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论读书读后感

论读书读后感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人们把所有丰富的经历以及学习的知识都总结在了书里,等待我们去领悟。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从书中领悟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陶鑫

一口气看完周鸿祎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刨去一些热血的鸡汤,剩下的则是很诚恳地将互联网时代经济的特色来了个很接地气的分析:

首先,在互联网时代生存的三种模式:利用互联网卖东西;依靠广告收入和以网游为代表的增值服务。再怎么吹得天花乱坠,都是离不开这三种。不过我倒是要提一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很多企业带来了扁平化管理的工具,使得个人产出更大,于是更少的员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不过这和互联网思维什么的不太相关了。

其次,用户至上的观念深得我心——我自己亲身见证了如何从一个技术宅变成了苹果粉,以前虽然可以给女朋友的诺基亚装软件,还可以跟着教程刷诺基亚娱乐,但现在都放弃了这类的折腾,除了剩下组装台式机,平时碰到问题再也不慢慢去找命令,经常只剩下重启一个招数——为什么,就是因为本来在电脑上所用的工具都挪到了手机端,甚至包括电脑上的软件,很多也都成了"一键式"的,这也不得不说是苹果的功劳。

然后,一些教鞭式的惊醒——"有一种所谓的商业模式,你听都不用听就会知道行不通,这就是资源型的商业模式。这样的人一开始就说自己能搞到什么资源,可以怎么样。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公司肯定不会成功。"还有一些自以为是:"有太多做产品的人有三个假设:第一是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需要;第二是假设用户一定知道某个功能的存在;第三是假设用户一定会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式使用。"此处只能呵呵,经常遇到的忽悠就是这样子。

周鸿祎讲了这么一大堆,对自己的行动有什么启示呢?很多人未必在互联网公司工作,也未必经历创业——但这不代表不能做点什么:首先,遇到那些吹来吹去的人,就更加清楚了(虽然本来就没啥好感);其次,做打动用户的事情,从今天开始,更加爱自己和自己的客户,每个人最大的客户其实是自己,然后才是别人,换位思考先要懂得人性——接着去改进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用户体验,我们不一定需要WIFI才可以改进,"无论是虚拟服务,还是实体服务,在实现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大量可以改善的细节,这些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机会。"

最后分享一个听来的故事——一位在物流行业的人,培训素质参差不齐的司机并让他们用上了电子邮件,事先内部沟通路线图以及增加客服,将传统的拖车行业进行了一场"互联网革命",没有云平台云计算,但实实在在地让准点率比行业平均高30%,并大量减少了客户这边的电话骚扰——做过工厂的人会知道,物流和仓储部门经常被司机电话骚扰,各种效率低下的问路。在这个拖车竞争已经进行刺刀战的行业里,他的创业杀出了一条血路,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他也是七个月的连续加班搞出来的。他对那些车平台之类的不屑一顾,因为那些"平台"压根就没解决客户的服务体验。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1500字


周鸿祎的《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从翻开到阅读完居然花了5个月时间,中间暂停好长一段时间,直到端午放假三天,看完了剩余的四分之三。工作以后,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总是以忙碌为借口,不能快速连续阅读。时间真的是可以安排出来的,但惰性经常占上风,最关键的还是自己没有养成读书习惯吧。
没有人能打败趋势
这句话我印象深刻。从2009年进入互联网这个行业至今,确实也能感受到行业变化,09年的互联网格局跟现在已然有天差地别,当时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公司而今要么转型,要么消失,少部分的几家紧随行业变化,不断跟进缔造自己的行业帝国。只有跟随行业趋势,随时调整进攻方向,才能活下来。没有人能打败趋势。远的不说,当年热闹一时的开心网,人人网,校内网等社交网站,已经慢慢淡出视野了,QQ空间依然保持旺盛的活力;还有当年的千团,F团,24团等团购网站,也成为记忆了,美团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还保留在人们的手机上。
微创新才有机会
微创新不是像爱迪生一样发明了电灯,毕竟发明家还是少数,但是把贵的东西做成便宜的,把收费做成免费的;把复杂难用的东西变得简单,把笨重的东西变便携,都是微创新,符合用户需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机会。当市场其他人的玩法都很高深莫测,简单的趣味性的更能赢得机会;个人博客从长篇大论到140个字微博的演变,赢得了众多用户的青睐,方便是每个用户都需要的。
梦江负责A5淘宝客的业务,我们现在提供的方式是搭建A5淘客招募平台,淘宝客可以在这里获取日常需要的淘客软件,学习每周淘客讲座的技巧,沟通淘客推广经验,而商家可以通过平台来展示发布产品和佣金信息,吸引淘客来推广。我们的定位是平台,但这个模式还不完善,我也一直在考虑,如何通过创新调整现有服务方式,更深入解决用户的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只有创新才有机会,否则就会面临淘汰的风险。能人们如果有想法,恳请指点一二。
免费是一种商业模式
2004年高考结束后,我第一次接触QQ,注册了QQ账号,使用至今。当时朋友告诉我,QQ是免费的,直接申请就能使用。我的个人QQ账号已经用了10年,但从未购买过QQ任何产品,对腾讯来说,这个用户是低级用户,因为没有产生任何收益,但我得承认,QQ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周鸿祎说免费是一种商业模式,免费具有颠覆性的力量。QQ用户超过8亿,用户基数大,即使只有1%用户付费,10元/月/人,也有巨大的收入。免费是QQ迅速获取用户的方式,360杀毒也是通过免费,迅速占领个人电脑。这2个企业都通过免费的方式获取大批用户,在免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又一个收费项目,企业越做越大。有免费的窗口,更容易通过这个窗口到达蓝天。
超出预期的才是良好的用户体验
梦江前段时间在京东买了一个银项链,3个月以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链子居然断了,京东有售后返修的服务,就在售后申请返修,尝试看看有没有后续的服务。后来客服给我电话,表示能否在后台拒绝返修,直接寄给我一条新链子,我当然表示没问题。3天后我收到链子了,返修的申请也取消了。核算下来回邮寄和维修成本,直接寄一条新项链省事多了,于是售后提供了这样的解决方案,对我来说也合适。这个体验超出了我的预期,我觉得这是良好的用户体验。
做互联网就是做口碑,你提供了超出用户预期的服务,用户自然乐意主动传播分享,也容易赢得更真诚的用户。聚焦某一项服务,做的深入透彻,想用户之所想,才能赢得用户,赢得市场。不要做别人一样的东西,做别人没有做,不屑于做的事情,才更有可能成功。
说实话,我之前对360的印象不好,可能是2010年那会QQVS360大战, 百度VS360大战,或者是看到360负面的新闻比较多,铺天盖地都是关于360不好的文章。随着在这个行业时间越长,也接触了360公司的一些人,开始使用360的产品,对这个公司的看法逐渐改变了,阅读完本书还特地下载了360手机卫士。不得不承认360也是一家非常强大的互联网公司,大公司都在学习,创新,我们应该更努力,更用心。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周鸿祎自述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读这本书,源于我们鼎翰李总的推荐,花了一个晚上和半个下午的时间读完。本书的用纸和排版和前段时间我看的《社交红利》颇为相似,特显高大上,最重要的是阅读感觉舒服。不能不否认读完周鸿祎这本书,确实对他挺佩服的。虽然很多人骂他流氓。也如他其中一个章节书中说道:“很多产品经理很难忍受来自市场的各种用户的建议、正常的反馈、恶毒的攻击,因为他们没有一颗粗糙的心。所以要做到没心没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是没心没肺的,别人骂多了,我也就习惯了。从书中你可以发现他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产品经理、他是旧规则的颠覆者、他是有利他之心的一个人、他是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思维的最大受益者,他是一个实践者,更是一个思考者。

