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2000字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2000字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1400字。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我们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比如中外经典名著,它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当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我们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那么,你会不会在看完一本书籍后写一份读后感呢?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静静的顿河》读后感1400字"这样的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秋天的下午阅读《静静的顿河》,每次抬眼都能望到窗外清爽的蓝天,刹那间心思已经飞到了遥远的顿河边上,我自己化身为头戴制帽脚蹬长靴的哥萨克,四下是如烟的大草原,耳畔响着哥萨克的古歌:不是犁头开垦出这沃野千里,开出千里沃野的是战马铁蹄,千里沃野种的是哥萨克的头颅,装扮顿河的是年轻寡妇……这是读者阅读的造化,也是小说家的造化,相信此刻如果能够与作者面对面,那么在两个人的对视里必定都是会意的微笑。
顿河之美在于肖洛霍夫用细致人微的笔触描绘出的哥萨克世界,这个世界不是高手匠人那样构建出来的,而是对土地与人的情感宣泄。基于作者对顿河的熟悉,使得他对每一个细节和人物的刻画驾轻就熟,几个主要人物的描写有浑然天成之感,葛利高里在白军和红军中的摇摆不定;阿克西尼娅对纯真爱情的执著追求;娜塔莉亚的善良美丽却性格刚烈。每一件相关事件的发展,你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在这个时候,就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别的样子的。
哥萨克既是士兵又是农民,士兵在历史上通常扮演的是镇压者的角色,农民则永远处于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在哥萨克人身上,这二者融合的是那么自然。一部分,马、酒、枪支……这些元素反复出现在小说中,成为哥萨克人的既是顿河画卷中的点缀色犷的民族才与这些同汇连接在一起有时候又成为小说的主旋律。只有粗当这些词汇成为一个 民族的历史符号时,读者就会感知到这个民族的成长之路是从血与火中走来的。这些人物和事物从开篇起,就像山颠初融的雪水,每个哥萨克都是一颗微小的水滴,组合为一体时就迸发出巨大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时会被这缓慢但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尽情体会哥萨克的粗鲁野蛮、单纯幽默,保守和卑微,会认识一群奴隶的后裔,一群不屈的战士,一群小农意识支配下的农民和无政府主义者,这些人性的魅力贯穿全篇,使得小说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本文选自)
按照镜头构建法的分析,《静静的顿河》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算是近景,人物所处的战火烽烟是中景,在这一切的背后的远景,则是绚丽多彩气象万千的顿河风景画,从春天到冬天,肖洛霍夫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那片博大的土地,每一朵顿河的浪花,每一片草原上的草叶,每一颗苍弯上的繁星,还有春水泛滥中的鱼群,麦浪翻滚中的大雁… …只有在俄罗斯民族那样宽广的土地上才能诞生这样的情感,只有这样的土地才能诞生这样的作家。一个蜷缩在城市胡同中作者永远不可能有博大的心胸,他不可能体会到草原之美的,他也永远弄不懂,为什么有的作家会痴迷于描写高天上的流云和草地上的蝴蝶。
我一直认为,当小说脱离了土地,脱离作者所赖以生存的根基,脱离民族性、地域性,脱离了作者的本体性,那么,小说就已经死亡。一篇中国人的小说读起来像美国人写的,一个日本人的情感看上去更像一个印度人的,这样的小说是失败的。人本小说根本上讲是对小说的背叛,一个人从降生时起,他就不可能没有国籍,没有地域性,对于一个中国作家来说,他(她)首先是中国人,其次才是人,泛人性论同样是对人性的亵渎。
