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风度读后感700字。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民国风度读后感”。

民国风度读后感(篇1)

辛亥革命百年,民众各种庆祝方式,有的提笔书胸臆,有的泼墨展风采,有的欢歌唱豪情。在我看来,踏实的坐下来,点亮台灯,捧起一本讲述民国那些年发生的故事,也不失为一种庆贺的模式,一种缅怀的方法。

《民国风度》,79个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79篇民国时代的经典传奇,来自《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金牌专栏“钩沉”,“史与诗、学与识、才与情、新与旧的融会贯通”很好的总结了这本精华集的特点,栏目的定位本来为记录故去的学人点滴,却在编辑的笔下,慢慢延展,成为对一个时代的缅怀。“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然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书中所涉及之人物,无论是蔡公时、蒋百里这样的民族豪杰,梅贻琦、傅斯年这样的一校之长,还是胡政之、邵飘萍这样的铁胆文人,罗念生、施蛰存这样的风流名士,亦或是张申府、、吴兴华这样的英雄义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风骨”,名士的风骨是其核心,一种风骨没了,“风趣会降调。风雅会流俗”。昨日和友人吃饭,还在谈论为何当今值得称颂敬仰的文人名士越来越少,而颇多所谓“专家”的言论被世人不屑,我想在那个风骨犹存的时代,学术大家们追求的是真,而现如今追求的是名。“学术腐败”这个词,几年前成为热门词汇,各大高校都打出旗号,严格遏制学术腐败,还一片纯净学术天空,可到底是什么构成学术腐败的温床呢?我觉得无论是政府、学术机构,都有需要检讨的地方。

话题有些扯远了,回归到这本书上。本书是畅销书《民国那些人》的修订版(典藏本),在序言部分增加了著名的人文学者钱理群在北大的演讲《谈谈“民国那些人”》,我觉得这个序言值得仔细阅读,“民国那些人”的承担、独立、自由和创造的精神,而这也应该是新一代大学生所追寻的大学精神。

民国风度读后感(篇2)

如果不是今年恰逢辛亥百年,我真不知道这一切还会发生吗?真的,这一切就如同从天而降似的,民国——那个在我们年轻时被称为“万恶的旧社会”的时代,那个被遗忘,被污蔑,被诅咒了整整六十年的时代,一下子重新展现在了人们面前。原来,中华文化还曾经有过如此辉煌的三十年!是啊,为什么要直到今天,当真正的民国人差不多已经全部离开了我们的今天,当年轻的一代要通过那些与民国气质根本毫不相干的所谓“民国电视剧”来“了解”民国的今天,我们才来“重新发现”民国呢?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吧,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满清三百年黑暗的异族统治,中华文化被彻底篡改阉割了,读书人除了颂异族主子的”隆恩“之外,只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争当”奴才“。然而,辛亥革命一声枪响,中华文化就如同浴火重生一般,只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中国在每一个学术领域,是的,每一个领域,都进入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今天,每一个专业人士,不论他(她)在哪个领域工作,不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人文,还是工程技术,都可以回头想一下,在那个领域中在中国可以称之为泰斗的,有几个不是在民国时期培养的?

那是一个什么时代?那是一个文化巨人如璀灿群星般涌现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相媲美的时代。是中华文化的文艺复兴时期。

谢谢徐百柯先生,他的《民国风度》,从一个侧面,把我们带回了民国时代。

民国风度读后感(篇3)

很久以前,对于历史,我一向比较喜欢古代史,尤其喜欢汉朝前期和隋唐年间的那段历史,后来,受一个三国迷的朋友影响,对三国年间的那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之后由于电视剧的影响,又开始喜欢清朝年间的历史,但是至始至终,对于民国时期的那段历史却始终无法深入。

可是在渐渐接触到民国的那些历史书籍之后,心中的那个柔软的角落里开始有了它的一席之地。民国,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个年代,军阀混战,人们流离失所,各种思想的火花不断地碰撞着,属于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有人将这个年代称之为能与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年代,只因这是一个充满不安定因素和迅速变化的时代。

我对于民国的前后时间段是比较模糊的,只是觉得也许从国人们纷纷开始剪去辫子,学习西洋文化开始,或许就已步入民国时代。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海外归来的学子,沉浸于中国千年文化的学者,各种思想的辩论或是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局面,再加上各种军阀混战,军人的思想不同于文人的思想,于是,形成了历史上的民国辉煌。

《民国的风度》,所写的是那些在民国时代具有影响的一部分人,对于这些人的描述,不仅仅是通过他们的光明一面,而更侧重于客观地描述,每个人物的人生经历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是辉煌的,也有那么一段时光是晦暗的,这些在民国时代能领一方风骚的人物虽然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洪流中,可是历史却真实地记录下了他们生平的种种事迹。作者对于这些人的把握恰到好处,不是长篇大论般地深入描写,而是每个人千字的精简描述,旨在表现这个年代这些人物的各种风骨,独属于这民国时期的人文风貌。

历史,在时间的潮流中弥散着浓郁的香味,其实无论是那一段历史,都有这独特的人文风貌,有着独属于那个时代的深刻故事,只是,当我们沉湎于那些宏大的历史故事之中时,是否还有余力来发现其余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民国时期,对于国人来说是一个国难当头的痛苦时期,可正因为那样一个混乱的时光,才造就了那些独具魅力的思想火花,潜心下来,读一读这份民国档案,品一品那段峥嵘岁月。

民国风度读后感(篇4)

很久没有碰到一本让我这么激动的书了,天天揣着,边角都让我磨的不整洁了,只好去下了一本电子书。可是屏幕的感觉怎么能跟白纸黑字的感觉相比呢。

从没有给一本书照过这么多的相片,呵呵,以前都是抄书的,现在果然是懒了,或者是时间变得宝贵了吧,有点悲哀。

“那批学人生活在一个很不一样的时代:新旧交替、中西碰撞、风云际会,因而形成一种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可谓千人千面,但里内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然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我们这些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不会感应那些老先生的。”

反观自身,单薄如秋天的落叶,好凄凉啊

民国风度读后感(篇5)

初初接触到这本书,以为这本书只是人物群像而已,细细的读才发现,这本书是有着时代意义的。

书中提到的各个教授,学者,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就是有着士的精神在守着。这种士的精神被徐百柯用比较沉重的文笔写出来了,表达的是作者对当今士之精神缺乏的一种叹息以及对过去老一辈人的风骨的追忆。里面的各个人物有血有肉,有着各自的性格,或狂或绢,或憨或沉,但他们身上就是有种风骨,一种为时代而担当的精神,一种自风流的精神。

