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低俗小说观后感影评。

博览群书是好的,博览好电影也是我们提倡的,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在看完后,对于作品里的情节非常感兴趣,是时候通过写一篇观后感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了,从哪些角度写好一篇观后感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低俗小说观后感影评”,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低俗小说》是一部由约翰特拉沃尔塔、乌玛瑟曼和阿曼达普拉莫等主演的犯罪喜剧,剧情精彩,引人入胜,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去看看吧!

可能昆汀这部电影的魅力就是 虽然你看不懂,但是却还是会愿意看完它 吧。

看了许多自诩看懂了的人评价低俗小说,提到的最多的就是拍摄手法多么巧妙高级,但是却很少从剧情细节入手。作为一个看了两遍还没看懂的人,这部影片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装酷。强行装酷。什么?你刚刚说什么我没听见,因为我在想怎么装酷。

其实装酷本身也没什么,毕竟观众都喜欢看主角耍酷,但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太用力了。对的,装的太用力以至于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当然也可能是鄙人孤陋没有读懂其中的高妙,在此也希望看懂了的朋友一点乾坤)。

比如那段知名的圣经台词。 . 散发着满满的装酷气息。 . 就好像你和别人说话时,根本没有认真听对方在说什么,只是一心想着自己好不容易记下 的早已准备好的高逼格台词,并急切的找时机说出来,以此显得自己很有深度很牛逼一样。

排除这些装酷因素,影片的整体风格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许这就是我在第一遍没看懂的情况下又看了一遍的原因吧。

一直没有在豆瓣写过影评,如今打算开始这段旅程,希望能够有所收获。之所以选择低俗小说这部电影,很大原因是因为一直对这部电影有所牵挂,第一遍就给了我十足的震撼,虽然说不清道不明,但就是傻眼了,至今仍记得电影结束时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的感觉,愣住三秒以后,恍然大悟,电影原来可以这样拍。

对于大多数影迷来说 低俗小说的盛名应该早有耳闻,这部电影让昆汀一举成名 ,夺得了当年的金棕榈,奠定了他在电影界的地位,同一年,张艺谋的《活着》拿到了戛纳的评审团大奖。

我必须承认给了我灵魂震撼的电影我一开始并没懂,这件事长久以来困扰了我,我曾找机会反复的重看这部电影,希望能够找到第一次看它的时候的那种体验,可是完全消失不见了,我企图在找到那种感觉的一瞬间洞察出这部电影的命门,但是失败了,难道这真的是一部平庸之作?对于这部电影的质疑从获奖到现在都一直存在,我翻遍各种影评各种分析贴,想试图通过外力来理解我当初爱上这部电影的原因,不想让那种奇妙的感觉转瞬即逝,结果却让我更加困惑,因为各种分析都无法解释电影给我的最直接的震撼,这也许就是艺术品的魅力,至高的艺术品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被以各种方式解读,但它的魅力却永远独一无二。

如今这个难题我打算亲手解决掉,算是给这个旅程一个坚实的开始。熟悉昆汀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怪才,贩卖盗版录像带的经历使他的品味古怪,这一阶段他积累了大量的cult素材,包括后来运用在杀手比尔里的中国道家武功和日本剑术。昆汀成长的环境则赋予了昆汀能够驾驭怪品味的能力,他的父亲是一名演员,继父是一名音乐家,父母都是铁杆影迷,从小阅片无数的他即使没有走学院派路线依然拥有很好的电影素养和影像创造力说起这部电影,被谈及最多的就是它的结构和cult文化。我们先来看看结构,低俗小说没有采用严格的环形结构,说是随机打散的多角度叙事更为恰当,可是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在结尾处的首尾相接这一点的处理上确实异常的巧妙。跟大多数对这部电影持有质疑态度的人一样,我不认为首尾相接或者环形结构是多么了不起的手法,很多电影都用这种手法来揭开谜底或者形成反转,这并不独特。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你,这部电影单凭结尾就值一个金棕榈,为什么?好的,接下来重点,低俗小说结尾处的首尾相接妙就妙在这部分的内容没有在情节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只是一个单纯的首尾相接,一个为了首尾相接而进行的首尾相接。一般来讲,特殊的手法要用在特殊的内容上,来突出电影的戏剧性,而昆汀却偏偏不这样做,他把首尾相接玩出了更高级的境界,这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首尾相接,这还是一次实打实的反高潮。整部电影比较高潮的部分是文森特与大嫂的经典battle和黑帮老大被变态鸡奸这两场戏,这两场戏却都放在了结构上无足轻重的位置,反而是电影的结尾,安排了这场有些无聊的劫匪戏,实现了一个非常棒的反高潮,最厉害的在于昆汀用一个首尾相接加强了结尾处反高潮的体验,在电影本该高潮的地方却让你觉得故事刚刚开始,然后就这样结束掉。

这种反向的处理方式会让低俗小说这部电影的观感很奇妙。不说情节,这种颠覆式的体验本身就很cult。这样,我们就抓住了这部电影结尾处的命门。好的,往往一种手法如果是导演刻意为之,为了保证电影在艺术风格上的完整性,这种手法会被导演贯彻到底。那我们知道了命门所在,就可以一点点把这部电影的玄机敲开。这部电影的命门就是反高潮,或者说反向处理。

前面说过,这部电影没有采用严格的环形结构。除了首尾相接,这部电影中间的几个段落是随机打散的,在时间序列上也有前有后,然后不同的段落以不同的主人公为视角来展开,这样做无疑是为了去中心化,纵观昆汀的影片,多段化叙事已经成了他的一个标签,但是把去中心的思想贯彻到底的却只有低俗小说。这样的去中心化处理也为反高潮的贯彻提供了空间。

