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三体1000字读后感

三体1000字读后感

欣赏三体读后感1000字。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有很多想法在看中不断涌现,不能消失,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观后感,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观后感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欣赏三体读后感1000字,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三体》一书由刘慈欣所著,是一本长篇科幻小说,讲述了宇宙的奥秘,打开了我们的脑洞。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欣赏三体读后感10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是我爸爸妈妈所在学校的校友,作为一位大学理工科毕业生,他竟能写出这样一部惊世之作,他是怎么做到的?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于是今年国庆节后我便开始读《三体》。

《三体》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这是一部科幻巨著,也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宇宙史诗,它不仅为我们规划了人类未来的进步方向,也让我们理解了宇宙文明之间的残忍杀戮,认识到人性的善恶、地球文明的兴衰、宇宙的浩瀚与渺小。

该书一开始就把我深深地导入故事情节之中:许多高级科学家在一个月内纷纷暴毙,科学家汪淼在寻找真相中发现了一个叫作三体的游戏,游戏中的世界被三颗太阳围绕,昼夜规律难以预测,导致出现乱纪元。在被三日凌空三日连珠大撕裂等灾难毁灭了191轮文明后,三体人不再徒劳地去寻找那无解的规律,而是决定在宇宙中寻找新家园。令汪淼没有想到的是,游戏中的三体人是真实存在的,而它们已将目标指向了地球。面对科技比自己强大千百倍的三体人,地球人开始做出了那可能对三体人毫无疼痒的防御与反击......

通读《三体》三部曲,最让我惊讶和佩服的就是刘慈欣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是不拘一格而又不会给人以无厘头的感觉,里面的剧情中大都含有关于未来丰富的科学猜想,比如用曲率驱动制造出光速飞船,用强互作力制造出像水滴那样的强力()工具。这些奇妙的科学概念、神奇而先进的发明创造无不让我啧啧称赞。

一部电影空有好的剧情,没有好的演员去演绎,注定会是一部烂片。一部书也是如此,光有行云流水的构思,却没有妙笔生花的文笔,也肯定是不行的。刘慈欣在《三体》的人物描写上也着墨不少,他为我们成功塑造了汪淼、罗辑、史强、程心等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他们或勇、或智、或光明磊落、或老成持重 .....

除了数不清的科学幻想外,《三体》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也揭露了人性的丑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三体人的探测器水滴到达地球时,全人类正对他们开发的2000多艘星际战舰自鸣得意,甚至认为这一探测器是三体人派来议和的,结果人类的太空舰队被三体舰队中蹦出的一粒水滴灭的仅剩两艘。三体人靠实力告诉地球:毁灭你,与你有何干?故事临近结局时,三体已被另一个神秘文明所毁灭,人类为防御即将到来的黑暗森林打击,又为自己的掩体计划而沾沾自喜,直到最后被那个神秘文明的清洁工歌者随手丢出的二向箔压成二维,整个太阳系成为了一幅画,这时人类才恍然醒悟: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三体》在2006年问世至今,销量已超百万册,2015年获得了第七十三届雨果奖,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都是资深三体迷,曾读《三体》如痴如醉。感谢刘慈欣用他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提供这一力作,也愿《三体》这样的科幻巨著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三体读后感1200字范文欣赏


最近,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正在热映,影片获得了很多网友的好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同样是由刘慈欣著作的科幻小说《三体》呢?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吧!

我早已不看科幻小说好多年!最近在电影《超体》的影评中,看到大多都引用到一部科幻小说《三体》。大众普遍认为《三体》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它吸引和造就了无数科幻迷,他们为《三体》建立了三体网站,开发了三体游戏,三体的电影也正在筹拍中。《三体》的评价毁誉参半,因为看懂的和看不懂的各占一半。争论让我迫不及待地在上网下载《三体》三部曲,花一周时间看完,然后被深深震撼!实话说,我看过无数的科幻小说,之前从没看过中国人写的科幻小说,在我的认知里中国作家的科幻想象力总还局限在《小灵通漫游未来》,走不出地球。但《三体》突破了我这伪科幻迷的已知认识,给了我关于文明,关于宇宙全新的理念。