书的附录后面的几篇文章都非常发人深省,发着与当今时代截然不同的论调。我觉得当今时代就是太浮躁了,太过表面化了以致于我们忽略遗忘了一些宝贵的精神。我觉得要想对抗这种断裂,遮蔽与遗忘,一方面社会精神要大力弘扬与宣传,而且要用有趣新引人的方法,另一方面要改革制度,特别是教育制度,大学制度等。

有人或许认为,这帮人是民国时代的人,现在他们的精神品质已经不适用了。其实不然,假如能振作当年的精神,我相信从学术界到社会界一定会焕发出不一样的生机出来。

民国风度读后感(篇6)

本书的毛病主要有两点,一是水,二是偏。

说他水,全篇看下来,每篇文章的套路不过三五八卦配三五图片。八卦也多是从《文史资料选辑》之类的回忆资料里摘出来的。此外,绝少个人见解。不同人物之间的描写也颇不均衡,大概是有的人资料好找,有的人资料难查吧。这种文章,写着费翻书的时间,但应该不怎么耗费脑仁儿。当然,资料的汇编也不是全无意义,要在两三页纸介绍清楚人物经历、风骨面貌,确实也不是容易的事,但本书的“水”字总是逃不了的了。

说他偏,则是与选人有关,民国历史色彩纷呈,但无论如何绕不过共产主义及其同路人。而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处理简单又粗暴,把相关人等一概剔除。谈徐伯昕而不谈邹韬奋,就是个再显然不过的例子。或许作者要狡辩说邹韬奋、瞿秋白之类的人物以往多有介绍,无需赘言。但说实在的,现在的一般读者有几个能知道邹韬奋的事迹风骨呢?剔除此类学人,最终呈现在读者,绝说不上是完整的民国风度,顶多是去共产化的民国风度。这么做当然可以迎合当前对党失望、对国怀念的情绪,但展现的民国风度真不真实、全不全面就很难说了。

还有一点也令人诧异,说是民国风度,但某些文章不讲传主在民国时期的作为而讲其解放后的经历,是要作为民国遗老来展现还是懒得查其早期的材料?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_700字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700字

李鸿章(李二先生)是媲美周总理的外交家 被骂成汉奸挺冤枉的 知己知彼 不敢轻易开启战端(知道海陆军的无能 战端一起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化为乌有 抗战初期的蒋介石也是)没有签署俄国占领东三省的合约被逼死的 在东北杀了20万人堪比南京大屠杀 甲午海战以一人之力战一国 就是那倒霉的医生医病头;马尾以一校一级战一国 军官都是福佬丁确是安徽人 为李二建造的快速舰被日本买走了 穿甲弹多于爆炸弹 兵士志气高昂 军官相反 邓世昌真有狗 革命军第一任大都督黎元洪还是个操炮手 日军指挥官与刘步蟾等同出一所军校与二战类似;公车就是汉时被推举的人做的车 就是举人上书;袁世凯是个乱世奸雄治世能臣曹操似的人物 当皇帝一大原因是袁家有命短的遗传 想九五之尊改命 最后又当了回吴三桂 黎黄孙说你要你倒戈第一任大总统就是你的;李秉衡 被洋人列入战犯的民族英雄 我们至今遗忘 日本靖国神社里面享受香火的也是战犯;汪精卫也当过热血青年刺杀满清王爷 竟然给放了;洪秀全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都是广东人开风气之先 中山是日本人取得名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吧)签署任何文件都是原名孙文;帝制时代科举屡考不上才是正常现象 留有名字的不管是贪官小人都是有本事的;为革命做过大贡献的杨衢云(不认识) 成立会党辅仁文社比兴中会早了好几年 后来合并了仍用兴中会名 黄兴死的也早但是他有个好女婿 辛亥革命之前 同盟会等已武装暴动8次 都失败了 所以后来有了黄花岗72烈士(都可作将才 却像兵士一样冲锋)辛亥革命不是同盟会领导的 孙文还在美国打工黄兴还在外面所以强迫了黎元洪当总司令 借华侨之钱匪易 凭会党之勇尤难 靠别人哪能靠得住呢 你不是他你不知道他处于什么位置什么环境过好自己不要评论别人

《三国风云人物》读后感700字


庞统,是唯一一个可以与诸葛孔明相媲美的人,他的号叫做凤雏,当初,蔡瑁想杀刘备,结果刘备起着的卢马越过了数丈宽的檀溪,正准备回新野,谁知却迷路了,只得在水镜先生司马徽家住下了,当司马徽与刘备谈到自己手下人的时候,司马徽摇了头,说:关、张、赵虽然英勇,但是孙乾、糜竺、糜芳都是白面书生,不可独当大事。当刘备问起人什么人可用的时候,司马徽说:天下有庞统、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后来刘备先后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但因在攻取西川的时候受伏,庞统竟被乱箭射死了。

庞统的才能的确令人赞叹,当时鲁肃把庞统介绍到刘备那里,刘备见他相貌丑陋,便有几分不喜欢,但又见他语言冲撞,当时并不知道他就是凤雏,所以就派他耒阳当县令,上任百日,却天天饮酒,整天醉醺醺的,喝的不省人事,这可恼了张飞,于是他就上耒阳县去喝问庞统,当时,庞统已经醉了,正在睡觉,于是张飞便把庞统给揪了出来,庞统却说:小小耒阳县,能有多少公事,我半日即可搞定。于是他拿起笔来,疾书如飞不到半日就搞定了,张飞赞叹道:先生真乃奇人也,百日之事,半日即可完毕。庞统说:连曹操、孙权我都不放在眼里,小小耒阳县算什么。于是张飞回报给刘备,刘备说:天下竟有这等奇人也。于是立刻去迎接庞统,庞统这才拿出鲁肃的荐书刘备这才知道他就是凤雏先生。

凤雏这个人,相貌怪异,不拘小节,所以说,行为也怪异,但是才能却是常人不能比的,但是我却觉得他思想也怪异,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他将要干什么,在落凤坡的时候,庞统身中数箭,但却还有一口气,于是便写了一封遗书,极力推荐,射死自己的主谋:黄权。所以我实在是搞不懂,庞统为何要做这件事。所以我觉得他思想也怪异,正因为他的怪异,他不会按照正常人的思路来思考,所以除了诸葛亮没有人理解它,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凤雏先生庞统虽然得到了刘备的重用,但是好多人在质疑他,真是可惜呀。

追忆民国文人风骨——《民国的腔调》读后感1500字


追忆民国文人风骨——《民国的腔调》读后感1500字:

“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从来没有如近几日这般更能对这句话感同身受,因为写不出来,读书笔记从昨天深夜拖到今天深夜,简直对自己恨到抓狂的地步——以前为什么不多读一点书!

