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狗镇观后感

狗镇观后感

电影《狗镇》观后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好的作品能直击人心,给我们带来震撼的感受,在观赏的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感受想法,需要写一篇观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如何在写的观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电影《狗镇》观后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电影《狗镇》观后感

文/叛卡门

小时候,语文课本告诉我们人世间再苦,也总有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地方令人豁然开朗,而长大后,美丽而又有灵气的女孩如果落单到了某个小镇却总能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为何天使的降临反让人类主动化为兽类?热心的善念如何转换为理所当然的索取?个体在整个环境的驱使下究竟能守住几分良心?是人类太贪心?还是对自己残破人生的破罐子破摔?走近《狗镇》,人性的善恶直至结尾的爆发也不能令人舒畅一分,以暴制暴的方式让人想到了上帝惩罚埃及人的十诫,可当整个狗镇的人们都死在了为净化世界这个伟大使命上时,恶念也好堕落也罢,仿佛又都不重要了。片尾以众多普通的照片配合着欢快的音乐提醒着人们也很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导演的危言耸听,这样考验人性的故事往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影片虽然时长将近三个小时,节奏却一点不慢,特别是占据大量背景的旁白以及人物之间的对白既快且带有相当多的戏剧感和独特的表达模式让人有些目不暇接。在极度简洁化的舞台之上,导演尽可能的忽略掉了一切日常用品,而鲜活傲慢的小镇居民死于枪击之后地上画下的唯一一个生物狗却活了过来,小镇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狗镇,反倒少了伪装。虽然还是有些为狗这种生物抱不平,作为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忠诚的动物却被拿来形容人性的低劣和阴暗,即便导演给出了狗改不了吃屎这种本性难移的说法来证明小镇居民的下贱和人性骨子里的本恶,但还是忍不住为狗抱屈,三个小时下来,可以说它是全片唯一一个让人喜爱的喘气的生物了,包括妮可基德曼饰演的圣母式的格蕾丝。狗知道报恩,而人类习惯忘恩负义,所以当它真正成为了狗镇,才真算是抬举了。

是非善恶在人心底本应有个天平,只是仅仅忙于生计的人们将之视作奢侈品、甚至垃圾品,日渐饥渴的心灵终于弥漫起遮天的沙尘暴遮住了心眼。小镇上的汤姆自命清高以哲学家的身份无数次给小镇居民传道,事实上他确实最虚伪懦弱的一个,因为只有他亲手给了格蕾丝最大的希望又亲手毁灭了它,在格蕾丝第一次被强暴而他却唯唯诺诺无所作为时骨子里的懦弱便展现的一清二楚,更不用说之后的种种背叛欺瞒和不知悔改。可从本片来看,不论太多或太少都成了错,格蕾丝的理解和原谅无形中成为了最大的纵容,他父亲和她最后的傲慢之争是全片的精华所在,父亲的傲慢因为看透了人的劣根所以凭借自己的权力和势力肆意践踏,在他眼中这都是最不值得被拯救的畜生;而格蕾丝的傲慢则来源于她品性中的博爱,她认为小镇人做出了那么多丧尽天良的事是因为本性,而自己不应该因为他们的本性而去怨恨,其实这和他父亲视人如狗的眼光没有什么区别。所谓以万物为刍狗才是天地最大的仁,还是给站在权力或任何事业的巅峰上的人听的,只有他们可以站在天的姿态看待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

初看到影片的全透息很难不让人联想起《魔法圣婴》最经典的片尾一幕,导演拉开了床帘让观众亲眼目睹了真相,而本片是绝对的有过之而无不及。格蕾丝在遭受着非人的遭遇时小镇所有人还在安之若素的生活着,或许想着如何在奴役格蕾丝上找到自身的优越感,或者想着用更多的谎言来让自己心安理得。背景下的非白即黑最终在惩罚和审判之下变成了鲜血的红色,纯洁与肮脏本不是世界的唯一色调,弱小和无知也不是人类毁灭的原因,傲慢才是。虽然黑帮最后带着复仇性质来除暴安良,可却透露着对无政府主义的蔑视,谁知道究竟是夏娃受到了蛇的诱惑、还是蛇的出现恰好成为夏娃隐藏想法的一个借口呢,只知道单靠个体的自律和道德感去维持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是绝对不靠谱的,这也是法律和权力存在的意义,它给试图以知错然后快乐成长的人们一个清醒的教训,即是惩罚。而通过格蕾丝在小镇人们眼中的地位逐渐变化想必有《西西里》的一定借鉴,想到这里不免觉得真像个绝妙讽刺的笑话,金城武曾经为过期的罐头抱屈,那么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又想没想过淤泥的感受呢。