周鸿祎在书中写道:“其实仔细想一想,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企业其实都是传统企业。今天你觉得自己很先进,明天你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落后了。马云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支付宝,看起来牢不可破,然而2014年春节腾讯发起的微信红包就对支付宝的统治地位形成了冲击。连马云都在焦虑,互联网圈子里其他人能不焦虑吗?面临互联网挑战的传统企业能不焦虑吗?”

首先分享一些简单有力的经营要点:

1. 用户不会在乎你的七大功能,八大特色,只要有一个功能可以打动他,可以解决它心中的痛,或者挠去他心中的痒,那你就有可能获得用户的信赖。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深挖客户痛点,提出解决方案,让客户瞬间感觉到爽,将用户的体验简单到极致。


3. 用户不会在乎你的后台用了什么先进的技术,而当开机时间突然降到了8s,他们可能会喜大普奔,交口称赞,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4. 任何商业模式的基础和核心都是产品 。商业模式包括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收入模式。

5.三个在产品设计时不一定正确的假设:第一,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需要;第二,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知道它存在;第三,假设用户一定按照设计方式使用。即要像白痴般思考,像天才般行动。

6. 用户在用你的产品时,不要让用户思考,不要让用户纠结,不要让用户有心理负担。

7.当产品获得海量用户后,它的边际成本将趋于0,然后通过广告或者服务的方式赚钱,就可以创造新的价值链。

8. 真正的创新就是颠覆和破坏。

9. 微创新有两点很关键,第一是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第二要小步快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即微创新规律。

10.请记住齐白石那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其次,分享一下周鸿祎书里的一些观点和方法论:

周鸿祎人生三大价值观:

1、第一个价值观:看一个人是不是具备创新力。先看一点,是不是敢想敢干。

2、我的第二个价值观:在互联网里,做什么都不如做一个产品改变世界来得彻底。做出一些别人没有做出来过的产品,让这种产品能够影响很多人,能够改变很多人的生活,这样才值得尊敬,最大成功莫过于此,而不是你当了中国首富。前两个价值观的形成受《硅谷热》的影响。

3、第三个价值观,就是要与众不同。一定要和别人做得不太一样,甚至有时候要反着来,而不是随大流,什么时髦跟什么。其实,从市场竞争来说,这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从人文角度来说,你跟别人不一样,那你才有存在感呀。

互联网方法论的4大法则

1、用户至上。

传统经济的企业强调“客户是上帝”,即商家只为付费的人提供服务。然而,在互联网经济中,只要用你的产品或服务,那就是上帝。因此,互联网经济崇尚的信条,是“用户是上帝”在互联网上,很多东西不仅不要钱,还把质量做得特别好,甚至倒贴钱欢迎人们去用。最近,有两个叫车软件打得不亦乐乎,乘客用软件成功下单,你敢给乘客5块,我就敢给10块。

很多传统企业都看不懂这种游戏规则,认为这倒贴钱的行为简直就是疯子。但互联网经济就是这样,如果不能汇聚海量用户,那就很难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所以,在抢夺用户上,互联网公司是绞尽脑汁,使出十八般武艺,发展到极致就是像叫车软件这样看谁敢砸钱,看谁砸钱多。

第二,体验为王。

在没有互联网的传统时期,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通俗地讲,买的没有卖的精。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游戏规则变了。他们鼠标一点就可以比价,而且相互之间可以方便在网上讨论,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有主动权,越来越有话语权。今天,所有的产品高度同质化,但最后,你发现能胜出的决定性要素,其实是用户体验。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做得好,好得超出他们的预期,即使你一分钱广告都不投放,消费者也会愿意在网上去分享,免费为你创造口碑,免费为你做广告,甚至你都变成了一个社会话题。如果你的产品在体验方面做得好,用户每天在使用它的时候都感知到你的存在,这意味着你的产品每天都在产生价值。

第三,免费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总结起来无非三种。电子商务、广告和增值服务。但这三种商业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拥有一个巨大的、免费的用户群。在互联网上,只有拥有一个巨大的用户群作为基础,百分之几的付费率才能产生足够的收入,才有可能产生利润。

因此,互联网经济强调的,首先不是如何获取收入,而是如何获取用户。这正是传统厂商容易误读互联网的地方。很多厂商进入互联网的时候,一上来就想着怎么赚钱,简单地认为只要有了互联网的技术,有了互联网作为分销、推广平台,成功就会水到渠成。这样的认识一定会导致失败。

第四,颠覆式创新。

在互联网上,颠覆式创新非常多,也发生得非常快。一种是用户体验的创新,一种是商业模式的颠覆。商业模式颠覆,就是你把原来很贵的东西,能想办法把成本降得特别低,甚至能把原来收费的东西变得免费。什么叫用户体验的创新?也就是你把一个过去很复杂的事变得很简单。

电子商务部:张丽

2014-9-9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一)

读这本书,源于我们鼎翰李总的推荐,花了一个晚上和半个下午的时间读完。本书的用纸和排版和前段时间我看的《社交红利》颇为相似,特显高大上,最重要的是阅读感觉舒服。不能不否认读完周鸿祎这本书,确实对他挺佩服的。虽然很多人骂他流氓。也如他其中一个章节书中说道:很多产品经理很难忍受来自市场的各种用户的建议、正常的反馈、恶毒的攻击,因为他们没有一颗粗糙的心。所以要做到没心没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是没心没肺的,别人骂多了,我也就习惯了。从书中你可以发现他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产品经理、他是旧规则的颠覆者、他是有利他之心的一个人、他是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思维的最大受益者,他是一个实践者,更是一个思考者。

周鸿祎在书中写道:其实仔细想一想,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企业其实都是传统企业。今天你觉得自己很先进,明天你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落后了。马云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支付宝,看起来牢不可破,然而2020年春节腾讯发起的微信红包就对支付宝的统治地位形成了冲击。连马云都在焦虑,互联网圈子里其他人能不焦虑吗?面临互联网挑战的传统企业能不焦虑吗?

