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读后感(一)
营销有术,投资有道
丁全兵
年初,公司的郭先生——一位酷爱读书的人,号召部门同事荐书买书,发起了公司的第一个读书同好会 "悦读会".大家荐买的书籍分为两类,一类讲股票的,一类讲营销的。非常切合我们的职业——证券营销。讲股票的大都看过,于是我想,换换口味也未尝不可,看本讲营销的。这便是我读《定位》一书的源头。
可以说,这是我认真看过的第一本写营销的书。翻开首页,宣传语写得挺吸引人,诸如"如果只看一本营销书,首选《定位》" ,"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之类。我就冲着这几句颇有气势的宣传语,研读开来。
《定位》一书揭示了企业亦或产品能够取得成功的本质:赢得顾客的心智。即公司的产品要精准定位,卖点要进入消费者的心中,形成品牌。当顾客看到你的品牌时,能想到你的产品,联想到你的公司。
比如大家看到格力,就知道格力是做空调的,而且知道格力做空调是业界做得是最好的。相应的,如果我要买个空调,那我首先会考虑格力,因为它是空调第一个品牌,做空调做得最好。这便是产品定位进入消费者心智的很好例子。
书中还提出,产品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需要第一个进入消费者心中,占据第一的位置。人们总是能记住第一名的名字,后面的难免遗忘。有一个现象,在玲琅满目的品牌中,大多数人只记得前两个品牌。这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是相符的。我们知道王老吉与加多宝,可口可乐与百事,滴的与快的,这些都是行业中的老大与老二,至于后面的,基本没有他们什么事了。
我认为这种想象是基于我们的心理与习惯。我们倾向于接近自己熟悉的事物,排斥陌生的事物。当一个品牌进入内心,得到我们的认可后,我们相当守旧,很难再去改变。此时如果有其它品牌入侵,我们先天性地会与之前的认识作比较,并且,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比之前更好,我们偏向于购买原有品牌这种保护性策略。
定位思想虽然重在讲营销、广告与品牌树立,但并不止于此。推广开来,定位其实是公司战略的问题。品牌、广告、产品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表面的东西,而公司管理与运营、政策规章、员工的价值观才是内在核心。在当今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只有那些定位清晰,从管理层、到员工、到产品设计、到广告策划、品牌运营有统一的认识,扭在一条绳上的公司和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这便是本书给我营销方面的启发。而作为一个专业的投资人士,万物都会联想到股票。结合近期的"漂亮50"行情,使我感触颇深。
关注股票的朋友们都知道,最近中小创小盘股跌跌不休,而"漂亮50"股票却屡创新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如此,当我们回头来看,这些股票都是上市以来一直上涨的大牛股。看看"漂亮50"的名单:老板电器、格力电器、海天味业、贵州茅台、青岛啤酒、伊利股份……看到这些名字你联想到了什么?我想一定会是"最好的老板油烟机、最好的格力空调、天天炒菜的海天酱油、好喝且贵的茅台酒、常喝的老青岛以及摆满超市的伊利牛奶".
这些不正是《定位》提出的占领人们心智的品牌和产品么?
稍加推理,我们就能得到产品"定位"做得好,与股票长期走牛的关系。当一个公司产品"定位"精准,首先进入人们的心智,能获得最大的购买量,其它品牌无可替代,处于垄断地位,能够获取超额利润。一旦占领人们的内心,很难被超越,能够在竞争中长期处于不败之地。所以利润节节攀升,驱动股价长期走牛。
这些占领人们心智的品牌,我们常常称之为"行业龙头".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对此观点也有阐述。格雷厄姆认为,从投资的安全性来看,买股票应该限定在一类企业——即行业龙头;如果实在低估,可以扩大到二类企业-行业老二;而对于排在更后面公司,则不予考虑。这与《定位》提出的观点不谋而合。
前几天有位朋友问我,"漂亮50"涨这么高了,还追不追?我答:只要是行业龙头,决对第一品牌,估值只要不是太离谱,追又何妨?继续涨,则赚到;如果回调,最多时间拿长一点。从中长期来看,行业龙头还会涨,因为产品已经占领了人们的内心,很难改变;要超越第一,其实很难。
综合来看,《定位》确实是一本好书。做营销的读一读,可以找到营销的方法;炒股票的读一读,对选股逻辑也有启发。亦营销,亦投资,这便是我对本书的总结。
2017.06.01 于广州
定位读后感(二)
我们肯定能赢
四哥
共计1610字,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早已听说《定位》这本书的大名,但始终没有机会一睹其芳容。直到最近读完这本书,我才深深被大师的观念和论述所折服。
《定位》一书,远非"经典"、"好书"、"过瘾"这样的形容词所能形容,而更应该用"开创性"、"颠覆性"、"划时代性"这样的形容词形容。这绝非溢美之词,而是无数伟大的公司用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知与真理。
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两位大师如同两位冷静而又战绩卓越的将军给即将毕业的军校学生授课,将一例例失败的战争进行解析,将一场场成功的战役进行解密,循序渐进给学生讲解如何用"定位"这个新的理念、新的生产工具做到决胜总在开战前,实现"先胜而后求战".
如果要给两位大师授课的内容加个标题,我希望这堂课的标题是《我们肯定能赢》。当然,还有3个副标题,分别是"找到你的对手"、"明确你的策略"、"改变你的思维",而这也正是这本书要向世人传达的精髓。
1. 找到你的对手
都说商场如战争,若论两者的残酷程度,商业社会的激烈竞争程度一点也不弱于战场。但若论两者关于"对手"的理解,商场的理解则显著深刻于战场。
战场中,你的对手就是你的敌人,毫无争议;但在商场中呢,你的对手到底是谁?难道就只是你的竞争者们吗?
显然不是。以传统营销学的观点来看,你的对手就是你的竞争者们,你必须跟你的竞争者们大打质量战、价格战,唯有如此,你才能杀出一条血路,以极为激烈的惨胜赢得部分消费者的些许不可靠、不牢固、不稳定的芳心。
然而,《定位》则告诉我们,你的对手根本不是你的竞争者们,而是潜在消费者的心智,唯有进入消费者的心智,抢占消费者的心智高地,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赢得漂亮、赢得干脆、赢得兵不血刃!
因为在这个"选择的暴力"社会中,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已成为常态,而消费者的心智则极为有限,最多只能为每个品类留下七个品牌空间。
当无限膨胀的选择遇上极为有限的心智,无需赘言,决定权永远在于消费者有限的心智。
可以说,找到你的对手是商场取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唯有使出浑身解数进入消费者的心智,才能真正找到你的对手是谁,才能真正打赢与竞争者们的无数硬仗。
2. 明确你的策略
当找到你的对手后,你的方向和目标随即清晰,那就是如何想法设法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定位》告诉我们商场中取得胜利有三条行之有效的策略。
第一条策略成为第一。这是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捷径,也是最有效、最简单的策略,成为第一意味着你就是市场的领头羊、领先者、标杆者,自然在消费者心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心智。
第二条策略是寻找空位。当你的产品无法做到同领域内的第一时,你必须以一个跟随者的身份采取寻找空位的策略,其核心是找到领先者的薄弱环节,然后出奇制胜,提出崭新、独到的理念,然后一举攻入消费者的心智,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条策略是重新定位竞争对手。当你连空位都找不到时,你必须推翻之前竞争对手已经创建的心智,建立一套新的心智理念。苹果以"这仅仅是个开始"重新定位了手机行业,五谷道场以"非油炸"重新定位了方便面行业……
应该说,这三条策略是基于产品的不同市场地位来决定的,唯有明确自身所处市场地位,才能明确商战应该采取的竞争策略。
3. 改变你的思维
商场如战场,商场更如人生。"定位"的理念不单单改变了营销行业,更成为一种高价值的思维模式,对公司、产品、组织、宗教、国家宣传及个人成长、职业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掌握"定位"这样强有力的生产工具,就真正理解了品牌的影响力,也真正理解了如何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品牌护城河,让对手望而兴叹。
尤其在这个全民打造个人"Ip"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储存自己的影响力,当学会用"定位"这个武器思考如何做到与众不同、如何做到不可替代,那就真正懂了定位的内涵!
两位大师的这堂课结束了,学生们似乎懂了什么,心智、品牌、影响力、与众不同等字眼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心中。
将来的他们,无论身处真正的战场,还是商场、名利场、职业场,都会牢牢记住两位大师毕业前的这堂课,更不会忘记这堂课的标题——我们肯定能赢!
定位读后感(三)
初读《定位》,唠唠"三何"
糖涩尔
最近终于把看《定位》一书提上了日程,之前也不止一次的听人安利过此书,再加上其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想必应该不会是浪得虚名吧。
虽说"定位"理论自1972年提出,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了,其很多理念都其实都已经在各个行业领域所实践,但系统学习的一大好处就是在于可以将过往的一个个点连接成线。
1.何为"定位"
那么什么又是"定位"呢?其最新的定义是:"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
这句话可以提炼出三个要素:
1.定位从产品开始,所谓产品可以是商品、服务、企业、机构甚至个人;
2.但定位并不围绕产品进行,不涉及产品改变;
3,.定位围绕的是顾客的心智,通过对既有产品的包装,使其在顾客心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互联网人,尤其是产品和运营,初次接触定位理念或许会有所不习惯设置质疑。因为无论是产品还是运营,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贯彻始终的一直是"用户至上,挖掘满足用户需求。""定位"则不然,它认为仅靠"满足需求"是无法赢得顾客的,进入顾客心智的定位知道才是赢得选择的有效方法。
笔者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内心确实也有一丝的不敢苟同。但转念一想,发现确实如此。最典型的的例子莫过于支付宝和微信的社交之争。如果从需求层面来看,支付宝的聊天功能并不逊色于微信,甚至也一度推出过"圈子平台",但却一直不能被市场所认可。其最根本的原因无非就是定位,支付宝在用户心中的一直是"以支付功能为主的类金融工具",人们根本难以将他和社交联系起来,又如何能在用户的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
那么可能有读者会问,那为什么微信这么一个社交软件能在支付领域占据头部位置呢?其实也是定位。微信支付刚推出的时候,一直不温不火,与支付宝简直是云泥之别。但因其通过春节红包异军突起,在用户心智中建立了"发(抢)红包神器"的定位,从而盘活了其社交网络的资金流转,有了用户资金沉淀引导其再触达支付环节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2.为何"定位"
从定位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成功"定位"的一个关键在于"与众不同".而对于"与众不同"的定义,其实不同的时代是有所差别的。
而当下信息的过度传播和人们心智的过度简化这两者的共同作用,是"定位"愈发显得重要,"与众不同"愈发显得困难。
2.1 信息过度传播
这点我想大家都已经深有感触。信息大爆炸,让我们每天每数以亿计的信息所包围。无论是各类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娱乐平台还是线下的各式广告,各种信息以千奇百怪的方式千方百计地试图侵占我们的心智。而一个产品要想从这浩如烟海的信息大军中脱颖而出,进入人们的心智之中。其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便是要有选择性,聚焦于某一点集中火力进行突破。一言以蔽之,就是找准"定位".
