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船夫与哲学家读后感

船夫与哲学家读后感

《奴隶和哲学家》读后感。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趁着自己的感触 ,最适合写一篇作品的读书笔记了!一篇优秀作品读后感怎么写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奴隶和哲学家》读后感,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今天下午,我在《读者》里面看了一篇短文,名字叫做《奴隶和哲学家》。里面讲了一个精彩无比的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人生中的重要的大道理。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事:一个波斯奴隶和几个人同坐一船。那个奴隶从没见过大海、也没坐过船,所以一路上哭哭啼啼,大家都没办法安慰他。结果被哲学家抛下大海,沉浮了几次才拖他上船,之后他就不再作声了

看完《奴隶和哲学家》,我深受感动,还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来自那个哲学家最后说的那句话:你们想,他原先不知道灭顶之灾的痛苦,所以才想不到稳坐船上的可贵。大凡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会知道安乐的价值是啊!一个人活着总要受过患忧才会知道平常生活的幸福。比如我以前作业完成得很晚,所以觉得学习很枯燥很痛苦。但当我生了病不能去学校读书、躺在床上很无聊时,我才感悟了;原来学习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生病时不能看书学习,才是最无聊、最痛苦的时候。人就应该这样,只有用更糟的事情来与现状比,才能感到快乐、感到能正常生活的可贵性。

现在有些人不珍惜和平,总要挑起事端、挑起战争,当战争来临时,他们才会知道和平的幸福,可那时已经不能挽回了,所以大家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啊!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一)

contra 和声Xy

《僧侣与哲学家-父子对谈生命意义》虽然纸厚书沉字体小,洋洋洒洒24万言深奥难懂,所幸翻译流畅,话题有趣,令人不忍释卷。

《僧侣与哲学家-父子对谈生命意义》虽然纸厚书沉字体小,洋洋洒洒24万言深奥难懂,所幸翻译流畅,话题有趣,令人不忍释卷。赖声川不仅是戏剧大家,还是藏传佛教弟子,为作者指定之译者,还有夫人助力,保证了翻译质量。另一译本为陆无昶 译《和尚与哲学家-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根据法文原版而非赖根据英文版翻译,其实也译的不错,译者网上查不到背景。本书书名其实原本是“佛法和西方”,更贴切一些,现有名字是出版商为了书好卖改的。很久没看过这么艰深却有收获的书了,待到要写读后感,却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整个西方神学的衰落,哲学的失意,现代性的焦虑,让西方想从古老的东方佛法寻求解决之道,以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从这一点说,本书的父子对话本身就是不对等的、西方中心的、动机不纯的,无论父子双方多么表现出冰释前嫌,貌似平静理性的交流下仍然不断涌动着叛逆、反思、标新立异、故作惊人之语等等。作为曾经法国主流生命科学界的青年才俊,现在的尼泊尔藏传佛教僧人,儿子其实是嬉皮嗑药的叛逆一代,父亲不小心说漏嘴揭了底。

本书前两篇一直在质疑佛教是哲学还是宗教,为了叙述清楚,本文把偏哲学的叫做佛法,偏宗教的部分叫佛教。因基督教文化中虚伪阴暗的侧面不断被人文主义抨击,导致其智慧与道德的双重破产,佛法在西方受到欢迎,倒也真的有些谬托知己的有趣。西方视角中的佛法被哲学化,成为某个门类哲学的分支,但由作为哲学的佛法到作为宗教的佛教,又跨越了一条深深鸿沟。佛教的伦理观是宗教的,不容置疑的,关乎心灵与幸福,但又显然没有苏格拉底那样经历猛烈的反思、辩论。藏传佛教又和中土佛教禅宗、净土宗大有不同,法国无神论者对藏传佛教人畜无害的认识,可能是不知道或故意忽略其与西藏世俗奴隶社会政权政教合一的血腥残酷,那比起某和平教派,不知高到哪里去了。藏传佛教脱离了其地域、时代与社会结构,在西方社会的嫁接是否会不伦不类?身在藏地的人民,如果有选择的机会,是否还会秉持不变的价值观,仍然愿意生于斯长于斯?

宗教是否应该干预世界干预现实,宗教信仰的进化演化了什么?面对同性恋、女权、动物保护、堕胎、安乐死、转基因、人工智能等等大潮冲击,破什么立什么?本书1996年写成,911之后人类社会尖锐对立的演化并未展开。文中哲学家作为无神论,却嘲笑“前卫神学家”对待信仰的自由化倾向。人类科技的发展和对世界真理的思考追寻是普罗米修斯盗火还是自建巴别塔的僭越?如哲学家总结,自古希腊文明始,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寻经历了三个阶段:宗教、哲学、社会乌托邦。科学的信仰取代了对智慧的追求,进步和理性改变了现实生活,质疑颠覆了哲学美好淳朴的田园时代,知识的火把燃尽了哲学的智慧与灵性,惶恐的西方社会人文主义者把目光转向古老的佛法。未曾经历科技潮流、工业革命、社会形态变革的藏传佛教世外桃源,是无知者无畏的灯下黑?还是因关注自我又内心否定自我,从而以上帝视角俯视一切,因此被称为智慧?心理分析对潜意识力比多的揭示,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让人类认识了原罪认识了自我,却消解了信仰。科技被人驾驭,心理深层的欲念也被放在聚光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人类自以为无所不能,连艺术的挥洒也不再为了荣耀上帝,而是展现自我。佛教历久弥新,面对新事物,却保有自己不变的价值观。佛教的艺术不追求创造力的个性,永恒的超越性的世界本没有个人的妄念。吊诡的是,个性解放,反对宗教,人文主义勃兴的欧洲大陆,尤其拜法国德国俄国所赐,一场场解放人性的乌托邦实验,却引人类入阿鼻地狱边缘。高举人性打碎宗教,却以人为蝼蚁草芥,个人沦为伟大社会实践的微不足道的沧海中的一滴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伟大格言,格式化了极权之下所有平民的大脑,教育人民作宏伟社会的人肉电池。此刻佛法却如涓涓细流,仍保持着原始生命力的清冽泉水,卓尔不群,滋润人心。

如《Le Bouddha》一书所说,“当信仰离开理性,就变成迷信,当信仰背叛理性时更甚之。但当信仰与理性合并的时候,就能够防止理性变成一种纯粹知识性的游戏。”我理解没有100%纯粹的信仰,也达不到绝对的理性。那么人类的思维是肉体机器里的灵魂?一切感觉如同电影matrix中只是大脑的幻觉,一段程序代码制造的VR场景?色声香味触只是大脑多巴胺和激素分泌后的潮涨潮落,如同高烧后的胡话谵妄?这种忘我出神有时被叫做精神病,有时叫作朋友的祝福,如同一中各表那样各自解释。主宰人类社会的是这大脑阵发放电产生的信仰,还是过度抽象的思维都是无用的妄念,坚硬铁血的世界靠家族荣誉/文化传统/乡情/黑社会/皇权/金钱/政治左右。有唯一不变的真理吗?所有人是否都受其支配,是否又愿意承认?真理可以被证明吗?没有了自我的本体真理何存?改变心灵,理解适应现实,还是勇猛精进,改变现实世界?如上面信仰与理性的关系,我想说信仰如果不与现实世界发生关系,纯属意淫,而信仰如果宗教化去过度干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被工具化,最后必然被人厌弃排斥。时代巨变,唯有不断进化的信仰,才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处,佛法的开放包容慈悲值得基督教文明学习。基本要义派与极端右派宗教的崛起,让世界更加撕裂,虽然所有宗教都提倡爱自己的邻舍,但它们同时又在以爱为名义和武器,消灭异教者和无神论,佛教式的温和不是平庸,反倒更符合虽己所欲,勿施于人的现代普世价值。

对本书佛教与死亡一章,我自己只是浅浅涉猎佛教,不信文中说的“中阴身”、“转世”那些深深焦虑下的发明,反倒更欣赏心经里面禅宗化的生死观: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即生老病死只是假相,本性是空,不用执着于解脱生老病死的问题。一家之言,就此打住,再说下去成了“融合主义”的禅宗基督教了。

即便基督教在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的大潮冲击下表现的并不完美,但我们看到推动人类生活方式进步的科学本身并不具有善恶的属性,以“科学主义”来设计人类社会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是僭越,科学并没有研究、阐述、判断人生的意义与至善,“科学主义”恰恰不是爱智慧和知行合一的西方传统,而是一神教的科学主义、马列主义异端,类同于极端环保主义者、极端宗教保守主义者。

