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阿拉姜色观后感

阿拉姜色观后感

《阿拉姜色》观后感。

观影是一种全方面的感官影响,观看的过程就是思维不断跳跃的过程,很多思维的火花在欣赏中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不断地跳跃出来,这就是观后感的素材。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阿拉姜色》观后感,带给大家。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阿拉姜色》是首部嘉绒藏语电影,除了字幕是汉文和英文,演员全是用嘉绒语和部分安多语表达。“嘉绒”是嘉绒语的音译,嘉绒语区别于其他支系的藏语,记得听到过某次讲坛,说嘉绒语和古藏语有很大的关联,可以说是研究古藏语的活化石。嘉绒人主要居住在四川阿坝州、甘孜州等地,地理上位于川西北高原。
这部电影故事情节也是围绕生活在嘉绒地区的人民展开的。这里虽是高原,但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影片中已经很好地展现出来了。
百度上显示,这部电影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获金爵奖,具体奖项中获评委会大奖,最佳编剧(扎西达娃、松太加),提名故事片。豆瓣评分7.6,我对这些概念不是很了解,但作为“首”,我想它还是有许多东西值得被纪念。
我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观后感呢?有几点,一是电影本身,它触动了我,我也曾几度流泪,之后我会尽可能分析我感受到的人物及性格特点以及带给我的触动;二是我从小也生活在嘉绒地区,对这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朝一夕都充满深厚的情感;三是这部电影的出品人是我们耳熟能详甚至亲眼见过的歌唱家容中尔甲。我很敬佩他,他是嘉绒地区走出的歌唱家,他的歌让世界人民认识了嘉绒地区,今天他又尝试用电影的方式,让世界再次认识香巴拉深处,认识嘉绒人。这部电影虽然在全国上映,但据说票房不理想。当我看完整部电影后,我更加敬佩容中尔甲,为什么呢?如果我简单把电影分为文艺片和商业片,文艺片代表思想,代表深度,商业片代表一种交换,即用钱去购买视觉冲击力,购买快乐,购买感官的刺激,那么这部电影无疑是文艺片,没有笑点,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甚至它的文化背景是小众化的,它的观影体验是像纪录片那样的朴实和真实。
容中尔甲为什么会看中这样一个题材,我想,这和故事中他扮演的人物性格一样,是一个有着担当,有着责任感的人物形象,他本人也在用电影的方式讲述着嘉绒地区和嘉绒人的文化,这何尝不是一种担当呢?我想,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不会记得它获了什么奖,有多少票房,电影本身也不会讲述它的前世今生,电影不是人,不会说话,它就在那儿,像一本书,等待人们开启,等待它的有缘人,有的人来了又走了,但总会有人被触动,而这种触动,会深深地刻人们心里,我想,这就是一部优秀电影的价值。
整部电影看下来会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总体来说,我觉得许多细节还是刻画得很好,展现到位了,很难想象一位歌唱家在参与专业电影拍摄时,演技功课这一关是如何攻克的。
我理解呢,这部电影主要有两个主人公,一位是女主角俄玛,还有一位就是女主角的现任丈夫罗尔基(容中尔甲饰演),以下内容可能对看过的观众能产生共鸣。
电影中俄玛这个人物是可悲的。因为电影带给人的真实感,我不停暗示自己,如果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个人,那他该有多可怜,但同时,她又是坚韧的,她的人生经历是曲折的,她可以有道不完的苦,但导演偏偏让她不言不语,这一段看得心里更加堵,她的人格是充满隐忍的,让人感到压抑。的确,她一出场就哭,连最亲近的丈夫问她原因,她也不说,看病的病情也不如实告诉丈夫,总觉得这个人怪怪的,不像正常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展现的。后来我才知道,她经历了一般人没有的经历,她的前夫因重病去世,留下一个年幼的孩子诺尔吾,后来她改嫁给罗尔基,却查出自己也患了重病,对于这样一个普通人来说,那就是天塌下来的感觉。为什么上天会这样对待一个普通人呢?放在现实生活中,外界会怎样看待这样一个人的经历,而对于她个人来说,人生是可悲的,最现实的是这种痛苦和绝望,好像是没有一丝可以挣扎的余地,即使他的丈夫知道后,说带她去大医院看,可是她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病,她亲眼目睹了前夫满身插着管子的离去,经历一个完整家庭的破碎,而今,这种病痛的悲剧又落在她身上,他们的悲痛最终就落到了一个无辜孩子诺尔吾身上。
诺尔吾好像是有些自闭的,在学校和同学打架,也许在外人看来,这个孩子不讨人喜欢,甚至可能对他产生误会,但是,正如后来他和后父罗尔基磕头去拉萨,在朝圣路上的所展现的情节,这个孩子是一个心地善良、有情有义的孩子,他看见小驴失去了妈妈,于是和小驴一起不离不弃,他也始终铭记妈妈的话坚持走到了拉萨,完成她临终前的愿望,他不是一个讨厌的孩子,他身上有多么可贵的品格,但他又是多么可怜的孩子。
最后是罗尔基,这个人物很真实,他爱俄玛,所以他也会介意俄玛前夫,这种心理是真实的,也是矛盾的,影片中许多细节很好地展现了,尤其是他将俄玛和她前夫的结婚照撕成两半。另一方面,面对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他自然是没有太多感情,但是他的男儿担当,包括他对俄玛,包括到后来俄玛去世,他带着孩子一起,接着一路朝拜,途中给孩子包扎,给他买衣服怕他冻着,给他洗头,剪头发,教育他要像男子汉,这些种种,却是一位亲生父亲的所作所为和担当,他就是那样一个真实的普通人,平凡中显露出人性的光辉,这一刻,我觉得俄玛是幸运的,因为罗尔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他总想着去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他是真担当。
电影中,我们看到了朝拜路上,沿途中旁人的真诚和友善,看到朝圣者的平凡与不平凡,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这些都值得细细品味。
《阿拉姜色》本也是嘉绒地区广为流传的敬酒歌。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阿拉姜色观后感影评:阿拉姜色,一诺千里


