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男性会走向女性化吗?——科幻小说《三体》读后感1000字
本以为《三体》读后感已经告一段落,却忽然想起还有一个有趣的话题。《三体》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画面:在威慑纪元后,程心冬眠苏醒,发现这个新的时代里,男性看上去和女性一样美丽,甚至无法分辨男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人类对三体建立了威慑,双方达到暂时的和平。借助三体的技术,人类迎来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替代了很多人力,人类对体力的需要逐渐减少,而投向和平、文明的怀抱。男性不再需要强壮彪悍来彰显力量,而是去追求柔和与美。
这是小说中对未来提出的一个猜想。那么未来的男性真的会走向女性化吗?很多人质疑大刘的这个猜想。但我想这有一定的可能性。原因如下。
技术发展所致:
随着科技的发展,体力劳动、特别是重力活,将由机器替代。武力、暴力在文明的发展中可能会像尾巴一样慢慢退化了。人类对脑力的重视远远超过体力。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机器可以去搬砖建房、送货拉矿,工业生产只需人按个按钮,就连扫地洗碗都有机器人帮你完成时,肌肉训练只能靠健身房里的机械。马甲线和人鱼线只是为了审美,和劳动早无半毛钱关系。力量的展示,可能只存在于体育竞赛。
东方审美所致:
再说审美。在中国古代,对男性的审美评价其实也是“皮肤白皙”、“如花俊美”、“五官精致”,如古代第一美男潘安。《语林详解》中记载潘安被形容为“河阳一县花”。“花样美男”也是从此来。第二美男韩子高,更是要被陈文帝封为皇后。古代男子化妆也是常有的,《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就每天让她的两个小男宠张昌宗、张易之涂脂抹粉、着锦戴玉。可见在中国古代,对男女外形的审美标准就较一致。
在其他东方文化中也可以找到相似的审美。看看今天流行的亚洲人气小鲜肉们,也是“妖艳美丽”的。
当然,西方对男性的审美似乎就不那么“柔美”了。但随着文化的交融,也许东西方也会慢慢统一。
两性心理需要所致:
除了文化审美,个体的心理才是更内在的原因。
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人性的解放,这更让性别刻板印象被逐渐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两性对彼此真实的需要。
男性的坚毅是女性所向往的,但男性的温柔和富有同理心更是难得的。正如有句老俗话说的:“不求你拉金尿银,只求你见景生情”。在未来社会,除去家庭因素,两性在职场工作中的胜任力可能不相上下。女性更渴望的是一个合作者、建设者,这需要男性更富有同理心、耐心和细心。这也是中年夫妻常有的变化——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生活在一起久了,彼此都能从对方身上习得优秀的特质,男性变得温柔细致、富有同理心,女性变得勇敢坚毅,不拘小节。
所以,从心理层面说,未来男性也会逐渐拥有更多女性的心理特质。又或者说,这些性别心理特质未来将不再被打上性别的标签。
未来男性可能会向女性化发展,这有技术进步的原因,也有审美和心理层面的因素。你说呢?作者:郝凡萱
首先说一下《三体》真的是非常赞的小说。
整个故事大气辉宏,天体物理知识与曲折的情节完美结合,看完让人大呼过瘾。
当一个世界用光年来表达距离,用亿年来表达时间的时候,我才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一切,在宇宙的进程中,都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东西。
当然,除去那些超赞的情节,我更欣赏小说里面对人性的讨论。
当叶文洁向未知的三体世界发送信息,让他们来取代地球文明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她对人类或者说是对人性的绝望,我没有经历过文革也想象不了文革,但是从叶文洁身上,还是可以看到这场浩劫给人性的重创——多次失望到最终绝望。想到我的一个朋友也跟我说过,单纯并不难,难的是你经历了许多事情,却还能保持单纯。