人类不存在该不该建造巴别塔的问题,而是塔已经越建越高的问题。AlphaGo围棋完胜柯洁,柯洁输的比李世石更加不堪,斗志尽失膜拜臣服,对人工智能惊呼围棋上帝,以至于焦躁失态,对着在英文媒体工作而用英文提问的中国记者发飙。对人工智能终结围棋这件事,另一极端是苏小和这样的伪知识分子兼宗教右派,对科技的发展拒绝真正了解和思考,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用背诵圣经和康德的办法吹口哨走夜路,自己给自己壮胆。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疾风识劲草,板荡见忠臣,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更让我们站在巨人肩上,坐上科技的时光战车,去思考追寻不变而又能接受时代检验的真正信仰。我们何其幸运,躬逢其盛,套用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一切都是刚刚开始。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二)

白冰

书名:《僧侣与哲学家》

作者:[法]让-弗朗索瓦·何维勒 /马修·理查德

佛教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它今天在西方有如此多的信奉者?如何理解这样一种既古老又崭新的智慧?这本《僧侣与哲学家》就要解答这些问题。

生物学博士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在诺贝尔奖导师指引下从事分子生物学最尖端研究,然而,他却突然远赴喜玛拉雅山麓出家为僧,跟随藏传佛教的老师,探求古老的东方智慧。二十年后,他的父亲,法兰西学院院士、著名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来到尼泊尔加德满都,他们决定通过自由的谈话,交流他们的疑问和各自对于对方的困惑。父子二人进行了一场为期十天的对谈,所谈涉及社会、文明、生命、宇宙等诸多重大话题,父亲对佛教犀利的质疑,让马修有机会揭开佛法神秘的面纱。这是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相遇。

作为一个学建筑的人,砸啄一本建筑学的书似乎更有权威性,但是看了这么多年的建筑学书后,我发现自己其实不喜欢看纯建筑学的书。然而我很庆幸自己学了建筑学,因为建筑学早已把它的脉络延伸到了各个领域。

我对哲学的兴趣起源于《时代建筑》一期有关建筑现象学的讨论,此后便开始阅读一些西方哲学的书籍;而宗教在我世界观不断修正的过程中,一直刺激着我的思考,这是因为母亲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开始信基督教,父亲修了半辈子的佛,我美国留学的时候的舍友是一位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人,三个宗教就这样流淌进了我的生活。

这本书是一本对谈录,它所展示给读者的信息是相对零散,很难说通过一条线索将整本书串联起来。这本书讲到了所有西方哲学和东方佛教所关注的点,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到维特根斯坦;从“自我”到“中阴身”无一不谈。这本书同时打开了西方哲学和东方佛教的大门,让我们可以伸进头去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对谈的其中一方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及政治评论家、法兰西学院院士让·弗朗索瓦·何维勒,另一边名为马修·理查德,他曾在诺贝尔生物学奖得主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其优异的成绩拿下博士学位,然而他突然放下一切,披上袈裟,削发为僧。

让是马修的父亲。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的时光里,父子俩在各自的领域都创造了伟大的成绩。法国媒体一直对这对父子抱着好奇和不解的眼光,于是安排了一次父子对谈,讨论当年马修离家的原因和心情、讨论他们所定义的生命意义、东西方哲学的异同。

这次对谈的内容被分为18个章节,加上哲学家和僧侣的结论,总共20章。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我不可能用短短几页纸把哲学和佛教的问题全部说完,所以我按照我的理解,对这本书进行了简单的归纳,聊一聊我的一点思考。

1

从科学研究到心灵探索(第1章)

父亲疑惑在于,为什么儿子当初放下一切,削发为僧?马修的回答我非常喜欢,他说:“科学研究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生命最基础的问题,甚至我发现科学研究的目的也不是解决生命根本的问题。简而言之,科学虽然有趣,但不足以让我的生命有意义。”在我看来,马修说的科学研究事实上就是当代西方哲学,因为当代的西方哲学从17世纪中叶以后,把对生活方式的的探索丢给了宗教,摒弃了对人“心”的探索。从此以后,科学研究占领了西方哲学,但是,科学研究没有告诉我们: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生活?

对于古典哲学家来讲,哲学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诠释。而当代西方哲学已经把对生命的诠释完全抛弃了。我不能否认科学技术在这两个世纪带给人类的巨大贡献,但在这里,我想问两个问题,地球是不是圆的,对你的存在有什么关系?是否有一种内在祥和的方式,不依赖健康,不依赖权势,不依赖成功,不依赖金钱或感官的感受?

马修在本章中没有明确的回答他如何让自己生命有意义,正如他在本书的很多回答一样。同样的,父亲不知道的问题,马修也回答不出来。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生活?是否存在一个像E=mc?一样简单而通用的方式,可以教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是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由于父亲的原因我曾有幸和几位仁波切对谈,而每每当我问出上述的问题时,他们也无法回答。

2

宗教或哲学(第2章)

这个章节开始细致的探讨佛教和哲学。父亲问:“佛教到底是一个宗教还是一套哲学?”这个问题直到今天还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问题。马修提出了两个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地方,马修说:“佛教不排除信仰,也不排除因揭露内在真理所产生的亲密和不可动摇的信心,以及揭露而产生的惊奇感。”这与其他宗教总有其既定的教义不同,对于宗教来说,教徒必须接受一种教义,不需要重新发觉那个教义的真理;马修接着说:“佛教的佛陀并不是圣人,而是究竟的老师,证悟的化身”。这也与其他宗教的神的概念不同。

父亲进一步说,或许佛教是哲学加上宗教?马修通过对教义的回答引出了关于痛苦和快乐的讨论,在这里,佛教的说法与伊壁鸠鲁和斯多葛学派的说法是相似的。佛教认为:我们的这个世界,或者说这一世轮回,是充满痛苦的,但不要认为这是个悲观的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解决痛苦,获得真正的快乐,而所谓真正的快乐,是一种内在的喜悦,一种心灵的开阔,这种内在的喜悦对外的表现是一种不移的慈悲。

我们的痛苦来自对“自我”的概念,一种我们珍惜而愿意不顾一切来保护的“我”,要认清这个“我”没有实质的存在,需要通过禅定的修行,这是一个极高的解放过程。禅定有万千“法门”,在《西藏生死书》这本书里有更加详细描述。

在《西藏生死书》中有一段对于禅定的解释:你过去的思想已经成为过去,你未来的思想还没产生,这之间的间隙,延长它,就是禅定。很有意思的是,古希腊伊壁鸠鲁的墓志铭也有类似的思考:我过去不存在,我存在过,我现在不存在了,我不在意。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人生态度。

3

黑盒子中的鬼魂(第3章)

这一章所讨论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父子之间冲突最大的地方。佛教不认为有不朽的个体,而是认为有一种不断变化的连续状态,一种相互依赖的状态,即意识的河流。马修认为意识具有持续性,即他认为意念可以直接传递,他举了很多他亲眼所见的仁波切转世的例子,而这是他父亲不能理解的。父亲以尼采、斯宾诺莎为例说明二元论的可笑,作为一位坚定的一元论者,父亲认为一个人不可能有两种原理,只能有一种,就是物质。

马修不能证明给父亲看意识如何传递,他认为说话的对象必须要有一个相称的心理架构才行,没有打开自己心来修行的人,不可能接受这样的事情。马修的回答似乎有些无赖,但事实上父亲的唯物主义科学在很多方面也是不能被实验证实的,尤其是理论物理,其真理性的评判仅存在于理论物理圈。

4

心的科学(第4章)

西方人对佛教最感兴趣的一个层面就是佛教对心的研究,所对应的西方科学就是心理学。本章开始是以通过如何修心来摆脱负面情绪,即禅定的讨论,开始探讨西方哲学的一些概念,知觉和感觉的问题,意念和体验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柏拉图那个著名山洞实验,一直到康德的时代及以后,都在研究。每个哲学家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都不相同。例如柏拉图认为我们不可能了解不断运动或者变化的东西,所以整个西方哲学的努力,就是要在现象背后寻找一种永恒和稳定的元素,可以成为确切认知的对象。佛教不否认在觉知的相对世界中,现象有其真实性,但是它否定现象背后有任何永恒的实体存在。

关于这个方面的问题,我认为是哲学思辨最困难的地方,在下一章还会继续讲到。

5

寻找真相(第5章)

本章首先谈到东西方哲学和宗教的区别:在西方,哲学只是知识的一个分支,就像数学或者生物学一样,所以哲学家是一个人,当他上课的时候,他会教导一些特定的学说,但是他回家后,他的生活和他所教导的一切没有任何关系。只有在西方,宗教对于大部分的信徒而言,是一个在某些特定日子或时间才被打开的小空间,而在没有实际做什么之前又被牢牢的关上;东方也有哲学家,但是东方的哲学家是一位以身作则的心灵导师,他所教导的从来不是对纯粹知识的好奇,这些教导唯一的价值在于它的实践。这么看,去谈论佛教是哲学还是宗教似乎没有多大意义。由此,马修认为,佛教是一条道路,是一种救赎的方法,一种向心灵强烈下功夫而得到解脱的方式。

