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300字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3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1400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您从作品中有哪些领悟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1400字,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1400字

终于看完了这本,期间不得不穿插着看了好几本轻松的小说,毕竟,衰老与死亡总是令人压抑的。作者作为一名医者,不仅从医者的角度去考虑如何为病人带来最大的救治,而这种救治绝非仅仅是挽救生命,还有很重要的是提高生命的质量;与此同时,作者还是一名儿子,一位病人的家属,通过讲述自己父亲生命最后阶段的经历,他表达了作为一名被医学判为死刑的病人家属的无奈与无力,同时,也结合自身的经验阐述了如何让病人安宁地走完最后一程。
衰老和死亡,是谁都不愿意去面对的,却也是谁都逃不过的,如何面对父母的衰老,如何面对自己的衰老,如何面对亲人朋友的死亡,这都是每个人都要上的课。
在疾病面前,我们都会下意识的选择治疗,虽然有时候我们知道,一些创伤性的治疗真的会被病人造成很大伤害,却不一定能治好,但我们通常还是会选择救治,一方面是我们无法面对亲人的离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医疗介入似乎是我们能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作者在全书中都阐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
医学的意义绝不仅是救死扶伤,也应该提高生命的质量,教会人们如何去面对疾病与死亡。然而,即便是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善终服务也才仅仅是刚开始,想必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看书的过程中,我总是不自觉地会结合自己的父母去考虑书中的观点:当有一天父母衰老到需要人24小时照顾时我能否有精力和能力把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好;当有一天他们躺在病床上,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时,我是否可以勇敢地做出让他们尽量没有痛苦地离去的决定;每一个选择都令人难过和难以决定,幸好有了这本书,至少我可以提前做准备并知道该如何去考虑这些问题。
再来说说书中提到的当父母年老需要照顾时该如何选择,是选择自己倾心倾力地照顾还是把他们送到养老院,这或许是现在很多中国人面临的问题,传统的观念认为,我们不该把父母扔到养老院应该自己照顾,养老院也的确不是一个好的去处,那里没有自由没有生气,老人也很难找到家的归属感,但如果自己亲力亲为照顾的话,第一自己不够专业在面对很多问题是不一定能给予父母最专业的帮助,第二面对一些年岁过大或者不能自理的老人,除非请保姆,或者自己辞职,然而以现在中国社会的现状,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极大,不管是请保姆或自己辞职在家照顾似乎都有那么点不现实,很多年轻人进入了两难的境地,然而是不是这种问题就真的无法解决呢?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想法,其实也不乏已经在实践的。比如建立可以给老人足够自由的机构,那里既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照顾,同时也充分给予老人自由。它不同于养老院,大多数老人住进养老院都会觉得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他们明明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规律生活,到了养老院却不得已按照养老院的规定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他们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不能经常和朋友相聚,他们通常被勒令不能离开养老院,这让很多住进养老院的老人开始焦虑,他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这或许是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所以如果能有一家让老人们在保障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依然保有生活自由的机构,或许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这样的机构在美国已经开始建立,但还需要研究和探讨以及实践的证明。
其实这本书我认为适合很多人看,医者、病者、病人家属;年轻人,年长的人。是的,书中提出的很多问题都那么令人头疼,但如果我们能提前预见,无疑是件再好不过的事。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19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1900字