文中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疯狂面前,理智是软弱无力的。”关于这个,我想了一下。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喜欢理性的人,尽管理智在疯狂面前是多么的无力,但是,如果能在一个疯狂的环境保持理智,更是不易。
罗辑,一个被选中为面壁者的普通人。在巨大的压力下,运用自己的智慧,震慑住了三体人,保护地球免受侵占。之后又作为地球的执剑人保护了地球几十年,被奉为神灵。可是最后,他又被控诉多年前他的一次暴露一个星系位置的试验可能毁灭了一个文明。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人的善变,当别人需要你的时候,可能会客客气气的,当你不再有作用了,便形同陌路。另外,这里罗辑被控诉毁灭了一个文明。那么,我们是否有权利去毁灭一个文明,甚至只是剥夺生命?我想到了之前微博上@能靠点儿谱吗 的一个讨论“按下一个按钮,地球上的某个和你不相关的会死去,然后你会得到许多许多的钱。问题是,你会按下吗?”,也想到前几天泛读课老师问的,(二战期间)你(一个德国少年)会不会去射杀一个俄国的俘虏(他是你的敌人)。我想了很久,我觉得我还是不会去剥夺别人的生命,非要给出理由的话,第一是换位思考我也不希望成为被夺去生命的人,第二就是小说中也有提到的 人可能跟其他文明不一样的地方就是 人 有爱。
上面我说的关于人有爱的这一点,在另一个主角程心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她的两次抉择“不暴露三体文明的位置、让星环城投降”,就是一种人性的体现。当然,她的选择,一次让人类面临被三体文明侵占的危险,另一次让人类失去造光速飞船,避免灭掉打击的机会。看起来出于人性的选择却导致了悲剧的结果,是不是她的选择错了呢?我想不是的,微博上@奶牛denny说过“做你所坚信的事,有可能很多年很多年,都不会有人来认可你,赞赏你。更不会被几百人、几千人在公共场合赞许。 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 但是,总有一天,有人会很诚心地告诉你,你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我觉得,我们要审慎地做出决定,然后,就去坚持它。
再看小说中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句子“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包括我自己都会犯这种错误,有时候总会习惯地自以为是。现在我看来,谦虚而不失自信,是一种好的姿态。
三部小说非常的长,有些东西看完就忘了,一些当时的感想也没留下来。还是非常推荐《三体》这三部小说的。
最近读了刘慈欣的《三体》,一方面感叹作者本人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对书中描绘的故事有一些感慨。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内容是这样的:人类回复了一条来自三体文明的信息,但却因此暴露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三体文明便派了舰队向地球进发(其实他们是想找到稳定的家园)由于三体舰队到达地球需要一段时间,他们便用“质子”完全遏制了地球科技的发展,在见识到了还未到达地球的三体文明的强大后,人类彻底陷入恐慌甚至是绝望,最终主人公罗辑利用“宇宙森林法则”并付出明显的代价才威胁到了三体文明,人类才暂时脱离危险。
这本科幻小说读起来有些费劲,但是不难看到书中描绘的那样,在所有希望破灭的情况下,人类先后被恐惧和绝望支配的的场景。和三体正面战斗毫无希望的事实已经够让人害怕了,更可怕的是因为科技被遏制无法发展,人类也只能坐以待毙。明明知道灾难会发生,却又无法改变的绝望差点使人类提前进入了末日。很多人类开始自我毁灭,开始自相残杀,开始变得疯狂,可以说恐怕未等到三体文明的到来,人类已经被自己彻底搞垮了。
我觉得像书中描述的事件在现实中应该是不会遇到的,但是在灾难面前人类若是毁在了自己手里那才是最可悲的。毁在自己手里就是未等灾难发生,我们已经陷入绝望并且做出疯狂的举动。
从小的方面说,或许打倒有些人的不是哪一次事故、哪一次挫折,而是他们内心的崩溃。如果心理的防线都崩塌了,又何来其他的成就?又何来其他的理想抱负?
