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研究生读书笔记

研究生读书笔记

研究生读后感(3)篇。

阅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人在阅读的过程中,知识与能力在同步增长。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如何在写作品的读后感时把自己的真实感悟写出来呢?也许以下内容“研究生读后感(3)篇”合你胃口!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2018年的第三本书首先对自己说一声,拖延癌晚期的你真的太棒了,太能拖了,拖了几个星期的书评今晚终于决定开工了。其实这本书是我2017年11月到12月最想看的一本,因为书名直接影响了我,说不上影响吧,因为那会内心那种想考研的荷尔蒙太浓了,以至于我都不敢看这本书的内容,终于,终于在今年的二月份,我打开了这本名为 研究生 的书。原本以为内容是如何成为研究生的秘诀,如何在读研的时候咋样咋样,直到看完整本书,我才明白这本书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给我的一个狗血的爱情故事结尾,我简直想甩过去就是一句MMp,内心无法接受这种junk food 带给我后遗症。至于这本书带我的种种失望和无奈我就不想再提了,毕竟提及自己的痛处是不礼貌的。这本书主要内容就是讲了一个名叫郑海帆的娃儿考上上海一大学的汉语言的研究生后和几个室友及他恋爱的狗血剧情,重点是他和女主沈樱的故事,熬过各种傻子的磨难,最后还是因为现实原因没有在一起的感情纠葛故事。其实我在看的过程中我很愤怒,因为男主有时候真的很无聊,各种不信任,各种幼稚行为……(此处省略两百个骂男主的字)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在学生时代的爱情和友谊虽然不可能有大概率的终成家属的美好,但是那份真,那份兄弟情姐妹谊是值得肯定的,在书中,郑海帆和他们寝室的相处融洽和谐,那种快乐,关心,如同亲人般的呵护。文章内容虽然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但是引用他室友的话那叫一个精辟呀,我记得最深的一句是如果一个男人真的喜欢一个女人,他是不会着急和她上床的,在我看来就是这样的,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表现在这句话里的爱是细水长流嘛。还有我印象深刻的一处文学描写是郑海帆在搞毕业论文时写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形象分析那里写得很好。不摆了,这本书其实也写得挺好的,再去瞄了几眼,内容话语简便而且句句直入人心。故事的最后,蓦然一种悲凉戳入心脏,沈樱和郑海帆的爱情也结束了。故事最后结尾写到:我和湖里的鱼一起,等着曝晒在炎热的阳光下。说明了他们爱情的破碎和郑海帆内心的苦痛。其实,我们都在乎的拥有的过程,当我们放弃了某件事或者某个人,在很多年过后,结局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不是吗,至少我们有过回忆,不是吗?

用主人公和其他同学的感情生活和校园生活以点带面写研究生阶段的三年时光。相信很多读者一开始是被“研究生”三个字所吸引,以为是什么心灵鸡汤之类的文章,却万万没想到越读越觉得是言情小说,好吧!不过主人公的感情生活也是够丰富的,所以还是看完了。看完本书后,感觉研究生时光就是用来颓废的,感情生活就是不停的牵扯不同的女生,校园生活就是不停的喝酒然后醉了吐了再喝,包括本科生涯,每天的生活怎么过都是在于自己的选择,所以匪哥推迟半年毕业,武皇留校工作……。虽然感觉书中每个人的感情生活都很混乱,但主人公郑海帆和女主角沈樱的爱情故事相信还是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开始郑海帆初认识沈樱到追求沈樱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在想象着也在回忆着,到他们分手然后再复合会觉得那就是他们的爱情应该有的结果,以为从此会一直走下去,只是没想到到最后还是分开了,觉得很惋惜,也许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不会按照某个人的想法那样去发展,重要的是自己怎样去选择。

悲悯的辛公子: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豁达的苏公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智慧的庄公子: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让人叹惋的杨公子: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一身正气的曹公子:英雄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结拍交给钱公子:曲终人不见……

至于雅擅废话连篇的我老人家,面对这部大旨谈情的狗血小说,已经语无伦次。书中男主令人不解,每为女子生烦恼,遇事鲜见动脑子动辄发脾气,然后兄弟情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猜他定是梁山好汉转世,似是并不适合居家过日子。女主呢,不自信且软弱多疑,不管嫁给哪位俊才幸福指数都不会高。没有信任,矛盾出现无法有效沟通,这样看来分道扬镳就在所难免了。男主上床前后判若两人,怪不得白乐天谆谆教导: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人物个性故事情节差强人意,所可喜者语言生动,三星嫌少,五星嫌多,四星吧。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研究生《苦难辉煌》读后感