2.2 信息的过度简化
从人的心理角度来看,我们的心智其实自带防御机制,会潜意识的去屏蔽、排斥大部分信息,而偏向于接受那些和我们过往的知识经验相吻合的信息。
这恰恰就是在这传播过度的环境下,人的唯一防卫力量——过度简化的心智。
而与此同时,大部分人可以忍受别人给他灌输一些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却不能接受有人试图去改变他们的固有想法。所以说:定位不是去试图改变人的心智,而是去找到人心智的薄弱点加以突破。
这突破的手段,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将信息尽可能的简化。就好像用一把刀将"信息之矛"削尖削利,这样才能切入人的心智。
3.如何"定位"
因为此书笔者也并未完全看完。故此节仅是笔者对目前所看部分的一些思考。
笔者一直说运营"有的放矢"很重要。那么关于"如何定位"自然也是基于"为何定位"的破局了。
首先,此书给出的"定位"的基本方法如下:
"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其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关联认知",便是基于人们更愿意去接受与自身知识经验相吻合的信息这一客观因素。
这个在"定位"中典型的一个方法就是"非可乐"定位法。这是一种通过把产品和已经占据潜在客户心智的东西联系到一起的方法。
书中举了七喜的例子。当时在人们的认知中,第一是可口可乐,第二是百事可乐。七喜把自己定义成"非可乐"饮料,既借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又将其和两大可乐巨头区分开来,通过差异化定位,避免和其产生直接竞争,销量急剧增长。
除了通过关联客户原有认知进入心智之外,另一个"定位"成功所面临的的难题就是"信息爆炸"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们每个人能记住的信息是有限的。而我们往往容易记住一个领域中前三名的产品,最多7位(这已经算是对这个领域相当了解了。)比如说,我们自己回忆一下,现在电商平台这么多,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能说的上来的综合电商也就天猫、淘宝、京东了吧。
而要想从万千信息中吸引客户,另一个方向便是进入潜在客户认知的前三,甚至是第一了。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就像我们只会好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却从不关心第二个。
但大的市场,基本上已经被各方大佬所瓜分。而这也恰恰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选择垂直领域创业的主要原因了。进入垂直领域的好处很多,但有助于"定位"的笔者觉得主要是俩:
1)垂直领域竞争少,如果你是第一个进入的,那么更有希望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留下"行业第一"的印象;
2)大领域的领导者,不见得在垂直领域依旧是领导者。这是我们摆脱他们掣肘的机会。就像阿里的淘宝在C2C电商的地位无人能撼动,但到了B2C垂直领域,天猫不就逊色于京东了吗?
书未读完,暂且聊到这里吧。笔者之前总是觉得看完一本书,再写感悟比较合适。但现在想起当初运营公众号的初衷:不就是聊聊读书,谈谈感悟吗?那又何必执拗于看完再写呢?以后或许会有感即书,到时一本书写了三四篇读后感,诸位莫怪了。
据说读完一本书之后,会激发出许多不同的心得体会。相信很多读者在阅读完某些作品之后,内心都会涌现出更多关于生活的思考。不过,针对这些感受,该如何进行文笔流畅的读后感写作呢?栏目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定位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震惊!特劳特品牌战略定位的精髓只有这四句话?!
现在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说到定位,营销人更是如此。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用户定位……等等,几乎什么东西都开始和定位扯上关系。但是,定位真的是如此吗?按照定位理论,显然是不正确的。
在定位理论中,只有一种定位——品牌定位。

因为定位的本质是用品牌的差异化占据用户心智中的一个优势位置,所以不存在市场定位等概念。品牌需要定位,这个毋庸置疑。几乎每一个营销人都在讲定位,但是很少有人真的懂定位。看下面这个例子。
一日,一家电动车创业公司的品牌经理给大家开会: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品牌的定位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
员工A说:我们的车比较酷,属于酷车!应该定位成酷车……
员工B打断说:我们针对的是都市里的年轻人群,他们喜欢个性,很潮,应该定位成出行潮品!
一个喜欢互联网思维的营销领导C说:互联网时代,定位理论已经失灵,大家还在这里瞎搞……
一个来自广告公司的创意D说:我们的车很适合骑行玩乐,老板创立这个品牌也是因为爱骑行,喜欢玩车,那我们就叫“玩出样YOUNG”,同时样和YOUNG谐音,YOUNG代表的是年轻人,怎么样?
领导C说:这个定位好!互联网化,又很有创意!于是品牌的定位就这样诞生了。这是一个好的定位吗?显然不是,下面我们来分析为什么错误。
上面的定位讨论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没有解决品牌要在用户心智中占据什么位置的问题,也就是空有创意,却无品牌策略。

比如可口可乐占据的是正宗可乐的空位,加多宝是凉茶领导者空位,香飘飘奶茶占据的是“解决小饿小困的奶茶”空位,而“玩出样YOUNG”无法为品牌找到一个优势的空位。
很多企业的品牌定位都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如何为品牌建立一个合适的定位呢?我从《定位》书中找到了答案,定位四步法:
1、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
2、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是利用其强势中蕴含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定位。
3、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信任状。
4、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传播上要有足够多的资源,将这一定位植入用户的心智。
以上就是《定位》一书中的定位四步法。定位四步法从竞争对手入手,避开竞争对手的强势,为自己的品牌在用户心智中寻找一个优势定位。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
上海旺资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简称“旺资金融”,是一家从事汽车贷款的金融公司。旗下产品旺贷APP,可以做到15分钟购车贷款成功,省去线下贷款办理手续的大量时间。它的品牌口号是:数据时代,信用生活。
旺资金融的定位是什么?或者,它有定位吗?它应该没有定位——从目前所有平台上看。或许,在公司内部领导心中“旺资——数据时代下新型汽车贷款金融公司”。但作为品牌,更应该具有外部思维——品牌在用户心智中意味着是什么。
现在为旺资金融做个定位:
1,旺资金融的竞争对手是谁?首先我们分析旺资金融的外部竞争环境,它存在两个竞争对手:一个是传统的线下购车贷款途径,一个是线上购车贷款途径。
鉴于购车贷款市场并无一个强势品牌,旺资金融第一阶段的战略应该是抢占线上购车贷款的定位。
2,旺资金融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是什么?线下购车贷款可信度高,但办理贷款周期长、手续繁多,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线上购车贷款平台申请手续简单,放款快,但获得用户信任难度大。
旺资金融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用户通过app提交资料后,系统自动评分,只需15分钟就可以获得贷款服务。这就是旺资金融与对手最大的差异化。如何定位旺资金融呢?不着急,接着往下看。
一切答案都在现场。我们可以到购车现场去问问用户:旺资是什么?我想,绝大多数用户会说:旺资金融是一个很快(15分钟)就可以贷款买车的APP软件。
设计的定位,应该越简单越好,所以它应该是口语化的——让用户替我们传播。旺资金融定位应该是“旺贷——15分钟就可以贷款买车的手机APP”。但是有了这个定位还不够,我们还要为这个定位找到一个信任状。
3,旺资金融可信吗?首次听到旺资金融的用户都会有这个疑问(每个新品牌都存在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手机贷款APP——飞贷是如何定位的。
飞贷的广告:飞贷——随借随还的手机APP贷款,唯一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中国金融案例(还请了商学院教授做代言并签名)。


飞贷的广告解决了三个问题:
我是谁?(我是飞贷)
我是做什么的?(随借随还的手机APP贷款)
我可靠吗?(我是唯一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手机APP贷款,你说可靠不可靠?你看还有美国教授为我签字作证)。
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就是飞贷的信任状——让飞贷的用户觉得飞贷更可靠。
旺资金融也需要一个信任状,可是他没有美国商学院为他做背书,也没有其他权威机构做背书,该怎么办呢?它可以用他的用户数量做背书——成功帮助300000人15分钟贷款买车。这个信任状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
所以,旺资的定位应该是:旺贷——仅需15分钟就可以贷款买车的手机APP,已经帮助300000人15分钟成功贷款买车。
4,最后就是将这个定位融合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形成战略配衬,阻击竞争对手。
比如我为旺资金融设计的一个广告文案:
想贷款买车,用旺贷APP!
(简单直接,解决我是谁、我是做什么的、两个问题,洗脑式传播)
手机贷款,线下提车
(明确与线下竞争对手的差异化)
15分钟全搞定
(彻底建立起相对于竞争对手优势位置)
想贷款买车,用旺贷APP!
(再次重复)
已经帮助300000万人成功贷款买车!
(信任状,解决用户信任问题)
以上就是我为旺资金融设计的广告文案,有没有瓜子二手车广告的感觉?(嘿嘿)
当然,一个成功的品牌定位,没有这么简单,还需要对市场环境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等等。但定位四步法为我们制定了清晰的定位路线图。
最后,希望能在留言板看到你的观点!