电影是以两个有些神经质的情侣劫匪在餐厅里的对话开始的,这段对话说是给整部影片奠定基调绝不为过,对话内容就是两个人商量如何抢劫。乍看上去,这段对话没什么特别,但是如果你翻遍整部电影的对话内容,就会发现这些对话是内藏玄机的,没错,就是反向处理。这也是为什么低俗小说这部电影的台词会被大家反复提及的原因,举几个例子你们就能明白其中的妙处了,台词的反向处理主要体现在对话内容和对话方式上的不吻合:电影第一段,两个情侣劫匪在餐厅内商量抢劫的事情,说话方式调侃随意;电影第二段,文森特和黑人搭档在车内讨论皇家芝士堡相关的一些饮食习惯,说话语气隆重正式;电影第二段,文森特跟黑人搭档在电梯里讨论给女人按脚算不算性行为,语气极为认真,有理有据;电影第二段,黑人搭档射杀冒犯者后诵读圣经,语气慷慨激昂。这些对话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对话或者表述时采用了不恰当的表述方式,这跟电影结尾处的反向处理是异曲同工的,本该理性严密的抢劫计划,说起来风趣随意,一些琐碎的生活趣事,却像陈述哲学观点一样严肃的表述出来。这些台词的内容与表述方式是相互矛盾的,用哲学家辩论的口吻来讨论给女人按脚算不算性行为,这种手法让整部电影的台词处处都充满了反高潮的趣味。

电影中不仅仅台词是这样的,每一段的故事情节都同样采取了相似的处理:拳击手的家族纪念品是一个通过肛门才传递下来的怀表;文森特在上厕所的中途被拳击手用枪击杀;拳击手因为黑帮老大被鸡奸才得救。这些荒诞的情节里都包含了昆汀独特的审美趣味,就是反高潮,用低俗颠覆的方式化解电影中的矛盾冲突。

昆汀一直以来被逢为cult大师,低俗小说当然也就不能例外,至少他这种反向处理的方式别说在当时,就算拿到今天也不能算是主流,但是这种cult很高级,与后来他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暴力美学不同,低俗小说中的cult是隐藏在电影结构中的,是深层次上的颠覆和创造。 从电影的艺术品质上讲低俗小说整部电影都贯彻了反高潮的美学风格,回过头看,结尾的加强版反高潮虽然在内容上是反高潮的,但在处理手法和结构上,却恰好是让反高潮体验达到峰值的地方,所以说这个结尾就足以让昆汀在影史中占的一席之地了。

最厚的最后,还要称赞一下特拉沃尔塔和乌玛瑟曼,这段致敬戈达尔的舞池battle有可能奉献了他俩一生当中最美丽的银幕瞬间。还有那首you never can tell , 让我对这个电影的回忆永远停留在了那个遥远的夏天。

以前感觉看完一部片子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才算真正地看了一部电影。看完这部电影,我习惯性地回想影片内容,思考我收获了什么呢。但脑子有点乱,于是看了些影评。人们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解说分析它的结构,逼格挺高;有人抨击它肤浅,和我刚开始一样,感觉没能从这部电影中收获些什么。

但是又想,我怎么没收获呢?看电影的时候我一直被情节吸引着,期待着它能带给我什么惊喜,它果不辜负我,一次又一次出现令我咋舌或令我哭笑不得的情节;黑社会人的酷酷的气质还蛮有魅力;拳王和他女朋友的那一片段,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片段,真实、温馨,在屏幕上感受到了自()己;还有著名的玛丽莲。梦露那一经典动作就发生在这一影片中;还有一句句的motherf*er真爽??

这部影片有真实也有荒诞,甭管它是不是一部好作品,我是挺享受那2个多小时的时光,这就足够了。或许我们欣赏东西的时候,不管是文字或影片或音乐,少带点功利性,只是单纯地去享受,这样或许会收获更多。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可能是因为它不是我们所喜欢的那种类型吧。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能简单因为个人好恶而否定一部作品的价值。

能让这么多人在这讨论,写影评,也是这部电影的巨大的成功。

1994年的一部美国老电影,第一眼看到片名的时候,我想着故事应该特文艺。但看完后才发现是一部写实的片子,写生活的另一面、比较真实的人的两面。电影的技法和内容寓意都有高度,是老昆汀一部有品质的作品。

最明显的是开头和结尾,整个电影的情节发展成一个闭环模式,每两个故事形成一个人生阶段的小闭环,五个故事形成整个人生的大闭环。比如,文生的第一个故事中,他和朱斯去解决背叛老大马沙的青年人,开枪时毫不眨眼;文生的第二个故事是陪马沙的妻子度过一夜,他显得绅士又理智,甚至为博得米娅欢心跳扭腰舞;文生的第三个故事则十分简单,被回家取手表的拳击手乱枪射死。我们该说文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了活着做了那么多的事,却在一个无意中失掉了生命。

故事的寓意也因为这种叙事结构更明显,低俗的不是人,是小说,小说=人生。朱斯的悔改,文生的执迷不悟,抢劫银行的小南瓜和小白兔,朱斯和文生遇到的神迹,逃之夭夭的拳击手朱斯在遇到神迹时收手,在他的内心里还存在敬畏的东西,所以在结尾时,我们没有看到他的悲惨结局。而拳击手虽然违反了约定,甚至出手打死了人,但是在危难的时刻,没有忘记解救和自己一同受过苦难的人,这就是他的做人原则,因此黑人放走了他。

细思,不论生活怎样,做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原则和追求。拳击手冒死去拿手表,是追求;文生陪米娅却恪守规则,是原则。我们看电影,很多时候不只是图一个乐呵,电影就像一本精简的书,我们也能够从中学到很多道理和知识。

HdH765.cOm更多精选观后感阅读

《低俗小说》观后感200字


《低俗小说》观后感

整部电影都透露着一种难以压制的痞气,天马行空的创意和荒癫但剧情又被把握的合理,有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放肆和看似不经心的剧情设计,再加上突破性的分章讲述,让这部电影成为了无数人性中的神作,永远说不完的嘴皮子,看似乱七八糟实际上也是乱七八糟,正反面人物都显得可爱无比或者说你根本就分不出正反面人物,一部邪典就这样诞生。
每一段故事中的主角的角色的变换很有趣,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人所处环境和地位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故事文森特和马沙的妻子中有两首音乐很动人,全片的节奏把握准确美妙!非线性的叙事电影的代表作。结构巧妙而富有深意,精彩的对白。片中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美好的品质,却都无可救药的走向了黑暗与迷茫。各个段落不分首尾,互补结构,开头和结尾相连,暗示现实中类似影片中的情节总在发生永不停歇。

观电影《低俗小说》有感


电影《低俗小说》观后感

大约十年之前就看过这部影片,当时是被这种看似无主题但有趣的表现手法吸引,后来才知道是昆汀的成名之作,但也的确不理解好在哪里。昨天又看了一遍,好象比第一次看的时候要有些感触了。