将这本书列在2019年的30本读书清单里,意料之外的会在第一个月把这本书读完。
月初还在看朋友介绍的《阿特拉斯耸耸肩》,但突如其来的消息舅舅突发脑溢血死去,留下年迈的姑奶和刚大学毕业的表妹,无疑是这个严冬最严酷的噩耗。于是,很想看看这本书,即便是个褒义的标题,但仍面露晦色、主题沉重。我的出发点是,通过医者的真实案例描述,将会对如何坦然直面年老、死亡有一些了解,对身边年迈的亲人,如何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理解,甚至尽自己微薄的一点帮助。读完此书发现,收获的远不只有这些。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作者不仅是一位医生,更是书中多个案例集朋友、亲人、儿子各个不同角色来诠释“姑息治疗,善终服务”的理念,围绕“老年的安顿和疾病的处理”两个方面来讨论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三大话题。作者是一个博爱的人,善于反思、理解他人,正是因为他自身成长在一个关爱富饶的家庭,所以他传递慈悲为怀的举动,旨在帮助他人幸福、减少疾苦。
即便我们在不同的国度,大家总对年老生活有共同的憧憬“儿孙满堂,即便有疾苦,也想要生活在自己的房子、住所,而不是医院、养老院。”如何过比较体面、舒适的老年生活?首先,在迈入年老之前,要有较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身体将如何回馈我们自己。其次,承认“年纪大了”迈入年老的种种现象,皮肤松驰、粗糙、体重下降、身高降低、发际线升高、记忆力减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老年疾病。最重要的是,年老者常会因为腿部肌肉乏力而引起脚足重心不稳,故要特别留意谨防跌倒。听闻过多次老家的年长邻居因为跌倒而中风或是腿脚骨折,更有半瘫和全瘫。再次,深刻认识年老疾病。最优的选择是在家安宁老去,有家人的陪伴和照料,条件好的还可以请护工。其次是去疗养院,当然这也需要有一流的医疗条件和足额的养老金,毕竟居住在这里的年老人们,或多或少都是因为一些无法自理的疾病而选择居住在此。而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大部分养老院,大多是群居的老人们,无法得到较好的照料,缺少亲人的陪伴。好似又回到他们的儿时,像留守儿童一般可怜。如果,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是出生在那些艰苦时代,年轻时吃过了很多苦,年老时在饱受疾病折磨时,他们仅有的余生应该要得到一些关爱。对吗?
坦然面对病痛和死亡。作者将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娓娓道来,仿佛置身各个家庭,面对癌症和肿瘤带来的苦楚和离去,一次次泪目,不记得用过多少张纸巾来擦拭。对大限来临,记忆犹新的处理方式是医生了解病人,通过“解释型”模式和患者对话,如“你最大的恐惧和关心有哪些?”“你最重要的目标有哪些?”“你愿意做哪些交换、不愿意做哪些交换?”等等。当然,这必定是一场艰难的谈话。同样的情景在作者作为儿子与他同是医生的父亲身上重现。值得推崇这样的方式让病者在仅剩余的生命,以目标、愿望为导向,在医生的帮助下实现,尽可能少的留下遗憾。绝大部分老人在年老快要离开人世时,总是一副小孩模样,觉得还没玩够,不愿离开人间。想起离开了快10年的外婆,当时她中风后连妈妈和我也不认识,生活完全不能处理,但仍会在她状态较好时叫我陪她玩儿,我想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小孩儿”吧。那么,接下来会和医生一起统一战线,将如何有效的与病魔作斗争。有一部分幸运儿,利用有效的治疗手段,合理的抑制了病魔的快速发展,延长了快乐而幸福的日子。而另一部分人,作者则建议不以治疗为主,以帮助病人减少痛苦,在亲人的陪伴下,在善终服务医护人员的调理下,安宁地死去。
还曾有夫妻之间那种相濡以沫、体贴入微、感受至深文字描写。“凌晨两点,我父亲起床上卫生间,但是起身的时候,他的腿支撑不住,他就地倒了下去。好在地上铺了地毯,他没碰着头,好像也没受伤。但是他没法自己站起来,他的手臂和腿都太虚弱了。她(母亲)努力想把他弄回床上,但是他太重了,而他也不想再叫救护车。于是,他们决定等到第二天早晨再找人帮忙。她把床上的毯子和枕头给他扯下来。她不想让他一个躺在那儿,于时陪他一起躺在地上。但是,由于她患有严重的膝关节炎—她自己也75岁,现在,她发现自己也起不来了。”又一次潸然泪下,想到最真挚的感情到最后都会化为亲情,互相都是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由此,又联想到三毛在沙漠时某个半夜一次痛经,河西非常温柔的帮她轻揉肚子,那个画面如文中所描述的一样,温暖如初升的太阳。
这是一本值得读的书,让我们以开放性的思维正视死亡这个话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预防某些老年问题和老年疾病。虽然内容偏晦,但正是因为通读本书,才会以更全面的信息和强大的心灵来面对将来必定要发生的死亡。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5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500字