众生皆有佛性,佛性的完美是被埋在众多的自我和现象之下。于是道路就在于要化解掉所有掩盖真正本性的东西,看到他真正的面貌。因为我们对现象世界的觉知是通过感觉器官,于是我们并不在觉知真正的世界,我们觉知的不过是我们意识反映出来的意向。佛教的这种说法与很多哲学家的想法一致,例如康德的“超越性的理想主义”。但是接下的说法可能有些难理解:世界不是我们心的投射,但也并不完全独立于我们的心之外。这里的“世界”或者说一切本质都是“空”。佛经有云:因为有空性,一切方能存在。空即是宇宙、众生、动作、意识。

6

改造世界或者改变自己(第6章)

哲学无外乎谈论世界观和方法论,前面谈了几个世界观的问题,现在来谈一下方法论。

西方发明了能够救人性命的抗生素,而西藏花了很多时间赋予存在以意义。医学的理想是让每个人活到一百岁以上而不掉一颗牙,心灵道路的目标是要从意识的河流中消除任何傲慢、嫉妒、憎恨、贪婪等痕迹,让人无法做出任何伤害其他众生的事。

父亲认为,或许佛教就是逃避受苦的方法之一,真正的目的是要了解到自我是一个骗局。马修说要完成这些改变需要拥有不可改变的坚定决心,不可遏制的行动力,不过这种强大的“心”应是一种建设性的利他主义。

在西方思想之中对行动的欲望有两种:一种倾向死亡,造就了希特勒;一种倾向生命,造就了爱因斯坦。

柏拉图在《共和国》中拟定了一个宪法,因为他想改变社会,卢梭发展出社会公约的概念。不仅是哲学家,对于西方的建筑师来说,通过建筑构建乌托邦社会,似乎是每位建筑大师的课题。不管怎么说,对西方人来说,人类要减轻痛苦,就是要通过社会的改革和世界的转化,这和佛教的论点很难相容,然而马修认为西方改造世界和改造自己的方法是可以与佛教的思想相容的,他认为可以利用物质进步之中所有有益于人类的东西,同时对一切保持一个更真实的观点。但是他并没有明确的阐述如何合并两种思想。

7

佛教和西方(第7-10章)

这四个章节谈论了许多概念,对话的内容我认为都可以涵盖在佛教和西方这个题目下,在之前所讨论的所有问题,佛教的形而上、意识、宇宙论,以及这些伟大的哲学和形而上构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仍然是佛教乐于辩论的话题。我们依佛法生活,正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弟子一样。而在西方,很多这样的辩论早就消失了,这本书引用了英国史学家阿诺-汤恩比的话:对未来的史学家而言,20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很可能就是佛教和西方基督文明的接触。我深以为然。

马修举了一个例子,1994年丹增仁波切被邀请到英国,评论《圣经》里的福音。这对于一个从没看过圣经的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丹增仁波切愿意试试看。那次经验非常特殊,因为在他朗读那些段落的时候,有些神父和修女感动的流泪,虽然他们已经念了一辈子,但是当丹增仁波切念诵时,却有一种第一次听到这些段落的感觉。这说明对心的修行有全宇宙共通的价值。

父亲认为,20世纪末最主要的事件,就是西方文明在非科学领域的失败。社会改革的意图,是要取代道德的改革,但是却制造出了一个灾难。这种道德灾难在我们身边十分常见。所以我们才会燃起对哲学的兴趣,因为这些哲学能够提供一些实际性道德性的忠告,教导我们如何生活。这也就是佛教会吸引我们的原因,因为佛教谈的正是生活和慈悲,没有说要破而后立。我对佛教的兴趣,正是因为之前政治、科学的伟大失败。

7

佛教的信仰、仪式和迷信(第11-12章)

这部分是书中的第十一章和十二章,在这里我觉得有两个方面需要阐释,马修说,佛教既不是多神论也不是一神论。所谓的诸天神佛,是佛性的不同面貌;第二方面是马修所描述的关于信仰的四个层面。第一是我们听到一次心灵开示,或者佛陀的生平故事,或是以为伟大老师的生平故事时,心中被激起的清晰感和灵感,这是一种很强烈的兴趣。第二层面多是一种期望,是一种愿望,想知道更多,想亲自去体现一个开示,想跟随伟大老师的榜样,然后一点一点的达成同样的完美。第三个层面就是当信仰转化成信心,一种确定性,来自自我印证佛法真理和心灵道路的效果,而从这个印证中,我们得到日益增强的满足感和充实感。有点像是发现一个建筑,我们越去仔细观察他的比例空间等等,它越美丽。到最后,就是我们发现不管是什么状况,我们的信心不会改变,也不会被证明是错的。这是佛教信仰的四个阶段,这并不是一种知性的跳跃,是阶段性发觉的果实,以及一种印证,心灵道路确实会有结果。

8

佛教与死亡(第13章)

索甲仁波切在他的《西藏生死书》中说到:死亡就是我们最执着的那个东西必然的毁灭。死亡的过程以及死亡后的各种经验,在佛经中有极为详尽的描述。

我们一旦停止呼吸,就开始了一连串的意识和身体分离的过程。简单的说,当物质世界从我们眼中消失,我们的意识会进入“究竟广大的透明空间”中,之后,意识再升起,经历中间过渡状态,就是“中阴身”(这是佛教中一个很复杂的一个概念,参考《西藏生死书》),这个状态会引向一个新的存在形式,也可以说“投胎”。佛教据此研究了许多修行的方法,让佛教徒接受死亡这件事,对于修行高的佛教徒,死亡,是一种喜悦。

古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对死亡有一个更加逻辑的说明:我们不需要恐惧死亡,因为事实上我们永远不会碰到它。只要我们还在这,它就不会发生;当它发生,我们就不在这,所以恐惧死亡是没有意义的。

9

佛教与死亡(第14-18章)

马修说:任何真正心灵道路必须包含两种精要的元素——让自己走向完美的方式,以及能够对他人有所贡献的方法。让自己走向完美即是对小乘佛法的修持,是根据在家伦理和寺庙纪律,以及对一般世界的不完美和我所作所为大部分无意义的思索。能够对他人有所贡献即是对大乘佛法的修持,是为了所有众生而进行个人内在的转换。而为了除去众生的痛苦,必须弄清楚正义社会的原则是什么。

罗尔斯的《正义论》中指出两个正义的原则:平等和自由。平等与自由一直是西方政治哲学的热点话题。一方面,他们将这两种价值理想作为其民主政治的基础和核心,另一方面,他们又发现这两种价值观在同时运用于民主政治中时呈现出的彼此冲突的情况,导致国家的治国理念及一系列干涉手段的差别。

根据佛教,所有众生都盼望增进自己的福祉,也同样拥有快乐的权利;所有众生都盼望从痛苦解脱,同样也拥有不受痛苦的权利。

东方比西方更倾向于一种思想,认为社会的和谐不该被利用人权概念而为所欲为的人士所破坏,而这些人士却认为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用任何方式做他们想做的事,只要他们被允许,人权的概念可以给他们正名。马修认为,因为缺乏智慧和利他主义,缺乏伦理和心灵原则,就无法明确分辨自由和平等中可取的那一面、或直接间接害人的一面。

10

哲学家和僧侣的结论

在和马修的对谈后,父亲认为,以一个智慧的系统而言,他越来越欣赏佛教;以一个形而上学系统而言,他越来越怀疑它。为什么佛教今天在西方世界可以引起那么大的兴趣,最主要是因为佛教填满了一个缺口,这个缺口是西方哲学遗弃了伦理和生活艺术范畴所造成的。西方在科学上胜利了,但是它再也没有有效的智慧和伦理系统。东方能带给西方伦理,能教导我们如何过得更好,但是这些缺乏理论基础。因为佛教的智慧的根据不是科学印证,科学印证也不导向智慧。

佛法认为,所有人在生命中寻找的就是快乐。这种快乐不只是舒服的感觉,是一种满足,满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全呼应我们最深的本性。快乐的意义必然包含“智慧”。马修认为让这一切发生的学问绝对应该被称为一种“科学”,一种静虑科学。马修并不期待西方修行佛法的情况能和东方一样,但是佛法似乎能够提供一种方式,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内在平和,这绝不是无用的资讯,而是真正的智慧。

11

杂感

写完这篇文字之后我给父亲和一位学佛的朋友看了一下,父亲只说了两个字:太浅。而朋友看后哈哈大笑说:“你就算证悟了,也是一癫僧。”我听后心里莫名的畅快。

我们都应该审视自己的人生和生存的本质。但是,很少有人会去做。美国文化是出了名的讲究实用。我们只关心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做什么才能让美元进我的钱包。或许因为这样,世界变得更舒服,但个人生活和命运的问题和罗马时代还是一样的,我们的物质生活比罗马时期不知好了多少倍,但是,你能比他们更快乐吗?

