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宋词有感

读宋词有感

凌霄梦华宋之四韵——读《宋词》有感。

“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是我们一辈子的事。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思维的火花一闪而过以至不再出现,所以写一篇读后感尤为必要!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作品心得更好的记录下来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凌霄梦华宋之四韵——读《宋词》有感,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凌霄阁中功无分,乾坤鼎内药未成。更拟与君共遨游,且来同饮醉此生。宋词者,古之圣品也。继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莫不称颂。笔者才疏学浅,妄以一笔试江山,评点几贤。

一、竹杖芒鞋应波折,虽困浅滩又奈何。惊天动地皆抖擞,一文慷慨万古歌。

东方甲乙木,青龙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昔日潜龙困渊,不得施展,一遇风雨便昊天。红颜家国两行泪,忠肝侠胆,一声长啸,声震九天。手握笔锋,君临天下,所到之处,群英俯首,凌霄阁中排第一,一蓑烟雨唯苏轼。,龙,雷者也。浩然正气,凛冽侠胆。雄文一出,乾坤挪移。君不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动魄遇挫不折,遇悲不伤。虽困于浅滩,以逍遥之姿面对。因为他坚信,怀揣着豁达,终有一日可济沧海。

二、鞠躬尽瘁问君王,可知苍黎釜中汤?是非功过两纷扰,忠心千载风清扬。

西方庚辛金,白虎者,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身居庙堂忧其远,位处江湖忧其君。平生未雨绸缪,谋定后动,一声号召,群雄助阵。鞠躬尽瘁,倾尽心血谋改革。权贵盛怒的淫威,不曾让他心意转变,他苦苦支撑着欲倾圮的天。凌霄阁中排第二,逆天改日王文公。虎,风者也,四方祥瑞,泽惠苍黎。惊天一逆,天下震动。君不见: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著。秋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为苍生,九死未悔,为黎庶,志向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倘若能救万民于水火,就算是死,又如何?

三、临风把盏夜未央,不利于行道阻茫。鬓斑难顾奈我何,天若作文弛我我偏张。

南方丙丁火,凤凰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侠义自居,仗三尺剑,理不平事,立不世功。小己愁而大国难,统帅神州豪杰,破敌之魂。所攻之处,无不降服。怎奈英雄报国无门,拔剑向天,一腔热血,化为壮烈词章。凌霄阁中排第三,怒剑狂歌辛弃疾。凰,火者也,刚直壮烈,傲然不屈,草木化灰,浴火重生。君不见: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我命由我不由天,扼住命运的喉咙,才有九天揽月之机。再苦再难,又能如何,烈火重生,永不放弃,一切焚尽,必将新的开始。

四、世人皆为名禄忧,我独谈笑看吴钩。烟花巷陌拂剑走,痛饮一樽花间游。

北方壬癸水,玄武者,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一袭白衣,片尘不染。一樽清酒,我独坦荡。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且恁偎红倚翠,对酒当歌。烟花巷陌,一醉疏狂。望极春愁,危楼之上,凡水井处,皆有高歌之声。凌霄阁中排第四,三变柳七天下知。武,水者也,莫弱于之,莫胜于之。夫唯不争,故天尤之。君不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心如止水,波澜不惊,坦荡无争,一路前行。世事本是一场大梦,成败不应放在心上。当心神不宁,为烦恼所困,且不妨退一步,放下,自会轻松自如。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再回首,多少蓬莱旧事,烟霭重重。凌霄四梦,给我几多感慨。如今风流数少年,我辈少年拂剑去,怒马鲜衣承社稷。他日功成重回首,再次高歌少年游。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聆听水之韵


水在颤抖,他们的灵魂依旧不朽;水在激涌,他们的精神仍然长存。心泉汩汩,流水潺潺,用心去聆听,他们的人生流出一汪碧海;侧耳去聆听,他们的理想汇成一滩小溪。题记

汨罗江的守护高山流水,知音何在?弦声已绝,如何独生从政的道路上,他始终一个人蹒跚前行,没有朋友的陪伴,没有知音的追随。他的一生是在追求国家强盛的道路上辗转反侧,莫大的猜疑、妒忌、排挤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虽然君主刚愎自用,但他依旧选择了追随。内心的怀才不遇始终萦绕,到头来落得流放在外的结局。尽管这样,他依然谱出了《离骚》的无韵,《九歌》的魅力出现,《天问》的非凡问世,成为了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国是他的根,文学创作是他的魂。他,有着山的坚定与傲然;他,有着海的胸怀和坦然。他就是屈原一个爱国与文学兼得的守护者。汨罗江的流水滚烫着哦,原来有屈原的忠实守护。站在汨罗江岸,我聆听到,一个爱国者内心的无助与迷茫。