首先分享一些简单有力的经营要点:

1. 用户不会在乎你的七大功能,八大特色,只要有一个功能可以打动他,可以解决它心中的痛,或者挠去他心中的痒,那你就有可能获得用户的信赖。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深挖客户痛点,提出解决方案,让客户瞬间感觉到爽,将用户的体验简单到极致。

3. 用户不会在乎你的后台用了什么先进的技术,而当开机时间突然降到了8s,他们可能会喜大普奔,交口称赞,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4. 任何商业模式的基础和核心都是产品 。商业模式包括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收入模式。

5.三个在产品设计时不一定正确的假设:第一,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需要;第二,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知道它存在;第三,假设用户一定按照设计方式使用。即要像白痴般思考,像天才般行动。

6. 用户在用你的产品时,不要让用户思考,不要让用户纠结,不要让用户有心理负担。

7.当产品获得海量用户后,它的边际成本将趋于0,然后通过广告或者服务的方式赚钱,就可以创造新的价值链。

8. 真正的创新就是颠覆和破坏。

9. 微创新有两点很关键,第一是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第二要小步快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即微创新规律。

10.请记住齐白石那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其次,分享一下周鸿祎书里的一些观点和方法论:

周鸿祎人生三大价值观:

1、第一个价值观:看一个人是不是具备创新力。先看一点,是不是敢想敢干。

2、我的第二个价值观:在互联网里,做什么都不如做一个产品改变世界来得彻底。做出一些别人没有做出来过的产品,让这种产品能够影响很多人,能够改变很多人的生活,这样才值得尊敬,最大成功莫过于此,而不是你当了中国首富。前两个价值观的形成受《硅谷热》的影响。

3、第三个价值观,就是要与众不同。一定要和别人做得不太一样,甚至有时候要反着来,而不是随大流,什么时髦跟什么。其实,从市场竞争来说,这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从人文角度来说,你跟别人不一样,那你才有存在感呀。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二)

通读这本《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周鸿祎(微博)就是一个产品经理,只不过他更懂用户,或者说比其他行业大佬更懂用户,一步步从平凡到成功逆袭都是通过用户,极致的用户体验。在这本自传中,周鸿祎讲述了360前身和发家史。一个敢于打破行业规则的选手,做出一款颠覆行业的产品,一切出发点都是:用户至上,用户永远是对的!单从这点说,太多的人,产品人,是做不到的,但往往一点点的细节就决定了成败!

在这本方法论中,也有部分篇幅介绍苹果产品,介绍伟大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同志,讲述苹果成功背后的故事,厚积薄发的力量,一款产品的成功,一套优秀的商业模式不是一开始就制定好的,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把每一点都做到极致的优秀,成功只能属于你!商业模式自然会形成,iTunes可以卖歌曲,那也可以卖软件和游戏,所以Apple Store诞生了

书中也给了创业者建议:不要和行业巨头去竞争,找一些冷门的行当去创业(微创新),当你有一个好的创意点,那就赶紧去做,去不断优化迭代,前期也不要太招摇,免得惊动巨头,他们插一脚,你就完了!当真正可以和他们抗衡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Sho)只要想着让用户和自己持续保持联系,就会想怎样才能让用户和自己持续保持联系,才会在各个方面下功夫。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产品的用户体验。

什么是用户体验?超出用户预期的,才叫用户体验。满足需要,再超出预期,用户才能觉得爽。技术背景的创业者,更容易重视技术。其实壳比核重要,用户只能看见壳。用户体验好不好,都体现在壳上。

用户体验的基础是用户需求,聚焦用户需求,一针扎破天。用户的核心需求,也是口碑营销的基础,产品在核对需求的基础上设计让用户愿意帮其传播的功能。如果没有这样的功能,就只能苦哈哈的硬推,事倍功半。

用户至上,看准一个方向,扎下去,用户规模上来了,自然就变成平台了。不要一开始就搞平台战略,互联网里的平台都不是做出来的,都是积累起来的。

周鸿祎《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初读)


  书中讲述的内容让我对“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这句话理解落到实处,而不是悬空在理所应当的”正确的观点“这一层次,让我看到目前成功互联网产品的共性,介绍一个成功互联网创业者的创新思维,以及做产品的理念。整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没有拗口的内容,深奥的理论,严密的推理,全部都是用朴实的话语,每个人都能看懂的直白语言,通过一个又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讲述自己对互联网产品的理解。

  书籍思路

  科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迅猛的姿态闯进每个人的生活,生活方式已经和互联网融为一体,传统做产品的思路已经不适应当前信息爆炸式传播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主流,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营销与盈利方式。

  核心理念

  一切以用户为中心;

  体验为王(并非功能为王);

  能帮用户解决切身问题的产品才能成功;

  ”免费“模式;

  好的产品,就是用户挑不出问题的产品

  体验

  超出预期的才是用户体验

  体验基础是用户需求

  细节决定体验

  处处留心。生活中体验无处不在。

  Think different(苹果-乔布斯)

  给互联网创业者的建议

  解决用户遇到的问题,将一个点做到极致,把用户体验作为产品好坏的评价标准。

  大公司的长处,也是它的短处。

  谨慎面对大公司的发展策略。

  资金已经不再是创业的瓶颈,大量的天使投资,会让好的想法变成现实、能让对用户有益的产品发展壮大

  小处着眼、小步快跑

  不要平台化思维。万不可一上来就做平台、谈布局,那是大公司的”菜“。创业公司人力和资源受限,不如把有限的精力投入一个方面,做到极致。

  产品经理感悟

  乔布斯是伟大的产品经理

  跟进用户的反馈,改进产品。

  不论好的、坏的、有意、无意、故意的产品评价,都应该从汲取”营养“,让产品更加”健壮”

  功能多,不如一个功能做到“极致”。

  一切从简(解决核心主要问题)。

  技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产品方向,一定先学会做减法。

  搭建团队

  不以发财为目的,要有一定的理想主义情怀。

  财散人聚,奖励机制,通过利益机制将大家捆绑在一起。

  解决新老交替,留一部分利益给未来。

  团队之间需要“摩擦”才能进步,一团和气无法成事。

  推荐书籍

  《硅谷热》

  哈佛商学院教授著作《创新者的窘境》和《创新者的解答》

  《柔道战略》

  《定位》《再定位》《二十二条商规》

  《商业秀——所有的行业都是娱乐业》

  名言收录

  巴菲特: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高手对决,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毕加索:好的艺术家懂得复制,伟大的艺术家擅长偷窃