内容简介:社会的职业资源是有限的,人的精力、能力和时间也是有限的。在一个人口大国里,各行各业都有很多的从业者和竞争者。大学毕业生如何才能择到业,择好业?科学地进行职业定位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职业定位决定你的人生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职业定位是普遍困扰择业者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大学毕业生。社会的职业资源是有限的,人的精力、能力和时间也是有限的。在一个人口大国里,各行各业都有很多的从业者和竞争者。大学毕业生如何才能择到业,择好业?科学地进行职业定位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职业定位首先在于定心,定心就必须专注。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也是有着多种选择机会的社会,择业者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自己与职业的匹配,抛下职业锚,确定职业领域,进而努力在职场竞争中胜出。教育打开眼界,职业改变人生。主动接受职业生涯教育,研习职业定位的理论,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求自我在职业社会中的位置。
职业定位决定你的人生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职业定位是普遍困扰择业者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大学毕业生。教育打开眼界,职业改变人生。职业定位首先在于定心,定心就必须专注。兴权以职业定位为题,写了这样一本颇具探索陸的书,徊信能给择业者以更多的思考和帮助。这是一本生动全面的职业规划指导书。它不是单纯地给出一些求职的技巧和策略,而是从各种角度来引导读者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先确定职业理想,进行职业定位。我希望广大的年轻人和家长们能够尽早接触这样的书,尽旱具备职业规划的意识。
定位这本书其实有一点点《品牌》的反面教材,其实也挺有道理的,品牌延伸的陷阱,并不是任何一个品牌,只要延伸就能够获利的,而是要看怎么延伸,延伸好还是保持品牌单一性比较好。虽然西方的书多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例子也都是西方的,读起来不是很过瘾,但是起码前几章还是有干货的。
很多经理人认为,胜负见于市场,其实并非如此,胜负在于潜在顾客的心智,这是定位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
今天我们发现,开创并主导一个品类,另你的品牌成为潜在顾客心智中某一品类的代表,是赢得心战的关键。
保持品牌的狭窄的聚焦
营销的竞争是异常关于心智的竞争,营销竞争的终极战场不是工厂,不是市场,而是心智。心智决定市场,也决定营销的成败。
定位的基本方法,并非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调动心智中已有的认知,重现链接已经存在的联系。
顾客心智为了防御海量的信息传播,会筛选和排斥大部分信息,心智只接受与之前的知识和经验相一致的信息。
不要试图改变心智,成为定位理论的原则之一
一旦顾客心智中拥有了一个词,你就得利用它,否则就会失去它。
事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人们心智中已有的认知。定位的思维的精髓在于,把认知当做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知识,已在顾客的心智中建立你想要的“定位”。
每一种媒体的出现非但不会取代原有的媒体,反而会改变和改造原有的媒体。
定位是一套系统的寻找心智空位的方法。
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
如果你不能再某个品类中争取第一,那么就开创一个你可以成为第一的品类。
领导地位是最好的差异化,是品牌成功的保障。
高价策略成功的秘诀在于:首先你必须是第一个建立高价定位的品牌,其次,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品牌故事,最后,选择一个顾客能够接受的高价品类,否则高价只会把顾客吓走。
高价必须以真正的差异化做支撑,差异化能够合理解释为什么值得人们花更多的钱。
时至今日,各公司还是致力于制造产品而不是主打品牌,产品制造在工厂,而品牌打造则是在心智中。取个好名字至关重要。
心智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消除负面的影响的更好的策略是换一个名字。
如果你是第一个进入心智的,取任何名字都可以,如果你不是第一个,又没有挑到一个合适的名字,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定位》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解决了我们思维上的很多困惑。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公司在发展运作过程中一些至关重要的策略。
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那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
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
成功企业的成功确实有许多借鉴之处,但它们很荣幸能在比今天简单得多的环境中就已成长为巨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仅来得更加容易,而且对有效和无效因素也将得出更透彻的分析了解超级品牌的盛衰沉浮,我们将更清楚什么是最普遍的错误。从风风光光落到难以度日的企业,最近还真是不乏其数。我们说的太多,听的太少,老一套做广告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老式的广告词也是一样。现在你只能听到比较级形容词,而不是最高级。
通俗易懂地定义一个品类,实在是非常有必要。首先必须回答产品是什么。
如果你描述的品类已经引起困惑,那么你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机会几乎等于零,试图改变消费者对你已有认知的错误。心智认知就是品牌的事实,因为营销是认知的战场,而非产品的战场,营销过程是与心智认知发生作用的过程。在营销世界里,没有客观的现实,也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一样东西:现有的潜在顾客心智中的认知
如果其他竞争者已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某种认知,这时你才想去占有它完全是做无用功。
沃尔沃抢注了安全概念。许多其他汽车生产商,包括奔驰和通用,都曾围绕安全大做文章。但除了沃尔沃,没有一个品牌以安全的诉求成功进入消费者心智。
因为其它汽车宣称安全的缘故,而使得消费者愈发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沃尔沃凭此超过了奔驰和宝马,一举成为美国最畅销的豪华车。
你不能与竞争者采用相同的字眼或定位。你得找到另外一个字眼,寻找其他属性成功导致自大,自大导致失败,人一旦成功,就很难保持客观,他们常常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市场需求。公司规模越大,首席执行官就越有可能与前线部队脱离联系。这可能是制约公司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成功的人往往疏于客观,常以自己的判断替代市场需求。
品牌能成功,是因为企业做了正确的营销决策,根据营销基本法则,步步为营。他们第一进入消费者心智,缩小焦点范围,抢先占有一个最强势的产品属性,对品牌名或企业的名字越认同,就越容易掉进品牌延伸的陷阱。建立品牌初时,自大可以是有效的推动力。然而一旦进入营销阶段,自大就是敌人,成功的营销者能思消费者之所思,站在消费者角度看问题,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任何情况,营销过程中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消费者认知。
小公司在精神上比大公司更贴近营销前线,宁愿在一处强势,而不愿拉长战线,处处挨打。如果产品已有一个清晰、表达准确的区隔概念,再去制造更多版本只会使它越来越混乱。
要想在定位时代获得成功,你必须心怀坦荡,在决策过程中努力排除一切虚荣心,因为它只能掩盖问题的实质。定位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要能够客观地评价产品,并且了解顾客和预期客户是如何评价这些产品的,只有一目了然的点子才能行得通。过量的宣传反而会妨碍除宣传之外的任何其他事情取得成功。如今行得通的简单点子,即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加以应用的、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出来的简单概念。解决问题的方祛往往简单得让成千上万的人对其视而不见,
通过对公司的定位认识和定位研究,对从事证券分析行业的人员来说,了解品牌公司和未来的发展极有帮助,对制定策略分析和研究打开思路,有很大的可读性。
在当今社会中工作、学习、生活中我想都会遇到该怎么样,要求如何,应该怎么做;其实这都是在“定位“。尤其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个人的、产品的、营销策略的定位,通读这本书给让我更深的了解到定位重要性。以及该如何去定位。人不可以“妄自菲薄”,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把自己的目标定位高点。
在xx年刚接手一家肿瘤医院,这个医院非常大,专家的学术地位都很高,并且很难接触。当时只有一个特尔立在医院,其实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推广,也没有定位,只是知道升白,和G联合升白效果更好。我想首先在潜意识里已经做了联合升白的定位,在推广中就更加难推。在持续的学习中,了解中,以及市场部,还有中肿的黄慧强对GM的了解,我想我该重新的开始定位GM。因为对GM了解的更深,所以知道可推的学术观点也很多;那又要面临着先从哪里开始推广,重新定位,最后在市场部的建议下,开始在口腔溃疡方面推广。经过时间的证明口腔溃疡大家已经接受,后续又做产品的进一步的定位。在后续的推广中,全国的市场都在做特尔立的学术推广,包括淋巴瘤免疫治疗、血液科预防真菌感染、以及到目前的局部放疗+GM的远位效应等。
其实我想也是公司一直把GM的学术地位定位的很高,所以这些年来一直在坚持推广GM。随着我们GM学术的更加深入,在以后医生的潜意识里会有:提到特宝生物就会想到GM,提到GM就会想到特宝生物。这就是定位的重要性。
定位不仅仅在我们的产品中很重要,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重要,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定位。在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定位好我们的未来,我想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会更有信心和干劲。人不能忽略自己的能力,要把自己目标定位的高点;我想总会有实现自己目标的一天。
今天明白一个道理:那些营销的理论,什么4P啊,4C啊,USP啊,不过是给你提供一个思维的方式,一个简单、有效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用来背、用来炫耀的。你懂的理论再多,想问题时不晓得从哪个角度切入,仍然是两脚书橱一个。——实际上背书是最容易的一件事了,只要你下点功夫。我认为营销要吃透的是三个东西:市场、心理和文化。
所谓市场,是指总体的概念,最根本的就是供需关系。心理,是指消费者的群体或个体心理模式,“共性”的心理(即人类共有的心理模式)是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个性”的心理呢?就是文化了。不同文化造就不同的行为方式。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中国人讲人情,重亲情,美国人则重独立。这就难怪跨国咨询公司、广告公司在中国为企业服务时会屡屡碰壁了:他们有最先进的理论,但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定位(Positioning):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基本前提:传播过度任何理论的出现都有它的历史性。定位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并很快风靡全美。其时,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量大增——“传播过度”。市场上充斥着噪音,广告诉求不得不从早期的“说什么”“怎么说”转移到“怎样才能有人听你说”上面。
理论支持:
1.大脑处理信息的有限性人类的大脑不仅拒绝接受与其现有知识或经验不符的信息,它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或经验来处理这些信息。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博士的说法,普通人的大脑无法同时出来七件以上的信息单位。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列出必须记牢的事项时多半只列到第七项的原因。比如:七位数的电话号码、世界七大奇迹……P37——产品小阶梯(最多七层)当然了,最好是争当第一。
2.大脑的“懒惰”性它喜欢把某个名字与某类特定的产品直接挂钩。举例来说,海飞丝=洗发水,你要是想出几款“海飞丝”沐浴露,“海飞丝”润肤膏什么的,那就等着吧,它们的销量准不高,还能把等式变成不等式,把可怜的消费者搞混,最后就等着蚕食自己的市场份额了。
基本结论:
1.不能由此及彼。承认在已确立第一位的市场里,你不可能推翻你的竞争对手。直接的发起进攻对你没什么好处。消费者一旦认同产品的“第一”地位,就会一直认同下去,除非产品本身出现了重大的问题。美国式的只要奋斗就能成为英雄的说法在这里不管用。当然,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你从一个合适的定位切入,完全可能以“替代者”的身份抢占市场份额——但不是直接竞争。
2.领导者的定位。要第一个进入预期客户的头脑,让自己的产品与预期客户产品梯子上的第一层牢牢地挂上钩。然后保持,随时准备拦截竞争对手。
3.跟随者的定位。跟领导者挂上钩,但要寻找它的空当。它“大”你就“小”,它“高价”你就“低价”;找不到空当的时候,可以给竞争对手重新定位。当然,实际的操作不是这么简单。
4.名字的威力。在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名字自身就有强大的威力。它是引起人们关注、自由联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避开“无名”陷阱,“搭便车”陷阱和“产品延伸”陷阱。
5.如何定位:你处在什么位置上——你想拥有什么位置——谁是你需要超过的——你有足够的资金吗——你能坚持下去吗——你与你自己的地位相称着眼的不是产品,不是品牌,不是企业形象,而是“大脑”——预期客户的大脑。
是的,这实际上是心理学而不是传播学、营销学的范畴。里斯和特劳特为什么能提出这么有影响力的理论?除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以外,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是一味奉行已有的广告理论——恰恰是不受理论的干扰,客观地面对市场,才能从营销的角度转移到传播的角度上来。传播过度——怎样让消费者“不经意”地记住你的产品?——领导者理论和名字威力理论。当然啦,第一和易联想的东西总是容易被记忆的。
阅读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处,心灵总有归处。每个人对作品这本书都有各自的见解,读后感的中我们可以适当结合具体内容发表自身看法和意见。那么如何写出一个精彩的读后感开头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编辑帮大家整理的《定位》读后感,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内容简介:社会的职业资源是有限的,人的精力、能力和时间也是有限的。在一个人口大国里,各行各业都有很多的从业者和竞争者。大学毕业生如何才能择到业,择好业?科学地进行职业定位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职业定位决定你的人生的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职业定位是普遍困扰择业者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大学毕业生。社会的职业资源是有限的,人的精力、能力和时间也是有限的。在一个人口大国里,各行各业都有很多的从业者和竞争者。大学毕业生如何才能择到业,择好业?科学地进行职业定位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职业定位首先在于定心,定心就必须专注。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也是有着多种选择机会的社会,择业者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自己与职业的匹配,抛下职业锚,确定职业领域,进而努力在职场竞争中胜出。教育打开眼界,职业改变人生。主动接受职业生涯教育,研习职业定位的理论,无疑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求自我在职业社会中的位置。
职业定位决定你的人生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职业定位是普遍困扰择业者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大学毕业生。教育打开眼界,职业改变人生。职业定位首先在于定心,定心就必须专注。兴权以职业定位为题,写了这样一本颇具探索陸的书,徊信能给择业者以更多的思考和帮助。这是一本生动全面的职业规划指导书。它不是单纯地给出一些求职的技巧和策略,而是从各种角度来引导读者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先确定职业理想,进行职业定位。我希望广大的年轻人和家长们能够尽早接触这样的书,尽旱具备职业规划的意识。
定位这本书其实有一点点《品牌》的反面教材,其实也挺有道理的,品牌延伸的陷阱,并不是任何一个品牌,只要延伸就能够获利的,而是要看怎么延伸,延伸好还是保持品牌单一性比较好。虽然西方的书多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例子也都是西方的,读起来不是很过瘾,但是起码前几章还是有干货的。
很多经理人认为,胜负见于市场,其实并非如此,胜负在于潜在顾客的心智,这是定位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
今天我们发现,开创并主导一个品类,另你的品牌成为潜在顾客心智中某一品类的代表,是赢得心战的关键。
保持品牌的狭窄的聚焦
营销的竞争是异常关于心智的竞争,营销竞争的终极战场不是工厂,不是市场,而是心智。心智决定市场,也决定营销的成败。
定位的基本方法,并非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调动心智中已有的认知,重现链接已经存在的联系。
顾客心智为了防御海量的信息传播,会筛选和排斥大部分信息,心智只接受与之前的知识和经验相一致的信息。
不要试图改变心智,成为定位理论的原则之一
一旦顾客心智中拥有了一个词,你就得利用它,否则就会失去它。
事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人们心智中已有的认知。定位的思维的精髓在于,把认知当做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知识,已在顾客的心智中建立你想要的“定位”。
每一种媒体的出现非但不会取代原有的媒体,反而会改变和改造原有的媒体。
定位是一套系统的寻找心智空位的方法。
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
如果你不能再某个品类中争取第一,那么就开创一个你可以成为第一的品类。
领导地位是最好的差异化,是品牌成功的保障。
高价策略成功的秘诀在于:首先你必须是第一个建立高价定位的品牌,其次,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品牌故事,最后,选择一个顾客能够接受的高价品类,否则高价只会把顾客吓走。
高价必须以真正的差异化做支撑,差异化能够合理解释为什么值得人们花更多的钱。
时至今日,各公司还是致力于制造产品而不是主打品牌,产品制造在工厂,而品牌打造则是在心智中。取个好名字至关重要。
心智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消除负面的影响的更好的策略是换一个名字。
如果你是第一个进入心智的,取任何名字都可以,如果你不是第一个,又没有挑到一个合适的名字,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这篇文章讲述了3个小故事,涵盖了一个真理。第一个故事中乞丐因为商人一句“你我都是商人”最终成为了商人。第二个故事中一个年轻人受老僧人寓言的指点,用茶壶与杯子的典故寓言,年轻人放低了自己的身份,从而得到了最终的成功。第三个故事中,一位年轻人原先超级自信,但自信过头,就成了狂妄自大,后来沦为乞丐。再一次得到父亲的鼓励与指引,最后走向了成功。
三个小故事,你们看到了生命呢?我是看到了,这三个故事讲述同一个道理,我们在定位自己的时候一定要切合实际,作为我们,不应该好高骛远,狂妄自大,自信是好事,但切记千万不要自信过了头。聪明的人总是对自己知之甚深,总会思考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并准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我们平时就要学会定位自己,根据自身情况设立标准,本着自己的原则做好每一件事。
今天去图书馆看了一天的《定位》,由里斯和特劳特编写的。(之前还看了阿尔里斯的《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真是大为感触:原来是公关一直在扮演着塑造品牌这个角色,而广告只是在维护塑造好了的品牌,保持它的力量,使这个品牌充满活力,不衰败,所以公关就被提到最前线,而广告是后于公关,被退到第二的地位,起着保护和维持作用,这两者不能倒换顺序,也不能缺少某一个,一个品牌或是公司以及个人,只有将公关和广告很好的运用,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看书一向很慢的我,今天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大师不愧是大师,当时他们写这本书得出这样的观念的时候还有很多人都骂他们是胡说八道,说他们的观点不正确,就包括营销大师大卫奥格威都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任何好的理念都是能经受的住时间考验,这样的理论才是时代所趋的。
直到20xx年,美国营销学会评选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结果不是劳斯。瑞夫斯的USP、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也不是菲利浦。科特勒所架构的营销管理及消费者“让渡“价值理论,不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价值链理论,而是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
(1)一个企业只有在它这个行业成为第一,树立行业第一的服务或是第一的位置,并且真正做到了第一(所谓第一是先于竞争对手提出),你才能牢固的树立你第一品牌的形象,你才能不被竞争对手打败,所以时机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公司的定位一定要准确,在之前一定要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做到真正的了解自己的产品,自己的位置,以及竞争对手的动向,你才有针对性。
(2)但是现实中很多产品并不是在行业中排名第一第二,有的甚至是第二百名,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惧怕,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为自己的品牌取一个好的名字,因为名字中间就隐含了你的定位,最为重要的是定位信息一定要简单,在现代社会信息纷繁的年代,你只有极为简单又富有创意的信息才不会被信息的海洋给淹没,才能让受众记住你;还有你的产品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目标受众,而不是人人都兼顾,否则你的目标群体会丧失。
(3)很多企业都喜欢用产品延伸线来给产品定位,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很多公司的管理人员都觉得采用产品延伸来定位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扩大影响,没错,这是广告公司的想法,因为广告公司是喜欢做同一个品牌的案子,如果他们做一个新的品牌则会遇到更大的压力和竞争力,而且广告预算也更大,所以这又回到公关第一,广告第二来了。要是将一个新的品牌交给公关公司并且运用公关的手段也就是第三媒体,并且采用舆论传播为导向,那么不用花费多少预算就可以在公众心中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到这个品牌成熟之后再交给广告公司来维护企业的形象。
(4)有的公司受不了延伸产品利益的诱惑,而延伸出一些新的产品,从短期来看,确实能给公司盈利,并且能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是致命性的伤害,当你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一点点的市场份额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丧失了你在某一个领域领先的优势,把这种优势拱手让给了你的竞争对手,并且你的延伸产品的市场份额也是永远竞争不过对手的优势品牌的,这样你的品牌就会慢慢的从市场中退出,最后消失。
本月我安排阅读了《定位》,作者为美国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孙子云:先胜而后求战。商场如战场,而这就是战略的角色,事实上,无论承认与否,今天很多商业界的领先者都忽视战略,而重视战术。对企业而言,这是极其危险的错误。你要在开战之前认真思考和确认战略,才能赢得战役的胜利。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制造廉价产品已使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环境问题,收入不平等以及对创新的需求都意味着重要的的不是制造更廉价大的产品,而是更好的进行产品营销。只有这样,中国才能赚更多的钱,才能在员工收入、环境保护和其他方面进行更大的投入,“品牌定位”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战略。
书中讲了大量关于定位的精典案例。定位是一种观念,它改变了广告的本质。定位从产品开始,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但是定位不是围绕产品进行的,而是围绕潜在顾客的心智进行的,也就是说,将产品定位于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务,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如何做到成为进入心智的捷径,那就是要做到:成为第一,一般人只对第一的印象非常深刻,所有成为第一,才是进入到心智的捷径,屈居第二和默默无闻没有区别。历史表明,第一个进入人们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2倍,第三个品牌的4倍。而且这个比例不会轻易改变。举个例子,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的激烈营销战,百事可乐的营销活动连年或得成功,但在可乐业大比拼中领先的又是谁呢?当然是可口可乐啦。可口可乐每销售六瓶饮料,百事可乐最多只能销售四瓶。事实就是从此,在任何品类中,第一品牌的销售总是大大超过排名第二的品牌。营销中要做的就是保持领先的战略,不断重复,抓住每一个机会进行营销,迅速回应对手的营销策略。