疏懒已久,虽然《民国的腔调》这本书是去年就已读过,但因一向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比如写笔记、读后感之类,又无好记性,读过的书便如睡过的觉,醒了头脑是一片空白,短暂的梦随着时间的了流逝几乎完全淡忘。若不是这次的读书笔记打卡活动,自小学后再未写过读后感的我,一向自诩热爱文学的我,仍不知自己这只井底之蛙肚子里的墨水少到何种可怜的地步。往事觉来心自警,人贵在自律,今后真当勤勉,做一个有正确打开方式的读书人。

《民国的腔调》这本书共分32个章节分别记录了鲁迅、胡适、郁达夫、张恨水、沈从文、齐白石、老舍等共32位最知名、最具个性的民国文人,从每个人的为人处世、生平事迹、文章作品及小考证等方面,将他们各具风采的品性与精神特质,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字里行间看得出作者博览群书,文化底蕴深厚,语言平实又不失文采,仿佛在向读者讲述一群他所追慕的至交老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通过他生动的描述,那一个个早已离我们远去的生命又重新在纸上鲜活起来,而不再是书本上的一串字符。

我一向是个读书不如买书多的人,虽然寓居他乡漂泊不定的情况常会成为抑制买书的因素,但因购物车里常年放有心仪的书,遇上当当京东大的满减活动发现真的便宜了很多时,仍是忍不住要剁手的。如此,几年下来也积累了几十本书,看完的不超过一半,有两本甚至至今还未拆封。这次读书打卡活动伊始,之所以选择《民国的腔调》这本书,我想是源于自己由来已久的民国情结吧。作为国体,民国短命而粗糙,但现代文学的大致框架,却在那三十年间奠定而成。那个时代盛行留洋之风,一些知名的民国文人几乎都有留洋经历,比如我们熟知的鲁迅、胡适、徐志摩、林徽因都曾留学一国甚至游历欧洲各国。民国作家将汉语言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一方面承接传统,一方面借鉴西方。彼时出版业趋于繁荣,办报纸杂志盛行一时,很多报纸专门辟副刊专发各类文学作品,卖文为生者大量涌现。这也使当时一些思想叛逆、有文化素养真才实学的新女性有了独立谋生的可能,比如张爱玲、苏青、萧红。

都说乱世出英雄,我认为时势造文人,君不见,民国时期前有军阀混战的动荡不安,后有日寇侵华的炮火连天——他们身逢乱世,兵戈不绝,但不少文人著书、教书为稻梁谋的同时,更以思想说服人、感染人、影响人,这是何等的心胸与情怀。更有甚者,读书笔记为了民族大义与国家大业,敢置生命于不顾的顶风出言发声,比如时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的闻一多。上个月去云南旅行,特意在昆明停留一天,去寻访了神往已久的西南联大旧址,在博物馆内看到了闻一多先生的手迹,他收藏、题跋过的书,还有他被特务暗杀后抢救无效鲜血淋漓地躺在病床上的惨状......他就埋葬在联大校园旧址,面朝着旧时的校门,被一些在同时期牺牲的同仁包围在中间,如众星拱月般。至今犹记,那个骄阳似火的午后,我在他的墓碑前,读着他的生平简介,唏嘘不已。

诚如作者在自序里所言,“民国的腔调,不单指腔调,更指民国文人的风格气度,文章姿容”。民国文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气度、文化襟怀,今人鲜见。民国文人的作品中也自有一种当下所看不到的宁静与舒展,散发着难以抵挡的文化魅力。

在还没有动笔写这篇文字之前,我百度了“读书笔记”,百科里说:“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并举了列宁记忆力惊人却勤动笔记下大量读书笔记和托尔斯泰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记事本记录读书、谈话时美妙和重要的话这两个例子。看后惭愧不已,巨人尚且如此,浅薄如我,又有何理由不去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呢?民国文人也好,外国文人也罢,包括《民国的腔调》作者,生于1984年仅仅大我3岁却已学富五车的胡竹峰,都是黑夜中最亮的星,激励着我前行。他们星光灿烂,我在草地上乘凉。作者:素琴

民国先生读后感


民国先生读后感

潘晓丰

暑假读了《民国先生》,感触颇深。此书以扎实的史料功夫,流畅优美的文字,再现了近代教育家和知识分子不为之人知的风采、情意、抱负与挣扎。从北大校长蔡元培,到好父亲梁启超,从教育实业家张謇、陈嘉庚、李光前,到出版巨擘张元济、陆费逵,从名人雅集,到友人情谊,本书呈现了民国文化人的人生百态和民国新教育各方面的图景,读之令人感叹。

在近年来的民国热中,民国教育也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书通过各章角度独到的观察、叙述,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民国文教生活的全景画,其丰富的内容能让读者对民国教育的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此书叙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文人往事以及作者的身边事,文字平易而不失文采,娓娓道来像演说也如好朋友之间的聊天,读来十分亲切。

书中以人带事,不但介绍了民国时传统学校教育的情况,也探讨了家庭教育,教育出版,学校音乐教育等问题,令读者在感慨之余,也对当下的教育产生思考。

特别是梁启超先生的事例,更令人受启发。梁启超先生早年投身政治,但出生入死的残酷生活并没有让他变得世故、冷酷、无情或者圆滑,他总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重情感,那么富有人情味,他的整个人生观贯穿着“爱”和“美”。他说:人类生活,固然离不了理智,但不能说理智包括尽全人类生活的全内容,此外还有极重要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是生活的原动力,就是情感。情感表出来的方向很多,内中最少有两件的的确确带有神秘性的,那就是“爱”和“美”。

梁启超这种人生态度,对他的孩子们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而他的孩子们也都得到了他的真传,虽然每个人都有一部艰辛的奋斗史,但他们个个生机盎然兴会淋漓,从不悲观,个个都在追求“爱”和“美”,成了人生的成功者。

由于孩子远离身边,梁启超只能在书信中了解孩子们的思想、生活、学习的新情况。收不到他们的信,每次都焦急万分,而收到来信时,则会像小孩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在信中,梁启超常常这样称呼他的孩子:大宝贝思顺、小宝贝庄庄、那两个不甚宝贝的好乖乖、对岸一大群孩子们、一群大大小小孩子们、老白鼻……从这些称呼当中可以足见他是多么疼爱自己的孩子。

俗话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向父母讨债的。天下没有一个孩子的成长不必耗费父母的心血,真可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同样梁启超的这些子女也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在梁启超给子女的家信中,也能常常看出作为父亲的煎熬与纠结。