只有低微的人才会面对他人的脆弱而高高在上,带着施舍和傲慢做着残忍的事,甚至连原谅都不曾考虑得到。很难想象面壁者悲哀的想到自己要拯救的大部分就是这种人时的会是怎样玩味的苦笑,毁灭本身就是一种救赎。不论是圣母式的格蕾丝遗弃了狗镇,还是狗镇离开了世界,这个世界总算因此平静一些了。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狗镇》观后感


《狗镇》观后感

原创: 何菌子

刚看完《狗镇》,背后一阵发麻,直到输入这一行字时,这种感觉仍在持续。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我想和屏幕前的你分享这部电影,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人性的善和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剧情简介(177分钟)

封闭守旧的美国小镇闯进了一个神秘女子格蕾斯(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饰)。她美丽善良,正在逃避歹徒追杀。

镇中的作家汤姆力劝村民留下这个女子,让她暂时在镇里避过难关。然而条件就是格蕾丝要干各种农活来偿还。

人们同意了,不久后却发现格蕾丝是一个通缉中的逃犯。大家要把格蕾丝赶走,最后答应,如果她更卖力的干活,才可以在这里逗留。 格蕾丝日以继夜的劳作,终难逃过不幸的事情发生。

一个镇民在警察搜捕后,强暴了格蕾丝。龌龊的事情拉开了序幕:人们开始随意的污辱她,甚至连汤姆,也揭开了善良的面具,格蕾斯沦为镇上的一条狗,干活,受罪,善良的心也有了渐渐的改变。

镇上的人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女子的神秘身世,让此刻的污辱成为了他日的灭顶之灾。

这部电影最开始令我眼前一亮的是在舞台上,小小的一席之地,用白笔在地上画了房子,摆上寥寥几个道具,一个村庄的样子便完全浮现在了眼前。我想每个人脑海中的都有不同的画面,但那个画面一定是你印象最深的。这便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之一 —— 以极简的方式勾勒出每个人心中存在的“狗镇”,提醒我们,“狗镇”就在我们身边。

一开始看起来是有点奇怪,甚至有些滑稽,就像是小孩子在过家家。但是一切剧情发展需要的道具都在上图,除了手枪,锁链和女主。

有一个理论说的是电影精彩只需要一把手枪和一个女人就够了(具体是怎么说的我忘了,暗指精彩的电影通常含有性和暴力)。如果给你手枪,锁链,女主,你会构造出怎样一个故事?《狗镇》里是用锁链锁了女主,并像对待一只畜生一样对待她,最后整个村子都罪有应得地死去了,除了那只没有做任何错事的名为摩西的狗。

如果我只是这样告诉你,你可能会觉得,一个恶人村,遭受了应有的惩罚,这是多么稀松平常的事啊,与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恶有恶报”的教育别无二致。那么,如果我告诉你,那些村民,一开始都是善良地接受了她,虽然有抱怨,有迟疑,但对她还不错,你是否会好奇为何他们逐渐变成了残暴的贪婪的恶人?

在片子里的解释是“因为我们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所以你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虽然这种劳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一句话乍一看是完全在理的,但后来愈加严重的虐待行为完美地诠释了破窗效应——有裂纹的玻璃更容易激发起人们的破坏欲,何况是柔弱又美丽的女主呢?

一开始只是加重她的劳动强度,后来在警察来搜查她时查克包庇她的同时对她进行了侵犯——后来所有的人都威胁她,侮辱他,男性视她为妓女,女性视她为荡妇,将她们对丈夫不忠的恨意通通发泄在她娇嫩柔弱的身上。

只有一个人除外。

她的恋人,一个写作只写了“伟大”与“渺小”两个词语的自封的作家,一个带领她进入狗镇并说服村民接纳她,愿意为她放弃从小到大所处环境的男人。这样的男人,会是她生命中的星光吗?

