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1800字

红楼梦读后感1800字

《好好先生》影评1800字。

快乐来自于视觉,观影即是如此,我们拥有独立的个体与思维,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思绪的火花,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观后感,梳理纷繁的思维,可能用写观后感的方式来实现。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好好先生》影评1800字,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好好先生》影评

以前看过,但是情节忘得差不多了,因为是奔着搞笑片才去看,当时没有什么感觉。不过再发现其实是十年前的圣诞节贺岁电影,现在重新看的话,发现经历岁月变迁,以及当年的历史背景(2008年前后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好像给赋予了有着延续性的内在参考,幽默效果犹在,尽管有着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但来自同理性可以被感知理解的种种故事情节,稍加夸张的表达方式,会心一笑之余,多少都能反射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包括有些带伤感的成份。当然,有金凯瑞在,化干戈为玉帛是没问题地。

在当时自己太年轻,如果去说什么那肯定是本故事跳出了生活行为模式,夸张和儿童不宜成份诙谐好笑而已,可以说看过笑不出声也不会差评那种,没有使得难受的情况。但这样一来,影片的后半段就会看的比较被动。蜕变是本片的关键词,但要是认为其建立于空中楼阁,本故事就自然不会被继续认真看待。影片改编自美国著名幽默讽刺作家丹尼华莱士同名热卖作品,被艺术加工成很多年龄段皆宜的喜剧。喜,或者尽其所能我们的人生路也难能如此,迷失自闭于旅途中的人很多,可能某些时期还是大多数,像本片,生不逢时吗?本片真人秀节目便是解惑的社会衍生产物,困惑的群体实在太多。不过简介里讲的挑战巨额奖金等内容我没看到,还好不是重点。而转折点是Carl和这档节目的主讲立下军令状的时刻。想说当下为钱利忽悠百姓的实在太多,这段容易被视为雷同,一笑而过。我其实忘记是否曾看过这部份,不过现在那场景在想假设将周围的群众暂时屏蔽,两位角色的相遇,很像《沉默的羔羊》中两位金像得主碰面那刻。特别是那节目主讲连形象都类似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揣测着男主的心思,男主同样也以带有矛盾抗拒的态度与其交流,进入内在情绪宣泄,从缓慢到直接及暴露,默契来得看似瞬间,也貌似被期待了很久。

然后,主角便带着疑问和焦虑,踏上寻找答案之路。蜕变与自我救赎,都是两部电影的关键词。这时想说,如果有人告诉《沉默的羔羊》的内涵要以喜剧形式去表现,那应该不是片言只语可做到的。男主有其自身的心酸,我们也会有,从而经常去拒绝回避,包括自己最好的朋友。这里有表现出来的共性,因此片中的幽默很容易产生共鸣,而金凯瑞则是把不容易产生共鸣的部份都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同时,都说咱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本片中金凯瑞同时再要去扮演两种性情截然不同的人物,从多方面来看都难度可想而知。

有朋友会说演戏时把自己都骗掉就可以了,故事情节编造就行。但本故事里,除了男主为回避去骗人以外,所有其他场景都很确切真切,影片是真实感浓厚的那种,金凯瑞也基本不会去深沉,可能那部《楚门的世界》是特例。所以为什要偏偏去说这电影是纯属逗乐呢?刚过完年,都说那几天是身上的喜气最盛的,因为都满满是亲朋的祝福,留传数千年,不会是空穴来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总是被斥责的人,聚集的肯定不是福气。其实,没有生命的物体,在我们身边经过,理会与不理会,可能都是一种缘份。本片是将已普世的观念融入,跨越种族肤色,情理之中作某种假设。贺岁喜剧,上述深沉的概念是不会直接提及的。不过,是否提示了其他有份量元素呢?除刚才《沉默的羔羊》,至少我还能发现明显的致敬经典:斯巴达克系、《哈利波特》、《电锯惊魂》(外甥都说深刻)、《肖申克的救赎》。

其中《肖》最为传神,银行工作者,那枚章印从惯于否决变成认可,人物由牢笼里逐渐迈向光明。上述经典为什要出现在片中,在为什么做铺垫?来者不善的感觉,无事不登三宝殿。虽无法全部看清,但是这就是一个萧条时期的社会故事毫无疑问。虽然与我共通的是本片里手头较拮据那些人物,但真正描写的还是相对算富足的几位角色。可是,都难以回避生活中的不尽人意。Carl的上司要提拔他那段,以数据表明可以得到银行贷款的窘迫人士只是基数的零头,绝大多数是既没有钱更缺乏希望,所以跳楼与恐怖份子这些元素在戏中描绘着社会的不稳定。

Carl盖的每一个否决章印都是特写,一些负面的东西仿佛被传导、延伸。时间久了,男主可能情愿去做片中那些看似荒诞的YES族,符合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人与社会相辅相成,并不是荒诞。只是,男主年轻没有办法识别那么多的人生社会哲理,所以片中他时常会有短路情况,恰好也可以幽默来表现。女主则相对淡定,有着不同的生活履历。相同的是他们的经济条件尚可,支持着恋情的发展。但YES和NO不能决定爱情,男主最终被怀疑是恐怖份子,这段哭笑不得的高潮也将剧情归一。男主找回他的导师,在情绪错乱的情况下,他以为真是咒语灵验。但结果,跟好友peter说的一样,行动就可以改变,形成自然,YES或NO无所谓,内心发声是无需承诺的。那位导师只是节目主持,男主信以为真的事同时也真的帮了他,他被催眠洗脑啦,接近自闭的他也歪打正着,开启行动转变性格的路程。

好在他俩有钱去消费,同时也帮衬了许多商家,Carl批的那些贷款受益者也很感激他,还贷之余也成为朋友,朋友多了好办事,影片后半段都在说这些。但爱情有些例外,钱与认可也会爱莫能助,因为可贵,就像百分之一的几率都被男主放贷,受益人才会从心里感谢,才会成为朋友。对待朋友方式各异,但谁的心不是肉,尤其是真心,真心多了,想自闭的人就少了。这些道理都在荒诞搞笑里反映,迫使我们去想东西,回到原著的套路中。

但总体来讲,本片是说给中产阶级的,刚说穷人是本片陪衬,也许这样故事说得专一些效果更好。毕竟,有资本才好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本片引用那么多场合都是在消费基础之上的,几乎没停歇过。莫非,也是在暗示我们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之命理。反正我只经历过股灾,而且据说准确预言08年金融危机的大佬表示一场更大的危机将至。如果真是,那本片应该算是一种提示,危机时刻互相关照可以缓解,男主尽管傻也逢凶化吉,他的朋友也有傻,但本片在强调真,聪明与否居其次,这与我们的生活是极其相似的。本片导演佩顿里德的《蚁人》系,也印证出小人物可有大作为,结合本片,还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先前本来想看金凯瑞排名第三的那出戏,说的是名人故事,但没找到完整片源,没怎么看,现在发现本片其实也是心路旅程,高兴之余,也接地气,年过完了,祝大家开工大吉。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延伸读

有话好好说影评


有话好好说影评(一)

理性——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

张秋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从小在北京土生土长,没招过谁,没惹过谁,总想要点儿强……哈哈!就是大家熟识的老实头,循规蹈矩的有那么点呆板,不过却多了几分的责任和可爱。这种人需要比较平稳的生活,比较固定的交际,比较完善的制度,大多数时候的确能克尽本分,安分守己的过自己的生活,可也不免要让心中激荡的窥视心理出来透透气。不巧啊,偏离了自己熟悉的轨道后,被无情的抛入了非理性的漩涡之中!

非理性——主要是指一切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情感、直觉、幻觉、下意识、灵感。

赵小帅绝对是这方面的始作俑者,非理性团队中的急先锋。这斯做任何是不外乎随心所欲,率性而为八字方针。他的血液中无不流入着疯狂二字,而这正恰好给予了他战胜一切一切的力量和勇气,他控制不住自己,却经常被别人给控制了,无可避免的他总是遍体鳞伤!

命运那就是如此的爱开玩笑,他把张秋生和赵小帅有机的揉捏在一起,让他们相互矛盾冲突,又互相感染影响。让理性举起了菜刀,而非理性则要维持治安,刘德龙的事件确实是解决了,不过到底是理性扭转乾坤?还是非理性大刀阔斧?

有话好好说影评(二)

《有话好好说》这部影片的镜头充满着摇动不安感,倾斜的构图似乎预示着片中的每个人都随时可能交换他们的位置。影片力图从由于控制而导致人与人位置逆转来反映影片主题.

影片刚开始,王小帅作为雇主企图用大把大把的钱去控制收破烂的,黑皮等,而一番啼笑皆非后,我们惊奇地发现,王小帅这个雇主却被他的雇员戏弄地团团转,雇主与雇员的位置发生逆转.

之后,刘德龙使用暴力去教训了一下王小帅,但他的这种控制却适得其反,王小帅反过来用菜刀满世界追杀他,两人的强弱地位瞬间逆转,当然,王小帅的强者地位也未持续多久――他被送入了拘留所.

好,再让我们看看张秋生这个形象,他是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眼镜,干瘦,满嘴之乎者也.在电脑被砸坏之后,他充满信心地打算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王小帅赔钱,但王小帅稀奇古怪的逻辑彻底摧毁了张秋生的"控制".张秋生这个有理者瞬间变成了无理取闹者.然后在饭馆里碰到左右蹄和德才问题时,张秋生又想用自己的才识来"控制"王小帅,却又被王小帅的独特逻辑逆转.当他最后一次打算用才识说服王小帅放下屠刀失败后,他觉悟了,上层次了,暴力,这个他从未敢用的武器,在酒精的催化下,他终于使用了.但是,当他使用了这种最禁忌的控制工具时,就预示着他将会重走之前王小帅的老路――拘留所。

在昏暗的小房间内,又发生了一段位置转换.胖师傅蛮横地企图用武力控制张秋生,而此时的张秋生被逼急了,拾起了屠刀,到处追杀胖师傅,两人的施暴和受暴地位瞬间改变.