梁思成与梁思永,从小就是一对活宝,专爱调皮捣蛋,对他们的成长,梁启超没有少操过心。1923年5月8日,他在给思顺的信中写道:“你最爱的两位弟弟,昨日,从阎王手里把性命争回。”原来5月7日,思成与思永开着刚从菲律宾带回来的汽车被另一辆汽车撞伤了。时隔三天,5月11日,梁启超在给思顺的又一封信中写道:“前两天我去看他们,思永嘴不能吃东西,思成便大嚼大啖去气他。思成腿不能动,思永便大跳大舞去气他。真顽皮得岂有此理。”须知此时的梁思成已经是22周岁的大人了,尚且如此顽皮,可想梁启超的孩子绝非天生优秀,全是后天成就。因为这场车祸,梁思成推迟一年出国留学,并留下了终身残疾:他的左腿比右腿短了一截,更严重的是他的脊椎受到了严重损伤,后来得天天穿着钢制马甲。但梁启超并未对这样的孩子打骂相加,甚至连腹诽都没有,反而仍在信中给予赏识与鼓励:“这回小小飞灾,很看出他们弟兄两个勇敢和肫(纯)挚的性质,我很喜欢。”对推迟一年出国,梁启超还特别写信给梁思成宽慰他:“盖身体未完全复元,旅行恐出毛病,为一时欲速之念所中,而贻终身之戚,甚不可也。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上之萎畏。汝生平处境太顺,小挫折正磨练德性之好机会。”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进行了一场精神的洗礼,读《民国先生》,使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历史深处的民国读后感


历史深处的民国读后感(一)

崔雨濛

最近在读《历史深处的民国(一 晚清)》,这本书消除了我对晚清的很多误解,读起来很有惊喜,尤其是书里提到的几个细节,让我眼前一亮。

第一个亮点是袁世凯。

在我的记忆里,袁世凯的形象一直是这样——一个土肥圆的无脑军阀形象。

从学校的教科书到小时候的电视剧,袁世凯差不多都是这个形象,他卖国求荣、欺骗孙中山、窃取革命果实、搞复辟当土皇帝……可以说是被黑的非常的惨,导致袁世凯在我心里也一直是这么个大坏蛋的形象。

但是真实的袁世凯并不是看上去这么无脑,他是个官二代兼富二代,家里不仅有钱,叔父辈中还出过一品二品的朝廷大官,叔叔袁保恒和李鸿章的交往也十分密切。

袁世凯23岁的时候跟随嗣父袁保庆平去朝鲜平定政变,一战成名。后来,李鸿章钦点袁世凯为清政府驻朝鲜的总督。

袁世凯帮助朝鲜政府建立了新军,平定了叛乱,击退了日军,不断为朝鲜续命,长达十二年,直到甲午战争爆发,袁世凯被迫回国,日本才有机会攻入朝鲜。

回国后,袁世凯奉命到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袁世凯的练兵奇才得以施展,他采用德国陆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使用新式武器,全面废弃"冷兵器"的战法,亲手缔造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陆军。

除了军事才能,袁世凯的政治立场也十分坚定——改革立宪,可以说他的每一步动作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准备。

他明白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有进有退,所以他废除科举的时候没有畏缩,立宪被皇室阻挠时也没有硬碰硬。

他明白人才是最重要的政治资源,所以他一方面讨好皇室结交文臣,一方面也在军队在培养出了自己的北洋集团。

当然,袁世凯说到底是个政治家,为了实现目的,权谋和手段是必须具备的。他刊行军事书籍,制造舆论,向朝廷宣传自己在朝鲜的练兵事迹,才获得小站练兵资格。他向慈禧和高官重金行贿,才躲过了一次次要命的风波。

总之,袁世凯就是这么一个和曹操很像的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不是教科书里那个被黑透了的土肥圆。

第二个亮点是康有为。

与袁世凯相反,康有为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比较正面。教课书里说他是个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重要人物。

一开始提到康有为,我想到的第一个事情就是公车上书。传说甲午战争战败后,康有为发动一千多名公车举子联名上书,到督察院游行示威表示抗议。

然而实际上这一天朝廷内外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历史记录表面有过这样大规模的游行。除了一本书——康有为的《公车上书记》,也就是说康有为自己编造了这一事件。

除了上面著名的骗局,康有为还伪造过一封光绪的诏书。

戊戌变法执行到九十几天的时候,慈禧警告光绪变法不要太激进,跟康有为、梁启超保持距离,否则光绪的皇位不保,于是皇帝下了一份密诏给康有为。

但是康有为在接到密诏之前就先伪造了诏书,说慈禧发怒,要革掉光绪的皇位,让康有为等人进宫营救。

而光绪的诏书里只是讲明了慈禧的态度,希望减缓变法的速度,让康有为去上海避一避。但是康有为依然拿着自己伪造的诏书大肆炒作,最终演变成维新派要劫持慈禧解救光绪的计划。

这就让慈禧忍无可忍了,于是慈禧软禁了光绪,然后宣布自己重新掌权,紧接着逮捕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处死。康有为和梁启超逃亡海外。

就是这样一个康有为,利用伪造的事件炒作,不惜搭上队友的命运,实在是没法称得上是圣人。

第三个亮点是汪兆铭。

汪兆铭,民国四大美男之首,同盟会合伙人,国民党"一大"主席团成员。除了干革命,他还是个学霸,18岁考中秀才,21岁官费留学日本,回国后当选同盟会评议部部长,主编《民报》。

二十几岁的汪兆铭即使放到现在,也绝对是男神级别的,要长相有长相,要见识有见识,还是《民报》的主编,文笔风趣,相传就连慈禧还经常读一读他的文章。

而且他的人格还特别完美,不贪不抽不嫖不赌,虽然相貌风流,但却不近女色,一门心思干革命。

就是这样的汪兆铭,受到了当时南洋巨富陈耕基女儿陈璧君的追求。这让汪兆铭很为难,他认为自己是革命家,时刻有生命危险,如果结婚会拖累妻儿。但陈璧君却坚持追求他,不仅推掉了父亲定好的婚约,还不惜生死加入了汪兆铭的刺杀小组。

1910年,汪兆铭、陈璧君、黄复生、喻培伦的四人刺杀小组到了北京,决定刺杀摄政王载沣。据说,在暗杀行动前夜,陈小姐要以身相许为汪兆铭饯行,但汪兆铭恪守礼法,断然拒绝。

可惜这次暗杀失败了,汪兆铭和黄复生被抓。黄复生主动认罪,说事情都是自己做的,与汪兆铭无关。汪兆铭说自己是《民报》的主编,刺杀摄政王载沣是他做的,与黄复生无关。

刺杀国家领导人的大罪都互相扛,真兄弟,真英雄也!

