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小学生读后感 · 高一读后感作文800字

高一读后感作文800字

为谁风露立中宵——读《玫瑰的故事》有感作文900字_高一读后感。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小学生除了学习老师分配的作业,还可以多看看课外书籍。多读书对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我们会得到一下启发和知识。小学生在写读后感时怎样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为谁风露立中宵——读《玫瑰的故事》有感作文900字_高一读后感”,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历经岁月变迁、沧海桑田,普通人大多渴望和爱人拥有“一生两人三餐四季”的生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庄国栋一生错过玫瑰两次,他在远走他乡之后表露心声:自此以后,我看不出发愤图强有什么好法,为了我所爱的女人,我再不能做一个正常的人,但是你放心,我会活至老死。他们说,当你走下坡时,速度是快的,我已四十二岁,快了。我似乎可以体会他心中像沙漠一样无边无际的空落和寂寞。谁还没有在深夜因思念而痛哭的时候呢?第一次和玫瑰在一起,她热情奔放、纯真无邪,两人赤脚在书房跳舞;第二次遇见玫瑰,她依然保持着令人心悸的美丽,也并没有肥胖的身躯和满嘴的金牙,反而更加惹人怜爱。无论怎样的玫瑰,对庄国栋来说,都已经可望不可即,这样带着遗憾和思念老去,让人十分煎熬。

年少的时候,玫瑰像一枝真正的玫瑰,肆意挥霍自己的美丽,刺伤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直到遇见庄国栋,她的心才真正开始感受什么是爱情。庄国栋成婚后,她嫁与方协文,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没有爱情的生活,既然不是庄国栋,和谁结婚又有什么关系呢?但这样的玫瑰始终没有凋落,在遇见溥家明之后,她的心才开始复活,即便面对家明即将离世的事实,她和家明在最后的日子依然过得多姿多彩。

起起落落之后,玫瑰最终回到了罗德庆的身边,相信罗德庆的包容和忍耐可以带给玫瑰足够的幸福和安全感。玫瑰这一生爱过三个男人,面对每一段爱情,她都心无旁骛,不求回报,这样的个性是极其可爱的。

爱情越是伟大,越是凸显出婚姻的乏味。成婚之后,生活里全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谁还记得上一次心动是什么时候呢?不是没有过“为谁风露立中宵”的时刻,也不是没有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念,那样痴狂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当年沉溺于爱情,也确觉得爱情比天大,失去他的时候,也曾恐惧这一生要在痛苦和绝望中度过。时光荏苒,一切都已经过去,虽然直到目前,我还不太了解婚姻的意义,有时也感到乏味,但婚姻带给我的安慰也是恋爱时的患得患失无法比拟的。

在玫瑰的故事里,我看到了“爱情至上”的思想,不禁想起,在琼瑶的《一帘幽梦》里,楚濂曾经对绿萍说:“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紫菱失去的却是她的爱情。”听见这样的话,我们该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hdH765.com更多小学生读后感扩展阅读

《活着》有感作文900字_高一读后感


这是我第二次看《活着》这本书,他的作者是余华,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本看第二遍的书。

故事的大部分是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主人公徐富贵的一生。在中国大时代的背景下,福贵的一生可谓是历经波折,大起大落,在我看来,有种从天堂掉入地狱的感觉。作者描述了一次又一次的死亡,但是对死亡描述的言辞并未多么华丽悲哀,但却看的我痛心疾首,无尽遐想。这些离去的每一个人物,我都记得很清楚,家珍、凤霞、有庆、二喜、苦根。他们都是福贵的家人,面对死亡,而且是重复的死亡,他毫无办法,只能接受这所谓的命运。此时对他来说,心灵遭受的巨大打击,犹如毁天灭地般袭来,活着是如此的艰难,但他还活着。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会对此感到同情甚至是怜悯。

出生地主家庭的福贵,本来是坐拥巨大财富的少爷,但是世事变迁之快,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一道命令下来,他从大富大贵变得赤贫如洗,然而在遭受了如此劫难之后,接踵而来的不是好运,而是更大更多的窘迫和不幸。这样一位地主家的少爷,年轻时吃喝嫖赌,样样精通,这一点倒是跟他爹年轻时一样,被龙二骗光了家产之后,开始悔过自新,想重新开始生活,也幸得一位不离不弃的好妻子,谁知造化弄人,外出给母亲找郎中图中竟被国民党抓作壮丁,颠沛流离,后又被解放军俘虏,被放回家中与亲人团聚,本想此后可安生过小日子,哪知又赶上大跃进运动,儿子有庆给县长夫人输血,竟被活生生抽死在医院,后来女儿生孩子大出血死在同一所医院,老婆家珍也因这离奇不堪的命运痛苦死去,女婿因工地事故死亡,最后就剩下他和他的孙子。可惜这唯一的念想也消失殆尽了,小孙子苦根因吃豆子被活活噎死。最让我为之震撼的是有庆的离去,因听说医院需要献血,第一个跑去的他,怎会想到会就此丧命。终究只剩下他一人。