“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公正?”“世界为何存在?”这些问题似乎对我们来说毫无价值。但是,提出这些问题,其实价值非常巨大,而这种价值,往往无法用货币来衡量。但是,对于苏格拉底他老人家来说,这些问题不但重要,而且是迈向真正的人性,迈向反省的第一步。

来到公司一年多,我内心始终有种欢喜,那是因为公司里有着充满人文情怀的同事和领导,让我们在每日辛勤的工作的同时,能够我们了解自己应该如何“存在”。

僧侣与哲学家读后感(三)

王学勇

各位亲爱的书友,今晚的这本书是《僧侣与哲学家》,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所谓的有意思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本书的内容,一方面是这本书的作者以及它的翻译者。在我们的一般意识里面,我们认为僧侣和哲学家仿佛是这个世界的两个极端,僧侣仿佛完全沉浸在自身的体验中,而哲学家不断的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的本质奥秘。一个爱之求真的,一个行于当下。

这两个仿佛完全不搭的生物将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第二个有意思是僧侣和哲学家,他们两个的作者特殊的身份,他们是一对父子。父亲是法兰西学院的院士是哲学教授,法国著名的政治评论家。他的政治评论在西方世界都引起了极大轰动,曾经担任过法国新闻周刊快报的总编辑。他的儿子就是僧侣,他并不是一个出身于东方,完全基于东方文明的传统的修道者。也就是说,这本书是一个完全受到西方哲学思辨训练的父亲和一位政治家,和一位在西方完成了最基本的训练的生物学的博士,而后走上东方修道之路的僧侣,他们的对话,各位您不觉得这话风非常有意思嘛。

这是一个对话,对话于1996年,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那位哲学家和政治家和他的儿子进行了一场为期10天的对谈,因为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使得他们有基本的对话的基础。因为他们基本受过西方哲学思辨的训练。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有共同的频道去理解彼此是什么。或者说,儿子更多的能够理解父亲的语言体系,而父亲可能不怎么能够理解儿子的语言体系。

所以,在这本书对谈话中,父亲更多的扮演一个提问者。也就是说,父亲如苏格拉底一般不断提出假设,不断提出论证,不断的按照那个线索不断探索。而儿子来自于分享、说明和解释。向父亲分享他对宗教、佛教对藏传佛教的理解。当然藏传只是一个表现的形式,更多的来自于对世界、对文明、对历史、对生命、对宇宙的重大话题的对谈和碰撞。实际上这是东方智慧和西方理性之间一次震撼心灵的对话。

为什么他的儿子获得了分子的博士学位之后,没有什么重大的意外发生,而走上了这样的一条修行之路呢?所以这本书就从这个疑问开始。他的儿子说:他发现,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而是他也发现,仿佛他在这些的科学研究,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生命的最基础的问题。各位您认为生命的五最基础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思考一下,您的答案是什么,什么是生命的最基础的问题?

在这本书的最后,有两个人通过对谈之后的结论,关于这个最基础的问题僧侣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实际上,佛法道路和所有的伟大心灵传统一样,其目的是要使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所以生命的最基础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真正有品质,如何让我们生命的内在变得更加有意义。从这个问题出发,父子两个人,就展开了对宗教的探索。在这本书的最后,父亲的结论是这样的:通过对谈,他对东方的智慧除去了标签的含义之外,因为在西方人的心里面,佛教是有一个标签的,他认为,就是讲无为,讲涅盘。通过和他儿子,和僧侣的对谈,他认为,东方文明、佛教充满了生机,而且他认为佛充满缺口,就是西方哲学所遗弃的伦理和生活艺术的范畴。

因为我们说,在过去的很多书里我们读过很多西方哲学。西方哲学给我们一个最大的印象就是它不断的爱之求真,甚至他会把哲学推向了由无数的概念堆积的结构,甚至称之为这个世界就是由数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世界是一个结构,是一个算法。各位您觉得这个说法是不是特别的耳熟,因为最近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对算法有了更多的熟悉。那么,这个世界真的会被算法所吞噬吗,在这本书里面,说西方哲学的探索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包括书的哲学,还包括人对这个世界的精神体验。我们目前称之为“智慧”。

而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上,实际上,关于科学、关于智慧,它本身就是同步存在的,只是到了17世纪以后,更多的划向了科学,把智慧放在一边。因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我应该如何过。所以在佛教里面,更多的强调我们如何能够活出真正的自我,真正的找到生命的本性。所以僧侣认为,所谓的探索生命的内在意义就是找到自己的本性。而那个本性的发挥和闪现就让人获得了最终的快乐。他认为人类最深切的期望就是活得快乐。

由这本书,双方探索了众多的课题。比如什么是死亡,比如什么是个人主义,比如如何去创新。现在创新创业是我们大众的话题,在这本书里面,佛教认为真正的创造力意味着要不断的除去无知和以自我为中心所造成的遮蔽,我们无数次提到每个人都有遮蔽效应,过去的成功会让我们看不到更多的未来。而佛教就是一个让我们的心性得到升华的过程。

这是一本书相对而言比较难读的书。因为这里面他的父亲讲了大量的西方哲学的术语,和大量的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同时,僧侣所阐述有众多藏传播佛教的专有名词和说法。但是我依然推荐各位看这本书。让我们能够在这样的一个纷乱的世界里面,去看一下这个世界,或者说看一下这个世界上经历过从几千年来从哲学和宗教两条主线上对这个世界的探索。祝福大家,美满幸福!

《行为糟糕的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


  《行为糟糕的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

  我其实是很少看有关哲学家、政治家这些书籍的。这本书是班上一位经常看这类书籍的女生推荐的。读了一遍,不能说感触颇深,但因为这本书将我们平常所了解的大哲学家的另外一面详细地写了出来,因此觉得也挺有意思,也有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感触。

  卢梭、柏拉图、海德格尔、尼采……这些耳熟能详的哲学家无疑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可是在这一本书中,英雄都被他们写成了形形色色的小丑,作者把他们评为“行为糟糕”的人。本书通过解析这些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来表达作者自己的主题,那就是这些哲学家的糟糕行为和他们所鼓吹的公正与真实互相矛盾。作者不能理解那些思想超群,思维如此敏捷的人为什么会过着连普通人都不如的低下,道德败坏的生活。这些生活就是指某些具有个人特征的怪癖,不能抵抗权利,名声,和性的诱惑。尽管该书只选择了自卢梭以来的八位哲学家为具体的例证,但是通过阅读该书的前言毫不透露出除了这八位哲学家其他的书中没有涉及的哲学家大都与他们相同。这就将所有的哲学家一网打尽。

  总而言之,他们没有按照自己的理论那样来生活,没有比一般人生活得更加高贵,他们的省会应该是让人无可挑剔的,应该是人们的楷模。哲学家的思想和他的生活应该是一致的。

  “乱世造英雄”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因此在我们这个和平的年代是产生不了英雄的。我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英雄了,忘记了英雄的价值和意义。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但他们无疑在所有人心中都是完人。他们有常人不具备的优秀品质,他们是常人的楷模。倘若英雄不是我们心中的完人,我们便会对英雄嗤之以鼻,觉得英雄也不过如此。我们甚至会以我们的长处来与别人的短处相比较,来显示出自己的“高尚”。但是完人从来都不是现实存在的,他只是先人的预设,这种预设保证了人存在的意义,是每个人生存的趋向。可是现在完人和普通人在我们心中变成对立的。人们都认为如果那个人不是完人,那他和普通人还有什么两样,于是我们就大力鞭挞他们的缺点,这不是很可悲,很可笑吗。我们现代人的可悲。

  通过学习《外国文学史》我知道在古希腊神话中英雄都是神的子孙,在传统的中国社会,英雄是天道的担当者,而在现在这个人人不信神,不信天道的社会,我们有从何处去寻英雄?