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影片犹如一部黑帮片,有肮脏的金钱交易,有血腥的暴力,片中每个人也如黑社会一般,使用暴力,使用金钱,使用喋喋不休急功近利的说教去控制别人,但他们的结果都是失败,反而造成双方位置的逆转。

那有没有成功的人呢?有。刘德龙在饭馆里和王小帅见面时,表现得异乎寻常的彬彬有礼,和王小帅"有话好好说",当王小帅举刀瞬间(火车汽笛声加强了其心理变化)却意外被打断了,而由于刘德龙这次做到了有话好好说,没有像上次那样随便动用暴力,导演只给了他小小的惩罚----被音响砸昏了.而阻止王小帅犯罪的人,不是又用文又用武的张秋生,而是之前王小帅有话好好说的方青卓,如果之前王小帅没有和她真挚的交流和帮助,那王小帅必将走向犯罪的不归路。

此时导演的意图表现无遗,在当今这个物质高速发展的社会,金钱,空洞而急功近利的说教,暴力,正是人们最常用的三种控制他人的手段。而在影片中,导演用一个个的事例有力的讽刺了这三种武器的无能,不但无能,并且会对使用者自己产生巨大的伤害。

在影片中,导演同时也试图给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具体方法,那就是“有话好好说”。当张秋生替王小帅说出其心理话时,安红与王小帅紧紧拥抱,听惯了男人的虚情假意,真心话才能打动她的心。此后王小帅与方青卓的真情交流,更突出了“有话好好说”的巨大作用。正如片中葛优扮演的警察所说,“国与国之间都能谈判,人与人之间有什么不能谈。任何时候都不应该使用暴力”他才是有话好好说的典型代表。

片中的王小帅被设定为一个结巴,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正由于他的这种缺陷,才导致许多时候他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无法自如地和别人交流,于是只能诉诸用钱雇人喊话和不发一言的暴力。但是唱歌正好弥补了结巴的不足,他有地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达到了和别人的交流,于是这才避免了他最后的悲剧.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交流却愈发困难,于是人们尝试着去寻找交流的方式。但是金钱,急功近利的说教,暴力这三种交流工具却使整个社会更加浮躁混乱,光怪陆离。人与人究竟能不能交流?该怎么交流?片中的人们或许不明白,但导演籍由一幕幕如同小品的笑话,希望能找到这个答案,呼吁着人们能做到“有话好好说”,抛开那些虚情假意的工具,真诚的与别人交流,以此来解决当今这种畸形的社会现实。

有话好好说影评(三)

《有话好好说》是一部以北京青年赵小帅为主人公的城市荒诞轻喜剧,节奏明快,通过简单的吵架冲突发展到一个荒诞不经的境地的故事,表现了人在社会上难免有些矛盾冲突,影片的拍摄风格十分独特。

电影开始时,赵小帅在大街上追安红时,摄影机一直在跟拍中,从步行到骑车,让观众的心随着镜头的移动而移动。电影运用了大量的仰拍和面部特写,当赵在安红家楼下喊的时候,摄影机仰拍下了所有大楼的景象,用来反映赵小帅找安红时内心中的急切之情。而此时安红已经与某娱乐公司的老板刘德龙谈恋爱。刘德龙叫人去打小帅以警告他,小帅在混乱之中抢过路人张秋生的背包向打他的人扔了过去,结果包内电脑被砸得粉碎。小帅发誓要报复刘德龙。而张秋生则要求小帅赔偿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最后三个人后约在一家小饭馆见面,将事情彻底了断。小帅伺机动手,老张见劝说无效,想用装疯引来警察,却被小帅捆在了楼上的椅子上。影片到这里到了最精彩和紧张的时候,在这个小饭馆里,导演运用了大量晃动剧烈的镜头,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形势的紧张,求将城市人的不安和内心的冲动表现出来,进而呈现出人物之间理性非理性的冲突。那种晃动或者镜头的运动也从来不是那种漫无目的的摇来晃去,其实影片中那种晃动是在大的晃动中追求稳定和平衡。影片以红色为主色,大胆运用各种鲜艳的颜色,充分突出了城市年轻人的朝气的同时也突出了年轻人内心的冲动。影片大量运用特写,将人物的面部故意拍的不对称,突出人物内心的扭曲。当赵和刘德龙在楼下数钱时,楼上的张却在被胖厨师惩罚,在这里运用交叉蒙太奇的方法形成强烈的对比,造成观众的心理落差。当赵内心极度紧张,想要掏刀砍刘的手时,由方青卓扮演的那位大姐来给赵告别,打断了赵,这里运用了声音蒙太奇,出现了一声汽车的刹车声。使观众的内心的紧张达到了最大值。

正在这时,刘德龙头上的音响掉落,不偏不倚的砸到了刘德龙,使剧情发生了大逆转,而此时开始播放的《心情不错》的歌曲,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效果。此时观众们都松了一口气。而剧情又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此时的张秋生由于忍受不了胖厨师的虐待,而发起疯来,要拿刀砍胖厨师,这与他之前的形象产生了极大的反差,从知书答礼,一直强调要有话好好说的张秋生,到拿着菜刀想要砍人的张秋生,再起到喜剧效果的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每个人都有冲动钻牛角尖做出不理性事情的时候,当赵小帅去劝张秋生到最关键的时候,出现了伴有舒缓音乐的黑场。黑场留给观众足够的想象的空间和时间,让观众真实的融入影片。看了后面明白了这个黑场同时也表现了张秋生在拘留所拘留的日子,起到了教育观众的目的。

赵小帅与张秋生从拘留所出来都是由同一名由葛优扮演的警察带出的,这里运用的是重复蒙太奇,在突出喜剧效果的同时,也起到了教育意义。而葛优的那一段关于有话好好说的台词,更是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让我们明白“有话好好说”不但是有效解决冲突的良好准则、也是建社良好社会的关键。

《动物世界》影评1800字


《动物世界》影评

没猜错的话,郑开司的父亲就是游戏的设计师。这个游戏或者电影的目的是什么?苏格兰黑山羊的故事和剧情好像没有太多关系,可套用了一个道理,此时此刻,你看到的人心是黑色的。所以我们乐观一点,只在大量钞票面前呢,人类才是自私的。



先说说郑开司和大胡子的第二次Check。第一把大胡子出石头,郑开司出剪刀,大胡子胜,事实上郑开司只有剪刀。然后是郑开司的高智商推断,结论是大胡子后面两张全是布,因为他判断郑开司是均衡主义者。那为什么第一把要用石头呢?在3张对决前,大胡子的布输给了郑开司的剪刀,连续两把都是剪刀不符合均衡主义。

大胡子第一把出石头,后面两张全是布,但他如何知道第一局郑开司是剪刀?如果大胡子出牌顺序不变石头、布、布,郑开司其实有3中出牌可能。郑开司第一局出剪刀,大胡子胜2局平1局;第一局出布,大胡子输2局胜1局;第一局出石头,大胡子输1局平2局。剧情似乎说不过去。

按照概率学思考,大胡子33%的几率胜2场,33%的几率胜1场,33%的几率负1场。也就是说,的可能性是66%,输的可能性是33%。不知道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圆场理由。



再说说囤牌的问题。

郑开司让李军和胖子收别人的牌,找有3颗星零张牌的人,因为怕被发现囤牌。但如何确定可以买到很多石头呢?

后面郑开司推断有人在囤布,造成剪刀大量平局。当时的计数牌石头81,、布81,剪刀82,而郑开司手中石头30,、剪刀2、布4,之后他从囤布的人手中得到了30张布。那么郑开司囤了30张石头,另一人囤了30张布,在消耗了大量剪刀后,还有50张石头和50张布。这种以小博大的方式好像没有那么容易吧,需要等很久很久?



聊一下剧情

相对于兽性的人心,使这些人甘愿留在船上的理由才引人发省。很多人,尤其是常客,上船的目的不只为挣钱,还被尔虞我诈的刺激感所吸引。张景坤用星交换Check机会时没人应战。他最大的愚蠢不是少算了3张剪刀,他很擅长心理战术,但为什么忽视了最基本的问题,很多人不是为了下船而赌博,留到最后人都和他一样的贪婪狡诈,带有兽性。下船对大家没有任何吸引力,甚至根本不想下船。

如果最后被解救的大叔也是骗子,那就有趣了。能被白衣人骗进小黑屋,他应该没有那么奸诈。但也许和胖子一样,被骗得多了,也变得狡诈。他被释放后会不会继续赌博,真不好说。他在小黑屋里感受到恐惧,兴许会老实的下船。郑开司也没考虑过他会不会下船,也许他还会赌。

这部电影不只是讨论钱和人性,更在探讨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人类间的信任是不是真的很廉价呢?输了的人会发配到船底的实验室,成为小白鼠的人要具备动物的兽性吗?不讲人性道义的人才能做实验品,有人性和理智的则要下船。二楼又是什么样子呢?

游戏的原始状态,每人12张牌,石头剪刀布各4张,自己就可以平局掉所有牌,然后下船。规则可能规定必须要相互Check,但如果没有这个规矩,也不会有很多人主动下船的。这个游戏的初衷是要人和人进行交流,加上不想下船的想法,主动下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张景坤选中郑开司,他是看出郑开司想要下船,而且郑开司并没有野心。也因张景坤消耗了郑开司两颗星,郑开司无法下船,引出了下文。把一个可怕的人培养成了对手和敌人。

因为平局不会失星,所以存在有星无牌的人,致使人和人需要配合合作。李军找到郑开司是在剩一星和零手牌的情况下,患难之时才想到朋友,人品可辨。郑开司也剩一星,但没有放弃对朋友的信任,也是人品可辨。郑开司、李军和胖子没有桃园结义,但也是患难之交。患难之交真的经不起考验吗?三人最后上演的一幕无疑说明共患难易,共富贵难。这似乎是铁打了几千年的事实。

在一个强调团队协作的年代里,人和人之间的信任难倒只能建立在利益之上吗?

郑开司在结束前无法消耗手牌,所以被送进小黑屋,但他赢了张景坤5颗星,为什么不能把自己就救出去?小黑屋里的刀疤男明明有一袋子,说明进小黑屋可以带钱,难倒不能带星吗?

