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星云大师《宽心》读后感
星云大师《宽心》读后感
心宽,眼前世界随之敞亮,处处有通路,处处有助缘。
有幸读到星云大师的这句开篇之言,让我决定一定要好好的读一下这本被称作佛光菜根谭的《宽心》。翻看了目录,这本书分为事业,生活,人生,精神四篇,从物质生活追求一直讲述到精神层面。当然,根据我自身条件而言,我所处的阶段让我目前的关注点集中在了事业篇。精神层面的追求,让我在事业与生活中慢慢学习吧。
事业篇中有一部分讲述职业生涯的锦囊。所谓锦囊,不过是一些道理,方法,处世之道被我们在日渐忙碌的工作中遗忘在了袋子里,我们忘记了其实我们早就拥有这些。星云大师的这本书就是那双为我们打开锦囊的双手,提醒着我们,职业生涯里,你拥有过很多东西,当然,你也会舍弃很多,终其一生,最后就看你选择了让什么留下,什么丢弃。
对于一个刚入职场不足一月的我来说,每天早起晚归,很多人都会问我,你是去上班了啊或者说你在哪儿工作?我会回答他们说我在哪儿上班,工作是什么。可是在我心里,我不仅仅每天把它看做工作,我更想让它成为我的事业。我迫切的需要成长,想要学习,我不害怕磨练,只害怕停滞不前。我开始了我的职业生涯,我可能比别人更需要这些锦囊,我需要知道职场的进取之道,同事相处禁忌??.我小心翼翼,害怕犯错。现在我觉得我是幸运的,选择了一个好的职业,有了一个好的工作,工作氛围很好,能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工作学习,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打拼,努力奋斗呢?
在星云大师这本书中,我特别喜欢他讲的关于奉献。奉献一己之能,以助人为乐。这不仅仅是职业生涯的锦囊,更是人生的锦囊。可能随手帮助别人一下,往小处说就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奉献精神呢?我还记得我刚来上班的时候,心中难免有一些紧张,主任给了我一个案子,虽然学了这么多年的法学,但第一次接触这方面,心中还是丝毫没有底气,主任随手从她书柜里拿了一本书,对我说这书里有你用的着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个举动让我觉得,职场不仅仅是工作,上级不是只压榨员工,职场是另一种形式的学校,主任是工作中的老师。我很感谢自己在初入职场的时候能够遇到这么好的团队,每一个人都特别照顾我。他们不断的给予我,帮助我。他们把自己用很多汗水泪水苦痛换来的职业生涯中的锦囊,不计回报的给了我。“以奉献为乐的人,可说是具有菩萨性格的人。”作为接受帮助的人,我深知它能带给我们的温暖。职场生涯本就无情,何不多将这些温暖人心的事情继续传承下去。
职业生涯最重要的就是工作,工作也是最好的填充时间的方式。人是自由的思想者,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内容,各样的工作方式,我们唯一选择不了的就是时间。不管你怎样的过,时间都在流逝。而工作对于我来说,就是让这匆匆而过的时间充满意义,也是填充时间的最好的,最有价值的事情。在上学的时候,我觉得每天过得自由舒适,每天有收获我就很开心。工作了之后,每天不好好学习东西,总会觉得自己在荒废时光。工作就是让你更快的成长,也是在让你不断实现自己价值。有一次要开庭,时间紧张,但是负责这个案子的部长出差,她交代了我整理好证据材料等。我看得出来她的不放心。而我对自己也缺乏信心。心里没有着落,害怕做错了给她增加工作负担,内心忐忑不安,不过还是认真完成了她交代
的工作,虽然还是不完美,需要她亲自做了一些改动,可她一直鼓励我,说我完成的很好。我很感谢她的认可,让我觉得自己工作的时间过的特别有意义,也让我感受到了工作能带给我的充实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我想,这就是一本书的力量。让我有时间反思自己的工作,甚至触动了隐藏在我心中的情绪。对于这份工作,得之不易,所以我就抓的更紧。很多时候,关心则乱,所以我在工作中也存在着问题,可能乱了步伐,没了方向,但是这个集体会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你摆正方向,推着你前进。我的领导同事们给我的感受就是温暖。我常常在想,我是有多幸运,能够这些年过的这么顺遂,所以,知足常乐,感恩常在,放宽心,姑娘。不要再纠结着自己不够漂亮,工作做的是不是不够好,别人能不能认可我,心宽,眼前世界随之敞亮。
篇二:宽心读后感
1、读星云大师的《宽心》,就好像上一堂堂的人生幸福课一样,让人回味无穷,豁然开朗。
现对第一节内容《你会成功吗》作如下反思:
一、 认同的观点
欲成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1、成就大器要经得起烦嚣,要受得了气愤,要忍得下挫折,要耐得住时间。2、要成为
“打不倒”的人:要做一个骨气硬、耐力强、勇气足、眼光远、脚步稳、信心坚的人。3、对
不正确观念的执着,会局限自己,束缚自己,使自己不能扩大和圆融,到最后不能进步,也
无法成功。4、要想成功就要做到诚信笃实、守时勤奋、结缘助人、智慧圆融。5、遇到困境
时要闭紧嘴巴,少说多做,咬紧牙根,奋勇向前,把紧心关,不失正念,踏紧泥土,免堕虚
无,握紧拳头,战胜横逆,盯紧目标,圆满完成。
二、与工作的联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我也不例外。虽然作为老师,谈不上轰轰烈烈的成功,但我
觉得,作为任课老师能看到自己任教的每个学生都能勤奋好学,成绩优秀,我就很有成就感;
作为班主任,看到自己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团结、守纪,讲文明,懂礼貌,班集体荣誉感
强,我也觉得很有成就感。所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以后都能
成材、成人就是我的努力目标。然而,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师每天面对的都是些不起
眼的小事,而且面对的对象是成长中的学生,有时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不懂事的学
生,会让自己很生气,也很有挫败感,甚至也曾有对学生动粗的时候,简直失去理智。现在
想起来都觉得很惭愧:惭愧自己当时的不够冷静,受不了气愤;惭愧自己当时“得理不饶人”
式的执着。
三、反思重构
看了本节内容后,我了解到自己的许多不足,如对学生的教育还缺乏耐心,对管理过程
中出现的不可预料的危机,还欠冷静分析。今后,在面对一些不懂事的学生,要受得了气愤,
生气的时候要先忍之于口,不轻易骂学生;要忍之于面,不要展现愤怒的样子;再忍之于心,
心不气了,最后就没有事了。在遇到危机时,千万不可慌张,要有应变的能力,要临危不乱,
镇定以对。真正把学校倡导的管理理念“教育化时间,管理有容错,评价因人异,细节定成
败”落到实处。
“耐力强的人,不因一时一人一言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信心坚固的人,不容易被打倒。”
今后的我,要培养自己忍耐的力量,树立自信心,破除不正确的执着,努力做一个耐力强、
信心坚的人! 2、
一、认同的观点:
工作要不拖延,能敬业而不偷懒; 报告要不隐瞒,能积极而不颓唐; 上示要不违逆,能受责而不怒颜; 随众要不特权,能圆融而不极端。
1、态度决定成效。同样的工作,不同的态度,对个人成长的帮助是不同的。面对工作,
应具备如下的态度才能帮助我们得到更多的成长:要建设诚实伦理的态度;要发挥主动服务
的担当;要培养学习求教的谦虚;要促进人事和谐的欢喜。
二、与工作的联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自己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成效。本学期我接了三个高二班级
的数学任课,一个物流班,两个服装班。都说对学生上的第一堂课特别重要,开学初,我抱
着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先对物流班上了一堂起始课,但物流班的学生不是很配合,个别
学生比较调皮,我当然严厉地提出了批评,可想而知,这堂课我扮演了严师的角色,看得出
来学生并不高兴,也对我不是很感兴趣。吸取了第一个班级的“失败”教训,我到服装班上
起始课的时候,先是对她们一番鼓励,态度也很和蔼,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然后再上课,结
果我自己上得很轻松,学生学得也很高兴。就这样,我对两个班的态度不同:对物流班,上
课很认真,要求也很严,是一副严肃的教师形象,学生有不遵守纪律的时候就严厉地批评。
对服装班,上课也很认真,但上课前到教室经常面带微笑,有时跟她们聊聊身边事,上课也
偶而幽默一下,有学生违纪,“旁敲侧击,点到为止”。结果是两个班的上课效果也截然不同。
可见,态度决定工作的成效。
三、反思重构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牢记“态度决定成效”这句话。在课堂教学管理中,虽然会遇
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会遇到很不懂事的学生,跟你顶嘴,让你生气,但要相信:只要自己
怀着正确的工作态度,注意说话的语气,教育的方式方法,以诚待人, 积极主动地去教学和
管理,用爱心去宽容他们,用关心去帮助他们,协调好任课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那么自
己的工作一定会有成效的。 今天阅读了《宽心》中《治世管理之学》部分。下面,按3r标准,谈谈我的体会。
一、认同观点 星云大师说:“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有成就?人会起烦恼心、不安,都是因为不
懂得用功、时间太多所致,所以忙是人生的滋养剂。”我以为然。
二、联系实际 从周日回校到周五,学校的老师几乎个个都在忙碌着,努力着,奋斗着,奔波着,劳碌
着??。面对工作,没有人退缩、推诿。恰恰相反,大家还应感激这份忙碌。因为能在这忙碌,
就意味着有充实的生活;能在这忙碌,就意味着有稳定的收入;能在这忙碌,就意味着拥有
稳定的朋友;能在这忙碌,本身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人要知福。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
一种幸福,一种幸运。
三、重构反思
1.忙不是一件坏事,至少证明了在现阶段你的价值。假如有一天你不忙了,所剩下的可
能是怅然若失的感受,可能是彻底的悔恨和无休止的无聊。
2.不要怕忙,其实最可怕的是难耐的寂寞。现在特想到楼下买毛笔和宣纸,写点激励自
己的话,也许还是那首《枫桥夜泊》吧,我们不记得那年的状元郎是 谁,却留下了永远的张继,站在桥头,守着那寒山寺。我只要付出,至于结果,那是上
帝的区域。
3.忙一点吧,因为忙才有出路。人生只有一次,而成功的人生往往是由恶劣的环境造就
的。很庆幸自己还有一点仅存的斗志,所以,忙一点吧,我现在只奢望能忙一点,这样,我
的精神上也许会感到一点满足。 两篇德育文章之学习体会(原创)(2009-12-21 19:05:47)标签:原创 杂谈分类:教学
园地
一、认同观点
1、抓质量,首先就要抓德育。中职学生的思想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我们中职教
育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健全,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网络上不良信息腐蚀学生的心灵。
4、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咨
询、辅导和援助。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5、上好一堂德育课。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发挥公共
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德育功能,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6、广泛开展中职学生道德实践活动。
7、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网络。
8、开展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科研活动,以研究引领实践。
二、联系实际 下面,联系实际谈谈我的理解。从整体看,从两篇文章中,可以发现上述学校的德育工作和人才培养方式的 确有独到之处。但总体而言,我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更早,理念更新颖、更加全面、更
加细致、更具前瞻性。比如:在校长室牵头下开展得“德育融入体育课教学中”的探索,起
到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作用。我们的“短板”主要不善于总结,不善于宣传,
不善于沟通。关于此点,责任部门应该反思。 就我个人而言,也该认真反思、深刻检讨,平时习惯了扑在教学和管理一线,忽视了德
育科研,没有做好理论整理工作。以后要认真改进。
三、反思重构
1、牢记德育工作者的使命,多参加德育实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的教师除具
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外,更重要地要拥有一颗爱心,一颗热爱教育
事业的奉献之心,一颗关爱学生成长的仁爱之心。因此,我决心牢记德育工作者的使命,在
课堂教学中努力落实德育目标,多下班下寝,多上上德育课,多走到学生中间去,多熟记几
个学生家长号码??
