,一旦患上了,就很难治好。有一种解药,那就是坚持。

拖延症超可恨!他很难缠。而且还令我有一种心虚的感觉,英语作业是必须得写的。但这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思想占据我的心灵时,我到最后也没有完成英语作业懒,每个人都有过的,因为懒,所以才拖延。等到老师收作业的时候,我还要磕磕巴巴的解释完。拖延会让人变得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今天阅读的书中就有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小晨是一位专栏作者,他非常在工作中追求完美。追求完美自然没错,如果完美主义阻碍我们去做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小晨制定了两篇完成高质量的专栏计划,压根不起任何作用,她并没有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总是找借口安慰自己。但借口并不能当拖延的替罪羊。玩归玩,写归写,因为玩而放弃写,这样只会让自己感到非常焦虑。想一想,如果你楼下邻居家着火了,你想打把游戏再拖延会儿,那你可就自身难保了。假如你那时跑下去拨打了119,救援人员及时来灭火。后果可能就不大。为他人着想,就等于为自己着想。

看完整本书过后,相信大家的感想都一言难尽吧!我要坚决改掉拖延这个坏毛病,不能让这个恶魔缠身。总之,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叹息。心中有梦想,就应该去实现,不要让梦想变成空想,要竭尽全力去实现人生的梦想。

拖延症观后感 篇2

我们手头总会同时有很多工作需要处理和解决,让我们分身乏术,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可人的大脑毕竟不能像多核计算机那样进行多任务处理。那么,面对接二连三的工作,我们该如何理清头绪呢?那就从一次只做一件事开始吧。“一次只做一件事”就是专注,专注于当前我们所做的事情,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在精深层面里下功夫,把事做细、做深,甚至做到极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次只做一件事,将一件事做到最好,也才能将每件事都做好,这种处理结果也才能给我们带来持续向前的动力。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不要等待未来奇迹般地解决你的时间管理的问题,要学会自我掌控,每天进步一点点,从行为内核入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技巧和策略,塑造属于自己的工作法。行动起来,告别拖延,幸福不该被延时!

拖延症观后感 篇3

我们的拖延行为和习惯的产生,和周围的人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人都会有一个从众心理。也就是说随大流。帮别人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也会去跟着做什么。这样我们就会认为我们的行为是正确的。

可能你刚进公司的时候。你做事非常有激情。有了任何工作都会马上去做。但是渐渐的你发现。身边的同事他们就不这样。就算他们有工作。也会偷偷的开小差。并且他们也劝你。有工作不用马上去做。可以放松一下,反正有时间。慢慢的,你也会变得和他们一样成为了工作上的老油条。

我们的拖延很大程度上都是来源于对周围人的效仿和学习。这样可以使我们得到心灵安慰。

同时我们有拖延症。也是因为对事物的逃避。逃避事物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和责任。当你的上级让你做一个让你有难度的工作时,可能你就会在心里感到不安,和情绪上的焦虑。慢慢的你就会选着找借口拖延这件事情。随着我们逐渐的进入社会,开始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我们的内心就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当我们事情越多。那么我们的责任也就越重。于是我们便产生了一个逃避行为。这就是拖延。

拖延症观后感 篇4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新曾说:“永远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留到明天做。”说的就是今日事今日毕,不要陷入拖延旋涡。然而,不幸的是,许多人往往都抱着侥幸心理,对“拖延”行为甘之如饴。

比如明明可以马上就完成的工作,非要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拖到加班才完成,让老板觉得你工作效率低下,提拔无望;明明答应了老婆去交物业费,却想着一会儿看完球赛再去,结果忘了交费停了水电,导致老婆生气等等。

《戒了吧,拖延症》一书中,作者辰格通过主人公胡小懒这么一个“像你、像我、又像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主人公形象,带我们走进了拖延症的世界,从拖延的可怕危害、行为模式,到拖延再到拖延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对症下药来“战拖”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可实操的行动指南。

作者辰格是从2006年起便开设博客撰写心理学方面的文章,曾策划出版多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深受广大网友和读者认可和喜爱。

在她编著的《戒了吧,拖延症》这本书中,没有长篇大论的教条性文字,借由主人公胡小懒,把我们带入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场景,和他一起经历拖延的煎熬,一起与拖延死死对抗。

拖延症观后感 篇5

拖延是生命的窃贼,我们一直拖延但最终无法逃避,这样的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他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

题记

本书围绕着胡小懒一系列故事展开的,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被他一次又一次的拖延,拖延的结果,是自己不断的自责,不停地感到挫败感,最终使他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压力大,工作时,常常心不在焉,对工作丧失了以前的激情。

胡小懒离我们并不遥远,也并不陌生。他像你、像我、像他,遍布全世界,生活中有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人都和胡小懒一样被拖延症给折磨着。

是啊!拖延症真的会带来倒霉。

你瞧!胡小懒办上了信用卡,朋友告诉他信用卡的个人信息已被泄露了,提醒他去更改个人信息。可他就是嫌很麻烦,还抱着一颗侥幸心理去拖延,认为自己不可能那么倒霉为由,最后导致被骗走了几千块钱。这是拖延害得呀!