《华盛顿邮报》说:《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轨。

《西雅图时报》是这样描述的:余华没有煽情。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尔有轻松、优美、善良的时刻……《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余华不遗余力地展示误导的命运如何摧毁人的生活。

苦尽并没有甘来,这就是福贵的一生,无边无际的苦难之后,他还活着,这也许就是生命的延续,活着的意义吧,在经历过如此种种,活着才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了。

生命诚可贵,每个人都应当不遗余力的活着,绽放生命的力量,延续生命的意义。

曲终人散——读《圆舞》有感作文900字_高一读后感


曲终人散

——读《圆舞》有感

音乐响起,我和你携手共舞,你说这是一曲圆舞,不论彼此换过多少舞伴,但曲终人不散,我和你终会再见。许是音乐错了,抑或是我们会错了意,表错了情,为什么我和你,还是错过了?

自从七岁时遇见傅于琛,周承钰就固执地称呼他“付于心”,她这一生,将整个真心交付于他,却还是在兜兜转转间与他走散。

我始终不了解傅于琛对周承钰究竟是什么样的感情。在承钰小的时候,他把她打扮成大人的样子,给她买各式各样的口红;在她成年之后,即便已经结婚,他仍然到处留情于长得像小承钰的年轻的女孩子,他是真的爱承钰,不舍得以爱情的名义占有她,还是有洛丽塔情节,苦苦迷恋像承钰一样的小女孩?是承钰长得像他以前爱过的女子,他才照昔日恋人的样子打扮承钰,还是他深爱承钰,而把欲望发泄在了一切长得像承钰的女孩子身上?不知是亦舒没有交代明白,还是我没有读懂,傅于琛的情感犹如迷雾,让人看不清摸不透。

承钰对傅于琛的感情一样模糊,七岁的女孩子爱上了大她太多的男子,究竟是父爱的缺失,还是对安全感的渴望?成年后的承钰仍旧刻骨依恋将要老去的傅于琛,是为了寻求儿时的温暖,还是看清了内心对他的深情?

亦舒讲了很多小女孩和成年男子的故事,对这些不合常理又荡气回肠的情感,你无法作出太多的谴责,反而会充满同情。我想这就是亦舒的高明之处,她能把为世俗不容的恋情写得美丽婉转、感人肺腑,却不至于让人讨厌。在“圆舞”的故事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以为两个人会放下心结走在一起,不曾想,承钰强大的自尊心不允许自己带着不完美的身体和深爱的人在一起,最终拒绝了傅于琛。在两人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傅于琛身边跟着一个长得很像承钰小时候的女孩子,亦舒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爱情的结局大抵有两种,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终得“白首不相离”,博得人心一笑;一是曲终人散,两人擦肩而过。最让人心如刀割的,莫过于“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的遗憾。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我只愿世上的有情男女少些折磨,多些甜蜜,人生苦短,还是不要彼此为难吧。

读《天国的邮递员》有感作文900字_高一读后感


落叶在冷风中抖瑟,从枝头飘下,在水面上旋浮几圈,融入沉重的夜色。天空显得格外漆黑,城市的灯火如此明亮。没有星星,游荡的鸟儿能否找到回家的路?

望着天空出神,我想起了那个故事。

在俊是一个车祸过后植物人,从他昏睡的那一天起,他的灵魂就已经离开了躯体,乘坐一辆破旧的公交车,来到一片有一个红色邮筒的田野上。在俊没有了那个躯壳携带的记忆,他什么都不记得,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是别人告诉他的。就这样迷糊地,答应了那位开公交车的大叔,当一个天国邮递员。只有思念死去的人,才能够看见在俊。

荷娜是一个被人们误以为患有精神病的女人。她有一个死去的男朋友,她十分思念这个男人,甚至梦到过一个能寄信去天国的红色邮筒,于是她就开始了寻邮筒之旅。巧合之下,她乘坐上一辆破旧的公交车,来到那片有红色邮筒的田野。