郑开司和张景坤对决前的手牌数石头31、剪刀2、布33。如果用2张剪刀分别消耗1张石头和1张布,一胜一负,石头和布全变成双数,可以全部平局。但3个人只有8颗星,少了一颗。在盲比时郑开司2负1胜,合计失掉1颗星,3人变成了7颗星,所以还要赢2颗星。郑开司猜出郑景坤手上的是石头,所以最后出布。余下的手牌石头31、剪刀2、布33,无论如何都无法消耗掉了。赢走张景坤赢得5颗星,加上原本的7颗星一共12颗星,多出来的的3颗星可以救自己出去。(笔者可能记漏了,或许是6颗星。)这个设计很精妙,但他缺少张景坤那样的阅历,并且他为人乐观善良。

郑开司消耗掉张景坤最后的手牌,张景坤也许还有3颗星,他还能下船,但他绝不是为下船才赌博的。所以郑开司帮张景坤,发到是对他最大的惩罚。如果这两个人合作,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组合。但在现实中似乎没有多少组合存在,更多的是独断专行,谁也不相信谁。



最后谈一下小丑。

郑开司的脑子有病和小丑打怪,这两件事和剧情有什么关联,笔者哑口无言。硬要说的话,一是为基因研究的桥段打好续集基础。不知道日本动漫原著是什么剧情。另一个原因,小丑带个人欢乐,但化妆背后的自己是忧伤的。不过郑开司化妆的白脸小丑,左眼下好像没有那一颗眼泪。



(p.S毛爷爷说的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后人改做与人斗,其乐无穷。毛爷爷原话中的奋斗究竟是什么意思?后人的删减是歪解,还是简化?动物世界和影片的意思并不贴合,动物们只为生存而斗,人类之间的争斗好像是出于本性。所以郑和张不可能成为组合。)

《调音师》影评1800字


《调音师》影评

电影快结束时苏菲和阿卡什之间没有结局的感情曾让我有小小的惆怅,但最后一个镜头,阿卡什一拐杖打飞饮料罐的同时,把我上面那点小情绪也打散了,我想我应该是误读了什么。
影片呈开放式结尾,怎么解读,最关键的点公路边两次出现在镜头里的那棵树。最终阿卡什和医生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大家还是自己在影院里随着他体验一遍比较中肯。
正片开始是清新阳光的风格,飞扬的小美女,患有眼疾但年轻帅气的钢琴师,息壤的街头两人因意外相识,而且这么巧还有合适的环境制造浪漫。如果剧情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应该是一个类似《向左走向右走》的爱情小品。但翻转来得猝不及防。
男主阿卡什在剧中是一个没有出处的人设。家在哪里,都有什么亲人朋友,经历过什么,来到这里伪装成盲人之前靠什么生活,完全是模糊的。他对身世的介绍只有一小段14岁时的经历,后来看也并不真实。他展现出的是一个积极阳光正直的形象:怀材不遇,正在为梦想努力拼搏,与一只猫相依为命,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其实这一切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不过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就像性命攸关之际他为自己做的辩解:身为艺术家,只是在做一项关于如何更专注演奏的实验,以便能更有效地提高技艺。我们都知道艺术家的脑子里经常会有些疯狂的想法。
阿卡什顺理成章地和小美女苏菲坠入爱河,直到他意外地接到一个演奏的活儿,幸福的时光开始崩坏。
西米一出场是似水的大美人:含情的眼睛,波浪一样的头发,配暖色调长裙。所有表象都在烘托出她的无害。但她出神入化的演技在早餐这一小会儿功夫就成功骗过与之生活多年的丈夫,天真的她和疯狂的她哪个才真实?这也是导演最初的暗示吧。所以后面一系列的事件说是失控,不如说是西米本性的释放。
年轻貌美的西米选择嫁给这个年过半百的过气男星目的性很强,这场婚姻对于她是交易的一部分,后来西米哭诉说自己和丈夫的感情有多好他们有多相爱,也只是她习惯性的表演。好熟悉的桥断,看来这种操作适合全世界的物质人类,多金又苍老的男人难道都不会察觉吗,他们也只是懒得戳破这个虚假的泡泡而已。就像圈养的宠物,我买你青春,供你华服美饰,满足你的虚荣心,他们知道这些是你生存的必需品,如果再想额外多要些什么?对不起那就真是奢侈品了,手伸得太长会打到墙壁吧,会痛。
人性的属向是什么,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说人性恶,其善伪之。我一直都相信性本恶,传诵千年的三字经只是在教化世人如何去向善,劝导世人如何努力压制体内蠢蠢欲动的小恶魔。我们在极端环境下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才是展现人性的时候。
故事里每一次罪案发生都像是随机的:被毁尸灭迹的老男星、因窥察到事情真相被推下楼的邻居老太太、识破伪装被弄瞎双眼的阿卡什。事后凶手西米哭得梨花带雨,仿佛这些恶毒的事都是她被逼到了墙角后万般无奈的选择,可她又总能在眼泪还没擦净时就迅速冷静下来,将善后事做的有条不紊,而且西米的手艺在迅速进化,经过这一系列的案件她距离真正的自己越来越近。西米的同伙问他是怎么做到弄瞎阿卡什眼睛的,西米很不屑地说,可以Gogle啊,随便一搜可以找出很多方法,语气就像在网上找一道家常菜谱。这个世界恶的成本竟然如此低,而且无处不在。
起初阿卡什假装盲人也并非恶意的欺骗,有评论说他虚伪懦弱,爱占小便宜,不如说他只是窃喜于自己成功的伪装,会有小小的得意吧,甚至盲人钢琴家让他有更大的成就感。
阿卡甚至实拥有超于常人的勇气,当目睹案发现场后最初是想挺身而出,他离开西米家毫不犹豫地直接去了警局,这简直算是热血青年了,可当他发现自己要揭发的人竟然就是警察局长,当下还能怎么做?他紧急中做出了大多数人会有的选择保护自己掩盖真相。那些指责他的人请扪心自问,如果那样的环境中,你会怎么做?除暴安良,孤胆英雄,有这种自信的人一定是有超能力的。阿卡什只是人群中最普通的一员。
懊恼的阿卡什坐在街头长椅上,那刻他是在质疑自己长久以来成功的伪装吗。在这一幕两个关键人物出场了:出租车司机和卖彩票的小商贩。小商贩三言两语间向一个完全没有购买意向的人兜售出一张彩票,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被埋没的营销高手。她就像我们每天可以遇到的好多人:早餐摊盛豆浆的大姐,超市里总是记不清长相的收款员,文具店帮忙挑选习题资料的店主。他们身上会透出一丝精明,但又不乏亲切感,家长里短地聊几句,走之前又会热情地打个招呼。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前夜还在嘘寒问暖给阿卡什递上暖茶热饭,转身就在讨论他的器官是不是会卖个好价钱。医生,商贩,出租车司机,这些都不像穷凶极恶的人,但他们却在言语间轻松地筹化出一件贩卖器官的犯罪活动,讨价还价的语气像还是在贩卖轻飘飘的彩票。他们除了冷血并且极度自不量力,在了解了阿卡什和西米之间的纠葛后这个小团伙又不假思索地把计划推翻,重新制定了一个看似对他们更有利能得到更多钱的方案,并且自信地认为手无寸铁也能对抗了手里握着枪的警官。这是疯狂吗,还是被欲望冲晕了头脑?
他们是所有利欲熏心又狂妄无知的暴民的缩影。正常的环境里他们是隐身在人群里的无害小市民,会在可容忍的范围内耍些小把戏,一旦有了大的变故,给了他们释放暴力与恶魔的空间,只会是一场空难。良知是什么,在某些场景里是珍贵又稀少。
好在导演有决定谁去谁留的生杀大权,故事的最后恶人们都没有好下场,算是为善良的人伸张了正义。但严格来说,这部影片里没有一个真好人。
影片首尾呼应,也埋下了区别真相和谎言的线索,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除了当事人阿卡什外没有人知道。异国街头,曾经相爱的两人再度相遇,人潮汹涌的酒吧,已经小有名气的盲人钢琴师阿卡什用动人的歌声缅怀着被自己弄丢的姑娘,钢琴边是循声而来的苏菲,画面又把我们拉回了爱的氛围。沐着习习的晚风,阿卡什讲着自己的经历,澄清了两人之间的误会,苏菲听得感慨异常,气氛一直良好,我以为他们会有复合的希望。直到分手前,全片里最无害的苏菲说,西米这么恶毒,你当初还不如换了她的角膜。见过希望被狂风吹远的样子吗,见过精心守护的水晶球碎成一地的样子吗,或者说,见过一整栋房子在自己面前轰然倒塌吗?苏菲话音落处,停顿了两秒的阿卡什一定是看见了上面这些灾难。
阿卡什在历经那场变故后还是从前的自己吗,我们无从知晓,只是寂静的街头,被他敲飞的饮料罐声音好突兀啊,除了能感受到一丝怒气,一定有还什么被他一起推远了。

《过昭关》影评1800字


《过昭关》影评

看过了太多离别,业已不怕离别,阅尽红尘的眼中已无难事。

关于故事
电影《过昭关》讲述的是一位77岁的爷爷,和7岁的孙儿,一段千里的暑期远游,一步一步丈量,走过千里关隘。于平淡如水的时间里,面对生老与离合,精神里所喷薄出的坚韧的力量。
老而弥坚,你爷爷永远是你爷爷,骑上三轮车,还是一条好汉。

关于生老与离合
电影《过昭关》讲述的不是关于生死的故事,而是在生死之间,在孩童的懵懂与苍老的豁达之间,怎样去面对生活的故事。怀孕的妈妈即将生产,7岁的男孩宁宁,被无暇顾及的爸爸送到村庄里独居的爷爷处。一老一小,因为一段新生命将要到来的时刻聚到了一起,并走上了一段为另一段苍老送别的千里之路。

生,是每个人进入人生的起点,是这部电影《过昭关》的起点,也是接下来懵懂孩子宁宁开始认识人生的起点。
首先,就是认识到生活的艰辛。年迈的爷爷辛苦收获的一车西瓜,所卖的钱还不够身上一件衣服的价钱高。漏雨的老屋,已经让行动不便的爷爷无所适从。所有生活的不堪,祖辈的辛劳,在孩子眼中颇有点徒劳的感觉。
在路上,对所遇到的人和事,三六九等人分好坏,孩子的判断也是极为单纯。街坊的哑巴咿咿呀呀让人生厌;只是因为不让玩大卡车,就对司机顿生怨念,判定为不是好人;对爸爸的说话不算话怀恨在心、对突然而至的警察叔叔心生恐惧,等等。在未经世事的孩子的眼睛里,所有的波折不遂我愿,都会打乱阵脚,躲避,或是不知何去何从。

