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美国骗局观后感

美国骗局观后感

《美国骗局》观后感。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观赏作品的同时也是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观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老师都提倡用写观后的方式来提升作文能力。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国骗局》观后感,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美国骗局》观后感

文/满囤儿

也许是在片子里骗的太起劲儿了,结果《美国骗局》在奥斯卡10项提名的领跑局面下,最终竟然颗粒无收。联系到片子里的骗术思想,我不得不怀疑奥斯卡背后有盘口,片方就是要和博彩公司联手,把那些下注人口袋里的钱骗个干净。O(_)O哈哈~ 如此揣测并强加阴谋论,是不是有点儿看片后遗症的赶脚?的确,看完《美国骗局》我们会觉得,行骗的至高境界和体育、艺术、哲学、宗教等人类瑰宝一样,都是用生命去实施啊!

由于美国小内阁的受贿贪腐情况,和咱们公仆的不太一样,FBI的钓鱼反腐和咱们的打老虎也差之远矣,所以影片的故事虽然编的十分精妙,更是勇夺各大奖项的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却离内地电影观众的生活略有点儿远。FBI费尽心思,搞这么复杂,白白牺牲人力物力财力的做法,在我们飓风行动般的凌厉面前,就像奥巴马见普京般娘炮。可是不得不说,人家这么不给力的行动,就正正好引发了如此具有戏剧冲突张力十足的电影。都像咱国家这么一往无前,就只留下拍主旋律的机会了。是吧?

作为连续三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却连续三年铩羽而归的导演大卫-O-拉塞尔,简直就是一个用生命去拍电影的人。他每次都会把电影的剧本和表演捧出超过自己的闪光。这些闪光多多少少从他本身的功绩中抢夺的名誉的份额。一环扣一环的推进,知名演员却演出了从未见过的模样,都将观众的注意力牢牢抓住,牵着观众不停歇地奔向结局。大卫-O-拉塞尔用生命骗过了观众,让我们在电影中忘记了幕后还有一个导演存在。

尽管没有拿到小金人,但是《美国骗局》四个奥斯卡表演奖同时入围的成绩还是相当惊人的。克里斯蒂安-贝尔、艾米-亚当斯、布莱德利-库珀、詹妮弗-劳伦斯,甚至没提名的杰瑞米-雷纳和罗伯特-德尼罗,都是观众熟得不能再熟的面孔。而且他们大都和导演不是第一次合作。可是在本片中,这群明星再次让我们认不出来。贝尔的体型变化又一次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劳伦斯的爆发力又把我们吓到了,雷纳和德尼罗的造型之罕见差点儿就让他们的客串露脸被人忽略啦。

这群一演戏一拍戏就会让自己的生命加速流逝的人们,不仅要骗剧中人,更要骗剧外人,他们要骗观众相信看到的不是贝尔、不是劳伦斯。于是劳伦斯在盥洗室亲了亚当斯,贝尔和劳伦斯在卧室大吵一架等场景,都是临场发挥的结果。拉塞尔手握黑名单排名第八的好剧本,却任由这群狂徒改剧本。何由?他自己的回答是:我讨厌剧情,我最看重的就是角色描写。于是才有了这样一场通天骗局,戏中人被角色骗,戏外人被演员骗。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电影《美国骗局》观后感


电影《美国骗局》观后感

文/郎启波

看完大卫O拉塞尔执导的电影《美国骗局》后,我又一次陷入无尽的思索。

如何评价一部电影?或者是批评一部电影?这会因为个中各种参照系数的异同而难得有百分百精确的言辞,明显可以去用好和烂两字就形容的电影,一定是因为影片本身极好和极坏两种极端到让也经常产生分歧的观众和影评人达成一致的共识。

毫无疑问,《美国骗局》就是属于能够达成共识的好电影。但可能会有人在觉得这是一部好电影的同时,其叙事令人称赞的同时也容易让不愿意开动大脑的人感觉复杂或难懂。

导演大卫O拉塞尔成名伊始,其拿手的好戏是讽刺喜剧,如《夺金三王》、《我爱哈克比》、《脑中有钉》等,这位曾经以导演处女作《打猴子》而闻名电影界的大导演产量并不是很高,但每每其新作出现,总是别出心裁地给人意料之外的惊喜,这是一个有品质保障和有追求电影导演。

《美国骗局》走的路子,却完全不是大卫O拉塞尔以往明显风格的幽默喜剧路线,但其电影中的批评精神和质疑精神并未衰减,而似乎是已经成为其血液中的部分。

我更愿意将《美国骗局》视为导演自我挑战并成功超越自己之作,和以往的作品相比,他对自己的叙事方式作了一次自我的革命。故事片的叙事说简单些,和我们少年的文章类别中记叙文的路径是一致的,记叙文有六个要素,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也正是电影故事片的必要元素,记叙文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等等,包括在表现手法上记叙文和电影也遵循同样的手段,看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想我说的这些都是废话。

既然是众所周知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最终写出的文章为何天壤之别?拍出的电影好坏如此泾渭分明呢?这其中的千差万别又岂止能用一个才华有高有低来简单评价呢。

态度一定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诚意,大多数人经意或不经意间都可能有非凡的创意和策划,但你最终去实施了没有?实施的过程中自己又打了多少折扣决定了最终呈现结果的差别。导演有了好的想法和剧本,还需要团队和演员,所幸的是,《美国骗局》的演员也是一干好演员,彼此相得益彰。

大卫O拉塞尔,这定然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导演。不得不说的是,大卫O拉塞尔也是电影节拿奖大户,无论是其上一部电影《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还是《美国骗局》,在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及其他多个电影节上,都曾是提名数极多而最终暂获也不少的佳作。一部好电影,个人以为这样简单直接的一句话是对《美国骗局》最精准的评价。