影片其实在表现编剧导演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生命存在意义、人生的选择与自我救赎、欲望与尊严、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感情、人生中沉重甚至有些荒谬的意义、人与人的关系在不同情况下的急剧的转变等等。

生命存在意义何在?生命存在的价值何在?影片中用黑帮的杀人如麻来表现,生命的意义似乎是极为卑微的,杀手谈笑间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但生命是无意义的吗?导演用两个杀手的不同命运作出了回答:生命是有意义的,看你自己如何选择:文森特与黑人大叔在开始视他人生命如草芥,反观何尝不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态度,但当二人面对乱弹毫发无损的奇迹出现的时候,黑人大叔顿悟了,产生了放弃这种生活的想法;而文森特依然我行我素。与之对应的结局也是不同的,视别人生命为无物的文森特在极无对抗性的状态下有点可笑地死去(蹲完厕所之后面对对手);而黑人大叔在面对两个菜鸟级的抢劫者的时候,以往的情况下一秒钟都不会犹豫地会拔枪干掉抢劫者,而这次他选择了退让,对比他两次对着可能拔枪射击的人的时候背诵的圣经,尽管内容一样,但所带的情绪已完全不同,第一次充满了愤怒与暴戾,第二次则平静而含怜悯。黑人大叔选择的其实就是对生命(他人和自己的)的一种态度。

拳击手布奇则是一个从童年就被加上沉重思想包袱的人,那只从曾祖父开始就传下来的怀表可谓意义重大,可谓传家宝,被赋予沉重的意义,当然从他保存的过程来看则显得不可能甚至说有点荒诞,这可能也是导演对社会家庭赋予每个人思想烙印的一种态度(但导演最终想表达什么观点有点没看懂)。而布奇在寻找回这只来历很显荒诞的怀表的过程中,遇到一系列更加荒诞的事,想干掉他的杀手去蹲厕所了,出来两人狭路相逢的时候,布奇被面包机的异响吓了一跳,开枪干掉了很酷的杀手;在布奇开车路上等红灯的时候,很偶然地遇上了被他狠狠整了的老板,而两人在撕打中却双双落入两个变态的手中,处于两人做梦也没想到过的危险甚至恐怖的环境中。(观后感 )两个人从你死我活的敌对状态立时转化为同病相怜的同盟状态。人生可能就是充满了荒诞的吧,这种荒诞的感觉充斥着整部影片,包括两个杀手间甚至显得有些臃长而无甚意义的对话,包括文森特作为杀手的酷与很难看的死的一种强烈对比,包括两个菜鸟抢劫者的可笑的对话和抢劫等等,无不充斥着一种荒诞感。人生就是如此的荒诞,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导演提出了这个问题,让观众去思考。另外,布奇在欲望与尊严之间的选择,也让人看到了导演对此问题的一种态度。

男女感情似乎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但导演仍以杀手文森特与老大的老婆间的有趣的经历去表现了男女之间的那种微妙的感情:影片一开始文森特就得知与老大的老婆有染后果很严重,以致于开始相处时小心翼翼。但随着两人的接触,两人间产生了那种微妙的感觉,两人间不再是打手与老大老婆之间的关系,但也不是相爱的关系,而是男女间有点感觉时的关系。应该说导演把这种感觉表现得很到位。周星驰在《百变星君》中也有意模仿了这一情节。

低俗怪谈第三季观后感影评


《低俗怪谈第三季》是一部来自美国的恐怖电视剧,该剧剧情离奇复杂,引人入胜,小编这里整理了很多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一起去看看吧!

第三季前三集我都不喜欢,不喜欢故事分散开来。虽然知道越走到后面会有连接点,但是这样搞的每个都是主角,故事路线这么分散开来,感觉走到最后显不出最后一集重要性和冲击,女主角死了成了必然,然故事到结局没什么吸引。还有,就是最后只是女主死了,其他那些妖怪到底是灭了,还是只是走了?

结局结的很突然,且没突出准确性。也许这为后面拍后续做了一点铺垫吧。没有确定的结论点,那后面可以找故事突破口。这种系列意识,实在让我不喜欢。

下一季也许女主复活,那些个黑暗妖怪又一次复活了。没完没了,是对剧情的整合最大的打击。所以我没办法接受季度系列过长的,虽然编剧可以发挥才能,但是把所有的主角全部搞一遍,来来回回绕圈子,大打折扣只会。

如果为了推崇系列电视,才出现多个主角,不然只有单薄的主角是撑不下一季又一季吧?所以才同时有意识的着重凸显出多个主角色彩。然后把故事分散,拉开不同的主线,次主线,才能保证故事可延长性,毕竟电视剧的集长什么的因素都得考虑。

能同时打开很多季,而且故事还能保证获得观众认可。

就目前来看,低俗怪谈还是不要再继续了、虽然我很期待EVA Green的作品。

但是适可而止也不一定再次拉低对这个篇幅的评价。

如果还能把故事能说下去,且采取的方式很紧凑,我仍很期待看到新的一季。

penny Dreadful是我看()过最好看的恐怖剧。黑暗,鬼怪,悬疑,恐惧,神学,人性,各种吸引我的主题,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上演。上帝,恶魔,希腊神话,路西法,德古拉,吸血鬼,道林格雷,女巫与狼人,Frankenstein和他复活的monster,设定十分宏大。英式台词,大量引用英国浪漫主义的诗歌,如雪莱,布莱克,华兹华斯等。用大量的对话和独白来演绎内在心理,恐惧,情感,欲望,孤独,人性的黑暗与暴力,这种表演内在张力强大无比。无需惊人的特效,如此精致,充满艺术和诗歌文学气息的英式台词,太惊艳了。Eva演得最好的剧,没有之一,Vanessa Ives。对于Monster,在丑陋的外表下,被世人所弃,又感觉他是魔鬼与天使的共生,大量的诗歌从他的口中说出,把全剧提到了更高的艺术层面。前几天无意想起了Venassa Ives这个角色,画了一张她的素描,才想起来第三季去年没追完,今天补了一下最后两集。女神,死了

依稀记得第一季里,好心的剧院老板帮怪物取名卡利班,并解释:这是莎士比亚《暴风雨》中半人半兽的角色,但第二季中,怪物对瓦内莎自我介绍道:my name is John Clare名字来自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诗人!