并不是。

他爱她,但最后背叛她将她送还给黑帮老大的也是他。只是因为她没有满足他的欲望,像满足其他人那样。“你大可像其他人那样胁迫我。”“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竟连这样小小的愿望也不满足吗,你这白眼狼!”看出来了吧,他的话竟如此熟悉——我付出了什么是因为我希望得到些什么,这才是人性,与善良不相关,更别提爱了。

看的时候我有些难受,因为我曾遭受的校园欺凌与电影上的发展竟如此相似,庆幸的是我的“狗镇”只是一个寝室的女生而没有更多人,即使是这样我也遭受了床单被泼水,鞋子被扔,包里的东西被倒出来等一系列已经无法用恶作剧来定义的恶行。

我像女主格蕾丝一样试图说服自己原谅他们。

—”我为什么不该慈悲为怀?“

—”不,有时候应该慈悲为怀,但你的标准要一致,这才公平。你有错应该受罚,他们也一样。“

—“他们是人。”

—”人要不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然要,但你不给他们机会。这是极端的傲慢。“

是的,自以为慈悲为怀是种伪善,更是一种极端的傲慢。无论是我还是格蕾丝,和狗镇上的人有着惊人的一致:傲慢,自以为是,行恶而不自知。

那么你也是这样的吗?

生活是一条河流,对着河流一刀切下去的截面便是一部电影。一部好的电影不只能带给你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能引发你的思考。

THE END

《狗镇》观后感600字


《狗镇》观后感

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让人反思的电影,就像每次看完贾樟柯的电影,影片最后绝不是恍然大悟它总是不负责任地抛出问题绝尘而去,空留呆呆的坐在座位上的我们。《狗镇》它是拉斯冯特里嗑药12天写出的稿子却成为2003年棕榈奖遗珠。导演的大胆的对电影的道具进行舞台剧式的布置(讲真,舞台剧都不带这么省的)
道格维尔是一个美丽的小镇像陶潜所描述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而汤姆是这个镇上的有思想有理想的年轻人。女主人公格蕾丝为了逃离父亲而来到小镇。镇民们一开始并不接受一个陌生人,即使她既漂亮又聪明。为了留下来汤姆帮格蕾丝出谋划策,她完全信任汤姆包括最后汤姆的背叛。在格蕾丝的努力下镇上的居民接纳了她。天真的格蕾丝以为这就是她的乌托邦幻想着美好生活的开始,而警察的一次次贴告示,人们伪善的面具慢慢被撕下来。端倪出现在警察的第二次出现说告示中的女人是通缉犯,镇民们恐惧害怕,因此提出让格蕾丝加倍工作,减少工资。格雷斯接受了。警察的第三次出现格蕾丝被强奸了,她忍受了。最后她被套上了狗琏成为了所有男人性的宣泄工具,她忍受了,当然这一切更使汤姆不甘心,他要回报,他想实施自己的欲望,格蕾丝说我想我们可以在自由中相见,而不是在这儿苟合。汤姆所谓的爱情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拒后,他生气了。恶魔在这个温柔善良的布道者体内要苏醒了。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他引来了找格蕾丝的人,也引来了灭顶之灾。
你有这种成见,觉得没有取得像你一样高的道德水平所以你为他们脱罪,我想象不出比这再傲慢的了她的父亲一语道破了格雷斯的问题,她迷茫着,她看着镇上的景象就像过去善意而微弱的光线,终于不再为这个小镇遮掩了。
果树只是荆棘
榆树街没有榆树
如果世界上缺了任何一个小镇会更好的话,那就是这个小镇。
她要复仇了,杀光了镇上所有的人,亲手杀死了汤姆,坐上了高级轿车绝尘而去。只剩一只叫莫斯的狗在道格维尔的夜空狂吠。
我不敢肯定我是不是狗镇人,会不会对无辜者施暴。会不会仅仅是因为想躲在群体意识中寻找可怜的安全感。当法律不再约束人们的行为,我们会不会肆意地宣泄心中的恨。狗镇的人是伪善格雷斯何尝不是?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原谅所有的犯罪,助纣为虐。
那么请问何为烂好人?
我不害怕自己人性上的缺陷但惮惧沉溺于缺陷中的不自知。