没错!拖延症真的会带来悲剧。

你听!乔尼是美国一个火车站的火车后厢的刹车员,一天因为车长要他加班,心情十分不快,车长命令他拿着红灯去后车厢警告后面进站的火车,他想着平时后车厢已有两个人盯着后面的火车,就不慌不忙,边喝酒,边吹口哨,慢慢往后车厢走去,当他到达后车厢时,看见没有人盯着,立刻慌了神,快步跑过去提示进站的火车,可是,一切晚矣,两车相撞。当人们发现乔尼时,他已经被这个惨剧给吓疯了。这是拖延症带来的一场悲剧。

对呀!拖延症真的会带来不幸。

你看!胡小懒的同事Amanda,因为做事太追求完美,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无论时间紧迫还是宽松,都如此追求完美。虽然事情都做得十分好,但总是无法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失去了时效性。他自以为没有任何瑕疵后才去上交,总是把反复修改,马上可以完成的事情一拖再拖,最终使他的客户失去耐心,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最后不幸自己也被老板开除了。

本书每一章先告诉我们拖延者的一个心理,再写一个关于胡小懒拖延的例子,客观分析拖延者的心理,并对症下药方,最后告诉我们拖延有多可怕。

这本书告诉我们:拖延症会使我们的惰性更重、习惯逐渐蔓延,心理也会被惰性折磨,拖延症让大把大把的光阴流走。我们常常因玩乐休闲,把重要的事一拖再拖,最后给延误了,自己发现时,就不停的自责,无故增加负罪感和焦虑感。

我们对于自己以前的一些拖延行为不要害怕,只要正面面对,只要你愿意付之行动,愿意从点点滴滴做起,那么在这条路上,你就不会输。

最后,提醒大家:人生有限!拖延有害!

拖延症观后感 篇6

《终结拖延症》读后感300字:

约百分之二十五的人患有拖延症,有趣的是,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属于那百分之二十五。那我们先来找一下自己的定位,你属于哪一种拖延?

要改变这些负性思维及行为方法,终结拖延,可以试试下面几个简单的方法:

01、练习立即行动

以合理的方式、在合理的时间内,去做合理的事情。

02、控制分心行为—思维终止

意识到自动拖延决定时(如心里想“待会再做吧”),要在心里喊“停”。

03、复杂任务做分解

学会将复杂任务做分解。

04、建立正向联系

将学习和愉快的事情联系起来,比如你喜欢古典音乐,那就边放边学习

05、运用承诺

当我想翻跃一面很难翻的墙时,可以试着先把背包扔过墙。运用承诺会有一个短期明确的目标,因为你承诺了他人,所以你的行动也会更坚决一点。

06、维持适当的压力

没有压力人的表现不会很好,你得强迫自己开始;压力太大表现也不好,思维会分散混乱,所以要维持适当的水平的压力感。

书中作者还介绍了很多适合实际操作的流程、套路和练习,甚至可以在实战当中直接模仿复制。但是,任何方法光看不练是永远也没有效果的,战胜拖延,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拖延症观后感 篇7

之前一次参加果壳的赠书写书评的活动又一次赤裸裸的见证了我的拖延症,本来对读书很有感觉并且没事儿就爱写写书评的我,当一周变成期限,有了明确的deadline和任务要求,有责任感的重压之后,我又一次失败了,赶在截止时间的最后一秒,生拉硬凑一篇,连自己都没有勇气再看一遍我写的是什么玩意儿,这次结果没有支持我的拖延症,因为它没有并没有那么差。

拖延症现在成了流行词,而且成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就像小的时候,谁说他考了托福,不管考得怎么样,我都觉得他是潮人,因为那是多么潮的考试啊。长大了,一个心理系的同学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用了aggressive,我当即觉得自己又土了,都用这么洋气的英文形容一个人多帅气啊。看电视多了,知道得抑郁症成为了忧国忧民思前想后的高等人的病,可惜我又一次落后了。这次,我紧随了时代和潮流的脚步,我终于在人们面前高呼,我有拖延症,然后喜滋滋的看着他们羡慕的神情,这第一说明了我大多数时候比较优秀(几乎所有拖延症的书开篇都告诉你,你不是失败者,你是为了追求优秀),我是懂得自我反思的人,我慢慢的有了一点高深心理学的修养(除了你们这些拖延的家伙,谁没事儿懂ADHD?,我这可不是看《心理学与生活》知道的),我们有独特的有暗号的系统,估计骷髅会也不外如是(没人整天凑在一起这么神秘和整天自我反省吧?)