我得重温一下《低俗怪谈》不过,不管怪物叫卡利班还是John Clare,名字皆富有文学色彩,当然,他的脸更富有色彩:多少人看了卡利班的面孔想快进?这样一个人造怪物,连给予他生命的弗兰肯斯坦都惊恐于他的丑陋而抛弃了他!

人丑就该多读书!于是, 卡利班成为剧中最热爱读书的一位,他的常见形象是手捧书籍,吟咏诗歌连送给心仪姑娘的礼物也是一本书!

我们要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卡利班随口吟出一花一世界的诗句时,叫人怎能不动容?可是,他太自卑了,独自躲在阴暗角落里,自艾自怜自悲自叹造物主的不公!因为受尽冷眼与欺凌,他极度渴望爱,但不是宽泛意义上的爱: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真情总是有的,譬如说剧院老板,譬如说瓦内莎,他们从未歧视他,就连剧院女演员待他也是友善的究其竟,卡利班追求的,不过是男女间的欢愉之情:错将剧院女演员的善意当爱意,涂脂抹粉,一番遮丑后,前去示爱,结果可想而知暴怒之下,他险些杀了她!

无疑,卡利班人性的另一面是自私而暴戾的,他滥杀无辜我们大智大勇的范海辛博士一瓶酱油都没打满,便惨死他手!他时时恐吓弗兰肯斯坦他深知以自己的容姿,在俗世里无法觅得男欢女爱,便转向弗兰肯斯坦,要求他给自己造一个永生伴侣,并且,一定要漂亮!

原著小说里,弗兰肯斯坦唯恐再造出一个怪物遗祸人间,不顾生死威胁毁了半成品,结果招致杀戮,弟弟和未婚妻惨死,为了复仇,他追杀怪物到北极,最后命丧他乡但是,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电视剧中主角的命会比较硬,弗兰肯斯坦的命扛过了三季,女主角凡内莎都死了,他仍活着!

他不仅活着,而且当真造出了一个美丽的女怪物!我们不必理会网络上的口水,姑且以为她是美的怎么能不美?连她的造物主都爱上了她!于是, 卡利班又悲催了:我是怪物,你也是怪物,但是,我们隔着一副皮囊的距离!

也许,孤独将陪伴卡利班不生不死,不老不灭,但是不,第三季里,卡利班寻着电光石火的记忆,找到了自己前世的妻儿。

英国大工业革命背景下,贫苦的一家人卡利班并没有寻来俗世里的小团圆,儿子死于肺痨,妻子要求他带一个活的儿子回,否则永远不要回,是绝望地祈求,也是一种要挟,卡利班不想儿子成为怪物,将他葬入海底

与卡利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道林格雷,他是个富裕的贵族,锦衣华服,俊美至极,处处讨人喜欢!此人男女通吃,来者不拒,每日的营生,是谈情跳舞,最喜那著名的肉体运动!

第一季里,道林格雷这条故事线几近于停滞,他只是一个纵情声色的纨绔子弟,连咱们的绿娃女神都跟他有一腿!第二季,道林格雷仍是处处留情,连男人也上,只不过这个男人有着变装的癖好,他发现了他的秘密,于是,他杀了他!至此,我们才知道道林格雷的秘密:他永葆青春,是因为他的画像承载了他的衰老小说里的道林格雷,最初是一个害羞腼腆的美少年,霍尔华德爱上了他的美貌,为他作画像,享利勋爵诱导着他的阴暗面,他遵从内心的欲望,开始走向放纵之路,引诱剧院女演员西比尔,又抛弃了她,为此,西比尔自杀,西比尔的弟弟想报仇,追寻线索中,被贵族猎杀,道林格雷为了彻底保住秘密,决定毁掉画像,当他举刀刺向画像时,却杀死了自己,画像恢复了年轻的容颜。

但是,电视剧中,道林格雷活了很久,同样的,女主角凡内莎都死了,他仍活着整整三季,他活出了美,也活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忙碌地勾三搭四,勾完了女人勾男人,勾完了人类勾物类女怪物莉莉,生前是特殊行业从业者,跟他有过一腿,死后,又补上了另一腿!

莉莉生前和死后的段位不在一个级别上:生前,她是一个备受欺凌的妓女,得了肺痨,最后并不是死于肺痨,弗兰肯斯坦为了寻找合宜的女怪物供体,给她看病时乘机捂死了她反正她病得要死了!重生后的莉莉心智与手段开了挂,将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道林格雷受她驱使,弗兰肯斯坦为她痴情,卡利班为她伤绝,她是女权运动的倡导者,组织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人们闹革命,不过,终是没能完成自己的宏图大业弗兰肯斯坦与道林格雷联手了结了她恢复自由之身的道林格雷继续着翩翩美少年之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个剧有很多的诗歌和神话及小说人物的出现,台词优美,画面是英剧典型的点光源(虽然这剧是老美拍的),演员演技全员在线(貌似欧洲的演员演技和台词功底都超级好),尤其是绿娃和演大儿子(大白脸)的演员演技炸裂。

上面两位演技好到什么程度呢?在S03E04中,全集只有这两个演员,一个场景(一个四面全白无窗的房间),四个角色(附身大儿子的德古拉,附身大儿子的路西法,大儿子,女主),但是却又不会让你感觉单调。这集是虐心程度排第一的,比大结局还虐一个丑陋的陌生人竟然是最善良的人,他可以为了让素不相识的女主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去读自己不喜欢的诗歌,会为被残忍的医生折磨的女主感到悲痛,可他仅仅只是个医院看护而已。但正是他,使女主温妮莎最黑暗的日子里有了一束光。

说到虐心,在我心目中虐心程度排第三的是S2E3的回忆杀。温妮莎的师傅女巫大大为了保护她的小蝎子不受到欺负最终被自己救过的无知的人类烧死在树上,那时她还看着温妮莎,眼睛里充满了关爱和关心又似乎在告诫着徒弟不要走向黑暗,要永远保持真我。Be true。

这剧的台词真的是太美了,大量引用了诗歌却又恰到好处。例如第二季温妮莎独自一人留在空房中望着天空说:So ? A moment.

