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职业读后感1000字

职业读后感1000字

《找准教师的职业定位》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大凡成功的人士,他们都和书籍有着不解之缘,我相信每个人看了作品之后,内心也一定会有所触动,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写作品的读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找准教师的职业定位》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找准教师的职业定位》读后感

----谈教师职业定位

本周我阅读了《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和艺术》第一章第一部分,被书中鲜活的事例感动,陶行知、孟大冬这些名师留在我的脑海中,我在不断的拷问自己,教师应该如何定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身教重于言教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都在实践自己的座右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提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从教20年,我做到了吗?不可否认,在工作中,有时会无意的伤害学生的自尊,李元培对学生无私的爱,以及他的人格魅力,换来了学生们由衷的爱戴和敬意,值得我们学习,面对不爱读书的孩子,我们是否考虑过,你爱读书吗?面对废纸不捡起的学生,我们是否考虑过,你看到废纸捡起来了吗?著名文学家车尔尼血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就当是这种人。这对老师来说,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真理。

二、爱传递文明

近代教育家夏喜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好像池塘没有水,皮格马利翁效应难道对我们没有启示吗?由于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学生的内心困扰也越来越多,这就不仅仅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只能传授学生呆板的知识,而要注重他们的内心世界,女教师对小杜鲁门的一吻,不是做作,是对学生爱的真实体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让我们爱学生把!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教师职业道德读后感


教师职业道德读后感(一)

通过学习,我认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及作用,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尤其是进行新课改具有推动作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1、先进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道德应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高、更先进的要求。教师教育学生,不仅通过言教,而且通过身教,不仅要用渊博的知识教人,更要用自己的高尚品格教人,即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

2、示范性。师者,人之楷模。教师的教育对象可塑性大。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世,乃至气质、性格等,都对其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3、继承性和稳定性。教师的道德规范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长期积淀、继承、发展的结果。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今天的春蚕、红烛、园丁、人梯精神。两千多年来,教师道德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伦理道德的财富。

4、奉献性。教师的工作是育人工程,功在千秋,但却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收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无私的高尚品质,特别是在当今体制转轨,各种利益调整、碰撞的改革形势下,更需要以无私奉献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

二、师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一是导向作用。良好的师德,对于引导、启发、教育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二是凝聚和约论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及作用,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继承性和稳定性。教师的道德规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长期积淀、继承、发展的结果。从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今天的春蚕、红烛、园丁、人梯精神,两千多年来,教师道德已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道德伦理财富。四是奉献性。教师的工作是树人工程,虽功在千秋,却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收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质,特别是在当今体制转轨,各种利益调整、碰撞的改革形势下,更需要以无私奉献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途径

首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理论修养。其次,要严格执行《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懂得依法履行教师义务,增强师德教育中的刚性因素。第三,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师德监督机制。除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外,应积极开展社会监督,通过聘请校外各界人士担任师德校风监督员等方式,全方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导向作用。良好的师德,对于引导、启发、教育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二是凝聚和约束作用。师德规范把教师凝聚成一个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群体,师德规范又对教师的行为举止有着强烈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一般是通过检查、督促、激励、评价等方式来体现。三是辐射作用。一方面,师德会通过教师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影响社会风气的改变;另一方面,师德还会通过学生对其家庭的作用而影响社会风气。

教师职业道德读后感(二)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教师应该怎样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成了关键所在。

道德,在古代是分开的。道,本意是行走的路。引申出疏导、开导、引导、治理的意思。天下熙熙攘攘,行走在同一条路上,难免冲突和摩擦,礼让于是就成了德。道和德之所以密不可分,就是因为一个行字2020。同样是在天地之间,人和动物、人和人走的路有重合,又有区别。所以走自己的路,为自己负责,同时需要别人的选择,保持宽容和理解。

道德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它决定人生的方向,方向一错,全盘皆误。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因此,修身先修德,做事先做人。教师道德首先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调解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职业工作关系所遵守基本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治理、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籍贯、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一视同仁,关心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地教育好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并不只是责任或义务的产物。教师之所以爱学生,不是因为他想要这么做,(.org)更不是因为他应该这样做,而是当师生通过接触、了解和不断交流之后,出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悦纳学生的内心体验,是心甘情愿的付出,是一种想到学生的存在就产生的预约或关切、关注。而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在于人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要在教育者那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和最大发挥,其核心的标志表现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尤其体现在对学生的信赖上。信任是教育关系中的必要条件,教师避免过早地对学生产生猜疑,因为这种看法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并可能由于这类猜疑把学生引入歧途。教师对学生的信任表现为对学生的亲近感、理解感和期望感,这不仅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取得一种肯定体验,而且会使他们获得自我肯定的自信心,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前提。

作为教师,谁如果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教育者,就要把教师道德理论化为思想方法,同时要身体力行,化为自己有血有肉的道德人格。

教师职业道德读后感(三)

读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这本书后,因此了解和弄清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是非常必要的。

现阶段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和为人师表。其内容的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首要标准。在各道德规范的联系中,爱岗敬业是基础,其他规范都是爱岗敬业的体现。教师爱岗敬业必然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因为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对象,传授知识是教师工作的主要方式;教师爱岗敬业,必然期望自己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而人的培养教育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取得成效必然要与他人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人格的主要特征。依法执教、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及廉洁从教都是为人师表应有的重要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教师的职业道德无比重要,只有谨记职业道德,才能够真正规范自己的行为,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出好的学生。总之通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使我收获很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一定把这次的学习收获尽快地运用到我的工作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精神论》读后感——我对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的关系的理解


《教师精神论》读后感——我对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的关系的理解

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 陈其

社会的文明,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教师。教师要顺利完成社会和历史所赋予的重任,就必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这两方面,因为它们对于教育工作者提高和完善教育质量,对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既有不同于对方的差异,也有相同于对方的联系。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应该而非必须具备的规范,它是在调整教师与社会、同事、学生、自我等之间种种关系中产生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而教师职业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所需要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教师胜任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教师职业道德决定了教师的职业操守,教师职业能力体现了教师工作能力,他们共同组成衡量教师水平的标准。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的关系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它们的出发点不同:教师职业道德侧重过程,而职业能力侧重结果。例如,教师好比蜡烛,虽然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像此类赞美教师品质的名言举不胜举,有的赞美老师的品质,有的称赞老师的能力。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看,教师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甘于奉献,兢兢业业,以严谨的作风、严格的要求规定自己。正如《教师铭》中说的:“呕心沥血育桃李,全心全意做园丁。”教师会一视同仁,不偏爱特别学生,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但是,从教师职业能力的角度看,教师注重自己的教学成果,希望教出来的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会导致他们偏爱成绩好的学生或是家庭背景好的学生,而不去关心差生或是困难学生。教师在学生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认为老师在校园里辛勤地耕耘,老师早已把心种了下去,在年复一年的期待中,他们自己看着老师的诗句从校园里长出,在他们的嘴中被吟诵成果实。所以,教师应既注重师德的培养,也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二,它们的教学原则不同:教师职业道德采用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职业能力采用惩罚式,打骂式原则。前者偏重启发式,举一反三式教学,老师会注重自身教学道德,认真备课,以爱为根基,教育学生;后者偏重说教式,述说式教学,老师遇到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会用偏激的语言批评,用暴力的行为责罚。有道德的老师绝不会逼迫学生学习,不会把“打”字挂在嘴边,而是用温和的言语引导学生学习。

第三,它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同。一个有职业道德的老师在学生心中是受欢迎的,学生见到这样的老师感到很亲切,乐于与老师谈心开玩笑。相反,一个只有职业能力的老师在学生心中是受尊敬的,绝不是受欢迎的。因为学生见到这样的老师会感到害怕,甚至听到声音就颤抖,他们错了就要受到惩罚或责骂。长此以往,他们会厌烦上学,不愿意学习,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

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的关系除了差异性外还有关联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职业道德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有职业道德的教师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鞭笞自己努力刻苦终身学习,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师会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教师会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自重、自醒、自觉、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这样下去,教师的职业能力就得到了提高。他们会让我们教育的天更蓝,教育之泉更清澈!

