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护士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护士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读后感之《最好的告别》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受益匪浅,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之《最好的告别》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来自我们趁早群的王迪,感兴趣的小伙伴儿可搜索微信公众号:王老师儿,更多精彩文章等着您。详情见结尾处。

英文名《being mortal》(终有一死)

作者:一个大写的牛人

这本书主要告诉了我们,人总有生老病死的一天,我们的生命没有永恒只有于穷尽的接近终点,当疾病和身体衰退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家人的离去又或是自己生命即将到来的终结。

在今后的分享中王老师儿都会在摘录精彩的句子,以及一个最触动王老师儿的观点或思想。它们或是闪烁深刻的思想、或是饱含人性的智慧、或是折光理性的思辨、又或者富含既鸡汤又鸡血的励志精神等等,都是在阅读过程中所收获的吉光片羽,是我认为值得思考的宝贵财富。

1、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此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握。

王老师说: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如果说知生是人生中一辈子去追求的过程,那么知死则是生活里一场无法回头的修行。如果生活中足够的优秀,那么必定会去思考如何退出生活时表现的优雅。向死而生,是人之成为人的宿命。

2、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王老师说:时间可以很长,长到旷世的恋情一辈子刻骨铭心。时间可以很短,短到终生的幸福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学生时代的我也总是爱信誓旦旦的说我会努力,下次一定考好,那是因为还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我同样希望临终时的我也可以信誓旦旦的说出我已努力过,对这个世界义无反顾的爱过。

3、在年老和患病的时候,人至少需要两种勇气。第一种勇气是面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的勇气寻思真正应该害怕什么、可以希望什么的勇气。这种勇气已经够难了,我们有很多理由回避它。但是更令人却步的是第二种勇气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

王老师说:心存美好,强悍抗争。前者是内心所坚持的勇气,后者是一种行动展现出来的勇气。岁月,你别催,该来的我不催。岁月,你别催,走远的我不追。不催不追的那种纡徐,同样是一种勇气。

4、这是一个现代社会才有的悲剧,并且已经重演了千百万次。当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还有多少时日时,当我们想象自己拥有的时间比当下拥有的时间多得多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冲动都是战斗,于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缝线。

王老师说:在书里作者说只有不去努力活得更长,才会活得更长。显然这种观点也太过于武断。心魔往往比病魔更可怕。生命圆满的标志乃是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因此死在医院还是死在家里,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并不重要。

5、我们从医者的责任,是按照人类本来的样子对待病人。人只能死一次,他们没有经验可借鉴。他们需要医生和护士同他们进行艰难的谈话并将看到的情况告诉他们,帮助他们为后果做好准备,帮助他们摆脱那种好像被丢进仓库一样被人遗忘的状况没人喜欢那种境遇。

王老师说:同理,我们确实只能死一次,而作为患者的责任,我们需要得到医生和护士如实的答复关于病情的情况,感性的处理目前的现状,理性的为后果做好准备。没有人会将我们像丢进仓库一样置之不理,除非你自己放弃了自己。为什么我会这样想,因为在中国我真得不指望从医者会展示出上述从医者的责任。

6、结尾不仅仅是对死者重要,也许,对于留下的人甚至更重要。

王老师说:当来到这个世界时,周围的亲人笑了,自己哭了。当离开这个世界时,周围的亲人哭了,自己笑不笑我不知道。古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否则也不会想出含笑九泉这个成语吧。我当然想笑,因为结尾对于留下的人更重要。

作者葛文德在书中归纳了三种医患关系我觉得很有意思。分别为:家长型、咨询型、解释型。家长型就是最传统的医患关系,医生既是权威,医生就是要确保患者接受他给出的认为是最好的治疗。咨询型关系同家长型关系恰恰相反,医生告诉患者数据以及事实,其他一切由患者做主。这是一种零售型关系,医生是技术售卖着,患者是消费者。前两种当然都有失偏颇,我们既想拥有决定权,又想了解所有的信息,更想接受专业指导,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解释型关系由此应运而生。在这种关系中,医生的角色是帮助病人确定他们想要什么。了解到你想要什么,他们才会进一步开展相应的治疗,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你实现优先的目标。

在那个最终要接受现实,无法逃避的时刻,它并未是最重要的人生时刻。因为我知道那些重要的人生时刻必定高光于这一生的每一个幸福瞬间,而决不会出现在人生之路的尽头。到那时,我希望我能够审慎的说出我的目标,因为要知道人终会being mortal。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活着是为了讲述》读后感


《活着是为了讲述》读后感

江少CB

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

这是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是为了讲述》封面上的一句话,似乎是对马尔克斯一生的总结,对生活永怀热情,永远热泪盈眶。

对马尔克斯的第一次接触源于《苦妓回忆录》,是在福州路的大众书局。一个秋末下雨的午后,上午逛完上海书城,吃过午饭,顺便到这看看。

在大众书局的展台上看到《苦妓回忆录》,薄薄的一本小书,想着能很快看完,就打开看了两页。描写一个即将90岁的老人在一家报纸上开设了一个专栏,这个专栏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因为年纪太大了,老人准备把专栏停掉,并着手为自己准备一个特别的生日礼物——再享受一次处女的身体。