三体不可怕,灾难也不可怕,真正致命的是在它们面前的绝望与堕落。(龚李伟)
《三体》世界的前篇球状闪电是一个小段篇,它只是切入《三体》的一个小小的预热,还没有触及《三体》的时空观。接下来我要介绍一下《三体》的主要,也是核心的猜想。接下来也包含剧透,所以阅此文甚。
《三体》中的外星文明“三体”文明是一个拥有三颗恒星的文明,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恶劣。但是科技相较人类先进很多。《三体》的核心思想是贯穿一二部的主角,面壁者罗缉,根据第一位向外星文明“三体”发送信息的人,叶文洁,的启发:“每一个文明第一需要都是生存,但宇宙总物质一定”,而构建了一个宇宙社会的模型:整个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一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在发现另一个猎人后,因为总物质量是固定的,所以必须通过互相厮杀来获得更多的资源。因此只要一个文明的位置一旦被公布,就会立刻被攻击。罗缉依靠这个信息使得外星文明“三体”不敢轻举妄动。之后人类开始了与“三体”文明互相交流发展的历程。第一二部结束。
《三体》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虽然从剧情内容上来说,超越前两部,但是我认为作者还是收笔太心急,前两部的部分伏线来不及收。
《三体》的第三部讲述的是人类文明还是被其他高级文明发现了,太阳系受到未知文明的未知攻击,毫无反抗之力,攻击方式是使太阳系整个三维空间转换为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在二维中崩坏释放,最后整块三维空间消失为二维。只有达到光速的飞船才能逃逸成功,幸存的少数人类也逐渐的窥见宇宙残酷的真正面目:宇宙一开始是是高维的,可能是十维或者更高,而不同的文明之间战斗,最有效率的攻击方法便是维度攻击,将维度降低,为了使这种攻击不波及自身,使用这种技术的文明通常会把自身整个种族的维度降低。在这样不间断的战斗中,宇宙的维度不断降低,当维度回到0维时,宇宙将重新回归到十维。重新开始新一轮轮回。
《三体》这部科幻小说从第一部开始,一步一步的把一个完整的时空呈现在读者面前,当我看到书中的“黑暗森林”理论时,不禁想到,霍金曾经警告人类不要盲目的寻找外星文明,外星文明对人类文明将是一个灾难!也许当时我不理解,在看完《三体》后,我身怀恐惧的深刻的理解到了这个。我被作者严谨的罗缉思维所震撼,星空也许并不是人类想象的那么美好,人类文明还只是一个孩子,如果宇宙中真的有大量的不同文明,我想,过早的暴露人类文明的存在对人类文明将是灭顶之灾!
一部好的小说将影响人的一身,在这学期的课外阅读中,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十分大,作者环环相扣,并且会提及许多十分专业的知识,而流畅的叙事和浅显易懂的描述使得就算是大一的学生也能理解深奥的量子物理知识,天文学,等等十分专业的知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就在看到关于量子态的剧情后,专门上网查了一些量子物理的基本定理。
《三体》每一部的主线并不同,但是我认为它的隐藏主线都是完全相同的,就是“科学”!科学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改变命运!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便是作者希望传播一个核心思想,同时,我也希望把那份震撼传达给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三体》给人心灵的洗涤与升华,所以,我在这里再次郑重推荐这本书!
《三体》读后感1000字: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是我爸爸妈妈所在学校的校友,作为一位大学理工科毕业生,他竟能写出这样一部惊世之作,他是怎么做到的?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于是今年国庆节后我便开始读《三体》。
《三体》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这是一部科幻巨著,也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宇宙史诗,它不仅为我们规划了人类未来的进步方向,也让我们理解了宇宙文明之间的残忍杀戮,认识到人性的善恶、地球文明的兴衰、宇宙的浩瀚与渺小。
该书一开始就把我深深地导入故事情节之中:许多高级科学家在一个月内纷纷暴毙,科学家汪淼在寻找真相中发现了一个叫作“三体”的游戏,游戏中的世界被三颗太阳围绕,昼夜规律难以预测,导致出现“乱纪元”。在被“三日凌空”“三日连珠”“大撕裂”等灾难毁灭了191轮文明后,“三体人”不再徒劳地去寻找那无解的规律,而是决定在宇宙中寻找新家园。令汪淼没有想到的是,游戏中的三体人是真实存在的,而它们已将目标指向了地球。面对科技比自己强大千百倍的三体人,地球人开始做出了那可能对三体人毫无疼痒的防御与反击......