《终结拖延症》拿到手里的一刻,很激动,因为我反复的check了书单,确定里面没有我。然后在收到书的当天下午,看到了第二批赠阅的名单,妥妥的落着我的名字。封面的包装很好,容易亲近,蜗牛背上沉重的钟表壳,拖拽着秒针不想让它移动的小人都意味着一个拖延症患者最无奈的对象时间。

书的整体结构很简洁,没有太多的前因后果,简单叙述一下之后,就是满满的实用性的方法,全翻完后,我意识到这就像一本工具书一样,因为整体来看它逻辑完整,但是即使分开来,每个章节段落都可能成为可参照的范本和模式,直接拿来套用,然后成为一个个小小的Tips,成为范本。

此书有很好的互动模式,比如总是会留出强迫读者思考的部分,就是在文章介绍的方法下,留出题目和答案的位置,基本上是强迫读者思考,这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我想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比如我,我羞愧的承认自己一个空格都没填,所以在看完书的今天我都觉得有什么事儿没完成,书没看透,然后情绪很糟糕,觉得提交这个书评的很底气不足。

此外,书里很多地方都用灰底不规则的方框圈着相应用到的战拖小贴士,每个小贴士都是直接可以拿来执行的战拖步骤,简洁明了,直截了当。

关于书目设计上一个很大的不足是很多关键性的内容放在表格里面,我觉得,编者和设计者的本意可能是让交互性更强,阅读更直观,突出对比和逻辑的顺序但是,老实说,大段的中文放在格子里是很不讨喜的做法,字体的必然变小,长段话的无重点,放在表格里让人的可阅读性大大变差,特别是步骤多的时候,框框就变成了满眼的乱七八糟,这个不好,不好~

//剧透部分,慎入:

引言只是一个简单的概述,题目就是关于整个书的概述三管齐下,终结拖延症,然后三部分就是这三管齐下的分而述之,然后每个方法里面又分为一到两章具体的解释了这些方法。

大学的时候,学过项目化管理,然后再读过很多战拖的书之后,基本上可以把战拖的步骤概括了,也就是,无偏见的接受自己觉察到问题订立计划行动行动过程中的调节与检测接纳进行的程度自我实现,然后,调节与检测贯穿始终,成为一个循环的过程。虽然简单,但是方法就被扩展的比较多,这也就是无外乎思想下的方法的问题了。《终结拖延症》和其他的拖延症书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为读者提供了很多的方法,不在东拉西扯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而是直接的告诉你,怎么办!

//剧透完了,我又不想写了,突然很想看bosco的视频T-T

看书的过程中,我得到的最浅显的经验是,想到一点,就赶紧找时间找地方写下来,因为有了这个书评的要求,我长了记性,以前总是我在当时以为自己能记住,结果在写的时候发现我思维的闪光点全不见了,这搞得我更加沮丧,然后就写不出来了。我想这大概也可以套用在其他拖延的事情上,有时候拖一拖,反而思路更跟不上,情绪更加沮丧,彻底觉得自己要完蛋了

看完了,再一次决定自己要行动起来T-T为什么我觉得说再一次说的这么悲凉。

愿所有战拖队友一起努力,一起加油。希望咱们也成为老师布置完作业,当天就完成,然后在礼拜天看着赶作业的人们,心里顿生优越感的人!

[参考]拖延症观后感(合集10篇)


有时间时我们常常会看一些电影或电视剧,此时我们不妨通过写观后感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每个人对于同一个作品也许会有独特的感悟,因此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值得写成观后感的,长时间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文字功底。以下“拖延症观后感”相关主题内容,为编辑收集并整理,希望本页内容能帮助到您!

拖延症观后感 篇1

懒惰是拖延症的兄弟。人人都有懒惰的一面。人的性格中就有惰性的成分。生活中。我们也会常见很多懒惰的人。他们能明天完成的事情,绝不在今天做完。能留给别人做的事情,绝不自己做。在守株待兔中的那个农夫。就是因为自己的懒惰。想着坐守其成的事情。到最后庄家荒芜了。也成为了别人的笑柄。

追求过分的完美。也是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害怕别人看出了自己的缺点。所以说在工作当中遇到了困难或者是挑战。他们会害怕被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便选择拖延和逃避。而我们应该知道的是,事物或人有缺陷,并非是坏事情。缺陷才能够使其自身更加努力,才能逐渐的靠近完美。所谓的完美是不存在的。有一些拖延者也会拿完美当成借口。因为这件事情我做不到十全十美的好。所以我宁愿不做。

找借口,而对于拖延症来说,最多的东西就是借口。他们总是找着借口来拖延着,不愿意去付出行动。怎样克服拖延症,在《别让拖延症毁掉你》一书当中。详细的告诉了我们如何克服拖延症。

首先我们要有使命感:不论我们在工作或者在生活上。要有一种使命感。领导能够把任务交给你。是因为他信任你。这是一种使命感。

接下来我们要给自己制定目标和计划。有目标才会有方向,有方向才会有动力。最后一步就是行动。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汹涌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希望我们都能够克服拖延症。成为自己人生中的强者。

拖延症观后感 篇2

之前一次参加果壳的赠书写书评的活动又一次赤裸裸的见证了我的拖延症,本来对读书很有感觉并且没事儿就爱写写书评的我,当一周变成期限,有了明确的deadline和任务要求,有责任感的重压之后,我又一次失败了,赶在截止时间的最后一秒,生拉硬凑一篇,连自己都没有勇气再看一遍我写的是什么玩意儿,这次结果没有支持我的拖延症,因为它没有并没有那么差。