当一个作家从内心归属于一片土地时,他的血液里就流淌着那片土地的精神、传奇、风采、历史及其崇高的形象,而那片土地所传达给他的某种特殊启示,将凝聚成这个作家毕生赖以表达的字符,在他的这些字符里所传达出来的,是那种最擅长抒发心灵和情感之美的语言,他不是从世界文学的潮流中,不是从书架上的故纸堆里,而是从炎热的夏天、寒冷的冬天、长葡萄的平原或积雪的高山之间获取灵感,获取文字的力量和决心,只有对土地的眷恋和心有所属,他的文字才能如此从容不迫和富有个性。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上尉的女儿》读后感1400字


世界历史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学的兴盛,往往是诗歌在前,小说在后。这种现象有时表现于一个较短的时期中,而有时则在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俄国古代文学在17、 18世纪和19世纪初叶,其成就主要在诗歌上。普希金以百川归海之气势,继承了俄国以及欧洲文学的传统,为俄国诗歌制定了从语言到格律的一整套体系,使之达到美的顶峰。这时, 俄国进人需要小说的时代了,于是这位伟大的有历史眼光的文学巨匠又毅然而光荣地承担了创造俄国小说这个重要的任务。普希金晚期这种从诗歌向小说的转移,体现了俄国文学向更为广阔深人的领域进军。高尔基说,俄国散文是从普希金开始的,这话完全符合历史的事实。世界文学史上少有这样的作家:集两个文学时代的成就和伟业于一身。普希金正是这样。了解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必须认识这一点。我们应当改变过去的一种印象:似乎普希金只是一位诗人。他是伟大的诗人,也是伟大的小说家。而且是一位继往开来的、划时代的小说家。(本文选自)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是普希金小说创作以及一生全部创作中最后的一部。这也是文学史上的一首天鹅之歌。《上尉的女儿》结构匀称,布局周密,情节曲折,语言质朴而优美,叙述上更是简洁、明净、清澈、凝练。这部小说为后来的俄国小说定下了格局,树立了典范。难怪果戈理会说,和《上尉的女儿》相比,他的以及他所读到的那些俄国小说都只是一碗油腻的菜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尉的女儿》的简洁特点。全书不过八万余字,却能全面深人地写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社会状况和矛盾斗争,而且生动真实地塑造了一系列属于社会各阶层的各有特征的人物形象。作品毫无任何枝蔓,它通体完整、匀称。它叙述得简洁而不令人有概略感,反而觉得具体而真实。比如,我们几乎读不到什么有关男女主人公格利尼奥夫与玛莎恋爱过程的描写,然而我们却感到这一对情人的接近和契合是自然而然的。《上尉的女儿》的这种简洁明快的文风,令人当然会想起普希金的诗歌,这实际上是诗歌语言在散文中的运用。俄国小说从开始发展时,便有了这种简洁的根基,难怪后来的屠格涅夫、契诃夫等大师,都拥有简洁的本领。即使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这些长于写鸿篇巨制的小说大家,在他们对每一个情节事件的具体处理与描述上,也都体现了这种本领。
读这本小说时,请读者留意它的形象体系和人物配置。书名是《上尉的女儿》,但玛莎本人并不是描绘的重点,男主人公格利尼奥夫是情节线索的联结者,但也不是作品中诸多人物形象的核心。这部作品通过他二人的这场奇遇性的恋爱,所要展示和歌颂的是俄罗斯人民。作者在小说中,竭力地描写了一系列普通人的形象。这里有下层军官米罗诺夫上尉,他的妻子瓦西丽莎,女儿玛莎,格利尼奥夫的忠实仆人萨维里奇,那个被人割掉耳朵舌头的老巴什基尔人,以及作者略略写到的普加乔夫叛军和自山要塞中的许多下层群众。主人公格利尼奥夫本人虽是贵族出身,实际上也属于普通人一类。他们都是平凡的俄罗斯人,他们代表着俄罗斯民族,在普希金笔下,他们一个个都是那么的忠厚而善良。当然,在这一系列人民群众形象中,小说所描写的核心人物是普加乔夫。他实际上是作品形象体系的中心,普希金正是为了写他,才写这部作品的。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普希金在其一生创作中集中注目于俄国历史上的两个人物:彼得大帝和普加乔夫。这从他的全部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一点也证明了普希金是一个多么富有洞察力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也说明普希金认为普加乔夫这个人物在俄国历史上作用重大。