Is it poisonous? Like all beautiful things, I hope so.

十五年才绽放一次。等待多年,只为尽美。一生只为六次绝美绽放。

花期有多久?

一瞬。

这花有毒吗?

正如其他美丽之物,亦复如是。

金矿观后感影评


《金矿》是一部由马修麦康纳和埃德加拉米雷兹等主演的惊悚冒险电影,影片剧情精彩,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一起来看看吧!

绝大多数时候,成功与失败只是一线之隔。并且大成功和大失败,用的方式、甚至做到的程度都一样最终决定成败的,可能就是那些运气。

希望,是这些所有事情发生的根基。希望更好、希望更好的生活、希望更多的收获、希望更大的成就这些东西在本质上就是人性本身的贪婪。那是一种无法阻挡的欲望,深植人心。不管它最终的表现形式,是梦想、是信念、是荣誉、又或者是金钱、是地位、是权力这些东西本质上都一样,区别只是在于程度的不同和表现形式的差别。

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去看这部电影,最打动人的部分,莫过于那张证明所有人都是错的,五五分成,不惜一切。的纸条。对于来自一个陌生人的信任,迈克真的是以不惜一切的标准去做的,那个结果也确实让人难以形容。当回看这一切的根源仅仅只是来自一个陌生人的信任时,那个反差,让人不断的去突破认知人类行为的大跨度。当肯尼对迈克说:我去寻找金矿,却找到了一个朋友。 时,如果去掉整个事件的背景,确实是一件在平常人的角度看也让人称道的事情。

最近,人们在不断地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威胁,核心是基于两个点,第一是强人工智能超越人类之后,对于人类的蔑视或者不在乎状态,对于人类物种本身的威胁;第二是弱人工智能和人类沟通可能存在的障碍,会引发人类毁灭的可能性。而迈克不惜一切的作为,让我马上联想到了第二个威胁的感受。

确实,人类极少这样不计后果的单纯面对一个目标了。这其实是一个程度,甚至,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是人类需要追求的一个程度。只有这样极致的面对,才能创造更大的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像电影里的情况一样。以虚无的金矿,造就了人们的疯狂,造就了整个不可思议的事件,那个过程,摄人心魄。

而从人类希望(或者欲望、或者贪婪)的角度去看,人类的所有付出,都是期望回报的,不论是物质回报还是精神回报,不论是外在回报还是自我满足,不论是现时回报还是远期回报。而超越现实一般程度的回报,会逐渐让人疯狂超越一定范围之后,甚至让人癫狂。而人是相互影响很大的动物,要想促成别人的癫狂,必须以自己的癫狂去点燃,而肯尼的一句话,简单直接:他有强烈的直觉,他推销的是他真心相信的东西。而这些状态,我们在谈到信仰、主义、愿景、发财时,也常常见到。()

而现实中瓦肖矿业的原型 Bre-X矿业,当时更是从上市初的每股0.45元一度狂飙到最高点每股270元!如果你从该公司上市初持有市值10万,那么到最高峰你将拥有6000万!0.45到270,10万到6000万,这就是那个让人癫狂程度的量化表达。而唯一的真相是:只要能发财,没人在乎真相是什么,因为这样大家都能发大财。

真相,是为了让人更有保障的去实现目标的路径,但是,并不是绝对必要的路径。这就是人类思维模式上的一个定式。这个定式,需要中性的看待,合理的面对,灵活的运用。

光影评观后感


《光》是一部来自日本的剧情电影,影片画面精致,剧情丰富精彩,寓意深刻,网友们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是各有不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网友们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今年5月28日,阿彼察邦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家与光为主题作了创作交流。他提到:

在农业社会,人们都是被光控制(作息睡眠)的。

从光亮到黑暗的变化预示着我们闭眼后在黑暗环境中萌生的幻想和梦,我们从中获得对历史和叙事的理解。

光和记忆不是固化的而是可塑的概念。

阿彼察邦

当时正值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闭幕,河濑直美的《光》于5月23日全球首映,大致的情节也已经在一些评论中流出。提问环节曾打算问阿彼会如何看待河濑所提出的光的疑问(盲人如何看电影),又因为现场情况和思考的不成熟而迟迟没能提出。

时隔六个多月,在观看了《光》之后,这个蹩脚的问题似乎获得了自然而然的解答。两位亚洲导演不约而同地将光作为某种感知与理解的核心,并与电影艺术不同程度地联结在一起,编织了作为自然元素的光在人类现代社会的存在脉络。

而河濑直美在《光》中做得更进一步的是:光不外在于人,它是与人一体的存在它既是对象,又是方式,也是主体。处于光的维度之中,自我的不同层次都彻底开放,面对的是所有光汹涌的洪流。

1 感官:失明的观众

影片的中心人物毫无疑问是以中森雅哉(永濑正敏饰)为代表的(濒临)失明者。

雅哉先生曾经是著名摄影师,相机早已成为他观察世界的方式与视觉的外延。当视觉官能的本体逐渐衰退,他就更加容易产生对这一外部器官逆反性的重度依赖。他需要在仅有的光明中,继续通过相机去记录外部的世界,从而达到个人视觉依然存在的确证。那视野中仅有的一角清晰和相机的感光回路连缀成幽深的巷道,这一条路越来越窄,最终将他的身心全数捆绑于其中并在最终混沌降临的时刻崩塌殆尽。

河濑直美将雅哉走向全盲的过程通过眼睛主观视角与手持面部特写交错呈现。观众们通过银幕代入了主角视觉消逝的感官变化与情绪起伏,从而达到对失明的双重体验。最终,影片呼唤观众重新思考失明意味着什么这一长久以来被广泛讨论却鲜有感同身受的疑问:我们是否可以不再缠斗于失明是一种残缺或是失明只是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粗暴争辩,而是真正从中获得全身心的直感。

河濑直美诚然并没有在这一组对立中做出选择。她明白在眼前消逝的光有多么美丽,因而感官的被剥夺绝不是生活方式改变这一云淡风轻的表述所能概括的,而是一场切实的罹难;而另一方面,她又明白自己必须去呈现之后可能的选择,去照彻已经黯淡的角落,去展现这一片混沌中反向延展的可能性,从而丰富光的意涵。她重视的正是人物情绪带动下逐渐枝繁叶茂的过程,而并没有过多求索一个确切的结论。