通读《三体》三部曲,最让我惊讶和佩服的就是刘慈欣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是不拘一格而又不会给人以无厘头的感觉,里面的剧情中大都含有关于未来丰富的科学猜想,比如用曲率驱动制造出光速飞船,用强互作力制造出像“水滴”那样的强力工具。这些奇妙的科学概念、神奇而先进的“发明创造”无不让我啧啧称赞。
一部电影空有好的剧情,没有好的演员去演绎,注定会是一部烂片。一部书也是如此,光有行云流水的构思,却没有妙笔生花的文笔,也肯定是不行的。读后感
除了数不清的科学幻想外,《三体》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也揭露了人性的丑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三体人的探测器“水滴”到达地球时,全人类正对他们开发的2000多艘星际战舰自鸣得意,甚至认为这一探测器是三体人派来议和的,结果人类的太空舰队被三体舰队中蹦出的一粒“水滴”灭的仅剩两艘。三体人靠实力告诉地球:“毁灭你,与你有何干?”故事临近结局时,三体已被另一个神秘文明所毁灭,人类为防御即将到来的“黑暗森林打击”,又为自己的“掩体计划”而沾沾自喜,直到最后被那个神秘文明的清洁工“歌者”随手丢出的“二向箔”压成二维,整个太阳系成为了一幅画,这时人类才恍然醒悟: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三体》在2006年问世至今,销量已超百万册,2015年获得了第七十三届雨果奖,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都是资深三体迷,曾读《三体》如痴如醉。感谢刘慈欣用他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提供这一力作,也愿《三体》这样的科幻巨著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作者:宋嘉一
三体小说是中国科幻小说的巅峰,据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看完三体后,立马成为三体粉。不但给作者刘慈欣发邮件催更,还一度想在电影《流浪地球》里客串。小米创始人雷军称,“看完三体的降维打击、黑暗深林,你就彻底明白了现在的互联网战略”。从这部小说中足以见作者知识的宽广和想象力非凡,它所表达的想法和知识领域很多我们都未曾接触过。作者爱把一个个完好的故事拆的七零八落,让读者自己拼凑,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和困难的。随着在这部小说中探索的渐渐深入,我不禁赞叹这神奇。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s://www.dhb100.com/
书中有很多地方与现实联动。比如,对像地球一样适合生存的地方如沙子一样多,宇宙本该热闹非凡,但为什么太空如此荒凉?这个问题书中是这样描写的:浩瀚的宇宙正如一座漆黑无比的深林,每个文明都如一个悄然在深林中行进的猎人,想要尽量隐藏自己的行踪。但我们就像孩子那样点燃篝火,还在高喊:“我在这,我在这”。
在黑暗深林理论中,有两条基本公理,因为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为了生存下去摧毁或掠夺其他文明得出结论:即使我不想消灭你,但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你知道了我的存在,让你存在下去对我来说都是危险的。这便是“猜疑链”,为了存活下去,我只能加快发展,于是有了技术爆炸。
我也曾幻想过当人类种族陨落会发生什么,《三体》给了我很好的解答。人类的城市将被植被,动物重新占领,在几百万年与地质运动中,高山沉入海底,海底突起成为地球之巅。人类所建起的一切高楼大厦,或许将被埋入地底,在地质运动中被分解。如同六千五百万年前统治地球的恐龙族一样,人类族的痕迹,在几千万年后,所留下的,也将是化石。或许如同恐龙的脚印可以变为化石,人类雕刻在石头上的字与字画,或许会如琥珀一样,成为化石。而那些遗留在月球表面的痕迹,或许将被保留下来,成为人类文明见证者,这或许是人类族与恐龙族的最大差别。看啊!我们就如同阴沟里的虫子那样渺小,人类在几百万年后地表上,近地轨道上的一切痕迹被时间抹去,犹如创世纪之初。三体的最后是整个人类文明几乎全灭的黑暗现实,唯一让人欣慰的是太阳系的死太壮观。那是一种惨烈的美,巨大的绝望,任何挣扎也是徒劳,仅仅是一张“二维箔”的纸片,就将太阳系化为了梵高的星空,刘慈欣以诗意的语言大胆地将这样的悲剧展示在大家面前,以无比震撼的方式诉说宇宙永恒的主题。正如前言中所描述的那样:“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真正的星际战争没人见过,也不可能见到。因为战争的方式和武器已经远超人类的想象。目睹战争之日,就是灭亡之时。宇宙的田园时代已经远去,那时,万物的终极之美曾昙花一现,现在已经变成任何大脑和智慧体都无法做出的梦,变成游吟诗人缥缈的残歌。在亿万光年暗无天日的战场上,太空变成了死神广阔的披风。”