《三体》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硬科幻作品,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描绘了宏大壮丽的太空景象。通过拉伸到整个宇宙,整个时间,整个维度的视角,记述了勾心斗角的精神历程。书中对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都有涉及,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格局宏大,立意高远。《三体》非常有创意,将各种元素神奇的融到了科幻里面,如文革,孔子墨子,哥白尼,爱因斯坦,冯诺依曼,秦始皇等等,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国人写的书,非常的有认同感。作者擅长不断地抛出悬念,分析过程步步惊心,经常有一种被逼迫的喘不过来气的感觉,很有种看美剧的跌宕起伏,悬念丛生的意思。这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就像我们小时候看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不把它看完,否则便如千百小虫在心里咬噬。并且为每解开一个悬念,出现的新事物都必须你花心思去理解,去想象,否则后续的剧情就无法理解。如时间的奇点,潜伏在地球的质子,能使宇宙坍塌的二项箔,我好久都没为看小说而动过脑,在看《三体》时却必须得不停地停下来想象、理解。

书中提出一全新的宇宙社会学理论,光年尺度下的生存推理: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在人类科技尚未达到在宇宙自由行走的高度时,是否有必要暴露出地球文明的存在?

不得不提《三体》一书作者刘慈欣,大家俗称大刘。生于60年代,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水电工程系(居然是同行),是山西的一座发电站的软件工程师。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科幻小说,现在是当今中国科幻届无可争议的领军人物。《三体》的出现,让沉寂多年的科幻小说吸引了太多的目光,几乎是炙手可热。《三体》的英文版已开始在美国出版发行,凭大刘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他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时拙朴的语言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是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黑暗森林法则),冷酷的道德评判者,再加上一个冷静的思想者。他想像奇特,漫无边际(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之外的宇宙)渗透了一股对宇宙的敬畏。

我一直觉得科幻小说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即使你所处时代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力量不够,也能够借助作者的想象力到达未知的世界,理解其中之美!感谢刘慈欣,因了他的思想,让我看到了更远处!

读三体有感700字范文欣赏


《三体》是一部由刘慈欣著作的科幻小说,一共有三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该书主要讲述了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兴衰历程。很多网友对这本书都给出了不错的评价,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大概在2年前,听说了《三体》这部小说。同事说特别好看,推荐我看,并把电子版发给了我。于是,我开始读第一部《三体地球往事》。

本来以为描写的会和美国科幻大片一样,科幻,神奇,但是,和我想象的确不太一样。于是,读了一部分之后,我就放弃了,感觉实在读不下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个朋友问我有没有看过《三体》,他说他想看,他是在《晓说》里听到高晓松讲这个来着,觉得很吸引人。于是,我和他一起,把这一套书买了。为了避免再次看不下去,我还专门去听了《晓说》,了解了高晓松是如何看待这部著作的。()

不过其他的倒是没记住,就记住了他说,如果觉得看不下去,可以从40页之后看,但是看完了后面,就会想把前面没看的内容补齐。于是,我照做了。

果然,越看越有意思,重新找出了电子版,在地铁或者外面,看着比较方便。同时,也会觉得部分内容有些烧脑,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理解。并且里面的理论,原理,都是真实的,让人不禁佩服作者渊博的知识体系。

后来,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同事,她也开始看了。不过,准确的说,她是听。听别人讲。那天我听了一下,感觉讲的很不错,而且还有背景音乐,虽然背景音乐有些空灵,有些恐怖,但是说书者的感情很到位,很能把你带到那个场景中去。于是,我也由看转变为听。

另一个同事说,他已经看完了,并且跟我们讲,这个三体星系,是真是存在的。于是我们开始百度。果然,真的存在这个星系,并且我发现,书里面的很多内容,也是真实的,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寒而栗。开始的我以为,这就是作者编出来的一个星系而已,现在知道了原来这个星系真实存在,并且很多内容都是真实的。难道,里面所描写的故事也是真实的吗?不敢再往下想了。

感觉听书比自己看书要快很多,没多久,第一部就看完了。去搜索了一些读者的观后感,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三部是一部比一部好看。这使我满心期待要开始的第二部的阅读。

《三体2:黑暗森林》读后感1000字


《三体2:黑暗森林》一书由刘慈欣所著,是一本长篇科幻小说,通过展示异常黑暗的宇宙图景,更宏观的展示了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三体2:黑暗森林》读后感1000字,有兴趣的小伙伴进来看看吧。