  黑天鹅,泛指不可预测、意料之外又改变一切的东西。

  混沌理论

  蝴蝶效应,蝴蝶扇动翅膀,两周后引起一场龙卷风。

  广告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消费者免费,广告商出资)。

  好的产品唯一衡量标准就是用户离不开你。

  用户“粘性”是指“离不开”、“而不是卸不掉”、“找不着”。

  书中讲述的内容让我对“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这句话理解落到实处,而不是悬空在理所应当的”正确的观点“这一层次,让我看到目前成功互联网产品的共性,介绍一个成功互联网创业者的创新思维,以及做产品的理念。整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没有拗口的内容,深奥的理论,严密的推理,全部都是用朴实的话语,每个人都能看懂的直白语言,通过一个又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讲述自己对互联网产品的理解。

  书籍思路

  科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迅猛的姿态闯进每个人的生活,生活方式已经和互联网融为一体,传统做产品的思路已经不适应当前信息爆炸式传播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主流,不仅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营销与盈利方式。

  核心理念

  一切以用户为中心;

  体验为王(并非功能为王);

  能帮用户解决切身问题的产品才能成功;

  ”免费“模式;

《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读后感_2000字


《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读后感2000字

阅读用时4小时49分,电子笔记115个,纸质笔记4页。

【一句话导读】:三节课联合创始人(作者)+在路上的“运营人”(定位人群)+运营到底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解决问题)+结构性梳理(书评形式)

【长篇幅预警】【全文无水】用3个问题开启本书:

1、运营是什么?

(3种纬度解读:微观、宏观、艺术)

2、运营人要做什么?

(底层工作法、核心技能、职业成长路径)

3、运营到底怎么做

(商业逻辑、运营路径规划、运营体系搭建)


一、运营是什么?三种纬度:微观、宏观、艺术

1、微观的运营

【分成三大工作模块】:

·内容运营(如:写一篇推广文案)

·用户运营(如:管理一个用户群)

·活动运营(如:进行一次推广投放)

【最终的目的】:

拉新、引流和转化

用户维系


2、宏观的运营

【分成三大工作模块】:

·运营的策略

·规划

·资源分配

【最终的目的】:

如何结合产品形态和业务类型去制定一款产品的运营策略和运营规划的思考

一个完整的“运营体系”是如何被搭建起来的


3、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的运营

面向用户,建立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系,不断地打动用户与被用户打动。

【最终的目的】:

“打动人”


二、运营人要做什么?模块:3个底层工作法、4个核心能力、职业成长路径

【3个底层工作法】

1、对新鲜事物拥有高度的敏感

策略:追热点,借势

2、让自己拥有对于用户的洞察

策略: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典型用户,拥有用户的“洞察力”

3、学会更具有打动力和说服力的表达

策略:从大量事实和一些细节的刻画出发,激发共鸣


【4个核心能力】

1、掌控运营指标

策略:把围绕着一个大目标的所有工作任务都拆分到极细、极具体

2、数据分析

所谓数据分析,无非就是界定清楚了你要评估的度量有哪些,然后需要知道你可能有哪些维度去看待这些度量,偶尔可能还需要在不同维度和度量间交叉做一下分析和比对,最后产出结论,把结果用图表等方式呈现出来就好了。

3、内容运营

·定位:必须要明确你的内容边界(如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并给你的内容打上某种风格化的标签。

·内容生产:选题策划(重点)→资料收集整理→内容加工生产→内容组织呈现

4、转化型文案

·短文案(两原则):傍大款和颠覆认知

eg:

标题1(常规型):《原创干货:如何从0开始运营一个优秀的微信公众号》

标题2(傍大款型):《这个微信公众号,如何在单点上可以比罗辑思维还NB? 》

标题3(颠覆认知型):《5个月,0预算0基础,他们就这样超越了60%的同类微信大号》

·中长型文案:(两种)

引起注意→激发兴趣→勾起欲望→促成行动

代入情景→引起矛盾→提出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职业成长路径】

p1:纯新人,刚刚入门,小白或半小白状态。

p2:有经验的入门型/成长型从业者,通常1~3年经验,已掌握部分专业技能,但对行业、对用户、对业务的理解还比较浅。

p3:业务骨干,通常3~5年经验,某方面专业技能突出,对行业、用户、业务的理解逐渐深入,开始从单一的执行者更多转换到策略计划制定者。

p4:专家,通常5年以上经验,可能需要有一定天赋(如情商、逻辑、领导力等)才能到达这一层级,对于产品、业务、用户、行业等的理解都已经比较深入,善于制定策略和推动执行。

p5:高级专家,通常5~8年以上经验,综合能力出众。同时,会特别擅长连点成线,把各种细碎的运营事务串联为一个整体。


三、运营怎么做?模块:商业逻辑、运营路径规划、运营体系搭建

【3种商业逻辑与所需能力】

1、直接售卖商品或服务

·商品和货源的选择和拓展能力

·商品包装和营销能力

·供应链全程服务能力

2、免费+增值服务

·免费试用用户的获取能力;

·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依赖性培养;

·日常行为到付费服务的路径搭建;

·增值服务或第三方付费服务的售卖。

3、免费+流量or数据变现

·引导特定行为、搭建特定氛围的能力;

·持续维系住用户活跃度的能力;

·对于内容、数据和现有重点用户资源等的整合能力。


【用户频次与运营路径规划】

1、一次性(婚庆服务)

·获客渠道的铺设和广告投放

·销售转化的有效性

·客单价

2、中低频数月一次(汽车保养)

·渠道铺设,占据入口。

·品牌传播,占据认知。

3、高频每周至少一次(社交类产品)

·通过补贴、活动、运营机制、用户引导等各种方式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在用户获取方面,撬动现有用户的力量,打通几个“分享”场景,形成病毒传播和增长


【运营体系搭建】

·流程:正常运转→开源、节流→引导关键用户行为→核心用户维系→活动、事件营销

1、需要有一些基础动作可以保证产品主要业务的顺畅运转;

策略:梳理业务流程

2、在上一点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开源、节流,围绕着开源和节流要形成一些固定动作;

策略:开源(优质内容向外传播);节流(降低用户流失)

3、界定清楚产品内部是否存在某些关键性的用户行为,通过梳理用户引导流程、运营机制等确保这一用户行为的发生几率;

策略:引导关键用户行为发生(用户指导)

4、核心用户的界定和维系机制建立;