对,你没看错,是处女的身体。90岁高龄与处女的身体联系到一块,画面是不是太美。但如果再往这里面注入文学性、西洋风情,再用老练独到的地中海文风讲述出来,完全就成了一项艺术。

为此,这个老人动用了老关系——联系了妓院的老鸨,让她帮忙促成这件事,由此而发生了一些事,顺带讲述了生活的细节,娓娓道来。每句话、每个逗号都散发着文学的光芒。

建议你去看一看。

在《活着是为了讲述》这本书的第二页,有这样一段话:下个月,我就满23岁了。我逃过兵役,得过两次淋病,义无反顾的每天抽六十根劣质香烟,在哥伦比亚的沿加勒比海城市巴兰基亚和卡塔赫纳游荡,为《先驱报》撰写每日专栏赚取聊胜于无的稿酬,天黑了,就随便在哪凑合一夜。前途一抹黑,生活一团糟……

这句话画面感真是太丰富了。当读这段话的时候,脑海中立马呈现出一个20郎当岁的文学青年,也许还在大学读书,留着盖到眼睛的长发,穿着松松垮垮的汗衫,宽松的裤子,一手拿着一份文学报纸,一手拿捏着香烟,在年代久远的街道上踱步,这条街道上有书店、咖啡馆或者报社……如果你喜欢看电影的话,这个画面你一定在某个经典的电影里看过,似曾相识;也许会让你想到韩寒、许知远,如果你对他们够了解的话。

这段话的信息量颇丰。逃过兵役、得过淋病(还两次)、每天抽六十根劣质香烟、撰写每日专栏,虽然寥寥数语,却每个词都引人遐想,期望接着往下读,去探索背后的故事。

这段话的文学性很高,看起来是简单的叙述,却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现的淋漓尽致,每句话都值得细细品咂。

这本书很厚,有450页,但也只介绍到前半生。买来之后几度放下。因为里面描写的事情很琐碎,很多地方花大量篇幅去介绍时代背景,讲述当时哥伦比亚(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是一个国家)国内政治、动乱,令人乏味;而且里面的人名都很长,常常分不清谁是谁,要翻到前面去回顾。但又几度拿起,因着对马尔克斯的极度信任——觉得不读完就是损失;更因着对马尔克斯叙事文风的深深迷恋。

马尔克斯是有天赋的,不仅在文学方面,还有音乐等等,稍加练习就能做得很好;他也是有短板的,比如数学,常人觉得很正常的事情,他却觉得难到不行。这是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最直观的感受,尤其是他在一些领域的天赋,能把读者气的直跺脚,慨叹上天为何如此不公。这让我想到了钱钟书考上清华的故事,也许凡是在一个领域能成为大师的都是需要一些天赋的,勤奋固然很重要,但是缺了那一点天赋是做不到极致的。

马尔克斯在这本书的第四页写到:我按照当年的方式,用头一根的烟屁股点下下一根,一边吸烟,一边重读威廉?福克纳的《八月之光》。当年他是我最牢靠的精神导师。

《活着是为了讲述》读完一半的时候,我就迫不及待的去买了《八月之光》,那段时间下班之后回到家里洗完澡,就泡上一壶茶,坐在躺椅里一会儿看《活着是为了讲述》,一会儿看《八月之光》,直到腰酸背痛、夜深人静,爽到不能自己,似乎已活在了书中,不再有自己。

这本书仅仅描写了马尔克斯的前半生,还没有写到《百年孤独》的创作过程,马尔克斯已经于2014年去世,我们再也见不到这位大师后半生的自传了,这是让人异常觉得遗憾的地方。无论怎样,马尔克斯留给后人的文学作品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仅以此文向一生放荡不羁的马尔克斯致敬。

《努力,是为了可以选择》读后感


《努力,是为了可以选择》读后感

于辰顺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为了响应医院的号召,我阅读了《努力,是为了可以选择》这本书,并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和道理。

首先,我们来看看作者的简介。沐丞,简书签约作者,Linkedin专栏作家,随手记理财专家。目前就职于国内知名软件公司,担任设计总监,曾任世界500强公司高级产品经理、设计主管等职务,著有发明专利20余件。正是因为作者拥有丰富的职场经验,涉猎不同的领域,担任过各种职务,所以才能以自身的经历写出这样一本书。作者在书中多处引用自身的经历,摆事实,讲道理。而事实证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更容易让读者引起共鸣。

作为一个进入医院还不满一年的新人,这本书在多个方面给我启迪。

作者在书中介绍到自己在刚进入公司时,作为一个普通学校毕业、没有突出简历的新人,事业也并不顺利。刚开始接手的工作大都是一些细微的、琐碎的小事。但是他并没有气馁,把任何不起眼的小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这正是他成功的开始。同样的,我们每个人从踏入社会开始,都是从零开始的,无论做任何工作,都要戒骄戒躁,脚踏实地。