《三体》的宇宙或许已经在归零-重启-混乱-归零中,无尽轮回。万物逝去,死神永生。
三体三部曲以个人的理解来讲就是从三个空间范围开始上演的一部人类探索太空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分别是社会地球和宇宙,第一部讲述了人类社会上的大事件,对社会科学造成的打击和对科学家的残忍杀害,并开始封锁科技发展方向。第二部讲述了由于对人类社会暴政的不满和失望,人类开始向外星文明求助,并且得到了回应,从而建立了相互通信的组织,帮助外星人快速发展文明,以便得到他们的帮助,从而拯救地球。第三部讲述了外星文明通过不断的发展,经过几十光年的时间,已经接近地球并发出了探测器,当所有人都以为是和平使者到来的时候,实则是外星文明攻击地球的开始。进而上升到宇宙空间的科技大战。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http://m.dhb100.com
书中讲到了外星文明的特质和生存环境背景,以及想要占领地球的原因,而人类劣性的种种狂妄和傲慢,最终使得地球走上灭亡之路。三部曲里面的所有角色都是现今人类的代表,正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不管重新选择几次,作出多大的努力,人类还是会屈服于自己的内心信仰,把地球推向死路。
人类牺牲自我精神已经远远离我们而去了,不会再有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思想觉悟,每个人都心怀揣测的试探敌对的位置,选择沉默或者开枪,黑暗森林法则小到人与人之间,大到宇宙之间,无论发展到多么强大的文明,总会有无限大的文明对其造成着潜在的危险,无论暴露与不暴露都会面临灭顶之灾,正所谓“消灭你,与你何干”。
刘慈欣强大的脑洞模拟着人类社会将会面临的宇宙级灾难,又预演了人类最后的结局,更像是一种提醒,沉睡的人类,是时候该觉醒了,不要在深度的虚幻生活中嗜睡了。就像是我偶然间看到一个评论“2024年了,竟然还相信有外星人”下面回复道“2024年了,你竟然还不相信有外星人”。
如果我们都相信有外星人存在,那么现在社会乃至世界的格局都将会大不一样,我们也许会再一次技术性爆炸,也会消去猜疑链,我们有了共同的敌人,从而快速发展文明,更好的保护自己文明的延续。这大概是每个种族生存的意义。当然我更希望的是像千星之城那样的宇宙格局。我们从国与国之间的牵制到宇宙之间的相互制约,继续维护着相对平衡的生存环境。以便综合实力面对更大的星际格局的生存资本。
人类现有的科技发展从最小单位夸克到星系。
夸克是现如今量子力学研究领域最需要的基本粒子,而星系是我们探测到的离地球最远的距离。高级文明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又何时走出地球,我相信这些都不会离我们太遥远了,无论生存和毁灭,我们终将会面临那个未知世界的到来,是恐惧还是淡然,基于我们对科学的态度而已。如果我们大脑之中早已构建了这个宏观世界,那么你的心脏也会更加坚强。
当我看完了《三体》三部曲的时候,我仰望着星空,仿佛看到了宇宙中闪耀着生命和死亡光芒的一双双眼睛,就像书中说的:“黑啊,真黑啊。”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s://m.dhb100.com/
《三体》讲述的不仅是三体文明与人类文明的故事,更衍生出了很多问题。三体文明在书中固然强大,但为何还是害怕罗辑博士的黑暗森林威慑,这说明宇宙中的文明只有更高级没有最高级,像书中的歌者文明,仅以一个二向箔就将三体文明在内的所有文明及星球全部二维化。歌者文明也不是最高级的文明,就比如银河系人类首次进入四维时其中一个文明说的话:“弄干海的鱼不在。”更高级的文明早已将宇宙弄的破败不堪,三维空间的人类却毫不知情。
其次是宇宙中的空间问题。书中说道:“宇宙早已十分拥挤。”歌者文明使用二向箔产生的二维化永远不会停止,这样高级文明一次次使用二向箔,让宇宙从原来的田园时代变成了三维宇宙。因为人类想象力不足,所以无法想象出高维是怎样的状态,使人类只有在接受了三体文明的技术后才得以进入四维空间,但四维空间也极度危险。这样一步步下去,宇宙零维化只是迟早的事,可是还是有文明会生存下来,他们会改造自己,使自己降维,这样做只为了战争,所以说我们人类在这种如果假说可信的情况下还能在太阳系中生存实属不易。