2、做个有心人,多做德育工作理论总结,将德育工作作为自身教学专业成长的一部分。
时时刻刻思索自己的课堂,将平时教育教学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多与同事交流、探讨,
争取共同进步。
3、 一、认同观点
最高明的管理原则,是让团体能产生共识,是能让上下打成一片;最良好的管理方式,是以授权来代替干涉,是以己心来体恤他情。一个工作团队能否表现出最好的绩效,领导者是关键。具备好的领导方式,就能有利于
与属下相处,更有效地发挥整个团队功能:以关心代替干涉、以服务代替要求、以合作代替
命令、以勉励代替责怪、讲义不宜深而要明、下令不宜繁而要简、教人不宜严而要慈、待人
不宜苛而要宽。
二、联系实际
我是个普通老师,只因我是个班主任,要管理班里的65个学生,所以还算得上是个管理
者。今年我带的班级,虽然在三项竞赛方面不是很优秀,不在系列前茅,但本学期来从未倒
数过,班里的每个学生都在我的掌控内,我认为自己还算是个好老师,好班主任。都说教师
吃的是良心饭,在教育教学方面都要凭良心,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些经
验,现在的我,在班级管理上多了些责任,少了些指手画脚;多了些服务,少了些要求;多
了些合作,少了些命令;对待学生多了些理解,少了些冲动;多了些鼓励,少了些责怪;多
了些关心,少了些干涉;多了些慈悲心,少了些刻薄;多了些宽厚,少了些苛刻。据了解,
现在我班的大部分学生都很认同我,都很支持我,这是我目前感到最幸福的事。
三、反思重构
要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既辛苦又具挑战性。但现在的小孩哪个不是家里的宝,正像校
长说的,小孩是家庭的核心利益。所以新时期的老师,尤其是担任班主任,我们应深感肩上
的重任,要多学习,多懂些心理健康知识,学会沟通协调、人际关系等,将自己的心管理得
慈悲柔和、人我一如,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善待学生,争做学生心目中真正的好老师!
4、 一、认同的观点:星云大师在《幸福之门》一节中给我们提了四条建议:第一,对人要有感恩的美德。第
二,对事要有忍辱的美德。第三,对物要有满足的美德。第四,对己要有忏悔的美德。我以
为然。
二、联系实际
作为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
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下面我就作为教师这一角色来谈
两点幸福:
1、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
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
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2、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
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
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
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三、反思重构
人活在世间,总希望过幸福快乐的日子。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带来幸福,也唯有自己才
能给自己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态,幸福是可以调整、营造出来的。幸福如同快
乐一样,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享受,去珍惜,它真的就在你的左右。愿幸福常伴你我!篇
二:宽心读后感宽心读后感
一、认同的观点
1、人与人之间有了将心比心,有了彼此体谅,就能相互包容,就能相互尊重,就能相互
爱惜;如此,体谅不是比荣华富贵、思想同志更加美好吗?
2、由于立场不同、情况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同的人难了解对方的感受,所以人际
的相处不能将心比心,没有体谅的关怀,则人间不会和乐!
二、联系自己的工作
在8年的教师生涯,我从一个学生到一名教育者,深深感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重要
性。在担任班主任时,在对待为生的各种事情时,我认为我们都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
心理特征家庭情况、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如高中学生年龄处在17-19之间,
正处于青春期,充满对各种事情的渴望和好奇,如根据学生的特征进行正确的引导,工作中
将会事半功倍,学生也会认同。反之,如果一名班主任,纯粹把自己的想法,思想行为强加
给学生,反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在管理过程中会阳奉阴违,增加管理难度,从面事半功
倍。因此,针对学生的情况、特点,将心比心,进行针对性有效的工作,会使学生健康地成
长。
将心比心,对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而且是学生对教师及家长。把父母当朋友,把教师
当朋友,会把心理话与教师去讲。这是做好班主任的重要一步。如何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把心
里的想法,困难告诉你,这就要看你是否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就是佛心,体谅的心就是佛心。佛心,就是慈悲,就是道德,
就是善美。所谓‘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三、重构
《宽心》读后感
一、认同的观点
1、人与人之间有了将心比心,有了彼此体谅,就能相互包容,就能相互尊重,就能相互
爱惜;如此,体谅不是比荣华富贵、思想同志更加美好吗?
2、由于立场不同、情况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同的人难了解对方的感受,所以人际
的相处不能将心比心,没有体谅的关怀,则人间不会和乐!
二、联系自己的工作
在8年的教师生涯,我从一个学生到一名教育者,深深感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重要
性。在担任班主任时,在对待为生的各种事情时,我认为我们都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
心理特征家庭情况、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如高中学生年龄处在17-19之间,
正处于青春期,充满对各种事情的渴望和好奇,如根据学生的特征进行正确的引导,工作中
将会事半功倍,学生也会认同。反之,如果一名班主任,纯粹把自己的想法,思想行为强加
给学生,反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在管理过程中会阳奉阴违,增加管理难度,从面事半功
倍。因此,针对学生的情况、特点,将心比心,进行针对性有效的工作,会使学生健康地成
长。
将心比心,对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而且是学生对教师及家长。把父母当朋友,把教师
当朋友,会把心理话与教师去讲。这是做好班主任的重要一步。如何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把心
里的想法,困难告诉你,这就要看你是否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就是佛心,体谅
的心就是佛心。佛心,就是慈悲,就是道德,就是善美。所谓‘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三、重构
8年教学工作,让我深刻的感到,教师对学生的深刻影响,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
优秀的班主任甚至能够对学生的性格、品质、行为、习惯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名具有人格魅
力的教师,将会在他的一言一行之中积极会影响 朱子家训读后感
放寒假前,听闻要精读背诵《朱子家训》,对此感到很不解。身为一名医学生却要去自学
一篇文言文,很奇怪。可是当我看到了这篇《朱子家训》后,我大概知道了学校为什么要我
们写它的读后感了。
该文极为精炼,几乎每句话都含有不同而深刻的意义。下面挑几句讲一讲我的理解。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训斥人们一年之际在于晨,将昨夜沉积的污秽
从家中去除,以干净整洁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天。“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既昏
便息,劳碌一天,天色已晚,当检点门户,作一个简单归整,如此一天,自日出至日落,当
有始有终,凡事需谨慎。“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民以食为
天,人以衣遮羞,切记不可骄奢,须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身上衣针针皆不易。无论成才
与否,骨子里都不可或缺这勤俭节约的美德。铺张浪费可耻,物事约简才是正道。“嫁女择佳
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看人不可看身外之物,应注重内在品质,德才兼备
方为上等。“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
再想”。在做事之前应该三思,要考虑到所能触及的后果。要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自己所
做是否正确。对于经常搬弄别人是非的人,我们应该敬而远之,不宜与之深交。“读书志在圣
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读书,万不可以钱作为其唯一目的,那样的读书,
恐怕也是读不出什么名堂的吧。一个人,只有为社会做出他自己的贡献,才不枉度此生。这
份贡献,不在大小,重在意义。家训中亦倡导宽心待人,轻资财,广施善,忌妒忌,慎言行······这些涉及了为人处事,
待人接物。这也是《朱子家训》的笔墨最多的地方,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从一个人的三言
两语中就可以看出深浅。于己不念意外之财,不饮过量之酒,于人勿占便宜,须多温恤。居
家切忌争讼,处世不可多言,家训中特别注重品行的培养。这对于气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将《朱子家训》细读精读以后,我的认知水平提高不少,在以后的日子里,它的精神将
会永远伴随着我,促我成长,教会我为人处事之道。指引我前行。为我的人生之路。照亮前
行的方向。篇五:创业史读后感 创业史读后感 创业史读后感(一)
篇三:宽心读书笔记
1、读星云大师的《宽心》,就好像上一堂堂的人生幸福课一样,让人回味无穷,豁然开朗。
现对第一节内容《你会成功吗》作如下反思:
一、 认同的观点
欲成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1、成就大器要经得起烦嚣,要受得了气愤,要忍得下挫折,要耐得住时间。2、要成为
“打不倒”的人:要做一个骨气硬、耐力强、勇气足、眼光远、脚步稳、信心坚的人。3、对
不正确观念的执着,会局限自己,束缚自己,使自己不能扩大和圆融,到最后不能进步,也
无法成功。4、要想成功就要做到诚信笃实、守时勤奋、结缘助人、智慧圆融。5、遇到困境
时要闭紧嘴巴,少说多做,咬紧牙根,奋勇向前,把紧心关,不失正念,踏紧泥土,免堕虚
无,握紧拳头,战胜横逆,盯紧目标,圆满完成。
二、与工作的联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我也不例外。虽然作为老师,谈不上轰轰烈烈的成功,但我
觉得,作为任课老师能看到自己任教的每个学生都能勤奋好学,成绩优秀,我就很有成就感;
作为班主任,看到自己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团结、守纪,讲文明,懂礼貌,班集体荣誉感
强,我也觉得很有成就感。所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以后都能
成材、成人就是我的努力目标。然而,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师每天面对的都是些不起
眼的小事,而且面对的对象是成长中的学生,有时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不懂事的学
生,会让自己很生气,也很有挫败感,甚至也曾有对学生动粗的时候,简直失去理智。现在
想起来都觉得很惭愧:惭愧自己当时的不够冷静,受不了气愤;惭愧自己当时“得理不饶人”
式的执着。
三、反思重构
看了本节内容后,我了解到自己的许多不足,如对学生的教育还缺乏耐心,对管理过程
中出现的不可预料的危机,还欠冷静分析。今后,在面对一些不懂事的学生,要受得了气愤,
生气的时候要先忍之于口,不轻易骂学生;要忍之于面,不要展现愤怒的样子;再忍之于心,
心不气了,最后就没有事了。在遇到危机时,千万不可慌张,要有应变的能力,要临危不乱,
镇定以对。真正把学校倡导的管理理念“教育化时间,管理有容错,评价因人异,细节定成
败”落到实处。
“耐力强的人,不因一时一人一言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信心坚固的人,不容易被打倒。”
今后的我,要培养自己忍耐的力量,树立自信心,破除不正确的执着,努力做一个耐力强、
信心坚的人! 2、
一、认同的观点:
工作要不拖延,能敬业而不偷懒; 报告要不隐瞒,能积极而不颓唐; 上示要不违逆,能受责而不怒颜; 随众要不特权,能圆融而不极端。
1、态度决定成效。同样的工作,不同的态度,对个人成长的帮助是不同的。面对工作,
应具备如下的态度才能帮助我们得到更多的成长:要建设诚实伦理的态度;要发挥主动服务
的担当;要培养学习求教的谦虚;要促进人事和谐的欢喜。
二、与工作的联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自己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工作的成效。本学期我接了三个高二班级
的数学任课,一个物流班,两个服装班。都说对学生上的第一堂课特别重要,开学初,我抱
着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先对物流班上了一堂起始课,但物流班的学生不是很配合,个别
学生比较调皮,我当然严厉地提出了批评,可想而知,这堂课我扮演了严师的角色,看得出