荷娜与在俊在这片田野上相识相恋,荷娜带在俊走出对世间的困惑,在俊带荷娜走进人们的内心。他们一起帮助人们解开活人与死人的之间困惑,寻找活人与死人之间的迷题答案。没有一年,在俊的邮递员任务就要结束了,这也意味着他的躯壳将要苏醒了。而他作为灵魂游荡在世间的这些回忆,都会变成他昏迷时候做的梦。可对于荷娜来说,这是又一次失去爱人的痛苦。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陷入思考。想起曾经做的梦,遇到那些人的原因会是因为我的灵魂与他们见面了吗?想起路上也曾遇到过自言自语的人,他们是否真的在自言自语,或许是因为我没有思念的人,才看不到那个与他对话的灵魂。

“万物有灵”书中如是说道。一个人的行为,我们并不能只凭借自己的经验去看待,或许他看到我们无法看到的东西,在我们眼里,他会是荒唐的,在他眼里,我们或是可笑的。他在做他认为对的事情,并不需要我们认同,也不需要向我们解释太多,更不需要想着在别人看来自己会是怎样的形象,活得自在不是最重要的吗?我们太过相信自己的双眼,太过同意自己的观点,可他是怎么样的,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万物有灵,要用心去看。死去的人可以活着,活着的人也可能并没有活着,赋予他生命,他便会出现,出现在梦里。

读《那个叫豆豆的孩子》有感作文900字_高一读后感


我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心软,非常容易被感动。每曾被感动,都会鼻涕一把,泪一把。那个叫豆豆的孩子,又让我颇受感动。

刚读到《那个叫豆豆的孩子》时,自己还念初三。偶然的机会,让我阅读了它。初三的我的语文老师,还是我的女神老师。记得是她讲完课后,有位同学笔记没有跟上,于是她就把自己的笔记借给了她。同学抄完后刚想去归还老师,这时,我阻拦了她,叫她等我抄完再还,她答应了。拿到笔记的我,很是开心,其实我跟上笔记了,故意地想欣赏一下,女神老师的笔记。就在我欣赏时,意外发现了一篇文章,那就是——《那个孩子叫豆豆》

老师,将它整整齐齐叠置在笔记本里,显然对她很重要。打开阅读起来,所有的精力都在这篇文章里。那时,不知为什么老师会把它夹在本子里。年少的我觉得,老师只把它当做一个小小的试题,保存在那里。记住了名字,了解了内容,就还给同学了。初中毕业后,我的书柜满满的,收拾时,看到一本没有的用有那篇《那个孩子叫豆豆》,于是把它撕下来,又读了一遍,心情和那时截然不同,眼睛渐渐湿润。强忍着没让眼泪流下,叠得扁扁的,亦放在笔记本里。让它在本子里,慢慢休息。

它经过岁月的磨励后,变得格外淳朴。今日,我又将它阅读起来,打开它沉睡的封印。时隔数日,再读起来,依旧不失一点韵味,泛黄的书页,散发一种书原有的香。淡淡芳香,滑过鼻翼。又一次读,对文章的品味与体会,更升一节,更让我颇有感触。那篇文章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位叫陈豆豆的学生,身世令人堪怜。三岁就没有了母亲,父亲在不久后再婚。后妈不待见他,把他一脚踹给了年迈的祖父。祖父年岁已高,体弱多病,无力照顾他,他成了草芥一颗。因他是没人管的孩子,时常有不少的孩子,欺负他,说他是没爹没妈的野孩子。无论别人怎么样嘲笑他,他都只是嘿嘿一笑。当一位邻班老师,给他一块糖时,从那以后他便每天去大门等她,然后走到跟前,脆生生说声:“老师好!”便开心的离开。

读他的故事,于是想到了自己。心中有太多话语难以倾诉,太多的不是怜悯,而是心疼。我也一样的不幸,但没有它面对生活的乐观与从容。他就是以每天等她说句“老师好”,来报答老师顺手给一块糖的好。让多少人感慨,又让多少人泪湿眼眸?世间就是因这么多懂得感恩的人,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哪怕只是一小块糖的馈赠,亦要给予最大的报答。这不正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相信心灵中具有纯真、善良的小男孩,他的生活与未来会变得很好。

我何尝不是像小男孩一样,心存善良,只是我忘了,要从容坚强的面对着生活,一切都会变得更好。是他告诉我,这世间还有温柔,要开心的笑对人生!