研究生《苦难辉煌》读后感

作者:星火一班·尹红珊

在没有看到星火班的书目推荐时,我对《苦难辉煌》这本书并不熟悉,看到书名就理所当然的以为就是一本讲述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和人民艰苦奋斗的图书,可能和历史书上写的如出一辙吧。可是当我上网去搜索时,这本书的简介却写着“作者:金一南。这是第一本把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图书,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图书,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 “国际大背景” “战略意识” “大散文”这几个标签又引起了我的兴趣,等我真正去读这本书的时候,回头想想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肤浅啊。

苦难辉煌是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所作,阅读了许多本参考书目,整理了百万字的万字的笔记,历时十年时间撰写成了五十多万字的精品。金一南教授运用高超娴熟的写作技巧,展示了一幅中国共产党经历无数的磨难与挫折,在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上舍生忘死,勇往直前最后走向成熟和辉煌的历史画卷。而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背景中,放在与国民党的对照中,放在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侵略史中来描绘,这无疑是第一次。

细细品读此书才能深刻理解“苦难”二字。苦难不仅来自外部帝国主义的压迫,国内反动派蒋介石之流的残酷镇压,而且还有来自共产国际的压力以及因党内自身的不成熟而犯下的种种错误。这本书仿佛让我置身于当年的时代背景中去。我之前也读过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书中往往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描写的较为片面或单一,而这本书的客观性让我充满敬意,而心生感动。

纵观全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发:

一是坚定信仰。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的巨大变迁,就没有中国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的辉煌崛起。正如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他们历尽了苦难,才有了我们今日的辉煌。正是成千上万中国共产党员在那段被白色恐怖笼罩的日子里一直坚定着这个信念,在经历了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妥协、队伍的弥合分裂、以及万里长征的艰难跋涉后,以巨大的牺牲保存了革命的星火希望,最终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

正如书中所说,“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征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随,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有一点你将永难忘怀:那就是长征所展现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气概。”在这个信仰珍贵的年代,于我而言,缅怀革命先烈,最好的方式是行动。我将继续以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为指引,将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融入到我的具体行动中去。作为一名研究生,也做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要真真正正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具体来说,就是在政治上追求进步,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在生活中奉献爱心,助人为乐,团结同学。让信仰成为一种动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二是实事求是。它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保证,同时也是共产党的思想精髓。如书中所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实际,审视适度,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需要我们自己研究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之路。当然,历史经验证明,探索发展的道路充满坎坷,但仍需要我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边摸索边前进。如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化挑战为机遇取得发展?历史的结论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因为走了“自己的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是因为走了“自己的路”,把中国建设成富裕、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要靠走“自己的路”,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说明,实事求是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思想保证,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保证方针路线的正确性,也才能保证取得最后的胜利。

同样的道理,我们作为研究生也需要事实就是的求知精神。勇于面对科技发展和研究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

三是开拓创新。当时那种空前复杂的历史环境,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局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天上还有飞机轰炸的情况下,没有开拓创新的魄力,不运用超常规的军事方法不仅无法取胜,甚至连保全自身都存在问题。然而,正是因为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领导集体能够审时度势,开拓创新,通过游击战、开辟革命根据地等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攻守策略,不仅壮大了自身实力,更夺取了战争的最后胜利。“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若等闲”,回首当年,长征精神既是中华民族崛起的思想星火,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灯塔,长征精神中的开拓创新精神,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从干革命到干工作,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着自己聪明才智。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正是因为有着无数为了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共产党员,在苦难中不懈奋斗,自主创新,缔造一个不屈民族的伟岸形象,赋予一个古老的国家以现代的品质,才有今天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

我们的身边有着无数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工作的优秀党员。在这个和平年代,他们依旧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艰苦奋斗,自主创新。他们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流砥柱,是我们实现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生力军。

作为一名年轻人,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继承传统、坚定信念一直是我的不懈追求。古语云:“温故而知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年恰逢建党96周年,读一些回顾革命历史的书籍,对更好的了解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些人、那些事、那段历史很有裨益。使尽自己的所有力量精力让先辈用鲜血用头颅换来的国家蒸蒸日上,勇往直前。这些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做的,也是有志青年必须努力的。苦难辉煌,不忘苦难,不迷辉煌。苦中求有辉煌,辉煌中记苦难!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研究生的自卑


研究生的自卑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me 谢雪莲的读书笔记

阅读完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我深有感触,每个人都是在别人的书中读自己,思考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更是如此。按照阿德勒的观点,具有自卑感不等于是坏事,自卑感有其积极意义,自卑也有可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书中最使我振奋的内容就是"人追求的目标都是对自卑感的补偿和超越,是自我的实现,人的潜能和创造力都在这个过程中迸发出来",再结合作者个人的生平经历,我认为这观点再正确不过了。正如经济学中的假设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一样,人只有不满足于现状,才能追求更高目标,各种自卑感正是所有人前进的动力。