在某一章节中,作者提到,做事情之前要充分、全面的了解自己工作的内容,这对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想要做好一件事情,有很多不同的环节。某些环节可能不是你的本职工作,但你要把事情做好的话,一定要了解不同环节的不同工作内容。这不是正印证了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必然事半功倍。

作者在书中写到:“技能和经验随着工龄会增长,但是态度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我们可能会由于经验不足或者能力不足等各种原因,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某些差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我们一定要要端正的态度,做事的时候认真负责,出现差错的时候反思自身,思考下次要如何避免此类错误。

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值得尝试的建议,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工作,注意平衡生活和工作的关系,合理利用自己的工作时间。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安排不同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医院的工作忙碌且繁杂,那么,合理安排时间对我们而言很重要。对于大的工作,应该攒出一个大的时间段来完成。在这个时间里,我们屏蔽所有的事情,专心做好这件事。对于一些小的工作,应该穿插到一些零碎的时间里。这样对提高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另外,对于工作,书中提到了一个“二八原则”,也就是说高价值的工作占20%,低价值的工作占80%,我们应该分清主次,不要把时间花在次要的问题上而不够重视主要问题。

木桶定律一直以来被大家熟知,其意思为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由它最短的一块木板所决定。换而言之,为一个人的能力大小由他最不擅长的部分决定。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各方面的能力要均衡发展。然而,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观点,他认为,木桶定律并不适合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相对于弥补短处而言,发挥长处的优势,并使之更加精进更为重要。我们可以把一个团体看作是一个木桶而非个人,每个人有不同的长板也可以拼凑成一个完美的木桶。每个人完成各自最擅长的部分将更能提高工作效率。这个理论对于医院而言更为适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科室都应当拥有不同领域的人才。当然,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拼凑这个完整的木桶最重要的就是合作二字。同事之间合作愉快又默契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条件。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固然重要,但成功的关键确是人和。

最后,书中提到,量力而行。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处理好所有的工作,但是总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在这种时候,我们不要强迫自己一下子做完所有的事情。不妨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或者与他人沟通分配完成工作,也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对自己负责,同时更是对工作负责。

现如今,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与发展,纸质书已逐渐没落。乘此机会,难得静下心来,专心阅读一本书,并从中获得感悟,这一切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呢?不仅仅是从书中获取的知识,更是自己心态的调整,偶尔在这忙碌的生活中,慢下脚步,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工作就是为了责任读后感


工作就是为了责任读后感

不知不觉的工作已经三个月多了,我读完了《工作就是为了责任》,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写的很棒。读了之后,有蛮多的感想,我知道我需要重新思考很多很多,还有就是重新的审视自己。

我记得我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本书《你在为谁工作》。当时这本书给我产生了很大的震撼,我觉得这本书写的真的很棒。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比较浮躁的环境,很多人的想法和以前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都说是时代变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别人怎样对待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那是别人的事情,重要的是自己一定要知道自己该怎样去对待和怎样行动。我记得我刚来大学的时候看的第一本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因为我当时来大学的时候比较迷茫,我希望在自己看到一些书了解一些大学之后,能知道自己的大学该怎样去度过。我记得我们新老生交流会的时候,师姐和师兄有的说学习最重要,有的说交际能力最重要,还有的说等等之类的,当我听到他们说自己的经历时,我很羡慕其中的一些,我知道自己大学需要去做什么。我大一大二比较努力的学习,大三大四的时候我跟着我的导师做项目,我获得南昌大学优秀毕业生。大学结束了,我现在已经工作了。

我想每个人都有过去,每个人的过去是绝对不完美的,我一定思考自己的过去,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让自己能更好的面对现在和未来。

现在刚毕业的我们,偶尔聚会的时候会说,那谁谁的工资是多少,或者那谁谁在干嘛等等。刚毕业的我们没有多少经验,在做一些可能看起来很简单的单调的工作,做的时间长了,会产生一些情绪。其实应该最先从自己身上反省,这是为什么呢?有一句话是说着容易做着难,要是做好其实真的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情。我记得我们以前找工作的时候会去网上查一下关于公司的一些评论,然后会去讨论一番,在网上抱怨的那些人都是在工作上不如意的人写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工作做得很棒,他还会去网上抱怨吗。

大道理我们都懂,但是一到实际做事的时候,就会把他们抛弃到九霄云外了,然后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来糊弄,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眼高手低这是很多人的通病,自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我还记得一句话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我想对于我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哪怕是一件在简单的事情,也要尽全力去做好。《工作就是为了责任》、《你在为谁工作》里面都列举了很多真实的事例,都证实了只要一个人负责认认真真的把工作做好,以后的很多都会水到渠成。至于什么都不想干,或者工作要轻松还有高薪的,我想不去努力不去付出的到最后肯定是一事无成的。

当然要把工作做好绝非一件易事,即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在现实世界里,到处可以看到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很多人都有理想,但是很多人在现实面前都慢慢地放弃了。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说: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对于工作是如此, 对于你的爱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会占据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 你才能怡然自得。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喜爱什么,既然自己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就去喜欢自己现在所做的事情,投入自己,我想到最后肯定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和自己的理想。如果把自己不喜爱的事情都做得很棒,那么等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可以做的更棒!