这里提一句,汪兆铭这个名字看上去很陌生,但是他的笔名大家都知道,叫"精卫".

长久以来,教科书和电视剧里的"汉奸"形象都是尖嘴滑舌、一脸猥琐的样子。但是真实的历史远比教科书鲜活的多,并没有什么非黑即白的定式。

汪精卫抗战时期的政治主张固然是与主流意识相悖的,但是年轻时候的他在人格上绝对是无可挑剔的。

总之,汪精卫这个人,很复杂很模糊,历史评价不一,但我觉得,他在人格上闪光点却是不能被掩盖的。

历史,还是要辩证的看,细节处总有意想不到的亮点。

历史深处的民国读后感(二)

对于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恐怕很多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红旗下长大的人都会有下面类似的几点感受:

一是这段时期的中国实在是太憋屈了,软弱的政府,腐败的官僚,贫苦愚昧无节操的国民似乎就是这个时代中国的全部代名词。无数的战争、无数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任何一个弹丸小国都敢来我中华大地上嚣张一把,把中国人踢翻在地吐上一口浓痰再踏上一只脚,这100年实在是我中华民族5000年来最没有尊严的一个世纪。而这100年的屈辱历史带来的种种后遗症一直遗留、影响到了今天。

二是除了一些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专门研究过的人以外,多数人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是以初高中的历史课本为基础,以各种电影、电视剧和评书为补充的。这样了解下来的历史其实是割裂的,片段的,我们很难把袁世凯,孙中山,段祺瑞,吴佩孚,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系统的穿插在一起,也很难把这些遥远的历史人物和我们所熟知的现代人联系到一起。

还有一点也是最致命的一点是畸形的应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形成了很多扭曲的历史观,看看下面几个说法是不是你也一直有类似的错觉:李鸿章签订众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大汉奸一枚。袁世凯就是一个跳梁小丑,凭借不知道哪里来的兵权把孙中山赶下台先当总统还不过瘾又当皇上所以最后身败名裂。康有为梁启超学富五车,是那个时代最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北洋军阀勾结外国势力,是一群祸国殃民的败类。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节老想着依靠外国势力取胜或是和日本妥协,缺乏不怕死的民族精神,所以才节节败退。抗战胜利只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二战时期苏联是中国的好朋友,给予了中国很多无常的援助等等等等。

2016年的最后一个月,有幸遇到这本《历史深处的民国》,花了两周的时间细细读完,毫不夸张的讲,这是我读过的最有趣的一本中国近代史书籍,也是一本可以改变你历史观的书。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经历,能看到在面临选择时人们的挣扎和无奈,能看到诸多历史名人的正反面的行为,更能看到诸多历史的真相以及在面临亡国灭种危机时,我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同仇敌忾,顽强不屈的精神。是一本值得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去认真读一读的正史书籍。民族的富强国家的兴旺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自强、自尊、自省与自信,如作者所说,愿你我有生之年,再见中国君临天下。

历史深处的民国读后感(三)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对这种高度雷同的追随手法已经没有多少惊喜了,读这种类型的书完全是"扒墙头、看热闹、涨八卦"的嫌疑。

刚刚读完第一卷,果然不出所料,除了事件年份能和学过的历史书吻合上,别的出入都比较大,有的完全相左,姑且听之任之、读之信之。

第一卷从道光皇帝讲到黄花岗72烈士,其中"大反派"李鸿章已经辞世,他的学生袁世凯继承了衣钵正摩拳擦掌,有段时间孙中山给李中堂写了一封信,侃谈治国壮怀激烈,结果没有收到回音,随后康有为撺掇着一帮人开始短命的戊戌变法。

这些人就是第一卷"反转"的四大形象,李鸿章因签订《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被骂史上最无耻卖国贼,袁世凯因复辟称帝被万人不齿并唾弃,而孙中山和康有为则是分别高举"民主"和"变革"两张大旗的先行者和实践者,载入史书名垂青史。

而据本书,李中堂忍辱负重,从谈判桌上或多或少还挽回点大清朝的脸面,袁大头虽有点钻营,但是个头脑清醒、思维创新、务实肯干之人,孙先生一心想民主,为了联俄私下协议竟想出卖东北主权,康无为更是政治幼稚,思想简单,甚至没事坏事、着急跑路的康谎谎和康跑跑。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謇这个并不熟悉的名字,以41岁高龄考中状元,却弃官从商,走上一条实业救国的道路,创办企业、发展教育,成为中国实业家之父。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后面还有更精彩的二三卷。

民国时期稍纵即逝而且包罗万象,就是这种短暂和混乱让很多人不知道它明确的起止,也不知道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它确是多事之秋,但也是"人类群星闪耀之时",让人感慨虽然彼时境况何其艰难但是上天依旧钟毓于此。很多人在年青时就立下寰宇之志、勇挑千斤之担,很多人在迟暮时仍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即倒,当然也有很多人蝇营狗苟甚至倒行逆施。虽然民国的光辉犹如流星一样短暂,它的贡献却像是永久的瑰宝,在无数次矛盾和失败中终于找到了一丝光亮,引导了一条曲径,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大变革对今天仍有遗泽,它的冲突和动荡也许就反映了这种民族性格中的韧性和坚毅,也是屹立不倒的最终因素。

读《民国秘史》有感 (500字)


民间是一个风范十足的年代,文人与太师挥动衣袖带不走那满目的狷介与风流。民国是一个动乱迷失的年代,当国武夫的野心萌动,说不尽乱世小民的痛苦与哀愁。

惊涛拍岸,乱世出枭雄。北大教师中的授课声业已远去志摩的诗,玲玉的戏,良友画册上的柔美的面容渐已模糊。武昌城头的隆隆炮声,护国军中的猎猎战旗,五四青年的声声呐喊,证明了这是民主主义的世纪。这边征尘不断,那边军阀混乱,凋零了国家的元气,涂炭了大好山河,那处的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商女的欢歌盖不住黎明的嗟叹!这些情景都出自于《民国秘史》这本书。

无论怎样推敲,造成民国那种局面的主要原因都归于一个词:政府腐败。

如果清政府不腐败,岂会签订一条条上栓辱国的条约?外国列强也不会将黄金白银成火车的拉走。如果清政府不腐败,各大小军阀岂会连年混战,勾心斗角,争夺地盘?这些都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有力证据,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费正清说过:最伟大的民族不是自傲,而是善于反省。

国家富强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因为祖国的明天是靠我们这辈人来建设的,我们是未来的主人,未来的建设者,为了祖国明天的宏伟蓝图,为了不被别国欺负,奋发学习吧!