策略:拉入核心群;小礼品等

5、阶段性通过活动、事件、营销等手段扩大产品知名度、实现用户增长。


最后,祝愿各位童鞋元宵节快乐~~

《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读后感_1700字


《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与自白》读后感1700字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因为准备进入运营行业,进行了简单的泛读,便不了了之。在运营部门工作接近两年工作之后,再次去品读时候豁然发现,里面谈到的运营理念与工作技能在工作中的不谋而合。
全书的逻辑按照什么是运营-运营中的一些理念与实操- 运营人的成长路径 -未来运营的理念几个维度来展开
个人觉得本书给到更多的启发则是来源于在第五章阐述的关于个人职业规划方面以及ABZ理论所给予的指导,‘职业再生长’的理念很赞同,在不同的阶段,应该去积累什么样的技能和运营观念,如何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再生长,比如可以先拥有一项可以带来具体产出的技能【内容/活动/执行】,在此基础上要努力让自己成为这个圈子的价值贡献者/传递者,再到有能力去整合各种运营手段去完成产品的运营。
以下是在阅读时的一些笔记备注,希望共勉
就运营者的方向而言
刚加入这个行业,最需要的是快速认识和了解这个行业,上手之后需要准确把握公司的发展脉搏,有一定的心得之后,最重要的是将破碎的经验和心得梳理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再不断的完善和更迭
真正的运营者是熟悉内容,产品,活动等各个模块的运营,熟悉各类产品形态,有能力通过各种运营手段组合拉升一个产品大部分的主要数据
运营需要的是强大的执行力和大量对细节的关注,应该可以熟练掌握很多杠杆点【也就是一件事情的破局点】,带着一种“找出最核心的不确定因素”+最小成本搭建真实用户场景【试报名/体验通道】以便更好的给与用户创造短期价值,借此撬动更多长期价值的确立
做运营,永远要向迭代去要数据,也要依据数据去做迭代
在和用户接触的过程中,避免‘只有,,才’而是开始转变为‘既然,,那么’的思维模式
运营的底层思维:(1)让自己拥有对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 ,找热点,保持对大众热点,话题一些新鲜事物的敏感度                                 (2)让自己拥有对用户的洞察,把自己变成一个典型的用户,让自己置身于真实的用户场景体验下                               (3)学会更据打动力和说服力的表达【先抛出一个让对方大吃一惊的结论 】即大量事实+细节
初级运营和高级运营的区别在于前者只关注执行,后者则更注重策略制定,长线运营方案的规划
需要具备的条件:a.对各类运营手段非常的熟悉                                                                                                                                       b有过对一些复杂度较高的运营项目操作                                                                                                                       c 能够理解不同产品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
就运营方向而言
任何一项业务,都会存在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产品  用户  运营   ,任何产品,只有和用户发生关系之后,才具备价值,产品负责的是提供长期的用户价值,而运营负责的则是创造短期价值+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
运营要努力去构建生态思维
就运营工作而言
收到一个运营指标-哪些目标 哪些要素构成-判断这些要素是否可以拆分-拆分之后,具体可以通过哪些运营手段来提升
就内容运营方向而言
名词及时:pV 页面浏览量      UV 网站独立访客 (不同Ip)
内容运营最重要的是“定位”和“调性”,需要关注长短两条线,短期来看。就是促进内容被消费,长线来看,则需要和用户建立识别度和信任感
在调性方面,必须要给自己的内容调性找到显著不同和差异所在
在确定内容调性的前提下,还有三个点需要关注,a.内容的生产   b.内容的组织和包装   c.流通
内容基本都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a.好的内容往往都有自己的主线,即逻辑结构清晰                                                                 b.一些复杂或者传递其他信息的可以采用图表或者图文的形式进行                                     c.好的内容是围绕用户的感知来进行的,遇到生疏概念尽量用事实来进行铺垫
就产品在不同时期的运营重点:
探索期:挑用户 :邀请   BD 圈内有影响力  种子用户
快速增长期产品:快速获得大量用户   占领市场 ,多渠道进行铺展
成熟稳定器产品:高度关注用户活跃度 商业变现 面向用户更加精细化
衰退期产品:尽量延长目前产品周期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文章整体结构不够清晰,用了一整本书给360写软文。所谓的互联网方法论其实也就那么点东西,却用了一整本书反复说。不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嘛,总的来说把互联网阐述的很清楚了,不懂互联网的人读完就懂了,想做互联网转型的企业读完也应该能有所启发。总结一下书中的互联网方法论:nn盈利模式:n 1. 将互联网作为平台,在上面买东西。e.g. 电商,p2p, O2On 2. 广告。e.g. 点击付费,竞价排名,推荐n 3. 增值服务。e.g. 游戏装备,QQ秀服装n 以上盈利模式要有海量用户为基础,所以要通过零利润甚至免费来获取海量用户,而一款产品通过免费获取了海量用户之后,其边际成本就趋近于零。即便是产品免费,也不见得能吸引到用户,重点还是要看你的产品,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体验为王的时代,要给用户超出预期的体验。产品模式:n 1. 用户为什么非要用这款产品?n 2. 这款产品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n 3. 这款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到底有哪些不同?n 做互联网产品不要想着大而全,要学会做减法,在一个点上打动用户,把产品做到极致。 nn既然是要解决用户的痛点,那么首先就要选对目标用户。用户模式n 1. 首先要区分清客户和用户。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用户,才有可能把其中一小部分转化为客户。 2. 要让用户参与。在互联网上,商品被买个了用户,那你跟用户的联系才刚刚开始,要不断的倾听用户的声音,甚至让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中。(可以参考《精益创业》)n n有了好产品,定义了目标用户群,仍然不见的能把产品推广出去,因为有大公司在一旁虎视眈眈,如果没能在大公司发现你之前快速抢占市场,那么你可能会面临两种结果:1)大公司模仿你的产品,模式,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快速的超越你。 2)你被大公司收购。推广模式n 1. 关于推广本书没有过多阐述,只说了一句正确的废话:“根据你的用户和产品去设计相应的推广方法”n 2. 热点营销。 推荐一本书《引爆点》nn在大公司眼皮底下,其实很难一上来就进行颠覆时创新,更多的是在那些大公司看不上眼的一个点进行微创新。在产品开发方面也要采取小步快跑,不断试错,持续改进的思路。

互联网思维,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老周点出来了一些很重要的点,包括:

1.迭代思维。小步快跑,不断迭代,不断试错,步步为营。

2.免费模式。要想产品有卖点,必须体现产品的差异化,首先靠免费模式吸引人,有了流量后,将用户引导到能挣钱的增值服务上实现产品的盈利。

3.颠覆式创新。其实不必言必颠覆,产品能有自己的特色,能有各种微创新,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解决用户的问题,更甚者能给用户带来惊喜感,不拘泥于过去,积极拥抱变化,与时俱进,我认为就已不错。

4.极致用户体验。体验为王的时代,你的产品能多大程度上吸引用户,黏住用户,用户使用产品的频次,日活,月活……极其考验一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知易行难,更重要的是实践,再多的方法论,不去实际中验证,去尝试,终究是空中楼阁,在做产品的路上,从来不会一路平坦,去行动吧!骚年!