拖延症现在成了流行词,而且成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就像小的时候,谁说他考了托福,不管考得怎么样,我都觉得他是潮人,因为那是多么潮的考试啊。长大了,一个心理系的同学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用了aggressive,我当即觉得自己又土了,都用这么洋气的英文形容一个人多帅气啊。看电视多了,知道得抑郁症成为了忧国忧民思前想后的高等人的病,可惜我又一次落后了。这次,我紧随了时代和潮流的脚步,我终于在人们面前高呼,我有拖延症,然后喜滋滋的看着他们羡慕的神情,这第一说明了我大多数时候比较优秀(几乎所有拖延症的书开篇都告诉你,你不是失败者,你是为了追求优秀),我是懂得自我反思的人,我慢慢的有了一点高深心理学的修养(除了你们这些拖延的家伙,谁没事儿懂ADHD?,我这可不是看《心理学与生活》知道的),我们有独特的有暗号的系统,估计骷髅会也不外如是(没人整天凑在一起这么神秘和整天自我反省吧?)

《终结拖延症》拿到手里的一刻,很激动,因为我反复的check了书单,确定里面没有我。然后在收到书的当天下午,看到了第二批赠阅的名单,妥妥的落着我的名字。封面的包装很好,容易亲近,蜗牛背上沉重的钟表壳,拖拽着秒针不想让它移动的小人都意味着一个拖延症患者最无奈的对象时间。

书的整体结构很简洁,没有太多的前因后果,简单叙述一下之后,就是满满的实用性的方法,全翻完后,我意识到这就像一本工具书一样,因为整体来看它逻辑完整,但是即使分开来,每个章节段落都可能成为可参照的范本和模式,直接拿来套用,然后成为一个个小小的Tips,成为范本。

此书有很好的互动模式,比如总是会留出强迫读者思考的部分,就是在文章介绍的方法下,留出题目和答案的位置,基本上是强迫读者思考,这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我想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比如我,我羞愧的承认自己一个空格都没填,所以在看完书的今天我都觉得有什么事儿没完成,书没看透,然后情绪很糟糕,觉得提交这个书评的很底气不足。

此外,书里很多地方都用灰底不规则的方框圈着相应用到的战拖小贴士,每个小贴士都是直接可以拿来执行的战拖步骤,简洁明了,直截了当。

关于书目设计上一个很大的不足是很多关键性的内容放在表格里面,我觉得,编者和设计者的本意可能是让交互性更强,阅读更直观,突出对比和逻辑的顺序但是,老实说,大段的中文放在格子里是很不讨喜的做法,字体的必然变小,长段话的无重点,放在表格里让人的可阅读性大大变差,特别是步骤多的时候,框框就变成了满眼的乱七八糟,这个不好,不好~

//剧透部分,慎入:

引言只是一个简单的概述,题目就是关于整个书的概述三管齐下,终结拖延症,然后三部分就是这三管齐下的分而述之,然后每个方法里面又分为一到两章具体的解释了这些方法。

大学的时候,学过项目化管理,然后再读过很多战拖的书之后,基本上可以把战拖的步骤概括了,也就是,无偏见的接受自己觉察到问题订立计划行动行动过程中的调节与检测接纳进行的程度自我实现,然后,调节与检测贯穿始终,成为一个循环的过程。虽然简单,但是方法就被扩展的比较多,这也就是无外乎思想下的方法的问题了。《终结拖延症》和其他的拖延症书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为读者提供了很多的方法,不在东拉西扯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而是直接的告诉你,怎么办!

//剧透完了,我又不想写了,突然很想看bosco的视频T-T

看书的过程中,我得到的最浅显的经验是,想到一点,就赶紧找时间找地方写下来,因为有了这个书评的要求,我长了记性,以前总是我在当时以为自己能记住,结果在写的时候发现我思维的闪光点全不见了,这搞得我更加沮丧,然后就写不出来了。我想这大概也可以套用在其他拖延的事情上,有时候拖一拖,反而思路更跟不上,情绪更加沮丧,彻底觉得自己要完蛋了

看完了,再一次决定自己要行动起来T-T为什么我觉得说再一次说的这么悲凉。

愿所有战拖队友一起努力,一起加油。希望咱们也成为老师布置完作业,当天就完成,然后在礼拜天看着赶作业的人们,心里顿生优越感的人!

拖延症观后感 篇3

《别让拖延症毁掉你》读后感1500字!