永濑正敏

影片中还通过其他的细节将观众的位置与人物拉近。比如尾崎美佐子(水崎绫女饰)所做的工作:帮助视障人士看电影。除了美佐子的工作场景,影片还呈现了她在日常生活中对城市景观的描绘。这一处理当然有塑造人物的目的。但从观众的角度来看,当我们面对可能略显呆板的声画同步时,我们已经部分地被邀请到女主角所构建的感官世界中,我们的判断甚至是被友好地冒犯着的。因此,不仅仅在雅哉的视角中,在美佐子的视角中,观众的感官体验同样被重视。

视觉诚然是河濑直美想要讨论的核心。而更进一步来看,失明只是导演关于人类感官的提喻。在人物与观众的互动中,触觉、听觉等维度的通感同样没有被忽略。雅哉在完全失明后通过触摸确证对美佐子在场,触觉因而在黑暗中形塑了他人,达到直观却又深沉的交融;美佐子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陷入山中泥沼,镜头紧紧跟随着她的足部,将泥土沉重而黏滑的触感倾泻而出;再如美佐子在密林中寻找母亲时,儿时与父亲游玩的声音逐渐渗入,最终与母亲与夕阳合而为一。不同感官在影像与文本担当了不同角色,相互言说最终浸润为浑沦的生命直观。观众们在感官的不完整中,体会了生命如光一般的圆满。

2 感知:文本与影像的消弭

在今年九月大陆公映的《声之形》中,声音成为交流的象征物,失语者心理的外部具象化是描述的重点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目的是天然合乎电影作为影像的呈现方式的。而《光》所做的似乎从一开始就与此相悖。当美佐子在大银幕上对着失明者描述电影时,矛盾已经不可避免地产生:作为一部电影,要如何向观众证明影像本身是可以被替代、甚至可以缺失的?

与第一部分相同,河濑直美又一次回避了确切的答案,而选择去展现困境。美佐子对影像的翻译从一开始就受到了雅哉的非难,因为文本限制了想象;而一轮修改过后,文本又流放了想象。

在这一过程中,雅哉的独特性再一次突出。他是摄影师,所处的又是走向全盲的最后阶段,因而对影像与文本的感知方式与其他失明者存在很大差异。他依然抱有很强的独立主体意识,在作品与自我之间划开了一条界线,又在文本与影像之间寻找空隙。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长期对相机这一影像中心的依赖,他的感知已经被划分为各自孑立的板块。因而当面对这样的抉择时,他如此的反应几乎是必然。

然而实际上,影像的表达与文本的表达都存在残缺。无论影像还是文本,都在对我们所处的现实进行不同程度的筛选和诠释。当我们发现某一处遮蔽之时,总会有另一处被遮蔽的隐匿于我们的感知之中。当我们接纳了一种诠释的镜像之时,总会有另一种被掩埋。

因此在雅哉与美佐子的互动过程中,美佐子的残缺是显性的,因为表层的文本中的束缚很容易被析出;而雅哉的残缺则是隐性的,因为他在提出种种苛刻的要求之前,一直沉浸于从自我出发对外部世界进行拆分的模式之中而这一模式的存在已经注定了某些支离破碎的结果。破碎所能投射的,也只是破碎而已。

回到影像与文本的问题中来,河濑直美并没有因为文本在影像面前的进退失据而放弃文本。呈现困境是为必要,而还原为一的理想状态则是需要实践的。相机因而成为一种感知异化的隐喻,雅哉的顿悟正是来自于丢弃相机而投身于光的刹那。工具被摒弃,文本与影像的交织也不再有功能性切分的必要。跨越影像与文本,通过升腾的感知认识的世界,已经是世界的真实本相。

3 感应:流动的人

影片中含有不少对现代社会景观的描绘,其中的人也大多是匆匆掠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同样沉默于不确定性之中。相对清晰的人物里,雅哉的朋友表面热络,暗地里却抢夺他的相机;美佐子与母亲相隔遥远,只能通过传真联系。即便笔墨并不多,我们也可以从美佐子与雅哉的日常生活描绘中感受到那一份都市中特有的空茫感这一点可以在那些不同都市场景中剧烈摇晃的手持长镜与工业区大远景中获得最直观的感受。

难以免俗的是,河濑直美同样将爱看作治愈现代疾病的方剂。通过对他人的爱,人自身的空间才得以打开,人的感官、感知才最终升华为不可名状的感应形态。又或许与这种难以捉摸的特征相对应,《光》中的情感描绘几乎全部靠人物的情绪推动。它一直朦胧地跃动着,直到某些时刻喷薄而出。而也正是因为那一瞬间,我们意识到先前每一次暧昧不明的铺垫之下有多么深邃的暗流。

恰似那些游丝般悬浮的光点,他们在墙壁、在脸庞,在枝叶间的缝隙、在随风飘舞的发梢,在一切可能产生回音的空间中相互造访,将空间中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物情绪的克制与压抑,光不断折射不断堆积,最终汇聚成那一瞬间的滂沱。美佐子与雅哉的爱情似乎就在这种光的相互感应中达成,几乎完全跳过了应有的逻辑顺序,却又和光中弥漫的尘土一样自然而然。

而实际上,狭义的爱情也并不是河濑直美想要呈现的核心,最终的落脚点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感应。这一点在美佐子寻找母亲的段落得到了延展。与爱情场景相呼应,这一瞬间同样发生于山顶,同样在漫溢的光中。

美佐子穿过茂密的森林,橙色的光逐渐从镜头前方闪射而入。她在寻找母亲,而母亲则在寻找父亲。逐渐痴呆的母亲依然在等待着父亲的归来,而神志清醒的美佐子却同样在森林中听到了父亲的声音。这种感应的能力在逼仄的办公室中未能复苏,而在群山万壑的森涛与光中被唤醒。它超越了生死,恒久地嵌入灵魂深处。你身处光环之中,融入了时空怀抱;你身处此时,又降临于他人存在的每一刻,在这一刹那的缝隙中窥见了永恒。

这便是人与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维度的感应。在这种感应中人的质态被模糊,成为生生不息的一部分,成为流动的光中的一部分。