第二,职业道德决定教师职业能力。一个有职业道德的老师一定有较高的职业能力,而一个有非常高的职业能力的老师不一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苏联的加里宁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要教师能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的德、智、体美等,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体现自身的职业能力水平。

第三,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共同促进教师的发展。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及职责的复杂性、特殊性,使得做一名称职的教师,尤其是做一名优秀教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职业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教师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同时也是一个教师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业务素质的行为表现,是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教师只有结合这两个方面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此外,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高超的职业能力是教师成果的体现,它们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在学生的发展中体现自身的教学价值,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定位读后感


定位读后感(一)

营销有术,投资有道

丁全兵

年初,公司的郭先生——一位酷爱读书的人,号召部门同事荐书买书,发起了公司的第一个读书同好会 "悦读会".大家荐买的书籍分为两类,一类讲股票的,一类讲营销的。非常切合我们的职业——证券营销。讲股票的大都看过,于是我想,换换口味也未尝不可,看本讲营销的。这便是我读《定位》一书的源头。

可以说,这是我认真看过的第一本写营销的书。翻开首页,宣传语写得挺吸引人,诸如"如果只看一本营销书,首选《定位》" ,"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之类。我就冲着这几句颇有气势的宣传语,研读开来。

《定位》一书揭示了企业亦或产品能够取得成功的本质:赢得顾客的心智。即公司的产品要精准定位,卖点要进入消费者的心中,形成品牌。当顾客看到你的品牌时,能想到你的产品,联想到你的公司。

比如大家看到格力,就知道格力是做空调的,而且知道格力做空调是业界做得是最好的。相应的,如果我要买个空调,那我首先会考虑格力,因为它是空调第一个品牌,做空调做得最好。这便是产品定位进入消费者心智的很好例子。

书中还提出,产品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需要第一个进入消费者心中,占据第一的位置。人们总是能记住第一名的名字,后面的难免遗忘。有一个现象,在玲琅满目的品牌中,大多数人只记得前两个品牌。这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是相符的。我们知道王老吉与加多宝,可口可乐与百事,滴的与快的,这些都是行业中的老大与老二,至于后面的,基本没有他们什么事了。

我认为这种想象是基于我们的心理与习惯。我们倾向于接近自己熟悉的事物,排斥陌生的事物。当一个品牌进入内心,得到我们的认可后,我们相当守旧,很难再去改变。此时如果有其它品牌入侵,我们先天性地会与之前的认识作比较,并且,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比之前更好,我们偏向于购买原有品牌这种保护性策略。

定位思想虽然重在讲营销、广告与品牌树立,但并不止于此。推广开来,定位其实是公司战略的问题。品牌、广告、产品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表面的东西,而公司管理与运营、政策规章、员工的价值观才是内在核心。在当今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只有那些定位清晰,从管理层、到员工、到产品设计、到广告策划、品牌运营有统一的认识,扭在一条绳上的公司和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这便是本书给我营销方面的启发。而作为一个专业的投资人士,万物都会联想到股票。结合近期的"漂亮50"行情,使我感触颇深。

关注股票的朋友们都知道,最近中小创小盘股跌跌不休,而"漂亮50"股票却屡创新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如此,当我们回头来看,这些股票都是上市以来一直上涨的大牛股。看看"漂亮50"的名单:老板电器、格力电器、海天味业、贵州茅台、青岛啤酒、伊利股份……看到这些名字你联想到了什么?我想一定会是"最好的老板油烟机、最好的格力空调、天天炒菜的海天酱油、好喝且贵的茅台酒、常喝的老青岛以及摆满超市的伊利牛奶".

这些不正是《定位》提出的占领人们心智的品牌和产品么?

稍加推理,我们就能得到产品"定位"做得好,与股票长期走牛的关系。当一个公司产品"定位"精准,首先进入人们的心智,能获得最大的购买量,其它品牌无可替代,处于垄断地位,能够获取超额利润。一旦占领人们的内心,很难被超越,能够在竞争中长期处于不败之地。所以利润节节攀升,驱动股价长期走牛。

这些占领人们心智的品牌,我们常常称之为"行业龙头".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对此观点也有阐述。格雷厄姆认为,从投资的安全性来看,买股票应该限定在一类企业——即行业龙头;如果实在低估,可以扩大到二类企业-行业老二;而对于排在更后面公司,则不予考虑。这与《定位》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

前几天有位朋友问我,"漂亮50"涨这么高了,还追不追?我答:只要是行业龙头,决对第一品牌,估值只要不是太离谱,追又何妨?继续涨,则赚到;如果回调,最多时间拿长一点。从中长期来看,行业龙头还会涨,因为产品已经占领了人们的内心,很难改变;要超越第一,其实很难。

综合来看,《定位》确实是一本好书。做营销的读一读,可以找到营销的方法;炒股票的读一读,对选股逻辑也有启发。亦营销,亦投资,这便是我对本书的总结。

2017.06.01 于广州

定位读后感(二)

我们肯定能赢

四哥

共计1610字,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早已听说《定位》这本书的大名,但始终没有机会一睹其芳容。直到最近读完这本书,我才深深被大师的观念和论述所折服。

《定位》一书,远非"经典"、"好书"、"过瘾"这样的形容词所能形容,而更应该用"开创性"、"颠覆性"、"划时代性"这样的形容词形容。这绝非溢美之词,而是无数伟大的公司用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知与真理。

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两位大师如同两位冷静而又战绩卓越的将军给即将毕业的军校学生授课,将一例例失败的战争进行解析,将一场场成功的战役进行解密,循序渐进给学生讲解如何用"定位"这个新的理念、新的生产工具做到决胜总在开战前,实现"先胜而后求战".

如果要给两位大师授课的内容加个标题,我希望这堂课的标题是《我们肯定能赢》。当然,还有3个副标题,分别是"找到你的对手"、"明确你的策略"、"改变你的思维",而这也正是这本书要向世人传达的精髓。

1. 找到你的对手

都说商场如战争,若论两者的残酷程度,商业社会的激烈竞争程度一点也不弱于战场。但若论两者关于"对手"的理解,商场的理解则显著深刻于战场。

战场中,你的对手就是你的敌人,毫无争议;但在商场中呢,你的对手到底是谁?难道就只是你的竞争者们吗?