来学生并不高兴,也对我不是很感兴趣。吸取了第一个班级的“失败”教训,我到服装班上
起始课的时候,先是对她们一番鼓励,态度也很和蔼,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然后再上课,结
果我自己上得很轻松,学生学得也很高兴。就这样,我对两个班的态度不同:对物流班,上
课很认真,要求也很严,是一副严肃的教师形象,学生有不遵守纪律的时候就严厉地批评。
对服装班,上课也很认真,但上课前到教室经常面带微笑,有时跟她们聊聊身边事,上课也
偶而幽默一下,有学生违纪,“旁敲侧击,点到为止”。结果是两个班的上课效果也截然不同。
可见,态度决定工作的成效。
三、反思重构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牢记“态度决定成效”这句话。在课堂教学管理中,虽然会遇
到许多的困难和挫折,会遇到很不懂事的学生,跟你顶嘴,让你生气,但要相信:只要自己
怀着正确的工作态度,注意说话的语气,教育的方式方法,以诚待人, 积极主动地去教学和
管理,用爱心去宽容他们,用关心去帮助他们,协调好任课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那么自
己的工作一定会有成效的。 今天阅读了《宽心》中《治世管理之学》部分。下面,按3r标准,谈谈我的体会。
一、认同观点 星云大师说:“一个人如果怕做事,偷懒,如何会有成就?人会起烦恼心、不安,都是因为不
懂得用功、时间太多所致,所以忙是人生的滋养剂。”我以为然。
二、联系实际 从周日回校到周五,学校的老师几乎个个都在忙碌着,努力着,奋斗着,奔波着,劳碌
着??。面对工作,没有人退缩、推诿。恰恰相反,大家还应感激这份忙碌。因为能在这忙碌,
就意味着有充实的生活;能在这忙碌,就意味着有稳定的收入;能在这忙碌,就意味着拥有
稳定的朋友;能在这忙碌,本身就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人要知福。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是
一种幸福,一种幸运。
三、重构反思
1.忙不是一件坏事,至少证明了在现阶段你的价值。假如有一天你不忙了,所剩下的可
能是怅然若失的感受,可能是彻底的悔恨和无休止的无聊。
2.不要怕忙,其实最可怕的是难耐的寂寞。现在特想到楼下买毛笔和宣纸,写点激励自
己的话,也许还是那首《枫桥夜泊》吧,我们不记得那年的状元郎是 谁,却留下了永远的张继,站在桥头,守着那寒山寺。我只要付出,至于结果,那是上
帝的区域。
3.忙一点吧,因为忙才有出路。人生只有一次,而成功的人生往往是由恶劣的环境造就
的。很庆幸自己还有一点仅存的斗志,所以,忙一点吧,我现在只奢望能忙一点,这样,我
的精神上也许会感到一点满足。 两篇德育文章之学习体会(原创)(2009-12-21 19:05:47)标签:原创 杂谈分类:教学
园地
一、认同观点
1、抓质量,首先就要抓德育。中职学生的思想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我们中职教
育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健全,道德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网络上不良信息腐蚀学生的心灵。
3、深入开展职业道德和诚信敬业教育。引导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学一行、爱一行、专一
行。
4、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咨
询、辅导和援助。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5、上好一堂德育课。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发挥公共
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德育功能,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6、广泛开展中职学生道德实践活动。
7、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网络。
8、开展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科研活动,以研究引领实践。
二、联系实际 下面,联系实际谈谈我的理解。从整体看,从两篇文章中,可以发现上述学校的德育工作和人才培养方式的 确有独到之处。但总体而言,我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更早,理念更新颖、更加全面、更
加细致、更具前瞻性。比如:在校长室牵头下开展得“德育融入体育课教学中”的探索,起
到了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作用。我们的“短板”主要不善于总结,不善于宣传,
不善于沟通。关于此点,责任部门应该反思。 就我个人而言,也该认真反思、深刻检讨,平时习惯了扑在教学和管理一线,忽视了德
育科研,没有做好理论整理工作。以后要认真改进。
三、反思重构
1、牢记德育工作者的使命,多参加德育实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的教师除具
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外,更重要地要拥有一颗爱心,一颗热爱教育
事业的奉献之心,一颗关爱学生成长的仁爱之心。因此,我决心牢记德育工作者的使命,在
课堂教学中努力落实德育目标,多下班下寝,多上上德育课,多走到学生中间去,多熟记几
个学生家长号码??
2、做个有心人,多做德育工作理论总结,将德育工作作为自身教学专业成长的一部分。
时时刻刻思索自己的课堂,将平时教育教学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多与同事交流、探讨,
争取共同进步。
3、 一、认同观点
最高明的管理原则,是让团体能产生共识,是能让上下打成一片;最良好的管理方式,是以授权来代替干涉,是以己心来体恤他情。一个工作团队能否表现出最好的绩效,领导者是关键。具备好的领导方式,就能有利于
与属下相处,更有效地发挥整个团队功能:以关心代替干涉、以服务代替要求、以合作代替
命令、以勉励代替责怪、讲义不宜深而要明、下令不宜繁而要简、教人不宜严而要慈、待人
不宜苛而要宽。
二、联系实际
我是个普通老师,只因我是个班主任,要管理班里的65个学生,所以还算得上是个管理
者。今年我带的班级,虽然在三项竞赛方面不是很优秀,不在系列前茅,但本学期来从未倒
数过,班里的每个学生都在我的掌控内,我认为自己还算是个好老师,好班主任。都说教师
吃的是良心饭,在教育教学方面都要凭良心,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些经
验,现在的我,在班级管理上多了些责任,少了些指手画脚;多了些服务,少了些要求;多
了些合作,少了些命令;对待学生多了些理解,少了些冲动;多了些鼓励,少了些责怪;多
了些关心,少了些干涉;多了些慈悲心,少了些刻薄;多了些宽厚,少了些苛刻。据了解,
现在我班的大部分学生都很认同我,都很支持我,这是我目前感到最幸福的事。
三、反思重构
要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既辛苦又具挑战性。但现在的小孩哪个不是家里的宝,正像校
长说的,小孩是家庭的核心利益。所以新时期的老师,尤其是担任班主任,我们应深感肩上
的重任,要多学习,多懂些心理健康知识,学会沟通协调、人际关系等,将自己的心管理得
慈悲柔和、人我一如,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善待学生,争做学生心目中真正的好老师!
4、 一、认同的观点:
星云大师在《幸福之门》一节中给我们提了四条建议:第一,对人要有感恩的美德。第
二,对事要有忍辱的美德。第三,对物要有满足的美德。第四,对己要有忏悔的美德。我以
为然。
二、联系实际
作为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
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下面我就作为教师这一角色来谈
两点幸福:
1、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
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
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2、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
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
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
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
三、反思重构
人活在世间,总希望过幸福快乐的日子。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带来幸福,也唯有自己才
能给自己幸福。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态,幸福是可以调整、营造出来的。幸福如同快
乐一样,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享受,去珍惜,它真的就在你的左右。愿幸福常伴你我!篇
二:《宽心》读后感《宽心》读后感
一、认同的观点
1、人与人之间有了将心比心,有了彼此体谅,就能相互包容,就能相互尊重,就能相互
爱惜;如此,体谅不是比荣华富贵、思想同志更加美好吗?
2、由于立场不同、情况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同的人难了解对方的感受,所以人际
的相处不能将心比心,没有体谅的关怀,则人间不会和乐!
二、联系自己的工作
在8年的教师生涯,我从一个学生到一名教育者,深深感到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重要
性。在担任班主任时,在对待为生的各种事情时,我认为我们都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
心理特征家庭情况、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如高中学生年龄处在17-19之间,
正处于青春期,充满对各种事情的渴望和好奇,如根据学生的特征进行正确的引导,工作中
将会事半功倍,学生也会认同。反之,如果一名班主任,纯粹把自己的想法,思想行为强加
给学生,反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在管理过程中会阳奉阴违,增加管理难度,从面事半功
倍。因此,针对学生的情况、特点,将心比心,进行针对性有效的工作,会使学生健康地成
长。
将心比心,对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而且是学生对教师及家长。把父母当朋友,把教师
当朋友,会把心理话与教师去讲。这是做好班主任的重要一步。如何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把心
里的想法,困难告诉你,这就要看你是否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将心比心就是佛心,体谅
的心就是佛心。佛心,就是慈悲,就是道德,就是善美。所谓‘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三、重构
8年教学工作,让我深刻的感到,教师对学生的深刻影响,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
优秀的班主任甚至能够对学生的性格、品质、行为、习惯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名具有人格魅
力的教师,将会在他的一言一行之中积极会影响 《道德经》里的话,在一个速成的时代里,细想这些悠远安静的“大”真是意味深
长:“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规矩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珍
贵的器物,总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
形象,反而看起来是无形的。 跌倒又有什么关系,站起来就行了。 跌倒后还可以顺便仰望一下天空,蓝蓝的天
啊,今天也在无限延伸朝着我微笑。 我还活着。 ——《一公升的眼泪》 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
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
候,他才是自由的。
在现实世界中,金钱是一般等价物。而在内心的世界里,爱才是一切。然而有时,
我们似乎没办法明确分清现实和内心的界限,金钱与爱常常相互混淆,彼此表征。明明有着
爱慕虚荣的内在却把爱挂在嘴边的大有人在,而因为从未得到过关爱变得视财如命的也着实
不少——我们都爱钱,因为都需要爱。 如果你是正确的,不要过多地争辩,把对方逼上绝路,也就断了自己的退路;如果
你是优秀的,不要肆意地卖弄,别人会在你的做作中远离;如果你是痛苦的,不要逢人就倾
诉,谁都有自己的烦恼,莫把朋友演绎成了陌路;如果你是寂寞的,那就在孤独中慢慢沉淀
自己,人生本就根植于寂寞的土壤里。 成长是一段稚心的疼痛,不计后果的那段,叫做青春。 外貌拿来让别人认得你,内在拿来让别人记得你。 有人不断由一个城市换到另一个城市,过的是他在任何城市所过的雷同的生活;有
人不断爱上别人又被别人爱,爱的是他在任何人身上都能看到的自己;世界再大,大不过一
颗心,走得再远,远不过一场梦。 我的执着,是因为,你值得。 故事只是故事。生活仍在继续。当所有情感
深埋心底的时候,眷念的也许只是一份深情。彼此的情缘,相遇时已错过。光阴背后,一个
人走。时光很凉,记忆很冷。我相信,终有一天,终于平静,安静想你。 对很多人来说,生命中最长的里程是依赖他人到自立的那一段。 是不是,不在一起就不会联系。最终变成陌生人。那片我们的天空、还有我们的
回忆是不是渐行渐远的抽离。 一个人在家里、反反复复的听着同一首悲伤 无法掩饰的脆弱在回忆面前
悄然心碎 一字一句的回忆是那么遥不可及曽、那么美的曾经,只能无力接受 一个人、还在回忆着过去一个人、还在独自旅行旅途里、我背对阳光
一米夕阳覆盖了身上苍凉的背影那染色的年轮上还有我用生命写下的来生再见青丝落成秋霜 叹几壶热泪冷也渡不过红尘
一梦阑珊、一梦秋色、一梦牵心但见君未落,但见未走远的背影坚定如昨 我默默焦虑着,自作多情地为每个人伤感。每个人的心里,有多么长的一个清单,
这些清单里写着多少美好的事,可是,它们总是被推迟,被搁置,在时间的阁楼上腐烂。为
什么勇气的问题总是被误以为是时间的问题,而那些沉重、抑郁的、不得已的,总是被叫做
生活本身。
越是长大我越是害怕别人夸赞我坚强,因为越是长大越是有自知之明,越是了解自
己的脆弱与无奈,也越是明白自己根本担不起这“坚强”二字,但在这些奔跑着痛哭的时候,