电影《美国骗局》观后感(一)


电影《美国骗局》观后感

文/荆轲

山姆大叔的伦理价值观中,有一条被奉为圭臬的箴言:诚实总为上策。可偏偏好莱坞电影却格外钟爱欺骗和谎言的题材。这种银幕上下的强烈反差,看起来自相矛盾,却分明显示出美国人渴望了解真相、又拒绝了解真相的纠结心态。而大卫欧拉塞尔执导的《美国谎言》,利用一场精心布局、充满欺诈和心理较量的连环骗局,呈现出人在社会生活里的谎言化生存。

这部荒诞中夹杂着真实的,疯狂里闪烁着玩世不恭的讽刺喜剧,通过众多人物的行骗际遇,影射出美国在70年代深潜的社会危机,那就是萧条的经济背景下,人们变得浮躁无比,急功近利且不择手段地追逐着私欲。尽管剧情讲述的是一件历史往事,但也能照射出当下美国社会面临的复杂现实。

上世纪70年代末,FBI那名唤阿伯斯坎的钓鱼执法行动的曾轰动全美。《美国骗局》即是根据这个真实案件改编而成。故事讲述超级职业骗子艾文和舞女出身的情侣行骗搭档,为求免遭牢狱之苦,被迫与FBI探员里奇组成行骗三人组,采取钓鱼执法的方式,成功揭露了多位政坛要人的腐败。大卫欧拉塞尔贵在依托于史实、又不拘泥于史实,把一个政治事件进行了改头换面的精装修,在保留联邦探员与诈骗专家携手反贪的主干前提下,加入了不少爱情的戏份和喜剧元素,使其显得贴近生活,让观众看片时有很强的代入感。而片中画面始终是昏黄的色调,连带不时响起的爵士乐老歌,以及角色们身穿的精致复古服装,都透着一股浓郁的怀旧气息。而充满黑色幽默、针砭时弊的犀利台词,还有角色们喋喋不休争吵纷争,显出一种别具一格的喜感。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美国骗局》算的上家庭伦理片,揭示虚伪与欺骗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中。可从故事情节的角度说,片中的骗局只是幌子,人物之间的智斗和情感角力才是导演表达的重点所在。艾文与行骗搭档西德妮的情意相通,艾文与妻子罗莎琳的爱恨纠葛,西德妮与联邦警探里奇的情感圈套,这三条感情线成为决定本片节奏的重要因素,骗中骗的整体剧情和四个人之间的感情骗局并行不乱,双向驱动着剧情的纵深发展。

片中角色都好似鼻子没有变长的匹诺曹,带着各自的理由和目的进行着行骗人生。西德妮大刷情感阴谋,把里奇迷得神魂颠倒,使得这个联邦探员机敏的判断力丧失,无可救药地爱上她。而功利心极强的里奇则一步步将骗局做大,渴望出名的他以抓贪腐之名,不断地向上司提出各种非分要求,毫不在乎地享受着各种高档待遇。

艾文更是把一个骗字发挥到极致,不但对陷入经济困境人的进行无情地贷款诈骗,还用谎言把政客玩弄于股掌之上。而他的妻子罗莎琳则以撒娇为武器,用孩子当诱饵,把在外所向披靡的艾尔骗得团团抓,牢牢地控制着骗术高超的丈夫。而这些骗子所揭示的核心命题正是:生活无非是生存与伪装,说谎这种事情,乃人类进化必不可缺的技能。而影片最后,有着一个颇为温和的讽刺,艾文和西德妮结束行骗的勾当,开起画廊过上守法的规矩日子,而真诚的爱情正是痛改前非的主因。这叫人看到尔虞我诈的社会中,还是有着一丝希望和温暖的。

同大卫欧拉塞尔此前导演的《斗士》、《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一样,《美国骗局》仍是一个依靠角色、对白和表演推动的故事。众多好莱坞实力派大咖在片中互飙演技,绝对叫人叹为观止,且他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演技发挥到了最佳状态,对角色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诠释。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一改过去的美男形象,以大腹便便头发稀疏的邋遢形象示人,用细致入微的面部表情准确传达了一个骗子在骗局中内心的矛盾重重。超人女友艾米亚当斯性感旖旎凭借深沉的表演,把一个狡黠冶艳第三者那脆弱又顽强的内心,刻画得惟妙惟肖。

饥饿女孩詹妮弗劳伦斯以超出年龄的稳健与老辣将看似头脑简单、举止夸张,实则有着深不可测心机的原配妻子塑造的形神兼备。宿醉男布莱德利库柏也把里奇探员的野心勃勃,还有机智爱臭美的性格尽显无遗。新伯恩先生杰瑞米雷纳则留起了滑稽的蓬巴杜式大背头,演活了一心为民谋福祉,但最终因贪腐丑闻身陷囹圄的悲情市长。即便是客串演出的罗伯特德尼罗,也把深谙赌场生意的黑帮头目,演得充满深度与内涵。正是在这些巨星的合力奉献之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情绪微妙的精彩群戏展示。

综合来看,《美国骗局》是部卓尔不群的佳作,表演自然、画面动感、对话精彩、情感饱满,值得走进影院静下心来观赏一番,好好看一下片中那场道德与良心的扯谎拉锯战。

小心那个骗局观后感 小心那个骗局心得体会


玩这个游戏已经有段时间啦,对作者大大做游戏的动力以及目标感到赞叹不已,点个大大的赞!游戏剧情一直都做得很好,挑选的例子也很有代表性

1

哎,第一个金融诈骗的案例我亲身经历过

那是我大一上学期的事了,那时候也是12月份,某天我收到一个说我中二等奖的短信,当时我只是好奇,点开链接填了相关信息,最后让我去银行缴纳押金,我也没当回事,结果中午12点多的时候,一通自称是xx市中院法官的人和我说我犯罪了,原因就是因为我没有缴纳押金,给那个中奖系统造成了很大损失(大意是这样,毕竟过去了4年,细节都忘了)。那个人一上来就是很严肃的口气,把我都吓懵了,只能跟着他的思路走。其实后来的事就和这个游戏里说的差不多,毕竟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钱。我想补充一下的是,当我们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其实不需要骗子说别告诉别人,我们自己就不想让别人知道,毕竟这种事的理由都不光彩,还不如花钱息事宁人。