看完的感受:n1.互联网里用户至上,体验为王。2.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基于免费。通过免费引流,积累用户,然后通过增值服务以及广告合作来达到盈利的目的。3.颠覆式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按照苹果的说法,就是“think different”(非同凡“想”)。4.大道至简,产品人性化。人都是懒惰的。用户选择产品,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让他动脑子,不用让他费力,就能帮助他解决问题。所以,把产品做得很简单,这就变成了产品的优势。5.注重微创新。有两点很关键:第一从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第二要小步快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好的互联网产品总结起来都有两个特性:第一,它要能在一个点上打动用户;第二,它一定是在持续改进、持续运营。这是互联网产品的一个魅力。其实归根结底说的还是用户体验,一切从用户出发。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一)

传统意义的社会资源为劳动力、土地和资本,这三样东西主宰了整个社会发展几千年。到18世纪末,加入了一个元素:技术,工业革命因此引领社会发展二百多年。时至今天,信息成为社会资源的最为重要的元素,人类发展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能成为社会资源是因为信息是不对称的。信息不对称一直存在,它决定其他社会资源的分配,拥有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就占据主动和优势。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不对称将不断地被消弱,足不出户,不仅遍览全球信息,也可发布信息至全球。在这个发展变化中,社会将天翻地覆,谁为消弱信息不对称做出贡献,谁就是英雄;谁充分利用消息不对称被弱化的趋势,谁就能成功。当今国外的GOOGLE、AMAZON、FACEBOOK,国内的百度、腾讯、淘宝、京东等因迎一合时代的变化而脱颖而出。

互联网思维这本书描绘了9大思维和22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在如何弱化信息不对称和如何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弱化方面给与了一些参考和建议。

驹于吉峰来说,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解决农户在采购农机时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让农户能方便地找到真正适合的产品和服务,包括透明的价格,将买放心农机,选吉峰连锁落到实处,从而树立吉峰品牌。为实现这个目标,要在战略层、组织层、业务层等方面进行变革,投入全集一团一的力量,才有成功的可能。

互联网思维读后感(二)

【互联网思维】这本书举了一些自互联网诞生之后,近年来依靠互联网成功崛起的大企业,并炼化出了企业创始人在领导企业的壮大和崛起中所总结出来的心得来供我们学习和参考。

今日的互联网变化之快早已让人应接不暇,国际互联网市场上大小企业都在风起云涌。有些产品在开发过程中逐渐走入死胡同,又很快的被另一批产品所替代。在这样更新换代迅猛的时代,如何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需要一套新的思想去引导。这本书以雷军的专注、极致、口碑、快七字诀为一精一髓,结合马云的马七条系统化的提炼出互联网12大核心思维:标签思维、简约思维、NO.1思维、产品思维、迭代思维、痛点思维、尖一叫点思维、吊丝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流量思维、整合思维。

书中在阐述所提炼出来的观点的时候,都以现在互联网上的龙头企业作为观点佐证。如Q一Q、京东商城、淘宝天猫等。酒香不怕巷子深为主流的观念传播方式已经离我们远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何利用互联网最好自己的产品推广和营销成为了大多数企业家思考的问题。首先,要转变自己的传统思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颠覆传统企业销一售方式。其次,尽量把自己的产品简约化,给客户最需要的,最便捷的,同时考虑给用户带来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最后,企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错了就改,说干就干。

这里面的很多观点讲得很不错,而且这本书的时效一性一较强,对当下的许多热点分析的比较透彻。无论是【泰囧】创下的高票房,还是【爸爸去哪儿】引发的热潮,之前都没有经过大范围的炒作和宣传。那他们为什么会过获得如此高的人气呢?符合观众心理和接地气是一部分原因,还有就是靠观众之间口碑的自然聚合和传播。所以当你发现无论多么卖力的的广告和策划活动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坚持不一定就会胜利,我们就要学会掌握用户的兴奋点和策划的关键点。

要做就做该行业的老大,即便暂时做不到老大的位置也要与第一挂上钩。这是我们老师在上课时给我们讲过的一句话。而这句话以书面的形式出现在【互联网思维】这本书中时是NO.1思维: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确实,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世界上第一高一峰是珠穆朗玛峰,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世界上第二高一峰叫什么名字。众多的数据也说明了,第一的产品和第二的产品之间在市场占有比例上往往存在着绝对的差别。也正是因为第一的重要一性一,让很多企业都加入了争夺的环境中,所以保持自己的第一和争取第一的道路同样艰难。当你的地位无人可撼动时候,你才是真正的王者。

俗话说不疯魔,不成佛,以一个产品经理的身份来说就是将任何一个细节做好,把自己一逼一疯,被别人一逼一死。从细节做起,不管是产品的哪一个部分,都严格要求到了一个苛刻的境界,客户要的是满分产品,而你只做到90分还远远的不够,也还不至于把别人一逼一死。对于日渐同质化的市场,如果不能很好的把握细节,就容易在细节处被打败。

总的来说,这本书很多的观点和我平时所学的东西是相似的,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书本可以给我们带来启发和思考,却不能完全照书全搬下来,要充分结合自己企业的特征展开思考。就如别人说的:产品出身的人有他的思维和方法,运营出身的人肯定也会有他的思维和方法。我们更多的是应该将自己认为正确的方法执行到位。就拿最简单的发放传单来说,不同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结果。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销一售。销一售量上去了,你就成功了,无论用了多蠢的方式,肯定会有一些专家认为你是对的。我相信运用现在化网络思维来武装自己,不单单只有乔布斯、雷军能用好饥饿营销,我们也同样可以。

互联网时代读后感


篇一: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用了两天自己所能掌控的空余时间,看完了央视制作的十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有一个疑惑,一个感触,还有联想。

我认为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比《舌一尖上的中国》拍得要好,就内容上来讲,前者着眼于人类的未来,而后者讲述的则是人文历史中的一点边缘一性一的东西,对此我不太理解和疑惑的是,为何央视在重视程度上前者不如后者,至少我有这样的感觉。要知道当初《舌一尖上的中国》的首播,是在央视最具影响力的央视一套节目的晚10点半的黄金时段播出,并非是该片制作者的纪录频道。莫非央视一频道的霸道,掠夺了纪录频道的资源。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是部献给广大网民的礼物,该片让全国已超过6亿的网民更加了解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对于进入到网络社会的广大网民来说,该片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理一性一地认识到互联网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它将引领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该片对互联网从诞生到全面系统发展进行深度解析,对互联网带来的各方面变化进行清晰梳理,对互联网改变未来的情况进行全景描述。所有这些让我深深感触,充实了我过去对互联网浅薄的认识。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在近三年的拍摄时间里,互联网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这一点上讲,当初对该片的构思是否会有些跟不上变化与发展呢?我想制作该片本身就应具有互联网思维才行,否则制作过程很难适应变化的。