电影《芙蓉镇》观后感


电影《芙蓉镇》观后感

中国的老一代电影导演中,我比较喜欢谢晋。记得在很早的小时侯,我就在露天电影中看过他导拍的《啊!摇篮!》《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和《高山下的花环》。很喜欢《啊!摇篮!》中的那些小演员们!更痛恨《舞台姐妹》中那个旧社会的戏院老板,很不喜欢那个为了金钱和虚荣心软弱的唱戏妹妹。《天云山传奇》相当感人,是写特殊时期知识份子的,我至今还记得,那个戴眼镜的女主人公在雪坡中吃力的拖拉着病睡在板车上的她的丈夫的那个场景。《高山下的花环》拍的是对越南自卫还击战的事儿,印象很深的是那剧中演母亲的女演员王玉梅,因为她老在当时的许多电影中,出演好母亲的角色。虽然小时侯我没在露天电影中看到过谢晋导演的著名歌舞电影《红色娘子军》,但是小时侯我家的墙上是贴有一幅《红色娘子》的剧中照画报的。因为那个年代的人家吧,几乎家家墙上都会贴些各式各样的画啊什么的,所以我记得很清楚。而且我非常喜欢《红色娘子军》中的有一首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直到现在都很喜欢听。

在谢导的作品中,最喜欢他拍的《牧马人》和《芙蓉镇》了。觉得《牧马人》中的那个媒人演员叫牛什么来着的,反正他的名字是由三个牛字重叠起来组成的。那个男演员吧,我觉得他最有特色和有趣了。他虽然个子不高,人也长得从表面看起来是很普通的不帅,但是就是他那样一个人,却把《牧马人》人中的那个不可少的配角,演得相当的好,总之是早已深入人心了。

现在来说说电影《芙蓉镇》,首先该片的演员们选得好,特别是两个主要的演员姜文和刘晓庆。其次是小说的故事编写得很真实感人,相当的人性化!在电影《芙蓉镇》中,我最欣赏两个人,一个是秦书田,一个是谷燕山。因为这两个男人在那样的残酷的特殊时期,做人也是相当的有原则和有良心的。特别是秦书田这个人物,最使我感动了!可以说这样的人物,在过去和当今的现实社会中,真的是少之有少的难得了,所以他就更加的使我敬重他!如果《芙蓉镇》中的胡玉音在那样的特殊时期,没有秦书田的实际的生活帮助和精神鼓励,我想她是不会有以后的好日子过的,恐怕也早已会象他的前夫或文革时期的其它的别的人一样的,是早已被逼吓死了。最欣赏秦书田这个人的充满了睿智的幽默的忍辱负重的精神了,表面看他象是有些糊涂的傻,其实他做人做事都是很有自已的原则和良知的,在任何时侯他都永远没有丢掉他做为一个人应有的那点最基本的良心和本份,并且还一直用着这样的充满了希望的心灵,在向着有光明的方向走,所以他的人生最终会得到好的果报。

电影《芙蓉镇》我已看过无数次了,但是我对它没有一点厌倦感,依然的还是那样的喜欢它爱看它。我相信好的电影,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百年后,也依然会闪耀出它独特的魅力和光辉!因为好的电影和好的文学作品一样永远都会是人类精神的长青树!

闽宁镇电影观后感


《闽宁镇》这是一部纪录片,主要讲述了闽宁镇是怎么建成的,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即使生活再艰苦,但是人们的志气一点都不贫穷,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自己的毅力建成了闽宁镇,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闽宁镇电影观后感精选。

我是一名电力行业党员,更是土生土长的西海固人,电影《闽宁镇》给我以强烈的震撼,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西海固这个地方,干旱、资源贫乏,这里的农民靠天吃饭,经济来源几乎没有。旱灾年月,直接考验着这里的人的生存。然而,不论怎样,活下去过更好的生活这一愿望从未在人们的心底抹去。他们不惜力气,不惜汗水,把满腔热血洒向了西海固这片黄土地。然而,残酷的现实,不论你是怎样拼命的劳动,或是如何虔诚的祈求,老天还是老天,丝毫没有动容,不下雨还是不下雨。贫穷依然延续、延续、延续!

该怎么办?