后来我顶着寒风跑去银行汇款,而且还是无卡账号,由于不会操作只能求助工作人员。说来也很可笑,当时那个工作人员反复问我是这个账号吗,我认识对方吗,然而我那时候却很焦躁,怕晚了就会被起诉逮捕,所以一个劲儿地说我认识,我确定,最后我汇了2400。我家里并不富裕,这些钱有一部分还是我自己之前攒的,这下全没了我转账后给骗子打电话说已经转了,问他们我的奖金什么时候能发来。结果他们让我再转1万多的保证金!我苦苦哀求他们,因为我真的没钱了,可以从奖金里扣啊,可是他们说不符合规定,还说没钱就和老师同学亲戚借啊!就是这句话让我起了疑心,整个人瞬间冷静下来,随后我百度了关键词,发现自己被骗了

说真的,当时的自己又难过又庆幸。难过自己怎么这么蠢!同时又庆幸自己发现了异常,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这件事我从未和任何人说过,甚至父母都没有。今天在这里说出来,是希望大家可以更多地了解这种骗局,尤其是受害人方面的心理活动。我的文笔有限,只能尽量说得明白点。上了大学后我经历了不少骗局,但是这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以后再出现什么自己没遇到过的事,大胆百度吧,把关键词输进去,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最后,希望大家都没有遇到过这些骗局,即使遇到也没有任何损失。生活中确实存在阴暗的角落,但是阳光也会洒向这里,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2

大家之前可能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些打着免费送产品的旗号给人推销付费服务的美容诈骗()故事,很多年前新闻上说过,现在提起来这个事是因为最近这种东西又在合肥流行起来了。

首先,你在一条比较繁华的路边走着,突然有人(以下称作推销员A)叫住你,说有免费的水乳小样可以领,然后递给你一个小册子(也或许是什么传单呀、券啊之类的),说是品牌做宣传推广活动,用得好了以后要推荐同学(同事)用呀。发免费小样做宣传的倒不是没有过,曾经的可伶可俐,把小样钉在小册子里发给十几岁的女孩子,小册子里有可伶可俐的品牌介绍、钉的几个小样的产品介绍、甚至还有一些中学女生可能感兴趣的穿衣搭配盘发编发的小tip,但是你如果以为你遇到的是像当年的可伶可俐这样的宣传,可以趁机捡个便宜的时候,你翻开手中推销员A递来的小册子,会发现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小样,甚至翻完小册子连这是个什么品牌,到底有些什么样的产品都没弄清楚。(你觉得一个真正想做宣传推广的护肤品品牌会把宣传册做成这样吗?)

然后推销员A会说,领小样要到店里领,就在旁边(然后随意一指,我敢肯定你沿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是看不到什么化妆品店铺的),很近的,你有时间听我在这说都已经领到了。如果你问,这是个什么品牌呢?针对什么样的肤质呢?推销员A就会糊弄说这是个某国品牌,适合各种肌肤问题的系列产品都有,可以根据你的肤质自己选择要什么小样的。然后这个时候呢,如果你说,我这会还有点事,比如说赶着上班(上学),等下班(放学)再来领,推销员A就会把之前给你的小册子收走。(你觉得一个真正想做宣传推广的品牌会连个宣传册都不给吗?自己做推广连自己推广的品牌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吗?)

然后如果你正好没什么事,就去领一个,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推销员A就会带着你走啊走啊,走到一个没有招牌没有名字,没有人领着你甚至连门都找不着的小店里,然后在前台(或者甚至连前台都没有)的人(以下称作前台B,虽然以下也基本不会出现)会把你手中拿的小册子(或者传单啊领取券啊之类的)收走,让你登记姓名和联系方式。(想做宣传推广发展客户的话收集联系方式的确是很重要的,但是为什么要把宣传册收走呢?)

然后前台B会把你推给一个护肤顾问C,说是和老师交流一下,让老师给你做个测试,看你的肤质主要有些什么问题,才能根据你的肤质来给你针对性的产品。顾问C会把你带到一个小房间里,说是做测试,给你脸上涂一些东西,说涂了这个东西有什么样的反应,就说明你的肤质还可以,你就可以领了水乳小样;如果有了另外什么样的反应,就说明你的肤质很糟糕,皮肤问题特别严重,需要做一次深度的清洁护理排毒保养。不管你是领了小样还是做保养,都算是宣传活动期间,以后都得介绍同学(同事)来。然后你这个时候如果说不做了,那么是没有什么免费的小样给你拿的,也不会有什么宣传单宣传册之类的给你。(不停地强调这是在做宣传活动,你得到的服务是捡到便宜了,但是其所作所为让人根本看不出来是想宣传推广的)