赤壁水的踌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时代让他成为一代奸雄,但又有谁知道他的内心也曾忧伤?也曾无奈呢?赤壁之战,他落荒而逃,仅仅一夜东风,他的理想,就此破灭,在去与留的艰难道路上,他没有心灰意冷。壮志难酬怎不想一统大业,怎么不热爱这片炽热的土地呢?败走在华容道上,望着身后战火焚烧的赤壁战船。他选择了放弃,等到时机成熟再回马一战。他,有着石的坚硬与强悍;他,有着花的柔软与谦和。他就是曹操一个美与不美夹杂着的封建社会的统领。赤壁的水静静地淌着,哦,原来有曹操内心的踌躇。

立于赤壁水前,我聆听到,半个君王内心的徘徊与滞留。

零丁洋的愤怒

山河破碎,身世浮沉,赤诚忠心,何留史册国家的危亡,民族的兴旺,他深深牵挂。可惜,太多的苦难终究降临,国势危急,他也漂流四方,抗元的抱负终未圆满实现。内心难免惶恐万分,为了祖国,他甘愿舍生取义。虽然事与愿违,但是,他的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啊!他的文学也让我们暗暗佩服。《正气歌》的激昂澎湃,《过零丁洋》的愤慨不平,《金陵驿》的沉郁悲壮。他,有着剑的锐利与彻寒;他,有着弓的回旋与正直。他就是文天祥一个舍生取义却事与愿违的肝胆烈士。零丁洋的水翻涌着,哦,原来有文天样的愤怒。

停在零丁洋上,我聆听到,一个以死明志的将军内心的激昂与澎湃。听水之韵,思物之珍,认真的聆听,永远的坚定。背起行囊,继续前行,收获人生的大海,聆听碧绿的深潭。

读《唐诗》、《宋词》有感


诗词传千古、诗心永流传

读《唐诗》、《宋词》有感

漫长悠远的中华文明孕育出中国人独有的情感表达方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诗词的种子自小便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品读钻研诗词是一种人生的历练,愈品愈浓厚。唐诗、宋词更是成为你我案前床头的必备书目。蒙曼老师说:当代中国人诗心不死。诚然,诗词代代相传,从几年前回复量百万的续写诗词的帖子,到诗词大会上圈粉无数的飞花令比赛,中国人从来没有忘记诗词,中国人有不死的诗心。但诗心究竟为何?是诗仙李白笔下的快意人生,亦或是柳永叹惋的儿女情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生坎坷流离的陆游心里,诗心是对国家的热忱,在弥留之际,他最大的遗憾是未能看到国家统一。家国山河的一草一木都深深地写进了他的诗词之中,融入到他的生命之近代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欺压临蓐,国人诗心依旧不死,秋瑾的长歌还在徘徊,谭嗣同昆仑肝胆在长啸,诗心便是一腔赤忱的爱国之心。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虽不用抛头颅,洒热血,但是依旧不能忘记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爱国之心。今日抵制萨德,乐天的兴旺不再,是爱国的诗心在当代的继承和弘扬,也是以国家之务为己任的另一种体现。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的一颗诗心是多情的蝶恋花。古人为追求心上人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到如今年轻人的女神,留个微信,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古今人共有之。一直觉得拥有一颗诗心的人,在感情路途一定不会走的太过艰难,纵使经历过落日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的落寞,但也一定会以诗词的独有的底蕴内涵以及个人的诗心体会,去排解忧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东坡与亡妻十年生死相隔,纵使无法体会哽咽无语和泪流千行的痛楚,但却让我更加珍惜现有的生活。一见钟情的转辗反侧到平凡生活的柴米油盐,红玫瑰也是白玫瑰,再读柳永东坡自己的内心也就多了份纯粹与平和。