从现在开始,工作、学习,就像NIKE的标语Just Do it ……

《生活不是为了抱怨》读后感


《生活不是为了抱怨》读后感

抱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一种行为,甚至在我们自己都无意识的状态下就抱怨出来了,几乎没有什么不是我们的抱怨对象。我们喜欢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后面,从中获得一种自我膨胀的优越感。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

在《生活不是为了抱怨》一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许多时候,我们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有时候,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不过,改变不如意的现状,也是人类的本性,抱怨带来的消极作用,人们意识到了之后,还是会有改变的欲望自然升起。当改变随着情绪上的抵触被带进了生活,就由有意识的无能踏入了有意识的有能。

我们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语措辞,以沉默代替抱怨。这实在不是一个能轻易胜任的挑战,尽管抱怨和评断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环境,但习惯性的东西总是会带来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们常常在努力维持不抱怨与落回现状之间挣扎,改变自我的勇气、不懈地自我觉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这把钥匙,让我们长久以来封闭着的意识缓缓敞开。

对旧有习性的挑战必然带来生活层面上的某些变更,鲍温温和而又坚定地指出:在这场把生命导向光明、积极的内在改变中,如果其他东西的确是阻碍,工作,或者朋友都应该考虑放弃。

放下抱怨,这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机构以任何名义窃取盗用。

《生活不是为了抱怨》并非是一部阐释观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场不抱怨运动的发起、描述、记录与召唤。正是那些已经改变了全球数百万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蜕变流程。

所有的描述至多只是路标,真正的开始总是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践行,如果坚持,已经足够造成改变的敞开,穿透我们杂乱无章、充满问题而又缺乏审视的生活。

不抱怨只是一把钥匙而已。在我们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借助这把钥匙,我们会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诸多层面,唤醒我们渴望已久的改变。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在我过往的三十年中,历经过我外公外婆的去世,爷爷的离开,那种亲人般离去私心裂肺的痛还长留心间。去年,我更遭受过我的第一个孩子在我腹中,未满三个月就已经胎停的打击。我更不敢去想像我父母的离去及其爱人的永别会是什么样的情景。但是我一天天的成熟,父母一日日的老去,这是都我不可回避的事实。人真的在生老病死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于是我拾起了这本书《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本身是一名医学工作者。在书中既有作为医者的专业角度,也有作者作为子女,朋友的角度。全书更多的是对让我们很羡慕美国完善的养老机制的批判,但不是枯燥无趣的讲述养老院的制度,而是穿插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患者的小故事,甚至还有作者的父亲在罹难肿瘤的案例,我读到最后真的是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关于衰老,首先我要承认是一种不可逆的现象,我想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了就要承认,但是在老的过程中要学会如何优雅从容的老去,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坦然地去放手。

关于死亡,我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常常思考到死亡,尤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想要有一天我会死去,再也见不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就会感到一种难以呼吸的痛。我们总以为我们时间多到无聊,总以为有时间让我们任性一回谁让那时候的自己年轻呢?(读后感)现在的我,时间不在是毕业遥遥无期的那种慵懒,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紧迫感,我也终于意识到生命从开始就已经意味着结束,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尝试,多经历,多感受。可能真的怕死,因为我还有还多未完成的心愿,可能真的舍不得死,因为留下太多遗憾。在书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死亡的勇气,虽然在死亡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无助痛苦,但是至少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

结合我自己的平日教学教育工作,在中学阶段开展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学生正确认识死亡,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健康和生命的意义。类似C同学的惨剧将不会在学校发生。更重要的要学生尊重生命的价值。了解死亡并且坦然接受的必然性并不会让人消极和悲观,反而会促使人更加积极地思考该如何更加自主。更有勇气,更有尊严的走向生命的终点。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别离,当脐带被剪断那一刻,宝宝和妈妈经历了第一次别离。断奶,宝宝和妈妈的第二次分离。上学时我们的第三次别离,孩子的青春期,我们的第四次别离。爱情使我们第五次的别离。永别是我们最后一次别离.一次次别离,一次次成长。

皮像再漂亮也会衰老,不变的应该是有趣而深刻的灵魂。多看书,看好书,也是变美的修行。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25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2500字

最好的告别:一个逃不脱的命运

理解生命的有限性

动物园里圈着三五只鸵鸟,粪便的恶臭让人有点抗拒,但是好奇能打败一切肢体的不适应,围观的看客依旧火热。我站在高处望着这群鸵鸟,看着他们为了被泥土碾得烂碎的花椰菜争斗,好似儿戏,而我好似一个吊儿郎当的看客,可是来往的人谁又不是?我突然意识到,也许在某处我们也似儿戏,也刚好有某位在做着看客。这一刻,我冷不防的想到死亡,我的心开始被压得囧瑟。

当死亡还是个伪命题的时候,我们几乎以为我们面对的只有小灾小难,距离死亡还有无数的分秒,直至病痛开始的那一天,我们才知道死亡从来都不是伪命题,他的存在除了证明他是公理,也为了能做个看客,看我们儿戏,时间到了他要借足进来,放一两棵有毒的“花椰菜”,看着我们自己和自己斗争。但是这斗争,我们即使再英勇,最后的赢家依旧是他,所以他又笑了,笑靥如花,瞳孔逐渐放大,他时刻准备着怒,准备着放手击穿所有一切脆弱的肉体。