  因此,对于这些哲学家,我们还是理性一点,不要用那么狭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吧。

  《行为糟糕的哲学家》读后感1000字

  我其实是很少看有关哲学家、政治家这些书籍的。这本书是班上一位经常看这类书籍的女生推荐的。读了一遍,不能说感触颇深,但因为这本书将我们平常所了解的大哲学家的另外一面详细地写了出来,因此觉得也挺有意思,也有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感触。

  卢梭、柏拉图、海德格尔、尼采……这些耳熟能详的哲学家无疑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可是在这一本书中,英雄都被他们写成了形形色色的小丑,作者把他们评为“行为糟糕”的人。本书通过解析这些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来表达作者自己的主题,那就是这些哲学家的糟糕行为和他们所鼓吹的公正与真实互相矛盾。作者不能理解那些思想超群,思维如此敏捷的人为什么会过着连普通人都不如的低下,道德败坏的生活。这些生活就是指某些具有个人特征的怪癖,不能抵抗权利,名声,和性的诱惑。尽管该书只选择了自卢梭以来的八位哲学家为具体的例证,但是通过阅读该书的前言毫不透露出除了这八位哲学家其他的书中没有涉及的哲学家大都与他们相同。这就将所有的哲学家一网打尽。

  总而言之,他们没有按照自己的理论那样来生活,没有比一般人生活得更加高贵,他们的省会应该是让人无可挑剔的,应该是人们的楷模。哲学家的思想和他的生活应该是一致的。

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读后感


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读后感

雅克·拉康(1901-1983)是法国精神分析学派最受争议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有独立见解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他对弗洛伊德的批判和肯定在哲学界和心理学界曾掀起轩然大波。现如今雅克拉康的理论不仅在文化研究及艺术批判中被广泛应用,同时在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教育学等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最初选择《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拉康》这本书是因为拉康与弗洛伊德的“渊源”甚深,可以说拉康哲学是对弗洛伊德重建,而《拉康》这本书也让我对拉康哲学以及拉康对弗洛伊德的解读有大致的了解。

但是拉康这位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家具有挑战性的写作风格或者说语言风格使得格尔达·帕格尔等各种领域的作家对其的阐述是不一的,或许就像拉康自己强调的一样他的“作品”并不是为了传播信息,而是为了“启发”,如果你想充分了解他的思想只能坐着时光机去听他的“研讨班”,在那里你所获得的是任何阅读都无法给予的。

拉康在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时运用现代结构主义的概念,这一方法对20世纪后半叶精神分析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对当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拉康将精神分析运动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最初发现,其次是拉康所描述的“自我心理学”派对弗洛伊德的遗忘(或压抑),第三则是拉康自己的“回到弗洛伊德”。为了更进一步深入弗洛伊德的思想拉康将自己的目光转向哲学领域,同时这也将众多精神分析领域的思想家引入了哲学领域。

《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拉康》这本书一共包括了五个章节,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第一章节,拉康提出的“我是他人”。这个矛盾的论题如同一条绳索贯穿拉康的作品和思想。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已习惯我是“我”,那么为什么在拉康看来我是“他人”呢?拉康在研究此类问题时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开辟了新道路。“此我非彼我”,“我”通过在潜意识的梦以及主体迷惑的情绪和情感中发现了另一个主体,对拉康来说精神分析的基础便是存在于这一事实之中。

《拉康》这本书结合了法国着名的精神分析学派哲学家拉康的思想形成和发展,以及他的思想与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和以列维一斯特劳斯为代表的法国结构主义思潮之间的传承关系,以简洁明晰的语言,对拉康影响巨大而又备受争议的基本思想进行了介绍。对镜像阶段论,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无意识、愿望、本能等问题进行了剖析,以及对精神分析学中语言和言语的意义和作用问题展开了研究。

哲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拉康哲学只是其中的一小份子但是他的成就却是不可磨灭的,这个曾经被人视为“冒失鬼”遭人诟病的“法国弗洛伊德”正在为人类开启另一个哲学世界。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1500字


在最初看到《孩子是个哲学家》这个标题时,我以为这是一本有关孩子学习哲学的启蒙书。当我拿到书以后,才发现,这是一本指导家长重新发现孩子,重新发现自己的育儿书籍。而我也在读了很长时间之后发现,改变和成长真的是一辈子的课程。

封面上有句话以童心为镜,省察成人世界的缺失。孩子是最干净、最透明的,他们的心晶莹剔透,折射出世间最美好的光芒。孩子是大人的缩影,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生活中我们积攒下来的小毛病和小缺点,在孩子身上都显现出来。而我们的不接受,会让孩子迷茫,甚至会不理解,为什么爸爸妈妈可以做的事情,我却不可以呢?这些问题就会横亘在我们和孩子之间,也成为生活中矛盾的导火索。而作者告诉我们:我们首先需要做到,愿意以孩子为师。

书中有一部分讲到了空间没有但是的爱,在我们家成了一句格言,这一部分让我感受颇深。我开始反思,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在对儿子表达自己的爱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么做的呢?一边对儿子说着我爱你,一边又对儿子提着他不喜欢的要求。无疑,生活中我也是这么做的。那追根究底,我为什么会这么做?我发现有时就是为了让孩子一时的听话,我会跟儿子讲条件,然后用吸引他的东西,换取他短暂的配合。这些条件孩子不喜欢,却不得不努力达到我的要求。长此以往下去,会怎样?以前我根本没有想过这个结果,而在看书之后,我深深顿悟,孩子每次都如此,那还是原来的他吗?

想到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报特长班,每个周末赶场似的让孩子学习各种不同的特长。孩子乐意吗?喜欢吗?问家长时,家长都会说:我这是为他好,还不是为了他......可是再问孩子呢:我才不想学,是我妈逼我的。孩子不喜欢,就很难有成绩,父母就会发火,慢慢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而这些矛盾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每位父母都会想象自己的孩子多么的优秀,多么的高人一等,无形中,我们就给孩子巨大的压力,希望他能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去学习、去发展,而这种希望越大,我们自己就会焦虑、不安,不自觉的拿着孩子同他人比较。可是,孩子他根本不乐意啊,他就是他啊。尊重孩子内在的发展规律,把无条件的爱孩子真正的发挥出来,让孩子就做他自己,不比较,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这些内容全部放到实处,我们和孩子的改变一定非常的大。

书中很多的观点都让我深深的思考自己曾经的做法是否妥当,而有些小改变,会立竿见影地改变生活的质量。我想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那在陪伴孩子的成长中,让我们也不要放弃学习,以孩子为镜子,多看看孩子的长处,多看看自己的短处,也许我们会发现孩子更多的好,发现更美好的自己。

关注、空间、过去、身份14个不同的哲学主题,归根结底都是爱。爱是最美的哲学,而发现爱、感受爱的过程,如同与灵魂的一次对话,让你透过生活中琐碎的烦恼,看到生命的本质。在书中能够读到的不仅仅是闪烁哲学光芒的结论,更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父亲思考、矛盾、挣扎、怀疑并最终战胜自我的过程。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想让孩子成长为能够独立思考、高贵、优雅的个体,只有自己先成为自省、独立、高贵、优雅的父母。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相,自己明白的才是道理。而在孩子眼中,根本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相和道理。世界是个万花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能发现不同的惊喜。一切都没有改变,但一切又已经全然不同。

读《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有感


读《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有感

吴琴琴

在接触此书前,个人认为哲学那是高大上的神物,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说起接触此书源于一次百度阅读的推荐,大概意思是说:此书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也是一本人生必读的书目,同时还是一本在百度上免费的书籍。"有趣"、"必读"、"免费"这几个关键字吸引了我。读了此书以后,内心非常喜悦。喜悦对于人生、对于哲学、对于世界、对于哲学家们似乎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名垂青史的家伙们

这本书里面介绍了很多的名人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马丁路德、腓力二世、保罗、威廉、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莱布尼茨、牛顿、休谟、康德、伽利略、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达尔文、高斯、爱因斯坦、罗素、维特根斯坦、波普尔等。有人可能会有疑问,那么多的伟大人物,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他能介绍的过来?可作者通过哲学发展之光将这些人很好的连接了起来。虽然人物繁多,却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二、哲学家们的理性之路

他将全书分为上篇:理性的崛起和下篇:理性的损落。作者将一切外表高深的知识转化为简单的逻辑,用最浅白的话讲清楚最复杂的道理。例如上篇从苏格拉底的"怀疑精神"一直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这些哲学家们都试图利用理性的精神去研究和看待哲学问题。下篇从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尼采的"权利意志"罗素的"逻辑实证主义"再到波普尔的"实证主义",这些哲学家们都发现理性的构造哲学,最终的结果却是失败的。最后作者认为科学必须坚持两个原则:第一经验主义原则。换句话说,理论好用不好用,必须眼见为实,拿出大家都承认的证据来。第二实用主义。理论还得有实用价值,不实用的价值再诱人也没有意义。

三、人生的意义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你会不会突然想人生短暂,未来等待我们的只有虚无与死亡;有时当你体验一次纵欲之后,会不会觉得人生就算再有钱再成功,欲望满足后剩下也只有痛苦和空虚;有时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的平庸与无聊,有一种的强烈的欲望想要摆脱平庸;有时你会不会觉得自己正陷入生活的泥泞当中,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苦役,永远没有出口。当你遇到这些问题时,你可能需要追问人生的意义。而作者的大妈式回答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大妈说:"怕啥啊!愁也一天,乐也一天。为啥不乐呢。人活着得有个爱好啊,你瞧我,天气一好就到广场上跳舞,身体好,还交不少好朋友,多快乐!我听不懂啥叫平庸,平安是福,知足常乐。健健康康、没灾没病的,这日子不挺好的吗?这个苦这东西,轮到你吃,你就得吃。反正吃苦总有个头。"大师在人间啊!追求快乐,关注眼下可以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拥有爱好、锻炼身体和朋友相伴不就可以避免孤独、空虚;平常生活并不平凡;苦尽总有甘来。