近日,科幻作家刘慈欣被授予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以表彰其在科幻小说创作领域做出的贡献。该奖项由英国已故科幻小说家克拉克遗产所赞助。多年来,基金会为奖项加入了新的类别,包括终生成就奖和社会服务想象力奖。据悉,去年终生成就奖是颁发给霍金。而刘慈欣这次获得的是社会服务想象力奖......当电视机里新闻频道的主持人播报这则新闻时,我抬头看了看窗外的夜空,一颗颗闪烁的星星后面,是否也是那()样的美丽。

楔子

人们以为那是回到婴儿时期,羊水般母亲的怀抱,于是他们选择了圣母程心,放弃了最高震慑力的执剑人罗辑,于是,人类的自我毁灭便开始了。

最初的黑暗不过是叶文洁对那个讳莫如深的时代的失望与憎恨,她在红岸向未知的智慧文明发送了请求信息,希望高等生物来改变这个人心不古的世界。这原本是一场思想的荒谬,无形中导致了物种的倾覆。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的恶。

叶文洁渴望三体文明来拯救世界。她暗地里传播思想,吸引精英,在智子的帮助下,基础物理学崩塌了,社会恐慌了,人们终于意识到冥冥中的敌人,而他们却无处遁形了。地球仍是人类主宰,于是叶文洁被逮捕了,而这时事态已超出她的预料,她对当年的罪行供认不讳,临终给了罗辑一个关键。从此,世界的毁灭与她无关,人类陷入了更深的绝望。我们无法预测众生的恶,和那遥远文明对恒纪元生的欲望。

人类陷入慌乱、陷入困局、陷入祈祷,奋力挣扎在一处水洼。三体人的野心终于显现,绝对的技术优势让人类打不破智子设下的技术壁垒,唯一可行的是三体人永远不会的人心难测,于是面壁与破壁,面壁者罗辑终于勘破叶文洁的那句话,成功成为自己的破壁者。人类一直追求的那广阔的宇宙,终于现了雏形,令人咋舌。

宇宙早就拥挤不堪了,活在恒纪元的光明,是人类最大的一叶障目,我们是多维下的低维生物罢了。黑暗森林的生存法则,注定我们只是猎物,不是猎人。不圈地自牢,就要奔波在无限的荒凉宇宙中。而对物种灭绝的恐惧,是人类难得的喘息。罗辑以生命为触发条件,以向宇宙发射地球和三体的相对位置为筹码,以同归于尽为赌注,为地球博得了生机。但我们无法想象宇宙的冷酷和历经毁灭涅槃的三体人对美好的深切渴望。

那生机使人类渐渐忘了忧患的过去,与三体人和谐的交流营造起美好的伊甸之园,人类在重新选举执剑人时,放弃了白发苍苍的罗辑,选择了圣母光辉的程心。于是,完美的水滴带来了地球最大的毁灭,全人类成了外星生物的俘虏。而你和我对这宇宙又有什么区别呢?罗辑努力破壁时的一个实验又让人们延迟死亡,却带来了三体文明的覆灭。不久之前的宇宙之战,建立起绝对军事化的飞船文明逐渐揭开毁灭的面纱。

这宇宙有更高的宇宙文明在向其他文明抛着二向箔,将那个星系打击成二维形态,这只是最基础的维度打击毁灭手段。猎物若想保存自己,除了将自己变成黑域,就是不断逃离。

曾经璀璨的地球,已是一幅名为太阳系的画作上的一处景色,那人类的飞船文明,才是人类残存的文明之火,短暂停留,永远漂泊。我们无法评判众生的恶,这不过是求生。宇宙是原始的修罗场,我们要回归动物本能,疲于奔命。

毕竟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三体读后感1300字


最近,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正在热映,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去看了吧,其实刘慈欣还有很多比较吸引人的科幻小说,比如《三体》,小编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早就听说《三体》是一部非常烧脑的科幻小说,但是我想去接受一次烧脑的神奇体验。于是,我一口气读完了《三体》系列三部小说。

《三体》是由中国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系列科幻巨作,曾获得雨果奖,这个奖项被誉为科幻小说界的诺贝尔文学奖。它第一次将中国科幻小说抬高到了世界级水平,连奥巴马也是它的粉丝。

我们生活的地球位于太阳系,所有行星都有规律地围绕太阳这个恒星运动。三体星系位于距离我们4.2光年之外的银河系半人马座中,它拥有三个质量相等或相近的恒星。它们在相互引力作用下进行着毫无规则且不重复的运动,被称为三体运动,三体人就生活在其中一颗恒星上,他们不断毁灭又重生,因此,生存成为三体人的大问题。《三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宇宙背景中。