另一方面,由于身体缺陷、骄纵、忽略等引起的自卑,有可能摧毁一个人,使人或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异常。近年来,研究生自缢事件频发,象牙塔里的心理问题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准确地说,是研究生的自卑问题。关于自卑,阿德勒给出的定义是偏消极的,"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导师骚扰、论文答辩、求职遇冷、情感不顺……无论是哪一个生活中的大麻烦,都足以打击一个研究生的自尊,负面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是爆发,就是毁灭。在大众眼里,"好学"、"高知"、"聪明"、"优秀"都是给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贴上的标签,由于大部分人没有体验过在校研究生的生活,因此对这类群体更多的倾向是羡慕和夸赞。父母对研究生子女的要求更高,身边的同学对研究生好友的期望更高,那么研究生他们自己呢?当然是在这种相互影响下也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借用阿德勒的话就是"生活风格".虽然理性告诉他们自己,学历不能代表一切,最后能不能获得想要的成就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但是曾经的成就感、外部环境的影响还是使他们不知不觉走上心中的神坛。

生活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艰难许多。虽然社会是浮躁的,正如知乎中的诸如"你是如何看待清华北大毕业无法在北京买房?"、"研究生毕业就业不如本科同学?"、"1000万和清华录取通知书你选哪个?",但是是谁告诉了我们学历这样的教育背景可以和财富地位划上等号?还是说人们潜意识中把教育体系的成绩排名简单地应用到社会领域中?研究生也是在现实与预期的差距中获得失落感,一部分自卑感更强的人甚至选择了令人惋惜的不归路。

来自湖北天门的农家子弟、25岁的研究生罗正某从小成绩优异,曾被武汉理工大学评为学校"三好研究生",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是一个"不错"的学生。罗正某毕业后曾在杭州一家央企工作,月薪六千,但由于不满意工地环境和工作待遇,以打算自学计算机转行为由辞去了这份工作。今年1月29日凌晨,罗正某被发现在江岸区上海路一家小旅社自缢身亡,并发现手机上留有一份遗书,称自己在武汉浪费了一年,欠下了几万的贷款债务无法偿还。像他一样放弃生命的研究生还有许多许多,我非常不赞同我们学院有的老师的说法:"生命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是父母亲友的,放弃生命是最愚蠢的行为!",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一类研究生的自卑感来源,是身体缺陷、被周围人忽略还是外在的一些压力?他们为什么会选择了常人无法理解的绝路?只有充分理解并且尽可能打开问题的困境,才能帮助到这些绝望的人群。如果选择自缢的人真的像某老师所说只是为自己而活,不在意身边人的眼光和评价,他们又怎么会濒临死境呢?

在《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提及构成人类生活中的三个问题是将人类束缚住的三种联系——职业、社会合作、亲密关系。接下来以"职业关系"角度剖析研究生的自卑感。不恰当的择业观给研究生带来了自卑感。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择业方向或者设定了一个不合适的择业目标(通常是高于现状)。"职业"这一词是与"职场"相匹配的,在国内,是与18岁进入大学选择的"专业"相关的。或许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笑话,北大有个学生本科、硕士、博士读的是三个不一样的专业,而且学的都很不错,教授问他毕业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然而这个问题他也没有答案。当然北大的平均水平我没有资格评述,只能从一般的方面思考不恰当择业观带来的弊端。从校园走出进入职场,工作的实际内容和预想的难免有落差,这个时候平衡两者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往往有些具有高自尊的人很在意自己的能力是否让自己满意的程度。如果他们在一个工作岗位上难以施展所谓的专业技能或者获得关注从而习得经验,一方面自卑感使得研究生们开始怀疑人生,从学士到硕士都没有具体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工作岗位,甚至和某些行业的工作待遇对比产生巨大的落差感,另一方面强烈的自尊心使得研究生们,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很少与人沟通的同学把这份压力和自卑感隐藏在心里,当事情恶化心理发生改变的时候没有及时疏通,最终导致悲剧。

那么如何消除心中的自卑感,从而达到就业满意的彼岸呢?第一,我觉得是要辨别自己的职业方向,如果学生没有意识自主地认识和选择,那么外界环境尤其是家庭和学校需要在这方面提供帮助。从这一点来看,父母小时候问的"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以及大学期间开展的各种职业规划课程和大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辨别方向是为了找到我们的潜在动机,培养职业兴趣,以发现使其具体实现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说一定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道路,但是可以了解那些不合适的方向。第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正如阿德勒所说"职业的目的不是挣钱".浮躁的社会之风使得我们中的许多人树立了金钱就业观,只凭收入的多少来看待职业的问题,仿佛大学里只有经济类和计算机类专业才值得学习。