篇一:舍得 读后感
《舍得》读后感
《舍得》----星云大师著
“舍,于人是慈悲,于己得精进,以舍为得,无处不春风。” 在出去旅游时,无意之间拜读了这本星云大师的著作《舍得》,在大师的指导下,我得到了一丝的蔚然,以前心中诸多的烦心事渐渐得到了释怀,内心的怨气逐步消散,整个人开朗了许多。
或许,读了这本书,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少成绩的进步,但我觉着能给自己带来心灵上的净化,人格的提升,正如书中人生之所以苦恼-------
有的是对苦乐太计较,被苦乐所牵制;
有的是对荣辱太计较,被荣辱所牵制;
有的是对得失太计较,被得失所牵制。
在现在的社会中,功利的心理充斥着社会,许许多多的人们陷身其中,难以自拔,最后却变成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样子,难以体会那白云飘飘,和风吹拂的恬静生活,终日在世俗的忙忙碌碌,最后却丢失了自己的纯碎的内心,变得冷漠颓然。
书中说,人生有五味,一曰童年的美味,二曰青年的甘味,三曰中年的苦味,四曰老年的涩味,五曰修行的禅味。现在的我们,正品尝着人生中的甘味,这好似人生中最美的味道,我们应当要有心外的知识,也要有内心的体验;有接受的人生,也要有感恩的人生;有自我的个性,又要有随众的个性;有前面的世界,也要有后面的世界。
生活在艰难时,我们要面对它;生活在幸苦时,我们要体验它;生活在清闲时,我们要计划它;生活在满足时,我们要享受它。
书中曾谈到“人以理想立世,今日青年大都缺少理想,却反报复;因为无愿、无热、无心、无志,故而在工作上便会有无力感,这都是因为没有理想之故。”所以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忽然间明白了什么,在如今青春的年纪,我们的确不可以荒废,让它得过且过,而应当寻找自己的理想,有了理想,生命才有热光;有了理想,前途才有希望;有了理想,生命自然会有意义;有了理想,人生自然会有希望。理想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观;有了理想,我们就能拥有一个自我的世界。世界等待着年轻的我们去创造未来和希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应当利用自己的所有努力去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事,无论现在所学专业如何,我们都应当努力去学习,人生不竭的动力就是对于未来的憧憬,这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星云大师的人生经历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学习。星云大师从小出家,跟随师傅一路吃苦修行,却始终没有放弃,读别人读不下去的佛经,吃别人吃不了的苦。不为凡尘世事的荣辱所摒弃佛性,却利用自己的苦学知识,为更多世人谋福,创办各种福利机构,帮助更多苦难的孩子上学、读书、生活,为的别无其他,只为心中的那不灭的善心。
星云大师能教会我们许许多多的东西,其中最重要的我认为就是信仰二字。人不可不没信仰,没信仰的人活在世上就如同一尊朽木,只凭借自己的感觉去行事,庸庸碌碌的过完平淡的一生。星云大师教
会我们的信仰就是善与和,虽然看似这种信仰是让我们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有和有善,才能创造繁荣富强,才能成就自己的理想,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样。
最后,我想用书页里的一段佛光菜根谭来结束这一篇读后感:
逆境,是磨练意志的大洪炉;
困苦,是完成人格的增上缘;
信心,是达到目标的原动力;
理想,是建设人生的指南针。
篇二:《舍得》的读后感
[《舍得》的读后感]
星云大师写到“得”是本事,“舍”是哲学,做“人我的加减法”,《舍得》的读后感。寓意深刻,需要细细理解和分析。
曾有名人说:舍得舍得,寓意深刻: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欲求有得,先学施舍。舍舍得得、得得舍舍就充满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演绎着成功和失败的故事。舍得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舍得,得舍,何得?何舍?刚者则柔不足,柔者则刚不足,勇者必戾,智者必诈,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无有完美,对应其优点必有缺点!舍弃与得到之间的利弊用什么权衡?造化弄人,舍得间是痛苦并快乐着!
舍得是相互作用的,有舍才会有得。
星云大师写的《宽心》后而《舍得》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为:职场篇,日常篇,修身篇,养心篇。
1.
职场篇的读后感想:对于我来说,刚跨出大学的校门,走进工作。职场的很多都还很生疏,在工作岗位上很多要学习的地方,很多要请教别人的方面。现代人,有的在金钱上规划自己一生的用支,有的在感情上规划自己一生,不但对于何时成家立业,甚至所谓传宗接代也都有了长远的规划。当然,也有一些普通的人民,一个月的工资,他只能规划一个月的生活,有的人拿着一天的薪水,只能规划这一天的用度。有的人,除了规划一日三餐,别无余力规划其他,有的人,只能规划自己的存在,没有力量再去规划别人。每个人的目标不一样,追求不一样,但只要是在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靠近的就是成功的。
2.日常篇的读后感想:“带着觉性生活”这话很有道理,读后感《《舍得》的读后感》。不仅是工作中,生活中都不要吝啬别人,都应该学会舍得。学会舍得,能让自己快乐,也能让别人获得。何乐而不为?成长的过程之中,人或
多或少都会变得自私。“舍得”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在别人低落的时候,基于依据深深的鼓励,一声暖暖的安慰,让他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来,努力奋斗!当“舍”的时候,不必刻意的去想你会得到什么,而是别人从你的“舍”中得到了什么。这种“舍”也不一定要是金钱的,一句问候,一声祝福······都是一种“舍”。当你“舍”与别人的时候,你收获的是一种喜悦,别人收获的是一份成功。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
3.修身篇的读后感想:如星云大师所写的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展现自己个性的时候就是在修养自己的身心。人们常说修身养性,我觉得的确是这样。笑一笑没烦恼:一笑烦恼跑;二笑怨憎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永不老;六笑乐逍遥。时常开口笑,寿比南山高。其实修身随时随刻都可以,就是把我心境的一个度的重要。有位学者曾说: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皆由自心生,因为你放不下。
4.养心篇读后感想:星云大师写到:心是生命的本体,是人的主宰,人即使身体死亡,真心
永远不死,将来轮回往生受报时靠这颗心。人的心境决定着很多,多待事情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当人心境开阔的时候,再困难是事也可以潇洒面对,心的平和与否,还有态度决定着很多。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人格上尊重学生,平等相待,真诚相见;学习上多给一些鼓励的话语,树立其学习信心,勇于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健康,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培养正确的爱好和兴趣。用贴近他们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理解他们,相信他们也会理解一个老师的良心用苦。
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存于心间,在存微妙的细节,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机理。万事万物均在舍得之中,才能达至和谐,达到统一。
篇三:《舍得》读后感四
[《舍得》读后感四]
说到《舍得》这本书,已经看得差不多了,《舍得》读后感四。说实话,本以为这本书是一个大和尚写出的必然是佛经礼仪之流,颇具一些高深崇高之类的哲理,与吾等生活无关痛痒,看完后才顿悟:里面的很多道理都贴乎生活,值得细细品味。
记得星云大师在《舍得》的开篇曾经写到了成功人的愿景:有钱当念无钱日,得意休轻失意人。为道了无寒暑变,利生岂畏路途艰。匆匆人生几十年,如宇宙浩瀚中的微小的过客,来去匆匆,秋去春来的过客人生,还是留下匆匆以外的一些纪念,所以,以什么态度来面对生活是很有必要思考的。
舍与得,就如冰与火,阴与阳一样,从来都是天生矛盾对立的因素,记得书里有个小故事我一直记忆犹新,大致内容是,有一个守财奴家乡发大水,贫穷的村民因为没什么东西可以带,顺利的获救,守财奴带满了金银珠宝,奋力的挣扎并向远处的小船呼救,船上的人大喊叫他把金银珠宝扔了好让他暂时不沉下去,守财奴不舍得,结果可想而知,读后感《《舍得》读后感四》。与所有的寓言故事一样,最后佛曰: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看来此佛还挺白话的。
所以,舍得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求事事完美应有所取舍.
而作为一个教师,我认为在工作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也值得我们思考,应该经常性的问自己“老师,你舍得了么?”首先,我认为教师应该“舍得”“蹲下去”,以往以来,教师总是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形象,形成了对于学生来说的天然优势,这样就拉开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当然,身体“蹲下去”只是一种形式,最主要的是我们需要把“心”“蹲下去”,这样将心比心的和学生出于同一位面,放下架子,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学习探索环境。其次,我认为教师应该“舍得”“站别上去”教师在正常的授课过程后,应该勇敢的“站别上去”让学生自己来发挥,放手的让学生自己研究,自己站上讲台。或许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虽然与教师这个职业貌似搭不到边,但很多地方还是很相似的,我想通过《舍得》这本书的阅读,我会懂得更多的人生哲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是会把做人与当老师当成一回事,做一个成功的人,合格的老师。
星云大师谈处世读后感(一)
日前,蒙友人力荐《星云大师谈处世》,拜读后获益良多,有感言万千,不吐不快。
读一书,有感言十句者,可与人述;有感言百句者,可与人谈;有感言万千句者,可书而不可言。我喜欢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因为只有在书写的时候,才能再一次安安静静地回味,独享其中之妙用。
不知是什么原因,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心境越来越平和,也越来越偏好阅读佛经或与佛教有关的着述,且每每都能从中体会到一种温润、宽厚、弘毅和无比的自在。这种感觉能慢慢沁入心里,一人独处的时候,从容自在,与人共处的时候,心中充满温暖;无论何情何景,我都愿珍惜当下的福缘,一如星云大师书中所言:今生一照面,多少香火缘。其实与人相处,归根结底即是与自己相处,是降服我心的过程。如果遇人遇事能够抛却自己的好恶,秉持一颗慈悲的心,诸事随缘而至、随遇而安,那么在与心魔交手的时候,我们是可以降服贪、嗔二念的。开口动舌无益于人,戒之莫言;举心动念无益于人,戒之莫起;举足动步无益于人,戒之莫行。
倘不出世,焉可入世?倘不入世,出世何用?一出一进之间,一近一远之后,我们才能更真切、更客观地认识大千世界,才能满怀欢喜、心甘情愿地顺应客观环境中的林林总总。真正可以为自己和别人带来美好与欢乐。真淡真空,一切以不执着三字2020了之,言归六字2020:善护念,无所住。
有了这样的想法,又能把这样的想法映射到工作生活之中,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笑靥,心情也会格外的舒畅。与其像夸父一样执拗地逐日而死,不如静静地等在那里,任凭它东升西落,感受被太阳环绕的温暖。它走由它走,它来任它来。可以锲而不舍地为理想而奋斗,但绝不拘泥或执迷于奋斗的结果;享受事物轮转的壮美,无所谓结果是否如我所思。把有限的形寿用于无限的精进之行,不枉此番轮回。祈愿可以修得善缘百千万千,令自己福慧双增,令他人满心欢喜,播种一些温暖,收获的必定是光明。
星云大师谈处世读后感(二)
这本《星云大师谈处世》是星云大师人生修炼丛书中的一本。
这本书看上去写得很随便,但是读着读着,字2020里行间会蹦出一句话,让人怦然心动,回味长久。比如他劝人勤劳,说人有永远休息的时候,忙,才是保重。说到人要多听少说,他这样说:目不能自见、鼻不能自嗅、舌不能自舔、手不能自握,唯耳能自闻其声。所以要多听别人说些什么。说到礼物,他说送书、代订报刊杂志都是很有意义的礼物,最好的礼物是什么呢?两个字2020:欢喜。比如儿女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就是乖巧听话、体贴父母的辛劳,让父母欢喜。人的一生,能赚到几千万的人并不多,但是我们能从工作中赚到欢喜,赚到尊重,赚到关怀,赚到心安,这些远远胜过银行的利息。他说人可以没有学问,但不能不会做人。青年人之所以不会成功,在于话不会讲或者不知要讲好话。他说懂得感恩者才会富贵,不要向别人要求什么,要问自己能给别人什么。凡事不要生气,但要争气。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能失去慈悲;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信仰。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气一发出,心中的力量也就随之瓦解,所以我们应该以养气代替怨气,以和气代替意气,做事无怨无悔是上等之人,有怨无悔是中等之人,有怨有悔是下等之人,人至少要做个中等之人啊!这些话都非常有道理。
书中还有很多精妙的比喻,比如他把朋友比喻成花,有友如花,当你盛开的时候,他把你插在头上,供在桌子上;当你凋谢了,他就把你丢弃了。这个比喻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的。他把人生比喻成水,水质性柔软,以高就低,遇物则转,所以能流出独特的曲线。是啊,人何妨效水,以随缘转境的功夫,悠游于天地之间?他把人体比喻成村庄,说村庄里住着 6 户人家,眼、耳、鼻、舌、身,心是统帅。心好,则眼、耳、舌等就做善事;心坏,则他们四处为恶。这个比喻很精当,尽管有点唯心主义的影子,但客观上何尝不是如此?从这一点上讲,唯心主义何尝不是唯物主义?