我党从全局出发,实事求是,以发展的思想,制定出了脱贫攻坚战略--异地扶贫及东西扶贫协作。异地扶贫也就是搬离原有的生活地,前往适合发展的地方。东西扶贫协作就是东部发达地区帮扶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一模式由原来的输血模式转变为现在的造血发展模式。勤劳的搬迁人民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闽宁干部的带领下,克服没房住、没饭吃等诸多困难,硬是在飞沙走石的戈壁荒滩上建造起自己的美丽家园、幸福家园。试想如果没有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没有实事求是的发展思想,没有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扛在肩上,没有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思想,这种发展成果是不可能实现的。

于我而言,影片给我深刻的启示。面对生存的挑战,生活的困境,能否战胜,一取决于思路,二取决于行动。有句话说的好,思路决定于出路。比如说影片中二黑如果没有搬迁,就不可能有现在的生活。我党的异地扶贫及东西扶贫协作战略在实践检验中证明是正确的。战略已定,思路已出,能否成功,关键还得靠行动。天上从来不会掉馅饼,幸福也不是风吹来的。通向幸福的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的,是汗水泡出来的,是奋斗出来的。影片中如果没有向死而生的行动力,战略成果很有可能会被困难吓跑,会被荒漠戈壁的冷风吹跑。

《闽宁镇》原来真是电影不是记录片啊!电影开播后,此想法在脑中飘过。本以为开篇应该是以低沉的男背景音介绍这片土地,拉开序幕,然后以纪录片形式将闽宁镇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叙述,最后在灯火辉煌中展现闽宁新风貌,影片落幕。

事实上,我被狠狠打脸了,这一记耳光真响啊,大场面引人振奋不已,细微处鼻子发酸眼角湿润。男性的勇猛担当,女性的果敢坚毅,都令人钦佩不已。黄沙弥漫黄河滩,宁夏花儿唱情怀,《闽宁镇》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电影开篇,一位鲜活、稚气未脱的女孩余红妹由天不下雨决定被嫁给年纪大且瘸腿的葛老二。农村简陋的婚席上,男人们戏谑讲出葛老二偷自行车卖钱攒够了娶媳妇钱,也在此过程中被打断了腿,屋内余红妹两条乌黑的长辫子上别着喜庆的红花,而她尚未脱去稚嫩的脸上面无表情,一动不动坐在土炕上,丝毫不见喜悦的氛围。

一个余红妹折射出曾经西海固地区女孩普遍的现状,天不下雨,没收成的老农民只能忍痛嫁女儿换彩礼,800块钱就使得一个从未经历过爱情的少女为人之妇,一个未成长开来的女孩为人之母。

余红妹是不甘心的,这种不甘让她身上充实着一种不输于男性的果敢坚毅,她坚定地背离父母与丈夫的意愿带着女儿跟着二黑来到黄羊滩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来,夜晚,地洞外呼嚎地沙尘暴险些卷去屋顶 ,她用被子紧紧包裹着自己和哭泣喊着要回去的女儿,顶着恐惧她安慰女儿别怕,女性的坚毅之美在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村书记带来丈夫死去的消息,她不悲不喜,单单安顿好大家的伙食

,给女儿穿好衣裳背着来时的行囊回西海固奔丧。二黑将她爹预备还给葛老二的彩礼钱转交给她,这个一直坚强不输于男子的女性在无人的深夜捧着钱克制又嘶哑的哭了,撕心裂肺,这笔是卖了她的青春

,卖了她的纯真,卖了她的婚姻来的钱,钱裹在一条秀气的手帕里,一条古往今来尚未出阁的少女用来承载如诗情怀的手帕里。一场痛哭祭奠也找寻回了她所失去的女性的尊严。当她的付出得到回报,收获的日子里她坐在整洁的炕上将亲手挣来的钱,一捆一捆摆放整齐,数下来整整800元,她的脸上似哭似笑,似哀伤似欣慰。

电影中有一处镜头是小学生给她教世界怎么写,她默默念道这就是世界啊,她来到闽宁村接触到了她未能接触到的世界,她劳累且幸福地用朴实的方言教女儿古诗。余红妹在生活的磨炼下愈发渴求着知识,她的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无论多苦多累,她的愿望只有一个,让女儿不要像她一样,她付出一切要供女儿读书,她希望女儿像福建来的黄宇干部一样可以读厦门大学,可以用知识改变千千万万像她一样的女孩的命运。