阅读此书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首先,我觉得它是一部宏篇巨作。这体现在故事的时间跨度上,它讲述了从文革到之后的几百亿年之间发生的事。在这种大宇宙时间观背景上,地球文明、三体文明、歌者文明等多种宇宙文明互相毁灭、共同生存。

其次,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叹为观止,脑洞大开。在书中,ETO组织、面壁人、执剑人、破壁人、智子等轮番出场,各司其职,上演了地球与三体之间的智慧博弈,提出了宇宙社会学这种新型的学术。

当然,最吸引人的是小说的硬科幻。比如;罗辑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宇宙存在黑暗森林状态,提出了黑暗森林定理;恒星级宇宙战舰蓝色空间号经过在宇宙四维空间中长时间的航行,发现三维事物对四维来说不堪一击;程心在逃离太阳系时,推测出只有光速飞船才是人类的唯一活路;行星防御委事会用事实证明,核弹在太空中威力不大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现有强大的真实物理理论支撑:广义相对论、宇宙大爆炸理论、洛希极限、第三宇宙速度等等。

读完《三体》系列三部曲,我只能用气势磅礴来形容。它向我们描绘了宏大的宇宙世界。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人类文明对于宇宙的认知不断发展的过程。

人类从未停止过追寻神话的脚步,无论是上古中国的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还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父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月神阿耳忒弥斯,无不是人类对于未知宇宙的大胆想象。人类也从未停止过追求真理的步伐,从古人的天在上,地在下,到欧多克斯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直至宇宙膨胀理论人类在不断地想象与证实中推进天文学的发展。

事实上,科学确实需要大胆的想象。牛顿说:没有大胆地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他从观察苹果下落中猜测地球有引力,才有了家喻户晓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经过观察与数据对比,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它被称为最美的理论。普朗克由猜测引发大量的计算得出能量并非是连续变动的,而是碎片式的,这就是著名的量子力学想象很重要,正是因为想象,才引发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

如果有上帝的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如果人类不思考,上帝连发笑都不屑了。

宇宙是无限的,想象也是无限的,未来的科学发展更是无限的。刘慈欣说:给时光以生命,给岁月以文明。你的无畏来源于无知,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让我们敬畏未知的科学与文明,让我们继续想象

三体读后感集锦


《三体》是一本由刘慈欣著作的书籍,由2008年出版,网友们对这本书的评价也是相对较高,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次看科技小说。即使之前看过一些科幻大片,还是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有的地方有些烧脑,但作者还是很详细的解释了他的脑洞,其自圆其说的能力甚至让读者相信了三体的存在,以及其他高科技手段的存在。没有一定的工科或理科背景,是写不出这样的内容的。

小说从现在说起,追溯回忆到文革时期。不仅介绍了这个匪夷所思的科技故事,也写出了对文革的揭露和讽刺。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作者都一一进行了详细解释,然后你会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很对的样子。伊文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人类背叛者,你能理解了;叶文洁为什么会杀了自己的上司和丈夫,也能理解了。文革十年,经济停滞不前,生态环境恶化,很多杰出的人才也受到毒蚀。坏人之所以变坏,变激进,不仅是因为他自己没能保有真心,也是因为不幸碰巧遇到了糟糕恶劣的生活环境。可恨之人也必有其可怜之处啊。

这个世界又是真的怎样的呢?我们不知道,但我们也不会否认外星人的存在。或许在几亿光年之外,又另外一个更美好的文明存在,也或许有一群更不幸的生命存在。不管如何,世界总是神奇而充满幻想的。

感觉在这里大放厥词的都是没读完三体的无知者,拜托,要评价等读完了再说。 还有就是欣赏水平问题了,很多人觉得葡萄汁比葡萄酒好喝,我表示理解。

该书的文笔可能没有追求华丽,开篇也不是很吸引人,但和很多文学名著一样,需要读者有一定的耐心和一定的思想,才能喜欢上这本书。

书和朋友一样,选择自己合适的,如何不能共鸣 那说明你们没缘分。但最讨厌那些无知评价,感觉就像想象当了皇帝的生活似的 喝豆浆要两碗 想放白糖放白糖,想放红糖放红糖......