书里还讲了很多小故事。比如王阳明有一次跟学生出游,看到路边有两人吵架,一个骂:你没有天理!,一个反驳:你没有良心。王阳明就对身旁的学生说:你们听听,他们在讲道。学生说:老师,他们是在吵架!用这个小故事来说明:天理、良心,用来要求别人是骂人;用来要求自己,就是在讲道。多耐人寻味!
还有一个故事我非常喜欢,是有关居里夫人的。有一天,一位朋友到居里夫人家作客,看见她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协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朋友大吃一惊,而居里夫人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还有一个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替自己建了一座小屋,有人说:你名气这么大,这座小屋与你相配吗?苏格拉底说:这小屋如果能坐满真正的朋友,就不错了。这个苏格拉底真是该杀,他说话太刻薄,尽管说得都是真话。
这本书里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仔细琢磨,太有道理了。今年的奖金比去年的多,大家高兴;如果比去年少,会骂娘。这跟猴子朝三暮四、朝四暮三有什么区别呢?可人性就是如此!
1、认同的观点:
看了星云大师的养心篇文章,觉得我们平常讲的修行,就是要慢慢增加自己的力量,能说的到,就一定要做得到。修行应该从生活里确实来修,做事应该勤劳负责,求全求成,做人诚实正直,求真求圆,凡是交往,需要情真意切,凡是接物,需要至诚恳切。做人不能尖酸刻薄、无信无义,无道无德,能说到做到,培养自己的力量,慢慢就可以心能转境,自然就能发挥力量。
2、与实际的联系:
作为职业高中教师,面对的学生相对来说思想比较不成熟,有时候会不理智,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自己的修行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学生有时候会有抵触情绪,会不理解老师,或者学校的处罚,这时对于班主任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修行,也许会发生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耐心教育,要至诚恳切,不应该用尖酸的言语来刺激学生,而是应该用自己的一颗真心来感动学生,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问题,既锻炼自己的修行,也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可谓一举二得。
3、思考重构:
为了能够不断锻炼自己的修行,我以后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在师生的处理关系上,不断加强自己的做事效果,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诚实和真心,和学生的交往上,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我的有信有义,在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为将来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在我同事的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但是通过自己的不断积累修行,我想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在生活中我们能够说到做到,诚实正直,我想我的修行应该会达到一定的高度。
《去作人间雨,归为佛前花》
如果说,《三国演义》展现的是“英雄本色”,那么,《世说新语》描画的就是“名士风流”。
魏晋风流,大体概括,即为服散之风,敷粉之风,饮酒之风,清谈之风,隐逸之风。如果再从精神层面概括点,那就是“玄心,洞见,妙赏,深情。”
我这半生都在格子内,不曾做过什么跳出格子外的事,不曾去轰轰烈烈的爱,亦不曾去拼死拼活的恨,我一直认为属于你的东西,都是你稍稍用力便可以得到的,而人到中年更要惜力。虽然我认为静水流深便是人生最平稳最长久的状态,但也不妨碍我,去欣赏钦佩“格子外的名士风流”。连谪仙人李白都羡慕“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王子猷,何况吾辈俗人。
若论魏晋风流的代表,第一当属竹林七贤里的嵇康和阮籍。“刚正如孤松独立,醉态如玉山崩塌”的嵇康,行刑前,镇定自若地在刑场弹奏千古绝唱《广陵散》,曲终时不恸自己命将绝,唯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岂非人琴合一乎。嵇康与山涛道不同而一纸绝交,但其临终之时,却将一双儿女托付给山涛,山涛也不负所托视若己出,你看,虽相绝于江湖,但仍可相交于内心,这种胸襟,亦不是我辈能有的。
这些日子读宋词,深觉有许多词句用来形容魏晋名士也是契合妥帖得很。譬如陆游的《一落索》里说:“识破浮生虚妄,从人讥谤。此身恰似弄潮儿,曾过了,千重浪。且喜归来无恙,一壶春酿。雨蓑烟笠傍渔矶,应不是,封侯相。”像不像是在写洒脱出尘的嵇康?还有苏轼的《满庭芳》里:“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行香子》里:“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简直正对魏晋的隐逸之风,与这些看破浮生虚妄的名士无比相契。“去作人间雨,归为佛前花”,总觉得这个时代的名士都有禅心佛根,匆匆来时一遭,随心而动,最后圆满而去。
书里描写了许多魏晋的小故事,写了许多真才子俊少年。从看杀卫玠,敷粉何晏,蒹葭玉树夏侯玄,孤松玉山嵇康,再到王衍,杜弘治,鹤立鸡群嵇绍,掷果潘安,简直就是一个美男子俱乐部。要知道,中国四大美男里的潘安卫玠可都是这个时代的。孔老先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确也确也,圣人诚不欺我,单单这一部分,我便读得津津有味,更别提同样精彩的饮酒之风,服散之风,艺术之风了。
如果你也对魏晋风流心之所向,每每翻动《世说新语》又嫌太长,那么这就是一本非常适合你的书。典故活泼有趣,人物点评到位,引用了《世说新语》,《晋书》里大量的小故事,不会辜负你阅读的时光。
魏晋风流十讲读后感300字 第(2)篇因为这本《魏晋风流十讲》算是《世说新语》的解读,所以一开始就把两本书放在一起齐头并进地读,这也算是一次新的尝试。如果说《世说新语》让我有一种“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觉在里面的话,那这本《魏晋风流十讲》则让我品味到了什么叫真正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者将《世说新语》分门别类,归纳研究,整理出十讲内容,对《世说新语》中魏晋时期的奇风异俗、嘉言轶事进行了生动的现代解读。作者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大量的史实资料信手拈来,妙趣横生。语言天马行空,诙谐幽默,行文流畅自然,可谓句句熠熠生辉,字字力透纸背,目光于字里行间跳跃之时,对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及深厚的文学素养由衷的钦佩不已。远非那些“书卷三纸不见有驴”的哗众取宠之辈所能比。
读一本书就像认识一个人。世界之大,不可能是个人都能让你“一朝得相遇,夜夜入梦来”,更不至于随便一个人都能惹得你“惊鸿一瞥,至死方休”。读书也是这样,普天之下、古今中外的书籍分门别类、浩繁如海。人于这浩繁如海的书籍面前即便穷其一生也不过管中窥豹甚至是鼠饮江海。可就在这有限的近乎可怜的时间和精力里面,又能遇到几本真正能够让自己怦然心动、欣喜若狂的书啊。如果说“曲高和寡,知音难觅”是一种让人扼腕长叹的孤独,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读到一本能够引起自己强烈共鸣,让自己几近忘乎所以的书则就成了一种地地道道道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
喜欢一本书也像喜欢一个人。即便你能忘记那个曾经喜欢过的人的样子,你也绝不会忘记曾经喜欢过的那种感觉。于我来讲,《魏晋风流十讲》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魏晋风流十讲读后感300字 第(3)篇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的时代,很多学者认为这是继春秋战国以后又一个思想自由,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的时代。以前我对这段历史了解甚少,甚至在讨论朝代的时候会习惯讨论“秦汉唐宋元明清”,往往会忽略魏晋南北朝,事实上这段历史有很多值得深掘的地方。记得初中的时候写作文会谈到嵇康阮籍,而可笑的是那时候只知道个别典故,便卖弄文采,实在可笑。大一选了一门课《世说新语与人生》,老师很有特点,大概是对这段历史研究太深入的原因,上课的时候总觉得老师就是魏晋人,就是嵇康阮籍刘伶那般不羁的风流才子。后来从鲁迅的文章《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了解到一些不同于史书的解释,对这一段历史更是充满了好奇。个人认为本书的优点在于用白话文讲述魏晋的奇闻轶事,便于理解,不足在于直接翻译史书记载,没有进行引申,侧重于表面现象,即“是什么”,对于“为什么”涉及较少。
《心经随喜》,4.8万字,阅读时长4小时
短短的一本小书,很快可以看完。本书是根据50余年前,也就是1960年代胡兰成在日本的《心经》讲义录,近几年通过日文翻译而来。
此前因着读张爱玲的书,知道了胡兰成,也存了几本胡兰成的书,但一直未读。这本却成了所读的第一本胡兰成的书。
心经260字,讲义4万多字,讲义内容多通过解经,结合作者的对中日文化、社会的一些见解而成。类似主题散文,或随想。
心经的大部分内容能勉强背得下来,但理解程度很弱。读完此书,理解和吸收效果很一般,所以书虽短,过程有些煎熬。很多文字,只是在读而已,没感觉,看过去就是看过去了。感觉主要原因有三:
对心经的理解本来就有些难度要求,薄弱的佛学知识和基础,突然接触一时难以克化。讲义录内容中,有很多部分胡兰成是结合中国和日本文化来解析的,对日本文化和历史的不熟悉,也限制了对讲义内容的理解。最后,胡兰成是个有很大争议的人,书评中十有六七都是骂胡为汉奸卖国贼的(当然,很搞笑的是,甚至有些人是说胡兰成是负面人物,所以干脆不看他的书了。这些奇葩也来追评书籍),由此先入为主,反而看书过程中对内容也是怀着挑剔和谨慎,减弱了阅读应该适应作者思路去理解的效果。
总之,读闭后对本书没法评价是好是坏。可能得日后对心经、对胡兰成两个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后,再来读这本书,可能会有更明确的观点和结论吧。是为一得罢。
心经随喜读后感 第(2)篇虽然我还没有看这本书,但是看了书评以后心情就比较复杂,都不敢去碰这本书,更何况还是我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方面。以下是一个书友的评论,看得人心惊胆战。
既像是在看一册有关佛经的书,又像是在看一本为日本歌功颂德的册子,通篇为了歌颂日本文化,日本天皇,用中国的经典文化为日本文化做陪衬,为了溢美而溢美,完全忘了日本文字的起源,完全忽略了心经的经典之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以谈心经为名,使歌功颂德之实。众所周知,佛教在引入中国后,是过了几个世纪才经由朝鲜传入日本,既然如此,何来观音菩萨本是日本妙庄王三公主的传说,作者传统学问功底深厚,这点常识想必应该知道。书中两次提到文天祥,也认为是忠诚的楷模,天地无私,作为一个亡命之人,也透露了深深的矛盾心理。喜佛之人,尽可忘掉作者的国籍,阅读时做到不嗔不怒,也算是一种修炼。
心经随喜读后感 第(3)篇读到一半,硬是觉得奇怪了……
为什么全篇每讲到一点都要提上个日本的文化理念是如何,都要介绍一下日本在佛教方面造诣是如何深,日本人的文化如何温良恭俭让,whats fuck?这是个中国人写的书吗?倒像是个日本人在宣传他们的文化是如何优秀、如何能代表东方一样。
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求助了度娘发现,原来胡兰成是个大汉奸啊!哦(坏笑脸)!!!这就妥了,一切疑问都解决了。
我们都知道,日本的佛教(学)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但文中的佛教内容却很多举例是日本的,给人感觉中国的佛学倒是从日本学习的,还不及日本的发展程度,这就好比说爹长得真像儿子!