年轻时曾一度执迷于诗词工巧,而经历时间的洗礼方才渐渐醒悟,诗心也越来越向往恬淡从容的山水诗词,流水让人向善、忍让,高山教会人包容,远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言清丽,字字洗涤人心。如今窗外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消失的是大漠孤烟、小桥流水,但不灭的是一颗恬淡的诗心。当我们衷感叹红于二月花的枫林,如银河下落的飞流瀑布,淡妆浓抹总适宜的西湖之时,折服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时,可以内心深处得到诗词的滋养,而不是在发愣片刻后大脑空白大喊一句真美啊

人生的历练也使我渐渐明白:诗心即人心,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历久不衰的真正缘由,写尽人世悲欢,道尽家国情怀,在这忙忙碌碌的生活中给予你我精神的和平与宁静。如今的我,报效家国的激昂陈词不减,家国故土的深沉留恋更添。在车马喧嚣的忙碌生活之后,不忘一杯清茶,一本诗词,细细品味在午后的落日黄昏。

真正的诗心,即是人心,诗心不死的你我始终坚守着生活的初心,都痴恋着诗意的栖息。

读《师韵》有感


读《师韵》有感

文字:杨凤霞

童年的夜空是寂静的,抬头望去,繁星点点,无边无际的天幕辽远而又深邃,将我孩童的心带到了远方。

从那个时候起,我便爱上了神秘的宇宙。

转眼已走过十几载春秋,如愿踏入了北科这片沃土,离我的梦想又近了许多。

《师韵》如竹,耸立于华夏大地。细看院士们的题词,或刚劲端庄,或豪放洒脱,或清秀隽永,都透露出了一种大气磅礴的气场,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一种迎难而上的力量!

打开《师韵》,仿佛看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手捧课本时的心无旁骛,仿佛看到了机器轰鸣的车间中他们挥洒汗水时的无怨无悔。战火纷飞,社会动荡,他们却将满腔的热情融入到那钢水铁水中,凝聚成祖国最有力的钢铁长城。

作为一个理科女,早已听了无数女生不如男生的话。在人们的眼中,女性要么做个贤妻良母,操持家务,要么就做个林徽因一样的才女。做科学家、搞研究时女生都是要靠边站的。可是有一种不服叫做"谁说女子不如男",有一种愤怒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一种魄力叫做"巾帼不让须眉".甘于平庸、自甘堕落的人是命运的妥协者,迎难而上、敢于挑战才是女中豪杰!

正如李依依,从一个初知世事的少女到一个成熟稳健的女性,从一个娇弱的小姑娘到声震田径场的体育健将,从一个高炉工长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几十载风雨,带走的是青丝,换来的是宁静坦然;带走的是幼稚,换来的是学识渊博;带走的是青春,换来的是祖国科研世界的累累硕果。一次又一次的迎难而上、克服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我,学习新事物。人生路上,她走出了一段辉煌。而工作背后的她则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到了家庭上,做家务、带孩子。为人妻的温柔贤惠,为人母的善良无私,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这样的科学家,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再如钟掘,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深感科技兴邦的重要性,便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祖国的钢铁事业。毕业后的她便踏上了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投身科研。谁能想到一个母亲为了学生把刚出生的儿子寄养在婆婆家两年之久,谁又能想到一个女子为了国家的尊严研究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东西。身处钢厂,她预测钢轧机寿命,为钢厂生产争取了一年的正常运转时间;身处学校,她为了科研事业不眠不休,甚至连除夕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她的生命因为有了学生而变得美丽深邃,她的血液,因为有了钢水而变得滚烫热烈!于她,最高的奖赏便是国家的肯定。胡总书记的一句"谢谢你为国家做的贡献"竟使她热泪盈眶!

我是即将走进材苑大门的"材女",前辈们的励志故事鼓舞着我探索未知的世界。我没有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整日受着文化的熏陶,也没有在十九年的生命里博览群书,精通六艺,可十二载的寒窗苦读教会了我坚持,教会了我自律,更教会了我谦虚上进!

如今我站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宁静的校园绿树成荫,学风浓厚,前辈们的足迹清晰可辨,我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向上?青春的战鼓已经擂响,而我,早已做好准备,踏上新的征程!

我是太行山的女儿,从小便听知了前辈们开山凿渠,引漳入县的壮举,更是把"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融入了骨髓。

小学时,听闻杨利伟乘飞船去太空的事迹时,我便对宇宙充满了向往。

高中时,物理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我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物理殿堂。

高考铃声结束,我那尴尬的分数给了我不小的打击,本以为要和物理道别,却阴差阳错进入了北科材料的大家庭。看着前辈们的足迹,怎能不心驰神往、跃跃欲试,怎能不满心欢喜,心生敬意?