《红与黑》读后感1400字


于连是司汤达呕心沥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整部《红与黑》的核心,离开这个人物,《红与黑》的魅力就无从谈起。作为一种社会典型,于连属于法国大革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青年,在王朝复辟时期,是被排斥在政权之外的中小资产阶级才智之士的代表,这类人受过资产阶级革命的熏陶,为拿破仑的丰功伟绩所鼓舞,早在心目中粉碎了封建等级的权威,而将个人才智视为分配社会权力的惟一合理依据。他们大都雄心勃勃,精力旺盛,在智力与毅力上大大优越于在惰怠虚荣的环境中长大的贵族青年,只是由于出身微贱,便处在受人轻视的仆役地位。对自身地位的不满,激起这个阶层对社会的憎恨;对荣誉和财富的渴望,又引诱他们投人上流社会的角斗场。
显然,于并不是完人。他的感情并非纯洁无瑕,他的行为和思想充满矛盾。但正因为如此才是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人。在他身上更多地表现出的,是资产阶级个性中最有活力、最有进取性的一面。他属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那种精力充沛、敢作敢为、具有顽强意志和冒险精神的类型,这种人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对来世的恐惧,生活对于他们是一场残酷的搏斗,要么为荣誉、地位、财富及一切现世幸福而生,要么粉身碎骨而死。在《红与黑》中,这个人物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种种新观念的代表,他的对立面是腐朽落后的复辟势力。他以平民阶层的平等意识对抗封建等级观念,以个人价值对抗高贵的出身,他对自身的价值有充分的自信,并认为有权要求自己的社会地位配得上他的价值。他狂热地崇拜拿破仑,因为这个人的成功意味着等级制度的破产和个人价值的获胜。他高傲,敏感,时刻不忘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宁愿在家挨父亲的拳头,也不愿到贵族人家当奴仆,关心和谁同桌吃饭,胜于关心薪金的多寡。他的全部生活目标就是要摆脱低贱的地位,登上社会的顶层。这种不甘屈居人下的思想,支配着他所有的情感和行动。甚至他的两次爱情,最初也都是从战胜蔑视的心理出发的。他崇尚绝对的自由和独立,认为人应当拥有对自己的一切权利,个人的行为只需接受自己心灵的指挥,只要认为自己的目的正当,为达目的甚至可以不择手段。因此,任何习俗和社会法规对他都失去了约束力。他只承认自我,只考虑自我,既不顾及传统,也不考虑道德。他只对自己负责。或者说,他心目中只有一种道德,那就是:肯定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为了肯定自己的价值去恋爱,为抗议对自己的侮辱而杀人,最后为保持自己的尊严而拒绝乞求赦免……总之,于连的全部心灵都体现着一种与封建观念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一种以个人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决定了他和那个行将灭亡的社会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也决定了他无可挽回的悲剧命运。作者以这个人物作为生气勃勃的平民阶层的代表,并以他的受压抑和抗议来揭示1830年七月革命的因。虽然这一类型人物作为个人并非不可收买,并非不会堕落,但作为一个被压抑的阶层,却注定是贵族社会的对抗力量,在他们当中总会不断产生丹东和罗伯斯庇尔。(本文选自)
于连之所以比一般的个人给予人更强烈的印象,显然不是道德力量引起的美感,而在于他是一种信念和力量的化身。特别因为周围充斥着世纪病患者的一片呻吟,这个形象就显得格外突出。他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个性,而是司汤达按自己的理想模式塑造的 英雄。
从上述观点出发,司汤达笔下的于连必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正面英雄形象,代表着正义的呼声。尽管这位英雄我们今天看来未必伟大,当年在司汤达心目中却绝不渺小。即使这个人物的行为并非无可指摘,他却是作者所赞赏的那种勇于为自己的幸福去冲锋陷阵的人。他敢于蔑视封建等级和门当户对的婚姻,并以个人的价值及两次不道德的爱情对传统观念提出了大胆的挑战。

《神曲》读后感1400字