六年级:jy666888

读《民国往事》有感


读《民国往事》有感

樊孔飞

我平时喜欢读一些文史性的书籍,特别是关于历史人物的书籍。最近读了小说《民国往事》一书。对于民国那段历史来说,或许只有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说的那段话最为贴切:"这是睿智的时代,这也是蒙昧的时代;这是笃信得时代,这也是怀疑的时代;这是希望的春天,这也是绝望的冬天……"书中主要是讲述的是,在民国这个动乱迷失的年代,当国武夫的野心萌动,从直皖的利益纷争,再到直奉的硝烟战火,成就了民国政治血腥与残酷。军阀的刺刀、文人的风骨、江湖的血色,交织成一段光明与黑暗的民国岁月,谱写了民国时期影响历史进程大人物的人生浮沉。

在书中众多大人物中,有一人使我颇感兴趣。他以20余人的"保险队"起家,后接受朝廷招安,从营长到团长再到师长,巅峰时期麾下将士超过40万之众;他出身贫寒,十余岁即亡命江湖、挣扎半生,天命之年却几乎统治大半个中国;他能为一己野心发动惨烈的内战,屠杀革命烈士,也能大兴教育、修建铁路;他和日本侵略者互相利用,最终却命丧皇姑屯……这位经历传奇、一生功过难以评说的人物就是民国时期奉系军阀的掌舵人,有"东北王"之称的张作霖。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乳名老疙瘩,出生在奉天省海城县。父亲叫张有财,是当地一个小商人,经营一个小杂货铺,收入也比普通农民高一些。可惜其父染上了抽鸦片和赌博的恶习,杂货铺很快就倒闭了。由于家庭穷困,张作霖无钱读书,但是有一位好心的老师帮助了他,这位老师名叫杨景镇。就这样,张作霖读了一段私塾。在这里,他打下了初步的文化基础,这在他的一生中是十分重要的。张作霖知道感恩,他后来当了民国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不忘旧谊,特地请杨景镇到沈阳来,在家里开设了私塾馆,张学良就曾跟他读书。不久,张有财在赌场遭遇仇家报复,不幸丧命。得知父亲被害后,年仅十三四岁的张作霖和二哥张作孚拿着一杆借来的土枪,翻墙进入仇人王家报仇,没想到被王家一个女佣发现,混乱中土枪走火,女佣被当场打死。二人只得翻墙逃走。张作霖杀了人,只得跑到母亲王氏的娘家躲避。由于王氏的娘家也不宽裕,几乎揭不开锅,张作霖一咬牙离开家人,只身去江湖上闯荡。他先以做小生意为生,在街上卖过包子、烧饼,还学过木匠、打过零工,最终流落到高坎镇,在一家大车店给人打杂。

当时关外的大车店里住的都是来往的客商,东北地域辽阔,一般的客商全部骑马或赶大车。这样一来,大车店除了照顾客人外还要找专人照顾牲口。照顾牲口的工作由一个伙计负责,这名伙计算是个半吊子兽医,张作霖刻意与其交好,学了不少治疗牲口的本事。之后,张作霖凭借自己的兽医知识开了一家牲口店,生意也做得不错。但好景不长,他很快就进入了当地官府的视线,成了官府的肥羊,敲诈勒索的事常有发生。一来二去之下,本小利薄、生意艰难的牲口店也倒闭了,张作霖再次沦为无业游民。就在此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屡战屡败的清政府为了捍卫东北这个"龙兴之地",开始在关外大量招兵,走投无路的张作霖只得加入清军混口饭吃。他投入了老将宋庆的毅军之中,当了一名普通的骑兵。由于张作霖作战勇敢,很快就被提升为班长、排长。然而,随着清军在旅顺的全线溃败,招募来的新兵一哄而散,张作霖也带着几个月的军饷回了老家。不久便和娶了赵家庙地主赵占元的二女儿赵春桂(张学良的母亲)为妻,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

当时东北地区刚刚经过战火荼毒,散兵游勇、土匪横行,老百姓为了自保,纷纷成立了民团,赵家庙也成立了一支20多人的民团。由于缺乏军事人员,张作霖的到来让这个小民团找到了主心骨,在正规军当过排长的张作霖很快成了民团的头领。在他的精心训导下,民团多次打败了前来骚扰的小股土匪,很快声名显赫,周边的村庄看到赵家庙的民团厉害,纷纷派人加入,张作霖的部下很快就扩充到100多人。这时,张作霖又惹下了大麻烦,他在清剿土匪时,和当地有名的大土匪金寿山发生了激战,由于寡不敌众,赵家庙民团惨败,张作霖携带家眷率众突围。突围后,他本想投靠土匪首领冯麟阁(后来的陆军28师师长),没想到在路过八角台时,当地土匪头子张景惠仰慕张作霖的为人,把自己的全部人马交给张作霖统领,就这样张作霖开始了自己的土匪生涯。经过两年多努力,他手下已经有500多人马,并将自己的队伍称为"保险队".在此期间,张作霖几次遇险,当时有个叫海沙子的土匪势力很大,张作霖知道自己实力不如对方,便提出双方单对单决斗。决斗时,两人同时开枪,结果张作霖手臂中弹,海沙子则被打中头部,当场毙命。这样海沙子的部下都归顺了张作霖,海沙子的副手,后来的热河主席汤玉麟也加入了张作霖的麾下。张作霖的实力更加大了,成了辽西四大土匪中响当当的"北霸天".

力量壮大后,张作霖不愿再过土匪或保险队的生活,他一心想要漂白,成为名正言顺的正规军。眼看东北地区土匪横行,无力剿匪的清政府心急如焚,当时的盛京将军增祺出了一招妙棋,收编土匪大土匪。这正给了有心招安的张作霖一次机会,张作霖率领数百手下,在八角台商会会长张紫云的推荐下进行了收编,增祺任命他为巡防马步游击队管带(营长),开始了他正规军的生涯。

1904年到1905年,日本与俄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利益,在中国东北地区发生了日俄战争。突如其来的战争让东北顿时大乱,张作霖却从中看到了机会,他见风使舵,游走与两个国家之间,从日俄双方都捞取了大量的好处。日俄战争结束时,张作霖的部队已经扩充为马步五营,他本人也被任命为五营统带(团长)。1905年年底,清政府再次下令清剿东北的土匪武装,张作霖率部首先击溃了大土匪头子田玉本,将其手下1000多人全部收编己用。之后又设计以招安为名诱杀了辽西巨匪杜立山,挤走冯麟阁。1908年,时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又把剿匪得力的张作霖调到辽宁西北部的通辽、洮南一带,去剿除被沙俄收买的蒙古叛匪。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将白音大赉击毙,生擒牙仟,并打败了陶克陶胡。后来追击陶克陶胡800里,一直将陶克陶胡赶到蒙古国。危害东北边疆多年的蒙患解除了,打击了蒙古分裂主义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张作霖功不可没。因为剿匪有功,张作霖一路高升,被任命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旅长)。