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以勤奋执着作船,以悠悠《师韵》作桨,以梦想作帆,在人生的海洋上起航!

《师韵》如灯塔,为我照亮前进的方向;

《师韵》如歌谣,为我奏响生命的旋律;

《师韵》如甘霖,为我滋润生命的土地!

读《宋词》有感400字


风吹开这本《宋词》,心里又涌起沧桑感。

唐诗、宋词、元曲经历了上下数千年的洗礼,见证着中国文学的进程。捧在手上的一曲小令、一阙小调,其实有无比深长的意味。

哀!伤!愁!宋词给人的往往是这种感觉。问!叹!思!宋词总有强烈浓郁的情感。回首李清照,不是在黄花梧桐中“寻寻觅觅;就是在小舟/亭台上饮酒、争渡”。总是试问他人,反而瘦比黄花。她在伤感中度过余生。再看李煜后主的生活。总是愁!看水能说:“人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看景能云:“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政权拱手让人,最后还因一首《虞美人》一命归西。

词人们,何苦,何必!不是不想理解你们,只是你们太难解。生命是一去无回的,又何苦如此惆怅。你们难道不知“人生得意须尽欢”?何苦长长久久论衰伤!你们难道不懂“天生我才必有用”,又哪能里来怀才不遇的愁苦?当历史长河将你们的妙笔丹青带到我眼前,除了惊叹你们的佳词妙句,我更为你们的伤感生命而不值!历史的沧桑,岁月的变迁不知能否抹去你们的愁。但我确实想让“愁”烟消云散。生命就如一场游戏,有胜就有败,有欢就有衰。但胜败是常事,心情也可调适。有限的生命里伤心过是一天,开心过是一天。命运是自己的,总得接受吧!所以不管命多惨,都应该调适自己的情绪呀!

风又吹闭了这本《宋词》,沧桑感和惆怅也消散。我欣赏,我寻觅,但我不要哀伤!生活如此美妙,生命本无愁!

梦之浮桥的彼岸—— 读巴金《梦之船》有感


梦之浮桥的彼岸—— 读巴金《梦之船》有感

范苏齐

等待在秋日璀璨的夜里,全世界明亮的星星一齐绽放。梦想的小船,在夜幕中缓缓划来,荡出层层涟漪。短暂停留。然后,在黎明第一缕曙光降临时,《梦之船》将载着梦想驶去浮桥的彼岸。而弗洛,也将去追随梦想的彼岸。
——题记

Charpter1 初﹒始

弗洛合上了书页,淡蓝的封面如同一片海,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色,《梦之船》就像宁静中的一丝荡漾,让弗洛的心有了一丝波澜,但是她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因为她知道,她的梦想遥望不可及。

她是这时才发现爱德华不见了的,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出现过,爱德华与她是寸步不离的,她急忙原路返回,寻找爱德华的身影,熟悉的犬吠声传来,她快步寻着声音去,看见了一个穿着纯白色蝙蝠衫的女孩正逗弄着它。“爱德华”,她轻声唤着,“走吧”。“噢?朋友,这只漂亮的博美是你的吗?”女孩启唇,声音如同秋日的清风,“我叫伊德。”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突然使弗洛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朋友般的亲切感。

伊德就这样毫无预料的闯进了弗洛的世界里,成为了弗洛从未奢求过的知己。

Charpter2 梦﹒想

伊德与弗洛散步在田间,正值秋季,金黄的麦穗随风摇曳着,偶尔有人垂钓。伊德在一个草垛旁坐了下来,从背包里抽出画板,转动着手中的2B铅笔,弗洛也坐下,翻开巴金的《梦之船》,这本书陪伴了她十年了,每当她想起,自己的梦想,便从中寻找慰藉。等到弗洛将快要倒背如流时,伊德终于放下了铅笔。弗洛一看,不禁吃了一惊。画中爱德华静静地伏在麦田中,一眼望去,金灿灿的麦穗霸站了大半个眼球,远处的小溪涓涓细流,一只小船正行驶着,仿佛要驶去那彼岸。

秋意似乎更浓了,风呼啦啦地吹拂过伊德的发梢,“洛洛,没有跟你说过吧,我的梦想。”弗洛缓缓地摇了摇头。“我的梦想是成为威尼斯的水上艺术家。”伊德的语气很认真,“我知道这个梦想并不伟大,但是无论什么梦想,不管卑微或伟大,都值得尊敬。”弗洛没想到一向古灵精怪的伊德也会说出这样的话,良久,她突然苦笑了一下:“伊伊,你真的要听我的故事吗?”