然后如果你做了测试呢,你也能想到,百分百得到的是肤质很差的结论,做测试的过程中顾问C会一直和你聊天,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呀,这次出来到这边是来干什么的呀,每个月收入(生活费)多少呀,然后做完测试,顾问C会给你推荐一些保养,价格不会很高,一般不超过五六百元,即使是学生也是可以负担得起的一个价格,说这个就是针对你的这些肤质问题的,我们现在是在做宣传活动,所以才有这个非常低的价格,你做了之后有效果要推荐同学(同事)过来的,做了要是没有效果是不会收你钱的。如果你这个时候说不做保养,那么不光没有小样送,而且之前做测试的时候可能往你脸上涂了一些脏兮兮的东西,或者把你的毛孔打开了(妹子们应该都知道毛孔打开是不可以出门的)是不会给你清理掉的。(到了这一步大家应该都能联想到很多年前新闻都放过的老套桥段了,大部分人也该收起占便宜的心思了,但是如果你真的想继续体验一下,毕竟价格也的确不高,可能就是388/398/488/498/588/598之类的价格,那么有这种心思的你请继续往下看)

顾问C之前不是说了没有效果是不会收钱的嘛,那么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如果你问会有什么样的效果,顾问C会含糊其辞地说会针对你的肤质有很大的改善,而不会跟你说能让你的皮肤改善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或者也可能含糊地说一个大概的程度),而且说这种保养是不需要经常做的,做一次的效果可以维持很久(她会说一个具体的时间,可能是一年之类的),这么久就只需要做一次,平均也就每天几块钱。如果你再想问到底会有什么样的效果,顾问C就会打断你的话,说你不用问效果了,我们在做宣传活动,肯定都是有效果的,不然不是砸自己招牌嘛,我们店开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很多回头客,没有效果人家怎么还来这做呢。(我的QQ好友基本都是大学生,基本的常识应该还是有的,但是我希望本篇日志被扩散开,那么还是解释一下,人的细胞除了神经细胞,都是在不断代谢更替的,那么皮肤作为身体和外界直接接触的屏障,代谢更为活跃,或许你被晒伤了痕迹会维持一年越来越淡但是不消失,但是不可能做一次皮肤保养的效果维持一年的。那么顾问C说没有效果就不收钱,而关于这个效果的承诺看上去就是根本达不到的,是不是就会免费给客人做保养了呢?)

如果你说那就做一个吧,顾问C就会开始拿无纺布沾水在你脸上擦,就算正式开始了。用水擦了一遍之后,顾问C会说我们需要用到的产品我是没用权限去拿的,必须得店长(或者叫做经理啦,总经理啦之类的,以下简称店长D)批,此时就会冲进来一个店长D,拿着二维码问你是现金付钱还是支付宝或者微信,付了钱才能继续做。然后你付了钱之后,C和D根本就不会拿什么所谓的产品,洁面产品(就是普通的界面泡沫或者洗颜泥之类的)就在顾问C的手边,不存在什么没有权限拿之类的。然后顾问C会给你洗个脸,没错就是洗个脸,甚至可能洗完你发现你之前涂的彩妆都还在脸上没有洗掉,当然不同家店有不同的糊弄方式,有的也可能是给你蒸一下,有的也可能是给你按摩一下,有的也可能是给你挤个痘痘,可能也有的给你卸个妆再洗脸或者用洁面仪给你洗个脸就已经算是非常良心的了。

做保养(洗脸)期间,顾问C会不停地说你的肤质哪里哪里不好,哪里哪里不好,需要怎样怎样改善,也会问你平时用的什么护肤品,你说的不论是多么大牌的护肤品,顾问C要么就说没有听说过那个牌子,要么就说那些对于你的皮肤一点用都没有,用那些都是浪费钱。然后洗完脸,当你等着保养的下一步动作时,顾问C开始给你介绍接下来要用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一般也就是不超过五六百块钱,不会很贵。如果你对接下来的收费表示质疑?顾问C就会说之前跟你说了你的肤质存在哪些问题了,问你懂了吧你也说你了解了,那么你就应该知道你的这些肤质问题并不是洗一次脸就可以解决了的,所以我给你推荐另外的这些产品(或服务),有几种不同的选择,你可以自行选择的,我们只是给个推荐。然后报出一大堆你听得懂听不懂的名字,反正就是给你推荐最贵的,说她们那的产品进价都是几千几万块钱一小瓶的,仪器都是几百万块钱的,说做了这些效果肯定非常好的,现在因为是宣传推广阶段,所以现在价格这么便宜。(到这里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自己被坑了吧?进价那么高的产品和仪器?都没钱租个好点的店面的?没钱挂个招牌的?)

如果你继续表示质疑,之前的收费只包括洗脸?之前承诺的效果呢?持久呢?洗一次脸保一年?这时候顾问C之前的含糊其辞就派上用场了,顾问C会说,之前承诺一定是有效果的,你现在脸变得干净了不就是效果嘛,我也没给你承诺具体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啊,我们的效果就是达到这种地步,不要把美容想象地多么神奇,你的皮肤最需要的就是清洁,我之前问过你用过什么护肤品,你平时用的那些洁面乳(泡沫、精油皂、清洁面膜、洗颜泥)根本都是一点用都没有的,所以需要来美容院,需要做保养,而你想要进一步的效果就得购买接下来的其他产品,而效果保一年也是绝对有效的,只要你平时注意做好清洁就完全可以保一年,但是你平时用的那些护肤品都是根本起不到效果的,你平时都不注意护肤,我就不能保证你能一年之后的皮肤是什么样了。(这个时候我个人认为是个正常的清醒的人都应该知道自己被坑了,就直接走人了。但是的确就是有些不清醒的人,被忽悠了一通,可能也是觉得花了几百块钱就洗了个脸,还是需要再做一些养护的?也可能有一些人,认识到自己被坑了,又觉得花了这几百块钱划不来,要求退费或者不加钱做完全套护理的。所以接下来我进行分线阐述)

第一种情况,不做了。这时候顾问C除了反复地给你讲道理,讲之前已经重复过无数次的你的皮肤有多么不好,多么欠养护,我们家的产品或服务是多么好,还会做一件很惊人的事降价!为什么说很惊人呢,因为降价的幅度不是一般的大,可能不到一分钟就从498降到98!所以你可以想象到这个价格里的水分有多少。(当然我相信一般人既然已经有了不再继续的觉悟也就不会被降价所诱惑了)