显然不是。以传统营销学的观点来看,你的对手就是你的竞争者们,你必须跟你的竞争者们大打质量战、价格战,唯有如此,你才能杀出一条血路,以极为激烈的惨胜赢得部分消费者的些许不可靠、不牢固、不稳定的芳心。

然而,《定位》则告诉我们,你的对手根本不是你的竞争者们,而是潜在消费者的心智,唯有进入消费者的心智,抢占消费者的心智高地,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赢得漂亮、赢得干脆、赢得兵不血刃!

因为在这个"选择的暴力"社会中,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已成为常态,而消费者的心智则极为有限,最多只能为每个品类留下七个品牌空间。

当无限膨胀的选择遇上极为有限的心智,无需赘言,决定权永远在于消费者有限的心智。

可以说,找到你的对手是商场取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唯有使出浑身解数进入消费者的心智,才能真正找到你的对手是谁,才能真正打赢与竞争者们的无数硬仗。

2. 明确你的策略

当找到你的对手后,你的方向和目标随即清晰,那就是如何想法设法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定位》告诉我们商场中取得胜利有三条行之有效的策略。

第一条策略成为第一。这是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捷径,也是最有效、最简单的策略,成为第一意味着你就是市场的领头羊、领先者、标杆者,自然在消费者心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心智。

第二条策略是寻找空位。当你的产品无法做到同领域内的第一时,你必须以一个跟随者的身份采取寻找空位的策略,其核心是找到领先者的薄弱环节,然后出奇制胜,提出崭新、独到的理念,然后一举攻入消费者的心智,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条策略是重新定位竞争对手。当你连空位都找不到时,你必须推翻之前竞争对手已经创建的心智,建立一套新的心智理念。苹果以"这仅仅是个开始"重新定位了手机行业,五谷道场以"非油炸"重新定位了方便面行业……

应该说,这三条策略是基于产品的不同市场地位来决定的,唯有明确自身所处市场地位,才能明确商战应该采取的竞争策略。

3. 改变你的思维

商场如战场,商场更如人生。"定位"的理念不单单改变了营销行业,更成为一种高价值的思维模式,对公司、产品、组织、宗教、国家宣传及个人成长、职业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掌握"定位"这样强有力的生产工具,就真正理解了品牌的影响力,也真正理解了如何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品牌护城河,让对手望而兴叹。

尤其在这个全民打造个人"Ip"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储存自己的影响力,当学会用"定位"这个武器思考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如何做到不可替代,那就真正懂了定位的内涵!

两位大师的这堂课结束了,学生们似乎懂了什么,心智、品牌、影响力、与众不同等字眼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心中。

将来的他们,无论身处真正的战场,还是商场、名利场、职业场,都会牢牢记住两位大师毕业前的这堂课,更不会忘记这堂课的标题——我们肯定能赢!

定位读后感(三)

初读《定位》,唠唠"三何"

糖涩尔

最近终于把看《定位》一书提上了日程,之前也不止一次的听人安利过此书,再加上其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想必应该不会是浪得虚名吧。

虽说"定位"理论自1972年提出,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其很多理念都其实都已经在各个行业领域所实践,但系统学习的一大好处就是在于可以将过往的一个个点连接成线。

1.何为"定位"

那么什么又是"定位"呢?其最新的定义是:"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

这句话可以提炼出三个要素:

1.定位从产品开始,所谓产品可以是商品、服务、企业、机构甚至个人;

2.但定位并不围绕产品进行,不涉及产品改变;

3,.定位围绕的是顾客的心智,通过对既有产品的包装,使其在顾客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互联网人,尤其是产品和运营,初次接触定位理念或许会有所不习惯设置质疑。因为无论是产品还是运营,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贯彻始终的一直是"用户至上,挖掘满足用户需求。""定位"则不然,它认为仅靠"满足需求"是无法赢得顾客的,进入顾客心智的定位知道才是赢得选择的有效方法。

笔者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内心确实也有一丝的不敢苟同。但转念一想,发现确实如此。最典型的的例子莫过于支付宝和微信的社交之争。如果从需求层面来看,支付宝的聊天功能并不逊色于微信,甚至也一度推出过"圈子平台",但却一直不能被市场所认可。其最根本的原因无非就是定位,支付宝在用户心中的一直是"以支付功能为主的类金融工具",人们根本难以将他和社交联系起来,又如何能在用户的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可能有读者会问,那为什么微信这么一个社交软件能在支付领域占据头部位置呢?其实也是定位。微信支付刚推出的时候,一直不温不火,与支付宝简直是云泥之别。但因其通过春节红包异军突起,在用户心智中建立了"发(抢)红包神器"的定位,从而盘活了其社交网络的资金流转,有了用户资金沉淀引导其再触达支付环节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2.为何"定位"

从定位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成功"定位"的一个关键在于"与众不同".而对于"与众不同"的定义,其实不同的时代是有所差别的。

而当下信息的过度传播和人们心智的过度简化这两者的共同作用,是"定位"愈发显得重要,"与众不同"愈发显得困难。

2.1 信息过度传播

这点我想大家都已经深有感触。信息大爆炸,让我们每天每数以亿计的信息所包围。无论是各类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娱乐平台还是线下的各式广告,各种信息以千奇百怪的方式千方百计地试图侵占我们的心智。而一个产品要想从这浩如烟海的信息大军中脱颖而出,进入人们的心智之中。其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便是要有选择性,聚焦于某一点集中火力进行突破。一言以蔽之,就是找准"定位".

2.2 信息的过度简化

从人的心理角度来看,我们的心智其实自带防御机制,会潜意识的去屏蔽、排斥大部分信息,而偏向于接受那些和我们过往的知识经验相吻合的信息。

这恰恰就是在这传播过度的环境下,人的唯一防卫力量——过度简化的心智。

而与此同时,大部分人可以忍受别人给他灌输一些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却不能接受有人试图去改变他们的固有想法。所以说:定位不是去试图改变人的心智,而是去找到人心智的薄弱点加以突破。

这突破的手段,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将信息尽可能的简化。就好像用一把刀将"信息之矛"削尖削利,这样才能切入人的心智。

3.如何"定位"

因为此书笔者也并未完全看完。故此节仅是笔者对目前所看部分的一些思考。

笔者一直说运营"有的放矢"很重要。那么关于"如何定位"自然也是基于"为何定位"的破局了。

首先,此书给出的"定位"的基本方法如下:

"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其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关联认知",便是基于人们更愿意去接受与自身知识经验相吻合的信息这一客观因素。

这个在"定位"中典型的一个方法就是"非可乐"定位法。这是一种通过把产品和已经占据潜在客户心智的东西联系到一起的方法。

书中举了七喜的例子。当时在人们的认知中,第一是可口可乐,第二是百事可乐。七喜把自己定义成"非可乐"饮料,既借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又将其和两大可乐巨头区分开来,通过差异化定位,避免和其产生直接竞争,销量急剧增长。

除了通过关联客户原有认知进入心智之外,另一个"定位"成功所面临的的难题就是"信息爆炸"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每个人能记住的信息是有限的。而我们往往容易记住一个领域中前三名的产品,最多7位(这已经算是对这个领域相当了解了。)比如说,我们自己回忆一下,现在电商平台这么多,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能说的上来的综合电商也就天猫、淘宝、京东了吧。

而要想从万千信息中吸引客户,另一个方向便是进入潜在客户认知的前三,甚至是第一了。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就像我们只会好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却从不关心第二个。

但大的市场,基本上已经被各方大佬所瓜分。而这也恰恰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选择垂直领域创业的主要原因了。进入垂直领域的好处很多,但有助于"定位"的笔者觉得主要是俩:

1)垂直领域竞争少,如果你是第一个进入的,那么更有希望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留下"行业第一"的印象;

2)大领域的领导者,不见得在垂直领域依旧是领导者。这是我们摆脱他们掣肘的机会。就像阿里的淘宝在C2C电商的地位无人能撼动,但到了B2C垂直领域,天猫不就逊色于京东了吗?