最后是本书的剧情问题。一开始人类意识到了三体文明的到来时,全世界都很惶恐,于是便设立了“面壁者”,地球三体组织还有相应的破壁者。第一个面壁者泰勒想要用球状闪电攻击地球舰队,让他们成为量子态的幽灵舰队,但是却第一个被破壁,破壁人说“主不在乎”。他由于无法从面壁人的职责中解脱,选择了自杀。第二个面壁者雷迪亚兹表面上是想制造大当量氢弹攻击三体舰队,实际上是想引爆水星,让其坠落到太阳中,最终太阳会吞噬金星以及地球。也就是以整个地球来要挟三体世界,被破壁后回到委内瑞拉,被愤怒的民众用石块砸死。第三个面壁者希恩斯,表面上想提高人类智能,这样更高智能的人就能够更快的发展科技,以应对三体舰队,这是一个间接的计划。在计划进行过程中产生了意料之外实际上是实现设定好的思想钢印,他通过思想钢印给地球舰队打上人类必败的信念,让人类尽早逃出地球,寻找新家园。他的破壁人正是他老婆山杉惠子。由于人类社会反对逃亡主义,所以他的计划也不了了之。第四个面壁者罗辑,一开始却找史强为自己找梦中的女孩,史强为他找来了庄颜,他们在一起生活还有了孩子。有一天联合国却把庄颜和孩子都冻结了,罗辑也知道庄颜是受联合国之托来办事的,不过他们之间也有了真正的爱情和结晶。罗辑自此才开始思考自己作为一个面壁者的责任,他由叶文洁所讲述的两个公理和两个概念,发展出了宇宙社会学。罗辑最后成为了执剑人,从一个玩世不恭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书中有一段描写我印象深刻:罗辑将世界作为豪赌的筹码,但他也是为了救这个世界,他悟到了黑暗森林法则,于是在杨冬的墓前举枪瞄准自己,对着世界上的智子说:“我,面壁者罗辑,想三体世界对话!”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潘冠杞)
活到如今,粗粗细细地读了许多书。随着年龄阅历的不断变化,对所读的文章书籍类型也不断改变着,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喜欢偏现实体裁的作品。人嘛总是活在“吃喝拉撒睡,静动坐卧走”之中,因而,我给自己下了个定义:一个现实中的俗套之人。
几十年来,很少读科幻小说,其中记忆最深的当然就是《西游记》了。文革期间基本无书可读,但《西游记》却可读,一套《西游记》都快翻烂了,书的边缘卷起掉角,还好不缺页。不知《西游记》算不算科幻类,可能属于神话类的读物吧,不过在童年时代的我看来,是很玄乎很热闹一本故事书。
科幻小说《三体》斩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慕名而来,我也断断续续地捧读起来。
虽只读了一遍,但读得比较仔细,经常往回翻翻,想一想,并随手做个笔记。
在我眼中,这是一本“亦幻亦实”的科幻小说,绝大部分是对中国现状的实录。静下心来,回味书中某些章节的内容时,仿佛时光徐徐倒流,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地倒退着往五十年前寻寻觅觅,书中所曾描述的情景历历在目,历史不可欺骗,记忆不可欺骗,人类不可欺骗!
人类需要拯救,这是《三体》的宗旨,也是对人性绝望的叶文洁灵魂深处的神圣使命感。
不知《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的具体情节内容如何?很渴望继续读下去,但我的时间及空间实属促狭。
看了一下内容简介,好像《三体Ⅱ》是人类挣扎自救,《三体Ⅲ》是生命在宇宙中重生。
很可笑吧,我竟然胆大妄为地揣度巨作,这多像一只井底赖蛤蟆玩味儿伟大天象呀。其实,这也是我心里对人类的无限寄翼。
祝福人类。
《三体(全集)》读后感1000字
书读完了。深深的震撼。大刘,不仅仅是个胸怀天下的人,他是个胸怀宇宙的人。
金庸写出了一个武侠世界,大刘写出了一个宇宙。
这个宇宙,时间跨度极其久远,从宇宙的出生到死亡,期间的生生死死,明明灭灭。几千万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在这里我才知道了寒武纪白垩纪侏罗纪是些什么意思。
这个宇宙,极其广袤,从喊句话要等四十年的四光年,到几千几亿光年,无边无际。而且,不仅在空间上的大,作者更是纵深的层面增加了空间的维度。从三维空间进入四维空间,这个想象力和对四维空间的描写,真的很妙。我这个科学盲都能感同身受。从三维空间降至二维平面的描写,也是相当深刻。再联系起云天明的画师的故事,二者的相互呼应,更让人对死亡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当然,除了时间,空间的框架,大刘更是给这个宇宙赋予了深刻的灵魂,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各种高等文明,人类文明,的行为方式。形成了我们这个宇宙。
在这个宇宙中,银河系渺小,太阳系更渺小,地球自不必说,而地球上的人类,更是小的不能再小。但就是这人类中的一个人,她的决定,竟然可以改变浩瀚的宇宙。
大刘对生活一定是有着很深刻的体验。他塑造了程心,这个看上去完美的女人。但就是这个完美的女人,她的每一个决定都将人类拉往灭亡的边缘。她有错吗?并没有。我理解这里要表达的是,完美中,往往蕴含着毁灭。完美是优点,同时也是最大的缺点。