与死亡对抗是对生命本身的不尊重

该来的终究会来,逃也有办法,但那无异于死。

人可能是唯一给自己贴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标签的生物,他们傲娇,他们蛮横,他们固执……于是他们尝试各种技术去对抗死亡,他们给脆弱的肉体人为添加一些“主角光环”,即软管。让它们穿过鼻孔到腹部输送必要的养分;他们给自己附加两个“袋子”让它们代替体内坏掉的消化组织;他们组装自己,让机器穿过自己的鼻子输送氧气;他们释放自己,用软管引导排泄废物……于是乎,我们看到一个有一个脆弱的病人躺在四角通白的房子里,望着这片白,他们想表达什么,可是“主角光环”的代价是,没法与最亲近的人沟通。

可是,他们真的想回家。可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只想让他被最好的医疗设备拯救。在这种死循环里,我们几乎看不到什么温情。除了泪、痛苦、后悔,剩下的就是遗忘,冷冷的遗忘。

我突然想起那个下午。六月里新疆的天通透的蓝,我望向天空深处,仿佛能照应出光怪陆离小小的我们。阳光投过树叶的罅隙滚落到地上。我在奔跑,从学校到家。忘记了时间,忘记遇见的人群,忘记自己有没有穿越红灯。我感觉自己跑在生命一个固定的跑步机上,我爱的人就在那边,他躺着,我跑着,可是我感觉自己怎么也跑不过这时间。

我父亲他躺着。他浑身臃肿,我的姐姐们都来了。我冲进房门的那一刻,我感觉房屋是清凉的,不过我很快意识到,是寒意。每个人都没法让自己的细胞活跃,而寒意的漩涡中心是我的父亲。他躺着,我抓住他的手,冷。

眼泪是留不住的。

他没有带呼吸机,他的眼泪也留不住。我们几乎没有交流,就是哭。所有人都离开了,他们退出这个煽情的场景。

父亲在那天下午九点多离世,在最后的四个小时里,我觉得是他人生最幸福的四个小时。他说自己要被葬在南山下的一座小山上,那里有唯一一棵绿着的无名草木,他说也只有这个角落能看见山下人工湖的一角。我们很惊讶,他是什么时候为自己选择了墓地。

他和我的姐姐们重归于好,以前他总是重男轻女,那天下午他几乎要下床为每个姐姐道歉。

印象里,那天下午,他唯独没有说我,我还小,直到他闭上眼睛也没有敢于面对我还小而他已经不能参与我的大半个人生,这个残酷的现实。

入土那天,我看了他选择的地方,抬头是南山一角,迷雾中如梦如幻,低头有湖,水木化舟,皆有韵味。我在泪眼朦胧中似乎看到父亲在湖面上泛舟而过,他在眺望,用微笑的目光。

我很欣慰,他没有受罪。生命不过如此,该来的时候来,该走的时候走。

应运而生的养老院

我难以想象父亲如果临死也躺在弥漫着福尔马林气味的医院是种什么感觉。然而越来越多的病重的老年人被选择在医院,或者养老院。他们被最亲近的人选择了延续生命,被最亲近的人放逐在一个陌生的楼宇中,为了所谓的孝道。

我不太明白中国人的孝道,有时候我更感觉这种所谓的传统美德更像是做给别人看的一种为人处事的手段。于是,人过古稀被丢在养老院的情况越来越多。讲道理,在一个越合法化越标准的养老院,他们对一个老人的护理就越不人性越不周到。如果用监狱来比喻所谓标准化的养老院,绝对凝练而传神。养老院是赡养老人的地方,监狱是囚禁犯人的地方。养老院有张床提供给老人,监狱有一张床提供给犯人。养老院规定时间起床睡觉,监狱规定时间起床放风。两个地点,一个性质。我读书少,难道年老的人都该抓起来,犯罪的人都该被当长辈供着?

总有人能发现问题,甚至提供可靠的方法解决问题。因为问题的核心是老人,所以解决的方法也在于老人的答复。

问:老爷子,为什么你不愿意住在养老院?

答:因为那不像家。

家是什么样子?自由,你可以有隐私,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甚至你可以照顾你的小花小草,可以照顾你的小猫小狗。领里之间互帮互助,即使偶尔的彼此斗气,也会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能证明老人并非无用,他们还活着,只是慢下来了而已。

有人提出另一种有意思的方案,他们提出构建一个大厅,分别有12个房间住满老年人,他们共享一个大厅,在这里他们可以打牌,用厨房和餐厅,看报以及下棋。这也是家的格式,不过是扩大版。我突然间意识到,他们虽然老了,但是他们依然想有话语权,事实上这是对的,因为我们总有这么一天。

基于以上的方案,我想出自己的方案。如果我们跳出家的概念重新审视老人,重新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觉得我们会得到很多解决方法,因为他们除了家这个笼统的概念以外,他们还需要其他的,至于是什么,各抒己见。与其这样,我们不如让老人自己为自己组合一个养老院,他需要有人洗衣服那就找个人洗衣服,他需要下棋就找个下棋的人,任何事物由他调动。保持自由和隐私,在家的基础上极大的利用剩余的时间,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养老院的概念?