如何面对老年,如何面对死亡,是这本书像探讨的问题。。想起美国的一个病例故事~那是一个 99 岁常年心衰的老太太,三天两头就得送医院,估计寿命不会超过 6 个月了,最后老太太和儿女们都决定,不要再往医院送去抽血输液检查折腾,就在家里实行临终关怀照顾和治疗。老太太住到了自己熟悉的家里,家里备有临终关怀药箱,护士每周去看望她一次,根据症状调整一下药的剂量。她其实已经时日不多了。她睡在一间布置温馨的房间里,儿女们都围在身边。她身上盖着十多年前她自己手织的大花毛毯,穿着一套别致的小花睡衣,手里甚至还握着一只可爱的绒毛小熊。护士刚给了她一针小剂量的吗啡,她睡着了,看不出有什么痛苦,很安详,也许就这样永远睡去了。

那幅平和安详的画面,和医院里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体无完肤地去世的痛苦场景有天壤之别。。。舒缓支持护疗,人文临终关怀,到最后可选择的安乐死。。人除了应当有尊严的活,还应该有尊严的向死。

改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幸福的生是各不相同的,幸福的死大概只有几种。。[咖啡][咖啡]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10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1000字

姥爷很突然的离开,让我不知所措。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面对家人,我总认为自己年轻,认为家人都会陪在自己身边,认为老人永远都保持那样的虽年迈但稳定的状态,认为父母永远都不会疲惫不会生病不会变老。我总是将自己的认为当作理所当然:放假回家去看望老人,老人会开心地出门迎接是理所当然;有不开心的事情告诉父母,父母安慰我替我解决是理所当然;下班回到家里婆婆做饭老公刷碗饭来张口是理所当然;而我,幼时只需玩耍无忧无虑,上学时只需学习无牵无挂,上班后工作之外不管不顾,我也把这些当作理所当然。我一直沉浸在自己以为的世界中没有长大,从未想过最亲的人有一天会凭空消失,因此,知道那个消息后我无法接受,不能想象,难以面对,我觉得我的世界观崩塌了,为什么人老了就会生病,就会离开?为什么老人要经历病痛的折磨,同时要面对自己终将离去的事实?为什么要让人经历亲人离世的痛苦?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这意味着我会经历越来越多的这样的痛苦,这要让我如何承受?我觉得是生活在欺骗我。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不断接受痛苦与失望吗?我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就会陷入无解状态,不想面对这个话题。
然而问题就在那里,想跨越这个痛苦,就要找到原因,懂得事理。这本书给了我支撑,文中讲述的很多事例让我回忆起和老人在一起的美好,也让我对老人的心理感同身受,而更多的是留给我的遗憾。姥爷经历了很多病痛,多种慢性疾病越来越严重,头脑越来越不清晰,逐渐拄起了拐杖,身上也插满了管子。就如同书中所有的老人一样。我以前刻意不去面对他们身体上的痛,不去想象他们对生命的不舍,而这本书让我看到更多的病痛与遗憾,以至于在中间部分章节读的很艰难,因为每遇到一个病例,我都想象着他们最终会战胜病魔,会好好享受天伦之乐,然而文章中很意料之外却又顺其自然得写到他们最终的离世。读到中后期,渐渐理解衰老与死亡才是凡人最终的归宿。书中后半部分,情绪渐渐明朗起来,既然归宿相同,如何到达这个归宿才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让我欣慰的是,姥爷走时没有一丝的痛苦,他保持了最舒服的姿态,安详地离开。没有书中老人临终时的痛苦、忧虑、不舍、恐惧,我觉得这是他对生活对我们最好的告别,留给我的,就是思考生活到底是什么,我究竟要怎样生活。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8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800字