Charpter3 梦﹒船

弗洛很小的时候,就梦想着做一名女演员,因为她的姐姐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她为此很骄傲。但是,在她年仅6岁的时候,充满光明的梦想瞬间一片黑暗。

她无法忘记失去姐姐的那个夜晚,妈妈抱着她,痛哭着对她说:“你永远不要当演员,永远也不要。”那时的弗洛还不懂,虽然很难过,但是还是点了点头。直到后来,她才知道,那个震动演艺圈的事件——姐姐的拍摄地点发生了爆炸,姐姐再也回不来了。

从此,她把这个梦想深深地埋下了。

Charpter4 追﹒求

弗洛释怀了,如果姐姐是让她拥有梦想的人,那伊德绝对是那个让她继续坚持梦想的人。站在中央表演学院门口的弗洛,心里有了答案。此时,在威尼斯的伊德打来了电话,隔着话筒,弗洛还是十分兴奋:“爱德华让我告诉你,它想你了。”

但愿我们能乘着梦之船到达梦之浮桥的彼岸。

——后记
点评:小作者以故事的形式演绎读《梦之船》的感想,有创意。


读《清塘荷韵》有感


读《清塘荷韵》有感

《清塘荷韵》是已故著名国学大师、我们家乡近邻山东临清人季羡林先生所作的一篇散文。该文写成于1997年中秋节,最初发表在《人民日报》,后收录到河大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中。作者分别从"种荷""盼荷""赏荷"等方面为我们展示出荷花生长的各个阶段特征。文章最令我感动的是季老对荷花的那份殷切期待,以及对荷花的耐心守候。这份爱与守候体现在种种细微的事件中,无时无处不在。

诚然多数中国人都爱荷,但论爱荷程度大概很少有人能够超越季老。本来是朋友馈赠给他的几颗莲子,但季老却用它们来了却楼前无荷的这一心病。他小心翼翼地"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希望莲芽能够破壳而出",希望不要对莲子造成意外的损伤。虽然季老对内心的那份期盼轻描淡写,用"尽人事,听天命"这样的话语来简单带过,但"盼荷"过程中的种种焦虑与沮丧却无法掩饰他对莲子生根发芽的希冀和对荷的真情,因为爱之深才"恨"之切。在等待莲子发芽的两年时间内,季老把每天去塘边观荷当成一件工作,"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

正是季老的"盼荷",对莲子的苦苦守候,对莲子的耐心等待,终于在第三年得到了意外的回报。水面上突然有了几片圆圆的绿色,虽然"细弱单薄、可怜兮兮",但却正是莲子生发出的叶片。也因之季老绝望的心再度燃起了新的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这几片莲叶竟然如燎原星火一般迅速生长,几天之内就遮蔽了半个池塘。这真是一个奇迹!

季老的等待与守候,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消磨,他以他的耐心和深爱,带领我们一起见证了这一奇迹,并把它分享给众人。我们在欣赏这一生命爆发的过程中,会收获内心的感动与同样的喜悦,也会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苏东坡曾在《稼说送张琥》中说 "厚积而薄发",莲子的成长过程,不正生动地体现了这一古训吗?我想它也同样适用于教育。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件需要我辈终身力行的工作,也是一份需要强大耐心和长久守候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秉性的学生,他们或聪明伶俐,或乖巧可爱,或调皮任性,或难以管教。对此,我们老师又该如何去做?是像季羡林先生一样耐心守候,还是任其随波逐流?我想绝大多数老师们会选择前者,以教育者的良心与长辈的耐心去守候去坚持去一如既往的关爱与呵护。我们可能暂时难以看到学生的改观,但多年以后,谁能否认学生们像莲子一样强大爆发呢?正如季老所言,"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我们需要的是多花点时间,耐心见证学生们带给我们的奇迹!

作者:李小勇

喜欢《凌霄梦华宋之四韵——读《宋词》有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宋词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