如何定位一个项目?这也许并不容易,定位需要逆向思维,定位需要从潜在客户开始,而不是你自己开始。不要问自己是什么,要问自己在潜在顾客心智中是什么?在我们这个过渡传播的社会,改变心智是项异常艰难的工作,相比之下,运用已有认知就简单多了。在确认潜在客户心智的状态时,要从市场中得到“我们的定位是什么”的答案,而不是从营销那里得到。一个企业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这就决定了这个企业或产品用什么方式去生存和发展。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处境,更要从竞争对手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处境。定位需要积累,定位需要创意,定位需要坚持。
分享几个定位成功的案例:
1、王老吉:王老吉凉茶曾在年销售额1个亿左右进行徘徊。xx年借助“怕上火”的定位概念由广东成功走向全国,xx年销售额达到120亿元,成功超越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额。
2、真功夫:新定位缔造中式快餐领导者。以蒸饭起家的中式快餐品牌真功夫在进入北京、上海等地之后逐渐陷入发展瓶颈,问题店增加。在定位理论的帮助下,真功夫理清了自身最佳战略机会,聚焦于米饭快餐,成立米饭大学,打造排骨饭为代表品项,并以“快速”为定位指导内部运营及店面选址。真功夫重新获得竞争力,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进一步巩固了中式快餐领导者的地位。
所以对于企业和产品来说,定位一定要准确,准确的定位会迅速提升市场份额,快速促进市场发展。定位理论能帮助企业跳出企业看企业,透过现场看本质,从竞争导向,战略定位,顾客心智等方面来审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定位是战略的核心,是品牌的本质,是占有心智资源,是企业成本的源泉。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基石,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保证,品牌定位是企业发展中必须坚持的一项管理。
如果定位战略能用来推销产品,那为什么不能用来推销你自己呢?你是什么?人和产品都有相同的问题,想让所有人都满意。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在生活中的定位是什么?你能用一个概念来概况你自己的定位吗?要是能的话,你能通过自己的职业来确定这个定位并加以利用吗?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的信心为自己确立一个概念。他们犹豫不决,指望别人来给自己下定义。
企业和人都能进行定位,其实任何一项制度和管理措施的出台也需要定位,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执行到位,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预判,如何解决。其实这些都是定位。定位这一课题,值得深思。
在当今社会中工作、学习、生活中我想都会遇到该怎么样,要求如何,应该怎么做;其实这都是在“定位“。尤其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个人的、产品的、营销策略的定位,通读这本书给让我更深的了解到定位重要性。以及该如何去定位。人不可以“妄自菲薄”,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把自己的目标定位高点。
在xx年刚接手一家肿瘤医院,这个医院非常大,专家的学术地位都很高,并且很难接触。当时只有一个特尔立在医院,其实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推广,也没有定位,只是知道升白,和G联合升白效果更好。我想首先在潜意识里已经做了联合升白的定位,在推广中就更加难推。在持续的学习中,了解中,以及市场部,还有中肿的黄慧强对GM的了解,我想我该重新的开始定位GM。因为对GM了解的更深,所以知道可推的学术观点也很多;那又要面临着先从哪里开始推广,重新定位,最后在市场部的建议下,开始在口腔溃疡方面推广。经过时间的证明口腔溃疡大家已经接受,后续又做产品的进一步的定位。在后续的推广中,全国的市场都在做特尔立的学术推广,包括淋巴瘤免疫治疗、血液科预防真菌感染、以及到目前的局部放疗+GM的远位效应等。
其实我想也是公司一直把GM的学术地位定位的很高,所以这些年来一直在坚持推广GM。随着我们GM学术的更加深入,在以后医生的潜意识里会有:提到特宝生物就会想到GM,提到GM就会想到特宝生物。这就是定位的重要性。
定位不仅仅在我们的产品中很重要,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重要,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定位。在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定位好我们的未来,我想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会更有信心和干劲。人不能忽略自己的能力,要把自己目标定位的高点;我想总会有实现自己目标的一天。
作为__年出版的书《定位》,书中的内容许多内容在20__年的今天也都不过时。书中给出的案例,各个位置的定位方法,都能给小品牌,甚至网络推广带来一些灵感。其中剖析了“满足客户需求”却无法赢得用户的原因部分颇为精彩。
书中有部分提到关于品牌升级和定位的问题,非常深刻,发人深思。看到这一部分的时候,我心里想到了两个品牌,比亚迪和小米。比亚迪最近几年不断的开出王朝系列新能源汽车,高薪聘请奔驰前总设计师,汽车内饰,电池技术,汽车外形等诸多环节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xx年推出的比亚迪汉和最新的刀片电池技术,都证明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实力。但是,人们却仍然将比亚迪汽车看做是低价汽车的代表,尽管比亚迪汉,比亚迪唐的售价和配置早已处在中端,中高端领域。究其原因,始终是比亚迪这个品牌已经被定位为低价车,出租车,公交车,不好听一点儿就是Low.这里暂且不讨论人性啊,虚荣啊这些东西。重要的是人们听到比亚迪汽车,就明显不如蔚来,特斯拉等新能源品牌。根据《定位》书中提到的关于新产品,新定位,新品牌,如何以全新的姿态进入到用户的心智中,是有详细的方法的。
关于比亚迪这个案例,如果一开始就“汉”,“秦”,“唐”这样的王朝直接注册为新品牌,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产品线,宣传新品完全以新品牌,新公司的形式去推广,只有这样才能褪去用户心中的那一道坎。当然,这样的方式会让市场部在运营和广告方面付出更多的心血和资金投入。这是一种抉择。另外这个路子其实也不是什么新路子,丰田早就用这个方法,在“越野”,“耐用”,“维修便宜”等多个定位中占据的用户的心智。提起“路虎”,是不是脑海中就是高大威猛汽车的代表。提起“耐用的汽车”,是不是就是丰田。另外丰田为了往高端汽车领域冲击,也同样开出了新品牌“雷克萨斯”。为的就是避免用户不自觉的把丰田这个品牌的属性附加给“雷克萨斯”,普通用户甚至都不知道雷克萨斯是丰田的子品牌,这就已经说明了丰田策略的成功。
另外,作者把品牌定位比作一个天平秤,假如品牌方希望一个品牌能够占据两个大品类的头部位置,就会导致两个品类都做不到第一。值得深思,不过我个人认为,这个只适用于消费品,不适用于大集团的定位。举个例子,提到雷蛇这个品牌,能想到什么?电竞装备,鼠标,键盘,电竞座椅等。反过来,提到电竞装备,你第一个想到什么品牌?是雷蛇。假如有一天,雷蛇这个品牌准备去做一个新的品类,卫生用品,并且冲到了这个品类的前三名,那么雷蛇这个品牌,还代表着电竞装备吗?如果不代表,那么雷蛇电竞产品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失客户。这也是我们做独立站品牌时,垂直和精准的原因,不过我们都没有作者特劳特这样的总结能力。
还有小米的高端梦,这条路走的是真好。因为我是米粉,所以比较关注小米的产品线。现在回顾小米的历程,其实小米在创立的前三年就已经规划好了未来的品牌路线。随着红米品牌的推出,小米的高端梦就彻底坐实了。红米继续着超高性价比的路线,防止丢失最初的那批追求超高性价比的米粉。同时,小米也在不断的提高旗舰机型的价格,开始冲击高端市场。从米8的2699到米11的4299,这品牌升级走的那叫一个稳当。小米的整个发展路线,其实非常符合作者特劳特的定位理念,想要冲击新的市场就要使用新的品牌。而小米实际上用的另外一种方法使得“小米”这个品牌成为了新一代的高端手机品牌,“红米”则接替了曾经的小米的接力棒。
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定位一词的意义,不管是商品,服务,公司,机构或者是个人,定位不再是围绕自身(产品、自己)进行的,而是围绕潜在用户的心智进行的,将产品定位于潜在用户的心智中。
定位的基本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事务,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存在的认知,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进入心智的捷径就是要做到:第一,人们往往只对第一有深刻的印象,所以成为第一,才是进入心智的最佳捷径。我们要先了解我们在行业内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能了解到竞争对手的情况,我们自身的情况,以及潜在用户的心智,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运用定位这一理念,让我们更好的占据顾客的心智。
把定位融入我的广告投放中工作中,会让我们的广告更有价值,更吸引人。
1、确定潜在用户的心智状态,避免自我主义。在这里我个人认为,心智可以理解为痛点,或者是用户的实际未被满足的需求,而我们可以现有的产品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2、在撰写创意时,要避免满足所有需求的创意出现,而是针对某一点,同时是未被占据的需求点,进行宣传。
3、投放计划的制定以及与预算的分配。通过了解用户的心智(或者说需求),在这需求出现时或之前进行针对投放,以保证我们的品牌在众多的品牌中脱颖而出。
4、传播内容不能一成不变,需要定期或实时更新,也同时可以一直占据用户心智。我们找到的用户的需求点,不能轻易放弃,要坚持宣传。
5、撰写的创意一定要体现出定位。这一点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创意本身毫无价值。只有当创意是为了戏剧化呈现定位时才能有所贡献。
以上就是我的读后感。
有启发的一本书: 作者核心观点是成功不能只靠自己努力(能力是最不重要的因素),需要借助和整合外部资源(找到能让你成功的那匹马,可以是伙伴,配偶,家族,产品,老板,同事,有潜力的初创公司…)
里面讲到很多方法论(术的层面),比较有启发的几个:
1. 人格魅力比智力重要
聪明的人一般自我意识都很强,如何在一个企业里和自我意识强的一群领导相处,并让大家都很愉快;如何和下级人员相处,让下属忠心;如何通过整合链接外部资源来给自己的部门创造价值,解决难题;这些都是一个好领导人格魅力的展现,记住这时努力和能力是最不重要的
2. 职业规划就是强化错觉
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不必有很详细的职业规划,但必须要有明确的人生规划,知道自己不要什么,职业规划只是人生规划中的一小部分。
3. 管住嘴不后悔
由此延伸的思考:做事不是为了做而做,一定要思考背后的目的。根据目的,采取不能的措施,很多时候不是努力做到最好,有很多事只要做到60分就可以了,就没必要努力做到90分;
很多时候有些工作/事情是传统遗留下来的做法,也要思考为什么要做,如何才能做得更好。举个例子,公司部门定期会做团建,一般也就是吃个饭,目的是为了奖励团队,放松心情,增加团队凝聚力,根据目标来设计团建才是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简单地吃饭+部门领导夸夸其谈,根本达不到团建的目的!管住嘴,多倾听,让对方舒服,当你在夸夸其谈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很好的观察和倾听的机会!
人生定位:特劳特教你营销自己读后感400字 第(2)篇认识特劳特从王老吉开始,“怕上火,喝王老吉”,特劳特公司对王老吉的重新定位,使王老吉红遍大江南北。作者擅长对企业和产品的定位,本书通过大量实例来讲述企业的成功和人的成功,也就是人的定位。
有的人朝九晚五体制中生活,有人靠脑力劳动,靠管理来生活,有人靠体力劳动,靠小生意快乐生活。有书友将人分为自我型人才和他人型人才,自我型向内,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能力。他人型向外,开拓视野,寻找成功的机会。
每个人所处的时代不同,受过的教育程度,社会环境和成长经历不同,对成功的定义和理解也不一样。只要达到自己内心的要求,或情感,或生活,或工作,或学习等,都可以认为成功。
人生处处是营销,人生无时无刻不在推销自己,或向父母子女推销自己的观点,或向上级和下级推销自己的创意或思路,或向等等,每个人对成功定义不同,行为就不同,因人而异。
人生定位:特劳特教你营销自己读后感400字 第(3)篇寺主人推荐的书。我认为全书关键词就是“开放”二字:用开放的心理迎接变化,用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人。因为作者的用词太过直接,所以有时很像毒鸡汤,但是在众多案例的佐证下反倒让人有醍醐灌顶或当头棒喝的感觉。顺便,作者很讨厌特朗普啊,作为反面例子失败者反复说了好多遍,然而现在他是美国总统,有趣。而且读过特朗普自传之后看本书,会发现即使营销专家把企业研究得透透的,也还是免不了对他人的妄议,比如作者说特朗普自大狂妄认为所有的成绩都是自己奋斗得来的,而他本人自传中却没有这种情绪流露。刻板印象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呢!再就是,谈到成功者创造第二幕公司往往失败的例子,就对雷军油然而生了一股敬佩之意!真的是一个心态开放的企业家啊,you are OK!