书未读完,暂且聊到这里吧。笔者之前总是觉得看完一本书,再写感悟比较合适。但现在想起当初运营公众号的初衷:不就是聊聊读书,谈谈感悟吗?那又何必执拗于看完再写呢?以后或许会有感即书,到时一本书写了三四篇读后感,诸位莫怪了。

《定位》读后感精选


阅读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处,心灵总有归处。每个人对作品这本书都有各自的见解,读后感的中我们可以适当结合具体内容发表自身看法和意见。那么如何写出一个精彩的读后感开头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编辑帮大家整理的《定位》读后感,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定位》读后感【篇1】

内容简介:社会的职业资源是有限的,人的精力、能力和时间也是有限的。在一个人口大国里,各行各业都有很多的从业者和竞争者。大学毕业生如何才能择到业,择好业?科学地进行职业定位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职业定位决定你的人生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职业定位是普遍困扰择业者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大学毕业生。社会的职业资源是有限的,人的精力、能力和时间也是有限的。在一个人口大国里,各行各业都有很多的从业者和竞争者。大学毕业生如何才能择到业,择好业?科学地进行职业定位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职业定位首先在于定心,定心就必须专注。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也是有着多种选择机会的社会,择业者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自己与职业的匹配,抛下职业锚,确定职业领域,进而努力在职场竞争中胜出。教育打开眼界,职业改变人生。主动接受职业生涯教育,研习职业定位的理论,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求自我在职业社会中的位置。

职业定位决定你的人生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职业定位是普遍困扰择业者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大学毕业生。教育打开眼界,职业改变人生。职业定位首先在于定心,定心就必须专注。兴权以职业定位为题,写了这样一本颇具探索陸的书,徊信能给择业者以更多的思考和帮助。这是一本生动全面的职业规划指导书。它不是单纯地给出一些求职的技巧和策略,而是从各种角度来引导读者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先确定职业理想,进行职业定位。我希望广大的年轻人和家长们能够尽早接触这样的书,尽旱具备职业规划的意识。

《定位》读后感【篇2】

定位这本书其实有一点点《品牌》的反面教材,其实也挺有道理的,品牌延伸的陷阱,并不是任何一个品牌,只要延伸就能够获利的,而是要看怎么延伸,延伸好还是保持品牌单一性比较好。虽然西方的书多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例子也都是西方的,读起来不是很过瘾,但是起码前几章还是有干货的。

很多经理人认为,胜负见于市场,其实并非如此,胜负在于潜在顾客的心智,这是定位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

今天我们发现,开创并主导一个品类,另你的品牌成为潜在顾客心智中某一品类的代表,是赢得心战的关键。

保持品牌的狭窄的聚焦

营销的竞争是异常关于心智的竞争,营销竞争的终极战场不是工厂,不是市场,而是心智。心智决定市场,也决定营销的成败。

定位的基本方法,并非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调动心智中已有的认知,重现链接已经存在的联系。

顾客心智为了防御海量的信息传播,会筛选和排斥大部分信息,心智只接受与之前的知识和经验相一致的信息。

不要试图改变心智,成为定位理论的原则之一

一旦顾客心智中拥有了一个词,你就得利用它,否则就会失去它。

事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人们心智中已有的认知。定位的思维的精髓在于,把认知当做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知识,已在顾客的心智中建立你想要的“定位”。

每一种媒体的出现非但不会取代原有的媒体,反而会改变和改造原有的媒体。

定位是一套系统的寻找心智空位的方法。

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

如果你不能再某个品类中争取第一,那么就开创一个你可以成为第一的品类。

领导地位是最好的差异化,是品牌成功的保障。

高价策略成功的秘诀在于:首先你必须是第一个建立高价定位的品牌,其次,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品牌故事,最后,选择一个顾客能够接受的高价品类,否则高价只会把顾客吓走。

高价必须以真正的差异化做支撑,差异化能够合理解释为什么值得人们花更多的钱。

时至今日,各公司还是致力于制造产品而不是主打品牌,产品制造在工厂,而品牌打造则是在心智中。取个好名字至关重要。

心智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消除负面的影响的更好的策略是换一个名字。

如果你是第一个进入心智的,取任何名字都可以,如果你不是第一个,又没有挑到一个合适的名字,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定位》读后感【篇3】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这篇文章讲述了3个小故事,涵盖了一个真理。第一个故事中乞丐因为商人一句“你我都是商人”最终成为了商人。第二个故事中一个年轻人受老僧人寓言的指点,用茶壶与杯子的典故寓言,年轻人放低了自己的身份,从而得到了最终的成功。第三个故事中,一位年轻人原先超级自信,但自信过头,就成了狂妄自大,后来沦为乞丐。再一次得到父亲的鼓励与指引,最后走向了成功。

三个小故事,你们看到了生命呢?我是看到了,这三个故事讲述同一个道理,我们在定位自己的时候一定要切合实际,作为我们,不应该好高骛远,狂妄自大,自信是好事,但切记千万不要自信过了头。聪明的人总是对自己知之甚深,总会思考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并准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我们平时就要学会定位自己,根据自身情况设立标准,本着自己的原则做好每一件事。

《定位》读后感【篇4】

今天去图书馆看了一天的《定位》,由里斯和特劳特编写的。(之前还看了阿尔里斯的《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真是大为感触:原来是公关一直在扮演着塑造品牌这个角色,而广告只是在维护塑造好了的品牌,保持它的力量,使这个品牌充满活力,不衰败,所以公关就被提到最前线,而广告是后于公关,被退到第二的地位,起着保护和维持作用,这两者不能倒换顺序,也不能缺少某一个,一个品牌或是公司以及个人,只有将公关和广告很好的运用,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看书一向很慢的我,今天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大师不愧是大师,当时他们写这本书得出这样的观念的时候还有很多人都骂他们是胡说八道,说他们的观点不正确,就包括营销大师大卫奥格威都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任何好的理念都是能经受的住时间考验,这样的理论才是时代所趋的。

直到20xx年,美国营销学会评选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结果不是劳斯。瑞夫斯的USP、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也不是菲利浦。科特勒所架构的营销管理及消费者“让渡“价值理论,不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价值链理论,而是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