走出生活的“泥潭”,只需要改变这个习惯。

我有一个朋友,她说她要减肥。让我督促她。结果第2天我就看到他和另外一个同事在一起吃汉堡。我问他,你不是要减肥吗?他却和我说,我把这一顿吃了再减肥。我知道她的减肥没戏了。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事情我等一会儿再做吧”。或者说“不急,反正还有时间呢”。这样拖延的话。其实这就是拖延症的表现。

而拖延症也会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在心理上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负面情绪。

李世强就在《别让拖延症毁掉你》这本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向我们仔细的解释了拖延症形成的原因、危害以及出现的各种类型与症状。并且也详细的介绍了,如何从心理上克服拖延症。解除它对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干扰。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开始。

拖延症观后感 篇4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会产生拖延行为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早我们七点五十就来到办公室,明明一开始是计划完善老板布置的方案,在下班之前尽快提交,结果刚打开电脑,就被弹窗里的邮件转移了注意力,回复了邮件,又看到微信上有人发来信息、微博上又有新八卦……

结果是,我们花了两个多小时刷手机,方案却迟迟没有推进,最后被老板催稿、批斗,导致自己一整天都忙得人仰马翻、心情不好。

当然,害人的手机、喧嚣的网络只是拖延的一个成因,拖延症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害怕失败、完美主义、依赖他人等等,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都需要深入探索。

比如书中分析到胡小懒的同事,Amanda的拖延症是完美主义使然,她能力很强,但总要准备到万无一失才开始执行,结果往往是最后截止时间到了,自己还没能完成项目,最终被老板开除;胡小懒的表妹因为害怕自己会考试失利,被人嘲笑,就制造各种借口拖延雅思考试,这其实是害怕被指责造成的拖延;而胡小懒的朋友张波的拖延症则是懒惰使然……

总而言之,拖延行为是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不同的人产生拖延行为的原因都各不相同,必须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拖延症观后感 篇5

在《终结拖延症》里,作者威廉克瑙斯(WilliamKnaus)提出了三管齐下的方法,分别从思维认知、情绪管理和行为实践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破除这些障碍,如何有效战胜拖延。

首先,先来看看,常见的拖延思维有哪些:

1)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开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句已经在义务教育里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诗句,在计划和行动开始之初,总会被遗忘,究其原因在于:我们总认为时间还很多,离最后期限还很远。尤其是面对那些我们认为会对自己有用,应该去做的事情时,总会把行动无限期往后推迟。

2)我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是先准备准备吧。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准备充分是很有必要的,但同时准备也会成为一种逃避、开拓的借口,因为准备得越充分,内心对未来就越有把握,心中就越踏实,因而面对的恐惧和焦虑就会少点。这是人的本性,无法避免。可是,就算准备得越充分,也不能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多的把握感和操纵感,因为总会有不可预知的意外和干扰来打破行动和计划的进行。

3)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我要准备得更充分。

这与上面一点类似,不过在完美主义者当中较为常见。但是我认为,相对于拖延思维来说,完美思维对完美主义者的思维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4)我觉得我会失败.....

有些人拖延一些事情是为了不想面对失败的结果,因为一开始他们觉得就算努力去做,还是无法完成,会面临失败的局面。而他们的成败价值观是这样的控制他们:努力了还是会失败,这体现了自己的无能;而如果自己拖延不去做,或是到最后期限才去行动,那么即使面临失败的结果,他们觉得自己并非是一个Loser,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还未使出全力,还有余地。

不管你是否有拖延的行为,是否存在拖延思维,最重要的是觉察到自己正在拖延!对拖延的觉察是战拖的第一步。如果一个人明明在拖延,却否认自己在拖延,并继续拖延下去,这才是最可怕,最自欺欺人的地方。而在本书当中,作者建议:通过写拖延日志增进对拖延的觉察。拖延日志就是记录拖延的详细情况,如拖延的事情,拖延的结果,拖延的借口(内心独白),拖延的情绪变化等等。当具备对自己思维的觉察力时,我们就可以在拖延思维出现之时,通过自己激励、自我辩论,同时利用新的思维模式去替代拖延思维。以坚持跑步为例,今天先不跑吧,今晚恰好有好声音,先看完吧,明天再开始跑步吧!没关系,好声音晚上9点30分才开始,我可以先出去跑30分钟,然后再回来,时间正好,而且我明天可以再看重播,这样就可以省去广告时间了,所以还是今天开始跑步吧!

其次,就算我们开始迈出了第一步,拖延也还是纠缠我们不放。在我们还未建立完全针对某个习惯的神经通路或是新的战拖思维时,旧有的拖延思维为了求生而挣扎,不断地给我们的情绪和内心增加压力,让我们烦躁不安、焦虑难耐,甚至它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在心中制造一个声音,强烈要求我们拖延或是停止手头上的事情,力求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然后趁虚而入,使拖延死灰复燃。

针对拖延引发的焦虑、恐惧和厌恶的情绪,书中的建议就是培养对这些情绪的忍耐能力,进而锻炼出情绪肌肉,这确实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却很痛苦,也很影响工作和生活。因为往往这些情绪出现时,我们越是强忍着,越是在心中做挣扎,做内心独白,自我激励,都会让我们分散对当下的注意力,如果那时恰好你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工作,你会因无法静下心来而抓狂。所以我认为,强忍不是通用的办法,适时地放下手头的工作,静下心,深呼吸,利用灵修的方法,去与自己的情绪相处,同时在拖延日志上记录下来,待情绪稳定后回到工作中,这样的效果或许好很多。