《定位》可以说是21世纪营销书籍里面的经典著作,是美国著名营销学专家特劳特的经典著作。
《定位》的核心概念是:产品营销的关键是占领客户的心智。
打个比方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就占领了可乐领域的两个山头,客户一想到喝可乐。就知道那个黑色的有点甜甜的,有气泡的饮料就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现在在全球,可乐市场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也都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瓜分了。
怕上火喝王老吉,是王老吉占领了用户的心智,每个人一想到怕上火就想到喝王老吉,这个口号已经深入人心,深深的刻在每一个客户的头脑里面,一想到上火就想到王老吉,这是一种客户心智和品牌的深度绑定。王老吉的定位就是怕上火,喝王老吉。
为什么现在的公司产品都需要定位呢?因为客户的心智都是有限的,每个人能记住的品牌,记住的产品就就那么几个,我们只有把自己的产品,自己的品牌深深的烙印在客户的脑海中,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营销机会。
比如说我们只能记住第1个登上朱玛朗玛峰的人,的人,第2个人是谁,我们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可乐的品牌我们只知道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搜索引擎,我们只能知道百度和谷歌360搜狗,可是每一个品类里面的竞争对手公司有几百家,那这几百家公司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有三种办法,第1个是把自己定位为这个行业的领导者。牢牢的占据着行业第一的山头。
第2个办法就把自己定位为行业领导者的追随者。京东就把自己定位为除了天猫淘宝,第2个就是自己。
第3个就是重新开辟一个新的领域,重新定位一个新的品类,比如说王老吉就是重新定位了凉茶,在没有王老吉之前,凉茶行业其实没有什么品牌。
只有成为行业领导者,才能被客户刻在心智里。现在我们做公众号做自媒体,也需要定位,你是定位于哪个领域,你是专业服务于什么领域?你是科技,零售,美妆还是文化还是情感,我们都需要对自己所做的行业进行定位。
定位的终极目标就是抢占客户的心智,因为客户的心智都是有限的,客户能记住的品牌就那么几个。我们要抢先在客户的脑海中心智里面抢占一个位置。
读《定位》有感
锦海
有幸拜读了《定位》这本经典好书,里面提到的核心思维是需要快速占领用户心智并在行业的某个领域做到用户心目中的第一,在二元法则的理解中,用户最多只能记住行业的前两名,所以占领用户心智更是关乎企业的死生,就像王老吉和加多宝已经稳固占领凉茶领域的前两名,和其正尽管使出很大力气,仍然无法超越前两名。
定位理论的背景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用户无时不刻被周边的各种信息包围,例如App广告弹窗、电梯海报、公交车海报、电视广告,等等,过度的商业传播如何让企业的产品能在用户心目中占领一席之地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定位理论的背景。
成为第一,或成为某方面的第一
如何在过度传播的时代占领一席之地呢?用户提出了要成为第一,或者行业某个方面的第一。比如你技术牛逼,像掌握了太空技术,那你可以像埃隆马斯克那样,进入一个完全无竞争领域,开发属于自己的品牌spaceX,如果你掌握了电动车技术,就可以“发明”电动车特斯拉,如果你服务牛逼,像海底捞一样可以将服务做到极致,那你也可以占领火锅市场的no.1。就是说要确保跑道上只有你一个人。
消费者认知模式
要确保跑道上只有你一个人,不是用你的产品去实现,而是通过用户的心智认知去实现,也就是说用户在心理印象是什么,比事实是什么更重要。
我们不能强行去改变用户的心智认知,只能引导他将你的产品进行分类,并在他的脑海里占据一个位置。因为人类的认知有限,特别是在信息处理上,人类记忆很难超过7件事。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第一印象对于用户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必须建立产品第一次在用户心中的认知,用户更愿意相信的事情是什么,是建立消费者认知,二不是建立产品认知。比如像小米主打性价比,主打年轻人的第一台手机,当小米开始做高端机时,高端机很难得到市场认同,人们更愿意买华为或者苹果,因为才是高端人士的象征。
不要挑战第一,最好另辟蹊径
一旦品牌在竞争市场成为第一,最好就不要妄图去挑战它了,而应该另外建立一个方面的第一。因为第一是消费者促成的第一,你很难去改变用户的认知,比如上面提到的王老吉和加多宝已经占据了凉茶市场的头两名,在杀入的和其正怎样也很难杀出重围。
最牛逼的品牌可以代表一个品类
这是定位理论的最高境界了,一个产品就相当于代表了一个品类,比如合生元就代表了儿童益生菌,可口可乐代表了可乐。
暂时就理解到这些,欢迎读者拍砖,补充。
特劳特定位读后感一:《定位》读后感
(126一9字)
今天去图书馆看了一天的《定位》,由里斯和特劳特编写的。(之前还看了阿尔里斯的《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真是大为感触:原来是公关一直在扮演着塑造品牌这个角色,而广告只是在维护塑造好了的品牌,保持它的力量,使这个品牌充满活力,不衰败,所以公关就被提到最前线,而广告是后于公关,被退到第二的地位,起着保护和维持作用,这两者不能倒换顺序,也不能缺少某一个,一个品牌或是公司以及个人,只有将公关和广告很好的运用,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看书一向很慢的我,今天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大师不愧是大师,当时他们写这本书得出这样的观念的时候还有很多人都骂他们是胡说八道,说他们的观点不正确,就包括营销大师大卫奥格威都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任何好的理念都是能经受的住时间考验,这样的理论才是时代所趋的。
直到2001年,美国营销学会评选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结果不是劳斯。瑞夫斯的USp、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也不是菲利浦。科特勒所架构的营销管理及消费者“让渡“价值理论,不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价值链理论,而是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
(1)一个企业只有在它这个行业成为第一,树立行业第一的服务或是第一的位置,并且真正做到了第一(所谓第一是先于竞争对手提出),你才能牢固的树立你第一品牌的形象,你才能不被竞争对手打败,所以时机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公司的定位一定要准确,在之前一定要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做到真正的了解自己的产品,自己的位置,以及竞争对手的动向,你才有针对一性一。
(2)但是现实中很多产品并不是在行业中排名第一第二,有的甚至是第二百名,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惧怕,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为自己的品牌取一个好的名字,因为名字中间就隐含了你的定位,最为重要的是定位信息一定要简单,在现代社会信息纷繁的年代,你只有极为简单又富有创意的信息才不会被信息的海洋给淹没,才能让受众记住你;还有你的产品一定要有针对一性一,要有目标受众,而不是人人都兼顾,否则你的目标群体会丧失。
(3)很多企业都喜欢用产品延伸线来给产品定位,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很多公司的管理人员都觉得采用产品延伸来定位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扩大影响,没错,这是广告公司的想法,因为广告公司是喜欢做同一个品牌的案子,如果他们做一个新的品牌则会遇到更大的压力和竞争力,而且广告预算也更大,所以这又回到公关第一,广告第二来了。要是将一个新的品牌交给公关公司并且运用公关的手段也就是第三媒体,并且采用舆论传播为导向,那么不用花费多少预算就可以在公众心中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到这个品牌成熟之后再交给广告公司来维护企业的形象。
(4)有的公司受不了延伸产品利益的诱一惑,而延伸出一些新的产品,从短期来看,确实能给公司盈利,并且能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是致命一性一的伤害,当你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一点点的市场份额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丧失了你在某一个领域领先的优势,把这种优势拱手让给了你的竞争对手,并且你的延伸产品的市场份额也是永远竞争不过对手的优势品牌的,这样你的品牌就会慢慢的从市场中退出,最后消失。
特劳特定位读后感二:特劳特定位读后感
(1037字)
大师不愧是大师,当时他们写这本书得出这样的观念的时候还有很多人都骂他们是胡说八道,说他们的观点不正确,就包括营销大师大卫奥格威都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是任何好的理念都是能经受的住时间考验,这样的理论才是时代所趋的。
直到2001年,美国营销学会评选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结果不是劳斯。瑞夫斯的USp、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也不是菲利浦。科特勒所架构的营销管理及消费者让渡价值理论,不是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价值链理论,而是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提出的定位理论。
(1)一个企业只有在它这个行业成为第一,树立行业第一的服务或是第一的位置,并且真正做到了第一(所谓第一是先于竞争对手提出),你才能牢固的树立你第一品牌的形象,你才能不被竞争对手打败,所以时机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公司的定位一定要准确,在之前一定要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做到真正的了解自己的产品,自己的位置,以及竞争对手的动向,你才有针对一性一。
(2)但是现实中很多产品并不是在行业中排名第一第二,有的甚至是第二百名,即使这样我们也不惧怕,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为自己的品牌取一个好的名字,因为名字中间就隐含了你的定位,最为重要的是定位信息一定要简单,在现代社会信息纷繁的年代,你只有极为简单又富有创意的信息才不会被信息的海洋给淹没,才能让受众记住你;还有你的产品一定要有针对一性一,要有目标受众,而不是人人都兼顾,否则你的目标群体会丧失。
(3)很多企业都喜欢用产品延伸线来给产品定位,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很多公司的管理人员都觉得采用产品延伸来定位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扩大影响,没错,这是广告公司的想法,因为广告公司是喜欢做同一个品牌的案子,如果他们做一个新的品牌则会遇到更大的压力和竞争力,而且广告预算也更大,所以这又回到公关第一,广告第二来了。要是将一个新的品牌交给公关公司并且运用公关的手段也就是第三媒体,并且采用舆论传播为导向,那么不用花费多少预算就可以在公众心中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到这个品牌成熟之后再交给广告公司来维护企业的形象。
(4)有的公司受不了延伸产品利益的****,而延伸出一些新的产品,从短期来看,确实能给公司盈利,并且能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是致命一性一的伤害,当你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一点点的市场份额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丧失了你在某一个领域领先的优势,把这种优势拱手让给了你的竞争对手,并且你的延伸产品的市场份额也是永远竞争不过对手的优势品牌的,这样你的品牌就会慢慢的从市场中退出,最后消失。
特劳特定位读后感三:特劳特定位读后感
(1405字)
《定位》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解决了我们思维上的很多困惑。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公司在发展运作过程中一些至关重要的策略。
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那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
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
成功企业的成功确实有许多借鉴之处,但它们很荣幸能在比今天简单得多的环境中就已成长为巨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仅来得更加容易,而且对有效和无效因素也将得出更透彻的分析了解超级品牌的盛衰沉浮,我们将更清楚什么是最普遍的错误。从风风光光落到难以度日的企业,最近还真是不乏其数。我们说的太多,听的太少,老一套做广告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老式的广告词也是一样。现在你只能听到比较级形容词,而不是最高级。
通俗易懂地定义一个品类,实在是非常有必要。首先必须回答“产品是什么”。
如果你描述的品类已经引起困惑,那么你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机会几乎等于零,试图改变消费者对你已有认知的错误。心智认知就是品牌的事实,因为营销是认知的战场,而非产品的战场,营销过程是与心智认知发生作用的过程。在营销世界里,没有客观的现实,也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一样东西:现有的潜在顾客心智中的认知
如果其他竞争者已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某种认知,这时你才想去占有它—完全是做无用功。
沃尔沃抢注了“安全”概念。许多其他汽车生产商,包括奔驰和通用,都曾围绕“安全”大做文章。但除了沃尔沃,没有一个品牌以“安全”的诉求成功进入消费者心智。
因为其它汽车宣称安全的缘故,而使得消费者愈发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沃尔沃凭此超过了奔驰和宝马,一举成为美国最畅销的豪华车。
你不能与竞争者采用相同的字眼或定位。你得找到另外一个字眼,寻找其他属一性一成功导致自大,自大导致失败,人一旦成功,就很难保持客观,他们常常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市场需求。公司规模越大,首席执行官就越有可能与前线部队脱离联系。这可能是制约公司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成功的人往往疏于客观,常以自己的判断替代市场需求。
品牌能成功,是因为企业做了正确的营销决策,根据营销基本法则,步步为营。他们第一进入消费者心智,缩小焦点范围,抢先占有一个最强势的产品属一性一,对品牌名或企业的名字越认同,就越容易掉进品牌延伸的陷阱。建立品牌初时,自大可以是有效的推动力。然而一旦进入营销阶段,自大就是敌人,成功的营销者能思消费者之所思,站在消费者角度看问题,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任何情况,营销过程中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消费者认知。
小公司在一精一神上比大公司更贴近营销前线,宁愿在一处强势,而不愿拉长战线,处处挨打。如果产品已有一个清晰、表达准确的区隔概念,再去制造更多版本只会使它越来越混乱。
要想在定位时代获得成功,你必须心怀坦荡,在决策过程中努力排除一切虚荣心,因为它只能掩盖问题的实质。定位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要能够客观地评价产品,并且了解顾客和预期客户是如何评价这些产品的,只有一目了然的点子才能行得通。过量的宣传反而会妨碍除宣传之外的任何其他事情取得成功。如今行得通的简单点子,即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加以应用的、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出来的简单概念。解决问题的方祛往往简单得让成千上万的人对其视而不见,
通过对公司的定位认识和定位研究,对从事证券分析行业的人员来说,了解品牌公司和未来的发展极有帮助,对制定策略分析和研究打开思路,有很大的可读一性一。
《找准教师的职业定位》读后感
----谈教师职业定位
本周我阅读了《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和艺术》第一章第一部分,被书中鲜活的事例感动,陶行知、孟大冬这些名师留在我的脑海中,我在不断的拷问自己,教师应该如何定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身教重于言教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都在实践自己的座右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提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从教20年,我做到了吗?不可否认,在工作中,有时会无意的伤害学生的自尊,李元培对学生无私的爱,以及他的人格魅力,换来了学生们由衷的爱戴和敬意,值得我们学习,面对不爱读书的孩子,我们是否考虑过,你爱读书吗?面对废纸不捡起的学生,我们是否考虑过,你看到废纸捡起来了吗?著名文学家车尔尼血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就当是这种人。这对老师来说,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真理。
二、爱传递文明
近代教育家夏喜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好像池塘没有水,皮格马利翁效应难道对我们没有启示吗?由于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学生的内心困扰也越来越多,这就不仅仅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只能传授学生呆板的知识,而要注重他们的内心世界,女教师对小杜鲁门的一吻,不是做作,是对学生爱的真实体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让我们爱学生把!