《阿拉姜色》是一部于今年的10月26日上映的电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该片剧情丰富,画面精致,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昨天休息,在手机看了一下最近的电影信息,阿拉姜色跳入眼帘,之前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发,只是对这几个字有些印象,没有细看介绍,查了一下附近影院排期,最近的一场半小时后开始,走过去时间正好合适;可能因为今天非周末,大家这时候都在上班,买票就坐后,偌大的影院就只有我一人。

事前对电影所讲可以说一无所知,字幕里有印象的也只有歌手容中尔甲,镜头出现后还纳闷这是容中尔甲吗?有点发福哦,也可能是为了配合人物吧,对导演也是后来想起看过的《河》才恍然大悟,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电影的叙事方式有意思,从偶尔几句对话便可以对藏族人的内心活动自然呈现出来,常常不见声色又能引发旁人一笑,似懂非懂;更多关于故事的情节就不在此剧透了,电影基本以记录片的形式平铺直叙,没有过多的渲染气氛,以炜桑来讲,在藏区是一种常见的民族习俗,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涵义,影片中第一次出现是女主悼念亡夫,第二次出现是男主悼念女主,煨桑时默念真言,没有嘈杂的哭喊、没有繁文缛节,人过世后请来活佛念经超度,最后实行天葬,用生命完成布施的愿望。

有人说这就跟汉族人清明节上坟一样,这样理解不能说错,但区别并不仅仅在于仪式上,记得在爷爷去世的时候,我目睹了家人和亲戚朋友们面对死亡的种种表现,披麻戴孝、摆花圈、设灵堂、还有很多我不懂的讲究,当有人前来慰问时,就会从院子里的帐篷中传出阵阵哭喊,姑姑的眼睛几日都是红肿的,临到火化的那一刻,所有人几()乎都失控了,至今难忘;在生死这件事上,藏汉之间除了文化形式上表现的不同,我想更多是一种生死观的不同,影片中女主一路磕长头,身故后罗尔基(男主)为了不让儿子伤心,骗他说妈妈可能先回家了,诺尔吾平静地说:我知道,妈妈已经死了!,那一刻听到后身体一抖,昨天还在妈妈的怀里安睡,今天就要面对分离,是什么让这个年幼的孩子承受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同样面对死亡时,父亲与儿子,我们与藏族人,相比缺少的什么?