《论语》中的“学”问作文1000字_高一读后感


《论语》中的“学”问

——读《论语》有感

《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弟子或再传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它所述的做人、做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永远颠扑不破,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经济的发展。

我上小学时读过“子曰”,开始以为意思是“儿子说”,在老师讲解后才知道是“孔子说”。到现在想起,我忍俊不禁,笑当初的孩稚。《论语》中的句子越读越有道理,于是那时我便对《论语》产生了兴趣。今年借助假期空闲,我又读了一遍《论语》,开篇《学而》中的“学”问是很值得品味的。

“学”,是人一呱呱坠地就开始的一种认识活动,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这是孔子所欣赏的学习态度:努力前进,永不停滞。毕竟,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传不习乎”,学习就是要复习,才能学以致用、孰能生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是“学”的继续,只有时时温习,学得踏实,便会“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如切如蹉,如琢如磨。”求学就是要精益求精,勤于学。“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好学,专心一意,立志不变,不求安饱,知行之事而勉所不足,论事之言不敢尽所有余。这种好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唯有专心学习,才能真正算得上学习。

孔子强调学什么呢?除了学诗文,还要学孝悌,因百事孝为先,在家善事父母,出外善事兄长;学忠信,为仕忠君,对人诚信不虚;学礼仪,学圣贤注重父母的送终丧葬之礼,并注重谨言慎行;学仁爱,对君臣父子百姓要存敬重仁爱之心,做到贫不移共志,富贵不骄奢;学修身养性,要自尊自爱,知错必改,不追求吃住享乐……总而言之,要学会为人处事,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是孔子的教育纲要。他用这四种东西教育弟子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厚诚实、言行一致坚守信约。他的教育纲要衍生出今天的“德智体美劳”,可见,孔子的思想在今天依然重要。

看了《论语》的“学”问,我知道了什么是“学”,为什么“学”,怎么去“学”,使我深有感触。只是有启发还是不行的,我还要把“学”问落实到行动上来。

除了“学”问,《论语》中还有其他的思想,有先进的也有落后的,我们应该择其精华而学之,见其糟粕而弃之。让我们一起捧着《论语》,一起去挖掘、继承并发扬这优秀的中国传统先进文化,使《论语》的思想从真正意义上插入我们的生活,令全社会变得更美好。

读《祝福》有感作文800字_高一读后感


初见,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红润。离别归来,她仍然是那一身装束,只是两颊上已消了血色,眼角带着泪痕,眼光也无先前的灵动。后来,她精神更加不济,双目失神,惴惴不安,迎来了年底的祝福,一片繁华景象中,她独身一人,终被“无常”从这“百无聊赖”的人间打扫了去。

她,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生凄惨坎坷,两个丈夫全都弃她而死去,连孩子,她唯一的希望也落得被狼杀害的下场,是谁,让原本开朗灵动的祥林嫂变得木讷胆怯?是谁,杀死了勤劳能干的祥林嫂?细细思索,是那封建社会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啊,生生让她丢了性命,在其他人热闹的度过祝福时,凄惨的离开人世,就连死去也留下骂名,“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话听来让人心寒,祥林嫂的好,分毫未被记住,反而成了多余人。

她痛失丈夫和爱子,投奔了老主人后“神气舒畅些,不待指引,自己驯熟地安放了铺盖”,又做了女工,本以为她从此便可安度余生,但在封建观念的重压下,她早已成为人们眼中的不祥之人,连原本还对她痛失爱子心怀怜悯的妇人们,在听了她多次的诉说后也消了那份善良之心,避她不及。但谁又知她心中的无限悲伤,与谁诉说排解呀,谁又知她勤勤恳恳一年下来捐赠门槛的不易呀,谁又知她满怀希望参加祝福却惨遭驱逐的失望和对这世界的恨啊!

设想若是祥林嫂有爱她的丈夫,乖巧的孩子,善待她的婆婆和美满和谐的家庭,那她应该会平安幸福快乐的,一直生活下去吧,若是她不生在那黑暗压迫的时代,应该也会是人人喜爱的人吧。从她一人身上映照出的是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是怎样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在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顽固的束缚下艰难度日,我们更应感谢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所受到的尊重和平等的对待,我们更要丢掉封建残余,相信科学,勇于追求自己的平等和权力。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为谁风露立中宵——读《玫瑰的故事》有感作文900字_高一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高一读后感作文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