我希望来看这本书的你,思考两个问题:其一,真的认真的思考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了吗?其二,衰老于死亡到底怎么回事?
我一一解答一下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看到这本书的一个热评,评论者被关注人挺多,夸赞评论写的好的人也很多,如果仅仅是为了标注自己看过的书,请不要写太过含糊其辞,误导他人的语句。其次,一本书不仅仅是看完了就罢了,知识要输入更要输出,在读书里面来说,就是看书和思考了,如果只是看完标记了,不思考,你应该改换一种读书的想法了。有人又说,我就是想标记一下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对吗?对啊!但是,我说过,如果文章问题你没有进行深刻的思考就去评论这样是不对的,指不定什么样的人看见你的热评,你的言论会产生对他的误导,如果是成年人还好,辨别力比较强一些!但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样太误导了。我希望我们成年人拿出严谨的态度来做书评。不知道我表达的是否清楚。
来说第二个问题,关于死亡。
很高兴有很多人在这么多的图书中选择了这样一本“沉重”话题的书!
但我真的有很伤心,很多人都只是看过了,并没有边看边思考,也就是我前面说到读书的态度的问题,作者是学医的,阿图是个很厉害的人,请去百度!医学上是这样定义老人的: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周身功能衰退和组织细胞退行性变的阶段!非术语来说,举个例子,新买的自行车,慢慢的零件是不是会有坏掉的,车身是不是逐渐生锈腐蚀了,零件坏掉就如周身器官功能衰退,车身腐蚀就是组织细胞退行性变。这是生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死亡。也就是说就算你一生永远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也难免因为衰老而死亡。医生正如修理工,帮你们修理坏掉的,但是由于人体“零件”唯一性,导致了各种医学界现在难以解决的局限性!
改天再好好写吧!我现在深夜复习,请见谅写的粗糙。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3)篇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 第(1)篇

【2019年读完的第六本书】n前言:n我真的不得不称赞一下阿图.葛文德,他的医学三部曲,我看完了2部。一部是《医生的修炼》,一部是这本书。每一部都给我莫大的惊喜和感悟。这个书评写的断断续续,以后再来修补吧…n结构:n这本书主讲的就是衰老,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讲衰老的书。作者主讲了三个部分:老人,养老院,善终护理。第一个部分,就是主讲人是如何变老的,我很喜欢译者翻译的一句话“我们就是一下子崩溃了”。无论青年时期再厉害的人,到老了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和窘迫,这个时候,如何养老便成了一个问题。第二个部分,养老院。由于老人急需护理,而儿女们要打理自己的生活,无法全身心的照顾老人。此时,养老院就出现了。然而,作者却并不追捧,指出了美国养老院的问题。养老院以及医生们,一心扑在如何延长患者的生命,却不注意患者的精神需求,进而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为什么我们会在满足吃喝拉撒的情况下,仍然闷闷不乐、消极怠日,因为活着的价值或者称作忠诚。第三部分,临终护理出现了。临终护理,表面上看似在人为地缩短患者的生命,从案例上来看,是在给患者最后的美好生活。而临终护理并不能够更大程度普及的问题在于,医生都在害怕是自己的不作为导致患者走向死亡。临终护理就是一种“不作为”,随着科技以及医学的进步,医生以及患者都在追求一种“不确定性”,以期望更好的未来。可是,有些时候,“作为”才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这正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个人感悟:n其实一开头,作者提到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理论简短的叙述就是: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当我们觉得自己有大把时间的时候,我们才会去追求更好的未来,去努力成长。而得知自己时间所剩无几的时候,才会更加关注当下的生活,才会更想跟爸妈待在一起。作者还提到了医患关系,医生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分为“家长型”模式、“咨询型”模式、“解释型”模式。作者也在一直努力想要成为“解释型”模式下的医生,因为这样,医生和患者沟通更加顺利。我作为一个门外汉,看完这本书真的学到了关于如何对待衰老和死亡以及思考该如果对待我们的父母甚至是我们自己未来的老人时光。我看到的是作者对医生这个职业展望的更高的要求,他觉得医生不该仅从医生的角度去治疗患者,而应该从患者真正的需求入手,确立一个更合乎患者本身期望的解决方案。比如,某个患者身患绝症,你是该坚持要求患者化疗呢?还是在了解患者真正的需求是和家人在一起过上几天正常的生活之后再采取措施?每一种抉择对患者来说,其实都关乎重大。不同的抉择,会对他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强调,医生不应该仅仅从医学角度出发,更要具有人文关怀—追求的是让患者感到幸福。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养老这个问题,更注重的是对医生本身的要求。而这些,正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更愿意见到的。也许这本书,更适合医学工作者阅读。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 第(2)篇