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用互联网解决互联网面对的问题,这或许是我今天看这片子没在电视上看的一个不谋而合的原因,我想现在是越来越少的人能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连续十天去看一个10集的片子,互联网解决了这样一个问题。

无论是要用互联网创新商业模一式,还是要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媒体,都必须首先了解互联网本身运行的规律,利用它自身所蕴含的无限资源和潜力。互联网这个新的生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谈到互联网思维,让我联想起很多,如在年初公司开的13年年终总结大会上,董事长特别讲到“小米与格力”的故事,讲到了互联网的作用,但是整个公司在真正构建一种互联网思维要概念与树立起这种观念,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公司在传统意义上所做的产业链,就是缺乏互联网思维的例证,公司在做电商方面,也只不过是在消费互联网,而真正要做互联网时代的创造者,我认为就是要做产业平台,根本不需要去做连锁医院,而应依据公司对行业协会、对专业资源的掌控,去做一个网络平台,将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在行业领域内的专业集合到平台上来,从而为全社会及至全人类的同类患者服务,从而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

篇二:《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人类正站在一个新的时代到来的前沿。

《互联网时代》是中国第一部、也是全球电视机构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入、客观解析互联网的大型纪录片,全片共十集,每集50分钟,是中央电视台继《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华尔街》等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互联网时代》制作近三年,采用高清格式在全球十四个国家进行拍摄,采访与互联网发展、研究相关的各界重要人物。节目将于20XX年8月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综合频道、纪录片频道、科教频道播出,并同步进行网络在线播放。

互联网在兴起的二十年间,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底层架构,有光纤的地方,信息传递的速度几为光速,信息流转的方式发生变化。

互联网不仅是工业时代的工具或一次科技进步,它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时代,而当下最大的颠覆也正是互联网时代对工业时代的颠覆。

时代颠覆的力量向来摧枯拉朽,回顾历史,貌似强大的北洋水师惨败于甲午海战,背后交锋的其实是两个时代,是农业时代对工业时代的惨败。旧有体系被颠覆,要生存,就必须向新的时代逃逸。前提要先了解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结构,转换互联网思维,才能找到新的生存方式。

关于“互联网思维”,噪音已经多于灼见,概念被肆意包装,许多论调停留在“术”的层面,缺乏思维的逻辑推导。如哲学家王东岳先生说:“从现象层面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必须重新构建世界观和基础理论。”

篇三:《互联网时代》观后感

看完了央视制作的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有了一些感触,通过《互联网时代》这部纪录片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理一性一的看待互联网所给人们带来的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它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该片概述了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并对其进行了深度的梳理和解析,也对互联网改变未来的情况进行了全景的描述。所有这些都让我深有感触。

第一集《时代》描述互联网技术的诞生过程,它如何在技术、社会、文化、制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逐步发展为连接起每个人的互联网。同时回望人类历史长河中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理解互联网技术正开创人类一个全新的时代。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为企业、消费者和政一府建立了一种网络经济环境,人们不再受地域的制,能够以快捷的方式完成复杂的商务活动,以规范的工作流程,提高人、财、物的利用率。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商务交易方式,改变了人类相互交往的习惯,并影响着各行业的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电子商务是依附于互联网而存在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随着互联网的进步,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当中,现在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部分,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个重要部分。

观看《互联网时代》给我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快更便捷的服务,同时我们更要合理的去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今后的方向,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我们。

互联网思维的读后感


篇一:互联网思维读后感

篇二:《互联网思维》读后感

篇三:互联网思维读后感

《互联网观点》读后感 2015年互联网8个实用观点


  看完秦刚的《互联网观点》一书,有所收获,特别是列举的案例,很值得尝试,虽然困难依然存在,但机会也是有的。梦江把书中认为不错的观点罗列下来,大家看看。

  1 互联网时代,最可怕的是什么?

  互联网发展太快了,梦江从2009年加入这个行业,很清晰的感受到行业的更迭和变化巨大。看看09年的互联网,再看看2015年,当时的风云公司、项目,现在都是什么状态?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注定要被淘汰。秦刚说,懒得动脑,懒得学习,懒得接触用户,懒得专业,懒得跟进新技术,都是可怕的,不要被动等待变化,到最后就是被淘汰的命运。所以马云说,要拥抱变化。

  2 颠覆传统,解决用户痛点。

  3 玩互联网,最关键还是执行力。

  执行力是老生常谈了,梦江加入A5公司的时候,图王就强调执行力的问题。好的观点,到最后都要落实到执行,否则都是指纸上谈兵。比如懂懂(QQ2361456),每天一篇日志,雷打不动,坚持了好几年,我没有见过他本人,只是在2010年邀请他到A5论坛做过版聊互动活动。他是执行力超强的一个人,很佩服。现在很多人在做微信公众号,公众号是否每天更新,有没有养成读者的阅读习惯,不管春节,情人节是不是坚持更新,不要给自己借口,持续做,把一件事情做极致了,也是成功。我关注的一个公众号“十点读书”,每天晚上十点准时推送信息,不早不晚,养成了读者每到十点就查看的习惯,也是很了不起的。

  4 移动互联网,必败的六种心态。

  5 番茄时间管理法。

  第一次听到这个概念是在这本书,后来在其他地方也听到这个时间管理法,尝试了一下,对于约束自己的时间安排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在每一个25分钟里,暗示自己不要做其他事情,优先把一个事情完整做好。比如正在写文章,其他咨询,喝水,刷朋友圈,伸懒腰等,通通不要做,所有事情在这个25分钟里优先让位于写文章,25分钟过去了,重新开始新的计算。如果你经常感觉到忙碌碌,到最后却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成,不妨尝试下这个时间管理法。

  6 母婴行业市场巨大,孩子的钱最好赚。

  7 淘宝店主,垂直电商应该做自明星。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在微博上很火,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她微博于2011年10月开始更新,截止现在已经有接近300万的粉丝了。通过写微博,分享医院趣事、生活囧事,语言鲜活幽默而成为自媒体,获得广泛关注,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用户和粉丝。高热度的微博给她的淘宝店铺带去了大量的流量和订单,已经是四皇冠店铺了。很多淘宝新店主在说现在店铺没有流量,比不过天猫店/老店铺,殊不知还是不够用心经营,做某个领域的明星或者在某个领域有话语权,或者擅长某个领域并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及话题,慢慢积累粉丝。都说现在互联网是粉丝时代,有粉丝才有流量,有粉丝才能口碑传播,比如小米,铁杆粉丝遍布各地。

  8 少就是多,不要把选择难题留给用户。

  Bento.jp是日本的一个餐饮外卖网站,网站每天只提供一款便当,每天都会更换菜式。现代社会选择太多了,每天选择吃什么都是烦人的。这个外卖网站每天只提供一个款式,用户很轻松,不用纠结吃什么,每天有新菜式,网站上线就吸引了很多关注,迅速在用户中传播开来。笔者身边有一个朋友在美团外卖送外卖“排骨米饭”,每天生意也不错,减少用户的选择难题,才能更好留住用户。

  原文地址:/article/2015-02-27/3110.html

  看完秦刚的《互联网观点》一书,有所收获,特别是列举的案例,很值得尝试,虽然困难依然存在,但机会也是有的。梦江把书中认为不错的观点罗列下来,大家看看。

  1 互联网时代,最可怕的是什么?