(1)一个企业只有在它这个行业成为第一,树立行业第一的服务或是第一的位置,并且真正做到了第一(所谓第一是先于竞争对手提出),你才能牢固的树立你第一品牌的形象,你才能不被竞争对手打败,所以时机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公司的定位一定要准确,在之前一定要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做到真正的了解自己的产品,自己的位置,以及竞争对手的动向,你才有针对性。

(2)但是现实中很多产品并不是在行业中排名第一第二,有的甚至是第二百名,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惧怕,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为自己的品牌取一个好的名字,因为名字中间就隐含了你的定位,最为重要的是定位信息一定要简单,在现代社会信息纷繁的年代,你只有极为简单又富有创意的信息才不会被信息的海洋给淹没,才能让受众记住你;还有你的产品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目标受众,而不是人人都兼顾,否则你的目标群体会丧失。

(3)很多企业都喜欢用产品延伸线来给产品定位,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很多公司的管理人员都觉得采用产品延伸来定位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扩大影响,没错,这是广告公司的想法,因为广告公司是喜欢做同一个品牌的案子,如果他们做一个新的品牌则会遇到更大的压力和竞争力,而且广告预算也更大,所以这又回到公关第一,广告第二来了。要是将一个新的品牌交给公关公司并且运用公关的手段也就是第三媒体,并且采用舆论传播为导向,那么不用花费多少预算就可以在公众心中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到这个品牌成熟之后再交给广告公司来维护企业的形象。

(4)有的公司受不了延伸产品利益的诱惑,而延伸出一些新的产品,从短期来看,确实能给公司盈利,并且能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是致命性的伤害,当你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一点点的市场份额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丧失了你在某一个领域领先的优势,把这种优势拱手让给了你的竞争对手,并且你的延伸产品的市场份额也是永远竞争不过对手的优势品牌的,这样你的品牌就会慢慢的从市场中退出,最后消失。

《定位》读后感【篇5】

本月我安排阅读了《定位》,作者为美国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孙子云:先胜而后求战。商场如战场,而这就是战略的角色,事实上,无论承认与否,今天很多商业界的领先者都忽视战略,而重视战术。对企业而言,这是极其危险的错误。你要在开战之前认真思考和确认战略,才能赢得战役的胜利。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制造廉价产品已使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环境问题,收入不平等以及对创新的需求都意味着重要的的不是制造更廉价大的产品,而是更好的进行产品营销。只有这样,中国才能赚更多的钱,才能在员工收入、环境保护和其他方面进行更大的投入,“品牌定位”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战略。

书中讲了大量关于定位的精典案例。定位是一种观念,它改变了广告的本质。定位从产品开始,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但是定位不是围绕产品进行的,而是围绕潜在顾客的心智进行的,也就是说,将产品定位于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务,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如何做到成为进入心智的捷径,那就是要做到:成为第一,一般人只对第一的印象非常深刻,所有成为第一,才是进入到心智的捷径,屈居第二和默默无闻没有区别。历史表明,第一个进入人们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2倍,第三个品牌的4倍。而且这个比例不会轻易改变。举个例子,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的激烈营销战,百事可乐的营销活动连年或得成功,但在可乐业大比拼中领先的又是谁呢?当然是可口可乐啦。可口可乐每销售六瓶饮料,百事可乐最多只能销售四瓶。事实就是从此,在任何品类中,第一品牌的销售总是大大超过排名第二的品牌。营销中要做的就是保持领先的战略,不断重复,抓住每一个机会进行营销,迅速回应对手的营销策略。

如何定位一个项目?这也许并不容易,定位需要逆向思维,定位需要从潜在客户开始,而不是你自己开始。不要问自己是什么,要问自己在潜在顾客心智中是什么?在我们这个过渡传播的社会,改变心智是项异常艰难的工作,相比之下,运用已有认知就简单多了。在确认潜在客户心智的状态时,要从市场中得到“我们的定位是什么”的答案,而不是从营销那里得到。一个企业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这就决定了这个企业或产品用什么方式去生存和发展。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处境,更要从竞争对手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处境。定位需要积累,定位需要创意,定位需要坚持。

分享几个定位成功的案例:

1、王老吉:王老吉凉茶曾在年销售额1个亿左右进行徘徊。xx年借助“怕上火”的定位概念由广东成功走向全国,xx年销售额达到120亿元,成功超越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额。

2、真功夫:新定位缔造中式快餐领导者。以蒸饭起家的中式快餐品牌真功夫在进入北京、上海等地之后逐渐陷入发展瓶颈,问题店增加。在定位理论的帮助下,真功夫理清了自身最佳战略机会,聚焦于米饭快餐,成立米饭大学,打造排骨饭为代表品项,并以“快速”为定位指导内部运营及店面选址。真功夫重新获得竞争力,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进一步巩固了中式快餐领导者的地位。

所以对于企业和产品来说,定位一定要准确,准确的定位会迅速提升市场份额,快速促进市场发展。定位理论能帮助企业跳出企业看企业,透过现场看本质,从竞争导向,战略定位,顾客心智等方面来审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定位是战略的核心,是品牌的本质,是占有心智资源,是企业成本的源泉。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基石,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保证,品牌定位是企业发展中必须坚持的一项管理。

如果定位战略能用来推销产品,那为什么不能用来推销你自己呢?你是什么?人和产品都有相同的问题,想让所有人都满意。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在生活中的定位是什么?你能用一个概念来概况你自己的定位吗?要是能的话,你能通过自己的职业来确定这个定位并加以利用吗?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的信心为自己确立一个概念。他们犹豫不决,指望别人来给自己下定义。

企业和人都能进行定位,其实任何一项制度和管理措施的出台也需要定位,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执行到位,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预判,如何解决。其实这些都是定位。定位这一课题,值得深思。

《定位》读后感【篇6】

在当今社会中工作、学习、生活中我想都会遇到该怎么样,要求如何,应该怎么做;其实这都是在“定位“。尤其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个人的、产品的、营销策略的定位,通读这本书给让我更深的了解到定位重要性。以及该如何去定位。人不可以“妄自菲薄”,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把自己的目标定位高点。

在xx年刚接手一家肿瘤医院,这个医院非常大,专家的学术地位都很高,并且很难接触。当时只有一个特尔立在医院,其实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推广,也没有定位,只是知道升白,和G联合升白效果更好。我想首先在潜意识里已经做了联合升白的定位,在推广中就更加难推。在持续的学习中,了解中,以及市场部,还有中肿的黄慧强对GM的了解,我想我该重新的开始定位GM。因为对GM了解的更深,所以知道可推的学术观点也很多;那又要面临着先从哪里开始推广,重新定位,最后在市场部的建议下,开始在口腔溃疡方面推广。经过时间的证明口腔溃疡大家已经接受,后续又做产品的进一步的定位。在后续的推广中,全国的市场都在做特尔立的学术推广,包括淋巴瘤免疫治疗、血液科预防真菌感染、以及到目前的局部放疗+GM的远位效应等。