我依然不知道该用怎样科学严谨的语言去定义光,正如河濑直美也同样无意给观众一个确切的定义一样。我只能尽量用贫瘠的言语去描述:

在所有的光向我涌来的过程中,我看似是中心,实际上已不复存在。因为我已经与光融为一体,是一切反射折射的融合。我的感官已经不再有残缺,我对世界的感知不再有分裂,我感应的所有都已经在归途中感应到我。光涌向我的混沌中,我与光一同臻于完整。

正如雅哉对美佐子所说:

我自己可以过来,你只要在那里等我。

河濑阿姨的这部新作《光》,在中日两国的热度,大概有一多半是被今年冬番神剧《山田孝之的戛纳电影节》炒起来的。在这部伪纪录片里,突发奇想要冲击金棕榈的山田孝之和被拉来扛锅的山下敦弘早在第3集就被电影节达人教导,戛纳最爱的是河濑直美、是枝裕和和黑泽清(尽管山下敦弘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但是还是要向观众普及一下嘛);随即河濑直美就作为大魔王出现在第6、7两集里,彼时正值山田孝之和山下敦弘从法国取材归来,河濑阿姨作为戛纳的亲女儿吐槽火力全开,啪啪打脸山田之后又拉他出演自己的短片(怎么可能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反正就当综艺节目看了呗),教他做人之余还教他演戏该剧即将完结之时戛纳公布了入围名单,河濑阿姨的《光》赫然在列。经过这一轮热炒(怎么看都像是上了个综艺节目),河濑阿姨忽然变得连普通影迷都尽人皆知。等到排片表出来,《光》被安排到70周年大庆的这一天,成为当天唯一的一部主竞赛电影,不得不让人猜测其中是否在暗示什么(说起来六十周年大庆时候河濑阿姨的《殡之森》勇夺评审团大奖呢)。然后结果就扑街了所幸水花不算大,几个发了稿子的外媒基本都是三星评价(五星体系的三星,以下同)。中国记者这边看过的也是三星略多于两星。整体而言,影片优秀的地方很优秀,绝对配得上主竞赛;但崩坏的地方确实也是极为夸张,简直是断崖式的WTF这种级别的崩坏。

影片的取景地在奈良,讲述只有部分视力的摄影师中森雅哉(永濑正敏)与盲人电影解说音轨撰写员(这个奇葩的职业好难概括毕竟原文是視覚障がい者のための「映画の音声ガイド」の制作に従事している你们自己看着办)尾崎美佐子(水崎绫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中森被邀请参加电影解说音轨的焦点访谈小组,和其他的视觉障碍者一起参与对解说词的调查与修改工作。于此同时,中森正在失去他最后的视力。尾崎的问题是一面要应付挑剔的盲人观众,一面又担心住在奈良乡下、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同时还因为父亲的突然消失而耿耿于怀。尾崎在中森的摄影集中看到了一张日落远山的照片,与父亲遗物中钱包里藏着的那张照片与自己记忆的某个场景甚为相似,因此对中森产生了兴趣,并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中森失去视力后一度拒绝尾崎的帮助,但在带尾崎去看夕阳的时候终于接受了现实,扔掉了自己的照相机并与尾崎激吻两分钟(是的就是这个时刻开始断崖式崩坏);最后中森接受了尾崎的感情,影片在盲人们被尾崎撰写的旁白感动得泪流满面的电影放映中结束。

实际上河濑阿姨这部电影的角度选择已然十分犀利,(极度)弱视的摄影师和盲人电影任哪一个都是非常新颖有趣的电影概念,将两个概念都纳入同一部电影也并非不可以,但主次上就要有所选择。影片的最大问题就是采用了男女主角平衡视角,导致主次不清晰,而且这种视角内在要求的感情戏因为铺垫不够显得极为牵强生硬。但是这种铺垫不够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河濑阿姨实际上在视听呈现上表现极为出色(甚至发个奖都不为过的那种出色!),用极大光圈、极浅景深的特写和大特写运动镜头来让观众体验视觉障碍者对世界的感觉(还插入了几个中森的主观镜头来直接表现他眼中的世界和他失去最后一点视力的过程,尽管实际上有点多余),这一点上的视觉表现力公允地说要好过《推拿》尽管创造性还是离埃斯基尔沃格特《盲视》有点差距,但情绪上做得是十分充分,都可以拿来做视听语言课片例了。首次担任电影摄影指导的百百新是河濑直美的校友,本身也是著名摄影师,本片中他的表现十分出色。

就河濑阿姨的作品序列而言,本片中可以清晰地辨认出《萌之朱雀》(消失的父亲与留下的遗物;奈良周边山村)、《沙罗双树》(奈良市景)、《殡之森》(尾崎寻找母亲时经过的树林)、婆婆系列纪录片(尾崎的母亲),当然还有河濑阿姨标志性的作者风格:逆光的树木、天空的流云、夕阳下的群山但自我重复和自我致敬之外,突破也是显而易见的,仅在短纪录片《尘》中出现过的片中片首次成为故事长片的结构性因素,并且这个片中片的用法非常少见:如何向视觉障碍者观众描述一部电影?这当然不是个曾经在大陆风靡一时的电影录音剪辑式的问题:这些观众不仅要求对画面的清晰描述,还要求给他们留足体验情感的时间,还要求不要混入解说者的主观因素以免影响他们对影片的理解,还要求能够在这种解说中体验到感动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者说,是个现代主义电影或者当代艺术式的问题杜拉斯、阿兰罗布-格里耶、克里斯马克等等左岸派大师都在作品中直接处理过类似问题,当代艺术嘛,欧容的神作《登堂入室》中就有声音绘画的梗,该片也是在处理描述/叙事,乃至能指/所指这样的高大上问题。《光》里片中片的用法,比较好的一方面是与影片故事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互文关系;但作为情节推动力就显得有点薄弱,尾崎在一番艰难地寻找之后终于找到了对影片结尾的一个恰当的描述,但把这种对工作认真对待的匠人精神和自己的身世、家庭问题以及感情线混在一起就有点潦草牵强了。