最好的告别

最好的告别,仅仅是不让他们受罪,并且陪着他们。你要明白,在医生实在无能为力的时候,任何附加在他们身上的设备或者药物仅仅是延续他们的生命,延长他们对病痛本身的承受过程。留些回忆给自己,留些圆满给他们。

我们不总是可以和离去的人告别,突然的车祸,突然的猝死。如果对于死亡我们只有最好的告别,那么敬畏死亡或许就是对生命本身最完美的告别。


后岛

2017.4.6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19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1900字

将这本书列在2019年的30本读书清单里,意料之外的会在第一个月把这本书读完。
月初还在看朋友介绍的《阿特拉斯耸耸肩》,但突如其来的消息舅舅突发脑溢血死去,留下年迈的姑奶和刚大学毕业的表妹,无疑是这个严冬最严酷的噩耗。于是,很想看看这本书,即便是个褒义的标题,但仍面露晦色、主题沉重。我的出发点是,通过医者的真实案例描述,将会对如何坦然直面年老、死亡有一些了解,对身边年迈的亲人,如何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理解,甚至尽自己微薄的一点帮助。读完此书发现,收获的远不只有这些。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
作者不仅是一位医生,更是书中多个案例集朋友、亲人、儿子各个不同角色来诠释“姑息治疗,善终服务”的理念,围绕“老年的安顿和疾病的处理”两个方面来讨论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三大话题。作者是一个博爱的人,善于反思、理解他人,正是因为他自身成长在一个关爱富饶的家庭,所以他传递慈悲为怀的举动,旨在帮助他人幸福、减少疾苦。
即便我们在不同的国度,大家总对年老生活有共同的憧憬“儿孙满堂,即便有疾苦,也想要生活在自己的房子、住所,而不是医院、养老院。”如何过比较体面、舒适的老年生活?首先,在迈入年老之前,要有较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身体将如何回馈我们自己。其次,承认“年纪大了”迈入年老的种种现象,皮肤松驰、粗糙、体重下降、身高降低、发际线升高、记忆力减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老年疾病。最重要的是,年老者常会因为腿部肌肉乏力而引起脚足重心不稳,故要特别留意谨防跌倒。听闻过多次老家的年长邻居因为跌倒而中风或是腿脚骨折,更有半瘫和全瘫。再次,深刻认识年老疾病。最优的选择是在家安宁老去,有家人的陪伴和照料,条件好的还可以请护工。其次是去疗养院,当然这也需要有一流的医疗条件和足额的养老金,毕竟居住在这里的年老人们,或多或少都是因为一些无法自理的疾病而选择居住在此。而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大部分养老院,大多是群居的老人们,无法得到较好的照料,缺少亲人的陪伴。好似又回到他们的儿时,像留守儿童一般可怜。如果,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是出生在那些艰苦时代,年轻时吃过了很多苦,年老时在饱受疾病折磨时,他们仅有的余生应该要得到一些关爱。对吗?
坦然面对病痛和死亡。作者将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娓娓道来,仿佛置身各个家庭,面对癌症和肿瘤带来的苦楚和离去,一次次泪目,不记得用过多少张纸巾来擦拭。对大限来临,记忆犹新的处理方式是医生了解病人,通过“解释型”模式和患者对话,如“你最大的恐惧和关心有哪些?”“你最重要的目标有哪些?”“你愿意做哪些交换、不愿意做哪些交换?”等等。当然,这必定是一场艰难的谈话。同样的情景在作者作为儿子与他同是医生的父亲身上重现。值得推崇这样的方式让病者在仅剩余的生命,以目标、愿望为导向,在医生的帮助下实现,尽可能少的留下遗憾。绝大部分老人在年老快要离开人世时,总是一副小孩模样,觉得还没玩够,不愿离开人间。想起离开了快10年的外婆,当时她中风后连妈妈和我也不认识,生活完全不能处理,但仍会在她状态较好时叫我陪她玩儿,我想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小孩儿”吧。那么,接下来会和医生一起统一战线,将如何有效的与病魔作斗争。有一部分幸运儿,利用有效的治疗手段,合理的抑制了病魔的快速发展,延长了快乐而幸福的日子。而另一部分人,作者则建议不以治疗为主,以帮助病人减少痛苦,在亲人的陪伴下,在善终服务医护人员的调理下,安宁地死去。
还曾有夫妻之间那种相濡以沫、体贴入微、感受至深文字描写。“凌晨两点,我父亲起床上卫生间,但是起身的时候,他的腿支撑不住,他就地倒了下去。好在地上铺了地毯,他没碰着头,好像也没受伤。但是他没法自己站起来,他的手臂和腿都太虚弱了。她(母亲)努力想把他弄回床上,但是他太重了,而他也不想再叫救护车。于是,他们决定等到第二天早晨再找人帮忙。她把床上的毯子和枕头给他扯下来。她不想让他一个躺在那儿,于时陪他一起躺在地上。但是,由于她患有严重的膝关节炎—她自己也75岁,现在,她发现自己也起不来了。”又一次潸然泪下,想到最真挚的感情到最后都会化为亲情,互相都是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由此,又联想到三毛在沙漠时某个半夜一次痛经,河西非常温柔的帮她轻揉肚子,那个画面如文中所描述的一样,温暖如初升的太阳。
这是一本值得读的书,让我们以开放性的思维正视死亡这个话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提前预防某些老年问题和老年疾病。虽然内容偏晦,但正是因为通读本书,才会以更全面的信息和强大的心灵来面对将来必定要发生的死亡。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_1400字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读后感1400字