想到死亡,离我们好像还很远,提到这个字眼,就会认为不吉利,而当死亡突然来临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影片中女主的朝圣之旅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这个家庭,诺尔吾(女主的儿子)执意跟随,你也不清楚他是什么时候接受了母亲死亡的事实,坐在河边看着小驴,对罗尔基说:小驴的妈妈死了,然后揪着小驴的耳朵,如同当初罗尔基揪他耳朵那样,从女主许诺亡夫,从男主答应诺尔吾,在这一诺千里的路上完成了关于死亡的教育。

很多时候,我们在繁文缛节里忽略了初衷,流于在各种礼俗中不得要义,人生中最简单的道理,承诺、信用、道德、廉耻,其实用不着听太多,就能过好这一生;反观当下各种造假,贪污腐败、天气灾害、甚至发生一点口角都会酿出惨剧,这一切问题出在哪里?指责,判刑就能避免这种事不会再发生吗?一切皆因没有敬畏之心,为所欲为,我们为之感叹的信仰不过是藏族人的日常生活,引以自傲的文明高高在上不肯下去,不愿反省,那些缺失的、扭曲的、模糊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所造的业都将毫无疑义地得到验证,没有人可以救得了你我,除非自救

阿拉姜色观后感集锦


《阿拉姜色》是一部由容中尔甲、尼玛颂宋和赛却加等主演的剧情电影,影片首播于今年6月份的上海电影节,小编这里整理了一些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前我与朋友去西藏游玩,曾经觉得那么遥不可攀的西藏就在脚下,时光荏苒,恍如隔世。

我一直觉得西藏就像我的远方亲戚,只有在别人的口中听过,未曾亲眼目睹。那种神秘感即便你亲临其境也不会消退。

《阿拉姜色》就像西藏本尊带给我的画面一样,虔诚而平静,如果不是女主的哭声,内心的波澜甚至都不会有,我如梦初醒时的抽离,好久好久才回神。

都说没有信仰的人也不会有灵魂。可是为什么在看到一部好电影,听到一段好故事,看到一暮美景时,我的灵魂却出窍。

美景如佳肴,好影如信仰,都让人沉沦。

导演松太加说:这部电影的创作一气呵成,并未有太多波折,我想也许这样的故事在西藏并不罕见,人的信仰可以支撑着你度过难关。

人间不值得,不值得你这么碌碌无为。

电影结束,有人问导演,电影中间出现过三次秃鹰,而且每次都在提到女主前夫时出现,是不是有什么轮回的寓意,导演没有正面答复,只是说留待观众各自解读。制片人很煞风景地回说:在我眼里,秃鹰的出现意味着经费。确实,再想与世隔绝,不问世事,世事也会来找你。

每个人对西藏都有一种向往,对高原、高山有一种敬畏,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幸拥有一种信仰,体会信仰的力量。生与死都不是我们自己能掌控的,面对亲人的离世我们该怎么办?即将面临离世的人她心中有什么念想?我觉得即便至亲至爱也无法当面完整清晰地表达。

容中尔甲说:演戏不是我的本职,我的本职是歌唱。可是我觉得人的一生不就是在演戏么?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本来应该是什么样的人?难道不都是在扮演一个我们觉得是我们自己的人么?

喜欢一个人,可以带他去一个你喜欢的地方看一场你喜欢的电影。电影终了会散场,你的人生终究也会散场,珍惜你唯一能够拥有的现在。

《阿拉姜色》又勾起了我脑海中朝圣者的画面,还深深地打动了我,因为它的质地很纯粹,叙事结构很巧妙,人物心理变化的刻画细致深入,前因后果交代得非常完整。

整个故事围绕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朝圣之旅展开,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都在旅途中亲历或是目睹了生死轮转,心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一切的缘起都来自一个梦,一个女主卓玛做的关于故亡前夫的梦。具体梦境是什么,要到卓玛去世前,才被揭开,也揭示了卓玛朝圣之旅负载的双重意义:虽然知道自己得了不治绝症,但她宁可死在朝圣的路上,也不愿浑身插满管子死在医院;她要带着前夫骨灰做的擦擦一起朝圣,因为这是他生前和她的约定。

卓玛对前夫约定的念想和行动虽然让她的现任丈夫有些嫉妒和不满,但在得知她生病的真实情况后,他还是安排好家里老父亲的一切,毅然和卓玛一起踏上了朝圣之旅。

卓玛和前夫有一个孩子,因为现任丈夫不乐意和他一起生活,孩子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里。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让这个男孩形成了自闭古怪的性格。得知妈妈去朝圣后,他让舅舅带他追上妈妈,要她带他一起走。后爹没有为难母子俩,一家三口就此各怀心事上了路。