第二种情况,要求退费或者不收费做完。首先就是顾问C会给你解释现在是活动期间,都是特别便宜的亏本特价,是不退费的,之前的收费承诺的效果的确是有了,本来前面的收费就是只包括那一点内容的。如果你还是坚持要求退费,或者甚至说要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之类的,顾问C就会把店长D叫过来。这种情况就很窝心了,店长D会冲进来指着你大吼着骂,脏从口出,整体意思就是要做就做,不做就滚,就是骂得你恨不得立刻离开躲清静。你提出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她会说我们的服务就是这样,交钱前没跟你说服务项目吗,不让你问,你是傻子吗,不清楚服务项目就交钱,你自己没掏钱给我(在支付宝或者微信输入密码)你的钱会跑到我这吗,我逼你了吗,我威胁你交钱了吗,你有没有家教,你爸妈有没有教你要尊敬老人,C和D都比你大几岁吧,你还敢嫌我们哪不好,交个洗脸的钱还就真当自己是顾客就是上帝了吗,你再敢说一个试试(每个店的店长D的措辞肯定会有所不同,总之就是骂,不给退钱,要继续做就继续交钱)

第三种情况,继续做。那就继续做呗,可能会做个面膜之类的,之后再要上水乳再继续要收费,每次的收费都不会很多,都是只有几百块钱,当然如果你哪一个环节说不做了,那逻辑就回到前面分线的地方重新进线。整个做下来你交的钱也不少了,然后顾问C会给你介绍会员卡,办了卡之后可以做多少次,总之办卡之后每次的价格是比你这次做一套下来的价格低很多很多的,而且办卡的话你这一次消费的一千来块钱也算在卡里面,只需要补齐办卡多余的差价就可以,相当于这次的保养也是用会员价做的。你既然已经不理智到交了这么多钱做完全套的地步了,想必再掏钱办卡也是很正常的了吧,当然前提是你有钱可掏,然后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你就可以享受天价洗脸服务了。(当然其实就算是会员价,就算这个没招牌的小店直到你会员福利享受完都没跑路,这个洗脸服务也是绝对不值这个价格的)

跟着推销员A去领小样的结果就是这样,那么你要如何不受气不泄露个人信息不让钱包受委屈呢?如果在街上遇到推销员说有推广活动可以免费领什么东西,但是在可见范围内看不到免费领的东西,且没有明确的品牌宣传该有的广告册、标语、传单等,基本上就是坑人的了。如果抱着侥幸心态想进一步了解的话,至少在看到领小样的店面是个犄角旮旯里没招牌的正常人找都找不到的店铺,也就该扔掉你的贪小便宜之心了。

《美国往事》观后感


走过那么多路,看过那么多书,看过那么多电影,一定有很多感慨和见解,写成读后感观后感。为您提供“《美国往事》观后感”作为参考,希望这篇读后感能帮助您找到更好的灵感。

《美国往事》观后感

事情的意义在本身,往事的意义在面对。——题记

《美国往事》也许是我看过的最长的一部电影了(长达229分钟)。虽然这可能会令人有些不耐烦,但是我想我还是应该稍稍体谅,毕竟好电影的题材与体裁总是相称的。倘若我拒不接受将近4个小时的长度的电影,那我也要拒绝一切的微电影了。

影片分两条线叙述。第一条线是“面条”的回忆。举报麦克斯抢劫银行阴谋后的“面条”沉浸在痛苦中,回忆起少年出道,杀人入狱,重操旧业,再到举报同伙的过程。第二条线虽是现实,却通过现实中的人讲述了麦克斯如何通过金蝉脱壳独吞巨款,变身政客的经历。最后,麦克斯与“面条”相聚,共同回忆往事。表达他的忏悔,希望借“面条”的手向他开枪,一死了之,幻想赎罪并逃脱法律制裁。遭到拒绝后,他绝望地跳入垃圾粉碎车自杀。

这部电影用很长的篇幅,在大层面上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帮史。而这部具有独特视角的历史却是从麦克斯与“面条”的人生经历这个小层面去切入、展现的。麦克斯和“面条”都是黑帮成员,都打拼过一番大事业。但是他们的性格截然不同。麦克斯果敢独断、野心勃勃;相较之下“面条”则保守谨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历史之神的指挥棒下运转,演绎出同发而殊途的命运。果敢独断的性格固然能够使得麦克斯在黑帮领域打拼出一片比“面条”更加辉煌的事业,也足以让麦克斯在面对其他团伙成员时利令智昏,对其斩尽杀绝。相较之下,“面条”虽然更加保守谨慎,但他保护朋友的初心也确实使他避免走进更深的歧途,及时回归正轨,坦然面对生活。

盗当有道,匪亦如之。人性是不可能彻底泯灭的。即使是曾经作为黑帮领袖如麦克斯,对曾经的伙伴痛下杀手以后,也会有幻想赎罪的一天。岁月如梭,往事亦如烟。当麦克斯与“面条”四目相对,他们何尝不知面对的不仅彼此,还有数十年的尘封往事。黑帮生涯留给麦克斯的,是致他自杀的痛悔;然而对于“面条”来说,也曾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痕,就像纸张,折皱了,就再也抚不平。两种结局背后,都指向一个归宿,那就是黑帮再不可能成大气候了。而这,不正是历史的进步吗?

我们总说“愿往事无可回首”,但是,有些往事即使是漫长岁月也沉淀不下的。我们不可能对往事采取一种非常决绝的态度。即使有所不满,有所失望,甚至要像麦克斯那样忏悔,但其实是忘不掉。勇于面对往事,固然可能增加折磨,但毕竟自证一种勇气。在往事沉寂之前,时间已经指出一条歧途。如果没有人肯答应“余生请多指教”,那么我们除了相信时间,还能怎么办呢?