在张作霖的政治生涯中,他于1911年智进奉天省城,是一大手笔。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东北革命党人张溶、蓝天蔚等新军将领进行响应。时任东三省总督的赵尔巽为了压制新军,紧急调动巡防营旧军入卫奉天。张作霖闻讯后,急忙率领部下赶赴奉天,为赵尔巽助威。赵尔巽对张作霖感激涕零,不但为张作霖补充军火人员,还任命张作霖为军政部副部长,巡防营务处总办。作为回报,张作霖设计诱杀了张溶,挤走新军将领蓝天蔚,帮助保皇派暂时稳定了东北的残局。1912年,北洋军阀首脑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张作霖立即投靠了袁世凯。同年9月,张作霖被任命为陆军二十七师师长,成为东北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军阀武装。1916年,称帝失败的袁世凯众叛亲离,张作霖趁机将袁世凯任命的亲信,奉天督军段芝贵逐出奉天。同年6月,袁世凯也一命呜呼,称帝前后总共历时83天。袁世凯死后,黎元洪与段祺瑞控制了北京政府,正式任命张作霖为奉天督军兼省长,地方军政大权落入张作霖手中。1919年7月,张作霖又以武力夺取了吉林、黑龙江的控制权,形成和直、皖两系鼎足而立的局势。

成为一方诸侯后,张作霖并没有像一般军阀那样迅速腐败,他励精图治,积极进行地方建设。军事上,他任命杨宇霆为参谋长,积极进行军队改编,扩充人马;民政上,他任命王永江为财政厅长,进行全面财政改革;经济上,在东北地区开办了大批工厂、矿厂;交通上,成立东三省交通委员会,统一建设和管理东北铁路;教育上,从财政经费中拨出款项,修建初等中学、高等中学、东北大学。从1903年到1930年28年中,中国其他地区对外贸易额仅增长3倍多,而东北则增长30倍;从1921年到1931年,东北地区共自建10条铁路,里程共计1500多公里,占中国铁路总长度的10%,充分促进了东北的发展,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一度达到小康。

有了东三省作为基地,张作霖的野心并未满足,反而将目标又投向了关内。1920年,直系和皖系军阀之间爆发战争,张作霖和直系联手,共同对付皖系,最终,皖系大败,其控制的热河、绥远、察哈尔等地成了张作霖的战利品。可没等硝烟散尽,奉系和直系因为地盘划分产生了矛盾。1922年,直奉大战爆发,结果奉系大败。为了和直系控制的中央政府对抗,张作霖一面宣布东北独立,自任东北保安总司令;一面对军队进行整编,建立了陆海空三军,强化军事训练,为与直系大战做准备。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响。这次张作霖吸取教训,他联合了广州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孙中山和皖系首脑段祺瑞结成反直同盟,又秘密策划了直系猛将冯玉祥倒戈,终于大败吴佩孚。奉系的势力一度扩张到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份,成为北洋军阀中最强大的力量。

就在张作霖志得意满之时,一场巨大的危机向他袭来。1925年11月24日,奉军"五虎将"之一的郭松龄在滦州通电谴责张作霖穷兵黩武,誓师反奉。由于郭部是奉军中精锐的精锐,所以其起兵后势如破竹,轻松占领山海关、锦州等地,主力直逼沈阳。当时张作霖在沈阳一线的兵力只有六七万,无法抵抗郭军,张作霖甚至开始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往大连。这时日本关东军趁机提出扩大东北地区的侵略权益。作为交换,日本将出兵武力解决郭松龄。12月23日,郭军和张学良率领的奉军在巨流河展开决战,由于有日本人的帮助,粮弹两缺的郭松龄先胜后败,郭松龄夫妇被俘就义。

然而,北洋军阀的时代终究要过去。1926年,广东革命军正式举兵北伐,吴佩孚、孙传芳等新老军阀连战连败,奉系成了北洋军阀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此时北方的共产党也积极开展革命。1926年11月,张作霖在天津召开会议,孙传芳、吴俊升、张宗昌、寇英杰、刘镇华等十六人推举张作霖为安国军总司令。12月1日,张作霖宣布就职,登上了北洋军阀总盟主的座椅。随后,为了镇压北方的革命运动,张作霖命令北京军警残害了李大钊等革命领袖,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华北。1928年初,蒋介石统率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各路军北上,直逼京、津,奉军很快全线崩溃,张作霖眼看大势已去,决定全军撤回关外。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一场针对他的刺杀正在蓄谋之中。

1928年5月17日,日本趁张作霖还掌控北京中央政权之际,派公使芳泽向张作霖递交日本政府照会,要求张作霖兑现其在郭松龄反奉时承诺给日本的权益,否则日本将以武力干涉。面对芳泽的的威逼恫吓,张作霖勃然大怒,宣称自己从来没有过什么承诺,这让日本人恼羞成怒。6月3日夜,在张作霖返回沈阳的前一天,芳泽再次求见张作霖,进行最后要挟。然而张作霖根本不见他,会客厅内的芳泽还听见隔壁的张作霖说:"我豁出这个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卖国家的权利,让人家骂我是卖国贼,叫后辈儿孙也都跟着挨骂,那办不到!"然后又用用高八度的声音大骂日本人。这终于让日本人下定决心除掉张作霖。6月4日凌晨5点,张作霖的专列行至奉天西郊的皇姑屯车站,穿过京奉路与南满路交叉出的铁路桥时,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佐启动了爆炸装置,张作霖所乘的专列被炸毁,黑龙江督军吴俊升被当场炸死,张作霖身受重伤,被送回大帅府,数小时后身亡。据说张作霖在生命最后一刻,头脑还很清楚,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赶快通知小六子(张学良),把部队拉回关外,准备和小鬼子干。"张学良随即将40万奉军全部撤回东北,日本未敢继续袭击。就这样,从绿林起家,统治东三省十余年,巅峰时统治大半个中国的军阀张作霖结束了他复杂而传奇的一生,终年53岁。

张作霖虽然死了,但世人对其的评说却观点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张作霖是"民族英雄",另一种观点则说他是"卖国求荣的军阀".我本人则更倾向第二种观点。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重义气,知恩图报