终于看完了这本,期间不得不穿插着看了好几本轻松的小说,毕竟,衰老与死亡总是令人压抑的。作者作为一名医者,不仅从医者的角度去考虑如何为病人带来最大的救治,而这种救治绝非仅仅是挽救生命,还有很重要的是提高生命的质量;与此同时,作者还是一名儿子,一位病人的家属,通过讲述自己父亲生命最后阶段的经历,他表达了作为一名被医学判为死刑的病人家属的无奈与无力,同时,也结合自身的经验阐述了如何让病人安宁地走完最后一程。
衰老和死亡,是谁都不愿意去面对的,却也是谁都逃不过的,如何面对父母的衰老,如何面对自己的衰老,如何面对亲人朋友的死亡,这都是每个人都要上的课。
在疾病面前,我们都会下意识的选择治疗,虽然有时候我们知道,一些创伤性的治疗真的会被病人造成很大伤害,却不一定能治好,但我们通常还是会选择救治,一方面是我们无法面对亲人的离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医疗介入似乎是我们能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作者在全书中都阐述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
医学的意义绝不仅是救死扶伤,也应该提高生命的质量,教会人们如何去面对疾病与死亡。然而,即便是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善终服务也才仅仅是刚开始,想必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看书的过程中,我总是不自觉地会结合自己的父母去考虑书中的观点:当有一天父母衰老到需要人24小时照顾时我能否有精力和能力把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好;当有一天他们躺在病床上,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时,我是否可以勇敢地做出让他们尽量没有痛苦地离去的决定;每一个选择都令人难过和难以决定,幸好有了这本书,至少我可以提前做准备并知道该如何去考虑这些问题。
再来说说书中提到的当父母年老需要照顾时该如何选择,是选择自己倾心倾力地照顾还是把他们送到养老院,这或许是现在很多中国人面临的问题,传统的观念认为,我们不该把父母扔到养老院应该自己照顾,养老院也的确不是一个好的去处,那里没有自由没有生气,老人也很难找到家的归属感,但如果自己亲力亲为照顾的话,第一自己不够专业在面对很多问题是不一定能给予父母最专业的帮助,第二面对一些年岁过大或者不能自理的老人,除非请保姆,或者自己辞职,然而以现在中国社会的现状,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极大,不管是请保姆或自己辞职在家照顾似乎都有那么点不现实,很多年轻人进入了两难的境地,然而是不是这种问题就真的无法解决呢?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想法,其实也不乏已经在实践的。比如建立可以给老人足够自由的机构,那里既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照顾,同时也充分给予老人自由。它不同于养老院,大多数老人住进养老院都会觉得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他们明明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规律生活,到了养老院却不得已按照养老院的规定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他们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不能经常和朋友相聚,他们通常被勒令不能离开养老院,这让很多住进养老院的老人开始焦虑,他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这或许是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所以如果能有一家让老人们在保障健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依然保有生活自由的机构,或许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这样的机构在美国已经开始建立,但还需要研究和探讨以及实践的证明。
其实这本书我认为适合很多人看,医者、病者、病人家属;年轻人,年长的人。是的,书中提出的很多问题都那么令人头疼,但如果我们能提前预见,无疑是件再好不过的事。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3)篇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 第(1)篇