《美国工厂》观后感


这是一个看完让人倍感悲伤的纪录片,我们感伤的不再是一厂一地的兴衰,而是人类的命运走向。这应该是最后一场血汗工厂和快乐(福利)工厂的竞争了,因为掘墓人已经诞生,那就是机器人及AI。

改开以前,我们在吃大锅饭,典型工作场景是:一人拧螺丝,一人递扳手,一人端茶杯,其它人围着看,那时的美国工人在我们眼中那可是高技能、高效率、高敬业的象征,有那么几个美国工人来安装调试设备都能引起大家的惊叹。没想到40年过去了,我们成了基建狂魔、制造业狂魔,美国工人却发了富,成了低效、低敬业度的典型,我们成功地扳回一城。而且片尾字幕显示2015年建立的福耀美国代顿工厂在3年后的2018年盈利了,我们成功地输出了技术、理念和效率,改造了一部分美国工人老爷,这也是了不得的成就。但在片尾的一幕中,一个美国福耀中方高管在陪同曹总参观时,不能地指点工厂,说这里可以减两人,那里可以减两人,在机械手的威逼下,资方谈到减两个人的口气就像是在扔两个麻袋的垃圾,真让人好生悲凉。

片子总体来说还算公允,既能正视美国制造业的老迈和落后,也能揭示中国制造业的残酷。美国工人高头大马,腰粗脖子粗手指也粗,动作缓慢,生产效率远低于福耀福清本部的中方员工,可他们住着带可以养马,可以手枪试射的大庭院的宅子,骑着哈雷摩托,而福清的中国工人住着宿舍,一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小时,美国工人还有什么可抱怨的。人人生而平等,中国工人也不是天生劳碌命,他们不是工作狂魔,虽然在喊口号,在鼓掌打气,给人激情四射的感觉,可她们还是在镜头前也承认了上班很辛苦,长时间没法和家人团聚的思念!

美国工人也是可以很强大的,二战时的他们,包括很多家庭妇女临时上阵的女工,在下饺子般生产航母和战斗机时爆发出的惊人效率,直接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今天他们开始快乐工作了,边聊天边干活,药药切克闹,可惜烟花易冷好景不长,更有忍耐力的中日韩工人崛起了,美国工人要么跟上,要么出局,这就是他们主张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必然后果。

血汗工厂是要不得的,福利工厂是活不成的。问题就出在贪:工人贪就大搞工会,要待遇,要尊严,要快乐,可就是工作效率上不去,最后活活把工厂搞垮了,片中美国工人喊口号曰美国汽车工会UAW使他们强大,这是表象,垮台是迟早的;资本家贪就不断地压榨工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不停地扩大生产规模,四处建厂,追求垄断。可惜,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这一条道也走不通了。

现在人工智能在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凡是可以标准化的,可以编程的作业都可以由机器人从事,再勤劳拼命的人类也不是机器人的对手,血汗工厂和福利工厂这对冤家终于可以携手消失了,崛起的将会是智能工厂,机器人干活,机器人维修,机器人设计制造机器人。那时的普通劳力将毫无价值,根本不会有人来剥削了。这是一条多么黯淡的人类前景。幸福感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我很难想象脱离了广大弱势人群的,成天和机器人打交道的高级人类会产生真正有温度的幸福感!

《美国丽人》观后感


电影《美国丽人》观后感

每个人都需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他们不快乐就是因为他们否认甚至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愿望。莱斯特和卡洛琳的婚姻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因为他们都知道彼此各自的需求,却不敢表达甚至表现出来。当然后来终于表达也表现出来了。一个外遇,一个艳遇。都获得了快乐。莱斯特虽然死了,老实说,我认为这是编剧在阻挠。他当然不必死,只不过死了剧情会比较有戏剧冲突和高潮。

最悲剧的是弗兰克上校的家庭关系。简直糟糕透了。莱斯特好歹还可以每天自慰得到高潮,还可以有性幻想,还可以辞去不喜欢的工作换一份喜欢的,还可以锻炼身体让生活多一些内容和色彩。卡洛琳也可以出轨得到性满足。可是弗兰克上校一家呢?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家庭关系吗?他的妻子如同木偶。弗兰克本人如同机器,表情呆滞眼神无力,他对自己的压抑简直要到顶了。他是同性恋,却不肯承认不肯面对,始终压抑自己和不喜欢的妻子在一起,还对儿子实行高压管理。

他心里儿子就是自己的替身,当他认为儿子是同性恋时,就要疯狂地去打压。其实,他压抑的只是欲望,欲望有什么错呢?同性恋又有什么错呢?欲望本身没错,压抑欲望死死压抑欲望不允许自己欲望的存在,那么,生命也就时日无多了。弗兰克必定要为自己的生命付出代价,既然他已经把欲望压抑到顶了,其实,活着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因为欲望就是活着的一个极大动力和乐趣,没有欲望也就意味着行尸走肉。

影片最后,卡洛琳开着汽车在大雨滂沱中疯转,手里拿着枪整个人如同疯了一般。因为她外遇的对象甩掉她了。她的性欲将无法被满足。欲望不能满足,痛苦自然是深不可忍。莱斯特在家中被弗兰克枪击死去。眼神满是幸福和满意。珍妮和里奇相约离家私奔。这简直太完美了。相信这是所有青少年的梦想。谁没有这种少年时期恋爱同时离家出走的梦想呢?