旅程的转折点是卓玛路上病发不治身亡。临终前,她把装有前夫骨灰擦擦的包托付给了儿子,嘱咐他完成亲生父亲的遗愿。现任丈夫虽然也愿意完成妻子的遗愿,但在寺院请活佛为()亡妻超度时,偶然之间发现盒子里装有妻子和前夫的合照。在贴遗像的时候,他把照片撕开,不想看到妻子和前夫死后还在一起。这个伏笔,因为孩子对母亲托付的担当发挥了作用,在剧终的时候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得到了圆满交代。

妻子去世后,朝圣之旅变成了孩子和后爹两人的事儿,但两人的关系要费一番周折才会扭转。还好他们遇到了一个新的小伙伴,一只同样丧失了母亲的小毛驴。似乎它和孩子心有戚戚,一路尾随,最终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旅伴。

故事后半段的铺陈处理相当细腻感人,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父子俩身心的重构过程。旅途开始的时候,一家三口夜里围坐火堆,丈夫为讨好孩子,和妻子唱起阿拉姜色,用一块石头当酒杯,轮换敬酒的场景。虽然三个人各自的心事都不相同,但在那一刻,父母关照孩子的爱意还是被他接收到了,虽然没有一起唱歌,但他接过了石头酒杯。最后,当历尽艰辛,厚厚的松木护手板被磨损得变成薄薄一片,旅途的终点布达拉宫终于快到的时候,父亲为孩子理发,阿拉姜色再次响起,孩子跟着唱了起来。

一个因为逆转经筒,在活佛看来眼神不正的问题少年,在后爹真诚而又严厉的关爱中,在和小毛驴的朝夕相处中,逐渐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两人的关系变得融洽了。

突然就明白了卓玛和丈夫用身躯丈量出的这趟朝圣之旅,也是一趟精神的修炼之旅。通过它,一家三口不但实现了故亡亲人的遗愿,还在对彼此的敞开和接纳中,找到了完整的自我。

在情感和灵性层面上,能给人带来如此丰盈满足感的电影作品并不多见。这是一部平凡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笃定中散发出动人魅力的影片。

阿拉姜色,生命和爱的礼赞!

阿拉姜色影评观后感


你和我从自然中走来,最后还是要回到那一片圣洁的土地。在看着一部电影的时候,你能够体验到最真实的游民生活,这里的世界是干净的,是纯粹的,也是渺小的,但是却会让人的内心变得无比的澄净、安静,或许这就是那种力量吧。

这部电影故事情节并不跌宕起伏,在黑暗哭泣中开始的剧情奠定了悲伤的基调,在黑暗承诺中结束的故事,如阴云罅隙中的暖光,让人心怀希望。这是一部温暖的电影,隐忍克制又不失温情,如同大提琴的音色,低沉舒缓地把观众渐渐带到情境中去。

影片这样开头,一只飞蛾落在窗户上,俄玛在梦中哭醒,问身边的丈夫天亮了吗?,在俄玛生命结束时,飞蛾又出现了一次,我觉得是在暗喻俄玛的拉萨朝圣之路,她一开始就明白是条不归路,但还是如飞蛾扑火般地毫不犹豫。

故事情节似乎没张力,一直在很隐忍地进行。人物的面部表情凝重,背景的天空没有印象中的西藏蓝,总是阴云翻滚,就连朝圣路上的山丘都是灰蒙蒙的样子。导演似乎刻意为之,人物的喜怒哀乐皆不形于色。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伦理剧,人物关系其实并不是很复杂,一个重组家庭中的妈妈、继父和孩子,还有那个引发俄玛去西藏叩长头朝圣的亡夫,把家庭中常常出现的情感冲突放到有深刻宗教背景下的西藏展开,这是影片吸引我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影片中有大量俄玛叩长头的场景,尽管曾经在青海塔尔寺见过这种宗教仪式,但电影中,不管是柏油路还是泥泞路,不管是风吹还是雨淋,三步一叩,步步相连,眼神里流露出的那种坚定和无畏的神圣朝圣之举,还是引起内心的震颤。不置身那个环境,也许很难想象和理解,当地的人们为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来做这样的事情,不用谁去督促,自觉自愿地克服所有的困难,只为去到拉萨?