但丁的《神曲》,同许多中古文学作品一样,全书的情节充满了寓意。但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非常明确,就是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界。围绕着这个中心思想,《神曲》)广泛地反映了现实,一方面给中古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另一方面义显现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神曲》是一部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的作品为了唤醒人心,给改革铺平道路,但丁在作品广泛、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他严厉谴责皇帝鲁道夫一世和阿尔伯特一世父子只顾在德国扩充势力,不来意大利行使皇帝的权力,并忠实地描绘了佛罗伦萨从封建关系向资本主义关系过渡时期的社会和政治变化,对教会的揭露和批评尤其尖锐。《神曲》对现实的揭露一般都是通过人物形象进行的。揭露者和被揭露者大多是历史上或当代的著名人物,因为但丁相信,只有通过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才能打动人心,促使改革早日实现。
《神曲》通过但丁和他与在地狱、炼狱、天国中遇到的著名人物的谈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重大问题。因此,《神曲》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带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这部作品的艺术性。
《神曲》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认为它不只是来世永生的准备,而且有其本身的价值。诗中显示出但丁对现世生活、斗争的兴趣。诗中强调人富有理性和自由意志,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在生活和斗争中应遵循理性指导。要像一座坚塔一般。要克服惰性,因为人在世上留下的痕迹,就如同空中的烟雾、水上的泡沫一样。这种追求荣誉的思想,是但丁作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特征之一。诗中热烈歌颂古今英雄人物,作为在生活、斗争中的光辉榜样。
《神曲》还表现了但丁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驱,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发展文化、追求真理的思想。诗中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对古典文化推崇备至:称亚里十多德是哲学家的大师,荷马是诗人之王王,称维吉尔是智慧的海洋、拉丁人的光荣等。(本文选自)
《神曲》描写的虽然是来世,但正是现世的反映: 地狱是现世的实际情况,天国是争取实现的理想 ,炼狱 则是从现实到达理想必经的苦难历程 。书中暴-露了现实,也着重描写了生活的理想,这说明《神曲》并不纯粹是现实主义,也是浪漫主义的。在黑暗的现实中,诗人渴望一个没有黑暗和罪恶的世界
《神曲》中的人物形成一座丰富多彩的画廊。作为《神曲》的主人公,诗人自己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描绘得最为细致入微。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这两个向导虽然具有象征的意义,但并没有概念化和抽象化,显示出了不同程度的鲜明性格。
《神曲》对于地狱、炼狱、天国的描写,构思明确,想像丰富诗人把地狱、炼狱、天国三个境界细分为若千层,体现出作者根据哲学、神学观点所要阐明的道德意义。三个境界的性质不同,色调也不相同。在《地狱》里,但丁借自然景象来描绘人物受苦的场面,在 《炼狱》里才直接描写了自然景色,《天国》描写的是非物质的、纯精神的世界。这些境界的描述都非常真实,使人如身历其境。对自然的描写也往往富有高度的画意,足见但丁对自然之美极为敏感 。这一点也是他作为新时代诗人的特征。
《神曲》是一部长篇史诗,《地狱》、《炼狱》和《天国》各有33章,加上全书序曲共100章,长达14 233行,每部曲最后一行都以星字作韵脚。这种匀称的布局以及诗中三个境界的匀称的结构,都是建立在中古关于数字的神秘意义和象征性的概念上的。