我来设计一个假如。假如莱斯特和妻子最初相处时,他就是一个尊重自己的需求和声音的人,那么他和妻子将一贯平等自由,就算妻子比他收入高,只要他们之间有吸引力有性吸引力,这日子就不会味同嚼蜡。当然这不可能。因为卡洛琳就是一个完全物化和没有智慧的人。在她眼里,物质就是一切,金钱高于快乐,生命不名一钱。其实追逐金钱不能算是一个错误,只是因为,她实在没有那么大本事可以轻松挣大笔金钱。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十分拜金的原因所在。因为他们挣到一些钱实在太不容易了,简直就是拿全部生命换到的。所以,拜金,所以钱比生命重要,物质比快乐重要。

量力而行,十分重要。尊重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也十分重要。用自己十分的生命去挣十分的财富,必然会失去快乐和活下去的动力。

假如弗兰克最初就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这是事实。没办法。这是自己的需求,尊重它,满足它。那么,他就是一个快乐的人,恰如那对快乐的同性恋情侣吉姆。

影片中唯一快乐的人就是那对同性恋情侣吉姆。他们自由,他们快乐。他们真实,他们勇敢。世间所有快乐的人都是相似的。自由,勇敢,真实。其实最基础的是真实,有了真实,才会有生命。莱斯特夫妻是真实的,他们允许自己的需求也去满足它,只是他们表达自己需求表达的有些晚,所以错过了许多快乐。而弗兰克夫妻连真实承认自己需求的勇气都没有,自然是活不下去。而吉姆情侣很真实,只要真实了,然后表达出来,表现出来,自然就活得快乐了。

所以题目叫做美国丽人其实是有些好笑的。美丽不重要,风光也不是最重要的,完美更加不必。如果你到了必须表现完美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那实在是一种悲哀。真实才是最主要的。真实就是生命。生命中自然有美,但是也有不美啊,欲望就不美,但是欲望很真实。


美国往事观后感影评


《美国往事》是一部由意大利和美国共同联合制作的犯罪电影,影片首播于1984年,虽然上映至今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但网友们的评价却依旧很火热,一起去看看吧!

昨晚看了影片,虽然没有完全看懂,但有些感慨。

专业层面我是分析不了的。

就剧情方面,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我有几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问题,这里做个分享。

一。

首先作为一个女生,在影片开始的阶段,我对那些打打杀杀的镜头、以及街头小混混的又痞又坏的行为是没有什么认同感的,甚至有些反感。

因为家庭教育、生长环境等问题,孩子们从小就不学好(当然他们自身肯定也有原因),做了伤天害理的事,还一副理所当然、引以为傲的样子。

直到那个最小的孩子临死前说出一句noodles,I slipped.我这才意识到,他们也还是平常孩子啊。只是更调皮了一点而已。甚至比其他孩子更令人心疼。

二。

昨晚看电影的时候,我哭了一次。是在面条强暴黛布拉的时候。我,应该是被气哭的。

面对黛布拉noplease的苦苦哀求,我不知道面包为什么那么无情。当时我觉得他特别残忍、丑陋、无赖、肮脏。

我在想,既然他爱她,为什么还要伤害她呢?

对啊,如果她也爱他的话,又为什么要伤害他呢?

黛布拉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抛弃了面条,对面条无疑也是一种伤害。

其实我觉得为了事业放弃爱情也无可厚非,没必要要求每个人都秉承爱情至上的坚持。

而且通过前面的一些镜头,我们也能看到面条多次在max的呼唤下,从黛布拉身边离开。

我觉得,自面粉房的那一吻被max打断之后,他们之间已经无法再有纯粹的爱情了。他们都有不可抛弃的东西。

而面条强暴黛布拉一事,他们两个人都能说是受害者。

三。

最后说max和noodles的关系。

我本来觉得,max是个十足的利益至上者,他一直都只是在利用noodles.

noodles出狱之后见到了黛布拉,他问她是不是max告诉她的,黛布拉的回答是:不是,是摩,一直都是摩。

这里,我觉得也是摩告诉max今天出狱的,max倒没在意过具体的日期。

noodles的出狱对他来说,不过是多了个得力的帮手而已。

所以他迫不及待地交代noodles任务,并且为此打断了他与黛布拉的谈话。

说实话,在他屡次呼喊noodles的时候,我觉得他很烦。

max第一次见到noodles的时候,眼睛里有放光的感觉。

有人说这是他看到noodles的能力与可能性。

那我可以这样说吗?这就像《甄嬛传》里端妃第一次看到甄嬛一样。

端妃第一次见到甄嬛的时候,就觉得甄嬛长得神似当年的纯元。

她也知道,凭借这一点,将来皇帝对甄嬛的宠爱绝不会少。

她想着,如果甄嬛能为她所用,或者组成统一战线,自己日后的地位便能得到保证。

和端妃一样,max也是看到了noodles的可利用价值,才主动去亲近的。

他们之前的友谊是不是真的?

我觉得,无所谓,反正对于noodles来说是真的就行了。

而于max而言,在跟那几个朋友结交的时候,他已经是个大孩子了,更像个统领者,而不是兄弟。

或许对他来说,所谓友情就是用来背叛的。

背叛和伤害一定需要理由吗?未必。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的一部东野圭吾的小说《恶意》。

在那部小说中,凶手的杀人动机就是恶意。哪怕你对我再好,可我就是看你不惯。我恨你,我也恨我自己。然后我要把对自己的恨再加到你身上,更恨你,最终杀了你。

网友评: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遇见max,到底是noodles的幸还是不幸?

