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后感

观后感

《花椒之味》观后感800字。

有时候读书对人的影响不如观影,我们拥有独立的个体与思维,在观看过程中不断产生思绪的火花,我们在观赏时,需要仔细地领会,需要写一篇观后感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哪些情节让您印象最为深刻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椒之味》观后感800字,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花椒之味》观后感:diss那么多年为你好,终于相拥和解了
文/满囤儿

因先天性白内障一出生就全盲的萧煌奇在《你是我的眼》中唱到: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作为在中华文化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囤儿对中华家庭亲情的感悟可以用这句歌词的改编版来阐述:为我的好不是好,你给的爱是什么爱。没错,中华文化里的家长总喜欢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来干涉子女的生活。虽然离开他们的关心我们会孤单想念,但长时间被他们为你好,真得会很烦诶~~9月6日内地上映的《花椒之味》里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姐妹,大都diss了长辈的为你好很多年。在经历过一系列事件后,他们终究还是和长辈相拥和解了。这,对我们处理自己的亲情关系,也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影片把原著小说的言情故事改编成了关于亲情和解的探讨,这一点囤儿是非常喜欢滴。毕竟那种言情故事还是适合交给电视剧去处理,电影这种精炼艺术还是更应该抓住典型戏剧矛盾来做。《花椒之味》里的主人公夏如树(郑秀文 饰)、夏如枝(赖雅妍 饰)、夏如果(李晓峰 饰)三人都有和长辈的亲情矛盾,且各不相同,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


三人中只有夏如树和她们的父亲(钟镇涛 饰)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可是就像很多大都市里生活的父女一样,夏如树连常回家吃饭都做不到。其实夏如树和老爸之间并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矛盾。夏如树是一个典型的想得太多的女人。她总会纠结于某一个字眼、某一句话、某一个过往。这使得她不仅和自己的老爸有情感隔阂,和自己的伴侣、和顾客、和萍水相逢的友善的陌生人都会有隔阂。


夏如枝的情况更加典型,就是梦想得不得到家长支持的问题。在中华文化的家庭里,基本上多多少少都有这种矛盾吧。夏如枝热爱的是打桌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职业的九球运动员。然而竞技体育的悲剧性在于冠军只有一个,夏如枝的成绩恰好在不上不下的位置。这成了老妈为你好的主要说辞。老妈越为如枝未来的稳定性着想,如枝的压力便越大。


与两个姐姐不同,夏如果面临的为你好来自于上上代外婆( 吴彦姝 饰)。虽然吴彦姝老师用精湛的演技演出了外婆的返老还童,奈何这位南方的外婆和北方的姥姥们一样,就是抓着孩子们的婚姻大事不放。那些老爸老妈为你好的你还能犟嘴吵架,甚至以离家出走做要挟;这外婆为你好你可就只能忍耐忍耐再忍耐,就算忍无可忍也只能采用哄骗的方式回击咯。


有趣的是,虽然三姐妹的亲情矛盾是各自的,但《花椒之味》给三姐妹提供的亲情和解契机并不是分开的。随着对父亲火锅店的继承,以及寻找父亲独家锅底秘方的事件发生,三姐妹第一次合作着去追逐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三人感受到了有亲情支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的确,如果只看表面只看短期,为你好的长辈往往给晚辈拖后腿;可是如果看到深处看到长远,为你好所蕴含的精神支持能给一个人的拼搏提供强大的后援助力。难点其实在于,我们要如何将为你好的表面力量转换成内在力量。片尾三姐妹都能够做到的相拥和解,正是这个转换的一个标志吧。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澄沙之味》观后感600字


《澄沙之味》观后感

昨天一边包饺子一边找部电影,然后发现了《澄沙之味》,原本想着感受一下日本精制的美食,结果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让我在凌晨3点醒来看完后半部分。
这部电影描写的场景很简单,就是描写一个叫德江的老人与一个卖铜锣烧的代理店长的故事,但是人物刻画的非常细致到位,背后隐藏了有些人一生都不能明白的哲理。
我看完的感悟是:
我们要活出真实的自己,做自己高兴并愿意做的事儿,不要受世俗、社会左右,这样活得才会有意义。
即使我们有过很多不幸,但我们也要存有智慧、希望与自信,即使我们被边缘化;即使我们经历了牢狱之灾、经历母亲的病故;即使没有人疼爱我们,我们也要学会坚强、豁达,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哪怕是听听鸟叫,哪怕是看看微风吹动的樱花树,哪怕是树叶间一缕阳光,心中要有爱,用心去感受。
能够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帮助有需要的人,即使自己患了麻风病,但还是用自己的耐心与坚强给那些悲伤的眼神以希望。
学会自己跟自己对话,德江奶奶跟满月对话,满月说:我想让你看见,所以我在发光。
好了我文采不咋样,我建议大家去看看这部电影,不华丽、真实震撼人心
其实我想说的日本的匠心的精神
德江奶奶做豆馅做了50年,这就是坚持
店长开始用生产线上大桶装的豆馅做铜锣烧,奶奶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要自己亲自制作豆馅,11点店铺开门,天不亮就要起床制作,每个到工序、每一个动作力度、火候、奶奶把握的都很准,虽然自己制作很辛苦,但顾客会买账。
奶奶还会倾听豆子们的故事,让豆子跟糖彼此了解,想象他们经历晴天、阴天,感受他们旅行的故事,每个豆子都注入了奶奶的感情与灵魂
我想这跟我做护肤品不是一样吗?我也不喜欢生产线的上的东西,可是我在调配过程中没有注入我的情感,新的一年我要多倾听原料的声音,多跟它们对话,你们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我家,我要善待它们,想象一下它们都有怎么样的经历?
多跟大家交流,发现你们存在的问题,多听听大家的反馈
每个配方反复反复的做,找出不同与相同,选出最优的配方
先领悟这儿,有德江奶奶的指引以后慢慢悟,我也相信我会做出属于自己的豆馅让你们来买账,其实咱们中国早就有这样的古训,只不过太含蓄,很多人不能理解,让我又想起《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青木瓜之味》观后感500字