其实我想也是公司一直把GM的学术地位定位的很高,所以这些年来一直在坚持推广GM。随着我们GM学术的更加深入,在以后医生的潜意识里会有:提到特宝生物就会想到GM,提到GM就会想到特宝生物。这就是定位的重要性。

定位不仅仅在我们的产品中很重要,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重要,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定位。在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定位好我们的未来,我想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会更有信心和干劲。人不能忽略自己的能力,要把自己目标定位的高点;我想总会有实现自己目标的一天。

《定位》读后感【篇7】

作为__年出版的书《定位》,书中的内容许多内容在20__年的今天也都不过时。书中给出的案例,各个位置的定位方法,都能给小品牌,甚至网络推广带来一些灵感。其中剖析了“满足客户需求”却无法赢得用户的原因部分颇为精彩。

书中有部分提到关于品牌升级和定位的问题,非常深刻,发人深思。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心里想到了两个品牌,比亚迪和小米。比亚迪最近几年不断的开出王朝系列新能源汽车,高薪聘请奔驰前总设计师,汽车内饰,电池技术,汽车外形等诸多环节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xx年推出的比亚迪汉和最新的刀片电池技术,都证明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实力。但是,人们却仍然将比亚迪汽车看做是低价汽车的代表,尽管比亚迪汉,比亚迪唐的售价和配置早已处在中端,中高端领域。究其原因,始终是比亚迪这个品牌已经被定位为低价车,出租车,公交车,不好听一点儿就是Low.这里暂且不讨论人性啊,虚荣啊这些东西。重要的是人们听到比亚迪汽车,就明显不如蔚来,特斯拉等新能源品牌。根据《定位》书中提到的关于新产品,新定位,新品牌,如何以全新的姿态进入到用户的心智中,是有详细的方法的。

关于比亚迪这个案例,如果一开始就“汉”,“秦”,“唐”这样的王朝直接注册为新品牌,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产品线,宣传新品完全以新品牌,新公司的形式去推广,只有这样才能褪去用户心中的那一道坎。当然,这样的方式会让市场部在运营和广告方面付出更多的心血和资金投入。这是一种抉择。另外这个路子其实也不是什么新路子,丰田早就用这个方法,在“越野”,“耐用”,“维修便宜”等多个定位中占据的用户的心智。提起“路虎”,是不是脑海中就是高大威猛汽车的代表。提起“耐用的汽车”,是不是就是丰田。另外丰田为了往高端汽车领域冲击,也同样开出了新品牌“雷克萨斯”。为的就是避免用户不自觉的把丰田这个品牌的属性附加给“雷克萨斯”,普通用户甚至都不知道雷克萨斯是丰田的子品牌,这就已经说明了丰田策略的成功。

另外,作者把品牌定位比作一个天平秤,假如品牌方希望一个品牌能够占据两个大品类的头部位置,就会导致两个品类都做不到第一。值得深思,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个只适用于消费品,不适用于大集团的定位。举个例子,提到雷蛇这个品牌,能想到什么?电竞装备,鼠标,键盘,电竞座椅等。反过来,提到电竞装备,你第一个想到什么品牌?是雷蛇。假如有一天,雷蛇这个品牌准备去做一个新的品类,卫生用品,并且冲到了这个品类的前三名,那么雷蛇这个品牌,还代表着电竞装备吗?如果不代表,那么雷蛇电竞产品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失客户。这也是我们做独立站品牌时,垂直和精准的原因,不过我们都没有作者特劳特这样的总结能力。

还有小米的高端梦,这条路走的是真好。因为我是米粉,所以比较关注小米的产品线。现在回顾小米的历程,其实小米在创立的前三年就已经规划好了未来的品牌路线。随着红米品牌的推出,小米的高端梦就彻底坐实了。红米继续着超高性价比的路线,防止丢失最初的那批追求超高性价比的米粉。同时,小米也在不断的提高旗舰机型的价格,开始冲击高端市场。从米8的2699到米11的4299,这品牌升级走的那叫一个稳当。小米的整个发展路线,其实非常符合作者特劳特的定位理念,想要冲击新的市场就要使用新的品牌。而小米实际上用的另外一种方法使得“小米”这个品牌成为了新一代的高端手机品牌,“红米”则接替了曾经的小米的接力棒。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体会:教师角色的定位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体会:教师角色的定位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课堂: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辛辛苦苦,可是认真观察一下,不知有多少学生能听得进去,即使听讲的学生也不知到底能记住多少。简而言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率不高,参与度也不高,但是老师却异常辛苦。这是当今教育的普遍悲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哀?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困境?读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联系教学实际,我认为这是因为就是我们的老师没有摆正教师角色,如果摆正了教师角色,这些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生本教育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搞好教学设计。根据这一宗旨我们可以定位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1、一切从学生出发,做好教学的组织者。

建构主义认为,认识是一个主动解释并建构个体知识表征的过程。学生认识的主动性应该受到保护、受到培养的,然而,有些教师却习惯于满堂灌,根本不给学生主动学习认识的机会,学生看到了一些内容,本来跃跃欲试,试图说出,可是教师却凭借自己的权利毫无遗漏的讲了出来。就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受到了压抑,学习的热情渐渐消退,学习效果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差。因此,教师应该从满堂灌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一切从学生出发,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通过恰到好处的组织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主动认识,主动学习的机会,让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得到培养。这种组织体现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上。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活动任务的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原有认识基础,还要考虑需要和兴趣爱好;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习活动能够得以进行,既不会因为内容太易,使学生感到乏味,也不会因为内容过难,令学生望而生畏。学习活动的组织如果是分组进行,就要考虑小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考虑将哪些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学生才会乐于交流,乐于表达。简而言之,教师就是要通过科学组织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人人都能参与合作探究展示。

2、一切为了学生,做好学生学习的帮手。

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期间,教师要巡回在学生中间,学生因为基础知识积累等方面的原因,会遇到困难,这时候教师给予帮助,指导时机得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这时的教学不仅实现了因材施教,而且实现了因需而教,没有多余,因而是效益最大化的。

3、全面依靠学生,做学生学习活动的观察者。

我们经常发现一个家长对孩子考虑的面面俱到,什么都给孩子准备的齐齐全全,他家的孩子却非常平庸,有的家长物资上没有积累,孩子却相对优秀。其实,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讲得面面俱到,分析得丝丝入扣,效果未必就好。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开展。检查复习,让学生代替教师提问检查;新课学习,让学生合作探究后讲给同伴听;课堂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提问、检测或评价。这时,学生成了学习的主角,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观众。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课下研究上节课的知识环节,研究考察的方式,从而形成对知识的深层把握,课上学会发现,主动建构知识。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为适当精讲做准备。

4、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知识的提升者。

学生通过活动、展示,显露出知识认知的状况,这时候学生认识的闸门被打开了,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希望完善,希望进步,教师应该适时进行评价讲解,通过讲解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认知的不确切和不完善的地方,使知识更加全面、准确;通过评价引领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通过相应扩展使知识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因为教师此时的讲述是基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了解,针对性强,有新意,学生会愿意倾听,乐于接受,也就易于融合到学生的知识系统之中。这样便落实了先学后教,多学精讲,可以让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全部交给了学生,教师教师不是撒手不管,而是更好的为学生的学习提升服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手、观察者和提升者,给学生以最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并得到最大提升,这样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成绩会有提高,学科情感会有增强,师生感情也会有越来越好,这样便会实现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