人物形象最饱满的当属男主角罗尔基。他面临的情感和家庭伦理关系最为复杂。当妻子一意孤行地坚持要独自长叩朝圣之后,不明原因的他,先是反对,接着是担心,最后还是无奈地给她做了一副磕头用的套在手上的护具,从那句听人说松木的结实的话中,体现出对妻子的关爱之情。导演在细节的处理上独具妙心。电影开始了很久,做为男二号的孩子,一直没有台词。父亲病故,妈妈重新组建家庭,继父不待见,只好寄养在姥姥姥爷家。小小孩子,叛逆,固执,搞坏后来,在妈妈朝圣之路进行了三个月后,这一家三人重聚一起。一个夜晚,在一堆篝火前,妈妈和继父,唱起了主题歌《请你干了这杯酒》,孩子冷漠地抗拒不喝,本来是一首祝福的歌,没有激起欢乐的气氛,倒是隐隐让人产生了担忧。

影片结束的那一刻,我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个男人在陪着妻子朝圣的路上,已经完成了一次成长的脱变。他曾经狭隘过,自私过,不接受妻子与前夫所生的孩子,妻子病故在路上,他平静地处理后事,把妻子和前夫的照片撕开摆放的时候,他还没有真正地成长,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男人,在失去连接的纽带后,难免会冲突,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反而让两个人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彼此开始接纳对方,建立了一种彼此相依赖的关系。此时,罗尔基已经超越了俗世的情感,活出了大我。

这里不得不提男主角的扮演者容中尔甲,这是我最喜爱的藏族歌手之一,这是他的首次触电,以我现有的认知,可以肯定地说,这跨界表演足够出色。

在《阿拉姜色》里,一切围绕的是实实在在的藏民生活。在这生活中,有宗教,有生死,有仪式,更有人类普遍的情感困境。

曾经在一部美篇作品里,详细了解了西藏天葬的整个过程,《阿拉姜色》中,罗尔基在按照本地习俗安葬妻子后,镜头中有个秃鹫一闪而过。我脑补了一下,女主角俄玛升天了。

无意对人类的各种安葬形式加以评论,就西藏的天葬而言,无污染,不占地,来自自然,回归自然,这种超然的对待死亡的态度值得尊敬。

《阿拉姜色》,请您喝了这杯酒,不浓烈清香,但清澈清纯,没有商业片的烟火味和情欲味,在平和克制的节奏中,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道德、信仰与责任的故事。

阿拉姜色观后感1000字


这一部电影你们有看过嘛?讲诉的是藏族人的朝圣之路,这是一种常见的民族习俗。对于我们和藏族人相比,究竟有哪一些不同呢?快来看一看小编带来的阿拉姜色观后感1000字。

事前对电影所讲可以说一无所知,字幕里有印象的也只有歌手容中尔甲,镜头出现后还纳闷这是容中尔甲吗?有点发福哦,也可能是为了配合人物吧,对导演也是后来想起看过的《河》才恍然大悟,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电影的叙事方式有意思,从偶尔几句对话便可以对藏族人的内心活动自然呈现出来,常常不见声色又能引发旁人一笑,似懂非懂;更多关于故事的情节就不在此剧透了,电影基本以记录片的形式平铺直叙,没有过多的渲染气氛,以炜桑来讲,在藏区是一种常见的民族习俗,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涵义,影片中第一次出现是女主悼念亡夫,第二次出现是男主悼念女主,煨桑时默念真言,没有嘈杂的哭喊、没有繁文缛节,人过世后请来活佛念经超度,最后实行天葬,用生命完成布施的愿望。

女主过世后,男主在路边煨桑

有人说这就跟汉族人清明节上坟一样,这样理解不能说错,但区别并不仅仅在于仪式上,记得在爷爷去世的时候,我目睹了家人和亲戚朋友们面对死亡的种种表现,披麻戴孝、摆花圈、设灵堂、还有很多我不懂的讲究,当有人前来慰问时,就会从院子里的帐篷中传出阵阵哭喊,姑姑的眼睛几日都是红肿的,临到火化的那一刻,所有人几乎都失控了,至今难忘;在生死这件事上,藏汉之间除了文化形式上表现的不同(),我想更多是一种生死观的不同,影片中女主一路磕长头,身故后罗尔基(男主)为了不让儿子伤心,骗他说妈妈可能先回家了,诺尔吾平静地说:我知道,妈妈已经死了!,那一刻听到后身体一抖,昨天还在妈妈的怀里安睡,今天就要面对分离,是什么让这个年幼的孩子承受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同样面对死亡时,父亲与儿子,我们与藏族人,相比缺少的什么?