可能有人还会问,我还是对人生的意义很迷茫。不要着急,作者还有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直接逼迫自己面对死亡。问自己:"我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不立刻自杀?"假如你有答案,这就是你现在人生的意义。

这本书不仅带给我无限的遐想和乐趣,还带给我智慧与力量。看来读一本好书犹如与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聆听他的研修,汲取他思想的火花,最后丰富我的灵魂,激荡我的心灵。

《宝宝也是哲学家》读书笔记3000字


《宝宝也是哲学家》读书笔记3000字:

这本《宝宝也是哲学家》广受好评,被迪尼斯旗下BABBLE网站誉为“50本最佳育儿书籍”之一。

在书中,高普尼克教授用贝叶斯算法解释了婴儿对因果推理的娴熟。这也是令逸爸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我们成人大大低估了孩子的推理能力。

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淼在书中的评价是这样的:我们一直认为成人的大脑是一个小宇宙,原来这个小宇宙在婴儿期就已经足够复杂了,可以完成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事,如假想、推理等,而且婴儿更换知识的速度远远高于成人。我毫无保留地推荐这本极具价值的书。

《纽约时报》这样写道:高普尼克解释了近几十年来科学研究对婴儿思维的讨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我如何成为我”的精彩故事。

在推序中,海银资本合伙创始人王煜全讽刺地写道:人类是一种可笑的动物,人人都经历过童年,而当我们长大之后,却对自己的童年逐渐忘却,甚至无法理解尚处于童年期的孩子们。

这句话深得我心。我在经历大量学习和观察后,产生了与这句话一样的感受。我发现,很多家长到处寻求育儿的方法,可是效果甚微,原因是他们无法理解孩子,没有能力看懂孩子。

我认为,《宝宝也是哲学家》就是一本能帮助家长看懂孩子的好书。

那么,高普尼克是如何证明婴儿也有推理能力呢?尤其是那些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婴儿。业内都称她是教育学家皮亚杰最为杰出的继承者。她和她的研究团队发现,孩子们总是对新奇的东西更兴趣,而感兴趣的方式就是更长时间地注视。于是,他们开创了测量孩子对一件事情的注视时间长短的方法。实验方法的改进,就如打开了婴儿心灵的小天窗。

我多次引用我国现代教育学开创者陈鹤琴的那句话:“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这句话,与高普尼克的观点有了交集。

高普尼克认为,人类的童年期很长,成人给予的保护也很充分,显示了一种进化意义上的分工。她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喻:儿童就像是人类的研发部门,一群空想的人通过头脑风暴产生各种奇想;而成人则像是生产与销售部门。他们来发现,我们来实施。可以说,“毛毛虫”和“蝴蝶”擅长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那么,儿童具体如何研发呢?

是通过学习,全心全意地学习认识周围世界,并且想象世界还有可能是什么样子。

认识世界,想象世界,都是通过大脑。谈起大脑,科学家都会向读者普及一些基本知识,高普尼克同样也这么做了。比如,人类大脑前额叶皮层,是负责思考、计划和控制等复杂能力的区域。婴幼儿的前额叶皮层非常的不成熟,因此理智不足,但想象力和学习力非常惊人。高普尼克指出,婴儿的大脑比成人大脑的联结程度更高,比成人有更多的神经通路。当儿童逐渐长大,获得更多经验,他们的大脑就会“剪除”那些薄弱的、不常用的神经通路,而强化经常使用的神经通路。

她比喻婴儿大脑的联结图就像旧时巴黎的地图,上面有很多蜿蜒连通的细窄“街道”;而成人的大脑中,这些细窄的“街道”就已经被更少、但更有效率的脑神经的“大路”所取代,这些“大路”容许更多的信息流通。换而言之,婴幼儿的大脑更具可塑性和灵活性。读书笔记让人惊讶的是:前额叶皮层中神经通路的联结过程以及修剪和强化联结的过程大约要到20-25岁之间才能完成。(所以,我们如果不懂脑科学,的确很难了解我们自己是如何变得成熟和理智的。)

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大脑也是。前额叶不成熟的婴幼儿,富有极强的想象力和学习力。而高普尼克想在书中论证的是,婴幼儿大脑中前额叶不成熟,其实在进化上是有好处的。

事实上,有证据表明,较高的智商与晚熟和更具可塑性的大脑额叶相关。保持思想开放的时间越长,人就越聪明。(难道,这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成功人士在很多时候都表露出了一颗童心?让逸爸想到了童心永驻的朱德庸、一个个绘本大师和许多儿童文学作家的身影。)

思想开放的状态,其实与想象有关。高普尼克,化了几个章节解释了:知识与想象如何缠绕在一起;儿童运用他们的知识来建构另一个世界,世界可能是其他什么样子的;儿童就像科学家一样,会运用统计和实验来认识世界,是如何做的。至此,哲学的意味渐渐溢出。

在此,阐述一下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第一部分:

那么孩子是如何想象和学习的?

“人类并没有完全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这是开场的第一句话。我瞬间在脑海中跳出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也是他在《人类简史》中最为深刻的观点之一:1万前的智人族,发展速度逐步快了起来,并碾压了其余人种,是因为我们学会了想象,并集体生活在一个编制的意义网中,互相协同配合,推进文明,比如宗教、国家、民族等。

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各种可能性。高普尼克说,这些可能的世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梦想”、“计划”、“虚构之事”或“假想”。它们都是希望和想象的产物。哲学家们则一本正经地将这些可能的世界称为“反事实”。反事实,是“应该、也许、可能”的世界。

为什么反事实重要?

先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奥运会上,我们常常看到银牌选手脸比较臭,金牌和铜牌选手表情都不错。为什么?因为铜牌选手会觉得很幸运,总比没有奖牌好,赚到的感觉,他的反事实是一枚奖牌都没有。而银牌选手的反事实是获得金牌,而他偏偏错失了机会。

进化理论给出的答案是:反事实让我们改变未来,因为我们能够考虑世界的另一种状态,然后我们行动,把世界变成我们想象的那样,通过制订新计划、发明新工具、创造新环境。

婴儿时期,我们就开始了反事实思考

在儿童的假装游戏中,我们可以轻易地找到证据,这种游戏就是“过家家”。孩子在过家家时,充满了假装(假装包含了一种当下的反事实),想象事情可能有什么不同。比如,一个2岁的孩子也许会一本正经地用一支笔假装梳头发,或躺在床上假装熟睡,但同时不断地咯咯地笑。

现代认知科学否定了佛洛依德和皮亚杰的理论,早期的心理学家们认为孩子的假装行为证明他们无法区分假装与真实。相反地,学龄前儿童不部分时间都在假装,但他们知道自己是在假装,只是他们情感太丰富,以至于迷惑了大人。

想象、反事实与因果关系

我们想象可能世界的能力与思考因果关系的能力紧密相关。因果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古老的哲学之谜。伟大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认为,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地了解一件事怎样导致另一件事发生,我们所能够获知的,仅仅是一件事常常紧随着另一件。

人类文明的推演,无时无处不伴随着这样的逻辑:一旦认知到A事与B事之间有因果关系,那么,我们就能够预测如果改变B事,A事会有何变化,从而能够看到改变事情所带来的不同。相应地,人类还有一种推测能力:如果过去采取某种行动,事情本来可能是什么样,尽管你当初并没有这样做。(后悔后,经常体现这种能力)

至此,我们了解了儿童、甚至很小的婴儿也善于反事实思考,有因果关系的理解能力,这是人类进化带来的天性。但人们知道这点知识是现代的事了,也是现代发展心理学最重要、最具革命意义的新发现。

文明的推进有赖于人类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比如,计算机科学家建构了数量化的因果图,同样也创设了学习这类因果图的技术。他们用数学来解释理想的科学家如何认识因果关系,并且讲这种抽象的数学信息转化为能够真正认识世界的现实的电脑程序。

18世纪的哲学家、数学家韦朗·托马斯·贝叶斯认为,学习就是认识各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他强调,没有什么是永远确定的,只能说,某些可能性发生的概率更大。我们以人们推测吸引与导致肺癌的关系为例:我们认为吸烟会导致肺癌,由此推测,禁止吸烟将会降低肺癌发生率。但如果因果关系不是这样,禁止吸烟就不会有这种作用。那就需要做实验、临床试验甚至是一个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来找出真正的原因。

婴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因果关系,推测概率,这是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后得出的结论。高普尼克在书中还例举了很多类似的实验,这里就不一一举出了。