然后,是豁达的爷爷的苍老。每个人都有过不去的关隘。哑巴邻居曾经的推脱的谎言,带来的是家人的生离死别。因为自责于犯下的口舌怨业,就此不再说话,相信一生中能够不再产生新的愧疚,宁愿自己愧疚一生。生意失败的包工头逃避于异乡,也是因为心里愧见兄弟家人,无颜见家乡父老,囿于为自己铸就起来的心锁中难以释然。卡车司机常年跑长途沿路看透了太多的尔虞我诈,对周遭的人和事都抱有怀疑和仇视,其实也是建立起了自己的壁垒,丧失了友好与信任。偶遇的养蜂人孤独到早已失声,面对走出大山的家人虽然也是碎碎念满是埋怨和不舍,但依然坚持着,独自守候着整个家族的根。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关隘里踌躇,难以逾越。而在豁达的爷爷眼里,都不过是汲取动力的源泉,以他山之石,解所遇之难,点播开一个个禁锢中纠结的灵魂,帮助他们得到释然。

而我们很多人都是像电影里一个个被禁锢的灵魂那样,在懵懂看世界的孩子宁宁眼里被看着,在豁达的爷爷那里得到各自的解脱。养蜂人说的跑得太快的年轻人其实就是我们,因私利而呱噪不惜犯下不断口业的是我们,看透了尔虞我诈封闭起自我本心的是我们,深处江湖有家不回的也是骄傲而脆弱的我们。所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关要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昭关。

而帮助沿路各色人等(包括我们这些电影的观众),得以翻越昭关摆脱困境的灵魂解救者,就是年迈的爷爷,他的豁达洒脱在电影临近尾声的时候表达的更为震撼。跨越千里后的探望,只是看着曾经的老朋友说了几句寒暄。没有说是怎么来的沿路的艰辛,在他看来那不重要,曾经的77年岁月中都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对于模式化但朴实的吃了饭没有的招呼,也是随意的吃过了代过,不给老友和他的家人们添麻烦。千里的探视,只是为探视,看一眼,话不多,就已足够。好兄弟,我在念着你,我来看你了。别的都不重要了,甚至再多的话都不再重要。

关于昭关,关于人生中一处处关
新生命降临伊始,一直到苍老后的逝去,在两个点之间的就是人生,其中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脚步,用自己的每一分钟,来走满,充盈起每个人自己的满满的一生。没有谁会沿途一番顺遂,都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关隘。沿途奔跑着的我们,呱噪,功利,逃避,停不下脚步,会忘记曾经的根。可是,一关又一关,前方还有玉门关,潼关,山海关,何苦一夜白头。

在电影里,看到爷爷毫无规划,毫无近忧远虑,就骑着三轮车带着孙儿踏上千里征程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萌生一份担心,对爷爷看似莽撞冲动的行为,甚至有一点点怪责和生气。其实看过之后,却理解了爷爷当初做出临决定远游的生活根基,就是,在漫长一生中早已走了太多路的爷爷那里,再远的路,都要一步步走过,一个个关都要越过。在阅尽红尘的爷爷的眼睛里,这个世上已经没有难事。奔流的岁月,是一点一滴间数过来的。千里之地,是一步一步踏过来的。因为经历过太多,所以才有了平凡中的霸气。世上无难事,你爷爷永远是你爷爷,给一辆三轮车,你爷爷永远是一条好汉。
懵懂的孩子宁宁跟随着爷爷一路走过,也明白了爷爷对待世界的善意。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恶意,世俗万象后的每个人也不是非善即恶。对孩子来说,这就是成长。我们这些奔跑在生老两个端点间的观众来说,也会收到自己的感悟。

关于电影《过昭关》
有的电影有一种特点,回甘。《过昭关》就是这样,即便是看完之后也值得反复把玩。
每个人都会遭遇到的困顿,被非常有规划的摘取出来,被赋予几个角色身上。角色,有了我们看客们的特点,让我们产生同理心,感同身受。而祖孙二人的千里之行,一一串起了这些一个个散落世间珍珠的角色和他们身上的故事。每个人的难关都要过,爷爷的豁达给出了一种朴实的解答。
电影《过昭关》是一部精致的寓言式的电影,在写实的手法里,和爷爷走过一段路,感受到他是怎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苍老,并得以窥见他曾经是怎样的走过的一生。这同样是一部颇费精力打造的架构精致电影,一老一少,一生一逝,过程中的平仄起伏,如对联般工整对仗,字字隽永。
在今年的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导演霍猛凭借这部电影获得最佳导演。爷爷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在电影里不经雕琢的豁达和朴实,从骨子里散发出来,也助其成为最佳男演员。这是对用心拍电影的电影人的褒奖和肯定。


关于爷爷
爷爷是一个生活的勇者,看过了太多的离别,早已不怕离别。就像他对待自己掉落的牙齿,是该离去的时候,只是自然的离去。但对孩子依然要送上希冀和祝福,把孙儿宁宁掉落的乳牙郑重地搁在房顶地瓦片里,离天高一点,被雨瓦呵护着。
爷爷现在的豁达和勇敢,也是曾经的一个个昭关越过后磨练而成的。午夜梦回时,爷爷也会想起曾经的苍凉困顿,寂静无声的时候哼一曲《过昭关》,让我们看到曾经的爷爷也是和你我现在的一样。
《过昭关》唱词:
满腹的冤恨我向谁言
我好比哀哀长空雁
我好比龙游在浅沙滩
我好比鱼儿吞了钩线
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
思来想去我的肝肠断
今夜晚怎能够盼到明天
心中有事难合眼
翻来覆去睡不安

结尾
人生如过昭关,关关难过,也要关关过,我们都是好汉。

hello树先生影评


hello树先生影评(一)

树先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走起路来两手一摊,看似自得其乐、人缘不错,但是在家人朋友中间永远抬不起头。一起长大的哥们,有的成了戴金链子的煤矿老板,有的在省城办学校当校长。家里的房子因为煤矿开发而面临搬迁,他也显得无能为力;自己唯一的修车工作很快也因为一次糊涂的工伤而失去……

从《Hello!树先生》前半部分来看,树先生无疑是一个典型的“Loser”,即使在一个小村里也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他和城里的物质生活格格不入,而在老家也是一个被街边孩子嘲讽的对象——从一开始就是一棵被遗忘的“树”。并且,年幼时父亲和大哥的离去一直成为树解不开的心结。父亲失手勒死不服管教的大哥的梦魇一直困扰着树,父亲严厉的审视和大哥不羁的意象从影片一开始便不时出现在几段超现实的段落中,父亲集中出现在前半部分,是压抑的象征,大哥频繁出现在后半部分,像精神推手一般召唤树先生与现实世界彻底告别。

作为影片监制的贾樟柯在《Hello!树先生》开场前的见面会上表示,“自己并没有对这部影片的创作起到什么作用”,但是不少“贾监制”的影迷仍然表示从第一个开场关于村镇的空镜头起(一直到电影前半部分)看到了不少贾樟柯早期电影的影子。不过从整部影片的走向来看,很显然,韩杰很快就脱掉了“贾监制”的光环,从后半部分开始,以国产片颇为难得的魔幻超现实风格越飞越远,一些狂欢、梦境的描绘经常会让人想到类似库斯图里卡的电影片段:一种荒诞的浪漫。不过较为可惜的是,剧本创作上仍然有一些脱节的毛病,导致电影前半部分暗示的煤矿过度开发、城乡发展带来的现实冲突、环境污染、人们的拜金等等社会问题被后半部分的“魔幻”渲染弱化了,部分观众表示电影后半部分有一些“莫名其妙”,对结局也表示有一些突兀。导演在自述中表示,希望通过电影来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青年,从观后的反应来看,这一现实诉求似乎并没有得到观众强烈的回应,不少观众似乎也迷失在了树先生的云里雾里。

不过尽管如此,《Hello!树先生》仍然是今年国产片里少见的一部带着强烈影像风格和视听语言的讽世寓言。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的一部小说《树上的男爵》中,主人公在经历了人世的种种冲突后,带着一肚子对社会的怨恨爬上了树,并誓言永不返回地面。电影里的树先生也在一个又一个的失意后,找到了树上的另一国度,看尽世态的炎凉、时代的变迁。

hello树先生影评(二)

刚看了《Hello!树先生》这部电影,本来是当喜剧来看的,但看到后三分之一的时候,才明白这不是意大利《巧克力和面包的故事》,而是鲁迅笔下血淋淋的“药馒头”,导演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树的经历巧妙的把这个时代的荒诞摆在了观众面前,让观众不由自主的去沉思,的确妙不可言。韩导也许也明白,拍这种敏感题材的电影,如果像《小武》般太直白,就有可能像贾导一样被禁拍多年,如果像《让子弹飞》般太隐晦,又如隔靴搔痒,刺激不了观众们日渐麻木的神经,梵高说过,在精神贫乏的土地上,真正的艺术家能做的只是象火车一样,抛弃他的观众,不停的向前奔跑。从这点看,韩导在艺术的处理上比于贾导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树哥爱面子,本性单纯善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懦弱,颓废,这种典型的小人物性格就像阿Q一样不难在我们身边找到原型,他象征着在中国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感到无所适从看不到未来而且又被社会边缘化的那类人。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他的一生注定是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杯具:

1.小时候看到自己父亲失手勒死了犯流氓罪的哥哥,这在他内心深处即潜意识里留下了阴影,说明了他家庭教育的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他最后成为精神病二代的病源,但要注意他哥哥的悲剧也离不开社会的因素,流氓罪?韩导给他哥哥安一个这样的罪名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极大讽刺,还有安排陈艺馨这个婚外情二代的角色,也说明了他们是承担了自身历史的宿命者,他们注定逃不出自己的宿命,这也是当代很多农村青年的真实写照!

2.做汽修工时,他不小心被电焊火花弄伤了眼睛,并被雇主解雇,失去工作后虽然他也有再就业的努力,比如去二猪开的煤矿上班,但二猪压根瞧不起他还嘲笑他;去陈艺馨的学校帮忙,又因陈的家庭问题离开了。这说明他是个没什么特长,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人。

3.家中田地被村长的小舅子二猪占用,他无力抗辩,借着酒劲儿说了几句,却被逼着下跪道歉,这说明他在现实面前是无力和妥协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敢于反抗那些既得利益群体呢?