我们中国人写的佛学的书多的很——请原谅我是个狭隘的人——我无法忍受阅读一个汉奸的书,草草略过都算是对他写书的尊敬了。
《心经解读》,比尔·波特,5.4万字,阅读时长8小时
注疏《心经》的书,到目前为止看了共五个版本的,全部读完的三本,有胡兰成的《心经随喜》、星云大师《心经》五讲,再就是这本。没想到,一本比一本更好,而这本由外国人所写的,竟是最好的。
未坚持读完的两本,印象中一本是因为内容原因,解读文字实在牵强,看了一部分就放弃了。另外一本也是微信读书的编辑实在不够专业严谨缺少文化,文字排版质量太差,勉强也没法读完。
这两种情况,最为阅读之人所不愿见,既已费了时间和耐心,还要半途而废,最影响阅读的投入和耐心,以及信心。
此为他话。
作为大乘佛教三部经典(另两部为《金刚经》、《维摩诘经》)之首,关于《心经》的注释实在汗牛充栋。仅以《金刚经》来说,生在唐朝中后期的六祖慧能大师就说“造疏及注解者,凡八百余家”,一千五百年前就有八百多个对《金刚经》的注疏,遑论为首而且更为经典的《心经》呢!
概是因为西方人治学的态度严谨,本书的注疏考证非常详实,比尔站在客观的角度,从出处、概念、乃至字根或词根的演变进行考证,极少主观的说教式解读。这应该是为什么读者会对本书留下全面、理性之感的原因。
相比而言,胡兰成、星云大师也都可谓近代或当代大师级的人物,其注疏中还会间杂一些故事奶奶类的例子,反而让影响读者对经文本意及解读的坚持,或者说怀疑。
心经也分小本心经和大本心经。目前流行小本心经,260余字的文字,相对于其广博的内涵,实在是超级凝炼。对其具体内容,如字、词、句子的注解,往往有可能一人一意。阅读遍数多了之后,感觉有些内容更适合用心品和意念,非要用文字解释,反而容易走偏。
这次有幸头次读大本心经,才发现大本心经更符合一般经文的格式,比如,开头就是“如是我闻”;有时间,“一时”;有场景,“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等等。
然而,从文字和经义的角度来比较,大本心经更全面了,反而少了小本心经的精致、浓缩和遐想。这,大概正应了小而美的说法吧。
最后,一开始看本书目录时,看到末尾有全书五分之一多内容的“人名和术语”,还心生疑窦,不会是充字数赚稿费罢。看毕才知,原来这块非常重要。今人阅读佛教及国学书籍的困难,书中译者也有所提及,有大量的术语和文献名称,且常以简称和略称的形式出现,这还得加上千百年来字词意思的演变。而本书此处内容的安排,实在是佛教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普及。
写此读感之时,已开始读《金刚经》,发现有此基础,已非常易读、易解了。
心经解读 读后感 第(2)篇我一直以为佛学是中国的佛学,一个外国人想要读懂很难。
不过读比尔.波特《心经解读》确实所获非浅,受益良多,以前不通的地方经过作者不厌其烦而不带一丝自见的讲解,引证,瞬间明了!
为作者的博学、博引五星点赞。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为般若法门最为殊胜。
巜大般若经》实是万法之母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即是巜大般若经》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义皆设于此经,故名为《心经》
所以读懂了《心经》便等于懂了《大般若经》,便也瞬间明了八千四千经。
懂与不懂之间,在于悟与非悟。
佛学即禅学,
讲的是一刹那顿悟!
一觉即见佛。
本是不立文字,拈花一笑,会心会意。
所以见字便落了一层境界。
一切有为法,如露亦如电,如梦亦如幻。
六祖作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四大是空,五蕴是空,十二处是空,十八界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色空不二。
实有是贪、痴、嗔在作怪,用戒、定、慧便能看穿
而巜心经》便是教我们怎么练就洞世之眼,见一切智,证一切法,见一切“无”的。
心经解读 读后感 第(3)篇在《心经》中,观自在菩萨出其不意地超越了之前佛教徒所理解的“色空”,提出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崭新理论。对“色即是空”,也许我们还比较好理解,因为在佛教的逻辑中,一切色法皆由心识所造。所谓存在,其实只是我们的心识所造作出来的各种概念,这些概念背后不存在恒常的实体,这些概念本身,都是互相依赖和指涉,根本无法独立存在。所以,色的本质是空。那么,为什么说“空即是色”呢?因为空也是一个概念,空的本质当然也就是色。只不过,作为色法的空,指的是世界的“真相”。它不是具体的某件事的真相,而是一切的根本真相。本质当然也是色。我们明白,色的本性是空,空并不否定色。空不意味着没有色;空也不来自于观想;更不可能通过消灭心或者法而得到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实际讲的是无分别,是不二法门。正如印顺法师所说的“色与空,是一事的不同说明”。所以,不管我们怎样定义空和色,它们都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空中毫无分别的同一。比尔·波特在《心经解读》认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整部《心经》的关窍所在。”n
篇一:生活十讲
《生活十讲》读书笔记
编导二班 吴谷丰
最近在看蒋勋所著的《生活十讲》,读罢感触颇深。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深受传统文学熏陶的知识分子对整个社会未来的关注以及对身处价值观紊乱年代的年轻一代的人文关怀。
我很喜欢作者在新伦理这一章中说的一段话:小时候,我们会为了一本同班同学忘掉的笔记,翻山越岭渡过淡水河送去他家,那时候淡水河桥很少,我要绕很远的路,从延平北路,迪化街,一直走到今天的大桥那一带,然后走过大桥到三重,到同学家,到现在那个记忆很深。。。我的学生说他们要找人上床真的好容易,可是我觉得他们的爱好短浅,我好高兴我那个年代这件事是难的,所以会有渴望、有盼望,有期待,所以到最后会有珍惜。我的意思是说,“难”绝对是生命幸福的开始,“容易”绝不是该庆幸的事。我觉得这段话说的真好。什么事情让你太容易得到,就不会去懂得珍惜的。年逾古稀的老人也许对此的深刻体会可能我们这一代人还不能很好的理解,但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阅历的增加,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会越来深刻。现在的孩子什么事情都追求容易,都畏惧困难,见到困难就退避三舍,可是没有困难,我们就无法理解幸福,太容易就是会造成人生的不珍惜,这就是人生的真理。
作者同时认为,现如今整个社会都在变得物质化和商品化,所有人都在追逐利益,眼睛里也只有利益,仿佛所有东西都可以拿具体的物质来衡量,这毫无疑问的是当代社会的悲哀。几天前看到一则新闻
讲述道,一对老夫妇生养有四个儿子,然而四个儿子都不愿尽抚养老人的义务,并提出在老人去世后继承其所有遗产才愿意阜抚养的可笑要求来。难道说亲情也可以用金钱来衡量么,我苦思不得其解。现如今的当代生活,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似乎忘记了去享受生活,而是完全被生活所奴役,被金钱利益所蒙蔽了双眼,忘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近几年来一系列典型社会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对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原因瞠目结舌。社会是由诸多因素组合起来的一个复杂体,有法律,有道德,有伦理,有文化,有宗教。。。等等。过于倾向于一种观点,或者是对某一种观点废弃,都会造成对事件评价的失衡。我们心中要有一个天平,去衡量整个社会的平衡度,法律固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是如果缺少了道德的约束,一样是不可取的。如果说一个人做错了事情,我们是否会去深究他犯错的原因?并没有。我们只会一味的横加指责。2004年马加爵对同窗同学痛下杀手,我们只唏嘘于高校的天之骄子也会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却没有人过问马加爵为何会这样做。如此的惨案,近几年我国频繁发生。我认为,内省能力不但是要依靠自身本省的修养素质,更需要倚靠教育。我认为,内省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如果说教育没有引导启发出一个人的内省能力,而最后却强烈要求一个人具有较高的内省能力,在我看来,这是不公平的。如果说这样的一个人杀了人或者做了危害社会的事情,那这个社会上所有人都是杀人凶手和帮凶。杀人惨案发生后,从各个媒体的报道中得知犯罪分子马加爵的一切陈述。如果说我们用书中所述的因果
来看这个问题,要改变“果”就要先改变“因”,如果我们对于“因”无能为力,那么得到的“果”也便是理所当然。2004年的寒假由于要找工作,马加爵没有回家,而邵瑞杰和唐学李早早就返回了学校。案发前几天的某一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在打牌时,邵瑞杰怀疑马加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了争执。其间,邵瑞杰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这样的话从邵瑞杰口中说出来,深深地伤害到了马加爵。邵瑞杰和马加爵都来自广西农村,同窗学习、同宿舍生活了4年,马加爵一直十分看重这个好朋友,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邵瑞杰眼中竟然会是这样的评价,而且好朋友龚博居然也是如此。就是这句话使马加爵动了杀邵瑞杰和龚博的念头。这便是杀人惨案的“因”。怀恨在心的马加爵,一连杀了四个同窗好友,这便是“果”。马加爵固然可恨,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在大学中类似于有马加爵这种敏感心态的人又有多少,同学矛盾激化的例子我敢说不在少数。我们是否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此类悲剧的重演?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第八章和第九章的内容。爱情是什么,是无微不至的体贴,还是寒虚问暖的关心;是在大雨中共撑一把伞,还是冬日里相互依偎取暖;是相敬如宾,还是狼狈为奸;是互相保留自己的空间,还是整日整夜的腻在一起。谁又能真正说清?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都不一样,一个人的一生,有太多的事情能导致对爱情观的改变。高中的时候,我看到周围的朋友整天和另一半腻在一起,经常抱怨没有自己的时间空间,没有办法和我们在一起厮混,网吧不去了,
放学也不一起走了,跟身边许多的人都淡了,我们俩家离得近经常在一起吃饭所以我“有幸”的了解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他们总是吵架,因为一些无聊的小事吵得天昏地暗,女方哭的眼泪汪汪,男生苦大仇深的抽着烟叹气。说实话我是不明白的,两个小孩子在一起谈恋爱,又不是结婚,怎么这么多事呢?开心就好呗。但我总是旁观者,我并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心情,所以我敬而远之,爱情这个东西,对于当年的我来说,只欣赏,并不靠近。爱情是什么,到底我也不懂,现在我又遇到了一个女孩,我很爱她,我想大概我有了爱情,和她在一起刷新了我的爱情观,让我真正明白如何去对一个人好,去爱一个人,这就是我的爱情。
性与爱能分开吗?这个观点总是有人争论不休,中国话就是这样,只要是观点,怎么说都有理。坚持能分开的人讲“爱是神圣的,爱是单纯的”坚持分不开的人称“爱发展到一定地步当然要有性,没有性的爱是不完整的。”说实话我对这个问题没什么发言权,我一直是中立派。对我来说,性与爱并没有什么必须不必须,我所坚持的就是顺其自然,一切随缘。最重要的是,我只是个孩子,对于这个问题,我没有发言权。身边有朋友一遍一遍的强调“女孩答应跟男孩吃饭就得上床,你不上床你干嘛去跟人家吃饭。”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难道在一起就是为了上床吗?社会发展的太快,经济增长的太快,我们的思想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而身为90后尴尬的一代,思想貌似前卫,却又带有保守,对于这种挑战人们观念的问题,我们无法真正的说出个所以然,顺其自然吧。
然而,对于在本书中作者所阐述的一些观点,我却不敢苟同。 首先,作者在第一章中阐明自己的观点是现如今的高考制度缺陷,导致一大批孩子空会盲目的学习,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大量缺失,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学生,熟练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却在把时间运用在除了学习之外的社会生存的技能上,这样的人,往往步入社会后,可以比学习好的学生更加如鱼得水。
我,并不认同。
我无法否认现如今的高考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它使得一些学生在学习的目标中带有了一定功利性。然而从宏观角度来看,高考制度已经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所有考生在同一起跑线上步入大学的公平性。你越努力,考上好大学的几率就越大。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这样,又有多少富二代官二代早早地将名牌大学的位置占据,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又有什么机会呢。除此之外,我也认为作者将论调定的未免太过生硬,将极少数的例子定位为大的论调。在我看来,并不是成绩好的学生就不懂得人情世故,做人的道理,相反的,古人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因为懂得以史为鉴,才会明得失,知兴退。
篇二:第十讲 写读后感
第十讲 写读后感 标题:
一、简要介绍所读书名,谈总的感受
二、概括文中内容(略写);
三、根据内容谈感受感想(详写);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谈感想(详写)。
四、总结全文,强调感受点/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文章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后,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救出自己的儿子以及同学的故事。 当我读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心里感触很深。正因为这句诺言,才使父亲有了坚定的信念,用双手进行了长时间的挖掘。就算一天半没吃、没喝、没睡,到处都是血迹,父亲也丝毫没有放弃。也正因为这句诺言,才使儿子与父亲的信念同样坚定,儿子在瓦砾下忍住了因缺水、缺食带来的折磨,顽强地活了下来。尤其是在被父亲发现后,他又做出惊人之举,那就是让同学们先出去。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父亲挖掘了38小时,儿子等待了38小时,他们用共同的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信念,虽然在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发挥巨大作用,这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如果我们在学习上有坚定的信念,一定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从前,我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连想都不想,直接跑去问妈妈,久而久之,养成了不爱思考的坏毛病。自从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面对困难,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能轻易放弃。有一次,我遇到一道难题,不知从何入手,一生气便把本子放到一旁。这时,我想起了父亲在其他家长绝望地离开后苦苦挖掘的身影,于是我重新拿起本子,仔细分析,不一会儿,就解出了这道题。 学习如此,生活也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有坚定的信念,又不轻言放弃,那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难题呢?