除了讨论婴幼儿善于反事实、想象之外,高普尼克在后面的几章节中还讨论了:婴幼儿和成人的意识差异;童年生活与成人生活的联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从何而来;婴幼儿的共情力和利他精神等。可以说,每个话题都能看出高普尼克教授学术的专业性。

最后分享一下高普尼克非常真挚感人的一段话:

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家长们,以及尚未做父母的人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欣赏童年的丰富性和重大意义。即使是3岁的孩子身上最平凡可见的假装游戏、探究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对其他人天生的同情心,都告诉我们,作为“人”意味着什么。哲学与科学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如何思考、感觉和体验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己是如何思考、感觉和体验的。作者:逸爸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_10500字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10500字

哲学探索:世界观(两个派系、四个派别、十六个种类)作者:李溪贵

世界观,也称为“宇宙观”,它是哲学学说中的基本概念之一。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立场和根本看法。人们在对整个世界的认知过程当中,把感觉结果经过人的大脑的逻辑(数理逻辑和物理逻辑)思维、进行去伪存真,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得到感受结果,形成人们的世界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不论他是属于唯心主义派系,还是属于唯物主义派系,都最终来自于自己的“主观”,取决于自己所相信和拥有的世界观。这就是:哲学中的世界观存在着两个派系,四个派别,十六个种类的世界观。

这十六种世界观之间存在着的差别在人的“主观”之中是比较难以区别的。这就是产生“诡辩”的秘密源泉。因此说:把“诡辩”仅仅归罪于“辩证法”是最为愚蠢的,更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必须对这十六种世界观进行认真的甄别和区分。

第一节 世界观的根本问题

任何一个人,在一生中随着认识的不断变化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其世界观是会随之发生变化的。探索研究不同的“物质构成体”,由于受到实践认识的局限性的制约,往往会形成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等各种观点。这就是说:在人类还没有真正认知和掌握客观世界之前,就没有一个人是一个纯粹的唯心主义者,也没有一个人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这就是自古希腊哲学形成后,人们将哲学叫做“爱智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世界观的根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与“客观世界是可知和不可知的问题”。

一、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来自于人们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之本源问题的认知和争论。承认“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是区分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的唯一标志。

“物质第一性”是唯物主义哲学派系的基本观点,“意识第一性”是唯心主义哲学派系的基本观点。它们都是以自我的“意识存在”为基准进行争辩的。唯物主义哲学派系认为:物质世界在自我的“意识存在”产生以前就存在着;而唯心主义哲学派系认为:物质世界在“上帝”或自我的“意识存在”产生之后,是人类感知到了物质世界的存在而存在。

这就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两大世界观派系。客观唯心主义坚持“有神论”,主观唯心主义坚持“唯意志论”;唯物主义反对“有神论”,反对“唯意志论”,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二、客观世界是可知与不可知的问题

“客观世界是可知与不可知的问题”实际上揭示着“主观”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的问题,亦即能否达到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的问题。

唯心主义派系和客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主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客观唯心主义派别认为“上帝”创造和改造世界。主观唯心主义派别认为人的“意识”可以随意创造和改造世界。客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自然规律一成不变,并由自然规律自发地创造和改造世界,人们不能创造和改变客观规律,更不能调正和利用客观规律,人类在客观世界的变化面前无能为力,世界是不可知的。

只有主观唯物主义派别认为人类可以认知、调正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但不能盲目利用或破坏客观规律。盲目利用或破坏客观规律,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这是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主观机械唯物主义则只承认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在“一维时间”中的变化规律可以调整。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则只承认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在“二维时空”中的变化规律可以调整。

由此可见:也只有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才能在“四维时空”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

“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和“客观世界是可知与不可知的问题”的存在,直接揭示着世界观的基本问题:“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亦即:是“主观”决定“客观”,还是“客观”决定“主观”;以及“主观”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的问题。

第二节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主观”与“客观”、“主观物质构成体”与“客观物质构成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由此而导致产生的“有神论”与“无神论”、“认知和利用客观规律”与“无视和放任客观规律”的问题。

主观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四维唯物主义都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但主观机械唯物主义只承认“客观”决定“主观”,并不认为“主观”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主观”能否真实地反映“客观”?这就产生了表达“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的“主观误差”。

一、主观与客观

世界观具体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中作为“客体”的“物质”或“物质构成体”的根本观点。“主体”与“客体”是相对的定义。“主体”就是感觉者、认识者——人。“客体”则是被感觉者、被认识者——“物质构成体”。而对人与人之间的“主体”与“客体”的界定则是:把认识者定义为“主体”,把被认识者定义为“客体”。因此,也就形成了相对定义的“主观”与“客观”。

就世界观来说,它首先所涉及的是“主体”的“主观”与“客体”的“客观”,其次是“主观物质构成体”与“客观物质构成体”。也就是什么是“主观”、什么是“客观”、什么是“主观物质构成体”、什么是“客观物质构成体”的问题。

在世界观中,“客观”与“主观”的界定如下:

在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当中,客观唯心主义的“客观”是承认“有神论”的“客观”,主观唯心主义的“主观”是否定客观规律和违背客观规律的盲目的“主观”。

在客观唯物主义和主观唯物主义当中,客观唯物主义的“客观”是承认客观规律但盲目地遵从客观规律的“客观”;主观唯物主义的“主观”是承认客观规律但科学地遵从客观规律、科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地调正和利用客观规律、而不应该是反对科学的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对于此,主要是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予以认知和承认;而主观机械无物主义是不完全承认的。

“有神论”与“无神论”、“认知和利用客观规律”与“无视和放任客观规律”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主观”与“客观”的不一致,造成了“主观物质构成体”与“客观物质构成体” 之间的较大误差。

二、主观误差

“事物”亦即客观的“物质构成体”,当被人的主观意识所反映时,所形成的“主观”与“客观”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实践中,由于所持世界观的不同,每个人对同一个“物质构成体”的观点在每个人的意识当中形成的“主观物质构成体”与“客观物质构成体”是不尽完全一致的,最终导致成功或失败。这就产生了“主观误差”。

因此定义:“主观物质构成体”就是意识当中形成的虚拟的“物质构成体”。“客观物质构成体”就是表现出某种精神的现实当中存在的“物质构成体”。

因此定义“主观误差”为:

“主观误差”=“主观物质构成体”—“客观物质构成体”

当上面的“主观误差”为负值时,就意味着缩小或隐瞒了“客观物质构成体”;当上面的“主观误差”为正值时,就意味着放大或虚增了“客观物质构成体”。比如:国民经济总产值、产量等统计数字的虚实就表现为“主观误差”。

当“主观误差”=0时,就有:

“主观物质构成体”=“客观物质构成体”。

这时就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这就是主观辩证唯物主义者所努力追求的,但由于受到了“辩证法”的局限性的制约,而很难实现,并犯了实践中的严重错误;只有利用“四维论”的主观四维唯物主义者才容易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

“主观误差”具体表现为“物质构成体”的形体、质量、运动、能量、弹性、刚性、人性等本能或属性等方面统计数字的误差。

第三节 世界观分类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哲学学说中两大派系且相互对立的世界观。它们对立于意识和物质,而全部或部分地统一于精神。这就是说: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并形成了“对立”;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世界是发展变化的,亦即承认物质是运动的,由此而达到了“统一”。

一、世界观分类

世界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另一类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最基本的两个哲学派系。

(一)唯心主义世界观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类。根据它们与所使用的“方法论”又形成“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小类。

客观唯心主义包括“客观机械唯心主义”、“客观辩证唯心主义”、“客观四维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包括“主观机械唯心主义”、“主观辩证唯心主义”、“主观四维唯心主义”。

(二)唯物主义世界观分为“客观唯物主义”和“主观唯物主义”两类。根据它们与所使用的“方法论”又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小类。

客观唯物主义包括“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四维唯物主义”;

主观唯物主义包括“主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主观四维唯物主义”。

二、各种世界观的对应关系

(一)“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包括:“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物主义”。

(二)“机械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包括:“客观机械唯心主义”——“客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机械唯心主义”——“主观机械唯物主义”。

(三)“辩证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包括:“客观辩证唯心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心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

(四)“四维唯心主义”——“四维唯物主义”

包括:“客观四维唯心主义”——“客观四维唯物主义”,“主观四维唯心主义”——“主观四维唯物主义”。

与这十六种世界观相对应的哲学体系和哲学思想,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哲人的哲学学说中和具体实践中都能找到其相对应的论述或论点。

在社会实践中,发扬和光大科学的以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为代表的主观唯物主义思想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并且也是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四节 唯心主义

一、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 即是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虚有的“上帝”或人们的主观意识随意创造出来,并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唯心主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论的感受结果是“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客观世界的本源,客观世界是意识的产物”。认为“宇宙统一于意识”。

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虚有的“上帝”和人的主观想象随意创造出来。因此,唯心主义又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个派别。