震惊!特劳特品牌战略定位的精髓只有这四句话?!
现在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说到定位,营销人更是如此。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用户定位……等等,几乎什么东西都开始和定位扯上关系。但是,定位真的是如此吗?按照定位理论,显然是不正确的。
在定位理论中,只有一种定位——品牌定位。

因为定位的本质是用品牌的差异化占据用户心智中的一个优势位置,所以不存在市场定位等概念。品牌需要定位,这个毋庸置疑。几乎每一个营销人都在讲定位,但是很少有人真的懂定位。看下面这个例子。
一日,一家电动车创业公司的品牌经理给大家开会:我们今天来讨论一下品牌的定位问题?大家有什么想法?
员工A说:我们的车比较酷,属于酷车!应该定位成酷车……
员工B打断说:我们针对的是都市里的年轻人群,他们喜欢个性,很潮,应该定位成出行潮品!
一个喜欢互联网思维的营销领导C说:互联网时代,定位理论已经失灵,大家还在这里瞎搞……
一个来自广告公司的创意D说:我们的车很适合骑行玩乐,老板创立这个品牌也是因为爱骑行,喜欢玩车,那我们就叫“玩出样YOUNG”,同时样和YOUNG谐音,YOUNG代表的是年轻人,怎么样?
领导C说:这个定位好!互联网化,又很有创意!于是品牌的定位就这样诞生了。这是一个好的定位吗?显然不是,下面我们来分析为什么错误。
上面的定位讨论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没有解决品牌要在用户心智中占据什么位置的问题,也就是空有创意,却无品牌策略。

比如可口可乐占据的是正宗可乐的空位,加多宝是凉茶领导者空位,香飘飘奶茶占据的是“解决小饿小困的奶茶”空位,而“玩出样YOUNG”无法为品牌找到一个优势的空位。
很多企业的品牌定位都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如何为品牌建立一个合适的定位呢?我从《定位》书中找到了答案,定位四步法:
1、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
2、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是利用其强势中蕴含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定位。
3、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信任状。
4、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传播上要有足够多的资源,将这一定位植入用户的心智。
以上就是《定位》一书中的定位四步法。定位四步法从竞争对手入手,避开竞争对手的强势,为自己的品牌在用户心智中寻找一个优势定位。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案例:
上海旺资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简称“旺资金融”,是一家从事汽车贷款的金融公司。旗下产品旺贷App,可以做到15分钟购车贷款成功,省去线下贷款办理手续的大量时间。它的品牌口号是:数据时代,信用生活。
旺资金融的定位是什么?或者,它有定位吗?它应该没有定位——从目前所有平台上看。或许,在公司内部领导心中“旺资——数据时代下新型汽车贷款金融公司”。但作为品牌,更应该具有外部思维——品牌在用户心智中意味着是什么。
现在为旺资金融做个定位:
1,旺资金融的竞争对手是谁?首先我们分析旺资金融的外部竞争环境,它存在两个竞争对手:一个是传统的线下购车贷款途径,一个是线上购车贷款途径。
鉴于购车贷款市场并无一个强势品牌,旺资金融第一阶段的战略应该是抢占线上购车贷款的定位。
2,旺资金融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是什么?线下购车贷款可信度高,但办理贷款周期长、手续繁多,往往需要几天的时间。线上购车贷款平台申请手续简单,放款快,但获得用户信任难度大。
旺资金融通过大数据风控模型,用户通过app提交资料后,系统自动评分,只需15分钟就可以获得贷款服务。这就是旺资金融与对手最大的差异化。如何定位旺资金融呢?不着急,接着往下看。
一切答案都在现场。我们可以到购车现场去问问用户:旺资是什么?我想,绝大多数用户会说:旺资金融是一个很快(15分钟)就可以贷款买车的App软件。
设计的定位,应该越简单越好,所以它应该是口语化的——让用户替我们传播。旺资金融定位应该是“旺贷——15分钟就可以贷款买车的手机App”。但是有了这个定位还不够,我们还要为这个定位找到一个信任状。
3,旺资金融可信吗?首次听到旺资金融的用户都会有这个疑问(每个新品牌都存在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手机贷款App——飞贷是如何定位的。
飞贷的广告:飞贷——随借随还的手机App贷款,唯一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中国金融案例(还请了商学院教授做代言并签名)。


飞贷的广告解决了三个问题:
我是谁?(我是飞贷)
我是做什么的?(随借随还的手机App贷款)
我可靠吗?(我是唯一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的手机App贷款,你说可靠不可靠?你看还有美国教授为我签字作证)。
入选美国沃顿商学院就是飞贷的信任状——让飞贷的用户觉得飞贷更可靠。
旺资金融也需要一个信任状,可是他没有美国商学院为他做背书,也没有其他权威机构做背书,该怎么办呢?它可以用他的用户数量做背书——成功帮助300000人15分钟贷款买车。这个信任状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
所以,旺资的定位应该是:旺贷——仅需15分钟就可以贷款买车的手机App,已经帮助300000人15分钟成功贷款买车。
4,最后就是将这个定位融合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形成战略配衬,阻击竞争对手。
比如我为旺资金融设计的一个广告文案:
想贷款买车,用旺贷App!
(简单直接,解决我是谁、我是做什么的、两个问题,洗脑式传播)
手机贷款,线下提车
(明确与线下竞争对手的差异化)
15分钟全搞定
(彻底建立起相对于竞争对手优势位置)
想贷款买车,用旺贷App!
(再次重复)
已经帮助300000万人成功贷款买车!
(信任状,解决用户信任问题)
以上就是我为旺资金融设计的广告文案,有没有瓜子二手车广告的感觉?(嘿嘿)
当然,一个成功的品牌定位,没有这么简单,还需要对市场环境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等等。但定位四步法为我们制定了清晰的定位路线图。
最后,希望能在留言板看到你的观点!
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读后感400字 第(2)篇定位分析狮:被打脸为什么是金错刀n本文由王江涛发表在公众号:战略定位分析师,抄袭必究。写在最前n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总有人蔑视传统,认为传统都是糟粕,恨不得把传统统统去掉,然后全盘变色。然而事实总是证明,那些怕落后、要进步、反传统的人往往都被打了脸!金错刀就是其中之一。先前我写了一篇反驳金错刀批定位的文章,引起了很多读者的思考和讨论。今天我们再来谈谈金错刀,看看他是被如何打脸的!n2015年的时候,定位理论中国代表人邓德隆喊话小米雷军:小米的战略(定位)偏航了!虽然引发众多网友读者的转发,但是却被金错刀狠批了一顿,在小米频现颓势的今天,真不知道金错刀脸疼不疼!nn金错刀说定位是互联网时代的一颗毒草,理由有三:n1、定位考虑的是竞争对手,而不是用户。2、定位理论的基础是二元法则,互联网时代的基础是长尾效应和赢家通吃。3、定位的杀招是成为第一,互联网时代的杀招是爆品战略。真是如此吗?n且看小狮将金错刀的三个理由一一击破。1n击破一n第一,金错刀先生说定位考虑的是竞争对手,而不是用户。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为什么呢?因为初级的定位学习者都知道,定位理论最重要的就是抢占用户头脑中的心智。换句话说:企业应该关注的是自己在用户头脑中有没有占据心智资源以及这个心智资源是什么。这样难道还不是关注用户吗?n不错,定位理论也强调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但是别忽略一个条件,这里的差异化是自己和竞争对手在用户头脑中的差异化。举个栗子:n你在做用户问卷调查的时候,就不应该调查用户喜欢什么功能啊,什么价格会买啊,什么颜色啊等等这些具体的问题,因为用户也很难了解自己的需求。你需要调查的是竞争对手在用户心智中的位置。比如,想做一个电商平台就应该调查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等在用户心智中代表什么,然后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位确定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的市场。如果你想做电动车品牌就应该调查一下爱玛、雅迪、绿源,小牛、SOCO在用户的心智占据什么关键词,然后在确定自身品牌的定位。n至于金错刀先生在文中说的定位认为认知大于现实的问题,我在上篇文章中有过解释,这里不在赘述。金错刀先生在文中还说到:n“举个“定位”失败的例子,西贝莜面村曾经因为“定位”的建议,改名西贝西北菜,因为要占领“西北菜”的心智,改名1年多的时间,失败,现在西贝又改回西北莜面村。为什么?因为西北菜是专家心目中的品类,不是用户心目中的品类。”n我想问一下,用户心目中的品类不就是定位的理论吗?金错刀先生岂不是不打自招吗?nn总之,金错刀说定位不考虑用户,完全是片面理解的结果。2n击破二n第二,金错刀说定位理论的基础是二元法则,互联网时代的基础是长尾效应和赢家通吃。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金错刀举了天猫和京东的例子:n“比如,天猫和京东都属于B2C这个品类,但是他们是一个类型吗?并不一样,一个是平台型B2C电商,一个是自营B2C电商。其实,小米也成为B2C第三大电商,它选的是另外一条长尾:精品电商。”n来证明在每一个利基市场上都是赢家通吃,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在用户心智中天猫和京东都是B2C电商(用户买个东西还会分平台和自营吗?用户注意力有限,没必要分那么清楚),在专家心中才分平台和自营之分。而一向强调用户思维的金错刀先生怎么现在又有了专家思维呢?岂不是自相矛盾。n况且如果金错刀先生说法成立,那岂不是强调传统正宗的可口可乐和强调年轻新一代的百事可乐都在各自的利基市场是赢家通吃的呢?这样赢家通吃又何止是互联网时代的专利,传统工业时代也存在啊!n所以,把细分市场上的品牌定位作为互联网时代中利基市场的赢家通吃本身就是伪命题。定位理论的二元法则,是定位理论中的《二十二商规》之一,强调的是一个大的品类市场,而不是高度细分下的子品类市场。把二元法则说成是定位理论的基础就更是荒诞不羁,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是不是定位系列里的《二十二商规》中每一条都可以作为定位的基础?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n3n击破三n第三,金错刀先生说定位的杀招是成为第一,互联网时代的杀招是爆品战略。这个就更可笑了?我想请教一下金错刀先生:第二条中的赢家通吃是不是成为第一?是不是意味着爆品战略的终极目标就是赢家通吃——成为第一。有人说,这个第一不是市场份额第一,而是进入市场第一。好,假设这个说法成立,那么一个产品进入这个高度竞争的市场(高度竞争必然导致产品品质不会很差、体验不会很差)而非空白市场,这个产品又怎么能成为爆品呢?n根据我在上一篇文章《喊话|金错刀,你对定位理论一窍不通》中分析论证:爆品就是你的优质产品精准的定位到空白市场,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超速度的占据心智定位。爆品的本质是定位的精准合理运用在互联网时代传播催化下的一种现象。有兴趣的可以点击最下方读下原文,在此不再赘述。金错刀先生在文末写到:n张小龙说过一句很哲学的话:希望建造一个森林,培育一个环境,让所有的生物或者动植物能够在森林里面自由生长出来,而不是要建造自己的宫殿。我想请问一下金先生,他所主张的赢家通吃是宫殿,还是倡导品牌差异化的定位理论是宫殿?答案显而易见:赢家通吃,让别人无路可走,这不是宫殿思维吗?差异化定位,让众品牌各具优势,竞争生长,这不是大自然生态圈的现状吗?n2015年的小米,国内手机销量未达预期。2016年的小米,国内手机销量已经跌出前五。显然,小米并没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也没有赢家通吃,而是略显病态。而这个病态就是——定位偏航了。最后小狮不得不说:对不起,定位理论又打了金错刀先生的脸!
