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三体1000字读后感

三体1000字读后感

三体读后感1000字。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在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往往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由于人们对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每个人看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的写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吧!那么,在读中外经典名著时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本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三体读后感1000字”,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三体》读后感1000字:

《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是我爸爸妈妈所在学校的校友,作为一位大学理工科毕业生,他竟能写出这样一部惊世之作,他是怎么做到的?这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于是今年国庆节后我便开始读《三体》。

《三体》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这是一部科幻巨著,也是一部令人震撼的宇宙史诗,它不仅为我们规划了人类未来的进步方向,也让我们理解了宇宙文明之间的残忍杀戮,认识到人性的善恶、地球文明的兴衰、宇宙的浩瀚与渺小。

该书一开始就把我深深地导入故事情节之中:许多高级科学家在一个月内纷纷暴毙,科学家汪淼在寻找真相中发现了一个叫作“三体”的游戏,游戏中的世界被三颗太阳围绕,昼夜规律难以预测,导致出现“乱纪元”。在被“三日凌空”“三日连珠”“大撕裂”等灾难毁灭了191轮文明后,“三体人”不再徒劳地去寻找那无解的规律,而是决定在宇宙中寻找新家园。令汪淼没有想到的是,游戏中的三体人是真实存在的,而它们已将目标指向了地球。面对科技比自己强大千百倍的三体人,地球人开始做出了那可能对三体人毫无疼痒的防御与反击......

通读《三体》三部曲,最让我惊讶和佩服的就是刘慈欣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是不拘一格而又不会给人以无厘头的感觉,里面的剧情中大都含有关于未来丰富的科学猜想,比如用曲率驱动制造出光速飞船,用强互作力制造出像“水滴”那样的强力工具。这些奇妙的科学概念、神奇而先进的“发明创造”无不让我啧啧称赞。

一部电影空有好的剧情,没有好的演员去演绎,注定会是一部烂片。一部书也是如此,光有行云流水的构思,却没有妙笔生花的文笔,也肯定是不行的。读后感

除了数不清的科学幻想外,《三体》还蕴含了丰富的道德伦理,也揭露了人性的丑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三体人的探测器“水滴”到达地球时,全人类正对他们开发的2000多艘星际战舰自鸣得意,甚至认为这一探测器是三体人派来议和的,结果人类的太空舰队被三体舰队中蹦出的一粒“水滴”灭的仅剩两艘。三体人靠实力告诉地球:“毁灭你,与你有何干?”故事临近结局时,三体已被另一个神秘文明所毁灭,人类为防御即将到来的“黑暗森林打击”,又为自己的“掩体计划”而沾沾自喜,直到最后被那个神秘文明的清洁工“歌者”随手丢出的“二向箔”压成二维,整个太阳系成为了一幅画,这时人类才恍然醒悟: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三体》在2006年问世至今,销量已超百万册,2015年获得了第七十三届雨果奖,连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都是资深三体迷,曾读《三体》如痴如醉。感谢刘慈欣用他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提供这一力作,也愿《三体》这样的科幻巨著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作者:宋嘉一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读书之《三体》读后感1000字


读书之《三体》读后感1000字心得感想范文:

我这个人,读书就是读书,一旦陷进去了,在读完之前,别的事都不放在心上。在读长篇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熬夜,爆痘,脑袋疼的情况。如今,我又顶着满脸痘准备码感想了。

科幻题材是我从未接触过的一个类型。就今年读的小说题材来讲,也新见识了圣经题材、谍战题材、都市犯罪题材,但读完那些以后,也仅仅是觉得,恩,不错,增长了知识面,甚至可以评说哪哪写得妙,哪哪有功力。但是《三体》给我的冲击是巨大的,它一下将我的视野和思维极大拓展,拓展到在宇宙尺度体会情节,在光速层面体会情节,在四维角度或者二维角度体会情节。这是宏大立体的思维拓展,我只能说我是在体会、消化作者的思想,是远远无法读完后站在和他一样的高度俯瞰、评价整部作品的。

看《三体》的过程中也记了三页的随想,但是真等读完后再整理思路,却发觉三页的随笔是没法码在读后感里的---小说中可讨论展开来讲的细节太多。所以有厉害的读者续写三体,能将其中的一部分细节再展开成一部部小说。

三体这个系列,一部比一部构架宏大,而且前面的铺垫后面也能接上,甚至有一次又一次的反转。按往常大多数科幻作品的套路(我只看过科幻大片),地球危在旦夕,但总能千钧一发力挽狂澜;又或者以留白的方式让观众想象。但三体就是有这个能力往细节处写,正面刚;地球毁灭了,太阳系毁灭了,甚至最后站在宇宙尽头,整个宇宙都毁灭。