最后,书中提到的战胜拖延的行动技巧基本和之前分享的战拖技巧差不多,现在再来回顾一下:

1)确定一个清晰、具体、可量化的目标;

2)将目标分解成短小具体的步骤来完成。如果是创造性的活动,就分解成机械性的活动;

3)不必准备太充分,一旦发现自己在准备上花太多时间,就跳过准备,直接行动,Justdoit;

4)停下完美主义,给自己足够的时间,一点一点地做,同时记录自己的改变和变化;

5)消除一切干扰,如关掉手机,关掉电视、拔掉网线......集中注意力;

6)利用仅有的10分钟时间;

7)先做5分钟,再做5分钟.......继续这样下去,你会慢慢找到状态的;

总得来说,这本书比《拖延心理学》更注重实践操作,但是操作的方法和步骤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因为书中提倡通过记录和书写来觉察和反思自我,许多内容只有做了才会明白,才能理解,也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另外,再补充一点,那就是时间管理和拖延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拖延并不属于时间管理的范畴,而且拖延的产生并不完全是时间管理里不到位,可以说时间管理在其中作用的很小。而时间管理只针对那些最不拖延的人有效,对于经常拖延,不经常管理时间和自己的人,无效。

拖延症观后感 篇6

暑假里我阅读了《戒了吧,拖延症》这本书。刚看到题目就把我吸引了,因为我感觉自己有严重的拖延症,很想改掉这个坏习惯,因此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本书。

作者提出拖延症是大多数人的共性,而拖延症就是一种“慢性隐性疾病”,在不断偷走人们的时间、金钱。而饱受拖延症困扰的主要人群是上班族和学生族,日常的工作学习当中,人们经常因为拖延症,而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和准备好考试。

作者提到造成拖延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七种:

1、压力过大。工作越多,压力越大,越容易拖拉,还有人深信,他们在重压之下将工作得更为出色;或者把事情往后挪一挪,能让自己的感觉好一些。

2、害怕失败。拖沓者害怕失败,所以他们宁愿被别人认为没有投入足够的气力,也不愿意被别人认为是没有足够的能力。

3.完美主义。有的人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想着各种各样的计划,却一直都没有行动。完美主义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他希望讨好别人,他总在担忧自己不完美就没有人会喜欢。

4、不懂自我控制。比如在写年度计划的时候停下来吃点夜宵,然后觉得冰箱有点脏,想清理一下,最后把整个厨房都打扫了。

5、强迫倾向。这些人总是会不自觉地寻找自己愿望的对立面。结果就是:越想往前,就越往后。有人天天下决心要早睡,却熬到三更半夜,这既是拖延症,也是强迫症。

6、不自信,易逃避。从心理层面分析,有一部分人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专家认为,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作文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易产生逃避心理,常以疲劳、状态不好、时间充足等借口来拖延工作进度。专家认为,这部分职场人实际上很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他们更希望别人觉得他时间不够、不够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

7、任务重复,缺乏动力。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工作任务经常重复、没有挑战性,却不能由自己来把控,而是必须去做。所以你做起来觉得没有新鲜感或满足感,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懒散、拖延的情况,这属于动力问题。这种拖延表面上是意志力不够,实际上是动力不够,不喜欢的工作也一定要做,那就等非做不可时再做。

拖延症观后感 篇7

《终结拖延症》提出了一整套目前来看最完整的改善方案,很多拖儿们也许都只实践过其中某个部分,或认知,或情绪,或行为,然而必须承认拖延是复杂人体创造出来的复杂症候,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调理就可以改善的,除了认知情绪行为,身体和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对付拖延症,本书的理念就是多管需齐下,拖延也需要鸡尾酒疗法。

书中提出的认知部分主要强调的是对习惯性拖延思维的反思与分析,五步改变法是种很好的方案,读者若能静下心来体验和实践,彻底改变不断谴责自己的习惯,无疑使拖延从根本上弱化,内化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是却是攻克拖延症所必须的,建立了正确的认知体系,并不断保护,让她在心灵深处成长壮大,会发现原来自己真的不算什么拖延症患者,生活也会因此美好而平和了许多。

情绪方法中关于马和骑手的论述也非常发人深思,的确,有时理智被拖延的习惯带的脱离了赛道,拖延者就是那个勒不住缰绳的苯骑手,锻炼自己的情绪肌肉调整不舒服的感觉,让自己和状况并存的条件下启动是很重要的,书中这段有很多语句一语中的,你不希望感到不适或显的智力低下.的确深刻的指出了拖延者心中隐藏的根本原因,拖延评估汇总表(P91)阐述的拖延的种类和指导也对情绪锻炼和读者脆弱的神经的磨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行为部分的关键词是分心,与其说是分心行为不如说是分心习惯,这也许是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陪我们一起长大在思维中沉淀多年的坏毛病,书中提出了解决方法,但读者更应该自己探讨适合自己的方法。时间管理的确未必有用,不过思维喊停到真可以试一试。逆向规则是很有意思的预期方法,它强调预先勾勒出成功的景象。除此之外,更多具体的小方法,跬步千里,五分钟计划.方法都是好方法,读者自己选择实践与坚持才是改变的根本。