定位: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读后感400字 第(3)篇
君子做产品,小人用定位
定位书中提到过一个现象:往往作为领导者的企业并不愿意一直强调自己的领导地位,因为觉得不好意思。觉得这种自我吹嘘的行为,我怎么能做呢?潜台词就是“我是君子啊!不能行此龌龊之事”,当然结果很可能是死翘翘了。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企业觉得营销都是小聪明,做产品才是王道,正道。所以很多企业重视产品,坚信只要产品体验好,“真相总会大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正义只会迟到,却不会旷课”,似乎他产品好就应该赢,他不赢就不正义了,世界就黑白颠倒了——正是对正义必胜的坚信,才在产品为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也可能死的很惨很冤。
与此相反,稍微了解定位的都会知道一个原则:认知就是事实。但反过来,事实却不一定是认知。这个被很多人难以接受,他们相信毕竟“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天再黑也有亮的一天”真相总会大白于天下,这似乎是他们的一种道德洁癖,他们以君子自诩,行正事,走正道,坚信正义必胜,只踏踏实实搞产品,不故弄玄虚搞营销,我搞好产品,改变认知,骗用户的事让他们去做吧!如果你告诉他这样可能会失败,他会说我走正道怎么会错?我产品是最好的,还会输吗?即使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能说天要绝我,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项羽失败也是英雄,袁崇焕被误会凌迟处死,也是英雄,相反小人得志也只是暂时的,谁又记得当年的小人呢?你看到这里应该明白了,君子活着靠口气,他总有一种道德荣誉感,认为踏踏实实做产品是正道,用定位营销变成了旁门左道,为了自己的道德纯洁性,他甚至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君子心气高,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小人走捷径,能改变认知为啥管事实?
所以,君子常常不屑于做的事,小人干的比谁都欢。
看看古代奸臣和君主的关系。“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臣子就是要把自己的才华贩卖给皇上,臣子是企业,才华是产品,皇上是用户。君子和小人就走向了两条道路:君子兢兢业业,辛勤做好产品,却不见得被皇上赏识,所以才出现了辛辛苦苦在一个县官岗位上干十来年不受重用的例子。
小人不做产品,他把时间都花在了改变皇上的认知上。正所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个评判者应该就是皇上吧。可惜君子不懂这个道理,小人按照成为一个忠臣的定位展开配称,目的只有一个——不是提升自己,而是改变皇上的认知。从这一点上小人比君子更有外部思维。
再看看身边的办公室政治吧。如果你是一个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的人,混的不差相信也好不到哪去。如果你认为有工作才加班没工作就不加班,下了班你没工作做就可以走了,那你肯定得不到领导的赏识。你以为你正直,但只是自以为。别忘了领导才是你的用户!你要影响的是领导对你的认知。
再来看看小人怎么做的吧!上班时,总是看起来很忙,该工作就工作,该活跃就活跃。即使上班时不忙,下班了一定要忙。领导在的时候,他都会加班,即使没工作,坐一会儿也要坐。领导不在,他也会早早的下班。看吧,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直接去影响领导的认知——他是一个热爱工作努力工作的员工。认知就是事实,所以看起来努力工作的人,总是比事实上努力工作的人更受欢迎。
君子务实,小人务虚。君子对产品锱铢必较,小人对认知不遗余力。君子认为只要付出了别人就会看到,小人相信别人看到的只是他想看到的。
古时候有个故事,一个人怀疑邻居偷了他的钱,就开始暗中关注邻居的一举一动,最后觉得邻居的举手投足都是贼的样子,准备报官了。这是妻子赶来告诉他钱找到了。然后这个人再去看邻居的时候,又发现我的邻居很正常啊!不像是偷我钱的人啊!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想看到的,认知就是事实。
奸臣通过影响皇上的认知,获取了信任,最后忠诚变奸臣,奸臣变忠臣,所以才有了屈原,岳飞。会表现的员工影响了领导的认知,最后获得认可,而自以为正直为人的你却步履维艰,得不到理解。最后也就出现了明明你的产品比别人好,却卖不过别人的结果,这是因为认知不仅是事实,还改变了事实。
没有获得有利认知,导致了事实的失败。如果君子还抱着“失败又能如何?问心无愧”的态度,被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道德纯洁性感动,即使可敬又怎能不让人惋惜呢?
如果你有好产品,为什么不成功呢?如果你努力工作,为什么不获得认可呢?如果你忠心报国,为什么不被重用呢?人们爱君子,也希望君子成功,因为君子有事实,成功了就是名副其实。如果君子能够放下心中愚直的道德纯洁性,策略性的关注认知,影响认知,又怎么会不成功呢?
关注战略定位圈,微信对话框回复关键词:
【战略】,提取绝版书籍《好战略,坏战略》
【企业家】,提取绝版书籍《中国企业家如何定战略》
迈入大学的门,对大学大一切事物都抱着一份好奇心,在琢磨完才体会到大学并不是所谓的一个自由娱乐的场所,它同样需要专心学习,而是换一种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同样需要积极进取,大胆地表现,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开始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开始担忧,没有计划,没有远大的目标,害怕时光会在我不经意间溜走。然后,我用一副忏悔的态度埋怨着自己虚度大学生活。不,绝不能有这样的事发生,在担心时,一本叫做《如何给自己定位》的书敲碎了我的担忧。
这本书分九章,每一章都讲述人生的一个经历,而这当中任何一个经历都能帮助需要启发的人,在领悟后,或许每章中的内容都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让所有成功慢慢接近。
第一章我是谁从书中,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相信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用百倍的勇气与信心来战胜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阻碍,每个人在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所做的事,别人不一定能做得来;并且,你之所以为你,必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而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又是别人无法模仿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是普通的劳动者,还是一个残疾人,他都拥有超级矿藏只要怒六去挖掘,就能东西其中的无价之宝。在认识自己方面虽然有些困难,但,想有一犯成就的人就要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每个人只有认识真正的自我后,才能确定适合自己的理想。并努力去实现它,只有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认识了真正的自我,才能把自己的生命锻炼得更有价值,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
第二章荡起自信的双桨,启航吧这节中主要告诉读者自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操纵人类命运。拥有自信,才能创造人间奇迹,才能创造出一个真实的自己,完整的自己。自信是人生的动力,它能战胜自卑,战胜恐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让我们每个人都插上自信的翅膀。居里夫人有一名言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信心,是我们每个人产生动力的源泉,也是我们能彻底改变人生的伟大力量。
第三章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有许多阻碍着我们前进的困难,在这一章里,我逼自己仔细得阅读,让自己记住文中所写的种种道理与方法。倘若哪天,我在困难前准备低头放弃时,希望书本中的内容能第一时间放映在我脑海中,这是书中的一段话当你独自一人,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雨时,当你刚刚步入社会遭受种种压力时,当你在为自己选择人生坐标时,那么,在定位人生道路上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阻力,其阻力从大至小依次为:不能争取认识自己,上司的压力,同事的阻力,自身情况。而这人生定位的五大阻力,也正是我们大学毕业将要面对的。我认真地阅读了解这五大因素的内容,唯一让我内心深有体会的是,只要脚踏实地地走该走的路,以平常心,用自己的恒心,耐心扫除一个个挫折,即使有点困难,还是不能轻言放弃,迈过每一个人阻碍见到的必定是与彩虹更接近的一天,在说完克服困难后,我们要的是勇往直前的态度,敞开心胸,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一切,从中寻找新时机。
第四章明确方向,化解压力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面对人生道理上的种种压力,挫折,面对这些只要不让往日的失败束缚自己,不让压力左右自己,我们就能摆脱紧张与压力的重担,我们只要充满信心,朝自己的目标迈进,必能超越自我。但,压力能摧残人的能力,消灭人的希望,打破人的理想,压力的好坏关键在与你怎样去对待它,其实我们就需要与压力和平共处,千万不要因为压力甩不掉,就灰心,只要你活在这个世上,就要面对压力,接受压力,以这样的心态相信压力不会吓倒你。
第五章机遇,一闪即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一浅显而深刻的道理。人生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同样也充满了各种机会,当机会来临时,要抓住它,别让它在你身边悄悄溜走。当机会没有青睐你时,你千万不要幸运女神来敲门,因为对于真正的成功者来说,世界充满了各种机会,只要去争取就有机会获得成功。把握机会首先要学会认识它,抓住机会,见机而动。但,许多人却令人遗憾地失去了机会,时机来到,有的人能及时发现,有的人却视而不见,即使抓住机会,还要勇于尝试,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第六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章江苏人际关系。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饿关系,与他人达成沟通,得到他人的信任与帮助,对我们来说施肥非常有利于我们在社会上的交际关系的纽带。
第七章走过去,前面是个晴朗的天经得起失败的人,必定是意志坚定的人。是的,在遭受挫折后,努力让自己坚强,勇敢,一切都将美好起来。
第八章定好位,接受人生的洗礼在竞争中有人遭受到失败,有人却在竞争中脱颖而住,成为生活的强者。如果一个人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一心朝着有利于事态发展的方向去想,不管它最后的结果是成功或失败。
第九章定位人生法则每个人都有理想,但实现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需要长时间努力。还有学多人生法则需要我们去遵守,如:轻松面对人生,战胜贪欲,品格决定一生筹法则都需要我们好好领悟。
这本书有很多人生哲理,从思想,精神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各个内容,更容易地了解许多道理,也让我在生活,学习上获得除知识,常识外的内容,以后有时间,我还是会再翻翻这本书,再领悟,去用心体会书中的道理。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定位读后感3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唐朝3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