《自卑与超越》是这么告诉我们的:"只对赚钱有兴趣的人必定会和合作之道背离,而只追求他自己的利益。如果‘赚钱’是他的唯一目标,而其社会兴趣又付之阙如,那么他就没有不能用抢劫或者欺诈来获得钱财的理由。即使情况不是这么极端,他赚钱的目标中还包含有少量的社会兴趣,那么他虽然已经腰缠万贯,他所作所为对于别人仍然毫无益处。"阿德勒认为,人需要有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愿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才是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

在这个斑驳陆离的时代,成功学大行其道,大部分人必定听过这方面的鸡汤,那么"别人的故事"是否值得学习并且具有可复制性呢?以上海金融圈为例,(于范-文-先-生-网)西装革履行走在陆家嘴的某个大厦中,化着精致的妆容,从事着上亿的投资项目,谈论的都是国内外宏观基本面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图景,这样听起来不错的工作环境大概是众多经管类专业学生向往的生活。但是,一些研究生一踏入这些金融机构,却发现事实好像不是那么美好。除了一些中后台的工作可能不需要加班,那些令人神往的券商、投行变成了一座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工作内容单一,加班到八九点算比较早的下班时间,没有人给你规定准确的休息时间,但是你需要完成每天每周的工作任务。羡慕新财富榜单前三的证券分析师,年收入成百上千万,那么得认清20*7h的作息时间,羡慕阿里巴巴程序员薪资水平高,福利待遇优厚,那么得服从半夜三点半下班回家的加班制度。所以,薪资待遇真的只是就业的一方面因素,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最后,减轻职业关系中的自卑感,需要合作或者说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生活中可以发现那些性格外向,朋友圈广泛,善于与人沟通的人通常积极乐观,很难与"颓废"二字挂钩。我们需要和人交往,不只是合作关系,我们需要与人交流,语言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即使是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也需要和心理医生直接对话,而不仅仅是家人告知病情。斯人已逝,但是留给活着的人思考的还有许多。类似罗正某的纠结和失落,并不是偶然的个体现象,而是在这群年轻人中普遍存在。上学时成绩很优秀的研究生,对自己走向社会的人生期望不会低,但从校园到社会,中间隔着一道风水岭,甚至是一道鸿沟。对比以前成绩很差的学生,可能找了光鲜体面、待遇优厚的工作;他们可能囿于性格、能力、机遇等条件,找不到理想中的工作,于是便会在内心形成巨大的落差感,走向颓废。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不善积极与人沟通。求职挫败,偶尔运气不佳都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把这些事情放大,把这些问题归结于自身,再近的断崖也跨不过去。如果有一个人能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积极帮助他解决根源性问题,他眼中的困难就不会是死亡之路。这里就是许多研究生的自卑走向绝望的问题所在。找父母、同学还是心理老师沟通?要不要让他们担心或者他们会不会瞧不起我?他们似乎不能从根本上帮我解决问题?想要得到认可又害怕失败,没有求助通道,一遇到困难就容易深陷,这就是研究生的自卑心理。想要克服自卑感必须通过人际交往,不仅是心理上的疏导,更重要的是提供解决困难的路径和信心。

高校是人生中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步,它还是沟通链接社会的一道桥梁,它不该是与世隔绝的,也不该是孤芳自赏的。研究生正是在这个人生阶段,这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转变,从学生迅速进化为"社会人",还是一个内心自我认知的转变,更是从"被负责"到"负责"的转变。但是,许多人在读研前,研究生毕业后都没有准备好、过渡好这一关键环。研究生相比本科阶段内在和外部的压力肯定更大,在此过程中,一些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较弱的人,自卑感便使得他们很容易怀疑自己、迷失自己。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就业领域,只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而且也专心致力于为别人奉献出自己,那么他就是和任何其他人一样有用的。我们无须判断哪种职业更高尚低下,我们唯一的职责就是培训自己,鼓励自己,并在分工制度的架构中安置自己的兴趣。

大学研究生《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大学研究生《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王少祥 法学院/民商法

万历十五年是公元1587年,平平常常的一年,作者黄仁宇开篇即说道"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既然如此,作者又是为何执意将此年份用作书名?作者指出,该年份发生的一些不为史学家注意的小事,虽是"末端小节",但实质上确是"前事之节症、后事之机缘,期间因果,恰为历史之节点".从这些小事上,也许更能看清楚历史的真面目,还原一个本来的神宗,和神宗统治下的明王朝。