张作霖之所以能成为一方霸主,和他周围有一帮铁哥们为他卖命是分不开的,如汤玉麟、张作相、张景惠等,这些人在张作霖当土匪时,就一直跟随他打天下,而张作霖掌控东北时不忘旧情,都得到了提拔重用;

二、东北经济发展成就卓著

张作霖做为东北边疆大吏,尤其是铁路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对教育的重视与投入更是可圈可点,建立了多所学校,特别是东北大学的成立,这所大学在当时师资水平极高,像章士钊、黄侃等著名学者曾教书于此;

三、治家严谨,家风好

张作霖对于子女的教养非常严格,培养出了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张学良将军以民族大义为重,不向日本人屈从,与南京政府达成协议,宣布东北三省归属国民政府,东北易帜,全国在形式上得到统一,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千古功臣";

四、在对外关系上,始终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

在张作霖执掌东北军政的十余年间,国家内忧外患日趋严重,作为封疆大吏,他能在日俄两大强邻觊觎间,苦于周旋,竭力保国为民,我们应该看到,他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的,盖棺定论,他无愧是一个爱国的中国人。

《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从晚清到民国》 读后感

Cogitoergosum

大学迄今为止,自己为数不多写的公选课论文之一。自己感觉写的很跳跃,水平有限,能力不足,还望大家见谅。全文如下:

以一人敌一国—甲午战争的感慨

纵观中华千年历史,百年中国近代史本在浩瀚的中华千年历史上不值得一提,但就是这短短百年历史留给了我们千年来未曾经历过的痛苦和悲愤。人们常说,中国的百年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我不敢苟同:那我们那些为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而奋斗一生的革命之士有算什么呢?我们先辈在永夜黑暗中摸索出的救亡图存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成就呢?……但我又不得不承认:鸦片战争伊始,火烧圆明园,黄海战败,庚子赔款……无尽的黑暗笼罩着曾经的"天朝上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

每当捧起相关书籍,在这百年历史中,甲午战争是我最不愿意看,也是最看不下去的部分。因为每每读到此时,总是双眼喷火,义愤填膺,读到悲壮之处,更难免落下几滴眼泪,无限感慨。但仍咬牙坚持,力求进一步了解。

适逢前些日双十一图书优惠,所购一套"传记文学书系"里面就有一本唐德刚先生的《从晚清到民国》。抓紧读完之后,内心诸多感慨,但更有一丝愤懑,一丝绝望。我结合一下《从晚清到民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说实话,此时的清军实力,尤其是海军,还是很不错的。我们也知道,自从鸦片战争战败之后,满清中先见人士就已经认识到了自身同西方列强的差距,如李鸿章,张之洞等等。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中我们一直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洋务运动"什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举国上下,好不热闹。并且清军的实力,主要还是海军,得到了极大发展。一方面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陆军得到了一定的经验积累和战斗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则是李鸿章不惜重金从外国买来许多"坚船利炮"装备海军。我们的海军实力在国际上是排名第八的,而日本仅排在第十六位!这相比于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战斗力能强上不少,我曾浅读过茅海建教授的《天朝的崩溃》,书中所举让我清楚地了解到了当时清军的战斗力以及为什么我们会输的那么惨。

而我从唐先生书中了解并触动最深的是我们当时的海军高级将领们,竟然都是军校的"佼佼生".他们首先在我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堂——马尾水师学堂学习,学术实习并用,结业后,随轮实习三年。再由政府选送至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校,深造三至五年,并进入英国舰队见习或至德法各高级船厂见习造船。

而我们熟知的海军将领刘步蟾,邓世昌等都是这样的精英人士!还有我们熟知的黎元洪,严复竟也都是马尾水师学堂的毕业生!还有一件事让我不胜感慨:亲自参加这场军备竞赛的李鸿章本人是知己知彼的。他知道他的舰艇速度不够快。他要加买快速巡洋舰。在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知道它老主顾的脾胃,特以新近下水的世界最快,时速23海里的4000吨巡洋舰,奉献给这位中国"宰相".英人知道李鸿章是内行,非买不可,鸿章也自知非买不可。但举朝就一个行家,余子碌碌,众口铄金,他就买不成了。结果这艘船被日本人买去,就变成后来日本的"吉野号"——其后把我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者,即此姝也。

历史的玩笑性,莫过于此了吧。

然令人可悲的是,此时的海军最高指挥机关——海军衙门,则是由一个纨绔子弟醇亲王来掌控。而随着1881年慈安太后的离奇去世,慈禧也进一步强化了她的政治权力掌控。这里就不得不简要提一下中国近代史的一位重要人物,也就是如文题所示被西方人称在甲午战争中"以一人敌一国"的李文忠公—李鸿章。

李鸿章生平就不加以介绍,我主要想谈谈他在甲午战争中扮演的角色。我们都知道,这场浩浩大大的"洋务运动"就是出自以他为首的清政府开明高级官员手中,他为了拯救垂死的清政府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前文所提,置办海军,购买先进舰艇,训练北洋水师…都是出自他手。而到了甲午战争的前十年,官场形势愈加黑暗,国际情况也愈加复杂,清政府继续衰败…他一切都是看在眼中,急在心中。此时户部却经得海军衙门同意,为太后万寿筹款,舰艇购买停滞两年,那是在1892年啊!李鸿章百般周折才购置了十几尊炮,聊以慰藉…但在这种腐烂的政治下,你怎么能不失败呢?

再谈谈甲午战前,在朝中一片主战的势头前,李鸿章仍严令丁汝昌坚守,力规避战——而这是为后人所痛骂的一处。但我们又何不这么想想,李鸿章久涉洋务,他必知当时的情况是不能出动他的海军的,即使陆军失败,但仍可保全海军实力,以求东山再起之战。然那种过分的自信以及所谓的自尊让这一切,轰轰烈烈近半个世纪的洋务运动付之东流。我不能说当时李鸿章的决定或看法是多么的明智,但我觉得,这确是一个折中的方法。而在1894年8月29日发给小皇帝的密奏中,他则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但随着一个半月后的黄海海战,一切都灰飞烟灭了。

我们也都清楚后面发生的事情:黄海海战大败,不久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被革职为两广总督,马关条约…正如唐先生所说,老李也不是好东西,他纵横捭阖,抓权揽位;享荣华,受富贵;扶植死党,包办朝政……但我不得不说,他确实配得起"中兴名臣","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之一"的称号。

唐先生在此章的最后所说"大清不亡,我军不败,实无天理".话虽有些偏激,但不无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政府如果到了那种地步还能继续苟存下去的,那真的是一个民族的悲哀了。

读后感《民国风度读后感7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民国风度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