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砰一叭!砰一叭!爆竹声,震耳欲聋。今夜的天空多么美丽,红的、绿的、黄的焰火在空中飞舞着,远处不时泛出一道道红光??因为今天是除夕!但美丽的夜晚,伙伴们的欢声笑语和爆竹的轰鸣,都没有使我从悲伤中摆脱出来,因为那《卖火柴的小女孩》震撼了我。即使在这欢乐的气氛中,我的泪水还是止不住往下流。
我仿佛看到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我的面前。她那又冷又饿的可怜样子使我心如刀绞;我仿佛听到小女孩叫卖火柴的声音,那凄凉的声音像一支利箭戳人心碎。我仿佛又看到蟋缩在冰冷墙角下瘦小的身躯,仿佛又看到小女孩向点燃的火柴投去渴求的目光。“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我想:要是小女孩和她的奶奶“飞”到我们国家来,那一定会得到无限的幸福,吃得饱,穿得暖。啊,你们来吧!来吧!大家欢迎你们。
但是,我这天真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她们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里,等待她们的将是贫困与剥削,痛苦与死亡。穷人渴望自由的愿望是无法成为现实的。所以“她死了,
在大年夜冻死了!”看了这撕人心肝的话语,我不禁痛恨资本主义的残酷,是这种罪恶的社会夺取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生命。
这时,一阵猛烈的爆竹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起身走到了门外,“瞧,‘天女散花’!”听到这欢呼声,我不禁仰望天空,当彩色的焰火升到美丽夜空的瞬间,我仿佛看到小女孩和她的奶奶在红红绿绿的焰火中站着,幸福地微笑着。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那昔日的光辉哪去了?金碧辉煌的殿堂哪去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哪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哪去了?那热闹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哪去了? 原本华丽的圆明园,如今已是一片废墟,那是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的瑰宝与精华呀!好几代帝王的梦想和人民的心血呀!惋惜之余,问题悄悄爬上了心头,为什么英法联军敢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抢掠、烧杀、毁坏呢?为什么中国人不敢去制止呢?思考再三,答案是:当时的清政府太弱,太弱,弱到不堪一击。想管?却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的毁灭。 1904年,在我国东北地区,爆发了一场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在第三国领土上进行的战争,是日本和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地区打仗。为什么日本和俄国敢在我国土地上打仗呢?因为我们中国太弱,太弱。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中,珍藏有中国的文物近百万件,流失在民间的就不计其数。
惋惜、愤怒之余,我一定要立志好好学习,掌握本领,把祖国失去的,全部拿回来,而不是花高价买回来。同学们,为了祖国的明天,也为了我们的明天,加油吧!
这是一篇构思奇巧的读后感。文章的开头,小作者连续用了五个设问,构成了排比,十分有气势,震撼人心。然后具体谈感想,说体会。结尾表达决心,发出号召,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读《音乐巨人贝多芬》有感
假如你要我从全世界所有伟大的艺术家中挑选出一位最出色的音乐家。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他——贝多芬。
在这本《音乐巨人贝多芬》里,我了解到了贝多芬伟大的一生——他的成长经历,他的音乐创作轨迹,他毕生和耳聋的对抗,他毕生和命运的搏斗,以及与庸俗的社会相抗争。
人们都说:贝多芬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充满苦难的。这个世界不曾给过他什么欢乐,但是他却创造了永久的欢乐献给了全世界。
他们说的真的非常对。因为,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更何况还是一位钢琴家来说。耳聋,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噩梦。听力,对于钢琴家来说,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来说,不是很重要的吗?而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却失去了听力。
让人佩服的是,在耳朵已经完全听不见的情况下,在耳朵已经听不见任何东西的时候,贝多芬还是依旧不肯放弃,在死亡到来的日子前又创作了两部钢琴协奏曲。
同学们,你们自己想想看吧!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生,这样的伟大。能不让人佩服吗?
篇三:生活十讲
生活十讲(蒋勋)
1、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在物化自己与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
2、洪晓慧的王水事件令人可悲,台湾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3、分数和人格的发展绝对是两回事,知识完全不等于智慧,也完全没有办法转换成智慧。
4、豢(huan)养,戕(qiang)害,负笈(ji)
5、认识知识都需要回归到人的本分,如果回不到人的本分,那个知识就一定会出现问题。
6、让物质的东西少一点,让心灵的空间大一点。
7、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使每一个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定位,有他不同的定位过程,每个人都能满足于他所扮演的角色。
8、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觉,他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的羡慕、敬佩、进而欢喜称赞,但他或过头来还是安分的做好自己。(新价值)结束
9、让下一代有气节,也要有性情,要理性,也要幻想,一个多元的人才是完满跟健全的,如果只是一部分,就会十分危险。
10、经典之所以经典,是要不断接受挑战,不接受挑战,就不配叫经典。
11、《美丽少年》(新官学)结束
12、“难”绝对是生命中幸福的开始,“容易”绝不是该庆幸的事。
13、我小时候的那个年代的人有丰富的生命,也有丰富的人性。
14、梦娜丽莎的画像,不是一个简单的肖像而已,他标志着一个人可以被当成人看待的意义与价值。
15、多一点盼望、多一点期待、多一点珍惜,你就会少一点苦恼。
16、电影小鞋子。
17、艰难是一种教育,没有艰难感就没有珍惜。
18、人要在这么不稳定的状况下自处,应该是要找回自己的信仰,在对人、对事的期待与渴望中,重新去体验追求本身代表的那种高贵性,才是永恒不变的。(新伦理)结束
19、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0、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21、没有信仰的人是全世界最痛苦的人。台面上愈是强横的人,愈不容易让人呢看见他的脆弱之处,但是脆弱一定存在。
22、信仰里面最可贵的就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自己有多贪心、有多赖皮、有多恐惧。
23、常常一个法律事件都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事件。
24、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无法解答信仰的问题。
25、信仰教育简单的就是思辨能力的培养。
26、一个真正的信仰不会因为被怀疑被质问,就会瓦解;相反的,因为被怀疑跟质问,信仰会更牢固。最好的信仰,一定经的起所有人的怀疑。
27、肉必自腐而后生虫。
28、当今的教育体系急功近利的要求结果,少掉了思辨的过程。
29、从痴有爱则我病生,痴是没有办法看透彻,爱就是有太多的牵挂。
30、人世间所经历的受伤、挫折、坎坷,都是一个领悟的重要契机。(新信仰)
31、人不可以物化,你买车子房子都没有错,可是不要到最后变成车奴与房奴,变成你在养它,而不是它让你幸福。
32、应该产生老子、庄子的知识的殿堂也被物化时,才是最恐怖的事情。
33、不要在学校里成为一个挣钱的工具,要多培养自己的性情。
34、人精神上的快乐与物质上的快乐,需要平衡。《小王子》
35、没有绝对精神上的快乐,也没有绝对物质上的快乐,走向极端的任何一边,都可能导致不健康的生活。(谈物化)完
36、幻想跟科学是有关的,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
37、嫦娥奔月与后羿射日,隐藏了一些集体潜意识,倾向于月而不倾向于日,倾向于阴柔而不倾向于阳刚,倾向于女性而不倾向于男性。《创造力》结束
38、人大概到最后才会懂得,重要的不是“你要什么”而是“你不要什么”。
39、《双面薇诺妮卡》
40、有时我觉的假象比真相更真实。
41、文学的终极关怀是人生真相与假象的反复呈现。
42、人生就像是一本永远阅读不完的书,每一次觉的懂了,又会出现一个新的、不懂的东西。
43、事实经过记忆以后变得更美了,人生的过程可能比答案还要迷人,你读的就是文学,人生是一座桥梁,重要的不是目的和结局,而是过程。
44、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用喜欢与不喜欢来判断一个人,要多看文学作品,从别人的角度去重新思量。
45、一个人的动力,如果你是为了个人和你为了改变国家的面貌,后面有几亿人等着你回来建设,这个动力是绝对不一样的。
46、《命运的迹线》《岛屿独白》《将军族》《我的弟弟康雄》
47、在社会里,如果没有那么多失败的诗人,就不会有这么成功的诗人,关键是要成为金字塔上的人很难。
48、郁达夫、徐志摩、胡适这3个人的情书。《文学力》结束
49、外层的干扰越大,本心修行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
50、期待要是太强,欲望要是太强,整个心都是出于被干扰的状态。
51、要对眼前的事物是一种淡,一种静观的姿态,让自己保持在一个谦卑的状态里,不介入这个因果里,保持一种船过水无痕的境界。
52、爱是要用一生去修行的。
53、人是为了幸福而活的。一定不要被某些东西所迷惑。
54、当你每天不上进,不读书,然后发胖,不在意自己的衣着时,你就是不爱对方了。
55、有时候你的爱,你的宽容,你的才华,都是让对方离不开的原因,这是智慧。
56、一直停留在哀伤的时刻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当你度过这个哀伤,并从哀伤中领悟一些事情,哀伤才有意义。
57、所有的“宝贝”你都只能暂时保管,用一种暂时保管的心情,去面对爱情,其实会好过一点、宽容一点。《爱与情》结束
58、当你用合理的方法去了解情欲时,那种生理上的亢奋是会减低的。 59、欲望是可以把一个人折磨成这个样子的。情既相逢必主淫。
60、邱妙金的《蒙马特遗书》。
61、只要相信我们就能做出改变,改变不会容易,真像让人痛心。
62、努力和遗憾,哪个更痛苦。
63、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人一生的进步都是和书籍的阅读相伴随的,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悟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终于啃完了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这本书,可算是解读“词”这一文体的入门书吧。这本书,是叶嘉莹先生在1987年先后在北京、沈阳、大连三地连续所作的一系列讲演。