作者开篇即为读者介绍了皇帝的繁重工作,每日早朝、祭天祀祖、庆节封赏、见宾阅军等等活动都是由皇帝亲为,并按照严苛的礼仪行事。皇帝贵为天子,即为天命所选之人,是全国臣民无上权威的象征,也是全国臣民行动的指南。因而,皇帝的许多行动也带有象征性,不可过分随性,以乱礼法。

事实上,作为庞大的帝国,要想井而有序地运行,包括皇帝在内的整个文人官僚阶层都明白,仅依严刑峻法是不够的,甚至是错误的。有效的统治必须以"礼"治人,儒家的礼教已实行千年,"礼"之所以能被有效地贯彻并非强大行政力量的强制,也不是严酷惩罚性后果的威慑,而是自上而下"穿透式"的实行和"上行下效"的学习、模仿。这一系列活动的关键人物即是皇帝,这位天选之子、人之楷模要"事必躬亲"地践行礼教规范,再由文官记录并撰文,传颂天下以为范。

尽管皇帝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掌有至上权利,但皇帝在维持统治的礼教面前也是无能为力的。文中以早朝为例,从朱元璋时起就确立的早朝制度意在督促皇帝主动了解国情,行使权力。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工作狂,自朱元璋后,早朝制度逐渐成为皇帝的包袱,想甩也甩不掉,这种百官受累、皇帝厌倦的制度却又不得不实行,原因即在"礼".早朝制度是先帝所定,不仅百官要遵守,当朝皇帝也不能避免,不上早朝即是不守祖训。

弘治皇帝因宫中失火彻夜未眠,精神恍惚之余用央求的语气要求免朝一日,经过大学士们的商议才同意辍朝一日,足见皇帝为"礼"所累。若皇帝有不符合礼教之态,整个文官集团,包括皇太后等皇室成员会群起而攻之,进而矫正,以复规矩,达到合"礼".十七岁的万历皇帝因一场纵酒狂欢、恣意而为的游园闹剧被认为是有失礼教,皇太后自责督育不足,众百官齐奏何为之过,甚至皇太后以废失德之君以立新主为要挟迫使万历悔改。

成年以前的神宗处处受张居正和皇太后的管教,不得胡作非为,更不得恣意妄为,有板有眼地遵守着"礼"的规制。但在其成年后,张居正去世时,神宗尽管已经大权在握,却绝望地发现纵使再无喋喋不休的张严师和皇太后,他依然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获得突破"礼"的自由,这一点充分暴露在立皇子时。

"立长不立幼"的固化观念使得整个文官阶层不惧严刑、前赴后继地反对神宗,使得他连立皇子都不能自己决定,因为不守祖训即是违背礼教,而不守礼教将会被推向道德的反对面,除非神宗想做昏君,否则就必须被文官集团牵着走。此时的文官集团已经成为礼教的象征,而在强大的礼教面前,即便贵为天子,也不得不屈服,成为礼教的代言人。

皇帝从礼教中受益,统治全国,同时也为礼教所虏,成为礼教的代言人。没有礼教,就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而没有皇帝,礼教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皇帝逐步沦为统治帝国的工具,借助这个工具,文官集团可以尽享鱼肉百姓之乐,而免受严苛礼教之苦。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读后感(3)篇


当年勒庞一定不会想到,他写于1895年的这本书影响力竟然可以长达这么久。

虽然依现在的眼光看,书中的一些观点并不严谨,甚至有一点偏激,比如对性别和民族的看法。但是,大部分理论都是很有前瞻性的,完全适用于今天。

这本书颠覆了人们对群体的通常认知,将群体的心理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如:1.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2.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3.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4.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5.所谓的信仰,它能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

6.要属于某个学派,就会相信它的偏见和先入为主的意见。

7.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比作波浪,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那些乱象在洋面上的表象。

8.数量,即是正义。

9.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只是人类思想无形的变化造成的有形的后果而已。

10.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更多的真理。

11.对历史而言,个人命运可能隐藏在很小的一个小数点里,但对个人而言,却是百分之一百的人生。

12.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

13.我们可以利用政变来推翻一个暴君,也可以利用战争来打倒一个独裁者,但是对待那些坚定的信仰,以及那些牢固的信念,我们却没什么手段可以利用。

14.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15.一个国家为其年轻人所提供的教育,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个国家未来的样子。