定位读后感3篇


定位读后感3篇

定位读后感(一)

年初,公司的郭先生——一位酷爱读书的人,号召部门同事荐书买书,发起了公司的第一个读书同好会“悦读会“、大家荐买的书籍分为两类,一类讲股票的,一类讲营销的。非常切合我们的职业——证券营销。讲股票的大都看过,于是我想,换换口味也未尝不可,看本讲营销的。这便是我读《定位》一书的源头。

可以说,这是我认真看过的第一本写营销的书。翻开首页,宣传语写得挺吸引人,诸如“如果只看一本营销书,首选《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之类。我就冲着这几句颇有气势的宣传语,研读开来。

《定位》一书揭示了企业亦或产品能够取得成功的本质:赢得顾客的心智。即公司的产品要精准定位,卖点要进入消费者的心中,形成品牌。当顾客看到你的品牌时,能想到你的产品,联想到你的公司。

比如大家看到格力,就知道格力是做空调的,而且知道格力做空调是业界做得是最好的。相应的,如果我要买个空调,那我首先会考虑格力,因为它是空调第一个品牌,做空调做得最好。这便是产品定位进入消费者心智的很好例子。

书中还提出,产品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需要第一个进入消费者心中,占据第一的位置。人们总是能记住第一名的名字,后面的难免遗忘。有一个现象,在玲琅满目的品牌中,大多数人只记得前两个品牌。这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是相符的。我们知道王老吉与加多宝,可口可乐与百事,滴的与快的,这些都是行业中的老大与老二,至于后面的,基本没有他们什么事了。

我认为这种想象是基于我们的心理与习惯。我们倾向于接近自己熟悉的事物,排斥陌生的事物。当一个品牌进入内心,得到我们的认可后,我们相当守旧,很难再去改变。此时如果有其它品牌入侵,我们先天性地会与之前的认识作比较,并且,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比之前更好,我们偏向于购买原有品牌这种保护性策略。

定位思想虽然重在讲营销、广告与品牌树立,但并不止于此。推广开来,定位其实是公司战略的问题。品牌、广告、产品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表面的东西,而公司管理与运营、政策规章、员工的价值观才是内在核心。在当今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只有那些定位清晰,从管理层、到员工、到产品设计、到广告策划、品牌运营有统一的认识,扭在一条绳上的公司和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这便是本书给我营销方面的启发。而作为一个专业的投资人士,万物都会联想到股票。结合近期的“漂亮50“行情,使我感触颇深。

关注股票的朋友们都知道,最近中小创小盘股跌跌不休,而“漂亮50“股票却屡创新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如此,当我们回头来看,这些股票都是上市以来一直上涨的大牛股。看看“漂亮50“的名单:老板电器、格力电器、海天味业、贵州茅台、青岛啤酒、伊利股份hellip;hellip;看到这些名字你联想到了什么?我想一定会是“最好的老板油烟机、最好的格力空调、天天炒菜的海天酱油、好喝且贵的茅台酒、常喝的老青岛以及摆满超市的伊利牛奶“、

这些不正是《定位》提出的占领人们心智的品牌和产品么?

稍加推理,我们就能得到产品“定位“做得好,与股票长期走牛的关系。当一个公司产品“定位“精准,首先进入人们的心智,能获得最大的购买量,其它品牌无可替代,处于垄断地位,能够获取超额利润。一旦占领人们的内心,很难被超越,能够在竞争中长期处于不败之地。所以利润节节攀升,驱动股价长期走牛。

这些占领人们心智的品牌,我们常常称之为“行业龙头“、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对此观点也有阐述。格雷厄姆认为,从投资的安全性来看,买股票应该限定在一类企业——即行业龙头;如果实在低估,可以扩大到二类企业—行业老二;而对于排在更后面公司,则不予考虑。这与《定位》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

前几天有位朋友问我,“漂亮50“涨这么高了,还追不追?我答:只要是行业龙头,决对第一品牌,估值只要不是太离谱,追又何妨?继续涨,则赚到;如果回调,最多时间拿长一点。从中长期来看,行业龙头还会涨,因为产品已经占领了人们的内心,很难改变;要超越第一,其实很难。

综合来看,《定位》确实是一本好书。做营销的读一读,可以找到营销的方法;炒股票的读一读,对选股逻辑也有启发。亦营销,亦投资,这便是我对本书的总结。

定位读后感(二)

共计1610字,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早已听说《定位》这本书的大名,但始终没有机会一睹其芳容。直到最近读完这本书,我才深深被大师的观念和论述所折服。

《定位》一书,远非“经典“、“好书“、“过瘾“这样的形容词所能形容,而更应该用“开创性“、“颠覆性“、“划时代性“这样的形容词形容。这绝非溢美之词,而是无数伟大的公司用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知与真理。

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两位大师如同两位冷静而又战绩卓越的将军给即将毕业的军校学生授课,将一例例失败的战争进行解析,将一场场成功的战役进行解密,循序渐进给学生讲解如何用“定位“这个新的理念、新的生产工具做到决胜总在开战前,实现“先胜而后求战“、

如果要给两位大师授课的内容加个标题,我希望这堂课的标题是《我们肯定能赢》。当然,还有3个副标题,分别是“找到你的对手“、“明确你的策略“、“改变你的思维“,而这也正是这本书要向世人传达的精髓。

1、找到你的对手

都说商场如战争,若论两者的残酷程度,商业社会的激烈竞争程度一点也不弱于战场。但若论两者关于“对手“的理解,商场的理解则显著深刻于战场。

战场中,你的对手就是你的敌人,毫无争议;但在商场中呢,你的对手到底是谁?难道就只是你的竞争者们吗?

显然不是。以传统营销学的观点来看,你的对手就是你的竞争者们,你必须跟你的竞争者们大打质量战、价格战,唯有如此,你才能杀出一条血路,以极为激烈的惨胜赢得部分消费者的些许不可靠、不牢固、不稳定的芳心。

然而,《定位》则告诉我们,你的对手根本不是你的竞争者们,而是潜在消费者的心智,唯有进入消费者的心智,抢占消费者的心智高地,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赢得漂亮、赢得干脆、赢得兵不血刃!