唯心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人类,尤其是原始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无知。但它发展成为“哲学体系”的社会根源和在人类社会中盛行却是人占有物、人占有人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需要,以及阶级的产生。

唯心主义成为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主要的思想工具。

唯心主义在西方社会中主要表现为:以“有神论”的宗教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在中国社会中则主要表现为:以“无神论”的儒教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他们都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并发挥着消极作用。

二、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虚有的“上帝” 创造出来,并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客观唯心主义从根本上否认人类具有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客观唯心主义是客观机械唯心主义、客观辩证唯心主义和客观四维唯心主义的思想基础。客观唯心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客观机械唯心主义、客观辩证唯心主义和客观四维唯心主义的综合表现。

三、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把客观世界看作是人的主观意识随心所欲地创造出来,并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主观唯心主义不承认人类具有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主观唯心主义是主观机械唯心主义、主观辩证唯心主义和主观四维唯心主义的思想基础。主观唯心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主观机械唯心主义、主观辩证唯心主义和主观四维唯心主义的综合表现。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个派别对于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都不是采取积极的事前规划和预防措施,而是消极被动地进行事后盲目的处置,他们都不但不能正确地引导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相反,却严重地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五节 唯物主义

一、什么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自然规律和人们的主观意识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在不同程度上是可以认知的。

唯物主义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物质的世界,不是由虚有的“上帝”或是人的主观意识随心所欲地创造出来。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论的感受结果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和精神,物质是客观世界的本源,意识和精神是物质运动的产物”,承认“宇宙统一于物质”。

唯物主义是劳动者阶级与剥削者阶级进行斗争的主要思想工具。

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于人类对物质世界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不断认知。

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意识被动或能动地创造出来。因此,唯物主义又分为客观唯物主义和主观唯物主义两个派别。

在西方,唯物主义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朴素唯物主义;十六——十八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也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十九世纪以来的辩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主观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在中国,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则一直是老子的客观唯物主义延续到近代,直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主观辩证唯物主义传于中国,中国才形成了以主观辩证唯物主义为代表的主观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派别。尽管在这期间,毛泽东毕生实践了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但毛泽东没有也没能够从理论上建立起主观四维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只是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毛泽东的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思想也没有被人类社会所认知和完全接受。毛泽东的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思想使他老人家站在了人类社会的高峰上,高瞻远瞩。

二、客观唯物主义

客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认为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客观世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变化的,人们既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不能利用客观规律。

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纯物质的世界,但人类对客观世界是不可认识的——即不可知论,意识不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以及人们不能按照人的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这是客观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客观唯物主义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客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客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

客观唯物主义沉重打击和毁灭了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信心。

三、主观唯物主义

主观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观意识可以调正和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推进或破坏客观世界的发展。认为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纯物质的世界,但是人类应该追求“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能够完全认识整个客观世界,人类可以按照遵从客观规律的主观想象进行改造和创造,这是主观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主观唯物主义是主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主观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则又是主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的综合表现。

客观唯物主义派别同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个派别一样,对于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都不是采取积极的事前规划和预防措施,也是消极被动地进行事后盲目的处置,不能正确地引导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主观唯物主义派别则与它们都不一样。主观唯物主义派别对于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采取积极的事前规划和预防措施,并主动地在相对的被动局面中积极进行事后妥善处置,总结出经验和教训,运用于以后的实践中去,正确地引导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六节 机械唯心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

一、机械唯心主义

机械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上帝”和人们的主观意识受“机械论”制约并改变世界。

机械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虚有的“上帝”和人的主观想象在“机械论”的制约中创造出来。机械唯心主义包括客观机械唯心主义和主观机械唯心主义。

(一)客观机械唯心主义

客观机械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上帝”受“机械论”的制约并可以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二)主观机械唯心主义

主观机械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人们的主观意识受“机械论”制约并可以随心所欲、主观臆断地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

二、机械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自然规律和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人们可以粗浅地认识客观规律,但不能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机械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意识机械地、被动或能动地创造出来。机械唯物主义包括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和主观机械唯物主义。

(一)客观机械唯物主义

客观机械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可以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

(二)主观机械唯物主义

主观机械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人们的主观意识可以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机械地追求“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机械地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主观机械唯物主义在实践中表现为“拿来主义”,亦即“教条主义”。“拿来主义”普遍地表现为照抄照搬,把别处的“物质构成体”拿来之后,不考虑环境条件的变化就去使用,其结果是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第七节 辩证唯心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心主义

辩证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上帝”和人们的主观意识受到“辩证法”的制约,并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客观世界是由虚有的“上帝”和人的主观想象在“辩证法”的制约中创造出来。

他们把这个虚有的“上帝”看作为“客观存在”,是一成不变的;这个一成不变的作为客观存在的“上帝”所创造的客观世界及其客观事物,只能由“上帝”和由“上帝”授权的“人”在“辩证法”的制约中去随意地加以改造和创造。其认识根源则是:将认识过程中的某个方面、或某个部分夸大或僵化为绝对,看作为“物质构成体”的主要方面,承认并夸大“意识”不受客观规律制约的“能动作用”。

辩证唯心主义包括客观辩证唯心主义和主观辩证唯心主义。

(一)客观辩证唯心主义

客观辩证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上帝”受“辩证法”的制约并可以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二)主观辩证唯心主义

主观辩证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人们的主观意识受“辩证法”的制约并可以按照“辩证法”随意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

他们也承认构成客观世界的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但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没有客观规律可循的,人们可以对客观世界即客观事物根据人的需要随意进行改造和创造,没有也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其认识根源则是:将认识过程中的某个方面、或某个部分夸大或僵化为绝对,看作为“物质构成体”的主要方面,承认并夸大“意识”不受客观规律制约的“能动作用”。

二、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和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意识辩证地、被动或能动创造出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客观世界纯粹是物质的世界,构成客观世界的客观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而且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人们对客观世界即客观事物的改造和创造受到客观规律的严格制约。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和主观辩证唯物主义。

(一)客观辩证唯物主义

客观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自然规律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辩证地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

客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能能够认识客观规律,但不能掌握客观规律,更不能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尽管他们认为世界是辩证发展变化的,但他们否定“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能力,否定人类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主观辩证唯物主义

主观辩证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拉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辩证地追求“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辩证地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主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并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规律改变世界。

第八节 四维唯心主义与四维唯物主义

一、四维唯心主义

四维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上帝”和人们的主观意识受“四维论”的制约并可以按照“四维论”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客观世界是由虚有的“上帝”和人的主观意识随意地创造出来。

四维唯心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虚有的“上帝”和人的主观想象在“四维论”的制约中创造出来。他们与辩证唯心主义者一样把这个虚有的“上帝”看作为“客观存在”,是一成不变的;这个一成不变的作为客观存在的“上帝”所创造的客观世界及其客观事物,只能由“上帝”和由“上帝”授权的“人”在“四维论”的制约中去随意地加以改造和创造。四维唯心主义包括客观四维唯心主义和主观四维唯心主义。

(一)客观四维唯心主义

客观四维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上帝”受“四维论”的制约并可以按照“四维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二)主观四维唯心主义

主观四维唯心主义承认“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认为人们的主观意识受“四维论”的制约并可以按照“四维论”随意地改变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

二、四维唯物主义

四维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认为自然规律和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四维论”改变世界。

四维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意识在“四维时空”中被动或能动地创造出来。四维唯物主义包括客观四维唯物主义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

(一)客观四维唯物主义

客观四维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自然规律按照“四维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完全可知的。

客观四维唯物主义认为人们能能够认识客观规律,但不能掌握客观规律,更不能利用客观规律改变客观世界。尽管他们认为世界是在“四维时空”中发展变化的,但他们否定“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能力,否定人类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主观四维唯物主义

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四维论”改变世界,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全方面地追求“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人类对客观世界是完全可知的。

主观四维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可以完全认知和掌握客观规律,并能够利用客观规律改变世界。

正确运用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世界观,必须全面地认知和掌握“物质构成体”在“四维时空”中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客观规律,并在改造“物质构成体”或在创造新的“物质构成体”的发展过程中,适时调整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变化,以使“物质构成体”向着我们预期的方位目标或方向目标前进。

主观四维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科学性表现在:它在“四维时空”中探索研究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物质构成体”的发展变化。主观四维唯物主义要求达到并能够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基本一致,将人和人类的“主观误差”控制在一个不影响整体发展变化的合理的范围之内,使“主观”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定“有神论”。

任何否定了"主观"与"客观"存在着必然联系的哲学,都否定了"人与物"之间的科学关系,都是反科学的哲学。

主观四维唯物主义认为:客观规律中的基本规律是“质变量变规律”,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是“价值守恒定律”。社会发展规律是最终 “由公平和谐的科学社会主义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主观四维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主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同样服务于劳动者阶级。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奴隶和哲学家》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船夫与哲学家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