高中的时候喜欢看电视上一些关于电影的节目,所以很多电影我没看过,但大概知道讲的是什么。《青木瓜之味》不止一次出现在各种有关电影的节目里。作为资深颜控的我,实在无法欣赏越南人的审美。
这两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人推荐,于是就下载了,打算完整的看一看。
女主角小时候那个演员,还是真心漂亮的。她的戏份也不少,一半多的时间其实是女主小时候。电影里的确透露着浓浓的越南风情。
但是我应该是没看懂。我不知道这部电影要表达什么。女主角的感情?小时候情窦初开一见钟情,可是为毛我觉得女主长大后到了男主家做仆人,那么猥琐呢?
这部电影里的男人全部都很猥琐。男主人经常拿光家里的积蓄出去鬼混,钱花完了再回家来,完全不管家里人的死活;暗恋老太太的阿双伯,起初我也觉得他很痴情。但是细想,老太太深爱自己的丈夫,即使守寡也不另嫁,拒绝阿双伯,搬了几次家,阿双伯也跟着搬,经常去她楼下张望,还让女主角帮忙想办法,偷偷爬上老太太的楼,凝望了背影一番,心满意足的发自内心的喜悦。多么的恐怖。于阿双伯,这叫痴情。但是我想对老太太来说,这是很恶心的事情。
女主角喜欢的人,就算是男主角吧,也很猥琐。本来有个门当户对的女朋友,俩人在一起也算开心,很和谐。在见过了女主角的美貌后,就冷落了女朋友。很恶心。情不自禁,我能理解。但是不爱了,为什么不明说?就那么冷暴力,那么不理人,最后女朋友终于忍受不了发了通脾气砸了东西,分手。对这样的男人这样的感情,我没法祝福。
这是部老片子了,当年应该没什么小三,绿茶婊的概念。现在看来,真是觉得恶心。成年后的女主真的很恶心很猥琐。
我没发现什么爱情什么勇敢。男主角推门进入女主房间,我只有一种想法:导演莫不是要呼吁性解放吧?
除了美美的越南风情,和女主小时候的美貌,其它全给差评。
青木瓜之味,没品出什么味道。

《青木瓜之味》观后感200字


《青木瓜之味》观后感

此片是由越裔法国籍的导演陈英雄导演,电影的故事很简单,1951年的西贡,乡下小姑娘梅到城里的一户大户人家做女佣,故事就在闹市里的小院里展开的。
对影片的画面留下很深的印象,无论是室内摆设的颜色还是屋外自然之景的颜色,构图、色彩、光影都是极致的完美,影片多处的植物和动物的特写,画面清新含蓄,宁静祥和,让人不自主的感觉到一种原生态的气息,又像一幅幅的静物写生。

从网上搜了电影图片,老屋内木质家具散发出古朴的气息,青木瓜乳白色的汁水滴落在绿油油的叶子上,影片的配乐是悠长婉转的民族乐器,聒噪的蝉鸣蟋蟀叫,映衬着画面中摇曳的木窗,人物古朴的中式服装,郁郁葱葱的绿叶,莹莹剔透的瓜果,简朴而又充满诗意的小院,仿佛忘记是在看电影,更像在赏画一样。