4.朋友小庄刮了二猪的车,他想劝架为小庄解围,却被刚刚还拉他上酒桌喝酒的二猪甩在一边,斥之以“你算老几”,这道出了他在表面风光下其实很卑微的地位;

5.老大不小的他看上聋哑人小梅以后,也不乏追求的勇气,其实刚开始他和小梅都看不上对方的,后来迫于现实压力走到一起,因为他们都找不到更好的,如果他们婚后能过上甜蜜的小日子,这种结局也算好了,但韩导又特意安排了几个小细节预示着要将树哥的悲剧进行到底:一是小梅会吸烟,小梅也是底层人物,她遭遇的社会歧视和挫折甚至比树哥多,她有可能也像树哥一样对生活迷茫和堕落,这两个人走到一起能有什么未来?二是树追求小梅的动机和方式:动机不纯,有牵强迫于无奈而为之;方式浮夸,用庸俗无聊的短信去表白,可见她们的结合没爱情可言,更多的是为了某种必要的社会程序。三是小梅在盲人按摩店上班,这种场所大多是“失足妇女”的落脚点,又从新婚夜小梅那熟练的办事动作更进一步证实,她已不是什么清纯的大家闺秀了。

6.树的结婚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不在结婚后奋起,便在结婚后崩溃,遗憾的是他崩溃了。这个触发点是弟弟没给他借来“皇冠”,让他最后的面子也没有了,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段论,他现在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工作和婚姻,也即第五和第六阶段,工作可以让他有同一感,婚姻可以让他获得亲密感,从他小时的经历来看,他在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应该都不理想,这已经让他的人格产生了很大的障碍,现在工作和婚姻又是这样,所以他的崩溃也是必然的。精神病多在30岁以前发病,婚姻又是人生一大事,这个刺激对他太大了,他和弟弟扭打的过程就是刺激进一步升华的过程,从这也可看出,他弟弟和他关系不好,不了解自己的哥哥,对哥哥很冷漠,这也是诱发因素。弟弟的轻蔑与满不在乎,压倒了他精神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个没有人在乎彼此感受的荒凉世界里,他突然想起了因犯流氓罪而被爸爸吊打致死的哥哥。于是婚礼上,树先生第一次产生了幻觉,他看到哥哥带着县文工团的女朋友回来了,为他载歌载舞,唱起了八十年代最流行的《冬天里的一把火》。这种幻觉就像YY,弥补了现实的残缺和精神世界的空虚,就像《黑天鹅》里的Nina,树用幻想填充完美,Nina却最终牺牲了自己。

树哥的悲剧是让人惋惜,也许很多人看了后会认为这只是个个例,这只是个精神病患者的故事,但如果你知道中国有1亿的精神病患者后就不这么想了,他的病不是遗传来的,他在器质上是正常的,后来出现他奔跑时容易跌倒的情景是因为他的视器和内耳的前庭系统受到损坏,导致平衡觉失灵,视器是因为眼部曾受过伤,内耳可能是与弟弟殴打造成的,又加上长期的焦虑,紧张,导致丘脑,大脑功能絮乱,产生妄想和幻觉。可以说他的悲剧完全是由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等社会因素造成的。靠几片阿普唑仑是治不好的,这也是我们看了该片后要深层次思考的问题:中国到底少了哪味药?

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世界各国城市化就一直不断,但中国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最多,各地政府利用“土地财政”?来发展地方经济,美其名曰“城镇化”,他们向农民征地来换取同等城市化用地的指标,这本没什么错,但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也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社会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被征用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部分农民过着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边缘化生活,树先生可以看做一个钉子户,最终还是被强拆了,他虽然拿到了5万元补偿款,但他最终还会返贫的,试想,如果他返贫后没了地,他还有活路吗?要么变成“犀利哥”,要么就只能见马克思投诉了。

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出现了混乱,对金钱,地位的追求超过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这导致了社会的集体冷漠,树本性善良,也热心帮助别人(虽然只能帮帮小屁孩劝架),但他面对的周围庞大的冷漠与轻蔑,虽然表面风光和谁都能搭上话,但他其实融入不了身边的生活,就象素席的诗一样《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二猪和陈艺馨都是城镇化发展的受益者,但他们的道德都存在缺陷。这也证实了现代社会的荒诞,富了的他们到底还需要什么才能得到满足?记得在《暮光新月》里吸血鬼爱德华向贝拉说出身边人的思想,他说一个人在想钱,另个人在想性,这实在是精辟,如果让爱德华看看树在想些什么,他会怎么说呢?树很单纯,他需要的只是家人的关心和周围人的尊重而已,但就这两样他都得不到。

还有中国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破坏,树的村庄缺水,其实就是挖矿导致地面下沉,地下水流失,不说农村那小地方了,就在大城市,什么今天“首都变沙都”了,明天“绿城变雾城”了,后天“羊城变雨城”了等,大城市集中了那么多的人财物都搞不好环境,地方政府谁又关心去搞?

失地农民返贫,农二代教育跟不上,环境破坏与浪费,对弱势群体安置不力,这些就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统筹发展并完善相关机制的建设,并大力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不至于使我们人人都变成“树先生”。

影片结尾部分,所有人都奔向太阳新区,这段像极了《黑泽明之梦》的水车村庄中最后的场景,百岁老人的话也记忆犹新:“我不需要亮得连星星也看不见的光。”“人在世上好好尽完自己的本分,然后问心无愧地死去,是很可喜的事”,人类的未来将奔向何处,这是个悬念。

hello树先生影评(三)

《hello! 树先生》是我刚看的一部电影,说实话,看电影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从始至终心里就像压着一块大石头,堵的我喘不过气来,压抑,憋屈,总想有个方法发泄一下,可似乎任何方式都是徒劳的,哭,哭不出声,喊,喊不出音,唯独剩下写点什么聊表一下自我的慰籍了。

首先说一下,《hello, 树先生》是今年刚刚上映的一部电影,主演就是草根明星王宝强,从《天下无贼》的幼稚憨厚,到《士兵突击》的执着淳朴,再到《顺溜》里的机智勇敢,本是草根的他也在塑造着各式各样的草根形象。虽谈不上多么的喜欢他,但内心对他还是比较欣赏的,而在这部《hello, 树先生》里正是王宝强充满张力的表演,细节动作的设计,堪称完美,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所表现的对社会现实无情的鞭挞以及对人性本身深深的思索。

故事是从东北的一个破落小镇开始的,一辆宣传新的名曰“太阳新城”的社区的广告车从远处开来,车上的广播不停的宣传着这个社区有多好,可当它开走以后,镜头里依然只剩下破旧的房屋,破损的玻璃,破烂的街道,以及满目破败的景象,此时有谁会把眼前的这一切和刚才广播的那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呢?电影在一开始就打下了一个灰暗的基调。

镜头进入到一个破旧的汽车修理厂,电影的主人公树先生从车子下面钻出来,凌乱的头发,瘦削的脸颊,邋遢的衣服,迷离的眼神无不在说明这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对老师傅的埋怨不屑一顾,兀自走出修理厂,来到没有几个人的街上,他似乎和谁都认识,一会和一个开面包车的唠上了,还进了车子,拐了一根烟。一会又让一辆摩托停下,搭上了顺风车,似乎他的人缘不错,可是中间他又去管几个打打闹闹的小孩,理由居然是扰乱社会治安,这样的行为表面看似乎是在胡闹,实际是有他道理的。他虽然只是个小人物,但内心也有当可以管人的大人物的愿望,很明显现实里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只能以根本不是理由的理由,在孩子的身上过过瘾。

回到了家里,他看见母亲在烧纸,是给他死去的父亲和哥哥,哥哥是因为在八十年代犯了流氓罪被他父亲绑在树上失手勒死的,父亲也因此郁郁而终。此时我隐约的感觉到这场家庭的变故一定对树的内心产生了重大影响,果然在晚上,树往远处看,那有一堆火,火堆旁有一个人,他想却看不清那是谁,也许是父亲,也许是哥哥。母亲问他咋了,他只是说眼花了,啥也没看见。其实远处什么也没有,那堆火,那个人都是树的幻象,父亲和哥哥是一道他永远也跨不过的坎。

就在我还在揣摩着父兄的事情到底对树有什么影响时,意外发生了,在修车时,树被电火花灼伤了眼睛,然而比伤眼更让人心痛的还在后面,医院里的病床上,本来是应该亲人照顾他的时候,谁知道弟弟扔下一千块钱后,剩下的让他自己想办法,在他弟弟拂袖而去的一瞬间,我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失望。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就在作为护士的一个小侄女帮他换药时,修理厂老板过来了,找他要铺子钥匙同时和他说,自己又找了个人,言下之意就是不用他了,虽然树一再强调自己很快就好,甚至用推迟领老板给的两千块钱的方式去留下这份工作,但一起都是徒劳,老板头也不回的走了。他无助,他绝望,侄女给他包扎,他却说再看会,因为眼睛好起来的紧迫性已经没有了。突然他紧紧拉住了旁边护士侄女的手,他不想再有人从他身边离开,虽然侄女在苦苦挣扎,因为她不明白树的心。

树好了,但工作也丢了,成了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此时又他遇见了此前用摩托捎他回家的矿工小庄,一个总让他想起哥哥的年轻人。后来一村长大的高朋让树帮忙张罗婚礼,还说请他吃饭,结果一问才知道是二猪请的,一个因为挖煤而发家的暴发户。从树的嘴里知道也许这个二猪还是树的晚辈,可就这样二猪在饭桌上对树是百般的羞辱,而树只能以苦笑掩饰内心的尴尬。突然“砰”的一声,出门一看,原来是小庄的摩托撞了二猪的汽车,对于穷矿工二猪自然是不依不饶,非要陪三千块钱,树上去看了看,说没事,擦擦就好了,看在自己的面子上算了,但根本不管用,最后还是在小庄的赔礼道歉下才不了了之。这还只是弱势群体和强势者矛盾的开始。