16.倘若没有传统,就不可能有民族的气质,也不可能有文明的存在。因此,自从人类存在以来,他们所关心的两件事就是:一、建立传统;二、当它所带来的好处用尽时,就努力摧毁之。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

17.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

18.如果书写在各民族历史上的只能是一些纯粹理性的、不带感情色彩的大事,那世界史上可以记录的事件就寥寥无几了…………

对我而言,这本书读来极其生涩

        既有专业上的原因,也有翻译方式的影响。也可能这种学术性质的专业书籍通常就是采用这种翻译方式。简单概括一下大意吧。

1.群体的智力下降。群体的智慧并不等于个体智慧之和,恰恰相反,群体的愚蠢程度近似个体的累加。

2.群体的道德高低。群体的道德可能高于个体,也可能低于个体,这取决于群体的领袖。

3.群体的胆量变大。人们会认为群体的责任无法追究,法不责众。

1.形象、词语和套话。形象和套话比证据和逻辑更容易形成群体意见,有时候越模糊的词语,影响反而更大。

2.幻觉。给群体提供幻觉的,更容易成为这个群体的意见领袖,使群体幻觉破灭的,往往会成为群体的牺牲品。

3.经验。要动摇根植于群体头脑中的错误观点,需要几代人的反复出现。

4.理性。群体从来不会被理性指引。

1.断言。对推理和证据置之不理,作出简洁有力的断言。

2.重复。不断重复断言,一直重复。

3.传染。形成情结,在群体中有强大传染力。

1.群体犯罪。他们自己往往认为是在尽自己的责任,是代表正义。

2.陪审团。智力起到的作用很小。

3.选民。断言、重复、传染针对的群体。

4.议会。头脑简单易受暗示,意见的简单化夸大化,少数领袖人物起主导作用。

初读哲学,选择这本书有点难为自己,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本书很大的篇幅说的话 都是结论加上一些抽象的描述。或许是受时代的限制,个人认为书中有些观点放在现在来看未必适用。但这并不妨碍它在群体心理研究领域的地位。勒庞在书中提到“ 一个群体中的个人,也不过就是沙漠中的一粒细沙,可以被风吹到任何地方。”面对群体的渲染力,我们很容易失去理智,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走在大街上,看见一群人打架,当得知其中一方是日本人,他们说中国人都是草包,你会不会撸起袖子,抄起家伙加入战团教他们做人。一个种族的个人在本能上和情感上非常相似,尤其涉及到宗教,政治,道德,爱情等情感领域时,最杰出的天才也不见得比凡夫俗子高明。