《澄沙之味》影评1200字


《澄沙之味》影评

很久没有看电影,前几天偶然间在电视上看到日本电影《澄沙之味》,观影过后久久不能平静,今天终于可以抽些时间记录点什么了。
电影从一个普通街角的铜锣烧小店缓缓开始,这是一家典型的日式小吃店,店面很小,只有一个长条台面,既是桌子,也是工作区和顾客的一个隔离。里面只有一位包着白头巾的中年男子在铁板上做着铜锣烧的面皮,桌边坐着三位女中学生,一边吃铜锣烧一边说笑着,夸铜锣烧好吃也调侃店长帅气。而店长却自顾自地忙碌着,不苟言笑。
过一会儿,三个女孩儿走了,进来一位穿着藏青色校服的女生,安静地坐下,店长递过来一包面皮,非常熟的样子,还客气地说一声抱歉。原来女孩叫若菜,家里情况有些特殊,单身母亲的心思并没有在她身上,也不能支撑生活,若菜中学毕业后就没有机会再读高中了。所以,店长总是把做的不太完美的铜锣烧面皮给她留着。
这时候,一位老奶奶来了,她询问店长是否可以给她一份工作,店长说时薪不高,只有600日元,她说她只要300日元。店长又看了看她,说还是想找一个能干体力活的。老奶奶继续坚持,自我介绍说,叫吉井德江,请多关照。店长递给她一个铜锣烧,再次说抱歉。德江咬了一口铜锣烧,若有所思的咀嚼。走出小店,凝视着门前的樱花树,伫立良久,慢慢消失在镜头里。
过了两天,德江再次来到小店,留下一盒豆馅给店长品尝。店长本能的扔到垃圾桶,转身又将它取出来,还是好奇地打开盒子尝一下,尝过后脸上立刻显露出吃惊的表情。
当德江再次来到小店,和店长谈起铜锣烧的豆馅,强烈建议作为铜锣烧专卖店实在不应该使用厂家的,应该店里自己做才对。店长弱弱的说,做了几次都失败了,只好在厂家订。于是,德江请求店长让自己来做豆馅儿,店长这次终于同意了。
第二天,德江约店长天不亮就来到店里,从洗小豆、沉淀、再洗净,到下锅煮小豆、等待、小水冲,再放锅里熬制,一道道复杂工序,不仅是消耗体力,更考验耐心,店长已经看得晕头转向,而德江却一直用充满爱意的眼神看着红小豆,偶尔还和它们交谈几句。
一直忙到十一点开店,美味的豆馅终于完成了,三个活泼的女孩子一口就品出来这次的豆馅更好吃,与原来的不同了。慢慢地,大家好像都觉得铜锣烧更好吃了。小店门口开始排起了长队,生意好的超出店长的想象。
德江干活时,若菜发现她的手关节变形了,好奇地问她,德江说是年轻时生病导致的。过了一段时间,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冷清,德江也不再来了。
原来,有一种病叫做癞病,按照1996年以前日本的法律,这种疾病的患者是需要隔离的,集中居住在一片与世隔绝的区域,而且他们也没有生育的权力。可想而知,这种病在人们心目中会有多可怕。尽管现在法律已经解禁,但是人们的偏见远还远没有消除。
若菜离家出走了,她养的小鸟无处安放,就想着以前德江说过可以帮忙养。店长和若菜就准备去传说中的隔离区寻找,终于在一片隐秘的森林中找到了。
这里的老人们就像家人一样,他们差不多都是从十几岁就被隔离于此,在一起生活差不多一辈子了。大家都很羡慕德江能有机会出去工作过,真正的在外面的世界活过。
德江用自己拿手的点心招待店长和若菜,讲她像若菜这么大就被哥哥送进来,临行前与亲人生离的痛苦,隔离区的人一个个离开了,每走一位,就为他种一棵树。
没过多久,德江的好友来告知德江走了,隔离区里又多了一棵樱花树,因为德江生前最爱樱花。
整个观影过程,内心不断的被触动、被感动。动容于德江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她会为红小豆千辛万苦来到她身边而欣喜,她每一次路过小店门前的樱花树,都会用心的体会它的变化。她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多看看多听听,可见她对世间一花一草一木的珍爱。尤其喜欢她的一句台词是:就算不能成就什么,作为一个人,能活成我们自己,也是有意义的吧!
故事的一个独到之处就是,作为一个病人的德江用她对生活的热情渐渐感染了一直有些郁郁寡欢的店长。影片的最后,店长终于怀着对铜锣烧的热爱,开始积极的大声叫卖。
另外,影片中唯美的画面不仅令人赏心悦目,也烘托出德江眼中世界的美好。影片的许多细节处理,也都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这部电影令我想起了《海街日记》,一样的唯美画面,一样的人文情怀。不同的是,《澄沙之味》可以说是以小见大的典范,从开始轻松愉快的小小铜锣烧店,一直延伸到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简要概括就是,如一曲抒情的弦乐,缓缓流淌、触动心弦、余音绕梁!

《米花之味》影评400字


《米花之味》影评:柔美的清新之味

文/梦里诗书

秀丽的云南乡村下,以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为引的《米花之味》,导演实则并没有过多的去解构这一颇具争议的社会问题,它只是成为了电影营造母女情感冲突的戏剧张力,而现代文明与传统乡村的碰撞,以及对生命饱含诗意的着墨,才是其层次丰富的内在底蕴。

《米花之味》是一部颇为与众不同的国产乡村电影,面对这一题材,电影几乎没有任何主旋律色彩,也没有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故作深沉,它让人看到的是一种毫无做作,最为真实的生活,远道归来的母亲与留守在家的女儿,母亲有着对没能照顾好孩子的自责,孩子也同样有着陌生别扭的叛逆,两人从伊始的生分到最后的和解,亲情就是在看似普通的日常中得以了勾勒。

伴随着这一尤为写实的故事展开,电影所展现的留守儿童其实与不少城市人眼中固有的印象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并非是一群只知刻苦学习,早早担起家庭的小大人,他们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也会有着上网打游戏等等叛逆的举动,现代文明对乡村生活的渗透俨然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在电影中都是透过颇具幽默意味的细节来与之呈现,这使《米花之味》对傣族乡貌的展现恰如一盘米花般散发以微甜之感。

当然《米花之味》过于平和的手法,也使电影整体看来出现了节奏涣散的问题,过多的留白虽然留给了观众足够的遐想空间,却也使电影不乏冗长之笔,太过追求文艺的表达,亦使人物的情感转变在后段上显得尤为突兀,但另一面也不得不说,随着后半段母女间隔阂坚冰的溶解,电影最为浓墨重书的一笔也由此显现,结尾处母女两人溶洞中翩翩而起的傣族舞,不仅既象征着亲情的融合,也赋予了生命回归自然的诗意。

从伊始的留守儿童,到透过日常来写实于中国乡村现代与传统的碰撞,再到最后对亲情与生命的艺术表达,《米花之味》令人品位的是柔美的清新之味。

米花之味观后感范文:社会工作者存在的意义


《米花之味》是一部于今年的4月份上映的剧情电影,由英泽、叶不勒和叶门等出演,主要讲述了外出务工的母亲在回乡后和自己叛逆期的女儿之间的相处的()故事。很多网友对这部电影都给出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看了《米花之味》这部电影,我觉得这部电影就像是这个名字一般,平静,从容,但是在你深度品味的时候又有一种微妙,我称之为深度的幸福。