第一本看了近3周才看完。我有好几年网络小说的阅读经历,一般300万字的3周差不多吧。

看不进去,这是第一感觉。悬念是有的,就是太慢。一般在开头的几章吸引不了我就没戏。可这次被同事安利了,坚持看下去。后面两本是在3天内看完的。

看完后,和所有营养的文字一样,生命里多了些东西,和看网络小说明显不同。

大刘的思想很接近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或者说接近我们那代人,三体也符合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我们所熟悉的。

那到底是什么打动了我呢?

还不如说是这部小说引起的效应打动了我。有这么多的国人跟我有着相同的感觉,世界观相似,做事的方式相似,我得到了某种认同。

文笔在思想内容远远超出的情况下,可以忽略。所以,如果因为文笔不是很好的话,而错过本书的话,是可惜的。

错过了一种认同,一种对我们生存世界看法的认同。

从一年前开始读《地球往事》,读读停停,直到今年夏天我大学毕业,才读完《黑暗森林》。我在最后一页那个《乱世佳人》一般的结尾中沉默了很久。

说一直舍不得读完其实是个美丽的借口,事实上是文科生我读得有些吃力。不说大段大段的物理知识(事实上我真实地感到并很感激刘慈欣并没有建立太高的理科壁垒,他会很耐心地解释智子的二维展开,解释水星坠落的连锁反应,解释量子军队...),即使是那些诸如像修改计算机程序那样修改思想,被修改后的人是人还是机器这种哲学思考,也减慢了我的阅读速度。

篇幅长节奏却仍是快的,读得慢也是快。我功底不深,有的都是些细碎的瞬间的感受,感悟都算不上,甚至可以说是感觉,它们也不成体系,但仍想记录下来,哪怕仅仅是作为再读第二遍后的参照。

1. 我看到思想钢印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很激动觉得它是一个几乎不对人体造成伤害的近乎完美的精神疾病治疗方法。之前看过BBC的一个关于强迫症的纪录片,有一个饱受强迫症折磨的患者接受了一个叫DBS(Deep Brain Stimulation)的治疗强迫症的手术,医生在她的头部开了一个洞,在她的大脑中植入一个电极,与此同时还要做开胸手术,在她的胸口也植入一个脉冲发生器,靠持续的电刺激患者大脑皮层中的可以有效调节强迫症的某个位置,我看手术过程的时候觉得,就是,有些残忍不太舒服。但是手术结束后,患者醒来,她激动地哭了起来,说她很久都没再有过这种快乐的感觉了,她以为再也不会有了。手术的残酷和那种真实的重获快乐重获新生的喜悦形成巨大的反差,让我忍不住掉下泪来。所以思想钢印的出现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那个重获新生的女孩。就以强迫症患者为例,假如他的脑海中不断地出现房间的灯没关的念头,给他打上房间的灯已经关掉了的思想钢印,或许他就能免于强迫症的折磨了。

冬眠技术中为什么得了癌症的人进入冬眠后再苏醒就痊愈了的原理作者好像并没有说,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很多不治之症似乎也有了应对办法。

如此思想钢印和冬眠技术相加,几乎可以治愈世界上一切的疾病。这个想法乐观得挺不像话的。但我读的时候实在忍不住这样想。

2. 庄颜冬眠之前留下的那副画。作者的描写让我真的觉得他的面前真的有那样一幅画,他所做的,就是描述了一下他面前的画。

他是这样描述的:

画幅上几乎全是空白,远看就是一张白纸,近看会发现,左下角有几枝细小的芦苇,右上角有一只几乎要消失的飞雁,空白的中央,有两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人儿。

我知道作者的面前并没有这幅画,可是读到两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人儿那儿的时候,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想看一看这幅画的渴望。

于是我很好奇,有一天,会不会有一个人真正还原了刘慈欣笔下的庄颜的那幅画。而且我期待一种对,就是它,就是这幅画的感觉。所以如果《三体》真的被拍成电影,如果这部电影的主创格外认真地画了这幅画,请一定允许我表达我的谢意。

3. 罗辑和大史倒是Cp感很强,也是两个很饱满的人物。但书中我最让我内心震动的人物是章北海。他身上有一种剧烈的矛盾感。比如,内心是完完全全的逃离主义,神色却有胜利主义者都难有的坚定。

比如选了前进四,却是冲向逃离。

矛盾真的太迷人了。

当被问你接受过思想钢印吗,他说我不需要思想钢印,我是自己信念的主人的时候我几乎可以描摹出他的语气了,有一种即使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磐石,也打不碎这句话的强烈感觉。我当时激动地在那句话旁边写了句我真的太欣赏章北海了,他真是一个勇敢的逃离者。