我不知道。只是,斯人已去,往事如烟。

主题和《教父》三部曲类似。所谓的美国梦就是个人追求幸福的事。《教父》三部曲展现了意大利黑手党如何由家族转向个人的历程,虽然在第三部结尾依然传位给了充满家族气质的热血侄儿,但我们都知道,从家族组织走向股份有限公司才是资本主义化(现代化)的现实状况。

《美国往事》也是如此,英文名就是美国的一个时期。底层的小混混搭帮结伙成长起来,最后为了个人的梦想牺牲了其他人。与《教父》不同的事,我们是从被牺牲者的视角去观察整个事件,所以充满了悲剧色彩。其实无论是麦大还是黛博拉,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是美国梦的体现。面条才是被时代抛弃的那一个。正是这一点,才让整个故事格外的悲凉沧桑。

最后胡乱说一点。形式上也是个黑帮片。不过里面一些情色场景很多纯粹为了吸引眼球,对比两个版本会发现删掉也不影响。日本的底层片,情色的很挣扎。例如今村昌平。似乎如此。另外,女主的强奸戏好像是事先没通知?后来女权运动兴起的时候暴露出来。忘了是不是这部片,反正不是德罗尼就是演教父的那个。

由于先看了教父,我真的觉得美国往事并没有给我很震撼的感觉。所以不能理解什么美国往事甩教父几条街这种言论,因为没有什么可比性,教父早美国往事十几年好吗?就这一点谁能撼动教父黑帮电影史的地位。还什么教父没有剧情、流水账??说实话教父里的任何一个经典片段拿出来都能吊打美国()往事的伤感情怀。

(就是觉得任何事物或人 它都有第一个、第一次的那个点,就是那种一回生,二回熟的心理吧、第一次之后的惊艳只能是不同的美丽色彩而已。)

当然这两部电影都是男性的史诗,而教父的那种家族式的庞大权力的更替,和美国往事几个街头流浪少年的摸爬滚打建立的兄弟情是不同的。

但我想从迈克和noodles这两个人身上找到承接男人性情的东西。

家庭对于男人的意义迈克是为了家族不得不接手;noodles一行人他们是没有家的街头孩子、几个男孩子聚集一起成长生活、共生死,他们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家庭,noodles可以为兄弟情付出一切。这是男人属性里肩负使命的责任感。

其实当镜头让我们看见noodles在厕所里读的那本书时就很大程度上预示了他的命运。

女人noodles在车里强奸了他深爱的黛博拉时,我的反应是傻眼,我以为会是那种爱而不舍亲亲抱抱、腻歪几下,没想到是这样的处理。真实的残酷。有人说很能理解noodles这样做、或这是noodles以这样的方式得到她、摧毁她我想这都是男人的理解,有没有想过黛博拉的痛苦?其实男人在爱上一个女人时荷尔蒙欲望是最终的主导爱我就要把身体给我在我看来黛博拉不与noodles发生性关系正是因为noodles是她唯一真正爱的男人,而这个目光从小坚定有力的女孩,她个人意志的理想凌驾于爱情之上。她不是不爱noodles、她是怕noodles的爱淹没她自己,虽然爱情可以很美的说是灵魂什么的,让我们现实点说,一个完洁的女人一旦把她的身体给与她爱的这个男人、她是无法忘掉他的,所以黛博拉撕心裂肺的喊叫是夹杂着痛苦矛盾的。在西方那种讲人权的文化背景下导演设计这样强奸女性的剧情肯定是要惹争议的,但是从车辆到达目的地后noodles给司机小费,司机没要,并表示出十分蔑视、气愤的神态,我觉得个镜头是导演尽最大的可能告诉我们对这种暴力持强烈反对。当最后noodles得知麦克斯的欺骗和黛博拉成了麦克斯的情妇时,就是感觉这个强奸顿时对noodles有了特殊的意义,它不该这样暴力,但这个暴力是再适合不过。

康纳利的颜值与气质真是惊为天人

教父里迈克与美国女人凯电影里第一次出现时迈克与凯就已经是男女朋友了,没有前面的故事,这就像是导演故意没有着重刻画迈克与凯的感情。我总觉得凯爱迈克但她并不了解他、因为她没有看到迈克的那种矛盾、和他身上流淌的血性他是不可能放弃他的家族的,而且凯是美国现代新知识女性,她拥有独立的思想意志,她的爱情观不是依附男权,她与迈克是有着无法逾越的隔阂。少女艾波洛妮亚迈克与她是一见钟情、两个人眼神的碰撞都是星辰大海,艾波洛妮亚纯真的像远方无人望闻过的圣洁花朵,迈克霸道总裁的立马娶了她。新婚之夜艾波洛妮亚带着少女的娇羞与真挚纯洁的眼神望着迈克 并脱下衣裙,迈克则是深情的望着这段真是太美了,迈克是很温柔的、很宝贝 、舍不得的那种情欲从两人相视的眼睛里溢出来

这与noodles的强奸戏有着强大的反差这里迈克与noodles男人对喜欢的女人占有欲的心理是一样的,(虽然用我们现代性开放的世俗思想去理解的话性不重要)但迈克与noodles骨子里都是铁血铮铮的男人、越是强大的男人他们的权力感越是要在女人身上得到满足(这句话完全是想到白老师)这个占有欲的心理、是在女人具有纯洁性时最为淋漓尽致当然这种力量感的男权思想是抹杀女性个人意志,所以noodles与黛博拉不存在美好,就像迈克深知他无法束缚凯。

麦克斯与noodles虽然电影我只看过一遍但是我忘不了麦克斯几次别有深情的望着noodles的眼神,那双饱含情感的眼睛超出友谊的范围,但是麦克斯爱noodles吗?这样彻底的阴谋与背叛、还是人在追逐欲望时终究是会迷失一些最初的东西(就像小指头追逐权力的心魔,我对他的同情是他口口声声的我爱凯瑟琳不再具有任何意义)所以并不觉得麦克斯对noodles是爱。

让我心疼的是,在这场幻梦人生里,noodles依然是那个拥有赤诚眼眸的少年。

观后感《《美国骗局》观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美国骗局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