整个影片以母女俩的情感为主线,在普通又复杂的情感中,掺杂了很多客观因素,比如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母亲常年在外务工,等她回家的时候,自己的女儿却是一个劣迹斑斑处于叛逆期的女孩,社工的父亲也是不愿意去理解自己的女儿,村子里的人也在背后讨论她单身的原因。这一切很糟糕,可是她一直用包容和理解来面对生活,在面对女儿偷窃,说谎,玩手机,不学习等等一系列不良行为时,她也只是批评和教育,我回头对我朋友说:这要是我孩子我一巴掌打过去我说完的时候我突然理解了影片真正的意义,或者说我理解的意义社会工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中午的时候查了很多影评,想为我这篇观后感找一些可以参考的资料,但是所有的影评除了写一些不痛不痒的社会文化无其他,我醍醐灌顶,这可能是只有社会工作者才能理解,体会这真正的意义,或者说我们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一些什么去让大众,让所有人了解我们社会工作者。

我刚被录取的时候,身边没有人知道社会工作是什么,也不知道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存在,甚至也没有人愿意去试图了解,这似乎很可笑,也很可悲,这种可悲就像影片中村民问男社工说社工可以留长头发吗?社工笑着回答道社工也是人啊嗯,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但是这句话在社工这个行业里没有用,没有意义,我们想让别人知道社会工作者的存在,也想让别人知道社会工作者存在的价值。

影片中主人公的用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来感化自己的女儿,她尊重当地的文化,用村子里的方式来祈福,来为女儿去世的朋友祈福,这是来自一个母亲的爱,也是来自社会工作者的爱。

因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存在想让世界变得更美,他们想让人世间的善大于恶,白多于黑,光明照亮黑暗,他们努力着让自己保持着少年时的天真与勇敢,他们也憧憬着生活如童话一般的存在,他们想像白袍巫师一样扫除世间所有的邪恶。他们用感动传递感动,用温暖去给予温暖,用热爱去拥抱热爱。他们就是社会工作者。他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们,他们只在乎别人怎么看世界!

最后我想用社工老师说的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我们会保持心中的那道光,因为未来有人可能会借助这道光走出黑暗。

观后感800字


篇一:致青春观后感800字

电影《中国合伙人》影片的结尾,放了一堆成功人士的照片,除了俞敏洪、徐小平、王强,还有张朝阳、王石、杨澜,甚至还有老干妈事已至此,眼眶终究还是湿润了,不是那种强烈的感动或者悲伤,而是一种很奇怪的共鸣。

为什么电影里带来的共鸣是“奇怪”的呢?

关于我,离电影里那段青春距离还是挺远的,那样的装扮,那样的校园,那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是陌生的。其次,我从未想过去美国,更是没碰过托福,没碰过GRE,大学里每天都在吃喝玩乐看着苦逼的背单词的室友,然后偷笑。再其次,我从未读过新东方,哪怕新东方热已经挂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不爱读书的我,都不为那些老师们的“笑话”所动,坚持打工、实习,愉快的继续吃喝玩乐。最后,我没有有着共同理想的好伙伴,也没有想过自己去创业,闯出一片天,工作两年了,还是各干各的,来去自在,两袖清风。

我的青春,和电影里表达的,截然相反。

可让人意外的是,就算是《致青春》的岁月看似离我的校园生活更接近,但它并没有让我有所感触,反而是这部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合伙人》,反而是没有在我的青春里呆过的陈可辛,把故事说进了回忆里,有笑有泪,令人欣喜。虽然吴君如笑着说陈可辛这部电影完全没进步,一下回到二十年前,但要我说,这次的回归,很棒。

影片放完了,前前后后响了三遍掌声,然后观众纷纷与陈可辛导演分享了看片的感受,神奇的是,从50后到90后,居然个个都能从电影里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影子。一个老伯激动地说:我儿子当年在美国就是这么的苦啊!被开除了,然后一个人走在街上,哭得不行了才往家里打个电话……一个90年的小姑娘感慨地说,电影里的那一首首有关青春的歌曲,实在是勾起了校园的回忆……我说,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深深地撼动了我,具体记不得了,大致是:如果皱纹最终会刻到你的额头上,那就别让它爬到你的心上。

即便你没有经历过着一切,但依然会为这三个男人的梦想叫好;即便三个合伙人的英语发音实在是很“小人物”,但依旧不会阻碍青春能量的迸发;即便有《致青春》在前,但看完《中国合伙人》后还是觉得,这才叫真正的致青春,因为青春不是帅哥美女的专属,不是一代人

篇二:功夫熊猫观后感800字

上周可能是因为天气的多变,和身体的不适,让我的心情十分的烦躁,自己总是一个劲的进行深呼吸调整,好让自己平静下来,其实仔细静下来想想,我们都已不再是小孩子了,离20又有多远?是应该有点正型,处事什么的都应该稳重点了,也更加感觉,做人在低调的同时也要随和,这样真正的人格魅力才可以得到释放,现在有的时候觉得听听音乐,和好朋友沟通下,这就是最大的“小幸福”,而最大的“大幸福”呢?要通过我们的努力才可以得到日后的实现,可以这么说,自己在过去的迷茫阶段,真的是拉下了太多的知识,其中也包括我语文知识的积累,导致现在知识的匮乏。