因为在这个“选择的暴力“社会中,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已成为常态,而消费者的心智则极为有限,最多只能为每个品类留下七个品牌空间。

当无限膨胀的选择遇上极为有限的心智,无需赘言,决定权永远在于消费者有限的心智。

可以说,找到你的对手是商场取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唯有使出浑身解数进入消费者的心智,才能真正找到你的对手是谁,才能真正打赢与竞争者们的无数硬仗。

2、明确你的策略

当找到你的对手后,你的方向和目标随即清晰,那就是如何想法设法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定位》告诉我们商场中取得胜利有三条行之有效的策略。

第一条策略成为第一。这是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捷径,也是最有效、最简单的策略,成为第一意味着你就是市场的领头羊、领先者、标杆者,自然在消费者心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心智。

第二条策略是寻找空位。当你的产品无法做到同领域内的第一时,你必须以一个跟随者的身份采取寻找空位的策略,其核心是找到领先者的薄弱环节,然后出奇制胜,提出崭新、独到的理念,然后一举攻入消费者的心智,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条策略是重新定位竞争对手。当你连空位都找不到时,你必须推翻之前竞争对手已经创建的心智,建立一套新的心智理念。苹果以“这仅仅是个开始“重新定位了手机行业,五谷道场以“非油炸“重新定位了方便面行业hellip;hellip;

应该说,这三条策略是基于产品的不同市场地位来决定的,唯有明确自身所处市场地位,才能明确商战应该采取的竞争策略。

3、改变你的思维

商场如战场,商场更如人生。“定位“的理念不单单改变了营销行业,更成为一种高价值的思维模式,对公司、产品、组织、宗教、国家宣传及个人成长、职业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掌握“定位“这样强有力的生产工具,就真正理解了品牌的影响力,也真正理解了如何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品牌护城河,让对手望而兴叹。

尤其在这个全民打造个人“Ip“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储存自己的影响力,当学会用“定位“这个武器思考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如何做到不可替代,那就真正懂了定位的内涵!

两位大师的这堂课结束了,学生们似乎懂了什么,心智、品牌、影响力、与众不同等字眼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心中。

将来的他们,无论身处真正的战场,还是商场、名利场、职业场,都会牢牢记住两位大师毕业前的这堂课,更不会忘记这堂课的标题——我们肯定能赢!

定位读后感(三)

最近终于把看《定位》一书提上了日程,之前也不止一次的听人安利过此书,再加上其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想必应该不会是浪得虚名吧。

虽说“定位“理论自1972年提出,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其很多理念都其实都已经在各个行业领域所实践,但系统学习的一大好处就是在于可以将过往的一个个点连接成线。

1、何为“定位“

那么什么又是“定位“呢?其最新的定义是:“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

这句话可以提炼出三个要素:

1、定位从产品开始,所谓产品可以是商品、服务、企业、机构甚至个人;

2、但定位并不围绕产品进行,不涉及产品改变;

3,、定位围绕的是顾客的心智,通过对既有产品的包装,使其在顾客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互联网人,尤其是产品和运营,初次接触定位理念或许会有所不习惯设置质疑。因为无论是产品还是运营,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贯彻始终的一直是“用户至上,挖掘满足用户需求。““定位“则不然,它认为仅靠“满足需求“是无法赢得顾客的,进入顾客心智的定位知道才是赢得选择的有效方法。

笔者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内心确实也有一丝的不敢苟同。但转念一想,发现确实如此。最典型的的例子莫过于支付宝和微信的社交之争。如果从需求层面来看,支付宝的聊天功能并不逊色于微信,甚至也一度推出过“圈子平台“,但却一直不能被市场所认可。其最根本的原因无非就是定位,支付宝在用户心中的一直是“以支付功能为主的类金融工具“,人们根本难以将他和社交联系起来,又如何能在用户的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可能有读者会问,那为什么微信这么一个社交软件能在支付领域占据头部位置呢?其实也是定位。微信支付刚推出的时候,一直不温不火,与支付宝简直是云泥之别。但因其通过春节红包异军突起,在用户心智中建立了“发(抢)红包神器“的定位,从而盘活了其社交网络的资金流转,有了用户资金沉淀引导其再触达支付环节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2、为何“定位“

从定位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成功“定位“的一个关键在于“与众不同“、而对于“与众不同“的定义,其实不同的时代是有所差别的。

而当下信息的过度传播和人们心智的过度简化这两者的共同作用,是“定位“愈发显得重要,“与众不同“愈发显得困难。

2·1信息过度传播

这点我想大家都已经深有感触。信息大爆炸,让我们每天每数以亿计的信息所包围。无论是各类站、社交媒体、娱乐平台还是线下的各式广告,各种信息以千奇百怪的方式千方百计地试图侵占我们的心智。而一个产品要想从这浩如烟海的信息大军中脱颖而出,进入人们的心智之中。其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便是要有选择性,聚焦于某一点集中火力进行突破。一言以蔽之,就是找准“定位“、

2·2信息的过度简化

从人的心理角度来看,我们的心智其实自带防御机制,会潜意识的去屏蔽、排斥大部分信息,而偏向于接受那些和我们过往的知识经验相吻合的信息。

这恰恰就是在这传播过度的环境下,人的唯一防卫力量——过度简化的心智。

而与此同时,大部分人可以忍受别人给他灌输一些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却不能接受有人试图去改变他们的固有想法。所以说:定位不是去试图改变人的心智,而是去找到人心智的薄弱点加以突破。

这突破的手段,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将信息尽可能的简化。就好像用一把刀将“信息之矛“削尖削利,这样才能切入人的心智。

3、如何“定位“

因为此书笔者也并未完全看完。故此节仅是笔者对目前所看部分的一些思考。

笔者一直说运营“有的放矢“很重要。那么关于“如何定位“自然也是基于“为何定位“的破局了。

首先,此书给出的“定位“的基本方法如下:

“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其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关联认知“,便是基于人们更愿意去接受与自身知识经验相吻合的信息这一客观因素。

这个在“定位“中典型的一个方法就是“非可乐“定位法。这是一种通过把产品和已经占据潜在客户心智的东西联系到一起的方法。

书中举了七喜的例子。当时在人们的认知中,第一是可口可乐,第二是百事可乐。七喜把自己定义成“非可乐“饮料,既借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又将其和两大可乐巨头区分开来,通过差异化定位,避免和其产生直接竞争,销量急剧增长。

除了通过关联客户原有认知进入心智之外,另一个“定位“成功所面临的的难题就是“信息爆炸“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每个人能记住的信息是有限的。而我们往往容易记住一个领域中前三名的产品,最多7位(这已经算是对这个领域相当了解了。)比如说,我们自己回忆一下,现在电商平台这么多,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能说的上来的综合电商也就天猫、淘宝、京东了吧。

而要想从万千信息中吸引客户,另一个方向便是进入潜在客户认知的前三,甚至是第一了。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就像我们只会好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却从不关心第二个。

但大的市场,基本上已经被各方大佬所瓜分。而这也恰恰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选择垂直领域创业的主要原因了。进入垂直领域的好处很多,但有助于“定位“的笔者觉得主要是俩:

1)垂直领域竞争少,如果你是第一个进入的,那么更有希望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留下“行业第一“的印象;

2)大领域的领导者,不见得在垂直领域依旧是领导者。这是我们摆脱他们掣肘的机会。就像阿里的淘宝在C2C电商的地位无人能撼动,但到了B2C垂直领域,天猫不就逊色于京东了吗?

书未读完,暂且聊到这里吧。笔者之前总是觉得看完一本书,再写感悟比较合适。但现在想起当初运营公众号的初衷:不就是聊聊读书,谈谈感悟吗?那又何必执拗于看完再写呢?以后或许会有感即书,到时一本书写了三四篇读后感,诸位莫怪了。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找准教师的职业定位》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职业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