强烈推荐

关于衰老和死亡,我从来没有想过,总觉得很远很远。我们平时习惯于尊称别人“姐”、“哥”,这个称呼无关乎年龄,我们都不太愿意承认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也更不愿意去触碰关于“老”所有的字眼。而,每个人,都会生病,都会衰老。在生命的最后尽头,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是有尊严的活着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是躺在病床上与衰老做斗争?很难抉择!

本书触动最大的有三点

一:美国的养老文化在不断的推进,从一开始的毫无隐私、群居的疗养院到可以让老人拥有一扇属于自己的门、再到可以满足他们独立生活,有隐私、有花草、有动物,给他们以安乐的晚年,我很开心有这样的一群人在做这些事。还记得大学期间去过的敬老院,那里的老人很孤单,他们的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问题,糖尿病,高血压等,但是食堂的饭食并不能顾及到所有的人,他们说:食堂的饭一点也不好吃。院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群居的老人,那不是生活,是圈养,所以,我很开心有这样的人愿意去做这样的事,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能老有所依。

二:葛文德医生作为临床医生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切切实实做到关心病人的需求,面对衰老,人不得不做出取舍,是用尽全身力气延缓衰老还是利用最后的时间去做最有意义的事,那一刻似乎医生的职责不再是拼命和死神争夺生命,而是尊重病人的意愿!而我们,很难做到,我们只知道救死扶伤。

三:面对衰老,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在医院度过,他们对生命仅有的期待是用剩余的时间去做想做的事,而最想做的事多数都是陪伴家人,见朋友。

突然想起一句话:用倒计时去生活,如果生命还剩一周,会去做什么,不要错过。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 第(3)篇

《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印度裔美籍人),他是个伟大的医生,之所以说他伟大是因为他敢于说出真相。这是一个拥有良心和高尚医品的医生给读者作出的诚实告白。人生无常,如何面对疾病、衰老、死亡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直面的课题,然而这一颗却长期被人忽略了。生老病死每天都在发生,可人们只习惯被动接受,少有人思考除了医治疾病之外如何给人予心灵抚慰与最好的关怀。书中举了很多案例,让人清楚现在的医院与病人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即“家长型、资讯型、解释型”书中用了较大篇幅谈到老年人的处境及社会对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及关怀发展状况,从最初的救济院️疗养院️养老院️老年人辅助中心,感觉最好的是老年人“辅助中心”。全书读完心里拔凉,但颇有收获。我觉得其中心思想可以用作者的这段话来概括:“因为我们的文化拒绝接受生命周期的限定性,以及衰老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我们的末期病人和老人才会成为无效治疗和精神照顾缺失的牺牲品。好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待解的问题,我们正在为生命的末期关怀开辟安宁缓和医疗(临终关怀)的新路径。到那一天,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葛文徳医生的《最好的告别》,充满人生智慧,文字简洁流畅,内容真实感人,很有现实意义,是难得的经典之作。每一个人都应读一读,无论是年轻还是衰老,无论健康还是疾病,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生命是一条单行线,生老病死的进程不可逆转,以一颗宁静的心坦然面对生活和命运给予我们的一切。