最后还是要提及一下影片中充沛而独特的细节,弱视摄影师如何在离婚后独自生活和创作,尤其是他对空间的感知方式;这来自于专业细致的取材调查,比很多以盲人为题材的影片都要处理的出色不少。永濑正敏的表演也非常精准。公允而言,影片的亮点主要是摄影和男主角,但是鉴于今年戛纳男演员出彩的戏着实太多,预感河濑阿姨今年又要陪跑。那么作为河濑阿姨的多年粉丝,只好默默送上祝福了。

河濑直美导演这次聚焦于即将失明的知名摄影师和口述影像工作者之间的爱情故事,讲述爱与希望的日式温情。

导演设计了三层时空的希望,为了方便理解,这里分别用电影内、电影中、电影外叙述。电影内是电影中的电影所处的时空,也即女主美佐子口述的那部电影里的时空;电影中是女主和男主中森先生所在的时空;电影外则是影院观众所处的物质现实时空。

电影内男主重三失去了挚爱的妻子,在绝望中任由妻子的丝带随海风飘逝,迎向落日的余晖,电影中的导演阐释这迎向落日的余晖是一种绝望,一种百岁老人孤独面对未来的绝望。而这绝望最后被电影中美佐子的口述影像诠释为眼角余光的希望。

电影中男主中森因逐渐失明再也无法从事挚爱的摄影工作,妻子也因此与他离婚,在完全失明的绝望中,中森把所有摄影作品与底片付之一炬,并将被自己定义为心脏的胶卷相机扔向了落日的余晖。但是美佐子的出现给了他希望,让他在爱情中重生,接受了失明状态的自己,努力靠盲杖向美佐子的方向走去。

而电影外的观众,也因为剧中演员的表演以及爱情故事本身的感染,同片尾电影中的观众一样,处于一种看到了剧中角色的未来的希望,被世间真情打动的状态。

电影内和电影中的男主,电影中和电影外的观众,这是导演精心设置的两个相互呼应的对照关系。

其中美佐子是贯穿叙事、带来希望的至关重要人物,她作为一个口述影像工作者,非常热爱这份工作,全情投入,即使在日常上下班过程中也在不断练习强化口述亲眼所见的能力,她试图站在盲人的视角去体验世界,闭上双眼走上盲道体验盲人的艰难。她有着真性情,会在自己讨厌的盲人面前假装挥拳来泄气,也会因受不了中森的 造成麻烦和逃避的指责,直接怼了回去,以致正式口述时自己的声音被撤换下去。但她并未就此放弃参与口述工作,在爱上中森并开始正在了解盲人的世界后,提出了要在影片结尾添加最后一句话的要求,这句话也是她在深刻理解了中森先生失去挚爱的痛苦之后对盲人们的希冀,她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并没有如中森所说那般逃避。

可惜导演在美佐子爱上中森这条在线并没有做足戏份,落日中的亲吻过于突然,没能做到水到渠成。

中森先生呢,中森正在经历逐渐失明的过程,这是他对世界冷漠、面无表情的原因,他无法接受自己再也无法拿起相机摄影的现实,美佐子的闯入打破了他的这种状态,即将失明的那一刻他恐惧地抓紧美佐子的手,美佐子成了他拍的最后一张照片,虽然糊了,但是真实、温暖。在美佐子示爱后,他决定要追逐美佐子,向着光明的未来勇敢前行。

全片镜头以特写甚至大特写为主,占据至少50%的画面。摄像机视点也就是观众视点,导演大量使用特写其实与盲人主角是相呼应的,男主角中森在半失明状态下观察到的世界是模糊的,需要以一种近乎用眼睛抚摸被观察物体的方式才能看清,而这正是特写甚至大特写的视角,导演将中森的视角代入观众的视角,让观众去感受男主看到世界的状态,加深体悟那种即将失去光明与希望的痛苦。

这种大量特写视角必然是一种挑战,无论之于观众还是演员,甚至摄影师。特写使观众聚焦于演员的表情和动作细节,相当于把观众置于演员的面前几十厘米处,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容易让人厌烦这逼仄的画面空间,而对于室外手持运动特写镜头,画面抖动厉害是必然的,这是对观众的挑战;对于演员,如此近距离的特写是对演技与自信的考验,需要演员对导演和摄影师有足够大的信任,特写镜头将微表情、微动作的细节放大,表演的瑕疵也同样会被放大,脸上的每个毛孔与斑点在大屏幕上事无巨细地呈现,演好并不容易;至于摄影师,用手持运动镜头去拍特写,室内还好,演员位置变化不大,容易捕捉,而到了室外街头特写,摄像机镜头不可能离演员很近,而长焦镜头使空间平面化,跟踪演员位置变化对于摄影师是有一定挑战的,微小的镜头移动都可能将演员甩出景框,更何况演员也是运动的。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演员和摄影都很好,即使是看起来像素人演员的几位盲人配角在特写镜头下也都还算自然。

《光》是涉及电影的电影,其中讨论了电影与观众的关系,电影导演的意图和观众的理解是会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再经过口述者二次转述给盲人听众,盲人感知到的电影已然失真。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双眼功能完好的观众尚且会对同一部电影有不一样理解与感受,更何况无法直接感受画面而需要经过口述者二次转述的盲人听众呢,盲人所感受到的内容很大程度取决于口述者对电影本身以及人生的认知,电影中的导演对这种曲解电影原意的做法是持有开放态度的,这应该也是河濑直美导演的态度。电影是导演的孩子,电影在完成那一刻起,就成了离家的孩子一样自由生长,所以观众大可不用去了解导演的想法,自己对影片的认知和体悟才是最重要的。

可惜导演探讨电影中的电影也仅仅止步于此,并没有更多深层次的探索;元电影(即电影中的电影)对于影迷来说终究是迷人的,无论是经典电影致敬片段,还是讨论电影语言本身。

河濑直美导演对森林应该是有着深切的爱的吧,初女作《萌之朱雀》中从屋顶眺望的远山,《殡之森》中山林里游戏般的追逐,而到了《光》,变成了山林寻母,在泥泞中得见幼时父亲种的树,发现站在树边等待日落夫归的失忆母亲。这是导演的田园故土情怀,而失忆的母亲也有着导演患上老年痴呆的祖母的影子。

希望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能看到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不管这世间多么冰冷无助。正如娄烨导演的《颐和园》片尾未署名者写给李缇的墓志铭。

观后感《低俗小说观后感影评》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