电影中千辛万苦盖好了房子 ,几人一起给房上梁时那句少生娃娃多养猪,养娃不读书不如养个猪的俗语也体现出农民对致富、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知和期待。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个镜头是背水途中,背着水的大男人摔倒在地,水流出来,努力付之一炬的男人委屈地哭了,像个孩童般嚎啕大哭,却在看见风沙吹来一把红伞后像个孩子似的惊喜的笑了。像闽宁镇的刘干部说的我们的农民太可怜了 ,我们的农民也太可爱了,农民的朴实、纯真,真真切切地用镜头展现出来了。

从一片荒漠到盖起方方正正的房子,从土方法到逐步现代化,从福建来的支援宁夏的干部付出的努力必不可少。鼓励村民种红菇的林干部,在市场上就想再坚持一下嘛 ,在回福建之际,珍之重之地用手帕包住一把黄土,这不仅仅是他对这片黄土地的热爱,更是将黄土带回福建用先进科技进行检验为这片土地做最后的贡献。闽宁的移民们骑自行车送林干部这一幕令人泪目,送水之恩,大家牢牢记在心上。

新来的黄宇干部是一位年轻帅气的大学毕业生,纯白色的衬衣,整洁的装束似乎与闽宁格格不入,但是这个干部说那样的苦日子我再也不想过了,我也想中国的每一个人都不过那样的苦日子,这个在荒漠风沙中穿着白衬衣刨地的大学生干部实现了粉面书生到沧桑农民的转变,看到这我想起了东塔寺乡宗立冬书记两张照片的对比,我想起了像黄宇、像宗立冬一样的众多服务于基层,扎根于基层的选调生与乡镇干部。遗憾的是,这个误解了红妹要照片含义害羞地说谢谢你 ,我有女朋友了的黄干部牺牲在了岗位上,他没等到闽宁从干沙滩变金沙滩的时候,没能看到荒芜的土墙平房变为红砖黄瓦楼房的样子,甚至于来不及与女朋友道别。

闽宁镇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黄沙弥漫却又绿意盎然,大漠孤荒却又塞上江南,贫困清苦却又富饶闲适。《闽宁镇》是世界上最好看的电影,笑点与泪点并存,宁夏方言与闽宁话共行,宁夏花儿与摇滚乐曲齐飞。

电影闽宁镇观后感


这部电影反应了东西部对口扶贫这样一个重大的举措在改革开放后的成果,宁夏西海固这个地方被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在政策的扶持和当地的人民的努力下,将这片土地变味了美好的生活家园,贫瘠山村变成了致富村!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特别感动的就是这里的人民对于生活的一种热爱和向往!生在这片土地,就要勇敢地活下去!这里是贫困的代表,土地是黄土,资源贫瘠,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是与天斗,与地争。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东西部对口扶贫政策出台,来自福建的扶贫干部与当地的干部和百姓一起,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改革高潮!

()

首先就是易地扶贫,也就时搬离原有的生活地,前往各家适合发展的地方。这一做法,其实也是为了因地制宜,我们可以看出,在这部电影中,许许多多来自贫困山区的人民搬至闽宁镇共同生活和发展。离开自己长久的居住地本身就是一种考验,但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人们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们搬到这里,用自己的双手将这块戈壁荒滩变成了塞上江南,转变为现代化的生态移民示范镇。

其次,闽宁镇作为我国东西扶贫协作第一镇,由原来的输血式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了现在的造血式发展模式。这样的一种做法,有着国家政策的扶持、有着扶贫干部的心血、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这里奋斗的人民。幸福的生活是要靠自己的双手来打造的。改革开放是一种机遇,只有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趋势,才能够发展地越来越好!

脱贫攻坚一直是我国在进行的,这里是脱贫致富的典范,它用自己的存在告诉了我们此类的村镇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脱贫致富,走出大山使我们看到的它发展的成果,更是一种追求。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祖国真的很伟大,人民真的很奋斗!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的一个示范地,是值得许许多多的干部和群众来学习的。中国越来越好,相信未来的中国会更好!

相信《电影《狗镇》观后感》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狗镇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