客观的说,决不是恭维,本书的翻译很有水准,也足见译者群体的语言根基,毕竟他们是高学历的青年知识分子。但真诚的说一句,曲高难免和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书的普及性,显然,喜欢读网络小说的年轻人更需要通俗易懂,一句话能直插心窝子里的表达方式,否则即便看了也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作者的角度来讲,书中的诸多理论与方法还略有点繁琐,对一个被拖延症搞的焦头烂额,一脑门子官司的重症患者,在心情阴翳,毫无斗志的严重拖延状态下,很难马上运用书中的招数,也就是说,虽然开出了长久的综合药方,却不是可以救急的速效救心丸,当然,对付拖延症恐怕没有什么速效救心丸。另外,国外心理学家的西方文化背景使此类书籍在对中国读者的具体应用指导上的怎么都显的不够自然,中国人的文化底蕴和思维传统使拖延症也具有很强的本土特色,比如中国孩子从很小就面临着竞争、学业就业等压力,中国人的体面与中庸等处理问题的态度是外国学着无法体会和分析的了的,然而,本书的出版还是很有意义的,希望此类书籍的翻译出版能够带动国内心理学医学等学者,乃至社会对拖延的思考和关注,吸引更多的人来研究探讨战胜拖延的方法,帮助拖儿们解决烦恼无疑会对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综上,书是好书,招是好招,但拖延症是慢性病,治疗康复需要很长的时间,能否有具体的重大改善,需要长久的照顾呵护,需要拖延症患者自身的悟性和造化了!

拖延症观后感 篇8

书看完了,干货不少!给本书五颗星推荐,这本书适合每个人看!本书分为两大部分:拖延症你好和拖延症再见!而拖延症你好从诱惑、压力、完美主义、控制和反抗、对未来的错估、缺爱,这六个方面去阐述。拖延症再见从十个原则来阐述!第一个原则发挥梦想的力量、第二个原则觉察而非控制、第三个原则自我激励而非自我谴责、第四个原则和自己谈判、第五个原则目标和计划、第六原则GTD(GetThingsdone)第七个原则积极拖延、第八个原则与他人建立联系、第九个原则设想未来第十个原则冥想、运动和睡眠!通过阅读我了解到拖延症源于童年的挫折和创伤!拖延症有时是有些强迫症的表现,他是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有差距造成的!偶尔的拖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保护,它提醒你工作太累需要休息了!大脑分为“冷系统”和“热系统”,“冷系统”叫我们自控,而“热系统”叫我们面对诱惑及时行乐!人们一边自责一边拖延,压力和动力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习得性无助”是抑郁症的根源。完美主义也容易造成拖延症,适应性良好的完美主义者,把失败当成成长学习的机会。这些和个人看待事物的看法和认知有很大关系!拖延是对抗不满的工具,也可间接地挑战对方带来小小快感!拖延是缺爱的表现,是与他人联结、与时间、未来的我联结的问题。拖延容易造成对自己和他人的冷漠,通过感官刺激(抽烟、酗酒)来缓解。根治拖延症把大目标细分为小目标一一达成;强化梦想,点燃内驱力;觉察拖延比抵制更加有效;自我激励比自我谴责更加有效!书中还教给你一个战胜拖延的好玩方法,就是和自己谈判!还要明确目标,为未来制定计划、好的拖延症要善加利用……总之这本书很实用,如果你感觉自己也有拖延症,不妨看过此书一试!

拖延症观后感 篇9

拖延症是一种不好的症状,生活中有不少人有这种症状,别小看了这区区拖延症这让我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巨大的阻碍。于是乎我去看了这本借了吧拖延症。

书中说,人之所以在工作中拖延,是因为觉得工作枯燥,没有热情,自然就没有立刻去做的动力。一旦你爱上工作,对工作产生热情,你就会满怀热情的去做事自然就没了拖延,做事就更有效率。所以让自己爱上工作,你便不会再拖延。

所以,怎么才能让自己爱上工作呢?

我觉得书中有一段话写的就很好,同样一件事一个人主动去挖掘其中的乐趣,那么他们就会感受到快乐,就能够将它做的更好。反之,工作就会成为一中负累,让人觉得心力交瘁,工作自然也就流于庸俗了。只要我们愿意在工作中挖掘属于自己的快乐,那么即便我们在建筑工地上干着水泥匠的粗活,也能也能找寻到自己的快乐,也能将工作做的更好。相反,如果我们将工作看作孙悟空头顶上的紧箍圈,认为工作只不过是为了简简单单的完成任务,那我们也就无法把工作做好。学习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乐之者,他们把自己做的事当作一种快乐,那么,兴趣就来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做一个乐之者。

然而,拖延症患者如同那雪中的寒号鸟,本应该早点搭建自己的房屋,让温暖的房子抵御冬雪带来的严寒,却偏偏因为自己的拖延拖啊拖啊明天再做吧,天还不冷,明天在搭吧雪还未下结果直到寒雪覆盖全身,心脏停止跳动前才知道后悔:如果能早点,早点做好房子就不会被冻死了吧。