还有对于曲率飞船和黑域,这个设定真是让我惊喜又觉得超级妙啊。有一条曲率飞船的痕迹是危险的标志,而被曲率飞船的痕迹所包围时,就变成了最安全的地方。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所以,这两处都在写物极必反,但大刘的写法真的好高明。深刻。深刻到骨子里。
澳大利亚土著老人的生活,让我想起了月亮与六便士。在找到心中的热爱之后,就可以放下一切,只忠于内心。这个时候,对生活的所需,真的很少。绝望时,也是如此。
太阳系二维化时下起的大雪,让我想起了红楼梦,白茫茫的一片大地,真干净。又让我想起诺亚方舟,人类犯下太多的过错,上帝要灭绝人类,只告诉一个贤人,造一口舟,带一些人离开。
大刘还顺便教我们怎么写作。先想出活生生的人和生活,然后,把它描述出来,而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
我读的不是很细致,自身知识不足,理解也很浅显。仅记下自己的一点点感想。这本书,像万花筒,各种各种,都可以找到。
鲁迅小说《孤独者》读后感1000字
风中铃
鲁迅的小说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上并不少见,每一篇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社戏》、《背影》、《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这么一数,我着实被惊到,原来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过鲁迅这么多篇文章了!由此也可见鲁迅的小说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上占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这期我要说的是鲁迅的另一篇小说《孤独者》,《孤独者》是鲁迅小说集《彷徨》里的一篇。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老师要求阅读的小说,能被拿入大学课堂来研读,想必其文学价值一定不会小。
在课上,我了解到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现代主义文学:通过变形的、隐晦的方式来传达某种思想或感情。如《孤独者》就是现代主义文学。而现实主义文学则是直接的、明显的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我读第一遍《孤独者》的时候,我其实是不太能读懂的,在我印象当中,鲁迅的小说都很难读懂,先不说鲁迅的作品总是很耐人寻味,单单就我们的思想境界来说,如果不借助任何辅助材料根本就是不知所云。
我读这篇小说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主人公魏连殳的孤独, 我相信很多普通读者都跟我一样。魏连殳的孤独不是顾影自怜,也不是被遗世孤立的孤独,而是那种深深地、压抑着的、如大漠孤狼般的那种孤独。
这是原文的一个片段:
后来祖母死了,他从城里赶来奔丧。他是有名的洋学堂里出来的异端人物,所以村里的人都很紧张:他来了,能否按照我们的传统规矩办事呢?于是提出三个条件:必须穿孝服,必须跪拜,必须请和尚道士。魏连殳来了,大家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地很爽气地答应了,而且他装殓祖母的时候,非常地耐心,这些都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但更奇怪的是,当一切都正常进行,许多女人又哭又拜,他作为孝子却一声没响,大家都在哭,他不哭,这就引起了"惊异和不满",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 "连殳却还坐在草荐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魏连殳从小就失去父母,由祖母抚养长大,并且还不是他的亲生祖母,是他父亲的继母,不管在祖母面前如何搞怪逗乐,祖母总是对他淡淡的、冷冷的,所以造就他对人爱答不理的性格。村里人都认为他是异类,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是外出游学的人,他有自己先进的细想,但总是被打压,他没有朋友,没有同事,确切来说,他也没有亲人。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可以爱的人或是没有爱自己的人,该是一件多么绝望的事,或许,这就是极致的孤独。