《最好的告别》读书心得1400字


《最好的告别》读书心得1400字
最近看到财新网的一篇文章《建言十三五人口政策:放开生育刻不容缓》。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讨论在全国上下沸沸扬扬,所谓的二胎概念股也是扶摇直上。中国目前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7%(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已是世界人口增长最慢的国家之一,如果计划生育的政策继续下去,不用多久人口将会转为负增长。即使现在开放二胎,也很难想象人口的增长率会立刻增加起来,八、九十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一对夫妻上面顶着四个老人,面对着不断上涨的房价和竞争压力,谁会愿意多抚养几个小孩。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人口结构一直处于一个金字塔形,目前正处于一个纺锤形,很快就要变成令人担忧的倒三角形。不管我们是否愿意面对,都很有可能要进入一个老龄人口为主的社会。如何面对死亡,不会是个人或者家庭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所要面对问题,该如何为庞大的老龄人群养老送终?
在这个时间点上看了Being Mortal(最好的告别)这本书。阿图.葛文德作为一个外科医生,同时也是患者的家属,亲眼目睹了众多病人,也包括自己的父亲由生病到离开的过程。他婉婉道来美国养老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并与印度传统的方式进行比较。
美国从疗养院渐渐发展过来,目前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养老体系和临终医疗体系。这些国人目前还无法享受到的福利和服务,在阿图.葛文德眼里是有众多弊病的,也正是他这样的人在不断促进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们需要真正的去了解老人还有临终病人需要的是什么,什么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
国内并非没有启动养老产业,就拿养老地产来说,多家地产商和保险商已经在布局。但目前这些企业行为的养老地产无一例外的是针对高端人群。对于普通人群来说,老人们往往是倾其所有才能给子女凑够买房的钱,微薄的退休金根本无法支付目前商业的养老社区费用。人口结构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如果一个社会从事生产、经济发展、教育下一代的人口都不够,很难对养老行业投入太多的人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至少要先重视这个问题,需要大家群策群力。由于巨大的人口数量,中国需要的解决方案可能会与美国有较大的差别,多多借鉴他人的经验也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
在我看来,至少善终服务(Hospice services),也叫做临终关怀,是一个有益的方向。虽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能够节省大量的医疗和社会资源,并让更多的老人在生命的末期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在离去的时候更有尊严。据我自身的了解,目前少有医生和护士愿意从事这个方面的工作,既没有很高的收入,也不受重视,很多医院的老年科只是一个摆设,这样的状况必然不应该持续下去。
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可能也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改变,当子女没有时间照顾老人,而老人又无法自理时,现实会推动着观念的改变。养老社区在中国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够既保证了老人的需求,让大部分人能够负担得起,又让运营企业能够盈利,可能还需要政府的一些支持,比如说在土地资源上的优惠或者额外的补助。
医生拥有目前这种起死回生的能力的时间并不是太长,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医生很多时候只能够安慰患者,大多数的死亡还都发生在家中。人类不过在医学技术上向前迈了小小的一步,却从未停止对于永生的追求,前段时间还看到女作家冷冻遗体50年这样的新闻。人类创造出来上帝,仿佛就是要给自己一个追求的目标似的。我们不过是凡人,确总是想要逃避这个事实。(读后感)
生存和生活就像是一个人的两条腿,我们先迈出生存这条腿,接下来要做的不是继续把生存这条腿往前挪,而是让生活这条腿也跟上。在我临终之前,想要的绝对不是带着各种插管多活上一天。

读后感之《最好的告别》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来自我们趁早群的王迪,感兴趣的小伙伴儿可搜索微信公众号:王老师儿,更多精彩文章等着您。详情见结尾处。

英文名《being mortal》(终有一死)

作者:一个大写的牛人

这本书主要告诉了我们,人总有生老病死的一天,我们的生命没有永恒只有于穷尽的接近终点,当疾病和身体衰退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家人的离去又或是自己生命即将到来的终结。