不得往生 读后感(3)篇


看完《不得往生》,感觉阿耐的功力越来越深了。这一本的震撼力,远远超过《欢乐颂》,那只是对几个年轻女孩子个人情感和成长的关注,也超过《都挺好》,那是对家庭和亲情的反思。这本《不得往生》,承接了《大江东去》和《民企江湖》对中国企业家成长史的关注,记录的是阿耐对企业家的发展原力、人生价值、社会责任的思考。女主许半夏的名字,是源于一个悲催的人生,她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而死,做医生的父亲对她没有延续他对亡妻的爱情,反而将痛失爱人的怨憎,投注于刚刚出生的女儿,“半夏有毒”,让他孤苦零丁——不自私的人,这个时候可能会珍惜更为柔弱的新生女儿,两人相依为命,还能更快走出人生至哀。自私的人,才会迁怒亲人,自私无知到极点,可能才会迁怒于刚刚出生的孩子吧。所以,女主许半夏的幼年,童年,少年,是一个悲伤,愤怒,充满仇恨的被抛弃甚至被亲生父亲憎恨的悲惨故事。在8、9岁爷爷奶奶去世之后,不得不寄人篱下到舅舅家。从小就得为生存奋斗的女主对财富的渴望,超越绝大多数人。她智商极高,随随便便考上重点大学,她武功高强,从小带着兄弟打天下。她极早工作挣钱,16、7岁跟真舅舅做服装生意。看到机会,她就带着兄弟做起了收废品的生意——这个人设不该是个女孩子吧?所以,女主在遇到真命天子之前,比男人还要强悍,坚毅。感情上,许半夏的初恋也极其糟糕,面对花心的男友,她竟然设计让兄弟出手切了男友的命根子,“阉掉前男友”这个江湖传闻就是女主出场的底色。让兄弟出手并承担代价去坐牢,这就不是普通人混江湖,而是一代枭雄的架势浑然成型。故事一开始就点题《不得往生》,女主希望最低价获得一块海边滩涂的所有权,让刚从牢里出来的兄弟,安排人拖一船工业费油搁浅在海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原本拥有所有权并以此为生的当地渔民不得不低价转让。从而被信佛的老太太诅咒“不得往生”。这个诅咒慢慢的在女主的心里生了根,成为女主从枭雄转型到豪杰的正面转型之旅的开端。个人觉得作者如此设计女主的人生,不是为了情节曲折,而是可能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则决定了,只有自幼失去父母疼爱的孩子,才会对生存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这首先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但只有幼小的孩子不得不争取生存,才能最大激发这种生命的原力。好了,一个心狠手辣的女枭雄就这样横空出世了。第一个高潮是女主坐牢。由于假发票问题,女主需要补缴税款。本来只要能够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儿,但税务人员为了能够顺利拿到钱,动用了警察,先把人关进监狱,让关心她的人去想办法找钱来交,这种合法的绑架,不看小说,很多人根本想都想不到。第二个高潮是东北重机厂的拆迁,某上市民企的老板黑白两道段位极高,手眼通天,为所欲为,不但送几个敢于挑头对抗的工人领袖去坐牢挨揍,还能够布局压制竞争对手的律师打手,封杀其揭露文章,并软禁于西南小城。对于意外介入的女主,也恩威并用,让女主充分意识到自己随时可能会被一枪轰掉半个脑袋,如同专人从东北押运送来的野鹿。这一小一大两个故事,让人对书中刻画的极度黑暗的丛林社会印象深刻,震撼不已。让从小接受报喜不报忧教育的无知小白,不知不觉的理解,现实生活也是动物凶猛,你死我活。高处不胜寒,这高处就是财富的高度。但这一点也许只针对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对于富二代来说,自小在高处,兴趣大不同,也就没有寒不寒了。这可能是富一代求生存的原力,能不能借势而起,看个人天命和能力,能不能更走高一步,摆脱追逐物质财富和安全感的疲于奔命,则看个人的福报和智慧了。如何认清自己的欲望?终于有点理解“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写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了。所谓认识自己,不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是为什么要做,其背后的欲望是什么,原力是什么。阿耐每到最后,总要拔高一下自己对一个问题的哲学认知。这一段,算是为企业家在成功路上对普通人及自然环境的伤害做出辩护吧。点题,结束。不得往生,企业家内心深处的敬畏层次,决定他能否对大道实现大悟,决定他能否得道成佛。良知就是在清楚自己伤害了别人的时候,是不是仍然无动于衷。是,这人就是没有良知。没有良知是一种心理疾病——情感依附困难症,据统计在美国社会中占4%,非常高的比例,对于这种人,第一是远离,第二是有交集的时候时刻防范。有没有良知是一天清晰的区隔线,把人类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物种,可惜一般人很难区分。

一个女企业家的成长史,始于一个悲伤的故事,结束却有三种结局:n悲伤的开始:母亲的难产,导致父亲对她厌恶。她不得不在爷爷奶奶的庇护下长大到8-9岁。随着爷爷奶奶的去世,在舅舅家寄人篱下,为了让自己活下去,不得不学生时代就混迹江湖养活自己。结局一:修姨自杀,太监死于车祸,当年的老太已往生。野猫执掌运输队财务,赵垒如愿做了大中华区的副总裁,与女主聚少离多。结局二:修姨被安排去高跃进老家居住和照顾,太监被驱逐到北方,当年的老太改宗教信仰。野猫夫妇支持女主扩展公司,与赵垒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局三:修姨自杀,太监出车祸,当年的老太认为女主是好人,为她诵经祈福,野猫夫妇不希望扩大运输队,赵垒如愿做了大中华地区的副总裁,与女主如两只翱翔蓝天的鹰,只在疲惫时归巢。女主父亲的绝情无法看出他对女主母亲的爱,更多的是人性的自私—找了续弦并生了儿子,对于女儿不闻不问,甚至连学费都不供。女主的悲惨,逼迫她不得不很早就自立自强,虽然中间披荆斩棘,辛苦异常,最后还是拥有一番事业。只是女强人的个人生活,因为故事的不同展开和选择,有了不同的结局。

一本书的结束,一段故事的结束!而对书中的人物和读书的我们来说,这不是结束,却是生活的继续或者更准确的说,是“生命的延续”!

关于“半夏”,我读了这么多书,第一次对女主的看法褒贬不一,这也许就是作者人物塑造很成功的原因吧!