树的心冷了,也快死了,可就在这时,事情出现了转机,进城的车上,他看见一个美丽的姑娘小梅,虽然是个聋哑人,以至于本来不需要进城的他也进城了,看得出来,小梅的出现让树的心又开始活了。于是他请求高朋帮自己介绍,甚至还问结婚的费用,从他满脸的笑容我明白了他对爱情的渴望。可令人意外的是,相亲之前,他没有买衣服,没有剔胡子洗澡,却跑去配了一副眼镜,可就是这幅眼镜,让我看见了他骨子里的一份内秀,这是和他的外表完全不一样的。相亲是他开出租的弟弟送他去的,树还找他弟弟要了钱,虽然弟弟依旧是冷漠不情愿,但还是给了,突然我觉得他们兄弟之间并非真的如此冷漠,只是某种原因在作怪而已。相亲的过程并不顺利,原因很简单,交流是最大的障碍,但至少认识了,树的心里暖洋洋的。

高朋结婚了,在婚礼上,虽然显露出来一些旁边煤矿和居民之间的矛盾,但很快就被淹没在欢乐的气氛中。树表现的很积极,很开心,原因不用说都知道,是小梅。树还遇见了从长春过来参加婚礼的儿时伙伴亿贫,当然现在有个洋气的名字,陈艺馨,是某奥数学校的校长,身份的不同让两人多少有点距离,但毕竟是儿时玩伴,情总是在的。于是树提出想去陈艺馨那做个助理什么的,虽然得到的答复只是考虑考虑。

婚礼是快乐的,可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小混乱,在混乱中树踩了二猪的皮鞋,他自己不知道,但对于小人得志的二猪,睚眦必报不过是他的本性。也许是艺馨,也许是高朋结婚,更也许是小梅,树在酒桌上喝高了,而此时满心报复的二猪也开始了对树的刁难。俗话说,酒壮怂人胆,喝高的树开始了自己的反击,一句“你不就仗着你姐夫是村长,装牛逼是吧。”道出了自己也是别人平时想说却不敢说的话,但这样的反击引来的是加倍的凌辱,让树跪下认错。在二猪这样的强势者面前,树还是屈服了,在屋里他跪下的那一霎那,他仅有的尊严已经被击的粉碎,虽然他还在用“外面人多”这样的话努力维护着,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他的心再次降入冰点。后面的一句“活着没意思”让我泪流满面,也让旁边的艺馨对树的内心世界有了些许的了解。

艺馨走了,没有和树打个招呼就走了,虽然他也同情树,但身份的差距还是让他本能的选择了逃避。但树没有放弃,他去了长春,去找这位儿时的伙伴,因为他实在找不出可以帮他的人,车站大幅的奥数学校广告彰显了艺馨的成功。果然他没有找错人,艺馨看见树时一副惊喜的样子表明他还是在乎树的,虽然后面他会让树上课时不要乱串,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等等,但他还是收留了树,树暂时安定下来了,虽然他还没有摆脱父亲的阴影。树开始了和小梅的短信联系,他的一句“你知道吗?当我们相视的一刻,就是这世界最美的瞬间,就算给我个村长我也不当。”让我惊讶于他的浪漫,一句“相思是烟,相忆是酒,你就像那烟酒搞得我烟不离手,酒不离口”更让我惊叹他的才情,这是和平时说话都不利索的他完全不一样的。突然我明白了,这才是真实的树,聪慧而敏感,只有心爱的人才能看见真实的他,他的内心深处和他哥一样向往自由,但父亲对哥哥的迫害使他不得不把内心深处的东西掩藏起来,于是父亲也就成怎么也为他逃避不了的阴影。而小梅的一句“戒烟戒酒,再做朋友”也体现出了她的聪明善良,更重要的是开始接受树了,原因多半是已经感受到他的才气

果然两天之后,村子里的井都不出水了,于是所有人都把树当成了能掐会算的大仙。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树更不是误打误撞,如果我说的不错的话,几天之前的煤矿事故应该是一个透水事故,挖煤挖断了地下水层,出了事故,也断了村里的水源。我想树之所以能预测出来,是因为他多少具备一点这方面的知识,这也再次说明了树的内秀,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常识,村长和矿山的二猪居然不知道,我觉得他们的笑不应该是针对树,而应该是针对自己的无知。有知识的疯了,没有知识的却成了当权者,没有知识的他们因为树用了一点小知识预测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就把树当成了神,这不能不说是对现实社会巨大的讽刺,此时树也真的成为了树先生,算命先生。

小梅走了,带着对树巨大的失望走了。晚上一个人在床上,哥和嫂子再次出现在树的面前,哥让他把小梅接回来,不然小梅会伤心死的,树却说,过几天就会回来的,那时去城里住新房子,还要哥嫂一起过来。当然,这些都是树的幻想,但在这样的幻想里,我们知道,小梅和家对树的重要性,也表明他想和一直能给他指引的哥哥在一起。

矿山征用着村里的土地,母亲跟着弟弟去了城里,而树也被推上了神坛。晚上,屋子了漆黑一片,只有树拿个手电照来照去,村长和二猪送来了补偿款,并且告诉他,他母亲的一份让他弟弟领走了。树虽然嘴里说着“不像话,人不能看钱太重。”可他心里知道,弟弟这样做其实也就在表示他会承担起对母亲的责任。村长和二猪来明显不是为了送钱的,而是树对二猪的那句有东西跟着他让他害怕了,他是来求树帮忙的。树用何仙姑给二猪驱鬼那段特别是二猪跪地上那害怕的样子,实在让我感到好笑,我笑他的无知,笑他的猥琐。

树出名了,就连矿山老总也派人来问他的开业时间,树依旧感觉自己在树上,很舒服,很自我,完全不需要去管身边的其他人,于是他给出了13月18日早上8点这样根本不存在的时间。矿山开业了,树也被接来了,可我想一定不是按照树给的时间,接树过来不过是给村长和二猪一点面子,从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来,所有的贵宾都有胸花,唯独树没有。可是树不知道,依然陶醉在这种被尊重的美好感觉里,所以才有别人问他时“每天忙的不行,过来给贾总捧个场”这样的话。在剪彩时,他开始幻想自己也在上面,很开心,笨拙的姿势说明他的紧张兴奋,甚至还幻想剪彩结束之后贾总专门给他介绍矿山,而他嘴里那些用煤矸石造原子弹,抢占月球争夺资源之类的让我们觉得二百五的话,不过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而已。回到树上的树笑了,笑的那么灿烂,这样的幻想给他带来了最大的满足。

在经历了人生最高潮之后,树跌下了神坛,因为那13月18日,没有人再去理会他,也没有人再去在乎他,此时的他一个人孤独的走在旷野中,他努力的寻找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他留念的,可是他找不到。于是他决定逃离这个他已没有任何留念的世界,突然他发现,原来不止他一个人,有很多人都在逃离,他和他们一起跑,天空成了红色,他离这个现实世界越来越远了,虽然那棵父亲吊死哥哥给他带来无穷痛苦的树出现在他面前,但已不能阻止他的逃离。

小梅回来了,挺个大肚子,还开口说话了,树开心的合不拢嘴,拉着小梅的手,要把孩子生在新房子里,他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愿望实现了。也许有人说,这不过是树的幻象罢了,可是对于已经逃离了现实世界的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真实呢?

树走了,带着他美好的愿望,任凭朋友在身后拼命呼喊,头也不回的走了,身后只留下这疯狂的世界,继续疯狂。

《新喜剧之王》影评1800字


《新喜剧之王》影评

电影的最后,主角如梦得到了一个咸鱼翻身的机会试镜周星驰新片的主角。

到了现场,高(群)手(魔)云(乱)集(舞),跑了十几年龙套的如梦,几乎还是啥啥都不行,上场没说两句话就被轰走,关关难过关关不过,眼看着就要被打回原形,继续回去当服务员开网店。

那倒也没啥不好。

最后一个环节,角色扮演,前面两位一位是有功夫,一通拳脚打得虎虎生风;另一位则是有颜值有身材豁得出去,直接走下三路,啥也没有的如梦看得是目瞪口呆,只有鼓掌的份儿。

上场,眉一低,腰一弓,变成了当年曾经骗过自己的渣男友查理;一段结束面试官还嫌不过瘾,又来了一段受害者的,这次更是驾轻就熟,借着舞台的机会还狠狠地发泄了怨怼,好好地变了一下人设,狠揍渣男,出了一口恶气。

表演结束,如梦惯常地以为没戏了,没想到机会的大门就这么被撞开,终于这一次,这关,过了。

当时突然有句话窜到脑子里:其实我不是一个演员。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到了这步田地,如梦并没有在演什么,只是把曾经融入血肉的一段经历抠出来,稍加修饰,就变成了一段戏。

而这一幕或许也是《新喜剧之王》的影子,到了这步田地,周星驰也只是把曾经融入血肉的一段段经历抠出来,稍加修饰,就成了这个戏。

作为香港电影辉煌期的标志性人物,周星驰的奋斗史一向被人所津津乐道,龙套出身,《射雕英雄传》出现几秒的宋兵乙,一路拼杀成为喜剧之王,鼎盛时期在香港电影票房上霸榜,和成龙,周润发并称双周一成。至今仍然拥趸无数,在网上的声浪不逊于很多流量鲜肉。

不是星粉,自认对于周星驰也了解不多,而这些事,不用百度都可以随手打出。虽说个人即世界未免偏颇,但周星驰三个字在80后中的影响力,恐怕从来只有低估。

从如此低的起点,到现在如此卓越的成就和星光,以凡夫俗子的角度来看,这其中必定有很多的弯弯绕,除了努力,奋斗这种幼儿园就明白的馊臭鸡汤外,定有无数人一遍又一遍地问过周星驰,你是如何走到今天,成为喜剧之王的?