在今后的分享中王老师儿都会在摘录精彩的句子,以及一个最触动王老师儿的观点或思想。它们或是闪烁深刻的思想、或是饱含人性的智慧、或是折光理性的思辨、又或者富含既鸡汤又鸡血的励志精神等等,都是在阅读过程中所收获的吉光片羽,是我认为值得思考的宝贵财富。

1、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此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握。

王老师说: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如果说知生是人生中一辈子去追求的过程,那么知死则是生活里一场无法回头的修行。如果生活中足够的优秀,那么必定会去思考如何退出生活时表现的优雅。向死而生,是人之成为人的宿命。

2、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王老师说:时间可以很长,长到旷世的恋情一辈子刻骨铭心。时间可以很短,短到终生的幸福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学生时代的我也总是爱信誓旦旦的说我会努力,下次一定考好,那是因为还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我同样希望临终时的我也可以信誓旦旦的说出我已努力过,对这个世界义无反顾的爱过。

3、在年老和患病的时候,人至少需要两种勇气。第一种勇气是面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的勇气寻思真正应该害怕什么、可以希望什么的勇气。这种勇气已经够难了,我们有很多理由回避它。但是更令人却步的是第二种勇气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

王老师说:心存美好,强悍抗争。前者是内心所坚持的勇气,后者是一种行动展现出来的勇气。岁月,你别催,该来的我不催。岁月,你别催,走远的我不追。不催不追的那种纡徐,同样是一种勇气。

4、这是一个现代社会才有的悲剧,并且已经重演了千百万次。当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还有多少时日时,当我们想象自己拥有的时间比当下拥有的时间多得多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冲动都是战斗,于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缝线。

王老师说:在书里作者说只有不去努力活得更长,才会活得更长。显然这种观点也太过于武断。心魔往往比病魔更可怕。生命圆满的标志乃是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因此死在医院还是死在家里,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并不重要。

5、我们从医者的责任,是按照人类本来的样子对待病人。人只能死一次,他们没有经验可借鉴。他们需要医生和护士同他们进行艰难的谈话并将看到的情况告诉他们,帮助他们为后果做好准备,帮助他们摆脱那种好像被丢进仓库一样被人遗忘的状况没人喜欢那种境遇。

王老师说:同理,我们确实只能死一次,而作为患者的责任,我们需要得到医生和护士如实的答复关于病情的情况,感性的处理目前的现状,理性的为后果做好准备。没有人会将我们像丢进仓库一样置之不理,除非你自己放弃了自己。为什么我会这样想,因为在中国我真得不指望从医者会展示出上述从医者的责任。

6、结尾不仅仅是对死者重要,也许,对于留下的人甚至更重要。

王老师说:当来到这个世界时,周围的亲人笑了,自己哭了。当离开这个世界时,周围的亲人哭了,自己笑不笑我不知道。古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否则也不会想出含笑九泉这个成语吧。我当然想笑,因为结尾对于留下的人更重要。

作者葛文德在书中归纳了三种医患关系我觉得很有意思。分别为:家长型、咨询型、解释型。家长型就是最传统的医患关系,医生既是权威,医生就是要确保患者接受他给出的认为是最好的治疗。咨询型关系同家长型关系恰恰相反,医生告诉患者数据以及事实,其他一切由患者做主。这是一种零售型关系,医生是技术售卖着,患者是消费者。前两种当然都有失偏颇,我们既想拥有决定权,又想了解所有的信息,更想接受专业指导,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解释型关系由此应运而生。在这种关系中,医生的角色是帮助病人确定他们想要什么。了解到你想要什么,他们才会进一步开展相应的治疗,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你实现优先的目标。

在那个最终要接受现实,无法逃避的时刻,它并未是最重要的人生时刻。因为我知道那些重要的人生时刻必定高光于这一生的每一个幸福瞬间,而决不会出现在人生之路的尽头。到那时,我希望我能够审慎的说出我的目标,因为要知道人终会being mortal。

喜欢《《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14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最好的告别读后感3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