按说写下这些话从字面上看是很幼稚的,也无法想象的,但作品中发生的这些就是能让你信服。所以读完后我非常佩服刘慈欣这位作家。我原先就认为,读书笔记能在一本小说里把时空架设好,并能顺利写完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时空跨越越大,架构越大就越难写。三体系列三部是从地面写到地球,再写到太阳系,银河系,整个宇宙。将读者的视野思维一次次拓宽,一次次扩大,能框住这么大还写不崩并写得恢弘大气,真是令人惊叹

上党课的时候听老师讲过一句话令我印象很深刻,“千年的文化成就百年的世家,百年的世家成就一世的淑女。”文化的沉淀是由时间累积的,是需要一代代人传承的。百年家族的言传身教为族人搭就的平台和形成的三观是远高于普通人穷极一生靠自身经验教训沉淀下来的人生感悟的。普通人一生的经验教训也局限在自身一辈子能接触到的一亩三分地,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知识是未曾想象的。所以就我们普通人来说,只能尽力作为百年家族的“先祖”,先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能力,愿后人平台越来越广。

越读书越觉得自己的见识是狭隘的,越觉得自己的知识是断代的,断层的,不同文化间是不连贯的(读完三体能衍生出这样的感慨也是醉了哈哈,又一次证明三体极大拓宽了我想象力的广度,认为自己之前的世界观还是太小了)。也要承认周围人确实有见多识广的人才(现在觉得博而不精也是一种能力,毕竟很多人只是一方面精通或深入,博且样样精通的人才很少)。深度阅读是必要的,但多读泛读也是增长见识的手段。自己在泛读这个领域还从未涉及,希望以后能有所突破吧。

科幻小说《三体》读后感1000字


未来的男性会走向女性化吗?——科幻小说《三体》读后感1000字

本以为《三体》读后感已经告一段落,却忽然想起还有一个有趣的话题。《三体》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画面:在威慑纪元后,程心冬眠苏醒,发现这个新的时代里,男性看上去和女性一样美丽,甚至无法分辨男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人类对三体建立了威慑,双方达到暂时的和平。借助三体的技术,人类迎来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替代了很多人力,人类对体力的需要逐渐减少,而投向和平、文明的怀抱。男性不再需要强壮彪悍来彰显力量,而是去追求柔和与美。

这是小说中对未来提出的一个猜想。那么未来的男性真的会走向女性化吗?很多人质疑大刘的这个猜想。但我想这有一定的可能性。原因如下。

技术发展所致:

随着科技的发展,体力劳动、特别是重力活,将由机器替代。武力、暴力在文明的发展中可能会像尾巴一样慢慢退化了。人类对脑力的重视远远超过体力。

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机器可以去搬砖建房、送货拉矿,工业生产只需人按个按钮,就连扫地洗碗都有机器人帮你完成时,肌肉训练只能靠健身房里的机械。马甲线和人鱼线只是为了审美,和劳动早无半毛钱关系。力量的展示,可能只存在于体育竞赛。

东方审美所致:

再说审美。在中国古代,对男性的审美评价其实也是“皮肤白皙”、“如花俊美”、“五官精致”,如古代第一美男潘安。《语林详解》中记载潘安被形容为“河阳一县花”。“花样美男”也是从此来。第二美男韩子高,更是要被陈文帝封为皇后。古代男子化妆也是常有的,《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就每天让她的两个小男宠张昌宗、张易之涂脂抹粉、着锦戴玉。可见在中国古代,对男女外形的审美标准就较一致。

在其他东方文化中也可以找到相似的审美。看看今天流行的亚洲人气小鲜肉们,也是“妖艳美丽”的。

当然,西方对男性的审美似乎就不那么“柔美”了。但随着文化的交融,也许东西方也会慢慢统一。

两性心理需要所致:

除了文化审美,个体的心理才是更内在的原因。

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人性的解放,这更让性别刻板印象被逐渐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两性对彼此真实的需要。

男性的坚毅是女性所向往的,但男性的温柔和富有同理心更是难得的。正如有句老俗话说的:“不求你拉金尿银,只求你见景生情”。在未来社会,除去家庭因素,两性在职场工作中的胜任力可能不相上下。女性更渴望的是一个合作者、建设者,这需要男性更富有同理心、耐心和细心。这也是中年夫妻常有的变化——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生活在一起久了,彼此都能从对方身上习得优秀的特质,男性变得温柔细致、富有同理心,女性变得勇敢坚毅,不拘小节。