  互联网发展太快了,梦江从2009年加入这个行业,很清晰的感受到行业的更迭和变化巨大。看看09年的互联网,再看看2015年,当时的风云公司、项目,现在都是什么状态?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注定要被淘汰。秦刚说,懒得动脑,懒得学习,懒得接触用户,懒得专业,懒得跟进新技术,都是可怕的,不要被动等待变化,到最后就是被淘汰的命运。所以马云说,要拥抱变化。

  2 颠覆传统,解决用户痛点。

全球能源互联网读后感


全球能源互联网读后感(一)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会上发表署名文章《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服务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指出,只有树立全球能源观,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统筹全球能源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才能保障能源的安全、清洁、高效和可持续供应。

由此,《能源评论》组织召开第19次学术沙龙,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国家电网公司能源研究院总经济师魏玢、埃森哲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兼能源资源事业部董事总经理丁民丞等专家一同为读者描绘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未来图景……

一场急剧的气候变化之后,地球一片苍茫,空气稀薄,植物枯萎,到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废墟,幸存者们为了生存,争夺紧缺的资源和食物,在无望中苦苦挣扎……

这是以《后天》为代表的一系列灾难电影中常常上演的镜头和情节,反映出人们对于持续恶化的气候的担忧,对资源耗尽后生存的恐慌。也许有人会说,这完全是杞人忧天,这样的日子只是电影为了博取票房的噱头。然而,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显示,电影中资源耗尽、气候恶化的情形,已经在现实中逐步向我们逼近。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以及90年代的第三次石油危机,引发了世界能源的长期结构性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持续增大,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导致能源资源的紧张、环境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长期被化石燃料主宰的全球能源经济,正在步入一个危险而不稳定的困局。

Bp最新发布的《2014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为1.6879万亿桶,可以满足全球53.3年的生产需要;全球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85.7万亿立方米,可以保证全球54.8年的生产需要;全球煤炭探明储量为8915亿吨,可以保证全球113年的生产需要。

与支撑当前世界经济的化石能源供应危机重重相伴随的,是人类生产、生活对能源不曾消减的旺盛需求。过去的十年中,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的年平均增速为2.5%,虽然由于世界经济整体疲软的原因,201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只增加了2.3%,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值,但这种增长的势头并没有改变。

有人将消除能源供应紧缺和能源需求增长之间矛盾的希望寄托在化石能源开采量的增长之上,寄托在以页岩气为主的新型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上。然而,地球的容量有限,所蕴含的矿产资源更为有限,化石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对气候变化的恶劣影响不容忽视。如若要以榨干地球最后一滴"油水",来换取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动力,那无异于饮鸩止渴。

因此,要缓解能源危机,保障能源安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效遏制和推迟"后天"的到来,必须更多地将未来能源的希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寄托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和新的能源变革上。

而全球能源互联网为正在步入困局的世界,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能源结构和能源经济模式。

全球能源互联网读后感(二)

作为一名工作在新能源战线的基层员工,近日,有幸拜读了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同志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这是作者继《中国电力与能源》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树立全球能源观,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统筹全球能源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保障能源的安全、清洁、高效和可持续供应……8章30节、42万字、这部堪称重量级的研究专著开宗明义、内容深邃,在准确把握和深刻洞察全球能源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直面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能源配置全球化、环境影响全球化大背景下世界能源战略的时代课题,饱含对如何保证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深深思考和精准把握。

书中提出的"两个替代"、全球能源观、全球能源互联网等理念和观点,更是作者多年来孜孜以求、笔耕不缀的知识与实践集成。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理论体系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系统参照,也为我们战斗在新能源领域的基层员工提供了强有力的遵循导航,读罢令人豁然开朗、倍觉振奋。

按照书中的战略构想,全球能源互联网由跨洲、跨国骨干网架和各国各电压等级电网构成,包括洲内联网、洲际联网和全球互联,连接"一极一道"(北极、赤道)大型能源基地,适应各种集中式、分布式电源,能够将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到各类用户,是服务范围广、配置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台,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显著特征,将有力推动能源开发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

众所周知,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凸显的资源环境危机,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转变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全球超过1万亿千瓦时的陆地风电资源、超过100万亿千瓦时太阳能资源,以及丰富的水能、生物质能、潮汐、地热资源等等取之不尽的绿色资源,让人类可持续生存发展的目光不约而同集中在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上。

而与之不相适应的的是,风云变幻无常,太阳日升日落,未来电网中出现的许多大型的、集中式并网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场或发电区,让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性和难以短时预测的问题愈加放大,给电网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这也使"纵有千般好"的风电、太阳能,并不能友好地进入"寻常百姓家".而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由构想一步步变为现实,不仅使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可能,也将彻底为解决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找到了一条治本之策。

把握时代脉搏、立足行业实际,细缆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精髓,是建立在对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和深刻洞察的基础之上,更是建立在对全球能源发展、人类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之上。以作者为代表的一代电力工作者,不仅战略上勇攀高峰、行动中更是广接"地气",在建设特高压和智能电网、促进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成为世界领先的实践者。

作为电力系统一员,我所工作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是全球最大的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装置及智能输出四位一体的大规模新能源试验示范工程,投运三年多来,我们充分利用"大广全新"的特色优势,在智能电网技术框架下,坚定不移抓好科技创新,提升试验价值,坚韧不拔抓好运行维护,创造示范价值,通过深度研究风光储联合发电控制运行方式和调度模式,加快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抢占智能电网发展先机,取得了一大批业界瞩目的原始性创新成果。风机高电压穿越改造屡创新高、大规模新能源联合发电"黑启动"全球率先,目前,已申请专利108项,发表论文103篇,(其中SCI、EI收录42篇),申请软件注册权7项,累计输出优质、安全、稳定的绿色电能超过9亿度,以显著的试验示范效应让难以驾驭的新能源乖乖"就范",为实现"两个替代"、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供了鲜活"佐证",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新能源产业升级、发展的风向标。

读后感《《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论读书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