【2019年读完的第六本书】n前言:n我真的不得不称赞一下阿图.葛文德,他的医学三部曲,我看完了2部。一部是《医生的修炼》,一部是这本书。每一部都给我莫大的惊喜和感悟。这个书评写的断断续续,以后再来修补吧…n结构:n这本书主讲的就是衰老,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讲衰老的书。作者主讲了三个部分:老人,养老院,善终护理。第一个部分,就是主讲人是如何变老的,我很喜欢译者翻译的一句话“我们就是一下子崩溃了”。无论青年时期再厉害的人,到老了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和窘迫,这个时候,如何养老便成了一个问题。第二个部分,养老院。由于老人急需护理,而儿女们要打理自己的生活,无法全身心的照顾老人。此时,养老院就出现了。然而,作者却并不追捧,指出了美国养老院的问题。养老院以及医生们,一心扑在如何延长患者的生命,却不注意患者的精神需求,进而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生命的意义。为什么我们会在满足吃喝拉撒的情况下,仍然闷闷不乐、消极怠日,因为活着的价值或者称作忠诚。第三部分,临终护理出现了。临终护理,表面上看似在人为地缩短患者的生命,从案例上来看,是在给患者最后的美好生活。而临终护理并不能够更大程度普及的问题在于,医生都在害怕是自己的不作为导致患者走向死亡。临终护理就是一种“不作为”,随着科技以及医学的进步,医生以及患者都在追求一种“不确定性”,以期望更好的未来。可是,有些时候,“作为”才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这正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个人感悟:n其实一开头,作者提到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理论简短的叙述就是: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当我们觉得自己有大把时间的时候,我们才会去追求更好的未来,去努力成长。而得知自己时间所剩无几的时候,才会更加关注当下的生活,才会更想跟爸妈待在一起。作者还提到了医患关系,医生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分为“家长型”模式、“咨询型”模式、“解释型”模式。作者也在一直努力想要成为“解释型”模式下的医生,因为这样,医生和患者沟通更加顺利。我作为一个门外汉,看完这本书真的学到了关于如何对待衰老和死亡以及思考该如果对待我们的父母甚至是我们自己未来的老人时光。我看到的是作者对医生这个职业展望的更高的要求,他觉得医生不该仅从医生的角度去治疗患者,而应该从患者真正的需求入手,确立一个更合乎患者本身期望的解决方案。比如,某个患者身患绝症,你是该坚持要求患者化疗呢?还是在了解患者真正的需求是和家人在一起过上几天正常的生活之后再采取措施?每一种抉择对患者来说,其实都关乎重大。不同的抉择,会对他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强调,医生不应该仅仅从医学角度出发,更要具有人文关怀—追求的是让患者感到幸福。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养老这个问题,更注重的是对医生本身的要求。而这些,正是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更愿意见到的。也许这本书,更适合医学工作者阅读。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 第(2)篇

强烈推荐

关于衰老和死亡,我从来没有想过,总觉得很远很远。我们平时习惯于尊称别人“姐”、“哥”,这个称呼无关乎年龄,我们都不太愿意承认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痕迹,也更不愿意去触碰关于“老”所有的字眼。而,每个人,都会生病,都会衰老。在生命的最后尽头,我们到底该如何选择?是有尊严的活着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是躺在病床上与衰老做斗争?很难抉择!

本书触动最大的有三点

一:美国的养老文化在不断的推进,从一开始的毫无隐私、群居的疗养院到可以让老人拥有一扇属于自己的门、再到可以满足他们独立生活,有隐私、有花草、有动物,给他们以安乐的晚年,我很开心有这样的一群人在做这些事。还记得大学期间去过的敬老院,那里的老人很孤单,他们的身体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问题,糖尿病,高血压等,但是食堂的饭食并不能顾及到所有的人,他们说:食堂的饭一点也不好吃。院子里什么都没有,只有群居的老人,那不是生活,是圈养,所以,我很开心有这样的人愿意去做这样的事,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能老有所依。

二:葛文德医生作为临床医生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切切实实做到关心病人的需求,面对衰老,人不得不做出取舍,是用尽全身力气延缓衰老还是利用最后的时间去做最有意义的事,那一刻似乎医生的职责不再是拼命和死神争夺生命,而是尊重病人的意愿!而我们,很难做到,我们只知道救死扶伤。

三:面对衰老,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在医院度过,他们对生命仅有的期待是用剩余的时间去做想做的事,而最想做的事多数都是陪伴家人,见朋友。

突然想起一句话:用倒计时去生活,如果生命还剩一周,会去做什么,不要错过。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读后感 第(3)篇

《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葛文德(印度裔美籍人),他是个伟大的医生,之所以说他伟大是因为他敢于说出真相。这是一个拥有良心和高尚医品的医生给读者作出的诚实告白。人生无常,如何面对疾病、衰老、死亡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直面的课题,然而这一颗却长期被人忽略了。生老病死每天都在发生,可人们只习惯被动接受,少有人思考除了医治疾病之外如何给人予心灵抚慰与最好的关怀。书中举了很多案例,让人清楚现在的医院与病人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即“家长型、资讯型、解释型”书中用了较大篇幅谈到老年人的处境及社会对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及关怀发展状况,从最初的救济院️疗养院️养老院️老年人辅助中心,感觉最好的是老年人“辅助中心”。全书读完心里拔凉,但颇有收获。我觉得其中心思想可以用作者的这段话来概括:“因为我们的文化拒绝接受生命周期的限定性,以及衰老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我们的末期病人和老人才会成为无效治疗和精神照顾缺失的牺牲品。好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意识到这是一个待解的问题,我们正在为生命的末期关怀开辟安宁缓和医疗(临终关怀)的新路径。到那一天,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葛文徳医生的《最好的告别》,充满人生智慧,文字简洁流畅,内容真实感人,很有现实意义,是难得的经典之作。每一个人都应读一读,无论是年轻还是衰老,无论健康还是疾病,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生命是一条单行线,生老病死的进程不可逆转,以一颗宁静的心坦然面对生活和命运给予我们的一切。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读后感之《最好的告别》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护士最好的告别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