前天晚上看了一直都想看的电影“功夫熊猫”,刨开影片的娱乐性不说,影片所传递给我的精髓真的是让我感触很深,在师傅被鬼仙人劝导开以后,那动情的一幕,让阿波甚是感激,其实我们人与人之间就是因该有着这些信任,同时也要相信自己,也正应验了影片中的那句凡事无巧合,但前提是你必须要相信你自己。影片的另一精髓则是强调要战胜自己。当阿波和师傅看到传说中的武学秘籍却是空白的以后,都很是绝望,可能因为偶然,阿波的老爸告诉了自家食谱的最高境界也是空白以后,阿波一下子从中醒悟,其实最高的境界已不再是战胜对手而是要战胜自己,秘籍就像是一面镜子,阿波也通过启迪,用借力还力已柔克刚的方法战胜了强敌(此武术正是中国博大精深的至高武学——太极)阿波战胜了自己,所以他战胜了强敌,我也深深的对“相信”和“自己”这两个词语重新理解,只要相信,你就会战胜最大的对手,但是最大的对手在意义上并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所以战胜意味着超越。自己也为能看到一部这么有意义的电影而高兴,好的电影就应该是这样,能把真谛传递给人们,我喜欢。

通过电影的启迪和安静的思考,让我懂得,鄙视世俗,光说不够,还要有资格,世俗昏暗的告戒,让我想起伟人们都是通过自己的修身养性来控制自己,同时抱着坚定的信念来超越自己,因为最大敌人不是别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即使别人做的怎么样,现在的我还不足以左右,但是我却有机会来让自己做好,即使世界上的好人已不再有,我也要独树一帜的傲立与地球之巅!

篇三:舟舟观后感800字

今天中午和我的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在学校的操场上观看了电影《舟舟》,以前听到看到过有关舟舟的信息,知道他是一个智障的着名音乐指挥家。但完整的看完这部影片后让我感慨万千。我现在的心情很复杂,感动、振奋、惊讶、高兴。突然觉得生命真是不可思议,上天有时真的很捉弄人,这种疾病尽然让他患上了,上天有时也挺眷顾某人的,他会先让你吃些苦头,然后你坚持了自然而然就成功了。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是这个意思吧。

其实我觉得舟舟很可爱的,当然,他现在是名人,大家都认同他,如果他是我们身边一个普通的智障人士,没有今天的名气,我们可能不会觉得他可爱,应该也会像大多数人一样投以异样的眼光,或是不愿和他来往。看了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更深刻的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真的是平等的,不管是强者还是弱者,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关爱的力量很伟大----可以改变一切。我觉得像舟舟这样的人,反而活得简单快乐,是人性最最真实的一面。让人感动的是舟舟父母的不离不弃。知道舟舟是智障儿童时,曾经也旁徨过,但是最终选择了舟舟,对他不放弃,无微不至的照顾,给他鼓励,给他营造良好的环境,给他最好的照顾。我想任何人都会感谢自己的父母给予自己生命,让我们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每次看到这样伟大的父母时,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也是伟大而又可敬的人,为了我们兄妹几人,历尽了很多的苦难。特别是我,每次说到我,村里的人,家里的亲戚无不感概父母亲当初为了我到处找人,求医,起早贪黑,在当初简陋的医院里守了我20多个日日夜夜,还要一边劳动一边照顾我们兄妹,而我每次听到都会心酸流泪。我要尽我的所能好好孝顺他们,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我觉得这个社会上还是好人多,比如:影片中戴眼睛的大哥,陪舟舟玩,鼓励舟舟指挥;乐队的所有人没有嫌弃舟舟;还有舟舟奶奶。那么的疼爱舟舟。真是天无绝人之路!舟舟对指挥有着执着的追求和热爱。他会不顾刮风下雨,路途远近,都会随着乐团排练演出形影不离……这大概是父亲的遗传?还是他每天长在排练场的缘故?反正,忽然有一天,在乐队枯燥的排练当中、在叔叔阿姨的玩笑似的邀请之下,舟舟一本正经的拿起了指挥棒……然而,舟舟的指挥征服了在场所有的人,令舟舟的爸爸和乐团所有的人刮目相看!而让舟舟一夜之间出了大名的是偶然发现了他的一位电视导演,从此,他的世界不再寂寞,他的“才华”被人们认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也向舟舟发出了邀请……含泪看完这部感人肺腑的优秀电影。 它传递着人间的真情与关爱。 艺术家们的倾情演绎使得该部电影不仅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也给人们以心灵的洗礼,也使他更具观赏性。

篇四:海上钢琴师观后感800字

在这个时光飞逝的岁月里,我有着一颗飘荡的灵魂,我将人生看成一种漂流。然而很多时候,我总会发问自己,漂过岁月之河——家是什么?

看《海上钢琴师》,名叫“1900”的主人翁对于这艘船的爱恋与不舍,就是一种对家的眷恋。

生于斯,长于斯,家赋予我们生命以及生命里的一切,这艘船同样赋予他人生的全部价值和情感。对于1900——一个孤儿——他的全部世界就是这艘船,这里就是他的家——他的全部快乐、悲伤、梦幻、激情。可以说他对于这艘船的感情比任何一个人来的都更深沉、更灼热,这艘船载着他穿过漫长的岁月。

家是温暖的港湾

家太平凡,每天对着的都是那一抹蓝,不停地飘着。然而远航的水手都知道,当海平线上出现港口朦胧的影子时,他们的心跳是欢快的。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家就是最好的温暖港湾。

他在船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弹奏美妙的乐曲,想到哪里弹到哪里。人们在他欢快的琴声中度过一次次难忘的旅程,而他一如这艘船上的主人,用自己的热情迎来送往,不知疲倦,他的内心深处一直被温暖包围着。