可说出来容易做出来难,往往更多时候我们无法坚定内心,改掉坏习惯,以至于拖延症越来越严重。就比如说,生活中我就是个典型的拖延症患者。平时妈妈让我写,我总是拖着说明天再写,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天过去了又是一个明天直到火烧眉毛,拖无再拖的时候才猛然后悔时间不够着急忙慌敷衍了事。我也为此深受困扰,直到我看完这本书《戒了吧,拖延症》。

从书中我知道了拖延症并不是无可救药的病症,我知道了兴趣使然的重要性,我知道了学会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在乐趣中学习。所以说我决定以后再也不拖延了,今天事绝不明天做。在生活中寻找乐趣,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坚持改掉拖延症,向自己的目标进发。

拖延症观后感 篇10

拖延眼下一时安,以后迟早得买单 读《戒了吧拖延症》有感

有一种可怕的病叫《拖延症》,一旦患上了,就很难治好。有一种解药,那就是坚持。

拖延症超可恨!他很难缠。而且还令我有一种心虚的感觉,英语作业是必须得写的。但这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思想占据我的心灵时,我到最后也没有完成英语作业懒,每个人都有过的,因为懒,所以才拖延。等到老师收作业的时候,我还要磕磕巴巴的解释完。拖延会让人变得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今天阅读的书中就有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小晨是一位专栏作者,他非常在工作中追求完美。追求完美自然没错,如果完美主义阻碍我们去做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小晨制定了两篇完成高质量的专栏计划,压根不起任何作用,她并没有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总是找借口安慰自己。但借口并不能当拖延的替罪羊。玩归玩,写归写,因为玩而放弃写,这样只会让自己感到非常焦虑。想一想,如果你楼下邻居家着火了,你想打把游戏再拖延会儿,那你可就自身难保了。假如你那时跑下去拨打了119,救援人员及时来灭火。后果可能就不大。为他人着想,就等于为自己着想。

看完整本书过后,相信大家的感想都一言难尽吧!我要坚决改掉拖延这个坏毛病,不能让这个恶魔缠身。总之,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叹息。心中有梦想,就应该去实现,不要让梦想变成空想,要竭尽全力去实现人生的梦想。

观恋爱惶恐症有感


恋爱惶恐症观后感

莫名其妙地看了一部叫做《恋爱恐慌症》的电影,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只是想看看自己喜欢的演员久别影坛的新作。当然,不得不承认,也因为总怀疑自己也有这种症状,也就被片名吸引了,决定一探究竟。

就暂时狂妄地把自己当成故事的女主角好了,的确我相信的那个人,我以为的那个人,就那样让我失望了。若是经历过这种痛,你会懂得,你用全部的精力与心血想要好好经营一段感情,想要跟他拥有一段美好的未来。可是,你却发现坚持着的只有你一个人,而你的他却爱上了别人,为别人同样坚持着,那不仅仅是失望两个字能描述完的。这种感觉有点像片中的一个场景,梁若晴发现自己被欺骗后漫无目的地呆在床上,不论别人怎么劝怎么帮助,就是什么都不想做。原来的自己好像一下子被掏空了,泪水止不住地往外流,却也什么都想不了。只知道心很痛,却只能任由它痛着。直到想好办法把自己重新武装起来,用冷漠来对待这个世界,用不相信地态度对待所有接近自己的人,一个个让他们消失在自己的世界里。于是便出现了这样天杀的守则:守则一,永远提防男人。守则二,当你自己的英雄。守则三,没有真正的爱。虽说我没有片中的梁若晴一样过度夸张地把自己保护起来,但是好多感觉,却也真的是想通的,只是戏剧效果还是必然要行为化的,而我的保护则多处于精神层面。

记得以前的自己是个敢爱敢恨的人,总是轰轰烈烈地开始,再轰轰烈烈地结束。犹如每一个他,都是一页书,我认真地读,但是读完了,这页也就翻过去了,故事也就这样结束了。直到我遇见那个他,我才知道,原来之前的都不算爱。即使我还是说不清爱是什么,但是我想这就是爱吧,跟他爱她一样,不去计较自己的得失,也不懂得责怪。我们也算是同病相怜吧,都因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把自己害的遍体凌伤,你懂得,不是值不值得,是愿不愿意。

很感谢,我真切地感觉到过被爱的感觉,是你给我的幸福,我会记住。

但是却也很可惜,确实是你,让我患上这样的恋爱恐慌症,因为相信过而失望了,就不愿意在相信了。许多人说,我们不应该像个被蛇咬的农夫,总不能十年怕草绳吧。可是,现在的我却真的是这样懦弱跟恐惧,可能我还没遇见属于我的真正的那个他吧。像电影里说的:这就是爱情恐慌症,我们都在等待,等待一个可以治疗爱情的处方签。我的处方签呢,在哪里?


相信《抑郁症观后感1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抑郁症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