当时间到了9012年,《新喜剧之王》依旧在回答这个问题,而答案依旧是简单明了,充满了上世纪启蒙课本的古老味道:努力,奋斗,或许可以再加上一句,坚持。

如果说《喜剧之王》是假想的平行世界没有成功的周星驰的话,那么《新喜剧之王》可以看作是功成名就的周导演在现实中的一次回眸,就名字而言,这次倒是更妥贴了些,因为到了最后,尹天仇没有成为喜剧之王,而如梦却在大步流星地走在成为新喜剧之王的路上。

带有半自传性质的《新喜剧之王》几乎得不到观众的共鸣,在电影中随处可见周星驰的奋斗的影子,以及如梦身上带着的传说中他并不讨喜的性格偏执,不懂世故,以自我为中心事实上,一点都不可爱。

一将功成万骨枯,只有一个周星驰,却有一地的万骨枯。

所谓的小人物奋斗故事,最容易不接地气,大家都是小人物,努力,奋斗,坚持,至少是骗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是打拼了这么多年,最多就是像尹天仇一样,在小剧场里放飞自己一次;而像如梦一样,一路不可爱地坚持,一个机会翻身,肯定有,但是总之

呵呵。

努力就会成功的理念早已没有市场,而《新喜剧之王》中不可爱的如梦,似乎也没什么天赋。

很多人诟病如梦除了一开头装模作样地夹着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之外,并没有怎么修炼演员的自我修养,比如,练习表情,读个科班,顺应市场要求,甚至做个直播什么的。

或许这些在导演看来,不重要。

技巧上的事,小道,细枝末节。最后如梦最好的一场戏,没有技巧,心里有,从内到外,经历过的,收放自如。看来《新喜剧之王》推崇的是体验派:别演,回到过去,你就是那个人物。

追梦路上,看似一腔孤勇,到底还是需要人支持。如梦并没有强大到可以一个人对抗全世界,那么容易被查理骗,不计辛苦地为其付出,还不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站在自己身后的同盟军。

所以同盟的反戈一击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知道查理根本不在乎自己梦想的那一刻,如梦甚至还递上了辛苦攒下的几万块钱。

这样看来,《新喜剧之王》中的梦想到底在主角心目中重量几何,值得商榷。看似是在现实的泥塘里滚过了千百遭,实际上却早已成了强弩之末,男朋友撑一撑,推一把,便能再坚持一下;没了男朋友撑,父母撑,也能搏一下。

然而于自己而言,到底是梦想,还是抱着侥幸心理,也就是打一份长工的惯性?我跑龙套也能自食其力,和我搬砖也能自食其力,听起来没啥区别。

说着说着,发现《新喜剧之王》以梦想为起点,到最后却好像和梦想没啥关系了:做着一份不受父母待见的工作,漂泊在外,没前途也饿不死,经历一次失败的恋情后幡然醒悟,回家过小日子

到这里,这不就是很多这个漂那个漂的生活状态么。

尤其是这份不受父母待见的工作,体制外,不稳定,自由职业,比如演员,写网文的,做自媒体的对于如梦的经历,多多少少都有点感同身受。由此出发,而力挺这部电影,至少我能相信,很多人还是出自真心的。

不过《新喜剧之王》整体的松散也是事实。这么好懂的一个故事,电影的气韵却是断的,一截一截的素材排在一起,彼此之间的衔接生硬,几乎就没啥捏合。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多老港片都这样,过去的周星驰的很多电影,也就是80多分钟,只不过很多人的回忆带滤镜,非要厚古薄今。

然而国内的电影工业也今非昔比,大银幕上,过去的大师傅带着一群学徒赶出的手艺活,和逐渐形成的体系下几千人团队的大制作,一比货,若还是19.9的票价,那还没什么,但是春节时甚至都到了199,那就得考虑考虑,这次的性价比了。

说到底,那个时代,过去了。

《新喜剧之王》情节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过气明星马可和如梦演的一个电影,白雪公主性转成男人,和王子相爱相杀,后面还有暴力,恐怖,动作各种元素。

马可被开,如梦回家,这个白雪公主的故事也就没了下文。说实话,恶俗了点,不过这脑洞也够大,拍成电影,没准是个不错的B级片。

努力,奋斗累了,还是就娱乐吧。

《Hello!树先生》影评700字


《Hello!树先生》影评

树和三儿动手后,像中了邪一样。从此处起,影片叙事风格发生变化,从土炕上盘膝唠嗑,转为天马行空不知所云。和三儿动手前,树正在喝闷酒,大喜盈门为何闷闷不乐?皇冠车只能是导火索,真正的原因可能被删减了。

网上疯传,剪掉了小梅和高朋婚礼偷情的戏份,有将近10分钟的画面。若真有,应当是动手之前。因为婚礼当天,树一直精神恍惚,绝不可能发现奸情。

树这个人物,好像集合了鲁迅笔下的众多人物,颓废的孔乙己,憨厚的闰土,凄惨的祥林嫂。有些时候,树也好像周先生本人,阴阳怪气的耍弄矿主和狗腿子。也许因为鲁迅的原名周树人,所以他才叫树吧?

树的出场极不友好。他像孔乙己一样被称作先生,但除了好友小庄,没人把他当回事儿,简直一个大笑话。这一切归罪于父亲杀死了大哥,一家人成了全村的笑柄。三儿受不了屈辱,跑去城里,树留下了照顾老娘。任凭外人如何奚落,树依然挺直了腰板做人。只是身单力薄,难免受人屈辱,家中的地也被强占。

树身边的朋友,有开面的和按摩店的个体户,有办学校,搞小三的教育家,还有侵占共有财产的村长村霸。这三种人浓缩了,现实中被诟病的几种行业。在这样无孔不入的侵蚀中,树这样的老百姓无处遁形,早晚和小庄一样被榨干,或如同行尸走肉般忍气吞声,搬去所谓的太阳新城。更严峻的是,村中的小孩们也拿树取笑,和其他村民一样,把树当成游手好闲的二流子。村霸二猪,搞小三的教育家,开按摩店的高朋,竟然没人指责唾弃。这真真儿符合现实的价值观呀,用地位高低和钞票数量,权衡一个人。像郭德纲所说的笑贫不笑娼。品和德,完全被泯灭了。

树的眼睛不好,心却不瞎,他信他大哥:外面的世界老精彩了。可大哥为此死得不明不白!说是流氓罪,可以树大哥的帅气和洒脱,好像不需要耍流氓吧?但是父亲的顽固,绝容不下这样出格,不守本分的儿子。大哥的例子让树失去了勇气,畏首畏尾。树梦见父亲屌死大哥,这也许在说时下创业的年轻人,最大是束缚往往来自家人的极力反对。

小梅的出场,一开始埋下了伏笔。按摩店工作的残疾人,言谈却透出清高和不切实际。两人闪电般的爱情和婚姻,总让人捏着一把汗。

《暗算》中,阿炳的妻子出轨,产下了别人的孩子。阿炳因此自杀。树从结婚起一直精神恍惚,两人唯一一次暧昧好像没有完成,应该不会有孩子。但影片结尾,树幻想小梅怀了自己的孩子,剧情应当和《暗算》类似。这不由让人想起现实中的王宝强,感情生活也是磕磕绊绊。

很多人都拿这部影片,来肯定王宝强的演技,拿他和包贝尔比较。总的来说,王宝强能拍动作片,也能拍文艺片,的确是难得的好演员。《树》这部片子,也正因为王宝强一贯坚韧的形象而说得通了,我是指树始终没有哭过!因为,连亲娘都抛弃他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评1800字


《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评


2008年,饺子1人花三年时间,制作了惊艳的《打,打个大西瓜》。

2019年7月,他导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提前点映,有1600人参与制作。同样作为国产动画,刘健的《大世界》、追光动画的《白蛇缘起》,分别参与有1人、170人。

所以《魔童降世》有这样的成片不意外,而影片中各色人等的人设蛮有意思。

哪吒人设

从影片副标题到预告片,给观众留下的印象,这个哪吒彻底魔改了。不可能的,毕竟需要过审,毕竟还要抓住暑假家长带孩子的巨大市场。

饺子突出这个魔,其实打观众猎奇的擦边球,让人吃哑巴亏。看片前,观众以为哪吒彻底变魔王,祸害人间。看片后,才知道魔童有两层意思。哪吒本来是灵珠,被申公豹掉包成魔丸。哪吒与魔字并联,点题。

再就是,哪吒出生时有红头发,长大力大无穷,被世代打打妖怪的陈塘关百姓斥为异类。

纵然伏魔帮孩子头的妹妹不怕哪吒,她哥哥、父母也坚持带她远离。

可小哪吒是个孩子,天天被关在家中,自然闷。他就逃过两看守,去外面找百姓们玩。百姓怕他,便有了预告中哪吒祸害百姓的故意截取片段。

打妖怪时,哪吒遇到了陆上变水形的夜叉。夜叉要抓走前面的妹妹,哪吒与蒙面敖丙合力打败,并成为彼此唯一的朋友。

最后,敖丙在师父申公豹怂恿下,为了龙族,企图用如天盖的冰块埋没陈塘关。哪吒为父母、师父、百姓,部分魔化,以火克冰,让民众接受了自己。

结合哪吒闹海的老故事,《哪吒之魔童降世》既尊重又颠覆、改编哪吒的思路出现。

哪吒老故事烂大街了,那就魔改。真魔改,又不能,那就来个调包计,让他出世身份是魔化的。

都魔化了,人们要不接受他。这能增加故事时长,又博得现实中、年轻人、独立特行的部分成人共鸣。

老故事里,哪吒杀了敖丙,抽了它的龙筋。多血腥,继续这样,没新意,又会增加过审难度,还断了部分家长带孩子看电影的念头。怎么算都不合算。

那就把哪吒与敖丙改成好朋友。这多和谐。熊大熊二都跟光头强做朋友跳舞了,我们的哪吒也可以。

身份掉包,沦为异类,遭人排斥,与对手做朋友,对对手点到为止。

太乙真人人设

1979年的《哪吒闹海》、2003年的《哪吒传奇》里,太乙真人都是个瘦老头。

观众都看腻了,《哪吒之魔童降世》就反过来,里面像极了猪八戒、就差猪鼻子、猪耳朵的胖太乙真人就有了。

又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胖太乙的坐骑也就成胖猪了。

片里,这样设计,还有更大妙处。

猪八戒比太乙有名多了。2015年十月文化出品、9.56亿票房的《大圣归来》里,就有个猪八戒。

《哪吒之魔童降世》要借它的彩头,完成自己的花头,片头出品公司都有十月文化。所以,片里出现了骷髅,胖太乙叫它白骨精,让人联想《西游记》里的更不奇怪了。

太乙光胖,拿个拂尘,太单调。我们要有更大追求,纵横中国文化。于是,胖太乙有了一支像极了神笔马良的神笔、一幅画《山河社稷图》。

光满足孩子不行,还要满足带孩子来的家长、其他成人,只能打擦边球了。

于是,片中哪吒开始在胖太乙裤裆下翻东西,翻出混天绫、火尖枪。孩子看这段,可能不会想歪。有些成人能不想吗?加上哪吒、太乙相关台词,裤裆只会让人更加浮想联翩,满足重口。