片中最后一段,有主人翁的一段独白,他说他不走,不是因为他站在船板上看到的那些建筑让他感到畏惧,而是因为他看不到世界的尽头。是啊,钢琴的键有始有终,船的甲板有始有终,他可以用有限的键盘奏出无限的乐曲,他可以驾驭这种“有限”,在这里,他就是他。而这个世界呢,没有开始,没有结束。错综复杂的街道,星罗棋布的高楼大厦,有太多的路可以选择,他没有办法去驾驭,驾驭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他的音乐。他只能选择自己可以选择的、可以驾驭的方式生活,这种方式与世无争,平静自如,不受功名利禄的纷扰。如果一种生活方式,他无法驾驭,他宁可不要!他呆在了海上,选择了家。

家是永远的岸

家是永远的岸。作为一个普通人,或早或迟,都需要一个家。记得奥运会经典语录里就有菲尔普斯获奖之后的一句:“我要找妈妈!”妈妈就代表着一个家。不论成功与否,家都是倦鸟归巢、落叶归根的最佳场所。当船要被拆卸、炸毁的时候,他依旧没有登上岸,他是属于那里的,那里才是他的家,那里有他魂牵梦萦的永远的岸。他赤条条被人抛到了海上,就注定了他的家在那里。油轮天地里的那份独有的情感,让他觉得无论外边的世界多么纷扰,家,才是一个默默护佑着自己也铭记着自己生命的岸,才是他登上世界的岸。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篇五:生命斑马线观后感800字

在4月3日下午,我们学校放映了关于安全教育的影片《生命斑马线》。《生命斑马线》是我国第一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景拍摄的大型安全教育故事片。发人深省的故事,震撼人心的场面,警示人们遵守交通规则,启迪人们珍爱宝贵生命。

本片讲述的是:聪慧美丽的中学生丹丹这天要参加杂技表演,丹丹约已经离婚的父母观看她的演出。她想利用这个机会,让父母从归于好。可是,父母都因事务缠身,没办法送丹丹去演出现场。丹丹带着遗憾走上了校车。车司机牛军在极度劳累的情况下,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便匆匆往家赶。竟和丹丹所乘坐的校车发生了车祸。周浩东接到了关于他们发生车祸的消息,便赶往现场,把伤员都送到了丹丹妈妈的医院。当丹丹母亲得知详情,赶到现场时,发现孩子已经不在人世了。丹丹的母亲抱着女儿的尸体哭了起来,她的父亲也赶来了,他后悔不已。

我们从这部教育片中得到了启示:那位肇事司机如果不是在那么疲劳的情况下驾驶,就会避免这次悲剧的发生。她的父母如果能亲自送她去参加演出,也许就能避免这次事故发生……所以,父母应该多陪陪孩子,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注意安全。驾驶员不能疲劳驾驶,不能边打电话边开车,不能闯红灯……这样,既是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是为别人的生命负责。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我们要好好珍惜,不能让它白白浪费。

篇六: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

新年期开始了。我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观看了这个节目之后,我深有感触,顷刻间,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第一节课上场的是每届奥运会上屡屡夺金的中国举重队。让我们意外的是六举五破世界记录的刘春红姐姐还会绣十字绣呢。接着中国举重队和桑早中学的二十四位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训练,没想到,竟打成了平手。而桑早中学的同学在“5·12”大地震来临的时候,全校两千三百多名师生从五栋教学楼中全部撤出,用时仅1分36秒,无一人伤亡。看后,我明白了,只要我们多懂得一些自救的知识,当危难来临时,我们就会多一份逃生的希望。所以我们平时要多积累一些自救的知识。

第二节课则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关于坚持的故事。一个名叫李中俊的十四岁女孩一下子掉进了深达四十多米的大坑,昏迷了三天,就在这宝贵的三天时间里,她失去了与亲人联系的唯一机会,错过了全村村民寻找她的时间。当她醒来时,一股强烈的愿望在她心中燃起:我一定要出去,我一定要出去!经过无数次的摔倒,无数次的失败,她终于爬出了大坑,昏倒在同学的家中。正是她的坚持拯救了自己的生命。看了这个故事后,我深有感触: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面对人生就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三节课最有趣,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一边是由身强力壮的姚明、易建联组成的明星队;而另一边则是由抗震小英雄林浩率领着的十四名同学组成的小团队。刚开始几场,明星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胜利,但随着小同学人数的逐渐增加,明星队渐渐地力不从心,败下阵来。通过这场拔河比赛,我明白了即使再强大的团队,如果不懂得团结,也会失败。因此,我们在团队中一定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

当我看完这几节课后,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如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潜能是在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能量,需要发现,需要挖掘,更需要进行科学的训练。用知识守护生命,所以我们在平时要多学习,积累一些知识;坚持就是胜利,只要我们有坚持的意识,不论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就能克服;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在团队中懂得团结,就能取得胜利。

这些虽然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生命只有一次,在灾难面前,我们要挖掘自己的潜能,顽强地坚持,再加上知识和团队的力量,我们一定会取得成功!

观后感:电影圆明园观后感800字


圆明园一个神圣的人间天堂,它曾经为我们展现了世界艺术的奇迹,让我们感叹这鬼斧神工的工艺,感叹这无以伦比的创造能力,让我们了解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当时的璀璨的文化底蕴。那么你知道《圆明园》的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电影圆明园观后感800字,希望你喜欢。

读后感大全中有很多优质读后感范文为您提供!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800字1

它,在北京西郊;它,以往有一段辉煌的历史;它,以往能够站在世界建筑和文化史上的巅峰!可是如今它,失去了以前那耀眼的金光,失去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此刻,它只剩下几根横七竖八的石柱!它就圆明园。