读完了这本书,回忆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吧。这本书主要通过介绍唐五代两宋的重要词人,分析其最能代表其风格或具有开拓性的作品及前后词人之间的影响,,以使读者(听众)了解词的演进即发展过程,把握词的解读办法。所讲的词人,有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15家。词,原是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初始题材狭窄,不外乎男女情爱、相思离别。温、韦、冯、李、晏几位词人作品,内容都是与男女情爱有关,但有强大的兴发感动的力量,特别是李中主李后主的词,有感发的生命。欧阳修的词可以读出作者的品格、修养,有遣玩的逸兴。不过这些词人所作之词,题材还是限于男女相思离别,较为狭窄。柳永把市井长调引入词中,开拓了词的形式,而且把自己的理想的追寻与落空也结合进了词里有一种高远气象。苏轼开拓了词的题材,使词摆脱了绸缪婉转之态,有了浩气逸怀,使词在他那里达到“诗化”的高峰。苏东坡的词把词变成诗了,而秦观的词把它又拉回到词来了,常写那种最柔婉、最幽微的感受,应当记住的是他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用抽象的事物来比喻具体的事物。周邦彦,接北开南的词人,写长调,用安排勾勒来填词,不再是用直接的感发来写词,用思力填词,读他的词,你也要思索才行,不像前面此人的作品,不用思考,自然感受到那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而且词中时间和空间常常是跳接,不连贯。南宋辛弃疾,用生命填词的,是叶嘉莹最欣赏的词人。
词里典故特别多,我上学时读他的词,对他的用典有些腹诽:是不是有吊书袋嫌疑呢?现在才知道,因为他饱读诗书,而且对所读书有真切的感受,典故已经化进生命里,所以可以信指拈来,每个典故都是带着他……
我从小就开始读词,但词对我而言依旧是艰涩的。我看词就如同雾里看花,美则美矣,却美得懵懵懂懂。在我眼中老师所讲的词,不过是一种文学样式。即便在很凑巧的情况下对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些微领悟却也说不出,道不明其中的真意。而词中隐含的词人本身的形象更是朦朦胧胧让人看不真切。这些都让我对词望而却步。词中的世界我不得其门而入,难以窥见其中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唐宋词十七讲》,大致有几个重点:一是介绍每位作者时都特别注意其风格之特色与其所传达的感情之品质的差别;二是对词之演进和发展之过程的介绍;三是对词之特质及传统词评中两种重要模式的介绍;四是结合了一些西方理论;五是冀望能传达出来一种感发的力量,感受到词作的生动的美感。此外作者还对词与诗做了初略的比较,对词在形式及内容上的分析解释了王国维先生对词所下的定义,即“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言尽诗之所能言。诗之境扩,词之言长”。
这本书所面向的是广大的诗歌爱好者。“内容深入浅出,融贯中西,独造精微,自成体系。使人读之可以温故,可以知新,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与评赏获得更多的感悟与启发。”
迦陵先生在讲述韦庄的《菩萨蛮》中说道,一个美好的遇合是值得珍重的一件事情。对我而言邂逅这本书便是一桩十分美丽的遇合。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深藏闺中的杜丽娘,需要有人将我们领进那个姹紫嫣红的花园。对于我而言,叶嘉莹先生就是一个领路人,她似是为我推开了一扇虚掩的门,向我呈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面对春光如许,良辰这般,由不得你不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也!”在这里有“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有“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也有“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那些曾经隐没在黑暗中的人,那些柔情似水,似曾相识的人们穿越千年光阴向我徐徐走来……这本书,字里行间满溢着温暖与热情,我想是因为作者的热忱与真心将词的生命力引发出来,唤起了我心底久违的感动。
这本书给了我多方面的启发,有种心有戚戚焉的感觉。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通过专业阅读来提高自己,最近阅读的是《唐宋词十七讲》,看了之后,心里颇有感触。
什么是大师,就是能将知识深入浅出,于是我就试着用叶嘉莹大师告诉我们的方法去解读我们所接触到的诗词。而这本书中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例子。所用的方法最多的便是用符码及一种感发的力量去体会诗词。符码,我以为,姑且可以看作是有类似于意象的一些词吧,因为这些词带上了我们传统的内容,使得当我们看到这些词便会联想起些东西,一些情感,所以,凭着这些内容,我们一方面领会作者所想传达的内容,而更重要的是读出自己的感受。也许这些内容是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也许不是,这就看你个人的情感经历,生活阅历,不同的人就会读出不同的内容,这就是通过符码对诗词进行解读,而在前五讲中,温庭筠的词应该是很适宜用符码的方式去进行解读的。另外的一种方式,那就是感发力量。我以为,感发,就是通过所读到的诗词中的物,事,情,然后联想到其他的内容,可以是事,物,但更多的是情,通过作者所描绘的画面,表现情感的词眼,从而我们也受到了感染,得到共鸣,用这样的一种形式去理解诗词,既走近作者,又走近诗词本身,而更重要的,也是读出自己,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这里,主题帖中包括唐宋词十七讲本身反复提到的还有一点就是忘掉作者,忘掉作者的经历,身世,真正走进作品,理解作品,这在以前的课堂上是很少有的。因为,凭经验,讲解作品时,往往会和作者的身世,生平,情感等联系在一起,从而通过理解作品来理解作者,来体会作者的情感,那个时候,以为这才是真正的读书,真正的理解作品,现在,我感觉自己走错了方向,如果是那样的话,就仅仅是为了理解作者而去读作品,反倒是忽略了作品本身,而同时也就让学生失去了从作品找到自己的感受的契机。在作品里,只有作者,而没有自己,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现在,我明白了,理解作者固然需要,但实际上更重要的还是作品本身,以后,我会尝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先试着自己去解读诗词,抛却作者,只有作品。
蒋勋的文字是造境的文字。他从传统谈起,直到现实以及文学,孤独无论夹杂的是情欲、语言、革命、暴力、思维、伦理,都是蒋勋体悟的孤独,有种画面萦绕你的脑海:就像蒋勋端着杯茶,徐徐在讲,语调和缓,偶尔叹息,余音袅袅,屋子里静的仿佛洒下的月光,清冷可奏,空气中满是闲散满足的气氛。清茶一杯,淡绿盈盈,舌尖上品一抹馨香,丝丝络络,人处于一种静谧的状态。如同蒋勋所说的,“他的孤独是可懂与不懂之间,也许无人聆听,却陪伴我度过自负的孤独岁月。”孤独总是琢磨不透的,既亲近又疏离。
蒋勋的孤独根子里还是文学的孤独,如若不然,他为何举那么多文学的例子来说解孤独。或者说他骨子里读的是孤独的文学。孤和独总是那样细脚伶仃的引人怜悯,擅长中庸之道的国人是不好意思放它们出来的,只在角落里隐隐的,默默的,舐着,玩味。这些情感总有些共同之处,少年时的蒋勋读了《红楼梦》《简爱》来转移他的情欲化而为孤独。用沈从文的话说则是,读了一点书,使自己又孤独了一点,少有说话的人了。这个时候,这个沉默的大多数,显然是自足的,并不全然是引人怜惜。
文中有一处例子显然蒋勋弄错了。“啸是极其孤独的一个字,后来保留在武侠小说《啸傲江湖》中,但后人都以谐音字讹传为‘笑傲江湖’,不复见从心底嘶叫呐喊出的悲愤和傲气。”想来蒋勋是没有看过《笑傲江湖》的,金庸志不在讲述悲愤和傲气,而是用一点平淡心行走江湖,无所求欲,无所企盼,洒脱自由,令狐冲是要笑对江湖的。需要啸对江湖的,明显不是令狐冲,而是杨过仁兄了。笑傲中人物从以往以家国为务的金庸侠客又进一步接近一个现代人的情感了,少了那么一点刻意,境界全开。令狐冲有蒋勋笔下现代意义的孤独,身在闹市能保持自己的这么个人,杨过不同,总有点云空未必空的意思,所以设个活死人墓圈着他,他的爱人也被金庸拿来开玩笑,欲洁何曾洁。他需要啸一啸,满腔孤愤,无处化凄凉,“我的心爱在南海,她不回来,她不回来”令狐冲喝着猴酒,赌赌也就是了。即便爱人看不起我,又如何?令狐可以为了小师妹做任何事,但他的心性小师妹完全驾驭不了。岳灵珊不喜,理所当然。闲话少叙,说回孤独,蒋勋的孤独是现代人的,学者作家的,他和沈从文笔下那些兵士、妓女的孤独全然不同,蒋是柔和的,沈笔下的是热烈的,沈的孤独分明是急流中卷走不忘交代欠几文钱的水手,以及等着那水手下行的白齿秀腰肿奶妇人。
“其实人类的本质或许是——孤独。”孤独在我们的传统常常是贬义,有歌唱到:“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多少离群索居只为心中富足。其实孤独又如何,孤独就像静室里听针掉落的声音,你总会发现些不一样的自己,离心更近。如果给孤独作幅画,我希望是蒋勋的这段描述:“我想在一个城市的角落孤独坐着,看人来人往,看忙碌于生活中的众生,有片刻孤独,坐下来,为自己泡一杯茶,为自己按摩一下疲倦的肩膀,跟自己在一起,听自己内在的声音,做自己的朋友,更爱自己一点。”
这本我看的是实体书,看了两遍。
第一次看,第一章,很枯燥,看不懂,没兴趣;因为是pain的推荐,我还是坚持看了第二章;然后,这本书被我搁置了很久…但是我再拿起来看的时候,已经对里面的内容有了兴趣,特别是暴力孤独的那一章。书里比较大篇幅的引用了蒋勋的一本小说集《因为孤独的缘故》,我还特意买了这本书来看。前段时间把小说集看完了,表示看不懂……
——————————
第二次读,是因为我一个月前立下flag:向同学推荐这本书,我却说不出推荐理由,甚至连书的内容都说不出来。所以,我说,我暑假一定要再读一次。
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以前我真没什么感觉[微笑]可能是我从来不读第二遍吧[捂脸]
第二次读,我从第一章就开始有兴趣了!这本书里提到了小说集的很多片段,而他所说的都是与他小说集里一一对应相关的,也可以是说,我第二遍读,开始理解小说的内容,也正是因为看了小说集,又帮助我理解了这本书所说的。
不过,读完第二遍,我好像还是说不出这本书讲了什么……我只能说,这本书的内容更新了我的认知,这本书里有一些观点是非主流的,值得一看。
春节假期重翻了蒋先生的《孤独六讲》,此书受赠于17年的生辰by秀秀。
它从传统谈起,直到现实以及文学。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每个人都在说却无人在听、语言严重脱离思想后只剩下声音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虚无的“革命孤独”;黑色幽默下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议的“思维孤独”;以爱之名下受束缚的“伦理孤独”。
书中无处不透露着蒋先生的真实体悟,就像秀秀以前说的,对抗loneliness最好的solution就是enjoy it,如今我们都做到了。
不同阶段翻读同一本书的感受完全不一,以前把点聚焦在loneliness,今天重读完感触最深的点放在philoshophy, 准确意思为爱智慧、爱思辨。如蒋先生书中提到,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鼓励特立独行,让每一种特立独行都能找到存在的价值,当群体对特立独行作最大压抑时,人性便无法彰显了。
读后感《星云大师《心经》五讲读后感300字(3)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三十讲读后感3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