路上,难得与儿子相处的时刻

想到死亡,离我们好像还很远,提到这个字眼,就会认为不吉利,而当死亡突然来临时,我们往往不知所措,影片中女主的朝圣之旅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这个家庭,诺尔吾(女主的儿子)执意跟随,你也不清楚他是什么时候接受了母亲死亡的事实,坐在河边看着小驴,对罗尔基说:小驴的妈妈死了,然后揪着小驴的耳朵,如同当初罗尔基揪他耳朵那样,从女主许诺亡夫,从男主答应诺尔吾,在这一诺千里的路上完成了关于死亡的教育。

朝圣的路上相遇,是一种缘分

很多时候,我们在繁文缛节里忽略了初衷,流于在各种礼俗中不得要义,人生中最简单的道理,承诺、信用、道德、廉耻,其实用不着听太多,就能过好这一生;反观当下各种造假,贪污腐败、天气灾害、甚至发生一点口角都会酿出惨剧,这一切问题出在哪里?指责,判刑就能避免这种事不会再发生吗?一切皆因没有敬畏之心,为所欲为,我们为之感叹的信仰不过是藏族人的日常生活,引以自傲的文明高高在上不肯下去,不愿反省,那些缺失的、扭曲的、模糊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所造的业都将毫无疑义地得到验证,没有人可以救得了你我,除非自救

电影阿拉姜色观后感1000字


《阿拉姜色》是一部于今年的10月26日上映的家庭剧情电影,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看过了,该片剧情丰富,耐人寻味,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结论: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结尾有些仓促。

整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实。故事没有宏达的布局,剧情的推进也是靠细微处转换,但是却似乎有某种游丝牵引着观众跟着它前行,就像是跟着主人公一路朝拜至拉萨。

这根游丝就是爱与包容。之所以感觉它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可能就是因为它太真实,没有高于生活的虚幻部分。以下是给我留下印象的亮点:

女主原配丈夫因病去世,女主再婚和男主一起生活。因为男主不能接纳女主儿子,故而儿子在女主父母家生活,女主和男主一起生活并照顾男主的父亲。故事的起点是女主梦到原配丈夫,因自己病重故踏上朝拜拉萨之旅完成配原配丈夫一起去拉萨的心愿。

出发前回到娘家看望父母和儿子,但儿子却和她疏离许多。这世上再真的感情也会被距离和时间所淡化,所以就像是种一棵树,养一盆花,感情似水浇灌,无需太多但要保持合适的频度。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讯便捷了,于是也容易让我们把远距离的通讯当作感情滋养而忽略了见面的重要性。几年前意识到这一点时便定了原则:挚友一年至少碰面一次。

男主要需要留下来照顾父亲,所以女主的步行朝拜就和另外两个同乡女孩一起。同伴女孩们先搭车到5公里外搭帐篷烧水,然后等待女主一天步行朝拜抵达汇合。但行程未过半时,这两个女孩就做了逃兵,失了信守。这让我想到了在每个人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总是会遇到很多怀抱同样梦想的人。在起点上大家似乎很容易结伴同行,但走着走着,而且是没走多远的距离就散了。

结伴同行这件事实际很难,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极度渴望的共同目标几乎无法达成。所以,更多的时候,追梦人是孤独的,而看明白了同行者本来就是低概率发生的,那么心里也就释怀一大半。

决定一步步朝拜至拉萨是一个很重的承诺,一旦开始就要完成,否则会被同族人耻笑而无法活的有尊严。所以,在这条朝拜路上大家都有种默契,会热心地帮助这些虔诚的朝拜者。印象很深的是行至过半时,女主病死的那个地方,附近村子里的人会让他家的孩子每天给送热水还有奶茶。女主病故后也积极帮助男主料理后事。因为他的父亲生前也是朝圣者。

这让我想到了日更者这个群体。当你决定开始日更时,就是踏上了你的朝圣之路。不要想着一步登天,每一天的写作都像是女主每一步的朝拜,骗不了自己,踏踏实实一步一心地缓慢前进才能在心里沉淀信仰。对于日更族而言,这信仰就是理想与自由,通过写作打磨自己的心智,磨砺自己的品格,锻造自己的品性,让自己成为一个配得上财富自由和精神自由的人。

这可能会是一部小众电影,但是在商业电影中却因为真实而显得鹤立鸡群充满光彩。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阿拉姜色》观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阿拉姜色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