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这三个园组一个皇家园林,这个皇家园林里有模仿北京城的“小城”,在这“小城”里也拥有叫买声,卖买声,只可是这些卖买的都是一些官员,可是,买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有时,皇帝也会来买东西。还有在水上的“书房”,坐在“水上书房”里下棋,别说是一天,一个月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圆明园中还有西洋景观,“十二生肖喷泉”就是西洋景观的一部份,十二生肖就分别是上午的1点、2点、3点……午时的1点、2点、3点……,每到12点时就一齐喷,还有……据说当时皇帝的钱,相当于世界的三分之一,怪不得五代皇帝都在那里居住呢!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的生命就到了尽头,英法联军当打到圆明园时,贪婪,妒嫉,占为已有,他们越看越火,越看越生气。最终,他们再也忍不住了,他们砸开圆明园的大门,冲进圆明园,逼迫皇帝签下《北京条约》,然后四处放火,四处抢劫,他们能拉的就拉,能搬的就搬,他们能砸的就砸!到处都是瓷器的碎片,到处都是鲜血在流淌……

看到了这一幕,让我想到了英国博物馆,据说,里面有四分之一的东西全是中国的,在这四分之一里,有四分之三的全是圆明园的……,这此宝物,本来就我们的,本来就是有这我们艺术风格的,而今日却到了外国人的手里。

这两个强盗在全世界一二的地方杀人放火,杀了怎样多人,烧的只剩下横七竖八的石柱,你们,知不知着羞耻?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800字2

她曾是建筑、园林、生态、艺术的聚集地和栖息地;她曾像一幅绚丽的中国画,在历史的光阴中隐现,又在雄雄的烈火中挣扎;她不仅仅承载了一个帝国的兴衰,还满盈着一个家族的泪水与欢笑。而今,很少有人能够透过那些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的景象,联想起她以前拥有的恢弘壮阔。

如果说圆明园的建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那么,她的毁灭就是全人类的悲哀,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与耻辱。圆明园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但记忆总该是完整的,而不留残缺的。记忆在局促和焦灼的等待中迎来了大型史诗数字电影——圆明园,它采用电脑防真动画手段,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圆明园,重现了300年前圆明园的瑰丽辉煌,再现了150年前的屈辱时刻。穿越时空隧道,抹去层层尘埃,历史在这绚丽的洪流中更加的精艳,恢弘壮丽的“万园之园”也变得更加瑰丽!然而,它越是瑰丽,就越会引起国人的哀叹与惋惜。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再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在雨果美丽的描述中,我进入了三百多年前这片独一无二的土地,那个我们再也无法亲临的人间仙境——圆明园。这是一次奇妙的旅行,也是一次痛心的回首,当影片结束放映之时,我的心灵被耻辱啃咬着,被愤怒的烈火灼烧着,久久不能平静。

当时的大清帝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统治者们却以此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目空一切,多次拒绝同其他国家的互通有无。他们不会想到的是,就在满清王朝闭关锁国、安于现状的同时,西方国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业革命,正一步一步地赶超中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所以,大清帝国注定要从瑰丽的天国中坠落,这样杯具性的惩罚注定是无法逃脱的!这天的我们只能在满目疮痍、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落的完美。

在圆明园的陈设和各个宝库中,除了绘制精美的各种瓷器,天文地理仪器,还有来自西方国家作为礼品进贡的铜炮、舰船模型和军用望远镜等,可当政者却并未意识到其中的科技含量和军事价值。当影片中清朝官兵用自我的血肉之躯去迎战西方列强的大炮和火枪的时候,我感到的不仅仅仅是震惊,更多的是人民的愚昧与无知。中国人是智慧的,但聪明不能反被聪明误;自信是上天赋与的,可自大与自负却是万万要不得的。隆隆的枪炮惊醒了沉浸在骄傲情绪中的国人,却无法挽回自高自大所付出的代价。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的两次大肆掠夺慰藉了他们饥渴的心灵,每一个战士都获得了丰厚的奖品。当我们看到圆明园中的瑰宝在西方人的手中大肆拍卖之时,你是否感觉到一种耻辱呢?

圆明园的大火连烧了三天,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法国作家雨果以前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丑陋的嘴脸与无耻的行径。

电影《圆明园》,给了每一个中国人去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与璀璨文化的机会,也使每一位华夏儿女在飞速发展的当代暂时驻足,思考历史。痛定思痛,我们能够嘲笑那些相信皇帝在天之灵能够保护他们的宫女和太监;能够瞧不起那些思量着凭借中国地大物博能够免过一劫的王宫大臣,可是绝对不能忘记那个皇权至上、闭关锁国的年代给中国历史铸下的烙印!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同时,更要勇敢地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为了不让悲壮的历史重演,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践行“保卫祖国,振兴中华”的誓言,扎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奉献出自我的一份力量!

牢记历史,毋忘国耻,强我中华,告慰英灵!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800字3

能假设的,在历史面前务必严肃的对待事实,因为历史是不能嬉戏的。培根说过:读史能使人明智。可是我认为,仅仅是读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读史的过程中就应要有思史,读史只是让我们了解历史,可是思史却能让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观看影片《圆明园》,我看到一个惨淡的过去,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圆明园是清王朝皇权的象征,其中的霸气和高贵,无不透露着清王朝的特点。从圆明园的建造到被烧毁,这中间发生的事情我们没办法了解清楚,可是有一点我们能了解的就是圆明园被烧毁的原因。雨果说:球上某个地方,以前有一个世界奇迹,他的名字叫圆明园。他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震撼仁心的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礼貌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洲礼貌的倩影。你能够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那里不仅仅有艺术珍品,并且还有恕不生活素的金银财宝,这个奇迹此刻已经不复存在,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彻底毁灭了圆明园,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以外横财,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没错,圆明园是人类建筑史中的奇迹,这个奇迹是没有人能超越的,可是这个奇迹恰好发生在清王朝,也仅有清王朝才能建造出这样的皇家园林,但并不是仅有清王朝才会使该园林被烧毁,这是历史的一个契机。

法国传教士王致成说:皇帝的离宫。无论在设计和施工方面。都极宏伟和美丽。我的眼睛从来不曾看到过任何与他相类似的东西。中国人在建筑方面表现出来的千变万化复杂多端令人难以置信,我惟有钦佩他们的天才,我不得不承认。和他们相比较,。我们又单调又缺乏生气。是的,我们要承认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他们的智慧是历史能够见证的,从长城的建造到圆明园的问世,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人民留给历史的瑰宝。既然中国人这么聪明,可是为什么会遭受圆明园被烧毁的悲惨画面呢?