所以,从心理层面说,未来男性也会逐渐拥有更多女性的心理特质。又或者说,这些性别心理特质未来将不再被打上性别的标签。

未来男性可能会向女性化发展,这有技术进步的原因,也有审美和心理层面的因素。你说呢?作者:郝凡萱

结缘三体,妙不可言_《三体》读后感500字


结缘三体,妙不可言_三体读后感500字:

关于《三体》,第一次看到是2015年冬,汪小糖拿了厚厚的三本书,说这是她的假期计划,科幻小说!!(我心想朋友你慢慢看啊,不和你抢)

17年10月份,我计划看不同类型的书,看到《三体》,入手。书是买回来了,什么时候打开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12月份的时候,Mr黄偶然给我们讲了《三体》,离地球最近的是4光年之外的半人马座、降维攻击……突然来了兴致。在看书之前,我又先听了一下《晓说》里高晓松的解读,哇哦,超级酷!(有限的词汇量,也是够了)

听完之后,打开了一本被称为伟大文学的书。作为物理化一直拖后腿的文科女,科幻我是看不懂,可小说没问题啊,原谅我的肤浅。除了小说情节,我还是被那一串串脑洞、一个接一个神奇的硬科技征服,竟有人视宇宙、太阳系如一盘棋局,将笔下的星球一遍遍地毁灭,又一遍遍地重塑!他就是刘慈欣,一个小镇青年,也是雨果奖的亚洲第一人。他的思想里装的是宇宙星辰、古往今来,何许人也!

《三体》三部曲,分别是《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第一次全篇通读,博大精深悟不透,也就看看热闹,一场有关宇宙时空、地球人类的宏大的、爆炸性的热闹。

热闹好看,怕的是曲终万物散,宇宙寂灭……那时,何往??作者:FUN

《三体》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三体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昨天读完了《三体全集》,分为三本:《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上文提到,在老罗的影响下再次读书,在老申的影响下读了这套书!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科幻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前对这类题材的文学作品没有太大兴趣,但是这次在好友的推荐下以及之前有简单了解过这部著作在科幻界的影响,遂决定啃掉这部书。

读完后,总体感觉是这样的:宏大的宇宙、宏大的世界观、长达四世纪的时间主线、宇宙中奇特的价值观、恒定或可变的宇宙规律、以宇宙规律为武器、降维打击、每个人鲜明的个人特色等等,不再一一列举,总之,它震撼到我了。但我始终贯彻一个观点,对宏大的事物不甚了了,根本理解不透,就不瞎逼逼,所以只从星星点点的片段去谈自己感兴趣的点。

我真的走进了一个新的世界,在黑暗森林中,我们就像一只兔子,黑暗中潜伏者无数猎手,但是我们在一个偶然的契机下跑动了一下,发出了沙沙的声响(叶文洁通过太阳向外太空发射信号)。这时,一个猎手刚好看到了他的踪迹,于是这个猎手便出现在兔子的视野中(三体文明)。在后续的日子里,地球文明为了应对这种危机,选择了几个面壁者,其中就有约炮少年“罗辑”,我们日后的主角,开始的不羁男孩与终章的稳坐守墓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们发现:在宇宙中,集权只需要5天甚至更短的时间,一旦人们飞向太空,他们便不得不作出选择,何者生、何者死、何者去、何者留。这种选择在地球环境里或许永远不需要去面对,只有在面对未知的宇宙、未知的前途、可知的现状之后,才会出现。所以在我来看,地球上的法律并不适用于宇宙,这是一个不属于任何国家、任何国际的一个全新的领域,约束他们的并非法律,而是心中的道德律,而宇宙中的道德律甚至还略低于地球。所以究竟谁对谁错,无解!这些看法来自对章北海行为的理解。

再来说另外一个人:大史,贯穿三本书的警察,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超强的适应能力和直肠子性格,这使得他成为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没有原因,我就喜欢这种略屌的角色。

最后说说争议比较大的程心,人类两次命运都曾掌握在她手中,但是她的两次决定都将人类差点置于死地,有人会说怎么选择这样的人执剑、让这样的人做决定。确实说的对,这样的“人”,程心是至始至终都在遵循着普世道德律的人,一个可爱的女孩子,有人会反感这句话,但是她确实是使“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角色!永远不要忘了,她终究只是个心中有爱的普通人!

个人理解不深,所以不敢瞎逼逼,就写这么多,我相信随着岁月流逝,我对《三体》的理解会慢慢加深!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看看这部书,语言无力,只能说是很精彩了!作者:赵晓松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三体读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体1000字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