其实鲁迅这篇文章最让我钦佩的地方是,通篇完全没有提到"孤独"二字,然而却可以将主人公魏连殳的孤独描写得这么淋漓尽致。大家都知道,凡是有文学价值的小说,作者都是以当下的社会背景为题材基础的,很多小说的主人公都可以用来当作当时社会众多同类人当中的一个缩影,而鲁迅的这一篇,我认为不仅是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很多现象, 而且又有着超乎时代的价值,引领人们对孤独的思考。
(以下来源于互联网)
鲁迅的小说有时是一场心灵的搏斗,有点像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是一种心灵的拷问。你要深切地贴近作者,贴近那个时代,有时又好像要拷问自己。
在《孤独者》里,鲁迅就是通过两种声音,"我"的声音和主人公魏连殳的声音相互对峙,互相辩驳,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所以小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孤独者命运的考察,但在更深层面上展开的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期望,以及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与驳难,而且这种讨论是极致彻底的,因为本来为爱我者活着就已经是生存意义的底线了,还要追问在底线之后还有没有可能性,几出现了为敌人而活着这样的残酷选择。
黑暗森林_三体读后感1000字:
“近日,科幻作家刘慈欣被授予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以表彰其在科幻小说创作领域做出的贡献。该奖项由英国已故科幻小说家克拉克遗产所赞助。多年来,基金会为奖项加入了新的类别,包括终生成就奖和社会服务想象力奖。据悉,去年终生成就奖是颁发给霍金。而刘慈欣这次获得的是社会服务想象力奖......”当电视机里新闻频道的主持人播报这则新闻时,我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夜空,一颗颗闪烁的星星后面,是否也是那样的美丽。_楔子
人们以为那是回到婴儿时期,羊水般母亲的怀抱,于是他们选择了圣母程心,放弃了最高震慑力的执剑人罗辑,于是,人类的自我毁灭便开始了。
最初的黑暗不过是叶文洁对那个讳莫如深的时代的失望与憎恨,她在红岸向未知的智慧文明发送了请求信息,希望高等生物来改变这个人心不古的世界。这原本是一场思想的荒谬,无形中导致了物种的倾覆。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的恶。
叶文洁渴望三体文明来拯救世界。她暗地里传播思想,吸引精英,在智子的帮助下,基础物理学崩塌了,社会恐慌了,人们终于意识到冥冥中的敌人,而他们却无处遁形了。地球仍是人类主宰,于是叶文洁被逮捕了,而这时事态已超出她的预料,她对当年的罪行供认不讳,临终给了罗辑一个关键。从此,世界的毁灭与她无关,人类陷入了更深的绝望。我们无法预测众生的恶,和那遥远文明对恒纪元生的欲望。
人类陷入慌乱、陷入困局、陷入祈祷,奋力挣扎在一处水洼。三体人的野心终于显现,绝对的技术优势让人类打不破智子设下的技术壁垒,唯一可行的是三体人永远不会的人心难测,于是面壁与破壁,面壁者罗辑终于勘破叶文洁的那句话,成功成为自己的破壁者。人类一直追求的那广阔的宇宙,终于现了雏形,令人咋舌。
宇宙早就拥挤不堪了,活在恒纪元的光明,是人类最大的一叶障目,我们_是多维下的低维生物罢了。黑暗森林的生存法则,注定我们只是猎物,
那生机使人类渐渐忘了忧患的过去,与三体人和谐的交流营造起美好的伊甸之园,人类在重新选举执剑人时,放弃了白发苍苍的罗辑,选择了圣母光辉的程心。于是,完美的水滴带来了地球最大的毁灭,全人类成了外星生物的俘虏。而你和我对这宇宙又有什么区别呢?罗辑努力破壁时的一个实验又让人们延迟死亡,却带来了三体文明的覆灭。不久之前的宇宙之战,建立起绝对军事化的飞船文明逐渐揭开毁灭的面纱。
这宇宙有更高的宇宙文明在向其他文明抛着二向箔,将那个星系打击成二维形态,这只是最基础的维度打击毁灭手段。猎物若想保存自己,除了将自己变成黑域,就是不断逃离。
曾经璀璨的地球,已是一幅名为太阳系的画作上的一处景色,那人类的飞船文明,才是人类残存的文明之火,短暂停留,永远漂泊。我们无法评判众生的恶,这不过是求生。宇宙是原始的修罗场,我们要回归动物本能,疲于奔命。
毕竟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作者:连亚东
读后感《面壁者的沉思_小说三体读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金庸小说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