《神曲》是用三韵句写成,这是但丁以民间诗歌中流行的一种格律为基础创制的新格律。更重要的是,《神曲》用意大利俗语写成,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文用语问题,和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使但丁成为意大利第一个民族诗人。

《甘地自传》读后感1400字


甘地在很多人心中是个谜。这几天连续翻阅了《甘地自传》,这个谜好像解开了,但不尽然。谁能说谁能真正进入另外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呢,更何况是甘地的内心世界。读甘地的自传心情很复杂,一会儿觉得自己跟他很接近到那是我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里集结的宗教情绪与他的合拍和亲切;一会儿又觉得距离他那么遥远书中展示的印度与中国的文化历史差距几乎使我震撼。
书本中的印度给我一种集中的印象:宗教的虔诚和民族的屈辱。这些也都集中体现在甘地身上。这两点是甘地之所以最后成为圣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也想到,在印度这个地方出现甘地和特雷莎修女都不是偶然的,这是个纯粹的民族。
他的自传实际上更像是一本《忏悔录》,比卢梭的自责丝毫不差。甘地在书中尽量公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我记不得为什么一看到甘地的自传就买了回来,其实我买过很多书都是和这本自传一样的命运:让它长卧书架落满灰尘。那天我突然把它抽了出来,为了让我有兴趣,我挑选那些最吸引我的部分。我一直知道甘地曾经禁欲,并且彻底禁绝性欲,所以我要看他的思想根源。我随手翻到父亲去世与我的双重羞辱这一节。其实我可以把这本书称作是节欲的甘地,讲述他的各种节欲,不仅仅是节制性欲。
甘地13岁童婚,据说他很快就使用了丈夫的权利。在17岁的时候他已经做父亲,陷于情欲甚至使甘地的学业受到影响。16岁那年,深爱父亲、一贯孝顺的甘地正在妻子身上欢愉的时刻,父亲撒手人寰。在父亲病危的时候,他从父亲的病榻旁走开回到床上5分钟就有人突然跑来告诉他父亲去世的噩耗。甘地后来一生都在反对童婚。
甘地一家都是极度虔诚的印度教徒。节制自己在各方面的欲望其实是他们一家甚至是全印度教民的习惯。当我发现这一事实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 他们的宗教竟然要求素食,吃肉是大逆不道的。中年以后甘地发誓连牛奶也不沾,彻底素食。当甘地的妻儿病危的时候,医生建议必须进食牛肉茶汁以补充体力抗衡,甘地作为可以主宰他们命运的父亲和丈夫他断然拒绝,而病人也都和甘地一样。不过上帝屡次最后救助了甘地使他的家人都转危为安。到老年甘地甚至禁止食盐。
甘地的非暴力其实是其宗教信仰的延伸。不杀生,当然必须非暴力。这并非一项明显的政治策略。年轻时甘地在南非曾经长期生活,在那里作为一个普通的印度人受到白人的极度屈辱时,比如白人平白无故给他几个耳光,他也绝不还手。不过,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习惯,同时是一种性格:甘地是个极其羞怯内向的人。作为律师第一次上法庭他甚至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不得不退庭把代理费还给当事人。这样一个人很难想像会使用暴力。
甘地的一次又一次绝食这样看来也很自然。他们的宗教本来就有各种的绝食习惯,他母亲就经常绝食。比较宽泛的绝食是不吃主食,再严谨的绝食连蔬菜也不吃,极端的绝食只是喝水。甘地在32岁开始与恩爱的妻子分居之后,为了减少性欲甚至牛奶和蔬菜也禁绝了,只是吃水果与于果。最终甘地的节欲成功是在36岁。甘地说:克服情欲一点也不比用武力征服世界来得容易。让我奇怪的是,这样一个严格的人,在对待别人时的宽容和谅解也远远超出了我的想像,这一点来自于他的善良和博爱。他的高尚人格不仅建立在智慧之上,也建立在意志的壮观城堡上。
甘地的一切行为几乎都可以在自传中找到明确的答案。这是我喜欢这本质朴老书的一个原因。在这本书中我寻找到一个澄明节制的世界。与其说甘地的人生是政治实践的,如说是生命实践的。甘地 自己给这本书的另外一个名字是:真理的实践。
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做到洁身自好已经不容易了,节欲在今天提起来就像一个黑色幽默。欲望的无限膨胀与生命的内敛纯洁渐渐在我这里有些区别:有信仰的人是幸福和值得尊敬的。

喜欢《《静静的顿河》读后感14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静静的顿河读后感2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