所以,太乙真人形象反改,勾连妇孺皆知的文化形象,勾连更多传统故事,顺便满足成人的口味。

父亲李靖人设

《哪吒闹海》,李靖属于中国传统的严父。《哪吒传奇》里,李靖严父形象开始有温度。

等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彻底跟当下父亲形象吻合。为了工作,他陪儿子少。但在天界听闻长生云说血亲贴咒可代哪吒三岁死,李靖这个父亲甘愿做血亲。

李靖等同当下社会中的工作父亲,但为救儿子,又献出一切。

妈妈殷夫人人设

《哪吒闹海》中,殷夫人的戏份不如李靖的。《哪吒传奇》里,殷夫人戏份开始增多。

到《哪吒之魔童降世》里,殷夫人这个妈妈的戏份彻底压倒李靖的。为了贴合陈塘关世代斩妖除魔的设定,也为了夫唱妇随,她被改编成了北宋穆桂英、南宋梁红玉、明朝戚继光夫人的民间传闻女强人形象。

偶尔,她工作之余,会回家和破坏力极强的儿子哪吒踢会儿毽子。她不得不穿上铠甲,才保命。

殷夫人串连了当下家中妈妈带孩子居多的现实。

申公豹人设

电影总要有个大反派。老故事里,龙王是大反派。再这样没新意,也不能串连其他电影项目。

因为有封神宇宙项目,又因为申公豹这个反派名气不低,就选他做《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最大反派。这样设定,连了其他项目,方便观众代入,无疑给票房加了砝码。

但是,如果按传统故事,申公豹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也不行,毕竟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就给他加了被同门师兄认为是异类、最努力却不得到十二金仙最后一个席位的设定。

还有,敖丙要用乾坤圈救哪吒时,申公豹也答应了,但是提醒他可能会丧失立功的机会。

申公豹,受委屈,不全恶,也有善。

敖丙人设

《哪吒闹海》里,敖丙属于彻底恶人。如今,这种设定已经跟不上形势。

在前面哪吒部分说过,敖丙得跟哪吒做朋友了,但他还得继续是小反派。

所以,他背上了替龙族重建荣光的使命。敖丙吞了该属于哪吒的灵珠,等哪吒三岁生日发作,再出现打倒是他的唯一机会。

敖丙,与对手做朋友,不全恶,背负使命作恶。

龙王人设

《哪吒闹海》、《哪吒传奇》里,龙王、龙宫给人的印象是高大上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饺子一巴掌打到底。龙王被永远囚禁在地下,龙宫是龙王看守恶怪兽的监狱。

他与申公豹做交易,是为了家族、儿子。这样就属于人之常情了。

所以龙王不全恶,为家族亲人作恶。

人设延伸剧情,所以剧情套路都包含在上面,不再多分析。通过前面内容,能看出,无非主要用了反差、造假象、打擦边球。

中国动画电影,2015年的《大圣归来》空手博出一片天,2017年的《大护法》、2018年的《大世界》,增加中国动画电影的可能。

2019年上半年的《白蛇缘起》再次掀起中国动画电影的观影热情,以后呢?我们拭目以待。

《乱世佳人》影评观后感1800字


人对命运的敬畏,是在对自己、对人生、对爱情有了比较多的认识之后。
瑞德乱世,是外在的命运。而性格,是内在的命运。
性格是天生的,但观念和习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而且通常来说,长子和长女受父母的影响相对其他子女会更深些。
(一)
故事的开头,一副淑女打扮的斯嘉丽听一对双胞胎男青年偶然提起,她所爱的艾希礼就要和另一个女孩梅兰妮订婚了。她又惊诧又痛苦,觉得心都要裂开了,很快就动身去找艾希礼,她不能就这么算了,她要挽回这一切。
斯嘉丽是家中的长女。所谓淑女,对她来说,只是外在的装饰。她的个性太强,因而生活对她来说,就是不能逆来顺受,所以她要抗争,要抢夺,总想要回她觉得她应该得到的幸福。只是,她不知道,也许一开始她就迷失了方向,也许她一直追求的一切,都只是表面的存在。人生不是只有爱情,但爱情的错误难道不会带来整个人生的错误吗?
母亲对斯嘉丽进行的淑女式的教育虽然没有在少女时代的她身上成为完美的现实她的个性更像她的父亲,却在她内心深处造成了一种由于自己不能真正成为母亲的骄傲而导致的心理暗影,她对有优雅举止谈吐的艾希礼的爱慕也许也与这一点有关。
年轻的斯嘉丽没有意识到,就她的个性而言,母亲的正面影响是要在她的外貌不再具有对男人致命的吸引力以后。而在她刚走出少女时代去承担社会角色时,就她的个性而言,她暂时疏远母亲的教育影响,向她的父亲学习,这一点并没有错。
艾希礼是家中的长子。对于他来说,梅兰妮和斯嘉丽是他从小就相识的最亲密的女孩。梅兰妮的温柔贤淑是他喜欢的,斯嘉丽的活泼美丽也是他喜欢的,梅兰妮喜欢静静地听他朗诵,斯嘉丽喜欢他教她骑马,她们都崇拜他,这对于从小就因表现优秀而遭受其他男孩嫉妒的他来说,她们是他少年时代常有的精神上的疑惑的最好安慰。
在父母帮艾希礼选择了梅兰妮时,他并没有马上回应。他有点失落,虽然上帝知道他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因为选择这一个而伤了另一个的心,但是在他并没有完全消失的少年的激情里也许还是斯嘉丽比梅兰妮更让他心动一点吧。他也有点顾虑,由家庭的严格教养而得来的习惯,指出他的爱情应当服务于他的整个人生,而他的整个人生应当符合父母的期望成为南方的上流人物,理智告诉他在这方面梅兰妮比斯嘉丽对他更合适。现在,他的激情,他的理智,面临着二选一的考验,他该怎么办呢?在父母的面前,他最终决定以一种平静地态度来接受这一切。父母离去后,他心里充满惘然,无论如何,他明白他多少还有点率性的少年时代就要结束了,从此他要用一个成年绅士的标准来生活了。
在家人为艾希礼筹备订婚仪式时,他知道他本来应当找个时间去见斯嘉丽,告诉她这件事,跟她解释,请求她的原谅。但是他应当怎样说服斯嘉丽接受这一切呢?斯嘉丽可能像他这么冷静吗?而他能保证在斯嘉丽的眼泪下他还能这么冷静吗?他能对斯嘉丽撒谎说他不爱她吗?而且斯嘉丽总会用她自己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那时他又该怎么办,也许真的要私奔了呢,那不就毁了这场订婚仪式,也毁了他们三个人的将来吗?最后他只有安慰自己,总有人会告诉斯嘉丽这件事的,而只要他从此与斯嘉丽保持距离,她会慢慢忘记他的。
但艾希礼对斯嘉丽的估计还是太低了。斯嘉丽并没有因为缺少他的配合而轻易放弃对他的追求,大吵一场还是难免,对她来说,即使私奔的机会终于没有了,但刺激一下他的机会还是有的,查尔斯梅兰妮的弟弟,成了她的救星。即使,瑞德也出现了,而且还听到了她和艾希礼的争吵,但这时的瑞德,在她看来只是一个可恶的偷听别人墙角的坏痞子,而她想也没想过几年后会与瑞德结婚的。
也许对艾希礼来说,他命中注定要夹在两个女人当中左右为难吧。但至少,婚后的蜜月成了他一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他发现了梅兰妮是他极好的妻子,使他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虽然,他见到斯嘉丽时她总表现得有点哀怨,但一切的不愉快总会过去的,不是吗?只是,战争的乌云越来越浓厚了。
艾希礼是个天生的南方绅士,他对保持秩序的兴趣远大于对改变世界的兴趣,如果没有战争,他可以成为南方上层社会的名流典范。但战争无可避免地到来,使他也只有走上战场,虽然他心里是那么地厌恶战争,为双手沾满鲜血而噩梦连连,而且,和瑞德一样,他对南方的战争前景也并不看好。
战后,艾希礼身心疲惫地从战俘营里被释放回来。然而,南方的战争结束了,他的战争却还在延续。乱世和穷困,粉碎了他的矜持,使他在不得不面对战场的残酷之后,还要不得不面对生活的残酷,他的痛苦,他的失落,越来越深了。
艾希礼并非不想努力去改变自己、改变命运。从战场上回来一段时间后,他也曾想去纽约闯荡一番事业,但面对两个女人的哀求,爱情战胜了雄心,最终使他留了下来,失去了也许是最后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两个女人在现实事务方面的包办,使艾希礼后来一直无所作为,使他越到后来越倾向于精神上的幻想。但梅兰妮了解了他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的脆弱还是爱他,而斯嘉丽以为他依然还是受难的王子而在爱他,所以,实际上越到后来梅兰妮对于他的人生意义越大些。
但最后,艾希礼生活的平衡,随着梅兰妮的去世,再一次被打破了,他唯有痛苦地追问命运:为什么要这样捉弄他?
艾希礼人生的悲剧,在他当初轻易答应父母为他选择的婚姻对象时就已埋下了伏笔。人生的有些难题是不能绕开的,必须面对,绕开了,就失去了自己。假如他当初有勇气在回答父母之前,先与斯嘉丽和梅兰妮坦诚相见,再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也许情况会好些。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当时也没有意识到,他的自以为是在他的心灵上悄悄划了一道伤痕,伤痕虽然不深,却会一直难以愈合,他本身的主动面对人生挑战的勇气将因此一点点流失,最后,使他趋于平庸。
(二)
斯嘉丽对艾希礼的固执的迷恋,让瑞德对他和斯嘉丽的婚后生活深感失望。他们的情感冲突一次又一次,因为他们都同样的固执。最后,瑞德无奈地认输了,并把他从斯嘉丽那里得不到回报的情感都寄托在女儿邦妮的身上,宠爱得远远超过了一般父亲。而后来邦妮骑马时的意外出事,也给瑞德和斯嘉丽的婚姻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痕,只是在梅兰妮的安慰和协调下,情况才没有过于恶化。
最终,斯嘉丽没有把握住这个深爱他的男人,直到把他气走了,她才发现自己真正爱的人是谁!追悔莫及却也无可奈何
斯嘉丽的悲剧在于她没有认清自己的内心,不知珍惜。爱情经不起试探,如若不珍惜,就会如指间沙随风而逝。且行且珍惜!

喜欢《《好好先生》影评18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电影观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红楼梦读后感1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