我能体会半夏的“高处不胜寒”!人总是会变得,有时候,变,只是为了应万变!但好多时候,我们在“变”中身心俱疲,甚至众叛亲离,其中的无奈,只能“冷暖自知”了!但,无论世事如何变,希望不变的,是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有了敬畏,就会有所顾忌,就会收敛行为……

罗生门 读后感(3)篇


不,不是想死,是厌倦了活着。

芥川龙之介,他是日本大正时代小说家。他全力创作短篇小说,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篇幅很短,取材新颖,情节新奇甚至诡异。

《罗生门》以令人窒息的紧凑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从而展示了“恶”的无可回避,展示了善恶之念转换的轻而易举,展示了人之自私本质的丑陋,第一次传递出作者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无奈与绝望。

《鼻》则把犀利的笔锋直接刺向人的深层心理,自卑与自尊,虚伪与丑恶,软弱与做作,同情之心与幸灾乐祸,种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天衣无缝地聚敛于一部短篇之内,委实令人惊叹,使人感慨,发人深省。此篇受到夏目漱石的极大赞赏,成为其进入文学殿堂的叩门之作。

《密林中》以几个人对同一案件的不同证词或告白,于扑朔迷离之中凸现人性的机微、人的无可信赖和无可救药。手法新颖,寓意深刻,虚实相生,玄机四伏,“乃出色的‘物语’产出装置”(高桥修语)。此篇前些年曾改编成电影剧本以《罗生门》为名由黑泽明搬上银幕,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地狱变》“那被烟呛得白惨惨的面庞,那随火乱舞的长飘飘的黑发,那转瞬化为火焰的美艳艳的樱花盛装……尤其每当夜风向下盘旋而烟随风披靡之时,金星乱坠的红通通的火焰中便闪现出少女咬着堵嘴物而几欲挣断铁链痛苦扭动的惨状……”而作为少女父亲的良秀面对这惨状竟浮现出“一种近乎恍惚状态的由衷喜悦之情”。也就是说,良秀为了成就艺术而放弃了亲情、放弃了道德、放弃了人陛,宁愿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被活生生烧死,而他自己也在画完地狱变相图的第二天夜里自缢身亡——父女双亡的悲惨代价促成了一部艺术作品的诞生。

这无疑是对作者本人信奉的艺术至上主义惊心动魄的诠释。芥川也在写完这部作品不出十年自杀而死。“他的死因,一多半或可归于使其心力交瘁的神经衰弱,但剩下的大约一半似乎在于他对人生及艺术的过于真诚、过于神经过敏”(菊池宽语)。事实上芥川也对作品的艺术性采取了极其严肃和虔诚的态度,苦心孤诣,一丝不苟。无论所用语言的洗炼典雅还是心理刻画的细腻入微抑或情节设计的无懈可击,都显示出这位作家高超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尤为可贵的是,“他有意识地创造了文体——不是陈陈相因的文体,而是一扫庸俗气味的艺术文体”(中村真一郎语),堪称典型的艺术至上主义者。

之前对《罗生门》的印象被黑泽明大师的电影引导了,看了书才知道电影改编自《竹林中》这个小短篇。之所以直接拿罗生门做题目,大概是因为罗生门有“地狱之门”这个含义吧。正如《竹林中》故事里,在陷入绝境时,人性中恶的那一面被激发,“善”的面具被摘下踩碎。但回归到社会准则后,良知重新被拾起,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矫饰,试图为自己开脱。所以站在不同立场上所描述的事情经过有天壤之别。说起来,芥川龙之介最擅长的就是拿捏人性吧。比如我最喜欢的《地狱变》,人性的龃龉被他在不动声色中在笔下轻描淡写地带出,一点点累积,最后爆出一个惨绝的大结局。那只猴子是对人最大的讽刺。另外这个版本最糟糕的是加进了语录……小说集千万不要加语录啊!会破坏阅读节奏的!!!n哎,日本传统小说读起来真是能感受到隽永的美感啊~n比起来中国古典小说的美要更鲜艳一点。很难具体描述这种区别,读者自己能体会的吧~

《罗生门》面对生死抉择,善恶之念转换的那么轻而易举对,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与绝望。

《竹林中》同一案件不同证词,扑朔迷离,虚实相生,人心和人性的利己的诱导。

《地狱变》是天才还是魔鬼,是逃避还是反抗,对艺术和人性的抉择,却是摒弃了人性,内心已是地狱。

《鼻子》越是在乎自我,越会迷失自我,无法改变的缺陷就要坦然相对。

《山药粥》你的渴望与幸福,最终被别人最大化的满足,却成为了一种可笑和致命。

《河童》奇思妙想的游记,美好而奇特的国度,也存有一种阴暗和罪恶,愤懑和不满是任何社会面对现实的自发,你该如何存在?

《侏儒的话》多么深刻的领悟,一个独到和特解的社会洞察者,你不是社会的侏儒,你是社会的伟人。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研究生读后感(3)篇”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研究生读书笔记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