在我看来,清政府制度的僵化,统治者的盲目自大等等都是圆明园被毁的主要根源。圆明园的被毁不仅仅仅是一个建筑奇迹的消亡,更是一个民族的耻辱。浓浓的硝烟背后是千万万中国人民的血泪与亡魂。这种痛人心肺的现实让中国人民曾几度抬不起头应对列强,可是,乌云终有散去的时候,乱世中会出英雄。受人侮辱不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独立自主才是黄炎子孙血统,在这个屈辱的历史中中国人民痛定思痛,从历史中反思自我,最终经过千挫万,最终向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的生存张力与魅力,并且也正在阔步继续向前,当然,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历史,也时刻会反思历史,这样我们的脚步才能迈得稳重有力。我们的未来依然是充满魅力的。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800字4

跟随着郎世宁回到了300年前繁盛的大清帝国。我只能惊叹于她的美丽,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因为满人入关后不适应气候的炎热,历代皇帝不遗余力地大肆建造圆明园,几万人,辛勤劳动十几年,耗费国库的巨额财富,最终建成了这座万园之园。让我不禁想起了以前背过的张养浩一首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竣工那天,皇族人员和大臣们络绎不绝前来参观,惊叹不已。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大水法,十二个生肖铜像在中午十二点一齐喷水,很远都能听得见。还有无数汉白玉的柱子,囊括全国建筑园林形式,十分宏伟。奇珍异宝,珍贵字画,犹如阿房宫赋中描述的那样。

教师说圆明园一年四季都是有花的,其中要数菊花最多,所以圆明园又叫做菊花园。想象我置身其中,仿佛是花的海洋,轻轻一嗅,便是各种的花香,甚有种飘飘欲仙,腾云驾雾的感觉。

这座历时一个多世纪的皇家园林,见证了中国最终一个封建王朝的兴替。康熙、雍正,乾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历史发生在这个园林,更给她带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可是,好景不长,闭关锁国的中国的大门最终被外国的洋枪洋炮打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外国人的铁骑踏破了我们的疆土,从大沽口一向打到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能够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毫无反抗本事的中国士兵的鲜血洒满了这片土壤,而皇帝却仍在宫殿中享受着他的锦衣玉食,看到那里,我不禁握紧了拳头。本是纪律严明的英法联军烧杀抢掠,大火连烧三天三夜,天边的晚霞都被大火烧得通红。美伦美幻的庭台楼阁在历史的倒影慢慢地倒下去。最终,圆明园伴随着中华封建王朝的没落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对遗迹的电脑复原中,能够看到圆明园何其雄伟壮观、幽静深邃,如今应对那些湖水、断桥、残垣、荒草,那满目沧遗、断壁残垣想象不出它往日的荣耀与辉煌。

圆明园,饱含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强盛和迂腐软弱。我们能理解亚历山大灯塔、罗德岛巨像在地震中消失、能理解空中花园在历史上的虚无飘渺、能理解宙斯神像在大火中瓦解,我们最终也能理解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是一个帝国久久不绝于耳的哀思,警醒着中华民族,也警醒着其它民族。期望有那么一天,礼貌的前进不再需要鲜血与眼泪!

我明白这片大地以往多令我骄傲,我也会体味到她的血和泪。所以我必须坚强、必须强大,这样我才能够用自我的臂膀保护她不被铁蹄践踏。

电影圆明园观后感800字5

1860年10月18日——我们应当铭记于心的日子,因为在历史的篇章上,这是帝国主义火烧圆明园的日子。圆明园的毁灭,即见证了帝国主义的伤天害理,令人发指的罪证,也证明了那时清朝的腐败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看了学校的《火烧圆明园》的记录片后,我感受颇受。

闭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也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能够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以往是否被帝国摧毁,也不管它此刻是如何的面目!可是能够说,它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年,凡目睹过其盛况的人,都说它确实是好。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我们这个礼貌古国赢得过荣誉,以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此刻的英国和法国应当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可是,网上的一条消息,彻底把我震撼了:对于圆明园一事,帝国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庆祝胜利之类言语。他们这般的自我吹嘘,我真的被震撼了。他们难道不该觉得在圆明园一事上,他们的做法可耻之极吗没有记载,这不是小人的做法吗!敢做不敢当,这不是和当年日本对于二战时的残暴行为不以承认的可耻做法一样吗!

是呀!那毕竟已是历史,是不可改变的。此刻我们应当做的就是不要再让这篇历史在以后重演。我们要把这篇羞辱的历史铭记于心。成为我们加油的指引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职责为了以后中国完美的将来奋斗。从此刻努力,为了新中国,为了历史不再记录像火烧圆明园这样的屈辱史!我们应当有奋斗的决心。来!为了中国的以后,我们必须会“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努力奋进吧!

圆明园个人感悟

观后感《《花椒之味》观后感8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