同样让我惊叹美丽的还有一个学派的名称,未来史学派。

矛盾真的太迷人了。对了,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分裂。

4. 罗辑说水滴是来杀他的,他打算一个人去到人烟稀少的地方,跟大史开车走了一段路后,他把大史放下来,说就送到这儿吧,你自己想办法回去(...),后面我一个人走。大史下了车说,老弟,我就在这儿等你,完事后我们一起回去。大史的语言一直都是非常大史的语言,他的语言描写对于他这个人物的刻画很是精到。这种语言,就在这儿,完事儿后很是随意,就是这种大史式满不在乎的随意里透出一种郑重。又是那种迷人的矛盾。

我读到这里时又是感动,又是肃然起敬。

5. 罗辑为自己挖墓时,有这样一段描述:

开始时,湿土挖起来比较省力,但再往下,土就变得坚硬了,还夹杂着很多石块,罗辑感觉自己挖到了山体本身。这让他同时感到了时间的无力和时间的力量:也许在这两个世纪中就沉积了上面这薄薄的一层沙土;而在那漫长的没有人的地质年代里,却生成了承载墓地的这座山。

6. 还有一个让我很动容的地方,就是《黑暗森林》结尾处那个曾向人类示警的三体人的出现,他真的很可爱了,他说我来是想跟你讨论一下你演讲内容不准确的地方的。但其实他是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来表达他对罗辑博士的感谢的:我真的看到了自己想看的未来,我感到很幸福。

我有一个梦,也许有一天,灿烂的阳光能照进黑暗森林。

三体读后感书评欣赏:戳破谎言,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三体》是一部由刘慈欣著作的长篇科幻小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该书主要讲述了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曾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剧情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当叶文洁最后一次把地球的信号发送到三体世界,地球已经赤裸裸的暴露在宇宙之中,她不再是有着苍茫蓝天和蔚蓝大海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她是宇宙中的一个脆弱的生命,面对着比他强大很多的未知敌人,她只是一个猎物,一个被自己数万年来庇护的孩子们亲手交到猎人手里的可怜母亲。

在《三体》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人类为了让自己活下去,想了很多办法。当我们的家园面临着被毁灭的重重危险,看看人类是如何做的。他们想登上太空电梯,毫不犹豫的抛弃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他们花很多钱买所谓的太空基金,即使未来会面临的是终生旅居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也不肯守在穹顶之下和地球共进退。这里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残忍、自私、以及面对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逃避。

面壁计划,让我们看到《三体》里作者对人性的塑造,当罗辑手执圣剑,他忘了自己曾经是个玩世不恭的学者,他忘了他也有资格要求被保护,而一心担负着全人类的希望,守护着我们唯一的家园。67年的坚守,让他为了这一个目标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松懈。而人类又是怎么看待他的,当人们陷入要被外来者侵略的恐慌之中,他们当他是神,当他是救世主,他们敬仰他。当人类自以为安全的时候,他们对他肩负的使命认为是理所当然,他们就来指责他。当他们生活安稳时,他们把罗辑想象成一个暴虐的独裁者,他说了不算吗?他以一己之力对抗着整个三体世界给地球带来的威胁,人们却让他成为众矢之的。他的冷静不放弃,皆是为了天下苍生,又有什么样的独裁者能做到这样的地步。只有当生存和自己息息相关时,人类才会感到害怕,()才能意识到情况的危机,他们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他们负重前行。人类最大的悲哀,是不懂得感恩。

无论处在哪个纪元,不管是传承文明,连接未来,还是探索宇宙,生存才是第一要素,以为战争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却和生活息息相关,多少人因为自己的无知去编造着谎言,惴惴不安的活着,心安理得的浪费着资源,最终被惩罚,被毁灭其实都有迹可循。所谓的爱与正义在真实面前却那么不堪一击,这是人性的弱点,总想要享受好的,当面临危机时却丧失了忧患意识。所谓的无力抗衡,就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弱小总被强大欺负,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要学会遵循法则,尊重法则,不要挑战法则,我们永远是自己的面壁者和破壁人。让我们戳破谎言,直面人性的最深处,即使我们何其渺小,何其卑微,也要有一颗伟大的心脏,它让我们战胜弱点,走向希望,让我们用双手手托起我们的家园。

喜欢《欣赏三体读后感1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体1000字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